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读题审题的能力

培养读题审题的能力
培养读题审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溧阳市后六小学曹虎

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体会。

一、“坚持读题”——认真审题的基础。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学生通过读题,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解答作准备。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用眼睛很快地扫一下题目,就急于动笔了,凭着自己的主观经验,或者是学习中的一种错误定势,感觉到这个题目就是这样做,结果犯错了,而且有时甚至是一种低级错误。比如:在中低年级,出现一题中有两个问题的,学生就会出现只解答其中一个问题的现象;在已经知道一个数和谁比谁多多少或少多少,学生往往见到多就用加,见到少就用减,结果错了。如果让他再去重新认真读一读题目,往往就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容老师指导便能正确解答出来,可见此种错误甚是可惜。

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首先要把题目完整地读一遍,不仅是文字类的题目,还是计算题都一样,形式上可以指名学生读,或者集体读,或者自己轻声读、默读等等,如此坚持训练,培养学生自觉养成一种读题的习惯。并且在读题的过程中将一些重点的字词圈划出来,比如:“剩下的”、“一共”等等,为下一步理解分析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学会理解”——正确审题的保证。

我们光把题目读完整,还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对题目的意思,尤其是对一些关键的字词句,要作进一步的理解,否则,就会妨碍下一步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首先,在题目表述中出现的数学术语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比如:行程问题中出现的“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归一问题中的“照

这样计算”,还有经常会出现的“一套”、“最多”或“最少”等等,在读题时,都要逐一弄懂它们的意思。

其次,对于一些关键句,要反复推敲,进行辩证分析,决不能一带而过。比如,有一题“同学们去采集植物标本,二年级采集了85个,比三年级少采集了18个,三年级采集了多少个?”,就象我刚才提到的,如果有学生不去认真分析的话,往往就看到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减法去做。对于这道题,就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因为它是一道逆向思考的问题,低中年级的学生最容易发生错误。我就帮助学生抓住“比三年级少采集了18个”进行分析:把这句话补充完整是“谁比谁少采集了18个”;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即“谁比谁多采集了18个”,这样一想一说,就不难比较出是二年级采集的个数少,三年级采集的个数多,所以求三年级采集的个数应该用加法。这样的比较分析,既纠正了学生原有错误的认知定势,更是对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方法的一种促进。

三、“动手操作”——有效审题的策略。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着对数学信息的输入、处理与再输出的过程,而数学语言的精炼、抽象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动手操作可以是画一画,做一做,甚至是模拟演示等等,比如:在理解行程问题中不同的行驶类型,我通过两种方法,一是让两名学生上台分别演示“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同一地点,向相同的方向行驶”等等情境;二是让学生画线段图,将这些情况通过示意图表示出来,直观形象,数量关系也是一目了然。既帮助了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也是对学生审题方法与策略的一种培养。

四、“对比训练”——强化审题的方法。

对比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对比,才能找到差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出一些对比性的练习,比如同一类型的题目,但条件不同、或问题不同、或方法不同;有时不同类型的题目,但数字或符号相近,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训练,让学生在比较

中充分感受到题目的多变、方法的多样,从而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比如,在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中,根据不同的规律,我安排了这样一道对比性题目:河岸边有一条大道,全长120米。在大道的一边栽树,每隔8米栽一棵。(1)如果大道的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如果大道的一端不栽,另一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3)如果大道的两端都不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让学生在审题中突出“两端都要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要栽”这三种情况,从而理解并应用不同的规律进行解答。让学生的审题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总之,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思维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引导与培养,并注意在练习中多增加一些对比题的训练,引起学生对审题的重视,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审题能力。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 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审题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将注意点放在孩子作业的结果上,对于出错的结果只归结为“不会”、“不认真”,这样势必将孩子引向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上。低年级是个起始年级,是孩子系统学习数学的起点,如果能正确引导孩子审题,就会加速孩子在审题中思考。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 一、认真读题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孩子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读题就要求孩子眼到、口到、手到。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一些情境中,孩子会去观察与题无关的信息如白云、蓝天等,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注意主要信息。 认真仔细,读准。很多孩子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凭经验做题,所以对题常会一扫而过,就动笔了。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发生了改变。为了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孩子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孩子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咬文嚼字,读懂。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古时候就有“读书百变,其义自现”,身为家长给孩子的示范就是读一遍就可以了,又怎么能要求我们的孩子认真审题呢?孩子不仅从您那儿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方法。如果您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孩子如何来读题,那我想孩子对审题也会更加关注。 适当解释:家长对孩子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进行适当解释。 二、仔细观察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孩子审题的能力,您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审题能力。 观察要有针对性。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我们的数学书32页,一位教师出示了书上的主题图,问孩子: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踊跃发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地、弯弯的小溪……但都回答得不着边际,教师急了: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情境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我们在孩子读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避免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信息上。在孩子观察主题图时可以这样导入:小朋友,这幅画美吗?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有哪些小动物呢?这就直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主要的信息,以便在我们指导下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在辅导孩子写题时,对孩子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孩子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观察要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孩子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孩子的生活经验,数学中许多数量关系都能够在孩子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在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以后,还应充分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理解图意。比如,在“认识人民币”单元里,有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场景图呈现各种信息的,就要充分调动孩子买卖物品的生活体验来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三、勤于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孩子审题的难度。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 人教版

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语文九年级下册 目录 1 诗两首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3 祖国啊,我的祖国 4外国诗两首

单元自我测评(一) 5 孔乙己 6 蒲柳人家 7 变色龙 8热爱生命 单元自我测评(二) 9 谈生命 10 那树 11 地下森林断想 12人生 单元自我测评(三) 13 威尼斯商人 14 变脸 15 枣儿 16音乐之声 单元自我测评(四)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19 鱼我所欲也 20 《庄子》故事两则单元自我测评(五) 21 曹刿论战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3 愚公移山 24 《诗经》两首 单元自我测评(六) 期末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e69002410.html,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e69002410.html,] 1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乡愁 「目标·兴趣」 一、我知道,艾青原名叫,成名的诗篇是《》。《我爱这土地》寄予了诗人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二、古诗中写思乡之情的诗很多,我能列举的是: 三、我们以前积累了一些有关读诗的常识,我认为,读诗应该注意这几个方面: 「积累·运用」 四朗读课文,给两首诗划分节奏,标出重音。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是语文学科思维训练的基本任务之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及所派生的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方法。思维方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阅读中,要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诸如对语意的理解、对层意和段意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中心思想的理解等。在写作中,要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方法。学生凭借自己掌握的思维方法去阅读、去写作,又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方法受到训练,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通过多种训练途径发展学生思维。具体实践方法如下: 方法一:观察 观察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视听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直观思维训练方法。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应落在养成学生边观察边动脑思考的习惯上,指导学生注意寻求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特殊之处,在对比中找出特点,以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平常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或从表面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

其内在的联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实物的观察、人和事的观察、图画的观察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学生学习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后,了解到了杨朔在参观养蜂场时,不只看到了那些嘤嘤嗡嗡的蜜蜂沸沸扬扬的忙碌景象,而且看到了蜜蜂那种从来不争、不计较得失的品格。“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是作家在认真观察基础上积极思考的结果。从仔细观察对象→发现特点→分析本质→展开联想,这种思维的过程正是初中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种特质。于是,我让学生课余时间寻找目标观察,并遵循上述思维模式由表及里地探究对象本质。有一学生在“discovery(探索)”频道中看到有关鹰的介绍,她发现了鹰不畏风雨、搏击长空、以强有力的利爪牢牢抓住自己的目标并睿智地克敌制胜的特点后,她联想到了作为学生也应该像鹰那样对待学习生活,不畏困难、坚定不移、并发挥聪明才智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走向成功。学生在习作中写到:生活告诉我,顽强、睿智、有力、上进才能达成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我也要告诉生活,我要成为鹰一般的强者。 方法二:概括 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总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它们之间的 规律性联系,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而后又经过具体化,把同类归在一起的

07小学数学审题中常见问题的案例分

《如何培养孩子的审题方法》 常见问题的案例分析 正确的审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正确解题的开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解题就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审题,因而造成解题错误率的增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出发分析审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一、由于粗心等不良学习习惯引起的错误。 如:有写学生在算2000+1500=3500时,总会不加思索的把答案写成350,3200-200=3000,写成等于300.之所以出现以上的情况,主要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粗心大意不细心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养成学生认真审题和细心做题的良好习惯。 二、由于审题时受到思维定势的干扰引起错误。 如:6000克=6千克有很多同学都将6000克=600千克,这样的错误是很多见的。原因就是因为太粗心,根本就没有认真审题。再如这样一道应用题:停车场上有87辆车,先开走20辆,又开走15辆,现在停车场上还有多少辆车?有一个学生的解是:87-40-47=0(辆)而实际上是87-20-15=52(辆)。当试卷发下去时,做错的学生却能立即找到错的原因,原因是他们没有认真读题中的“先”“又”这种情况也不少见。这都是由于长期形成的那种“给出的条件都用完”的心理习惯干扰、影响的结果。这说明了定势思维在审题过程中带来的不良影响确实值得教师的注意和重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既要重视概念建立的条件,又要重视训练他们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技巧。 帮助学生消除不利的思维定势。 三、由于寻找隐藏条件的能力差而引起的错误。 如:有一道题是小明家5月电表显示度数为345度,6月电表显示度数为678度,请问6月小明家实际用电多少度?很多学生是用345+678来算的,其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审题能力与习惯对于他们自身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审题不仅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更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环节。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入手。 一、读说相结合,培养审题习惯。 高年级学生往往在读题这个环节上比较疏忽,一些学生急于完成作业,浏览了一下题目就开始列式计算了,结果导致解题错误,之后却总感叹自己太粗心大意了。读题包括读标题、读题目,它对理解题意、正解解决问题尤为重要。有些练习中会在标题上注明要求,如标题中注明列方程解,那么那些没注意看标题的学生列算式方法解就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看到题目时也不要争于解答,先读一遍题目,再说说对这道题目的理解,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些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可能是多余的,而有些题目中却隐藏着我们需要的条件,明确了解题的方向后,再动手也不迟。 如:做一个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15厘米的笔筒,大约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材料(得数保留整数)? 题目中告诉我们这个笔筒的底面周长和高,要解决的问题是:做这个笔筒大约要用多少材料?也就是在求圆柱体的表面积。但还要考虑到实际生活中笔筒上面的面是不用做上,也就是只需要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求哪几个面,那么这时就更需要学生仔细读题,但说明题意,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二、提炼重点,培养审题准确性。 在审题时,要让学生养成圈圈画画的习惯,圈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特别是解决高年级的数学问题,能准备圈画出关键词句,对于正确解决问题是极为重要的。 如:做一对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学生在读题时,若能在题目中圈画出“一对”、“无盖”这两个关键词,在解题时就会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会时刻关注到这两个重点,准确解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_四年级上册数学能力测试题 (1)四年级上册数学能力测试题一、填空(每题 4 分,共 56 分)。 1. 用 2、3、8、9 与 3 个 0 组成一个最大的只读两个 0 的七位数是( 2. 9+99+999+9999=())条线段。 )3.一个圆上有 5 个点,每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最多可连成( 4.一张圆形纸对折 3 次后得到()度的角。5.把一个平角分成∠1、∠2、∠3,其中∠3 是∠2 的 3 倍,∠2 是∠1 的 2 倍,那么∠1 是()度。6.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0 米,长宽都是整数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小是()。 )7. 3000??0÷5000??0=( 9999 个 0 9998 个 08. 1、4、9、16、25、36??按照这样的规律,第 20 个数是( 9. 一个数除以 50,商是 50,要使余数最大,这个数是()。)。10. 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满 300 减 50,满 600 减 100,满 900 减 150,上不封顶。 ”小王在该商场买了一件 1420 元的西服,他可少付( 11. 100 个 2 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 )元。12.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 125,余数是 1,如果甲数和乙数同时乘 100,余数是(13. 一个六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8,十万位是 6,任意相邻三个数字的和是 19,这个六位数是()。 )种不同14. 小王、小李、小陈和小林四人排成一排合影留念,他们共有(的排法。

二、解决问题(第 2 题和第 5 题每题 8 分,其余每题 7 分,共 44 分)。 1.一座大楼有 18 层,小明从一楼到 4 楼用了 6 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到顶层还需多少时间? 2.一个边长是 15 厘米的正方形,横竖各切两刀分成 9 个相等的小正方形,这些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是多少?面积总和呢? 3. 甲乙两数相除商是 4,甲乙两数相加和是 650,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4. 小林向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 195 页的童话书,借期是两个星期,他前三天看了45 页,按这样的速度,他能按期归还吗? 5. 孙老师到工商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数的一半还多 230 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少 50 元,这时还剩 980 元,孙老师原来存款多少元? 6. 有 10 盒同样的茶叶,如果从每盒中都取出 100 克,剩下的茶叶质量刚好是原来每盒茶叶质量的 8 倍,原来每盒茶叶的质量是多少?

语文阅读理解阅读技巧及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阅读技巧及解题技巧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1、弄清原文、题干、正确答案项和干扰项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处理原文、题干、正确答案项和干扰项之间的关系,能使自己的思路和文章作者思路相一致,才能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结构脉络、作者的语气态度,人物的性格特征、事情的来龙去脉,使顺利解题水到渠成。 2、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人情风俗、生活方式知识。 当前的阅读理解选材越来越注重现代化、多样化、知识化和生活化,内容贴近生活,蕴涵着丰富的世界各国文化背景知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交际性,常常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情趣和对人、对自然的态度及与世界的交流,就体裁而言,也涉及到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只有通过大量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短文,才能不断增强快速捕捉、掌握信息的准确度,也能提高面对较长篇幅阅读材料的心理承受能力。 3、重视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锻炼跳读、略读、扫读等阅读技巧。

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方法是:初读文章-- 看题目--查读文章找依据--初定 答案--三看文章找细节--推敲答案--四读文章--终定答案,其中综合了略读、跳读和查读等阅读技巧。 在第一遍阅读时,可用略读或跳读的方式阅读全文,不必注意细节或具体事实,只求对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了解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基本观点,记住文中的信息方位。 接着,浏览题目再读文章,可以带着题目有的放矢地在文中圈圈划划、做标记,查找解答题目的依据,避免毫无目的地通读文章,许多局部性题目都可以通过原文中的一两句话直接找到答案。第三、第四次阅读主要是定度答案。 4、巩固、扩大并活用词汇(包括词组、短语和构词法),夯实语法知识 随着社会要求和教学要求的提高,生词和结构较为复杂的长句、难句在短文中和题目中经常出现,没有过关的语言知识,学生很难领会文章,审清题意。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处理词汇、牢固掌握教学考纲中要求的各个语法项目、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辨别意群及正确理解结构复杂的长句均是做好阅读理解的要素。 5、若是做回答问题时,先须把握全文整体意思,弄清文中的人物、发生的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前后逻辑关系及过程,然后再落笔定答案,有些文章的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小学数学审题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审题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审题训练法,具体的训练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圈读审题法 所谓“圈读审题法”就是审题时边读边圈点,利用各种符号,把重要的,已知的未知的,易混的地方划出来。多数学生在解题时,看看题目中几个数字就忙于下手。为此平时就应对学生进行读题训练,无论是填空、选择、判断、计算,还是列式计算和应用题,都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做到“三不一清”。即不掉一个字,不添一个字,不破句,弄清题意。以读代审,边读边画,圈出题目中重点字句,为正确解题走出坚实的一步。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经过启发训练,要求学生用“~~~”画也含有的关键句子;正确判断出“1”的量,用“=”画出;谁和“1”的量相比较的部分量用“······”表示。这样学生在圈读中给题目中不同数量作明显标记,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以达到审题的目的。 二、列表审题法 一些条件复杂、纷乱的题目,平时就要训练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审题。用表格的方式,将所给条件和所求问题摘录出来,题目也就审清了。 三、画图审题法 对于一些列表也不太好列的题目,可以训练学生使用画图审题法。即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这也是一种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方法。

四、操作审题法 即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达到对题意理解的目的。不同的题目要用不同的操作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就学会用各种操作方法来审题。 五、对比审题法 训练学生学会找出与过去所见题目的异同,以求快速把握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六、标记翻译法 应用题是由字、词、句构成的。审题时把重点的词句加以“翻译”,对理解题意会大有帮助的。为此在平时就应多加训练。 七、质疑审题法 这又有两种方法:一是“发现质疑法”。即通过题目所给的已知量、关系句、重点词等,边读边问与哪个量有关系,可以求出哪个量?二是“正读反思质疑法”,即在审题时,从问题出发,考虑应知道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中哪个已知,哪个未知?

最新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为叙述方便,本文分小学数学应用题、计算题、文字题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一探讨。 应用题 应用题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具体说来要做到: 一、“读”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二、“敲” 敲就是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语言文字是应用题

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首先,对应用题表述中的数学术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如“倍数”应用题“倍”的含义、行程问题“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解题意,进而防碍数量关系的确立。 其次,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27本,比四年级多修补28本。四年级修补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级修补的多还是四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四年级多修补28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即“比四年级多修补28本”,就是“五年级比四年级多修补28本”,也就是“127本比四年级修的多28本”,这样不难判断出五年级修补的多,四年级修补的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述” 述,就是复述题意,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的情节,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如“小明家养了35只鸡,2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2千克蛋。这些鸡、

(完整版)逻辑思维方法训练及技法训练大全,推荐文档

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逻辑思维的概念 “逻辑”,或称为“理则”。源自古典希腊语λ?γο?(logos),最初的意思有词语、思想、概念、论点、推理之意。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 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日语则译为“论理学”。在现代汉语词典里, 逻辑的涵义是思维的规律或客观的规律性,逻辑学被定义为研究思维形式和规 律的科学。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 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 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 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二、逻辑思维的方法分类 (一)、系统思维法: 1.系统结构: 系统的上下级是归属关系,同级之间是并列关系。 例如:某所高中系统,分为高一、高二、高三这三个子系统,其中高一这个子系统又分为一班、二班。可见,系统的上下级之间(年级和班级)是归属 关系,同级之间(年级之间或班级之间)是并列关系。 例如: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既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其中的消化系统又由消化管和消化腺这两个子系统组成。 其中的消化管又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这些更小的系统组成。 其中的小肠又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这些更更小的系统组成。 2.系统中,同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系统中同级的事物之间,如果存在相互的关系,通常按组织结构分为合作和对立两种,按变化过程,分为因果和阶段两种。 (1)合作关系。 例如:餐馆是一个系统,里面的厨师、服务员、老板他们相互合作。 例如:消化系统中的胃和小肠是合作关系,都是在消化食物。 (2)对立关系。 例如:全国足球联赛是一个系统,里面两只比赛的足球队是对立关系。 例如:激素系统中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对立关系,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合作关系与对立关系的事例:在一个群落系统中,羚羊之间是合作关系,一批羚羊休息时,另一批羚羊要放哨,而羚羊和狮子是对立关系。 (3)因果关系。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

“教师解题能力测试”心得体会

“教师解题能力测试”心得体会 9月份学校精心组织了一次全体一线教师解题能力测试,作为一名新高三语文教师,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参加了此次考试。回想从备考到考试的全过程,我感慨颇深,收获良多。 从学校发展的大局来看,这次“教师解题能力测试”,以考代训,有利于创建学习型学校、培养研究型教师,有利于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对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和学科解题能力也进行了有效的评价。 就个人而言,此次考试,促使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种种不足,让我对高三教师应有的业务素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界定。 学校的命脉在质量,质量的成败在高三,高三的关键在教师!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时刻用一个高三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是此次测试给予我的最大收获。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正所谓厚积方能薄发!所有老师,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应当注重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解题能力的提高。高三老师只有认真研究近几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静下心来做试题,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题,了解高考题型的分布情况,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答题的步骤及得分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便于选择有针对性的题目对学生加以训练。惟其如此,才能避免训练的盲目性,提高高三复习的实效性。 此次学校组织的教师解题能力测试,促使我认真地研究了近几年,尤其是近两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利用空余时间,我做了十余套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及仿真模拟题,感觉心中陡然豁然开朗。在此基础上,我尝试着把2010年、2011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逐题解析,又请马健老师逐一审定,然后印发给学生。从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看,效果很不错。 考试虽然已经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那么快就停滞。它增强了我自主学习的意识,强化了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时代在变,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我们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怎样提高审题能力

怎样提高审题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发现有老师读题时,学生的正确率是比较高的。但在实际操作和解题时,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家长和学生都会归结为太粗心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会读题审题,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就去盲目解题。而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审题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读题是初步了解题意,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读题时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读准题意。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是用眼睛扫一遍题目,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可让他们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这样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 其次,教会孩子找到读题的方法读题的方法即在读题的时候就要找出关键词,重要词,并且读的时候重点词重点读,做题的时候把关键词圈出来。如把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要求学生把“从大到小”圈出来;这个班大约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一共”要圈出来,表示这道题要是合起来用加法;从左边数把第5朵花圈起来,“左边”

和“第5”要圈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在读题时就能抓住重点,理解题的意思。 再次、加强对比练习。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但通过反复练习也可以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题,或者具有逆向思维的题,我经常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思维得到锻炼,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如:1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常提醒学生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教给学生科学的审题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审题方法独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1.如何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所谓思考的能力,就是能够掌握原则和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为什么”。所以培养思考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多问为什么”。 学习时,不要仅仅因为能够做出习题就自认为学会了,过关了,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这样做?”俗话说“只学不问,不是学问”。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时,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死”的知识,还可以悟出“活”的道理,甚至想出更高明的解决方案。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 当你不确定“为什么”的时候,可以上网查找答案,也可以多问问你的老师或同学。你也可以多想想以前有没有学过了类似的问题?能不能用已有的思考、实践的方式来解答新的问题? 会思考的人大多有总结归纳的习惯。想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就要学会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用起来才不会段章取义。 学会用逻辑的方式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也是很重要。如果仅凭感觉而不经过严格的、科学的推理,我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我们也应当随时提醒自己,每一个问题都有很多种可能的答案,不要总是简单的认为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举例来说,微软在面试应聘者的时候,就总是会问应聘者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 ﹡请评价你刚才使用的电梯的人机界面。 ﹡请估计北京有多少的加油站? 许多人以为这些都是智利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真正目的是测试应聘者独立思考的能了。这些问题可能有很多答案。 之所以问这些看似希奇古怪的问题,其实是想测试一个人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如果一个应聘者说出好几种答案,那更加证明他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回答是没有道理的,或者是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后一口咬定只有一个答案,就算他很优秀的业绩,我们也会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只会考试背书、但是思路却比较狭窄的人? 有时候,只要能跳出某个既定的框框,善于从不同角度、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就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创造的起点。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许多问题都想打破沙锅问到底,于是我就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故意设下悬念,鼓励他们去探索,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二、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多花费精力,精选习题,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在解法上不拘一格。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还可以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依赖性较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地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四、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曾陷入了一个误区,往往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处于被动、被控、单向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总是习惯等答案、靠答案,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怎么办?如何调动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 发表时间:2018-12-13T15:40:59.1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作者:王反宁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历年都是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关注度最高的焦点。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王家砭镇王家砭中心小学719208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历年都是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关注度最高的焦点。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中,应用题常常起着“筛子”的作用,成了最能拉开分值的题型之一。然而虽然知道它的重要性,但老师们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们还是不会做,应用题教学常常陷入困境。 因此,提高小学生应用题的审题能力,成为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的问题,从四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认真读题 应用题实际上是用精炼的语言文字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阐述出来,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学习形式。既然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呈现问题,那么学生的个人的读题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由此可见读题对于解决应用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读题时间,也要教给学生读题方法。数学中的读需要用心、用脑,逐字逐句地读。做到读得准: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破句。前几天,我进行了六年级上学期的摸底考试。考完后,我让学生总结应用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学生说的最多的是:读题不准确。如“我扫视了一遍题”,“我看了一眼题”,“我看错了一个字”,“我没有看到那个字”等等。 例如,“我看错了一个字”,“我看了一眼题”和“我扫视了一遍题”的学生,都做错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直径是8米的圆形花坛,在它的外围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求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他俩都把“直径”看成了“半径”,读题时“换字”。因此,他们的算式列错,本来是(5×5-4×4)×3.14,列成了(9×9-8×8)×3.14,结果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5分。 再如,“我没有看到那个字”的学生,读题时“漏字”,造成审题错误,而失分。例如,这次摸底考试中的这样一道题: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食品支出占36%,赡养老人支出占16%,请算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钱?这位学生读题不准确,漏了一个字“共”,因此,算式没列完整。本来是1600×36%=576(元),1600×16%=256(元),576+256=832(元);而少了一个算式,列成了1600×36%=576(元),1600×16%=256(元),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1.6分。 一般来讲每道题目都要读三遍:第一遍,读完后,对题目有整体印象。第二遍读完后,能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关键词。第三遍读完后,能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 二、找关键字,关键词 在应用题的叙述中,有一些字、词对准确审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有:共、一共、共有、还剩、余下、同样多、还差、比…多、比…少、相差等;倍数关系的有:“倍”,“占”,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反映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亩产量、总产量、月产量、单价、总价、增产、减产、超额、原计划、实际生产、工作效率等。图形方面的词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长、宽、高、半径、直径、内圆、外圆、外围、周长、面积等。代词有:这、他、他们等。这些字、词,如果不理解,就不能正确解答应用题。 三、分析问题 首先,分析透应用题中的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例如,上题中第一题的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分别是:“直径”,指花坛的直径,它是半径的2倍。“圆形”,指花坛的形状是圆的。“外围”,指这个花坛的外部。“宽”,指这条小路的宽。“这条”,指小路。“面积”,指小路的面积,也就是圆环的面积。再如,上题中第二题的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分别是:“支出”,指花了的钱。“占”,是。“共”,赡养老人和食品支出一共是多少钱。 其次,分析挖掘应用题中的隐含条件。在一些应用题里,有些条件往往不是那么醒目,而是以隐藏的形式存在,学生如果不能从题中分析出隐藏的条件,思维就会受阻,解题就会出问题,因此,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还其庐山真面目。例如,上题中的第二题: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食品支出占36%,赡养老人支出占16%,请算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钱?题目中“食品支出占36%,赡养老人支出占16%”这句话隐含的条件是:食品支出占(总支出1600元的)36%,赡养老人的支出占(总支出1600元的)16%。隐含的条件对题目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使条件更清晰明了。 最后,在充分理解关键字、关键词,充分挖掘隐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例如,上题中第一题、第二题,在充分理解关键字、关键词,充分挖掘隐含条件的情况下,题目的数量关系已经非常明显。第一小题,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就是这条小路的面积。第二题,赡养老人的支出加食品的支出就是两项一共支出的钱。 四、复述题意 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复述题意,应该抓重点词语,分析要义。我要求学生,复述的内容,最好不是题目中的原话,提倡用自己的数学语言、简明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提炼,不必背诵、记忆题里的数据,但是,题目的意思一定要说清楚。在复述时,我要求学生按照,告诉我什么,让我求什么这样的格式复述。这样做可以拉近学生与题目的距离,增加题目的亲和力,有利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学生对题目已经理解的很透彻,为正确列算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传授他们审应用题的技巧及方法,才能提高他们审应用题的能力。

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

谈谈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 校信通博客的本期话题选题很好,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大家的问题,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由于读题和审题的不及造成的错误,都是由于马虎造成的,只要认真就能克服。其实不然,审题既是一种学习能力,又是一种有效学习的方法,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养成逐字阅读的习惯 老师和家长要有培养学生逐字阅读习惯的意识,做到不添、不漏、不错、不重。影响这种阅读习惯养成的原因,一是有的老师没有让学生逐字阅读教材的习惯或者是意识不强、要求不严格,唯恐读多了浪费上课时间,或者是认为阅读时添个字漏个字无关紧要;二是由于学生在一、二年级阶段识字量较小,一部分学生为绕过阅读障碍而养成了“跳读”或“改读”的不良习惯。 这种读书习惯也许有时候不会影响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但是对于语言简洁、严谨,刚性很强的数学学科来讲,这种“跳读”或“改读”的不良习惯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造成对题意或概念理解的偏差甚至错误。如,在“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20米”这个条件中,我们既不能把“多”读成“少”,又不能漏读“每天”,否则,不仅改变了两的关系;而且也误把工效的比较变成工作总量的比较。 二、养成阅读与思考相结合的习惯 有一次,听一位老师的随堂课,这位老师很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做练习时,先让学生齐读了题目要求“先计算再验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结果有十余名学生只计算不验算。为什么先读题再做题还会出现错误呢?这是因为有些学生的思维与阅读无法达到同步进行,需要有一个理解、消化、明晰的过程,这类学生往往读题后并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只是凭原有的经验来理解。 要想有效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养成“一读二说”的习惯,先读题,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在这里学生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促其理解消化的过程。在训练初期为“说”,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使学生内化为“思”,最终目标是能使学生发展到“读”与“思”同步。 三、培养独立、流利阅读的能力 一位家长曾经告诉我,我们的孩子在家做应用题都会,可是一到考试就出错。经过了解,这是一位极有“责任心”的家长,每天都要陪孩子完成作业,由于孩子在一二年级时,读题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为了节省时间,这位家长便长期担当起了“替读”的角色。 事实上,我们做老师的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在学生做错题,自己又发现不了错误原因的时候,我们往往好心地帮他把题目读一遍,此时,学生会猛然惊呼:“哦,我明白了!”殊不知,我们好心却帮了学生的倒忙。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变得越来越懒惰,从而导致不愿读或者读得断断续续,也正是这种断断续续的阅读,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脑

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_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_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得到的。从总体上说,需要在思维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思维的实践活动,才能逐步锻炼培养。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的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资料,欢迎阅读。 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 大脑就是一台三磅重的超级计算机。它是身体运行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它几乎涉及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你的大脑决定你如何思考,如何感觉,如何行动,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你的大脑甚至决定你是哪一类的人。它决定了你有多善解人意;你有多友善或是有多粗鲁。它决定了你思维有多敏捷,这还涉及到你工作完成的如何以及你的家庭。你的大脑还影响你的情感活动,以及你如何对待异性。 大脑比我们可以想象到的任何计算机都要复杂。你的大脑里一千亿个神经细胞,每一个细胞都与其他许多细胞有联系,你知道吗?事实上,大脑内部的联系比宇宙中的星星还要多!无论是在工作,休息还是恋爱中,要做到最好的自己的本质上就是要优化你的大脑。 显然,你做的所有事,你所有的感觉和思想,你与人相处的每一处细微差别,其中心就是你的大脑。它既是一个带动你复杂生命的超级计算机,也是一个为你的灵魂提供住所的温柔器官。而当你跑步、举重或者做瑜伽以保持良好身体状态时,你忽略了你的大脑以及相信它给它做它的工作的机会。 无论你的什么年纪,精神锻炼都带给大脑普遍积极的影响。所以,这儿有21条方法提升你的脑力。 1.驱动你的大脑细胞 研究表明得到足够运动的人,其大脑也更好。加州拉由拉市的萨克生物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与整天坐那儿在网络聊天室里讨论指环王的老鼠相比,只要觉得想要跑步就在转轮上跑动的成年老鼠的海马得到的新细胞是他们的两倍,海马是大脑控制学习和记忆的部分。研究者们也不能确定为什么更活跃的啮齿动物的大脑会有这种反应,但可以知道的是这种自愿的运动可以减压,因此而更有益。这意味着找到了享受运动,而不是强迫自己去运动的方法,会让你更聪明,也更有幸福感。 所以,做点运动,选择一个训练项目比如马拉松,三项全能或者“趣味赛跑”,或者找个伴儿一起让运动变得有趣。

昆山小学语文教师解题能力竞赛

年小学语文教师解题基本功竞赛 一、基础知识部分: ()、选择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狼藉. (é) 叱.骂 (ì) 花骨.朵 (ɡū) 悚.然 (?) 、肖像. (àɡ) 唾.手 (í) 彷.徨 (á) 蹂躏. (ì) 、厮.守 (ī) 俨.然 (?) 反弹.( á) 穿着.(ó) 、踌躇. (ú) 讪.笑 (ā) 窒.息 (ì) 颓.唐 (í) ()、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颠沛流离谈笑风生愚不可及、眼花缭乱必恭必敬万象更新 、兴高采烈望梅生津张灯节彩、感人肺腑无动于衷穿流不息 ()、下列诗句含义和后面括号中表示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春)秋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 ()、宋词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属“曲牌”的是: 、浪淘沙、贺新郎、天净沙、减字木兰花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班会课上,大家讨论并通过了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议案。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支路标…… ②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③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么?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比喻;排比;反问;拟人、比拟;排比反复;排比反问;比拟 、比喻;排比;排比;比拟、拟物;排比;反问;拟人 ( )、下面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不准确的是: 、这首词是写诗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 、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 、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境界。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以月光变化表示夜已深,“无眠”表示想念亲人,难以入睡,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下列作者、作品及其年代配对有错的一项是: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代;李乔—风—唐代 、杨万里—小池—宋代;白居易—忆江南—唐代 、叶绍翁—游园不值—宋代;唐寅—画鸡—明代 、郑燮—竹石—清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 ()、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孙悟空——大闹天宫 、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下列古文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面:向着)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