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娄底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作者:王劲武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6期

摘要:根据娄底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监测结果,分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现状,得出水源地遭受污染主要是由于非点源污染造成即废弃物随意堆放导致的污染;农村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导致的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导致的污染。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与防治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镇:水源地;现状;对策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也日益堪忧。《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围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把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保障城乡人民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2、娄底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

根据调查我市主要是以地下水水源地为主。2009年6月我市环境监测站对在全市范围内选取的5个有代表性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详细调查和监测。地表水型水源地调查与监测项目有pH值、溶解氧、氨氮、砷等14项指标。地下水型水源地调查与监测项目有pH 值、总硬度、铁、锰等共计18项指标。

2.1水质评价方法及标准

地表水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地下水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我市河流型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均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评价。地下水型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frl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总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

2.2监测与调查结果

从监测结果看:涟源市杨市镇、冷水江市船山水库、双峰县光景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新化县西河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超标因子为氨氮、溶解氧。分别超标0.2倍、0.4倍。娄星

区三圭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如考虑总大肠菌群监测结果,则三圭村水源地地下水综合评价分值为4.27,综合评价类别属较差。

3、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

3.1主要环境问题

①大多数饮用水水源地未划分保护区,环境监管不到位,安全隐患大。

②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滞后,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

③保护区内人口和排污口较多,水质受到生活和工业污染源的影响。

④部分饮用水源地受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影响较为明显。

⑤矿产开采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渣,易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

3.2原因分析

①各级政府对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重视程度不够高,宣传不到位。由于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大多处于农村,乡镇居民和当地政府成为水源保护的主体,群众的饮用水保护意识不强,政府考虑到多方面原因未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

②环境基础工作薄弱,环境监督执法不到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频率低,环境监测装备落后。

③环境禀赋和污染源的影响。由于我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采历史悠久,2008年地下水调查有50%的地下水井水质超标,矿山周围地下水本底值较高。我市地下水源地水质存在一定的环境隐患。

4、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4.1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

①重视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建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库。明确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规范保护区标识,尽快将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纳入《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②取缔并改道保护区内的排污口,搬迁或改造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违章建筑、加油站进行整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