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 专题学习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 专题学习
20世纪末,我们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整个世界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信息化时代或称“知识经济”时代,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世人面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都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要解决十多亿人口的生存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坚决实行经济、社会的转型,加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沉重的人口负担逐步产生人口红利,并进而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使我们国家能抓住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机遇,实行跨越式发展,争取尽早进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家行列。
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适应国际与国内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场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步骤,也是新时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举措。
社会的进步要求语文课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与文化的积累、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专题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部分,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有什么样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学、什么样的基础教育。我们以往的语文课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说我们在课程目标上,存在着知识技能取向的问题;课程内容上,我们还比较的“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结构比较单一,学科之间也缺乏沟通和联系;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机械地训练;课程评价唯分数、重选拔;课程管理主要是中央集中管理。当时的几句顺口溜对这些弊端有一个很好的概括:“教育观念落后,育人实效不够;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课程评价滞后;课程管理一统,课程改革必行。”为了使我们语文课程能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在2001年我们国家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语文课程改革是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语文

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语文课程功能的定位
关于语文课程的定位,一方面要考虑语文课程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一方面要研究外部对语文课程具有什么样的要求,两方面结合起来,确定在当今社会发展大趋势下语文课程的位置。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本国的国情和特点出发,提出了适应当今时代的培养目标,其要点是:在课程及其实施的全过程中渗透德育,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积极的探索精神、善于动手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能力;能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生活,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具有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和创业意识,包括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具有多重概念。其一就是育人的功能,二是培养学生理解和利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概念,三是汲取民族文化,了解多样文化的概念。用一句话来概括,语文课程就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做人。
就课程的特点来看,语文课程必须高度关注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课程内容包含语言、文字及其作品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方法、策略等。然而,学习运用口头和书面的语言,不可能纯粹讨论语言、文字结构和运用规律的问题,运用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活动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有学者所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以及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学到了语言文字,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内容。语文课安排学生阅读,

学习语言表达的形式,学生同时还学到了其他方面的知识,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也会在阅读中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事实上,学生和其他各领域的人们一样,进行大量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作品的内容,为了增长知识、获取信息、获得审美享受,而不是作为语言学家、写作学专家和语文教学的专家去阅读。他们在为表达内容而阅读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是黏附在一起的,所以表达内容的价值导向应该纳入语文课程的功能系统。语文课程要关注表达的形式,也要关注表达的内容;不能只关心表达形式,也不能抛开表达形式去大谈表达内容。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语言文字的知识和运用规律,又要关注表达内容方面。
在语文课程定位方面,我们还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地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就是语文素养,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是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调整和整合的结果和需要,体现了语文课程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体现,既包含了在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包含了对人才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的要求。
2.语文课程的目标结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前言中说: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这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加强了整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各学科都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从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而言,则应该使本学科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这样的目标系统,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目标与内容的调整、拓展、丰富。知识和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系统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螺旋上升的。在构建目标系统的时候,我们贯彻了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思想。在实现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年段地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程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我们这样来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我们又从横向设计了语文课程的结构,规划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特别是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第一次进入到我们的视野,进入到我们语文的课程。我们在规划这五方面课程内容的时候,注重加强语文课程的内部联系,就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之间的联系。我们还注意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加强语文课程和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想象世界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3.语文课程的学习方式与评价改革
这一轮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变革学习方式,与此相应,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也随之进行大力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规划课程的时候,我们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重读书、重体验、重积累,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教学上,则要努力培养探究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创设与教育内容、教育规律、学生经验相吻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探究的动机和自信,紧扣本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开创师生互动、开放的教学局面,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与反馈。
评价非常重要,它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指挥棒的作用。在课程标准里面我们有意识地弱化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了评价的激励和反馈的功能,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评价的改革,来推动我们教学的改革。在教学评价方面,坚持立足于从综合素质的角度考查学生在本学科课程的学业水平,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和过程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业考试的命题,强调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经验。
专题二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哪些成效?
回顾十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我们认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过去的十年中,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参与教师对语文课程教学问题的研讨,去查看语文教师的教案、论文、教学反思或教学札记,我们都会听到、看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感染熏陶作用

”、“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表述。这些现象表明,语文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逐渐融入到语文教师日常的工作中。
2009年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9000多名初中和小学的学生、4300多名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教师问卷的结果统计中,我们也可以直接看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程度。统计结果显示,93.6%的小学教师和95.4%的中学教师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学会做人的过程。85.6%的小学教师和84.7%的中学教师认为,自己最大的愿望是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变得更爱学习。98.4%的小学教师和97.9%的中学教师认为,学习内容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99.0%的小学教师和98.3%的中学教师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地学习,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95.6%的小学教师和93.1%的中学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向教师提问。92.9%的小学教师和89.6%的中学教师认为,尊重学生的意见、进行民主管理是重要的。97.3%的小学教师和95.7%的中学教师认为,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可以说,经过十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已经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熟悉和认同,并且逐渐融入一线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2.课程内容改革取得明显的成绩
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就是教教科书,以课本为中心。现在我们把综合性学习纳入到语文课程内容体系中,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课程内容上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广泛地开展儿童阅读,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里来,甚至进入到语文课程里面来,使儿童阅读课程化。拿小学来说,课标提出的课外阅读量6年不少于145万字。各地方老师们在执行时做得还是很好的,在这方面许多地方,有很好的经验。课程内容上的第三个重要变化是语文教科书的改革。在课程标准倡导的四个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编写了许多版本的有改革精神的多样性的语文教科书。教材不仅好看了,内容也更新了,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现代意识。比如小学的教科书就增加了许多儿童文学的内容,第一次把综合性学习引进了教材。各个版本的实验教材都大量地更新课文。教科书的编排也有不同程度的多样化的改革,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在编排上强化导学和练习的系统。在呈现方式上,切合儿童和学生的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力求做到生动、直观、活泼。
3.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

式得到初步的转变
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除了以课本为中心,还有两个“中心”,一个就是以课堂为中心,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相对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与认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艰难,也更为重要。经过十年的语文课改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那种“满堂灌”的讲解少了,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强调诵读领悟的多了;以教参中的解释作为唯一正确解释的少了,尊重学生的理解,强调通过阅读讨论、分享交流生成对文本的合理解读的多了。注重积累,培养语感,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
随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为学生所熟悉和掌握。新课程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言语活动经验,而这种活动经验,更多的时候不是靠老师单向地向学生传递的,而是靠学生亲历亲为,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地去积累,不断地去组织和优化的。有一位老师讲《诺曼底号遇难记》,这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个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词叫亲近文学。面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没有像传统阅读教学那样强调记叙文的环节和要素,而是让学生对于文学有一个感受,从而热爱这种文学。这位老师先创设了一个情境,然后分小组探究四个问题。第一小组作为乘客布朗的化身,概括地介绍一下诺曼底号遇难的全部经过,学生要完成这个问题就必须去读书,然后筛选信息,提炼概括,还得把它整合成一段连贯的文字,还得把它表达出来。第二组负责的问题是,你认为在这个事件中,诺曼底号应当承担责任吗。于是学生把两艘船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诺曼底号不承担责任,为后边感悟船长的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第三组假扮水手,回答的问题是,面对猝然而至的灾难,你眼中的哈尔威船长是如何沉着应变,以身殉职的。第四组同学完成的任务是,哈尔威船长让你深深震撼的地方是什么,要求从文章至少找出三处关键的语句。这四个核心问题带动了整个文本的解读,初步感受文学形象,感受作品的情节,通过四个问题全部都完成了。
4.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考试评价对教学实践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很多人都把考试称为“指挥棒”。改革语文考试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发挥考试评价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改进的功能,积极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是近十年语文考试评价

改革的重要内容。
回顾十年来语文考试评价的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对语文课程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仅从2004年以来中考纸笔测验试卷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到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的初步成效。
从2004年起,语文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试卷从测试材料的选择上,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热点、地方文化特色、传统文化内容、学校校园生活都成为创设测试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情境因素,体现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测试的内容上看,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基本价值追求。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成为考查的内容。更加关注对学生实际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恰当运用语言;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文本信息并联系个人经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重视学生多角度地理解问题,侧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的体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重视学生有创意地表达等,都成为考试内容的重点。从测试题型上看,零碎烦琐、死记硬背的题目越来越少,题目的综合性、开放性明显增加。刻板的命题作文越来越少,通过话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的则越来越多。简单唯一的评分标准越来越少,依据学生不同的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以及思维水平、采用分级赋分的评分标准越来越多。所有这些变化,对语文教学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5.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语文课程的活力都在逐渐增强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年间,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少实验区的教师和学校领导做了大量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意识逐渐增强。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成为许多教师课程开发的重点。调查显示,有69.6%的学生表示“老师会安排专门时间让我们介绍自己在课外读的书”。不少中小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古代诗文鉴赏、书法等列入校本课程,有的学校还建立了汉字文化学习网站。随着各实验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语文课程基础性及其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得更为明显,语文课程的活力也明显增强。
专题三 从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有哪些问

题需要我们进一步下大功夫?
语文新课程得到广大语文教师高度的认同,新课程实验激发了教师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但是,对新课程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有一个过程;新的理念和方法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需要实验和创造,需要有一个过程;彻底摆脱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惯性,对原有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继承和发展,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加之,考试评价的配套改革不能及时到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行为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影响着教学。因此,实验过程中老师们遇到很多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积极地面对,也需要在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中给予很好的解答。
1.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没有被普遍采用
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还没有被普遍采用,课程标准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有的地方并没有真正领会。从实施的层面来看,非常不均衡。有一些地区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有的地区对这个精神的实质并没有完全领会,还存在着拼命做题,题海战术的局面。这个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旧观念在作怪,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也有各级教育部门、教研部门的原因,他们的观念没有转变,他们在用旧的一套管理教学,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往往用一张卷子测成绩,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结果学生就多练习,多做题。
但是,作为当代的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的欠缺是不可回避的。很多老师对新课程理念领会得深,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不理会外在的阻碍,他不怕各种检测,反正学生是肯定做得好的,他有他的底气。我们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板子不能只打在老师身上,但是老师要重视这个问题,需要特别重视学生读书,落实“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学生阅读趣味与品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建立相应的指导、考核和管理制度予以保障,提供必要的阅读资源支持。
2.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特点和目标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三维目标理解和把握的偏差,不能正确处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三者有机融合,而是简单地处理成相加关系,把隐性目标、长远目标与显性目标、即时性目标简单并列。新课程倡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倡导语文课程性质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有些老师依据这些理念设计教学的时候,变成了工具与人文的简单

相加。如一节课,前半段围绕着文本的解读,学习工具性的内容,后半段再联系实际,要给这节课加一个闪光的尾巴,赋予一定的人文内涵。这样上半节课工具性、下半节课人文性的做法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曲解。制定课程标准的人也有一个责任,他们还没有把这个理念宣传到位。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两面,这边是工具性,另一边是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同时我们要看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情感,是怎么样用语言形式表达的,后者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两性的水乳交融的关系。
3.变革学生学习方式还未成为普遍行为
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还未能真正成为普遍的行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还只是在起步阶段,综合性学习有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倾向。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但是现在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有的时候,我们形式做出来了,样子有了,可是实效性是比较差的。综合性学习在这方面也是一样。合作学习就存在着这种误区,动辄就开展小组讨论,讨论不到一分钟就打断,下边可能又一个讨论。合作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这个内容有没有必要讨论,对这些认识得都很肤浅。没有学生的独立学习,他们的大脑还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对文本没读过一遍,就要坐一起讨论,这种合作学习就是形式。
4.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没有太大的变化
存在的第四个问题是,较多教师的“灌输式”、“告诉式”教学行为没有太大变化。有些教师力图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可师生“平等对话”流于表面形式。认为我告诉你了,你记住了,你再把这个结论回答出来,就算掌握了。至于师生的平等对话的学习方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5.“对话”还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存在的第五个问题是“对话”的形式主义倾向,简单地理解对话,把对话理解为一连串问答,一问一答,满堂问,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学过程中,学生、老师、教材、教材编者等构成了多重复杂的对话关系。对话的基础是民主平等,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对话的前提是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与解决;对话的核心是探究,是学生主动积极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老师参与对话、组织引导对话。对话其实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如果老师仍然是控制学生、控制课堂、控制教材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无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真

正问题,如果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地简单地应付于完成老师的问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探究性学习,那么,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6.教师的专业素质还不适应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
存在的第六个问题是,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适应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除此而外,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在比较重视教师的说话、写字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这很重要,但教师的学养也很重要,课堂上有许多问题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而造成的。
此外,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思潮,浮躁的社会风气、舆论的炒作,也不时地影响甚至干扰课程改革的实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大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和教师水平相对薄弱,也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专题四 课程标准依据什么进行修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自公布以来,已经搞了多年的实验。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坚持新课程引导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针对近几年实验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补充阐发课程改革理念,提出要求以预防某些偏向,对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比较容易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在教学建议中作进一步的说明,对文本中语言表述的修改,使意思更加准确明晰,尽量避免误解。
1.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实现我国在战略机遇期成功转型的高度着眼,确定语文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外国母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理念,从本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和现实状况出发,明确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巩固改革成果,总结十年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新老问题,修订课程目标和内容;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课程实施举措;从善如流,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始终是以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特别是2010年以来,更是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作为课程标准的修订的思想基础。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语文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

足通过改革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坚持改革不动摇,同时又注意尊重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努力使课程目标的各项要求安排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积极慎重地推进改革;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留有空间,兼顾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急于下结论,通过参考以往成功的经验,留待通过以后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予以解决。
2.课程标准修订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在调研中收集到的意见,内容十分广泛,比较集中的主要有: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定位、基本特点和课程建设基本理念的问题;关于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目标的问题;关于语文课程具体内容的问题;关于课程实施建议的可操作性问题;关于课程标准体例和语言表述的问题;等等。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特别的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而且语文课程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承担的是母语教育功能,更应该着力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课程的灵魂。语文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实践性课程,同时这门课程又承担着育人宗旨,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渗透的方式,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因此,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有必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的功能和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2)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一些研究者和语文教师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表述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样的表述削弱了“工具性”,会增加语文课程的负担。
修订工作组展开专题研究,反复讨论这个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还指出,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

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全面发展”。
修订工作组认为,语文课程应该将人文关怀和道德品格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融入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中。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
有些研究者主张取消“语文素养”这个说法,要求将“语文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在语文课程中强化对语文能力的“训练”。
修订工作组通过研讨认为,必须在语文课程中继续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采用“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理念,表达了语文水平高低是学生多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思想,语文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语文能力”包含在“语文素养”之中;强调“综合素质”和学习内容的“综合”,在教学中努力避免过度细分、低效高耗的状况,是和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个方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相符的,是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相符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相关提法和表述,从调研情况来看,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虽然有的教师还没有能很好地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方面的关系,但是在纠正偏差之后,语文课程一定可以更加健康地发展。所以这个方向应该坚持。
修订工作组也对关于“能力训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其实,此次语文课程改革并不排斥训练。不过,因为“能力”“训练”是过去一个时期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所以频频出现在有关的文件和文章中。而现在虽然它们同样存在于语文新课程中,但是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模型中,所以“训练”一词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出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因此“训练”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作为唯一的教学实施方式或者作为教学实施的“主线”。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施策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这一次修订课程标准,又在教学实施方面补充了更多的提示和说明,

“训练”的举措包含在内。相信原来感到不习惯的教师,将来在观念上和做法上能够逐步真正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语文课程必须秉承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依据本学科的特点,重视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重视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和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必须坚持采用适合于语文学科特点的方式方法,注重读书,注重语文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注重品味、感悟和体验,注意加强实践和综合。
关于语文课程的内容,在语文教育界以及社会其他人士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有人提倡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甚至要恢复“读经”,有人则主张彻底摒弃文言文教学,建设完完全全的“现代语文”。修订工作组认为,作为一门承载着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公民的国家课程,语文课程必须考虑在多方面兼而顾之,必须重视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和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同时又要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3)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以下简称《素质教育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语文课程必须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要通过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调整,在本课程里进一步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4)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系统梳理并适当调整课程目标和内容,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广大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修订,最突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在一些具体的内容上,并且

希望制订的课程目标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增强可操作性。
修订工作组深入研究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了解到的问题,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经过系统的梳理之后,着重考虑对相关内容的目标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中有的部分的课程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强调要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和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作一定的调整和补充。再如,在教学建议中继续强调“多认少写”的做法,避免让学生每学一字都要“会认、会写、会用、会讲”的高难度动作。依据各学段的目标,细化识字写字的评价建议,增强识字写字评价的可操作性。希望在一系列的修改之后,能使课程标准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的特点。
(5)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增强改革力度。关于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的识字写字教学还有比较明显的欠缺,事实上,不少高学历的成人也都比较普遍地存在严重的书写问题。因此,修订工作组认为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有必要大力加强,社会各方面也都强烈呼吁,要求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这方面,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包括中小学生与成人);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
针对这一情况,修订工作组经过反复研究后提出,必须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所以,写字学习,不能简单地被当做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而掌握字形与书写技能的过程。
在汉字教育中,要关注写字的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辨识正误美丑的能力;要关注写字过程,引导他们摒弃浮躁情绪,静心求实,认真练习,努力提高书写质量。

写字教育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举措,要抓紧抓实,持之以恒;同时,又要注意提高效率,尽可能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在第一学段降低写字量的要求,使课程目标更加切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在小学阶段每天安排练字的时间。
另外,还设法争取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在课程标准附录中增加《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以此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依据。
(6)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和课程标准的“知识内容”与“结构体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没有直接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因为顾及长期以来语文教育领域里的种种习惯说法,尽可能少用新的表述,以维持稳定,减少波动。要想绕开矛盾,避免争论,实际上在这里面形成了许多纠结。这一次修订需要对此有一个明确的阐述。有人建议课程标准拟出一个语文知识序列,以便教师讲授。
事实上,在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的语文知识内容已包含在课程目标中。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像其他一些学科的标准,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部分,而是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
针对这方面的意见,修订工作组还是组织了力量进行专题研究,也试图对有关语文知识及相关建议尽可能“细化、系列化”。曾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整理出来,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扩充为《语文知识要点》,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本来就已出现在课程目标中。但是,在听取多方面意见之后,经反复斟酌,最终还是放弃了已完成的这项工作,因为担心如果单独列出这一要点,有可能会传达出加强围绕“知识点”训练的信息,误导教学。我们还是应该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工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过多的精力。过去一段时间语文教育的一个教训就是,将与语文课程相关的学科知识吸收过来,围绕语言学、文学、逻辑学等学科的概念构建起理性化的知识系统,围绕这一“知识系统”展开教学。语文学习中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的语文实践受到削弱,阅读和表达实践中对语言文字的体验特性被忽视。
有一些教师看了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后,强烈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增加“内容标准”这一项。修订工作组考虑,尽可能和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取得一致,对语文课程标

准的体例作一些调整,也考虑到不同的学科之间存在着差别,在课程标准的结构体例上,不能不顾及本学科的特点。
有的学科,有本科目完整的知识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内容标准”这一设置比较适合于具有此类特征的课程标准。如前所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同时在内容上又是多方面的综合,而本课程的根本目标在于,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多方面的知识,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力,获得情感、文化和审美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安排,不可强求与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完全一致。
专题五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在哪些地方保持了“实验稿”的内容?
保持了“实验稿”的内容在上面的几个话题中,我们讨论了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十年来的主要成绩,也反思了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家对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的。因此,这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不是对以前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全盘否定,更不是推翻了重来。我们是在肯定正确方面的基础上,对不适用的部分进行了修改。那么,老师们肯定对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保留了什么,修改了什么感兴趣。而且,弄清楚这个问题有利于老师把握新的课程标准。
1.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坚持原实验稿就提出来的关于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认识,坚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反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特点的人不大有了。最早提出工具性是1963年,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这是对新中国成立到1963年,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才认识到的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有历史贡献的。可能时间长了以后,有的东西就有可能走样,走到极端去。最后,确实把工具性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就觉得有纠偏的必要,但不能因此就走到另外一面去,所以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改革,或者语文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人对人文性理解有片面性,认为人文性无非是强调文化底蕴,认为多读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书就是人文性了。其实人文性的第一个含义是强调文化性。一个人像自然状态的动物一样,要经过教育和教养才能文明化、社会化,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所以人文性的第一个含义就是文化、文明化。第二个含义就是个人性。如果只强调人的社会化、文明化、规范化,很可能变得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一模一样,都成了一个模子里面规范出来的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还要强调个性,关注

每个人的特点,鼓励他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发展。个人性和文化性两者的统一才是人文性。人文性并不是让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其他的实用文就不要读了。人文性不是文学性,人文性应该是文明化和个人化的统一。比如说在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时候,一要遵守规范,这是文化性、规范性,二要鼓励他个性的发展、个性的表达,这两者就体现出来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表现是,使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顺利投入听说读写的活动。语文教育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体现了它的工具价值。在义务教育阶段,工具性的基本精神是使学生基本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初步具备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是使学生自觉接受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影响”“化育”,增强文化意识和规范意识,提高思想文化品位,遵循社会文明的准则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包括书写和表达的规范;也要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所选择,对语言的运用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书写和表达。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一方面要求文明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趣味、个性、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健康发展。强调“工具性”“人文性”以及两者的统一,必须紧紧围绕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应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学生的阅读与表达的过程,是接收他人或传递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的过程,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成长,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际上可以解读为语文课程对于工具价值最大化与人文价值最大化相统一的追求。
2.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个坚持的内容就是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两个含义:一是全体学生,指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语文素养应该是全面的,使学生在语文教育当中提高整体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素养”作为重要概念提出,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里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内涵是: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

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
第三个坚持的内容,是在语文课程实施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语文课程的特点包括人文性、实践性、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汉语言文字以及课程的综合性等特点。课程标准论及的语文课程特点包括以下三点。一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要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不同的人阅读同一个文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解读,这就是人文性特点。它跟自然学科不一样。自然学科讲究客观性、讲究抽象性,甚至会提出标准化,答案是唯一的。人文学科则不然。人文学科恰恰有主观性的特点,它不可能是抽象的目标,它要具体。如果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很抽象的东西,都是公式公理,这就不是语文的文章了。语文的文章就是用具体的形象、具体的事例来说话。人文学科的内容对于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人文性特点。所以,语文教材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对于实践性特点无须多说了。语文课程与自然学科比,它具有人文性特点,与同样是人文学科的历史、哲学、教育学来比较,它具有实践性。它不是一个什么“学”,不是一个学术系统,也不是一个知识系统,它要教你学会怎么做,这就是实践性的特点。三是语文课程具有本国语言的特点。语文课程与同是人文学科的外语课程比较,它就具有本国语言的特点。母语教育跟外语教育比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外语教育缺乏客观的语言环境,在教学中简要地讲一些,因为毕竟不是生活在这个语言环境里。而母语学习就在这个语言环境当中,我可以随时学到、听到、看到,我再重新说这个话的时候,相应的情景浮现在头脑中。所以,母语会比外语学得地道,因为它带有较多的情景性。它有语言环境,它的课程资源丰富,所以学起来条件比较好。另外,学习母语不用过多地依赖语法。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外语是法治的,汉语是人治的”,这个话说得有道理。四是语文课程还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汉字是一个个方格汉字,外语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几天就会了,汉字需要学很长时间

。汉字是音形意结合的,是表意的,这些都不一样。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对于语文教育的影响太大了,我们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要坚持本学科的特点。
4.坚持推进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
第四个坚持,就是坚持推进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这一轮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变革学习方式,与此相应,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也随之进行大力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推行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则要努力培养探究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创设与教育内容、教育规律、学生经验相吻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探究的动机和自信,紧扣本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开创师生互动、开放的教学局面,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评价方面,坚持立足于从综合素质的角度考查学生在本学科课程的学业水平,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和过程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业考试的命题,强调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经验。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就是我们要注意吸收外国的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不要简单地拒绝“外来货”,对我们有用的“外来货”我们就要吸收。21世纪人类已经走进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使用“洋货”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同样,对人类共同的文明,应该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只要能够为我所用,能使我们民族进步,我们都需要吸收。
5.坚持语文课程“素养—养成”的基本模式
在第五方面是坚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提出的这样一个课程模型,就是“素养—养成”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以“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更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这一理念是和党中央关于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个方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相符的。在这一次修订稿里我们把“养成”这个词放进去了。在实验稿里面没有提“养成”这个词,只提的语文素养,现在觉得有必要提出来。大家认为,在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内容和目标上应该用语文素养,在实施方式、学习方式上应该提养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素养是逐步养成的,不是别人帮他装进去的,是他自己养成的。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都是在阅读表达实践中自己慢慢养成的。
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第六个坚持,就是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这些是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前我们语文教育领域里有不少老师、专家认为,学科教学就应该是围绕本学科的知识点展开的,同时又发现语文学科不像另外一些学科那样由包括一组组概念、定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所构成。因此,大家付出极大的努力,力图把语文学科建设成像数学、物理学、化学那样的学科,力图摆脱千百年来依靠范文和诵读来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采用一系列新的做法,如默写词语解释,讲解“语、修、逻、文”知识点,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反复操练读题答题的技法。按照这样的教学路子,在不少学校里,学生记住了许多“知识点”,做了大量的题目,可是,书读得少,积累不足,语感不强,语文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各个部分都突出“读书”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性,包括默读和诵读。有些人有点看不上这一举措,总觉得这样的学法和教法有点太原始,在教学法上讲不出多少道道。其实,这一朴素的做法,是学习语文最根本、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有人打比方说,读书如同食用“绿色食物”,围绕“知识点”的讲解和操练,如同喂养保健品。这一比喻十分形象,也颇有道理。
我们认为,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无疑是要坚持的。但什么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实际上学习中国语文,真正重要的是诵读,中国千百年来学习语文,关键是读书。我们的古人不叫学习,就叫读书。读书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读书是最重要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还是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当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注重感悟,注重实践。
7.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
第七个坚持,就是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固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的第四条谈到要建设坚持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还是要坚持这样一个理念,使语文课程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势,因为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国外已经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媒体素养,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也应该树立现代信息技术意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