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少儿书法的正确方法 书法教学的心得

浅谈学习少儿书法的正确方法书法教学的心得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世界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中,书法课已越来越多地步入学校课程(多数课名为写字)。然怎样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值得探索。

一、循序渐进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按这些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目的,学习书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就是其中之一。循序渐进应该体现在书法教学的全过程。

1、由正书入手。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书体而言,有篆、隶、行、草、正等各种,初学者选择哪一种较为合适?历来说法很多,有认为从碑入手,有认为从唐人正楷入手,有认为从篆隶入手,也有主张儿童书法儿童化。从科学的角度,从儿童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点出发,由正书入手较为合适。一来甲骨篆隶距今较远,实用性也远不及正、行、草书(隶书好些),正书合乎规范,学生较易掌握,学行草书如无正书的基础是不容易写好的;同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正书入手学书,从唐至今延续了千余年。正书起于汉末,盛于隋而成于唐,历代正书名家众多,著名的有钟繇、王羲之,唐之欧、颜、柳、褚、虞,宋之苏、黄、米、蔡等,尤以唐楷为最。当学生有一定的正书基础后,可再学行、草、隶、篆等。学生学习要持之以恒,攫取众长必须先攻一家。

2、从点画学起。学习书法先学点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基本点画),再进行整字结体训练,结体教学中按汉字独体、左中右、上中下、包围、半包围、不规则等结构规律,先学独体字,后学合体字,再学复杂字,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特别难写的字作重点教学。这样的教学能按一定的坡度上升,逐个分散学生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也可使每个教学内容都是前个内容的延伸并能为后个教学作好铺垫。

3、由摹到临。学书之初,必经临摹,摹与临是传统沿袭下

来的练字必经程序,有其科学性。但一开始就临,一临就创作,是背离儿童实际和教学规律的。在临摹教学中,我采取双钩、单钩、临写、背临四种练习方法同时并进,但又按一定的次序。创作是教学的关键一环,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每一次创作,学生都特别认真,创作结束后,书艺都大有提高。从这点上说,创作也是练习,但创作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有大量的练习作积累,因而创作又要有扎实的临摹功底。创作与临摹的关系是:先临摹后创作,边临摹边创作。

二、因材施教

教学要面向全体,提出统一要求,但还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结合起来,这就是因材施教。书法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如果在教学中不顾每个人的不同素质和实际都用同一种模式去套,就势必压制一些人的特殊才能,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孔子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书法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

1、选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儿童学书时,尽管能听凭教师指定字帖,但他们在临摹时,会表现出一种无声的反应——一种对不同碑帖的适应性,有的进展神速,有的进步缓慢。这就要求救师在选帖时还应根据学生的气质、个性爱好和本身书写的笔画特点,有针对性地因人选帖,如秀逸的、豪放的、丰腴的、清挺的等等,不必强求全班划一。

2、练习。练习是学生学字的主要手段。按因材施教原则我对不同学生的练习定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根据这个目标定出具体的教学措施,对不同学生练习的质和量、速度、时间及每周练习的次数、字数作合理的安排。

3、教学措施和方法。由于学生兴趣、学习习惯、作业态度、书写水平不同,因而教师一定要因人施教,不可用一个套子去套。如有的学生应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对有的学生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优秀的学生要多表扬,学习困难学生有进步要多鼓励等等。这里特别要加强个别辅导,抓住学生暴露出来的用笔、结体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作重点指导,实行作业、成绩评价的分层教学。如

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施教方法分层,还可多动一些脑筋,如学生的座位安排以一帖为一组,一般学习活动由同帖一组学生为单位,还可开展优差生结对帮教活动,要求一个优生带一个学困生,开展二级辅导等等。

三、启迪思维

有人说“字无百日功”,认为只要多写,将来必有成就。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那么是不是说经常练习不重要、不必要呢?也不是,多练多写是必需的。我要求学生天天写,时间不求太长,字数也不需过多,但要保证每天有二、三十分钟的认真训练,使学生一直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然多写只能为学好字打下一个感性方面的基础,书法练习决不是错误的“尝试”和机械的重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如果学生只用手写,不用眼“写”、用脑“写”,不作理性的分析,往往事倍功半。现代心理学指出,人的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过程,在书法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达到乐学、善学,这跟书法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密切联系的。

1、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拿到一本字帖,首先要让学生会读帖,能发现字帖的好处,如果学生看不到它的好处,对它没有好感,是学不到什么的。如学八种点画,要求学生先看字帖点画的运笔(如何下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等)。

2、养成善于琢摩、善于体味的习惯。观察是感性的、表面的,分析、比较、研究才是理性的、内在的。学生要写好字一定要有分析比较的能力,能对照字帖找出自己写字的欠缺,能够发现不同字帖字体的不同特征等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善于琢磨、善于体味的习惯,要让学生钻到字帖中去,陶醉在书法艺术所呈现的美之中。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方法,能解决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我认为观察、分析、比较,如同吃菜,不仅要察其色、闻其香,更能品其味。

在具体教学中,可采取填空法、选择法、正误法、集字创作、作业互批等。

四、培养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从事的某种事情毫无兴趣,那么就很难作出持久的努力,儿童学书法亦是如此。书法黑白两色,不如绘画色彩丰富,又没有绘画那具体可感的形象,因而不如绘画易于引起儿童的兴趣,而书法技能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练习的结果,何况儿童是好动的,他们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培养学生学习书法兴趣是顺利进行书法教学的保证。

初学书法的儿童,对书法的兴趣表现不一,有的受家庭的影响或羡慕别人有一手好字,对书法稍有兴趣;有的出于家长压力才去学,毫无兴趣;有的感到好奇、新鲜、暂时有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潜力,把他们的兴趣调到最高点。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往往由人的欲望和需求来发动。学生对学书有兴趣,才能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因而第一堂课,应大讲书法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介绍历代艺术大师怎样在抽象的线条中孕育了美,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勉励学生为祖国文化事业作出新贡献,激起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效国之行。还可讲讲练书法的好处:能有一手漂亮实用的宇,能带动其他学科的进步,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等。

同时还可采用直观示范、创设一个良好的写字学习环境、点滴进步给予表扬、提供用武之地(美化教室、校园、上街写春联等)、组织参展参赛、欣赏优秀的书法习作和历代艺术佳作、讲历代书法家勤学成才趣闻逸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写字姿势。目前,学生写字姿势上的错误相当严重,已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引起视力下退(不是唯一的原因)、歪腰、斜肩、拱背等。希望书法教师和有关领导一要树立全面的育人观,不把写好字作为书法教学的唯一目的,应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身体;二要加强直观示范,言传身教,随时随地,持之以恒地加以督促指导;三是号召全体教师和家长同心协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