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407C R410A 系统热力性能研究综述

R407C R410A 系统热力性能研究综述
R407C R410A 系统热力性能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ISS N100529180(2003)0320024207Ξ

R407C、R410A系统热力性能研究综述

陈 斌,陈光明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研究所,杭州310027)

[摘要]本文介绍了R22制冷剂最有希望的替代物R407C和R410A的基本物性,以及国外学者对使用这两种工质的制冷系统有关换热、压降特性及对C OP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帮助国内制冷、空调企业了解R22替代工质研究的新动向、加快制冷工质替代的步伐。

[关键词]R407C,R410A,传热,压降,C OP,综述

[中图分类号]T B64 [文献标识码]C

R ecent R esearches on Thermal Performance of R407C and R410A System

CHE N Bin,CHE N G uang-m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Cry ogenic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7)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therm ophysical properties of R407C and R410A,tw o of the m ost promising alternatives for R22,are reported and s ome latest researches on heat trans fer and pressure drop performance and C OP of refrigeration sys2 tems utilizing these alternatives are reviewed1The aim is to help domestic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ies get well in formed of new research on R22alternatives and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refrigerant replacement1

K eyw ords:R407C,R410A,Heat trans fer,Pressure drop,C OP,Review

1 前言

由于CFC与HCFC类工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产生温室效应,使得制冷行业普遍采用的R12、R22正在或将要被全部替代。各国加以研究的R22替代物为数众多,但至今仍无法找到一种物性与其很相近的纯物质,开发和应用R22的混合工质替代物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目前,国际上一致看好的R22替代物R407C、R410A,就分别是三种及两种纯HFC工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ODP为零的混合工质。在美国,R410A是房间空调器和商用组合空调系统中R22的主要替代物,在日本,R410A是房间空调器中R22的主要替代物, R407C作为组合式空调器的主要替代物。

尽管我国离R22禁用期尚长,但国际上R22的替代进程必然会对我国的制冷空调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国制冷界在积极研制自己的R22替代产品的同时,及时了解国际上R22工质替代的最新研究动态,学习发达国家的替代新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2 两工质基本物性

R407C的组成起初规定为R32/R125/R134a: 30/10/60wt%,因其可燃性原因而修改为23/25/52 wt%,才获得ASHRAE命名。杜邦公司命名其为S UVA-AC9000。在查R407C的物性参数时,务必弄清所查数据是否确为现配比下的数据。其临界温度8611℃,临界压力4162MPa,潜热18518k J/kg,分子量8612kg/km ol,25℃液体比热11545k J/kgK,导热系数010131/010894W/mK(气/液),在标准大气压下,其泡点温度为-4410℃,露点温度为-3618℃,属非共沸工质[1-3]。R407C与R22的沸点

Ξ收稿日期:200324224

较接近,且与R22有比较接近的饱和温度—压力曲线、热力性质、单位容积制冷量及C OP,它不仅能够适用于新设备,而且特别适用于现有R22设备的灌注式替代,只需最低限度地考虑原R22系统的改动,而无需改动主要部件。

R410A的组成为R32/R125:50/50wt%,分子量72156kg/km ol,标准沸点-5015℃,临界温度7215℃,临界压力4196MPa,泡、露点温度分别为-5217℃、-5216℃,故为近共沸制冷工质。杜邦公司命名其为S UVA-AC9100,而联信公司称为AZ -20。

R410A蒸气压比R22高60%,只能用于新设计的系统中而不能用于原有R22系统的灌注式替代。热力学循环效率比R22或其它替代物稍低,但它有优越的输运性能和其它优点。由于蒸气压力高,系统性能受压降损失的影响不敏感,因此循环时工质流速可以很大,有利于热交换器的传热;而且测量表明,在低的和适中的冷凝温度下,R410A系统比R22系统的压缩等熵效率高。这些都会影响R410A 系统热交换器、压缩机、管路大小设计,以获得更好的系统能效[3-5]。

文献[3]所给以100年工质累积辐射力来计算的G WP值为:R22,1700;R407C,1600; R410A:1900。

T WEI指标反映出工质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大小,它综合考虑工质的泄漏的直接影响和系统运行所造成的间接影响,已逐渐被接受。文献[4]在进行实验比较后认为R22比R407C的直接温室效应大15%左右,但在系统冷凝温度43~47℃、蒸发温度-12~-7℃时,R407C的TEWI值比R22的大,而在冷凝温度53~58℃、蒸发温度2~10℃时替代使用才有利。

按ASHRAE Standard34-1992的划分,两工质的安全分类均为A1/A1类,燃烧热分别为R407C: -419M J/kg,R410A:-414M J/kg。由于属HFCs 工质,这两种工质不能使用矿物油和烷基苯油,而应使用POE油和其它可溶性润滑油,当选择弹性或塑性材料作为系统部件以及在选择干燥剂时,需要综合考虑工质与其配套的润滑油性质。

R407C和R410A的热力性质数据国际上流行通过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所推出的主要是基于CS D方程的制冷纯工质及混合物热力学特性资料库(REFPROP)进行计算。这里给出文献[6]计算出的两工质循环性能数据(表1),可作参考。另外,表面张力是热交换器计算和热交换过程评价的重要特性参数。文献[7]通过毛细管提升实验并采用公式计算了R32、R125、R134a、R152a纯质及其二元、三元混合物的表面张力,发展出混合物与纯组分的表面张力关系式,可用来计算R407C和R410A的表面张力值。

表1 混合制冷剂的循环性能

制冷剂R410A R407C 蒸发压力(kPa)804499

冷凝压力(kPa)30632112

压缩机功耗(k J/kg)37103512

C OP3168531940

制冷量(k J/m3)41902947

蒸发温度:0℃,冷凝温度50℃,过热温度0℃,过冷温度0℃

3 传热、压降及COP性能研究

文献[1]分析了当R407C系统具有气液分离器或蒸发器为满液式时,由于非共沸物的气液组成的差别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测量出其气相组成在414℃时为35/33/32wt%,因此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会产生传质阻力,导致其比纯工质或共沸物的传热系数低,含油时微肋翅片管内蒸发和冷凝时相对于R22传热系数下降20%~25%,而为满液式蒸发器时更是下降了75%。前者因一般为空气源热泵,由于换热热阻主要在空气侧,故制冷剂传热系数的下降对气一气热泵影响不大。而采用满液式蒸发器的冷水机组则冷剂侧热阻占主要部分,在使用R407C时冷量下降36%,C OP下降44%。而干式蒸发器的冷量和C OP只分别下降7%和14%,可以预测当采用管内冷凝时,整体性能还会有所改善。

另外当系统中有气液分离器时,由于循环组成中R32和R125的浓度增加,使得R407C制热能力比R22大3%~8%。

气液热交换器用于制冷系统可以防止压缩机的

液击和防止膨胀阀前工质的闪发,而且一般会提高系统性能。但通常的对气液热交换器的性能分析都不考虑其所引起的质量流量的减少和产生的压降,且对混合工质的分析很少。文献[8]分析了一些纯质及R410A和R407C等混合工质系统中有气液热交换器时各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质量流量和压降对性能影响的关系式。结论为:使用气液热交换器对R22、R32、R717工质的系统性能不利,而对R507A、R134a、R12、R404A、R290、R407C、R600和R410A工质的系统有利。另外文献[9]使用R407C(这里R32/R125/R134a:30/10/60 wt%)和R22为工质也实验研究了空调系统在ARI 额定室内条件和不同环境温度下存在气液分离器/热交换器时的性能。结果表明两工质的制冷量及C OP都有提高,而混合物提高更多(C OP分别提高618%、917%)。如果蒸发器改为逆流式,C OP还会有提高。

文献[2]实验研究了R407C工质热泵机组室内换热器侧盘管流动情况。进行了R407C和另两种混合物1(R32/R134a:30/70wt%)和2(R32/ R123:80/20wt%)在热泵换热器中运行时浓度变化方面的实测,发现非共沸物的温度滑移特性不会引起系统操作上的改变,但热交换器温度分布会发生改变,冷凝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而蒸发过程则逐渐增加。该文通过建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表明热交换器几何条件对非共沸物影响比对纯质的大,如R22工质,相对于交叉流布置,逆流式的C OP 增加0%~3%,顺流时下降2%~4%,而对407C 则分别增加0%~4%和下降2%~8%。因此对于原来应用R22的热泵,改为R407C后作者认为有必要将供热模式的流动也改为近似逆流,以加强与空气的换热。

文献[10]也研究对比了在环境温度分别为2617℃、35℃、4313℃(80、95、110υ)下R407C 和R22在ARI额定工况下使用顺流和逆流蒸发器时的性能。表明流程的改变可使R407C系统制冷量增大1015%,C OP提高318%。对于潜热制冷量,随环境温度降低,R407C逆流时比顺流时高得越多, 35℃(95υ)时高3016%,且比R22工质的高1616%。在环境温度高于4016℃(105υ)时在逆流情况下则是R22的大。因此在使用R407C时,蒸发器应设计成逆流型。由于逆流蒸发器的高潜热制冷量,表明R407C工质空调器更适合于使用在高除湿量场合。

文献[11]使用分体空调器按照ASHRAE Stan2 dard37-1988进行了R407C和R22系统在ARI额定工况、过载工况和低温工况下性能比较,R407C使用POE油VG68,毛细管长度750mm。测试结果表明:

(1)R407C制冷量和C OP分别大约比R22少3%、4%,在最高性能点,R407C的充注比R22多3%~4%,原因是R407C的两相流动模式随干度的发展比R22的慢,造成传热系数比R22低。可以通过增加充注量来弥补冷量差。

(2)逐渐增加制冷剂充注量,R22的制冷量及

C OP会下降,而R407C则基本保持不变。R407C的冷凝压力比R22高,如在最优充注点高200kPa左右,会影响过载工况运行,引起R407C系统高压操作。为探索降压途径,文献尝试减小毛细管长度,从750mm分别减少到450mm、550mm进行对比试验,发现毛细管长度的减少会有效减少制冷剂充注,但带来另外的缺陷:a)在短的毛细管系统中,制冷量和C OP随制冷剂充注量变化而变化明显,这样就会导致当系统存在泄漏、或充注量不当、或气候变化时,系统性能变化明显,从而引起系统不稳定;b)对长短不同的毛细管,R407C的最大制冷量和C OP近似相同,相应的冷凝、蒸发压力也几乎相同,表明改变毛细管长度不能有效减少最优性能点的冷凝压力。

(3)过载工况,测试R22和R407C的排气、吸气压力见表2。R407C的冷凝压力接近于压缩机的截止工作压力,因此为有效减少冷凝压力,有必要

表2 过载工况测试结果

毛细管长度

排气压力

(kPa)

吸气压力

(kPa)

R22,750mm2206564 R407C,450mm,850g2510602

R407C,550mm,850g2510608

R407C,750mm,1050g2501596

将热交换器流动改为逆流式,提高对流平均温差,从而提高传热性能。

(4)低温工况下压缩机吸气管皆无霜的形成,避免了系统性能的大幅度下降。文献[12]使用变速压缩机来比较R22、R407C、R410A工质制冷机在相同制冷量下的系统性能。热交换器为逆流套管式强化管,分四段直管段,两头用U型管连接。过冷度和传热度均为510℃。

测试时保持冷凝器进水温度和水量不变,而蒸发器冷媒液温度在0~15℃变化。测试结果为:

(1)气体色谱仪分析表明对R407C,循环组成变为2414%R32、2516%R125、50%R134a,这是由于油对三组分的溶解度不同而致。

(2)R410A由于容积制冷量较大,在等制冷量条件下压缩机转速可比R22系统低38%,系统容积效率最高、摩擦损失最小。而R407C则要高1%~7%。

(3)在最低的0℃和最高的15℃冷媒溶液进口温度下,R407C系统的C OP比R22的分别低618%、316%,而R410A则分别比R22的高1315%和618%。

(4)蒸发器流程各段中热交换系数不同,开始段R410A的最大(高17%),R22和R407C的近似相等。第二段各工质的热交换系数皆逐渐增加,到第三段升为最高。前三段R410A的最高,R407C的最小。最后一段,制冷剂存在过热,因此热交换系数急剧下降。这段中R22最大,比R410A、R407C 分别高21%,35%。

文献[13]比较了R410A在外径ф915mm、内径ф7175mm、长30418mm的光滑水平铜管内当质流通量为160~561kg/m2s、冷凝温度为4611~5117℃、平均进出口干度为87%和25%下的冷凝传热性能。结果如下:

(1)随干度增加,局部传热系数增加,与R22的差值在低干度下相差越大。尽管R410A的导热系数比R22稍低(低0%~8%),但其粘度更低(低30%~36%),使得传热系数比R22高2%~6%,但该值很小,处于实验不确定性范围。随质流通量增加和冷凝温度减小,传热系数增加。

(2)冷凝压降R410A比R22低23%~45%,两工质压降差随干度和质流通量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R410A蒸气密度比R22的大,蒸气密度越大,压降越小。各工质压降随干度增加和冷凝温度下降而增加。

文献[14]研究了外径ф8mm、内径ф6mm光滑铜管内当进口处于过热状态,出口处于过冷状态时R22和R407C的冷凝过程。Fr数(表征流体工质液膜所受惯性力和重力大小关系的无因次数,与Re、G a、X tt有关)用来表明流型转变位置,发现对R407C,Fr=15-20时转变发生。Fr>28为层流环状流,Fr=15-28为系统环状流,Fr<15时为波形流,而对R22则分别为Fr>20,15-20,<15。并观察到R407C在紊流时干度为0165~0145,而R22则干度为0152~0145,这是由于R407C液态粘度低,导致液态雷诺数大而造成。R407C高的液态雷诺数且有温度滑移使得系统的平均传热系数随质流通量增加而增加,而R22则在质流通量小于270 kg/m2s时,平均传热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大于300 kg/m2s时,R407C的传热系数比R22大,更大时两者相差很小,而在低的质流通量下R22的反而比R407C大。在同样质流通量和热流通量下R407C比R22的压降要小。

文献[15]研究比较了外径 9157mm、内径 7192mm、有效长度1300mm的光滑管两相流蒸发传热及压降特性:蒸发压力分别为600、680kPa,质流通量100~300kg/m2s,热流通量6~14kW/ m2。发现对R22,局部传热系数随质流通量、热流通量、蒸发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对R407C,蒸发压力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

总的趋势是,R407C的传热系数比R22低50%~70%,压降梯度比R22的低45%。其原因可归结为两工质在流动时的流型发展快慢不同所致。

文献[16]采用外径 710mm,内径 614mm,长540mm的水平光滑铜管实验研究了R410A管内蒸发、冷凝传热及压降性能。实验时蒸发和冷凝温度分别维持在278K和323K,质流通量分别为300和150kg/m2?s,热流通量715kW/m2。有以下实验结果:

(1)对蒸发器,在干度≤014时,R410A比R22和蒸发传热系数高20%,达到016时则两者数值几乎相等,而文献[15]则给出R410A的比R22的蒸发传热系数高23%~42%。该文认为是试管的

直径和长度不同所致。R407C比R22和R410A传热系数要分别小30%,50%。对冷凝器,传热系数皆随制冷剂干度的下降而下降,R410A比R22的稍小,但随干度减小而差值变大,这与文献[15]基本一致,R407C的则比R22小大约30%。

文章将实验数据分别与使用前人的冷凝、蒸发公式[17,18]计算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对蒸发传热情况,R410A与R22实验值与文献[17]计算公式相差在±20%范围内,在低质流通量下公式值估计过高。R410A实验与公式的相符合性表明R410A可当作纯制冷剂考虑,其公式可用于热交换器计算。公式在计算R407C时使用的是组分理想混合法则,没有考虑组分气液相传质阻力,因此计算值显著偏大。对冷凝传热情况,与文献[18]公式计算结果相比,R22最符合,这是由于其公式是使用R22实验数据获得的,对R410A,在低干度不准确,而在干度≥014时符合较好。

(2)压降:文献提供了300kg/m2s质流通量下两器若干点压降数据,表明R407C与R22的压降数据接近,而R410A则要小30%左右,这是由蒸气密度决定的。

该文将所得的压降数据整理成由两相流摩擦因子ΦL(tw o-phase-friction multiplier)与马提纳里数X tt(Lockhart-Martinelli parameter)表示的压降关系式,偏差小于±5%,可用于设计换热器时的压降估计。

文献[5]从压缩机性能、传热压降特性、系统性能等方面介绍了联信(Allied signal)、谷轮(C opeland)等公司的R410A工质有关研究成果,获取多组性能曲线。在中低冷凝温度下,压缩机性能弥补了R410相对于R22热力学效率的差距,使得等熵效率高于R22系统。当冷凝温度高于47℃时,则变差。经比较,由于同温下R410A的饱和压力比R22大60%左右,对同样的饱和温度变化,R410A 系统质流通量变化可比R22的大得多,蒸发器中在同样质流通量下R410A传热系数比R22的高55%左右。在同样的压降和同样的饱和温度降下, R410A比R22蒸发传热系数分别高90%和115%左右,虽然两者冷凝传热系数相差不大,对等压降和等温降下的两质流通量指标,R410A分别比R22高35%和65%。该文计算表明,在典型的设计和操作条件下,R410A系统的效率比R22系统高2%~5%,性能与R22相当,甚至更好。

为增强传热,换热器中大量采用强化管,许多学者进行了强化管中混合工质的传热性能研究。文献[19]使用外径 19mm的微凹槽强化铜管研究了R410A、R407C和R134a、R32/R125(60/40 wt%)、R32/R125/R134a(30/10/60wt%)、R32/ R134a(25/75wt%)的传热性能。发现替代物传热系数值与R22的值相接近。在低的质流通量100~300lb/h(1kg=212046lb)下,纯R134a与R410A 的值比R22的大约10%,而三元物则比R22的低10%;在高的质流通量下,各工质传热系数则很接近,当添加一种POE油时,传热系数有8%~10%的提高。

文献[20]研究了R407C和R410A在内凹槽水平强化管中的冷凝传热性能。发现两种混合物的传热系数比R22低约15%~20%,认为是由于混合物的蒸气层的扩散阻力所导致。文章还讨论了管径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发现外径 6135mm管比 9152 mm管的传热系数低25%。

文献[21]使用内外管直径为 2112mm、 2216mm的双凹槽强化管比较了R410A、R407C (这里R32/R125/R134a:30/10/60wt%)等R22替代物的传热、压降特性。发现在大流量时R410A冷凝传热最好,但在小型系统中R407C的冷凝换热系数却比R22、R410A的高;蒸发传热性能是R410A 的最差;压降则是R407C的最小。

文献[22]研究了R22、R134a、R410A在光滑管、轴向微肋管、螺旋翅片管、交叉槽微肋管四种管内的冷凝传热性能,发现R410A性能与R22相近,R134a稍好(>10%),交叉槽微肋管的传热性能最好,比螺旋管高25%~45%,接下来依次是轴向微肋管、螺旋管。作者还得出了四种管子的环状流冷凝传热性能关系式及式中的常数。

文献[23]实验研究了R22和R407C工质的光滑铜管与微肋管蒸发器中U形弯及直管段传热系数的不同,U形管曲率半径为管外径的215倍,包括四个直管和3个U形弯,获得以下结论:

(1)U形管内壁面温度总是低于直管内的温度,这是因为U管内存在混合和扰动。R22的壁面过热度比R407C的低1~2℃。

(2)对第一个直管段的横截面,用R22时上部的局部传热系数比下部的高,这是由于低干度下的核态沸腾产生从下部向上的气泡流动引起,而同样位置R407C的情况则相反,则是由制冷剂混合物组成百分比的局部变化引起。

(3)每一U弯的下游直管段的1/3长度由于离心力和两相流混合作用而受U形管作用影响,使传热增加。U弯的平均传热系数对两工质均比直管段高4%~33%,两工质的平均传热系数受质流通量变化的影响比热流通量和进口干度的影响要大得多。

(4)微肋管的平均传热系数在U弯段处比光滑管高33%~69%,在直管段高19%~49%,R407C 比R22在使用光滑管时低33%~41%,在使用微肋管时低17%~29%。

另外上文作者在文献[24]中介绍了其研究R407C和R22中混有润滑油时在同样管径微肋管直管和U弯部分的蒸发传热性能。其中R407C使用POE油315S US,R22使用矿物油290S US,含油浓度0%~5%,发现随含油量增加,总压降增加了20%。在入口干度015及219kg/m2s、10kW/m2工况下两工质传热增加系数下降,R407C减少为无油时的019,R22则为0177。在入口干度011及400 kg/m2s、20kW/m2下却增加,当油浓度为3%时, R407C为1109,R22为112。U弯的曲率外侧部分的局部换热系数大于曲率内侧,外侧中间最大。对两工质,第二根直管的开始到30倍管径长度位置的局部换热系数比第一根直管的大,R407C大19%,R22大21%。

文献[25]介绍了一种独特的W形管传热管(herringbone tube)作为热交换器,使用R407C工质比较了该管与通常的内凹槽管的传热性能和压降,实验用管外径φ710mm,控制参数同文献[16]。表明:蒸发传热时在高质流通量下W形管换热系数增加大约90%,低质流通量下也稍高于内凹槽管;冷凝传热时在各种质流通量下换热系数都大约高100%~200%。尽管同时W形管压降增加30%~60%,但仍值得推广用于实际空调中。另外文献[26]测试了R410A和R22工质在W型管中冷凝传热和压降,获取了多个数据点,并观察到管内流动的气液流型。发现在较高的质流通量下(300kg/m2s以上,干度大于0125),W管的传热系数和压降高于传统的螺旋型微肋管,而在低的质流通量下(大约100kg/m2s),却稍稍低于或等于微肋管。W 管管内传热流动时液膜在管内两侧面被拽薄、上下侧变厚的特点仅在高的质流通量、大的干度下才呈现,相反则表现为液体集中在管内下部流动。

文献[27]讨论了R22、R123、R134A、R410A、R407C在光滑管和两种强化管(W-B和W-TX管)外的泡核沸腾性能(适用于满液蒸发器设计)。实验时沸腾饱和温度在2~20℃间。结果表明饱和温度在20℃时W-TX管外R410A的传热系数比R22高20%~25%,文中归因于R410A的对比压力最大,且其热力学及输运系数中,潜热、液体导热系数、液体比热比其它流体高,而液体粘度最低所致。而R123因具有低的对比压力,使其传热系数为最小。对W-TX管,比光滑管传热系数高70%~200%,对W-B管,则R410A与R22传热系数相当,该文认为沸腾传热系数主要与气泡的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即由气泡分离直径,产生频率,表面成核点密度决定,强化W-B管的气泡分离直径主要由表面上气孔直径决定,R22和R410A的气泡分离直径相差很小,故两者传热系数相当,而对混合工质R407C其系数变为最低,则主要是由于强化表面上出现高的传质阻力最大而致。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R407C和R410A工质基本性质和国外学者对其进行的传热和压降特性及其对C OP 影响的研究介绍,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国内空调、制冷界人士更快地了解、掌握这两种新工质的特点、替代R22时的注意事项,以便加快我国制冷空调设备工质替代工作的发展,少走弯路,进而为环保和企业发展、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作贡献。

5 参考文献

[1]Bivens D1B1,et al1Performance of R32/R125/R134a mix2

tures in systems with accumulators or flooded evapora2

tors1ASHRAE T ransaction,1997(Ⅰ):777~780

[2]H wang,Y1,et al1Experiences with refrigerant mixtures1

ASHRAE T ransaction,1997(Ⅰ):765~776

[3]Cavallini,A1,et al1W orking fluids for mechanical refrigera2

tion—invit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1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refrigeration,the Hague,August1995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11996(8),VO L119:485~496

[4]Aprea,C1,et al1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in R-22substitution1Energy C onversion and Manage2 ment,1998(9),VO L139:877~887

[5]Chin,L1,et al1Issues relating to the adoption of R-410A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1Proceedings of the20th International

C ongress of Refrigeration,Sydney,1999,V ol12:(paper179)

[6]Piao,C1C1,et al1A study of therm odynamic properties of HFC

-32/125/134a ternary mixture1Proceedings of the19th In2 ternational C ongress of Refrigeration,The Hague,1995, V ol14a:488~495

[7]Heide,R11The surface tension of HFC refrigerants and mix2

tures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1997(7),V ol120: 496~503

[8]K lein,S1A1,et al1Refriger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using

Liquid-suction heat exchangers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2 frigeration,2000(8),V ol123,588~596

[9]Mei,V1C1,et al1Performance tests of R-22and R-32/R-

125/R-134a mixture for baseline air conditioning and liquid over-feeding operations1ASHRAE T ransaction,1995(Ⅱ): 1072~1076

[10]Mei,V1C1,et al1Experimental study of an R-407C drop-

in test on an off-the-shelf air conditioner with a counter-

cross-flow evaporator1ASHRAE T ransaction,1998(Ⅰ):

833~837

[11]Wei,C1S1,et al1System performance of a split-type unit

having R-22and R-407C as w orking fluids1ASHRAE

T ransaction,1997(Ⅰ):797~802

[12]T riebe,A1R1,et al1C ooling performance of R-407C and R

-410A compared to R-22on a constant capacity ba2

sis1Proceedings of the20th International C ongress of Refrig2

eration,Sydney,1999,V ol12:(paper053)

[13]Wijaya,H1,et al1T w o phase flow heat trans fer and pressure

drop characteristics of R-22and R-32/R-1251ASHRAE

T ransaction,1995(Ⅰ):1020~1027

[14]Shao,D1H1,et al1An investigation on flow condensation of

R22and R407C in a horizontal sm ooth tube1Proceedings of

the19th International C ongress of Refrigeration,The Hague,

1995,V ol14a:527~534

[15]Wang,C1-C1,et al1T w o-phase flow heat trans fer an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22and R-407C1ASHRAE

T ransaction,1996(Ⅰ):830~838

[16]Ebisu,T1,et al1Heat trans fer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ons

for R-410A flowing Inside a H orizontal sm ooth tube1

ASHRAE T ransaction,1998(Ⅰ):556~561

[17]Y oshida,S1H1,et al1Heat trans fer to non-azeotropic mix2

tures of refrigerants flowing in a horizontal evaporator1

AS ME/JS ME Therm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1991,V ol12:

295~300

[18]Haraguchi,H1,et al1C ondensation of refrigerants HCFC22,

HFC134a and HCFC123in a horizontal sm ooth tube1

T 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S 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60

(574):245~252

[19]K ondepudi,S1N11Heat trans fer testing of alternate refrigerant

to R-221Proceedings of the19th International C ongress of

Refrigeration,The Hague,1995,V ol14a:361~365

[20]G oto,M1,et al1C ondensation heat trans fer of R-22and its

alternate refrigerants inside an internally grooved horizontal

tube1Proceedings of the19th International C ongress of Re2

frigeration,The Hague,1995,V ol14a:254~260

[21]Sami,S1M1,et al1C omparative study of heat trans fer charac2

teristics of new alternatives to R221ASHRAE T ransaction,

1997(Ⅰ):824~829

[22]T ang L1Empirical study of new refrigerant flow condensation

inside horizontal sm ooth and micro-fin tubes1PhD thesis,U2

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 ollege Park,19971

[23]Cho,K1,et al1Heat trans fe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bend

of a microfin tube evaporator using R-407C1ASHRAE

T ransaction,1998(Ⅰ):1151~1158

[24]Cho,K1,et al1Evaporation heat trans fer for R-22and R-

407C refrigerant-oil mixture in a micro-fin tube with a U

-bend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2000(3),

V ol123:219~231

[25]Ebisu,T1,et al1Experimental study on evaporation and con2

densation heat trans fer enhancement for R-407C using Her2

ringbone heat trans fer tube1ASHRAE T ransaction,1998

(Ⅰ):1044~1052

[26]Miyara,A1,et al1C ondensation heat trans fer and flow pattern

inside a herringbone-type micro-fin tube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12000(2),V ol123:141~152 [27]Wang,C1-C1,et al1Nucleate boiling performance of R22,

R123,R134a,R410A and R407C on sm ooth and enhanced

tubes1ASHRAE T ransaction,1998(Ⅰ):1314~132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X X X 专业班级自动化07-2 学号20070x0x0x0x 院(系) 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 x x 完成时间 2011年06月10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前言 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温度系统进行控制,如钢铁冶炼过程需要对刚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塑料的定型及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而有很多领域的温度可能较高或较低,现场也会较复杂,有时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如加热炉大都采用简单的温控仪表和温控电路进行控制, 存在控制精度低、超调量大等缺点, 很难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且在很多热处理行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一个较为通用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这些控制技术会大大提高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简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可以和计算机通讯,提高了生产效率. 单片机是指芯片本身,而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

多片微机应用系统。 2.历史研究与现状 在工业生产温控系统中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通常由位式或时间比例式温度调节仪控制的工业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其主回路由接触器控制时因为不能快速反应,所以控温精度都比较低,大多在几度甚至十几度以上。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元器件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解决的方案: (1)主回路用无触点的可控硅和固态继电器代替接触器,配以PID或模糊逻辑控制的调节仪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温精度大大提高,常在±2℃以内,优势是采用模糊控制与PID 控制相结合,对控制范围宽、响应快且连续可调系统有巨大的优越性。 (2)采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打破了传统的热电阻、热电偶再通过A/D 转换采集温度的思路。用单片机对数字进行处理和控制,通过RS - 232 串口传到PC 机对温度进行监视与报警,设置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其优势是结构简单,编程不需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只需点击电脑鼠标就可以把编好的程序写到单片机中,很方便且调试、修改和升级很容易。 (3)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嵌入式系统模糊温度控制。利用ARM处理器的强大功能,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对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内嵌的操作系统μCLinux获得极好的实时性,并且通过TCP/IP协议能与PC机

车辆系统动力学发展1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和现状 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实现都与汽车系统动力学相关。汽车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所有与汽车系统运动有关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较广,除了影响车辆纵向运动及其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还有车辆在垂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动力学内容。本文通过对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的介绍,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和现状做一阐述。 关键字:汽车系统动力学动力学响应发展历史 Summary: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people on the vehicle comfort, reliability and safety are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ese requirements are related to vehicle system dynamics.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s the study of all related to the movement of the car system discipline, it involves the scope is broad, in addition to the effects of dynamic response of vehicle longitudinal motion and its subsystems, and vehicles to and dynamic content crosswise two aspects in the vertical.Based on the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s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this emerging discipline to do elaborate. Keywords:Dynamics of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Dynamic response Development history 0 引言 车辆动力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关车辆行驶振动分析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年前。事实上,知道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车辆行驶中的振动问题才开始有初步的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Lanchester、美国的Olley、法国的Broulhiet开始了车辆独立悬架的研究,并对转向运动学和悬架运动学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开始出现有关转向、稳定性、悬架方面的文章。同时,人们对轮胎侧向动力学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所认识。 在随后的20年中,车辆动力学的进展甚微。进入20世纪50年代,可谓进入了一个车辆操纵动力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车辆操纵动力学线性域(即侧向加速度约小于0.3g)理论体系。随后有关行驶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完善的测量和计算手段出现后才得以实现。人们对车辆动力学理解的进程中,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因素均发挥了作用。随后的几十年,汽车制造商意识到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在汽车产品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车辆动力学得以迅速发展。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使建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在过去的70多年中,车辆动力学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多成就。在新车型的设计开发中,汽车制造商不仅依靠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测试经验和高超主观评价技能的工程师队伍。 传统的车辆动力学研究都是针对被动元件的设计而言,而采用主动控制来改变车辆动态性能的理念,则为车辆动力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在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中,采用“人—车—路”大闭环的概念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驾驶者,人既起着控

液压系统简介剖析

液压原理培训教材 第一章液压系统简述 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截止来传递动力的 2、液压传动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它与液体动能的液力传 动是不相同的。 3、液压传动中的工作介质是在受控制,受调节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的,因此液压传动和液压控制常常难以截然分开。 二、液压传动的组成部分 1、动力装置―――把机械能转换成油液液压能的装置,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液压泵,它给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 2、执行装置―――把油液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它可以是作直线运动的液压缸,也可以是作回转运动的液压马达。 3、控制调节装置―――对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或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的装置,例如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先导阀等,这些元件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功能的液压系统。 4、辅助装置―――上述部分以外的其它装置,例如油箱、滤油器、油管等。 三、液压传动的控制方式 液压传动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种指对传动部分的操控调节方式,另一种是指控制部分本身结构组成形式。 液压传动的操纵调节方式可以概略的分为手动式,半自动式、和

全自动式。而液压系统中控制部分的结构组成形式有开环和闭环式的两种。如平台的液压猫头就是开式的手动控制系统。而顶驱机械手的液压控制系统为闭环控制。 四、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在同等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电气装置产生出更多的动力。在 同等功率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液压马达的体积和重量只有同等功率电机的12%左右。 2、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 3、液压装置能在大范围内实现无极调速,它还可以在运动状态下 进行调速。 4、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自动化。当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电子控制 或气动控制结合起来使用的时候,整个传动装置能实现很复杂的顺序动作。接收远程控制。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6、由于液压元件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液压装置的设 计、制作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7、用液压装置实现直线运动比机械传动简单。 缺点: 1、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这是由于液压油的可压缩 性和泄漏等原因造成的。 2、液压传动在工作过程中有较大的能量损失)摩擦损失、泄漏

合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 前言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的合同管理是企业健康运作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合同形式的多样性和履行过程的多变性,许多企业对此很少有一个较好的办法来及时有效地实施合同的起草、修改、统计、监控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一个合格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签署合同方资料档案、合同资料档案的管理,合同付款处理、查询、汇总的管理,合同收款处理、查询、汇总的管理,以及合同到期未付完款、到期未收完款的全面跟踪监管控制,并具有严格的系统用户及分级权限控制,保证了企业合同数据的严格保密性。目前,很多企业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结合电子表格来进行合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效率低、保密性差、电子表格容量小、关联性差、,不易于查询、更新和维护等。 2合同管理及合同管理系统 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合同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绩效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合同管理平台。 2.1合同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同管理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自己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在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一个较新的管理职能。在国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合同管理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前人们较多地从法律方面研究合同;在八十年代,人们较多地研究合同事务管理;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更多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篇一: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 在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论文时,参考文献必须按照规 定的格式标注,而不能随意处理: 1、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 著(书籍) j——期刊文章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 z——其他,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 2、范例 (1)引用期刊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示例: [1] 李升.matlab和etap的电力系统仿真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51-55. [2] 周兆庆,陈星莺.matlab电力系统工具箱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 仿真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4):51-54. [3] 陆超,唐义良,谢小荣,等.仿真软件matlab psb与psasp模型及仿真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9):23-27. 注意:作者一般只列出前3名,如果超过3名,则写“等”。页码必 须要写。 (2)引用书籍 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译.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起止页码. 示例:

[1] thierry van cutsem, costas vournas.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m].王奔,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周双喜,朱凌志,郭锡玖,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及其控制[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注意:页码可省略。 (3)引用论文集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 [1] 李升.负荷电压静态特性对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影响[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727-732. (4)引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示例: [1] 金敏杰.分岔理论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01. (5)引用标准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示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dl 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6)引用电子文献(如网页内容) 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更 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的路径. 示例: [1]在https://www.360docs.net/doc/e78995903.html,中使用owc创建统计图[eb/ol].(2006-1) [2006-5].. 注意: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这种文献。 3、论文正文中必须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必须标上标“[序号]”。切记!论文最后按引用次序将参考文献一一列出。 如: 控制策略是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基本准则,一直以来vqc 的控制策略主要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基于九区图的区域图法控制策

多体系统动力学综述

1. 绝对节点坐标法 传统有限元方法建立的单元为非等参数单元,其使用节点处的位移梯度来描述物体的无限小的转动,但在物体发生大变形时,节点处的位移梯度已不能准确描述物体的转动变形,从而极大影响到计算的精度。 Shabana [1]提出了绝对节点坐标法(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 ANCF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有限元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该方法将物体的单元节点坐标定义在全局坐标系下,使用节点处的斜率(slope)矢量作为节点坐标而不是节点处的无限小转动[2],不需要另外计算刚体位移与柔性变形之间的耦合,能较精确地计算大变形的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其最终推导出的多体系统的微分代数方程组(DAEs )中,质量矩阵是一个常数矩阵,但刚度矩阵将是一个非线性的时间函数。 1.1梁单元的绝对节点坐标法 Shabana 首先推导出一维梁单元的绝对节点坐标法模型[1][3]。在这种模型中,梁单元用中性轴来简化,如图1所示,其上面任意一点P 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表达为: 23101232320123r =Se r a a x a x a x r b b x b x b x ??+++??==????+++???? 图1 其中,x 为沿轴线的单元局部坐标,[]0,x l ∈,l 为梁单元初始长度;S 为单元形函数;e 为含有8个单元节点坐标的广义坐标矢量。 123456781102205162e []|,|,|,|, T x x x l x l e e e e e e e e e r e r e r e r ========= 1 2 1 2 304078,,,x x x l x l r r r r e e e e x x x x ====????====????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鞋店进销存管理系统 一.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早在1954年,银行、大公司和大企业纷纷采用计算机进行账户和账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统计报表等。从数据的收集、存储、整理到检索统计,应用的范围日益扩大,使计算机的应用很快超过科学计算,成为最大的计算机应用领域。 鞋店管理的特点是信息处理量比较大,所存的鞋种类多,而且由于进货单、销售单、需求单等单据发行量特别大,关联信息多,查询和统计的方式各不相同等原因,因此在管理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单据报表种类繁多,各个部门管理规格不统一等问题。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满足计算机管理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下面的一些原则: 1、统一各种原始单据的格式,统一账目和报表的格式。 2、删除不必要的管理冗余,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程序代码标准化,软件统一化,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实用性。 4、界面尽量简单化,做到实用,方便,尽量满足书店中不同层次员工 的需要。 二.定义 “鞋店进销存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添加、修改、查询、退货操作等服务。用户在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系统核对正确进入系统内部。系统就要求用户选择事务类型(添加、修改、查询、退货等),直至用户选择退出应用服务,询问用户是否退出应用服务,如果用户选择结束,系统重回登陆界面。用户进入添加界面后,首先可以输入的数字必须大于等于100),否则系统显示输入有误。用户点击确认后,由系统查询,判断该取值是否超出库存量,如果没有,则系统会显示确认界面,用户单点击“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账单,并在后台进行工作,系统进行清

基于Web的习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徐骅学号090824308 班级计算机09-3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 指导教师王春玲

基于Web的习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已覆盖全国各个城市,习题管理系统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考试体制的运行和管理上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已经成为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B/S结构为模式的习题管理系统,能极大的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的自我检测,能极大的节省物力人力,对于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数据库,C#程序语言,题库,功能,板块 正文: 1.前言 网络题库管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课程作业管理系统正是利用网络这个先进的平台。紧密地结合了实际教学中的各种需求来对传统的作业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它的目标是为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更加高效与快捷的自我检测和管理平台。基于B/S架构的习题管理系统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可以使用浏览器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来浏览,减少时间、空间对于作业管理的限制。 计算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关键。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握各个教学环节,考试是重要一环,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手段,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传统的试题管理通常是以试题集或者试卷集的形式进行的,各位老师单独或集体命题,采用手工方式,题量大、工作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手段广泛使用,教学测试方法不断改进,传统的试题管理模式和手工组卷模式将逐步被计算机代替,使教学检测更客观、更科学、更公正,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

图书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doc资料

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 1 概述 1.1现行系统简介 图书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两大部分:流通系统和采购系统。 采购系统分为订单管理、图书入库、图书著录、图书上架、新书报道和书目审查、系统设置;流通系统分为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证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系统设置等模块。其中,核心模块是采购系统:图书入库、图书上架;流通系统: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阅证管理、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等。 而对于当前手工处理系统的流程大致为: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本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到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图书馆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如下图: 1)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学校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有关图 书馆工作的重大事项由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图书馆设馆长一名,设副馆长两名,由学校聘任。

2)馆长主持全馆工作,领导制订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组织贯 彻实施。副馆长协助馆长工作。 3)图书馆从实际出发,以方便读者和有利于科学管理为原则,经学校批准,设立办公 室、采编部、借阅部、期刊部、南馆借阅部、信息咨询部和情报技术部等七个部室,各部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至二名,由学校聘任。 4)学校设立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 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以教师为主,吸收学生参加。学校主管图书馆工作的 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图书馆馆长担任副主任委员。 1.2 可行性分析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此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需求。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查看、维护并生成催还图书报表。

网上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论文题目网上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 文献综述: 目前多数学校的作业管理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手工阶段,作业批改信息主要依靠师生间口头传达,作业管理效率较低,容易出错等。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作业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十分必要。 本文以实际运用为开发背景,运用软件工程原理和开发方法,采用ASP技术构建一个基于B/S模式的作业发布和管理系统的过程,以期改变过去传统的学生递交作业,老师批改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递交作业更加灵活,同时减轻老师繁重的工作量。系统采用模块化思想应用DREAMWEAVER来开发完成。整个开发过程首先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得出系统主要功能,数据流图及数据字典。接着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数据结构设计和系统安全设计等;详细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数据库访问的实现,主要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模块实现关键代码等。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系统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以后的系统维护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今后开发类似系统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本系统的开发使学生和老师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促使学校的作业管理变的更加系统化、有序化。系统界面较友好,易于操作。 Internet技术持续迅猛的发展,给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设计和建设网络拓扑架构、网络安全系统、数据库基础结构、信息共享与管理、信息的发布与管理、从而方便老师和学生间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和教学资源共享。以现代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主要是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也有人称之为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希望得到个性化的满足,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同时能希望得到科学的评价;老师希望有效的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率;探索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新的模式,为学校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环境,使教务管理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和标准化水平,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完成教学学习。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Web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2011年6月5日

Web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Web概述 1.1Web及其工作模式 Web即万维网,就是通过使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处在不同地理位置、操作上相对独立的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再配置一定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这些计算机上实现软硬件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由此而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是由全球众多的计算机局域网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超大规模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运行着多种应用系统,如上网使用的网页浏览系统——WWW、上传与下载用的文件传输系统——FTP、收发电子邮件所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E-Mail等。互联网中运行的每一种应用系统都是由互联网中相应的服务器系统、客户机系统构成,也就是说互联网从物理连接来看是由众多的计算机组成,而从逻辑上看是由多个功能子网组成。 1.2Web中存储信息的方式 传统网站存储信息的方式是采用基于文件的,即每个Web文档存储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 目前流行的Web存储信息的方式则是基于数据库的,即允许Web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管理动态Web内容。 1.3基于HTML文件的Web服务器 在基于HTML文件的Web服务器中文本和其他多媒体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来进行存储和管理,客户端直接下载HTML文件。 1.4基于数据库的Web服务器 在基于数据库的Web服务器文本和其他多媒体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客户

端请求服务器执行一个CGI程序或Script语言码。 2Web数据库概述 2.1Web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规则组织起来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据此将网络数据库定义为以后台数据库为基础的,加上一定的前台程序,通过浏览器完成数据存储、查询等操作的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处理与存储数据的最有效、最成功的技术,而计算机网

系统动力学与案例分析

系统动力学与案例分析 一、系统动力学发展历程 (一)产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某些国家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城市人口剧增、失业、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这些问题范围广泛,关系复杂,因素众多,具有如下三个特点:各问题之间有密切的关联,而且往往存在矛盾的关系,例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等。 许多问题如投资效果、环境污染、信息传递等有较长的延迟,因此处理问题必须从动态而不是静态的角度出发。许多问题中既存在如经济量那样的定量的东西,又存在如价值观念等偏于定性的东西。这就给问题的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新的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方法来处理;另一方面,在技术上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使得新的方法有了产生的可能。于是系统动力学便应运而生。 (二)J.W.Forrester等教授在系统动力学的主要成果: 1958年发表著名论文《工业动力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首次介绍工业动力学的概念与方法。 1961年出版《工业动力学》(Industrial Dynamics)一书,该书代表了系统动力学的早期成果。 1968年出版《系统原理》(Principles of Systems)一书,论述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969年出版《城市动力学》(Urban Dynamics),研究波士顿市的各种问题。 1971年进一步把研究对象扩大到世界范围,出版《世界动力学》(World Dynamics)一书,提出了“世界模型II”。 1972年他的学生梅多斯教授等出版了《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一书,提出了更为细致的“世界模型III”。这个由罗马俱乐部主持的世界模型的研究报告已被翻译成34种语言,在世界上发行了600多万册。两个世界模型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1972年Forrester领导MIT小组,在政府与企业的资助下花费10年的时间完成国家模型的研究,该模型揭示了美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长波的内在机制,成功解释了美国70年代以来的通货膨胀、失业率和实际利率同时增长的经济问题。(经济长波通常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持续时间为50年左右的周期波动) (三)系统动力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系统动力学的诞生—20世纪50-60年代 由于SD这种方法早期研究对象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工业系统,初名也就叫工业动力学。这阶段主要是以福雷斯特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工业动力学》作为奠基之作,之后他又讲述了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论和原理,系统产生动态行为的基本原理。后来,以福雷斯特教授对城市的兴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城市模型。 2、系统动力学发展成熟—20世纪70-80年代 这阶段主要的标准性成果是系统动力学世界模型与美国国家模型的研究成功。这两个模型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困扰经济学界长波问题,因此吸引了世界范围内学者的关注,促进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确立了在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学科地位。 3、系统动力学广泛运用与传播—20世纪90年代-至今 在这一阶段,SD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其应用范围更广泛,并且获得新的发展.系统动力学正加强与控制理论、系统科学、突变理论、耗散结构与分叉、结构稳定性分析、灵敏度分析、统计分析、参数估计、最优化技术应用、类属结构研究、专家系统等方面的联系。许多学者纷纷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研究各自的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到经济、能源、交通、环境、生态、生物、医学、工业、城市等广泛的领域。 (四)国内系统动力学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末系统动力学引入我国,其中杨通谊,王其藩,许庆瑞,陶在朴,胡玉奎等专家学者是先驱和积极倡导者。二十多年来,系统动力学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取得飞跃发展。我国成立国内系统动力学学会,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中国分会,主持了多次国际系统动力学大会和有关会议。 目前我国SD学者和研究人员在区域和城市规划、企业管理、产业研究、科技管理、生态环保、海洋经济等应用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二、系统动力学的原理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它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向学科。系统动力学基于系统论,吸收控制论、信息论的精髓,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交叉、综合性的新学科。从系统方法论来说,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是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系统动力学是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包含着系统论的思想。系统动力学是以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行为前提条件而展开研究的。它认为存在系统内的众多变量在它们相互作用的反馈环里有因果联系。反馈之间有系统的相互联系,构成了该系统的结构,而正是这个结构成为系统行为的根本性决定因素。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温度系统进行控制,如钢铁冶炼过程需要对刚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塑料的定型及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而且,很多领域的温度可能较高或较低,现场也会较复杂,有时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如加热炉大都采用简单的温控仪表和温控电路进行控制, 存在控制精度低、超调量大等缺点, 很难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且在很多热处理行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一个较为通用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这些控制技术会大大提高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简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可以和计算机通讯,提高了生产效率. 单片机是指芯片本身,而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

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多片微机应用系统。 1.陈岩《基于ARM 的远程控制温控系统的设计》一个基于ARM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无线寻呼网络接收POCSAG编码的控制命令字,同时利用DIMF信号发送器将要反馈的数据通过公用电话网络以DTMF编码传送回去,从而实现了一个功能完整的远程控制系统,弥补了以往远程控制系统的不足同。 2.金凯鹏胡即明《基于模糊PID 算法远程温度控制系统的实现》针对实时温度控制对象,算法远程温度控制系统是一套远程控制系统,并结合了模糊PID控制算法,利用其电路组成和设计原理,实现了对远程温度系统的监视和控制功能.采集端主要实现温度采集、数码显示、温度设定、无线编码发射、加热开关控制等功能;监控部分主要实现无线解码接收、温度显示、报警等功能模块.本系统实现了实时控制与无线传输结合. 3.王晓员《基于单片机多点温度控制的硬件构建设计》针对目前许多塑料反应炉温度控制不准确的现状,进行了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多点温度控制的硬件构建的设计.采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820,TLC2543型号的12位开关电容运次逼近模数A/D转换器.成本低、可靠性高 4.王芳《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智能控制》温度控制系统是

国内外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

综述 ——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摘要: 回顾了系统动力学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特别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系统动力学在宏观领域、项目管理领域、学习型组织领域、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在基于主体的建模,心智模型、制订动态决策与学习,组织和社会的进化等理论领域和模拟软件等技术领域系统动力学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明确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方法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研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系统动力学研究趋势。为促进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系统动力学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讨论了未来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方向。 首先评述了系统动力学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 然后从预测、管理、优化与控制3个方面对国内系统动力学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着重从装备规模优化与控制、装备保障过程控制、装备全寿命费用管理与控制、作战效能分析与评估、作战行动指挥模拟等方面,分析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我国军事、武器和战略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 最后指出分析装备价格及其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等是未来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方向,探讨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寿命周期费用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研究体系、研究综述、应用现状

引言 系统动力学自创立以来,其理论、方法和工具不断完善,应用方向日益扩展,在处理工业、经济、生态、环境、能源、管理、农业、军事等诸多人类社会复杂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复杂性、动态性、多变性等问题的逐步加剧,更加需要像系统动力学这样的方法,综合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并与经济学交叉,使人们清晰认识和深入处理产生于现代社会的非线性和时变现象,作出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分析与研究[1]。这为系统动力学方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深入研究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为此,本文从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现状入手,通过总结和分析当前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情况,探寻系统动力学未来的应用前景和方向,希望能促进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一、国内系统动力学的应用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系统动力学引入我国。1986年国内成立系统动力学学会筹委会,1990年正式成立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中国分会,1993 年正式成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在30多年时间里,系统动力学经过杨通谊先生、王其藩教授、许庆瑞教授和胡玉奎、陶在朴、贾仁安等一代代专家学者的积极倡导和潜心研究,取得了飞跃发展。 至今,国内系统动力学应用领域几乎涉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其中,水土资源、农林、生态领域,宏观、区域经济、可

液压系统原理

一、概述 由电机、进口叶片泵、单向阀、溢流阀、耐震压力表,精滤器、冷却器、空气滤清器等元件组成.油箱额定容积,电机功率(或),其流量升分,,调压范围~。 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参见《液压系统原理图》,油液由油泵从油箱内吸入,经单向阀后分为二路,一路经电磁阀(用于自动手动转换)向电液伺服阀供油,另一路流向手动电磁阀,当伺服阀被脏物所堵时即可用手动方法对油缸进行操控,油缸速度由双单向节流阀调定.油泵的出油同时经压力表和溢流阀,系统的压力由溢流阀调定,压力表上可反映所调定的工作压力.溢流阀、伺服阀的回油经冷却器、精滤器后回油箱。 精滤器由滤油器和电接点压差表组成,过滤精度为μ.电接点压差表是防止纸质滤芯被堵后背压升高而造成其破裂的保护装置.当滤油器进出油口压差达到时其表针指示会进入红色报警区域,并会接通触点。用户可通过触点自接报警装置,触点容量为。?油液温度由温度计显示.当油温达到℃时应接通冷却水,使其进入冷却器进行循环冷却。系统正常运行时,油温应控制在℃以下.

常闭式盘式制动器液压站液压回路分析 盘式制动器具有结构紧凑、可调性好、动作灵敏、重量轻、惯性小、安全程度高、通用性好等优点,而且盘式制动器成对使用,制动时主轴不承受轴向附加力。在正常制动时,可以将制动器分成两组,先投入一组工作,间隔一定时间后,投入第二组,即实现了二级制动,二级制动使制动时产生的制动减速度不致过大。只有在安全制动时才考虑二组同时投入制动,产生最大的制动力矩。如果有一组产生故障时,也仍然还有一组制动器在工作,不致使制动器的作用完全失效。 由于盘式制动器的上述优点,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矿井提升设备的制动系统中。例如,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和单绳缠绕式提升机采用的都是这种常闭式的盘式制动器。 图为用于型提升机的盘式制动器液压站液压回路。泵排出的压力油经滤油器手动换向阀、二级安全制动阀(正常工作时带电),通过、管进入制动缸,使盘闸松开,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为保持盘闸处于松开状态,液压系统处于开泵保压状态。此时泵排出的液压油全部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工作制动时是通过调节电液调压装置的电流降低系统的压力,使盘闸产生制动力

齿轮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资料

1.2.1 齿轮系统动力学研究 从齿轮动力学的研究发展来看,先后进行了基于解析方法的非线性齿轮动力学研究、基于数值方法的齿轮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基于实验方法的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和考虑齿面摩擦及齿轮故障的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其中,解析方法包括谐波平衡法、分段技术法和增量谐波平衡法等;数值方法则不胜枚举,包括Ritz法、Parametric Continuation Technique方法等。[1]齿轮系统间隙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起始于1967年K.Nakamura的研究。[2]在1987年,H. Nevzat ?zgüven等人对齿轮系统动力学的数学建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他分别从简化的动力学因子模型、轮齿柔性模型、齿轮动力学模型、扭转振动模型等几个方面分类,详细总述了齿轮动力学的发展进程。[3]1990年,A. Kaharman等人分析了一对含间隙直齿轮副的非线性动态特性,考虑了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和静态传递误差等内部激励的影响,考察了啮合刚度与齿侧间隙对动力学的共同影响。[4] 1997年,Kaharaman和Blankenship对具有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和外部激励的齿轮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时域图、频域图、相位图和彭家莱曲线等揭示了齿轮系统的各种非线性现象。[5]同年,M. Amabili和A. Rivola研究了低重合度单自由度的直齿轮系统的稳态响应及其系统的稳定性。 [6]2004年,A. Al-shyyab等人用集中质量参数法建立了含齿侧间隙的直齿齿轮副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谐波平衡阀求解了方程组的稳态响应,并研究了啮合刚度、啮合阻尼、静态力矩和啮合频率对齿轮系统振动的影响。[7]2008年,Lassaad Walha等人建立了两级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时变刚度、齿侧间隙和轴承刚度对动力学的影响。对非线性系统分段线性化并用Newmark迭代法进行求解,研究了齿轮脱啮造成的齿轮运动的不连续性。[8]2010年,T. Osman 和Ph. Velex在齿轮轻微磨损的情况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齿轮磨损的非对称性。[9]2011年,Marcello Faggioni等人通过分析直齿轮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其响应,建立了以齿轮振动幅值的目标函数,利用Random–Simplex优化算法优化了齿廓形状。[10]2013年,Omar D. Mohammed等人对时变啮合刚度的齿轮系统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于裂纹过长所带来的有限元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变啮合刚度模型。通过时域方面的故障诊断数据和FEM结果对比,证明了新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长裂纹问题。[11] 国内研究齿轮系统动力学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01年,李润芳等人建立了具有误差激励和时变刚度激励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利用有限元法求得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和啮合冲击力,研究了齿轮系统在激励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12]2006年,杨绍普等人研究了考虑时变刚度、齿轮侧隙、啮合阻尼和静态传递误差影响下的直齿轮副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利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对系统方程进行了求解,研究了系统的分岔特性以及阻尼比和外激励大小对系统幅频曲线的影响。[13]2010年,刘国华等人建立了考虑齿轮轴的弹性、齿侧间隙、油膜挤压刚度和时变啮合刚度等因素的多体弹性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齿廓修形和轴的扭转刚度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14] 2013年,王晓笋,巫世晶等人建立了含有非线性齿侧间隙、内部误差激励和含磨损故障的时变啮合刚度的三自由度齿轮传动系统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变步长Gill积分、GRAM—SCHMIDT方法,得到了系统对应的分岔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谱,研究发现了系统内部丰富的非线性现象,而系统进入混沌运动的途径也是多样的。[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