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及《论语》十二章默写8)

古诗及《论语》十二章默写8)

课内古诗及《论语》十二章默写

班级姓名得分

1.子曰:,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做人要不断反省其中就有这么一则:吾日三省吾身:

???

3.学习要经常巩固,这样才能有所长进,《论语十二章》中就有这样一句说得很好:子曰:,可以为师矣。

4.《论语十二章》中强调我们学习过程中要学与思结合:,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知天命,,,不逾矩。(《论语十二章》)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论语十二章》)

7.《论语十二章》中说到:“,。”告诉我们,要虚心向他人求教。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9.子曰:“贤哉,回也!,,在陋巷,

,。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10.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11.《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时光流逝的一则是:,。

12.子曰:“,。”(《论语十二章》)

13.子曰:“,,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14.《观沧海》中表达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15.《观沧海》一诗中写山水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

16.树木丛生,。秋风萧瑟,。(《观沧海》)

17.客路青山外,。(《次北固山下》)

18.《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春江水涨,风和帆正的联句是:,

1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时令交替变化的联句是:,。

2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出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1.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22.《天净沙秋思》一诗中表达作者羁旅在外、孤独之情的诗句是:,。

2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忧虑关切心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二、理解性默写 1.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来表达你的心情。 2.《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人不 知而不愠”。 3.《论语》中,曾子每天反省自己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4.《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5.《论语》中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7.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 》中的句子“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8.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在本课中,孔子对此的类似的表述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9.《论语》中,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二篇: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是: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 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8.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表示应当向有长 处的人学习)时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背诵默写检测

《<论语>十二章》背诵默写检测 第一组、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自勉。 第二组、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 什么用的句子是:,?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 的句子是:,? 3、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 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 7、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很 好的解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 的原因是:。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 “”。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 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性,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 1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 1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 。 1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理 解性默写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 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 19.《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 21.写出《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 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 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 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 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 1.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 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 的“________,________”。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 ________”自勉。 8.《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9.《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士人不可 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10.《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 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 11.《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 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阳货》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话概括了《诗经》这部书的四种作用。 13.《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阐释为:___, ___。 14.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_____,____。” 自勉。 15.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论语十二章、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理解性默写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前古文理解性默写题带答案 班级:姓名: 目录: (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习题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习题 (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班级:姓名: 理解性默写: 1、你认为《咏雪》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2、《咏雪》这篇课文交代咏雪的背景的语句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3、《咏雪》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的句子是:公大笑乐。 4、《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 班级:姓名: 理解性默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 事的句子是: 12.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 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二章默写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学:而:时:习: 之:亦:“说”朋友: 知:而:愠(yùn):君子: 第一则: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故:而:新: 可以:以:为:矣: 第二则: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 吾:日:三:省:为:谋:而:信:传:习: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 十有(yòu)五:有: 于:立: 惑:知:天命:顺: 逾矩:逾: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译:则:罔:殆: 第五则: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 贤:箪(dān):饮: 不堪:堪:也:其:乐: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 知:好:者:乐: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 饭:疏:饮: 水:曲肱(gōng):曲:肱: 枕:乐:义:于: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 三:师: 焉:善者:从:不善者: 第九则: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 川:逝:者:斯:夫:舍: 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三军:匹夫:夺志: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 博:笃:切:仁: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8.《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写出《论语>十二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8.《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0.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1.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4.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老子》理解性默写

《论语》《大学之道》《老子》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 8、《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 9、《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10、《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11、《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 14、《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15、《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 答案: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9、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0、致知在格物 11、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6、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论语十二章》之新课标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01《论语》十二章 (一)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二)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七)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八)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十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十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理解性默写】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检测题附答案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礼仪就没什么用也无法被推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佾》)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必须有仁德,不然音乐就不起作用也无法被推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佾》) 3.懂得了仁义道德,就应该用一生去追求,《<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哪怕死前刚刚悟道也是有价值的。(《论语?里仁》) 4.《<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论语?里仁》) 5.“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要向他人学习,又强调须加强自我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6.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文化就会粗野,太过文饰则显虚浮,《<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证了这个道理。(《论语?雍也》))7.《<论语>十二章》中,直接论述只有文质配合适当才会有君子的儒雅风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8.《<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因肩负大任行路久远,必须胸怀宽广意志坚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泰伯》) 9.《<论语>十二章》中,曾子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分别论述了读书人任重道远的道理。(《论语?泰伯》)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1.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仁、知、勇三个方面,《<论语>十二章》中,论及知、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子贡所问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具体阐明了忠恕之道。《论语?卫灵公》 1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因为学《诗》可以触景生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还能够和睦相处,懂得讽谏。《论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谦虚地认为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自己一个都做不到,但他的学生子贡说的“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却认为孔子已经达到“君子”的境界了。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 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

新课标高中语文72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论语十二章》

新课标高中语文72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 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1.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十二章》中,孔子谦虚地认为君子之道的三个方面自己一个都做不到,但他的学生子贡说的“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却认为孔子已经达到“君子”的境界了。 13.在《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老子》理解性默写

《论语》《大学之道》《老子》理解性默写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 8、《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9、《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10、《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11、《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 1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 14、《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15、《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 17、(1)老子认为,人不但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即“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以提高自身修养。 (2)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3)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 ________,_____ ______”的结果。 (4)《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9、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0、致知在格物 11、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