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法则的启示

海因里希法则的启示
海因里希法则的启示

观后感—习惯性违章

“一起严重伤害事故背后,有29起轻伤害事故,300起无伤害事件。”这就是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

作为5月份安全教育,我们观看了一段视频短片,视频验证了“海因里希法则”。

一次事故的变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如何不让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选择权在于你。

我认为,对于安全生产,我们依然存在着认识上和行动上的误区。有的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偶然性的,是意外事件,没有必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花费过多的投入。基于这种认识,就产生了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漠视心理。另一种错误认识是,认为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伴随着现代化大生产而“与生俱来”的,人们不可能控制事故的发生,对安全生产抱着“听天由命”的消极回避态度。

“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偶然性”违章不一定就引发事故,但事故背后必然性地存在着违章行为,这也充分印证了哲学上的“质量互变”规律,即事故隐患——“量”的累积,必然导致重大事故——“质”的改变。海因里希法则也有力地驳斥了一些人的“事故不可避免论”。如果我们能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有效杜绝“三违”现象,实现生产零隐患,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安全零事故的本质化安全目标。

如果我们把“海因里希”的300:29:1安全法则,从另一个角度

去理解就能更好做好安全生产了。即培养一个良好习惯,必须经过29次重大改进或纠正,每次改进和纠正就要做300次的重复动作。也就是说,为了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习惯,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改进和完善,而每一次改进和完善之后,又要经过无数重复动作和严格认真地落实,最终达到实现员工养成一个良好习惯的目的。

从以上的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培养员工的良好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成功。

要加强对自我的监督,实施“人性化”的安全管理。发现有不良习惯,要立即指出,立即改正,防止习惯性违章的动作形成,并要求反复动作正确的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安全管理中,进一步体现“人性化”管理,发现优点,纠正缺点,指出不足。为安全工作打好基础,真正做到“我要安全”。

要注意教育培训。从思想上认识培养良好习惯对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对个人防护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学事故通报,学文件,倾听老师傅们的那些案例为主,更要对自己有意识,结合工作及生活的安全知识,头脑中将生产和生活的安全融为一体,把良好的安全习惯体现在生活和生产当中,实现“我要安全”。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要通过对开展事故案例分析、增强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真正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最后,反复练习。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反复练习,反复操作,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在实际工作和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要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仪

器,自觉培养良好习惯,杜绝不良习惯。

安全生产,重在责任;安全责任,重在落实。消除那“300”个安全隐患以遏制那金字塔顶的一次特大安全事故,使每件事、每个人沿着安全的轨迹去运转,最终实现由被动安全管理到主动预防安全管理的转变,实现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解读海恩法则

解读海恩法则 一、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海因里希法则启示

“海因里希法则”的启示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海因里希认为,在一件重大灾害的背后,有二十九件“轻度”的灾害,还有三百件有惊无险的体验。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二十九件“轻度”的事故,还有三百件潜在的安全隐患。 前几天,公司对在中远船务集团安监部组织的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白云山”浮船坞上5 吨门座起重机严重安全隐患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处理,说明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已经被公司安委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了公司从重从快治理安全隐患,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决心和信心。 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东日本铁道公司为使员工认识事故的严重性,建立起“失败博览馆”;丰田公司专门建立了一处模拟汽车事故的场所,让人们体验汽车失控时的危险。 中国“零缺陷之父”杨钢博士在《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书中提到一个案例:美国的一家航运公司,内部每年都评选一次最优秀的船队,这个船队首先要满足一个条件:出海的过程中出现事故最少。有一个船队每一年都会被评上,因为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这个船队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事故。 当有人问及这个船队为何如此优秀时,那个船队的海员说:“我们只是定期进行细心的船舶检修,尤其是航行前。因为我们知道,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仅此而已。” 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记得海尔集团有句名言:什么是不容易?能够把别人认为容易的事成千上万遍都做到位,就是不容易。说到底,企业的安全事故预防就是要求员工每天都把“容易的事”做到位,比如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不进行违章操作、适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等等,将安全隐患消灭于无形之中,很多事故就根本不会发生了。诚然,事故的发生虽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但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往往是人们的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如果所有企业和员工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学习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预防,在事前就把危机化解的“预防式英雄”,建立起一套健全严密的事故防范系统,稳打稳扎,措施得力,很多企业的“流血事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以挽回,很多家庭可以继续享受幸福团圆。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

深度解读海恩法 、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 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 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征兆”和“事故苗 事故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着,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4.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5.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6.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 (二)要有“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 任何细小问题,都可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甚至是“定时炸弹”。比如一个烟头可能会引发一场火灾,一块劣质的钢筋可能会使一座大楼坍塌,一件质量不合格的刹车片可能会导致一起车祸,等等。所以,抓安全工作不能忽视小问题,要坚持从细小问题入手,以“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和“见微知着”的警觉意识,善于从各种征兆中发现苗头、从苗头中排除隐患。特别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那些掩盖在成绩荣誉光环之下、隐匿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躲藏在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视线之下的各类细小问题,从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抓预防。

海因里希法则&海恩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 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 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 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 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 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 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 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 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 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 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海因里希法则的提出 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海因里西法则的另一个名字是“1:29:300法则”;也可以是“300:29:1法则”。连锁过程

5、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 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东日本铁道公司为使员工认识事故的严重性,建立起“失败博览馆”,丰田公司专门建立了一处模拟汽车事故的场所,让人们体验汽车失控时的危险。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

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6.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

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件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编辑本段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编辑本段海恩法则的应用 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 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简易版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 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 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 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 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 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 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 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 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

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

海因里希法则与事故隐患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统计分析了大量事故提出的。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事故之间的关系。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即300 : 29 : 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1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这个法则的要义就是说,事故的隐患与违章和事故严重程度不是必然的,也不是正比关系、加权关系,而是概率关系。海因里希法则警示我们,发现了一个事故隐患及违章,如果不及时制止,不注意解决问题,不迅速堵塞漏洞,都可能会酿成事故。也就是说,要消除1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防止灾害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伤害,而是要从根本上防止违章等隐患。通过以上分析,海因里希法则为我们揭示了事故发生规律性的三个原因。 1. 事故故发生的直接因素 1931年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提出: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等5个事故因果链中。海因里希认为企业事 故的防止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提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安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一桩桩血的事故证明,安全生产事故99%是责任事故,而绝大部分事故是“三违”造成的。我们要树立“三违”就是事故的理念,要切实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规范操作程序,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同时,在必要的时候也把安全带给别人。 2. 事故发生的必然性 一起事故的发生似乎是偶然的,但偶然性内部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而必然性总是寓于偶然性之中。海因里希法则就是说的这么一个道理,一个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因里希法则说明,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有许多征兆或隐患。有征兆或隐患而未发生事故,只是说明征兆和隐患还未达到事故发生的临界点,一旦达到事故发生的临界点,事故必然发生。必然性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原因引起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情况。归根到底,在征兆纷纷,隐患重重的生产中,用海因里希法则来说就是事故迟早要发生。这告诉我们事故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那是不是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呢?只要我们把安全前期工作做好,在事故发生或将要发生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完全可以降低事故损失,挽回一定局面的。比如当我们发现有触电事故发生时,及时切 断电源,简单的一个动作就有可能挽救了别人的生命。 3. 事故的伤害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安全管理》之深度解读海恩法则

深度解读海恩法则 一、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的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

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4.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5.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6.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 (二)要有“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 任何细小问题,都可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甚至是“定时炸弹”。比如一个烟头可能会引发一场火灾,一块劣质的钢筋可能会使一座大楼坍塌,一件质量不合格的刹车片可能会导致一起车祸,等等。所以,抓安全工作不能忽视小问题,要坚持从细小问题入手,以“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和“见微知著”的警觉意识,善于从各种征兆中发现苗头、从苗头中排除隐患。特别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那些掩盖在成绩荣誉光环之下、隐匿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躲藏在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视线之下的各类细小问题,从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抓预防。 四、海恩法则的警示意义 实践也证明,只要安全工作做得扎实、管理到位,作业者的安全意识、技能和防范能力到位,大多数安全事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的。“海恩法则”实际上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在

“海恩法则”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启示

“海恩法则”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启示 对于事故苗头和发生安全事故之间的关系,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曾从飞机飞行安全事故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后,提出了著名的“海恩法则”。他认为: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都会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又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还有1000个事故隐患。由此可见,导致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就是对一些隐患、苗头、征兆的忽略。 “海恩法则”对我们抓好安全管理工作不无启示。安全管理工作点多面广,就后勤保障方面而言,涉及到水电、消防、电梯、车辆管理等等方面。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也就是那些容易被我们平时所忽略了的隐患、苗头、征兆而引发产生的,看似很偶然的问题。这些问题从表面看好像不应该发生,表现出很大的偶然性。事实上,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认真分析起来,总会有一定的原因,有其必然性。有时候我们往往认识不到问题所在,客观上是因为这种必然性被一些假象掩盖了;实质上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够、疏忽大意所致,平时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待事故发生后还百思不得其解。 “海恩法则”对安全管理来说更是一种重要的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同时,“海恩法则”也告诉我们安全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并且给我们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方法,就是发现并控制事故的苗头和征兆。安全管理是一条生命线,它理应贯穿于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始终。有了安全,工作的成效才会得到真正体现。“海恩法则”使人们认识到,既然事故牵涉的因素如此之多,做好安全工作就比想象的要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解决问题不能只是“就事论事”,一方面要从细节上查找问题,探寻原因,同时要从宏观和总体上多想办法,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这样,安全管理才能真正出成效。以车辆管理为例,不仅要重视途中行车安全,而且要时刻关注车辆状况,注重日常的维护保养。因此,每一个岗位都要构筑“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善于从平安无事中找隐患,从常规现象中

“海因里希法则”学习心得

“海因里希法则”学习心得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海因里希认为,在一件重大灾害的背后,有二十九件“轻度”的灾害,还有三百件有惊无险的体验。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我们的安全生产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二十九件“轻度”的事故,还有三百件潜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很多人经常做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通过对“海因里希法则”的学习,我得到如下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 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员工存在着认识上和行动上的误区。有的认为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意外事件,由此产生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漠视心理;也有的认为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不可能控制事故的发生,对安全生产抱着“听天由命”的消极回避态度。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警钟长鸣,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守操作规程;严格认真巡检,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小毛病;把任何一个异常情况都当成一个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来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

芽状态。 二.自觉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努力实现本岗位安全生产零隐患。 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是实现安全生产最有力的保障,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实践反复证明,有着良好安全习惯的人,不仅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而且还会主动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没有形成良好安全习惯的人,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即使暂时未发生事故,至少在他们身上埋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杜绝“三违”。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发现别的员工的不良习惯,也能够及时指出、纠正,防止习惯性违章。努力做到每个员工都能自觉按照日常行为规范、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办事,为安全生产打牢基础,真正做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 三.加强安全生产各项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仅认真学习与生产设备设施有关的安全知识,还要学习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在头脑中将生产和生活的安全融为一体,把良好的安全习惯体现在生产和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安全自律,紧绷安全之弦,确保本岗位安全生产,从而保证每个岗位生产安全,进而保障本车间、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海恩法则(定律)

海恩法则的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海恩法则的应用 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具体来说,利用“海恩 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1.首先任何生产过

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6.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 在企业经营上的应用 “海恩法则”不仅仅用于生产管理中的安全事故发现与防治,还被运用到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用来分析企业的经营问题。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与它平时的表现还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企业发

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着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 300∶29∶1法则。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 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东日本铁道公司为使员工认识事故的严重性,建立起“失败博览馆”,丰田公司专门建立了一处模拟汽车事故的场所,让人们体验汽车失控时的危险。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海恩 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 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 现并控制征兆。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 主要步骤如下: 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 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 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 性。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 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 兆。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的提出 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 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要预防死亡重伤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要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而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海因里西法则的另一个名字是“1:29:300法则”;也可以是“300:29:1法则”。 连锁过程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安全管理》之安全管理之海恩法则

安全管理之海恩法则 一、海恩法则的定义: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件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的精髓: 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它核心要义提醒人们: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 三、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 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

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6.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海恩法则的启示: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4.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5.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

解读海恩法则

解读海恩法则 一、海恩法则得定义 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就是可以预防得。 海恩法则就是德国飞机涡轮机得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得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得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得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与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得安全系数增加与飞行器得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得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她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得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得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得“事故征兆”与“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得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得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海恩法则得精髓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就是事故得发生就是量得积累得结果;二就是再好得技术,再完美得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得素质与责任心。 三、海恩法则得启示 (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得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要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1、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得每一细节,特别就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得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2、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得对策与办法; 3、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就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得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与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海恩法则”给我们的启示

“海恩法则”给我们的启示 江苏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徐怀友 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曾从飞机飞行安全事故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后,提出了著名的“海恩法则”。他认为: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又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还有1000个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不安全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任何事故案件都是有端倪可查的、有征兆可寻的、有苗头可发现的、有隐患可排除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如果重视每一个征兆、苗头和隐患,及时把安全预防工作做到位,则安全事故就会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为什么那么多的征兆、苗头和隐患没有及早发现并及时排除,而导致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善于从征兆、苗头和隐患中抓好安全工作预防。 “海恩法则”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有“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任何细小问题,都可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甚至是“定时炸弹”。比如一个烟头可能会引发一场火灾,一块劣质的钢筋可能会使一座大楼坍塌,一件质量不合格的刹车片可能会导致一起车祸,等等。所以,抓安全工作不能忽视小问题,要坚持从细小问题入手,以“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和

“见微知著”的警觉意识,善于从各种征兆中发现苗头、从苗头中排除隐患。特别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那些掩盖在成绩荣誉光环之下、隐匿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躲藏在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视线之下的各类细小问题,从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抓预防。 要有“早抓早防”的积极行动。有病要早医,才能早日康复,这是人们的生活常识。抓安全工作也是一样,要时刻牢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深刻教训,自觉做到发现征兆立即预防、发现苗头立即遏止、发现隐患立即排除,不能有拖一拖的想法、等一等的念头和“小问题不会有事”的侥幸心理。 要有“群策群力”的集体观念。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抓安全工作要发动人人参与,注重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这样就多了发现问题的慧眼、多了预防事故的措施、多了抓安全工作的力量,形成人人想安全、个个抓预防的生动工作局面,从而也少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要有“持久用力”的坚强韧劲。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这个长期的、无止境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持之以恒、持久用力,不能时紧时松,否则稍有懈怠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要时时紧绷“安全弦”、常念“安全经”,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构建正规化、常态化的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单位建设始终在“安全”的轨道上快速向前发展。

安全管理与海因里希法则

安全管理与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海因里希法则的提出: 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

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海因里西法则的另一个名字是“1:29:300法则”;也可以是“300:29:1法则”。连锁过程,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