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中的方法与运算 苏教版

圆锥曲线中的方法与运算 苏教版
圆锥曲线中的方法与运算 苏教版

圆锥曲线中的方法与运算 苏教版

1. (与名师对话第51练) 已知抛物线221y x =-,点(2,0)A , 问是否存在过

点A 的直线l ,

使抛物线上存在不同的两点关于直线l 对称,如果存在, 求出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这是一个求变量(斜率k )的取值范围问题, 我们必须给出与变量(斜

率k )相关的变量(根据题设寻找)的关系式(组), 显然,这个关系式(组)应由按题设揭示出的几何条件转换得到.

我们由题设揭示出的几何条件是: 抛物线上关于直线l 对称的不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必须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并且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在直线l 上. 相应得到一个不等式和一个等式组成的变量关系式(组). 解这个关于式组即可得变量k 的取值范围. 解: 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k x =-,若0k =,则结论显然成立,即0k =可取.若0k ≠,

则直线PQ

的方程为1y x m k =-+, 由方程组21,21,

y x m k

y x ?=-+?

??=-?

可得,22210y y kb +-+=.

∵ 直线PQ 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 244(21)0,k kb =--+> 即 2

120k kb -+>. 设线段PQ 的中点为G(00,x y ), 则12

02

y y y k +==-, ∴ 212

0(

)()2

y y x k km k k km k km +=-+=--+=+, ∵ 点G(00,x y )在直线l 上, ∴ k -=2

(2)k k km +-, 由 0k ≠可得, 2

1k m k

-=,

∴ 2

12k k -+2

1k k

-0>, 21k < (0k ≠) , ∴ 10k -<<或01k <<. 综上所述, 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为1-1k <<.

2. (与名师对话第51练)已知椭圆2

2

:4580E x y +=, 点A 是椭圆与y 轴的交点, F 为椭圆的右焦点, 直线l 与 椭圆交于B,C 两点.

(1) 若点M 满足1(),22

OM OB OC AF FM =+=

,求直线l 的方

程;

(2) 若0AB AC ?= ,D 在BC 上,且0AD BC ?=

,求动点D

的轨

方程.

分析: 题(1)是个定状态的问题: 由2AF FM =

可知,点M 是定点,且由 1()2

OM OB OC =+

是线段BC 的中点, 由此可求得直线BC 即直线l 的方程.

解(1) 由椭圆22:4580E x y +=可知A(0,4), F(2,0).

∵ 2AF FM =

, ∴ (2,0)-(0,4)=2[(00,x y )-(2,0)], ∴ 003,2,x y ==-即

M(3,-2).

∵ 1()2

OM OB OC =+

, ∴ 点M 是线段BC 的中点,

∴ 直线BC 即直线l 的斜率为65. (可以有四中方法:①2

02F l a k k b =-,②点差法,③设

k 法,④设而不求法求得).

∴ 直线l 的方程为6

(3)25

y x =

--,即65280x y --=. 分析: 题(2)是一个动状态的问题:①点D 随AB 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点D 的坐标是刻画直线AB 的变化的量的参数(斜率k )的函数, ②可设BC 的方程为y kx b =+(k 存在), 从而点M 是直线AM(直线AD 用参数k 刻画)与直线BC 的交点,在由BAC ∠是直角得参数k 与b 的关于式,消参数k 与b 即得点D 的方程.

解法(一) 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则直线AC 的斜率为1k

-

. 直线AB 的斜率为方程为4y kx =+,由方程组2

2

4,

4580,

y kx x y =+??+=?可得,2

2

(54)400,k x kx ++=

∴ 24054B k x k =-+, 22162054B k y k -=+, 同理得240k 45C x k =+, 22

1620

45

C k y k -=+. ∴ 222222216201620

4(1)5445404095445

BC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 直线BC 的方程为, y =24(1)9k k --(x +240)54k k ++2

2

162054

k k -+, y =24(1)9k k --x +2222160(1)16209(54)54k k k k --+++,y =24(1)9k k --x -22

4(54)

9(54)

k k ++,

y =24(1)

9k k

--49x -.

∵ 直线AD 的方程为, 2942(1)

k

y x k =-

+-,

∴由y =

22(1)9k k -49x -与2942(1)k

y x k =-+-移项相乘消去k 可得24

()(4)9

y y x +

-=-, 即 2

221620

()()(4)99

x y y +-

=≠. 说明: 本解法用的是参数法中的特殊方法--------交轨法. 解法(二): 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 则直线AD 的方程为1

4y x k

=-+. (显然由方程y kx m =+和方程1

4y x k

=-+消去k 和m 即可得点D 的轨迹方程, 这里

我们必须给出k 和m 的关系式,将0AD BC ?=

这一几何条件转化为代数形式即可得k 和

m 的关系式)

由方程组22

,

4580,

y kx m x y =+??

+=?可得,222(54)105800k x kmx b +++-=,

设1122(,),(,)B x y C x y , 则2

12122

2105,5454

km m x x x x k k -+==++. ∵ 0AD BC ?=

, ∴ AD BC ⊥,

∴ 1212(4)(4)0x x y y +--=, 1212(4)(4)0x x kx m kx m ++-+-=, 221212(1)(4)()(4)0k x x k m x x m ++-++-=,

2

(1)k +22

554

m k ++(4)k m -21054km k -+2

(4)0m +-=化简得,2932160m m --=. 解得,4m =(舍去)或49

=-

. ∴ 方程y kx m =+即为49y kx =-

, 由方程49y kx =-和方程1

4y x k

=-+消去k 得, 220()(4)9y y x +-=-, 即 2221620

()()(4)99

x y y +-=≠. 3. (与名师对话第51练)已知直线l 过点M (1,0),且与抛物线2

2x y =交于,A B 两点,

O 为原点,点 P 在y 轴的右侧且满足:1122

OP OA OB =+

.

(1)求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2) 若曲线C 的切线的斜率为λ,满足:MB MA λ=

,点A 到y 轴的

距离为a ,求a 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1122

OP OA OB =+

可知,点P 的轨迹C 就是弦AB 的中点的

轨迹.

解(1) 显然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 1y k x =-(),由方程组2

12y k x x y =-??=?(),,

消去y 整理得2

220x kx k -+=,设1122(,),(,)A x y B x y , 122x x k +=,

∴ 12

2

p x x x k +=

=, 21p y k k k k =-=-(), 消去k 得点P 的轨迹C 的轨迹方程为: 2y x x =-.

∵ 2

480k k ->, ∴ 0k <或2k >,

∵ 点P 在y 轴的右侧, ∴ 2x k =>,故点P 的轨迹C 为抛物线2y x x =-上的一段弧.

分析: 点A 到y 轴的距离为a 就是点A 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因为曲线C 的切线的斜率

为λ,所以λ='

21y x =-,由2x >知,3λ>,由此可知,我们必须建立点A 的横坐标的绝对

值关于λ的关系.

解(2): 设1122(,),(,)A x y B x y ,

则由MB MA λ=

可知,22(,)(1,0)x y -=λ[11(,)(1,0)x y -],

∴211(1)x x λ-=-,21y y λ= ,

∴ 211x x λλ=-+, 2221x x λ=, ∴ 2211[(1)]x x λλλ--= ∵ 1λ≠,

∴ 211210x x λλλ-+-=, 方法(一

) 11x =

3λ>

),

11(3)a x λ==>,

∴ a

∈(1,1)3

-

(1,13

?+. 方法(二) 2

11

(1)x λ

-=, (3λ>),

∴ 1

103λ<

<, 0<21(1)x -13<, ∴ 11x ≠

且11133

x -<<+ ∴ a

∈(1

(1,1?+.

4. (与名师对话第51练) 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22x py = (0)p >,过点M (0,)m 且倾

斜角 为θ(0<θ<

2

π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1122(,),(,)A x y B x y 两点,且212x x p =-. (1)求m 的值;

(2)若点M 分AB

所成的比为λ,求λ关于θ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 要求m 的值,必须给出关于m 的方程. 解(1): 设过点M (0,)m 且倾斜角为θ(0<θ<

2

π

)的直线的方程为y kx m =+. 由方程组22y kx m x py =+??=?,

消去y 整理得2220x pkx pm --=, 则122x x pm =-,

∵ 212x x p =-, ∴ 2pm -2

p =-, 2

p m =. 分析: 由2p m =

可知过点M (0,)m 且倾斜角为θ(0<θ<2

π)的直线为2p y kx =+.先建立关于k 的函数关系式,再转换为关于θ的函数关系式. 解(2): ∵ 关于θ的函数关系式,

∴ AM MB λ= , 1122(0,)(,)[(,)(0,)]22p p x y x y λ-=-, 1212,(),22

x x p p y y λλ=-??

?-=-??

由(1)可知2

12122,x x pk x x p +==-,

由方程组1212212,2,,

x x x x pk x x p λ?=-?

+=??=-?可消去12,,x x p 得,222(21)10k λλ-++=.

∵ 0<θ<

2

π

, ∴ 1λ<,

故2

212k λ=+-

22

2

(1sin )2tan 12tan cos θθθ

-+-==1sin 1sin θ

θ-+. 5. (与名师对话第51练)

已知方向向量为v =

的直线l 过点(0,-2)和椭圆

C:22

221x y a b

+= (0)a b >>的焦点, 且椭圆C 的中心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在椭圆C 的右准线上.

(1)求椭圆C 的方程;

(2)是否存在过点E(-2,0)的直线m 交椭圆C 于,M N ,满足:OM ON ?=

cot MON ∠ 0(O ≠为原点)? 若存在,求出直线m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与名师对话第52练20) 椭圆C 的方程为

22

1189

x y +=,F 是它的左焦点,M 是椭圆C 上的一个动点,O 为坐标原点.

(1) 求OFM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

(2) 若OFM 的重心G 对原点和点P(-2,0)的张角OGP ∠最大, 求点G 的坐标.

解(1): 设点)y ,x (G (y ≠0) , M(x 1,y 1)由题设可知

,F(-) 则11333

x y

x y -=

=,, ∴ 1333x x y =+=1,y , ∴ OFM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为

2

2112

x y ++=()

(0y ≠). (2) 由(1)可知, 原点和点P(-2,0)是椭圆

2

2112x y ++=()

的两个焦点.下面证明当点M 与椭圆

2

2112

x y ++=()

的短轴的端点重合时张角OGP ∠最大. 方法(一) 用椭圆的定义

设椭圆C 上的一个动点M 到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为1r 、2r

,则由椭圆的定义可知

1r +2r =22.

在MOP ?中, 21222212r r OP r r OGP COS -+=∠=212

22124r r r r -+=212

1221224)(r r r r r r --+

=2

1212224)22(r r r r --=214

2r r +-≥4

)(422

21r r ++- (当且仅当21r r =时,等于号成立) =0

∴ 当21r r =,即点M 与短轴的端点重合时张角OGP ∠最大, 最大角为0

90,这时点M 的坐标为(-1,1)、(-1,-1).

方法(二) 用椭圆的焦半径公式

将椭圆

2

2

112

x y ++=()平移到中心在原点的位置,这时椭圆的方程为2212x y +=,原张角OGP ∠就是在点P 处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设点P 的坐标为(00x y ,),

22

00124

cos x x F PF +-∠=))=2200020

11[02]12122222x x x x =?∈--2,() 当00x =时,12cos 0F PF ∠=, 当2

002]x ∈

(,时, 12cos 01]F PF ∠∈(,, 故12cos [01]F PF ∠∈,, 12F PF ∠的最大值为0

90,这时相应点P 的坐标为(0,±1),在椭圆的原位置相应点P 的坐标为(-1,±1).

7. (与名师对话第52练21) 已知动点P 与双曲线

22

123

x y -=的两个焦点12F F ,的距 离之和为定值,且12cos F PF ∠的最小值为1

9

-. (1)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2) 若已知点D (0,3),点M N ,在动点P 的轨迹上,且DM DN λ=

,求

数λ的取值范围;

(3) 若已知点D (1,1), 点M N ,在动点P 的轨迹上,且MD DN =

,求

直线

MN 的方程

.

分析: 由题设可知, 动点P 的轨迹是以双曲线

22

123

x y -=的两个焦点12F F ,为其焦点 的椭圆,因此动点P 的轨迹方程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得.

解(1): 由题设可知, 动点P 的轨迹是以双曲线

22

123

x y -=的两个焦点12F F ,为其焦点

的椭圆,设其方程为22

221x y a b

+= (0a b >>).

可以证明(仿例6)当动点P 在椭圆的短轴的端点时12cos F PF ∠的值最小,这时

21222

22010cos 12a F PF a a

-∠==-, ∴ 210119a -=-, 29a =. ∴ 2

4b =, ∴ 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22

194

x y +=. 分析: 由DM DN λ=

可知, 点,,D M N 共线, 直线MN 的变化可以用其斜率表示(直线

的方程为3,y kx =+这时要k 作讨论),也可以用t 表示(直线的方程为(3)x t y =-,这时不需要对t 作讨论).下面用直线方程3y kx =+求解.

解法(一): 由DM DN λ=

可知, 点,,D M N 共线.

若直线MN 的斜率不存在,则1

55

λλ=

=或. 若直线MN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MN 的方程为3,y kx =+则由方程组22

3,

4936,

y kx x y =+??+=?可得,

22(94)54450k x kx +++=,

设1122(,),(,)M x y N x y ,则121222

5445

,9494

k x x x x k k -+=

=++. 又由DM DN λ=

可得, 12x x λ=,

∴ 12

225454,(1)94(1)94k k x x k k λλλ--==++++, ∴ 2222(54)(1)(94)k k λ

λ=++24594

k +

2(1)λ

λ=+22259454(9)324

324k k k +?=?+. ∵ 22(54)445(94)0k k ?=-?+≥, ∴ 2

5

9

k ≥. ∴

2

51

36(1)4

λλ<≤+, ∴ 115,555λλ<<≠且, 综上所述,

1

55

λ≤≤. 分析:用点,M N 的坐标表示直线MN 的变化.

解法(二): 由DM DN λ=

可知, 点,,D M N 共线.

设1122(,),(,)M x y N x y ,则2211194x y +=,22

22194

x y +=. ∵ DM DN λ=

, ∴ 12x x λ= , 1233y y λλ=-+,

22

222(33)194x y λλλ-++=, 222222294

x y λλλ+=.

22(33)4y λλ-+-22

2214

y λλ=-, 223(233)(1)14y λλλλ-+-=-, ∴ 1λ=或

23(233)14y λλλ-+=+, 213522,06y λλλ--≤=≤>解得1

55

λ≤≤.

8. 抛物线C 的方程为2(0)y ax a =<,过抛物线C 上一点00P x y (,) (00x ≠)作斜率 为12k k ,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 于1122(,),(,)A x y B x y 两点(P A B 、、三点各不相同),且满足210k k λλλ+=≠≠(0且-1). (1) 求抛物线C 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 设直线AB 上一点M 满足:BM MA λ=

,证明线段PM 的中点在y 轴上;

(3)当1λ=时,若点P 的坐标为(1,-1),求PAB ∠为钝角时点A 的纵坐标1y 的取值范围. 分析: 将a 看作常量. 解(1): 抛物线C 的方程为2

1(0)x y a a =<, 故抛物线C 的焦点坐标为(1

04a

,),准线方程为1

4y a

=-

. 分析: 从形式上看, 线段PM 的中点坐标与12k k λ、、相关,而实际上肯定横坐标可以

消元为0.

解(2): 由题设可知,直线PA 的方程为:100y k x x y =-+()

,由方程组1002

y k x x y y a x

=-+??=?(),,可得,2

11000ax k x k x y -+-=,即2211000ax k x k x ax -+-=, ∴ 110k x x a =

-, 同理 220k

x x a

=-, ∵ BM MA λ= , ∴ 21M M x x x x λ-=-()

, 12

1M x x x λλ

+=+=12

001k

k x x a

a λλ

-+-+()(

∵ 210k k λλλ+=≠≠(0且-1)

, ∴ M x =-0x , ∴ 线段PM 的中点横坐标为0, 即线段PM 的中点在y 轴上. 分析:

解(3): 由题设和题(2)可知, 抛物线C 的方程为2

y x =-, 111x k =-+()

,又1λ=,故211x k =-,

∴ 21111A k k -++((),-()), 21111B k k --(,-())

∴ 1124AB k k = (,),211122AP k k k =++ (,)

, ∵ PAB ∠为钝角, P A B 、、三点各不相同, ∴ 0,AP AB ?<

即有

1124k k ?(,)2111

22k k k ++(,)0<,112(2)k k ++21114(2)0k k k +<,111(2)(21)0k k k ++< ∴ 111

202

k k <--

<<或, ∴ 211(1)y k =+, 111

202

k k <--<<或, ∴ 111114

y y <--<<-

或. 9.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一条经过

点3(且方向向量

为2a =-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B 两点,交X 轴于M 点,又2AM MB =

. (1) 求直线l 的方程;

(2) 求椭圆C 的长轴长的取值范围. 解(1): 直线l

的方程为32

y x =-

-()分析: “直线l 与椭圆C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可以转化为一个关于a b ,的不等式,

向量等式 2AM MB =

可以转化为一个关于a b ,的等式.

解(2):

由方程组22222232

,

y x b x a y a b ?=---???+=?

()

可得2222222405b a y y b a b ++-=(). 设设1122(,),(,)A x y B x y ,

则222

12122222455

b a b y y y y b a b a -+==

++,. 由2AM MB =

可知, 122y y = ,

1225y b a =+

222

5

y b a

=+∴ 2

22232545b

b a =+()2222245b a b b a -+, ∴ 2

22

2

51409a a b a

-=>-()

22222224

()4()()05b a b a b =-+-> , ∴ 22545a b +>,

∴ 2

2

2225(1)0,9545,

a a a a

b ?->?-??+>? ∴ 22222

225(1)

0,95(1)55,9a a a a a a a ?->??-?-?+>?-?

2

19a <<.

∵ 22,b a < ∴ 2

22

2

2

51449a a b a a

-=<-(), ∴ 224199a a <>或, ∴ 2

4119a <<

, 13

a <<, ∴

22a <<

,即椭圆C

的长轴长的取值范围为. 10.自点(0,1)A -向抛物线C:2

y x =作切线AB,切点为B ,且点B 在第一象限,再过线 段AB 的中点M 作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E,F,直线AE,AF 分别交抛物线C 于P,Q

两点.

(1) 求切线AB 的方程及切点B 的坐标;

(2) 证明()PQ AB R λλ=∈

.

解(1): 设切点B 的坐标为00(,)x y ,过点B 的切线的方程为20002()y x x x x =-+, ∵ 切线过点(0,1)A -, ∴ 200012()x x x -=-+, 01x =, ∵ 点B 在抛物线上, ∴ 01y =,

∴ 切线AB 的方程为21y x =-, 切点B 的坐标为(1,1). 分析: 即证明AB ∥PQ .

(2) 证明: 由(1)可知, 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1(,0)2

,设直线l 的方程为1()2

y k x =-, 222211223344(,),(,),(,),(,)E x x F x x P x x Q x x .

由方程组21(),2,

y k x y x ?

=-???=?

可得2

102x mx m -+=, 故12121,2x x m x x m +==.

2243434343(,)()(1,)PQ x x x x x x x x =--=-+

.

∵ A,E,P 三点共线, ∴ 2331x x +=211

1

x x +,131x x = , 同理241x x =,

∴ 21211111()(1,)PQ x x x x =-+ =1212

1212122()(1,)(1,2)x x x x x x x x x x m -+-=

由(1,2)AB = 可知, 122()

()x x PQ AB R m

λλ-==

∈ 其中. 11. 设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右顶点为A, P 为双曲线上异于点A 的一个动点,

从A 引双曲线的渐近线的两条平行线与直线OP 分别交于Q 和R 两点.

(1) 证明:无论P 点在什么位置,总有2OP OQ OR =?

(O 为坐标原点);

(2) 若以OP 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双曲线的实,虚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1) 证明: 设直线OP 的方程为y kx =, 直线AR 的方程为()b

y x a a

=

-, AQ 的方程为()b

y x a a

=--.

由方程组(),,b y x a a

y kx ?=-?

??=?

得 (,)ab kab R ak b ak b ----, ∴ OR =(,)ab kab ak b ak b ----

,

同理OQ =(

,)ab kab

ak b ak b ++, ∴ OQ OR ? =(

,)ab kab ak b ak b ----?(,)ab kab

ak b ak b

----=222222

(1)

a b k a k b +-. 设(,)P m n ,

由方程组22

221,,

x y a b y kx ?-=???=?

得2m =22222a b b a k -,2

n =222222

k a b b a k - ∴ 2OP =222222

(1)a b k b a k

+-. ∵ 直线OP 过原点, ∴ 2

2

2

0b a k ->, ∴ 2OP OQ OR =?

.

(2) 解: 由题设知, 222222

(1)a b k b a k +-=4ab , 22

2

40,4b ab k ab a -=>+ 又22

2b k a <, ∴ 22

44b ab ab a

-+2

2b a <, (恒成立)) 解得4a b <, ∴

e >

.

圆锥曲线弦长专题

圆锥曲线弦长专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弦 长 专 题 (A 组) 1,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若x 1+x 2=6,那么|AB|等于_______ 2,过抛物线x y 22=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已知|AB|=10,O 为坐标原点,则ΔABO 重心的横坐标为_______ 3,已知椭圆2 2 221y x a b +=(0)a b >>的一个顶点为B (0,4),离心率e =5 ,直线l 交椭圆于M 、N 两点.若直线l 的方程为4y x =-,求弦MN 的长; 4.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左顶点()0,2-A ,离心率2 1= e ,F 为右焦点,过焦点F 的直线交椭圆C 于P 、Q 两点(不同于点A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当724=PQ 时,求直线PQ 的方程; 5.设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o ,2AF FB =. (I) 求椭圆C 的离心率; (Ⅱ)如果|AB|=154 ,求椭圆C 的方程. 弦 长 专 题 (B 组) 1, 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经过右焦点 F 垂直于1l 的直线分别交12l l ,于A B ,两点.已知OA AB OB 、、成等差数列,且BF 与FA 同向. (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Ⅱ)设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

2020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大题计算的小技巧(超适用)

圆锥曲线大题计算的小技巧(超适用) 这里只对第二问进行分析: (Ⅱ)(ⅰ)当BD 的斜率k 存在且0k ≠时,BD 的方程为(1)y k x =+,代入椭圆方程 22132x y +=,并化简得2222(32)6360k x k x k +++-=. (a) 设11()B x y ,,22()D x y ,,则 2122632k x x k +=-+,21223632 k x x k -=+ 2222 122212243(1)1(1)()432k BD k x x k x x x x k +??=+-=++-=??+g g ; (b) 因为AC 与BC 相交于点P ,且AC 的斜率为1k -, 所以,2222143143(1)12332k k AC k k ??+ ?+??==+?+. 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22222222124(1)(1)962(32)(23)25 (32)(23)2k k S BD AC k k k k +24+===++??+++???? g ≥. (c)

当21k =时,上式取等号. (ⅱ)当BD 的斜率0k =或斜率不存在时,四边形ABCD 的面积4S =. (d) [析] 这道题目从总体上来看,中等难度,题型经典,对大多数同学来讲想到怎么做是不难的,但是要真正做对(包括结果正确,分类完整)是很有难度的,这点从多次课堂试验可以看得出来。 在此对以上这道真题中所涉及的几个小小计算技巧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总共有四个点: (a) 整理化简技巧 做数学大题,必定会遇到整理化简的时候,许多同学在化简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原因很简单,计算量一大,一个方程就占了两三行,这样最容易出错。 (a)式中,要把直线方程(1)y k x =+代入椭圆方程22 132 x y +=中,容代入后易得到 22223(1)60x k x ++-=到了这一步许同学们会开始打草稿,其实不必要,打草稿太费时间。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个方程化简后肯定是一个关于x 一元二次方程,必定有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显然是232k +,一次项系数容易看出是2 6k ,而常数项同样也可得到236k -,因此扫描一眼就可以快速地在试卷上写上:“整理得:2222(32)6360k x k x k +++-=” (b) 省时省力的弦长公式 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弦长公式当然是||PQ =,但是,这个公式中12x x +、12x x 两块东西是可以由方程22223(1)60x k x ++-=不用计算顺 手写出的,这一步固然简单。但是代入弦长公式后的计算将会是很恐怖的。 为此,我给大家引进另一个简洁好用的弦长公式,就是||PQ =,

2021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中必考知识专题5 圆锥曲线中的弦长问题(解析版)

专题5:圆锥曲线中的弦长问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 1.椭圆2 214 x y +=的两个焦点为1F 、2F ,过1F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 个交点为P ,则2PF =( ) A . 32 B .3 C . 72 D .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所以当时, ,而 , 所以 ,故选C. 考点:椭圆的性质 2.直线l 过抛物线22y x =的焦点F ,且l 与该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11,A x y , ()22,B x y .若12 3x x +=,则弦AB 的长是( ) A .4 B .5 C .6 D .8 【答案】A 【分析】 由题意得1p =,再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得1p =,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121231422 p p AB AF BF x x x x p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3.焦点为F 的抛物线2:4C y x =的对称轴与准线交于点E ,点P 在抛物线C 上,在 EFP △中,sin 2EFP FEP ∠=∠,则||EP 的值是( )

A .22 B .4 C .2 D .1 【答案】A 【分析】 过点P 作PH 垂直于准线于点H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cos PF PH m FEP ==∠,在 EFP △中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出FEP ∠,带入所给等式即可推出2 EFP π ∠= ,即可求 得PE 的值. 【详解】 如图所示,过点P 作PH 垂直于准线于点H , 设PE m =,则cos PF PH m FEP ==∠, 在EFP △中,由正弦定理知 sin sin PF PE PEF EFP =∠∠,即 cos sin 2sin m FEP FEP FEP ∠=∠∠, 所以2 cos 2 FEP ∠= ,又()0,FEP π∠∈,所以4FEP π∠=, 则sin 21EFP FEP ∠= ∠=,又()0,EFP π∠∈,所以2 EFP π ∠= , 在直角EFP △中,2EF =,4 FEP π ∠=,所以22PE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与几何性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中档题. 4.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斜率为12的直线l 过左焦点1F 且交C 于A ,B 两点,且2ABF 的内切圆的周长是2π,若椭圆C 的离心

简化圆锥曲线计算的技巧

简化圆锥曲线计算的技巧 【问题情境】 给定一个椭圆方程: ()222210x y a b a b +=>>,一条直线方程:y kx b =+ 【一般做法】 1) 联立方程组22 221x y a b y kx b ?+=???=+? 2) 将直线方程带入椭圆方程中()2222 1kx m x a b ++= 3) 通分 4) 求判别式()()()22222222224a km b a k a m a b ?=-+- 5) 当Δ>0,用韦达定理求1212,x x x x + 122222akm x x b a k +=+ 222212222a m a b x x b a k -=+ 上面的运算数不是有点复杂呢,那接着往下看看关旭老师提供的计算技巧吧: 【巧算方法】 1) 联立方程组22 221x y a b y kx b ?+=???=+?

2) 将直线方程带入椭圆方程中()2 2221kx m x a b ++= 不用通分!上式可换做: 22 222221210k km m x x a b b b ??+++-= ??? 记x 2的系数为A,x 的系数为B,常数项为C 则上式可记为:Ax 2+Bx+C=0 3) 求判别式 Δ=(2km/b 2)2-4(1/a 2+k 2/b 2)(m 2/b 2-1)=-4m 2/a 2b 2-4/a 2+4k 2/b 2 这个式子展开后有五项,然而有两项是可以消掉的,所以只剩三项。 4) 当Δ>0,用韦达定理求1212,x x x x + 12B x x A +=- 12C x x A += (这样子运算是不是简单了很多呢!)

二次曲线中的万能弦长公式

二次曲线中的万能弦长公式 王忠全 我们把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称为二次曲线,用设而不求的方法,可得到其弦长公式。 设直线方程为:y=kx+b (特殊情况要讨论k 的存在性),二次曲线为f (x ,y )=0,把直线方程代入二次曲线方程,可化为ax 2+by 2+c=0,(或ay 2+by+c=0),设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两交点为A (x 1,y ),B (x ,y ) 那么:x 1,x 2是方程ax +by +c=0的两个解,有 x 1+x 2=-a b ,x 1x 2=a c , ()()||k 1x x 4)(k 1))(k (1)()(||2 21221222122212212 21221a x x x x b kx b kx x x y y x x AB ? +=-+?+=-+=--++-=-+-= 同理:若化为关于y 的方程ay 2+by+c=0,则|AB|= | |112a k ?+. 例、已知过点M (-3,-3)的直线m 被圆x 2+y 2+4y-21=0所截得的弦长为45,求直线m 的方程。 解析:设直线方程m:y+3=k(x+3), 即y=kx+3k-3,代入x 2+y 2+4y-21=0,得x 2+k 2x 2+9k 2+9+6k 2x-6kx-18k-21+4kx+12k-12=0, 即(1+k 2)x 2+(6k 2-2k)x+9k 2-6k-24=0,那么 032,092,2,210 232016162416808096246454196246454|1|96246024364243612122222222342342=+-=++=-==--=--+=+-=++-=++-++-+-+y x y x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或所求直线方程为得两边平方即

圆锥曲线弦长公式

圆锥曲线弦长公式 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求弦长,通用方法是将直线代入曲线方程,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设出交点坐标,利用韦达定理及弦长公式求出弦长,这种整体代换,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对于求直线与曲线相交弦长是十分有效的,然而对于过焦点的圆锥曲线弦长求解利用这种方法相比较而言有点繁琐,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及有关定理导出各种曲线的焦点弦长公式就更为简捷。. 椭圆的焦点弦长若椭圆方程为,半焦距为,焦点,设过的直线的倾斜角为交椭圆于A、B两点,求弦长。解:连结,设,由椭圆定义得,由余弦定理得 ,整理可得,同理可求得,则弦长 同理可求得焦点在y轴上的过焦点弦长为(a为长半轴,b为短半轴,c为半焦距) 结论:椭圆过焦点弦长公式: 二

. 双曲线的焦点弦长 设双曲线,其中两焦点坐标为 ,过的直线的倾斜角为,交双曲线于A、B两点,求弦长|AB|。 。 解:(1)当时,(如图2)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B在同一交点上,连,设,由双曲线定义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 整理可得,同理,则可求得弦长

(2)当或时,如图3,直线l与双曲线交点A、B在两支上,连,设,则,,由余弦定理可得, 整理可得,则 因此焦点在x轴的焦点弦长为 同理可得焦点在y轴上的焦点弦长公式 三

其中a为实半轴,b为虚半轴,c为半焦距,为AB的倾斜角。. 抛物线的焦点弦长 若抛物线与过焦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若的倾斜角为,求弦长|AB|(图4) 解:过A、B两点分别向x轴作垂线为垂足,设,,则点A的横坐标为,点B横坐标为,由抛物线定义可得 即 则 同理的焦点弦长为

的焦点弦长为,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弦长为 由以上三种情况可知利用直线倾斜角求过焦点的弦长,非常简单明确,应予以掌握。 一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

(本文有两套教案,第一套比较笼统,第二套比较好)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 一、常规七大题型: (1)中点弦问题 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 (,)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当然在这里也要注意 斜率不存在的请款讨论),消去四个参数。 如:(1))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 020 20=+k b y a x 。 (2))0,0(122 22>>=-b a b 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 020 20=-k b y a x (3)y 2 =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0k=2p,即y 0k=p. 典型例题 给定双曲线x y 2 2 2 1-=。过A (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 1 及P 2,求线段P 1P 2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2)焦点三角形问题 椭圆或双曲线上一点P ,与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搭桥。 典型例题 设P(x,y)为椭圆x a y b 222 21+=上任一点,F c 10(,)-,F c 20(,)为焦点, ∠=PF F 12α,∠=PF F 21β。

(1)求证离心率β αβαsin sin ) sin(++= e ; (2)求|||PF PF 13 23 +的最值。 (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是解方程组,进而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利用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根公式等来处理,应特别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形的直观性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如果直线过椭圆的焦点,结合三大曲线的定义去解。 典型例题 抛物线方程,直线与轴的交点在抛物线准线的右边。y p x p x y t x 210=+>+=()() (1)求证:直线与抛物线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2)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 、B ,且OA ⊥OB ,求p 关于t 的函数f(t)的表达式。 (4)圆锥曲线的相关最值(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常用代数法和几何法解决。 <1>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一般可用图形性质来解决。 <2>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体现明确的函数关系式,则可建立目标函数(通常利用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1),可以设法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出a 的范围,即:“求范围,找不等式”。或者将a 表示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利用求函数的值域求出a 的范围;对于(2)首先要把△NAB 的面积表示为一个变量的函数,然后再求它的最大值,即:“最值问题,函数思想”。 最值问题的处理思路: 1、建立目标函数。用坐标表示距离,用方程消参转化为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关键是由方程求x 、y 的范围; 2、数形结合,用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3、利用判别式,对于二次函数求最值,往往由条件建立二次方程,用判别式求最值; 4、借助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典型例题 已知抛物线y 2 =2px(p>0),过M (a,0)且斜率为1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AB|≤2p (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x 轴于点N ,求△NAB 面积的最大值。

圆锥曲线中弦长问题的解决策略

圆锥曲线中弦长问题的解决策略 张秀梅 张建强 弦长问题在高考题及模拟题中经常出现,从理论上讲,利用弦长公式 a k x x k AB /1||1||2212?+=-+=就能解决问题。但实际中,除个别简单题(本文从略) 外,直接利用弦长公式会使问题变得非常繁琐。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给出不同类型题目的解决策略。 一、两线段相等 类型I 有相同端点的不共线线段 例1、(2204,北京西城区二模) 已知定点)4,2(--A ,过点A 做倾斜角为? 45的直线L ,交抛物线)0(22>=p px y 于A 、 B 两点,且|||||| AC BC AB 、、成等比数列 (1)求抛物线方程; (2)问(1)中抛物线上是否存在D ,使得|||| DC DB =成立?若存在,求出D 的坐标。 策略分析:由于D 、B 、C 三点不共线,要使得|||| DC DB =成立,只需取BC 中点P ,满足BC DP ⊥。 由于这种类型题目的常见性与基础性,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作为练习: 例2、(2005,孝感二模) 已知)2()2(),,1(),0,(b a b a y b x a -⊥+== (1)求点P(x,y)的轨迹方程C ; (2)若直线L :b kx y +=(0≠k )与曲线C 交与AB 两点,D(0,-1),且有||||BD AD =,试求b 的取值范围。 类型II 共线线段 例3、直线L 与x 轴不垂直,与抛物线22+=x y 交于AB 两点,与椭圆2222=+y x 交于CD 两点, 与x 轴交于点M )0,(0x ,且|||| BD AC =,求0x 的取值范围。 策略分析:不妨设A ),(11y x 在B ),(22y x 下方,C ),(33y x 在D ),(44y x 下方,由于ABCD 共线,要使 ||||BD AC =,只需4213x x x x -=-,即4321x x x x ==+,结合韦达定理可得结果。 二、三线段相等 类型I 正三角形 例 4、(2003,北京春招) 已知动圆过定点P(1,0)且与定直线L :x=-1相切,点C 在L 上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M 的方程;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窍门和方法综合(经典编辑)

圆锥曲线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第一、知识储备: 1. 直线方程的形式 (1)直线方程的形式有五件: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 (2)与直线相关的重要内容 ①倾斜角与斜率tan ,[0,)k ααπ=∈ ②点到直线的距离d = ③夹角公式: 2121 tan 1k k k k α-= + (3)弦长公式 直线 y kx b =+上两点1122(,),(,)A x y B x y 间的距离:12AB x =- = 或12AB y =-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1212l l k k ⊥?=-1 ② 212121//b b k k l l ≠=?且 2、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 (1)、椭圆的方程的形式有几种?(三种形式) 标准方程:22 1(0,0)x y m n m n m n +=>>≠且 2a = 参数方程:cos ,sin x a y b θθ== (2)、双曲线的方程的形式有两种

标准方程:22 1(0)x y m n m n +=?< 距离式方程:2a = (3)、三种圆锥曲线的通径你记得吗? 22 222b b p a a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4)、圆锥曲线的定义你记清楚了吗? 如:已知21F F 、是椭圆13 42 2=+y x 的两个焦点,平面内一个动点M 满 足221=-MF MF 则动点M 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 (5)、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1 2 2tan 2 F PF P b θ ?=在椭圆上时,S 1 2 2cot 2 F PF P b θ ?=在双曲线上时,S (其中2221212121212||||4,cos ,||||cos |||| PF PF c F PF PF PF PF PF PF PF θθθ+-∠==?=?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 (6)、记住焦半径公式:(1) 00 ;x a ex a ey ±±椭圆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可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0||x e x a ±双曲线焦点在轴上时为 (3)11||,||22 p p x x y ++抛物线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 (6)、椭圆和双曲线的基本量三角形你清楚吗? 第二、方法储备 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 设() 11,y x A 、()22,y x B ,()b a M ,为椭圆13 42 2=+y x 的弦AB 中点则有

专题5 圆锥曲线中的弦长问题(解析版)-2021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中必考知识专练

1 专题5:圆锥曲线中的弦长问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 1.椭圆2 214 x y +=的两个焦点为1F 、2F ,过1F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 个交点为P ,则2PF =( ) A . 3 B .3 C . 72 D .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所以当时, ,而 , 所以 ,故选C. 考点:椭圆的性质 2.直线l 过抛物线22y x =的焦点F ,且l 与该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11,A x y , ()22,B x y .若12 3x x +=,则弦AB 的长是( ) A .4 B .5 C .6 D .8 【答案】A 【分析】 由题意得1p =,再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得1p =,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121231422 p p AB AF BF x x x x p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3.焦点为F 的抛物线2:4C y x =的对称轴与准线交于点E ,点P 在抛物线C 上,在 EFP △中,sin 2EFP FEP ∠=∠,则||EP 的值是( ) A .2 B .4 C .2 D .1 【答案】A

试卷第 2页,总18页 【分析】 过点P 作PH 垂直于准线于点H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cos PF PH m FEP ==∠,在 EFP △中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出FEP ∠,带入所给等式即可推出2 EFP π ∠= ,即可求 得PE 的值. 【详解】 如图所示,过点P 作PH 垂直于准线于点H , 设PE m =,则cos PF PH m FEP ==∠, 在EFP △中,由正弦定理知 sin sin PF PE PEF EFP =∠∠,即 cos sin 2sin m FEP FEP FEP ∠=∠∠, 所以2 cos 2 FEP ∠= ,又()0,FEP π∠∈,所以4FEP π∠=, 则sin 21EFP FEP ∠= ∠=,又()0,EFP π∠∈,所以2 EFP π ∠= , 在直角EFP △中,2EF =,4 FEP π ∠=,所以22PE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与几何性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中档题. 4.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斜率为12的直线l 过左焦点1F 且交C 于A ,B 两点,且2ABF 的内切圆的周长是2π,若椭圆C 的离心率为13,24 e ??∈???? ,则线段AB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经典

圆锥曲线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第一、知识储备: 1、 直线方程的形式 (1)直线方程的形式有五件: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 (2)与直线相关的重要内容 ①倾斜角与斜率tan ,[0,)k ααπ=∈ ②点到直线的距离d = ③夹角公 式:2121 tan 1k k k k α-= + (3)弦长公式 直线 y kx b =+上两点1122(,),(,)A x y B x y 间的距离:12AB x =- = 或12AB y =-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1212l l k k ⊥?=-1 ② 212121//b b k k l l ≠=?且 2、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 (1)、椭圆的方程的形式有几种?(三种形式) 标准方程:22 1(0,0)x y m n m n m n +=>>≠且 距离式方程2a = 参数方程:cos ,sin x a y b θθ== (2)、双曲线的方程的形式有两种

标准方程:22 1(0)x y m n m n +=?< 距离式方程 :2a = (3)、三种圆锥曲线的通径您记得不? 22 222b b p a a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4)、圆锥曲线的定义您记清楚了不? 如:已知21F F 、就是椭圆13 42 2=+y x 的两个焦点,平面内一个动点M 满足 221=-MF MF 则动点M 的轨迹就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 (5)、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1 2 2tan 2 F PF P b θ ?=在椭圆上时,S 1 2 2cot 2 F PF P b θ ?=在双曲线上时,S (其中2221212121212||||4,cos ,||||cos |||| PF PF c F PF PF PF PF PF PF PF θθθ+-∠==?=?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 (6)、记住焦半径公式:(1)00;x a ex a ey ±±椭圆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 可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0||x e x a ±双曲线焦点在轴上时为 (3)11||,||22 p p x x y ++抛物线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 (6)、椭圆与双曲线的基本量三角形您清楚不? 第二、方法储备 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 设() 11,y x A 、()22,y x B ,()b a M ,为椭圆13 42 2=+y x 的弦AB 中点则有

圆锥曲线弦长专题

弦 长 专 题 (A 组) 1,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若x 1+x 2=6,那么|AB|等于_______ 2,过抛物线x y 22=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已知|AB|=10,O 为坐标原点,则ΔABO 重心的横坐标为_______ 3,已知椭圆2 2 221y x a b +=(0)a b >>的一个顶点为B (0,4),离心率e =5 ,直线l 交椭圆于M 、N 两点.若直线l 的方程为4y x =-,求弦MN 的长;

4.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左顶点()0,2-A ,离心率21= e ,F 为右焦点,过焦点F 的直线交椭圆C 于P 、Q 两点(不同于点A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当7 24= PQ 时,求直线PQ 的方程; 5.设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o ,2AF FB =. (I) 求椭圆C 的离心率; (Ⅱ)如果|AB|=154 ,求椭圆C 的方程.

弦 长 专 题 (B 组) 1, 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经过右焦点F 垂直于1l 的直线分别交12l l ,于A B ,两点.已知OA AB OB 、、成等差数列,且BF 与FA 同向. (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Ⅱ)设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椭圆1C 的中心和抛物线2C 的顶点都在坐标原点O ,1C 和2C 有公共焦点F ,点F 在x 轴正半轴上,且1C 的长轴长、短轴长及点F 到1C 右准线的距离成等比数列. (Ⅰ)当2C 的准线与1C 右准线间的距离为15时,求1C 及2C 的方程; (Ⅱ)设过点F 且斜率为1的直线l 交1C 于P ,Q 两点,交2C 于M ,N 两点. 当36||7PQ 时,求||MN 的值.

圆锥曲线计算实用技巧(叶小兵)

一道真题引出的高考数学中计算的小技巧 07全国(文、理) 这里只对第二问进行分析,下面是全国卷的标准答案:(拟对红色部分进行分析) (Ⅱ)(ⅰ)当BD的斜率k存在且0 k≠时,BD的方程为(1) y k x =+,代入椭圆方程 22 1 32 x y +=,并化简得2222 (32)6360 k x k x k +++-=.(a) 设 11 () B x y ,, 22 () D x y ,,则 2 122 6 32 k x x k +=- + , 2 122 36 32 k x x k - = + 2 222 1222122 43(1) 1(1)()4 32 k BD k x x k x x x x k + ?? =+-=++-= ??+;(b) 因为AC与BC相交于点P,且AC的斜率为 1 k -, 所以, 2 2 2 1 431 43(1) 1 32 k k AC k ?? + ?+ ?? == ?+ . 四边形ABCD的面积 2222 2 2222 124(1)(1)96 2(32)(23)25 (32)(23) 2 k k S BD AC k k k k +24+ === ++?? +++ ?? ?? ≥.(c) 当21 k=时,上式取等号. (ⅱ)当BD的斜率0 k=或斜率不存在时,四边形ABCD的面积4 S=. 综上,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96 25 .(d)

[析] 这道题目从总体上来看,中等难度,题型经典,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想到怎么做是不难的,但是要真正做对(包括结果正确,分类完整)是很有难度的,这点从多次课堂试验可以看得出来。 在此对以上这道真题中所涉及的几个小小计算技巧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总共有四个点: (a) 整理化简技巧 做数学大题,必定会遇到整理化简的时候,许多学生在化简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原因很简单,计算量一大,一个方程就占了两三行,这样最容易出错。 (a)式中,要把直线方程(1)y k x =+代入椭圆方程22 132 x y +=中,容代入后易得到 22223(1)60x k x ++-=到了这一步许同学会开始打草稿,其实不必要,打草稿太费时间。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个方程化简后肯定是一个关于x 一元二次方程,必定有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显然是232k +,一次项系数容易看出是2 6k ,而常数项同样也可得到236k -,因此扫描一眼就可以快速地在试卷上写上:“整理得:2222(32)6360k x k x k +++-=” (b) 省时省力的弦长公式 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弦长公式当然是||PQ =,但是,这个公式中12x x +、12x x 两块东西是可以由方程22223(1)60x k x ++-=不用计算顺 手写出的,这一步固然简单。但是代入弦长公式后的计算将会是很恐怖的(历年的解几真题可以证明这一点)。 为此,我在班上给大家引进另一个简洁好用的弦长公式,就是||PQ =, 这个公式一写出来,总能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理解起来也很简单,这里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用韦达定理把12x x +换成b a -,把12x x 换成c a ,整理即可。 这个公式好在哪? 我们都知道学生计算错误无非就是化简整理(通分合并)过程出错,其实对比一下两个弦长公式就可以看出,第二个弦长公式恰好省去了通分化简合并的过程。实践证明,这个公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精度。 另外,我们都知道,做解几大题常常需要判定?的正负性(为确保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如07浙江(文)21),因此,我们就可以借用这个?直接代入弦长公式,这一个小小技巧即充分地提高了计算精度也大大地减少计算量与计算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直接用吗? 这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这个公式当然可以用,但是这个公式最好不要出现在试卷上。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试卷上还是用原来的弦长公式写||PQ ==,但是等号后

圆锥曲线中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专题一 圆锥曲线中の计算方法与技巧 高考中,圆锥曲线解题の一般思路: 第一步: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の方程。也就是说,把直线代入圆锥曲线。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但要注意:特殊情况下,我们所得到の不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比如,当直线与双曲线の渐近线平行时,我们此时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之后所得到の一元二次方程の二次项系数为零,此时它显然不会是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点在做题时要慎重考虑。当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后,我们先算△,再由韦达定理(即根与系数关系)算出12x x +,12x x ,这里12x x +,12 x x 一般为含参数の表达式。 第二步:列方程或不等式,求出上述表达式中の所有参数,从而得到问题の解决。这里,通过列方程或不等式求出参数或参数范围の方法有以下几种: (i ) 交点,中点(与交点有关の,需要列出△の表达式;与中点有关の, 需要列出122 x x +の表达式) (ii ) 向量化为坐标表示法。例如若题设条件告知直线与圆锥曲线の两个交 点A,B 与坐标原点O 具有关系O A ⊥OB,则有OAOB=0,通过设 ()11,A x y ,()22,B x y ,我们可得到关系式12120x x y y += (iii ) 弦长公式法。弦长公式12AB x =- (iv ) 非对称式12(,)0f x x =消元法。一般地,对于这种非对称形式の式子,我们统一考虑韦达定理及题给条件用代入消元法求解此类问题。例如若题设条件有关于122x x +の表达式,则我们可利用代入消元法求解此 类问题。具体方法是:列出如下方程12121 2?(1)?(2)2?(3) x x x x x x +=?? =??+=? (3)—(1)可得2x ;代入(1)可得1x ;再把得到の12,x x 代入(2)即可求得未知参数。(这里の“?”表示含有未知参数の代数式) 下面,我们以一个一般问题说明一下圆锥曲线中の计算技巧。 联立双曲线与直线の方程,得22 221x y a b y kx m ?- =???=+? (*) 第一个技巧:无论题给直线多么复杂,我们一定要把它写成y kx m =+の形式。

圆锥曲线之焦点弦专题

圆锥曲线之焦点弦专题 一.圆锥曲线常用的几种方法: 1.定义法 2.韦达定理 3.设而不求点差法 4.弦长公式法 5.数形结合法 6.参数法(点参数;K参数:角参数) 7.代入法中的顺序 8.充分利用曲线系方程法 二.圆锥曲线七种常见题型 1.中点弦问题 2.焦点三角形问题 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4.圆锥曲线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 5.求曲线的方程问题 6.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 7.两线段垂直问题 三.焦点弦题型讲与练 模型:e=√1+k2|?-1/?+1|或|ecos?|=|?-1/?+1 1.已知椭圆c:x2/a2+y2/b2=1的离心率为√3/2,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与A.B两点,若向量AF=3FB.求k的值。 2设F1,F2分别是椭圆E:x2+y2/2=1(0<b<1)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F1|=3|F1B|,AF2⊥x轴,则椭圆E的方程为___ .3.设F1.F2分别为椭圆x2/3+y2=1的左右的焦点,点A,B在椭圆上,若向量F1A =5F2B,则A点的坐标 .

4.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B是椭圆上的两点,AF1=3F1B,∠BAF=90,椭圆的离心率是() A 1/2 B√2/2 C√3/2 D3/4 5.(本小题满分12分)设F1,F2分别是椭圆E:的左,右焦点, 过F1且斜率为1的直线l与E相交于A,B两点,且|AF2|,|AB|,|BF2|成等差数列.(I) 求E的离心率; (II) 设点P(0,-1)满足|PA|=|PB|,求E的方程. 6.设F1,F2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M是C上一点且MF2 与x轴垂直.直线MF1与C的另一交点为N. (Ⅰ)若直线MN的斜率为3/4,求C的离心率; (Ⅱ)若直线MN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MN|=5|F1N|,求a,b. 7.设圆x2+y2+2x-15=0的圆心为A,直线l过点B(1,0)且与x轴不重合,l交圆A于C,D两点,过B作AC的平行线交AD于点E. (Ⅰ)证明|EA|+|EB|为定值,并写出点E的轨迹方程; (Ⅱ)设点E的轨迹为曲线C1,直线l交C1于M,N两点,过B且与l垂直的直线与圆A交于P,Q两点,求四边形MPNQ面积的取值范围.

圆锥曲线的运算技巧总结

圆锥曲线的运算技巧总结 龚胜良 1.已知椭圆上一点P 00(,)x y ,求过这点的直线l 与椭圆的另一个Q 11(,)x y . 方法:将直线l 与椭圆联立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1x ,再代入直线l ,从而得到1y . 2.若过P 00(,)x y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联立的相关表达式中.又有过该点且斜率为1k -的直线1l 与椭圆联立的表达式,只需将第一个表达式中的k 换为1k -即可. 3.许多情况不宜将直线写成点斜式,这样代入曲线计算量会变大(当然做整体处理计算量也不见得很多,具体见2010年辽宁高考数学理),常常设直线l :y kx m =+,再将点代入直线. 4.当过一点P 00(,)x y 引曲线C 的切线(切线有很多条)时,将切线设为一条与曲线相联立,从而得到了关于斜率k 高次方程,将k 解出,若为二次用韦达定理. 5.在圆锥曲线中,遇到面积比、线段比时. 面积比通过找同底或等高或同角,转化为线段比,线段比通过作梯形或三角形转化为横坐标或者纵坐标的绝对值比,这样问题变简单,计算量变小. 6.要会灵活设直线.当斜率为k ,过点M (,0)m 设直线为1x y m k =+.注意用弦长公式时不要弄混. 7.当求证:过定点,定值,关系式恒成立时,直接计算或证明计算量很大

,那么我们就先讨论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定值,定点,关系式怎么样.再讨论斜率为0时,定值,定点,关系式怎么样.如果情况是一致的,那就上述得到的情形来假设k 存在且不为0时也成立,接下来就证明该结论即可. 8.设直线l 与曲线交于A ,B .1l 为A ,B 的垂直平分线且交曲线于C ,D .两点,l 的斜率为k ,11l k k =- 现设1l :代入曲线得到中点,中点在l 上,得到一元二次方程1?>0,计算量变小很多(1l :x ky b =-+) 9.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10.许多学生记不下来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遵循:左加右减,同负异正(左右指焦点,同异指焦点与曲线的支是否对应) 12,F F 为左右焦点,1122(,),(,)P x y Q x y 为曲线的左右两支 11()PF a ex =-+ 21PF a ex =- 12QF a ex =+ 22()QF a ex =-- 11.注重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12.相切0?=有一交点,容易解出交点,也方便计算. 13.12|||| x x α-=,去掉绝对值得到两根之差12x x - 14.要充分利用向量(线段相等或成倍数关系)

圆锥曲线三种弦长问题

圆锥曲线三种弦长问题的探究 在高考中,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常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性质及其位置关系的有关知识为主体,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弦长问题,是在圆锥曲线中常见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对圆锥曲线中出现的有关弦长问题作简单的探究: 一、一般弦长计算问题: 例1、已知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直线1:1x y l a b -=被椭圆C 截得的弦长为 且e = ,过椭圆C 2l 被椭圆C 截的弦长AB , ⑴求椭圆的方程;⑵弦AB 的长度. 思路分析:把直线2l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求解. 解析:⑴由1l 被椭圆C 截得的弦长为2 2 8a b +=,………① 又3 e =,即2223c a =,所以22 3a b =………………………….② 联立①②得2 2 6,2a b ==,所以所求的椭圆的方程为22 162 x y +=. ⑵∴椭圆的右焦点()2,0F ,∴2l 的方程为:)2y x =-, 代入椭圆C 的方程,化简得,2 51860x x -+= 由韦达定理知,1212186 ,55 x x x x +== 从而12x x -= = , 由弦长公式,得1255 AB x =-==, 即弦AB 的长度为 5 点评:本题抓住1l 的特点简便地得出方程①,再根据e 得方程②,从而求得待定系数2 2 ,a b ,得出椭圆的方程,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弦长问题时,常用韦达定理与弦长公式。

二、中点弦长问题: 例2、过点()4,1P 作抛物线28y x =的弦AB ,恰被点P 平分,求AB 的所在直线方程及弦AB 的长度。 思路分析:因为所求弦通过定点P ,所以弦AB 所在直线方程关键是求出斜率k ,有P 是弦 的中点,所以可用作差或韦达定理求得,然后套用弦长公式可求解弦长. 解法1:设以P 为中点的弦AB 端点坐标为()()1122,,,A x y B x y , 则有22 11228,8y x y x ==,两式相减,得()()()1212128y y y y x x -+=- 又12128,2x x y y +=+= 则21 21 4y y k x x -= =-,所以所求直线AB 的方程为()144y x -=-,即4150x y --=. 解法2:设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41y k x =-+ 由()2418y k x y x ?=-+??=??,整理得2 83280ky y k --+=. 设()()1122,,,A x y B x y ,由韦达定理得128 y y k +=, 又∵P 是AB 的中点,∴ 1212y y +=,∴8 24k k =?= 所以所求直线AB 的方程为4150x y --=. 由24150 8x y y x --=??=? 整理得,22300y y --=,则12122,30y y y y +==- 有弦长公式得, 12AB y =-== . 点评:解决弦的中点有两种常用方法,一是利用韦达定理及中点坐标公式来构造条件;二是 利用端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作差构造中点坐标和斜率的关系求解,然后可套用弦长公式求解弦长. 三、焦点弦长问题: 例3、(同例1、⑵) 另解:⑵∴椭圆的右焦点()2,0F ,∴2 l 的方程为: )2y x =-, 代入椭圆C 的方程) 222162y x x y ?=-??+ =?? ,化简得,2 51860x x -+=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方法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x - 6)2 + y 2 (x + 6)2 + y 2 m - 1 2 圆锥曲线 1. 圆锥曲线的两定义: 椭圆中,与两个定点 F 1 ,F 2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 且此常数 2a 一定要大于 F 1F 2 ,当常数等于 F 1F 2 时,轨迹是线段 F 1 F 2 ,当常数小于 F 1 F 2 时,无轨 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 F 1 ,F 2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小于|F 1 F 2 |, 定义中的“绝对值”与 2a <|F 1 F 2 |不可忽视。若2a =|F 1 F 2 |,则轨迹是以 F 1 ,F 2 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2a ﹥|F 1 F 2 |,则轨迹不存在。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如方程 - = 8 表示的曲线是 (答:双曲线的左支) 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方程): (1) 椭圆:焦点在 x 轴上时 x a 2 + y 2 b 2 = 1( a > b > 0 ),焦点在 y 轴上时 y a 2 + x 2 b 2 =1( a > b > 0 )。方程 Ax 2 + By 2 = C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0,且 A ,B ,C 同号,A≠B)。 若 x , y ∈ R ,且3x 2 + 2 y 2 = 6 ,则 x + y 的最大值是 , x 2 + y 2 的最小值是 (答: 5, 2 ) (2) 双曲线:焦点在 x 轴上: x a 2 - y 2 b 2 =1,焦点在 y 轴上: y a 2 - x 2 b 2 =1( a > 0, b > 0 )。方程 Ax 2 + By 2 = C 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0,且 A ,B 异号)。 如设中心在坐标原点O ,焦点 F 1 、 F 2 在坐标轴上,离心率e = 则 C 的方程为 (答: x 2 - y 2 = 6 ) 的双曲线 C 过点 P (4,- 10) , (3) 抛物线: 开口向右时 y 2 = 2 px ( p > 0) , 开口向左时 y 2 = -2 px ( p > 0) , 开口向上时 x 2 = 2 py ( p > 0) ,开口向下时 x 2 = -2 py ( p > 0) 。 3. 圆锥曲线焦点位置的判断(首先化成标准方程,然后再判断): (1) 椭圆:由 x 2 , y 2 分母的大小决定,焦点在分母大的坐标轴上。 如 已知方程 x + y 2 2 - m = 1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答: (-∞,-1) (1, 3) ) 2 (2) 双曲线:由 x 2 , y 2 项系数的正负决定,焦点在系数为正的坐标轴上; (3) 抛物线:焦点在一次项的坐标轴上,一次项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 提醒:在椭圆中, a 最大, a 2 = b 2 + c 2 ,在双曲线中, c 最大, c 2 = a 2 + b 2 。 4.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x 2 y 2 (1) 椭圆(以 + a 2 b 2 = 1( a > b > 0 )为例):①范围: -a ≤ x ≤ a , -b ≤ y ≤ b ;②焦点: 两个焦点(±c , 0) ;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 x = 0, y = 0 ,一个对称中心(0,0),四个顶点(±a , 0), (0, ±b ) , 2 2 2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