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课后作业答案

经济地理课后作业答案
经济地理课后作业答案

第五章

1.概念题:

(1)规模效益: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2)范围经济:企业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要比这些活动分离地由多个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率,从而实现范围经济

(3)横向一体化:企业由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而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同类产品的规模化、多样化和扩大化)。此为企业早期的增长战略。

(4)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是企业增长到一定阶段的扩张战略。

(5)接触扩散:又叫传染扩散,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由近及远地进行扩张,新扩展区与原区域在空间上相连。

(6)等级扩散:企业按市场的等级次序进行扩张,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以此类推,而不考虑市场的相邻性。等级扩张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

(7)跨国公司: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8)产品周期理论: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9)折衷理论:当一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如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市场垄断优势、品牌优势、融资能力优势等)时,它可将其优势转让给其它企业以获取收益;当一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利用比转让这种优势更有利时,它可通过生产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并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的生产要素优势(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相结合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10)生产链:跨国投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生产联系以及与当地市场之间的联系状况,是跨国公司对投资地影响的重要标志。广泛和高强度的生产经营联系,可产生较高的乘数效应,带动和刺激当地经济综合发展,反之,则对当地经济影响十分有限。

(11)组织链:跨国投资建立的机构,是跨国公司组织的一部分,与公司内其它机构如公司总部、研发机构以及相关的生产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其经营管理能否正常运行,也决定其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地位。投资企业所掌握的技术状况成为其在公司中地位的决定因素。

2.简述企业增长的战略和方法。

答:企业增长的战略主要有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多样化扩张三种方式。

(1)横向一体化的含义为企业由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而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同类产品的规模化、多样化和扩大化)。此为企业早期的增长战略。

增长方式为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2)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是企业增长到一定阶段的扩张战略。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

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

(3)多样化扩张是指企业向与原生产活动不相关的领域扩展(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其主要动机为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会促使公司寻求多样化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当某一产品出现旺盛市场需求时,也会诱发新的公司介入此类生产活动。

企业增长的方法有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内部发展是指企业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经营范围。

外部发展有合并、兼并与合资等形式。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兼并。

3.试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过程及规律。

答:企业的空间扩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企业只有一个工厂,生产单一产品,组织功能单一,空间特征表现为单一区位。阶段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一些承担特定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建立起来(多功能结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专业化部门在空间上分工,成为多区位企业。阶段Ⅲ: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组织结构上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个分部负责一种产品或一个地区的生产经营,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各分部自成系统,布局分散,彼此空间跨度大(跨国、洲)。

企业空间扩张的规律:企业空间扩张受两种作用力共同作用: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理扩散的一般规律,呈现某些规律;作为一个组织行为,这种扩张又受制于组织的决策行内外部网络和发展战略,使其偏离这些规律。

4.根据产品周期理论分析不同产品阶段的区位特征。

答:(1)新产品阶段条件要求:重技术创新能力和消费水平。区位选择:新产品的发明与生产集中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的都市中心,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2)成熟产品阶段生产特点及要求:产品及技术基本定型,重生产成本的降低。区位选择:变本国生产出口为向其他发达国家直接投资(降低产品运费,避免贸易壁垒)。(3)、标准化生产阶段生产特点及要求: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市场扩大化,重生产成本最低化。区位选择:倾向于投资在生产要素成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土地等)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本国转而进口该产品(充分利用廉价生产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贸易壁垒以扩大市场)。

5.简述跨国直接投资的原因。

答: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1)新产品阶段:条件要求:重技术创新能力和消费水平。区位选择:新产品的发明与生产集中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的都市中心,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2)成熟产品阶段:生产特点及要求:产品及技术基本定型,重生产成本的降低。区位选择:变本国生产出口为向其他发达国家直接投资(降低产品运费,避免贸易壁垒)。(3)标准化生产阶段:生产特点及要求: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市场扩大化,重生产成本最低化。区位选择:倾向于投资在生产要素成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土地等)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本国转而进口该产品(充分利

用廉价生产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贸易壁垒以扩大市场)。

折衷理论:当一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如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市场垄断优势、品牌优势、融资能力优势等)时,它可将其优势转让给其它企业以获取收益;当一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利用比转让这种优势更有利时,它可通过生产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并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的生产要素优势(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相结合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

6、分析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和微观区位特征。

答: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因此,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1)成本取向:投资于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最低的国家。(2)利润取向:投资于预期利润(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输费用)较高的国家。(3)市场取向:投资于有较大潜在市场的国家。(4)要素取向:投资于拥有生产要素资源优势(如劳动力、原料资源等)的国家,以保证生产要素的供应并获得生产的低成本。

跨国公司投资的微观区位特征:(1)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或经济发达地区。原因:经济中心区经济文化发达,信息条件好,人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生产经营;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 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2)集中于边界地区。区位选择原因: A、边界地区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B、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区位选择原因:A、语言和文化习惯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B、个人的亲属联系、文化认同等。

7.试比较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特点。

答: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总部、区域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生产经营机构。

(1) 公司总部的区位特点:①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a便利的交通运输;b及时的信息获取;c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②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大都市区。大都市区具有以下三种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提供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它大都市高度接近性(交通、信息便捷)。

(2)研发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点:公司的R&D区位应该趋于大都市区和大科研集中区。R&D在空间上倾向于公司总部所在地。母国市场型公司很少在海外建立R&D。东道国市场型公司,在公司母国建立有R&D机构的同时,也趋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世界市场型公司趋于在适宜区位建立国际性和相对独立的特定研究实验室(以适应产品本土化的要求)。

8、试述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域之间的联系。

答:跨国投资包含着多种相互交错的联系,如跨国公司与对外投资企业之间的组织联系和所有权关系、跨国公司与投资地之间的生产和市场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综合联系等。

(1)生产经营联系:跨国投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生产联系以及与当地市场之间的联系状况,是跨国公司对投资地影响的重要标志。广泛和高强度的生产经营联系,可产生较高的乘数效应,带动和刺激当地经济综合发展,反之,则对当地经济影响十分有限。

(2)组织联系:跨国投资建立的机构,是跨国公司组织的一部分,与公司内其它机

构如公司总部、研发机构以及相关的生产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其经营管理能否正常运行,也决定其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地位。投资企业所掌握的技术状况成为其在公司中地位的决定因素。

(3)所有权关系:资金投入状况决定着跨国投资的拥有关系(如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这些拥有关系可通过在公司董事会中的地位,影响投资企业的重大决策。跨国公司总部控制着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设备,监控着所拥有的全部监控等级系统,位于投资地的分支机构处于受控地位,其决策权和经济活动范围均有一定限制

(4)跨国公司-区域综合联系:跨国公司与区域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跨国公司通过投资企业与当地区域系统的联系,影响区域生产活动,最终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而区域系统通过与跨国投资企业的联系,可介入国际或全球生产系统。跨国公司的空间结构与区域等级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表现为跨国公司的高级决策机构趋向于集中在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次一级管理功能集中于区域性中心,而将生产活动分布于外围地区(发展中国家).

9、简述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

答: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有:(1)广泛性: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基础设施;等等。(2)层次性:跨国投资企业对投资地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投资企业本身对投资地带来的影响(如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为直接影响,投资企业通过与当地相关企业在生产、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联系而对投资地产生的影响为间接影响。(3)区域性: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特定区位(如主要经济中心、发达地区、经济特区、边界地区等),具有区域性,从而带来对投资地影响的区域性。(4)多面性:跨国公司投资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面性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积极影响——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当地资源开发和生产发展;扩大出口等。负面影响——取代就业机会;资金回流;转移价格避税;技术对外依赖;环境影响等。(5)差异性:跨国投资企业由于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以及经济区位的差别,带来对投资地影响的差异。一般而言,跨国投资企业的规模大、服务于全球市场、属于朝阳产业、位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则其区域影响力就比较大,反之则较小。(6)时间性:随着时间的发展,跨国投资企业的区位会发生变化,在空间上逐渐扩展,带来区域影响范围的扩大。

10、分析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关系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关系特点:(1)互补性: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一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这正是其相互作用和建立联系的基础。跨国公司拥有技术、管理、资金、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投资地拥有市场、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跨国公司力图通过建立投资企业,以获取投资地的资源并占领市场,而投资地需要通过跨国投资带来其所需要的跨国公司的优势。(2)竞争性:跨国公司和投资地所在的区域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展开竞争,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结果。不同区域、不同跨国公司在竞争关系中的情况有所差异。(3)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

原因: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生产系统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变化——国际化;投资时间的变化。

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间相互关系的因素:(1)社会政治背景:一方面,跨国公司所在国家的对外政治和经济战略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去向以及与投资地之间的交易能

力;另一方面,投资地所在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程度,影响投资地对跨国投资的吸纳和投资地的交易能力。(2)结构状况:投资地经济和技术结构影响跨国投资企业与当地经济的联系。一般而言,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联为一体,而不发达地区则比较困难。(3)相对地位:跨国公司与投资区域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上的大小,决定着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大的具有优势地位,起着控制作用。

第六章

1.概念题:

(1)区域:从一般意义上讲,区域是指地球表面(层)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其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并有一定的结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组织区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对外表现为一个参与国民经济系统运行的有个性的经济实体)。

(2)集聚区域: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3)主导产业:在全国或较大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核心,主导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并带动区域其他产业发展;

(4)关联产业:是对主导产业的产品进行再加工或对其副产品和废料进行综合利用的产业(前向产业),以及为主导产业提供原料、半成品、零配件和其他服务的产业(后向产业),即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并服务、配套于主导产业的部门;

(5)基础性产业:是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产供应、方便居民生活而建设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门,包括交通、邮电、供水、公共动力、商业、金融保险、科研设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

(6)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与主导产业不同,其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优势,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代表未来产业进步方向,发展潜力大,将来有可能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7)资源密集型产业:指生产中需占用或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部门。

(8)劳动密集型产业: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生产部门。

(9)技术密集型产业:指需要运用复杂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生产部门。

(10)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即轻重工业净产值之比。

(11)区域空间结构: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及组合型式,其实质是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与“产业布局”的概念在内涵上有一致性。

(12)区位指向: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

向。

(13)城市化: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如何选择主导产业?

答:只有具备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五个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

(1)、高比较优势系数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在区域间比较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

指标:由比较集中率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率系数等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比较优势系数是这四个系数的乘积。

比较集中率系数=a/A/b/B

式中:a——区域某产业的产值;

A——区域所有产业的产值;

b——全国该产业的产值;

B——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

其值大于1,则该产业在产出规模上有比较优势。

比较生产率系数=x/X/y/Y

式中:x——区域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X——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

y——全国该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Y——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其值大于1,则该产业具有生产率的比较优势。

比较输出率系数=m/M/ n/N

式中:m——区域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量;

M——区域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

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区际交换量;

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

其值越大,则该产业的产品区际商品率越高。主导产业的比较输出率系数应大于1。

比较利税率系数=t/T

式中:t——区域某产业的产值利税率;

T——全国该产业的产值利税率。

其值大于1,则区域该产业的经济效益与全国其它区域相同产业相比具有优势。

判断标准:区域某产业的比较优势系数的值越大,其越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2)、高产业关联度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它们发展。因此,一个产业若只是比较优势系数高,而产业关联度低,仍不能成为主导产业。

衡量指标:某产业的关联度可以利用投入-产出逆阵系数表,通过计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

感应度系数=a/A

式中:a ——某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A——全部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影响力系数=b/B

式中:b——某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B——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

值的平均。

判断标准: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导产业的

最佳选择;如果其两个系数中一个高,另一个低,表示它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如果两个系数都低,则该产业不能作为主导产业。

(3)、高需求收入弹性

理论依据:产业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所生产的产品的社会需求增长。因此,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要求当前的社会需求大,而且产品的未来社会需求要能够持续地、较快地增长。也就是说,主导产业必须是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一般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进行测度。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x/ s

式中:x——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

s——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

判断标准:如果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示富于弹性;反之,则是非弹性的(如农产品)。主导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必须大于1。在此前提下,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越高的产业就越有条件成为主导产业。

(4)、高生产率上升率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综合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

指标:综合生产率,包含了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技术生产率在内的综合生产率。

判断标准:对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率上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其中综合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就可以作为主导产业。

(5)、高产业创新能力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担负着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是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只有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

3.如何进行关联产业配套?

答: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以主导产业发展为起点,尽量延长产业链条。(延长链条)

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划、管理等手段,引导关联产业以适度的规模发展。(规模协调)。

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保证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而获得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避免因过度集中、布局无序而造成的集聚不经济,防止因布局不合理而致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陷入相互限制的局面。(合理布局)

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促成关联产业与主导产业之间建立起较紧密的企业组织联系,形成大、中、小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的企业的合理组合,同时,促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经济技术联系,从而保障区域产业的顺利发展。(生产协作)

4.如何进行基础性产业配套?

答:基础性产业是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性产业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引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发展,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基础性产业并不仅仅是为主

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服务,还要为其它产业、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而且,基础性产业种类多、构成复杂,所以,基础性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

5.如何发展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

答:潜导产业,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并且,在技术引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创造条件促使其逐步发育、壮大。

支柱产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要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使它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它过早地出现衰退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

6.试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理论。

答: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理论有佩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说。

佩第-克拉克定律:理论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变化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逐渐增加。产业结构演化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推论: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那么,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就越大。反之,则相反。

库兹涅茨法则:揭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规律。理论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持续上升。

霍夫曼定理:出了霍夫曼系数(霍夫曼比例),用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轻重工业净产值之比)。理论核心: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即轻工业比重变小,重工业比重变大)。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 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小于1。

雁行形态说理论核心: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

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进口替代)。第三只雁——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后进国家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7.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答: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其评价做如下分析:(1)分析已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同区域资源结构是否适应,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优势。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使区域内的其它资源也尽可能地得到综合利用。(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主要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化特点,特别是区域主导产业在区际分工中的作用。(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是内部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发展协调,主要是分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之间在数量、规模、时序和空间布局方面的协调程度。(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外的资源和要素,并有效地将其转换为输出(产品、经济输出),形成强大的扩张和输出能力;能够在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调节,减少和消除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能够在内部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情况下,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主导产业越先进,就越有能力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区域内新旧产业更替快(区域产业结构中应同时保有三个时代的部门,即兴旺部门—当前产业结构的主体,后备部门—面向未来的创新产业部门,衰退部门—因老化而正改造或转移的部门),区域经济组织就会充满活力。这样,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就越有推动力。(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结构性效益指因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及高级化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其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归宿。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

8、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其特征。

答: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有极核式 (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模式三种。

极核式 (增长极)模式:增长极指一定区域中围绕特定的主导产业部门发展起来,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群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形成的极核,多以城市的形式出现(但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称做增长极),其是区域经济的产业及空间增长点,能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全面增长。形成区域:极核式 (增长极)模式形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早期,由于区域中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不同,经济活动会首先在条件较好的地方集聚进行,成为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核心,形成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和带动作用的增长极。

点轴模式:点轴模式是在极核(增长极)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里的“点”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个增长极;“轴”是指联结各增长点的各种线状基础设施(其中以交通线为主)经过形成的线状经济活动密集区域,其实质是产业和经济发展轴。点轴系统具有等级性。点轴模式适用于中等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开发,即根据区域增长极状况确定重点发展轴,一方面沿重点开发轴线配置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对轴线上原有的增长极进行更新升级,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

网络模式:网络是结点(增长极)与轴线(发展轴)的结合体,其中结点是网络的中心,轴线则是网络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域面、域面与域面之间联系的纽带和通道,是人员、商品、技术、资金、信息等的流通载体,其中对产业布局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轴线。网络模式是点轴模式发展的结果。网络模式一般出现于城镇和产业布局密集、物质技术基础雄厚、交通通讯发达、经济地位显著的经济发达地区。

9.试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理论

答: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理论主要有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和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工业化之前时期,区域经济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区域空间均质无序,由若干无等级结构分异的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农村所组成,各地方中心占据狭小区域,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联系少。(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工业化初期,一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被打破,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组成,集聚效应日益突出,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增大,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工业化阶段,不断产生新的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形成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区域中出现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空间上相互组合,构成了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的区域空间结构。(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经济发展差异缩小,逐步形成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

势的阶段;(2)过渡阶段;(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

10.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答:集聚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趋向与过程。集聚产生原因:A、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B、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C、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而在空间上趋于集中。作用机理: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现为: A、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不断向优势区位移动,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B、集聚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出现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C、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D、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扩散机制: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是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扩散产生原因:A、避免集聚不经济; B、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C、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呈分散趋势)的作用; D、政府的政策(如鼓励扩散政策)作用。扩散的形式:A、就近扩散:指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其周围地区扩散。B、跳跃式分散:指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

C、等级扩散:指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

D、随机扩散:指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呈无规律的扩散。作用机理: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布局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11.试分析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答: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1)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由近及远逐步推进)。(2)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引发激烈竞争)。(3)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依存和促进(便于分工协作)。

第七章

1.概念题:

(1)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收入表示。

(2) 增长极: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其兼有产业增长极和空间增长极两层含义。

(3) 加速作用:和乘数作用相反,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也就是说,收入和消费的增长会带来投资的数倍增长。

(4) 乘数效应:乘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即投资增长会带来收入的数倍增长。

(5) 经济地域综合体:其是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是一定地域内共同利用资源和服务设施、并有紧密内在联系的企业组合体,其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组合而成的生产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研究内容有从生产领域扩展至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趋势。

(6) 专业化部门:是指主要向区外提供产品的部门,其中,又可以分为主导专业化部门和一般专业化部门。前者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产业关联性强,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水平的部门。后者是产品主要输往区外,但在区内产业关联性小,对区域经济影响有限的部门。

(7) 经济区: 即经济区域,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在其中,相关的经济活动彼此相联和依赖,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边界和空间边界,具有功能上和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

(8) 经济区划:是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识别,为政府引导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空间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选择发展的空间、开拓市场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和建立外部网络等提供有效的空间构架。

2.试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答: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可以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一)资源禀赋(基础条件):(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因素,区域自然资源的禀赋影响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与效益,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好,劳动生产率水平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2)、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人口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从生产者角度看,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度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前提条件,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劳动力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一个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从消费者角度看,人口数量影响市场容量,但人口增长过快制约着区域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3)、资金:生产资金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两个部分。

区域所拥有的资金量决定了所能配置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一般来说,资金投入的增加同经济增长成正比。(4)、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日趋居于主导性的地位。其主要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等来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取决于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程度和生产技术的革新。值得说明的是,劳动力、资金和技术是区域经济增长中三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往往交织在一起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综合影响。单一要素投入的增加,如果没有其它要素投入的配合,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区域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要素投入的合理分配和相互组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要素投入的总体产出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资源配置能力(现实条件):(1)、经济体制:影响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故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影响区域经济增长。(2)、政府经济管理能力: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影响区域资源配置效率。(3)、企业组织水平:企业作为区域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其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结构决定自身发展状况,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4)、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三)区位条件(外在条件):(1)、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及由此决定的它们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可能程度,进而影响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与潜力;(经济区位) (2)、区位条件大体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其条件优劣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自然区位)(3)、区位条件左右着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从而获得不同的外部发展机会。区位条件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但区域经济增长状况并不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此外,区位条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优势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四)外部环境(外在条件):(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角度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要求(区域、产业方面)的区域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政策、投资倾斜)。(2)、区际经济关系:区域间相互开放市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就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其中,区际贸易因素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际贸易量的一定增长,可以使区域社会总产品或收入成倍地增长(乘数效应)。区际贸易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区域可输出商品的比较优势、区际贸易障碍(空间距离、运输成本、人为障碍等)和区域外部需求三个方面。(3)、国际经济背景:区域对外开放度越高,受国际经济背景变化的影响越大,国际经济形势好则有利于其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其发展。

3.试述区域增长极理论。

答:增长极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其兼有产业增长极和空间增长极两层含义。

增长极的特点: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而且,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为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

增长及作用的结果:A、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产业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增长极的形成会改变区域经济原有的空间平衡状态,使区域空间出现不平衡。增长极的成长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空间不平衡,导致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差异。 B、新的增长极的形成会改变区域原来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之更为复杂。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 C、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4.试述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答: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主要有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上升式循环或下降式循环)。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而且不是简单的循环,这种循环具有积累的效果。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个循环过程。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投入和低生产率—低收入······的循环;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的循环。但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它们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态。

5.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答:乘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即投资增长会带来收入的数倍增长。

加速原理和乘数作用相反,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也就是说,收入和消费的增长会带来投资的数倍增长。

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关系:同时并存,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正负向双重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变化。

6.试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和意义。

答: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是:(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产业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其生产服务于全国或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出大区性的劳动地域分工。(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其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形成了从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生产的完整的生产体系。(3)经济地域综合体内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社会发展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意义:(1)经济地域综合体能够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2)通过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3)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4)有利于以它为中心,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活动。

7.试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有效性。

答:(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产业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其生产服务于全国或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出大区性的劳动地域分工。

(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其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形成了从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生产的完整的生产体系。

(3)经济地域综合体内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社会发展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

8.试述经济区的特征。

答:经济区的特征:(1)、组织上的同质性(区内经济活动同属某一类、所依赖的资源和要素基础相似)或群体性(依据经济、技术联系组成经济系统,如综合经济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整体。(2)、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同类同层次经济区空间边界明确,不重复交叉)。(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开放的经济系统,其经济活动受外部环境如资源、要素、市场、信息等影响大)。(4)、组合上的层次性(形成若干上下包含的等级层次)。

9.试比较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特点。

答:(1)、经济类型区的特点:区内经济活动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相似程度高,而与区外的差异性比较大。常见的经济类型区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识别。

(2)、部门经济区的特点: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生产、经营特征的一致性,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联系或类似。一般来说,部门经济区的资源基础和发展条件基本相同,内部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大体相似。

(3)、综合经济区的特点:从产业角度看,区内包括了若干经济部门,其中有少数部门成为主导部门,各经济活动以主导部门为核心存在经济、技术、乃至社会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空间角度看,区内有一个比较强大的经济中心,通过它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并依托其它的城市(也可以称为次级的经济中心)把各地区(它们的吸引腹地)连接成一体,构成空间体系。区内的各种交通、通信网络和组织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经济网络,这个网络在区内传输着各种资源、要素,为经济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其考虑了区内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经济联系为纽带,以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和参与劳动地域分工为特征。

18春福师《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20世纪上半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此时期,引入的经济活动区位论包括() A: 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B: 克里斯塔勒的以商业为主的“中心地理论” C: 廖仕的“区位经济论” D: 皮鲁的“增长极理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克拉克产业分类又称为() A: 产业功能分类 B: 四次产业分类 C: 三次产业分类 D: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区位因子”最早由()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 格林哈特 B: 哈特向 C: 艾萨德 D: 韦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区域。 A: 纯自然资源型 B: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 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 资源缺乏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A: 产业结构 B: 收入分配结构 C: 技术结构 D: 职业结构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 进口替代 B: 出口替代 C: 工业赶超 D: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 A: 农业区位论 B: 工业区位论 C: 市场区位论 D: 运输区位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 统一原则 B: 发挥优势原则 C: 兼顾全局原则 D: 效益原则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 )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 A: 扩张效应

2012秋季福师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二及答案

福师《经济地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A. 目标驱动 B. 利益驱动 C. 宏观调控 D. 市场调控满分: 3 分 2.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 A. 生产力水平高低 B. 资源丰富程度 C. 产业结构优劣 D. 区域经济政策导向满分: 3 分 3. “区位因子”最早由()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 格林哈特 B. 哈特向 C. 艾萨德 D. 韦伯满分: 3 分 4. ()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 A. 扩张效应 B. 回程效应 C. 涓滴效应 D. 极化效应满分: 3 分 5. 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A. 产业结构 B. 收入分配结构 C. 技术结构 D. 职业结构满分: 3 分 6.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 库茨涅兹 B. 科林?克拉克 C. 配第 D. 熊彼特满分: 3 分 7. 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 ndort,是由()。 A. 杜能 B. 高次 C. 韦伯 D. 哈特向满分: 3 分 8. 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

A. 《史记》 B. 《山海经》 C. 《禹贡》 D. 《汉书》满分: 3 分 9. ()城镇体系又称城市金字塔或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A. 双中心型 B. 网络型 C. 星型 D. 顺序-规模分布型满分: 3 分 10. ()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 统一原则 B. 发挥优势原则 C. 兼顾全局原则 D. 效益原则满分: 3 分 二、多选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1.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包括()。 A. 工业贸易合作 B. 资金合作 C. 劳务合作 D. 科学技术合作满分: 3 分 2.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 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 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 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 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满分: 3 分 3. 著名的柯布一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述为P=AL a K B其中P代表工业产出,a B代表常数,那么 A 、L 、K 依次代表()。 A. 雇佣劳动量 B. 固定资本量 C. 消耗资源量 D. 综合技术进步因素满分: 3 分 4. 现代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市场而开展的,以获取更多()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A. 高科技劳动力 B. 商业信息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名词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3.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相关理论,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b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c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表明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d全球化研究(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a规范性分析: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b 实证主义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规律c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d结构主义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出现的矛盾e 制度与文化转向: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位置、布局、场所、分布···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 3.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五)96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五) 第五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特化。所谓特化就是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分别都成为区域。 区域的内涵或本质:就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有大小、层次区分,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具有类型区别,如同质区域、集聚区域;有自己的结构与功能;区域的整体性:指区域有一致特征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相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动态性:区域结构自身在演化,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契机、甚至行政干预都可能影响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 二、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或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四、城市与区域关系 (一)、城市的一般特征 1、城市概念: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3个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意义。 2、城市的一般特征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集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 欧美学者: (1)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2)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相关部分。 (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种利用等) (4)这种研究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我国学者: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势和 优化调控。 (2)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也可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地域 系统的一门学科。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本书观点: (1)经济活动的内容 (2)经济活动的区位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规范性分析、结构主义。 规范性分析: 这种研究主要从经济区位选定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由于经济活动最佳区位是在一系列简化的条件下求得的,区位决策者被认为具有所有经济学的知识并一味追求最大利润,其研究框架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结构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的地理

学应运而生。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资本、剩余价值等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他们在经济区位的研究中,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3、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向。 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趋向: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其中,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贫富差异问题尤为突出。经济地理学在研究这些问题上具有特殊的作用。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区位条件、区位因子概念 基本内涵: (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 (2)与(1)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区位条件: 现实中,某种类型人类活动常常在局部地点(场所)上进行而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即区位条件不同,因而其能够满足的人类活动也会不同。人类对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选择也随之不同。 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其要求的区位条件构成还会伴随其他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就区位条件而言,对区位主体的区位选择影响大的为主要区位条件,相对影响较小的为次要区位条件。 区位因子: 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因子不仅包含可用货币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不能用货币测算的非经济因子,如格林哈特提出的纯粹个人因子。

经济地理学课后作业

第一章: 1.珠江三角洲为什么比较发达? 第二章: 3.试分述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4.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5.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 综述韦伯运费、劳动费用和集聚三种指向的工业区位原理。 第七章: 1.怎样理解区域空间结构? 2.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3.试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4.运用实例说明一个区域的空间结构。 08城市规划与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经济地理学的理解。 2.影响区位因子有哪里,分析珠三角发展中的主要区位因子。 3.分析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要点,并举实例说明。 4.什么是主导产业?其特征是什么?结合实例谈谈怎样确定主导产业。 5.谈谈你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试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区域或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 6.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以某一区域或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中这两种机制的作用如何? 7.分析中国或者广东或者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8.谈谈经济全球化对珠三角或者广州城市的影响,及其如何保持其地方化。 5.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劳动力特色 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 人口密集地区(大都市)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 (二) 劳动力素质 1.普通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 2.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需求成为影响现代经济活动区位 (三) 劳动力成本 1.劳动力的空间上分布不均及其空间移动性 2.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四) 劳动力移动 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也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心得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地理学 姓名郭付友学号2013200345 专业人文地理学年级 2013 院、所地理科学学院年月日2013年11月25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学科,也可以说,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发展机制、条件要素、结构网络、构造类型、系统调控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两者的交叉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用地理学的传统,采用地域综合性的思想,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以地域性与差异性为研究思路,以经济地域与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系统类型为表现形式,以区域关系与协调为最终目的,遵循条件环境—结构功能—系统类型—区域关系与协调的研究路线。 学习《区域经济地理学》首先使我更深入的明晰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即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要产品。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基础上的,正是由于各人类经济活动区域在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状况和历史基础及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才为劳动地域分工提供了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个前提,劳动地域分工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也必然表现在一定地域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充分揭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学科的一条理论主线,全面而深刻地联系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学的相关诸理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分(物质成分与非物质成分)、结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功能规模(经济实力与地域范围)、等级(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层次)性质等在不可逆时间序列中有机的空间演变过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对地域运动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它通过对经济运行的基础要素,地域运动的载体和轨迹,物资流动和组合,企业和部门组合,地域运动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地域之间的物质运动、地域的分化与组合和地域系统整体运动的机制和规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城市规划学者以及经济学者等分析和解决区域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使我知道了条件论,并且可以运用条件论分析区情。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体而言,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三个方面。确切来说,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和科技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五个方面。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任何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部门门类、规模、形式,对区域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乃至区域的发展方向等,均有直接影响;人口劳动力和科技条件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劳动力保障与动力源泉,也是区域消费的主体,任何一个经济地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11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四) 第四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 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1、产品周期理论 (1)新产品阶段 (2)成熟产品阶段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二)、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 (三)、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二、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在全球性公司中,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是较为长远的。公司总部还代表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高层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金融市场接触。 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关键人员: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公司首脑、金融机构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但要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 2、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的可能性;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他大都市区高度接近性; 3、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

公司总部区位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公司的地理扩张及其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总部的区位也会发生变化:宏观尺度上,跨国公司一般很少将其总部从其母国移往它国,至多发现有的跨国公司将其总部的一部分迁往它国;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之间的迁移则时有发生。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R&D对公司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技术对公司增长的作用更显重要。 1、R&D的过程特点 研究阶段:通过市场营销,发现新产品信息,做技术可行性分析; 研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获信息,对拟开发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 生产阶段:先对研制的产品进行样本生产,然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修改,并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 2、R&D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3、R&D区位 趋向于大都市区和大科研集中区 (1)母国市场型:一般在母国设置R&D机构; (2)东道国市场型:趋向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 (3)世界市场型:具全球取向,如雀巢饮料公司 (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抛开部门和公司的差异,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4种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 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作业题】 ●题型 ◆不定项选择题(选做) ◆填空题(选做) ◆简答题(选做) ◆判图题(必做) ◆实练题(必做) ●布置作业时间:09月19日,统一上交作业时间:09月30日晚24时。 ●交作业模式:所有同学均采用电子版,直接做到每题要求的合适位置上。最 后交作业的WORD文档标题为:某某班+第一章作业+学号+姓名+时间。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A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E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A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D)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7.下列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ABCDE )。 A.旅游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商业地理学 E.农业 地理学

8.下列关于地理比较法,说法错误的是( C )。 A.经地学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内容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两个不同侧面 C.运用比较法时,要注意对象属性的不同,在相似属性的对象比较科学意义不大 D.运用比较时,要注意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时间 9.下列属于系统的特征的有 ( ABCD )。 A.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B.子系统目标服从高层次系统的目标 C.系统的结构性表现为内部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或秩序 D.为了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0.关于抽样考察与典型考察,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二者都是非全面的考察方式 B.抽样考察对考察对象是有意识的,典型考察对象却是任意的 C.典型考察是通过典型数据推论分析总体,抽样考察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D.二者都可克服全面考察工作量大的缺点,轻便灵活,节约人财物 二.填空题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 2.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介于、和的一门边缘科学。 3.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泒和泒。 4.1760年,俄国学者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学科名词,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本质及其构成,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科的形成。 5.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核心问题是 6.经地学科体系包括的经济地理学和的经济地理学。前者又叫 或普通经济地理学,后者又叫经济地理学。 7.交通运输两重性表现为:既是工农业生产的,又是一个的部门。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经济地理学原理考试试题(J)

经济地理学原理试题 经济地理学原理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一名词3分,共24分) 配第——克拉克定理区位重量中心地横向一体化 霍夫曼比例需求收入弹性区际联系“第三意大利” 二、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胡佛将运费分为___________费和___________费两部分。其中,前者随运输距离变化呈规律性变化,后者则与运距无关。 2.按照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最小运费原理,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且原料地与市场各分别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当原料指数大于1时,工厂区位应选择在___________,当原料指数小于1时,工厂区位应选择在___________。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汽车产业发展与布局变化的最大特点,就是生产的_________趋势与产品开发的_________趋势并存。 4.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对一国来说,外国直接投资区位主要趋向于下列三种地区:①经济中心区。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5. β指数是度量交通网络发达程度的一个常用指标。其值等于交通网中______的数量与______的数量之比。 6.在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中,日本学者赤松提出了___________学说;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循环学说)是由美国学者___________提出的。 三、选择(下列各题均提供了4个答案,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答案的代号上划√。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杜能的“孤立国”中,由中心城市到孤立国边缘,6大农业圈层的分布依次是: A①自由农作圈②林业圈③轮作农业圈④三圃式农作圈⑤谷草式农作圈⑥畜牧圈。 B①林业圈②自由农作圈③轮作农业圈④谷草式农作圈⑤三圃式农作圈⑥畜牧圈。 C①自由农作圈②轮作农业圈③林业圈④谷草式农作圈⑤三圃式农作圈⑥畜牧圈。 D①自由农作圈②林业圈③轮作农业圈④谷草式农作圈⑤三圃式农作圈⑥畜牧圈。2.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热属常规能源、核能属新能源。 B煤炭属一次能源、沼气属二次能源。 C风能属含能体能源、水能属过程性能源。 D生物能属一次能源中的常规能源、汽油属二次能源中的新能源。 3.下列中心地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在市场原则下,一个一级市场区的面积等于3个二级市场区的面积。 B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在交通原则下,二级中心地位于一级市场区六边形的顶点。C廖什理论与克里斯泰勒理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是自上而下构建的中心地与市场系

经济地理学期末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1、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代替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工业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优越性。而对于机械加工,组装等以材料型工业企业的产品作为投入品的工业,除了受到提供加工原料的原材料工业企业区位的影响外,则更多地受到产品市场及劳动力成本,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P68) 1、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 (一)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基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李小建全本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经济地理学练习题

《经济地理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包括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 2、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3、跨国公司: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4、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5、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6、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互相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7、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运输条件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 8、产业集群: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9、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10、经济区域化:是地理上相近的国家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经济组织,其具体机制是宏观上的国家对自己经济利益的保护。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市场状况,如消费者的数量、收入、人口构成和生活方式等;二是购物空间的接近性,一般指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三是零售业间的竞争状况,即在市场区域中同行业竞争者的数量以及发展水平等。四是地价,地价是制约零售业区位选择得重要因素。 2、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答:首先,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其次,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再次,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3、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技术创新引入产品、产业的更替 技术创新引入产品、产业的更替,使得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和发展壮大,部分原有产业的地位逐渐下降,从而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 (二)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对消费需求变动的引导,改变了区域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对生产产生导向作用,促进区域进行产业发展的调整,进而引起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对商业贸易产生指示作用,引起区域贸易结构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作业题】 ●不定项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判图题 ●实练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 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 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7.下列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 A.旅游地理学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商业地理学 E.农业地理学 8.下列关于地理比较法,说法错误的是( )。 A.经地学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内容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两个不同侧面 C.运用比较法时,要注意对象属性的不同,在相似属性的对象比较科学意义不大 D.运用比较时,要注意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时间 9.下列属于系统的特征的有 ( )。 A.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B.子系统目标服从高层次系统的目标 C.系统的结构性表现为内部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或秩序 D.为了维持系统内部的平衡,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10.关于抽样考察与典型考察,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者都是非全面的考察方式 B.抽样考察对考察对象是有意识的,典型考察对象却是任意的 C.典型考察是通过典型数据推论分析总体,抽样考察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