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探伤

射线探伤
射线探伤

第七章射线探伤

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可以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其中缺陷的一种无损探伤方法。它可以检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内部缺陷,如焊缝中的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性缺陷。这种无损探伤方法有独特的优越性,即检验缺陷的直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得到的射线底片可用于缺陷的分析和作为质量凭证存档。但此法也存在着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并需要对射线进行防护。

第一节射线探伤的方法及其原理

射线探伤的方法常见的有四种,它们的探伤原理基本相同,但是,每一种都有它们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实际检验时可能多种方法一起使用,才能准确评定焊接缺陷。

一、射线的产生、性质及其衰减

(一)X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

1.X射线的产生

用来产生X射线的装置是X射线管。它由阴极、阳极和真空玻璃(或金属陶瓷)外壳组成,其简单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7-1所示。阴极通以电流加热至白炽时,其阳极周围形成电子云,当在阳极与阴极间施加高压时,电子为阴极排斥而为阳极吸引,加速穿过真空空间,高速运动的电子束集中轰击靶子的一个面积(几平方毫米左右、称实际焦点),电子被阻挡

2.与探伤有关的X射线的性质

⑴不可见,以光速直线传播。

⑵不带电,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⑶具有可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如骨骼、金属等的能力,并且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

⑷可以使物质电离,能使胶片感光,亦能使某些物质产生荧光。

⑸能起生物效应,伤害和杀死细胞。

(二)γ射线的产生及其特性

γ射线是由放射性物质(60Co、192Ir等)内部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产生的。

γ射线的性质与X射线相似,由于其皮长比X射线短,因而射线能量高,具有更大的穿透力。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γ射线源60Co,它可以检查250mm厚的铜质工件、350mm厚的铝制工件和300mm厚的钢制工件。

(三)高能X射线的产生及其特性

高能X射线是指射线能量在1MeV以上的X射线。它主要是通过加速器使灯丝释放的热电子获得高能量后撞击射线靶而产生的。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射线,其射线束能量、强度和方向均可精确控制,能量可高达35MeV,对钢铁的探伤厚度达500mm。

高能X射线虽然具有一般X射线的性质,但是由于其能量很大,因此其特性不同于一般X射线,主要表现在:

1.穿透力

工业探伤用的高能X射线能量一般在15~30MeV范围,可穿透一般X射线及γ射线不能穿透的工件,它对于解决大厚件的探伤问题是很有成效的。

2.灵敏度

高能X射线装置产生的能量有40%~50%可以转变成X射线,其余的变成热能,故高能X 射线装置的散热问题不大,从而可以制成很小的焦点(一般在0.3~1mm)来提高探伤灵敏度。高能X射线探伤灵敏度高达0.5%~1%,而一般X射线探伤灵敏度只有1%~2%。

3.透照幅度

高能X射线能量很高,而且其装置产生的能量转换成射线的效率也高,产生的射线也多,因此比一般X射线探伤所需的曝光时间短得多,故散射线少。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清晰的底片,而且它透照零件的厚度差的幅度也很宽,厚度相差一倍而不用补偿时,在底片上也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

(四)射线的衰减

当射线穿透物质时,由于物质对射线有吸收和散射作用,从而引起射线能量的衰减。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是按照射线强度的衰减是呈负指数规律变化的,以强度为I

的一束

平行射线束穿过厚度为δ的物质为例,穿过物质后的射线强度为:

I=I0e-μδ

式中I—-射线透过厚度δ的物质的射线强度;

I0—-射线的初始强度;

e—-自然对数的底;

δ—-透过物质的厚度;

μ—-衰减系数(㎝-1)。

二、射线探伤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射线照相法

射线照相法是根据被检工件与其内部缺陷介质对射线能量衰减程度的不同,使得射线透过工件后的强度不同,使缺陷能在射线底片上显示出来的方法。如图7-2所示,平行射线束透过工件时,由于缺陷内部介质(如空气、非金属夹渣等)对射线的吸收能力比基本金属对射线的吸收能力要低得多,因而透过缺陷部位(图中A、B)的射线强度高于周围完好部位(如C处)。在感光胶片上,对应有缺陷部位将接受较强的射线曝光,经暗室处理后将变得较黑(图中A、B处黑度比C处大)因此,工件中的缺陷通过射线照相后就会在底片上产生缺陷影迹。这种缺陷影迹的大小实际上就是工件中缺陷在投影面上的大小。

图7-2射线照相法原理

1-X射线 2-工件3-胶片

4-底片黑度变化

(二)射线荧光屏观察法

荧光屏观察法是将透过被检物体后的不同强度的射线,再投射在涂有荧光物质的荧光屏上,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而得到物体内部的影象的方法。此法所用设备主要由X射线发生器及其控制设备﹑荧光屏﹑观察和记录用的辅助设备﹑防护及传送工件的装置等几部分组成。检验时,把工件送至观察箱上,X射线管发出的射线透过被检工件,落到与之紧挨着的荧光屏上,显示的缺陷影象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平行于镜子的铅玻璃观察,如图7-3所示。

图7—3射线荧光屏观察法示意图

1-X射线管 2—防护罩 3—铅遮光罩 4—工件

5—荧光屏 6—观察箱 7—平面反射镜 8—铅玻璃

荧光屏观察法只能检查较薄且结构简单的工件,同时灵敏度较差,最高灵敏度在2%~3%,大量检验时,灵敏度最高只达4%~7%,对于微小裂纹是无法发现的。

(三)射线实时成象检验

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是工业射线探伤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技术,与传统的射线照相法相比具有实时,高效、不用射线胶片、可记录和劳动条件好等显著优点。由于它采用X射线源,常称为X射线实时成象检验。国内外将它主要用于钢管、压力容器壳体焊缝检查;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检查;食品包装夹杂物检查及海关安全检查等。

这种方法是利用小焦点或微焦点X射线源透照工件,利用一定的器件将X射线图象转换为可见光图象,再通过电视摄象机摄象后,将图象直接或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再显示在电视监视屏上,以此来评定工件内部的质量。通常所说的工业X射线电视探伤,是指X光图象增强电视成象法,该法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是当今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的主流设备,其探伤灵敏度已高于2%,并可与射线照相法相媲美。该法探伤系统基本组成如图7-4所示。

图7—4 X光图象增强—电视成法探伤系统

1—射线源 2、5—电动光阑 3—X射线束 4—工件6—图象增强器 7—耦合透镜组

8--电视摄象机9—控制器 10--图象处理器 11—监视器 12—防护设施(四)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Computertomography)。它是根据物体横断面的一组投影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物体横断面的图象。所以,它是一种由数据到图象的重组技术,其装置结构如图7-5所示。

图7—5射线工业CT系统组成框图

1--射线源 2—工件 3—检测器 4—数据采集部 5—高速运算器 6—计算机CPU 7—控制器

8—显示器 9—摄影单元 10—磁盘 11—防护设施 12机械控制单元13—射线控制单元

14—应用软件 15—图象处理器

射线源发出扇形束射线,被工件衰减后的射线强度投影数据经接收检测器(300个左右,能覆盖整个扇形扫描区域)被数据采集部采集,并进行从模拟量到数字量的高速A/D转换,形成数字信息。在一次扫描结束后,工作转动一个角度再进行下一次扫描,如此反复下去,即可采集到若干组数据。这些数字信息在高速运算器中进行修正﹑图象重建处理和暂存,在计算机CPU的统一管理及应用软件支持下,便可获得被检物体某一断面的真实图象,显示于监视器上。

第二节射线探伤设备简介

射线探伤常用的设备主要有X射线机、γ射线机等,它们的结构区别较大。

一、X射线机

1.X射线机的分类和用途

X射线机即X射线探伤机,按其结构形式分为携带式、移动式和固定式三种。携带式X 射线机多采用组合式X射线发生器,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施工现场和野外作业的工件探伤;移动式X射线机能在车间或实验室移动,适用于中、厚焊件的探伤;固定式X射线机则固定在确定的工作环境中靠移动焊件来完成探伤工作。X射线机亦可按射线束的辐射方向分为定向辐射和周向辐射二种。其中周向X射线机特别适用于管道、锅炉和压力容器的环形焊缝探伤,由于一次曝光可以检查整个焊缝,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2.X射线管

X射线管是X射线机的核心部件,是由阴极、阳极和管套组成的真空电子器件,其结构如图7-6所示。

图7-6 X射线管结构示意图

1-阴极2-聚焦罩3-灯丝4-阳极罩5-阴极体6-阳极靶7-管套

(1)管套它是X射线管的外壳。为了使高速电子在X射线管内运动时阻力减小,管内

要求有较高的真空度,一般在1.33×10—4Pa以上。

(2)阴极X射线管的阴极起着发射电子和聚集电子的作用。它主要由发射电子的钨丝和聚焦电子的聚集罩(纯铁或纯镍制成的凹面形)组成。X射线管内阳极焦点的形成取决于阴极的形状。

(3)阳极X射线是从射线管的阳极发出的。整个阳极构造包括阳极靶(钨等)、阳极体和阳极罩(铜,导电和散热)三部分。一般阳极靶与管轴垂直方向约成200倾角,X射线束则形成一个约400圆锥向外辐射。由于X射线管能量转换率很低,阳极靶接受电子轰击的动能绝大部分转换为热能而被阳极吸收,因此阳极的冷却至关重要。目前采用的冷却方式主要有辐射散热及油、水冷却等。

(1)焦点X射线管的焦点是决定X射线管光学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焦点大小直接影响探伤灵敏度。技术指标中给出的焦点尺寸通常是有效焦点。因为影响透照清晰度和灵敏度的主要是有效焦点的大小。由于阳极靶块与射线束轴线一般成200倾斜角,所以有效焦点大约是实际焦点的1/3。

3.X射线机的组成

X射线机通常由X射线管、高压发生器、控制装置、冷却器、机械装置和高压电缆等部件组成。携带式X射线机是将X射线管和高压发生器直接相连构成组合式X射线发生器,省去了高压电缆,并和冷却器一起组装成射线柜,为了携带方便一般也没有为支撑机器而设计的机械装置。

4.X射线机选择

(1)根据工作条件选择 X射线机按其可搬动性分为携带式和移动式两大类。携带式轻便,易于搬动。移动式X射线机比较重,组件多,但管电压﹑管电流可以制作得较大,其线路结构和安全可靠性也较好。因此对于零件较小,可以集中在地面工作的,宜选用移动式X射线机。对于零件较大﹑需在高空或地下工作的,宜选用携带式X射线机

(2)根据被透物体的结构和厚度选择 X射线机是利用射线机透过被检验物质来发现其中是否有缺陷的。所以,首先关心的是X射线机能否穿透欲检验物质的材料或焊缝。X射线穿透能力取决于X射线的能量和波长。X射线管的管电压愈高,发射的X射线波长愈短,能量愈大,透过物质的能力愈强。因此,选择管电压高的X射线机可以得到高的穿透能力。

另外,X射线穿透过不同的物质时,物质对射线的衰减能力不同。一般来说,被透照物质原子序数愈大﹑密度愈大则对射线衰减的能力愈大。因此,透照轻金属或厚度较薄的工件时,宜选用管电压低的X射线机,透照重金属或厚度较大的工件时,宜选用管电压高的X 射线机。

二、γ射线机

γ射线机按其结构形式分为携带式﹑移动式和爬行式三种。携带式γ射线机多采用60Co 作射线源,用于较厚工件的探伤。爬行式γ射线机主要用于野外焊接管线的探伤。

γ射线机具有以下优点:穿透力强,最厚可透照300mm钢材;透照过程中不用水和电,因而可在野外、对带电高压电器设备、高空、高温及水下等多种场合下工作,可在X射线机和加速器无法达到的狭小部位工作。主要缺点是:半衰期短的γ源更换频繁;要求有严格的射线防护措施;探伤灵敏度略低于X射线机。

三、加速器

加速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场使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氘核、氦核及其他重离子)获得能量的装置。用于产生高能X射线的加速器主要有电子感应式、电子直线式和电子回旋式三种。目前应用最广大的电子直线加速器。

由于加速器能量高,射线焦点尺寸小,探伤灵敏度高,且其射线束能量、强度与方向均可精确控制,其应用已日益广泛。

第三节焊缝射线照相法探伤

射线照相法具有灵敏度较高﹑所得射线底片能长期保存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射线探伤中,应用最为广泛。射线照相法探伤法是通过底片上缺陷影象,对照有关标准来评定工件内部质量的。对于焊接射线探伤而言,我国已经制订了国家标准。以下介绍射线照相中的各项主要技术。

一、象质等级的确定

象质等级就是射线照相质量等级,是对射线探伤技术本身的质量要求。我国将其划分为三个级别:

A级——成象质量一般,适用于承受负载较小的产品和部件。

AB级——成象质量较高,适用于锅炉和压力容器产品及部件。

B级——成象质量最高,适用于航天和核设备等极为重要的产品和部件不同的象质等级对射线底片的黑度﹑灵敏度均有不同的规定。为达到其要求,需从探伤器材﹑方法﹑条件和程序等方面预先进行正确选择和全面合理布置,对给定工件进行射线照相法探伤时,应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选择适当的象质等级。

二、探伤位置的确定及其标记

在探伤工件中,应按产品制造标准的具体要求对产品的工作焊缝进行全检即100%检查或抽检。抽检面有5%﹑10%﹑20%﹑40%等几种,采用何种抽检面应依据有关标准及产品技术条件而定。

对允许抽检的产品,抽检位置一般选在:可能或常出现缺陷的位置;危险断面或受力最大的焊缝部位;应力集中部位;外观检查感到可疑的部位。典型焊接产品射线探伤位置确定实例见图7-7。

图7-7 压力容器射线探伤位置的确定

1.探伤位置的确定

图7-7所示压力容器(Ⅰ类)是由两节筒体和两个封头对接焊成,其钢板厚度为12mm。根据《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可对探伤位置确定如下:

⑴筒体与封头连接部位,因此1~5﹑31~45二条环焊缝应100%探伤,共拍片30张。

⑵筒节纵环逢交叉部位,因此中间环焊缝16~17﹑23~24二区段必须探伤。另外,根据

规定,除16~17﹑23~24二个区段外,尚需再自行增加一个探伤区段。

⑶筒体纵缝X—321上的0~1﹑6~7二区段占焊缝长度的28%;X—322的0~1﹑7~8二区段已占焊缝长度25%,均大于20%的要求。

2.标记

对于选定的焊缝探伤位置必须进行标记,使每张射线底片与工件被检部位能始终对照,易于找出返修位置。标记内容主要有:

1)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搭接标记。

2)识别标记包括工件编号﹑焊缝编号﹑部位编号﹑返修标记等。

3)B标记该标记应贴附在暗盒背面,用以检查背面散射线防护效果。若在较黑背景上出现“B”的较淡影象,应予重照。

另外,工件也可以采用永久性标记(如钢印)或详细的透照部位草图标记。标记的安放位置如图7-8所示。

图7-8 各种标记相互位置(标记系)

A--定位及分编号(搭接标记)B—制造厂代号 C—产品令号(合同号)D—工件编号

E—焊接类别(纵、环缝)F—返修次数 G—检验日期 H-中心定位标记 I—象质计

J—B标记 K—操作者代号

三、射线能量的选择

射线能量的选择实际上是对射线源的kV﹑MeV值或γ源的种类的选择。射线能量愈大,其穿透能力愈强,可透照的工件厚度愈大。但同时也带来了由于衰减系数的降低而导致成象质量下降。所以在保证穿透的前提下,应根据材质和成象质量要求,尽量选择较低的射线能量。

四、胶片与增感屏的选取

1.胶片的选取

射线胶片不同于普通照相胶卷之处是在片基的两面均涂有乳剂,以增加射线敏感的卤化银含量,通常依卤化银颗粒粗细和感光速度快慢,将射线胶片予以分类。探伤时可按检验的质量和象质等级要求来选用,检验质量和象质等级要求高的应选用颗粒小、感光速度慢的胶片。反之则可选用颗粒较小、感光速度较快的胶片。

2.增感屏的选取

射线照相中使用的金属增感屏,是由金属箔(常用铅﹑钢或铜等)粘合在纸基或胶片片基上制成。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增感屏被射线投射时产生的二次电子和二次射线,增强对胶片的感光作用,从而增加胶片的感光速度。同时,金属增感屏对波长较长的散射线有吸收作用。这样,由于金属增感屏的存在,提高了胶片的感光速度和底片的成象质量。

金属增感屏有前﹑后屏之分。前屏(覆盖胶片靠近射线源的一面)较薄,后屏(覆盖胶片背面)较厚。其厚度应根据射线能量进行适当的选择。

五、灵敏度的确定及象质计的选用

灵敏度是评价射线照相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它标志着射线探伤中发现缺陷的能力。灵敏度分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绝对灵敏度是指在射线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上的最小缺陷尺寸。相对灵敏度则用所能发现的最小缺陷尺寸在透照工件厚度上所占的百分比来表示。由于预先无法了解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缺陷尺寸,为此必须采用已知尺寸的人工“缺陷”——象质计来度量。

象质计有线型﹑孔型和槽型三种,探伤时,所采用的象质计必须与被检工件材质相同,其放置方式应符合图7-9所示要求,即安放在焊缝被检区长度1/4处,钢丝横跨焊缝并与焊缝轴线垂直,且细丝朝外。

在透照灵敏度相同情况下,由于缺陷性质﹑取向﹑内含物的不同,所能发现的实际尺寸不同。所以在达到某一灵敏度时,并不能断定能够发现缺陷的实际尺寸究竟有多大。但是象质计得到的灵敏度反映了对于某些人工“缺陷”(金属丝等)发现的难易程度,因此它完全可以对影象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

六、透照几何参数的选择

1.射线焦点大小的影响

射线焦点的大小对探伤取得的底片图象细节的清晰程度影响很大,因而影响探伤灵敏度。如图7-10所示,焦点为点状时,得到的缺陷影象最为清晰,底片上的黑度由D2急剧过度到D1。而当焦点为直径d的圆截面时,缺陷在底片上的影象将存在黑度逐渐变化的区域ug,称为半影。它使得缺陷的边缘线影象变得模糊而降低射线照相的清晰度。且焦点尺寸愈大,半影也愈大,成象就愈不清晰。所以,探伤时应当尽量减小焦点尺寸。

图7-10射线照相几何关系

1—射线源(焦点)2—缺陷3—胶片4—底片黑度化

2.透照距离的选择

焦点至胶片的距离称为透照距离,又称焦距。在射线源选定后,增大透照距离可提高底片清晰度,也增大每次透照面积。但同时也大大削弱单位面积的射线强度,从而使得曝光时

图7—9线型象质计正确安放(1~2为被检区)

间过长。因此,不能为了提高清晰度而无限地加大透照距离。探伤通常采用的透照距离为400~700mm。

七、常见类型焊缝的透照方法

进行射线探伤时,为了彻底地反映工件接头内部缺陷的存在情况,应根据焊接接头形式和工件的几何形状合理布置透照方法。

1.对接接头焊缝

应根据坡口形式确定照射方向。如图7-11所示,平头对接焊缝(a﹑b)或U型坡口对接焊缝(c﹑d)作一次垂直于焊缝透照就可以发现接头中的缺陷。对于V型或X型坡口对接焊缝(e﹑f),要考虑坡口斜面会出现未熔合现象,因此除了垂直透照外,还要作沿坡口斜面方向的照射。

图7-11 对接焊缝的透照

2.角接接头焊缝

简单角形焊件的透照如图7-12a﹑b所示。对于不开坡口或开单面坡口的平头角焊缝,可沿与垂直板成10°~15°方向进行透照,如图7-12C。双面坡口的角焊缝可沿母材交角中心线透照,见图7-12d。

3.管件对接焊缝(筒体环焊缝)

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管件对接焊缝的透照方法分外透法﹑内透法﹑双壁单影法和双壁双影法四种。

⑴外透法射线源在工件外侧,胶片放在筒体内侧,射线穿过单层壁厚对焊缝进行透照,如图7-13所示。

⑵内透法射线源在筒体内,胶片贴在筒体外表面,射线穿过筒体单层壁厚对焊缝进行透照,如图7-14所示。

⑶双壁单影法射线源在工件外侧,胶片放在射线源对面的工件外侧,射线通过双层壁厚把贴近胶片侧的焊缝投影在胶片上的透照方法称为双壁单影法,如图7-15所示。外径大于89mm的管子对接焊缝可采用此法进行分段透照。

⑷双壁双影法射线源在工件外侧,胶片放在射线源对面的工件外侧,射线透过双层壁厚把工件两侧都投影到胶片上的透照方法称为双壁双影法。如图7-16所示。外径≤89mm 的管子对接焊缝可采用此法透照。

图7-12 角焊缝的透照

图7-13 焊缝外透法

图7-14环缝内透法

a)内透中心法 b)内透偏心法

图7-15 双壁单影法

图7-16 双壁双影法

八、透照厚度差的控制

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并非平行束射线,一般是以一定的辐射角向外辐射,且其照射场内的射线强度分布不均匀,这将使底片黑度分布不均匀。靠近边缘,由于射线强度弱,使其黑度低于中心附近黑度。同时,中心射线束穿过的工件厚度,产生了透照厚度差(△δ=δˊ—δ),如图7-17所示,它也使底片中间部位黑度高于两端部位黑度。若以底片中间部位控制黑度,中间黑度适中,则两侧黑度将会过低而降低图象对比度,位于两端部位的缺陷有可能漏检,尤其横向裂纹缺陷。为此要控制透照厚度比。透照厚度比K定义如下:

K=

式中δˊ—边缘射线束穿过工件厚度(mm);

δ—中心射线束穿过工件厚度(mm)。

实际探伤时,透照厚度比K值按照国家标准选择。

图7-17 透照厚度差

1—射线源 2—工件 3—胶片

九、曝光规范的选择

曝光规范是影响照相质量的重要因素。X射线探伤的曝光规范包括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及焦距等四个参数。其中管电流与暴光时间的乘积称为曝光量。γ射线探伤的曝光规范包括射线源种类、剂量、曝光时间及焦距四个内容。射线剂量反映了射线强度,它和曝光时间的乘积称为曝光量。曝光量决定底片的感光量,即直接影响底片黑度。实际射线探伤中利用曝光曲线进行曝光规范的选择。曝光曲线如图7-18所示。

图7—18 X射线的曝光曲线

第四节焊缝射线底片的评定

射线底片的评定工作简称评片,由二级或二级以上探伤人员在评片室内利用观片灯﹑黑度计等仪器和工具进行该项工作。评片工作包括底片质量的评定﹑缺陷的定性和定量﹑焊缝质量的评级等内容。

一、底片质量的评定

射线照相法探伤是通过射线底片上缺陷影象来反映焊缝内部质量的。底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对焊缝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因此,只有合格的底片才能作为评定焊缝质量的依据。

合格底片应当满足如下各项指标的要求:

1.黑度值

黑度是射线底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射线底片的照相灵敏度。射线底片只有达到一定的黑度,细小缺陷的影象才能在底片上显露出来。

2.灵敏度

射线照相灵敏度是以底片上象质计影象反映的象质指数来表示的。因此,底片上必须有象质计显示,且位置正确,被检测部位必须达到灵敏度要求。

3.标记系

底片上的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应齐全,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象。

4.表面质量

底片上被检焊缝影象应规整齐全,不可缺边或缺角。底片表面不应存在明显的机械损伤和污染。检验区内无伪缺陷。

二、底片上缺陷影象的识别

1.焊接缺陷在射线探伤中的显示

各种焊接缺陷在射线底片上和工业X射线电视屏幕上的显示特点见表7-1。在焊缝射线底片上除上述缺陷影象外,还可能出现一些伪缺陷影象,应注意区分,避免将其误判成焊接缺陷。几种常易发生的伪缺陷影象见表7-2。

表7-1 焊接缺陷显示特点

焊接缺陷

射线照相法

底片

工业X射线电视法

屏幕

种类①

名称

横向裂纹

与焊缝方向垂直的黑色条纹

形貌同左的灰白色条纹

纵向裂纹

与焊缝方向一致的黑色条纹,两头尖细

形貌同左的灰白色条纹

放射裂纹

由一点辐射出去星形黑色条纹

形貌同左的灰白色条纹

弧坑裂纹

弧坑中纵、横向及星形黑色条纹

位置与貌左的灰白色条纹

未熔

合和

未焊

未熔合

坡口边缘、焊道之间以及焊缝根部等处的伴有气孔或夹渣的连续或断续黑色影象分布同左的灰色图象

未焊透

焊缝根部钝边未熔化的直线黑色影象

灰白色直线状显示

夹渣

条状夹渣

黑度值较均匀的呈长条黑色不规则影象

亮度较均匀的长条灰白色图象

夹钨

白色块状

黑色块状

点状夹渣

黑色点状

灰白色点状

球形气孔

黑度值中心较大边缘较小且均匀过渡的圆形黑色影象

黑度值中心较小,边缘较大,且均匀过渡的圆形灰白色显示

均布及局部密集气孔

均匀分布及局部密集的黑色点状影象

形状同左的灰白色图象

链状气孔

与焊缝方向平行的成串并呈直线状的黑色影象

方向与形貌同左的灰白色图象

柱状气孔

黑度极大均匀的黑色圆形显示

亮度极高的白色圆形显示

斜针状气孔

(螺孔、虫形孔)

单个或呈人字分布的带尾黑色影象形貌同左的灰白色图象

表面气孔

黑度值不太高的圆形影象

亮度不太高的圆形显示

弧坑缩孔

指焊末端的凹陷,为黑色显示

呈灰白色图象

咬边

位于焊缝边缘与焊缝走向一致的黑色条纹

灰白色条纹

缩沟

单面焊,背部焊道两侧的黑色影象

灰白色图象

焊缝超高

焊缝正中的灰白色突起

焊缝正中的黑凸起

下塌

单面焊,背部焊道正中的灰白色影象

分布同左的黑色图象

焊瘤

焊缝边缘的灰白色突起

黑色突起

错边

焊缝一侧与另一侧的黑色的黑度值不同,有一明显界限

下垂

焊缝表面的凹槽,黑度值高的一个区域

分布同左,但亮度较高

烧穿

单面焊,背部焊道由于熔池塌陷形成孔洞,在底片上为黑色影象灰白色显示

缩根

单面焊,背部焊道正中的沟槽,呈黑色影象

灰白色显示

电弧擦伤

母材上的黑色影象

灰白色显示

飞溅

灰白色圆点

黑色圆点

表面撕裂

黑色条纹

灰白色条纹

磨痕

黑色影象

灰白色显示

凿痕

黑色影象

灰白色显示

表7-2 焊缝射线底片上常出现的伪缺陷及其原因

影像特征

可能的原因

细小霉斑区域

底片陈旧发霉

底片角上边缘上有雾

暗盒封闭不严、漏光

普遍严重发灰

红灯不安全,显影液失效或胶片存放不当或过期

暗黑色珠状影像

显影处理前溅上显影液滴

黑色技状条纹

静电感光

密集黑色小点

定影时银粒子流动

黑度较大的点和线

局部受机械压伤或划伤

淡色圆环斑

显影过程中有气泡

淡色斑点功区域

增感屏损坏或夹有纸片,显影前胶片上溅上定影液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2.焊接缺陷的识别

对于射线底片上影象所代表的缺陷性质的识别,通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⑴缺陷影象的几何形状影象的几何形状常是判断缺陷性质的最重要依据。分析缺陷影象几何形状时,一是分析单个或局部影象的基本形状;二是分析多个或整体影象的分布形状;三是分析影象轮廓线的特点。不同性质的缺陷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分布特点。

⑵缺陷影象的黑度分布影象的黑度分布是判断影象性质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分析影

象黑度特点时,一是考虑影象黑度相对于工件本体黑度的高低;二是考虑影象自身个部分黑度的分布。在缺陷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几何形状时,影象的黑度分布特点往往成为判断影象缺陷性质的主要依据。

不同性质的缺陷,其内在性质往往是不同的。可以认为气孔内部不存在物质,夹渣是不同于本体材料的物质等。这种不同内在性质的缺陷对射线的吸收也不同,从而形成的缺陷影象的黑度分布也就不同。

⑶缺陷影象的位置缺陷影象在射线底片上的位置是判断影象缺陷性质的又一重要依据。缺陷影象在底片的位置是缺陷在工件中位置的反映,而缺陷在工件中出现的位置常具有一定规律,某些性质的缺陷只能出现在工件特定位置上。例如,对接焊缝的未焊透缺陷,其影象出现在焊缝影象中心线上;而未熔合缺陷的影象往往偏离焊缝影象中心。

三、焊接缺陷的定量测定

在厚壁工件探伤中,为了进一步判断焊缝中缺陷的大小和返修方便,往往需要知道缺陷的确切位置。

射线照相得到的是空间物体在胶片平面上的二维投影图像。缺陷在焊缝中的平面位置及大小可在底片上直接测定,而其埋藏深度却必须采用特殊的透照方法。

1.缺陷埋藏深度的确定

确定缺陷埋藏深度可采用双重曝光法,即移动射线源焦点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对同一张底片进行两次重复曝光,如图7-19所示。当测定缺陷x时,先在A的位置透照一次,然后工件和暗盒不动,平行移动射线源的焦点至B,再进行一次曝光,这样在底片上就得到

缺陷x的两个投影E

1和E

2

,从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计算出缺陷的埋藏深度。

h =

式中 h—缺陷距工件下表面的距离

S—两次曝光时在底片上所得的两缺陷影像之间距离(mm)

L—焦距(mm)

—工件与胶片的距离(mm)

a—射线源焦点从A到B的移动距离(mm)。

如果暗盒很薄而且紧贴工件时,则可取l=0而得:

h=

图7-19 双重曝光法测量缺陷埋藏深度

2.缺陷在射线方向上的尺寸

缺陷在射线方向上的尺寸大小可用黑度计测定。根据射线照相法原理,底片上缺陷影象的黑度越大,说明照射时透过该部位的射线越强,缺陷在射线方向上的尺寸也就越大。一般通过事先制定出的缺陷尺寸—-黑度关系曲线,便可从黑度计上测得的缺陷影像黑度来确定缺陷在射线方向上的尺寸大小。

四、焊缝质量的评定

根据焊接缺陷形状﹑大小,国家标准将焊缝中的缺陷分成圆形缺陷﹑条状夹渣﹑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纹等五种。其中圆形缺陷是指长宽比≤3的缺陷,它们可以是圆形﹑椭圆性﹑锥形或带有尾巴(在测定尺寸时应包括尾部)等不规则的形状,包括气孔﹑夹渣和夹钨。条状夹渣是指长宽比>3的夹渣。

按照焊接缺陷的性质﹑数量和大小将焊缝质量分为Ⅰ﹑Ⅱ﹑Ⅲ﹑Ⅳ共四级,质量依次降低。

Ⅰ级焊缝内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未熔合﹑未焊透以及条状夹渣,允许有一定数量和一定尺寸的圆形缺陷存在。

Ⅱ级焊缝内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三种缺陷,允许有一定数量﹑一定尺寸的条状夹渣和圆形缺陷存在。

Ⅲ级焊缝内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未熔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允许有一定数量﹑一定尺寸的条状夹渣和圆形缺陷存在。

Ⅳ级焊缝指焊缝缺陷超过Ⅲ级者。

1.圆形缺陷的评定

圆形缺陷的评定首先确定评定区,见表7-3。其次考虑到不同尺寸的缺陷对焊缝危害程度也越大,因此对于评定区域内大小不同的圆形缺陷不能同等对待,应将尺寸按表7-4规定换算成缺陷点数。

表7-3 圆形缺陷评定区(mm)

母材厚度T

≤25

>25~100

>100

评定区尺寸

10×10

10×20

10×30

表7-4 缺陷点数算表

缺陷长径(mm)

≤1

>1~2

>2~3

>3~4

>4~6

>6~8

>8

点数

2

3

6

10

15

25

最后计算出评定区域内缺陷点数总和,然后按表7-5提供的数量来确定缺陷的等级。

示例板厚为20mm的对接焊缝,在10mm×10mm评定区内有长径分别为1mm﹑3mm﹑4mm 的三个圆形缺陷。根据表7—4可查得其对应的缺陷点数分别为1﹑3﹑6,评定区内缺陷点数总和为:1+3+6=10,查表7—5可知,该焊缝为Ⅲ级焊缝。

表7-5 圆形缺陷的分级

母材厚度

(mm)

质量等母

≤10

>10~25

>25~25

>25~50

50~100

>100

1

2

3

4

5

6

3

6

9

12

15

18

6

18

24

30

36

缺陷点大于Ⅲ级者

2.条状夹渣的评定

条状夹渣的等级评定根据单个条状夹渣长度﹑条状夹渣总长及相邻两条状夹渣间的距离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

(1)单个条状夹渣的评定

当底片上存在单个条状夹渣时,以夹渣长度确定其等级。考虑到条状夹渣长度对不同板厚的工件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较厚的工件允许较长的条状夹渣存在。因此国家标准规定,也可以用条状夹渣长度占板厚的比值来进行等级评定,见表7-6。

表7-6 条状夹渣的分级(mm)

质量等级

单个条状夹渣长度

条状夹渣总长

板厚T

夹渣长度

T≤12

4

在任意直线上,相邻两夹渣间距均不超过6L的任何一组夹渣,其累计长度在12T焊缝长度内不超过T。

12<T<60

1/3

T≥60

20

T≤9

6

在任意直线上,相邻两夹渣间距均不超过

3L的任何一组夹渣,其累计长度在6T焊缝长度内不超过T。

9<T<45

<2T/3

T≥45

30

大于Ⅲ级者

示例板厚为10mm的对接焊缝,在底片上发现4mm长的单个条状夹渣,按条渣长度占板厚比值的规定,该条渣>1/3板厚,<2/3板厚,应评为Ⅲ级。但标准规定Ⅱ级焊缝条渣最小允许长度为4mm,因此该焊缝应评为Ⅱ级。

(2)断续条状夹渣的评定

如果在底片上不是单个条状夹渣,而是由几段相隔一定距离的条状夹渣组成,此时的等级评定应从单个夹渣长度﹑夹渣间距以及夹渣总长三方面进行评定。

首先按单个条状夹渣,对每一条夹渣进行评定,一般情况下也可只评定其中最长者,然后从其相邻两夹渣间距来判别夹渣组成情况,最后评定夹渣总长。

示例板厚为24mm的焊缝中,条渣分布如图7-20所示,试评定该焊缝等级。

图7-20 条状夹渣的评定

首先评定单渣长度,均未超过1/3板厚(T/3=8 mm),符合Ⅱ级。第二步,由于最长条渣为6mm,则6L=36mm,它与最近邻夹渣间距为40mm。由于它们的间距都小于6L,因此计算其总长4+3+2=9mm,未超过板厚,故可评为Ⅱ级。但在拍摄厚焊缝时,12T长度(Ⅱ级)或6T 长度(Ⅲ级)往往大于底片长度,或者焊缝本身长度<12T(Ⅱ级)或6T(Ⅲ级),这时的夹渣总长可按比例折算,但折算后的数值可能小于单个夹渣的允许长度;此外,在薄板中,板厚也可能小于单个夹渣允许长度,在这些情况下,都可按单个夹渣长度允许值规定处理。

示例板厚为100mm的对接焊缝内两条渣长度均为10mm,间距为50mm,拍摄的底片长度为200mm,如图7-21所示。从单渣长度及间距来评定,该片无疑符合Ⅱ级要求。但在评定总长时,按12T焊缝长度不得超过T的规定,200mm长的底片上按比例折算夹渣总长不得超过16.7mm,而实际夹渣总长为20mm并不符合Ⅱ级片要求。这种情况下,就应按单个条状夹渣长度允许值(Ⅱ级为20mm)的规定评为Ⅱ级。

图7—21厚板焊缝条渣的评定

示例板厚为3mm的焊缝内有如图7-22所示分布的条渣。按12T焊缝长度内条渣总长不得超过T的规定,夹渣总长不能大于3mm,这比Ⅱ级焊缝中允许的单个条状夹渣最小值4mm 还小,在这种情况下,也应按单个条状夹渣长度允许值规定评为Ⅱ级。

无损探伤标准

无损探伤标准 一、通用基础 1、GB 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2、GB/T 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 3、GB/T 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4、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5、JB 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6、DL/T675-1999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二、射线检测 1、GB 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2、GB 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3、GB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4、GB/T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图形)分级 5、GB/T 11851-1996压水堆燃料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 6、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7、GB/T 12604.2-1990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 8、GB/T 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9、GB/T 16544-1996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方法 10、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11、JB/T 7902-2000 线型象质计 12、JB/T 7903-1995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13、JB/T 8543.1-1997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 14、JB/T 9215-1999 控制射线照相图像质量的方法 15、JB/T 9217-1999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16、DL/T 541-19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 17、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18、TB/T6440-92 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 三、超声波检测㈠ 1、GB 1786-1990 锻制圆饼超声波检验方法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1.1 目的 为了保证射线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编制本细则。 1.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材料板和管的熔化焊焊接接头。 1.3 编制依据 1.3.1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 2 检验人员 凡从事射线工作的检验人员,都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资格证。各级别检验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 准备工作 3.1 技术准备 3.1.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情况,包括材料、规格、焊接种类、焊接位置等。 3.1.2 确定检验工作质量等级、检验比例、数量、对接接头焊接质量验收级别。 3.2 现场情况及现场准备 3.2.1 了解被检工件结构,焊口位置、分布等,对位于一定高度的焊口要搭好拍片架子。 3.2.2 检查焊缝外表面:外观是否符合《焊规》规定要求,是否有影响底片评定的因素存在,存在上述问题时,必须纠正后才能进行透照。 3.3 工艺制订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等制订工艺,确定透照方式、投影角度、焦距、曝光参数、象质计指数,还有大管一个口拍几张片、小管几个口拍一张片。以上参数参见具体检验项目的《射线探伤工艺卡》。 3.4 器材 3.4.1 射源或射线机选择 主要根据被检工件的透照厚度及现场情况选择γ射线机或X射线机。 3.4.2 胶片、增感屏及暗盒选择 3.4.2.1 透照用胶片应选用《射规》4.6.1中规定的JI或J2型胶片。胶片在使用前,应对每箱或每盒胶片进行灰雾度的抽查,其本底灰雾度应小于或等于0.3。 3.4.2.2 胶片在裁片、装片、抽片、评片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胶片的划伤。裁纸刀、暗袋、增感屏等应保持清洁和平整,应经常擦拭。在装片、抽片时要轻缓,避免产生静电。要正确持片、不得用手指直接捏住底片表面,防止对底片造成污染。 3.4.2.3 使用金属增感屏进行射线透照时,金属增感屏的材料及前、后屏的厚度应根据不同的射线能量参照《射规》表4的规定选择(具体见《射线探伤工艺卡》)。 3.4.2.4 增感屏的表面应经常擦拭,保持洁净、平整和干燥,以防止产生造成影响底片图像的影像或假缺陷。 3.4.2.5 暗盒尺寸须与胶片及增感屏符合。 3.4.3 屏蔽板

04X射线检测工艺守则

04X射线检测工艺守则

X射线检测工艺守则 QB/HTD04-200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守则规定了射线检测人员应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焊缝射线透照质量等级、检测 方法和检测标准等。 1.2 本守则依据JB/T4730.1.2-2005的要求编写,适用厚度为38㎜以下钢制压力容器和 壁厚大于2㎜钢管对接焊缝的AB级射线检测技术,满足《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1998的要求。 1.3 检测工艺卡是本守则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产品技术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引用标准 JB/T4730.1.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JB/T7902-1999《线型像质计》 JB/T7903-1999《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一般要求 射线检测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JB/T4730.1-200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检测人员 3.1.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 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上岗前应进行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人员工作证。 3.1.2 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 不低于5.0, 3.2 防护: 3.2.1射线防护应符合GB18871、GB16357的有关规定; 3.2.2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 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3.3 设备 3.3.1现使用设备见表1

焊缝射线探伤检验规范R

1.前言 本规范规定了在焊缝透照过程中,为获得合格透照底片所遵循的程序和要求. 2.目的 采用射线的照相技术要求及通过射线摄影的底片来检验缺陷,并对缺陷进行分类定级. 3.适用范围 本规范主要用于本公司及其外协厂碳素钢、低合金钢的对接焊缝及钢管的对接环焊缝的射线透照的检测. 4.参考标准 QA-I-101 焊工培训考核程序 GB3323-82 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 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5.射线透照的一般要求 5.1 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尽量避免射线的直接照射和散射线的影响. 5.2 在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设置安全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 5.3 从事射线探伤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执行. 6.射线透照的技术要求 6.1 焊缝表面的要求: 焊缝需经表面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射线照相.焊缝表面的不规则程度应不 妨碍底片上缺陷的辨认,如咬边,焊瘤等.否则应在射线照相前修整. 6.2 工件的表面应采用永久性的标记作为对每张射线底片重新定位的依据,产品上不适合打印标 记时,应采用透视部位草图或其他标记方法. 6.3 底片上必须有工件编号、底片编号、定位记号等标志,这些标志应离焊缝边缘至少5mm,并应 与工件上的标志相符. 7.射线透照 射线透照的具体步骤和内容应参照GB3323-82 《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或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8.焊缝质量评级 8.1 焊缝质量根据缺陷数量的规定分成四级: 优等焊缝----- Ⅰ级焊缝,焊缝内部不准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状夹渣. 一级焊缝---- Ⅱ级焊缝,焊缝内部不准有裂纹、未熔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 合格焊缝---- Ⅲ级焊缝,焊缝内部不准有裂纹、未熔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 不合格焊缝--- Ⅳ级焊缝,焊缝内部的缺陷数量超过Ⅲ级者为Ⅳ级. 8.2 对于焊缝内部的不同尺寸的气孔(包括点状夹渣)按表1换算. 表1 气孔换算表

X射线探伤仪操作规程

X射线探伤仪操作规程 一、人员要求 1.X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都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Ⅰ级或Ⅰ级以上的射线检验人员资格证书; 2.X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应熟悉所用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各部分作用及相关安全知识 3.X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程序操作X射线探伤机,并对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负责。 二、操作步骤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X射线探伤机操作箱和机头,无任何损坏痕迹以及安装螺丝脱落、电线 破损,方可接上电源。使用条件不符合无损检测仪器说明书要求时,不得使用. 2)根据试件的材料和厚度选取合适的曝光条件。控制探伤曝光条件时,必须严 格符合设备性能要求探伤机定位后,必须与相应定位工具固定栓紧,以免颠翻跌落 2. 开机顺序 1)将X光机出射窗口对准被检工件,注意集光罩与工件被检部分方向一致。 2)用对焦器调整X光机集光罩对准焊缝中心及两者的焦距。探伤机定位后,必 须与相应定位工具固定栓紧,以免颠翻跌落。 3)打开控制器电源开关,电源灯亮,冷却风机旋转,如发现不正常应立即切断 电源,并且及时通知设备部。

3.曝光过程 1)当设置好正确的参数时,按“开”键,此时语音会提示“曝光开始”进入曝 光(延时)状态。 2)如果设置了延时,则进入延时状态。这时语音会提示“延时中,请撤离现场”。 当延时减到0.0后自动进入曝光状态。 3)如果没有设置曝光状态则直接进入曝光状态。 4)曝光状态时只有“关”键有用,其他键无效,这时的时间显示按照您的设定 逐渐递减,当时间减到0.0时曝光结束,语音会提示“曝光结束,休息”,进入到休息状态时,任何键无效。 4.正常关机步骤 1)达到规定曝光时间后,机器自动切断高压输出。 2)关闭电源开关,拨下电源电缆和高压电缆。 3)将各部件按规定整理好以备下次使用。 4)紧急停机: 紧急停车是在X光机发生异常情况或发现有其他人员进入射线作业区,如果设备继续运行势必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时采取的紧急措施。能不作紧急停机的,应尽量避免,紧急停机步骤如下: a.按下红色关机按钮,切断高压输出。 b.切断电源开关。 c.检查并排除故障。 d.作好故障记录。

焊缝X射线探伤施工工艺

焊缝X射线探伤 1、一般要求 (1)射线检测人员 1)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2)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2)观片灯 1)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的要求。 2)观片灯的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亮度以外还包括:亮度的均匀性、外壳温度、噪声、绝缘程度等应满足标准要求。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9400 cd/m2 、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D≤4.0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100000 cd/m2 。 (3)黑度计 1)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 2)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校验一次。校准黑度计用的标准黑度片必须在有效期内,并通过计量部门的鉴定(2年)新购置的标准黑度片只要在有效期内也允许。 (4)增感屏 1)X射线照相和Ir-192射线源时选用铅屏增感屏。 2)Ir-192射线源时铅屏增感屏的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均不能小于0.1mm。

3)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像质计 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 7902的规定,JB/T 7902中未包含的丝径、线号等内容,应符合HB 7684的有关规定。 2)像质计的材料可选择碳钢或奥氏体不锈钢。 (6)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 1)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 2)为防止延迟裂纹倾向射线检测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 (7)辐射防护 1)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2)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时,应按GB1846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作业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2、透照布置 (1)透照方式选择中心法和双壁单影法。 (2)透照时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 (3)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进行控制。焊接接头所需的透照次数可按照透照方式计算确定。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6357—19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和探伤作业场所及有关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的生产和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3 术语 3.1 X射线专用探伤室探伤(以下简称探伤室探伤) 在专用探伤室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3.2 X射线现场探伤(以下简称现场探伤) 在室外、生产车间或安装现场使用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探伤装置对物体内部缺陷进行X 射线透照检查的工作过程。 3.3 探伤室 放置X射线装置和被检物体进行X射线透照检查并具有一定屏蔽射线作用的照射室。 4 X射线探伤装置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4.1 防护技术要求 4.1.1 X射线管头 4.1.1.1 移动式或固定式的X射线装置管头组装体应能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加以锁紧。 4.1.1.2 X射线管头应安装有限束装置。 4.1.1.3 X射线管头窗口孔径不得大于额定最大有用线束射出所需尺寸。 4.1.1.4 X射线管头必须具有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型号及顺序编号; c.X射线管的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 d.焦点的位置; e.出厂日期。 4.1.2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X射线装置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m处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应符合如下要求: 4.1.3 控制器 4.1.3.1 控制器必须安设X射线管电压的通或断、X射线管电压与管电流和照射时间显示装置。 4.1.3.2 工作在固定的管电压或固定的管电流的X射线装置必须在控制器上安设标明管电压或管电流的数值。 4.1.3.3 控制器必须安设高压接通的外部报警或指示装置。 4.1.4 连接电缆 移动式或携带式X射线装置,控制器与X射线管头或高压发生器的连接电缆不得短于20m。 4.1.5 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应注明X射线装置的型号、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与防护性能。 4.2 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试条件

X射线机操作规程完整

X 射线机安全操作规程 型号:XXQ-1005 编号:Q/YX·Z·ZDS007-2003 亚新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探伤分公司

X 射线机安全操作规程 1 开机前的准备 1.1 检查射线机SF6气压是否符合标准。 1.2 确认冷却风扇正常运转。 1.3 在工厂区使用,电网电压波动较大,要接上适合容量的稳压电源。 1.4 所有电缆线不要接触油脂和腐蚀性介质。 1.5 接好电源电缆,确认电源符合要求。 1.6 接好控制电缆,旋牢固定帽;电缆线要理顺,不要系结。 1.7 机器用接地线接地,并不得接触水和腐蚀介质。 2 运行维护保养要点 2.1 新购置的和停用一月的射线机,使用前要按说明书训机。 2.1.1 打开电源开关,将电压旋纽旋至最低值处,30KV。 2.1.2 待准备灯亮,按“高压开关”。 2.1.3 每隔半分钟升一档5KV,如果“KV”灯灭,降一档等半分钟再升档。 2.1.4 定时时间到,必须等相同时间后再送高压。 2.1.5 高压送到所需的值,训机结束。 2.2 机器不得长时间使用 2.3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应达到1:1,休息时间,应使冷却风扇继续转动。 2.4 X射线发生器SF6气体压力低于0.35Mpa时禁止使用。 2.5 使用时注意不要让其工作状态超过规定的各种额定值。 2.6 操作时适当采取延长曝光时间,缩短焦距等措施,以尽量降低高电压。 2.7 当发现工作中的机器有放电声,必须停机检查,确认处理后再使用。 2.8 当保险管熔断应查找原因,不得盲目加大保险丝容量。 3 停机操作

3.1 送高压时严禁停机,关断高压后关上机器电源开关。 3.2 拨下电源电缆、控制电缆和接地线,各种电缆线缠完应放到指定地点。 4 维护保养周期 4.1 使用后应立即擦拭清洁整理,然后放到指定地点。 4.2 停用一月,再用必须训机。 4.3 专责人员至少每三个月进行巡回检查一次并记录。 4.4 每年由公司设备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5 射线机的搬运和保管 5.1 射线机要保存在干燥、常温和通风良好的仪器室。 5.2 电缆线要分别理顺、盘好,悬挂或平放在指定的地方。 5.3 电缆线各接头要用细电线绑牢在电缆线上,禁止随地拖拉或摔打接头和缆线。 5.4 电缆线要防止系结和被重物砸伤。 5.5 射线机搬运要轻拿轻放,防止剧烈震动,立置并阳极朝下。 5.6 控制箱要随机存放或搬运,并轻拿轻放。 5.7 要定期擦拭设备与缆线。 6 操作人员要求 6.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有效相应,方可上岗工作。 6.2 操作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6.3 仪器设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实行包机制。 6.4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处理并上报。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射线检测工艺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等材料制作的锅炉、压力容器及长输管道、钢质储罐熔化焊对接接头的射线透照检测工作。遇有特殊要求,应按相应的标准、规范执行。 2 引用标准 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射线防护 3、1 X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与其它安全防护规定。 3、2 在现场工作人员应随身佩带个人剂量仪、射线个人报警器及防护服。 3、3 带一台射线剂量巡测仪,测定利用现场墙壁房屋及设备选择理想的屏蔽位置。 3、4 拍片现场划定“射线放射区”并放好警戒标记。 3、5 确认工作人员均已完成各自工作并离开辐射区,方可开启射线发生器进行透照。 3、6 每次透照完成后,均应用报警器确认射线就是否停止辐射后,方可进入辐射现场。 3、7 现场作业完成后对仪器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清理现场,撤除警戒标志方可撤离现场。 3、8 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每年允许接受的剂量量为50 m SV。 4 人员要求 4、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射线检测工作。 4、2 射线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并每年检查一次。从事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5586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 X-ray flaw detector safety requirement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为了加强我省X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管理,规范X射线探伤作业,避免恶性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一、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要求 (一)探伤室建筑屏蔽设计 探伤室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辐射防护迷道)的防护厚度应充分考虑X射线直射、散射效应。探伤室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安全措施应具有冗余性、多重性和独立性,其基本要求如下: 1.安全联锁 1)门机联锁 探伤室进出工件大门和人员通道门应与探伤机联锁。即

X射线探伤机的高压控制器与门联锁,关门不到位,高压电源不能启动;高压电源未关闭,门不能被打开。 2)门灯联锁 探伤室内墙、进出工件大门外侧和控制台上应各有工作状态警示灯,并与门联锁。 2.紧急止动装置 在探伤室内墙上应安装多个串联并有明显标识的“紧急止动”开关,该开关应与控制台上的“紧急止动”按扭联动。一旦按下按扭,X射线探伤机高压电源被切断,人员通道门可以从内侧打开。 3.钥匙控制 探伤机的电源启动钥匙与人员通道门的钥匙以及控制台上的钥匙应牢固连接。该串钥匙应与便携式X辐射剂量仪(须具报警功能)连在一起,随操作员进出探伤室。 (三)警告标志 探伤室工作人员入口门外和被探伤物件出入口门外应设置固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箱,控制区边界应设置明显可见的警告标志。探伤作业时,应有声音警

X光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X光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X光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操作人员要按规定穿戴好各种劳动保护用品。 2操作人员需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具有上岗许可证才能操作设备,非本岗位操作人员,禁止的动用本设备。 3开机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各种安全保护设施(包括紧急制动开关,铅房门的联锁装置及各部位的光电开关等),确保其灵敏可靠。认真检查设备周围(传动装置、运输带等)及铅房内有无人或其它物品,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开机。 4x光机校准的电流、电压以及各种规格轮胎检测,所需的电压、电流均已内部设定,操作人员不可擅自更改。 5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必须密切注视设备各部位的运行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机并向有关人员汇报,严禁非工作人员靠近设备。 6严禁非专业人员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与维修人员联系,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停机、断电、挂警示牌、设立监护人、开具作业票。 7设备维修时必须在采取停机、断电、挂警示牌、设立监护人、开具作业票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从主铅房进入,严禁人员从非正常渠道扒门进行铅房内。 8操作人员进入铅房清扫卫生时,必须停机、断电、挂警示牌、设立监护人、开具作业票。 9工作完毕,关闭风、电源,做到人走门锁、灯灭。 10x光铅房探伤室门外应设置警示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射线危险标志,并安装可靠的。 安全联锁装置,防止误照射。 第 2 页共 7 页

11x光铅房探伤室内应保持良好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室内保持卫生清洁,不得堆放杂物。 12x光铅房辐射源发射时不得打开或进入铅室。 13x光铅房放射装置工作时,严禁非工作人员靠近。 14x光铅房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佩带剂量照射笔,并定期测量照射剂量。 15x光铅房射线岗位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16x光工作人员交接班时,要对放射装置的有关情况交接清楚,一旦发生异常,要立即向部门领导、设备管理中心、安环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 为了加强我省x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管理,规范x射线探伤作业,避免恶性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一、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要求 (一)探伤室建筑屏蔽设计 探伤室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辐射防护迷道)的防护厚度应充分考虑x射线直射、散射效应。探伤室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安全措施应具有冗余性、多 第 3 页共 7 页

x射线探伤方法

第三章射线探伤 教学目标: 一、了解射线的的产生、性质及其衰减,了解各种射线检测方法的基本 原理; 二、熟悉常见射线探伤设备及器材,能正确选择X射线照相法设备参数; 三、掌握X射线照相法检测工艺,熟悉底片评定的方法,并能根据相关 标准对焊缝质量进行评级; 四、了解射线探伤防护常识。 一、任务导入: 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可以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其中缺陷的一种无损探伤方法。它可以检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内部缺陷,如焊缝中的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性缺陷。这种无损探伤方法有独特的优越性,即检验缺陷的直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得到的射线底片可用于缺陷的分析和作为质量凭证存档。但此法也存在着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并需要对射线进行防护。 二、相关知识 知识点一:射线的产生、性质及其衰减 1.X射线的产生 用来产生X射线的装置是X射线管。它由阴极、阳极和真空玻璃(或金属陶瓷)外壳组成,其简单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阴极通以电流加热至白炽状态时,其阳极周围形成电子云,当在阳极与阴极间施加高压时,电子加速穿过真空空间,高速运动的电子束集中轰击阳极靶子的一个面积(几平方毫米左右、称实际焦点),电子被阻挡减速和吸收,其部分动能(约1%)转换为X射线, 其余99%以上的能量变成热能。

图3-1 X射线的产生示意图 2.X射线的主要性质 (1)不可见,以光速直线传播。 (2)具有可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如骨骼、金属等的能力,并且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 (3)可以使物质电离,能使胶片感光,亦能使某些物质产生荧光。 3.γ射线的产生及性质 γ射线是由放射性物质(60Co、192Ir等)内部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产生的。 γ射线的性质与X射线相似,由于其波长比X射线短,因而射线能量高,具有更大的穿透力。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γ射线源60Co,它可以检查250mm厚的铜质工件、350mm厚的铝制工件和300mm厚的钢制工件。 4.射线 当射线穿透物质时,由于物质对射线有吸收和散射作用,从而引起射线能量的衰减。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是按照射线强度的衰减是呈负指数规律变化的,以强度的一束平行射线束穿过厚度为δ的物质为例,穿过物质后的射线强度为:为I I=I0e-μδ 式中I—-射线透过厚度δ的物质的射线强度; I0—-射线的初始强度; e—-自然对数的底;

08焊缝射线探伤规程

焊缝射线探伤规程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山东美凯华管道装备有限公司

目录 序号内容页数 1. 适用范围 (3) 2. 人员要求 (3) 3. 表面准备 (3) 4. 辐射源与能量 (3) 5. 识别和位置标记 (3) 6. 增感屏 (4) 7. 胶片类型和牌号 (4) 8. 射线源至工件的最短距离 (5) 9. 像质计 (6) 10. 透照技术 (6) 11. 散射线屏蔽 (6) 12. 胶片的暗室处理 (8) 13. 射线照相质量 (8) 14. 射线照相的验收标准 (8) 15. 报告 (9) 附录1 全部射线照相的验收标准 (10) 附录2 局部射线照相的验收标准 (11) 附录3 射线报告 1.适用范围

1.1 本规程按ASME规范第Ⅰ卷、第Ⅴ卷第Ⅷ卷第1分册及ASME B31.1要求提供了射线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 1.2 本检验规程适用于检验厚度为5/64英寸(2mm)~4英寸(100mm)的钢铁焊缝中的缺陷。 2.人员资格 2.1 按本规程进行射线照相检验的人员,必须按山东美凯华管道装备有限公司无损探伤人员资格鉴定和证书颁发实施细则进行资格鉴定。 2.2 拍片人至少有Ⅰ级资格证书、评片人至少有Ⅱ级资格证书。 3.表面准备 3.1 焊缝表面应无肉眼可见的缺陷。 3.2 可使用适当的机械方法修磨焊缝表面的不规则,使其不至于遮蔽缺陷或与缺陷相混淆。 4.辐射源与能量 4.1 本规程所使用的射线源(设备)或与其相当的设备(见表1)。 表1 设备 4.2 任何射线照相技术中所使用的辐射源能量必须达到本规程的黑度与像质计 的要求。 5.0 识别和位置标记 5.1 每张射线照相上都应印有工厂代号“MECHWAY”、产品令号、焊缝号、底片号、厚度、位置和拍片日期等标记,这些标记应离焊缝3/16英寸(5mm)以上。 5.2 符号“R”用作返修照片的标记,并以“1”、“2”等表示返修次数。 5.3 识别和定位标记在底片上的位置见图1。 5.4 位置标记必须放在工件表面上,而不能放在暗盒上。 ⑴单壁透照时的位置标记放置如图1。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汇总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 1.0目的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就是指导射线检验人员正确的进行检验工作,规则中包括射线检测设备和器材及射线的技术参数选定、现场检验步骤、射线安全防护、暗室cv处理以及最终的底片评定等内容。 2.0 射线检验范围 射线检验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如焊接件、铸、锻件)、非金属材料及组合件等内部质量的检验。本规程规定2-100mm母材厚度钢熔化对接接头焊缝的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方法。 3.0 人员资格 从事射线检验的人员应持有ABS、中国船检、DNV或其他机构颁发的射线检验二级资格有效证书。 4.0 管理职责 4.1 设备管理责任 为了正确使用和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顺利完成射线检验工作,设备应有专人管理负责,设备的进出有登记,领取设备,必须有管理人员签字,同时还要有安全员签字。设备在运输及现场运作过程中,应有工作主管负责。设备发生事故,应填写在运转记录中,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4.2 射线现场作业管理者职责

现场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由主管负责统一指挥,其对安全、工作质量负责。 4.3 暗室的管理职责 暗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自动洗片机操作规程操作,随时注意自动洗片机的运转情况,严格调试控制显、定影温度和烘干温度,检查显、定影的补充情况,以及辊子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随时停机检查处理。手工冲片装置等应精心使用和保管显、定影的化学药品,按规定必须要有质量合格证明,应按规定的比例和顺序配制显、定影液。胶片不应大量存放暗室,应随用随领,以防变质。暗室红灯应调整适当的亮速,以防底片产生附加灰雾度。 4.4 评片职责 具有II级及以上资格的检验人员才能评片,评片人应在了解射线照相操作人员所提供的实际操作情况及参考图纸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底片评定,然后签发射线报告,评片人员应对评定的底片和报告负有责任。评片报告、档案资料应按年、月,按一定的编排顺序装订成册归入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一般底片和档案资料报告等技术文件存期为5年,压力容器方面的底片和技术文件资料为7年。 5.0 工艺规程 5.1 射线检验设备和器材 5.1.1 X射线机 可选用X射线机表1所示

最新射线探伤检测工艺

1.1.1.1.1.2 射线探伤检测工艺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JT 作业指导书酒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 JT/NDT.001:2009 X射线探伤检测工艺 X-ray Detector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2009-11-01发布 2009-12-011实施 酒泉市特种被检验所发布

射线探伤检测工艺 1适用范围 1.1 本检验工艺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制造、安装、在用检测中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1.2 与锅炉、压力容器(固定式、移动式)及压力管道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检测。 2检验依据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3]248号 2003年8月8号 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2005年11月1日 JB/T 5075—2004《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用金属增感屏》 HB 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 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 JB/T 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 18465—2001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T 19384.1—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1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 酒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 2009-11-01批准2009-12-01实施

无损探伤工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无损探伤工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无损探伤工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探伤仪器及附属电气设备线路,要绝缘良好,外壳应 可靠接地。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 2射线探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和定期检查身 体。 3射线探伤工作地点应设置围栏和警告 4γ射线探伤时,应速用速撤。探照时,应用机械操 作,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射线源。 5X射线探伤,应有铅防护屏或其他防护措施。暴光 前,操作人员应背离X光机“窗口”,暴光应待人员撤至 安全区后进行。 6超声波一起通电后,禁止打开防护盖,防止高压电伤 人。

7荧光探伤,应戴防护眼镜。工件上的荧光粉、显现粉,禁止用手直接触摸。配制着色探伤剂或筛取荧光粉、磁粉、显现粉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图的制作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图的制作 1.目的 对作业设备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的制作作出要求,以确保检测时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承建的压力管道及场站施工中所使用的X射线探伤机设备。 3.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 SY4056—93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4792—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JB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4.职责 4.1由无损检测责任人对其所使用的x射线探伤机制作曝光曲线。 4.2无损检测责任人员根据设备、胶片、增感屏和其他条件编制工艺卡,负责曝光曲线制作

过程的质量控制。 4.3探伤人员按照X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要求对阶梯试块进行透照和暗室操作,并正确记录 原始数据。 5.曝光曲线制作方法和阶梯试块的要求 5.1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曝光曲线是在机型、胶片、增感屏、焦距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曝光参数(固定Kv、改变mA.min或固定mA.min,改变Kv)透照由不同厚度组成的钢阶梯试块,根据给定冲洗条件洗出的底片所达到的某一基准黑度(如为1.8或2.0),来求得KV、mA.min,T三者之间关系的曲线。 5.2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所用阶梯试块的要求 所使用的阶梯试块面积不可太小,其最小尺寸应为阶梯厚度的5倍,否则散射线将明显不同于均匀厚度平板中的情况。另外阶梯块的尺寸应明显大于胶片尺寸,否则要作适当遮边。 6.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制作过程

6.1绘制D-T曲线, 采用较小曝光量,不同管电压拍摄阶梯试块,获得第一组底片。再采用较大曝光量,不同管电压拍摄阶梯试块,获得第二组底片。用黑度计测定获得透照厚度与对应黑度的两组数据,然后绘制出D—T曲线图。 6.2绘制E—T曲线 选定一基准黑度值,从两张D—T曲线图中分别查出某一管电压下对应于该黑度的透照厚度值。再E—T图上标出这两点,并以直线连接即得该管电压的曝光曲线。 7.曝光曲线制作过程的质量控制 7.1对曝光曲线所用阶梯试块的要求 7.2在绘制D—T曲线时采用较小和较大曝光量的选择。7.3暗室底片处理 7.4底片黑度的测定 8.记录和曝光曲线图的要求 8.1在对试块进行透照和底片黑度值测定过程中应作好原始

射线探伤工艺标准

射线探伤工艺标准

目录 1适用范围 (44) 2编制依据 (44) 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 (44) 4检验程序 (44) 5焊缝外观检查 (45) 6检查比例和合格级别 (45) 7划线标号及钢印标记 (45) 8透照方式 (46) 9像质计及放置位置 (47) 10布片定位 (47) 11标志 (47)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我公司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中的射线探伤工序。 2 编制依据 本工艺依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劳动人事部[1007]276号文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及JB/T4730.1~4730.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等标准法规编写而成。 3 对探伤人员的要求 3.1从事射线探伤人员,必须持有省级或市级劳动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评片和签发应由Ⅱ级人员进行。 3.2 RT人员在实施透照检验前,必须了解有关监察规程条例,标准和技术文件,明确探伤要求和探伤范围,并熟悉被检部位的规格、材质、品种、类别及其安装工艺和焊接工艺。 3.3按工艺规定要求进行射线透照、暗室处理和底片评定,加强工作责任心,确保工作质量。 4 检验程序 4.1锅炉安装所需探伤的管子(¢159~¢32)对接焊缝须经焊接检验员检验合格后,由焊接检验员开出探伤委托书,随安装工艺流转卡一起送交探伤室。 4.2每台锅炉安装的管子对接焊缝的底片均须有初评、复评程序。 4.3需要返修的焊缝,由评片员开出返修通知单,按下列程序传递:一次、二次返修: 探伤人员-焊接检验员-焊接责任人-焊工-焊接检验员-相片-评片-交质检科归档。

三次返修: 探伤人员-焊接检验员-焊接责任人-质保工程师-焊工-焊接检验员-相片-评片-交质检科归档。 4.4探伤合格后,由评片员开出合格通知单,经责任人签字后,交出报告。 5 焊缝外观检查 5.1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平滑过渡。 5.2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无裂纹、气孔、弧坑和灰渣,否则应在探伤前加以修正。 6 检查比例和合格级别 6.1管子对接焊缝,外径大于159mm,100%RT,合格级别Ⅱ级。 6.2工作压力≥0.1MPa但小于3.8MPa的管子,其外径≤159mm时应至少抽查接头数的10%。 6.3对于额定蒸发量≤6t/h,且额定蒸气压力≤1.6MPa的锅炉,锅炉给水管道可不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外径≤108mm的锅炉蒸汽管道可不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探伤(采用无直段弯头的除外)。 6.4受压管道和管子对接接头做探伤抽查时,如发现有不合格的缺陷,应做抽查数量的双倍数目的补充探伤检查,如补充检查仍不合格,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全部对接接头做探伤检查。 外径≤159mm,管子环缝25%RT,合格级别Ⅱ级。 7 划线、编号及钢印标记 7.1用记号笔划出被检焊缝所有透照部位的中心线,管子环缝均由中心线,按

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开机前应仔细检查机器是否正常,预热冷却是否正 常,必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方可开机。 2、开机前仔细检查高压连锁装置、报警器、警灯、警 铃是否正常,在一切正常下方可开机。 3、开机前要确保除控制室操作人员以外的人离开现 场,打开警报装置,关闭好探照室门。 4、机器工作前必须清理射线探照室外部人员,严禁有 人在探伤室外逗留,并在车间门口张贴警示告示,写明探 伤时间、完成时间。 5、机器操作时,控制室内应不少于两人,并按说明书 进行操作。 6、操作中发生连锁报警及其它故障时,必须通知有关

部门排除故障方可工作,故障排除前停止工作。 7、每次拍片后,间歇五分钟,待有害气体散后,方可再次进入探伤操作室。 8、探伤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新调入的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并经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9、工作完毕,机器冷却15分钟方可关机,关好水、电源、火源方可离开现场。 10、清理工作场地,做到干净安全,文明生产。 11、严格按《射线探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2、射线检测人员应具备经有关部门培训后颁发的资格证,持证上岗,且资格证在有效期内。 13、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 14、应重视曝光室防护条件的建设,曝光室的射线泄漏量应经过有关监察部门测量。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

编号:SM-ZD-61571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射线探伤作业安全标准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1 射线探伤管理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 射线探伤工作原则上只能在夜间进行。 ? 射线探伤工作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射线探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探伤结束后,必须清除现场所有带放射源的设施、材料,并告知相关人员解除警戒。 1.2 放射源储存 ? 放射源储存地点必须经过当地环保部门审批。 ? 放射源储存室或设备必须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屏蔽设施。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设置醒目的“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 放射源库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便于密封源存取;并

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 放射源储存地点应有防火、防水等防灾措施,有报警、连锁等等保安措施。 ? 放射源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 ? 反辐射源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 放射工作单位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密封源设备防护性能及安全设施检验,如发现污染或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妥善保管归档。 1.3 射线作业防护 ? 放射工作单位在每次作业前,都应根据密封源的数量和活度计算空气比释动能率(mGy·h-1),放射源为X射线的,公众警戒区域范围为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4 mGy·h-1的范围;放射源为γ射线的,公众警戒区域范围为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2.5 mGy·h-1的范围。 ? 射线工作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戒标志,夜间光线不明处设置警示灯,重要交通路口或通道应有专人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