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SE-01-14-01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实施细则-20101209

QHSE-01-14-01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实施细则-20101209
QHSE-01-14-01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实施细则-20101209

1 目的

规范职业健康管理要求,为进一步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指南。

2 适用范围

总公司及各所属单位。

3 编制依据

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并购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办法》,QHSE-01-10,2010,总公司。

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承包商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办法》,QHSE-01-11,2010,总公司。

3.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法》,QHSE-01-14,2010,总公司。

4 释义

4.1 职业健康管理

特指与工作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职业健康管理。

4.2 职业病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3 职业接触限值(OEL,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4.4 职业健康监护

是以预防为目的,依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

a)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

应急健康检查);

b)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4.5 职业禁忌症

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4.6 作业场所

作业人员可能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活动场所,如生产厂区、终端、海上生产平台、船舶等。

4.7 生产经营单位

有作业场所的管理机关,如拥有一个或多个海上油气田的分公司、拥有一个或多个炼油厂的二级或三级管理机关等。

5 管理要求

5.1 管理人员设置

各所属单位应指定专人全职或兼职负责职业健康管理事务,了解、掌握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组织职业健康培训,制定职业健康管理程序等。

5.2 职业健康管理应纳入QHSE管理体系

各级生产经营单位应将职业健康管理纳入QHSE管理体系,在QHSE体系文件中应体现职业健康管理的内容,在有关员工培训、承包商管理、事故报告和调查、应急响应、审核/检查等程序中应包括对职业健康的要求。

5.3 制定职业健康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

各级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职业健康管理目标、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健康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程序性要求:

a) 各作业阶段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控制;

b) 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计划;

c) 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体检测方案;

d) 员工职业健康体检方案;

e)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要求;

f) 作业现场个人防护设备/器材的管理内容;

g)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三同时”管理内容。

5.4 资产并购和资产剥离的管理

在资产并购之前,应实施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应包括职业健康管理的内容,如职业卫生方面的许可、重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曾患有职业病的人数等。资产收购的QHSE尽职调查应依照《收并购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办法》(QHSE-01-10)实施。

5.5 用工及承包商的管理

各级生产经营单位在招用员工时,应书面告知职业危害和健康风险,告知内容应至少包括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将履行的责任、员工应尽的义务等信息(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模版)见附件1),公司鼓励各级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告知说明。在与承包商签订施工、服务合同时,应依据《承包商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办法》(QHSE-01-11),在合同中体现职业健康方面的要求。

5.6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

作业场所是人员可能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地方,因此,对作业场所的严格管理是减少职业伤害、保障人员健康的一道重要屏障。对作业场所的管理(见附件2)包括:

a) 识别和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

b)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c) 危害因素的控制和个人防护器材的配备;

d) 危害信息沟通;

e) 培训和教育等。

5.7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依据员工的职业接触史,通过系统地定期或

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地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分析其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管理层和员工。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见附件3)。

5.8 统计、检查、审核

正确的数据统计是管理的基础,各级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完善职业健康管理的数据统计和上报制度,应在各种检查、审核中纳入职业健康管理的内容,并反映在HSE月度和年度报告中。在年度HSE工作总结中,应尽量通过统计数据体现管理水平。各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管理统计的数据包括:

a)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比例%(OER);

b) 职业健康体检比例%;

c) 疑似职业病率(SOIFR);

d) 职业病发病率(OIFR);

e) 已通过评审的建设项目/应评审的建设项目数(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防护设施基本设计审查、控制效果评价和验收)。

6 附则

本细则由总公司风险管理办公室组织解释。

【正文结束】

附件1: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模版)

附件2: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要求

附件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要求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样版)

同志:

您将要工作的场所可能存在着、、等职业危害因素。如防护不当,可能对您的、、健康造成损害。

公司已经采取了措施,尽可能防止伤害事件的发生,并将为您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保护和培训。同时请您履行以下义务:

1.严格遵守工作场所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4.定期参加职业健康体检;

特此告知。

欢迎您随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

用人单位盖章本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要求

作业场所是人员可能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地方,因此,对作业场所的严格管理是减少职业伤害、保障人员健康的一道重要屏障。对作业场所的管理应至少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1 识别和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

1.1识别和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目的

找出重点设施和作业、重点危害因素、重点接触人群,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减少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1.2作业场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危害因素包括

1.2.1 物理因素:噪声、振动、紫外线、高温、高气压、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1.2.2 化学因素: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各种粉尘。

1.2.3 生物因素:各种致病病原体。

1.3 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推荐做法

1.3.1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危害程度和控制优先程度

由于在作业场所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作业中和不同的地点,会接触不同的危害因素,或在不同的时间段接触不同浓度/强度的危害因素,因此,识别和分析应从作业人员的工种、作业类型、接触的方式、接触的频率、作业环境、危害因素的特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接触危害因素的程度、可能出现的后果以及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等。见下列表一、表二、表三。

表一、接触水平、危害程度、控制优先程度之间的关系(OGP推荐做法):

表二、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分级

表三、职业病危害程度分级

1.3.2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根据分析的结果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如下措施(如下表):

优先级别

可能需要采取的行动或措施

立即停止接触;

立即按照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层; 识别所有的危害源;

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为员工提供劳保用品作为短期防护手段,同时采取更好的工程

控制措施;

安排接触超标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应急职业健康体检;

识别并采取良好的工作方式和改进措施,考虑各个层次的控制措施;

采取措施后,重新做健康风险评估;

例如:在事故状态下,人员可能会接触到超量的电离辐射、剧毒化学品等。

将接触值降低到OEL之下(危害程度1-2),或考虑将接触值降低到0.5OEL之下(危害程度3-5),即使用PPE作为短期控制措施,考虑永久性的工程控制措施;

识别并采取良好的工作方式和改进措施,考虑各个层次的控制措施;

安排接触的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采取措施后,重新做健康风险评估;

例如:人员可能会短时间地接触高噪音、或在检维修作业、采样、

化验等作业中接触到有害的化学因素。

识别并采取良好的工作方式和改进措施,考虑各个层次的控制措施;

考虑是否需要做员工接触危害因素的检测;

采取措施后,重新做健康风险评估;

这个级别的危害一般不需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可以与其它HSE管理措施结合起来,

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4 识别和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管理要求

1.4.1 首先考虑可引起《职业病目录》中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1.4.2 有生产作业人员参与识别和分析。生产作业人员的经验和他们对生产作业过程的了解是非常有价值的。

1.4.3 对识别和分析过程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做详细的记录,并在作业现场妥善保存这些记录至少五年。妥善保存意指这些记录可在作业场所被外审、上级审核、政府检查时随时查阅。

1.4.4 一般应每年进行一次识别和分析,以保持持续改进。如果在作业设施、作业方式和工艺、原辅料等发生重大变更,应重新进行识别和分析。如果没有变化,可适当延长识别和分析的间隔时间。

1.4.5 参考使用附表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记录样板表格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1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

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向从业人员公布,并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向政府监管部门报告。

2.2 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目的是定量分析作业现场的危害程度和人员接触危害因素的水平。检测分为场所危害因素检测、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检测和个体接触检测:

2.2.1 场所检测:检测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例如:检测厂区、车间、或某台设备周围的噪音、粉尘、空气中化学品浓度等。通过识别后应制定检测计划,定期检测重点场所的重点危害因素,并妥善保存检测记录。

2.2.2 作业检测:检测某项特殊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例如:检测某项检维修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检测油气采样、更换过滤器、取/放清管球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等。通过识别后制定检测计划,检测某些特殊作业中的重点危害因素,并妥善保存检测记录。

2.2.3 个体接触检测:针对作业人员测量个体接触危害因素的水平,例如:放射作业人员接触放射剂量的检测、检测巡检人员在厂区巡走一个工作日所接触的噪声和其它化学品等;个体接触检测又可分为长期监测和临时检测,通过识别后应制定检测计划,针对重点作业跟踪监测重点人群,并妥善保存检测记录。

2.3 检测报告应记录:

a) 检测人;

b) 检测日期和时间;

c) 检测仪器的型号、检测范围、标定日期;

d) 检测时的天气和其它必要的环境条件;

e) 检测时的设备工况;

f) 检测时的作业过程描述;

g) 检测数据;

h) 检测所依据的方法标准;

i) 报告日期和报告人签字;

j) 如果是外部机构来检测,还应包括检测机构的名称和资质证明。法规要求的检测应按照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

2.4 现场检测记录和个体接触检测记录应保留至少三十年。

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和个人防护器材的配备

3.1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目的是减少人员接触危害因素的可能性或接触水平,从而保护人员健康。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按照控制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3.1.1 工程控制:通过工程措施降低或减少危害因素的产生。

3.1.2 工艺控制: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参数、使用低毒或无毒的原辅料等措施,减少危害因素的程度。

3.1.3 监控报警:对于不能用工程或工艺控制消除的重大危害因素,应考虑采用适时的监控报警装置,如硫化氢探测系统。

3.1.4 行政管理:通过合理的作息时间、培训、信息沟通、演练等措施,使作业人员认识危害因素,减少接触危害因素的程度。

3.1.5 个体保护:通过以上措施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向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适用的个体劳动保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应符合下列原则和标准:

3.1.5.1 不得用个人防护用品代替工程措施来减少职业接触。应首先考虑使用工程措施或低害的工艺来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用监控报警、行政管理手段来减少接触危害因素的可能性。

3.1.5.2 所有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是适用的、合格的正规产品。在噪音超过85

分贝的地方作业,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听力保护措施,在噪音超过90分贝的地方作业,应为作业人员提供耳塞和耳罩双重听力保护。

3.1.5.3 在可能存在高毒(如硫化氢)、缺氧/富氧危害的作业环境,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正压式呼吸保护,过滤式呼吸保护是不可接受的。

3.1.6 实施工程控制和工艺控制的最佳时期是在项目的设计/建造阶段。

4 危害信息沟通

4.1 沟通危害信息的目的是使作业人员了解、掌握作业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信息,信息沟通的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作业场所沟通手段有:

4.1.1 提示标志: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应张贴醒目的提示标志,如进入高噪声区佩戴耳塞/耳罩等。

4.1.2 警示说明: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4.1.3 操作程序:在某些特殊作业的操作程序中,应包括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以及防护措施、适用的个人防护设备或器材、正确的使用方法等内容。

4.1.4 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化学品安全说明书记录了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生产厂家或供货商的联系信息、应急措施等。作业场所应保留所有在用化学品的安全说明书,以备随时查阅。

4.1.5 检测结果公示:定期在作业场所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结果,公布的方式应使现场人员易于获取信息,如可以是张贴,或通过内部网络公布等。

5 培训和教育

5.1 各生产经营单位和作业场所的管理者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教育,其目的是使作业人员掌握有关职业病危害的知识和避免危害的技能。培训/教育可以分为:

5.1.1 知识培训:包括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场的操作程序、危害因素的知识等。

5.1.2 技能培训:包括正确穿戴/使用个人防护器材,正确操作现场采样、检测设备,正确阅读和理解现场的提示、警示标识、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等。

5.2 培训/教育的方式可因地制宜,如上岗培训、在岗培训、脱岗培训、HSE会议等,各生产经营单位和作业场所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教育计划,并做好培训记录。

附件: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记录表1 识别部分

表2 工种描述

表2a 有害作业列表

表3 作业详细描述

表4 建议

附件3: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要求

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员工的职业接触史,通过系统地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地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分析其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管理层和员工。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详见附件二。

1 职业健康检查

1.1 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是通过体检、分析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接触者的健康影响及其程度,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2 职业健康检查与一般健康检查的不同之处在于:应该选择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针对受检者的工种和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来安排检查项目。各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接触的员工安排职业健康检查。

1.3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和应急检查:

1.3.1 上岗前检查

对从事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在参加该项工作前进行的检查,目的是掌握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有关健康的基础资料,发现职业禁忌。

a) 由于上岗前检查是为了发现职业禁忌人员及为以后健康状态的动态观

察留下本底资料,因此检查项目的选择既要有特异性,又要有普遍性;

b) 对于转岗从事可能接触与原岗位不同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也应进行上

岗体检;

c) 如果招聘的人员已有从业史,应了解其职业经历,要求其提供以前的职

业健康体检资料,应考虑针对以前接触的危害因素安排体检项目。

1.3.2 在岗期间定期检查

对已经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目的是及时发现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早期损害或可疑征象,了解群体的健康水平,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a) 体检的间隔和项目应根据接触的有害因素性质和危害程度、接触方

式、接触水平、以及工作场所中是否存在其它有害因素而定;

b) 转岗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没有明显变化的,可继续按在岗体检进

行。

1.3.3 离岗时检查:为离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人员安排的体检,离岗时检查包括离开公司和在公司内离开现有岗位转入新的岗位。

a) 如果转岗后可能接触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与上岗体检同时进行;

b) 离岗时间与在岗体检时间小于90天的,在岗体检可视为离岗体检。

1.3.4 应急检查:当怀疑作业人员接触到的危害因素超过最大容许浓度(MAC)时,应安排接触人员进行应急体检,以确认作业人员受影响的程度。如果确诊健康受到损害,应作为损失工时的人员伤害统计

1.3.5 医学随访:如果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发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医学随访检查。随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有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劳动者从事该作业的时间长短、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1.4 一般来说,当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可能达到或超过0.5*OEL,就应该安排相应的健康检查,并按照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统计。

1.4.1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比例%(OER)=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员工总人数。

1.4.2 职业健康体检比例%=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人数/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

1.5 由于许多职业健康体检项目与一般健康体检项目是相同的,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将职业健康体检与一般健康体检合在一起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应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的检查项目和周期进行。

1.6 应指定专人或委托专业机构妥善保存职业健康体检档案,职业健康体检档案应至少保存三十年,要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和尊重个人健康资料的隐私权。员工有权了解本人的健康监护和医学检查资料。

2职业禁忌和职业病的处理

2.1 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者,对新上岗员工,应不安排其从事接触相关有害因素的作业;对在岗员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妥善安置。对在体检中发现异常者,应安排复查,如果进入职业病诊断,应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程序执行。对确诊为职业病者,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伤保险的有关程序为其申请工伤保险。

2.1.1 应注意收集如下基础数据:

a) 疑似职业病率(SOIFR)=怀疑为职业病的人数x 1,000,000/人工时;

b) 职业病发病率(OIFR)=确诊为职业病的人数x 1,000,000/人工时。

2.1.2 疑似职业病: 是指从发病后进入职业病诊断程序到确诊为职业病这段时期。

a) 由于职业病的复查、诊断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从疑似、复查到确诊往往

会跨年度。因此,只有确诊的病例才纳入职业病发病率的统计数据;

b) 疑似病例一旦确诊为职业病,则按照职业病统计,一旦最终结论为非职

业病,则从疑似职业病统计中去除;

c) 举例:某公司2006年有两例疑似职业病,该公司的年人工时为

2,000,000,当年的疑似职业病率为2x1,000,000/2,000,000=1.0,职业

病发病率为0;到2007年底,没有新发疑似病例,但2006年病例中只

有一例确诊为非职业病,因此,2007年的疑似职业病率为0.5,职业病

发病率仍为0;到2008年底,另一例确诊为职业病,则疑似职业病率为

0,职业病发病率为0.5。

3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1 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资料来源是多渠道的,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的个人档案:员工职业健康体检是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主要来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a)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b)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c)职业病诊疗等员工的健康资料。

3.1.2 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记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记录是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证据,是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其信息应包括:

a)作业场所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强度,有识别的记录和检测记录;

b)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有个体检测记录;

c)主要的防护措施。

3.1.3 职业健康监护的相关资料,包括:

a)职业健康体检委托书;

b)职业健康体检总结报告和健康监护评价报告;

c)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

d)其它与职业健康监护相关的资料。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2010年度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落实《2010年度淮安市健康教育工作要点》,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的要求,结合我区近几年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指标 (一)、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本地区的专业工作。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地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围绕重大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当地居民健康素质的持续提高。 1、按照“纲要”的要求制订2010年度工作计划,并对辖区有关单位及重点人群进行督导评估。 2、健全覆盖全区90%以上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网络,呼吁、敦促有关单位为健康教育工作添臵必要的服务设施。 3、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重点做好防治性病、艾滋病、结核、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4、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为农民送医药、送知识;加强农村流动人口和乡镇企业工人就业前健康教育培训;至2010年底,按照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的要求,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80%;农村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70%,积极参与以市为单位组织开展农民健康素质评估。 5、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并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至2010年底,按照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的要求,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70 %以上。 6、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即:按照纲要的要求开展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及公共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至2010年底,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70%、60%;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0% ;新职工、女工、接毒接尘工人的岗前、岗位安全与健康培训率达到100%;2010年底,大型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 7、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人群主要指妇幼和老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进生殖健康的全面发展。加强城乡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健康知识

职业健康知识 1.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与分类 (1)职业危害因素定义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2)职业性危害因素分类 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和其它因素。 3)物理因素 是生产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不良的物理因素,或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高低气压、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与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这些都可以对人产生危害。 4)化学因素 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也称为工业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气、蒸气或气体的形态遍布于生产作业场所的不同地点和空间,接触毒物可对人产生刺激或使人产生过敏反应,还可能引起中毒。 5)生物因素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在作业环境中都可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

真菌等。 6)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 如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的不合理,工作的紧张程度等;个人生活习惯的不良,如过度饮酒、缺乏锻炼等;劳动负荷过重,长时间的单调作业、夜班作业,动作和体位的不合理等都会对人产生影响。 7)其他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如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国民的文化教育程度、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安全、卫生的投入和管理带来影响。另外,如职业卫生法制的健全、职业卫生服务和管理系统化,对于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减少作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也是十分重要的。 2.职业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1)职业病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被可引致铍肺;氟可致氟骨症;氯乙烯可引起肢端溶骨症;焦油沥青可引起皮肤黑变病等。 (2)职业病的分类 我国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颁布《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将10类共115种职业病列入法定职业病,包括:

职业健康体检作业规定

职业健康体检作业规定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同仁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特订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同仁 3.名词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 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 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岗前职业病体检:是指对准备从事某种接触生产性有害因素作业的工人进行的预防性体格 检查。 岗中职业病体检:是指对已从事某种接触生产性有害因素作业的工人进行的体检,发现职 业病禁忌者,使其脱离有害环境,保护工人健康。 离岗时职业病体检:是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在提出离职时需做的体检。 4.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内容说明: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主要分为:物理因素、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根据所在岗位接触到的职业因素做相应的体检项目,主要包括:预检、内科、尿检、验血、影像科、B超、心电图、肺功能、电测听等。 职业病体检 针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各岗位所接触的职业危害(附件1,2)相关项目,做相应的体检,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实施方案图文稿

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实施 方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 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局职工健康水平,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东丽区环保局健康促进机关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国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创建健康促进机关的组织机构,并制定有利于单位职工健康的相关制度。 (二)创建无烟单位(方案见附件)。全局所有办公室、会议室、食堂、楼道等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吸烟。 (三)组织开展创建健康促进机关的相关文体活动。(四)积极改善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努力达到标准要求。 (五)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职工对健康促进机关的知晓率达90%以上。 三、时间安排 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启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局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启动大会。 第二阶段:全面达标。制定我局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组织实施并监督指导,全面推进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第三阶段:效果评价。对照标准自查提高,完善创建工作的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健康促进机关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并提交评估资料,迎接验收。 四、组织机构 我局成立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我局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协调安排及日常监督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五、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体制机制、领导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政策。 1、把我局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健康促进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健康的工作实施方案。 2、给予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经费保证,并规范管理。 (二)营造社会氛围,广泛舆论宣传,提高对健康促进县(区)的认知。 要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局职工对健康促进机关理念和策略的认识,从而提升职工及家人健康素养水平。 (三)健康促进重点工作。 1、动员全局职工参与创建活动。负责组织督导考核“健康促进机关”各项指标的落实和健康促进机关创建材料的审核上报。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病概论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指人们在从事行业和工作活动中,保持符合保护健康、防止疾病所必须的情况、状况以及达到这种状态所实施的行为和过程。 2、什么是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受不良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给劳动者带来危险和伤害,其中包括事故和疾病等多种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3、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什么叫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规定并正式公布的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2002 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 5、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明确: 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即可防止疾病发生;

⑵病因可测: 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⑶群体性: 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⑷多无特效药: 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6、如何发现职业病最有效是做职业性体检就业前体检: 发现职业禁忌症在 岗体检: 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离岗体检: 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 7、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皮肤(有些 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噪音、振动、高温、光线过强、电离辐射等。化学性危害因素:强酸强碱、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 生物性危害因素:病源微生物等。 心理性危害因素:工作压力大等。 三、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 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 制度

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不断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全面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葫芦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各部、室、作业公司及独立子公司、分公司和劳务外包公司、工程外包公司。 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健康体检标准》 4. 定义 4.1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2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

各种危害。 4.3 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4.4 职业病禁忌症: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她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6. 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7. 职业健康检查分类 职业健康监护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 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 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8. 职责 8.1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新入职员工职业危害告知。 人力资源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管理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管理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管理 1.节能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遵守现场和生活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宿舍、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倒在盥洗池,生活垃圾放在生活区垃圾桶内,剩菜剩饭倒在泔水桶内。 2.节能施工分包商应结合季节特点,做好作业人员的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寒保暖、防疫等工作。高温季节适当调整施工作业时间,避免高温作业引发健康安全事件。 3.现场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应设有专人打扫。 4.操作人员的鞋应放置在宿舍外已设置鞋架上,作业人员晾晒衣物应在生活区专设的晾晒衣物的晒衣架上,不得自己随处拉绳晾晒衣物。 5.食堂剩菜、剩饭、新鲜蔬菜应放在食堂冷藏柜内,不经冷藏隔夜的剩菜和剩饭不得食用。食堂厨房、备餐间做好灭蝇和防鼠,以防传染病的发生,防鼠挡板采用金属材料包裹,防止老鼠啃咬。 6.食堂制作间的炊具宜存放在封闭的櫉柜内,刀、盆、案板等炊具应生熟分开。食品应有遮盖,遮盖物品应有正反面标识。各种佐料和副食应存放在密闭器皿内,并应有标识。 7.食堂外设置的密闭式泔水桶应每餐清运一次。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 8.生活区开水炉、电热水器或饮用水保温桶,夏天要有凉开水供应,天冷时保证饮用开水的温度,施工作业面操作人员集中位置流动保温水桶应保证开水的供应。 9.现场民工学校除做民工培训和学习外,还可兼做文体活动室, 第 2 页共 4 页

工作场所的健康保护及促进

工作场所的健康保护及促进 前言 工作人力是生产单位最要紧的部分,如果其健康受损迟早将损及生产力。雇主办理健康促进计划,可使员工疾病及失能减少,避免生产力的损失,并改善员工的健康及士气,及节制雇主健康保险费用增加。 透过政府法规规定,雇主要对工作环境安全及职业伤病之治疗复健及赔偿负责。 健康保护、促进计划不仅涵盖员工还应推及其家人。1987年,WHO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专家委员会Dr. Lu Rushan一再强调:员工健康促进是职业健康服务之必要部分。 为甚么在工作场所施行? 工作场所是员工聚集及终日所待之地,是最方便可以找到他们的地方。 员工间友情及分享相似的兴趣和关心会形成同侪压力,使工人参加且持续于健康促进计划。大部分员工会一直待在相同的公司──能持续参与健康促进计划并获利。.N7F 健康促进计划有用吗? 如同疫苗控制某些传染病,职业健康安全计划确能降低职业伤病的严重性和发生频率。

早期侦测适当治疗可以减轻疾病程度和次数,并减少死亡率这是众所所知的事。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型态和成功的克服精神上的重压,可以改善健康和工作能力并达成WHO定义之健康。 仍然有一些人很质疑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的价值,这可能是因为设计良好和控制变因的研究仍然缺乏,尤其大部分的预防计划都需要较长时间来显现其效果。然而在1993年健康计划报告中,Freis 等人(Health Project report, Freis et al., 1993)指出有越来越多的文献证实,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在减少健康照顾费用上确有效用。 Pelletier (1991),收集了24个发表在1980至1990年间的综合性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所有的计划都达成了工人健康改善,降低缺席率和失能,增加生产力;在各方面均显现正面效果。两年之后,Pelletier又回顾了1991至1993年间的24篇计划,其中23篇再次显示了正面的效果。虽然想拥有证据以肯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是众所期待的,但事实是下决定开始这样的计划,往往并非一定要有这样的证据不可。多数的计划大多只是基于相信预防真的有效,而这点也广为大家所接受。 综合计划的架构 要有清楚的目标:主管所支持,员工所接受。 最高阶主管的背书,劳动部门的介入,和持续分派足够资源以达成目标。 有效的跨部门合作协调,成立劳资双方委员会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49747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福建中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晋江移动通信枢纽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生产调度楼工程项目部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职业健康方针及管理目标 1、职业健康方针: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文明施工、共益发展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职业危害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及职业病、地方病的发生。 二、职业病种类及防治措施 1、职业病种类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易发生的职业病有:中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皮炎、高原病、矽肺病(粉尘矽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噪声聋、沥青中毒、振动病等。 2、职业病防治措施 2.1、中暑防治措施 1)、技术措施:合理设计施工工艺过程,隔绝热源,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加强通风。 2)、保健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创造一个舒适、凉爽的休息环境,保证高温作业人员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加强营养,供应合适的清凉饮料;加强个人防护;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禁止有高温作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高温作业。 3)、组织措施:加强领导和管理,认真执行防暑措施。 4)、职工上岗前应进行体检,在岗期间每年体检一次。凡查出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者应禁止或脱离高温作业。5)、当在高温或烈日下工作一定时间之后,出现头晕、出汗、口渴、恶心、胸闷、心悸、乏力等中暑先兆症状时,应当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服防暑药品、清凉饮料及擦拭防暑药品万金油、袪风油,预防病情发展。 6)、如果已经发生中暑,应尽快把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扣和

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

编号:SM-ZD-19130 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 第四条公司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第五条公司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第六条公司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七条公司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

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第八条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第九条本公司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一般为一年。 第十条公司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十二条公司当按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十三条员工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来源: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94。 【职业健康监护】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种类】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观察对象】指具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心悸、多汗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列为观察对象,来源: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5-88。 【职业禁忌证】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

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传染病】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可能在作业场所接触到的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来源:安监总职安〔2007〕20号。 【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来源: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监测、评价规范,SY6284-2008。 【临时性工作场所】一年内联系生产不足3个月或者一年内间断生产不足4个月的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来源: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监测、评价规范,SY6284-2008。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概述 (一)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工作场所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从事职业活动的地方。 广义的工作场所按行业分为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科研等; 狭义的工作场所是指职业人群从事劳动生产活动的地方,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 指通过提供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它的本质是行为改变。 国内外的卫生学家还深刻认识到保护职业人群健康的关键,不在于治疗有病的人,而在于治疗有病的作业场所,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概念相同。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 指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学手段干预工作场所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它包含了企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组织,职工的健康教育、积极参与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环境,以及加强卫生服务等。 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期改善作业条件、增进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从而达到促进职工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其本质是行为和环境的双重改变。 (二)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已成为职业医学的重要内涵。据WHO资料,目前世界上就业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50%,而就业年龄段为20~60岁,可见职业人群是人类社会最富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宝贵资源,他们的文化技术素养、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状态,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进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 健康的工作场所是一个员工们相互协作,为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良好达到一致认同的地方。 这个场所应该为所有员工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组织环境方面的服务,以保护和促进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企业、单位开展健康促进,将会为员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并享有必要的卫生保健服务,指导员工增强自信,减少压力,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应对不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使之利于促进自身、家庭及社会的健康。 二、健康教育内容 (一)职业卫生知识与防护技能教育 职业卫生知识与防护技能范围很广,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不仅包括各种有害因素的特点和对健康危害的特点,还应包括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及如何改造环境和改善劳动条件等内容。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消除职业紧张,预防身心疾病 引起精神紧张或精神疲劳的职业和工作主要有: 长期从事简单重复的作业、长期与家庭、社会隔离的工作、上班时间经常变动的工作、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职业健康管理知识 【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来源: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94。 【职业健康监护】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种类】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观察对象】指具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心悸、多汗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列为观察对象,来源: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5-88。 【职业禁忌证】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传染病】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可能在作业场所接触到的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来源:安监总职安〔2007〕20号。

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评价规范

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评价规范 (一)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处理意见 1、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 2、以下纯音测听结果应列为职业禁忌证 (1)双耳3K、4K、6KHz平均听阈≥40dB (2)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0.5K、1K、2K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25dB。 (3)中度以上(包括中度)传导性听力损失; 3、内科检查结果为II期或III期高血压及器质性心脏病者亦为噪声作业禁忌证。(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处理意见— 1、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观察对象 2、以下三种情况结论为:“未发现职业性噪声聋改变”“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及疑 似职业病,可继续从事原工种工作” (1)双耳听力正常曲线; (2)双耳语频听阈正常且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 (3)纯音测听检查为轻度传导性听力损失; (4)任一听力为混合性听力损失,其结果以该耳骨导来评价,具体内容同该条前3项; 3、以下结论为:“建议脱离噪声环境7天后复查纯音测听”--- (1)0.5K、1K、2K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 (2)双耳3K、4K、6K平均听阈≥40dB; (3)噪声敏感者(指上岗前听力正常,在噪声环境下工作1年。任一耳3K、4K、6KHz中任一频率听阈≥65dB);

(4)纯音测听检查为中度或中度以上传导性听力损失; 4、经复查确诊后,仍属于以下情况应列为职业禁忌证,结论为:“不宜从事噪声作业工种” (1)噪声敏感者; (2)双耳3K、4K、6KHz平均听阈≥40dB且伴耳鸣; (3)0.5K、1K、2K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非噪声原因引起); (4)纯音测听结果为中度或中度以上传导性听力损失; (5)语言频率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 (6)有家族性聋、听神经瘤、药物神经性聋、美尼尔综合征等病史; (7)II期或III期高血压; (8)器质性心脏病。 5、经复查确诊后,仍有以下情况,结论为“建议提请职业病诊断”— (1)双耳3K、4K、6KHz平均听阈≥40dB且伴耳鸣(灵活掌握); (2)听力较好耳语频平均听阈≥26dB。 (三)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处理意见— 1、目标疾病--- 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观察对象 2、以下三种情况结论为:“未发现职业性噪声聋改变”“未发现疑似职业病”--- (1)双耳正常听力曲线; (2)双耳语频听阈正常且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 (3)纯音测听检查为传导性听力损失; (4)任一耳听力为混合性听力损失,其结果以该耳骨导来评价,具体内容同该条前3项。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本规定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局《项目管理手册》编制。 1.2 指导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以满足国家、地方政府和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实现施工安全目标。 1.3 项目应依据局《项目管理手册》及本规定形成《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并严格按照本规定和《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对现场职业健康安全进行控制。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承接、施工的工程项目。 3 要求 3.1 法律法规 项目工程部应根据项目施工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情况,结合公司下发的有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识别确认(增减)形成本项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3.2 危险因素识别及评价 3.2.1 项目工程部门依据公司危险因素台帐,根据项目特点对项目全部活动(包括所有进行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设施,考虑七种风险类型进行风险确认或辨识,形成《项目风险因素台帐》。 3.2.2 对确定的《项目危险因素台帐》和公司下发的《重大危险因素清单》,组织确认、评价后形成《项目重大危险因素清单》。 3.2.3 实施中若因设计、施工工艺等变化导致涉及危险因素、重大危险因素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更新,并报公司工程技术部1份。 3.3 目标指标 3.3.1 项目工程部组织制定与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目标指标,并在《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中明确。 3.3.2 项目部每月组织的对各部门及分包方的考核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内容,每年及竣工时对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进行考核。 3.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3.4.1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体现,项目工

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 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局职工健康水平,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东丽区环保局健康促进机关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国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创建健康促进机关的组织机构,并制定有利于单位职工健康的相关制度。 (二)创建无烟单位(方案见附件)。全局所有办公室、会议室、食堂、楼道等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吸烟。 (三)组织开展创建健康促进机关的相关文体活动。(四)积极改善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努力达到标准要求。 (五)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职工对健康促进机关的知晓率达90%以上。 三、时间安排 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启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局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启动大会。 第二阶段:全面达标。制定我局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组织实施并监督指导,全面推进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第三阶段:效果评价。对照标准自查提高,完善创建工作的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健康促进机关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并提交评估资料,迎接验收。 四、组织机构 我局成立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我局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协调安排及日常监督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五、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体制机制、领导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政策。 1、把我局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健康促进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健康的工作实施方案。 2、给予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经费保证,并规范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基本知识

职业健康安全基本知识 第一节安全管理理论 一、木桶原理 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启示:由此演绎出弱项管理的概念,在安全管理工作也应实施弱项管理,识别影响安全工作的主要原因或薄弱环节,集中优势资源加以改进,对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进行剖析,举一反三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同时,应对间接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与整改;当然,在改进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短板或弱项,对此应本着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来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良好态势。 二、冰山理论 美国科学家海因希里提在研究安全健康环保中提出了冰山理论。他认为,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形成一个像冰山一样的三角形,一个暴露出来的严重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掩藏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看不见的部分,却庞大的多。 启示:安全管理中,重点应该是放在未暴露的隐患问题的解决上。一般情况下,但凡发生了事故的地方,必然存在许多的未暴露的隐患问题。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对未暴露的安全隐患问题的排查、发现

和及时解决。将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安全管理重点尽可能往前移。在安全管理中,不能单打一,必须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往下看,让班组成员参与,一线人员人人都有安全责任,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好,保护好,规范好。往左右看,让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参与,多听非相关人员的建议,有时旁观者要比当局者清楚。往上看,造成这种隐患的原因,必然存在安全管理的疏漏,而安全管理存在着疏漏,必然存在着企业管理上的某些问题。 三、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定律是指微小的起因加之相应因素的相互作用,极易产成巨大的和复杂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微小的事件容易连锁造成极大的事故。 启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应注重细节管理,建立健全动态跟踪与考核管理体系,在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基础上真正务实地做到防微杜渐,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将危险源控制在能量受控状态;安全工作无小事,有时一次人身伤亡事故在进行原因分析时,往往是由于一时的疏漏造成的事故,企业应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管理应该小题大做的管理理念,从抓细节入手进而以点带面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四、南风法则 “南风法则”(温暖法则):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

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2)

.. 文件类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YKCDC/GGL-TJ-03-2003 文件名称: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第01版第0次修改第1页共1页 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制度 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我中心《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2. 凡从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档案实行专人保管。 3. 严格依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要求,建立档案。不可随意减少或增加档案的内容。 4. 中心相关科室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帮助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确保全面、真实地反映劳动者每一阶段自身的健康状况。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包括: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 档案各种资料的填写,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严禁弄虚作假,科室每月对各项体检结果归档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6. 体检室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30日内,将体检结果(体检报告正本)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体检室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 7.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8. 体检室月底将体检报告副本及相关材料交科室文档管理员保管。 9. 体检报告应按照不同类别装入档案盒,档案盒排列有序,统一编号,每年年底归中心档案室永久保管。 ;.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管理(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管理(通用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管理(通用版) 1.节能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遵守现场和生活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宿舍、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倒在盥洗池,生活垃圾放在生活区垃圾桶内,剩菜剩饭倒在泔水桶内。 2.节能施工分包商应结合季节特点,做好作业人员的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寒保暖、防疫等工作。高温季节适当调整施工作业时间,避免高温作业引发健康安全事件。 3.现场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应设有专人打扫。 4.操作人员的鞋应放置在宿舍外已设置鞋架上,作业人员晾晒衣物应在生活区专设的晾晒衣物的晒衣架上,不得自己随处拉绳晾晒衣物。

5.食堂剩菜、剩饭、新鲜蔬菜应放在食堂冷藏柜内,不经冷藏隔夜的剩菜和剩饭不得食用。食堂厨房、备餐间做好灭蝇和防鼠,以防传染病的发生,防鼠挡板采用金属材料包裹,防止老鼠啃咬。 6.食堂制作间的炊具宜存放在封闭的櫉柜内,刀、盆、案板等炊具应生熟分开。食品应有遮盖,遮盖物品应有正反面标识。各种佐料和副食应存放在密闭器皿内,并应有标识。 7.食堂外设置的密闭式泔水桶应每餐清运一次。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 8.生活区开水炉、电热水器或饮用水保温桶,夏天要有凉开水供应,天冷时保证饮用开水的温度,施工作业面操作人员集中位置流动保温水桶应保证开水的供应。 9.现场民工学校除做民工培训和学习外,还可兼做文体活动室,应配备电视机、书报、杂志等文体活动用品。 10.卫生与防疫:施工现场专职或兼职保洁员,负责卫生清扫和生活区灭鼠、蚊、蝇、蟑螂等工作,必要时应定期投放和喷洒药物。

2019年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本

【篇一】 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的动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抓紧抓实的工作内容。为扎实开展好我局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全县卫生县城建设,特制定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卫 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促进社会对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 二、任务 按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各项宣传,特别要围绕“世界卫生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无烟日”等各种卫生日开展好主题宣传活动。在局内干部职工中,开展好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积极参与全县性的“阳光周末健康xx”等全民性活动。 三、措施 1、成立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局健康教育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充分发挥网站宣传作用,在本局自办网站中开辟栏目;宣传好《重庆市卫生城区(城市、县城)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及全县各级各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市级卫生县城创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宣传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成功做法、典型事列、先进人物;加强舆论监督力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全县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开展日常活动,加强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对相关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阳光周末健康xx”、“世界卫生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无烟日”等健康向上的活动,激发他们参与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二】 20xx年,我局健康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我县城区健康教育“三提高一降低”,既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降低疾病发生率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标准,特制定我局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