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_一个近在眼前的久远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15日/第A08版

艺术学

巴洛克:一个近在眼前的久远时代

耿幼壮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运动,巴洛克发轫于16世纪后半期,终结于18世纪初期,前后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从文艺复兴之后(Post-Renaissance)到启蒙运动之前(Pre-Enlightenment),大致都可以算作巴洛克时期。今天看来,巴洛克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于:它既与现代性(Modemi-ty)的形成有紧密的联系,又与所谓后现代(Post-modem)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遍及世界的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最初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概念,长时间以来都是一个贬义词,指一种夸张、奢华、怪诞和过分雕琢的风格,一种丑的艺术,一种低级的趣味。对巴洛克作此理解时,人们往往强调,巴洛克是在两个辉煌的古典时期(即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之间的一个衰败时期。人们甚至将所有类似的历史时期都称作巴洛克,如希腊化时期。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就认为:“在每一伟大艺术时期衰落之时,都会出现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有时也被用作褒义词,指一种自由、大胆、奔放的解放精神。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常把哥特式-巴洛克-浪漫主义作为一条线索,与保守的古典-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相对。不管是好是坏,巴洛克是第一个同时遍及全欧洲的艺术运动。不仅如此,伴随着在那一时期开始的欧洲海外扩张,商业、殖民以及全球性传教活动,巴洛克风格也被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学艺术均受到巴洛克的影响,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就是最好的例证。后来,人们甚至开始谈论日本巴洛克、中国巴洛克。例如,华裔美国学者刘若愚(JamesLiu)就曾将李商隐称作中国的巴洛克诗人。另一位美国学者哈比逊(RobertHarbison)最近提出,中国的明末清初也可被视作巴洛克时代,八大山人等的绘画即可作为例证。尽管这可能有随意比附和滥用概念之嫌,但巴洛克在全球的传播的确是一个事实,时至今日仍然如此。

多领域的巴洛克研究

巴洛克研究首先出现在文学和艺术领域。1888年,瑞士艺术史家沃尔夫林出版《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一书,不仅详细给出了巴洛克的五种特征,而且首次给予巴洛克正面评价,是现代巴洛克研究的起点。在这部著作中,沃尔夫林示范性地在阿里奥斯托的《疯狂的奥兰多》与塔索的《被解放了的耶路撒冷》之间作了比较,称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后者是巴洛克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英国诗人T.S.艾略特发表了一系列讨论玄学派诗人的文章,尽管没有使用巴洛克文学一词,却准确把握了英国巴洛克文学的内涵。怀里?塞弗发表于1955年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四个阶段》,在进一步运用沃尔夫林的方法上,对巴洛克的发生和演化作了详尽的分析。就巴洛克概念在文学研究中的发展和演变而言,韦勒克写于1945年的长篇文章《文学研究中的巴洛克概念》和1962年的《补记》,可能仍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说明。在晚近一些研究中,也不乏比较出色的成果,如:路易斯?马兹的《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论文学与艺术》和《爱的机智》以玄学派诗人为主要对象,同时涉及视觉艺术;米歇尔?格林伯格的《欲望的迂回:读解法国巴洛克》和《巴洛克身体:法国专制主义的心理分析和文化》主要研究17世纪法国戏剧;吉安卡罗?麦奥里诺的《丰饶的精神与巴洛克艺术的统一性》全面分析欧洲巴洛克艺术。

与此同时,巴洛克研究逐渐超出艺术风格学或比较文学研究,进入更为广阔的文化史和思想史领域。艾尔文?潘诺夫斯基的《什么是巴洛克?》和瓦尔特?本雅明的《德国悲剧的起源》属于开创性的研究。潘诺夫斯基首次明确指出,巴洛克人而不是文艺复兴人,才是大写的人,巴洛克时代真正标志着现代的开始。本雅明对巴洛克时期德国悲情剧的研究引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

包括废墟、破碎的美学和寓言式的批评,直接开启了对现代性中历史、叙事和意义的整体性批判。在有重要影响的20世纪法国思想家那里,巴洛克成为共同的兴趣所在。例如,在《事物的秩序》中,米歇尔?福柯就以17世纪为开端,并以对巴洛克画家委拉凯维兹的绘画《宫女》的空间分析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现代认识论的转变和现代性的形成。吉尔?德勒兹在其最后一部著作《皱折:莱布尼茨与巴洛克》中,通过对巴洛克建筑、雕刻、音乐、数学、哲学等的分析,全面检讨巴洛克文化。雅克?拉康不仅讨论过贝尼尼的雕刻《圣特瑞莎的迷狂》,将其视为超出理性之外知识之象征,而且将自己的著作称作巴洛克式的。罗兰?巴尔特更是明显地表现出他对巴洛克的强烈兴趣。他在《萨德、傅立叶、罗耀拉》中细致分析了罗耀拉的书写方式,明确将巴洛克写作视为现代写作的起源和范式。巴尔特的最后一部著作《明室》虽以摄影为主题,但它对照片的神秘光晕或气息的讨论,对欲望与死亡的剖析和感受,都带有强烈的巴洛克意味。雅克?德里达虽未专门讨论过巴洛克,但其毁誉参半的写作风格可被视为真正巴洛克式的。难怪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布希-戈鲁卡斯曼?克莉斯蒂尼在《巴洛克理性:现代性的美学》中;将巴洛克视作另一种理性,一种来自“他者”的思维和感觉方式。她进而指出,由于共同的寓言式风格,尼采、阿多诺、巴尔特和拉康等人的写作已形成一种巴洛克范式。

现代文化中的巴洛克

近年来,现代文化与巴洛克文化之间的相似性成为当代巴洛克研究的一个主要论题。意大利学者欧马?卡拉布雷西的《新巴洛克:时代的表征》是极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书中将现代文化中的巴洛克现象和表现特征罗列出来,逐条加以分析。荷兰学者米雅卡?芭尔在《重读伦勃朗:超越词语与形象的对立》中深入探讨了文字与形象的关系,这是巴洛克时代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其《引证卡拉瓦乔》一书更为细致地分析了现代艺术和文化中的巴洛克因素。美国学者安吉拉?达利安尼斯在《新巴洛克美学和当代娱乐》中,集中讨论了现代叙事、虚拟空间、大众文化、新科技和新媒体与巴洛克传统之间的关系。

现在,新巴洛克已成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如同巴洛克一样,新巴洛克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同样是为了描述和概括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思想倾向、生活态度和普遍心理,简言之,即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后现代。如同所有以“新”为前缀的词语和概念均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那个旧词语和概念的认识一样,新巴洛克的提出或许也会使我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巴洛克——一个早已远逝却又始终缠绕着我们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