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教育语文讲义记叙文

龙文教育语文讲义记叙文
龙文教育语文讲义记叙文

龙文教育语文讲义

天使

⑴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⑵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⑶玛丽亚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在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丽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⑷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丽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⑸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⑹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

⑺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8.第⑴段的描述对下文进一步展示“我”是一个铺垫。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这时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19.玛丽娅小姐根据什么对基恩作出“热情,机灵,具有号召力”的评价?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0.第⑹段对“我”的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1.本文人物描写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2.本文为何以“天使”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冰心

山也是可爱的,但和海比,的确比不起,我有我的理由!

人常常说“海阔天空”。只有在海上的时候,才觉得天空阔远到了尽量处。在山上的时候,走到岩壁中间,有时只见一线天光。即或是到了山顶,而因为天边是山,天与地的界线便起伏不平,不如水平线的齐整。

海是蓝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拿颜色来比,山也比海不过。蓝色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黄色绿色却未免浅显小气一些。固然我们常以黄色为至尊,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但皇帝称为“天子”,天比皇帝还尊贵,而天却是蓝色的。

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1) (凝神、凝望、凝聚)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到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四围是大海,与四周是乱山,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看古诗便可知道。比如说海上山上看月出,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细细咀嚼,这两句形容乱山,形容得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生快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原也是的,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没有蓝雀,红襟等美丽的小鸟。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间,便都萎谢,反予以人以凋落的凄凉。海上的朝霞晚霞,天上水里反映到不止红白紫黄这几个颜色。这一片花,却是四时不断的。说到飞鸟,蓝雀,红襟自然也可爱。而海上的沙鸥,白胸翠羽,轻盈的(2)(漂移、飘逝、飘零、飘浮)在浪花之上,“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看见蓝雀,红襟,只使我联忆到“山禽自唤名”。而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婉若游龙,翩若惊鸿”!

在海上又使人有透视的能力,这句话天然是真的!你倚栏俯视,你不由自主的要想起这万倾碧琉璃之下,有什么明珠,什么珊瑚,什么龙女,什么鲛纱。在山上呢,很少使人想到山石黄泉以下,有什么金银铜铁。因为海水透明,天然的有引人们思想往深里去的趋向。

简直越说越没有完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以为海比山强得多,说句极端的话,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

争论真有意思!我对于山和海的品评,小朋友们愈和我辩驳愈好。“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这样世界上才有个不同的变换。假如世界上的人都是一样的脸,我必不愿见人。假如天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嗜好,穿衣服的颜色式样都是一般的,则世界成了一个大学校,男女老幼都穿一样的制服,想至此不但好笑,而且无味!再一说,如大家都爱海呢,大家都搬到海上去,我又不得清静了!

5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1)(2)

52.作者从六个方面说明爱海的理由,请按文章内容填空。

→→→四周的环境→野花与飞鸟→透视能力

53.简要说明作者为什么喜欢海的蓝色?

54.第5段中作者两处引用古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5.作者爱海有充分的理由,世间万物,你喜爱什么,写出来说说理由。(50字左右)

庐山观云张绪佑

我喜爱观云。孩提时牧牛,仰于河滩草地,望空中白云游弋,自由自在,幻想着化成云朵,悠闲飘逸,该有多美?

时届不惑之年,数登庐山忽而想起欲识庐山真面目,领悟人生的真谛妙心,莫过于登庐山去观云。

虽非“五岳”之列,却有“庐岳”之誉的千古名山,绝少有无云之日,这正是无与伦比的庐山美色。恰如无纱巾则无少女之美,无云雾则无庐山之秀。庐山观云,可惜情自得,静心养志。

庐山的云瞬息万变。时而团团如轮,时而飘飘如丝。时而绵绵如雪,时而漫漫如絮,于姿百态,妙不可言。假如独伫立于含鄱口之间,观万里绵云,其白如雪,其光如银,其阔如海,在阳光下涌动翻腾,此刻有如行舟大海。四面波涛,只觉心情自由任去来,不复有别的世界。

登上文殊台,抚松坐石。但见碧天白云,微风东来,云气舒卷,动或如烟,静或如练。在松石之间穿梭染织,不为山风所动,这使人想起禅宗的一句话“八面风吹不动天边月”。人间的兴衰、毁誉,苦乐,又岂能动摇得了一个人的真正意志?

庐山的云美而不妖。锦绣谷的云更是洁白轻盈,美不能誉。舒逸如仙女天使,淡泊如隐士逸人。但见那数十里峡谷,白云出岫,山气横溢,忽而奇峰兀见,忽而绝壁洞明,忽而千峦中断,忽而万壑合冥。漫游在山谷之中,—?路与云相抚,有如天上同行,恍惚云就是我,我就是云。只是云静静地飘在天上,我静静地活在世上罢了。

庐山的云美而不俗。陶公采菊见南山时,叹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面对庐山的云,任何心境都是可寄托的。“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白居易所见庐山的云,是休闲的;“宗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慧远大师见的庐山云,则是悠悠神游的了。《春秋公羊传》里称,云是石头吐出来的气。庐山的云虽从洞里宋,却能无拘无束,任意挥洒,达到忘我境界。此刻我与云相抚伴行,默默无语,却似乎“言而无言,无言而言”,一脉相通。欧洲有位哲学家说过:“人的语言由沉默而来,并且又回复到沉默。”默是自然的本来面目,静是难得的人生意境。

人生如行云,看似有,握似无,来去匆匆。假如烦恼的人吐出的气是云的话,那么,也能给人以美的想象,终究会与庐山的云汇聚。起,凝结成雨,飘然洒浇在万物之间……

(选自《散文选刊》)

27.作者登庐山观云的原因是什么?(3分)

28.作者总写庐山的云有哪些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29.作者引用禅宗的一句话“八面风吹不动天边月”来比喻什么?(4分)

30.文中说“庐山的云美而不妖”,这里的“美”和“不妖”分别指什么?(4分)

31.作者写“庐山的云美而不俗”,其实是在写自己,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体验和追求是什么?(3分)

一、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

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

,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

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注释:(1)[旖旎(yǐnǐ)]柔和美丽。(2)[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 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2分)

2.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3. 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2分)

4. 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50字以内。)(5分)

(六)18.“我”是一个调皮、捣蛋,但内心深处非常渴望上进的孩子。19.(1)“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2)“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20.“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自惭形秽),暗示“我”已开始转变。21.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善良,渴求关爱,希望成为同学的榜样,得到玛丽娅小姐的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后,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22.因为玛丽娅小姐具有天使般的美德——宽厚、任爱,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点明文章中心。

(十三)51.(1)凝神。(2)飘浮。 52.开阔,色彩,动态。 53.海的蓝色包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和天一样是蓝色的。 54.“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是说山上看月出不使人产生美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说海上看月出光景妩媚、遥远、璀璨。 55.略。

答案:27、欲识庐山真面目,人生的真谛妙心

28、有云的时间多(云多),云的(变化大)。(回答“绝少有无云之日”、“庐山的云瞬息万变”、“千姿百态,妙不可言”扣一半的分)。

29、“人间的兴衰、毁誉、苦乐”,“天边月”比喻“一个人的真正意志”。(或:“八面风”比喻“人间的兴衰、毁誉、苦乐”,“天边月”比喻“一个人的真正意志”。

30、“美”指“舒逸如仙女天使”,“不妖”指“淡泊如隐士逸人”。

31、无拘无束,任意挥洒,达到忘我境界。

一、月是故乡明

1. 答案:数星星看月亮梦月亮摸鸭蛋(答出4件事即可)

评分:本题2分。答出2-3个空,给1分;答出1个空,不给分。 2. 答案要点:(1)对比(2)突出思乡之情评分:本题3分。答出“对比”,给1分;答出“突出思乡之情”,给1分。语言表达,1分(有错别字或语病,不给分)。3. 答案:晴空一轮明月,清光上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评分:本题2分。多抄,或少抄,或有错别字,扣1分。4. 评分要点:(1)心得内容(2)语言表达评分:本题5分。心得内容,3分;语言表达,2分(有错别字,扣1分;有语病,扣1分)。

三、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教师《小学语文教育学》读后感【可编辑版】

教师《小学语文教育学》读后感 教师《小学语文教育学》读后感 在读完《小学语文教育学》之后,深有体会。语文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它与各学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分割,也不能独立存在。语文,是门艺术,也是一本专著,上好它,学好它,并不是一门简单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风格要稳定。风格犹如个人的脾气,脾气变化太快,会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语文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当然,每天让一个人吃同样的套餐,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一到就餐时刻,产生“条件反射”。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教学活动要有节奏。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小学语文教育学》的内容中提到,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

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语文老师关键要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自然,《小学语文教育学》中的理论指导思想,我们语文教师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领悟,并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受益。

语文教育学复习资料

语文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0*2=20分) 1. 新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依据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1) 2. 语文学科的工具功能(工具性内涵):(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 ①人脑思维的工具;②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③传承文明的工具; ④传载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的工具;⑤社会正常运载的工具 3.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特点:①渐进性;②预见性;③全方位性;④可操作性 4. 语文教案的主要内容: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5. 中学语文教材四大要素:范文系统、语文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助读系统。 6. 语文教材的未来趋势:语言运用与文学熏陶统一。(375页) 二、名词解释(5*3=15分) 1.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学计划,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 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语文课程的基础。(33页) 2. 语文素养:指的是对语文有长期的训练和修养的意识。包括:民族母语情结,言语交际技能,言语行为风 格,良好的语文习惯,审美情趣的培养。 3. 阅读:是读者以书面语言为依据,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的思维 过程。 4.精读:是一种微观读书法,对重要的读物内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精读应该是综合了课文的所有词句和 全部段落而获得认识的一种读法。 5. 读美:就是引导学生寻找读物的美点,发掘读物中美的因素及美的形态,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知、 情、意的全面发展。 6.新课标对写作的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 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7. 教学设计: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 有利于学习的安排。 8.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即从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索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 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提高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性学习具有三个特征: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259页)

湖北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招聘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5月14日湖北农村义务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桎梏(kù) 畸(jī)形 B.塑(suò)造发酵(jiào) C.炽(zhì)热愤懑(mèn) D.潜(qián)伏筵(yán)席 1.【答案】D。解析:A选项梏的读音为gù;B选项塑的读音为sù;C选项炽的读音为ch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辐射披星带月 B.委婉迥然不同 C.提炼怡笑大方 D.帐篷名列前矛 2.【答案】B。解析:A选项的披星带月应改为披星戴月;C选项的怡笑大方应改为贻笑大方;D选项的名列前矛应改为名列前茅。 3.下列词不属于单纯词的一项是( )。 A.蹒跚 B.消息 C.发明 D.偏袒 3.【答案】C。解析: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单纯词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所以在这用组词替换法就可以得出发明不是单纯词:发明如果要将明替换掉,发可以组词为发现,如果要替换发,明则可以组词为说明。所以发明这个词是两个语素。 4.下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遍/炙/群 B.流/引/赠 C.挑/歧/吓 D.旁/坻/殷 4.【答案】C。解析: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A选项中的炙是会意字,意为用火烤肉。遍和群都是形声字;B选项引是会意字,流和赠是形声字;D选项殷是会意字,本意为音乐,旁和坻是形声字。 5.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世家”这种体例是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语文教育发展史1

语文教育发展史(作业) 题目:简述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语文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果迭出,形势令人振奋。但是,对于语文教育历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成果极少,可谓凤毛麟角。80年代以前,除了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其他突出成果则鲜有所闻。鉴于这种情形,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对语文教育史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朱绍禹先生一再呼吁:研究语文教育,还必须研究历史,“通过对变化历程的了解,认清现状和把握未来趋势”。顾黄初先生也主张,革新的同时,“对传统,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开始有了深入,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陈必祥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主编)、《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顾黄初著)、《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著)、《语文教学法漫论·历史借鉴篇》(曹洪顺著)等。近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许多成果在分期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迄今为止,在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先后就有六种——第一种以叶苍岑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通论》为代表,将中学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五四”以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期为第一时期,“五四”以后建国以前为第二时期,建国以来的语文教改期为第三时期。第二种以陈必祥主编的《语文教育发展史》为代表,将清末语文单独设科前定为古代语文教育期,之后到“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三种以陈学法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语文教育史分为四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后为当代语文教育期。第四种以顾黄初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为代表,以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为界线,将语文教育史分为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两大时期,现代语文教育期又以新中国诞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建国前发展期又以辛亥革命和1932年课程标准颁布为界分为三个时期。第五种以张隆华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代表,以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新中国诞生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解放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六种以曹洪顺、冯守仲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定为传统语文教育期,之后至新中国诞生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来为当代语文教育期。上述分期法各不相同,六家中,将古代(传统)语文教育期的迄止界线定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三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一家;将现代语文教育期的起始界线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一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新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论语》主要记载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庄子散文,想象丰富,多采用论辩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5、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好__________先生。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独伧然而泣下。 7、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壮罢低声问夫婿,____________________。 8、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 9、陆游,字务观,号__________。 10、李商隐诗名体皆工,成就斐然,尤以_____________最为突出。 11、苏轼与父苏洵、弟_______,合称“三苏” 12、矛盾小说著作主要有《蚀》、《虹》、《_______》、《腐蚀》、《清明前后》等。 13、钱钟书的主要著作有《读忆录》、《管锥篇》、《旧文四篇》等。长篇小说有《_______》。 14、《左传》是_________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15、《史记》是我过第一部_________体通史。 16、王昌龄与高适、_________同为盛唐边塞诗人代表。 17、韩愈卒后溢“文”,故后世称__________文公。 18、徐志摩的代表诗作《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即____________。 19、北宋与苏轼并称“苏黄”的诗人是__________。 20、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风格__________。 二、解释词语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斯: 舍: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 幼吾幼: 3、公退之瑕,披鹤,戴华阳巾,手持《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公退: 世虑: 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着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望洋向着: 莫己若: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侣渔虾而友麋鹿,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居。 渔櫵: 侣渔虾: 6、自衿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右,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自衿功伐: 过矣: 7、唯圆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彭泽:

2021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 考研经验

考研经验 我个人认为首师大是比较好考的学校,难度系数不高,比较好考,我当时是边工作边考研,以压线的成绩成功考入首师大,挺幸运的,我把自己的经验给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希望可以帮助你们。 我在七月份才决定考试,比较匆忙。加上我是边工作边考研。学习基本靠晚上熬夜,虽然很难熬,但我坚持下来了,并且成功了。 大家复习的时候最好有一个比你勤奋的人和你一起学,或者找个人督促你,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自制力,相信我,只要诱惑足够大,你根本没啥自制力。去图书馆找个研友一起监督学习,当然了,如果要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让他监督可是最好不过啦,后期临近考试的一个月,开始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没日没夜的背知识点,做题。当时都瘦了,那段日子真是简直了。 英语挺让人头疼的,毕竟放下三年了。如果有跟我一样的就从背单词开始,看英语书,每天早晨必看英语书背单词,然后就是做阅读,边做边理解,那是我做真题,但当时做模拟的时间真是不够用。 首师大,语文教育学考的是英语一,英语一比较难,当时先买了英语一的真题,做完了欲哭无泪,挺难的,英语一每篇阅读我都会错2个左右,非常绝望。但是后来真正上考场的时候,英语考完了感觉自己不是100就是98哈哈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最后结果70分比预想的低但还不错。 相比较以上几门课,政治对我来说算是天堂一般的存在。买了沪江论坛的风中劲草要点感觉很不错,就是这本书出的时间太晚了,差不多11月底才出。出风中劲草之前我还买了《政治新时器》,和肖秀荣一千题配合着做。中国好老公,你们的姐夫经常要制止我沉浸在政治题中不爱背专业课的错误行为。可是最后成绩政治才61,比预想的偏低了。 看完这个,你可能知道了,我就是逗比中的女王,我复习比较充分的科目,都考砸了,我没复习或者没信心的,还不错。所以有时候你平时觉得很忧愁的科目,不用担心,坚持扎扎实实积累好,考试的时候说不定就会爆发;平时擅长的,别嘚瑟,没准你巧妙地绕开了考试范围。 我复试中,学科语文今年没提分,就跟着国家线走的,对此我已经感谢了无数次老天。复试前一周,我嗷地一声在办公桌的台历上发现了一只巨大的蜘蛛,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育也正经历再次淬火,它在反思中前行。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无视传统经验、无视教育规律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关心语文教育的各届人士的高度关注。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势下,认真学习与研究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语文教育思想,实在是一件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看法。解放后,他在不同的场合又反复强调这一观点。1962年,他又指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叶老在这里对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途径,这种认识,较之早期更加深入、系统。这一思想最完整、最严密、最精确的表述是1977年12月给《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

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在这里,叶老对这一观点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一是辩证指出教与学的关系,二是指出教与学应达到的境界,三是实现这一标准的具体方法、途径。此后,叶老又多次围绕这一问题作出过解释。1983年6月他在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说:“刚才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四个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述比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纲领,是他大半个世纪中对语文教育的真切体认与深刻感悟,是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他以此为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许多认识与新课程标准有着高度的一致。 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的。所谓“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换句话说,就是具备了自我教育的本领。叶老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是一个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的人,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则,算不得是个受过教育的人。他认为,在现代社会要做个“够格”的现代人,应该掌握的知识太多,各种教

广东省2020年1月自考语文教育学导论(07824)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语文教育学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78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新的学习方式的第一要义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网络学习 D.探究学习 2.英国朗曼公司出版的《国家课程管理》一书明确指出课程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发展知识和理解力 B.培养技巧和能力 C.形成态度和个性品质 D.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3.陈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并表示“每课的教学目的不能千篇一律”。这是由所提出。 A.林砺儒 B.吴天石 C.李幸保 D.徐世荣 4.《标准》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又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的归纳,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内涵突出的思想是 A.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B.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C.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需求 D.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 5.下列文件中,出现在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时期的是 A.《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 B.《怎样教好语文课》 C.《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D.《语文规律与语文教学》 6.“人、从、众”配图为“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体现的汉字教学方法是 A.看图会意明字理 B.转盘识字辨形声 C.抓住部首带一串 D.朗读品味促连缀 7.向创造性阅读输送水分、营养的干和枝的是 A.比较阅读 B.理解性阅读 C.积累性阅读 D.探究性阅读 8.识字写字不仅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而且强调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体现了识字写字目标的 A.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B.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C.应用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D.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9.不让学生认真阅读品味课文,大量时间耗费在无意义、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荒唐的练习之中,这属于阅读教学的 A.教法不当 B.学法不当 C.阅读面窄 D.考法不当 10.通过教具、学具的改革,以汉字智力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方法是 A.立体结构识字 B.部件识字 C.双脑识字 D.字理识字 11.阅读说明性文章是小学的阅读要求。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12.语文课标规定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下列属于精读评价要求的是

语文教育学引论

语文教育学引论 教材特点 ?1、内容广博,系统性强。 ?2、有些内容与语文新课标脱节,具有滞后性特点。 教学说明 ?1、教学立足于教材和教学大纲,适量补充语文新课标的内容。 ?2、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做集中阐发,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重点章节 ?第一章语文教育的本质 ?第五章语文学科教材 ?第八章阅读教学 ?第九章作文教学 ?第十四章语文学科美育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二、单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题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第一章语文教育的本质 ?语文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也是社会每个成员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语文教育的产生和演进 ?一、语文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是指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 ?二、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产生 ?商周时代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周代的高级学府“国学”还有诗书教育,诗,是古代的文艺教育;书,是古代的文字教育。 ?三、我国近代语文教育的演进 第二节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概述 ?二、本世纪语文教育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叶圣陶:“语文”一名,开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

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第三章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1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若不能理解和使用语言,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无法思维。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借助语言文化,可丰富学生的智慧和个性。?第四节语文教育与现代化进程 第二章语文教育系统 ?语文教育系统的一般特点 ?1、整体性 ?2、层次性 ?3、开放性 第二节语文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语文教育系统的结构 ?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言教育、学校语文教育构成了语文教育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家庭语文教育的特点 ?1、继承性2、基础性 社会语文教育的特点 ?1、广泛性2、动态性 学校语文教育 ?学校语文教育,包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各级各类成人学校的语文教育。?1、规范性2、选择性 第三节语文学科教育系统 ?语文学科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要素系统、过程系统、状态系统。 第三章语文学科教育目标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是指人们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展开的全部教育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学科规定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和实施可行性。它的确立,主要依据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总体目标、语文学科性质和学生发展状况。 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的特征 ?1、学科规定性2、范围普遍性3、阶段预期性4、实施可行性 确立语文学科目标的依据 ?1、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总体目标 ?2、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系统 ?3、学生发展状况和语文教学实际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把整个语文教育史分为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1],那么,从原始社会文字产生至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即为古代语文教育期。其中,从文字产生至奴隶社会中期结合劳动和生活进行言语和文字教育的阶段为言文教育期,从奴隶社会中期至语文独立设科前渗透在文化教育中的读写 教化的阶段为古文教育期。古代语文教育期虽然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也没有语文这一学科的名称,但渗透在生产生活和文化教育活动中的语文教育理念、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不乏启示。 一、生活教育:既重视语文课堂,更重视社会生活 生活教育既是古代语文教育的理念,又是古代语文教育的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2]“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3]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与方法正符合教育的本源,当然也符合语文教育的本源。 从原始社会文字产生到奴隶社会中期的言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人类经由洪荒时代、

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开始向文明时代迈进。言文教育期的教育尚未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分离独立,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它虽然内容贫乏、形式简单,处于混沌、粗疏的状态,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但它与生活这一原始情结相联。学生活就是学语言,学语言就是学生活。语言既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种经由生活的原始途径所形成的生活教育法,就是当时和此后语文教育最正宗而本真的基本方法。 到了古文教育期,与言文教育期的生活教育一脉相承,出现了以“家训”为标志的较为规范的家庭教育。尤其是那些道德文章堪称楷模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们大都认为“天下之本在家”。由于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他们的家训自然成为生活中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宋司马光的《家范》,清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是影响较大的家教书。这类书虽然在宣扬忠臣义士、贤妻良母等封建意识方面消极因素很多,但在指导学习包括语文在内的文化、培养社会人才方面还是起过积极作用的。 古代的生活教育对于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不应仅限于校内与课内,更要孕育并融入于生活,每一个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应是学习语文以及学习做人的大课堂。我们今天常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

试题小学语文卷教育学期末试

《小学语文教育学》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 1.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在西方,“课程”这一概念是拉丁语转化而来的,与 同义。 2.课程是一个包含了、、乃至在内的广泛的概念。3.新的课程观与以往的课程概念相比,有了两大突破:第一,;第二,。 4.课程设置主要涉及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5. 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对小学语文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作了高度概括,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强调的培养。 6.传统语文学习理论对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仍有指导意义的是:, ,。 7.有效学习,主要依赖学生对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和。对于有意义的学习来说,迁移不仅是在变化了的条件的运用,也是新的学习的。8.学习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学习法,学习法,学习法,学习法,学习法。 9.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 ,。 10.习惯是和的中介物。 11.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12.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水平的目标;第二层次是的目标;第三层次是水平的目标。 1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应该培养以下几种习惯:(1)的习惯,(2)

的习惯,(3)的习惯,(4)的习惯。 14.智力是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和“”。 15.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的反馈,根据 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另一方面是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 16.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最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是教师帮助学习者按预期的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 18.阅读即是一个的思维过程,又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19.按照某种顺序进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迁移有和。 20.培养智力的5个组成因素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 21.作为课堂教学,它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多维空间的主体的运动,在教学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以为主线的师生活动。 22.教育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水平的目标;第二层次是的目标;第三层次是水平的目标。 2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这就决定了教师一方面要研究,一方面要研究。 24.、、是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最基本的空间要素。 25.小学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既具有发展德智体诸方面的整体功能,又有明显的侧重性,即侧重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与学科课程可以互 相,相得益彰。 26.小学语文活动课具有的和学科课程明显不同的特点是,以活动为主,教师的 作用处于位置。 27.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和。 28.学科教育的性、性与性统一的原则乃是学校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 二、名词解释 1.活动课程

语文教育学样题文档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 一、填空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系统。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7.作文能力一般由能力和能力构成。 二、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目标2.阅读教学技能 3.情景作文训练4.课文复述 三、判断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四、选择(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A引入 B介入 C展开 D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A促进学习 B选择 C排名次 D反馈 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A语法修辞知识 B文学知识 C文体知识 D读写听说知识 5.《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A典型讲评 B综合讲评 C专题讲评 D重点讲评 7.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语文教学专业师范生必读书目

语文教学专业师范生必读书目 日期:2011-12-13 来源:温州大学【关闭窗口】 语文教学专业师范生必读书目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8.《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彭小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语文教学技能基础 01.《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2.《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周庆元、王松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03.《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黄麟生, 林润之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 月出版。 04.《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徐林祥、张悦群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语文教育学名词解释

语文教育学名词解释: 语文独立设科的标志:语文设科,一般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1 904年1月l 3日)清廷颁行《奏定学堂章程》为起点,即“癸(gui)卯学制”。它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并曾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它具体规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内容,把语文学科从古代综合性的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过渡,具有划时代意义。(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第一个正式名称为“国文”由梁启超,蔡元培提议,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开设“国文”课;1920年教育部将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的确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将先前中学称的“国文”,小学称“国文”,”统而一之”合称’“语文”) 语文的定义: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哲学上的定义] 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 在我国台湾省该科目被称为“国文”(或者叫“国语”)而不是“语文”。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语文教育学内涵:是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现象及规律。它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学科教育学的一种。它是植根于语文教育实践,从我国现实社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建立起来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 语文教育学不是语文科学和教育科学简单相加的产物,而是语文科学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相互交叉、渗透、互相选择、融合、改造后,所形成新的质、新的理论体系。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是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语文教材内容的执行与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在语文教学层面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和“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即“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能力:通过语文学习和培养起来的听说读写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语文目标: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第一层面的目标,这是从学生的近期发展,从个体的发展来说的;充实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第二层面的目标,属于中期目标;提高民族素质,传承人类文明,是第三层面的目标, 语文学习方式:语文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不同的语文学习情境中所采取的具有不同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一切学习方法和形式,它不仅包括语文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还包括语文学习的习惯、语文学习的意识、语文学习的态度、语文学习的品质等心

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必读书目

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必读书目 一、着作类(50种)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5]Bruce Joyce等着,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6]古德、布罗菲着,陶志琼译: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7]佐藤学着,钟启泉译: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性学习[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8]加里?D.鲍里奇着,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马克斯?范梅南着,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M].北京: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 钟启泉、崔允郭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靳? 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1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4]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林存华:听课的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6]郑金洲:说课的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7]沈毅等: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8]欧培民: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19]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0]姚素珍:香港中学文学教学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1]张永德:香港小学文学教学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2]蔡美惠:台湾中学国文教学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3]方智范:初中语文新课程案例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4]李山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王荣生: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课例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6]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袁卫星:听袁卫星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8]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韩军:听韩军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0]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自学考试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 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 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 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 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和 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立意、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小学语文教育学

《小学语文教育学》读后感 在读完《小学语文教育学》之后,我深有体会。 语文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它与各学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分割,也不能独立存在。语文,是门艺术,也是一本专著,上好它,学好它,并不是一门简单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风格要稳定。风格犹如个人的脾气,脾气变化太快,会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语文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当然,每天让一个人吃同样的套餐,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一到就餐时刻,产生“条件反射”。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教学活动要有节奏。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小学语文教育学》的内容中提到,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

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 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 语文老师关键要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学》中的理论指导思想,我们语文教师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领悟,并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