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论述题

遗传-论述题
遗传-论述题

1.说明减数分裂的过程。

答: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形成性细胞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构成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通常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它们都可以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I,又细分成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在整个前期I,染色质逐渐浓缩成细线状,盘绕,短缩变粗,同源染色体配对,组成二价体的染色体彼此分离,同源染色体上会出现某些部位的交叉,在分离过程中会发生折断、交换,到终变期,染色体缩到最短。在中期I,核膜核仁消失,每条二价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在赤道的两侧。到后期I,同源染色体分离,向两极移动。染色体达到两季后解开螺旋成染色质就进入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形成,着丝点仍未分裂,接着进行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这时两个子细胞分别含有各同源染色体组的一个,具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紧接着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有的还有短暂的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也可分为四个时期。前期II很短,有的根本没有。这是染色体呈线状,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随着纺锤体的出现进入中期II,这时染色体缩短并排列在赤道面上,接着着丝点复制并分裂。着丝点的分裂促使一对姊妹染色体分开并移向两极,这标志着中期II开始。当两组染色体各自达到两极后,解螺旋聚集重新成为新的子核便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的末期,同时细胞质也一分为二,形成子细胞,即性细胞。

2.请说出人类ABO血型系统的确定原则、遗传机制及如何利用标准血清检测血型。

答:(1)人类ABO血型系统是根据人红细胞表面具有的抗原类型来确定的,人红细胞表面有两种抗原A和B,若红细胞表面含A抗原,则血清中含B抗体,该个体类型为A型血;若红细胞表面含B抗原,则血清中含A抗体,该个体类型为B型血;若红细胞表面含A、B 两种抗原,则血清中A、B抗体都缺乏,该个体类型为AB型血;若红细胞表面A、B抗原都没有,则血清中含A、B两种抗体,该个体类型为O型血;

(2)人类ABO血型系统的遗传机制是由常染色体复等位基因控制的,IA、IB、i分别控制A、B、O血型,其中IA、IB对i均为显性,IA、IB间为共显性;

(3)利用标准抗A、抗B血清可以检测个体血型:采集个体的两滴血分别与两抗A、抗B 血清混合,若只与标准抗A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则为A型血;若只与标准抗B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则为B型血;若与标准抗A、抗B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则为AB型血;若与标准抗A、抗B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反应,则为O型血。

3.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异同。

答:(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共同点:

a 结构基因均有调控序列;

b 表达过程都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多环节;

c 表达的时空性,表现为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上的表达的复杂性;

(2)与原核生物比较,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具有自己的特点:

a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过程更复杂;

b 基因及基因组的结构特点不同,如真核生物基因具有内含子结构等;

c 转录与翻译的间断性,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而真核生物该两过程发生在不同区域,具有间断性;

d 转录后加工过程;

e 正负调控机制;

f RNA聚合酶种类多。

4.简述动物遗传标记的发展过程?

答:遗传标记是指能够用以区别生物个体或群体及其特定基因型、并能稳定遗传的物质标志。动物遗传标记的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

(1).形态学标记:是指能够用肉眼识别和观察、明确显示遗传多样性的外观性状。如动物的毛色、角形、耳型等。形态学标记简单直观,但数目少,多态性低,容易受环境影响。(2).细胞遗传标记:主要是指染色体核型、带型和数量特征的变异,它们分别反映了染色体在结构和数量上的遗传多样性。细胞遗传标记与形态学标记相比,虽然不易受环境的影响,但很难获得,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3).免疫遗传标记和生化遗传标记:免疫遗传标记是以动物的免疫学特征为标记,包括红细胞抗原多态性和白细胞抗原多态性。生化遗传标记主要是指在同一动物个体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两种以上的变异体。免疫遗传标记和生化遗传标记反映的是基因表达产物的多态性,也就是反映基因组编码区的遗传信息,而不能反映非编码区的遗传信息。(4).分子遗传标记:是一种新的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能反映整个基因组的遗传信息,标记数量多,多态信息含量高。

5.图示并解释伴性遗传的原理及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有哪些?

答: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主要用于养禽业的雌雄鉴别,根据一些表型性状及早地将公雏与母雏分开,这样:

a,在蛋鸡厂,可以及时的淘汰公雏,节约饲料和节省房舍设备,同时对母雏加强饲养管理,培育出优良的蛋鸡群;

b,在肉鸡生产场,几时将公母雏分开饲养,可避免因公雏发育快,抢食而影响母雏生长。另外,在养蚕业中,雄蚕吐丝多,蚕丝重且质量高,所以在养蚕业中应用伴性遗传原理及早地鉴别公蚕和母灿,可以做到尽量多养公蚕,或雌雄蚕分开饲养,如根据鸡的快慢羽进行性别鉴定;鸡的慢羽(K)对快羽(k)显性

P ♀ ZkW(慢羽) X ZkZk(快羽) ♂

F1 ♂ZkZk(慢羽) X ZkW k(快羽) ♀

6.论述乳糖操纵子的正调控和负调控机制?

答:乳糖操纵子负调控机理为:当细胞内无乳糖诱导物时,lacI编码的阻碍蛋白与操纵基因lacO结合,使之不能形成开放性启动子复合物,从而不能转录 lacZYA基因:当细胞内有乳糖或乳糖诱导物时,阻碍蛋白受诱导物的影响,发生构象变化,丧失了与lacO的结合能力,并启动lacZYA基因的转录表达

乳糖操纵子的正调控机理:当细胞内缺少葡萄糖时,腺苷酸环化酶将ATP转变成环一磷酸腺苷(Camp),cAMP与其受体蛋白CAP形成复合物,再与启动子上的CAP位点结合,促进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若有乳糖存在,则可促使细菌开启lacZYA基因的转录活性,利用其做为碳源。反之,当有葡萄糖存在时,cAMP不能与启动子上的CAP位点结合,启动子上就不能结合RNA聚合酶,即使有诱导物存在,乳糖操纵子也将处于关闭状态

7.谈谈如何将自己所学的遗传学知识运用于畜牧生产实践。

答:(1)分子遗传知识应用,标记辅助选择等;

(2)数量遗传学知识应用,参考遗传力进行表型选择、综合选择指数等;

(3)群体遗传学知识应用,亲缘关系分析、品种分类及选配等;

(4)非孟德尔遗传应用,印迹、核外遗传等;

(5)遗传学技术应用:生物反应器、动物克隆、转基因的应用等。

8.试述紫外线长期照射个体后,对个体DNA的损伤和修复?

答:(1)光修复:当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光复活酶先与DNA链上的胸腺嘧啶二聚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以某种方式吸收可见光,并利用光能切断胸腺嘧啶二聚体之间的C-C

键,使其变为单体,然后光复活酶就从DNA链上解离下来。

(2)切除修复:切除修复是一种多步骤的酶反映,包括切-补-切-封四个步骤。首先修复内切酶能够识别胸腺嘧啶二聚体所引起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变形,并在二聚体的前头的糖—磷酸的骨架上做一切口,然后由DNA聚合酶I在3’-OH末端聚合形成一条新的DNA链,并在同时置换出大约20个核苷酸的DNA片段,被置换出来的片段由DNA聚合酶I的5’到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切除,然后由连接酶封口,完成修复过程

(3)重组修复:当DNA复制到胸腺嘧啶二聚体时,大约暂停5秒,然后在二聚体后面又以一种未知的机制其始DNA的复制,再合成的子链上有许多大的缺口,这时受伤的链的互补链的相应片段转移至缺口处,产生一条完整的DNA链,以便作为下一轮复制的模板。受损伤链上的缺口由DNA聚合酶I和连接酶补齐

(4)sos修复:是一种旁路的修复系统。其修复原则是允许新生DNA链越过嘧啶二聚体而生长,其代价是不管其碱基配对是否正确。SOS修复系统是一种应急措施,当DNA受到严重损伤时才出现。

9.设有两个无角雌羊与无角公羊交配,所生雌羊全无角,雄羊一半有角。试分析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并作出解释。

答:羊角的遗传属于从性性状的遗传,即指那些在雌性为显在雄性为隐,或在雌性为隐在雄性为显的性状,性状的表达常受性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且羊角受复等位基因的控制.可假设控制羊角的基因为雌雄无角(H+)>雌性有角(H)>雌性无角,雄有角(h)。则由题意知亲本基因型为:无角雌羊hh,无角雄羊Hh;其后代中雌羊的基因型为Hh和hh,均无角;雄羊的基因型为Hh 无角,hh有角,且各占1/2。

10.请说出中心法则(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基本过程。

答案:(1)中心法则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三个过程;

(2)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一个新的与亲代模板结构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称DNA复制;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和半不连续的特点,需要DNA聚合酶等多种物质参与;(3)以DNA为模板,A、U、C、G为底物,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从5’→3’方向合成RNA 的过程,称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等参与,包括起始、延长、终止过程,转录完成后还要进行后加工,如加帽、加尾、剪接内含子等过程;

(4)基因的遗传信息在转录过程中从DNA转移到mRNA,再由mRNA将这种遗传信息表达为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过程叫做翻译,即蛋白质的合成;也包括启动、延长、终止过程,翻译完成后也有后加工过程,如:

a去除N-甲酰基或N-蛋氨酸;

b个别氨基酸的修饰;c水解修饰;

d切除部分肽链(连接肽、信号肽)。

高级结构的修饰:肽链释放后可自行根据其一级结构的特征折叠、盘曲成高级结构。此外,高级结构的修饰还包括折叠、亚基聚合、辅基连接等行为。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题经典题型分类汇总(含答案)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类基本题型总结 一、表格形式的试题 1.(2005年)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2.石刁柏(俗称芦笋,2n=20)号称“蔬菜之王”,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石刁柏种群中抗病和不抗病受基因A 、a控制,窄叶和阔叶受B、b控制。两株石刁柏杂交,子代中各种性状比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运用的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基因A 、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 (2)亲代基因型为♀,♂。子代表现型为不抗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10福建卷)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11年福建卷)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 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遗传大题题型归纳

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及染色体变异 1、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3、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色,无色籽粒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色,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4.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显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 9 2 C.5/9 5、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 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 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6、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中占的比例为1/16 7、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组合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组合BB和Bb控制红色,基因组合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3/16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D.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③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④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⑤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

遗传题练习(系图谱和概率题)汇总

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方法及练习 高中生物学会考要求学生对遗传系谱图应达到综合分析水平。遗传系谱题多涉及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如①判别遗传类型、②写出指定个体的基因型、③计算患病机率。而教材中有关内容又较少,因而准确分析遗传系谱即成为一个难点。对学生来说经常出现听得懂,看得明白,就是不会做题。学生普遍认为解题过程中思路不清晰,书写紊乱。因此我认为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首先是:帮学生理顺解题思路,排除干扰解题的非智力因素;其次,加强变式训练。 遗传病特点病例 常染色体显性①代代相传②发病率高 ③男女发病率相等 多指(趾)、并指、软骨发育不良 常染色体隐性①可隔代遗传②发病率在近亲结婚时较 高③男女发病率相等白化、苯丙酮尿症 双眼皮 X染色体显性①连续遗传②发病率高③女性患者多 于男性患者④男性患者的母女都是患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X染色体隐性①隔代遗传或交叉遗传②男性患者多于 女性患者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都是 患者色盲、血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Y染色体遗传①患者都为男性②父传子、子传孙(患 者的儿子都是患者) 外耳廓多毛症 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紫茉莉质体的遗传 二、解题思路 (一)遗传系谱图的判定 第一步:根据题干。如果题干中已告之是“色盲”,则马上可判定此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如告之是“白化病”,则可判定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题干没告之具体的病例,则往下看第二步。 第二步: 1、先确定是否为细胞质遗传 (1)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即母系遗传)则为细胞质遗传 (2)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细胞质遗传 2、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 (1)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男性全为患者,女性都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则为伴Y遗传。 (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3、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 (1)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即“无中生有”,或患者隔代才有,即“隔代遗传,则为隐性遗传。 (2)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即“有中生无”,或连续几代有患者,即“连续遗传”,则为显性遗传。 4、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1)若已确定是显性遗传 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即“子病母不病,父病女不病”,正常女性的父子均正常,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②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者,或正常女性的父子有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若已确定是隐性遗传 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即“母病子不病,女病父不病”,正常男子的母女均正常,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甚无女患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中有正常者,或正常男性的母女有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例题1: [解析] 据图母亲有病,子女均有病,子女有病,母亲必有

人类若干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调查分析

人类若干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调查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类一些常见遗传特性及其遗传方式; 2.学会系谱调查及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人是最重要的遗传学研究对象之一,由于许多实验方法受到限制,更不能控制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况且人类世代时间较长,后代个体数很少,以及许多性状遗传的机制也很复杂,人类遗传学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对人类许多遗传性状的遗传特征尚不甚了解。利用系谱方法进展较慢,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加速了人类性状的研究进展。 不过,利用系谱分析仍是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决定人类性状或疾病的基因的传递规律的重要方法。所谓系谱,或称家系图,即是指某一家族各世代成员数目、亲属关系与某基因表达的性状或疾病在该家系成员中分布情况的示意图。系谱的调查一般都从最先发现的具有某—性状或症状的先证者入手,进而追溯其直系和旁系的亲属。系谱分析法常用于单基因遗传性状和单基因疾病遗传方式的研究,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以及性连锁显性和隐性遗传方式的分析。 本实验将调查一些已知的人类遗传性状,初步了解这些性状的遗传特性,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学生可对自己家庭的某些性状作相应的系谱分析,从而学习基本的系谱分析方法。 同时,根据所测得数据可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判断供试群体是否处于群体平衡状态。三实验过程 1.人类血型的遗传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是产生抗原抗体的遗传特征。根据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划分为各种系或组别。血型从狭义上讲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广以上来说包括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血液各成分的抗原的差异。随着临床输血、组织和器官移植,以及血液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许多新的血型系统,并逐渐了解和掌握了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化学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考古学和临床医学等各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 人类血型的发现早在1900年就由Karl Landsteiner博士报道。这个重要的发现建立了人类ABO血型系统。Landsteiner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ABO血型的划分基础即红血球细胞膜上抗原存在的性质。这种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红血球表面抗原结合发生凝聚,随之由巨噬细胞清除。ABO血型系统的抗原有两种,分别记为A和B。红血球表面抗原为A的即为A血型,抗原为B的即为B血型,同时具有A、B两种抗原的为AB型,而既没有A,也没有B抗原的为0血型。此外,在相应的血清中,A型者血清含抗B抗体称为β抗体,B型者血清中含抗A抗体或称α抗体,O型者血清中则同时含上述两种抗体,而AB型者血清中没有这两种抗体。由于相应抗原抗体之间的凝聚反应,在输血时对供血、受血者的血型有一定血型限制要求,最好以同血型个体之间供血和受血为好。 从遗传上来看,ABO血型是由红血球抗原类型决定的,而抗原的差别即在其糖基上。这是由相应的基因决定的,即位于人类第九染色体上的3个等位基因IAIB和IO决定的。IA、IB基因为并显性,而IO或记为i对IA、IB为隐性。统计全班的血型,并作纪录,填入表中:2.几种身体特征的遗传 针对以下性状进行调查,统计数据,记录各性状在本班的百分比。不过,这个百分比不能说明这一性状是否遗传,更不能确定是隐性还是显性。要了解这些性状是否是遗传性状,可以通过系谱分析法确定,每个同学调查自己的家庭成员,或别的家庭的成员,画出家庭系

论智商与遗传的关系

论智商与遗传的关系 我们常常用来举例子,天才的孩子是天才,我们称之为遗传,天才的孩子是弱智,我们称之为变异,也许智力这一因素,往往成为我们理解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例子,最新的研究中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所属维康信托桑格研究所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发现,人类性染色体中的一个重要片段的突变,可能会引起智力发育障碍,我们从遗传学的角度上来了解智力的遗传,这一现象。 而人类遗传学,正是帮助我们研究和了解这一遗传现象的途径,在遗传学中,遗传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广义上的遗传学便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一般认为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通过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来解决生物的进化和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遗传学中的研究对象即为广义的亲子关系,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不限于父母子女或一个家族,还可以延伸到包括许多家族的群体。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还可以以细胞为单位,离体培养的细胞可以保持个体的一些遗传特性,如某些酶的有无等。对离体培养细胞的遗传学研究属于体细胞遗传学。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还可以扩充到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甚至mRNA的转录,这些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课题[1]。 其中人类遗传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研究。进入二十世纪后半叶,又发展了应用统计学方法的群体遗传学,并在人类群体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又因为生化遗传的研究取得进展,从而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分析遗传性的血液病及代谢异常的遗传机理,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作出贡献。另一方面随着染色体研究技术的飞速进步,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已经清楚。另外利用细胞培养也提供了绘制详细染色体图的可能性。人类遗传学由于这些研究领域的进展,而在临床医学、优生学等应用科学方面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 研究人类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免疫﹑行为等各种性状的遗传上的相似和差别﹐人类群体的遗传规律以及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理﹑传递规律和如何预防等方面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人类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来自果蝇和植物的遗传学研究﹐而後不断地引进其他有关学科的方法学﹐并使其研究内容适应医学需要而得以迅速发展。人类遗传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医疗保健事业和人群遗传素质的改进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对人种的发生﹑人种的差异﹑民族和群体的变迁等人类学问题的了解。 通常意义上,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讲,判断人的智商,最直接的方式是看脑袋大不大,或者观察前额的面积,但是历史上曾经脑袋最大的人,他的大脑远远重于爱因斯坦的大脑,可他却是个智力残疾者,因此,这种判断是错误的。研究人员观察爱因斯坦的大脑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沟回,远远多于普通人,并

常见的遗传试题类型

遗传设计题列举 一、判断基因的位置: 1、判断基因在细胞质还是在细胞核: 对真核生物来说,既有细胞质基因,又有细胞核基因,而细胞核基因又有两个位置,分别在性(X和Y)染色体上和常染色体上,确定基因的位置是判断遗传方式的一个环节,是解答遗传题的基础。 解题方法:采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2、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 解题方法:一般采用隐性雌性和显性雄性杂交的方法。结果预期和结论是三种情况: ①如果杂交后代雌雄表现相同,均表现显性性状,则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如果杂交后代雌雄均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也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如果杂交后代雌性表现显性性状,雄性表现隐性性状,则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对于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是三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为一种性状,则为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都为母本性状,则为细胞质遗传; ③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雌雄个体表现相同性状,另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同,雌性表现一个性状(为显性性状),雄性表现为另一个性状(为隐性性状),则为细胞核遗传中的伴X染色体遗传。 3、判断多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解题方法:先杂交再自交或测交,看自交或测交后代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符合,则说明多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如果不符合,则说明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二、判断显隐性关系: 解题方法: (1)杂交: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 ①在子代多数的情况下,如果子代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则这一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另一性状隐性性状。 ②如果子代同时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则根据现有条件无法直接判断,可用假设法 ...予以判断。 (2)自交:让相同表现型的多对 ..亲本交配(即:①性状A♀×性状A♂→子代(多组);②性状a♀×性状a♂→子代(多组),性状A和性状a 为一对相对性状),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如果有的交配组合的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另一性状为隐性性状。

遗传分析

27.【加试题】某种自花授粉、闭花授粉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红花×白花,F1全为红花,F2表现为3红花:1白花; 实验二: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2表现为9紫花:3红花:4白花。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实验一中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B.通过测交实验验证F1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C.实验二中F2紫花中杂合子的比例1/2 D.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1.(7分)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16),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表明:含X B或X b的雌雄配子中有一种配子无受精能力。现将表现型相同的一 (1)F1的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无受精能力的配子是______________。(2)取F1中全部的红花窄叶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__________植株,基因型共有种,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3)将F1白花窄叶雄株的花粉随机授于F1红花宽叶雌株得到F2,F2随机传粉得到F3,则F3中表现型是,相应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12.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抗虫的B、D基因(B、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抗虫)。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B、D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 A.均在1号染色体上 B.均在2号染色体上 C.均在3号染色体上 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 13.某两性植株的花的颜色紫色(A)对白色(a)是完全显性,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 的植株甲,另有一株研究者通过低温诱导培育的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乙。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乙植株的细胞通常比甲植株大、有机物的含量高 B.若甲和乙杂交,子一代中紫色植株和白色植株的比为7:1 C.植株甲和植株乙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D.在乙植株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最多为8个

遗传与优生试题

1. 研究人类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发生频率以及疾病关系的学科是() A.细胞遗传学 B. 生化遗传学 C.分子遗传学 D. 肿瘤遗传学 2. 遗传病通常不具有的特征是() A.家族性 B. 先天性 C.同卵双生的发病一致率低于异卵双生的 D. 垂直传递 3. 最早被研究的人类遗传病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 白化病 C.镰形细胞贫血症 D.尿黑酸尿症 4. 发病率最高的遗传病是() A.单基因遗传病 B. 多基因遗传病 C.染色体病 D.体细胞遗传病 5. 有些遗传病不是先天性疾病,这是因为() A.该遗传病的发病年龄没到 B. 该遗传病是染色体病 C.该遗传病是线粒体遗传病 D.该遗传病是隐形遗传病 6. 关于营养性疾病说法正确的是() A.仅受遗传基因控制 B.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但需环境因素诱发 C.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起作用 D. 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疾病 7. 多数肿瘤是() A.单基因遗传病 B. 多基因遗传病

C.体细胞遗传病 D. 染色体病 8. 下列有关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 B. 遗传病的症状出生时一定表现出来 C. 家族性疾病一定都是遗传病 D. 遗传病一定都表现为家族性 9. 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常见于Rh 血型阳性者,而且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非常近,由此判断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得此结论是基于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中的() A.疾病组分分析法 B. 群体筛查法 C.伴随性状研究法 D. 系谱分析法 10. 关于中国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是1990 年9 月获准加入该项目研究工作,承担人类基因组1% 的测序任务 B. 中国是1999 年9 月获准加入该项目研究工作,承担人类基因组1% 的测序任务 C. 中国是1999 年9 月获准加入该项目研究工作,承担人类基因组10% 的测序任务 D. 中国是1990 年9 月获准加入该项目研究工作,承担人类基因组10% 的测序任务

染色体遗传标记

染色体遗传标记 一:基因位点的标记: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第一个数字表明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性染色体用X或Y表示。 ?所在染色体的臂。P是短臂,q是长臂。 ?基因在p或q臂上的位置。基因的位置基于染色体某种特定染色下的亮带和暗带的标准形式。通常用两位数命名(代表区和带),有时后面跟着一个小数点和一个或多个小数(代表亮带或暗带内的亚带)。数字的大小表示离着丝粒的距离。 ?有时,缩写“cen”或“ter”也用于描述基因的位置。“Cen”指基因离着丝粒非常近。“Ter” 代表端粒,表明基因非常靠近p或q臂的末端。 二:染色体和染色体异常的标记 46,XX :正常女性核型 46,XY:正常男性核型 46,XX,del(14)(q23) :有46条染色体,女性,14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缺失。 46,XY,dup(14)(q22q25) :有46条染色体,男性,14号染色体长臂重复累及2区2带至5带。 46,XX,r(7)(p22q36) :有46条染色体,女性,7号染色体环。短臂末端(p22)与长臂末端(q36)融合形成环。 47,XY,+21 :有47条染色体,男性,额外染色体为21号。 不夸张的说,畸形的类型有几百万。以下是一些术语的代码: add =原因不明的额外物质 del = 缺失 de novo = 不是遗传的染色体畸形 der = 衍生染色体 dic =双着丝粒 dup = 重复 fra = 脆性位点

idic =具同形双着丝粒的染色体 ins = 插入 inv = 倒位 i or iso =等臂染色体 mar =标记染色体 mat = 母体起源 Minus sign (-) =减号(-),放在染色体号前面表示失去整条染色体,放在染色体号后面表示该染色体变短 mos = 镶嵌型 p = 染色体的短臂 pat = 父本 Plus sign (+) =加号(+),放在染色体号前面表示增加整条染色体,放在染色体号后面表示该染色体加长 q = 染色体长臂 r = 环状染色体 rcp = 互逆 rea = 重排 rec =重组染色体 rob =罗伯逊易位:是指D组与G组10个染色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易位,过去又称为着丝粒融合 t = 异位 tel = 端粒 ter = 染色体的终点 upd =单亲二体一对染色体(均来自父或母) ? = 不明确

六大特性百分之一百会遗传给孩子

6大特征,100%会遗传给孩子~ 想要生个健康宝宝的父母要注意哪些呢?有哪些因素孩子会遗传自父母呢?为了孩子的未来,遗传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 遗传因素 1.寿命 如果你的家族中有长寿的先例,那么你的孩子长寿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过,寿命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服用保健品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人的寿命。 2.身高 研究表明,人的身高有70%取决于遗传,后天因素的影响只占到30%。一般来讲,如果父母身材较高,孩子身材高的机会为3,矮的机会为1。 3.胖瘦 代谢率低的人就容易长胖,这是由于体形遗传因素而决定的。如果父母体形属于容易长胖的那种类型,孩子就容易偏胖。因此,这样的孩子出生后,喂养上要注意营养平衡,不要吃得过多。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孩子发胖的机会是30%。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孩子发胖的机会是50%-60%。

肤色在遗传时往往不偏不倚,让人别无选择。它总是遵循着“相乘后再平均”的自然法则,给孩子打着父母“综合色”的烙印。比如,父母皮肤较黑,绝对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孩子;如果父母中一个人较黑,一个人较白,那么在胚胎时“平均”后,便给孩子形成一个不黑不白的中性肤色。 5.眼睛 父母的眼睛形状对孩子的影响显而易见。只要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是大眼睛,生大眼睛孩子的可能就会大一些。还有双眼皮、眼球颜色、睫毛豆是遗传的。 6.鼻子 一般来讲,鼻子大、高而鼻孔宽的人呈显性遗传。父母双方中有一人是挺直的鼻梁,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就很大。

1.糖尿病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Ⅱ型比Ⅰ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显著。 2.心脏病 如果父母患心脏病,子女发生心脏病的几率要比父母没有心脏病的子女高出5-7倍。 3.高血压、高血脂 如果父母一方患高血压或高血脂,孩子患病几率是50%;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几率将提高到75%。 4.肥胖症 父母一方是肥胖症,孩子超重的可能性是40%;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肥胖症,可能性就会提高到70%。即便如此,只要孩子一直坚持健康饮食,锻炼身体,也能长成一个体重正常的孩子。 5.高度近视 近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当爸妈均为高度近视时,宝宝近视的几率就会更大,即使不是一出生就近视,一旦受到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发展为近视。因为遗传因素而成为近视的人数仅占近视总人数的5%,后天环境和习惯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

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其类型

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其类型 1形态标记 19世纪60年代,Mendel以豌豆为材料,详细研究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由于这些性状都具有典型的外部形态,很容易识别,从而构成了最早的遗传标记,即形态学标记,由此奠定了近代遗传学的基础。形态标记是利用植物外部形态多态性进行的标记技术。自然界中的生物存在着许多非常明显的形态标记,如果形、花色、矮杆、卷叶等。形态标记简单直观且经济方便,但大多数植物中的形态标记数量有限,多态性较差,表型易受环境影响,且形态标记的获得周期长,不适于需要完整的基因组测试的数量性状位点分析,故形态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作用有限。 2细胞学标记 细胞学标记是利用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变异的标记技术。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变异包括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变异。细胞学标记虽然能进行一些重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但标记材料的培育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有些物种对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反应敏感,难以获得标记材料,从而限制了细胞学标记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3生化标记 生化标记主要指同工酶标记,是依据植物体内有效成分的化学分析进行标记的技术。同工酶是同种功能的酶的不同形式,由一个以上基因座位编码,其可通过电泳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离成肉眼可见的酶谱带型。与形态标记和细胞学标记相比,生化标记表现近中性,对植物经济性状无大的不良影响,且是基因产物差异的直接反映,受环境影响较小。但由于在植物群体研究中能表现出位点多态性的同工酶种类较少,使其应用也受到限制而不能成为较理想的遗传标记。 4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是以生物大分子的多态性为基础的标记技术,目前使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是指DNA分子标记。DNA分子标记能反映植物个体或种群的基因组DNA 间的差异,如由于碱基易位、倒位、缺失、插入、重排或由于存在长短与排列不一的重复序列而产生的差异。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的分子标记在近40年间发展迅速,目前已出现了几十种分子标记方法。与前3种标记(形态、细胞学和生化标记)技术相比,分子标记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①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各发育时期均可检测到,受季节、环境限制,不存在表达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遗传题类型及解法

1、考型一 题目特点:已知子代的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或统计数目,求亲本的杂交组合 解题方法:分别将两对性状进行分析,根据其比值推断各对性状的杂交类型,最后综合变式类型:将子代表现以柱形图的方式进行表现 例1: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性状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 ,个体X基因型是()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解:黑色:白色=(3+3):(1+1)=3:1 Cc × Cc 直毛:卷毛= (3+1):(3+1)=1:1 Bb×bb 组合一下为 BbCc× bbCc 例2:家兔的黑色(B)对褐色(b)是显性,短毛(D)对长毛d 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兔甲与一只黑色短毛兔(BbDd)杂交共产仔26只,其中黑 短9只,黑长3只,褐短10只,褐长4只,按理论推算兔甲表现型应为() A、黑色短毛 B、黑色长毛 C 褐色短毛 D 褐色长毛 解:黑(9+3):褐(10+4)≈1:1 Bb×bb 短(9+10):长(3+4)≈3:1 Dd×Dd 组合一下为 BbDd× bbDd 兔甲表现型为褐短 2、考型二题目类型:性状叠加或削减, 解题方法:对叠加性状拆分或对削减类型进行分析,找出符合叠加或削减性状的基因型特点,例1、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形基因控制花长为2mm 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16 B、2/16 C 5/16 D6/16 解:24=5+5+5+5+2+2,说明花长为24mm的个体基因型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形基因假设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B/b、D/d 则符合花长为24mm的基因型有: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 ④AaBbDD⑤AaBbDd⑥AABbDd 因题中要求个体相互授粉后,有性状分离,故①、②、③不符合 以基因型AaBbDD为做代表则有 P:AaBbDD U F1: A_B_DD A_bbDD aaB_DD aabbDD 则后代花长为24mm的基因型有 AaBbDD (1/4)、 AAbbDD (1/16)、aaBBDD(1/16)最终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6/16 例2某种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有叠加性,已知隐形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

近六年高考题考点题型归纳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原创shandongsheng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012天津)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 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 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的效率最高 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 【答案】D 【解析】①、②两过程为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A正确。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因此花药离体培养可能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因此B正确。采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功率高,并且不会发生性质分离,育种年限短,因此选低芥酸油 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C正确。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 源染色体,即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发生联会,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未非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遗传知识在育种中的应用,减数分裂。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难度适中。 (2012浙江)32.(18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杆和矮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杆1株(乙)和不抗病高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高杆、不抗病矮杆。选F1中的抗病高杆植株上的花药进 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杆。 请回答: 原创 shandongsheng 原创shandongsheng (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 具有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

遗传标记的发展和应用

遗传标记的发展和应用 1 遗传标记的种类 遗传标记是指在遗传分析中区分不同遗传背景的研究对象的可遗传的标记,根据研究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形态学标记、同工酶标记和DNA分子标记。Mendel 在经典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就使用了花色等可用肉眼识别的形态标记。虽然在早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们都在利用形态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和遗传作图(Sax, 1923),但由于形态标记数目较少,而且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界定过程中也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不是很准确,因此就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同工酶是指具同一底物专一性的不同分子形态的酶。同工酶的概念虽然早就被提出,但由于技术限制,直到五十年代淀粉凝胶电泳酶谱技术的发明(Hunter and Market, 1957),同工酶技术才得以在遗传学研究中被广泛利用。同工酶标记是一种共显性标记,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物种间可能具多态性,稳定而不受环境影响。但其数目和多态性对于迅猛发展的遗传学研究来说,依然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对遗传物质—DNA的认识和体外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了新的基于DNA水平的分子标记。这类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是由于DNA水平上的各种变异如:倒位、易位、缺失、插入和单个碱基突变造成的。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基因组中积累了大量这种可遗传的变异,并且是均匀地分布于全基因组中的。因此DNA分子标记相对于同工酶标记和形态学标记具有数目丰富、多态性高、稳定不受环境影响等优点。根据DNA分子标记的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两类,一为以限制性酶切和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RFLP标记(Bastein, 1980), RFLP标记最早是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现已广泛地在动、植物的基因组研究中使用于遗传作图,基因定位等方面(Burr et al., 1988; Apuya et al., 1988; Mccouch et al., 1988; Tanksley et al., 1992)。而另一类则是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为基础的标记。随着PCR 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一大批基于此技术的新型分子标记如RAPD(Williams et al., 1990)、AFLP(Zabeau and Vos, 1993)、SSR(Litt and Luty, 1989; Wu, 1993)等也迅速发展起来。RAPD是一种显性标记,以一段通常为10个碱基左右的随机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在基因组中进行扩增,由于引物的随机性,因此数量巨大,而且由于其主要是基于PCR技术,因此操作相对简便。AFLP标记是以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去酶切DNA,然后在两端分别加上两个接头,再进行两次选择性扩增,通常一次扩增可以得到相当多的带,在降低了错误扩增的几率后,AFLP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标记,而且由于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可以任意组合,因此从理论上来说AFLP标记的数目几乎是无限的。AFLP标记可能为显性或共显性。SSR标记多为共显性标记,它是指在基因组中的一些有少数几个(2、3、4)核苷酸组成的简单重复序列,由于在生物的长期进化过程中这些重复序列所处的染色体位置

遗传题类型及解答汇总

**遗传题解题方法归纳** 一、一般方法: 1、审题。根据题意初步确定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 2、构建模型。将题中的杂交过程写“遗传图解”的模型。 3 二、“9:3:3:1”的变式:题中子代出现“9:3:4”、“12:3:1”、“15:1”、“9:6:1”、“9:7”的性状分离比。 1、“基因互作”的结果: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种类型的相对性状) 2、F1YyRr (自交)→F2:9(Y_R_):3(yyR_):3(Y_rr):1(yyrr) 虽然子代表现型比例不是“9:3:3:1”,但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不变。 三、纯合致死、配子不育。 如,某基因型个体致死、某基因型的花粉不育。。。等,从而影响子代表现型的比例。可以通过遗传图解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进行分析。 四、“家族遗传系谱”试题的解答技巧 1.遗传系谱题的解题步骤 (1)定性: 若为两种病,用“拆分发”,应先逐一分析,再综合。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有为隐”,“有中生无—有为显”。 (2)定位: 判断基因的位置;“隐性遗传找女病,女病父(子)正非伴性”,“显性遗传找男病,男病母(女)正非伴性”。判定顺序一般是: ①伴Y ②伴X ③伴常 (3)定型: 依题意写出相关基因型。 ①隐性个体基因型确定,显性个体则待定;②从隐性个体切入突破。 (4)定量:计算子代个体发病率。 计算时注意“整体”的变换,如“患病女孩”和“女孩患病”的区别。 五、设计杂交实验,判定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的位置 (一) 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的位置 (二) 判定依据 1、细胞质中基因遗传具有_母系_遗传的特点,子代性状总是和母本的性状保持一致。 2、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子代性状与__性别__无关。 3、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子代性状与__性别__有关。 (三) 基因在染色体中存在位置的判定方法 1、判定基因在细胞核(染色体上) 还是在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中):

园林植物同源四倍体的遗传特性(精)

园林植物同源四倍体的遗传特性 [ 10-12-14 10:34:00 ] 作者:尚瑛男杨鹏 鸣编辑:studa20 摘要多倍体在园林植物中广泛存在,由于多倍体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已逐渐成为广大遗传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就同源四倍体与相应二倍体核DNA、雌雄配子育性、受精过程的差异;同源四倍体结实率(或育性)降低的原因及其随世代推移的变化;叶绿体、线粒体与核基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同源四倍体;多倍化;遗传特性 一个物种生物体内细胞染色体组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时,称为多倍体。多倍体作为高等植物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园林植物中广泛存在,如景天科、蔷薇科、锦葵科、禾本科、鸢尾科内多倍体种特别多。细胞核内染色体组加倍以后,常带来一些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这些改变都与基因剂量有关。一般表现在叶大、茎粗、花大、色浓;育性低;抗逆性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植物碱等表现偏高。如四倍体紫罗兰、桂竹香芳香性强、蜜腺多。自然界的多倍体的产生多出现在分布区的一些边缘地带,多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多倍体的出现常伴随着抗逆性的相对提高,如报春花原产温带,我国云南很多,原始种为二倍体,而新生的异源四倍体分布在二倍体区域内的高山上,三倍体和八倍体分布在更北或更南的高山上,而十四倍体生长在极地。20世纪30年代,自人们发现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以来,育种家们在植物倍性育种方面作出了较多的探索,形成了一些人工多倍体的商业品种。在花卉方面,矮牵牛、金鱼草、鸡冠花等多倍体植物多表现为叶片肥厚、花色艳丽、花期长、花瓣多等特点,观赏价值得到了提高;林木方面,四倍体桑树及刺槐在生长量及抗逆性方面都较之二倍体对照有了较大提高。 同源四倍体育性的降低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既有同源四倍体核内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间配对不正常致使育性降低,也有其他原因。植物的育性主要受核内染色体减数分裂及雌雄配子的育性、授粉受精过程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染色体倍性的变化,植物同源四倍体在前述几个方面较其起源二倍体均有所差异。植物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倍性的变化或其变化过程而造成同源四倍体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之间的互作效应在DNA水平上与其起源二倍体的差异,研究这些变异有益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同源四倍体表现型变异的原因。 1同源四倍体与相应二倍体核DNA、雌雄配子育性、受精过程的差异 1.1同源四倍体与其起源二倍体DNA遗传结构的差异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把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引入到同源四倍体DNA遗传结构变异分析工作之中。从报道的若干植物种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基因和同工酶水平上,同源四倍体的DNA遗传结构与其起源二倍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为DNA分子标记或同工酶的电泳图谱与起源二倍体相比有特异性谱带的增减。综合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2点:一是非加倍因素。即伴随着染色体加倍而产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及重组、核-质之间及合子胚与胚乳之间协调关系的变化等[1]。二是加倍

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

学生设计性实验论文 题目: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 姓名高雪学号04 专业生物技术班级123 相关实验课程名称__遗传学实验___ 指导教师赵文婧

实验学期2013~2014 学年二学期 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印 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 姓名:高雪同组者:薛花兰、康俊、王瑞良、薛凡 (生物系生物技术学号04 指导老师:赵文婧)摘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个特定人群的某一性状进行调查,将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通过对太原师范学院南区流动人群及其学生和他们的家属的一些遗传性状的调查统计,并具体分析几位同学的遗传系谱图,初步了解这三种性状的遗传方式和控制其基因的性质。 关键词双眼皮单眼皮酒窝耳垂遗传分析 前言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状是人类遗传学的重要指标,人类正常性状的遗传包括体表性状、生理和生化的特征,身体素质、行为和智力等方面的性状遗传。关于人类遗传性状有美人尖、十指自然相嵌、大拇指自然弯曲度、酒窝、上眼睑、耳垂、卷舌等,而对其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如张新伟和张慧英[1]对汉族和回族单双眼皮性状的调查及遗传性分析,张建龙和潘伟槐[2]对绍兴地区的美人尖等四对性状的调查分析,余跃生等[3]对贵州多个名族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此外还有季克强[4]、邵文全[5]对眼睑性状的研究。但对酒窝的研究比较少见,有张建龙[2]等对山西汉族性状遗传的调查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对研究数据库进行补充丰富,尤其是关于酒窝研究的数据资料补充,具有一定的意义,本实验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有利于其他研究的参考。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十大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类型题十大总结 一、显、隐性的判断: 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 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 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 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四、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 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 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五、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 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 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 ⑤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抑或是发育到某阶段才会出现的致死现象,计算时注意相应比例的变化; 六、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 书写要求:①亲代的表现型、基因型;②配子的基因型种类;③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包括特殊情况的指明)、比例;④基因型的规范书写:常染色体上的、X染色体上的(包括同源或者非同源区段)(前常后X),要用题干中提到的字母,不可随意代替;⑤相关符号的正确书写。 七、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的区分和判断: ①据子代相应表型在雌雄中的比例是否完全相同判断; ②正反交的结果是否相同,相同则为常染色体上,不同则为X染色体上; ③根据规律判断,即伴性遗传存在女患其父、子必患;男患其母、女必患等等特点; ④设计杂交组合根据子代情况判断: 八、“乘法原理”解决自由组合类的问题: 解题思路:对于多对等位基因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类的遗传问题,先用分离定律单独分析每一对的情况,之后运用“乘法原理”对两种或者多种同时出现的情况进行整合。 九、染色体数、型异常的配子(或者个体)的产生情况分析: 结合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部分内容,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分析着手,运用简图展现过程。 几种常见的来源: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之后,某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某一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