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共6篇)

篇一: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5000字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共产党宣言》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内容十分简短,但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它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两个必然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部分,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整篇文章慷慨激昂,从唯物主义出发,运用辩证法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以及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真理。该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残酷剥削工人,工人处境极其悲惨,政治上更是处于无权地位.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如1836年-1948年,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了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人民宪章>,部分地区还展开了武装起义,由于在理论上搞不清楚,所以实践中比较混乱,容易失败,所以无产阶级正迫切需要一个理论来指导。于是《共产党宣言》在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后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写成,它是科学共产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从此指引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在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通过对比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异同及对立关系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

《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分为1、反动的社会主义。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开篇就用“幽灵”一次来形容共产主义,在这里也体现了多重含义,既是对共产主义的自嘲,又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强大力量,已深入到社会各个地方,还生动的反映出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憎恨和恐惧。“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资本主义推翻了封建主义统治,但并未消除阶级斗争,而是使其简单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像后者推翻封建主义一样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是残忍的,“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将这种制度推向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本的集聚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屈服于城市,东方屈服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虽

创造了大量财富,但其本身的缺陷注定了其不能长久,产能过剩,经济危机使得社会经济动荡,更多的人沦为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是极其不公平的,资本家不劳而获,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并且从来不尊重工人,只把其当做和机器无异的生产工具而已。同时其内部也不断竞争,原来的小资产者逐渐沦为了无产阶级,但他们只想要恢复原来的生产秩序,是历史

的倒退,不符合共产主义的潮流,因此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者。

文章预言由于带着由产能过剩引起经济危机这一先天性不足,资本主义会很快被无产阶级推翻并消失。然而到现在100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这一切都归结于其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资本主义到处都宣示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剥削关系,导致社会充满金钱主义,社会冷漠无情,让人感受不到一丝温暖。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不断变革与发展,最终形成国家资本主义,由政府出面干预,制定经济政策,修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社会福利,缓和阶级矛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及先天性不足依然没能得到解决,经济危机发生频率越来越快,且后果越来越严重,影响范围极广,因此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仍是一个极大的难题。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刚好可以弥补此弊端,相信其发展力量和势头总有一天会超过甚至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完善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改革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改革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没有一种万能的制度完全适合社会需要,要靠我们自身去摸索。改革就是在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不断修正阻碍社会发展的社会关系的制度,并最终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促进社会面发展。这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所必须的,与我国国情相符合,改革才有创新。这也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

当然资本主义并不是一无是处,甚至对社会阶段发展是无可替代的。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实现工业化,建立大工厂,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成为社会阶级历史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然它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条件。

资本主义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无产阶级应运而生,并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而发展壮大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关系和紧密联系。其次,资本主义工厂发展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世界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再次,资本主义加强竞争鼓励创新以及后来的改革委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宝贵借鉴。然后资本主义在总体上提高了社会的福利水平的人民生活水平。最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得世界范围不断缩小,为后来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地球村”的概念产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有人批判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的行为时,文章反驳说资本主义每天都在消灭小资产阶级的财产,资本主义内部也存在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除了无产阶级外其他阶层难以存活的原因。而资产者只是购买机器,雇佣劳动进行生产,自身并没有创造价值,社会主义改造是要将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资本也就失去了其阶级性。在第二章节里还抨击了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虐待,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在资本家眼里他们不过是生产工具,和机器无恙,完全没有尊重人权,是极其不道德的。

无产阶级的成立不同于替他工人阶级的运动。以前的工人运动是分散无组织

的,只是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不能长久。但是这些局部性的工人运动加剧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使得各个工人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大局出发,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级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无产阶级具有超强的大局观。在谈到德国当时的局势时,无产阶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盲目地进行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而是帮助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划清与资本主义的界线。不盲目宣传社会主义。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主体是批判,但也肯定了其对后世的价值。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一句话,当时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社会经济基础。究其产生的原因,由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由于他们本身的生活地位,他们就以为自己是高高超乎这种阶级对立之上的,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他们企图用和平方式达到目的,但历史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暴力革命。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也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

《宣言》以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作为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回顾历史,共产党自诞生到如今,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经受了多少困难的阻挡,但是,不屈的共产党人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以步步艰辛却从未停下的步伐走到现在,这个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当今社会。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再到如今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理论指导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和丰富,共产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也将进一步指导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站在现今的社会,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无论到什么时候,共产党宣言都是最最根本的东西,是整个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发展的基石,没有它,没有基石的建筑都必将倒塌。所以,仔细研读共产党宣言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可以让我们从根本出发,认识和理解社会。

诚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生产衍生下的社会结构、所有制关系以及政治精神也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结构关系变化。站在当下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对于这段话我们将有更深刻的体味,贫富差距的拉大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实力悬殊衍生下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以致社会资源恶性循环一般不断走向分配的极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在社会总体物质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人民幸福指数也在不断下降。

基于《宣言》里关于经济建设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我们认识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确衍生了许多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许多人都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质疑。作为一名共产党的拥护者,在面对这些质疑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中国特殊国情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这些问题,要实现共产主义必然需要经历一个生产力最大限度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矛盾被不断的放大和激化,为实现物质资料的最大程度的丰富,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许多机制并未发展成熟,所以会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如果我们翻阅西方经济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今天在中国出现的矛盾问题在上个世纪也同样的出现在了西方国家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不断完善,这些矛盾与冲突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磨合与发展,而这个问题不断出现与不断解决的过程也将为共产主义时代的到来做下铺垫。所以,我们应该抱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克服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从中我们也吸取到调和阶级矛盾的根本途径不是暴力,而是足够丰富的社会物质资料。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克服困难,解放生产力;作为一名大学研究生,从自身出发,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进步会回归到终极意义上来,那就是智能的进步,努力学习,掌握技术知识,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共产党宣言》所体现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是值得今天的中国学习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实际出发。中国当今政治经济中的改革要与中国国情相一致,切不可搞大跃进,放卫星。政府简政放权,尽量不要干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发展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真正把社会资本变成所有公民的共同财产。采取可行措施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社会收入差距等,都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所有公民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真正理解《共产党宣言》体现得唯物主义辩证法,结合实际,学会变通,而不是照搬前苏联模式或者西方模式。

读了这篇文章也让我受益匪浅。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由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

景,因此,在学习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对其基本的原理,作为实践者应当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对基本原理的个别性和一般性都应该由清醒的定位与认识。应该严格区分基本原理和具体原理,但是必须严格遵守基本原理,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解决具体问题。违背基本原理就是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方面,是觉得不允许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观点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长远看,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有短暂的失败挫折和颠覆,会是个失败和成功交织的过程。因此,对待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和目标,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逐步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同志说过:“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废除静止地孤立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同时必须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去运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同时目光长远,制定长远目标,确立奋斗方向。

篇二:《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2011—2012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作业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姓名: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四班 201041465 武俊佳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关于《共产党宣言》这个著作早在几年前我就已经有所了解,现在经过仔细全面的阅读对整个宣言的内容和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面对当时的历史环境能做出去次的分析与判断,写出了具有历史前瞻性的宣言,不禁令我对他们产生了敬畏之情。同时也觉到《宣言》里所提出的很多具体革命措施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太远,因此有很多语句难懂不理解,但是他所提出的一些判断和预测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创新。

《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本著作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影响深远,不仅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人士必读的著作,而且还是美国等世界许多国家大学生的必读书。

整部《宣言》包括了七篇序言和正文,正文分别是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四个章节组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下是我对所读四章的理解。

一、在第一章的《资产者和无产者》里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作者首先提出了阶级斗争理论,认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接着,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原理,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从封建社会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历史以及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深刻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科学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二、在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

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

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和国际主义精神,坚持和强调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作者通过对资产阶级的各种谬论的批驳,阐明共产主义的理论可以概括为消灭私有制,但这并不是要彻底消灭宽泛意义上的私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无产阶级的任务自然就是要消灭它,同时建立起有利于所有社会人的所有制体系。指出共产主义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人的最低纲领,亦即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变私有制为公有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即是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存在的条件,国家消亡,实现共产主义。

三、在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中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

了它们的阶级实质。

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总是用阶级妥协的幻想掩盖阶级斗争的现实,用超阶级的一般“民主”国家取代无产阶级专政,希望有资产阶级的生存基础和生活条件,他们永远在资产者和无产者之间摇摆;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主张通过一些小小的改良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们认为未来社会的理想是偶尔出现的某个天才头脑的发现,空想社会主义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他们要么寄希望于出现新的救世主,要么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因此他们反对暴力革命,否认阶级斗争。他们把社会制度看成是最完善、凝固不变而且立即可以实现的社会制度,没有意识到未来社会由于经济成熟程度的不同而将形成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阅读这一章节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能够更好的区分和界定什么才是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特别要注意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从而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四、最后一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主要解说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共产党人面对各种反对党要取得胜利必须要坚持革命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在与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的联合过程中,不能忘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要能够在推翻其他反动阶级之后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

这部著作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许多人都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质疑。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所处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许多机制并未发展成熟,所以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中国出现的矛盾问题在上个世纪也同样的出现在了西方国家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些矛盾与冲突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磨合与发展,而这个问题不断出现与不断解决的过程也将为共产主义时代的到来做下铺垫。所以,我们应该抱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克服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党宣言》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我们所处的历史和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它的基本原理仍对现在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具有指导意义。我们仍然要敬佩它宏大的抱负和深远的影响的理论观点。更重要的是,它只是在那个环境、那个年代、那些人的理论总结。发展地看,在现在不一定还具有普遍意义。特别是中国,中国的今天社会,不能简单的对某些理论随便引用。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共产党宣言》,领会其精神实

质,学会运用里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重新观察、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使我们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创新发展的观点看《共产党宣言》,以上便是我对此著作的理解和感悟。

篇三: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大学

《共产党宣言》大学读书报告

对于资本主义、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之类的名词我们已经听的很多,似乎每节政治课都会提到。但是每次都觉得是那么的空洞,好像站在朦胧的雾里看天空中皎洁的明月,我能看到它的轮廓,但是去看不清它的全部。或许这正是由于我对之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肤浅的表层,没有领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吧。这次,在我读完《共产党宣言》之后,我对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了更明确的区分。“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我愿意与这“幽灵”为伍,感受他深邃的思想和内涵。

回顾历史,共产党自诞生到如今,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经受了多少困难的阻挡,但是,不屈的共产党人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以步步艰辛却从未停下的步伐走到现在,这个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当今社会。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再到如今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理论指导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和丰富,共产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也将进一步指导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站在现今的社会,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无论到什么时候,共产党宣言都是最最根本的东西,是整个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发展的基石,没有它,没有基石的建筑都必将倒塌。所以,仔细研读共产党宣言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可以让我们从根本出发,认识和理解社会。

首先谈谈我对资本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宣言》中提到“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或许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看清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曾经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经历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出现可以说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它改造了生产工具、生产关系甚至全部社会关系,而且由于其基于开拓市场的需要,使得整

个世界开始走向一个联合的整体。所以,资本主义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因此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但是,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可以说,资本主义是撕掉了封建伪装的外衣,取而代之以利益关系,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所以,从根本上讲,还需一个更先进的政党,一个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来改造社会。

然而,无产阶级也随着资产阶级的出现而出现。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生产出的消灭自己的武器。在大生产的背景下,工人完全成为了自己劳动产品的奴隶,即资本的奴隶,他们只是机器的附属品,并成为劳动工具、商品,受到资产阶级的奴役、剥削和压榨。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人数增加、集体壮大、力量增长,联合得到不断扩大。同时,旧社会内部的冲突在许多方面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最底层的地位,苦难必然引发反抗,用暴力推翻那些压在身上的不堪重负的东西从而建立自己的统治才是最终的出路。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矛盾愈加尖锐,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由无产阶级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

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解决这一矛盾,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无产阶级革命成为了必然,社会主义成为必然。所以,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我想谈谈对共产党人的理解。共产党代表着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代表着广大受压迫群众的利益,共产党人是为了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和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而诞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人生目的。《宣言》中解释“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作为先行者为广大人类描述了苦尽甘来后的美好世界。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实行公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商品经济消失;阶级消灭,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没有落后宗教道德的桎梏;人可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全人类彻底解放。正是由于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决定了共产主义革命要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通过以上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解,对共产党人的认识,可以对该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它们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都决定了其社会的政治和精神发展方向,并且只有与其相匹配的政治和精神才能生存。可以从上面的分析中看出这一点,所以《宣言》的核心思想是能够理解的。

《宣言》中的共产主义或者说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将世界描绘的过于美

好,人人平等、人人幸福的和谐社会使人们充满憧憬和期盼。但是,这样的社会究竟只是空洞的妄想还是最终能够实现的未来的前瞻?如果能够实现,那岂不是所有人都会向往这样的社会,阶级是否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呢?如果不能够实现,是我们的理论出了问题吗,我们又应该去努力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社会中各种污浊的现象却也是越来越多,屡禁不止。现今社会,更多的人被金钱腐化,只是追求物质享受,却忽视了个人修养,自私自利甚至利益熏心地背弃了礼义廉耻,文明之风被铜臭之味所代替。很多人变得越来越堕落,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义务,成为只剩下了一个用肉体作成的躯壳,在世界上行尸走肉般游荡。资本主义追求奢侈享受的劣根性被誉为正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乃至未来的共产主义无形中受到了资本主义之风的侵蚀,我们能否实现我们梦想中的社会呢?我们又如何实现人类理想社会从空想到实际的伟大转变?

人类的自私自利的心理根深蒂固,无论物质怎样的丰富,即便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却永远不能填满人类欲望这个无底洞。从而斗争又将开始,自然也就不能彻底的消灭阶级,实现人人平等。所以,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将自私彻底摒弃,也就是说,共产主义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主观世界的改造能否完成。“迄今为止的一切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也就揭示出了人类苦难的根源,即阶级的存在,如果人类的思想革命能够取得成功,彻底改变了人性,那么也就消灭了阶级,同时也就消灭了人类苦难的来源。那么那个平等、自由、高度发达的社会也就形成了。

可是,我想没人敢说人性的革命一定或一定不能成功。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但是在当前的社会,至少共产主义给了我们一个奋斗的目标,给了我们一个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而我们应当做的是努力一步步朝着它迈进,不断地调整方式方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所以,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共产主义之最终实现,必定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有一颗向善之心,愿意在善的道路上前进,总有一天会到达终点,看到那期待的光明。

篇四: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抱着要忍受枯燥说教的无奈的我,在看到第一句话时,便被《共产党宣言》这部哲学著作勾起了浓厚的兴趣。《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1月为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凝聚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思想,更与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例如,在评价资产阶级时,作者这么写道“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短短的段落中,作者便运用了精妙的比喻以及富有气势慷慨激昂的排比来表达出了自己对于资产阶级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的极大愤慨,也让我深受感染。

《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引文说明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正如文中所说,“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这部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无疑是一本史无前例的著作,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产阶级的深刻剖析,得出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等一般性结论。同时,他们指出,“现代阶级资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而是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随后更是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局限性进行阐述,对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自由竞争、商业危机进行分析,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做出的这一特点。而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对资产阶级进行剖析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无产阶级的产生、斗争失败原因、进步性、等级分类等等做出了介绍,让读者在了解这一背景之后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宣言》中第二章还讲到了两句重要论断。其一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其二是“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正如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首先在俄国、中国以及东欧、东亚十几个国家变成现实。可是因受世界革命理论影响,急于推进世界革命,急于建成社会主义,苏联东欧诸国普遍犯过急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小私有制的过左错误。发生剧变后,我国汲取教训,更加重视发展非公有经济。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加产品总量、扩大就业、改善供应、增加国家税收。但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不足,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现象屡禁不止,官员腐败难以遏制,至今党和国家还缺少防止产生这群特殊官僚的健全体制和法制;对私营企业还管理不力,偷税漏税、买官行贿、欺压克扣职工等违法现象层出不穷;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非社会主义思想大为增长。《宣言》中提到,“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今天看来仍是相当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例如,《宣言》中说,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这与我国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号召是相呼应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仅靠国家财政支持是不够的,最终要靠农业实力的增加。但是,传统农业收益甚微,难以积累大笔资金用于农业本身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只有把农业与工业联系起来,使工业成为农业产品的加工厂和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载体,才能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繁重任务提供条件。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容易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发展新格局,不失为“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

另外,《宣言》中还提到,要“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这一观点也与我国当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逐步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做法不谋而合。众所周知,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正如电影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所言,“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教育在国民素质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同资产主义作斗争,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及技能水平,这无疑得通过教育来提升。

但是,我对《宣言》中的另外一些观点仍抱有疑惑。例如,《宣言》中提倡“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邓小平做出了关于解决住房问题的指示,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个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修

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条例,将原来宪法中禁止出租土地的条款删去,并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在此前的将近30年里,涌动于大江南北的中国人,被西方新闻界形容成“蚂蚁”。这群蚂蚁人穿着邋遢,颜色、式样几乎相通的衣服,住在低矮、拥挤、破旧的房子里。无疑,这一房地产改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它使得民众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性,更保证了政府收入来源。但是,这也导致了福利分房这一制度的在市场化的冲击下消亡,而市场制度规范不成熟的条件更导致了天价房的出现,更为甚者,由于政府干部的以权谋私,因土地问题引起的纠纷更是时时引发公众的热议。就拿近期的“钱云会事件”来说吧,由于村民土地被占用而拿不到一分钱补偿款,这位忠于职守的村主任带着村民们踏上了上访的长路,却被关押多年在先,活活碾死在后。我不禁想问,如果土地的所有权不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而是人民自己手中,那么一套使用期限只有70年的房子能否炒出现在如此高的天价?依仗权力强制征收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又没有丝毫补偿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如此肆无忌惮地一而再再而三出现?为了争夺土地不惜将国家干部关在牢里并以大卡车压过活人的头颅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有句话说的好,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也许,马克思恩格斯的最初用意是好的,但在如今的情况下,我党无疑需要在权力使用的监管方面多下功夫,才能如其所说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好人民的公仆。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它预见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总而言之,

是国际工人组织的思想代表,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使得对社会发展的探索之路更加的清晰和明确。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迄今的世界历史实践证明,《宣言》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朽文献,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它对于现实,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我们为推动中国发展所需做的事都有了深刻的指导意义并指明了方向。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共产党宣言》为基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只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篇五: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阶级和阶级分析的杰作——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其前身是正义者同盟)委托而为同盟创作的纲领性文件,她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整个《宣言》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以及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我认为《宣言》最重大的意义还是在于其中体现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对我所言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做一个界定,我所言的阶级是特指马克思在《宣言》中所指称的阶级。马克思本人在自己的著作中并没有明确给出阶级的定义,但是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宣言》序言中有一个界定(当然也不能当作阶级的严格定义):“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

①(以下引用《宣言》的内容不再注明出处,而只用括号将页码标出。)从这句话应该可以推知《宣言》中所谓的阶级包含两个要件,一是是否占有生产资料,二是是否雇佣(或被雇佣)。本人强烈反对将阶级的、和阶级相关的及无涉阶级的这三者相混淆。本人认为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这里的特定历史条件我认为至少包括两个条件:一是各阶级确实存在,二是阶级矛盾已经激化或者很可能激化),将阶级分析庸俗化和在应该适用阶级分析的时候避而不谈阶级问题都是本人所反对的。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选择阶级分析的历史成因

恩格斯指出:“我认为,不指出《宣言》是怎样产生的,那无论用什么语文来出版都绝对不行。不指出这点,第二章末尾及第三掌整章和第四章整章就完全不可理解。”②《宣言》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成果,相反,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大的工人运动浪潮中,在和各种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在对以往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中确立的。关于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第三部分“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中有非常详尽和明澈的描述。他们把这些文献分成了三大类,即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中,反动的社会主义又有三个小的分支,分别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对于封建的社会主义,《宣言》中说它们“半是挽歌,半是谤文”(274)。它们是对逝去之封建剥削制度的挽歌,它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毁谤不过是想将社会带回到封建的旧制度中去。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按其积极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276)。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是“在法国的原著下面写上自己的哲学胡说”(277)。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归结起来就是这样一个论断: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281),这一论断的荒谬性不言而喻。而空想社会主义者“激烈地反对一切政治运动”(284),他们的理想“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的善心和钱袋”(284)。上述三类文献并不是完全没有涉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而是没有看到两个阶级的完全对立和他们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和利益的根本冲突。总之,《宣言》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与魏特林、卡尔?沙佩

尔、普鲁东等人的论战中,在对欧文主义和傅立叶主义等的批判中最终完成的。另一方面,不应该忘记《宣言》是在和工人运动的不断对话中产生的,她对这些工人运动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其它的理论正是在这一点上认识不足而最终为工人阶级所抛弃。以很多非马克思主义派别都谈到的自由、平等、博爱为例就可以很好的说明阶级分析的作用。没有了阶级对立和斗争的前提,“在革命后的资产阶级日常实践中,自由只是资产阶级赢利的自由,平等只是纯粹在法律面前形式上的平等,博爱只是人剥削人现象的讽刺性的别名而已”③。

二、阶级的观点在《宣言》中的作用

马克思在1852年3月5日致魏德迈的信中指出:“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④历史上,存在许多划分阶级的现象,比如,古希腊城邦的人口被划分为具有不同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三个主要阶级(这里的阶级当然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意义上的阶级,这里用阶级一词仅仅是为了方便)。处于社会底层的是奴隶,他们在城邦中毫无政治地位可言;第二个阶级是大量的外邦人,他们和奴隶一样不能参与城市的政治生活,但他们是自由人;第三个阶级便是公民,包括奴隶主,他们是城市的成员,有权参加政治生活。古印度的社会制度也把社会严格地分成几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中国西周时期甚至在统治阶级内部还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但是应该注意马克思之前历史上的所有阶级划分都是为了在不同地位的社会团体之间划分严格的界线,使他们不能互相僭越,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体团的利益。而马克思阶级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极其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两个阶级的出现;并且,他的目的不是要维护现有的制度,通过对两个阶级的描述和分析,马克思首次将两个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提高到社会经济制度层面,并最终得出结论,要消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消灭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恩格斯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宣言》的核心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⑤虽然当时距《资本论》的发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通过对劳动的分析,马克思已经初步看清了资本的本质。马克思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劳动所得“只能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266),他们劳动的结果创造出资本,而资本又会从事新的雇佣。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266)这样马克思就看到了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劳动的“异化”现象。为了消除这种“异化”现象,使工人阶级彻底从资产阶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就要改变资本的性质。马克思认为“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劳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劳动,才能被运用起来”(266)。也就是说“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266)。要改变资本被资本家个人所有的状况,就只能消灭资本家,实现资本的全体公有,就必须进行阶级斗争。这里应该指出的是,马克思并没有主张彻底消灭宽泛意义上的私有制,而只是主张“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成社会财产。”(266)(着重号为本人所加)高放教授在2002年《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共产党宣言》的一处误译看资本主义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兼评《两个“必然”及其实现道路》一书”(2002年第5期)的文章。文章中他指出《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提法是一种误译,他主张应该改为“扬弃私有制”,这是很有见地的。当然,在资本成为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之后,这部分财产怎样管理,由谁来管理,它是否还会在管理、分配这一层面上产生新的不公平,即在社会成员对这部分财产及财产的收益的占有上产生不平衡,并进而造成这一意义上的剥削,所有这些问题,《宣言》没有更明确的表述。

三、阶级的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可能的当代意义

何祚庥院士2004年3月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第20卷第3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的文章,文章中,他主张现在应该采用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生产力分析”;并且进而指出“即使在革命战争时期,阶级的划分,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的”。⑥“生产力分析”的方法在解释社会形态的总体变化和指导某

一特定社会做出经济决策时无疑有重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分析方法应该不能完全替代其它的分析方法。比如,用“生产力分析”的方法如何解释社会主义在俄国和中国等当时经济并不算先进的国家建立,如何解释一些代表没落阶级的文人取得了比可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团体更高的文学成就(如英国宪章运动时期)。

阶级分析的方法在中国的境遇非常有趣。在共和国之初公有制确立之后,阶级和阶层划分相对单一之时(以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论),人们大搞阶级斗争,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中国《宪法》已经确立“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⑦时,即在《宪法》已经明确了私有制经济的存在时,人们似乎由于惯性而对阶级分析的方法不再热衷。这是相当有害的。阶级分析的方法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还有可能发挥它的作用。阶

《宣言》级分析主要侧重的是不同阶级的对立面,而不是同一性。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中国,

意义上的阶级当然已经不复存在了,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也已经消失了。但是,如果我们将阶级的概念细化,考察一下具有同一性的中国社会中各个阶层的状况。在看到他们之间同一性的同时,对他们之间一定程度上的对抗性(这种对抗当然不是生产资料占有基础上的)有所了解,有所警惕,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对于理性地应对中国的农民工问题(《新闻周刊》资料显示“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中国崛起,它拥有2.1亿人,被命名为“新工人阶层”),理性地处理中国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都很有助益。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250。

④转引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季刊):高放,华翊“热话题与冷思考(五)——关于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对话” 1998年第1期,6。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237。

⑥何祚庥著,“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第20卷第3期),2004年3月,90。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3月14日)

篇六: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业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经管学院旅管121班马娇2012212363 《共产党宣言》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至今仍有巨大的时代影响,阅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解决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疑惑。以下是我的阅读感想。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西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命运,以及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特点,并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而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它与其他政党不同,无产阶级始终坚持整个无产阶级不分民族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的理论是:消灭私有制。《宣言》还批判了当时各种反动

社会主义思想,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的实质,对空想社会主义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强调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它们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正如《宣言》最后所说:“无产主义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在新形势下,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有必要重新学习和研究《共产党宣言》。历史和实践证明,我国只有把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时代同步,才能焕发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说明了,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道路。只有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我认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担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