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传统与责任

2019.4职业教育研究翻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国际交流史。

现代职业教育自诞生那天起即是如此。以福建船政学堂为肇始,我国的前期现代职业教育--实业教育在洋务运动的舞台上拉开大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一开始就融入了国际化的血脉。值得一提的是,“实业教育”之“实业”也是来自日本的舶来词汇,并非我国本土创造。有学者言,现代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国际现象,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结果。对现代职业教育来说更是如此。将历史闪回到民国时期,1915年正是黄炎培先生以记者身份对美国教育界、工商界的系统考察,使他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两年后,由他和同仁牵头举办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杂志等,在职业教育诸领域产生了多个历史第一。至今,中华职业教育社仍将加强海内外联系作为重要职能。

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就是对前苏联学校分类、教育模式的全盘汲纳。“职业学校”的名称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全新的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前者培养技术干部,后者输送技术工人。这两类学校延续至今,职能已然融合,都成为技能人才培育的基地。此期间,国际理念也被中央高层接受并转化为实际决策,比如“半工半读”。1958年,半工半读学校开始在天津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迅速推行。在此基础上,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教育方针。时隔半个世纪后,我国教育部门在职业院校再次大面积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大门越敞越开,当然在内涵上也发生了具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特点的阶段性变化。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国际化定下了总基调:“要注意借鉴国外发展教育事业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对外交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文件开始不断强调,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这其中,首先应提及的是德国。1983年中德第一个合作项目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诞生,德国提供了全套的经费、设备、教学文件,意在原汁原味地引进德国的“双元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州、沈阳、芜湖等6个城市试点“双元制”;90年代,中德平度农业双元制项目、中德唐山农村职业教育项目相继启动;同期,受德国政府资助,作为中央所的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上海、辽宁两个地方职教研究所成立。进入新世纪后,中德在职教师资、办学等方面继续合作。另外,国际劳工组织MES 、加拿大CBE/DACUM 、澳大利亚TAFE 、英国BTEC 等也以项目方式相继进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化视野。还比须提及的是,20世纪初我国开始向亚非地区提供职业教育支持。

职业教育国际化重在国际合作。通过简要梳理上述职业教育合作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很长的时期内重于职教理论、模式移植和职教师资、资金、资格援助,这些都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初级阶段的特征,作为大国职业教育来说,当然不能止步于此。系统凝练中国职业教育模式与文化,在国际范畴平等对话交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输出中国职业教育资源,助推区域特色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国际融合,这是我国正在进行也应该完成的历史任务。

(责任编辑:张学英)

焦点透视

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传统与责任

陈衍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14)

作者简介:陈衍(1973—),男,博士,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授,中国职教发展与评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历史与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