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_孔令夷

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_孔令夷
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_孔令夷

2013年2月第27卷第1期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Feb.2013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氥氥

Vol.27No.1

经济管理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2-5956.2013.01.017

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

[收稿日期]2012-03-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1021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3172);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084);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KR43);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2JK 0056);西安邮电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ZL2011-22);2012年度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12092)

[作者简介]孔令夷,1977年生,男,山东烟台人,西安邮电大学讲师,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生产运营管理,

(电子信箱)kly@xupt.edu.cn 。

孔令夷

(西安邮电大学管理工程学院,西安710061)

[摘要]网络经济环境下,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梳理总结相关文献,从协同关系、

核心能力及交易费用三个不同视角评述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下供应链集成管理作了综述,总结了支持协同运作的定量方法及信息技术所取得的进展。但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对象仍不明确,学者们没有构建系统的研究框架;研究空白点较多;理论研究滞后限制了应用研究;前沿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提出运用系统工程学研究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有助于解决当前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信息技术;协同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工程;协同技术[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56(2013)01-0077-06

一、引言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实施供应链管理应

对已是大势所趋。Anderson 认为协同供应链必然

是今后供应链的发展趋势[1]

。当前,供应链与电子商务(EB )的整合日益加深,国内外学者纷纷致力于电子商务与协同供应链的整合管理研究

[2,3]

。McIvor 界定了基于EB 的供应链协同[4],Turkay 对

化工协同供应链作了实证研究[5]

。同时,在日趋

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企业界推行协同供应链管理的浪潮滚滚而来,席卷全球,真可谓一浪高过一浪。15年前,作为先驱者的零售业巨头Walmart 公司前瞻性地策划并实施了协同供应链管理项目,包括预测、规划、协同、供给。接着,国外众多知名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展了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相比之下,我国的协同

供应链管理研究较为落后,

亟待深入展开,从而有助于指引我国企业界尽快将传统供应链向电子商

务环境下协同供应链转型,加强协同供应链管理能力,

利用电子商务系统优化供应链的协同运作,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促进供应链整体品质最优化,降低整体供应链的系统成本,获取并加强企业及其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确保相关企业协同运作机制下供应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协同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

(一)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

供应链管理注重合作及提高成员企业的长期绩效。目前与供应链协同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商评价选择、信息管理及物流管理。

1.供应商评价选择的相关研究

多目标优化或模糊决策是选择供应商的常用

77—

方法,而评价指标的筛选还难以真正量化。刘晓对供应商优选模型研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述评,整理归纳出14种不同的供应商选择模型或选择方法,基本涵盖了当前国内外供应链评选研究领域的各类文献资料,并将其适用场合划分为推动型和拉动型供应链管理情境[6]。但是,实践证明长期或重要供应伙伴的评价和甄选更大程度上会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另外,也受到供应商准入资质标准和评价选择准则界定的直接影响,而供应商资质或标准管理工作对各类实际企业而言可谓千差万别,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有待深入展开。

2.供应链环境下信息管理的相关研究

信息共享可以减少供应链不稳定性,即牛鞭效应。张冲等基于Z-变换理论研究了牛鞭效应如何影响产品库存稳定性及其抑制途径,通过建立离散微分方程以模拟现实中多变量、多目标、非线性的复杂库存控制系统,分别在库存数充足或不充足两种条件下,采用分段线性化稳定性分析,得出生产管理决策及库存管理决策对初始稳态供应链的影响,测度相应的牛鞭效应,发现产品交货速度等参数与牛鞭效应存在显著相关性,还进行了仿真验证。因此,科学规划库存数量、优化产品交货决策、有助于减小供应链的牛鞭效应,有利于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发挥作用[7]。蔡政英等提出了多层树形供应链的稳定性量化指标,还探讨了结构因素、时间因素、预期性、信息流动性、分配方式与供应链稳定性的关系,建立了基于不同相关因素的补偿机制,运用模糊补偿原理开发出两种补偿法交替作用的需求变异整合补偿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证实了这一模型的效用[8]。杨诗华对三级啤酒分销模型作了仿真设计,提出减轻牛鞭效应的建议[9]。雷星晖提出并验证了基于EB的信息共享系统激励机制[10]。罗罡分析了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牛鞭效应,探讨信息共享模式及平台,引入数量柔性契约[11]。鲁棒控制也有助于增强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供应链协同运作风险,整合生产商与供应商的资源,减少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环节的不稳定性。Riddalls等研究的多级供应链牛鞭效应包括采购、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连续环节造成的信息传递延迟,采用比例积分控制能大幅度缩短滞后时间[12]。Delft运用控制论研究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发现随机控制系统适用于期权市场的协同供应链管控,对于抑制期权市场中供应链的信息扭曲放大有明显作用[13]。在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领域,其他著名的研究人员还包括Bertsimas、Ben等[14-15];国内有黄小原,邱若臻,葛汝刚及郭海峰等[16-20]。

3.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相关研究

移动条码识别、信息采集、内外信息传输、订单处理跟踪结算已成为物流管理研究的新方向。企业运用VMI等一系列新技术,实现协同商务是未来物流管理研究的趋势。

(二)不同视角下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

上世纪70年代,哈肯提出了协同论[21]。将协同论应用于SCM,可以使供应链节点企业彼此协调,建立协同机制,发展协同技术,达到总效益最大化。陈志祥基于系统论提出智能集成协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构建了相应的供应链集成协同模型,深刻剖析了模型的系统性、集成性、协同性、智能性,探究了智能集成协同供应链的经营哲学、运行范式、管理方法论、经营管理的七大原则,并将其定位为价值增值和客户忠诚导向的高级供应链,毋庸置疑也是协同供应链管理的今后走势[22]。Laura评估了协同供应链的创新性[23]。

供应链协同包括战略级协同、战术级协同以及协同技术的开发应用。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等相关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统筹规划战略层面供应链的企业间协同运作,涉及内容有协同供应链的网络设计,包括供应网络设计、生产网络设计、销售网络设计及其三大网络一体化设计,还有各类设施布局等。战术级协同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加工、装配、物流运输、营销、服务的无缝化、并行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协同运作。协同技术的开发应用就是要以先进的协同技术(包括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为支撑,为协同供应链的成员企业方打造统一的可交互性强、个性化的现代信息平台,建立可视化高效协同供应链,支持供应链优化和协同运作,建立与协同供应链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平台,建立供应链内部企业信用体系平台,使供应链内外部相关利益方共享有价值的即时信息,确保供应链企业作出科学正确的企业运营决策[24]。归纳关于协同技术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学者们普遍认为EB、EDI、多智能体、条码和扫描技术、工作流管理、数据仓库、Internet等[25-26]都属于较为成熟的协同技术。

1.协同关系———基于关系理论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视角

各节点成员在供应链协同运作过程中势必要投入足量的人力资本、硬件设施等固定资本和知

87

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以形成和加强供应链协同关系,这一关系实质上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共同创造价值。学者们对协同合作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取得了多视角的见解。Madhok研究认为协同供应链成功建立并高效运行的核心要素,就是具有稳定性的供应链企业间协同关系[27]。赵小惠分析协作产品创新中生产制造商和原料供应商的行为及效果,探讨了供应链协同合作机制[28]。

2.基于交易成本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

罗纳德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是可互相替代的组织形式及交易途径。根据他提出的交易成本概念,企业部分地取代市场,正是源于其实现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及内部化[29-30]。国内外学者将这一奠基性思想应用于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也就形成了当今较为独特的供应链协同效用研究框架。坎贝尔在《战略协同》中,通过对全球500强的协同供应链所作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给出了普遍适用的长效协同机理及制度化准则,以抓住协同机遇,规避协同风险,降低协同成本,追求2+2 =5的企业群协同效果[31]。欣德尔在《管理思想》中援引多种管理流派的理论和多位极具影响的管理大师的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企业联合的优势及实现路径,并认为协同将根本性影响未来商业界的架构、特色及其发展方向[32]。张莹认为供应链协同效应能增加经济主体的理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建立信任以降低交易成本[33]。

实际上,供应链协同也是重复博弈,创造了抑制机会主义的条件。通过协同博弈过程,能实现供应链总收益最大。邱国栋等认为进入合作时代后范围经济成为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而协同运作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范围经济。他们通过对协同效用研究文献作出全面客观的述评,从而开辟了独特的基于协同价值产生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视域,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协同价值研究框架,比较研究了3种不同的协同效果(共同、同步、互补)的性质、特点、产生根源及过程和表现形式等,给出了实现有效协同的前提要件,但无论哪种效果的出现,都有助于协同供应链成员方节约交易费、增强竞争力[34]。

3.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视角

实践证明:电子商务的出现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协同供应链内部各种能力要素模块的智能重构与高度集成,以快速提升协同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及竞争优势。Teece较早地提出了动态能力[35]。陆杉认为核心能力要素的整合涉及协同供应链的各方面,实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36]。Morten也提出共享业务资源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37]。陈远高认为协同供应链能够对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形成快速响应,加快产品设计,增强供应链的反应能力[38]。Manthou对电子商务平台上的虚拟化协同供应链作了建模分析,根据供应链内部企业所具有的不同能力要素,对参与协同的企业进行了职能性分工,仿真了它们的协同运作过程,评估了预期的协同[39]。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述评

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SCM一般包括:一是,协同供应链的电子商务平台研究。侧重于IT应用与管理,包括工作流管理技术研究、EDI、EB的技术模型及应用等;二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管理模式,侧重于管理创新,包括流程再造、电子化协同供应链战略等。Toshiya研究了网络化环境下各能力主体、Multi-Agent与外部网集成的协同供应链体系,该系统的协同伙伴信任机制能够实现生产运营要素的快速有效重构或解散[40]。Carman以敏捷虚拟企业组建的协同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一供应链的信息流动、共享、集成的规律和动力学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敏捷虚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使能技术[41]。Gang模拟了供应链信息传输[42]。Schahram构建了虚拟环境下的协同供应链模型,研究虚拟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原则,给出协同规则和实施方案[43]。Mehmet分析了供应链信息协同耦合测度[44]。Khalid探究了基于Internet的跨组织供应链信息系统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45]。A.Gu-nasekaran展望了基于IT的协同供应链研究趋势[46]。

(一)基于EB的物流管理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电子商务物流的研究很少,因为国外物流水平高,没有成为EB发展的瓶颈,而我国物流正是EB发展的瓶颈。郑秀恋总结出4个瓶颈,提出6个对策[47]。杜丹清介绍了多种可供供应链企业选择5种不同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工具,并运用AHP法对具有代表性的京东商城EB物流模式做了评价选择分析,以此证实我国目前较为落后的第三方物流对EB物流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最后倡导尽快振兴第三方物流以发展电子化协同供应链[48]。王劲恺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

97

协同供应链物流服务提供商评价流程,并运用MAS法对其建模,仿真验证了物流服务性价比与网络客户数量及交易双方关系价值有显著相关性[49]。杜宏为了解决当前C2C物流服务质量较差的问题,采用模糊层次评价法,构建C2C物流商评估框架体系以指导网络商家正确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并结合5个实例验证了该评估体系的有效性[50]。李斌认为物流IT系统对于电子化协同供应链高效运作至关重要,探讨了物流IT系统的物理层级、运行逻辑、设计内容及其注意事项[51]。

可见,国内研究主要还停留在模式或服务商评价选择的层面,尚未深入系统地分析电子商务物流。其次,电子商务与物流互动关系的研究较少。再次,缺少定量、实证研究,且应用研究很少见,而这类研究的价值很高。

(二)基于EB的供应链集成管理的研究现状

供应链集成研究在国内已有多年,在基础层面有了一定突破。杨瑾研究了虚拟环境下柔性供应链的管理变革和集成体系,认为流程再造思想能提升电子商务协同供应链管理水平[52]。吴涛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界面集成的三种模式[53]。

王敏晰分别探讨了EB环境下内外部供应链集成架构,运用Microsoft公司于2004年开发的一款强大的业务基础软件BizTalk Server2004,建立了电子化协同供应链的信息集成管理模型,以帮助企业实现协同供应链的信息共享[54]。还有学者在EB与供应链一体化集成的行业应用方面作了尝试性研究:如杨琦峰构建及描述了电子商务与汽车行业供应链一体化集成结构模型[55]。秦远建构建了我国汽车的电子商务模式,提出EB环境下汽车模块化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步骤[56]。

四、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协同技术的研究述评

若要实现EB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运作,协同技术是举足轻重的,它是协同供应链的基础,为战略协同及策略协同提供保障,使得电子化协同供应链真正落地。

战略协同的供应网络设计及设施布局,常用运筹规划模型解决。供应商评价选择的量化方法有判断法、盈亏平衡法、ABC、AHP及人工神经网络(ANN)等,ANN是较为前沿的协同技术,ANN 还可用于协同供应链绩效评估及预测。然而,基于ANN的电子化协同供应链研究非常少。史成东建立协同供应链绩效预测模型,结合实例训练神经网络,预测得到的供应链运营收益与实例中的数据很接近[57]。王红梅运用BSC、粗糙集和BP 神经网络,构造协同供应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经过训练后,绩效评估值与实际值吻合[58]。

信息技术助力供应链信息共享,因此在供应链协同管理上起主导作用,决定着协同效率。Morganstanley公司预测了未来5年Internet的发展趋势[59]:(1)移动网络将成为主流。(2)IP技术将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服务整合进程,3G服务、交友、流媒体、网络通讯、加速更新的移动终端将不断交叉渗透。协同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凭借各类移动联网的终端产品,将快速接入移动互联网并享用各类IP服务。(3)经营全球最大社交服务网络之一的脸谱公司的移动数据处理系统及其移动服务功能居于领先,Apple公司移动产业生态系统包括iPhone+iTouch+iTunes+配件+服务,将根本改变供应链协同伙伴的交流方式;但是,谷歌An-droid的开放式操作系统将对苹果带来挑战。(4)移动终端将不断发展成为能提供强大云服务的远程协同控制器,与全球定位系统共同助力协同供应链的各种商务运营。

门户网站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多Agent系统、Workflow、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现代IT技术都强有力地支撑着电子商务环境下协同供应链的运行和拓展。近年来,Kingdee国际软件集团开发的TEEMS软件支持企业开发独立门户网站,实现信息共享,保障协同运作。MAS是当今人工智能的前沿领域,将其引进电子化协同供应链,将对协同伙伴的运作方式、EB模式带来本质改变,其发展具有巨大空间。工作流管理技术包括MRP、ERP、SCM等,SAP首屈一指,同类公司还有EDS、PTC、Smart Solution等,国内用友、金蝶的系统适合于中小企业,其集成性逊于SAP,限制了国内供应链协同管理实践。

五、结论

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第一,研究对象不系统、不明确,没有系统的研究框架,对电子化协同供应链的层次、类型、机制、范围的研究还浮于表面,深度上有较大欠缺;再者,国内学者的研究还未涉及基于电子商务的协同供应链集成度、协同价值观取向、供应链协同创新战略、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方法论、供应链协同文化、协同供应链的知识扩散等方面;第三,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应用研究更少;最后,前沿

08

研究尚显不足,比如ANN、MAS的应用研究。

结合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显存的弱点和问题,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基础上发展电子商务协同供应链管理理念及相关研究必将成为工业界、商业界和供应链理论界广泛达成共识的经营范式与研究范式。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开展电子商务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好处在于:能提高基于EB的协同供应链研究的系统性;能拓展研究范围,填补研究空白点;能促使学者更多地致力于量化研究与案例研究,取得丰硕的适用性强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系统论的思想有助于交叉融合来自各种视域的思考,使得协同供应链向更高能级挺近。所以,系统论的引入无疑对于SCM与EB的深度整合研究是非常有力的工具,研究价值不菲,将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David Anderson,Hau Lee.Synchronized supply chains:the new frontier[J].Advanced Simul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ool,1999,6(4):1-11.

[2]Fu Y H,Piplani R.Supply-side collaboration and its value in supply chai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2:281-288.

[3]Lin J,Lin T.Object-oriented conceptual modeling for commitment-based collaboration management in virtual enterprises [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4,46:209-217.

[4]McIvor R,Humphreys P,McCurry L.Electronic commerce:supporting collabor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3,139:147-152.

[5]Turkay M,Oruc,C,Fujita K,Asakura T.Multi-company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J].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04,28:985-992.

[6]刘晓,李海越,王成恩,等.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综述[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1):139-148.

[7]Zhang C,Wang H Y.Analysis of stability and bullwhip effect in production-inventory systems[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27(1):101-106.

[8]蔡政英,肖人彬.多级树形供应链牛鞭效应与综合补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3):558-565.

[9]杨诗华.供应链管理中牛鞭效应机理分析与仿真[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10]雷星晖,朱琳婕.缓解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策略及方案[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1540-1544.[11]罗罡.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供应链牛鞭效应与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6.

[12]Riddalls C E,Bennett S.Production-inventory system controller design and supply chain dynam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2002,33(3):181-195.

[13]Delft C V,Uial J P.A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stochastic programming:An applica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option con-tracts in supply chains[J].Automatica,2004,40(6):743-756.

[14]Bertsimas D,Thiele A.A robust optimization approach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C].Proceedings of the10th Internation-al Integer Programming and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Conference.Berlin:Springer,2004.

[15]Ben Tal A,Golang B,Nemirovsk A.Retailer-supplier flexible commitments contracts:A robust optimization approach [J].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 Management,2005,7(3):248-271.

[16]黄小原,郭海峰,卢震.供应链时滞系统模型及其牛鞭效应的H

?

控制[J].系统工程学报,2005,20(6):585-590.

[17]黄小原,邱若臻.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及其鲁棒H

?

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7,(6):667-670.

[18]邱若臻,黄小原.时滞和参数不确定的供应链动态模型及其鲁棒H

?

控制[J].信息与控制,2007,(4):240-244.

[19]葛汝刚,黄小原.一类基于库存切换的供应链不确定模型及其鲁棒H

?

控制[J].系统工程,2009,(3):119-122.[20]郭海峰,朱立忠.基于鲁棒控制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协同控制方法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8,(12):5-9.[21]Herman Haken.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2]陈志祥,马士华.企业集成的系统方法论研究———供应链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运作范式[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4):92-98.

[23]Laura H orvath.Insight form Industry Collaboration:The Key to Value Creation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1,6(5):202-207.

[24]程国平.供应链管理中的协同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5]Akkermans H,Bogerd P,Doremalen J.Travail,transparency and trust:a case study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planning in high-tech electronic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3:445-456.

18

[26]张翠华,任金玉,于海斌.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2005,23(4):1-6.

[27]Madhok A,Talbnan S B.Resources,Transactions and bents:managing value through interfirm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J].Organization Science,2006,(9):326-339.

[28]赵小惠,陈菊红,孙林岩,等.制造商-供应商协同产品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2005,8(6):60-64.

[29]R.H.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企业的性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4-5.

[30]孙洛平,孙海琳.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1]Andrew Campbell,etc.战略协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2]Hindle.T.管理思想[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3]张莹.供应链协同效应的理念误区[J].经济问题探索,2004,(6):35-36.

[34]邱国栋,白景坤.价值生成分析:一个协同效应的理论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7,(6):88-95.

[35]David J.Teece,Gary Pisano,Amy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36]陆杉.供应链协同———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分析[J].企业经济,2008,(11):56-58.

[37]Morten T Hansen.Collaboration:how leaders avoid the traps,create unity,and reap big results[M].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9.

[38]陈远高.基于多Agent的协同供应链模型[J].商业研究,2006,(24):36-39.

[39]Manthou V,Vlachopoulou M,Folinas D.Virtual e-Chain model for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04,(87):241-250.

[40]Toshiya Kaihara.Multi-agent based supply chain modeling with dynamic environment[J].Int.J.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3,(85):263-269.

[41]Carman K.M.Lee,Henry C.W.Lau,K.M.Yu,Richard Y.K.Fung.Development of a dynamic data interchange scheme to support product design in agile manufacturing[J].Int.J.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4,(87):295-308.

[42]Gang Li,Shouyang Wang,Hong Yan,Gang Yu.I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in a supply chain:a simulation study[J].Com-puters&Operations Research,2005,(32):707-725.

[43]Schahram Dustdar.A Process-Aware Collabor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d Hoc and Collaborative Processes in Virtual Teams [J].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Databases,2004,(15):45-66.

[44]Mehmet Barut,Wolfgang Faisst,John J.Kanet.Measuring supply chain coupling:an information system perspective.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Supply Management,2002,(8):161-171.

[45]Khalid S.Soliman,Brian D.Janz.An exploratory study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cision to establish Inter-net-based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4,(41):697-706.

[46]A.Gunasekaran,E.W.T.Ngai,Information systems i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9):269-295.

[47]郑秀恋,温卫娟.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瓶颈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0,(20):145-146.

[48]杜丹清,俞若希.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方法研究[J].江苏商论,2010,(11):50-53.

[49]王劲恺,周华彬,杨东援.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与客户关系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9,35(13):261-263,276.

[50]杜宏.基于CtoC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8):130-134.

[51]李斌.面向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平台构建[J].企业经济,2010,(5):89-91.

[52]杨瑾,赵嵩正,王娟茹.供应链中基于柔性和变革的流程管理集成框架模型[J].科研管理,2005,26(5):108-114.[53]吴涛,李必强,海峰.供应链集成的新思路:管理界面集成[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3):36-41.

[54]王敏晰,李新,唐志英.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集成技术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12):43-45.[55]杨琦峰,李娜,王宝丽.汽车行业电子商务与供应链一体化集成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708-712.

[56]秦远建,吴文莉,刘沛沛.基于电子商务的汽车模块化供应链集成管理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5,(12):18-21.[57]史成东,陈菊红.基于启发式属性约简和神经网络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预测[J].科技管理研究,2009,(3):283-286.

[58]王红梅,史成东.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评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1):234-237.

[59]The global mobile internet research report[EB/OL].www.morganstanley.com/mobileinternetbook,2012-11-10.

[责任编辑:刘丽娟]—

28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

148 《商场现代化》2006年2月(上旬刊)总第457期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的概念在1994年就被提出来了,直到上世纪末,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电子商务是指利用Internet网络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进行完整地实现。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融合了当今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的管理过程。供应链管理的最主要思想是系统理论。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都是一个从生产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增值过程,电子商务是在一个更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平台(网络)上构建的供应链,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增值过程就是一个供应链管理过程。 下面通过对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结构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出现的新特点,并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一、传统供应链管理分析1.传统供应链管理结构分析。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一个横向的集成,通过通讯介质将预先指定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联系起来。这种供应链侧重于内部联系,灵活性差,仅限于点到点的集成(如图1)。因此,供应链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断了,将造成整个供应链运行瘫痪。 图1 传统供应链管理拓扑结构图 2.传统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横向集成 特性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市场表现,表现在:(1)过分强调自供——自产——自销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式。表面上看来“企业无事不能”,而实质上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业务的开发,挫伤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许多相关实体如供应商、分销商等分离在外,着眼于企业内部的操作,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关注物流而忽视了资本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缺乏企业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产、供、销各自为政,造成产品库存积压、资金浪费和企业间的目标冲突。(2)强调竞争而忽略合作。供应链结点间的关系被视为交易伙伴而不是合作伙伴,致使双方频繁地讨价还价、拖欠货款、缺乏诚信,导致竞争大于合作;而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则更为激烈,价格之战、亏损经营,其结果常常导致两败俱伤。(3)缺乏服务平台和电子交易手段,缺乏市场响应机制。没有统一、规范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安全、可靠的电子交易平台,没有建立对用户不确定性需求的跟踪管理系统,不能及时回应顾客需求,顾客满意度下降,企业信息丢失,形象受损,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不能协调一致、信息得不到共享和快速传递。 (4)重下游轻上游现象严重。由于观念上的偏僻,只重视下游的顾客;而忽视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以为“供应商有求于我”,致使双方缺乏信任。(5)供求信息不准,长鞭效应严重。由于客户信息不准,单方毁约情况较多,供应链信息传递扭曲,制造商难以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只好根据预测进行生产和库存,增加了库存成本,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6)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信息重复、滞后或失真。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出现的新特点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供应链运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确立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因此电子商务为推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管理、发展电子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出现了如下新的特点: 1.管理信息化。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因此,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定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如集成条形码、数据库、电子订货系统、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交换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构建企业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 2.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以前企业为了追求资源的整合,往往借助于“纵向一体化”来实现高度的控制,但是纵向一体化却因为管理组织臃 肿、业务领域过于庞杂,造成风险增强、管理成本上升,所以从80年代后期开始,“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思想开始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 3.生产经营的敏捷柔性化。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已经难以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在上个世纪末,美国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 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 2006年广东商学院科研资助项目:基于RFID的电子商务物流系统模型研究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 张建华 广东商学院信息学院 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企业物流和供应链运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越来越反映在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信息化、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中。文中分析了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出现的新特点,并与传统供应链管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比较

苹果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1]

苹果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1]

目录一研究背景 二苹果公司简介 三苹果公司产品定位 四苹果公司物流与供应链体系 五苹果公司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剖析 六针对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七我国电子科技类企业的选择性借鉴

研究背景 在我国,企业推广和实施供应链管理才是刚刚起步,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的情况归纳如下: 1、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时间比较长,贸易伙伴之间已经建立了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说明供应链的结构比较稳定,这是供应链上企业间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我国企业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效率也曾采取过许多措施,但多是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的部门内进行,没有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多数企业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外管理的现状,企业内部传统的物流部门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急需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 3、条码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应用pos的商店在我国也相当普及。但条码技术和pos扫描仅用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结算速度上,条码技术在提高物流整体运作效率上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4、企业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规划和库存管理。但由于数据采集自动化问题并没有解决,从而影响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网络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但这种应用相当肤浅,多数企业仅限于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业务相关信息,企业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电子数据交换。 5、由于供应链管理的支撑技术在企业间远没有普及, VMI

等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式并未被企业采用,仍需要在企业间推广普及供应链管理的支撑技术。 鉴于此,再加上我们对电子类产品比较感兴趣,因此对国外企业—苹果公司的物流与供应链做了分析,探讨其中的优缺点,经过小组讨论,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与大家分享。当然,苹果公司的供应链只是众多优秀供应链的一个简单缩影,有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学习。由于时间仓促,人力、财力有限,其中难免有不足和偏颇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们体谅和指正。

电商供应链采购管理

3 电商公司采购部管理条例 一. 总则 为加强采购管理,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所有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须按照本制度开展工作。采购总监对采购部人员进行管理与考核。 二. 部门职责 1. 负全公司的采购工作,涉及采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包括供应商的开发,采购合同的制定.签署与实施,保障供应链的健康稳定,控制缺货率,对SKU的数量丰富及优化,优化采购物料价格,提高公司的资金周转率与商品的竞争力。 2.参与所采购商品的销售策略的制定,包括定价与促销活动。 三. 采购人员职责 采购部人员分为采购总监,采购员,采购助理 采购部人员必须遵守公司利益至上的原则,维护公司利益,秉承产品适合.质量合格.供货稳定.价格最优的选取方式方法,为公司选取最优质合作供应商。 1.负责全公司所有商品的采购(含日常办公用品)。 2.负责新货品的开发.评估.引进。 3负责采购合同的签署与实施。 4.负责制定货物入库验收标准的制定。 5.负责维护供应商关系,为公司争取更多资源。 6.配合残次品的调换工作。 7.配合库存盘点的计划与实施。 8配合销售部门对商品的定价与促销活动。 四.工作流程 4.1 新品流程 交新品采购专员采购。新品的单款采购金额一般不超过人民币叁佰元(300.00)。 4.1.2 孵化团队由运营提交申请,并提供所需款式链接,由采购经理确认,交新品采购专员采购,并且在采购单证上做提需标识,由财务做费用处理。 4.1.3 新品每周一召开“上新会”,由团队运营或美工领取并做好交接记录,如遗失或损坏,由财务部扣取费用。 4.1.4 新品在最后交接到采购部时,由采购部交接给仓库入库。 4.1.5 新品在大货后通知上架,原则上不可以用样品试销。 4.2在库货品申购流程 4.2.1 采购物料申请由仓库库存管理员提需,并在ERP上制定物料需求单,采购员初审并生成订单,交采购总监审核并报总经理审批。 4.2.2 营销团队提出异常物料需求,由运营经理向仓库主管报需,由仓库主管做单并报采购主管审核,总经理审批通过后方可做单采购,并做销售监控。 4.3固定资产与日常用品采购流程 4.3.1 固定资产与办公用品由人事部申请,制钉钉采购申请单,由总经办审核通过后,由采购部选择采购方式并采购。

中国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综述 电子商务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开放的网络 环境下,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 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商业运营模式,以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传统的销售、购物渠道移到互联网上来,打破国家与 地区的壁垒,使生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个性化的基于 因特网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特征是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以数字化电 子方式完成。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电子商务是当下中国最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我们的一种购物方式、营销方 式和生活习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整个世界。随着京东和阿 里巴巴的境外挂牌上市,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每个国人和各大公司关注 的焦点。 1999 年是中国电子商务元年,从这一年电子商务步入实质性的 商业阶段至今发展壮大已有将近15 年。那么,当下中国电子商务发 展现状如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怎样等 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合理改进这种商 业模式,趋利避害,为社会谋福利,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含义,也可以

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电子商务市场的规范及其长远发展产生积 极作用。在这篇综述中,将参考各方意见,阐述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讨一些解决方案。 二、文献综述 许多学者与媒体、网络、机构等对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进行过深入调查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 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带动了中国移 动网购步入快速的上升通道。《2014 年 Q1中国移动网购市场调研报告》表明: 2014 Q1 中国网购总体市场规模达 6478.5 亿,环比增长 11.7%,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网购用户规模方面,截止 2014Q1中国网 购用户数量已经超过 3.1 亿人。正如西安交大的李琪教授在《改革创新 全面发展中国电子商务》所描述的:”这确实就形成了一个新型的行业。可以这样说,没有哪一个行业,它的数量增长有这么快。” 中国电子 商务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重要增长点,电子商务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2、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加大,加速形成经济竞争 新态势 电子商务在我国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 和城乡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正在形成与实体经济深 入融合的发展态势。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商务部和工信部专家王健在

供应链管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供应链管理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前导时间(Lead Time) 前导时间(Lead Time)一般用天数表示,包括需求前置时间LT1和供给前置时间LT2。 LT1是指需求方为了得到商品或服务,必须提前一段时间发出订单,这个提前期叫做需求前置时间。同理, LT2是指供应方为了在一受到需求方的订单后能够立即提供商品或服务,也必须提前一段时间做好准备,这段提前准备时间叫做供给前置时间。 2. 延迟策略(Postpone Strategy) 所谓的延迟策略,也被称为推迟产品差别性(Delay Product Differentiation)或者延迟定制(Late Customization)策略,就是对产品结构、供应链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推迟产品差异化点。 换言之,延迟策略就是在供应链中某一点,即产品差异化点之前尽量使产品保持在通用品的状态,以降低与产品多元化有关的风险。延迟策略从流程设计角度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在不牺牲产品种类多样化的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生产的规模优势。 3. 业务外包(Outsourcing) 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合作竞争,充分发挥链上企业的核心能力,创造竞争的整体优势。作为节点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企业,极大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内向配置的核心业务与外向配置的业务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关系网络SUPPLY CHAIN.企业运作与管理也由“控制导向”转变为“关系导向”。 4. 能力平衡(Capacity Balance) 能力平衡是一种分析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差距的手段,再根据能力平衡的结果对计划进行修正。 (1)为修正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提供依据,这也是能力平衡的传统作用; (2)能力平衡是进行外包决策和零部件(原材料)急件外购的决策依据; (3)在主生产计划和投入出产计划中所使用的上游企业能力数据,反映了其在合作中所愿意承担的生产负荷,可以为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保证。 (4)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本企业和上游企业的能力状态的实时更新使生产计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5. 柔性约束(Flexible Constraint) 柔性实际上是对承诺的一种完善。承诺是企业对合作伙伴的保证,只有在这基础上企业间才能具有基本的信任,合作伙伴也因此获得了相对稳定的需求信息。然而,由于承诺的下达在时间上超前于承诺本身付诸实施的时间,因此,尽管承诺方一般来讲都尽力使承诺与未来的实际情况接近,误差却是难以避免。柔性的提出为承诺方缓解了这一矛盾,使承诺方有可能修正原有的承诺。可见,承诺与柔性是供应合同签订的关键要素。 6.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7. 延迟策略 延迟策略(Postponement)是一种为适应大批量定制生产而采用的策略,通过这种策略使企业能够实现产品多样化,适应顾客化的需求。实现延迟化策略的关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摘要:当前电子商务的浪潮席卷全球使人们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论述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变革,并对中国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供应链管理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成功实施电子化方案途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的管理过程。当前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国内外商业领域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一、电子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区别 电子商务对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不但是因为它改变了商品交易的形式,同时也改变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如今,所有经过在线购物的顾客都希望在交易订单下达之后,商品能直接配送到家,都能时刻跟踪订单。同时客户也希望物流承运方能够根据她们的需求改变运输路线、确定交付过程费用、变更后的交付时间,甚至要求能够根据多个交付地址拆散订单。具体来讲,电子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链主要区别反映在如下几点:

1.商品物流和承运的类型不同。在传统的供应链形式下,物流是对不同地理位置的顾客进行基于传统形式的大批量运作或批量式的空间移动,将货物用卡车运抵码头或车站,然后依靠供应链的最后一环将货物交付到最终消费者。在电子供应链状况下情况则不同,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物流运作或管理的单元不是大件货物而是每个顾客所需的单件商品,虽然其运输也是以集运的形式进行,可是客户在任一给定时间都能够沿着供应链追踪货物的下落。 2.顾客的类型不同。在传统的供应链形式下,企业服务的对象是既定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能够明确掌握顾客的类型以及其所要求的服务和产品。可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供应链运作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典型的电子商务,顾客是一个未知的实体,她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季节需求、价格以及便利性,以个人形式进行产品订购。 3.供应链运作的模式不同。传统的供应链是一种典型的推式经营,制造商将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为了克服商品转移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而利用物流将商品送达到市场或顾客。而电子供应链则不同,由于商品生产、分销以及仓储、配送等活动都是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物流不但为商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因为其活动本身就构成了客户服务的组成部分,因而它同时也创造了价值。 4.库存、订单流不同。在传统的供应链运作下,库存和订单

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家电企业第三方物流模式初探 中国目前正在成为世界家电的制造中心,在2000年前后,家电企业的规模效应就已经充分显现,国内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企业承受着原材料涨价和价格战的双重压力,生产领域可挖掘的降低企业成本的潜力已不太大而在产品流通环节的竞争中却出现了最后一公里不能到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高磊在《供应链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家电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一书中认为,随着家电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以及我国加入WTO国内家电生产企业遇到外来产品的冲击,家电业的利润空间持续萎缩。物流管理作为家电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如何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哈理森(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供应链”作为一个引发行业热潮的词出现在1993 年左右, 吴清一在《现代物流概论》书中将供应链定义为: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供应链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20世纪90年代得以广泛传播。Lambert,James Stock,Lisa Ellram在《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那些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市场的公司排列。供应链是一个设备和分销选择的网络,它的功能是获取原材料,把这些原材料转变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并把最终产品传递到顾客手中。 Douglas Lambert,James Stock,Lisa Ellram,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从终端用户到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初始供应商的业务过程的整合,综合考虑了供应链中物资、服务和商品的输入流和输出流,代表一种较新的业务运作方法和对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的不同观点,是一种高度互动而且复杂的系统方法,需要同时进行许多权衡。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参与者中进行生产、存货、选址和运输的协调,从而在所服务的市场达到响应和效率的最佳组合,不仅包括传统的物流还包括诸如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金融和顾客服务等行为。 第三方物流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其英文表达为Thrid Party Logistics,简称3TPL,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源自业务外包。将业务外包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Robert C.Lieb认为,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用外部公司去完成传统上由组织内部完成的物流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全部物流功能或所选择的部分物流功能。David Simchi—Levi等认为,第三方物流就是利用一家外部的公司完成企业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职能。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于2002年10月1日公布的《物流术语词条2002升级版》的解释是:第三方物流是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物流运作任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管理经营,

供应商管理概述

供应商管理 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 供应商管理(Supplier Management) [] 供应商管理概述 是指那些向买方提供产品或服务并相应收取作为的实体,是可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设备、工具及其他资源的企业。 管理是指对供应商的了解、选择、开发、使用和等综合性管理工作总称。 供应商管理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商队伍,并为企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物资供应。 [] 供应商管理的目标 ?获得符合和数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或服务 ?确保供应商提供最优的服务和及时的送货 ?发展和维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开发潜在的供应商 []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1、选择供应商的原则和步骤 在电子制造企业中,标准的可以划分为和订单协调两个环节,包括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订单协调则主要负责材料采购计划,重复订单以及交货付款方面的事务。这种与销售体系非常类似,很多销售型公司也建立了专业的销售支持部门处理大量的重复性订单。 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是整个采购体系的核心,其表现也关系到整个采购部门的业绩。一般来说,包括的内容有:供应市场竞争分析,寻找合格供应商,的评估,和报价,的谈判,最终供应商的选择。 在大多数的中,供应商开发的基本准则是“,也就是质量,成本,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在这四者中,质量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稳定有效的,然后确认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所需特定产品的设备和工艺能力。其次是成本与,要运用的方法对所涉及的产品进行,并通过双赢的价格谈判实现成本节约。在交付方面,要确定供应商是否拥有足够的,是否充足,有没有扩大产能的潜力。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供应商的售前、的纪录。 在供应商开发的流程中,首先要对特定的分类市场进行竞争分析,要了解谁是市场的领导者,目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各大供应商在市场中的定位是怎样的,从而对潜在供应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比如在电阻市场,你今天需要0805的电阻,就大可不必去找那几个日本大厂,因为他们已经停产了。同时你也可以给你的设计部门同事提一个建议,尽量使用市场主流的元器件以。 电阻市场是一个较少的市场,供应商多,容易运输,容易替代。在注塑市场中,就比较复杂一些。首先,产品差异很大,有的公司专长于精密注塑,有的则主攻大型工件。而且由于注塑件运输成本很高,是必不可少的,你要评估在本地市场上,注塑产品的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主要供应商及其的特点等等,才能做到有备而来。 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公司的采购部可以建立初步的供应商数据库并做出相应的。一般来说,分为电子类、机械类、三大类。电子类中可进一步分为电路板、电阻、电容、电感、二三极管、集成电路等;机械类细分为塑料件、金属件、包装用品等;的部分包括化学品、、胶带等杂物。 下一个步骤就是寻找了。经过对市场的仔细分析,你可以通过各种公开信息和公开的渠道得到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这些渠道包括供应商的主动问询和介绍,专业媒体广告,互联网搜索等方式。 在这个步骤,最重要的是对供应商做出初步的筛选。建议使用统一标准的供应商情况登记表,来管理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包括:供应商的注册地、、主要股东结构、生产场地、设备、人员、主要产品、、等。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评估其工艺能力、供应的稳定性、资源的可靠性,以及其综合竞争能力。在这些供应商中,剔除明显不适合进一步合作的供应商后,就能得出一个供应商考察名录。

电商供应链管理浅谈

电商供应链管理浅谈

电商供应链管理浅谈

电商供应链管理浅谈 北京网络营销机构|北京网络营销方案|张金炜|肖将秋北京网络营销分析大数据时代,供应链协同大数据将起到市场升级的核心驱动作用。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打造以客户为中心、大数据驱动供应链,缔造极致用户体验,成为攻占电商高地的核心装备。 大数据协同供应链管理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战略资产,如:市场趋势数据、用户行为数据、流量数据、订单数据、采购数据、库存数据等。电商平台的最大优势在于随时随地、持续大量地收集数据,为业务提供及时的、可视化的供应链数据,提升各流程环节绩效,实时优化流程、优化算法,并使未来销量计划及库存等可预测、可跟踪、可量化,从而提升整体供应链效率。同时企业也会抓取其它领域数据,包括微信、微博等社交数据,通过跨领域数据的融合产生乘法效应,发挥出最大商业价值。 北京网络营销课程了解到电商智能供应链系统依托大数据平台基础,应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驱动,具体包括销量预测与自动补货系统、促销预测系统、动态定价系统、智能选品系统、库存健康系统、采购管理平台、供应商协同平台等智能系统,覆盖零售平台,从选品、采购、补货、定价、结算各个供应链环节,为业务提供全供应链的智能解决方案,为库存周转负责。 三大维度驱动市场升级 供应链协同大数据将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拓展未来电商价值空间。供应链管理能力是企业降低成本的第三利润源,并且已从后台转入与用户接触的前台,直接决定着用户体验。构建以客户为中心、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供应链是电商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京东为例,在数千万种sku(在售商品)、118个仓库、2045个配送站、数亿名用户的背后,正是精准、强大的供应链管理支撑体系,这是京东的生命线。 北京网络营销培训分析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后的第三个利润增长源泉,地位举足轻重。 北京网络营销公司盘点典型自营b2c电商供应链主要三大维度: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它在供应商与买家间架设了端到端的“高速通道”,可提升运营效率,驱动消费升级。 供应商管理:传统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基础管理、供应商评估管理、供应商绩效管理等。电商供应商管理则不同于传统供应商管理,利用开放的“平台思路”来与供应商协同是供应商管理的重点,也是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库存周转的关键;在与供应商协同方面以“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为协同目标,并在计划、协同与补货方面进行深入的业务和技术融合,这样才可以形成真正意义的供应链。 采购管理:采销一体化是采购管理模型的核心,采购管理是覆盖了商品寻源、供应商管理、选品与定价、采购计划、采购管理、仓库管理(调拨、内配、库存等)、支付与结算、配送与售后的采销一体化的全流程管理。从采到销的“一条龙”服务同时给采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用有限的人员和精力管理大量的sku采销成为高效管理的关键所在。如京东的图书采销需要一个人管理8万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最近几年来,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的文献层出不穷,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模式研究到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是将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初步的综述性分析,并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个基本的概括。 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这个课题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现在我国关于“三农”的问题仍然在温热期,有关供应链管理处置农产品的课题研究显得尤为迫切、重要。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却是相对落后的,为了把生产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安全和绿色发展,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为推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促民增收。最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使得许多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起了研究兴趣,尤其是农产品成本问题。众多学者更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根据我国的社会背景对供应链管理在农产品研究。 二、我国近几年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研究 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的经营中导入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具有意义而又热门的课题研究。在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初步探索中,李岩、傅泽田和刘雪(2008)阐述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指出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农产品的生产到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跨越了一、二、三产业;产地分散,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流通环节薄弱;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严重存在信息不畅和时效性差的情况并提出了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发展多元化协调主体;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实现供应链上信息有效传递,做好农产品物流管理的政策建议。王金河(2008)评述我国农产品流通式现状指出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效率低、农产品流通的信息渠道不畅通、产品的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了农产品流通的新模式过程为:生产者——产地市场一一运销批发商一一销地市场一一零售商——消费者,并提出,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应由批发市场来担任。王初建(2010)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呈现出的现状交易成本高、流通过程总损失巨大、批发市场发育不完全、农贸市场无法保证农产品安全、物流处于无序状态、供应链的各结点之间信息流通不畅。贾瑞峰和商丽景(2013)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物流组织分散、物流组织普遍规模小、层次低和物流组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数量大。 由上可知,我国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得相对落。因此,许多学者也针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现今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和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侯舒明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综述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综述 姓名: 热娜.巴图尔汗 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计科081班 学号: 084632115 成绩: 指导教师: 程鲁玉职称: 讲师 2011 年12 月10 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综述 热娜.巴图尔汗,程鲁玉 摘要:旅游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具体应用,其发展一直与电子商务保持着同步性。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十几年的发展经历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探索的空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坚定了人们顺应旅游战略创新趋势、探索新旅游业务模式的信念。本文提出了建立新疆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应该包括的项目和研究,概况了新疆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应该在突出新疆旅游文化特色、运用虚拟旅游方式、网站设置交互式栏目,加强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观点,总结出了应该突出特色,彰显一个网站的优势,才能提高网站的点击率。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文化;特色 1.新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国家西部开发的政策颁布后,西部地区的旅游企业纷纷开始在网上寻找商机。一些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省市虽然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性网站,但缺少能够迅速抢占网上旅游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实现相关旅游企业强大的交互功能的专业性旅游网站。政府应以电子商务大发展为契机采取针对性措施,克服制约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客观因素,实现西部旅游业的腾飞。 2.新疆旅游文化电子商务平台项目设计 作为一个综合性旅游文化网站,新疆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项目应该包括:新疆的总体概况、游客服务项目(游客一般服务项目、游客旅游服务项目、旅客个性化服务项目),虚拟旅游项目,交互项目,旅游文化商品项目,用户注册项目,在线支付项目,使用说明项目和不同语种版本项目等。将信息展示、查询,预订服务,虚拟旅游,交互式信息交流,购物等功能集成于一体,整合各种新疆旅游电子商务资源,建成新疆旅游电子商务的综合性平台。 主要内容包括新疆总体概况(新疆的历史、现在,新疆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人口等)和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概况(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等)。 2.1旅游服务 在新疆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设置的游客服务项目,包括游客一般服务项目、游客旅游服务项目、旅客个性化服务项目。 2.1.1游客一般服务 主要包括游客流量显示(查询)(包括各主要景点当前游客数量、过去和预测的游客数量)、天气情况显示(查询)(包括当前天气、未来5天的天气预报)、旅游线电子地图显示(查询)(各种游客、各种方式旅游的路线)。大城市和方向来新疆旅游的线路等,都需要展示。 2.1.2 游客旅游服务 主要包括旅行社(团)联系、导游预订、旅游票务预订、住宿预订、餐饮预订等。还有针对个别游客旅游的特殊情况、需要,所设置的个性化服务。 2.2 网上商店

2017年至2019年旅游电商国际期刊分析 ——以ATR,TM,JTR为研究对象

E-Commerce Letters 电子商务评论, 2019, 8(4), 128-13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e99533194.html,/journal/ec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99533194.html,/10.12677/ecl.2019.84016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Tourism E-Commerce from 2017 to 2019 —Taking ATR, TM, JTR as Research Objectives Xintong Yang, Jungchieh L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acult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Campus, Zhuhai Guangdong Received: Oct. 22nd, 2019; accepted: Nov. 7th, 2019; published: Nov. 14th, 2019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84 tourism e-commerce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three top travel journal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and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We establish the eight research topics (social media, online scoring, online commentary, peer-to-peer accommod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mobile platform, online travel agency and online word-of-mouth). The eight major research topics are explored and investigated, and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Moreover,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opics of paper published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further explore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ourism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words Tourism E-Comme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s, Literature Analysis 2017年至2019年旅游电商国际期刊分析 ——以ATR,TM,JTR为研究对象 杨欣彤,李荣杰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广东珠海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2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7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4日 摘要 本文对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ATR)、Tourism Management (TM)和Journal of Travel Re-

(完整版)联想公司供应链管理研究.doc

目录 摘要???????????????????????.??? .????? ..??????? ...? ..?..1 1 引言???????????????????????.????????? ...???? ..?? ..?.2 2想公司的供系??????????????? ..?????? ..?? ..??? ...?? ..2 2.1 想供构??????????????????.????.?????.???.4 2.2 想供的构特征??????????????.????.?????.???.4 3想供的管理策略???????????????..????? .....??....?..????4 3.1 外包略???????????????????.???? .????? .??? .4 3.2 供商管理存(VMI)的管理方式????????.????.?????.???.4 3.3 核心争力先略???????????????.???? .????? .??? .4 3.4 略盟的合作意???????????????.???? .????? .??? .4 3.5 集成分略???????????????????.???? .????? .??? .4 3.5.1 想的分渠道成????????????????????.......?? .4 3.5.2 想的分渠道策略????????????????????.......?? .4 4????????????????????????????......12 ? 4.1 中国企打造黄金供?????????????.????.?????.???.4 参考文献????????????????????????????????????.? ..? ..12 致???????????????????????????????.12

电子商务中信任问题研究述评

《商业时代 ?理论》 2005年24期80电子商务中 信任问题研究述评 ■邵兵家 副教授 何俊辉 孟宪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037551),重庆大学骨干教师基金 资助项目(20030A02) 任度(包括能力、诚实和善意)、网上购物媒介的可信任度(包括技术能力、可靠性和媒介条件)和安全因素(包括第三方认证和安全措施等),此外个体的信任倾向通过影响这些因素来作用于信任。 Corbit et al(2003)认为影响电子商务信任的因素包括感觉到的风险、网上销售商的市场导向程度、销售商的网站品质、消费者的上网经验和技术可信任度。 Yoon(2002)认为影响电子商务信任的因素包括交易安全、网站功能、消费者对网站特征的满意度、消费者对网站的了解和个体变量(包括对电子商务的熟悉度和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 电子商务中信任问题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往往从其他领域借鉴不同的架构来构造他们实证的模型,从而检验设定的假设。此外,由于一个实证研究不太可能检验所有潜在的影响因素与信任的关系,所以在众多的实证研究中影响因素界定的范围往往也相对狭窄的。因此每一篇文献都测量了一个或者局限的几个影响因素。因此,需要一个整合的影响因素模型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电子商务中信任的测度 Bhattacherjee(2002)曾归纳了学者们使用的测度电子商务中信任的量表指标,给出了专门用来测量电子商务环境下信任的量表。 能力(Ability)。其测量指标包括:公司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运作网上交易;公司能获取相关的信息来适当的处理交易。能力指信任主体对信任客体具备的完成预期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感觉。电子商务领域中,这种感觉建立在两个相关的信念基础上:一是公司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既定的行为,二是公司是否有获取确保完成既定行为知识的途径。如果对以上两点感到缺乏就会破坏信任主体对对信任客体的能力的感觉。 诚实(Integrity)。其测量指标包括:公司公平公正地处理与顾客的交易;公司在交易完成之后合理地提供顾客服务。诚实是指信任主体对客体交易中和交易后坚持履行彼此都接受的原则和规则的感觉。这些规则是指:如何管理在线交易,交易完 有风险的在线环境中信任主体对自己期望 的一种态度,这种期望是对信任客体在在线风险环境中不暴露主体弱点的期望。此外,Komiak and  Benbasat(2004)同时考虑了交易环境和交易关系,提出了传统商务、web为中介的电子商务和代理为中介的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任的定义。他们认为消费者信任可以定义为消费者对不同客体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 纵观电子商务中的信任,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电子商务中的信任建立在特有的风险基础之上。电子商务环境下,这些风险主要表现为:商品和资金交换分离后的交易风险,交易要求消费者提供的各种私人敏感信息暴露的风险,网站提供信息准确性的风险等。第二,电子商务中信任是特定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关系。信任的主体是消费者和各利益相关者,信任客体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交易的卖方,例如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网上书店或旅行社等。 影响电子商务中信任的因素 众多文献关注电子商务中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Sultan et al(2002)进行的大样本实证研究结论为:网站特征和消费者特征均影响着消费者信任,其中网站特征中对信任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导航、品牌、建议、隐私与安全、网站错误、订单履行,第三方认证;消费者特征中对信任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上网经验、网络了解的程度、网上休闲和购物的经验。 Lee and Turban(2001)认为影响电子商务信任的因素包括网上销售商的可信 任是人与人关系以及商务关系的 中心,当风险、不确定性和相互依赖存在的时候信任就成为了至关 紧要的因素(McKnight and  Chervany200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商务中的运用,商务变的更加复杂:商品和资金交换的分离,交易要求消费者提供各种私人敏感信息(地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等)等(Grabner-Kr.uter and Kaluscha2003)。最近几年,研究学者们对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和借鉴。 电子商务中的信任及其特点 学者们侧重于两种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信任的定义。 一种角度是侧重于交易关系从消费者信任角度给予界定,Doney and  Cannon(1997)将买方和卖方关系中的信任定义为对信任对象的可信性和善意的感觉。McKnight and  Chervany (2001 2002) 和McKnight et al.(19982002)认为信任是个体对信任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善意、能力、诚实和可预测行为的信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信任信念(Trusting  Beliefs)和信任意图(Trusting  Intentions)。 另一种角度是侧重于交易环境从在线信任(online trust)的角度给予界定,Corritore(2003)等在非在线信任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将在线信任界定为个体消费者与特定交易网站或提供信息网站之间的一种关系,并给出了其定义:在线信任是在 信  下转95页 电子商务 E-Busin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