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摘要: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重要时期,社会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的考验,树立起和谐发展的生态自然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方可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自然观,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基本的生存关系,人类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自然,集中体现于自然观。自然观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理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理论。

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是人类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树立现代生态自然观,清醒面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及我国生态环境压力,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安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工业革命打破了数千年的农业格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近三百年来它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维系着几十亿人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工业文明在迅速扩张的同时,也不断在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给自然、社会与人类的存在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即其直接表现,尤其在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

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当代人类不断地反思,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灾难,人类呼唤新文明,呼唤能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的新生态工业文明,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更大的和谐,进而诞生了生态自然观,它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

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及要求

(一)生态自然观的核心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确立生态自然观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及和谐发展放在宇宙观、社会观与人生观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上,弘扬与发展人类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精神,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意识基础。生态自然观使人类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人高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等观点,认识到了以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界无节制的索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而导致的生态危机的行为是多么愚蠢,认识到了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因素,从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来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条合乎逻辑的思维路线。人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者、推动者,同时人类本身也是发展的结果。人类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存在物,其生活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活动,还包括各种生物需要、社会参与、政治、文化、自由时间的支配等多种方面。不断满足人类的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

(二)生态自然观的要求

首先,生态自然观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从生态学的意义上看,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存在的。任何一种微小的局部变化都在整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引起整体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在人类与环境的这个生物圈中,每一物种所具有的特性都是对某一

特殊环节适应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单独生存和发展,它们只能在大的合作背景下,相互竞争和相互利用,在共同维护生命、维护系统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来实现自己的生存进化。

其次,生态自然观强调了人类活动的能动性和人类的主导地位。在人类所涉及的一切自然领域,无不深深地刻有人类活动的印记,以致当今自然界更主要地以人工自然的形态展现在人类面前。人类在与自然协调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因此人类可以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把自然臵于自己的的控制之下。人类可以发展科学技术,借助科技成果为自己服务;人类并不满足于自然界的表面恩赐,而是以人类的需求来改造自然。

另外,生态自然观还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人类在对自然的关系中,人的能动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且是一个有条件的方面。人的能动性只有当人类按照自然界固有规律行动时才能显现出来,否则人类就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尽管人类具有主体意识及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绝不能违反自然界生态规律,也绝不能超越对生命网络的普遍联系及协同一体的依赖。

总之,我们必须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整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的进化施予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人与自然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与自然界建立起和谐关系,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压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并且一开始就要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生态环境压力更显突出。总的来看,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庞大数量的人口对生态环境又造成了重大压力,加上传统的以牺牲环境求发展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具体来说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面积近国土面积的40%,在面积上已达饱和状态;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受

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4以上,且有加速扩大的趋势。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由于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人民币。

二是大气污染和酸雨。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尤其突出,1998年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大城市中,中国占8个,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前50个大城市中,中国占31个;酸雨区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每年约270万公顷农田受到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

三是水体污染和淡水资源枯竭。大量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泽,致使水环境严重污染,统计表明,目前我国75%的城市河段不适于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全国近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同时,我国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这还不包括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四是人口膨胀和自然资源紧张。现在中国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5,尽管采取了计划生育的国策,但由于人口演化的缓慢性和时滞性,我国内地人口仍在增长,由此带来的生态和环境压力到50年后才能得到缓解;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自然资源更加紧张,如人均煤炭矿山可采储量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2,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3%等等。除此之外,我国还面临由于环境恶化带来的生命健康问题、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压力。

可见,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压力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尽管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国内环境保护政策方面有很多行动和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仍存在大量问题。总的来看,我国生态环境演化的趋势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要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还任重道远。

五、以生态自然观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树立“天人和谐”的现代生态自然观,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安全,方可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用长远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所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无所作为。

1、从认识上树立生态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确立这样的理念:其一,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类的角色应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转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其二,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类不能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其主观愿望,不能对人类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其三,要支配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其四,人类对自然资源无限度的滥用,尤其是工业社会对自然的污染,使大自然应接不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难以恢复正常状态;其五,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作用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2、在行动上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既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的高度关注。我国作为环境大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给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生态安全问题,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如下方面需加大力度:一要健全法律制度,推动环保法制化进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真正作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二要逐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三要转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的、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四要转变传统的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甚至以高档消费品来炫耀其富有的消费理念,提倡务实的健康的消费方式;五要开发生物技术、研究基因资源,以降低对生物的需求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用“天人和谐”的现代生态自然观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的报告,“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是全球性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改革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全体人民处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和谐社会不仅仅是社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谐一个维度,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就不会有长久的人际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讲,“天人和谐”是人际和谐的中介和载体。

六、结语

人类在无止境地改造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过程中,无意间给人类的未来埋下了巨大的隐形炸弹,生态自然环境被破坏后所产生的后果将致使人类目前所取得的种种经济成果瞬息化为乌有,给自然、社会和人类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以生态自然观作为指导理念,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意识、行为、科技、社会等方面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倩.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

[2]陶柱标.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刘仁胜.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各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北京:教学与研究,2006.

[4]汪进明.浅谈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J].理论纵横,2008,(8).

[5]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J].潘阳湖学刊,2009.

[6]吴汉平.生态自然观与中国的现代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本文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e66636287.html,/2013/05/14/1089.html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道家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道家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始终被思考和实践着的一个主题,不同的文化、历史铸就了不同民族对自然的不同认识,也即不同的自然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自然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道家自然观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距离道家兴起已逾千年,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回顾尘封已久的经典思想有可能带给我们新的灵感。 道家思想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思想中,“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万物的基础,是万事万物运动的一般规律。据陈鼓应先生统计,“道”字在《老子》一书中前后出现了七十多次[1]。《道德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实体,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而是一种规律——“自然而然”,而地和天泛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所以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天地万物皆有所法,即人和自然万物都遵循着普遍的规律,即“道”;其二是,“道”的本性是自然,“道”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是自然而然的,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演化的,不受人为干预的。这句话揭示了万事万物的总法则——遵循自然,并且这个法则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违背的,这就是道家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道法自然”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承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强调遵循规律的重要性,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一种有序的运动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内在的根据,遵循一个有序的规律。这也奠定了道家思想的基本思路:探究事物的法则,探究万物的总法则;用事物的法则解释事物的一般属性,用万物的总法则解释事物的根本属性;自觉遵循事物的法则行事,以领悟万物的总法则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2]。 既然万事万物的总法则是遵循自然,那么在这个思想基石上,在宇宙、人生、治国、用兵等各个领域,“无为”、“不争”、“因循”等道家核心思想就是理所应当的推论,所以说,道家思想的基础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观。道家自然观具有广泛的内涵,将其思想灵活运用,仔细发掘,对现代生态、政治和人生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家自然观的生态意义 道家自然观对我们最直接的启示就是改变工业时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人

浅谈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辽宁医学院研究生期末论文 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姓名:刘伟强 学号:201420572 班级:18班 专业:普通外科

浅谈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重申马克思自然观无疑对人们走上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克思自然观是以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强调人们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关键词自然观、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 长期以来,人类由于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因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包括杰出的思想家,虽然有人也指出了人类活动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但更多的是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奇功而自豪。由此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如过度地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无节制地人口膨胀,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逐渐消失,沙漠化、表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这些情况的出现,更使人类亲自体味到了自身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危机。我们耗尽大自然的所有宝贵资源的时候,自然界就会成为僵死的质料;我们在破坏了其他动植物存在的条件时,人类自身的存在也就成了问题。这一危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完全破坏,即人类生存环境的丧失。 人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界,重温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无疑会有重要启迪。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 1.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自然的时候,强调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这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而改变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并利用好它为人类服务,但是一度超过了界限,我们人类就会要遭受自然的报复。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恩格斯承认“人对自然的统

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

土木工程学院研1402 王万敏 142081400046 论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提出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它的当代价值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1、前言 1.1当代生态环境状况 工业革命的开始,打破了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近三百年来它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维系着几十亿人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工业文明在迅速扩张自己势力范围和人工营造物质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灾难性后果。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其直接表现,特别在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1.2生态自然观的诞生及其定义 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自然观的诞生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又集中表现在以上所述的八大环境问题。这些“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得当代人类不断的对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灾难,人类呼唤新文明,呼唤一种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的新的生态工业文明,它将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更大的和谐。因而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是解决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矛盾冲突的基本模式,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 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2、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及价值取向

最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1、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答: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直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宇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从存在到演化 以往的自然科学,如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论,包括相对论和量于力学等,所描述的都是可逆过程,表现出时间反演是对称的,未来和过去没有差别。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则将热力学定律的“时间之矢”与动力学系统的复杂性、不可逆性联系起来,使时间从一个外部参且转变为自然演化的内在尺度,指出”时间之矢”是与物理系统相联系的内部届性,从而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表明白然科学从存在的科学走向演化的科学。与此相联系,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就从认识存在深入到认识演化,即认识到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演化的,并试图在存在和演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自从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来,确定论观点在自然科学领域一直被奉为正统,以致机械决定论者构造了一个封闭的简单的宇宙模式.认为只要人们找到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方程,并且知道宇宙的一切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那么,宇宙的过左和未来都会呈现在跟前。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拉普拉斯决定论。但是,混沟理论表明,对于那些原来看来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即使不受外界影响.初始条件是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称之为“内在随机性”)。这类情况不是稀有的特例,而是普迫行为,完全确定论的描述在牛顿力学中仅限于稀如风毛磷角的特例。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正如人的认识发展道路是从认识简单事物开始一样.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从研究简单系统开始的。经典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线性的、解析的、平衡态的、规则的、有序的、确定的、可逆的、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这本来是合理的、必然的,但也形成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复杂性只存在于生命和社会历史领域,物理世界是简单的。因此,不问是否合可能,总是把复杂性完全简化为简单性来处理(实质上是人为地消除复杂性),其基本的方法是分析的、还原的。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把注意力转向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系统,研究非线性的、非解析的、非平衡态的、不规则的、无序的、不确定的、不可逆的、不可作严格逻辑分析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揭示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的一面,表明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被看做是许多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存在着要素之间的反馈、自催化、自组织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正如普里戈金在《探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自然界也在悄悄地报复人类。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学发展 前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面对种种生态危机的威胁,人类应该真正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做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协调发展。 (1)树立生态自然观念 首先要树立起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由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主导地位的形成,把人类看成为超自然的存在体,傲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人与自然之间视“对立、对手、对抗”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类任意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导致了生态危机。今天,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反思,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起新的生态自然观: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他必须从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时刻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人类必须跟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自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调节者,使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 其次要树立起自然有限观。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非再生资源,由于人类的利用,只会逐渐减少,不会增加。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索取,低效利用,随意遗弃。也不能进行盲目地、掠夺式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应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维护生态潜力的范围内,以利持续利用。 三是要树立起自然伦理观。所谓自然伦理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道德的视野扩展到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伦理关系来对待和把握,把人类涉及自然的行为作为伦理行为来规范。 (2)生态自然观中人与自然关系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

生态文学史上的十大经典名着

生态文学史上的十大经典名著(一) 高歌 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世界,有10部堪称绿色经典的生态文学作品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这10部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识,对我们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弗兰肯斯坦》(1818)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创作的小说,小说描写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在科学探索的狂热和获取声誉的渴望的推动之下,用死人骸骨创造了一个巨人般的怪物,那个怪物很快就成为一种异化力量,它以残杀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好友、妻子和其他无辜者的方式胁迫科学家满足它的要求。《弗兰肯斯坦》堪称人类第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也是第一部反思和批判科技的杰出作品。它预言了人类企图以科技发明主宰自然却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科技怪物所主宰的悲剧,预言了与自然为敌的科技发展必然导致生存危机。小说在英美等国频频再版,长盛不衰,拥有广泛的读者,并被改编成戏剧。自二十世纪初以来,这部小说被改编成数十部电影,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瓦尔登湖》(1854)

《瓦尔登湖》是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代表作。这部散文作品记录了梭罗在美国东北部康科德镇附近的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的经历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梭罗认为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并相互联系成为统一的整体,人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才能拥有完整真实的生命。面对崇拜时尚和物质享受至上的光怪陆离的世界,梭罗发出了“简单,简单,再简单”的大声疾呼。这呼喊声饱含了他对未来的生态危机的担忧和对过往简单生活观的思考,传遍了整个世界,也改变着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作家和读者都效仿梭罗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梭罗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高。1985年《美国遗产》

生态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2)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北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3)和谐性。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 古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和具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 (2)中国古代贤哲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荀子》和《吕

氏存秋》等典籍都提出了“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 斯宾诺莎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卢梭指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后果。 (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与自然界相和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 1.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1) 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2) 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1) 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技术在内的一类“持续技术’的总称,它被用于对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水资服的,刚用和对发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治沙、滴灌等。(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统生物技术,还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冶金技术(细菌浸矿)、环境生物技术(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术。 (3)生态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对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 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1)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它们旨在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它们彼此“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人们“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浅析道教生态伦理思想

浅析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道教文化,虽然没有直接对生态问题有直接的论述,但是其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与生态相关的伦理思想。道教思想的天人合一体现了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规律,珍爱生命等价值观。这为丰富和发展生态理论创造了重要的资源,也为解决生态环境为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道家道教;生态;天人合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生态日益失衡、环境恶化不断加重的当今世界,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各种传统文化资源,道家道教在其中受到了特别的青睐。挪威哲学家奈斯称环保先驱者缪尔是一位道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道家道教与生态学的关系一直吸引着西方生态学界、宗教学界、哲学界的关注,尤其是道家道教与生态学的讨论更为引人注目。国外的道家道教与生态讨论主要在生态哲学家、科学家、基督教神学家和道教学者之间进行。 国外学者他们从道教哲学与生态、道家的自然观、道家的无为思想、道教实践的生态意义、道教与儒家的生态贡献等方面对这个领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肯定道家道教对生态的意义 道家道教的本体论、自然观、政治学、价值论、认识论中不乏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真知灼见,这极大地鼓舞、支持着致力于克服环境和社会危机的深生态学家们,他们对道家道教的讨论充满溢美之词,对西方文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一些学者认为可将道家道教直接引进到西方,解决那里的各种社会和自然危机。另一些学者则提出道家道教对西方的意义是间接的,西方文化应把道家道教的价值内化为自己的文化要素。 英国学者汤因比曾赞叹道家的“人要征服宇宙就要遭到失败”的认识,是一种“宝贵的直觉”。马夏尔在其著作的第一章“道家:自然之道”中说:“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道家已经表达了最早的、清晰的生态思想,道家提供了最深刻、最雄辩的自然哲学,首次启发了人们的生态意识。”“道家为一个生态社会提供了真正的哲学基础,提供了古人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的方法。” 塞尔凡和本尼特指出,道家能为深生态学提供许多资源,包括哲学的、政治学的和个人修养方面的独特见解。它能修正、调整和极大地丰富深生态学理论。“道法自然”为绿色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哲学上,道家对世界的认识与霍布斯——洛克正好相反,自然包含着价值,“道”是多样性的统一。在这方面,道家可以丰富和阐明深生态学的价值体系。深生态学也肯定多样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但缺乏推导出这些特征的宇宙论。 西方学者对道家道教与生态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窄到宽的过程。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 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 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公害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现象屡禁不止、能源危机咄咄逼人、地球大气圈中的臭氧层损耗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迅速消失以及人类生活质量普遍下降等等。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对其他生物生存威胁,并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最具全球规模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第二,自然资源消耗、短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但自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越来越稀少,从而增长了威胁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因素。第三,人口激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时,人口的增长便加剧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1] 面对这些生态问题,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实现双赢。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也就是说

生态危机的加剧使得自然生态观的确立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 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 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是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加剧的情况下用辩证的思维去审视自然界,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这一价值观念,它让人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个统一的整体,从而使人类能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界,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生态自然观无疑是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进步。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第一,生态自然观并非简单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只有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才会和谐共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统一,也才能真正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第二,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生态科学、生态哲学或环境伦理学等的讨论和重复,而是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进行哲学概括形成的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形态,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生态自然界。

生态文学与生态文学批评

生态文学与生态文学批评 从生态平衡的视域来观察,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必需生活资源的适度享用是合理的,这也是天赋人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失去了人类及其消费行为的地球也是不完整的。因此,有人极力倡导一种承认人的合理消费的“亚绿色文明”。问题在于,人类这种符号性文化动物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不满足于自然的起码需求,而是像席勒所说,他要追逐审美补充和“剩余享受”。关于这种消费欲望的趋大化,维柯早在《新科学》中就已经说得十分明白。在他看来,世界上首先是森林,然后是茅屋,接下来是村庄和城市,最后是学院。与此相应,世人首先是粗野,其次是严峻,然后是慈祥,再下去是精巧,最后是淫逸。消费时代的发展压力和占有快感,使我们自慰于竭泽而渔的智力游戏之中,陶醉于移山填海的改造性喜悦之中,放纵于“只争朝夕”的速度冲刺的狂欢之中,自私自利,耍蛮逞能,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委实到了骄奢淫逸的地步。鉴于此,罗马俱乐部于上世纪70年代初发表了题为《成长的界限》的报告。其中指出,如不有效抑制经济与人口增长,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将由于环境污染和食物不足而在100年内毁灭。此言既出,全球震惊。随后,人类虽然做出了一系列艰辛的努力来减缓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破坏,以延迟那个令人惊惧的“毁灭”预言的早日到来,但地球和人类“成长的界限”确实异常快捷并日渐尖锐地显露出来。这无疑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不能忘却的伤痛。 生态文学的“成长”牵挂 文学是生活的镜子,生态文学则是对于严峻生态现实的文学反映。歌德说得好,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与心态都十分健全的“生态人”。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文学写作的生态情怀在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文学广狭义之分。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显然是指以自然的平衡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为书写内容和最高指归的文学类型,即狭义的生态文学。生态文学应该早于生态危机的全面彰显,生态文学的实践也远远早于生态批评的文化默契。陶渊明、徐刚、哲夫、苇岸、梭罗、华兹华斯、利奥波德、艾特玛托夫、卡尔逊、卡森、缪尔、普里什文等作家不失为古今中外生态文学创作的佼佼者。除《兹拉他日记》《复合污染》《家园》《瓦尔登湖》《世上本无害虫》等知名生态文本外,2006年初,长江文艺出版社以5卷15部计210万字的容量,重力推出了普里什文的《普里什文文集》。该文集旨在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吻合”,它的有关部分与亚欧美的其他生态文学一起,再掀生态文学话语的全球性浪潮。 具体到我国,除生态散文、生态小说和生态电视文学之外,生态报告文学的成就可能最为引人注目。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失去平衡》《伐木者,醒来》《告别伐木时代》《中国风沙线》《淮河的警告》《汪洋中的安徽》《水患中国》《北京水危机》《中国水危机》《中国的水污染》《挽汾河》《中国江河大坝思考》《淮河生态报告》《生存与毁灭》《走遍黄河》《“帝国时代”的黄河》《黄河生态报告》《长江生态报告》《只有一条长江》《长江传》《渴》《超载的土地》《我将飘逝》《酸雨》《黄土地,黑土地》《沉沦的国土》《土地的童话》《问苍茫大地》《土地的呻吟》《拯救大地》《共和国告急》《第二国策》《世纪末的忧思》《北中国的太阳》《阳光下的土地》《白天鹅之死》《人和自然保护区》《守望家园》《善待家园》《绿色宣言》《地球传》《别让地球再流泪》《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作品缤纷亮相,以文学报告的方式承载了生态启蒙的使命。哲夫和徐刚堪称生态写作方阵中最为耀眼的“专业户”,他们好比中国当代生态报告文学星空熠熠闪光的“双子星座”,给新世纪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中国生态文学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论自然生态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

论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 行性及意义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学号:201209425 姓名:徐鑫

摘要:生态自然观在西方学者看来,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在批判机械自然观的基础上,论证了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从自然优先角度,用辩证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努力维护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人与自然协调一致发展。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无疑会为我们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提供一种全新的思想认识和有力的理论支持。它不仅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也有重要的启发。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 1.概述 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随着人类干预自然能力的增强,在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总值而不顾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规模庞大“征服自然”活动,这既破坏了宝贵的地球自然资源,又向环境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匾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自然观中有关人与自然的辩证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观念: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

从生态自然观谈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生态自然观谈谈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人自然生态自然观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概念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

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浅谈道家思想分析

浅谈道家思想 摘要: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核心思想为“顺其自然”,主要主张有“天人合一”、“致虚守静”、“无为而治”等,强调“整体论”、“机体论”的世界观,重视人的自由。道家思想已经深刻的融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道家思想;道;无为;老子;庄子;黄老学派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1.道家思想的发展与构成 1.1道家思想的发展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先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家”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道德家”。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先秦学派概括为道德、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采,事少而功多。”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也是道家思想信徒,所以他给予了道家最高评价。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家之长,同时避免其短处。用来治国修身,有事半功倍效果。汉代淮南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武器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受到了严重挑战,使道家思想逐渐走向没落。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此不再成为中国主流思想。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各个方面,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1.2道家思想的构成 先秦各家内部,一般都可以区分出众多派别,道家也不例外。东汉班固所作《汉书?艺文志》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大多作于先秦时期。道家思

生态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 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所谓自然主义就是遵循自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人道主义是指所有的人都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者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

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人口激增 自然资源消耗短缺 环境污染 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 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生态危机也是由于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与经济增长、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所致。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之一) 作为人类“生存之科学的生态学”:生态学原本是一门研究动植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世界范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以及系统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态学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把人类这一生物物种也列入生态系统之中。生态学研究表明: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人还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律:生态学中的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它们所揭示的生态规律,构成了生态自然观的重要理念和科学根据。 生态理念 整体的观念是指生物与其环境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 循环的观念是指作为生产者的植物、消费者的动物、分解者的微生物,它们互相耦合,形成了由生产、消费和分解三个环节构成的无废弃物的物质环境; 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之二) 平衡的观念认为,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金字塔结构和循环体系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之中; 多样性的观念即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它强调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直接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中国生态文学发展的意义价值”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总结当代生态丈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 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丈学多釆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X学形式以报告丈学和散文居多。报告X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丈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黒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 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陈启丈《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艾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丈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究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爭、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曽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狡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題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 (选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2020年4月3日《人民日报》)材料二: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丈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传统的文学,长时间来被人们理解为是人的文学,是以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存在感受和命运的丈学,是国绕着人的价值利害请景展开的语言叙述。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丈学界地的。生态丈学有新的展开领域与活动舞台。因此,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 自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已感受追求范围內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簽关系与迷茫了。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看自己的X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却对自身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对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被毀坏严重忽略了,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的严重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丈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艾价值。 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丈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丈学。只有在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