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1.1全等图形 1.2全等三角形 1.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学生版

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

1.1全等形 1.2全等三角形 1.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和判定.

2.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的概念、性质及判定进行计算和证明.

二、考纲要求 A B C D 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和性质.√三、知识点

知识点1 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

1.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全等,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知识点2 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在书写三角形全等时,应注意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位置上.

如图,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分别是A和A1,B和B1,C和C1,则应写完△ABC≌△A1B1C1或△BCA≌△B1C1A1等.

知识点3 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是指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的变换.

如图①,把△ABC沿直线BC移动线段BC的距离,可以变到△ECD的位置;

如图②,以直线BC为轴可以把△ABC翻折,可以变到△DBC的位置;

如图③,以点A为中心,把△ABC旋转180°,可以变到△AED的位置.像这样,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在全等变换中可以清楚地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以上三种全等变换分别叫做平移变换、翻折变换和旋转变换.

知识点4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知识点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重点)

1.边边边定理

三角形对应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书写格式为:

如图,在△ABC和△A'B'C'中,

AB=A'B' ,

BC=B'C'

AC=A'C'

∴△ABC≌△A'B'C'(SSS)。

利用“边边边”来证明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找准对应边,并且要找出隐含条件,如公共线段(包括公共边),中线等。

2.边角边定理

两边和它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书写格式为:

如图,在△ABC和△A'B'C'中,

AB=A'B'

∠BAC=∠B'A'C'

AC=A'C'

∴△ABC≌△A'B'C'(SAS)

运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找准对应相等的边、角,要注意隐含的等角,如等角、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等;在书写“SAS”的格式时,要按照“SAS”的顺序书写,以表明三个元素的位置关系;“SSA”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定理

两角及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书写格式为:

如图,在△ABC和△DEF中,

∠B=∠E,

BC=EF,

∠C=∠F,

∴△ABC≌△DEF(ASA)

4.角角边定理

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书写格式为:

如图,在△ABC和△A'B'C'中,

∠B=∠B',

∠A=∠A',

AC=A'C',

△ABC≌△A'B'C'(AAS)

“AAS”是由“ASA”推导出来的,将两者结合起来可知:两个三角形如果具备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就可判定其全等。

5.斜边、直角边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书写格式为:

如图,在Rt△ABC和Rt△A'B'C'中,

AB=A'B',

BC=B'C',

∴Rt△ABC≌Rt△A'B'C'(HL)

四、全等三角形的总结/解题口诀

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两条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ASA:两个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AAS: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SSS: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定义法;2.SAS;3.ASA;4.AAS;5.SSS;6.HL

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两种

情况

1.SAS: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AAA: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口诀

几何难在辅助线,把握定理和概念;找出规律凭经验,添加辅线也不难;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折一看关系现;

五、吃透考点(点滴积累,成竹在胸)

考点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确定方法

1.(2014秋?禹州市期末)如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

A.AB=AC B.∠BAD=∠CAE C.BD=CE D.AD=D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考点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角相等的方法

1.(2012?武汉)如图,CE=CB,CD=CA,∠DCA=∠ECB,求证:DE=A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角平分线

+

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必呈现;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边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等腰直角三角形,三垂直图试试看;三角形中有中线,倍长中线全等现;

2.已知:如图,AB∥DC,AB=DC,O是DB上一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DA和BC的延长线于点E、F.求证:∠E=∠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考点3: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2012?柳州)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PQO≌△NM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A.PO B.PQ C.MO D.MQ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考点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合理选择

1.(2015秋?泉港区期中)已知:Rt△ABC≌Rt△ADE,∠ABC=∠ADE=90°,BC与DE相交于点F,连结CD、EB.

(1)请找出图中其他的全等三角形;

(2)求证:CD=EB;

(3)求证:CF=E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考点5:利用“倍长中线”构造全等的方法

1.(2009?盐都区二模)(1)如图1,在△ABC中,绕点C旋转180°后,得到△CA′B′.请先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写出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①△ABC≌△A′B′C;

②线段AB绕C点旋转180°后,得到线段A′B′;

③A′B′∥AB;

④C是线段BB′的中点.

在(1)的启发下解答下面问题:

(2)如图2,在△ABC中,∠BAC=120°,D是BC的中点,射线DF交BA于E,交CA的延长线于F,请猜想∠F等于多少度时,BE=CF?(直接写出结果,不证明)

(3)如图3,在△ABC中,如果∠BAC≠120°,而(2)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若BE=CF的结论仍然成立,那么∠BAC与∠F满足什么数量关系(等式表示)并加以证明.

【考点】旋转的性质;中心对称.

考点6:“截长补短”的应用方法

1.(2008秋?台儿庄区期中)已知在△ABC中,∠B=2∠C,∠BAC的平分线AD交BC边于点D.求证:AC=AB+B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考点7:解探索开放性问题的方法

1.(2013秋?怀柔区期末)已知:四边形ABED中,AD⊥DE、BE⊥DE.

(1)如图1,点C是边DE的中点,且AB=2AD=2BE.判断△ABC的形状:(不必说明理由);

(2)保持图1中△ABC固定不变,将直线DE绕点C旋转到图2中所在的MN的位置(垂线段AD、BE在直线MN的同侧).试探究线段AD、BE、DE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给予证明;

(3)保持图2中△ABC固定不变,继续绕点C旋转DE所在的直线MN到图3中的位置(垂线段AD、BE在直线MN的异侧).(2)中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新的结论,并给予证明.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五、过关训练(常考题+易错题)

1. (2015秋?永春县期中)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③去,这样做根据的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为()

A.S.A.S.B.A.S.A.C.A.A.S.D.S.S.S.

2. (2003?烟台)在如图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_______度.

3.(2008?台湾)如图,有两个三角锥ABCD、EFGH,其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ABC,△ACD,△EFG,△EGH.若∠ACB=∠CAD=∠EFG=∠EGH=70°,∠BAC=∠ACD=∠EGF=∠EHG=50°,则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甲、乙全等,丙、丁全等B.甲、乙全等,丙、丁不全等

C.甲、乙不全等,丙、丁全等 D.甲、乙不全等,丙、丁不全等

4.(2014秋?海拉尔区校级期中)如图,△ABC中,∠1=∠2,PR=PS,PR⊥AB于R,PS⊥AC于S,则下列三个结论:①AS=AR;

②QP∥AB;③△BRP≌△QSP,()

A.全部正确 B.①和②正确C.仅①正确 D.①和③正确

5. (2013春?沧浪区校级期末)如图,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①△ACE≌△BCD,②BG=AF,③△DCG≌△ECF,④△ADB≌△CEA,⑤DE=DG,⑥∠AOB=60°.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 (2010秋?湛江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已知AE⊥AB,AF⊥AC,AE=AB,AF=AC.求证:EC=BF.

7. (2010?南京)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C≌△BAD.求证:(1)OA=OB;

(2)AB∥CD.

8.(2014秋?津南区校级期中)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

9.

(2015春?闵行区期末)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M是CD的中点,E是CD上一点,且∠BAE=2∠DAM.求证:AE=BC+CE.

10.(2013秋?丰城市校级期中)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10厘米,BC=8厘米,CD=12厘米,∠B=∠C,点E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由C点向D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E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E与△CQP全等.

11、(2015秋?湖北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D不与B、C两点重合),连接AD,作∠ADE=40°,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

(1)当∠BDA=115°时,∠BAD=25;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小(填“大”或“小”);

(2)当△ABD≌△DCE时,求CD的长;

(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也在改变,当∠BDA=110°时,请判断△ADE的形状,并证明之.

六、闭关修炼(综合题+中考题)

1 .(2015秋?无棣县校级期中)已知:在△ABC中,AC=BC,∠ACB=90°,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AB边上一点.

(1)直线BF垂直于CE于点F,交CD于点G(如图1),求证:AE=CG;

(2)直线AH垂直于CE,垂足为H,交CD的延长线于点M(如图2),求证:△BCE≌△CAM.

2.(2015秋?南宁校级月考)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求:∠BCE.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设∠BAC=α,∠BCE=β.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2014?讷河市校级模拟)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做正方形ADEF,连接CF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CF+CD=BC;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求CF,BC,CD 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4.(2013?微山县模拟)如图1、图2、图3,在△ABC中,分别以AB、AC为边,向△ABC外作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BE、CD相交于点O.如图4,AB、AD是以AB为边向△ABC外所作正n边形的一组邻边;AC、AE是以AC为边向△ABC外所作正n(n为正整数)边形的一组邻边.BE、CD的延长相交于点O.图1中∠BOC= °;图4中∠BOC= °(用含n的式子表示).

5.(2012春?吉州区期末)在Rt△ABC中,AC=BC,∠ACB=90°,D是AC的中点,DG⊥AC交AB于点G.

(1)如图1,E为线段DC上任意一点,点F在线段DG上,且DE=DF,连接EF与 CF,过点F作FH⊥FC,交直线AB于点H.

①求证:DG=DC;

②判断FH与FC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E为线段DC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点F在射线DG上,(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借助图2画出图形.在你所画图形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判断你在(1)中得出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本小题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5.(2014春?西安校级期末)如图(1),在等边△ABC的顶点B、C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每分钟1各单位的速度油B向C和由C向A爬行,其中一只蜗牛爬到终点s时,另一只也停止运动,经过t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P处,请问:

(1)在爬行过程中,BD和AP始终相等吗?为什么?

(2)问蜗牛在爬行过程中BD与AP所成的∠DQA大小有无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

(3)若蜗牛沿着BC和CA的延长线爬行,BD与AP交于点Q,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蜗牛爬行过程中的∠DQA 大小变化了吗?若无变化,请证明.若有变化,请直接写出∠DQA的度数.

6.(2012?饶平县校级模拟)已知:在△AOB和△COD中,OA=OB,OC=OD.

(1)如图①,若∠AOB=∠COD=60°,求证:①AC=BD ②∠APB=60°.

(2)如图②,若∠AOB=∠COD=α,则AC与BD间的等量关系式为,∠APB的大小为(直接写出结果,不证明)

7.(2013秋?门头沟区期末)如图,已知△ABC中,AB=AC=24厘米,∠ABC=∠ACB,BC=16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4或6厘米/秒时,能够在某一时刻使△BPD与△CQP全等.

8.(2015春?金堂县期末)(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l,CE⊥直线l,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组员小刘想,如果三个角不是直角,那结论是否会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图(3),过△ABC的边AB、AC向外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AH是BC边上的高,延长HA交EG于点I,求证:I是EG的中点.

9.(2013?南开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O和△CBO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若△BOC的面积为1,试求以AD、BC、OC+OD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是这样思考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移动这些分散的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在计算其面积即可.他利用图形变换解决了这个问题,其解题思路是延长CO到E,使得OE=CO,连接BE,可证△OBE≌△OAD,从而等到的△BCE即时以AD、BC、OC+OD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如图2).

(I)请你回答:图2中△BCE的面积等于2.

(II)请你尝试用平移、旋转、翻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已知ABC,分别以AB、AC、B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AGFC、BCHI,连接EG、FH、ID.若△ABC的面积为1,则以EG、FH、ID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