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1].doc

北京林业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1].doc
北京林业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1].doc

中长期发展规划

北京林业大学

二〇〇五年十月

目录

一、学校发展现状 (1)

(一)学校办学历史 (1)

(二)学校发展现状 (2)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6)

(一)学校发展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发展机遇 (6)

(二)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8)

三、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思路 (9)

(三)战略目标 (10)

四、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措施 (13)

(一)坚持质量立校理念,搞好人才培养工作 (13)

(二)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加强学科建设 (15)

(三)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6)

(四)加强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17)

(五)全面推进国际化 (19)

(六)建设具有北林特色的大学文化 (20)

(七)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办学资源配置 (21)

(八)加强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23)

(九)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25)

附件:北京林业大学发展现状一览表 (27)

北京林业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6-2020)

为了抓住本世纪头20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为林业高等教育提供的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实现学校新的历史跨越——建设成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等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2006—2020)

一、学校发展现状

(一)学校办学历史

北京林业大学原名北京林学院,于1952年由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业大学森林系合并建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科。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2年国务院批准本校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2月由国家林业局划转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同年6月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2月进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高校行列。2001年1月,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211工程”“九五”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2003年“211工程”“十五”建设项目通过国家立项。2004年5月通过教育部试办研究生院转正评估,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高级人才,包括11名两院院士和

数十位省部级领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专家和管理干部,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我校始终位居排头兵地位。

(二)学校发展现状

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各项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一个单一的林科专业院校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等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经、文、法、哲相结合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截至2004年12月底,全日制在校学生15987人,其中本科生12832人,研究生1895人,专业硕士847人。设有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园林、生物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工学、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理学、外语、自然保护区、高职、成人教育14个学院。形成了以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为主,包括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现有40个本科专业(连同专业方向共计50个),林学、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学等专业在国内外享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声誉。拥有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1990年以来,取得了包括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奖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园林专业11名学生先后在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中获金奖,并有1名学生在国际建筑师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大奖。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33个,硕士点55个,还有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和风景园林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4个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至今,获得3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学科门类涵盖了8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现有森林培

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国家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植物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22项,科研经费总计达1.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项;335篇论文被SCI 等三大检索机构收录,论文发表年递增率在30%以上。形成了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木本花卉等优良品种研发为龙头的高新技术成果推广体系。其中三倍体毛白杨技术受到朱镕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视和关怀,拨专款进行研究和科研推广。

——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并有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等多个专业研究机构。近年来,结合所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学研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和巩固了100余处教学科研基地,其中山西吉县、方山、太岳山,青海大通,宁夏西吉,北京大兴、密云,河北廊坊、威县,重庆缙云山等基地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

——截至2005年8月,专任教师达到88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95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610人。教师中61.2%来自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重点培养对象人选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5人。在国际学

术机构担任理事、执委、委员以上职务的教师有20多人,在国内二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有130多人。教师中,有1人获何梁何利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7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6人被纳入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7亿余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数490件,价值6900万元。近年来新建和改建本科教学实验室69个。建设了现代化教学网络体系,50%以上的教室实现了多媒体化,多媒体教室达73间,座位数达9007个。新建的图书馆纸质藏书达120多万册,10多个数据库在校园网上运行,购置了大量电子文献。建成“千兆骨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紧缩双核心的数字校园网络,网络用户近20000人。

——学校现有各类校舍建筑面积66.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0.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6.4万平方米。近5年完成基建面积26.5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19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4.7%,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校园”和“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2004年底校园规划调整方案获国管局批准,建筑容积率提高40%。妙峰山教学实习实验林场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级风景区。

——学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授予十几名外国学者名誉教授,每年聘请1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讲学。2000年以来,共举办了21次国际学术会议,执行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接待外国专家学者近千余人次,接收留学生500多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2002年成立国际学院,2003年实施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培养草业科学专业草坪管理本科生项目,已有80名学生进入该培养项目学习。

此外,学校与武警部队、中国林科院、国际竹藤中心、中国科学院、林干院等单位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和科教合作。参与发起成立了北京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

——近年来,学校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机关精简机构,院系设置趋于合理。实行“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岗位津贴发放制度,教职员工的待遇有了较大提高。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实行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新的用人制度,推动了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加强经费预算管理,实施财务公开,财务管理不断规范,年经费收支规模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后勤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后勤服务总体服务水平居首都高校前列。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实行校务公开,1999年被中国教育工会授予“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北京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工会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模范教职工之家”和全国“模范教职工之家”。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加强党的宣传思想教育;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创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德育工作格局。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保障学校发展大局。获得了“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北京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单项奖”、“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团委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经过几代北林人的努力,学校已经具备了适度的办学规模和相对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较强的办学优势,为加快发展步伐,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学校发展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发展机遇

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人才竞争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资源与其拥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要求我国必须突破人口资源和环境制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坚持依靠科技和人才,通过自主创新以强国力,促进科技发展以济民生,使科学和技术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国家提出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

基地,聚集人才的战略高地,承担起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经过1999-2003年超常规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提前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从扩大规模,转移到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上来。国家明确了“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八字方针,提出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集中力量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这是党和国家为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批重点高校现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水平和实力的竞争已成为当前高校竞争的新特点。

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标志,我国林业建设进入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加快构筑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加快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使林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成为林业建设的重要使命。国家林业局明确提出坚持走科教兴林、人才强林的道路,全面实施“363人才强林与科教兴林计划”和系列配套计划。新时期的林业建设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校巩固优势学科领域,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历史机遇。

(二)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我校经过5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办学实力有了显著提高,学校已经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等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学校正处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转型时期。面对未来的发展,学校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学科优势还不够突出,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的贡献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改革有待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转型时期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科学研究重大成果少、科研经费总量偏小,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不高;在队伍建设上,中青年大师级人才缺乏,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够,措施还不够得力;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求;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还不适应现代大学的要求;校园浓厚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优良的学凤、教风和校风还需要精心培育;办学空间和经费投入与学校的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教育资源不足而又未能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办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思想和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等。对于困扰和制约学校发展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制定对策,有效地加以解决。

三、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质量、结构、特色、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优化办学条件为保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将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二)发展思路

1.坚持质量立校理念。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合理的办学结构;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搞好教学改革,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

2.实施特色兴校战略。以特色学科建设为重点,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培育和扶植新的特色优势学科,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局面。使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大部分学科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力,若干学科和一批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

3.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集聚一批高层次的创造性学术队伍和优秀学术团队,形成一支以知名学者为代表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优秀教学科研人才队伍。

4.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跟踪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搭建创新平台,组织创新团队,

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由此带动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5.加快国际化进程。建立更加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形成更加开放的办学格局,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6.大力建设大学文化。通过大学精神、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提升文化品位,营造崇尚学术,探求真知的学术氛围和特色校园文化,为提高办学水平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7.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实验实习基地、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物质条件。

8.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深化管理改革,形成层次清晰、科学规范、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9.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三)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特色和优势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若干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将学校建成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等学科为特色,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2.阶段目标

根据总体发展目标以及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学校未来15年发展的三个阶段目标是:

(1)第一阶段(2006—2010年):

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的转变。

人才培养方面,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数发展到45个,在校本科生控制在13000人以内。积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提高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在校研究生达到5000人,其中博士生1000人,硕士生30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000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增加到6~7个,博士点增加到40个,硕士点60个。

学科建设方面,在加强现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争取新上2-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力争6个左右特色学科在国内显著领先,1-2个优势特色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科学研究方面,新上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经费达到8000~10000万元/年;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争取2700~3200篇/年;取得几项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专任教师达到1300人,其中固定编制1000人。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78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600人。争取新增院士1名以上,新增多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

(2)第二阶段(2011—2015年):

实现从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人才培养方面,本科专业设置数发展到50个,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在校本科生总数稳定在13000~15000人。建成国内高水平的研究生院,研本比达到1:2左右,在校研究生7000人,其中博士生约1000人,硕士生约40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约2000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增加到8~10个,博士点45个,硕士点70个。

学科建设方面,争取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达到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达到10个,力争3~5个优势特色学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科学研究方面,争取新上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8~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达到10000~12000万元/年;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争取3500~4000篇/年。推出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队伍建设方面,专任教师达到1700人,其中固定编制1200人,流动编制600人。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100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660人。形成一支学术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

(3)第三阶段(2016—2020年):

实现创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等学科为特色,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人才培养方面,争取25个以上本科专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校研究生8000人,其中博士生约1000人,硕士生约50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约2000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增加到10~12个,博士点50个,硕士点80个。

学科建设方面,在突出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发展和充实非林学科,加大对环境学科的建设力度,使其成为新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学科。争取建成10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和10~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成门类多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多学科体系。

科学研究方面,建成4~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一大批校级重点实验室和若干个产学研基地。科研经费达到13000~15000万元/年;科技论文发

表数量争取5000~6000篇/年。

队伍建设方面,专任教师达到2000人,其中固定编制1400人,流动编制600人。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1200人,其中固定编制72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720人。培养10名左右大师级的学术领军人物、5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10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学术骨干。

四、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措施

(一)坚持质量立校理念,搞好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实现人才培养的质量、特色、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1.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本科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和创新,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严格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调动教师、学生教与学的内在积极性,建立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继续开展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名师建设工程。加强理科生物学基地建设。以学科为依托强化教研室和本科专业委员会建设,夯实基层教学和学术组织的基础,支撑本科教学建设和改革。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三者联动机制,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力度,确保生源质量和就业率处在全国农林院校前列和北京市平均水平以上。

2.加强教学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打破现有格局,根据不同的教学功能重组和整合全校教学实验室,推进本科教学实验室中心化管理,组建系列的功能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水平。加大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新兴学科、新设专业实验室的投资,使之达到国内同类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加大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实验林场的实习实验设施和条件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作为教学实习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巩固和利用好现有的教学实习基地,拓展新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

3.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积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创办高水平的研究生院。按照高层次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要求,以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与培养模式。

建立完善的动态课程体系、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强化学科和导师的作用,优化培养过程,以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为依托,增强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力争出更多的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

4.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着力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

继续扩大专业学位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逐步建立符合林业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有北林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通过建设和完善培养基地,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培养一批优秀师资,出版发行专业学位教材,保证授课质量和保证论文质量,抓好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三个专业硕士点的建设。抓好高校师资

的学位培养的教育。抓住机遇,力争尽快创办MPA、MBA教育,适应林业生态建设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需要。

成人教育要紧跟人才市场的变化,重点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及时调整专业,建立健全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要不失时机地发展远程教育,使远程教育达到一定的规模。

(二)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服务能力,出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的基础。以“强化特色、突出重点、构建体系”为思路,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增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科的总体实力和水平。

1.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重点,增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以“211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在保持并扩大现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的同时,加强森林经理、林业经济管理、森林保护、植物学、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建设,使其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加强草业科学、机械设计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等学科的建设,使其达到省部级重点学科水平。高质量完成“211工程”“十五”项目验收,确保“211工程”“十一五”立项建设。

2.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具有北林特色的学科体系。

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巩固、提升已有的重点学科,改造传统学科,拓宽学科口径,努力建设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林业、森林灾害预测与控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

控制工程、艺术设计学等学科,继续保持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一级学科的优势,并力争在博士点一级学科上有所突破。扶植新兴学科,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以组建林业生物学科群、环境生态学科群、城市园林学科群、林业资源学科群、林业工程与信息学科群、经济管理学科群等六个学科群为切入点,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多学科体系,形成以林业和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哲等学科相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多科性的学科体系。通过学科体系建设形成一支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学术队伍,造就大批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高质量科技成果,促进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增强学科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三)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积极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好、活力强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1.集聚一批高层次的创新型学术队伍和优秀学术团队,造就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结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加大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人才梯队的建设,尤其是加大对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推行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采取特殊遴选措施,选聘特聘教授,落实特聘教授的特殊岗位津贴待遇。继续实行优秀教师奖励计划,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争取产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和“长江学者”,积极培育院士后备人选。

2.多措施并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多方面吸纳优秀博士后、博士和国外留学人员补充教师队伍。设

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和创新的专项经费,积极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基地研修,进行重点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使研究生学历,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逐年提高。优化学缘结构,选聘重点高校、科研单位博士到校任教,使非本校毕业的教师达到70%以上。根据师资队伍规模的实际,适当提高兼职、外请和外聘等流动编制比例。进一步提高专职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优化师资结构。

3.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优化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

构建以业绩为核心,知识、能力、品德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对教学、科研、品德、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继续实行教师聘任制,按需设岗,聘约管理,强化考核。积极稳妥探索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新思路。

(四)加强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属性,是带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增强办学实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科技工作要使学校的科技水平有显著提高,学术影响力有明显提升,科技工作条件有根本改观,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1.确定重点研究领域,实现研究新突破。

进一步明确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重点加强资源培育、资源保护与生态系统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和人居环境、生物质

材料与能源、林业经济和政策、林业装备与信息化、生态文化等八个领域的研究。选准突破方向,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研究水平,力争在6~7个特色和重点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个优势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以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形成6~7支具有较强攻关能力的创新团队,实行滚动淘汰管理,增强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争取进入教育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行列,并争取产生2~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和“长江学者”。

3.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野外科研基地和试验台站建设。

落实“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整合资源,调整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和布局。加大投入,改善科研技术装备,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开放体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突破。

努力构建适应学科发展、布局合理、支撑能力强的野外科研基地和试验台站。切实加强生态定位站建设和现有野外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与外界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扩大野外科研基地和试验台站的覆盖范围。

4.争取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出更多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围绕国家和林业建设需求,结合学校特点,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争取和申报工作。争取在“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请中取得新突破,积极利用与地方和企业的联合争取各类横向课题,保障科研项目数和总经费逐年提高,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每年增加科研经费800~1000万元。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北山小学地处李沧区政府所在地。学生来源于夏庄路以西、中心广场以北、京口路以东、大村河以南及部分东西大村庄居民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情况不一,受教育程度不同。十几年来,北山小学以其较为出色的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学校现占地亩,建筑面积2990平方米,共21个班,11个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及各种配套室13个,在职教师53人,在校生94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43人,专科10人,高级教师25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教学能手3人,市优秀专业人才4人,区级教学能手6人。 青岛北山小学是一所文化积淀深,名师、英才济济的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青岛市红旗大队”、“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优秀数学教研组”、“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电化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依法执教示范学校”、“青岛市课外文化活动示范学校”、“青岛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全国助残先进单位”。

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肯于钻研、锐意进取、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全校53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学历以上100 %。学校领导班子老中青三结合、观念超前、锐意进取、敢于争先。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素质精良、业务精湛。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在一批省、市级教学能手、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坚持“求真、求实、求新、求进”,逐步形成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本,生以成才为本”的办学特色。我校以教育科研为龙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承担着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形成了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造就了一支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科研的创新体系,学校的教学质量受到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具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为先导、以改革求发展”,用创造的教育培养创造的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帮助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满怀信心的走向明天,把学校办成了培养学生聪明才智的学园、发展兴趣爱好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

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树木学》整理

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树木学》 绪论 1.概念: 园林树木:凡适合在园林中应用的、用于绿化和观赏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 2.我国园林树木资源特点: ①种类繁多(我国是世界园林植物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植物种类世界第三,种子植物超过25000种,乔灌8000, 有“花卉王国”“世界园林之母”) ②分布集中 ③特点突出(1.多季开花的种与品种多;2.早花种类及品种多;3.珍稀黄色的种类与品种多;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3.中国特产的园林树种:在中国有许多植物是世界他处所无而仅产于中国的特产科、属、种。 如,银杏,金钱松属,水杉属,鹅掌楸,水松属,梅花,金钱松,银杏,珙桐,桂花,牡丹,木香,栀子花,南天竹…… 活化石(孑遗植物):水杉,银杉,鹅掌楸,水松,穗花杉 第二章.园林树木分类 1.列举自然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的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2.人为分类法(填空,举4~5种实例)

●⑴按观赏特性分类: ①观花类 ②观叶类 ③观姿类(雪松,老的白皮松,棕榈类) ④观果类(腊肠树,佛手) ⑤观干类(红瑞木,白桦,竹子) ⑥观根类(板根(木棉)、膝根、气生根(榕树)) ●⑵按园林用途分类 ①园景树(独赏树):凡是在园林中应用的作为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效果。 如:金钱松、鹅掌楸、雪松、南洋松、银杏等 ②庭荫树:指栽培在园林绿地中,取其绿荫为主,兼顾观赏的树木。 如:七叶树、悬铃木、榕树、樟树、银杏等 ③行道树:栽植在街道两旁,为人和车辆提供遮荫,同时美化街景的树木。以乔木树种为主。 如:国槐、银杏、芒果、榴莲、榕树、洋蹄甲、七叶树 ④花果树 如:山桃、榆叶梅、迎春、玉兰、金银木、山楂 ⑤垂直绿化树 如:紫藤、凌霄、地锦、常春藤、金银花等 ⑥绿篱树 花篱(连翘),果篱,彩篱(洒金榕、金叶女贞),刺篱(枸骨、十大功劳) ⑦木本地被树:园林中用于对裸铺地面或斜坡进行覆盖的树种。高度50cm以上。 如:地锦、五叶地锦、山荞麦、金银花、平枝栒子、铺地柏、沙地柏、偃柏等 ⑧工矿绿化树

最新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工作总结参考范本最新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xx小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不算悠久,但紧跟管理区教育发展步伐的学校。学校有一批淳朴乐学的学生和一支有一定专业水平敬业重教的教师队伍。现在原有办学基础上,结合管理区教育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引起的生源变化,在全国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和管理区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下,特制定我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础与现状 (一)外部环境 1、学校基本状况 位于屈家岭管理区xx办事处的xx小学始建于1973年,前身为总参五七干校红卫学校。改交地方后校区包括xx中小学,属于完全义务教育学校,XX年管理区在何集建立第二初级中学,xx学校中学部并入何集二中。现学校占地面积30亩,有6个教学班,学生近150人,教职工16名。 2、教育发展背景 面对屈家岭管理区创建“工业强区,做活生态文化旅游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管理区教育局组织学习并着力推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制定了《屈家岭管理区XX年工作要点》。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立足于我区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理性思考和设计如何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成为办事处百姓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另外,管理区教育局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因此,我们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充分考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融入我校的发展规划中。

3、社区状况 为支持三峡移民工程,管理区移民办公室对xx办事处布局结构调整,学校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各级领导对学校发展高 度关注,社区、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很高,管理区领导和教育局领 导多次到校现场办公,关心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工程进度,现在学校教 学区、活动区、生活区总建筑面积24360平方米,拥有篮球场、标准 停车棚。同时学校正在逐步配齐各类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 生的学习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现在学校与办事处没有人员分配、经费发放等直接管理权责,办事处无工矿企业,现学校办学除财政开支外,所有费用需要自筹, 生源减少,学校经费一直存在一定困难。另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在管理 区最西端,且夹在钟祥长滩镇和罗集镇之间,生源极不稳定。学校学 生绝大多数来自农工家庭,部分家长素质较差,多次出现不能尊重家 校协作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养成教育上存在较大困难。 (二)内部条件 1、教师结构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6人(含在编因病待休教师1人、后勤专职1人,聘请教师4人,资教生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4人,占在岗 教师的87.5%;小学高级教师7人,占在岗教师的50%;40岁以下的教师9人占在岗教师人数的64.3%,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目前,学校已基本 形成了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有3名,占 在岗教师的21.4%。

北林园林植物拉丁文

1.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2.红草五色苋Alternanthera amoena 3.五色苋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 4.雁来红Amaranthus tricolor 5.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 6.雏菊Bellis perennis 7.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 tricolor 8.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9.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 10.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11.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12.蛇目菊Coreopsis tinctoria 13.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 14.锦团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var. heddewigii 15.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 16.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17.银边翠Euphorbia marginata 18.花菱草Eschscholtzia californica 19.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20.霞草Gypsophila elegans 21.麦杆菊Helichrysum bracteatum 22.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23.非洲凤仙Impatiens sultanii ×I. holstii 24.地肤Kochia scoparia 25.香雪球Lobularia maritima 26.紫罗兰Matthiola incana 27.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28.花烟草Nicotiana sanderae 29.虞美人Papaver rhoeas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历年分数线

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改革调整考试科目 一、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 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宋老师解析: 1、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考研今年分为三个方向:01风景园林、02:园林植物03:风景园林。各专业方向的专业一均为“风景园林基础”,专业二为各自方向业务课。 2、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7:1(竞争比较激烈) 3、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0%-70%)+复试成绩*(50%-30%)各项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 4、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针对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开设的考研辅导课程包括:专业课小班课程·一对一课程·视频班·定向保录班·复试保过班。近年来北林风景园林硕士的录取考生中,近1/3均出自育明教育的相关考研辅导课程。 (北林考研资料、考试经验、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叩叩:二四五九、六二二、四七七)二、风景园林基础考研指定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 《西方园林》郦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中国林业出版社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林考研资料、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 三、风景园林硕士考研真题分享(育明考研辅导中心)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1年综合理论真题 中西方园林史部分 一、填空 1、上林苑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 2、东京四苑有______、______、金明池、宜春苑 3、伊斯兰园林以______的园路把整个园林______ 4、英国率先打破规则式园林的是______,真正开始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是______ 5、法国规则式园林在文艺复兴后期真正摆脱______,开始了______ 6、古希腊园林形式分为宫廷园林、庭院、______、______ 7、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的设计趋势是______、______ 8、静宜园景区分为______、______、和别垣 9、拙政园中跟荷花有关的景点有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卡西诺 2、桃金娘宫 3、封闭式结园 4、张南垣 5、姑苏台 三、简答题 1、简述兰池宫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的地位 2、简述清末园林史的特点 3、简述雷普顿的造园风格 四、论述题 图文并茂的结合北京三个皇家园林说明一池三山的一式多样 (北林考研资料、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电话:①③⑥/④①②③/①④⑨⑥) 四、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课考研笔记分享 一、与园林规划设计相关概念 1、园林的概念 “圜”或“園”:字组成的含义为:“口”表示围墙(人工构筑物);“土”表示地形变化;“口”是井口,代表水体;“衣”表示树木的枝杈。从这个“圜”字可以看出园林的含义——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典范创造。 林: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自评报告 (2007年5月) 自评报告目录: 一、规划实施基本情况及基本评价 二、规划主要任务实施和完成情况 三、规划实施主要体会和存在问题 四、今后三年主动发展的有关说明 一、规划实施基本情况及基本评价 2004年初,《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并由市教育局及有关专家论证和同意后正式实施。2005年学校进行了年度和中期评估。同年底,学校开始制定《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根据当时学校升格高职校的具体情况,对2006年的工作作了适当调整,也为从2007年开始的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作了较充分的准备。2007年2月,学校开始进行三年主动发展实施情况的总结性自我评估,校四届九次教代会审议并通过了《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自评报告》。学校总结性评估,重点是学校的发展目标推进过程、规划达成度和今后的发展潜能,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对策,不断提升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的主动和谐发展。 根据总结自评,学校的基本评价是: (一)学校对三年发展背景分析和形势把握是正确的。地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决定了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也影响着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构想和学校办学体制模式的改革。从我市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资源又面临着新一轮整合,这对我校进一步做大、做

强、做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我国就业矛盾突出和应用技能型人才严重供应不足等现状,学校强调技能和就业为学校的主要价值取向,提出要培养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面对发展优势,学校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开拓创新图发展,求真务实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 (二)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办学思路明确而坚定。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确立了永远“领先一步”的发展思路,树立了“为学生创造价值,为教师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要求严、学风好、基础实、技能强”的办学特点,构建了让学生充分选择分流的“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了人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创立了“责任、奉献、理性、进取和影响力”的教师精神,倡导了“因为我的存在而让学生感到幸运”的师德风尚,培育了“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学生“新三自”能力,建立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民主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营造了学府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交融的学校环境等。 (三)学校规划实施工作的措施扎实有力。学校实行在“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引领下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行政部门、专业系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的作用,通过民主管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根据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情况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并逐步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学校于每年初,根据规划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及实施计划,并将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制定年度计划之前,各责任部门的年度自评同时进行,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部门和学校的自我评估报告。每年的暑期,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研讨会上,还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阶段小结和研讨,并提出相关要求。根据学校升格后发生的具体情况,学校对原规划的办学目标和办学要求作了及时的调整。 (四)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三年中,学校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本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让每一位学生享受良好教育,给学生充分选

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瓦岗小学学校三年(2016-2018)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新的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学校自主发展步伐,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特制定学校近中期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我校位于镇政府北2公里、瓦岗村西100米处,占地面积5530平方米,是一所农村小学,为二层教学楼。学校6个教学班。学生近几年稳定在200左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校现有教职工1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历提高率80%。 (二)发展优势 学校经过长期艰苦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了长足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在新课改背景下,“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已在学校教职工中形成共识,“学校在和谐中发展,教师在协作中进步,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2、积极开展学校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3、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过程化、具体化,校本研究走向正规化,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以德治校取得明显变化,人性化管理唤起学校谋求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是师资流动与政策变化都难以削弱的优势; 4、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已经形成。几年来,认真实践为学生众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着力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大教师积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形成了我校教师独特的教风,从而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在近几年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面临问题 通过对以往工作的总结,确认了学校发展中蕴藏的潜在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无视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总结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总结 开拓育人新环境建设和谐新校园,怎样对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作出总结?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总结1 近三年来,学校在区教育局的关怀和指导下,本着“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积蓄了一定的办学实力。现将近三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完善管理制度。学校修订完善了《XX小学重大事项的操作规程》《XX小学校务公开公示制度》《教代会制度》等规章制度。实施了教师岗位聘用制、绩效工资改革、校务公开制、教代会等制度。本着“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的原则,遵循凡事有程序、凡事有负责、凡事有检查的工作准则开展各项工作。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保证了三年发展规划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 2、优化管理网络。三年来,学校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与不断提高,积极寻找打破学校发展“瓶颈”的“发展点”和“杠杆点”。推行走动式管理,全面提升了管理品质。XX 年初,学校改变了原有的中层管理架构,对“一办六部”的部分中层管理岗位进行了公开竞聘、择优上岗。在此基础上,学校梳理原有管理架构,完善岗位职责,做到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现在构成了一支 12 名校级领导、18名中层干部、6名年级主任、90名班主任的管理网络,形成了“分层管理、

部门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3、抓好管理队伍。严格执行《党政班子人员工作守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等有关制度和规定,充分发挥党员、 干部的表率作用。各层面的干部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落实一条线、蹲点一个组、深入一门学科,及时掌握教学、教研一线的第一手资料,与教师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每学期实行工作反馈和群众考核制度,促使干部学会反思,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构建了讲团结、懂业务、聚人心、善服务的优质管理团队。 学校围绕三年发展规划,拓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品质,使教育研究更加贴近师生、贴近教育教学实践,充分发挥了教科研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师生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1、课堂模式优化教学策略。在认真研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创设情境自主尝试→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运用迁移评析反馈→目标检测总结反思”为主要流程的“引探”课堂教学模式。模式以生活为基础,以兴趣为支点,以自主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逐步建立起情景式教学课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此模式被评为“扬州市优秀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市中小学优秀教学模式论证会上交流。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您现在的位置:→八中概况→学校简介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作者:校办点击数:27205时间:2010/12/612:36:58 (2009年9月——2012年8月) 上海市第八中学创办于1861年,前身是“清心书院”,历经140多年的沧桑巨变,无论是建校之初的“清心”、“敦品”、“励行”的校训,还是近现代史上在校学生积极投身于关心国家民族的救亡建设运动中,还是现在日臻完美的“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办学理念,都为这所百年老校注入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她内涵深厚而又活力充盈. 一、学校办学成效分析 过去三年,我们坚持以《上海市第八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06年9月~2009年8月)》统领学校工作、以科研引领学校发展战略;以规划中确立的总课题《做人与求知整合的学校教育模式实验——高中阶段的实践与探索》为抓手,努力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以《高级中学增效减负的实践性研究》、《依托师生共同社团,促进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探索有效校本研修,促进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等三项课题为载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努力完成各项既定的目标.通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三年规划的目标基本达到的三大标志为: ——市文明单位6连冠荣誉的获得,表明学校这阶段的整体工作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

——作为统领《规划》实施的实验主课题之一的《高级中学增效减负的实践性研究》市级课题行将结题,并形成了专著,即将出版,表 明实验活动基本完成. ——《学校管理手册》编订完成并颁行,表明学校进入了规范化 科学化运行的良性轨道. 三年扎实而稳固的工作成效奠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形势的挑战与要求,为了更好推进素质教育和落实 二期课改精神,学校制定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指针.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建设“经 典黄浦”,打造“精品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培养具有“真善美”高品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做人与求知”相 互融合的育人目标.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着力提升学校发展的软 实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色学校. 在“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努 力培养具有“真善美”高品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三、总体目标

三年规划总结

水丰路小学分校(2008~2010)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总结 ——以人为本,谋求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学校概况 水丰分校是一所普通小学,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309名。教职工32名,专职教师30名(含挂编、外借1.5人),四十五岁以下教师24人,占学校教师总数的80%,全校教师平均年龄40.3岁。在岗教师全部达到规定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比例达到96.7%(另一名老教师为中师生,为60年以前出生),其中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63%左右,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为60%。 2008年3月,杨浦区教育局对水丰路小学分校党政班子作了调整,任命姚菊华同志为校长,张敏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当时学校开始着手制定新三年规划,鉴于新领导班子刚刚形成,学校现状还不了解,前两个月一边翻阅资料、访谈教师,一边开始着手编制新三年规划寻求新发展。本着“稳定和谐、夯实基础、不断进步”思路,制订了“以人为本,谋求学校的内涵发展——水丰路小学分校三年发展规划(2008年—2010年)”。于2008年6月学校召开了五届十次教代会,讨论修改并通过。 三年来,学校从师资基础不尽人意,生源相对薄弱的一所普通小学成为上海市无烟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杨浦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杨浦区档案工作先进、杨浦区(2008—2010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良好单位,杨浦区文明单位等。这一切荣誉的背后凝结着的是所有水丰分校人不甘人后,锐意进取的精神,昭示着所有水丰分校人坚持科学发展,务实创新的信念。正是由于水丰分校学校精神,让学校在短短三年中朝着成为具有良好管理、良好师资、良好质量,得到社会、家长认可的学校方向前行。 这次能接受杨浦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学校办学规划的督导评估,令人振奋、催人奋发。我们梳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认真总结,由全体教师讨论修改并经六届六次教代会审议通过,向上级领导作如下汇报。 二、目标执行情况 (一)三年规划的总体目标 学校成为具有良好管理、良好师资、良好质量,得到社会、家长认可的学校。 教师成为师德良好、观念先进、教有成效、团结向上、自我更新型的教师。 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合格小学生。

2016_2019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

镇原县平泉镇赤马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6—2019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善”为办学理念,以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为主线,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为策略,以积极参与,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精神和作风,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局面。 二、学校基础 建校以来,学校围绕“真、善、美”的办学宗旨,建立了“求真、求实、求新”的校训;“文明、诚信、奋发、快乐”的校风;“勤学好问、团结合作、刻苦钻研、快乐创新”的学风;“敬业乐业、热忱教育、严谨教学、热爱学生”的教风;还树立了“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学生观和形成了“求真的知识世界、求善的人文世界、求美的心灵世界”。学校以校本教材竹竿舞为办学特色,先后被市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学校的称号。 三、总体目标 “发展是硬道理”。在未来的三年中,学校必须紧紧抓住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特色的发展目标,坚持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办学特色是学校灵魂,发展是学校的方向。经过

三年的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目标,在校园里都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成为高质量、有特长、和谐发展和会审美、会创造美;讲文明、讲诚信、讲奋发、讲人格、讲品位、讲奉献的一代新人。努力使学校在学生思想素质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发展、艺术特长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学校教育科研的持续推进、质量的稳中见长方面达到社区范围内的“第一方阵”行列;使学校成为学生高兴、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社会声誉较高的平泉镇文明单位。 一、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2、总体目标: (1)争创行为规范示范校; (2)争创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校; (3)德育工作有创新、有成效、有示范、有辐射,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3、分学年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 整体目标——锻造一支职业道德最好、文化水平最高、业务能力最强的教师队伍。 三年:班主任队伍中至少有1人以上镇级骨干。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考研真题解析及讲解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考研真题及解析 一写出下列植物的拉丁学名(10分) 木香紫薇 牡丹蚊母树 刺槐白桦 樟树木棉 金钱松杉木 香雪球桔梗 花毛茛千屈菜 假俭草二月兰 苏式凤仙朱顶红 巢蕨令箭荷花 二基本概念15分 城市树种规划 植物生态因子 酸性土树种 温室花卉 促成和抑制栽培 三填空 将紫丁香、迎春、石榴、南天竹按耐荫程度由强至弱进行排列

具有肉质根,不耐土壤积水的树种有、、、。观春华秋实的树种有、、、。 诗词中填上植物名: 一夜落,天下尽知秋。 一路山花呈锦绣,清溪倒挂。 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可自播繁衍的一、二年生花卉有、、、 。 6、在花镜设计中,开花时可以形成竖向线条的花卉有、、 、。 7、铺设法建立草坪时,主要形式有、、、 。 四、请写出下列树种的主要形态识别要点8分 1、白皮松 2、梅 3、银杏 4、槐树 5、广玉兰 五、简述草花露地播种的基本过程及技术要点。8分 六、何为行道树?其应具备哪些条件?分析你所在城市应用的两种行道树,说明其优缺点。12分 七、试述菊花依自然花期可分为哪几类?说明它们花芽分化及开花对温度和日照长短的要求。(12分) 八、拟在你学习(工作)城市,设计一个生态效益好、景观质量高的专类园(如牡丹园、月季园、松柏园),说明你是如何考虑的(设计思想)。(20分)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7学年——2019学年)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内涵发展,推进学校品牌建设,牢牢把握今后三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根据《桐乡市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2017—2019学年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东方学校是2005年经桐乡市教育局批准的一所新居民子女学校。学校地处桐乡市区内,交通方便,环境优美。 学校目前在校生2000多人,41个教学班。教职工116人,专任教师10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98人。学校以育人为宗旨,“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欢乐的童年!”,“人品教育”是我校努力打造的品牌。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现状 1.学生素质明显提升。 学校注重“轻负担高质量”,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 每一年的“庆六一”、运动会、母亲节、科技节学生踊跃参加,硕果累累。 2.品牌建设初显成效。 学校注重特色创新和品牌建设,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3.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不断充实我校教师队伍,教师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学科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4. 深化了校园文化建设需。 近年来,学校基于传承与创新,形成了以“养正”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相对成熟,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不断增强。 第三部分: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办学思路,面对机遇和挑战,通过“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思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味”,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科学管理,用心育人,结合学校办学愿景和实际,使学校发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创建让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新居民学校。

最新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最新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办学条件 学校是深圳市远恒佳教育集团辖属的十三个办学实体之一,含小学龙华中英文实验、初中、高中部,集走读、接送、住宿为一体的全日制民办学校。 学校自XX年5月创办,XX年12月被评为深圳市一级学校,XX年3月,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XX年,获深圳市民办优质规范学校奖。 学校设校长1人、副校长3人,各部门主任、副主任9人,学校党支部、工会班子齐全。有教职工198人,其中专任教师128人(含兼课行政),职工70人。目前在册学生1834人,43个教学班。 (一)有利条件 1.品位优势: 集团董事长是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教育家验,从事教育工作25年,有XX年的民办教育经验,集团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证明了董事长的教育理想、社会责任、高瞻远瞩、办学能力和实力。校长为中学特级教师,从事中学教学24年,分别在公办重点高完中担任过教学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区教科所副所长,曾在全国讲学。集团董事长和校长的对教育的热爱执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品味优势。

2.管理优势: 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决定了体制和机制的灵活优势,8年的办学积累,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为学校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硬件优势: 学校设有网站和视频广播网,教室全部配齐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理、化、生、科、电脑、美术、体育、书法、音乐、图书、阅览等功能场室齐全,各类教学设备设施基本完善。 4.服务优势: 学校设有走读、接送、住宿三种就读形式,为家长提供多种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家长需求。 (二)面临困难 1.教师问题 ⑴教师流动性:由于公民办教师的待遇差距以及民办学校之间教师待遇有一定差距,教师因待遇而选择学校,流动性较大,要形成稳定优秀的教师团队有一定难度。 ⑵教师现实性:由于民办学校教师归宿感不强,更看重当前工作量和的待遇,缺少自己专业成长的长久打算,工作被动应付,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缺少对教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动力,要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有较大困难。 ⑶教师适应性:由于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新招聘的教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和不同性质的学校,在教育理念、思维习惯、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自考园林树木学历年试题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自考园林树木学历年试题

园林树木学 4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单选(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苏铁的拉丁学名为下列选项中的 A.Cycas pectinata B.Cycas revoluta C.Cedrus atlantica D.Cedrus deodara 含笑的拉丁学名为下列选项中的 A.Michelia alba B.Magnolia liliflrora C.Magnolia denudata D.Michelia figo 鹅掌楸的拉丁学名为下列选项的A.Liriodendron tulipifera B.Liriodendron chinensis C.Cinnamomum camphora D.Cinnamomum cassia 红瑞木的拉丁学名为下列选项中的

A.Cornus alba B.Deutzia scabra C.Wisteria sinensis D.Robinia pseudoacacia 臭椿的拉丁学名为下列选项中的 A.Cotinus coggygria B.Rhus chinensis C.Ailanthus altissima D.Toona sinensis Acer palmatum的中文名称是下列选项中的 A.鸡爪槭B.元宝枫C.茶条槭D.三角枫 Albizia julibrissin的中文名称是下列选项中的 A.合欢B.枫香C.茉莉花 D.桂花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的中文名称是下列选项中的 A.银杉B.水杉C.云杉 D.落羽杉 Prunus persica的中文名称是下列选项中的A.杏B.梅C.李D.桃Cercis chinensis的中文名称是下列选项中的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森林培育(090702) Silviculture(090702) (一)学科简介 森林培育学科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林学类学科点之一,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三期“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学科是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是“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核心支撑学科,是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支撑学科,拥有“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及生态系统研究”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学科拥有一批价值数千万元仪器设备,研究条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教授和尹伟伦教授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学科有教师16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学科承担大量国家科技支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课题等各级科研项目。 长期以来,本学科以油松、落叶松、栓皮栎、侧柏、杨树、板栗、榛子、蓝莓等树种为重点研究对象,在速生丰产林培育国家发展战略、立地分类及适地适树理论、林木需水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林木种苗培育理论与技术、混交林及树种间相互作用机制、困难立地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速生丰产林水肥管理、重要经济林树种培育、多功能生态公益林抚育、城市森林培育、林木栽培生理等方面取得国内外瞩目的成果。 学科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在林业、环保、园林、科研、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森林培育、经济林培育与加工利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市林业等的技术管理与研发、教学与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能够掌握扎实的森林培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调研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独立获取知识和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系统培养,学生应成为能够胜任森林培育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复习笔记

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复习笔记 其他园林 1、中央政府的衙署园林 多有山池花木点缀,个别还建置独立的小园林。 2、公共园林 多以亭为中心、因亭而成景的邑郊公共园林。 长安城内开辟的公共园林有三种情况: ①利用城南一些坊里内的岗阜——“原”; ②利用水渠转折部位的两岸而创为以水景为主的游览地 ③街道的绿化 ●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 南北宋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 ●宋代历史成就 1、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资本主义因素已在封建经济内部孕育。 2、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例:建筑和园林方面的发展。 3、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刺激文人士大夫的造园兴趣,园林规划设计趋于清新、精致、细密。 4、中唐以后,诗词在内容和风格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5、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除传统的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外,品茶、古玩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 ●宋代皇家园林 宋代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其造园的规模和气魄不如隋唐、但规划设计较精致。东京:(现代的开封) 一、城规方面 规划模式沿袭北魏、隋唐的皇都模式。 共有三重城垣:宫城、内城、外城,每重城垣之外围都有护城河环绕。 二、皇家园林 东京的皇家园林只有大内御苑和行宫御苑。

(一)大内御苑代表作:后苑、延福宫、艮岳。 例:艮岳 兴筑于北宋晚期政和七年,宣和四年建成。京城的东北部。先经过构图立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 1、园林性质:人工山水园。 2、造园艺术成就 ①筑山:园林掇山构思奇特,精心经营。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西边的万松岭为侧岭,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水体与万岁山呼应。 筑山特点:主宾分明、远近呼应,体现了山水画论的“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 ②置石经过优选的石料千姿百态,因此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 ③理水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等。 ④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植物品种丰富,包括乔、灌、藤本、水生、草本、药用、果树等等。 ⑤建筑园林建筑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布局大部分从造景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点景”、“引景”和“观景”的作用。 ⑥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 2、根据各种文献记载: ①艮岳是以山、池作为园林的骨干,但欣赏景点的位置设在建筑物内,因此这些建筑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风景的观赏点,具有了使用与观赏双重作用。 ②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使艮岳构园得体,精而合宜。如依山势建楼,有依翠楼,降雪楼等。沼池有洲,洲中植梅或植芦,亭、榭隐于花树之间,形成隐露的庭园景色。 ③艮岳的营建,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有艮岳这座全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园林假山之最,更有众多反映我国山水特色的景点;它既有山水之妙,又有众多的亭、台、楼、阁的园林建筑,它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宫苑,成为宋以后元、明、清官苑的重要借鉴,而元、明、清的宫苑也是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山水宫苑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二)行宫御苑 代表作:景华苑、琼林苑、宜春园、玉津园、金明池、牧苑等。著名的“东京四苑”指琼林苑、玉津园、金明池、宜春苑。

三年发展规划年度目标达成自评报告

三年发展规划年度目标达成情况 陈家顶小学 2013.11

三年发展规划年度目标达成情况 一、队伍建设 【目标达成情况】 1.教师的学历层次有较大提升,专科率达72%以上。 2.学校重视师德管理,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师德考核合格率达100%。 3.学校重视后备干部培养,已有2名年轻干部走上管理岗位。 【未达成情况及原因分析】 1.教师年龄偏大自学动力不足,未达成目标。部分教师正在参加专科、本科的自学进修。 2.学校将教师个人发展与专业成长相结合,骨干教师正在培养中。 【成果及亮点】 1.青年教师成长快速,在各项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中受到好评。 2.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问题与思考(下一年度达成目标的主要打算及措施)】 1.加强研讨,加强学习,组织好各项培训活动,促进队伍建设。 2.实行精细化管理,完善奖惩体制,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3.邀请专家指导,专业引领,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示范辐射作用。 二、德育工作 【目标达成情况】 1.强化管理,细化操作。 学校日常德育管理坚持抓实抓细,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少先大队部制定了学生行为习惯阶段性养成目标,细化目标,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针对性强,措施扎实有效,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少先大队部还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考核班级工作,每日一检查,每周一小结,评选行为规范示范班级,对存在的问进行反馈、整改。

并让学生参与行为规范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通过学生间的互相监督、互相竞争使他们达到更好的自我教育目的,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2.建设队伍,提高能力。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队伍,班主任工作也是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重点,因此,我校注重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做到培训规范化、系统化,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定目标。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通过例会向班主任传递最新的德育信息与方法,请优秀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经验介绍。组织教师参加班主任培训,注重优秀班主任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带动、促动一批青年班主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理论培训、优秀班主任评选等活动,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思想教育水平,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3.注重延伸,增强合力。 我校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力量,强化德育效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点一线管理制度。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选举新一届家委会委员,共同商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未达成情况及原因分析】 部分学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水平有待提高。 1.家长不能科学地教育孩子,要么教育缺失,要么过度溺爱,孩子的行为放任自流。 2.少数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德育队伍不能形成合力。 3.部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成果及亮点】 1.陈西乐老师被评为平度市“先进的与个人”。 2.王晓梦被授予“青岛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问题与思考(下一年度达成目标的主要打算及措施)】 1.加强常规教育,从点滴做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