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奖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奖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奖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引言

(一)背景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纵观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国电影行业可以说先后经历了“高峰—低谷—上升”的发展历程。自2003年电影产业化改革启动以来的十余年间,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便一直保持着每年30%左右的增长。2005年,中国电影在度过百年华诞之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元年”,电影产业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2010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产量也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2001年,全国各电影制片厂和制作公司出品的故事片电影总和只有88部,但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各大电影制片方共生产故事片电影638部,相比于2001年提升了625%。

虽然国内电影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国际影视业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奥斯卡奖项获得方面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台湾导演李安获得过最佳导演奖。因此,我们需要对国际影视业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启示,找到我国影视业发展的方向,争取让更多的中国影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获得更多引人注目的国际大奖。

(二)文献回顾

1.中国人对奥斯卡金像奖的看法

在中国电影大力;中击各著名国际电影节之中,恐怕让中国电影人最割舍不下的就要算奥斯卡金像奖了,因为其他著名的国际电影节的大奖中国电影早已拿过,独独奥斯卡金像奖,国内电影人没有一个获此殊荣,特别是大陆电影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奥斯卡金像奖的神秘性。

著名摄影师顾长卫说得:“奥斯卡是美国的奖,就象内地的金鸡百花,香港的金像,台湾的金马之类,是一个本地的电影奖,它不同于国际电影节,敞开大门,各国都来。奥斯卡奖评的是美国自己的电影,外语片也要求在美国上映过,它看重的是市场,不象电影节注重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内容。”因此,中国电影人不用太在意奥斯卡,毕竟它也不是衡量电影的唯一标准(虽然奥斯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很大)。得奖也并非衡量一个导演或演员甚至一部影片的唯一标准。

西南大学宣传部代碧峰在《电影评介》杂志中认为作为中国电影人,为中国电影长远发展诩当然个人发展除外),更应该脚踏实地,做好内功,少些“冲奖”情结。理性对待“奥斯卡”,立足于本民族,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等电影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结合我国电影自身的优势和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做自己的民族电影,把它做大做强。一位哲人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近几年崛起的韩国日本电影就是最好的明证。

2.奥斯卡电影与美国社会的联系

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奥斯卡奖,凭借其影响力和专业水平起到了当今电影界的风向标作用。以好莱坞为主的电影产业是美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其电影的创意元素、营销模式、高新技术的应用,剖析影片的主题可以看出美国电影大多以美国精神和价值取向为主题,体现了一种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吸引力与张力。

美国人罗伯特·贝拉在《心灵的习性》一书中提到了奥斯卡电影主题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说明了美国主流价值观的一些转型:第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平衡。当奥斯卡反战影片中主人公表现出无奈与内心的折磨,当人们逐渐感受到了社会中人人为自己而独立奋斗

的冷漠之后,社会化生产和全球产业紧密联系使得传统极端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难以维系,美国主流价值观在寻求一种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平衡。第二,普世价值的平民化解读。贫富差距、少年犯罪、老年孤独等社会矛盾充斥着口常生活,这些社会现实问题使美国的普世价值从关注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间的冲突问题,转向对特定群体甚至个体命运的关注。第三,奥斯卡在伦理道德领域尝试新突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矛盾的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科技伦理问题的暴露,公众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包容性增强,美国作为一个文化“熔炉”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反馈。奥斯卡对一些尝试突破传统道德伦理影片的肯定,并不是要充当一个裁判者的角色,而是赋予电影制作者和观众以创造和讨论的平台,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转型做出一个回应。

综观奥斯卡获奖影片名单,透视不同影片在各个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倾向,可以总结美国文化和精神的价值取向。奥斯卡获奖影片反映出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普世价值、崇尚自我奋斗等文化精神取向。随着时代的变革奥斯卡获奖影片的风格是变化的,表现为对弱势群体和个体命运的关注,对战争思考的深化,对社会矛盾问题的思考等。通过对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整体性研究和趋向性分析,可看出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载体,对于传播文化和价值观的独特作用以及对社会历史状况的影射。

3.奥斯卡评奖标准的隐性规则

华语电影在“冲奥”道路上布满荆棘。乃许多复杂原因所然。其一是小金人的政治企图、文化隔阂、功利至上。一贯奉“政治上正确”为评选基准的小金人给了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断臂山》总共7项奖,实际上是向雄起的华语电影与影人发出信号:“必须学会在美国牛活和拍片.必须学会做美国式的电影人。”(《时代周刊》影评专栏作家理查德·科里斯语)其二是小金人确实有许多“潜规则”,华语电影第一波和第二波“冲奥”确实是因不了解之而误打乱撞。

“国人优先”:奥斯卡奖毕竟是美国的电影奖,尽管随着好莱坞推行全球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也越来越呈现国际化,但一年一届的奥斯卡奖不外是“表彰美国电影年度成就”。他们实际上所实施的正是‘艺术保护主义’,或者叫‘对国际电影精英的遏制’。”

“政治正确”:任何电影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思潮等的语境下进行评选的。奥斯卡奖也不例外。它首先考虑的是影片的政治方面而非艺术方面,亦即所谓的“在政治上正确”。

“巨片情结”:小金人“厚大薄小”早已成为俄狄浦斯式情结:“大片开创了电影的全新领域,小金人愿意也喜欢庆祝伟大的成就。”

“老年情结”:细数历届获奖演员名单,发现高年龄者相当多。这实际上是小金人驾驭演员的心理术:俯首听命好好千,奥斯卡奖总有一天会给你的,耐心等吧。(摘自严敏的《奥斯卡奖的"潜规则"和第81届奥斯卡奖展望》)

4.奥斯卡金像奖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学者陈俊在《奥斯卡奖品牌效应的形成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启示》一文中介绍了奥斯卡奖品牌效应形成的四个方面,指出了该效应的之所以令其包含的美国文化的传播能够获得成功,是由于其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发挥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用明确的文化优势影响受众、围绕品牌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阐明了这些都应当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传播过程中应当加以着力优化和改善的方面,对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

中国学者杨剑龙、孔小彬在《奥斯卡之梦——中国电影发展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指出当下中国电影已然进入以大投入、大制作为表征的大片时代,这似乎是中国电影在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应对策略。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获奖作品大致上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共性:一是对表现人性深度的表达;二是关注现实人生;三是大多以个人小叙事为主,较少历史、民族的宏大叙事。

因此,针对奥斯卡金像奖,我国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该十分重视电影剧本的创作,应重视影片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第二,中国电影应该走市场与艺术兼顾的路线,打破完全由商业化绝对主导的局面。第三,应当努力培养与提高观众的品位,形成高雅艺术电影的欣赏氛围。

(三)研究内容

1.研究的主题: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2.研究的问题:

(1)获得该奖项的个人有何特点?(环境、天赋、才艺、演技、创造力、外貌、知名度、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评委更注重哪些方面?

(2)获奖得主的基本情况方面(国籍、性别、职业)对于获得该奖有什么影响?不同的国籍是否有不同的评奖标准?

(3)在这些获奖得主中,电影制作工作的哪个职业更有可能拿到这个奖项?演员的知名度(是否为好莱坞或百老汇演员)和经典作品数量对于获得此奖项有什么联系?

(4)同时代乃至之后的中国为什么没有个人或电影获得该奖项,不足之处在哪里?对我国今后的电影事业有何影响?对我国演员今后的发展又有什么启发?

3.分析单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

4.界定总体范围:1950年——1970年获奖名单

5.抽样:1950年—1970年获得该奖项的人员和电影(注:1963年,1964年获奖者为空)

二、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影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在国际上依然不能占到一席地位。奥斯卡犹如一潭深水,浪花飞溅之下是涌动的暗流。奥斯卡金像奖是电影界的诺贝尔奖,它无疑是电影界最有影响力,含金量高的奖。奥斯卡金像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美国的电影界,成为全世界电影人士成功的象征。奥斯卡被推到举世瞩目的地位,除了它本身的“软硬件”和谐匹配外,还有更深的一层原因,那就是——利益。据内行人估计,一部影片如果获得奥斯卡提名,其票房增加值在3000万美元左右,而如果一旦获奖,票房收入还将增加2000万美元。同时,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演员也因此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将当之无愧成为电影事业工作者,这将是无与伦比的荣耀。通过以往获奖得主的一些经验和性格特征,可以分析出我国影视业工作者所缺乏的国际化特征,从而改进我国影视业发展现状。

(一)概念操作化

奥斯卡金像奖评奖标准: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

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的获奖。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原名奥斯卡荣誉奖(Academy Honorary Award),指在奥斯卡奖设立之初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给奥斯卡奖项没有包括的领域的杰出人士或团体机构。后来随着奥斯卡奖项的增加和完善,奥斯卡荣誉奖逐渐演变成颁给终身为电影事业贡献的人士。

奖项得主:指一个特定奖项颁发给的人物,此人物在某领域内有突出建树或才能并与该奖项匹配。

获奖得主主要维度子维度具体指标

得主基本情况客观

姓名、性别

国籍

职业

获奖年份

得主其他情况客观

性格特征

演技特征

演员知名度

获奖原因(突出建树)

经典作品数量

(二)抽样方案

1.找出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1950年——1970年获奖名单(获奖电影除外);

2.忽略1963年和1964年的获奖人物空缺情况;

3.从1950年——1970年获奖名单中找出30位得主情况较全面的人作为个案进行分析;

4.时间即获奖年份划分为两个时期,即1950——1959年和1960——1970年。

(三)问卷设计(编码)

年份人物姓名

编号

1.性别(1)男(2)女

2.国籍(1)美(2)英(3)俄(4)法(5)其他

3.职业(1)演员(2)制片人(3)舞蹈家(4)导演 (5)编剧

(6)剪辑师(7)摄影(8)特技家(9)创新人员(10)化妆师

(11)不详

4.性格特征(1)多才多艺(2)天赋高(3)学历高(4)外形外貌好

(5)创新意识强(6)演技好(7)观众心中形象好(8)曾担

任过多种职业(9)不详(最多选三项)

5.获奖原因(1)对电影的表演贡献(2)对电影的创新贡献(3)对技术革

新的贡献(4)对电影事业的贡献(5)受到全球群众的肯定(6)

某部电影中的一种卓越技术

6.是否为百老汇演员(1)是(2)否

7.是否为好莱坞演员(1)是(2)否

8.经典作品数量(1)30部以上(2)20-30部(3)10-20部(4)10部以下(四)使用的软件及命令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是采用SPSS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主要对自变量(两个时间段)与上述七个因变量进行交互分类统计和卡方检验,然后依据结果分析从性别、国籍、职业形象、性格特征、获奖原因、演员知名度(是否为好莱坞或百老汇演员)以及经典作品数量七个方面进行描述和解释。

三、结果

(一)获奖时间与获奖者性别

获奖者性别可以反映一个时代对男女的社会性别的重视程度。社会性别它是指社会对男女特征、角色、活动、责任的期待和规范。它强调,社会文化对男女的特点、特长、分工的定型,以及相应的资源和机会的分配、能力和特长的发展影响了该社会对男女高低不等的评价,形成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并且通过家庭、社区、市场、国家,在文化习俗、教育、宗教、法律、政策等作用下得到巩固和加强,被该社会作为行为规范而固定下来。那么,不同的时期对获奖者的性别是否有很大的区别呢?下面是获奖时间与获奖者性别的对比(见附表1--1)

附表1--1 按获奖时间与获奖者性别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1的结果中可以看出:1950年——1970年之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绝大部分为男性,在30个个案中只有一名女性,说明在这个奖项这个时间段中男性得奖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有影响力。

(二)获奖原因与经典作品数量

获奖原因是以最有说服力的言辞来使获奖者名正言顺的拿到这个奖项,说明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肯定。而经典作品数量又是对获奖者在此领域的建树的表现,对于影视人员来说,也是评估事业是否有成就的一个指标。获奖原因不同与其经典作品的数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是获奖原因与经典作品数量的对比(见附表1--2)

附表1--2 获奖原因与经典作品数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2的结果可以看出:要获得以对电影的表演贡献为原因的奖或以受到全球群众的肯定为原因的奖,大部分人都需要有20部以上的经典作品;要获得以对电影事业的贡献为原因的奖,大部分人有20部以下的经典作品;要获得因某部电影中的一种卓越技术为原因的奖,对经典作品的数量没什么规定,但肯定有更特殊的要求。说明不同的获奖原因需要的条件不同,评奖的规则也有区别。

(三)国籍

1.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设置的对于电影事业有突出贡献的名誉奖项,不同国籍的演员拿到此奖项的要求或许是有所不同的,各个国家的电影业的发展也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对于美国而言的经典作品数量又有多大的差异呢?对于美国自身来说又有什么要求呢?是否与其他国家有所差别呢?下面是国籍与经典作品数量的对比(见附表1--3)

附表1--3 国籍与经典作品数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3的结果可以看出:作为美国的终身成就奖得主,有一半的以上的演员需要有大量的经典作品数量,而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像英国和法国,他们的作品只要在10部以上便可以,但同时也一定是经典作品数量越多,知名度越高,得奖的可能性越大。

2.获奖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演员在哪个方面造诣最高,也有人说那些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明星有好多都是多次获得了主要奖项的提名,却始终拿不到大奖,所以才开设的这个安慰奖。其实不然,作为美国本土的电影界大奖,也不是谁想得到就可以轻易拿到的,那么不知道其评奖标准与授奖原因在国籍上有什么区别,是否做到了一视同仁呢?(见附表1--4)

附表1--4 国籍与获奖原因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4的结果可以看出:美国籍的获奖者最多,对电影的表演贡献而获得该奖的全部为美国人,不得不令人质疑难道其他国家就没有对电影事业做贡献的演员吗?足以见美国对于奖项评比上还是有私心的。特别是受到全球群众的肯定作为授奖的的原因,更表明了当时这个奖并没有在全球进行公平评比,因此这也是有异议的。在技术、创新和特效应用上,其他国家的获奖者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这属于硬性的可观测的成就,因此就具有了相对的公平性。

(四)职业

1.职业与经典作品的数量在表面上看来,会潜意识里认为演员的经典作品数量最多,但是基于终身成就奖是个特殊的奖项,并不意味着演员最有可能获得这个奖,有些演员并没有特别多的作品,但因其不断地努力与其奉献事业的精神也当之无愧的拿到这个奖;在职业中,

也有很多的编剧和摄影师获得此奖项。这之间又有什么规律呢?(见附表1--5)

附表1--5 职业与经典作品数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5的结果可以看出:有一半的演员要有30部以上的经典作品才能获得此奖;作为制片人、舞蹈家、创新人员,10部以下的经典作品也能拿到该奖项,对他们的作品数量要求并没有很明确的规定;作为导演和编剧,大部分人都需要有30部以上的代表作品才能拿此奖项。

2.职业与获奖原因

通过自己的职业获得的奖项,想必一定是在此职业上有重要的建树或突破,才能获得该奖项,分析获奖原因与职业的关系,可以更直接的看出哪种职业会因哪种获奖原因并最终拿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此职业获得该项奖的可能性又有多大?(见附表1--6)

从附表1--6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演员和编剧是因为对电影事业的贡献及表演贡献或是其演技与付出的到了全球群众的肯定而得到的奖;很多制片人和导演则是因为对电影事业的贡献或是创新贡献获得的奖;一多半创新人员则是因为对电影的表演贡献或是电影事业的贡献而获得的奖;剪辑师和化妆师毋庸置疑则是因某部电影中的一种卓越技术而获得的奖项。由此看来,不同的职业会因为不同的获奖原因会得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

附表1--6 职业与获奖原因的交互分类统计

(五)性格特征与职业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性格特征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一致的。那么,什么样的性格特征适合电影业的各种职业呢?性格与职业又有什么联系呢?(见附表1--7)

附表1--7 性格特征与职业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7的结果可以看出:演员所具有的特征大部分为多才多艺、天赋高、外形外貌好和演技好;制片人和剪辑师更需要的品质是创新意识强;编剧和创新人员大部分都需要有高的学历和创新意识;同时,编剧、演员和导演也有很多曾担任过多种职业,人生阅历比较丰富,才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示给观众。

(六)知名度与经典作品数量

作为影视界的明星,有了众多的经典作品才会火,才会有更高的知名度,被观众所铭记,若是好莱坞或百老汇的大腕,其知名度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没有很多的影视作品,也会有那么一些极为经典的代表作品。那么其知名度到底和经典作品数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见附表1--8)

附表1--8 知名度与经典作品数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8的结果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好莱坞演员的经典作品数量在10部一下,一部分演员的经典作品数量在20--30部之间;有一半的百老汇演员的经典作品数量在10--20部之间,还有一大部分的演员其经典作品数量在30部以上。因此,知名度与经典作品数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分析

(一)社会背景

1950年到1970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的恢复到二战前水平,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实下了飞跃,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超级大国,而日本欧盟则快速复苏。美国在这一时期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加上美国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和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成为高度现代化的超级大国,并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化。20世纪50--60年代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服务业等新兴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影视业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消费,因此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看电影,在电影制作方面投资资金,在这一阶段便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经典创作,例如《千金小姐》、《戏王之王》、《罗马假日》、《埃及艳后》、《窈窕淑女》、《雾都孤儿》等等,至今都是好评如潮。

正是这些经济上的支持,观众及消费市场的需要,才会有那么多的经典作品,每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人也比原来增长很多,这同时也反映了电影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影视界的人才数量也有了很大比重的提高。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推动了新技术在影视业的应用。由于以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起推动美国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发展。于是,便有了各种创新人才因在电影制作中开创并使用了新的特效技术而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在这期间,美国由海外扩张走向全球扩张,奉行对苏冷战和对华遏制政策,也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发生尖锐对抗。但同时美国也不断援助西欧和日本,壮大其资本主义国家队伍,于是在影视业上会发现有很多英法国家的电影工作者得到美国的大奖,相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是少之又少,有的话或许也是对文化不分国界这个幌子的尊重;特别是日本,这段时间内,有多部电影获得了终身成就奖,这就更证明了政治与文化之间也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由于社会性别中的女性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关注,特别是对于这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一样的权威性奖项,女性获得的机率很小,在统计的30个案例中只有一个,足以证明在当时的人们心中,男性还是要比女性有所建树的,“女强人”的形象也是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的。

(二)国籍

奥斯卡金像奖作为电影界的诺贝尔奖,它无疑是电影界最有影响力,含金量高的奖。奥斯卡金像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美国的电影界,成为全世界电影人士成功的象征。但同时也要记得,这是美国开创的并在好莱坞发起的一个“非营利组织”,美国电影与演员也当之无愧成为这个组织里的重头戏。

奥斯卡提名人员会因为国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并非完全的一视同仁,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下,被视为经典作品的数量也会有所分岐;对于获奖原因也会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完全作为衡量一个电影工作者价值与贡献的标准。因此,获得奥斯卡奖的非美国奖项得主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不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把这小金人当作是对自己的鼓励即可。

有人说奥斯卡奖重视影片的政治和商业因素,即影片在全球取得高票房、高关注度以及符合美国主体政治意识是获奖的重要参考,由于这种市场指标,获奖作品中的商业大片和政治影片比率很高,奥斯卡奖也因此成为世界关注度最高的电影奖。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的电影和电影事业工作者能拿到奥斯卡小金人的才会屈指可数。

但现在电影越来越国际化,电影工作者也越来越国际化,所以对于奥斯卡的奖项评比活动也越来越公平,国籍、肤色、语言等障碍渐渐消失,有的只是共同对电影事业的热爱。

(三)职业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电影制作,使影视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这就像是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但又高于社会。社会不会停止发展的脚步,那么电影事业也将永不止步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有更多的在各个方面的人才,一部好的电影也少不了任何一个方面,从编导、导演、演员、制片人、摄影师、特效师、剪辑师到后期制作工作者,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相扣的。

根据对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职业的分析,虽然演员的数量占了一半,但还是有很多其他职业的电影工作者获得该奖,他们不需要有多少经典作品,哪怕是一部拍的很成功,能看出你在这部电影中的努力与创新就好,就有可能拿到这个国际性的荣誉。对于作品的数量没有严格限制,但是观众及其他电影工作者的同行也需要能给他们一个原因,一个你能够胜任此奖项的理由,让他们心服口服打心里觉得你就是这个奖项当之无愧的得主,祝贺你取得的成功与荣誉。

根据结果,能很清楚的观察到,若作为演员你就应该具有高超的演技,多才多艺的技能,外形外貌的好形象虽然会起到加分的作用,但这种东西不能强求,可有可无,对于极高的天赋,也并不是每个演员出生以来就具有的,相信后期的培养与努力肯定会和那些有天赋的演员没什么差别的。同时,有无天赋是客观评价的,在人们心中并没有唯一的标准和尺度;若作为制片人和剪辑师,最重要的便是创新意识了,要想拍出好的片子,就需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发现新的题材,并用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剪辑出不同寻常的美;若作为编剧和创新人员,高学历也必定会赋予你一种别人不能达到的高度,你也能更随心所欲的使用新的技术,甚至创造新的技术并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业内改革;若作为导演、编剧或是演员,不同形式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或许才能给与你更多的创作灵感,才能演绎出剧中角色的人

生百味,这也远远胜于极高的天赋,这样才能将剧中形象演活,演的更真实,更生动。

当每个电影制作工作者都尽到了自己的本分责任时,那么我们看到的每一部电影将会成为一场视觉与心灵上的盛宴。

(四)知名度

对于这种站在台上人前的电影事业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便是自己的名气与全球知名度了,现在社会,知名度已经直接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知名度高的演员必定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相比较之下,也会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利益,若是该作品剧情能深入人心,引起人们的反省,这便会一炮打响,从而获得更多的荣誉与利益,那么之前再大的数额的投资也是有用的。

根据交互表结果可以看出,上述的情形毕竟还是少数的,有不少好莱坞大腕和百老汇明星出演了大量的电影或话剧,而经典作品还是少数的,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也仅仅只有那么几部;相反的,当明星将一部剧中的角色演的活灵活现,真实感人时,大众记住的将不会是他现实中的姓名和角色,而是剧中的那个人物以及其生活中、举手投足间的一颦一笑。这并不代表演员的知名度不高,而是真正的用自己精湛的演技赋予了虚拟人物灵魂。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演技实力派,也是观众授予其的最高荣誉。

看现在的中国演员知名度,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个人演技精湛而得到的观众的赞誉,二是通过一种更极端的方式,放出假消息以博得媒体对自己的关注,更甚至不惜诋毁自己的名誉来提高搜索点击率,这是一种多么变态的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不禁让国际媒体越来越瞧不起中国的娱乐圈,又怎会给更多中国演员与电影制作工作者更多的机会登上国际的大舞台。因此,知名度重要,但并不是参演的影视数目越多,知名度就越高,更重要的是实力,演技实力。一个优秀的演员,不在于经典作品数量的多少,而在于真正走进人们心灵的角色有几个。

五、建议

(一)对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建议

由于市场经济,许多制片人和艺术家受到利益的驱动,纷纷去拍赚钱篇,这无可非议,好莱坞的电影产业,目的就是赚钱。可我们是中国,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硬去效仿美国并不见得会给你带来什么益处。不要迎合“商业”而去拍“商业”,不要迎合观众而去拍“趣味”,那样反而失去了商业和观众,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理顺自己的思路,更多的关注现实题材,因为现实是观众最为关注的,可以这样说,谁最关心平民百姓谁就拥有了观众,这是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著名片所证明了的。当然,现实题材的创作不能浮躁,不论市场怎样喧嚣,我们不能为蝇头微利所惑,不能丢掉我们对电影的热爱之情,需要真情投入,需要一种崇高的责任感。这里的的责任感是创作者内心深处的东西,真正的责任感是诞生优秀作品的基础,特别是导演,一个导演连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很难想象他能拍出有人生况味、有深度的作品。同时创新和审美品格,都是在剧中人物身上体现的,千万不要从概念出发。谁都知道人有千面,人各成章的道理,做文章也是文无定法,可为什么偏偏在创作电影作品的时候,一涉及现实题材的主人公便概念了呢?这当然有各方面的原因,就创作者来说,是一个想象力的问题,究其根本,是能不能真正的深入生活,在生活里发现令你眼睛一亮的东西。这也是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的问题,艺术家的责任,就是揭示真理,说真话。

中国电影若要继续发展前进,就必须按着电影的自身规律办事,认真地遵循市场规则,让市场和历史检验我们的作品,只要创作者能够不断地积累知识,吸收和参照古今中外的文

化成果,精心制作自己的电影作品,努力提高自己的电影文化水准,才能与人类文化和文明进程同步。

(二)对我国电影演员发展的建议

演员要提高自己的演技,使剧中形象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显得更加真实。而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一切虚假的东西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虚假的表演”之所以虚假,主要原因是脱离生活实际,不从角色复杂的情绪状态出发,不考虑角色性格及其处境的具体性,把角色丰富的思想感情简单化、表面化,甚至“想当然”地把不是角色本身的东西强加到角色身上。这种违反艺术规律的处理方法,必然损坏人物的真实形象。虽然角色的性格和行动安排得不合情理,不能错怪演员,但演员实质上亦是参与作品的创作。作品是规定角色,演员是塑造角色。因此,当作品还处在谋篇布局时,选择什么动作素材,安排人物怎祥去行动,编导或演员都有抉择一切材料之权。但当人物性格已经展开以后,人物就按着自己的性格和规定情境去思想去行功了。这时,演员就只能忠实于人物的性格和行动。人物的形象才会真实可信。参与拍摄的电影也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电影的质量和观众的反响。每年对于国际大奖的评选,也只是有一部可以参选,所以若真的想拿到一个大奖,就应该认真对待每一部影片。

相信这样我国的电影产业必定会有一个重大的突破,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明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获得全球的赞誉。

六、结论

国际上的评奖组织一定是先有一个国家组织并发起的,因此在获奖者国籍的选择上一定是有区别的,本国的入围者肯定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种具有长时间影响力的奖项,由于肯定的是一个人的整个人生,所以在男女性别比例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在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社会性别有一个很严重的认识偏差造成的。对于获得此奖的得主的职业而言,在1950年——1970年之间是演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也是因为这个评奖组织发展不够成熟导致的,因此现在只要是从事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只要有所创新、突破和成就,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拿到这个奖项。如果说知名度是评价一个公众人物的重要标准,那么优秀的影视作品才会是其取得一切荣誉的基础,众多好莱坞和百老汇明星都是有自己的优秀经典作品才取得了各种荣誉,所以演员就必须以自己精湛的演技和多才多艺的能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奥斯卡金像奖在1950--1970年这段时间发展还不够完善,奖项得主与评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政治方面的影响,所以结果不具有很明显的代表性,因此对于本片文章的研究结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出奥斯卡金像奖评奖的一些隐性规律,对于提高我国影视业发展水平,找到明确的发展目标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盈伶、靳明全奥斯卡红毯将我们引向何方[J].当代文坛,2014(1)

2.郗芙蓉张潇由奥撕卡奖看奠国文化的价值观及其趋向[J].电影文学,2013(23)

3.杨梅菊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中国影人误解[J].参考消息,2012(10)

4.于洁华人导演的奥斯卡之路——李安与奥斯卡[J].电影评介,2013(12)

5.杨剑龙孔小彬奥斯卡之梦--中国电影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艺术评论,2013(7)

6.覃承华奥斯卡金像奖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简论[J].电影文学,2013(4)

关于奥斯卡金像奖得主与潜在评奖标准的研究——对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的内容分析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名单(特别全)

【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 Collection】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合辑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通过业内人士投票,颁给每年得票最高的电影,奥斯卡金像奖之一。此奖项起初被称为最佳作品奖(Best Production)。 奥斯卡第一届时(1927-28年,于1929年颁发),“最佳影片奖”颁发了两座,一座最佳作品奖(Best Production)颁给了史诗片《铁翼雄风》,另一座杰出艺术作品奖(Unique and Artistic Production)则颁给了艺术片《日出》。这两座奖都是授予当年度最杰出的影片,其表现手法两异但同样为优秀的电影。而事实上,评审和片厂老板们却以他们的影响力来改变了影片的获奖。米高梅老板Louis B. Mayer就因不喜欢自己公司的金·维多所拍的《群众》的写实手法,而无奈地将奖项颁给了《日出》。隔年,奥斯卡又改回单一的“最佳作品奖”,并决定《铁翼雄风》是这个奖项之得奖影片,而使得《铁翼雄风》总被误作是头一年度唯一的最佳影片(至1931年改称为最佳影片)。顺带一提,《铁翼雄风》和《日出》是最佳影片类奖项中,唯二的默片。 经过多年的发展,于1944年起,奥斯卡将最佳影片奖的提名数,限制在五部。 有人认为,非英语系的电影只会入围最佳外语片,也就是说,只有相当少数的非英语电语,能够因为其艺术价值,而获入围最佳外语片以外的其他奖项。因此,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几乎可称作是“奥斯卡最佳‘英语’片奖”。时至2006年止,仅有八部非英语电影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提名,分别是1938年的《大幻影》、1969年的《焦点新闻》、1972年的《大移民》、1973年的《哭泣与耳语》、1995年的《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1998年的《美丽人生》、2000年的《卧虎藏龙》、2006年的《硫磺岛家书》。 ———————————————————————————————————————————————————————————————— 【附录: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名单】 (注: 评奖时间晚于影片上映日期) 第01届1929《翼》Wings 第02届1930《百老汇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 第03届1931《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第04届1932《壮志千秋》Cimarron 第05届1933《大饭店》Grand Hotel 第06届1934《乱世春秋》Cavalcade 第07届1935《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第08届1936《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 第09届1937《歌舞大王齐格菲》The Great Ziegfeld

历年奥斯卡获奖最佳影片目录(1927—2016)

历年奥斯卡获奖最佳影片目录(1927 — 2016 ) 第 1 届奥斯卡(1927-1928 年度)最佳影片:翼Wings 第 2 届奥斯卡(1928-1929 年度)最佳影片:百老汇的旋律/ 红伶秘史The Broadway Melody 第 3 届奥斯卡(1929-1930 年度)最佳影片: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第 4 届奥斯卡(1930-1931 年度)最佳影片:壮志千秋Cimarron 第 5 届奥斯卡(1931-1932 年度)最佳影片:大饭店Grand Hotel 第 6 届奥斯卡(1932-1933 年度)最佳影片:乱世春秋Cavalcade 第7 届奥斯卡(1933-1934 年度)最佳影片: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第8 届奥斯卡(1935-1936 年度)最佳影片: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 第9 届奥斯卡(1936-1937 年度)最佳影片:歌舞大王齐格飞The Great Ziegfeld 最佳影片:左拉传The Life of Emile Zola 第10 届奥斯卡(1937-1938 年度) 1

第11 届奥斯卡(1938-1939 年度) 最佳影片:浮生若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第12 届奥斯卡(1939-1940 年度)最佳影片: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第13 届奥斯卡(1940-1941 年度)最佳影片:蝴蝶梦Rebecca 第14 届奥斯卡(1941-1942 年度)最佳影片:翡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 第15 届奥斯卡(1942-1943 年度)最佳影片:忠勇之家Mrs. Miniver 第16 届奥斯卡(1943-1944 年度)最佳影片: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第17 届奥斯卡(1944-1945 年度)最佳影片:与我同行Going My Way 第18 届奥斯卡(1945-1946 年度)最佳影片:失去的周未The Lost Weekend 第19 届奥斯卡(1946-1947 年度)最佳影片: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第20 届奥斯卡(1947-1948 年度)最佳影片: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 第21 届奥斯卡(1948-1949 年度)最佳影片:哈姆雷特Hamlet 第22 届奥斯卡(1949-1950 年度)最佳影片:国王的弄臣All the King's Men 2

【奥斯卡获奖电影和电影人(二)】第81届最佳纪录片

第81届最佳纪录片 最佳纪录片 《走钢索的人》Man on Wire, A Wall to Wall in association with Red Box Films Production, James Marsh and Simon Chinn 最佳真人短片 《玩具岛》Spielzeugland/Toyland A Mephisto Film Production, Jochen Alexander Freydank 剧情简介 一个关于谎言和罪过的故事。一个德国小男孩以为他的犹太裔邻居们就要去玩具岛了,他收拾行李偷偷溜出家想要根他们一同前往,熟不知道梦想中的玩具岛确是比地狱还要让人毛骨悚然的集中营…… 最佳动画短片 《回忆积木屋》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A Robot Communications Production, Kunio Kato 《回忆积木屋》是2009年最佳动画短片,是有由日本加藤久仁生所导演的。曾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剧情介绍 《回忆积木屋》 《回忆积木屋》 《旅人日记》导演加藤久仁生新作,全片散发着浓浓的法式情调,造型和画面气氛的营造让人惊艳。 老旧画册的暖黄色调里,合影相框挂满了墙壁。老人在摇椅上独自抽着烟斗,房间里飘满落寞空气。他打开地窖的小铁门,拿起钓竿垂下淹没城市的深蓝水面。 海潮,鸥鸣,吉他,竖笛,近藤研二的配乐在这一开篇里晕染出哀伤氛围。 平凡一天傍晚,老人对着电视独食独酌,如同许许多多孤单的傍晚。清早起床,水面又漫涨过小屋。老人习以为常,添砖加瓦,垒高他的积木。这工作他已重复过十数次。积木已然垒的那么高,和他一起搭积木的人却早已不在。 搬运家当,伴随数年的烟斗沉入水底。老伙计始终顺心顺手,老人舍不得,买了潜水服回到旧房间找寻,却无意中打开了回忆之门。 拾起烟斗的一瞬间里,过往如触电般开启。 那瞬间像冰雪消融,像花苞绽放,像幼雏破壳。一扇一扇的铁门被打开,一层一层的旧房屋被探访,一盒一盒安眠着的回忆,被重见了天日。 沉入越来越深的冰冷海底,倒叙般迎接他的是越来越真切的温暖回忆,让他不停下潜,欲罢不能。

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1971-2013年)

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1971-2013年) 来自: F小星?(低姿态张扬的自由主张) 2008-10-26 11:33:16 p.s偶觉得有的提名的比获奖好看... 2013年(85届) 获奖:《逃离德黑兰》/ Argo 提名: 《爱》/ Amour 《南国野兽》/ 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Silver Linings Playbook 《逃离德黑兰》/ Argo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猎杀本·拉登》/ Zero Dark Thirty 《林肯》/ Lincoln 《被解放的姜戈》/ Django Unchained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2年(84届) 获奖:《艺术家》TheArtist 提名: 《艺术家》TheArtist,韦恩斯坦 《后裔》The Descendants,福斯探照灯 《咫尺浩劫》Extremely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华纳兄弟 《相助》The Help,迪士尼梦工厂 《雨果的秘密》Hugo,派拉蒙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索尼经典 《点球成金》Moneyball,索尼哥伦比亚 《生命之树》TheTree of Life,福斯探照灯 《战马》War Horse,迪士尼梦工厂 2011年(83届) 获奖:《国王的演讲》 提名:

《黑天鹅》Black Swan 《斗士》The Fighter 《盗梦空间》Inception 《孩子们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 《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127小时》127 Hours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玩具总动员3》Toy Story 3 《冬天的骨头》Winter's Bone 2010年(82届) 获奖:《拆弹部队》 提名:(从这届开始提名影片翻倍鸟)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 直上云霄(Up in the Air) 珍爱(Precious: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 阿凡达(Avatar) 第九区(District 9) 飞屋环游记(Up) 成长教育(An Education) 正经人(A Serious Man) 弱点(The Blind Side) 2009年(81届) 获奖:《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提名: 《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派拉蒙《福斯特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环球

奥斯卡金像奖的由来 奥斯卡是什么意思

[键入文字] 奥斯卡金像奖的由来奥斯卡是什么意思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7 年设立,1929 年开 始评选。它的标志是一个高13.5 英寸的镀金塑像,在一块电影胶片的底座上,屹立着 一个身材魁伟的男性,他的双手紧握着一柄长剑。凡是从事电影工作的,不论是编 剧、导演、演员,还是摄影、录制、美工人员等,只要有新的贡献和成就,就可以得 到这份荣誉。 “奥斯卡”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 1927 年5 月,“好莱坞之王”——米高梅公司总经理梅耶(LouisB.Mayer)在一次晚宴上,向在座的同行提出了一个设想:“应该把好莱坞的精英分子们都集中起来,组成一 个团体。它包括演员、导演、编剧、摄影师,当然还有制片人。使他们成为好莱坞的 支柱,让他们调解纠纷,或者在制片厂里起疏导作用。”一周之后,梅耶草拟了一份关 于成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erican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简称AMPAS)的提案,学院的首任主席是米高梅旗下的当红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Fairbanks) 。 按照梅耶的初衷,该学院的创办是“提高电影艺术和科学的质量;发展文化、教育与艺 术而加强各部门的协作;表彰成绩显著者促进技术研究的技术方法、设备的改善;听取电 影界人士的呼声,推进大众和电影企业的教育活动”。然而没过多久,学院发现仅凭他 们的力量,协调错综复杂的好莱坞矛盾实在是无能为力。 于是,他们把工作的重心侧重到了用颁奖的方式来嘉奖在电影摄制方面有显著成就 的人士,后来被俗称为“奥斯卡奖”的“学院奖”(AcademyAward)由此应运而生。1929 年 五月十六日第一届奥斯卡奖举办一直到今天,奥斯卡奖就成为美国影艺学院的“主营业务”和该机构的代名词。 名字来历:“奥斯卡”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较为可信的是,1931 年电影艺术与 1

历届1~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第1~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第01届1929《翼》Wings 第02届1930《百老汇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 第03届1931《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第04届1932《壮志千秋》Cimarron 第05届1933《大饭店》Grand Hotel 第06届1934《乱世春秋》Cavalcade 第07届1935《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第08届1936《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 第09届1937《歌舞大王齐格菲》The Great Ziegfeld 第10届1938《左拉传》The Life of Emile Zola 第11届1939《浮生如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第12届1940《乱世佳人》又名《飘》Gone With the Wind 第13届1941《蝴蝶梦》Rebecca 第14届1942《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 第15届1943《米尼弗夫人》又名《忠勇之家》Mrs. Miniver 第16届1944《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Casablanca 第17届1945《与我同行》Going My Way 第18届1946《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 第19届1947《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第20届1948《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 第21届1949《哈姆雷特》Hamlet

【奥斯卡获奖电影和电影人(十一)】第57届最佳影片

第57届最佳影片 最佳影片 《莫扎特》(Amadeus)-SaulZaentz 影片以倒叙手法,既表现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现了追逐名利但却才能平庸的宫廷乐队指挥萨利埃里与才华横溢、但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萨利埃里运用手中的权力,剥夺了莫扎特的演出机会,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使他陷于贫病交加的绝境。1791年,年仅三十五岁的莫扎特英年早逝,与无家可归的乞丐一同被葬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公墓里。曾经烜赫一时的萨利埃利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 剧情介绍 本片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天才沃尔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的一生。影片采用倒叙手法,由安东尼奥.萨利埃雷(AntonioSalieri)讲述。他是一位宫廷乐师、莫扎特的天才使他既羡慕又震惊,心理上发生了变态,决定除掉莫扎特。音乐在全片中具有叙述和点出主题的作用,将莫扎特的音乐和他的生平事件串连在一起,刻划了莫扎特与萨利埃雷在音乐上的冲突。 1782年,年仅26岁的莫扎特来到维也纳,其绝世才华立即倾倒了整个奥 地利宫廷,同时也引起了宫廷首席乐师萨利埃利的嫉妒。萨利埃利为人自负,自诩为维也纳音乐界第一人。莫扎特的才华既令他惊叹,也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心胸狭窄的萨利埃利由嫉转恨,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毁灭掉这个强大而可怕的“对手”。 莫扎特的音乐造诣超尘脱凡,在生活中却是个不修边幅,行为恣肆的人。在萨利埃利的挑唆之下,保守、刻板的维也纳主流音乐界视他为“异端”,处处为他设坎施绊。莫扎特的乐谱遭到大量删改,作品无法在剧院上演,生活日渐困窘。 莫扎特的父亲突然去世,这使莫扎特悲痛万分,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身体一落千丈。萨利埃利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戴上莫扎特父亲生前用过的假面道具,敲开莫扎特的家门,要他谱写一篇《安魂曲》。莫扎特在恐惧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夜以继日地工作。《安魂曲》写成了,他自己也终于油枯灯尽,气绝身亡,死时年仅35岁。 萨利埃利的阴谋得逞之后,自感莫扎特的冤魂日夜索命不休,最后精神失常,被送进疯人院。时光流逝,曾经烜赫一时的萨利埃利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 电影赏析 《莫扎特》反映了艺术上的创新与模仿、生活中的天真与世故、人生道路上的善与恶的冲突,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因无知和缺乏鉴赏力而扼杀天才这一可悲事实。莫扎特全名为“沃尔夫冈·阿玛迪亚斯·莫扎特”,片名《AMADEUS》正是取自中间的一段,拉丁文指“上帝所钟爱的人”,莫扎特是上帝钟爱的人,而萨列里却一手毁灭掉了他的绝世才华。上帝爱之深,庸人害之切,这是对世事的绝妙讽刺。在第57届奥斯卡颁奖礼上,音乐传记片《莫扎特》一举夺得7项大奖,轰动了全世界,这一夜也被称为“莫扎特之夜”。影片透过宫廷

历届奥斯卡最佳歌曲

历届奥斯卡最佳歌曲 1934年,第7届奥斯卡开始设立最佳歌曲奖,要求歌曲必须第一次用于电影中才有资格入围。77年时光悠悠而逝,或许电影已被遗忘,但其中的歌曲却仍在传唱。本周精选背景音乐,不妨从音乐的角度,聆听奥斯卡电影带给我们的震撼。 播放01 玩具总动员-We Belong Together 分享收藏设为背景音乐4547人设为背景音乐 最新出炉的第83届奥斯卡最佳歌曲是由好莱坞金牌作曲兰迪·纽曼亲自 创作并演唱的《We Belong Together》,这首歌主打温馨,听后往往会勾起人们关于童年的回忆。 播放02 影视原声-The Weary Kind 分享收藏设为背景音乐4721人设为背景音乐 电影《疯狂的心》主题曲,该片曾帮助杰夫·布里吉斯一举拿下第82届 奥斯卡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同时该曲本身也夺得第82届奥斯卡电 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 播放03 A.R.Rahman-Jai Ho 分享收藏设为背景音乐4200人设为背景音乐第81届奥斯卡最佳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 印度热潮。其音乐制作人A. R. Rahman携此原声包揽第81届最佳配乐、最佳原创歌曲奖。 播放04 Glen Hansard-Falling Slowly 分享收藏设为背景音乐4343人设为背景音乐 并不大卖的音乐电影《Once》(曾经)的美丽插曲《Falling Slowly》赢得了第80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它的获奖代表了独立电影的音乐受 到了大家的支持。 播放05 Melissa Etheridge-I Need To Wake Up 分享收藏设为背景音乐2791人设为背景音乐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环保主义电影《难以忽视的真相》插曲,也是第79届 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女歌手沙哑嗓音向我们敲醒了警钟,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与思索。 播放06 Terrence Howard-It's Hard Out Here For A Pimp 分享收藏设为背景音乐2137人设为背景音乐 《川流熙攘》以美国的民间音乐说唱乐为题材,在社会底层的观众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影片主题曲《It's Hard Out Here for a Pimp》获得了 第78届奥斯卡最佳歌曲奖。 播放07 影视原声-Al Otro Lado del Rio 分享收藏设为背景音乐1573人设为背景音乐 《Al Otro Lado del Rio/在河彼岸》是格瓦拉传记电影《摩托日记》的 主题曲,荣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也是奥斯卡史上第一首获 奖的西班牙语歌曲。 播放08 魔戒-Into The West 分享收藏设为背景音乐2274人设为背景音乐

【必看】十大经典电影——奥斯卡,中学生,人生意义

十大经典电影(人生篇) 1、《肖申克的救赎》 2、《百万金婴》 3、《悲惨世界》1958年版 4、《辛德勒的名单》 5、《阿甘正传》 6、《勇敢的心》 7、《活着》 8、《天堂影院》 9、《杀手里昂》 10、《完美的世界》 十大经典电影(警匪篇) 1、《盗火线》 2、《喋血双雄》 3、《沉默的羔羊》 4、《七宗罪》 5、《洛杉矶机密》 6、《失眠症》 7、《幕后嫌疑犯》 8、《暗花》 9、《虎胆龙威》 10、《36局》 十大经典电影(黑帮篇) 1、《教父》 2、《无间道》 3、《美国往事》 4、《英雄本色》1 5、《低级小说》 6、《赌城风云》 7、《纽约黑帮》 8、《疤脸人》 9、《枪火》 10、《盗亦有道》 十大经典电影(战争篇) 1、《巴顿将军》 2、《拯救大兵雷恩》 3、《现代启示录》 4、《战争与和平》 5、《野战排》 6、《西线无战事》 7、《最长的一天》 8、《猎鹿人》 9、《遥远的桥》 10、《黑鹰坠落》 十大经典电影(爱情篇) 1、《罗马假日》 2、《泰坦尼克》

3、《卡萨布兰卡》 4、《花样年华》 5、《人鬼情未了》 6、《乱世佳人》 7、《风月俏佳人》 8、《西雅图未眠夜》 9、《廊桥遗梦》 10、《英国病人》 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 第1届奥斯卡(1927-1928年度) 最佳影片:翼 Wings 第2届奥斯卡(1928-1929年度) 最佳影片:百老汇的旋律/红伶秘史 The Broadway Melody 第3届奥斯卡(1929-1930年度) 最佳影片:西线无战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第4届奥斯卡(1930-1931年度) 最佳影片:壮志千秋 Cimarron 第5届奥斯卡(1931-1932年度) 最佳影片:大饭店 Grand Hotel 第6届奥斯卡(1932-1933年度) 最佳影片:乱世春秋 Cavalcade 第7届奥斯卡(1933-1934年度) 最佳影片:一夜风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 第8届奥斯卡(1935-1936年度) 最佳影片:叛舰喋血记 Mutiny on the Bounty 第9届奥斯卡(1936-1937年度) 最佳影片:歌舞大王齐格飞 The Great Ziegfeld 第10届奥斯卡(1937-1938年度) 最佳影片:左拉传 The Life of Emile Zola 第11届奥斯卡(1938-1939年度) 最佳影片:浮生若梦 Y ou Can't Take It with Y ou 第12届奥斯卡(1939-1940年度) 最佳影片: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第13届奥斯卡(1940-1941年度) 最佳影片:蝴蝶梦 Rebecca

(完整版)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及最佳外语片集锦

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1990-2014年)2014年(86届) 获奖:《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 提名: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Dallas Buyers Club 《华尔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地心引力》/Gravity 《内布拉斯加》/Nebraska 《菲利普船长》/Captain Phillips 《她》/ Her 《美国骗局》/ American Hustle 《菲洛梅娜》/Philomena 2013年(85届) 获奖:《逃离德黑兰》/ Argo 提名: 《爱》/ Amour 《南国野兽》/ 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Silver Linings Playbook 《逃离德黑兰》/ Argo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猎杀本·拉登》/ Zero Dark Thirty 《林肯》/ Lincoln 《被解放的姜戈》/ Django Unchained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2年(84届) 获奖:《艺术家》The Artist 提名: 《艺术家》TheArtist,韦恩斯坦 《后裔》The Descendants,福斯探照灯 《咫尺浩劫》Extremely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华纳兄弟 《相助》The Help,迪士尼梦工厂 《雨果的秘密》Hugo,派拉蒙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索尼经典 《点球成金》Moneyball,索尼哥伦比亚 《生命之树》TheTree of Life,福斯探照灯 《战马》War Horse,迪士尼梦工厂 2011年(83届) 获奖:《国王的演讲》 提名: 《黑天鹅》Black Swan 《斗士》The Fighter 《盗梦空间》Inception 《孩子们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

历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获奖短片全集(1932-2012)DVD

有些带字幕文件,有些没有,大家谅解!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Academy Award for Animated Short Film)具有很长的历史,从1932年开始颁发,只是早期的动画并没有借助电脑技术,现在意义的动画短片是从1974 年开始的。早期的动画短片一半使用木偶、粘土模型等道具拍摄,每个场景要拍摄很多帧,因此拍摄耗费的时间可能比其它影片都长。 第五届(193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 第六届(193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猪》Three Little Pigs 第七届(193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龟兔赛跑》The T ortoise and the Hare

第八届(193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孤儿猫》Three Orphan Kittens 第九届(193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乡巴佬》The Country Cousin 第十届(193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磨坊》The Old Mill 第十一届(193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公牛费迪南德》Ferdinand the Bull 第十二届(194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丑小鸭》Ugly Duckling 第十三届(194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银河》The Milky Way 第十四届(194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借一只爪》Lend a Paw 第十五届(194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元首的面孔》Der Fuehrer\'s Face 第十六届(194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扬基都德鼠》The Yankee Doodle Mouse 第十七届(194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老鼠的麻烦》Mouse Trouble 第十八届(194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请安静!》Quiet Please! 第十九届(194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猫的协奏曲》The Cat Concerto 第二十届(194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叽叽喳喳的喜鹊》Tweetie Pie 第二十一届(194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小孤儿》The Little Orphan 第二十二届(1950)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由于有点印象》For Scent-imental Reasons 第二十三届(1951)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格拉德.麦克波-波》Gerald McBoing-Boing 第二十四届(1952)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孩童世界》The Two Mouseketeers 第二十五届(195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约翰老鼠》Johann Mouse 第二十六届(195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嘟嘟、嘘嘘、砰砰和咚咚》Toot Whistle Plunk and Boom 第二十七届(195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马鸪飞去时》When Magoo Flew 第二十八届(195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飞毛腿冈萨雷斯》Speedy Gonzales

历届奥斯卡金像奖电影

1届《翼》 2届《百老汇的旋律》 3届《西线无战事》 4届《壮志千秋》 5届《大饭店》 6届《乱世春秋》 7届《一夜风流》 8届《叛舰喋血记》 9届《歌舞大王齐格菲》 10届《左拉传》 11届《浮生如梦》 12届《乱世佳人》又名《飘》 13届《蝴蝶梦》 14届《青山翠谷》 15届《米尼弗夫人》又名《忠勇之家》16届《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17届《与我同行》 18届《失去的周末》 19届《黄金时代》 20届《君子协定》 21届《哈姆雷特》 22届《当代奸雄》 23届《彗星美人》 24届《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25届《戏中之王》 26届《永垂不朽》 27届《在江边》 28届《马蒂》 29届《环球旅行八十天》 30届《桂河大桥》 31届《琪琪》 32届《宾虚》 33届《公寓》 34届《西区故事》 35届《阿拉伯的劳伦斯》 36届《汤姆.琼斯》 37届《窈窕淑女》 38届《音乐之声》 39届《永远走红的人》 40届《炎热的夜晚》 41届《奥利弗!》 42届《午夜牛郎》 43届《巴顿将军》 44届《法国贩毒网》

45届《教父》 46届《骗》 47届《教父(续集)》 48届《飞越疯人院》 49届《洛奇》 50届《安妮.霍尔》 51届《猎鹿人》 52届《克莱默夫妇》 53届《普通人》 54届《火的战车》 55届《甘地》 56届《母女情深》 57届《莫扎特》 58届《走出非洲》 59届《野战排》 60届《末代皇帝》 61届《雨人》 62届《为戴茜小姐开车》 63届《与狼共舞》 64届《沉默的羔羊》 65届《杀无赦》 66届《辛德勒的名单》 67届《阿甘正传》又名《福雷斯特.冈普》68届《勇敢的心》又名《惊世未了缘》69届《英国病人》又名《英伦情人》 70届《泰坦尼克号》又名《铁达尼号》71届《沙翁情史》 72届《美国丽人》 73届《角斗士》 74届《美丽心灵》 75届《芝加哥》 76届《指环王3》 77届《百万宝贝》 78届《撞车》 79届《无间道风云》 80届《老无所依》 81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82届《拆弹部队》 83届《国王的演讲》

历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获奖影片1927-2010

第83届(2010年)《盗梦空间》 第82届(2009年) 《阿凡达》 第81届(2008年)《本杰明-巴顿奇事》 第80届(2007年)《黄金罗盘》 第79届(2006年)《加勒比海盗二:亡灵宝藏》第78届(2005年)《金刚》 第77届(2004年)《蜘蛛侠2》 第76届(2003年)《指环王3》 第75届(2002年)《指环王2》 第74届(2001年)《指环王1》 第73届(2000年)《角斗士》 第72届(1999年)《黑客帝国》 第71届(1998年)《美梦成真》 第70届(1997年)《泰坦尼克号》 第69届(1996年)《独立日》 第68届(1995年)《小猪宝贝》 第67届(1994年)《阿甘正传》 第66届(1993年)《侏罗纪公园》 第65届(1992年)《飞越长生》 第64届(1991年)《终结者2》 第63届(1990年)空缺 第62届(1989年)《深渊》

第61届(1988年)《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第60届(1987年)《惊异大奇航》 第59届(1986年)《异形2》 第58届(1985年)《魔茧》 第57届(1984年)《魔宫传奇》 第56届(1983年)空缺 第55届(1982年)《E.T.》 第54届(1981年)《夺宝奇兵》 第53届(1980年)空缺 第52届(1979年)《异形》 第51届(1978年)空缺 第50届(1977年)《星球大战》 第49届(1976年)空缺 第48届(1975年)空缺 第47届(1974年)空缺 第46届(1973年)空缺 第45届(1972年)空缺 第44届(1971年)《飞天万能床》 第43届(1970年)《偷袭珍珠港》 第42届(1969年)《蓝烟火》 第41届(1968年)《2001 太空漫游》 第40届(1967年)《杜立德医生》(老版)

历届奥斯卡获奖电影名单(全)

历届奥斯卡获奖电影名单(全) 第一届奥斯卡获奖名单(1928) 最佳影片:《翼》Wings 最佳导演:弗兰克?鲍才奇《七重天》 最佳喜剧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两个阿拉伯骑士》最佳男主角:艾米尔?詹宁斯《最后的命令》 最佳女主角:珍妮?盖诺《七重天》 最佳改编剧本:本杰明?格莱泽《七重天》 最佳原著剧本:本?赫克特《下层社会》 最佳摄影:查尔斯?罗杰《日出》 最佳艺术指导:“蒙西斯《鸽子》 最佳字幕说明:约瑟夫?法姆纳《告诉全世界》 最佳艺术质量优秀作品:《日出》 特别奖:查里?卓别林 第二届奥斯卡获奖名单(1929) 最佳影片:《百老汇旋律》 最佳导演:弗兰克?劳艾德《薄命花》 最佳男主角:华纳?巴克斯特《在古老的亚里桑纳》最佳女主角:玛利?比克福《风骚女人》 最佳原著剧本:汉斯?克莱里《爱国者》 最佳摄影:达来德?迪?文纳《南海白影》 艺术指导:塞德里克?吉本斯《圣路伊斯大桥》 第三届奥斯卡获奖名单(1930) 最佳影片:《西线无战事》 最佳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西线无战事》 最佳男主角:乔治?亚理斯《英宫秘史》 最佳女主角:席拉《离婚者》The Divorcee 最佳原著剧本:福郎西斯?马里恩《牢狱鸳鸯》 最佳摄影:约瑟夫?拉克《南极探险记》 最佳艺术指导:赫尔曼?罗斯《爵士歌王》 最佳音响:米高梅声音工作室《牢狱鸳鸯》 第四届奥斯卡获奖名单(1931) 最佳影片:《壮志千秋》Cimarron 最佳导演:诺曼?涛罗格《淘哥们》Skippy 最佳男主角:里昂纳?巴里摩尔《自由花》 最佳女主角:玛利?德雷斯勒《拯女记》 最佳改编剧本:艾斯塔布鲁克《壮志千秋》 最佳原著剧本:桑德斯《铁血主义》 最佳摄影:福罗伊德?克劳斯贝《禁欲》 最佳艺术指导:马克思?里《壮志千秋》

31部超经典记录片[内附下载地址]

31部超经典记录片 [内附下载地址] 1.《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 1922 美国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的开山之作。弗拉哈迪第一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ed2k://|file|[%E5%8C%97%E6%96%B9%E7%9A%84%E7%BA%B3%E5%8A%AA%E5%85% 8B].Nanook.Of.The.North.1922.DVDRIP.DIVX-MDX.avi|734654464|D1*******A785C75AD6 B04DE1BBF695E|/ 2.《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Die Sinfonie der GroBstadt 1927 德国 瓦尔特·鲁特曼(Walter Ruttmann)用一台摄影机和烂熟于胸的蒙太奇手法,奏响了一曲自然流露却宏大森严的视觉交响。为后来的纪录片提供了绝佳的样本。 ed2k://|file|[%E6%9F%8F%E6%9E%97%EF%BC%9A%E5%9F%8E%E5%B8%82%E4%BA% A4%E5%93%8D%E6%9B%B2].Berlin.Symphony.Of.A.Great.City.1927.Dvdivx-Kinesis.avi|730 755072|CF444CA63CCA76B4ED29000E7FD3E98C|/ 3.《雨》The Rain 1928 荷兰 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经典之作,影片表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城市在雨中的风貌,充满了深蕴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 ed2k://|file|Joris.Ivens.-.Regen.(1929).DVDrip.avi|167688192|4AF45E5832E234C84E07DB34A9 5D542C|/ 4.《拖网渔船》Drifters 1929 英国 被誉为世界“纪录电影的教父"的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之作,他的作品只有一部,影响却到现在仍无法估量。 ed2k://|file|[%E5%B7%A5%E4%B8%9A%E5%8C%96%E8%8B%B1%E5%9B%BD].Drifters.J ohn.Grierson.1929(DivX5.Mp3).avi|698455004|B7344FCEDB0EC6F171E9A2A83B078B5E|/ 5.《带摄影机的人》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1929 苏联 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是“电影眼睛派”的创始人,他倡导影像绝非对生活的机械还原,而是对生活的重新注解。全片没有事件的波动,只是零散地将生活琐事作一看似无意图的重筛取。如鲜花般盛开的蒙太奇手法,在今天看来,仍相当前卫。 ed2k://|file|[%E6%8C%81%E6%91%84%E5%BD%B1%E6%9C%BA%E7%9A%84%E4%BA% BA].The.Man.With.A.Movie.Camera.1929.INT.DVDRip.Div3-WRD.srt|4140|3FBBD351AC97F CB017DEA70E349EB25F|/

奥斯卡奖项设置中英文

The Academy Award (informally known as the Oscar) is an accolade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to recognize excellence of professionals in the film industry, including directors, actors, and writers. The formal ceremony at which the awards are presented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award ceremonies in the world and is televised live in more than 200 countries annually. It is also the oldest award ceremony in the media; its equivalents, the Grammy Awards (for music), Emmy Awards (for television), and Tony Awards (for theatre) are modeled after the Academy. 学院奖(奥斯卡的正式名称)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为表彰电影业,包括导演,演员,作家和优秀的专业人才而设置的奖项。奖项主办的正式仪式,是世界上最突出的颁奖典礼之一,颁奖盛况每年在200多个国家直播。这也是在媒体上最古老的颁奖典礼,与其等值的格莱美奖(音乐),艾美奖(电视),托尼奖(戏剧演出)都是以它为蓝本的。 中文看最下面: Oscar Awards Current Awards Some awards are for a film as a whole, some are for an aspect of a film. Best Picture – 1928 to present Best Leading Actor – 1928 to present Best Leading Actress – 1928 to present Best Supporting Actor – 1936 to present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 1936 to present Best Animated Feature – 2001 to present Best Art Direction – 1928 to present (also called Interior or Set Decoration) Best Cinematography – 1928 to present Best Costume Design – 1948 to present Best Director – 1928 to present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Best Film Editing – 1935 to present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1947 to present Best Makeup – 1981 to present Best Original Song – 1934 to present Best Original Score – 1934 to present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 1931 to present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 – 1931 to present Best Sound Mixing – 1930 to present Best Sound Editing – 1963 to present Best Visual Effects – 1939 to present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 1928 to present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 1940 to present Retired Awards Best Assistant Director – 1933 to 1937 Best Dance Direction – 1935 to 1937, 1962 Best Engineering Effects – 1928 only Best Score -- Adaptation or Treatment Best Original Musical or Comedy Score

历届好莱坞最佳短片动画

第五届(193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花与树》 片名:Flowers and Trees 译名:花与树 IMDB评分:8.0 发行日期:1932 国家:美国 类型:动画/短片/喜剧 语言:英语 文件格式: XVID+MP3 视频尺寸: 544*416 片长: 8min 第六届(1934)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猪》 片名:Three Li t tle Pigs

译名:三只小猪 IMDB评分:7.9 配音演员: Billy Bletcher Pinto Colvig Dorothy Compton Wal t Disney Mary Moder 发行日期:1933 国家:美国 类型:动画/音乐/家庭 语言:英语 字幕:中文字幕 文件格式: X264+AAC 视频尺寸: 656*480 片长: 8min 第七届(1935)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龟兔赛跑》 片名: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译名:龟兔赛跑,乌龟和兔子 IMDB评分:7.5 发行日期:1935 国家:美国 类型:动画/短片/喜剧 语言:英语 字幕:中文字幕 文件格式: X264+AAC 视频尺寸: 656*480 片长: 9min

第八届(1936)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三只小孤儿猫》 片名:Three Orphan Ki t tens 译名:三只小孤儿猫 IMDB评分:7.9 发行日期:1935 国家:美国 类型:动画/喜剧/家庭/短片 语言:英语 文件格式: DIVX+MP3 视频尺寸: 560*420 片长: 9min 第九届(1937)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乡巴佬》 片名:The Country Cousin 译名:乡巴佬 IMDB评分:7.3 发行日期:19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