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案

测量方案
测量方案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4标

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批准:

状态:

中铁四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二工区三项目队

二0一0年四月

目录

施工测量方案 0

一、工程概况 (2)

二、工程特点 (2)

三、编制依据 (2)

四、人员和仪器配备 (3)

五、施工图审核 (4)

六、控制测量 (4)

1、控制点的交桩及复测结果 (5)

2、加密点布设和测量过程结果 (5)

3、控制测量注意的几个问题 (5)

4、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6)

5、桥梁施工测量总要求及内容 (6)

6、路基施工测量总要求及内容 (11)

七、竣工测量 (12)

1、竣工测量的内容 (12)

2、竣工测量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12)

3、竣工测量成果整理 (13)

八、测量资料管理 (13)

九、注意事项 (14)

十、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 (15)

一、工程概况

本管段起始里程为D1K1370+000,终点里程D1K1384+000,全长14公里,本管段位于新疆省哈密市柳树泉农场和哈密市五堡乡,全部工程均位于既有兰新铁路南侧,与既有兰新铁路间距约2至5公里不等。管段内有特大桥2座、大桥2座、箱涵18座,其它均为路基。本管段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地质和技术复杂难度位于集团公司所有施工项目前列。

二、工程特点

本管段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较大,涵洞数量较多,部分软基地段有预压期,工期紧;桥梁工程有2/3是特大桥,且墩身高度比较高,全部都在风区,施工难度高,施工技术要求高,安全、质量管理难度大。

工程重点及难点

(1)软土、松软土、基底处理及机械化施工组织。

(2)工后沉降控制及路基沉降观测和信息化施工。

(3)施工区域缺水,大风,气候干燥等。

三、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7.《客运专线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

8.《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

四、人员和仪器配备

针对本项目线路长,桥梁工程处于风区等因素,为达到施工测量的高精度和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部配备了先进的、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以及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加以保证。

1.人员名单及分工:

2.主要器具及数量:

五、施工图审核

工程开工施工放样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将对工程施工图中给出的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及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施工图的位臵记录一起报送驻地测量监理工程师。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

六、控制测量

为了快速、高效、精确的完成本合同段的测量控制网布设及测量任务,前期先对本合同段施工进行了合理规划,积极配合设计院完成了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的交接,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管段内的控制网点进行了复测及导线布设。

1、控制点的交桩及复测结果

项目部所施工的本合同段所有导线控制点及高程点,项目办、总监办、驻地办及勘察设计单位对我部进行了现场交桩,交桩后,我部及时成立了项目测量组,对控制点进行复测。成员由测量工程师 3 人、测量员 3 人组成,复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公司精测大队测量组人员负责定期(半年)对本工程的导线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检。

2、加密点布设和测量过程结果

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来选择埋设点位,综合考虑测量精度要求,满足施工需要,埋设控制点时,尽量选择地质条件好,通视条件好的位臵,并严格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基点埋设、编号,并做好记录。在合同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臵埋设控制网加密点桩并与设计院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

外业测量完成并平差计算后,且计算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时将以形成文字成果报送驻地办签认后再上报总监办。

3、控制测量注意的几个问题

定期复核:对已测设完成的加密高程控制网随施工进度的推进,进行定期的复核测量,以确保施工全过程中高程测量系统的

统一,复核测量时按初测时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成果应报送驻地办确认。

水准测量起点到终点用水准仪采用往返测施测。并与相邻CPI 、CPII 点进行了联测 , 保证此次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以上测量工作一经完成,测量组将各种资料以书面形式进行报验,经驻地办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桥梁施工测量总要求及内容

管段内有2个特大桥,其中淀泉特大桥在曲线上,精度要求比较高,故建立单独的控制网进行测量,以保证桥梁结构物的准确性。

淀泉特大桥独立控制网点位布臵图如下:DQ1-1DQ1-2DQ1-3

DQ1-4DQ1-5

DQ1-6

乌鲁木齐

兰州

线路中心线

淀泉特大桥控制点位布置图

5.1钻孔桩施工测量 : 桩的平面布臵、桩顶标高、桩底标高;

5.2基础承台、墩身施工测量 : 承台、墩身的外形尺寸、纵横向轴线位臵中心坐标及底、顶面高程;

5.3 桥墩施工测量 : 墩中心坐标、外形尺寸、垂直度、支座垫石的位臵及标高;

5.4 梁部施工测量 : 根据线路横断面图、沿线路中线的纵断面图设计数据调整、梁部各部分的标高及位臵。

5.5技术要求及观测方法

5.5.1 水平位臵观测采用全站仪按三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5.5.2 垂直位移(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5.6 钻孔桩施工定位放样及高程控制

本工程桥墩位于戈壁滩上,测量组将用全站仪全过程监控,随时纠正其偏差,以保证其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5.6.1 桩的定位

在进行桩的定位测量时,根据设计桩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放样出桩的中心点位臵。

5.6.2 护筒的定位测量

用全站仪先放样出桩中心位臵,确定出护筒的中心点,护筒的直径比桩的直径大 30cm ,护筒顶高出原地面 30cm ,以护筒中心点在护筒四周确定出四个护桩点,四个护桩点到桩中心的水平距离大于护筒直径 2m ,并做好包桩防护,钻孔过程中利用四个护桩点测出护筒中心点,并与原设计中心点进行对比,进行调整,将护筒预埋完成后再次利用四个护桩点精确测出护筒中心点位

臵进行核对,以确保护筒预埋符合设计要求。利用四个护桩点定期校核钻孔中心及护筒偏移情况,并及时予以调整。

5.6.3高程测量

在护筒顶确定二点并作标记,用水平仪测出该二点的高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顶标高,再用钢尺测出护筒底的高程,根据设计桩底高程计算设计孔深,钻孔过程中,对该点标高定期进行复测并根据钻渣地质情况对设计孔深予以校正书面交底至钻孔作业队。5.6.4成桩中心坐标及桩顶标高测量

承台基坑开挖完成,桩头按要求凿除后,测出成桩的中心点坐标并与设计坐标对比,计算误差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同时测出桩顶的高程并与设计高程对比。

5.7基础承台、墩身及墩柱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

5.7.1 基坑开挖放样

在基坑开挖之前,依据基坑开挖平面图,利用全站仪进行基坑开挖放样,精确放出基坑开挖轴线,确定开挖范围,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在基坑开挖过程,随时进行标高测量,以保证基坑开挖地标高的准确。

5.7.2 基坑开挖完成后,浇筑垫层,并进行结构物位臵的精确放样,放出结构物轴线边线及立模控制线,确定结构物位臵。5.7.3 承台浇筑前墩柱钢筋预埋件位臵测量。承台浇筑前用全站仪放样出墩柱的轮廓线,再按照墩柱钢筋布臵图放样出墩柱钢筋预埋件的位臵,浇筑完成后对预埋件位臵进行复测调整。

5.7.4 承台顶高程控制测量

模板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上进行,承台顶标高找平并做好标记现场交底至施工班组,浇筑完成后对顶面标高及时抄平复测检查。

5.7.5 在进行墩柱施工前,利用全站仪精确测量放样墩柱的轮廓线及立模控制线位臵。

5.7.6 在进行墩柱模板安装时,其两个方向垂直度偏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测方法采用悬吊铅垂线法、或用全站仪校正,确保墩身垂直度符合设计相符。

5.7.7 墩顶预埋件放样测量

首先根据帽梁轴线确定支座位臵,依据支座结构图在利用全站仪精确放样,支座螺栓孔位臵,利用Φ 12 钢筋将支座螺栓孔预埋筒焊接成框架结构,与帽梁钢筋点焊连接,定位安装。在帽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对支座预埋孔进行复测校核。

5.7.8 墩顶高程控制测量

模板验收合格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上进行墩顶标高找平并做好标记现场交底至施工班组,浇筑完成后对顶面标高及时抄平复测检查。

5.8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

5.8.1 依据设计施工图给定的支座在支撑垫石上平面几何尺寸,计算出各支座的中心点坐标,并反算出其至测站控制点的平面距离和方位角。

5.8.2 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设支座中心点于支撑垫石上,并将其切、法向方向线用墨线标定出来,供支座垫石施工及支座安装定位时使用。

5.8.3 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及水平度控制:采用水准仪控制支座顶面标高,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需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 2mm ,每一个支座特别是滑动支座安装就位后其上表面水平度不得大于 2mm 。

6、路基施工测量总要求及内容

路基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施工的需要将设计好的线路的平面位臵和高程位臵,纵、横断面测设到地面上,为施工提供各种标志作为按图施工的依据

6.1路基施工测量的工作程序:

6.1.1 首先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加密 , 必须遵守“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6.1.2 路基中线恢复测量

用全站仪将路基中线点的坐标测设到地面上。

6.1.3 纵断面测设

在线路中桩的平面位臵确定后,按设计要求计算出各中桩地面的设计高程,并测设出该高程。

中桩平面位臵的测设和中桩高程的测设可独立进行,也可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同时测设。

6.1.4 横断面测设

线路设计的横断面,主要包括路基和边坡。线路施工之前,首先把设计的边坡线与原地面的交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称为边桩放样,(根据实测原地面标高,利用渐进法,把路基边桩标定

出来)其次要把边坡和路基放样出来。横断面测设采用全站仪测设。

6.1.5 边沟放样时 , 用全站仪测按设计要求放样出边沟的宽度和中心线的位臵,最好先做成样板架检查 , 也可每隔 1O ~20m 在沟内外边缘钉木桩并注明里程及挖深。

6.1.6 路基预压沉降期观测

路堤(路堑)填筑完成之后,中间的间隔时间为路堤(路堑)的预压沉降期,为观测路堤(路堑)的沉降。详细见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七、竣工测量

1 、竣工测量的内容

1.1 测定桥梁中线、丈量跨径;

1.2 丈量墩、台各部尺寸;

1.3 检查桥面高程。

2 、竣工测量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2.1 竣工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图示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要与施工测量相同;

2.2 对施工过程中已变更设计的项目实测实量其实际竣工平、立面位臵;

2.3 竣工测量成果超过设计及规范限差时,将通过补测或重测予以最终确认,确实证实超差时,将专题上报驻地办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业主协商,提出整改和处理方案。

3 、竣工测量成果整理

3.1 每一分项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编制竣工测量成果表,编绘竣工图和单项工程竣工测量报告;

3.2 整个工程各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并进行竣工测量后,依据分项工程竣工图编绘工程竣工测量总图。

八、测量资料管理

1、测量放样的依据是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使用的图纸及规范必须盖“受控”章,确保其有效。对工程所用测量资料加以分类存档,并按要求进行管理。所有原始测量数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的测量手簿内,记录数据字迹应端正、整齐、清楚,不得更改、擦改、转抄。每次施测前应在室内做好测量资料计算,同时将施工过程、测量方法及要求对测量人员交底。

2、测量资料必须由一人计算,另一人复核签认后才能用于现场测量放样。所有现场测量原始记录,必须将观测者、记录者、复

核者记录清楚且须是各岗位操作人员自己签名。中线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经纬仪簿记录,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水平高程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水准仪簿记录,记录中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完整。

九、注意事项

1、严格按规程办事,遇到超限时要认真检查,不合规范要求及时返工。

2、测量组人员团结配合,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

3、制定仪器维修和保养制度及周检计划,加强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持其良好状态,按时送检。

4、专人负责对桩点的保护,注意防止桩点沉降、偏移并定期复核,有偏差时及时调整。

5、观测和计算结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装订成册和长期保管。

6、一切原始观测记录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手簿必须填明页次,注明观测人、记录人、计算人、复核人、观测日期、起始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的类型,并详细记录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因超限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

十、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

1、执行现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保证各项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2、定期组织测量人员与相邻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控制点联测,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

3、认真审核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复测后方可使用,抄录数据资料,必须仔细核对,且须经第二人核对。

4、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完成,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当补测或重测。

5、测量的外业作业必须采取多测回观测,并形成合格检核条件;内业工作,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和相互校核。

6、重要的定位和放样,必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或测量环境下进行。

7、利用已知点(包括控制点、高程点)必须坚持先检测后用的原则,即已知点检测无误或合格时才能利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