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全国煤矿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统计

历年全国煤矿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统计

历年全国煤矿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统计

煤矿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煤矿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导读:本文是关于煤矿安全状况分析报告,希望能帮助到您! 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伤亡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部分地区和单位实现了全年无死亡事故的可喜局面。全区各类煤矿死亡人数在国家局下达的控制目标范围内,并完成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入了审核发证阶段。这是在国家局和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加大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监察管理水平的结果。 但是全区各类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安全装备水平有待于提高,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杜绝,希望通过安全状况分析,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一)原煤生产情况 全区原煤生产按原煤产地进行分类,盟、市除乌兰查布市无(二)煤矿安全生产情况1、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1起,死亡6人。2004年未发生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2、按事故煤矿经济类型分类

3、按发生事故单位的属地分类 全区共有11个盟、市生产煤炭,发生在各盟、市辖区内的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 由图可以看出,我区煤矿事故主要发生起数在赤峰市、乌海市,两市事故死亡人数各占全区死亡总数的25.3%。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乌海市2003年、2004年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在2人以上,其余地区2004年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在1—1.4人之间。 (三)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 按企业分类百万吨死亡率 (四)煤矿事故发生频率分析 2004年,从全区来看,全年共发生69起事故,平均5.3天发生一起事故,其中,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发生频率为每年一起,一般事故为5.4天发生一起事故。 (五)各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辖区原煤产量及安全情况 2004年,各办事处辖区内原煤产量与2003年相比除乌海办事处辖区内基本持平外,海拉尔办事处辖区内的原煤产量略有下降,包头、赤峰办事处辖区内的原煤产量上升,分别增长4235万吨和939万吨,各办事处辖区内原煤产量及同期对比情况。 在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方面,与2003年相比,各办事处辖区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海拉尔办事处辖区内下降最为明显,下降0.88。包头办事处辖区内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0.13。 全区04年控制指标04年实际起数04年实际死亡03年实际

医学统计挑选题

第一章绪论 1.医学统计研究的对象是() 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有变异的医学事物 E.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用样本推论整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是指()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 在总体中随意抽取的任意个体 C. 挑选总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 用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 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 A. 收缩压测量值 B. 脉搏数 C. 住院天数 D. 病情程度 E. 四种血型 4.随机测量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5.系统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6.抽样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7.收集数据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 仪器故障误差 8.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是指() A.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D. 所有的观察数据 E. 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数据 9.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是指() A.自然界中所有的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某一变量的测量值 D. 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 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 10.医学研究中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A.测量仪器不够准确 B. 检测出现错误 C. 统计设计不合理 D. 生物个体的变异 E. 样本量不够

事故损失统计及计算方法

计算 编辑 伤亡事故统计计算方法伤亡事故统计计算有如下几种方法: (1)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其计算公式: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 (2)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间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其计算公式: 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 (3)工伤事故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数。其计算公式: 工伤事故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次 (4)工伤事故频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发生事故的次数。其计算公式: 工伤事故频率=事故次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 (5)百万吨死亡率:表示每生产一百万吨物质如煤、钢平均死亡人数。其计算公式: 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吨)×1000000 7损失 编辑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所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其计算范围包括: 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丧葬费及抚恤费; ③补助及救济费用; ④歇工工资; ⑤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⑥现场抢救费用; ⑦清理现场费用; ⑧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⑨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⑩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2)间接经济损失。 是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其计算范围包括: 产、减产损失价值; ②工作损失价值; 源损失价值; ④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⑤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及其他损失费用。 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规定,按伤害程度分类为: (1)轻伤,指损失1个工作日至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2)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作日; (3)死亡,指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工日。

【2019年整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一、11月份事故及生产情况 11月发生煤矿事故8起,死亡11人,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2起、11人,分别下降%和%。发生较大事故1起(煤与瓦斯突出),死亡4人,同比增加1起、4人。11月全省煤炭产量(快报数)万吨,同比减产万吨。11月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上升%。 二、1-11月份事故及生产情况 1.事故总量:1-11月共发生煤矿事故116起,死亡196人,同比减少76起、31人,分别下降%和%。其中:在建矿井(新建、技改扩能、资源整合矿井)事故45起,死亡56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和%,同比减少52起、58人,分别下降%和%;生产矿井事故71起,死亡140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和%,事故起数同比减少24起,下降%,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7人,上升%。 2.较大事故:4起,死亡19人,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人、上升%。

2月事故8起21人,同比增加2起、15人,分别上升%和%。3月事故11起12人,同比减少11起、11人,分别下降%和%。4月事故17起17人,同比减少5起、6人,分别下降%和%。5月事故14起18人,同比减少8起、10人,分别下降%和%。

6月事故11起12人,同比减少3起、5人,分别下降%和%。 7月事故12起14人,同比减少5起、3人,分别下降%和%。 8月事故21起69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2起,下降%,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8人,上升%。9月事故4起12人,同比减少12起、7人,分别下降%和%。 10月事故4起4人,同比减少8起、9人,分别下降%和%。 11月事故8起11人,同比减少12起、11人,分别下降%和%。 6.事故类别:

我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我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对总人口数的影响的分析报告 班级12会计2班 学号1211029108 姓名吕永生 时间2014年12月

摘要 人口普查指在统一确定的时点,按照统一的调查表式、项目和填写方法,由政府组织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的全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资料,逐人地进行搜集、整理、汇总、评价、分析和公布的全过程。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普查提供的资料具有法律效力,被用于分配人民代表或议员名额,进行行政管理,制定政策和拟订建设计划;用于商业网点的铺设和劳动力的分配;以及用于广泛的人口研究工作。,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本文先通过分析2012年之前总人口数变化,从而研究我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对总人口数的影响。 关键词: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变化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引言 (4) 一、我国总人口数的关联分析 (5) (一)我国总人口数的参数估计 (5) (二)我国总人口数的假设检验 (7) 二、模型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及补救 (8) (一)模型多重共线性的诊断 (8) (二)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 (10) 三、模型自相关的诊断及补救 (11) (一)模型自相关的诊断 (11) (二)模型自相关的补救措施 (13) 小结与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15组有关人口总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的统计数据。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以及运用一些相关分析方法对所建模型进行分析,以更好的说明因素间的关系,即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我国总人口数主要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一)我国总人口数要素的参数估计 为了更好的进行对我国总人口数变化主要因素的分析,我们选取我国1998年至2012年的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率和人口死亡率的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年份总人口数(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1998年124671 15.64 6.5 1999年125786 14.64 6.46 2000年126743 14.03 6.45

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18249 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或某个部门的某时期内的职工伤亡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从而发现事故发生规律的过程。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是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建立事故管理台账,做好原始记录,对发生的每起事故进行登记并以此作为企业按时填报伤亡事故统计月(年)表的依据,是企业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的关键。 一、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作用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进入每年死亡人口千万时代,我国人口死亡数量和死亡率预测

我国进入每年死亡人口千万时代,我国死亡人口数量 和人口死亡率预测 为了让读者理解和辨别我的分析和判断,我首先介绍我是如何分析的,应用哪些理论分析。 第一步:我通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出我国2000年—2010年间的分年龄段人口平均死亡率。然后通过计算公式逆推出预测公式。用这个公式,我计算出2010年—2020年,这十年我国死亡人口数量。我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的预测结果,我国2020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为2.48亿这个数据,结合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得出的死亡人口数据与我的相近,所以,这个方法是可靠的方法。 第二步:分析我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计算出的分年龄段人口死亡率。我发现,我国2010年—2020年有大量人口进入高死亡率期,我国60—64岁的死亡率为23.38‰(即超过10‰的死亡率),2000年到2010年,平均每年进入人口数量为:1096万人,2010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进入人口数量为:1600万人,比上一个十年,平均每年增长了约500万人。2020年到2030年,平均每年进入人口数量是:2303万人,比上一个十年平均每年增长了700万人。由于大量人口进入高死亡年龄,这意味着,我国死亡人口数量将不断增加,结合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依据人口分年龄段死亡率数据,运用统计学理论,死亡人口数量最大的部分集中于74.83岁这个年龄附近,因此可以估计,我国2030年一年的死亡人口数量超过1600万人。估计这一年死亡人口数量为1800万人。 第三步:运用理想人口年龄金字塔理论和我国死亡人口数据,即人口死亡率计算公式和结论,一个社会的人口死亡率都应大于10‰,所以可以推论,我国的人口死亡率会不断上升,死亡人口数量也会不断上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应用这个理论和我国死亡人口数据来验证和检验我的结论和预测,表明我的结论和预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是符合科学要求的预测。 介绍预测应用的理想人口年龄金字塔理论 不增长理想人口年龄金字塔模型

我国煤矿历年死亡人数统计

我国煤矿历年死亡人数统计 年份死亡人数(人)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1949 73122.54 195063414.77 1951242 4.56 19525137.72 19536719.63 19547949.49 1955677 6.89 1956622 5.64 1957738 5.65 195826629.86 1959509813.82 1960603615.2 1961430415.5 1962249811.38 196315837.29 19641173 5.47 19651026 4.43 19661478 5.88 19671238 6.02 196816517.52 196919727.41 197029038.2 197135859.14 197234538.41 197339849.55 197436368.8 197545269.39 197648269.98 197754749.94 197858309.44 197954298.54 198050678.17 198150798.17 198248057.21 198354317.6 198456987.22 198566597.63

198667367.53 198767267.43 19886469 6.7 198968777.07 19906515 6.66 19915446 5.78 19924942 5.43 19935152 4.78 19946574 5.15 19956222 4.89 19966142 4.55 19976753 4.47 19986134 5.04 19995518 6.08 20005798 5.77 20015670 5.07 20026995 4.64 20036702 3.71 20046027 3.08 20055491 2.81 20066072 2.04 20073786 1.485 2008 3210 1.182 200927000.892 201024330.803 2011 1973 0.564 201213840.374 2013 10490.293 20144750.171 2014年美国煤矿死亡16人

安全管理8-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第八章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第一节统计基础知识 一、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设计:制定统计计划,对整个统计过程进行安排; 2、收集资料(现场调查);方法:统计报表、日常性工作、专题调查; 3、整理资料; 4、统计分析 二、统计学基本知识 (一)统计资料的类型 1、计量资料 定义:通过度量衡的就去,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 特点:有度量衡单位、可通过测量得到、多为连续性资料。 2、计数资料 定义: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级观察单位的个数。 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通过枚举或计数得来、多为间断性资料。 3、等级资料 定义: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特点: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二)统计学的重要概念 1、变量: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这种特征称为变量。 2、变异:同质事物之间个体间的差异。 3、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4、随机抽样: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获取样本。

5、概率 6、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6、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1)系统误差 ——数据搜集和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特点:具有累加性。 2)随机误差 特点: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包括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 三、统计图表的编制 一、职业卫生常用的统计指标 1.发病(中毒)率 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的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中毒)的频率。 发病率(中毒率)是反映某病(中毒)在人群中发生频率大小的指标,常用于衡量疾病的发生,研究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和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全国煤矿2011-2018年百万吨死亡率统计

2011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75572人,比上年下降5.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73人,下降13.9%;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88人,下降11.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8人,下降12.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564人,下降24.7%。 2012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71983人,比上年下降4.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42人,下降17.9%;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64人,下降12.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5人,下降10.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374人,下降33.7%。 2013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69434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24人,比上年下降12.7%;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52人,下降7.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3人,下降8.0%;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288人,下降23.0%。 2014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68061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07人,比上年下降13.7%;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328人,下降12.9%;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2.22人,下降5.1%;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255人,下降11.5%。 2015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66182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98人,比上年下降8.4%;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071人,下降19.4%;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2.1人,下降4.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162人,下降36.5%。 2016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43062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58人,按可比口径比上年下降10.8%;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702人,按可比口径下降2.3%;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2.1人,与上年持平;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156人,下降3.7%。 2017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37852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639人,比上年下降3.7%;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2.06人,下降3.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106人,下降32.1%。 2018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34046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547人,比上年下降5.6%;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93人,下降12.3%。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93人,下降6.3%。

出生率和死亡率如何计算

出生率 (发稿时间:2006-5-24 阅读次数:209) 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又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它反映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以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出生人数是指活产,即离开母体时有生命现象的活婴儿总和。年平均人口数是年内各时点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就是年内全体人口所活人年数。年平均人口数也可用期中人口数代替。 出生率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若出生人数的计算期不足一年或大于一年,需折算为年出生人数,例如,将半年的出生人数乘以2,五年的出生人数除以5,等等。 出生率是就全体人口计算的,故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就人口中某一类别来计算的出生率,称特殊出生率。如各年龄的出生率,城乡人口出生率,各民族人口出生率和不同行业、职业的出生率等等。 出生率水平取决于各年龄妇女生育率和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各年龄妇女生育率越高,出生率便越高。生育旺盛年龄的妇女比重越高,出生率也会越高。妇女生育率高低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所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率有很大差别。 对不同地区和国家或不同时期的出生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时,要考虑性别和年龄构成的影响。 出生率高低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两大因素之一。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质上就是控制人口出生率的水平。 出生率是研究和分析人口再生产趋势,制定文化教育、妇幼保健、社会福利等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

死亡率的计算: D(t)/0.5[N(t)+N(t+1)] D(t):一年内死亡人口数 N(t):年初总人口 N(t+1):年末/第二年初 死亡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之比。说明该时期人口的 死亡强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计算公式是:死亡率= 式中D 为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P为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计算死 亡率时,分子和分母的统计范围要一致。根据统计分析目的,可以选用不同的分子与分母计算总死亡率和各种特 殊死亡率。如无特殊说明,死亡率通常是指总死亡率。死亡率一般按年计算,即某年内死亡人数与同年平均人口 数之比。如果统计期不满一年或超过一年,均应折算成一年计算,以便进行比较。死亡率是衡量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一个地区的人口健康状况主要决定于社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发展水平。因此,比较不同地区的死亡率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死亡率,可以反映社会 经济和社会卫生状况的发展水平。一个封闭人口的变动 趋势主要决定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水平。男性和女性不 同年龄组的死亡率差别很大,婴幼儿及老年人死亡率远 远高于青少年。因此,在相同条件下,一个地区的死亡率水平受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在比较不同地区或某一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时,要考虑到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变动。死亡率还可按性别、年龄、死亡原因分别计算,称为特别死亡率。 婴 儿死亡率婴儿出生后第一周岁以内的死亡率,亦 即未满周岁前死亡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一般以 年度为计算单位,以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婴儿死亡率= ×1000‰。式中D0为本年内不满周岁死亡人数,B 为同年活产婴儿数(即同年出生人数)。该公式表示每1000个出生人口中不满周岁死亡人数的比率。本年内登 记统计的不满周岁死亡人数中,有一部分是上一个年份 出生的,同本年出生人数口径不一致,致使计算结果不够精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方法是调整分母的出生人数。根据经验,在本年死亡的不满周岁的婴儿中2/3是本 年出生的,1/3是上一年出生的。因此,对分母的出生人数也按此比例进行加权调整,调整后的计算公式如下:婴儿死亡率= ×1000‰。式中Bt,Bt-1分别

医学统计选择题(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章绪论 1.医学统计研究的对象是() 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 的本质 D. 有变异的医学事物 E.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用样本推论整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是指()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 在总体中随意抽取的任 意个体 C. 挑选总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 用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 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 A. 收缩压测量值 B. 脉搏数 C. 住院天数 D. 病情程度 E. 四种血型 4.随机测量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 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5.系统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6.抽样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7.收集数据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

仪器故障误差 8.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是指() A.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D. 所有的观察数据 E. 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数据 9.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是指() A.自然界中所有的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某一变量的测量值 D. 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 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 10.医学研究中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A.测量仪器不够准确 B. 检测出现错误 C. 统计设计不合理 D. 生物个体的变异 E. 样本量不够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 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均数 D. P 百分位数 E. 95 频数分布 2.算数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B. 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C. 抽样误差极大 D. 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E. 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 3.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 A.化为计数资料 B. 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绪论 长期以来,全国煤矿通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安全综合治理、重视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等,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如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曾连续多年以平均每年近20%的速度递减,1994年以后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2以下。但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事故多、伤亡重、经济损失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致使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徘徊在六七千人左右,位于全国各行业之首。煤矿事故多、伤亡大,不仅给职工家属带来了极大痛苦,也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政治影响。每发生一起特大事故,尤其是瓦斯爆炸事故,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它直接涉及到社会安定与政治稳定。 本论文在五月份选定题目,接着论文构思撰写大纲。素材在知网和论本期刊网查找,并通过大纲做出筛选,在五月底完成初稿。完成初稿后交由导师指导改正,于六月初正式完成。 1煤矿安全生产的历史问题 1.1经济体制问题 我国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改革开放,对经济做出重大的改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体制,市场经济将不再靠国家分配人力、物品等等各种资源,而是

靠市场自身调节。人力资源具有选择自主性,人才分配不均将成为必然趋势。经济体制的巨变,给各个经济领域带来了冲击,尤其是煤矿企业。由于煤矿工作具有危险性高、工作强度大的特点,市场体制转变后,人才资源流入煤矿行业的人数逐渐减少,导致煤矿行业作业人员素质不断下滑。作业人员多由农民工组成,领导群体整体水平也在降低。安全意识以及技术方面落后,导致事故频发。 1.2国家管理体系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到来,给政府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对煤矿的管理以及法律等问题没有及时改进,政府职能管理单一,缺乏有效的监管,煤矿长时间处于自主管理生产时期,装备仪器老化,管理落后等。没有有效的立法文件,且后来有了立法文件也缺乏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政府职能没有转变,煤矿领域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小煤矿遍地开花,乱挖乱采现象严重,小煤矿小煤窑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与管理方案,采煤工具落后,甚至是一般的农用工具,安全实施严重滞后。这是造成煤矿事故频发的重大原因。 2我国煤矿现状 2.1我国煤矿安全现状 “十五”时期,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向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统计表明:煤矿事故在工矿商贸企业中最严重,重特大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

伤亡事故的统计指标

伤亡事故的统计指标 伤亡事故的统计指标常用的有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指事故次数、死亡人数、损失工作日数、事故经济损失的钱数(一般以万计),以及为计算相对指标所需的平均职工人数、主要产品产量(一般以万吨计)等绝对数字指标。总量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一个企业、部门、地区安全状况的好坏,但是由于不同地区、部门和单位的情况不同,采用总量指标无法对事故的情况进行比较,也难以对安全工作的好坏进行鉴别,因此往往还要采用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表示伤亡情况的有关数值与基准总量的比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常用的伤亡事故相对统计指标有: (一)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干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计算公式是: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 (二)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计算公式是: 千人重伤率=重任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 千人死亡率、干人重伤率则主要是为完成国家的统计报表而制定,它易于统计,但不利于综合分析。 (三)百万工时伤害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次数之和。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计算公式是: 百万工时伤害率(A)=伤亡人次数/实际总工时×106 实际总工时的计算方法为: 实际总工时=统计时期内平均职工人数×该时期内实际工作天数×8 (四)伤害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计算公式是: 伤害严重率(B)=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6

损失工作日数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附录B进行计算。总损失工作日系指标统计时期内每一受伤害者的损失工作日的总和。 (五)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计算公式是: 伤害平均率(N)=B/A=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次数 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事业单位、部门、地区安全工作的状况和安全措施的效果,所以有利于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可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评价指标。 (六)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适用于以吨、立方米产量为计算单位的行业、企业使用。计算公式是: 百万吨死亡率(B)=死亡人数/实际产量吨数×104 百万立方米死亡率(B)=死亡人数/实际产量吨数×104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适应于某些部门、行业的特点,且可以与国际同行业相比较。既可用于统计报告,也可以用于综合分析。 工伤事故的主要统计指标有:千人死亡(重伤)率;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严重率;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等。 千人死亡(重伤)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一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重伤)人数。 百万工时伤害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严重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工时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工作日的数值; 工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人体被伤害的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保险福利费(包括一次性和长期的抚恤费、补助费、救济费、丧葬费、医疗费等);善后处理费用(如交通费、接待费、旅差费等);固定资产损失(设备、厂房损失的价值);物质损失(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 工伤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包括: 包括从事救援、办理善后、调查事故等人员的工资、聘金、旅差费等;停产减产损失和产品质量下降损失;因违反国家法律的罚款和诉讼费,环境污染损失等。 安全检查程序—编写检查报告

医学统计学

医 学 统 计 练 习 题 第一章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 .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 .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 .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 .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 .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 .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 .收缩压测量值 B .脉搏数 C .住院天数 D .病情程度 E .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均数 D. 95P 百分位数 E. 频数分布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A .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B .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C .抽样误差较大 D .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E .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 3. 6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 1:20、1:40、1:80、1:80、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百分位数 E. 倒数的均数 4.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 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C. 衡量测量的准确度 D. 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E. 衡量样本抽样误差的大小 5.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变异系数 B. 离均差平方和 C. 极差 D. 四分位数间距

【2019年整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 一、11月份事故及生产情况 11月发生煤矿事故8起,死亡11人,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2起、11人,分别下降%和%。发生较大事故1起(煤与瓦斯突出),死亡4人,同比增加1起、4人。11月全省煤炭产量(快报数)万吨,同比减产万吨。11月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上升%。 二、1-11月份事故及生产情况 1.事故总量:1-11月共发生煤矿事故116起,死亡196人,同比减少76起、31人,分别下降%和%。其中:在建矿井(新建、技改扩能、资源整合矿井)事故45起,死亡56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和%,同比减少52起、58人,分别下降%和%;生产矿井事故71起,死亡140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和%,

事故起数同比减少24起,下降%,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7人,上升%。 2.较大事故:4起,死亡19人,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人、上升%。 3.重大事故:1起,死亡14人,同比事故起数持平,死亡人数增加2人,上升%。(2月3日,筠 5.事故月度分布:

1月事故6起6人,同比减少12起、12人,分别下降%。 2月事故8起21人,同比增加2起、15人,分别上升%和%。 3月事故11起12人,同比减少11起、11人,分别下降%和%。 4月事故17起17人,同比减少5起、6人,分别下降%和%。 5月事故14起18人,同比减少8起、10人,分别下降%和%。 6月事故11起12人,同比减少3起、5人,分别下降%和%。 @ 7月事故12起14人,同比减少5起、3人,分别下降%和%。 8月事故21起69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2起,下降%,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8人,上升%。9月事故4起12人,同比减少12起、7人,分别下降%和%。 10月事故4起4人,同比减少8起、9人,分别下降%和%。 11月事故8起11人,同比减少12起、11人,分别下降%和%。 6.事故类别: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安徽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报告第一部分2000-2014年煤矿事故分析 一、煤矿安全生产总体状况 安徽省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1000米以上煤炭资源529亿吨,99%集中在淮南、淮北两大煤田。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煤矿66个(生产矿井58个、基建矿井8个),核定能力17255万吨/年。其中:国有重点煤矿(淮北矿业集团、淮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国投新集公司所属煤矿)53个(生产矿井49个、基建矿井4个),核定能力16859万吨/年;地方煤矿13个(生产矿井9个、基建矿井4个,分布在淮北、宿州两市),核定能力396万吨/年。 安徽省煤矿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地压、地温等灾害俱全,瓦斯灾害和水害尤为突出,历史上曾发生多起瓦斯突出、爆炸和透水淹井事故。随着老矿井不断向深部开采、新建矿井煤层埋藏较深(近-1000米),各种灾害越来越严重。 2000年以来,全省煤炭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煤炭产量大幅度递增。1990 -1999年全省煤炭产量4亿

吨,平均每年4001万吨;2000-2014年,全省煤炭产量150207.1万吨,平均每年10013.8万吨。2008年全省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为1.1782亿吨。2012年全省煤炭产量14693万吨,为历年最高,是2000年4783.4万吨的3.07倍。2010年以来,全省年原煤产量稳定在1.3亿吨以上;2014年,原煤产量13255万吨。 死亡事故稳定下降。1990-1999年全省煤矿共发生1060起死亡事故,死亡1685人,平均每年死亡169人,百万吨死亡率4.213;2000-2014年,全省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819起,死亡1119人,平均每年死亡74.6人、百万吨亡率0.745。年平均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下降55.9%和82.3%。2013年为煤矿安全生产最好时期,煤炭产量13960万吨;事故起数21起,死亡人数22人,百万吨死亡率0.158,为历年最低;与2000年相比,产量增加192%,事故起数下降77.4%,死亡人数下降83.2%,百万吨死亡率下降94.2%并首次降至0.2以下。 重特大事故大幅度减少。1990-1999年的10年间全省煤矿共发生30人以上特大事故4起、死亡248人;10-29人重大事故9起、死亡114人。2000-2014年,全省煤矿一次死亡30人以上事故1起、死亡86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75%、65.3%;10-29人事故4起、死亡64人,事故

伤亡事故的统计指标

伤亡事故得统计指标 伤亡事故得统计指标常用得有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指事故次数、死亡人数、损失工作日数、事故经济损失得钱数(一般以万计),以及为计算相对指标所需得平均职工人数、主要产品产量(一般以万吨计)等绝对数字指标、总量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一个企业、部门、地区安全状况得好坏,但就是由于不同地区、部门与单位得情况不同,采用总量指标无法对事故得情况进行比较,也难以对安全工作得好坏进行鉴别,因此往往还要采用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表示伤亡情况得有关数值与基准总量得比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常用得伤亡事故相对统计指标有: (一)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干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得死亡人数。计算公式就是: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 (二)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得重伤人数。计算公式就是: 千人重伤率=重任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 千人死亡率、干人重伤率则主要就是为完成国家得统计报表而制定,它易于统计,但不利于综合分析、 (三)百万工时伤害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得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次数之与、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计算公式就是: 百万工时伤害率(A)=伤亡人次数/实际总工时×106实际总工时得计算方法为: 实际总工时=统计时期内平均职工人数×该时期内实际工作天数×8 (四)伤害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得损失工作日数。计算公式就是:

伤害严重率(B)=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6 损失工作日数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附录B进行计算、总损失工作日系指标统计时期内每一受伤害者得损失工作日得总与。 (五)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得平均损失工作日、计算公式就是: 伤害平均率(N)=B/A=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次数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事业单位、部门、地区安全工作得状况与安全措施得效果,所以有利于伤亡事故得统计分析,可作为安全管理工作得分析评价指标。 (六)按产品、产量计算得死亡率:适用于以吨、立方米产量为计算单位得行业、企业使用。计算公式就是: 百万吨死亡率(B)=死亡人数/实际产量吨数×104 百万立方米死亡率(B)=死亡人数/实际产量吨数×104 按产品、产量计算得死亡率,适应于某些部门、行业得特点,且可以与国际同行业相比较、既可用于统计报告,也可以用于综合分析。 工伤事故得主要统计指标有:千人死亡(重伤)率;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严重率;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等、??千人死亡(重伤)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一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得死亡(重伤)人数。??百万工时伤害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得人数;伤害严重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工时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工作日得数值; ?工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 人体被伤害得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保险福利费(包括一次性与长期得抚恤费、补助费、救济费、丧葬费、医疗费等);善后处理费用(如交通费、接待费、旅差费等); 固定资产损失(设备、厂房损失得价值);物质损失(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工伤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包括: ??包括从事救援、办理善后、调查事故等人员得工资、聘金、旅差费等;停产减产损失与产品质量下降损失;因违反国家法律得罚款与诉讼费,环境污染损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