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

及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反馈取自【 D 】

A.给定输入端

B.干扰输入端

C.控制器输出端

D.系统输出端

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A 】

A.数学模型

B.被控对象

C.被控参量

D.结构参数

3.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误差信号为【 A 】

A.X i (s )-H (s)X 0(s )

B.X i (s )-X 0(s )

C.X or (s )-X 0(s )

D.X or (s )-H (s )X 0(s )

3-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偏差信号为【 A 】

A.X i (s )-H (s)X 0(s )

B.X i (s )-X 0(s )

C.X or (s )-X 0(s )

D.X or (s )-H (s )X 0(s )

4.微分环节使系统【 A 】

A.输出提前

B.输出滞后

C.输出大于输入

D.输出小于输入

5.当输入量发生突变时,惯性环节的输出量不能突变,只能按【 B 】

A.正弦曲线变化

B.指数曲线变化

C.斜坡曲线变化

D.加速度曲线变化

6.PID 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A 】

A.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性

B.提高系统的稳态性

C.降低系统的快速响应性

D.降低系统的稳态性

6-1.PID 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A 】

A.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B.提高系统的稳态性

C.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D.降低系统的稳态性

7.闭环系统前向传递函数是【 C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8.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C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

-1 D.T t Te T -+ 8-1.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C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

-1 D.T t Te T -+ 8-2.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为【 C 】 A.T t e --1 B.T t Te T t -+- C.T t e T

-1 D.T t Te T -+ 8-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为【C 】

A.0

B.T

C.1T

D.T t Te T -+ 8-4.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单位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C 】

A.0

B.T

C.1T

D.T t Te T -+ 9.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

A.零

B.常数

C.单调上升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10.干扰作用下,偏离原来平衡状态的稳定系统在干扰作用消失后【 】

A.将发散离开原来的平衡状态

B.将衰减收敛回原来的平衡状态

C.将在原平衡状态处等幅振荡

D.将在偏离平衡状态处永远振荡

11.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 A.1/s B.1 C. 21s D.1+1/s

12.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是系统对输入【 】

A.阶跃信号的稳态响应

B.脉冲信号的稳态响应

C.斜坡信号的稳态响应

D.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

13.积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滞后【 】

A.090-

B.090

C.0180-

D.0

180

14.奈魁斯特围线中所包围系统开环传递函数)(s G 的极点数为3个,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为2个,则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的奈魁斯特曲线将【 】

A.逆时针围绕点(0,j0)1圈

B.顺时针围绕点(0,j0)1圈

C.逆时针围绕点(-1,j0)1圈

D.顺时针围绕点(-1,j0)1圈

15.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

A.γ>0和g L <0

B.γ<0和g K >1

C.γ>0和)(g L ω<0

D.γ<0和)(g L ω>0

16.若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T ,则将使系统的相位【 】

A.滞后1tan ()T ω-

B.滞后1tan ω--

C.超前1tan ()T ω-

D.超前1tan ω-- 17.控制系统的误差是【 】

A.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

B.给定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

C.瞬态输出与稳态输出之差

D.扰动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

18.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 】

A.)(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零点

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C.)(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19.要使自动调速系统实现无静差,则在扰动量作用点的前向通路中应含有【 】

A.微分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比例环节

20.积分器的作用是直到输入信号消失为止,其输出量将【 】

A.直线上升

B.垂直上升

C.指数线上升

D.保持水平线不变

21.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过程是以偏差消除【 】

A.偏差的过程

B.输入量的过程

C.干扰量的过程

D.稳态量的过程

22.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为i o o o x x x x cos =++&&&,则该系统为【 】

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线性时变系统

D.线性定常系统

23.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 】

A.振荡衰减关系

B.比例线性关系

C.指数上升关系

D.等幅振荡关系

24. 微分环节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能【 】

A.增加其固有频率

B.减小其固有频率

C.增加其阻尼

D.减小其阻尼

25.用终值定理可求得)8)(5(4

)(++=s s s s F 的原函数f (s )的稳态值为【 】

A.∞ B .4 C.0.1 D.0

26.可以用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离散控制系统

D.线性控制系统

27.惯性环节含有贮能元件数为【 】

A.2

B.1

C.0

D.不确定

28.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在t =0处的斜率越大,系统的【 】

A.响应速度越快

B.响应速度越慢

C.响应速度不变

D.响应速度趋于零

29.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

A.零

B.常数

C.单调上升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30.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振幅的衰减速度取决于【 】

A.n ξω

B.ξω

C.g ξω

D.c ξω

31.单位加速度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 A.1 B. s 1 C. 21s D. 31

s

3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t x i ωsin )(=,则其输出信号响应频率为【 】

A.ω

B.n ω

C.ωj

D.n j ω

33.微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超前【 】

A.090-

B.090

C.0180-

D.0180

34.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 】

A.)(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零点

B.)(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C.)(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D.)(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3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1.0()

14.0()(2++=s s s K s G 不用计算或作图,凭思考就能判断该闭环系统的稳定状况是【

A.稳定

B.不稳定

C.稳定边界

D.取决于K 的大小

36.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量,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应使穿越频率附近)(ωL 的斜率为【 】

A.-40 dB/dec

B.-20 dB/dec

C.+40 dB/dec

D.+20 dB/dec

37.线性定常系统的偏差信号就是误差信号的条件为【 】

A.反馈传递函数H(s)=1

B.反馈信号B(s)=1

C.开环传递函数G(s) H(s)=1

D.前向传递函数G(s)=1

38.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

A.稳定性变差

B.稳态精度变差

C.超调量增大

D.稳态精度变好

39.含有扰动顺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小【 】

A.超调量

B.开环增益

C.扰动误差

D.累计误差

40.PID 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

A.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B.调节系统的增益

C.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D.减小系统的阻尼比

41.一般情况下开环控制系统是【 】

A.不稳定系统

B.稳定系统

C.时域系统

D.频域系统

42.求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条件是【 】

A.稳定条件

B.稳态条件

C.零初始条件

D.瞬态条件

43.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其闭环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与【 】

A.反馈传递函数相同

B.闭环传递函数相同

C.开环传递函数相同

D.误差传递函数相同

44.微分环节是高通滤波器,将使系统【 】

A.增大干扰误差

B.减小干扰误差

C.增大阶跃输入误差

D.减小阶跃输入误差

45.控制框图的等效变换原则是变换前后的【 】

A.输入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

B.输出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

C.输入量和干扰量保持不变

D.输入量和输出量保持不变

46.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它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是【 】

A.唯一的

B.不唯一的

C.决定于输入信号的形式

D.决定于具体的分析方法

47.衡量惯性环节惯性大小的参数是【 】

A.固有频率

B.阻尼比

C.时间常数

D.增益系数

48.三个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关系为T2<T1<T3,则【 】

A.T2系统响应快于T3系统

B.T1系统响应快于T2系统

C.T2系统响应慢于T1系统

D.三个系统响应速度相等

49.闭环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 】

A.相位裕量

B.输入信号频率

C.最大超调量

D.系统带宽

50.输入阶跃信号稳定的系统在输入脉冲信号时【 】

A .将变成不稳定系统 B.其稳定性变好 C.其稳定性不变 D.其稳定性变差

51.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52.单位斜坡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 A.1 B.s 1 C.21s D.31

s

53.线性控制系统【 】

A.一定是稳定系统

B.是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

C.是稳态误差为零的系统

D.是不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

54.延迟环节Ts e s G -=)(的幅频特性为【 】

A.)(ωA =1

B.)(ωA =0

C.)(ωA <1

D.)(ωA >1

5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开环极坐标曲线逆时针围绕点(-1,j0)的圈数等于落在S 平面右半平面的【

】 A.闭环极点数 B.闭环零点数 C.开环极点数 D.开环零点数

56.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 】

A.脉冲响应

B.阶跃响应

C.瞬态响应

D.稳态响应

57.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的系统为【 】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无差系统

D.有差系统

58.零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A.0

B.∞

C.常数

D. )()(lim 0s H s G s →

59.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

A.稳定性变差

B.快速性变差

C.超调量增大

D.稳态精度变好

60.把系统从一个稳态过渡到新的稳态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

A.静态误差

B.稳态误差

C.动态误差

D.累计误差

61.闭环控制系统除具有开环控制系统所有的环节外,还必须有【 】

A.给定环节

B.比较环节

C.放大环节

D.执行环节

62.同一系统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可有不同的【 】

A.稳定性

B.传递函数

C.谐波函数

D.脉冲函数

63.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为【 】

A.开环高

B.闭环高

C.相差不多

D.一样高

64.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

A.1

B.1/T

C.T

D.1+1/T

65.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为各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 】

A.叠加

B.相乘

C.相除

D.相减

66.非线性系统的最主要特性是【 】

A.能应用叠加原理

B.不能应用叠加原理

C.能线性化

D.不能线性化

67.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正比于【 】

A.反馈量的微分

B.输入量的微分

C.反馈量

D.输入量

68.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分别为ξ和n ω,则其共轭复数极点的实部为【 】

A.n ξω

B.n ξω-

C.d ξω-

D.d ξω

69.控制系统的时域稳态响应是时间【 】

A.等于零的初值

B.趋于零的终值

C.变化的过程值

D.趋于无穷大时的终值

70.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越小,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 】

A.稳定性越好

B.稳定性越差

C.稳态性越好

D.稳态性越差

71.二阶临界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7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A t x i ωsin )(=,则其稳态输出响应相位【 】

A.等于输入信号相位

B.一般为输入信号频率ω的函数

C.大于输入信号相位

D.小于输入信号相位

73.延迟环节Ts e

s G -=)(的相频特性为【 】 A.T ωω?1tan )(--= B.T ωω?1tan )(-=

C. T ωω?=)(

D. T ωω?-=)(

74.Ⅱ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虚轴上从右侧环绕其极点的无穷小圆弧线所对应的开环极坐标曲线是半径为无穷大,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

A.π2的圆弧线

B.πv 的圆弧线

C.-π2的圆弧线

D.π的圆弧线

7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过零时,对应的相频特性【 】

A.ο180)(-

B. ο180)(->c ω?

C. ο180)(>c ω? ο180)(

76.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

A.稳态性变差

B.稳定性变差

C.瞬态性变差

D.快速性变差

77.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A.0

B.∞

C.常数

D. )()(lim 0

s H s G s → 78.控制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多,开环放大倍数大,则系统的【 】

A.稳态性能愈好

B.动态性能愈好

C.稳定性愈好

D.稳态性能愈差

7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 】

A.微分和比例环节

B.惯性和比例环节

C.比例和积分环节

D.比例和延时环节

80.比例积分微分(PID)校正对应【 】

A.相位不变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校正 D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81.闭环控制系统必须通过【 】

A.输入量前馈参与控制

B.干扰量前馈参与控制

C.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参与控制

D.输出量局部反馈参与控制

8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

A.传递函数

B.反函数

C.正弦函数

D.余弦函数

83.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影响的系统为【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局部反馈系统

D.稳定系统

84.比例环节能立即地响应【 】

A.输出量的变化

B.输入量的变化

C.误差量的变化

D.反馈量的变化

85.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

A.定常系统

B.非定常系统

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

86.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阻尼力与两相对运动构件的【 】

A.相对位移成正比

B.相对速度成正比

C.相对加速度成正比

D.相对作用力成正比

8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虚轴上时,其系统【 】

A.阻尼比为0

B.阻尼比大于0

C.阻尼比小于1大于0

D.阻尼比小于0

88.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 】

A.只与阻尼比有关

B.只与固有频率有关

C.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有关

D.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无关

89.过阻尼的二阶系统与临界阻尼的二阶系统比较,其响应速度【 】

A.过阻尼的小于临界阻尼的

B.过阻尼的大于临界阻尼的

C.过阻尼的等于临界阻尼的

D.过阻尼的反比于临界阻尼的

90.二阶过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衰减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91.一阶系统在时间为T 时刻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

A. 1

B. 0.98

C. 0.95

D. 0.632

92.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完全能复现输入信号时,其幅频特性【 】

A.)(ωA ≥1

B.)(ωA <1

C. 0<)(ωA <1

D.)(ωA ≤0

93.Ⅱ型系统是定义于包含有两个积分环节的【 】

A.开环传递函数的系统

B.闭环传递函数的系统

C.偏差传递函数的系统

D.扰动传递函数的系统

94.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94-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95.系统的穿越频率越大,则其【 】

A.响应越快

B.响应越慢

C.稳定性越好

D.稳定性越差

96. 最小相位系统传递函数的【 】

A.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右侧

B.零点在复平面的右侧而极点在左侧

C.零点在复平面的左侧而极点在右侧

D.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

97.Ⅰ型系统能够跟踪斜坡信号,但存在稳态误差,其稳态误差系数等于【 】

A.0

B.开环放大系数

C.∞

D.时间常数

98.把系统扰动作用后又重新平衡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

A.静态误差

B.稳态误差

C.动态误差

D.累计误差

99.0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A.0

B.∞

C.常数

D. )()(lim 0s H s G s →

100.PID 调节器的比例部分主要调节系统的【 】

A.增益

B.固有频率

C.阻尼比

D.相频特性

101.随动系统要求系统的输出信号能跟随【 】

A.反馈信号的变化

B.干扰信号的变化

C.输入信号的变化

D.模拟信号的变化

102.传递函数的量纲是【 】

A.取决于输入与反馈信号的量纲

B.取决于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量纲

C.取决于干扰与给定输入信号的量纲

D.取决于系统的零点和极点配置

103.对于抗干扰能力强系统有【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

104.积分调节器的输出量取决于【 】

A.干扰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B.输入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C.反馈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D.误差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105.理想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A.Ts +11 B.s 1

C.s

D.1+Ts

105.一阶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A.Ts +11 B.s 1

C.s

D.1+Ts

106.实际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阶次【 】

A.小于分子阶次

B.等于分子阶次

C.大于等于分子阶次

D.大于或小于分子阶次

10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负实轴上时,其系统【 】

A.阻尼比为0

B.阻尼比大于0

C.阻尼比大于或等于1

D.阻尼比小于0

108.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衰减振荡角频率为【 】

A.无阻尼固有频率

B.有阻尼固有频率

C.幅值穿越频率

D.相位穿越频率

109.反映系统动态精度的指标是【 】

A.超调量

B.调整时间

C.上升时间

D.振荡次数

110.典型二阶系统在欠阻尼时的阶跃响应为【 】

A.等幅振荡曲线

B.衰减振荡曲线

C.发散振幅曲线

D.单调上升曲线

11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5时,其调整时间为【

A.T

B.2T

C.3T

D.4T

112.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

A.00)(=ω?

B.0180)(-=ω?

C.090)(-=ω?

D.090)(=ω?

113.实际的物理系统)(s G 的极点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为【 】

A.坐标原点

B.极点

C.零点

D.无穷远点

114.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4-1.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C.Bode 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D.Bode 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5.比例微分环节(时间常数为T )使系统的相位【 】

A.滞后1tan T ω-

B.滞后1tan ω-

C.超前1tan T ω-

D.超前1tan ω-

116.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相位裕量愈大,则系统的稳定性愈好,且【 】

A.上升时间愈短

B.振荡次数愈多

C.最大超调量愈小

D.最大超调量愈大

117.Ⅱ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

A.0

B.开环放大系数

C.∞

D.时间常数

118.PID 调节器的积分部分消除系统的【 】

A.瞬态误差

B.干扰误差

C.累计误差

D.稳态误差

119.Ⅰ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A.0

B.∞

C.常数

D. )()(lim 0s H s G s

→ 120.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

A.抗干扰能力下降

B.抗干扰能力增加

C.稳态精度增加

D.稳态精度减小

120-1.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

A.稳定性变好

B.稳态性变好

C.抗干扰能力增强

D.阻尼比减小

121.若反馈信号与原系统输入信号的方向相反则为【 】

A.局部反馈

B.主反馈

C.正反馈

D.负反馈

122.实际物理系统微分方程中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项的系数由表征系统固有特性【 】

A.结构参数组成

B.输入参数组成

C.干扰参数组成

D.输出参数组成

123.对于一般控制系统来说【 】

A.开环不振荡

B.闭环不振荡

C.开环一定振荡

D.闭环一定振荡

124.积分环节输出量随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加,增长斜率为【 】

A.T

B.1/T

C.1+1/T

D.1/T 2

125.传递函数只与系统【 】

A.自身内部结构参数有关

B.输入信号有关

C.输出信号有关

D.干扰信号有关

126.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2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Ⅱ或Ⅲ象限内时,其系统【 】

A.阻尼比为0

B.阻尼比大于0

C.阻尼比大于0而小于1

D.阻尼比小于0

128.欠阻尼二阶系统是【 】

A .稳定系统 B. 不稳定系统 C.非最小相位系统 D.Ⅱ型系统

129.二阶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130.二阶系统总是【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稳定系统

D.非线性系统

13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2时,其调整时间为【

A.T

B.2T

C.3T

D.4T

132.积分环节Ts s G 1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20T 1

lg D. -20T 1

lg

132-1.微分环节()G s Ts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T 1

B.-T 1

C. 20T 1

lg D. -20T 1

lg

132-2.积分环节21

()G s Ts =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

T 1

B.-T 1

133.实际的物理系统)(s G 的零点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为【 】

A.坐标原点

B.极点

C.零点

D.无穷远点

134.判定系统稳定性的穿越概念就是开环极坐标曲线穿过实轴上【 】

A.(-∞,0)的区间

B.(-∞,0]的区间

C.(-∞,-1)的区间

D.(-∞,-1]的区间

135.控制系统抗扰动的稳态精度是随其前向通道中【 】

A.微分个数增加,开环增益增大而愈高

B.微分个数减少,开环增益减小而愈高

C.积分个数增加,开环增益增大而愈高

D.积分个数减少,开环增益减小而愈高

136.若系统无开环右极点且其开环极座标曲线只穿越实轴上区间(-1,+∞),则该闭环系统一定【 】

A.稳定

B.临界稳定

C. 不稳定

D.不一定稳定

137.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

A.00)(=ω?

B.0180)(-=ω?

C.090)(-=ω?

D.090)(=ω?

138.控制系统的跟随误差与前向通道【 】

A.积分个数和开环增益有关

B.微分个数和开环增益有关

C.积分个数和阻尼比有关

D.微分个数和阻尼比有关

139.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A.0

B.∞

C.常数

D.)()(lim 0s H s G s →

140.Ⅱ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

A.0

B.开环放大系数

C. ∞

D.时间常数

141.实际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中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项的系数由表征系统固有特性【

A.特征参数组成

B.输入参数组成

C.干扰参数组成

D.输出参数组成

142.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系统是【 】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反馈控制系统

D.非线性控制系统

143.传递函数代表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只与系统本身的【 】

A. 实际输入量

B.实际输出量

C.期望输出量

D.内部结构,参数

144.惯性环节不能立即复现【 】

A.反馈信号

B.输入信号

C.输出信号

D.偏差信号

14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s G ,则单位反馈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A.)(1)(s G s G + B.)()(1)()(s H s G s H s G + C.)()(1)(s H s G s G + D.)()(1)

(s H s G s

H +

146.线性定常系统输出响应的等幅振荡频率为n ω,则系统存在的极点有【 】

A.n j ω±1

B.n j ω±

C.n j ω±-1

D.1-

147.开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47-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48.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

A.零

B.常数

C.等幅振荡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149.一阶系统是【 】

A.最小相位系统

B.非最小相位系统

C.Ⅱ型系统

D.不稳定系统

150.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 A.1/s B.1 C.21s D.1+1/s

151.一阶系统的响应曲线开始时刻的斜率为【 】

A.T

B.T

C.T 1

D.T

1 152.惯性环节1

1)(+=Ts s G 的转折频率越大其【 】 A.输出响应越慢 B.输出响应越快

C.输出响应精度越高

D.输出响应精度越低

153.对于零型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在复平面上【 】

A.始于虚轴上某点,终于坐标原点

B.始于实轴上某点,终于实轴上另一点

C.始于坐标原点,终于虚轴上某点

D.始于虚轴上某点,终于虚轴上另一点

153-1.对于Ⅰ型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在复平面上【 】

A.始于(0)180G j =∞∠-o

的点,终于坐标原点

B.始于(0)90G j =∞∠-o 的点,终于坐标原点

C.始于(0)180G j =∞∠-o 的点,终于实轴上任意点

D.始于(0)90G j =∞∠-o 的点,终于虚轴上任意点

154.相位裕量是当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等于1时,相应的相频特性离【 】

A.负实轴的距离

B.正实轴的距离

C.负虚轴的距离

D.正虚轴的距离

155.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

A.动态响应变慢

B.稳定性变好

C.稳态误差增加

D.稳定性变差

155-1.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

A.动态响应变慢

B.稳态误差减小

C.稳态误差增加

D.稳定性变好

156.惯性环节使系统的输出【 】

A.幅值增大

B.幅值减小

C.相位超前

D.相位滞后

156-1.惯性环节使系统的输出随输入信号频率增加而其【 】

A.幅值增大

B.幅值减小

C.相位超前

D.相位滞后

157.无差系统是指【 】

A.干扰误差为零的系统

B.稳态误差为零的系统

C.动态误差为零的系统

D.累计误差为零的系统

158.Ⅱ型系统跟踪加速度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A.0

B.常数

C.∞

D.时间常数

15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组成是【 】

A.跟随误差和扰动误差

B.跟随误差和瞬态误差

C.输入误差和静态误差

D.扰动误差和累计误差

160.Ⅰ型系统的速度静差系数等于【 】

A.0

B.开环放大系数

C.∞

D.时间常数

161.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信号导数的时间响应等于该输入信号时间响应的【 】

A. 傅氏变换

B.拉氏变换

C.积分

D.导数

162.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信号积分的时间响应等于该输入信号时间响应的【 】

A.傅氏变换

B.拉氏变换

C.积分

D.导数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A

5.B

6.A

7.C

8.C

9.B 10.B 11.B 12.D 13.B 14.C 15.C 16.A 17.A 18.C

19.B 20.A 21.A 22.B 23.B 24.C 25.C 26.D 27.B 28.A 29.B 30.A 31.D 32.A 33.B 34.C 35.A 36.B

37.A 38.B 39.C 40.A 41.B 42.C 43.C 44.A 45.D 46.A 47.C 48.A 49.C 50.C 51.C 52.C 53.B

54.A 55.C 56.D 57.B 58.C 59.B 60.B 61.B 62.B 63.B 64.B 65.A 66.B 67.B 68.B 69.D 70.C

71.A 72.B 73.D 74.A 75.B 76.B 77.A 78.A 79.C 80.D 81.C 82.A 83.B 84.B 85.C 86.B 87.A

88.A 89.A 90.D 91.D 92.A 93.A 94.B 95.A 96.D 97.B 98.B 99.B 100.A 101.C 102.B 103.B 104.B 105.C 106.C 107.C 108.B 109.A 110.B 111.C 112.A 113.D 114.A 115.C 116.C 117.C 118.D 119.C 120.A 121.D 122.A 123.A 124.B 125.A 126.C 127.C 128.A 129.B 130.C 131.D 132.A 133.A 134.D 135.C 136.A 137.A 138.A 139.A 140.C 141.A 142.A 143.D 144.B 145.A 146.B 147.A 148.B 149.A 150.A 151.C 152.B 153.B 154.A 155.D 156.D 157.B 158.B 159.A 160.B

第二部分 填空题

1.积分环节的特点是它的输出量为输入量对 时间 的积累。

2.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线性 系统。

3.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在t =0处的斜率越大,系统的 响应速度 越快。

4.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常数 。

5.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t x i ωsin )(=,则其输出信号响应频率为 .ω 。

6.微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超前 .090 。

7.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s H s G 的关系为)()(1)(s H s G s F +=,则)(s F 的零点就是 系统闭环极点 。

8.线性定常系统的偏差信号就是误差信号的条件为 反馈传递函数H(s)=1 。

9.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稳态精度 变差 。

10.统在前向通路中含有积分环节将使系统的稳定性严重 变差 。

11.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数学模型或传递函数 。

12.当输入量发生突变时,惯性环节的输出量按 指数曲线 单调上升变化。

13.闭环系统前向传递函数是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 误差信号 的拉氏变换之比。

14.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T t e T

-1 。 15.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常数 。

16.干扰作用下,偏离原来平衡状态的稳定系统在干扰作用消失后将 衰减收敛 回原来的平衡状态。

17.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1 。

18.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是系统对输入 正弦信号或谐波信号 的稳态响应。

19.积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滞后 0

90 。

20.控制系统的误差是期望输出与 实际输出 之差。

21.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 ,其脉冲响应为 1/T 。

22.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正比于 输入量 的微分。

2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越小,系统跟踪 斜坡信号 的稳态误差也越小。

24.二阶临界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单调上升 曲线。

25.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t A t x i ωsin )(=,则其稳态输出响应相位为输入信号 频率ω 的函数。

26.延迟环节Ts e s G -=)(的相频特性为 T ωω?-=)( 。

27.Ⅱ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虚轴上从右侧环绕其极点的无穷小圆弧线所对应的开环极坐标曲线是半径为无穷大,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π2 的圆弧线。

28.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稳定性 变差。

29.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0 。

30.控制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多,开环放大倍数大,则系统的 稳态性能 愈好。

31.求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条件是 零初始条件 。

32.微分环节是高通滤波器,将增大系统 干扰误差 。

33.控制框图的等效变换原则是变换前后的 输入量和输出量 保持不变。

34.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衰减振荡 曲线。

35.延迟环节Ts e s G -=)(的幅频特性为 )(ωA =1 。

36.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开环极坐标曲线逆时针围绕点(-1,j0)的圈数等于落在S 平面右半平面的 开环极点 数。

37.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 稳态 响应。

38.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0 。

39.积分环节的特点是它的输出量为输入量对 时间 的积累。

40.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 左侧 的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

41.理想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S 。

42.实际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阶次 大于等于 分子阶次。

43.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负实轴上时,其系统阻尼比 大于或等于1 。

44.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以 有阻尼固有频率 为角频率衰减振荡。

45.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5时,其调整时间为 3T 。

46.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0

0)(=ω? 。

47.实际的物理系统)(s G 的极点映射到)(s G 复平面上为 无穷远点 。

48.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负实轴 相交处的频率。

49.比例微分环节使系统的相位 超前? 角。

50.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相位裕量愈大,则系统的 稳定性 愈好。

51.比例环节能立即地响应 输入量 的变化。

52.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线性 系统。

53.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阻尼力与两相对运动构件的 相对速度 成正比。

54.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虚轴上时,系统阻尼比为 0 。

55.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只与 阻尼比 有关。

56.一阶系统在时间为T 时刻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0.632 。

57.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完全能复现输入信号时,其幅频特性 )(ωA ≥1 。

58.Ⅱ型系统是定义于包含有两个积分环节的 开环传递函数 的系统。

59.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 与单位圆相交 处的频率。

60.传递函数的 零点和极点 均在复平面的左侧的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

61.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快速性 变差。

62.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1 。

63.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随阻尼比减小振荡幅度 增大 。

64.一阶系统的响应曲线开始时刻的斜率为 T

1 。 65.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越大其输出响应 越快 。

66.0型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在复平面上始于实轴上某点,终于 坐标原点 。

67.相位裕量是当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等于1时,相应的相频特性离 负实轴 的距离。

68.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稳定性 变差。

69.惯性环节使系统的输出 相位滞后 。

70无差系统是指 稳态误差 为零的系统。

71.积分环节输出量随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加,增长斜率为 1/T 。

72.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 的二或三象限内时,其系统阻尼比 大于0而小于1 。

73.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随 阻尼比 减小而振荡幅度增大。

74.二阶系统总是 稳定 系统。

75.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 ,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2时,其调整时间为 4T 。

76.积分环节Ts s G 1)(=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T

1 。 77.判定系统稳定性的穿越概念就是开环极坐标曲线穿过实轴上 (-∞,-1)区间 的区间。

78.控制系统前向通道中的(积分个数愈多或开环增益愈大)其抗扰动的稳态精度愈高。

79.若系统无开环右极点且其开环极坐标曲线只穿越实轴上区间(-1,+∞),则该闭环系统一定 .稳定 。

80.Ⅱ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 。

第三部分 简答题

1.写出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两种数学表达形式。

1)传递函数的基本模型:

)()()()(0

1110111m n a s a s a s a b s b s b s b s X s X s G n n n n m m m m i o ≥++++++++==----ΛΛ

2)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增益模型 )()

()()

())(()())(()()()(112121m n p s z s K p s p s p s z s z s z s k s X s X s G j n j i m i n m i o ≥++=++++++==∏∏==ΛΛ 式中,K ——控制系统的增益; i z -),,2,1(m i ???=——控制系统的零点;j p -),,2,1(n j ???=——控制系统的极点。

3)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模型

)

,2,2()12()1()12()1()()()(2

2112211m n n h g v m q p s T s T s T s s s T s T K s X s X s G j j j h j i

g i v l q l k p k i o l ≥=++=+++++++==∏∏∏∏====ξξ

式中,K ——控制系统的增益;q p j i T T T T ,,,——为控制系统的各种时间常数。

2.简述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1)当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系统极点)具有负实部,或特征根全部在S 平面的左半平面时,则系统是稳定的;

2)当系统特征方程的根(系统极点)有一个在S 平面的右半平面(即实部为正),则系统不稳定;

3)当系统特征方程的根有在S 平面虚轴上时,则系统为临界稳定状态。

3.简述积分、微分及惯性环节对最小相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由于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均为相位滞后环节,故系统在前向通路中每增加一个积分环节将使系统的相位裕量减小一个90°,使其稳定性严重变差;增加一个惯性环节也会使系统的相位裕量减小c T ωarctan ,其稳定性也随之变差,其惯性时间常数T 越大,这种影响就越显著;而微分环节是相位超前环节,可以增加系统的相位裕量,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4.简述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的途径。

1)增大增益;2)在前向通路中,扰动量作用点前,增加积分环节(校正环节)。

5.题35图为系统在ω=0→+∞时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N p 为系统的开环右极点。1)画出ω在区间(-∞,+∞)的极坐标图;2)确定系统的型次;3)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N p =0

题35图

答;题35图无开环右极点,即Np =0,系统为0型系统。由图可得该系统在ω=-∞→+∞时的开环频率特性见答35图所示。由于封闭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不包围实轴上-1点,故其闭环系统为稳定系统。

答35图

6.简述控制系统的基本联接方式。

1)环节的串联联接方式

由n 个环节串联而成的系统,则其系统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之积,即

∏==n

i i s G s G 1)()(

2)环节的并联联接方式

由n 个环节并联而成的系统,则其系统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之和,即

∑==n

i i s G s G 1)()(

3)环节的反馈联接

若系统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s G ;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s H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0ω-

=0ω+∞=ω-∞=ω

)

(

)

(

1

)

(

)

(

s

H

s

G

s

G

s

+

=

Φ

7.简述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1)延迟时间;2)上升时间;3)峰值时间;4)调节时间;5)超调量;6)振荡次数。

8.简述判定系统稳定的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如果系统在开环状态下是稳定的,则其闭环系统稳定的判据为:

1)当系统在穿越频率

c

ω处的ο

180

)

(-

>

c

ω

?时,为闭环稳定系统;

2)当系统在穿越频率

c

ω处的ο

180

)

(-

=

c

ω

?时,闭环系统处于稳定边界;

3) 当系统在穿越频率

c

ω处的ο

180

)

(-

<

c

ω

?时,为闭环不稳定系统。

9.简答0型系统在不同输入(阶跃、斜坡、抛物线)信号作用下,系统的静态误差和静态误差系数。

1)输入单位阶跃信号时,静态误差系数为K,静态误差为

K

U

+

1

2)输入单位斜坡信号时,静态误差系数为0,静态误差为∞;

3)输入单位抛物线信号时,静态误差系数为0,静态误差为∞。

10.题35图为系统在ω=0→+∞时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Np为系统的开环右极点。1)画出ω在区间(-∞,+∞)的极坐标图;2)确定系统的型次;3)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Np=0

题35图

题35图无开环右极点,即Np=0,系统为Ⅱ型系统(2分)。由图可得该系统在ω=-∞→+∞时的开环频率特性见答35图所示(2分)。由于封闭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顺时针绕实轴上-1点2圈,即N=-2≠Np=0,故其闭环系统为不稳定系统。

答35图

11.已知控制系统如题31图a)所示,利用系统匡图等效变换原则确定题31图b)所示系统函数方框中的内容A、B。

根据系统框图等效原则,由题31图a)得

+

=0

ω

-

=0

ω

+∞

=

ω

-∞

=

ω

A B

)

(s

X

i

)(s

X

o

)

(s

X

i

)

(s

X

o

)(1

)()1)(()1)()

(1)(()()()()(22112221s G B s G A s G B A s G s G s G s G s G s X s X i o ==+?=+?=+=由此可知, (a) (b)

题31图 12.简述三种典型输入信号的数学描述。

1)单位阶跃信号

???<≥==00

01)()(t t t u t x i 2)单位斜坡信号

??

?<≥==000)()(t t t t r t x i

3)单位加速度信号 ?????<≥==00

021)()(2t t t t a t x i

4)单位脉冲信号 ?????><→≤≤==h t t h h t h t t x i ,00

)0(01)()(δ

5)单位正弦信号 t t x i ωsin )(=

13.简述开环频率特性的极座标图与其对数频率特性图的对应关系。

1)极座标图上)(ωA =1的单位圆对应于对数幅频特性图上)(ωL =0的零分贝线;

当)(ωA >1时,)(ωL >0;当)(ωA <1时,)(ωL <0。

2)极座标图上的负实轴对应于对数相频特性上的-180°的相位线。

3)对数频率特性图只对应于ω=0→+∞变化的极座标图。

14.简答Ⅰ型系统在不同输入(阶跃、斜坡、抛物线)信号作用下,系统的静态误差和静态误差系数。

1)输入单位阶跃信号时,静态误差系数为∞,静态误差为0;

2)输入单位斜坡信号时,静态误差系数为K ,静态误差为K

U ; 3)输入单位抛物线信号时,静态误差系数为0,静态误差为∞。

15.题35图 为系统在ω=0→+∞时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N p 为系统的开环右极点。1)画出ω在区间(-∞,+∞)的极坐标图;2)确定系统的型次;3)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N p =2

题35图

题35图无开环右极点,即Np =2,系统为0型系统。由图可得该系统在ω=-∞→+∞时的开环频率特性见答35图所示。由于封闭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顺时针绕实轴上-1点0圈,N =0≠N p =2,故其闭环系统为不稳定系统。

答35图

16.已知控制系统如题31图a )所示,利用系统匡图等效变换原则确定题31图b )所示系统函数方框中的内容A.B 。

(a ) (b )

题31图 根据系统框图等效原则,由题31图a )及题31图b )得

)()(1)(1)()()(1)()()(1)()(1)()()(221121212211s G B s G A s G B s G B A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X s X i o ==?+??=+??=+=由此可知,

17.简述控制系统的极点在S 平面上不同位置时,其动态性能的变化情况。

1)控制系统极点处于S 平面右半部分时,对应的暂态响应发散或振荡发散;

2)控制系统极点处于S 平面左半部分时,对应的暂态响应衰减或振荡衰减;

3)控制系统极点处于S 平面虚轴上时,对应的暂态响应不变或等幅振荡。

18.简答Ⅱ型系统在输入单位阶跃、单位斜坡、单位抛物线信号作用下,系统的静态误差和静态误差系数。

1)输入单位阶跃信号时,静态误差系数为∞,静态误差为0;

2)输入单位斜坡信号时,静态误差系数为∞,静态误差为0;

3)输入单位抛物线信号时,静态误差系数为K ,静态误差为K

U 2。

19.简述包围S 平面右半平面的奈魁斯特围线在开环传递函数(在虚轴上无零、极点)表示的开环复平面上的映射情况。

选取一半径为无穷大的半圆周线为奈魁斯特围线,并以直径边重合虚轴而包围整个S 平面右半平面。

1)虚轴部分的映射,此时,S =j ω,-∞<ω<+∞,对应的映射为系统开环频率特性G(j ω),-∞<ω<+∞,且G(j ω)与 G(-j ω)为共轭复数。

2)半径为无穷大的半圆弧线部分的映射。此时,

S →∞ ???=>=∞→m n m n s G s 常数0)(lim

20.题35图为系统在ω=0→+∞时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N p 为系统的开环右极点。1)画出ω在区间(-∞,+∞)的极坐标图;2)确定系统的型次;3)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

=0ω-=0ω+∞=ω-∞=ω)(s X i )

(s X o A B )(s X i )

(s X o

题35图

题35图无开环右极点,即Np =0,系统为Ⅱ型系统。由图可得该系统在ω=-∞→+∞时的开环频率特性见答35图所示。由于封闭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顺时针绕实轴上-1点2圈,即N =-2≠N p =0,故其闭环系统为不稳定系统。

21.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有哪些?

1)比例环节;2)积分环节;3)微分环节;4)惯性环节;5)振荡环节;6)延迟环节。

22.简述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特点。

1)一阶系统是无振荡、稳定的,无突变地按指数曲线单调上升且趋近于稳态值;

2)当t =T 时,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2%;

3)经过时间3T ~4T ,响应曲线已达稳态值的95%~98%,在工程上可以认为其 瞬态响应过程基本结束,系统进入稳态过程。时间常数T 反映了一阶惯性环节的固有特性,其值越小,系统惯性越小,响应越快。

4)在t=0处,响应曲线的切线斜率为 ()T

e T dt t dx t t T t o 11010===-=

5)调整时间t s :如果系统允许有2%(或5%)的误差,则当输出值达到稳定值的98%(或95%)时,就认为系统瞬态过程结束,当t=4T 时,响应值x o (4T)=0.98,t=3T 时,x o (3T)=0.95。因此调整时间的值为:t s =4T(误差范围2%时)或t s =3T(误差范围5%时)。

23.求取系统频率特性有哪些方法?

1)依据频率特性的定义求取系统的频率特性;2)由传递函数直接令ωj s =求取系统频率特性;3)用试验方法求取系统频率特性。

24.简答减小控制系统误差的途径。

1)增大系统开环增益:开环增益越大,静态误差系数越大,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小;

2)提高系统的型次,可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即在前向通道的干扰信号作用前增加积分环节(调节器),将0型系统变成到0型以上的系统,Ⅰ型系统变成Ⅰ系统以上的系统,Ⅱ型系统变成Ⅱ型以上的系统。

3)引进与输入信号有关的附加环节构成复合控制系统减小或消除误差。

25.题35图为系统在ω=0→+∞时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N p 为系统的开环右极点。1)画出ω在区间(-∞,+∞)的极坐标图;2)确定系统的型次;3)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N p =1

题35图

题35图所示系统有1个开环右极点,即N p =1,系统为0型系统。由图可得该系统在ω=-∞→+∞时的开环频率特性见答35图所示。由于封闭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顺时针绕实轴上-1点1圈,即N =-1≠N p =1,故其闭环系统为不稳定系统。

答35图

26.简述传递函数的特点。

1)是以系统参数表示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代数表达式;

2)若系统的输入给定,则系统的输出完全取决于传递函数;

3)实际的物理系统其传递函数的分母阶次一定大于或等于分子的阶次;

4)传递函数的量纲取决于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5)传递函数不能描述系统的物理结构。

27.简述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随系统阻尼比的变化情况。

1)当0<ξ时,系统的瞬态响应均处于不稳定的发散状态。

2) 当ξ<0时,系统的瞬态响应总是稳定收敛的。

3)当0=ξ时,系统的瞬态响应变为等幅振荡的临界稳定系统。

28.简述闭环控制系统传递函数与其开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之间的关系。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B(s)/A(s)

式中,A(s)——开环特征多项式。则闭环控制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 开环特征多项式闭环特征多项式=+=+=)()()()()(1)(s A s B s A s H s G s F 由上式可知,①)(s F 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②)(s F 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29.说明如何减小自动调速系统的稳态误差及实现系统无静差的方法。

1)要使自动调速系统实现无静差,可在扰动量作用点前的前向通路中增加积分环节;

2)要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则可使作用点前的前向通路中增益适当增大一些。

30.题35图为系统在ω=0→+∞时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N p 为系统的开环右极点。1)画出ω在区间(-∞,+∞)的极坐标图;2)确定系统的型次;3)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

=0ω-=0ω+∞

=ω-∞=ω

题35图

题35图所示系统有0个开环右极点,即N p =0,系统为Ⅲ型系统。由图可得该系统在ω=-∞→+∞时的开环频率特性图见答35图所示。由于封闭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顺时针和逆时针各绕实轴上-1点1圈,即N =1-1=N p =0,故其闭环系统为稳定系统。

答35图

31.简答比例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在系统中增加比例环节,即改变系统的开环增益系数。当调节增大比例环节放大系数时,系统开环增益增大,其稳态误差减小,但不能消除误差,反之相反;

2)由于比例环节具有使输出立即响应输入信号的特点,调节增大比例环节的放大系数,可以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性能;

3)增大比例环节放大系数,将增大系统的开环增益系数。开环增益增大使系统的增益裕量减小,其相对稳定性减小。

32.简述二阶系统特征根随阻尼比变化情况。

1)当0=ξ时,系统的特征根为一对纯虚根;

2) 当10<<ξ时,系统的特征根为一对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数根;

3)当1=ξ,时系统的特征根为一对相等的负实数根;

4)当1>ξ,时系统的特征根为一对不相等的负实数根。

33.简述表示系统频率特性的类型及其相互之间的数学关系。

1)幅相频特性)(ωj G ;2)幅频特性)(ωA 和相频特性)(ω?;3)实频特性)(ωe R 和虚频特性)(ωm I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22ωωωωm e I R j G A +==;)

()(tan )()(1ωωωω?e m R I j G -=∠= )()()()()(ω?ωωωωj m e e A jI R j G =+=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性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若一个博弈出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说明该博弈是一个合作的正和博弈。()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 纳什均衡一定是上策均衡。(×) 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在一个博弈中如果存在多个纳什均衡则不存在上策均衡。(√) 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上策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因为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因此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 (×) 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在博弈中存在着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所以后行动的人不一定总有利,例如: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企业就可能具有先动优势。 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 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和存在惟一的纯战略纳什均衡,作为原博弈构成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共同特点是重复博弈本质上不过是原博弈的简单重复,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就是每次重复采用原博弈的纳什均衡。(√) 多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路径:两阶段都采用原博弈同一个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轮流采用不同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两次都采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或者混合战略和纯战略轮流采用。(√) 如果阶段博弈G={A1, A2,…,An; u1, u2,…,un)具有多重Nash均衡,那么可能(但不必)存在重复博弈G(T)的子博弈完美均衡结局,其中对于任意的t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 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A 不必利用输出的反馈信息 B 利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 C 不一定有反馈回路 D 任何时刻输入与输出之间偏差总是零,因此不是用偏差来控制的 2.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 B 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 C 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 D 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 3. 2 22 )]([b s b s t f L ++=,则)(t f A bt b bt cos sin + B bt bt b cos sin + C bt bt cos sin + D bt b bt b cos sin + 4.已知 ) (1 )(a s s s F += ,且0>a ,则 )(∞f A 0 B a 21 C a 1 D 1 5.已知函数)(t f 如右图所示,则 )(s F A s s e s e s --+2211 B s s e s s 213 212+-- C )22121(1332s s s s se e e se s ------+ D )221(1s s s e e s e s ----+ 6.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3)(10() 10()(+++= s s s s G ,其零、极点是 A 零点 10-=s ,3-=s ;极点 10-=s B 零点 10=s ,3=s ;极点 10=s

C 零点 10-=s ;极点 10-=s ,3-=s D 没有零点;极点 3 =s

测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测量考试参考答案 1. 目前我国使用的大地坐标系是( D )。 A )56年北京坐标系; B )54年北京坐标系; C )80年北京坐标系; D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2. 目前我国使用的高程系是( A )。 A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B )1980年国家高程基准; C )1956年黄海高程系; D )1956年渤海高程系。 3. 微倾式普通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有( B )。 A )对中,整平,瞄准,调焦,读数; B )粗平,瞄准,调焦,精平,读数; C )对中,整平,定向,调焦,读数; D )定向,瞄准,调焦,精平,读数。 4. 已知H A =132.476m ,H B =12 5.068m ,则两点高差h AB =( B ) A )+7.408; B )-7.408;C )+57.544;D )-57.544。 5.A ,B 两点高差h AB =-2.345m ,表明A 点( A )于B 点。 A )高; B )低; C )远; D )近。 6. 水准测量某站读数234.1=a m ,075.2=b m ,该站高差为h AB =( D )。 A )+3.309m ; B )-3.309m ; C )+0.841m ; D )-0.841m 。 7.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观测高差分别为 +3.460m ,- 5.477m ,+ 6.742m ,-4.759m,该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为( B )。 A )+34mm ; B )-34mm ; C )+38mm ; D )-38mm 。 8. 普通光学经纬仪使用的基本操作有( A )。 A )对中,整平,瞄准,调焦,读数; B )粗平,瞄准,调焦,精平,读数; C )对中,整平,定向,调焦,读数; D )定向,瞄准,调焦,精平,读数。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囚徒困境说明个人得理性选择不一定就是集体得理性选择。(√)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 若一个博弈出现了皆大欢喜得结局,说明该博弈就是一个合作得正与博弈.()博弈中知道越多得一方越有利。( ×) 纳什均衡一定就是上策均衡。(× ) 上策均衡一定就是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 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在一个博弈中如果存在多个纳什均衡则不存在上策均衡。 (√) 在博弈中纳什均衡就是博弈双方能获得得最好结果。 (× ) 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 (×)上策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得均衡。(×) 因为零与博弈中博弈方之间关系都就是竞争性得、对立得,因此零与博弈就就是非合作博弈。 (×) 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得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就是有利得。(×) 在博弈中存在着先动优势与后动优势,所以后行动得人不一定总有利,例如: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企业就可能具有先动优势。 囚徒得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得结果,就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得时间更长。 (×) 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得策略组合.(√)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与存在惟一得纯战略纳什均衡,作为原博弈构成得有限次重复博弈,共同特点就是重复博弈本质上不过就是原博弈得简单重复,重复博弈得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就就是每次重复采用原博弈得纳什均衡。(√ ) 多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博弈得有限次重复博弈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路径:两阶段都采用原博弈同一个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轮流采用不同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两次都采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或者混合战略与纯战略轮流采用。(√) 如果阶段博弈G={A1, A2,…,An; u1, u2,…,un)具有多重Nash均衡,那么可能(但不必)存在重复博弈G(T)得子博弈完美均衡结局,其中对于任意得t<T,在t阶段得结局并不就是G得Nash均衡.(√)(或:如果阶段博弈G={A1,A2,…,An; u1,u2,…,un)具有多重Nash均衡,那么该重复博弈G(T)得子博弈完美均衡结局,对于任意得t<T,在t阶段得结局一定就是G得Nash均衡。) 零与博弈得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所有阶段都不可能发生合作,局中人会一直重复原博弈得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或:零与博弈得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可能发生合作,局中人不一定会一直重复原博弈得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原博弈惟一得纳什均衡本身就是帕雷托效率意义上最佳战略组合,符合各局中人最大利益:采用原博弈得纯战略纳什均衡本身就是各局中人能实现得最好结果,符合所有局中人得利益,因此,不管就是重复有限次还就是无限次,不会与一次性博弈有区别。(√) 原博弈惟一得纳什均衡本身就是帕雷托效率意义上最佳战略组合,符合各局中人最大利益,但惟一得纳什均衡不就是效率最高得战略组合,存在潜在合作利益得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详细答案

桂 林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试 卷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A 卷.闭卷)适用年级或专业)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快速性和 。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3、控制系统的 称为传递函数。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4、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用G 1(s)与G 2(s)表示)。 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 是指 ,Z 是指 ,R 指 。 6、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7、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1) (1) K s s Ts τ++,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s 的真分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2、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 (2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50 B 、25 C 、10 D 、5 4、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控制测量复习题以及答案

《控制测量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子午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子午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 2、卯酉圈:过椭球面上一点的一个与该点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的圈。 3、椭园偏心率:第一偏心率 a b a e 2 2- =第二偏心率 b b a e 2 2- =' 4、大地坐标系:以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来表示点的位置的 坐标系。 P3 5、空间坐标系:以椭球体中 心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交线为X轴,在赤道面上与X轴正 交的方向为Y轴,椭球体的旋转轴为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O-XYZ。 P4 6、法截线:过椭球面上一点的法线所作的法截面与椭球面相截形成 圈。 P9 7、相对法截线:设在椭球面上任意取两点A和B,过A点的法线所 作通过B点的法截线和过B点的法线所作通过A点的法截线,称为 AB两点的相对法截线。 P15 8、大地线:椭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线。 9、垂线偏差改正:将以垂线为依据的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观测值归 算到以法线为依据的方向值应加的改正。 P18 10、标高差改正:由于照准点高度而引起的方向偏差改正。 P19 11、截面差改正:将法截弧方向化为大地线方向所加的改正。 P20 12、起始方位角的归算:将天文方位角以测站垂线为依据归算到椭 球面以法线为依据的大地方位角。 P22 13、勒让德尔定理:如果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则 平面角等于对应球面角减去三分之一球面角超。 P27 14、大地元素:椭球面上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两点之间的大 地线长度及其正、反大地方位角。 P28 15、大地主题解算:如果知道某些大地元素推求另外一些大地元素, 这样的计算称为大地主题解算。 P28

最新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Alan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

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 该点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 轴,向为正,以赤道为y轴向为正。北,东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经度,纬 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一般用h表示。A,B两点之间的 高差记为。高差, h AB 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椭球体,6371 8.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首子午面,二面 9.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与所组成的角度。球面法线, 赤道平面 10.测量工作的程序是、。先控制后 碎部,步步检核 11.测量学的任务是、和监测。测绘,测设 12.某点的经纬度为123°28', 45°12',该点在高斯6°投影带的带号为,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51,123° 13.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向移动

博弈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复习题 2,4,5,6,7 第一章参考答案 2、设定一个博弈必须确定的方面包括:(1)博弈方,即博弈中进行决策并承担结果的参与者;(2)策略(空间),即博弈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方向、取舍选择,也可以是连续的数量水平等;(3)得益或得益函数,即博弈方行为、策略选择的相应后果、结果,必须是数量或者能够折算成数量;(4)博弈次序,即博弈方行为、选择的先后次序或者重复次数等;(5)信息结构,即博弈方相互对其他博弈方行为或最终利益的了解程度;(6)行为逻辑和理性程度,即博弈方是依据个体理性还是集体理性行为,以及理性的程度等。如果设定博弈模型时不专门设定后两个方面,就是隐含假定是完全、完美信息和完全理性的非合作博弈。 4、“囚徒的困境”的内在根源是在个体之间存在行为和利益相互制约的博弈结构中,以个体理性和个体选择为基础的分散决策方式,无法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并实现整个、个体利益共同的最优。简单地说,“囚徒的困境”问题都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引起的。 现实中“囚徒的困境”类型的问题是很多的。例如厂商之间价格战、恶性的广告竞争,初中、中等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等,其实都是“囚徒的困境”博弈的表现形式。 5、首先可根据博弈方的行为逻辑,是否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分为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大类。 其次可以根据博弈方的理性层次,分为完全理性博弈和有限理性博弈两大类,有限理性博弈就是进化博弈。 第三是可以根据博弈过程分为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和重复博弈三大类。 第四是根据博弈问题的信息结构,根据博弈方是否都有关于得益和博弈过程的充分信息,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几类。 第五是根据得益的特征分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 第六是根据博弈中博弈方的数量,可将博弈分为单人博弈、两人博弈和多人博弈。 第七是根据博弈方策略的数量,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两类。 9、(a )根据问题的假设,该博弈的得益矩阵和扩展形表示分别如下: 自 然 赚(35%) 亏(65%) 开 我 不开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_答案2

一. 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快速性 和 准确性 。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开环系统 和 闭环系统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等。 4. 误差响应 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控制精度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频域性能指标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 谐波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 二.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统(10分) 炉温控制系统 图1 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R u 0 u i

图2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 (10分) 1. 求[0.5]t te -(5分) 2. 求 1 3[ ](1)(2) s s s -++(5分) 五、化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图3 六、图4示机械系统由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和外力)(t f 组成的机械动力系统。图4(a)中)(t x o 是输出位移。当外力)(t f 施加3牛顿阶跃力后(恒速信号),记录仪上记录质量m 物体的时间响应曲线如图4(b )所示。试求: 1)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5分) 2)该系统的自由频率n ω、阻尼比ξ;(2分) 3)该系统的弹簧刚度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3分) 4)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上升时间s t 、调整时间r t 、稳态误差ss e (5分)。

工程测量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课程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基础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 ] 2.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测量(或测设)点位的工作。[ ] 3.测量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与数学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正好相同。[ ] 4.旋转微倾螺旋可使望远镜连同管水准器作俯仰微量的倾斜,从而使视线精确整平。因此这 种水准仪称为微倾式水准仪。[ ] 5.对于水准支线,应将高程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在往测和返测所得的高差值上。 [ ] 6、观测导线右角时,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都是将角度闭合差以相反 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右角。 [ ] 7.1:50000地形图上,求得A点的高程H A=418.3m, B点的高程H B=416.7m,AB两点图上 的长度为15mm,则AB直线的坡度应是-2‰。 [ ] 8.衡量导线的精度应该以角度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 [ ] 9、地形图上0.1㎜长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 ] 10.圆曲线半径R=1000米,缓和曲线总长L0=100米,直线转向角α=15°20′30″则距ZH 点40米处的缓和曲线半径为2500米。 [ ] 11.绝对高程无负值,相对高程有负值。 [ ] 12.水准测量中,每一站读完后视读数瞄准前视尺时,必须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再 读前视读数。[ ] 13.经纬仪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 ] 14.视差现象无法消除。 [ ] 15.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总是相差1800。 [ ] 16.中误差、容许误差、闭合差都是绝对误差。[ ] 17.当对一个观测量进行同精度多次观测后,则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观测量的最或然值。 [ ] 18.中误差、容许误差、相对误差在测量中都可以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 ] 19.导线计算的目的是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并检验导线测量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 20.支导线由于没有检核条件,故只能用于图根控制。[ ] 21.闭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应该等于终点和始点已知坐标之差。 [ ] 22.附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上都应该等于零。 [ ] 23.观测导线右角时,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都是将角度闭合差以相反 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右角。[ ] 24.对微倾式水准仪,当水准管气泡符合时,视准轴就处于水平位置。[ ] 25.地形图上1.0㎜长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 26.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制作比例尺时的精确度。[ ] 27.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必相等,但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 ]

《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 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 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精选-《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详细答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试卷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A卷.闭卷)适用年级或专业) 考试时间 120 分钟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快速性和。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3、控制系统的称为传递函数。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4、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G s,则G(s)为(用G1(s)与G2(s)表示)。 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是 指,Z是指,R指。 6、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 ()105 t t g t e e --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7、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1) (1) K s s Ts τ+ +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相频特性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 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2、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0 (21)(5) 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 增益为 ( )。 A 、 50 B 、25 C 、10 D 、5 4、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5、系统特征方程为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 A 、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 、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 超前角的是 ( )。 A 、 1011s s ++ B 、1010.11s s ++ C 、210.51s s ++ D 、0.11101 s s ++ 7、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1所示, 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 )。 系统① 系统② 系统③ 图1 A 、系统① B 、系统② C 、系统③ D 、都不稳定 8、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 ()()()E S R S G S =? B 、()()()()E S R S G S H S =?? C 、()()()()E S R S G S H S =?- D 、()()()() E S R S G S H S =- 9、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γ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 A 、超调%σ B 、稳态误差ss e C 、调整时间s t D 、峰值时间p t 10、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 )。 A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测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测量考试参考答案 1.目前我国使用的大地坐标系是( D )。 A)56年北京坐标系; B )54年北京坐标系; C)80 年北京坐标系; D )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2.目前我国使用的高程系是(A )。 A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B )1980 年国家高程基准; C)1956 年黄海高程系; D )1956 年渤海高程系。 3.微倾式普通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有( B )。 A)对中,整平,瞄准,调焦,读数; B)粗平,瞄准,调焦,精平,读数; C)对中,整平,定向,调焦,读数; D)定向,瞄准,调焦,精平,读数。 4.已知 H=132.476m,H B=12 5.068m,则两点高差 h AE=( B ) A)+;B )-;C)+;D)-。 ,B两点高差h AE=-2.345m,表明A点(A )于B点。 A)高;B )低;C )远;D )近。 6.水准测量某站读数a 1.234m, b 2.075m该站高差为h AE=(D)。 A)+3.309m;B )-3.309m;C )+0.841m;D )-0.841m。 7.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观测高差分别为 +3. 460m , -5. 477m , +6. 742m , -4.759m, 该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为(B )。 A)+34mm;B)-34mm;C)+38mm;D)-38mm。 8.普通光学经纬仪使用的基本操作有( A )。 A)对中,整平,瞄准,调焦,读数; B)粗平,瞄准,调焦,精平,读数; C)对中,整平,定向,调焦,读数;

D)定向,瞄准,调焦,精平,读数。 9.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变换度盘不同位置。观测n 个测回取平均值,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B ) 。 A) 90°/n;B) 180 ° /n ;C ) 270 °/n ;D ) 360 °/n 。 10.在A点安置J6经纬仪,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BAA个测回,读数依次为:0° 05 ' 48”,62° 01' 24〃,242° 01' 42〃,180° 06' 00〃,该水平角/ BA(= ( C )。 A) 61° 55' 36〃; B ) 61 ° 55' 42〃; C)61° 55' 39〃;D ) 62° 01' 24〃。 11.竖直角观测中,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可消除( D )。 A) 视准轴误差;B ) 横轴不水平误差; () 对中误差;D ) 竖盘指标差。 12.用DJ6光学经纬仪进行竖直角观测时,P点的盘左读数为81° 47' 24 〃,盘右读数为278° 12' 24〃,则该台经纬仪竖盘指标差为( B )。 A) + 06〃;B ) - 06〃; C ) + 12〃;D ) - 12〃。 13.用经纬仪的望远镜瞄准目标时,发现有视差,则其产生的原因是( D ) 。 A)观测员是近视眼; B )目标的影像模糊; ()外界光线弱;D )目标的影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14.已知 A (1000m, 2000m), B( 1500m 1500m)两点坐标,则直线 AB的坐标方位角a A= ( D )。 A) 45o ;B ) 135o ;() 225o;D) 315o 。 15.已知A( 2000m, 3000m) ,B( 1000m, 2000m)两点坐标,则 A、B 两点间平距D A B=( B )。 A) 1000.000m;B ) 1414.214m;( ) 1732.051m;D ) 2000.000m。 16.已知A点坐标为 X=500m, Y=500m, A至B点的方位角为%AB=125° 30' 00〃, A至B点 的水平距离 D=105.22m,则B点的纵横坐标为( B )。 A)X B=,Y B=; B)X B=,Y B=; ()X B=,Y B=; D)X B=,Y B=。 17.已知A点的高程为238.446m,欲测设B点,使其高程为237.621m。在A, B两点间安 置水准仪,读得立在 A点的标尺读数为1.234m,则测设B点的标尺读数为( C )。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就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编号点 号 后 尺 下 丝前 尺 下 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上 丝 上 丝 后视距前视距黑 (m) 红 (m) 视距差 d ∑d 1 BM1 ZD1 1、5710、793后51、384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0、417前60、551 5、239 后—前 2 ZD1 2、1212、196后61、9346、621 1、7471、821前52、0086、796 后—前

A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 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0 12 00 B91 45 00右 A180 11 30 B271 45 00 2 左 A90 11 48 B181 44 54右 A270 12 12 B 1 45 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14、228m,Y M=77、564m,X A=47、337m,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详细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 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 、 和 ,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G s ,则该系统的 开环传递函数 为 。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 有 、 等。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 用 、 、 等方法。 5、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 为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 6、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1)(1) K s T s T s ++,则其开环幅 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 为 。 7、最小相位系统是 指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 A 、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B 、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C 、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D 、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为221 ()6100 s G s s s +=++,则该系统的 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2 61000s s ++= B 、 2(6100)(21)0s s s ++++= C 、2 610010s s +++= D 、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 平面原点,则 ( ) 。 A 、准确度越高 B 、准确度越低 C 、响应速度越快 D 、响应速度越慢 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 (0.11)(5) 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 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5、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A 、闭环零点和极点 B 、开环零点 C 、闭环极点 D 、阶跃响应 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 )。 A 、 1011s s ++ B 、1010.11s s ++ C 、 210.51s s ++ D 、0.11 101 s s ++

工程测量专业考试题及答案(100分)

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⒈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做到、,使工程测量产品满足、的原则,而制定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答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安全适用 2.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测量、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答案:卫星定位导线 ⒊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等。 答案:二、三、四、五 ⒋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应选在、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通视方向,点位应选在倾角为的视野开阔的地方。 答案:土质坚实稳固可靠加密和扩展一个 15° ⒌水平角观测宜采用,当观测方向不多于时可不归零。 答案:方向观测法 3个 6.等高线有、、三种 答案: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7.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1/2ct中,c表示。 答案:光速 8.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求得两点高差,并通过其中一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答案:水平视线 9.水准仪有DS0.5、DSl、DS3等多种型号,其下标数字0.5、1、3等代表水准仪的精度,为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数的中误差值,单位为。答案:毫米 10.全站仪的是的简称,它是由、、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答案: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数据处理系统 11.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 答案: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12.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与两项工作。 答案:对中整平 13.角度测量分和。 答案: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 14.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答案:测回法方向观测法 15.导线测量包括、和三种导线布置形式。 答案: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第1~11章共79题)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 ,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 , 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 63°45′,试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11732060L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 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 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 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 8./ AB 3059?=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