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教案

花木兰教案
花木兰教案

木兰诗教学设计

2010-07-21 09:22:25| 分类:教案设计|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

问:同学们,巾帼不让须眉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不仅流芳百世,而且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①听录音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疏通大意,掌握一些重点字词句的含义,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1.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从军缘由)——详写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第三部分(5—6段)―――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2.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3.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

②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从第一段春,木兰的身份是什么?“当户织”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

那木兰可以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

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

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

女扮男装。

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自己的父亲,死有何惧?

大家对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是否有所感悟?

(4)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

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

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6)思考: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

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教师范读第一部分,并指导学生背诵。

4.分析第二部分。

高度概括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这段只有六句,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战中、战后。

(l)读课文。找出哪句写途中,哪句写战中,哪句写战后?

途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战中——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战后一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我们重点欣赏写“战”中的两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十个字,就写出了十几年的战斗生涯,可谓字字千金。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写出了怎样的意境?“朔气传金拆”意为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风凛烈,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想一下,她在想什么呢?

思父母,思姐妹,思家乡,甚至思念她的织机……

木兰又在做什么呢?从“寒光照铁衣”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正穿着铠甲,和战友们一道在边防线上巡逻,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

(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文章中没说,但我们想一定是智勇双全。根据①这么多年,女扮男装本被发现。②从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五)布置作业

1.想像一下,木兰在战场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她会怎样处理?

2.为什么把战争过程写得如此简略?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分析第三部分。

(1)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2)在这部分有一个疑点: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乎外,女主乎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其他的故事也反映过这一点,如黄梅戏《女驸马》等。木兰只有辞受封爵、解甲归田这惟一道路可走。

(2)从“爷娘闻女来”到“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到家,受到热烈欢迎。显出女郎面目后,令战友们惊惶。这段首先用三组复叠句式极力铺写木兰抵家时家人欢腾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形象非常生动。

(3)作者省略了木兰回家后亲人相聚、畅叙别情的热烈场面,你能否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的行动中显出其初到家时的狂喜心情,共同形成一种大团圆的热闹欢乐的气氛:“开我东阀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①为何不先脱战袍,后开门窗?

木兰离开养育她成人的家已经十多年了。十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这个家,思念家中的亲人。现在,她又回到了她所热爱、思念的家,一进家门,还来不及卸下戎装,就开门开窗,因为她对这个家庭的一切都感到惬意,都充满感情。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又反映了木兰的什么心理?

一是回到家心情舒畅;二是爱美之心,木兰亦有,表现了她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对正常人生的向往。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真实。

③这几句木兰还原“本来面目”与哪个地方照应?

与开头交待木兰是女儿身照应。

2.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煌”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无论是“雄兔”还是“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它们在一起跑动的时候,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这幽默风趣的比喻,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悠扬不尽!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你还能再举几例吗?穆桂英,李清照,武则天……

女同学不宜妄自菲薄。

二、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作用:

(在内容上)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的机智勇敢无须赘述,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这样,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更是相得益彰。

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4、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三、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2、拓展延伸:

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0人| 分享到:

阅读(221)|评论(0)|引用(0)|举报《毛泽东词二首》

回延安

相关文章

二下《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脱耕晨改编版之《木兰从军》

木兰星

行走的木兰

《木兰诗》中修辞方法表析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fzdfx

wwtgcz

sweetlee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公司简介-联系方法-招聘信息-客户服务-隐私政策-博客风格-手机博客-订阅此博客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1

欢迎通过百度搜索来到文治光华的博客!

注册登录后,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博客,还可以和博友更好的交流。

网易博客欢迎你的加入

请输入登录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木兰诗》名师教案(2课时)

《木兰诗》名师教案 肖媛媛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 文化传承与理解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体会民歌的特点。 2.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传承道德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疏通文意,梳理文章的情节。 2.理解并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人格魅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互文、对偶、排比、复沓、顶针等修辞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木兰保家卫国的感情, 树立正确的“英雄”意识。 教学重难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教学方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放视频:豫剧《花木兰》) 问:同学们,请猜猜这个人是谁? 师:“花木兰”,这个凝聚了谜一样传奇、花一样美好的名字,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根植于人们心中。同学们请看老师找到的资料(屏显:安徽亳州木兰像、河南虞城花木兰祠、2000年中国发行的一套花木兰邮票、商丘的花木兰文化艺术节、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一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那么人们喜爱她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跟随《木兰诗》这个传奇的故事,一起去感受这个奇女子的美好。 二、读文知事:

1.齐读,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2.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的情节。 明确:停机叹息——决定从军──踏上征程──沙场征战──辞官还家——家人团聚——比喻赞美 3.合作朗读全文: (1)节奏指导: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 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看是否正确、通顺。 (2)讨论明确:用几种不同的感情朗读全诗。 决定从军─—苦闷犹豫;踏上征程——凄婉坚定;沙场征战──悲壮豪迈;荣归故里─—欢快喜悦 (3)学生评价朗读的效果。教师范读、带读。 4.检测预习情况:师考查学生的重点字词句的翻译。 5.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复述故事。 明确: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三、品析形象美: 1.学生在书中圈点批注木兰的形象: 要求用“我从中读到木兰是的人”的句式来说。 明确:深明大义、不畏艰难、英勇善战、不慕荣利、热爱和平、机智聪明。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d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花木兰》教案

39花木兰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兰、代、巾、常、战、扮、装、善; 认识“戈字旁”;能理解“经常、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赫赫战功”等词语;在教师指导下描写:战;继续学习音序查字法。 2、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能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清“花木兰为什么是巾帼英雄?”, 从而学习花木兰孝敬长辈,勇敢顽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巾帼英雄,指名读,指导好“巾”和“英”的前后鼻音。 2、理解“巾帼英雄”的意思。 3、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巾帼英雄,她就是“花木兰”, 板书课题:花木兰 学习生字“兰”,齐读课题。 4、过渡:读了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介绍的是花木兰的故事,那为什么说 花木兰是巾帼英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拼音的帮助下,边读边想,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明:由词语入手,展开文本学习,目的是,学习生字的同时,理解词意,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一个恬静美丽的女孩子是如何成为一个巾帼英雄的呢?学了课文就明白。]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出示第一节,引读第一节, 学习生字:代I(读准字音) 字形:这个字的右边在书写时要注意,一共是3笔完成 2、为什么说花木兰是巾帼英雄呢?指名交流 [说明:“为什么说花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巾帼英雄呢?”将这个问题贯穿整个

教学过程。由一个问题引领全文,从阅读上,避开了繁琐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能更好地带着问题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1、板书: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板书时,学习生字“装”, ●扮:读准字音,复习音序查字法 ●理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意思。 2、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赶快读读课文第二、三节,找到相关的语句子多读几遍。 3、出示课文2、3小节。 1)学习生字“常”,“常”这个字的第一笔很关键,是“竖”,一起书空。 理解“经常”。 2)学习生字“战”: ●学习新部首“戈字旁”,一共4笔完成 ●指导正确书写“战” ●学生写“战”,教师巡视。 4、指导读正确第二、三节。 1)指名分句读,重点指导读好第三节第一句话。 2)“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 ●了解“征兵文书”。 5、创设情景,有感情朗读第二、三节。 1)可是木兰的父亲_________(师引读),如果父亲去当兵,_____________。(师创设情景,父亲去当兵会发生什么事?)2)而弟弟___________,(师引读)如果弟弟去从军,__________。(师创设情景,弟弟去当兵会发生什么事?) 3)试着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4)正是因为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都无法出征。于是花木兰决定:(指名读)指导读好花木兰坚定的语气。 5)齐读第三节 [说明:为了能感受到当时花木兰面对家庭状况的着急心情,教师创设情景,“如果年老多病的父亲去从军,_______。如果年幼的弟弟去从军,_________”。

花木兰

花木兰 1、《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2、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3、诗中的“、”一句,用和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4、写出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化用出的成语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对镜帖花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花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7、花木兰决定替父木从军的原因是,。 8、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9、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10、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11、最能表现木兰做为中国女性淳朴(勇于献身,不慕荣华,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性格的句子是:() 12、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14.《花木兰》课文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语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战士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牺牲战死沙场了,有的凯旋归来。)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我的头发,贴我的花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在集市上买来骏马,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买来马嚼子和缰绳,买来长长的马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打开我闺房的门,坐在我闺房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 15、翻译带点的字:军书十二卷出郭相扶将赏赐百千强朔气传金柝 16、翻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的寒气中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很多很多。)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提着耳朵拎起来时)雄兔的脚喜欢乱骚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着的。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是雄的、谁是雌的。

幼儿园儿童剧表演教案--花木兰

幼儿园儿童剧表演教案:花木兰 幼儿园儿童剧表演教案:花木兰 一、游戏综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首优美的《木兰辞》流传千年。2004年,美 国迪斯尼公司拍摄了动画大片《花木兰》,将这个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中国故事展现给了全世界的孩子。通过 这部动画片,孩子们知道了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 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叫“花木兰”动画片中木 兰的女装和男装的变化,以及两军对垒的宏伟场面都让 幼儿喜爱不已。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场面丰满,符 合幼儿的审美情趣。动画片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递了 “孝顺父母、报效国家”的传统美德。 于是我们选择了这个故事进行改编,使角色特点鲜明,表演色彩浓郁,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明确的教育意义。幼 儿在了解、讨论和表演中对花木兰替父从军、孝敬父母 有着明确的认同感,并感受到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的角色意识、表现力和合作分享能力等都得到了充 分的展现和提高。本游戏综合了戏曲、音乐、舞蹈、节奏、语言、动作等多种技能,对幼儿各方面水平和能力 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组织幼儿欣赏动画片《花木兰》,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与情节,了解人物关系。 2.收集相关资料,帮助幼儿了解古代征兵制度, 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3.学习“宫廷舞”,为表演做准备。 4.在表演活动“我是小演员”中,熟悉上场、下场、候场,以及一些舞台表演的相关经验。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木兰家花园、战场、皇宫宫廷。 (2)道具:皇帝銮驾、圣旨、锣、鼓、拐杖以及兵 器若干。 选配音乐。 (1)音乐《春江花月夜》:用于第一场宫女舞蹈。 (2)激烈有力的音乐:用于第三场沙场激战。 (3)豫剧音乐《谁说女子不如男》:用于第五场木兰与众女子舞蹈。 (三)家庭与社区 1.与电影院联系,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花木兰》。

15 花木兰 【一等奖教案】2

15花木兰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逊、访、昼、袜、赫、凯、栋、谓、孝、帼”10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三、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剧本”认识较少,要引导学生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再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六、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邮票、图片等;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剧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人物,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她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的课堂又来了一位客人,她是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看看她是谁?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介绍背景。 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二、浏览课文,再次认识剧本 (一)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文章相同?(如:《阿凡提的故事》《快乐王子》《西门豹》《孟母劝学》……) (二)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浏览课文,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全文都是人物对话、文章要分幕、文中有说明性的文字等。) (三)教师小结剧本特点:像这种类型的文章就属于剧本。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剧本有: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2.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1.故事内容2.重点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为什么说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请孩子们打开书,自己轻声读读课文,注意不加字,不漏字,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二)检查词语(展示课件): (三)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一幕讲了什么故事?(展示课件:花木兰插图)(四)引导孩子用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把今天学的《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选2019-2020年语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15花木兰知识点练习八十九

精选2019-2020年语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15花木兰知识点练习八十九 第1题【填空题】 你知道这些事迹的主人公吗? ①代父从军______ ②凿壁偷光______ ③卧薪尝胆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写出近义词 沉思—______ 逊色—______ 归来—______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写出反义词 答应—______ 放心—______ 朋友—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读课文《花木兰》,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张灯______ 喜气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幸会______ 吃亏______ 拜别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______ ②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补充词语,再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出生入______ 冲锋______阵智______双全不______而遇不可思______ 劳苦______高______然大悟女______男装 ①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______ ②形容忽然醒悟。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读课文《花木兰》,思考:剧本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读课文《花木兰》,你认为花木兰是个怎样的女子?【答案】: 【解析】: 第11题【语言表达】 解释下列词语 ①栋梁 ②威武 【答案】: 【解析】: 第12题【语言表达】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巾帼 ②晋升 【答案】: 【解析】: 第13题【语言表达】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花木兰》教学设计

陈庄镇付窝小学音乐学科电子备课稿 课题:花木兰课时: 1 课型:欣赏主备人:王莎莎 二备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 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 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 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 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 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豫剧 (1)发展历史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 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 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 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 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 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2)艺术特点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3)音乐特点 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犷、豪迈激越”著称。 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 句白”的艺谚。在豫剧演唱中,仅以嗓音而论,大致以真声为 主,假声为辅。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真假声并用。所谓并用,一 种是在中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另一种则是真声唱字, 假声行腔,俗称“阴阳腔”。再就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称作真假 声结合的唱法,这种唱法根据唱腔与演员个人的条件灵活使用 真假声。不同的唱法也与豫剧音乐的地区、流派、行当有关。 (4)代表剧目 《拷红》《花木兰》《朝阳沟》《好队长》《打金枝》等。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的问题: ▲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 设问的问题: ▲揭示曲名:《花木兰》

《花木兰》教案.doc

《花木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木兰》,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 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了解音乐各部分的情绪;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大戏》 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今天我们 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二、欣赏乐曲《花木兰》 1、简介花木兰。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 (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 A B A′。) (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A 段昂扬有力、 B 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 E 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勇杀敌的 飒爽英姿??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 (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 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 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5、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

《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整理的《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花木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昼、袜、赫、凯、孝、帼”6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画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识记。 2、搜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图片、邮票。 3、读文体会花木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4、了解故事背景。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她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那就是《花木兰》。板书课题。 三、展示汇报: 1、读生字、词语卡片。 2、你知道有关花木兰的哪些信息? 补充时代背景: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3、你认为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再次认识剧本 1.这篇文章和我们四年级时学的哪篇文章相似。戏剧是一种综

花木兰教学设计

15 《花木兰》教学设计 龙川县培英学校杨连英 2017-5-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2、能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花木兰为国家担忧,为家人着想的爱国爱家情怀以及在告别父母、奔赴前线、战场拼杀、凯旋归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危难面前毫不逊色于男儿,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今社会是男女平等的社会。许多女性纷纷走出家门,和男人一样上班工作,创新创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们常用“女人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来赞扬女性的伟大成就。那么,在旧社会里,女性地位如何?她们能和男人平等吗?她们能立下汗马功劳吗?旧社会有杰出的女性吗?她们是谁?学生回答:旧社会女性地位低下,不能和男人平等,但还是有杰出的女性,有黄道婆,花木兰等。 教师评讲:对,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花木兰的故事。请大家翻开课本69页。(板书课题) 二、复习巩固: 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的情况。 逊色昼夜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赫赫战功 忠孝巾帼晋升一表人才栋梁须眉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女英雄花木兰吧!让我们随着课文感受这动人的故事吧! 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的后期,我国北边,东北边的一些少数

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扰乱中原一带,经常抢劫百姓的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关去驻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幕。 1、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幕的内容。(齐读。) 思考:花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从这里你感受到她的什么优秀品质? (多媒体出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多爱国呀!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她。(齐读)。 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于是,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师: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木兰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呢?请大家做做木兰,先自己准备一下,想好充足的理由。. 课堂表演: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弓背咳嗽掳须)父亲:“木兰呀,还是让爹这个破老头子去吧。你还年轻可不能去送死呀。” *(抹眼泪)母亲:“木兰呀,你可不能去呀,战场上都是男子,你怎么抵抗得了他们呢?娘怎么舍得你一个女孩子家上前线去呢?现在,我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 *(拉着姐姐的手)弟弟:“姐姐,不要去,你去了谁教我念书,谁陪我玩呢?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如果你是她的家人,你忍不住要对木兰说些什么呢? 你们敬佩她吗? 板书:替父从军忠于祖国孝敬父母 (二)学习第二幕。 1、自由读第2自幕,思考:从军路上,木兰遇见了谁?他们谈论什么问题? 2.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五年级音乐下册花木兰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花木兰》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花木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故乡是北京》,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大戏》 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二、欣赏乐曲《花木兰》 1.简介花木兰。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 (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 B A′。) (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 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 (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 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 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 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5.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 提示学生注意: (1)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哪个部分基本相同?(与第一部分相同,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结束部分情绪更为热烈。) (2)乐曲第三部分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木兰与将士们在战场英勇杀敌,得胜后荣归故里,家乡父老热烈欢迎壮士凯旋的场景。)6.完整欣赏乐曲《花木兰》,随音乐进行展开想象。 三、欣赏《故乡是北京》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 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 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 .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 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

2019-2020年语文五年级下15花木兰语文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

2019-2020年语文五年级下15花木兰语文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下面词语的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孝顺(xào shùn)栋梁(dóng liáng)拜访(bài fǎng)武艺(wǔ yì) B、昼夜(zóu yè)显郝(xiǎn hè)凯旋(kǎi xuán)跪拜(guì bái) C、逊色(xùn sè)袜子(wà zi)寂寞(jì mó)照应(zhào yìng)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多音字组词 背bēi______ bèi______ 应yīng______ yìng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读课文《花木兰》,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张灯______ 喜气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形近字组词 纺______ 访______ 愧______ 槐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写出反义词 答应—______ 放心—______ 朋友—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你知道这些事迹的主人公吗? ①代父从军______ ②凿壁偷光______ ③卧薪尝胆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写出近义词

沉思—______ 逊色—______ 归来—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______ ②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______ 【答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花木兰》教学设计

《花木兰》教学设计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遂中学魏琮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 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4. 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理清文章思路,并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2.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 书出字词) 唧唧:虫叫声。形容叹息声。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机杼:织布机。杼:织布梭子 何所思:想的是什么。 忆:思念 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 可汗大点兵:kèhán皇上大规模的征兵。可汗:古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的君主称号。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情形相同。 爷: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为此(指替父出征)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马笼头。 旦:早晨。 溅溅:jiān水流声。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啾啾:jiū战马嘶鸣的声音。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军机军事,这里指战争。 关山度若飞:象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塞,越过一座座的山脉。度,过的意思。 朔气传金柝:shuò从北方来的寒气中传来了用刁斗报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即刁斗。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5 花木兰|语文S版(无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5 花木兰|语文S版(无答案)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轻松认知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巾帼不让须眉”中“巾帼”本义指,这里代指;“须眉“本义是,这里代指,这种修辞手法叫。 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花木兰”是我国历史上替父从军的女英雄。查找一下资料,看看历史上还有哪些巾帼英雄的事迹。 快乐构建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刘大哥:你想,我们男子要从军打仗,出生入死,可是女子呢,整天呆在家里坐享清闲,事事都要男子干。你说我们男子不是太亏了吗? 木兰:刘大哥,你这话就太不合情理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到边关打仗杀敌,女子在家,白天耕田种地,夜晚纺纱织布,不分昼夜,辛勤劳作。你想,将士们吃的粮食是谁种的?你看,咱们身上的鞋袜衣衫,哪一件不是女子千针万线缝出来的呀? 1.刘大哥觉得男子太亏的原因是什么? 2.花木兰觉得女子很了不起的原因是什么? 应用内化 三、观赏电影《花木兰》,说说你对花木兰的印象是怎样的。 四、课外阅读。 执著的追求 ①百岁生日三个月后的一个早晨,曾祖母卧床不起了,几周后,她的病越来越重。医生告诉她维持不了几天了,她很激愤。虽然她早已做好魂归西天的

准备。但她发誓一定要支撑到自己的著作出版的那一天。 ②“你很快就会拿到您的新著。”约翰向她保证。第二天,约翰回来告诉曾祖母:他已经给出版商拍去电报并得到了好消息,他们正突击印刷出版这部著作,几天后她就会收到一本出版商寄来的第一批装订好的新书。 ③曾祖母凭借顽强的意志,硬是挺了过来。在垂危之际,她日日盼望着收到她新出版的著作。那天,她处于半昏迷状态,约翰进来了,带着一本新书—一本厚厚的精装新书,封面上用雕版印刷着书名和曾祖母的名字。曾祖母看不见,但她能用手抚摸。当她骄傲地从雕版封面上摸出自己的名字时,她眼睛里流出了泪水。 ④“我毕竟没有白活这一百年。”曾祖母轻轻地说。 ⑤她渐渐失去了知觉,两小时后停止了呼吸,手中仍紧紧地抓着她那珍爱的新著。 ⑥家人把曾祖母的遗体放好,爱莉丝从曾祖母手中拿过那本书,翻开书页。她猛然抬起头来,惊愕地看着约翰。 ⑦“怎么,书中全是白纸?”她叫道。 ⑧“请你原谅!”约翰说,“她的书根本不可能出版。曾祖母双目失明,打字时不知道整章整段的话已经漏掉,而且打印纸上每行字的后面都沾满了油污,我不忍心把实情告诉她,我不能夺走她最后的希望。” ⑨囗但是那个出版商呢囗爱莉丝茫然问道囗他每月都汇款过来□ ⑩约输的脸逐渐变红。爱莉丝懂了:他一直在冒充出版商给曾祖母写信。他卖掉了汽车预支稿酬。爱莉丝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最近换了一个薪水颇厚的工作还是穿着那些破旧的衣服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爱—()希望()支撑()破旧()3.曾祖母执著的追求是什么? 3.给第⑨自然段中的方框内加入合适的标点。 4.第⑩自然段中“爱莉丝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最近换了一个薪水原厚的工作还是穿着那些破旧的衣服了”一句中爱莉丝明白了什么?

五年级音乐下册《花木兰》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花木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故乡是北京》,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感受乐曲所塑造的 音乐形象。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大戏》 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 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 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二、欣赏乐曲《花木兰》 1.简介花木兰。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 (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BA′。) (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

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 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 (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 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 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 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5.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花木兰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 案花木兰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1.学会“昼、袜、赫、凯、孝、帼”等10个会认字。积累“逊色、凯旋、不期而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 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花木兰图片、课件。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着名的女性,她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题目是《花木兰》。 (板书:花木兰) 二、介绍背景 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三、再次认识剧本 1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学的文章有何不同。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2剧本有什么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1)故事内容。 (2)重点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四、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理解词语。 逊色巾帼不期而遇 幸会须眉张灯结彩 2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学习课文第一幕 1默读课文,想想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画出相应句子,做批注。(爽朗、善良、孝敬父母、热爱祖国) 2交流:(1)全文有几个人物? (2)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幕。 4重点句子导读。

《花木兰》教案01

《花木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木兰》,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 1.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 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了解音乐各部分的情绪;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大戏》 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二、欣赏乐曲《花木兰》 1.简介花木兰。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 (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 B A′。)

(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 (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 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 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 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5.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提示学生注意:(1)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哪个部分基本相同?(与第一部分相同,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结束部分情绪更为热烈。) (2)乐曲第三部分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木兰与将士们在战场英勇杀敌,得胜后荣归故里,家乡父老热烈欢迎壮士凯旋的场景。)

《花木兰》教学设计

《花木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生字。了解“巾帼英雄”“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意思。学习“戈”字部;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描写“代、扮、常、战”。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花木兰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3.知道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学习她孝敬长辈,勇敢顽强的品质。 4.创设语言环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继续学习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带点的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英雄,她叫花木兰。看老师写。 2.板书课题“花木兰”。出示句子: 我国古代有一位巾帼英雄,名叫花木兰。(谁会读) 3.学习生字:巾、帼、英雄、巾帼英雄 巾——独体字、部首字、找朋友 巾帼-——解释 巾帼英雄——读词语 4.师引读句子:我国古代有一位巾帼英雄,名叫()。 这句句子还可以怎样说,意思不变?花木兰是……的一位巾帼英雄。 5.齐读课题。进入故事,学一学这位巾帼英雄。 6.观看课文动画,边听边想:花木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随机板书: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赫赫战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自由读课文。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2.检查读书情况。一人一句读。 三、讲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3小节。 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2、3小节。 (1)指名读课文第2、3节。 (2)自己读读,找找原因,用直线把它划出来。 (3)出示课文小节,引读。 (4)说说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因为……所以…… 换一种说法: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因为()。 (5)指导朗读:国家的战情十分紧急,木兰的心里十分着急,注意读出一个“急”字。 (6)引读、指名读、齐读。 (7)小结过渡:通过学习第三小节,我们已经明白了花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接下来让我们学习第四节,看看花木兰又是怎样替父从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2.学习课文第4节。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5 .花木兰|语文S版(无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5 花木兰|语 文S版(无答案)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轻松认知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声()气不期()()坐享()()千()万()舞()弄()出()入()不分()()劳()功()()()大悟张()结()喜气()()冲()陷()()()战功一表()()()()有为()()双全受之()()不可()()()()两全不合()() 快乐构建 二、选词填空。 凯旋胜利成功 1.木兰再三请求,最终()地说服父亲。 2.百姓们奔出城外,迎接()的将士。 3.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 应用内化 三、修改病句。 1. 地上摆放着很多蔬菜,有萝卜、西红柿、大白菜、西瓜等。 2. 工人叔叔正在详细地检查线路。

3. 大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 四、课内阅读。 刘大哥:你想,我们男子要从军打仗,出生入死,可是女子呢,整天呆在家里坐享清闲,事事都要男子干。你说我们男子不是太亏了吗? 木兰:刘大哥,你这话就太不合情理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到边关打仗杀敌,女子在家,白天耕田种地,夜晚纺纱织布,不分昼夜,辛勤劳作。你想,将士们吃的粮食是谁种的?你看,咱们身上的鞋袜衣衫,哪一件不是女子千针万线缝出来的呀? 李大哥、张大哥:花兄弟说得对,女子也是劳苦功高哇! 刘大哥:(恍然大悟)我想错了,多谢各位指教! (军号声响起。) 木兰:边关战事紧急,我们快快赶路吧!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2)指勤劳辛苦,功劳很大。() 2.照样子,写词语。 (1)千.针万.线:、、 (2)出生.入死.(含反义词的):、 (3)劳.苦功.高(含近义词的):、 3.木兰说出女子的贡献是什么?刘大哥认为女子的行为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 4.咱们身上的鞋袜衣衫,哪一件不是女子千针万线缝出来的呀?(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