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函数分位点及p-value计算及程序实现

分布函数分位点及p-value计算及程序实现
分布函数分位点及p-value计算及程序实现

各分布函数分位点及p-value计算及程序实现

一、各分布函数计算

1.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计算

方法(1):利用泰勒展示求解

由于分布函数

2

2

()

2

x

t

F t e dx

π

-

-∞

=?不能被求解成为简单的初等函数,所以不能

直接用定义初等复合函数的方法计算其值。通过把正态密度函数

2

2

f()

2

x

x e

π

-

=

展开为泰勒级数,对泰勒级数的各项求定积分,然后相加各项数值即得分布函数F(t)的值。

22462

2

123

()=...+(-1)...

1!2!3!!

22

x n

n

n

x x x x

f x e

n

ππ

-

=-+-++

?2?2?2?2

(1)(1)

22

22

()0.5

22

x x

t t

F t e dx e dx

ππ

--

-∞

==+

??(2)

由(1),(2)得出

35721

123

()0.5(...+(-1)...)

1!2!3!!n

2

n

n

n

t t t t

F t t

n

π

+

=+-+-++

?2?3?2?5?2?7?2?(2+1)

(3)因为(3)式是一个无穷级数,计算时只能对前面有限项相加。选择越多,结果越准确。但数值精度并不要求无限高,可选取50项就足够,因而这里n=0,1,2…50。

流程图如下:

代开C++软件,输入以下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53

main( )

{

float z,t,y=0,jsx,F,b=1 ; //jsx为每个级数项的值,F为所要求分布函数的值

int n=1,a=1,m=1 ;

printf("Please enter t:");

scanf("%f",&t); //输入分位点t

while(n<101) //n<101,得出的级数项值共有50个

{

z=pow(t,n);

jsx=a*z/(b*n);

y+=jsx;

a=-1*a ; //正负符号标志 b=b*2*m ; m++; n=n+2; }

F=0.5+y/sqrt(2*PI);

printf("The result you want is:\n"); printf("%f",F); }

输入数据:比如t=0.02,x=-0.01,x=0 输出:

方法(2):积分的近似算法: 正态分布函数2

2

()2x t

F t dx π

-

=?

的计算归为积分计算。

设将区间[a,b]分为n 等份,共有n+1个分点。分点x ,,0,1,...k b a

a kh h k n

-=+=

=,在每个子区间1[x ,x ]k k +(k=0,1,….,n-1)上采用梯形公式()[()()]2

b a

b a f x dx f a f b -≈+?则可得复合梯形公式11

101

[()()][()2()()]22n n n k k k k k h h

T f x f x f a f x f b --+===+=++∑∑。如果将求积区间再二分

一次,则可提高求积精度。此时分点增至2n+1个,则由原来每个子区间1[x ,x ]

k k +经过二分只增加了一个分点112

1

x (x x )2k k k ++=+,再用复合梯形公式求得该子区

间上的积分值为112

[()2()()]4k k k h

f x f x f x ++++(其中b a h n -=代表二分前的步

长)。将每个子区间上的积分值相加得:11

21100

2[()()]()42n n n k k k k k h h T f x f x f x --++===++∑∑

C++程序算法: #include #include double f(double x) {

return exp(-x*x/2);

}

double F(double a,double b,double ep=1e-6)

{

double h,s1=0,s2=(b-a)*(f(a)+f(b))/2;

int n,k;

for(int n=1;fabs(s1-s2)>ep;n*=2)

{

h=(b-a)/n;

s1 = s2;

s2 = 0;

for(int k=0;k

{

s2 += h*f(a+(k+0.5)*h);

}

s2 = (s1+s2)/2;

}

return s2*sqrt(1/(8*atan(1.0)));

}

int main()

{

double c=0,x;

printf("please enter x:");

scanf("%lf",&x);

printf("%lf",0.5+F(c,x));

return 0;

}

结果显示:(输入x的值为2)

输出:

方法(3):连分式展开(算法程序见下面最后部分的总程序编写)

Φ(x)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其是对称的,只要求出x>0时Φ(x)的值也就可以求得x<0时Φ(x)=1-Φ(-x)。由于Φ(x)的近似式:

Φ(x)≈

222

1()2(1)

......,03 2135(21)

()12

1......,3

n

f x x x x nx

x

n

f x n

x

x x x x

?--

+++++≤≤

?+

?

?

?

-++++>

??

当时

当时

其中

2

2

()

x

f x-

=采用递推式表达,

当0≤x ≤3时,令12

1a 0

(1),,1,......1(21)n k k k kx

a k n n k a

++=??-?==-?++?

则Φ(x )= 11()21f x x a ++ 当x>3时,令11a 0

,,1,.....1n k k k

a k n n x a

++=??

?==-?+?

则Φ(x )= 1()1f x x a -+ 一般当n>28时,精度可达10-12

2.Beta 分布函数的计算

Beta 分布的分布函数I (a,b) x 递推如下:

1I (a+1,b)=I (a,b)-(,)1I (a,b+1)=I (a,b)+(,)

(1,)(,)

(,1)(1)(,)

x

x x x x x

x x

x x U a b a

U a b b a b U a b xU a b a a b U a b x U a b a ?

??

???+?+=??+?+=-?

其中1(,)(1)(,)a b x

U a b x x B a b =- 由于利用Beta 分布的分布函数计算t 分布,F 分布,二项分布时,参数a,b 的值要么是正整数,要么就是1/2的倍数。所以考虑参数a,b 的值是正整数或者是1/2倍数情况下I (a,b) x 的计算。此时递推公式初值选取有以下4种:

1111112,(,)(,)=1-222222x x a b U π===当时,

111,1(,1)),I (222

x x a b U x ===-当时,

1111

1,(1,)I (1,2222

x x a b U ===当时,

1,1(1,1)(1),I (1,1)=x x x a b U x x ===-当时,

3.t 分布函数的计算 I (a,b) x 与 t 分布的关系

2

1

11(,),0

222(|),11,0(,)222

x x

n I t n T t n x n t n t I ?-?>?==?≤+???其中。由于n 为整数,所以n/2可以递归到?,即可以使用Beta 分布的递推公式。

4.F 分布函数计算

I (a,b) x 与 F 分布的关系

(|,)(,),22y m n mx

F x m n I y n mx

==+其中。由于m,n 均为整数,所以m/2,n/2均可以

递归到?,?,即可以使用Beta 分布的递推公式。

5.二项分布函数的计算

由二项分布函数的定义:()[]00,0x |,)(1)

,01,x n k n k

k k x B n p p p x n x n

-=

6.卡方分布函数的计算

卡方分布函数H (x|n )的递推计算公式如下: (|)(|2)2(|),(3,4,.....)(|)(|2)2H x n H x n f x n n x f x n f x n n =--??

=?=-?-?其中1221(|)()22()2

n x

x f x n e n --=Γ

则递推初值为2

22(|2)1,(|1)1(|1)21,(|2)2

x x x H x e f x H x f x e ---?=-=

????

=Φ-=??

7.Poisson 分布函数的计算

[]P x |1H 2|2x 1λλ=-+()(()),x ≥0 二、各分布函数分位数的计算

1.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的计算 采用精度达到 1.2x10

-8

的Toda 近似公式:110

2

()

i i u y b y α≈∑,其中

[]l n 4(1)y α

α=-- b i 的各数值用数组B[11]表示如下:

B[11]=(1.570796288,0.0370*******,-0.8364353589e-3,-0.2250947176e-3, 0.6841218299e-5,0.5824238515e-5,-0.1045274970e-5,0.8360937017e-7, -0.3231081277e-8,0.3657763036e-10,0.6936233982e-12)

2. t 分布函数的计算

由T 分布函数与I (a,b) x 的关系可得:

2

1110t 0,t t | n (,)1,x 2222t x n n

T I n αααααα<<>=-=

+当时,且满足()=1-其中由此得1(,)22x n I

,则122

1(,),t ()22t p

n n

n n ααβ-==+1-1

t 0t ()=-t ()2

n n αααα><当时,,

3. F 分布函数分位数的计算

F 分布的α分位数(m,)F n α满足(|m,)1F F n αα=-。由F 分布函数与Beta 分布函

数的关系得F α满足(|m ,)

(,)1,y 22y mF m n

F F n I n mF ααα

α==-=+其中,则

(,)22

mF m n

n mF αααβ=+,

所以(,)

22(m,)(1(,))

22

m n n F n m n

m αααββ=-

4. 卡方分布函数α分位数2()n αχ的计算

①当n=1时,由H (x|1)=2Φ

-1=1-α,得Φ

=1-α/2,

u α2

=,22(1)(u )ααχ2

=

②当n=2时,2

(2)χ分布就是12λ=的指数分布1

()2

e ,由2(x |2)11x

H e α-=-=-得

2(2)2ln αχα=-

③当n ≥3

时,23

2()[19n n u n ααχ2

≈-

+,

其中u α是标准正态分布的α分位数。 程序算法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53

#define MaxTime 500 //定义最大迭代步数 #define eps 1.0e-10 //定义精度

double KaFangFx(float x,int Freedom); double PoissonFx(float x,double p); double KaFangFx1(float x,int Freedom); double GaossFx1(float x);

double KaFangUa0(float af,int Freedom); double KaFangUa(float af,int Freedom); double Gama(int n);

double KaFangPx(float x,int Freedom); double GaossFx(float x); double GaossUa(float af); double GaossUa1(float af); double GaossPx(float x);

double BetaFx(float x,double a,double b); double TdistFx(float x,int Freedom);

double FdistFx(float x,int Freedom_m,int Freedom_n); double BetaUa(float af,double a,double b); double TdistUa(float af,int Freedom);

double FdistUa(float af,int Freedom_m,int Freedom_n); double BinominalFx(float x,float p,int n);

double BetaFx(float x,double a,double b)//贝塔分布函数{

int m,n;

double I,U;

double ta,tb;

m=(int)(2*a);

n=(int)(2*b);

if(m%2==1&&n%2==1)

{

ta=0.5;

tb=0.5;

U=sqrt(x*(1.0-x))/Pi;

I=1.0-2.0/Pi*atan(sqrt((1.0-x)/x));

}

else if(m%2==1&&n%2==0)

{

ta=0.5;

tb=1;

U=0.5*sqrt(x)*(1.0-x);

I=sqrt(x);

}

else if(m%2==0&&n%2==1)

{

ta=1;

tb=0.5;

U=0.5*x*sqrt(1.0-x);

I=1.0-sqrt(1.0-x);

}

else if(m%2==0&&n%2==0)

{

ta=1;

tb=1;

U=x*(1.0-x);

I=x;

}

while(ta

{

I=I-U/ta;

U=(ta+tb)/ta*x*U;

ta+=1;

}

while(tb

{

I=I+U/tb;

U=(ta+tb)/tb*(1.0-x)*U;

tb+=1;

}

return I;

}

double TdistFx(float x,int Freedom_t) //T分布t(n)在x处的分布函数计算

{

double t,prob;

printf("输入t分布的自由度Freedom_t:\n");

scanf("%d",&Freedom_t);

printf("输入t分布的x:\n");

scanf("%f",&x);

t=Freedom_t/(Freedom_t+x*x);

if(x>0)

prob=1.0-0.5*BetaFx(t,Freedom_t/2.0,0.5);

else

prob=0.5*BetaFx(t,Freedom_t/2.0,0.5);

printf("T分布T(%f,%d)=%f\n",x,Freedom_t,prob);

}

double FdistFx(float x,int Freedom_m,int Freedom_n) //F分布F(m,n)在x处分布函数计算

{

double y,prob;

printf("F分布的自由度Freedom_m,Freedom_n:\n");

scanf("%d%d",&Freedom_m,&Freedom_n);

printf("输入P(X<=x)分布值P中的x:\n");

scanf("%f",&x);

if(x<=0) return 0.0;

y=Freedom_m*x/(Freedom_n+Freedom_m*x);

prob=BetaFx(y,Freedom_m/2.0,Freedom_n/2.0);

printf("F分布F(%f,%d,%d)=%f\n",x,Freedom_m,Freedom_n,prob);

}

double BinominalFx(float x,float p,int n)//二项分布的分布函数计算{double prob;

printf("输入二项分布参数p:\n");

scanf("%f",&p);

printf("输入二项分布x:\n");

scanf("%f",&x);

printf("输入二项分布n:\n");

scanf("%d",&n);

if(x<0) prob=0.0;

else if(x>=n) prob=1.0;

else prob=BetaFx(1.0-p,n-int(x),int(x)+1);

printf("二项分布B(%f,%f,%d)=%f\n",x,p,n,prob);

}

double BetaUa(float af,double a,double b)//贝塔分布的上侧分位数计算{

int times=0;

double x1,x2,xn;

double f1,f2,fn,ua;

x1=0.0;

x2=1.0;

f1=BetaFx(x1,a,b)-(1.0-af);

f2=BetaFx(x2,a,b)-(1.0-af);

while(fabs((x2-x1)/2.0)>eps)

{

xn=(x1+x2)/2.0;

fn=BetaFx(xn,a,b)-(1.0-af);

if(f1*fn<0) x2=xn;

else if(fn*f2<0) x1=xn;

f1=BetaFx(x1,a,b)-(1.0-af);

f2=BetaFx(x2,a,b)-(1.0-af);

times++;

if(times>MaxTime) break;

}

printf("times=%5d\n",times);

ua=xn;

return ua;

}

double TdistUa(float af,int Freedom)//T分布的上侧分位数计算

{

double ua,tbp,bf;

printf("T分布的上侧分位概率af:\n");

scanf("%f",&af);

printf("T分布的自由度Freedom\n");

scanf("%d",&Freedom);

bf=1-af;

printf("F分布的下侧分位数bf=%f\n",bf);

if(af<=0.5)

{

tbp=BetaUa(1-2*af,Freedom/2.0,0.5);

ua=sqrt(Freedom/tbp-Freedom);

}

else if(af>0.5)

{

tbp=BetaUa(1-2*(1.0-af),Freedom/2.0,0.5);

ua=-sqrt(Freedom/tbp-Freedom);

}

printf("T分布下侧分位数T(%f,%d)=%f\n",bf,Freedom,ua);

}

double FdistUa(float af,int Freedom_m,int Freedom_n)//F分布的上侧分位数计算

{

float ua,tbp,bf;

printf("F分布的上侧概率分位数af:\n");

scanf("%f",&af);

printf("F分布的自由度Freedom_m,Freedom_n:\n");

scanf("%d%d",&Freedom_m,&Freedom_n);

bf=1-af;

printf("F分布的下侧分位数bf=%f\n",bf);

tbp=BetaUa(af,Freedom_m/2.0,Freedom_n/2.0);

ua=Freedom_n*tbp/(Freedom_m*(1.0-tbp));

printf("F分布F(%f,%d,%d)=%f\n",bf,Freedom_m,Freedom_n,ua);

}

double KaFangFx1(float x,int Freedom)

{

int k,n;

double f,h,prob;

k=Freedom%2;

if(k==1)

{

f=exp(-x/2.0)/sqrt(2*Pi*x);

h=2.0*GaossFx1(sqrt(x))-1.0;

n=1;

while(n

{

n=n+2;

f=x/(n-2.0)*f;

h=h-2.0*f;

}

}

else

{

f=exp(-x/2.0)/2.0;

h=1.0-exp(-x/2.0);

n=2;

while(n

{

n=n+2;

f=x/(n-2.0)*f;

h=h-2.0*f;

}

}

prob=h;

return prob;

}

double KaFangFx(float x,int Freedom) //卡方分布函数计算{

int k,n;

double f,h,prob;

printf("卡方分布的自由度Freedom,\n");

scanf("%d",&Freedom);

printf("输入P(X<=x)分布值P中的x:\n");

scanf("%f",&x);

k=Freedom%2;

if(k==1)

{

f=exp(-x/2.0)/sqrt(2*Pi*x);

h=2.0*GaossFx1(sqrt(x))-1.0;

n=1;

while(n

{

n=n+2;

f=x/(n-2.0)*f;

h=h-2.0*f;

}

}

else

{

f=exp(-x/2.0)/2.0;

h=1.0-exp(-x/2.0);

n=2;

while(n

{

n=n+2;

f=x/(n-2.0)*f;

h=h-2.0*f;

}

}

prob=h;

printf("卡方分布K(%f,%d)=%f\n",x,Freedom,prob);

}

double PoissonFx(float x,float p) //Poisson分布函数的计算

{

double prob;

printf("输入Poisson分布参数p:\n");

scanf("%f",&p);

printf("输入Poisson分布x:\n");

scanf("%f",&x);

prob=1.0-KaFangFx1(2*p,2*(int(x))+1);

printf("Poisson分布P(%f,%f)=%f\n",x,p,prob);

}

double KaFangUa0(float af,int Freedom)

{

double ua,p,temp;

if(Freedom==1)

{

p=1.0-(1.0-af+1.0)/2.0;

temp=GaossUa(p);

ua=temp*temp;

}

else if(Freedom==2)

{

ua=-2.0*log(af);

}

else

{

temp=1.0-2.0/(9.0*Freedom)+sqrt(2.0/(9.0*Freedom))*GaossUa(af); ua=Freedom*(temp*temp*temp);

}

return ua;

}

double KaFangUa(float af,int Freedom)//卡方分布的上侧分位数的计算{

int times;

double ua,x0,xn,bf;

printf("输入卡方分布的自由度Freedom:\n");

scanf("%d",&Freedom);

printf("输入卡方分布af:\n");

scanf("%f",&af);

bf=1-af;

printf("F分布的下侧分位数bf=%f\n",bf);

x0=KaFangUa0(af,Freedom);

printf("x0=%12.8f\n",x0);

if(Freedom==1||Freedom==2)

{

ua=x0;

}

else

{//采用牛顿迭代法

times=1;

xn=x0-(KaFangFx1(x0,Freedom)-1+af)/KaFangPx(x0,Freedom);

while(fabs(xn-x0)>eps)

{

x0=xn;

xn=x0-(KaFangFx1(x0,Freedom)-1+af)/KaFangPx(x0,Freedom);

times++;

if(times>MaxTime) break;

}

printf("times=%5d\n",times);

ua=xn;

}

printf("卡方分布下侧分位数K(%f,%d)=%f\n",bf,Freedom,ua);

}

double KaFangPx(float x,int Freedom)//卡方分布的密度函数

{

double p,g;

if(x<=0) return 0.0;

g=Gama(Freedom);

p=1.0/pow(2.0,Freedom/2.0)/g*exp(-x/2.0)*pow(x,Freedom/2.0-1.0); return p;

}

double Gama(int n)//伽马分布函数Gama(n/2)

{

double g;

int i,k;

k=n/2;

if(n%2==1)

{

g=sqrt(Pi)*0.5;

for(i=1;i

g*=(i+0.5);

}

else

{

g=1.0;

for(i=1;i

g*=i;

}

return g;

}

double GaossFx1(float x)

{

double prob,t,temp;

int i,n,symbol;

temp=x;

if(x<0)

x=-x;

n=28;

if(x>=0&&x<=3.0)

{

t=0.0;

for(i=n;i>=1;i--)

{

if(i%2==1) symbol=-1;

else symbol=1;

t=symbol*i*x*x/(2.0*i+1.0+t); }

prob=0.5+GaossPx(x)*x/(1.0+t); }

else if(x>3.0)

{t=0.0;

for(i=n;i>=1;i--)

t=1.0*i/(x+t);

prob=1-GaossPx(x)/(x+t);

}

x=temp;

if(x<0)

prob=1.0-prob;

return prob;

}

double GaossFx(float x)//正态分布函数的计算{

double prob,t,temp;

int i,n,symbol;

printf("输入P(X<=x)分布值P中的x:\n"); scanf("%f",&x);

temp=x;

if(x<0)

x=-x;

n=28;//连分式展开的阶数

if(x>=0&&x<=3.0)//连分式展开方法

{

t=0.0;

for(i=n;i>=1;i--)

{

if(i%2==1) symbol=-1;

else symbol=1;

t=symbol*i*x*x/(2.0*i+1.0+t);

}

prob=0.5+GaossPx(x)*x/(1.0+t);

}

else if(x>3.0)

{t=0.0;

for(i=n;i>=1;i--)

t=1.0*i/(x+t);

prob=1-GaossPx(x)/(x+t);

}

x=temp;

if(x<0)

prob=1.0-prob;

printf("正态分布F(%f)=%f\n",x,prob);

}

double GaossUa(float af)

{double b[11]={

0.1570796288*10,

0.3706987906*1.0e-1,

-0.8364353589*1.0e-3,

-0.2250947176*1.0e-3,

0.6841218299*1.0e-5,

0.5824238515*1.0e-5,

-0.1045274970*1.0e-5,

0.8360937017*1.0e-7,

-0.3231081277*1.0e-8,

0.3657763036*1.0e-10,

0.6936233982*1.0e-12

};

double y,ua;

int i;

y=-log(4*af*(1.0-af));

ua=0.0;

for(i=0;i<=10;i++)

ua+=b[i]*pow(y,i);

ua=sqrt(ua*y);

if(af>0.5) ua=-ua;

return ua;

}

double GaossUa1(float af)//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计算{double b[11]={

0.1570796288*10,

0.3706987906*1.0e-1,

-0.8364353589*1.0e-3,

-0.2250947176*1.0e-3,

0.6841218299*1.0e-5,

0.5824238515*1.0e-5,

-0.1045274970*1.0e-5,

0.8360937017*1.0e-7,

-0.3231081277*1.0e-8,

0.3657763036*1.0e-10,

0.6936233982*1.0e-12

};

double y,ua,bf;

int i;

printf("正态分布上侧分位数af:\n");

scanf("%f",&af);

bf=1-af;

y=-log(4*af*(1.0-af));

ua=0.0;

for(i=0;i<=10;i++)

ua+=b[i]*pow(y,i);

ua=sqrt(ua*y);

if(af>0.5) ua=-ua;

printf("正态分布下侧分位数bf=%f,u=%f\n",bf,ua);

}

double GaossPx(float x)//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

{

double f;

f=1.0/sqrt(2.0*Pi)*exp(-x*x/2.0);

return f;

}

void main()

{int ch,Freedom_m,Freedom_n,Freedom,n;

float x, p,af;

while(1)

{

printf("\n §※§※§各分布函数值的计算§※§※§\t\n\n"); printf("\t 1. F分布F(m,n)在x处分布函数值\t\n");

printf("\t 2. T分布t(n)在x处分布函数值\t\n");

printf("\t 3. 二项分布的分布函数\t\n");

printf("\t 4. 卡方分布分布函数\t\n");

printf("\t 5. Poisson分布的分布函数\t\n");

printf("\t 6. 正态分布分布函数值\t\n");

printf("\n §※§※§各上侧分位数的计算§※§※§\t\n\n"); printf("\t 7. F分布F(m,n)的上侧分位数\t\n");

printf("\t 8. T分布t(n)的上侧分位数\t\n");

printf("\t 9. 卡方分布的上侧分位数\t\n");

printf("\t 10.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t\n");

printf("\t 11. 退出系统.\t\n");

while(1)

{

printf(" 请选择: ");

scanf("%d",&ch);

if(ch>=1&&ch<=11)break;

else printf("\n 输入有误,请重新选择: 1~11: ");

}

switch(ch)

{

case 1:FdistFx(x,Freedom_m,Freedom_n);break;

case 2:TdistFx(x,Freedom);break;

case 3:BinominalFx(x,p,n);break;

case 4:KaFangFx(x,Freedom);break;

case 5:PoissonFx(x,p);break;

case 6:GaossFx(x);break;

case 7:FdistUa(af,Freedom_m,Freedom_n);break;

case 8:TdistUa(af,Freedom);break;

case 9:KaFangUa(af,Freedom);break; case 10:GaossUa1(af);break;

case 11:exit(0);

default: break;

}

}

}

结果显示截图:

参考书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数值分析》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

《统计计算》高惠旋编著北京大学出版

§1.4常用的分布及其分位数(精)

§1.4 常用的分布及其分位数 1. 卡平方分布 卡平方分布、t 分布及F 分布都是由正态分布所导出的分布,它们与正态分布一起,是试验统计中常用的分布。 当X 1、X 2、…、Xn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N(0,1)时,Z=∑i i X 2 的 分布称为自由度等于n 的2χ分布,记作Z ~2χ(n),它的分 布密度 p(z )=???????>??? ??Γ--,,00,2212122其他z e x n z n n 式中的??? ??Γ2n =u d e u u n ?∞+--012,称为Gamma 函数,且()1Γ=1, ?? ? ??Γ21=π。2χ分布是非对称分布,具有可加性,即当Y 与Z 相互独立,且Y ~2χ(n ),Z ~2χ(m ),则Y+Z ~2χ(n+m )。 证明: 先令X 1、X 2、…、X n 、X n+1、X n+2、…、 X n+m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N(0,1),再根据2χ分布的定义以及上述随机变量的相互独立性,令 Y=X 21+X 22+…+X 2n ,Z=X 21+n +X 22+n +…+X 2m n +, Y+Z= X 21+X 22+…+X 2n + X 21+n +X 22+n +…+X 2m n +, 即可得到Y+Z ~2χ(n +m )。 2. t 分布 若X 与Y 相互独立,且 X ~N(0,1),Y ~2χ(n ),则Z =n Y X 的分布称为自由度等于n 的t 分布,记作Z ~ t (n ),它的分布密度 P(z)=)()(221n n n ΓΓ+2121+-???? ? ?+n n z 。 请注意:t 分布的分布密度也是偶函数,且当n>30时,t

径向分布函数..

三、径向分布函数法 中心分子 第一层:第一配位圈 第二层:第二配位圈 . . . 短程有序,远程无序 1、 基本概念,基本定义 首先定义一个新的函数---n 重相关函数 为 当系统的位能E N = 0 ,则系统内分子是独立的,由分布函数公式 可得到: g(r) r

因此对于分子相互独立的系统,, 对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系统,相当于对分子独立性的校正,亦即表示了分子的相关性,因而称之为相关函数。 相关函数中,最重要的是二重相关函数g(2),它可由X射线衍射实验和计算机分子模拟的机器实验结果获得,由式子 可知表示如下

上式即二重相关函数与位形积分的关系。 对于由球星对称分子构成的液体,仅取决于分子1和2的距离,即可写成g(r),所以就有 故上式中的分子相对函数g(r)就是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 因,即第一个分子是任意分布的。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第二个分子不可能任意分布,而构成相对于中心分子的局部密度,相应的二重分布函数为 将上式代入到中得到

所以径向分布函数g(r)的物理意义可解释为:在一个中心分子周围距离为r处,分子的局部密度相对于本体密度的比值。 从径向分布函数g(r)可以计算液体的配位数: 实际上N为中心分子周围分子的总数,而为距中心分子r处在r + dr壳层内的分子数目。若将上式积分到第一配位圈的距离L处,即可得到配位数N(L)为 N(L)实际上也是围绕中心分子,半径为r=L的球体内的分子数。

如图已知: r1,r2…rN 代表坐标系原点,指向分子1,2,… N 的向量,体系分子1,分子2分别出现在r1处的体系元 的几率为: 称双重标明分布函数; :泛指(任意分子分布在r1, r2处的概率) :双重分布函数 () ()()N kT r r u N kT q u K K N Tr i d d d e d d d e Q N N ττττττ???............121/...21/1????=-*===2τd ()()()K N kT r r r u d d d d e d d r r P N ?ττττττ2 13/,...,21212]......[,21??-= ()()()K N kT r r u d d e r r P N ?ττ?? -=......,3/...2121()()2 1212,τ τd d r r P ()() 212,r r ρ () ()()() ()() () 2122 212212,,1,r r P N r r P N N r r ≈-=ρ x y

百分位数计算公式上课讲义

精品文档 假设你的数据在A列 在B1输入=PERCENTILE(E1:E10,0.1) 得到的是第10百分位数 在B2输入=PERCENTILE(E1:E10,0.9) 得到的是第90百分位数 追问 我想用函数做,如何进行呢? 回答 不知道你的具体含义。在excel里函数与我们平常说的公式是一个概念。 推测你是要使用宏? 追问 我找到了计算百分位数的函数PERCENTILE(array,k),但是不知如何 使用。 回答 你找到的函数不就是我给出答案里的公式吗 假设你的数据在A列A1~A10 , 在B1输入=PERCENTILE(A1:A10,0.1) 得到的是第10百分位数 在B2输入=PERCENTILE(A1:A10,0.9) 得到的是第90百分位数 提问者评价 我明白了,谢谢。 什么是百分位数 统计学术语,如果将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则某一百分位所对应数据的值就称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可表示为:一组n个观测值按数值大小排列如,处于p%位置的值称第p百分位数。 中位数是第50百分位数。 第25百分位数又称第一个四分位数(First Quartile),用Q1表示;第50百分位数又称第二个四分位数(Second Quartile),用Q2表示;第75百分位数又称第三个四分位数(Third Quartile),用Q3表示。若求得第p百分位数为小数,可完整为整数。 分位数是用于衡量数据的位置的量度,但它所衡量的,不一定是中心位置。百分位数提供了有关各数据项如何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分布的信息。对于无大量重复的数据,第p百分位数将它分为两个部分。大约有p%的数据项的值比第p 百分位数小;而大约有(100-p)%的数据项的值比第p百分位数大。对第p百分位数,严格的定义如下。 第p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值,它使得至少有p%的数据项小于或等于这个值,精品文档

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函数电子云图形的绘制

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函数电子云图形的绘制 1.目的要求 (1) 绘制波函数及其各种分布以及电子云的图像,观察各种函数的分布情况。 (2) 了解计算机绘图方法。 2.基本原理 (1) 程序原理:本程序可绘制类氢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函数及原子轨道、杂化轨道和分子轨道等电子几率密度图,绘制过程中的各函数形式 列于下列各表中。式中 ,n 为主量子数, =0.0529nm ,为波尔半径, Z 是有效核电荷,由Slater 规则计算得到的周期表中前四个周期元素的有效核电荷列于表Ⅱ-24-1中,下面简要叙述对各类图形的处理方案。 ①径向分布函数图: 径向分布函数D(r)=r 2R 2(r) 反映了电子的几率随半径r 的分布情况, D(r)dr 代表半径r 到r+dr 两个球壳夹层内找到电子的几率。其中R(r)为类氢原子的径向函数,本程序所采用的径向函数R(r)分别列于表Ⅱ-24-2中。②角度分布函数图:波函数 的角度部分 以及角度分布函数 表示同一球面不同方向上 或 的相对大小, 本程序所采用的角度函数 分别列于表Ⅱ-24-3中。 3 22232 ,),(,,,,sp d sp yz xz z z z Y Y f f f p p 角度分布图是画的X-Z 平面的截面图,其余角 度分布图都是画的X-Y 平面的截面图。角度分布函数图中,凡轨道形状相同,而仅方向不同者,则仅绘出一个图形作为代表。 2na Zr = ρ0 a ),,(φθψr nlm ),(φθψlm ),(2φθψlm ),,(φθψr nlm ),,(2φθψr nlm ),(φθψlm

③等电子几率密度图:2),,(φθψr 称为电子几率密度函数,它描述在该轨道中的电子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为了在平面上表示出这种分布往往采用某一切面上的等值面图,程序按指定的轨道在该切面上逐点计算2ψ的值,及找出 2max ψ 的最大值,求出相对几率密度2max 2 /ψ ψ =P ,该值在X-Y 平面上是位 置坐标(x,y)的函数(对于2 3z d 轨道是在X-Z 平面),绘图时不是将取值相同的点连成曲线,而是打印一系列符号表示相对几率密度的分布区域。当P <0.01时为空白, 0.01≤P <0.02时用“:”,0.02≤P <0.1时用“/”,0.1≤P <0.25时用“O ”,0.25≤P <0.5时用“&”和P >0.5时用“#”符号表示。根据这些符号可以粗略看出几率密度的分布情况。 在X-Y 平面内,坐标变化范围为 -2.4≤x ≤2.4(步长=0.08) -1.42≤y ≤1.42(步长=0.133) 所有距离的长度单位都是10-10m 。 原子轨道使用的波函数如表Ⅱ-24-4所示。对2 32 2 4,4,4,3xz z z z f f d d 和轨道采用 X-Z 平面做截面,所有其它原子轨道都画在X-Y 平面上,程序使用原子轨道的四重轴对称性,首先计算第三象限内,即-2.4≤x ≤0,-1.42≤y ≤0的Ψ值,随后被2m ax 2 /ψ ψ =P 代替,在其它三个象限内的相应值由对称性得到,用 P(x,y)代表电子在坐标(x ,y)点的几率密度,则: P(-x,-y)=P(-x,y)=P(x,-y)=P(x,y)

统计学常用分布及其分位数

§1、4 常用得分布及其分位数 1、 卡平方分布 卡平方分布、t 分布及F 分布都就是由正态分布所导出得分布,它们与正态分布一起,就是试验统计中常用得分布。 当X 1、X 2、… 、Xn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N(0,1)时,Z=∑i i X 2 得分布称为自由度等于n 得2χ分布,记作Z ~2χ(n),它得分布 密度 p(z )=??? ????>??? ??Γ--,,00,2212122其他z e x n z n n 式中得??? ??Γ2n =u d e u u n ?∞+--012,称为Gamma 函数,且()1Γ=1, ?? ? ??Γ21=π。2χ分布就是非对称分布,具有可加性,即当Y 与Z 相互独立,且Y ~2χ(n ),Z ~2χ(m ),则Y+Z ~2χ(n+m )。 证明: 先令X 1、X 2、…、X n 、X n+1、X n+2、…、 X n+m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N(0,1),再根据2χ分布得定义以及上述随机变量得相互独立性,令 Y=X 21+X 22+…+X 2n ,Z=X 21+n +X 22+n +…+X 2m n +, Y+Z= X 21+X 22+…+X 2n + X 21+n +X 22+n +…+X 2m n +, 即可得到Y+Z ~2χ(n +m )。 2、 t 分布 若X 与Y 相互独立,且 X ~N(0,1),Y ~2χ(n ),则Z =n Y X 得分布称为自由度等于n 得t 分布,记作Z ~ t (n ),它得分布密度 P(z)=)()(221n n n ΓΓ+2121+-???? ??+n n z 。 请注意:t 分布得分布密度也就是偶函数,且当n>30时,t

径向分布函数

实验一 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函数电子云图形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绘制波函数及其各种分布以及电子云的图像,观察各种函数的分布情况。 2.了解计算机绘图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程序原理:本程序可绘制类氢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函数及原子轨道、杂化轨道和分子轨道等电子几率密度图,绘制过程中的各函数形式列于下列各表中。式中 ,n 为主量子数, =0.0529nm ,为波尔半径, Z 是有效核电荷,由Slater 规则计算得到的周期表中前四个周期元素的有效核电荷列于表1.1中,下面简要叙述对各类图形的处理方案。 ①径向分布函数图: 径向分布函数D(r)=r 2R 2(r) 反映了电子的几率随半径r 的分布情况, D(r)dr 代表半径r 到r+dr 两个球壳夹层内找到电子的几率。其中R(r)为类氢原子的径向函数,本程序所采用的径向函数R(r)分别列于表2-2中。 ②角度分布函数图: 的角度部分 以及角度分布函数 表示同一球面不同方向上 或 的相对大小,本程序所采用的角度函数 分别列于表3-3中。 0 2na Zr = ρ0 a ),,(φθψr nlm ),(φθψlm ),(2φ θψlm ),,(φθψr nlm ),,(2φθψr nlm ),(φθψlm

3 22 2 3 2 ,),(,,,,sp d sp yz xz z z z Y Y f f f p p 角度分布图是画的X-Z 平面的截面图, 其余角度分布图都是画的X-Y 平面的截面图。角度分布函数图中,凡轨道形状相同,而仅方向不同者,则仅绘出一个图形作为代表。 ③等电子几率密度图:2),,(φθψr 称为电子几率密度函数,它描述在该轨道中的电子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为了在平面上表示出这种分布往往采用某一切面上的等值面图,程序按指定的轨道在该切面上逐点计算 2 ψ 的值,及找出 2max ψ 的最大值,求出相对几率密度 2max 2 /ψ ψ =P ,该值在X-Y 平面上是位置坐标(x,y)的函数(对于2 3z d 轨 道是在X-Z 平面),绘图时不是将取值相同的点连成曲线,而是打印一系列符号表示相对几率密度的分布区域。当P <0.01时为空白, 0.01≤P <0.02时用“:”,0.02≤P <0.1时用“/”,0.1≤P <0.25时用“O ”,0.25≤P <0.5时用“&”和P >0.5时用“#”符号表示。根据这些符号可以粗略看出几率密度的分布情况。 在X-Y 平面内,坐标变化范围为 -2.4≤x ≤2.4(步长=0.08) -1.42≤y ≤1.42(步长=0.133) 所有距离的长度单位都是10-10m 。 原子轨道使用的波函数如表1-4所示。对2 3 2 2 4,4,4,3xz z z z f f d d 和轨道采 用X-Z 平面做截面,所有其它原子轨道都画在X-Y 平面上,程序使用原子轨道的四重轴对称性,首先计算第三象限内,即-2.4≤x ≤0,-1.42≤y ≤0的Ψ值,随后被2max 2 /ψ ψ =P 代替,在其它三个象限内的相应 值由对称性得到,用P(x,y)代表电子在坐标(x ,y)点的几率密度,则:

径向分布函数

2.2.3 径向部分和角度部分的对画图 1. 径向部分的对画图 结尾部分增加如下内容: 需要指出,常有人将4πr 2ψ2作为径向分布函数的定义, “理由”是:ψ2代表概率密度,4πr 2代表球面积,二者相乘即为半径为r 的球面上的概率。但这种说法至少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事实上,以上说法只对s 电子云才成立,因为它们是与方向无关的球对称形,Y 00=(4π)-1/2,|Y 00|2=(4π)-1,R 2( r )=ψ2/|Y 00|2=4πψ2,从而D ( r )= r 2R 2( r )才可以进一步写成D ( r )= 4πr 2ψ2。可见,D ( r )= r 2R 2( r )对于任何原子轨道的电子云都是适用的,而 D ( r )= 4πr 2ψ2只适用于s 电子云,用于其它电子云都是错误的。 电子云在空间的分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所以,衡量轨道的大小取决于如何定义轨道的半径。文献中常见到两种定义: (1) 轨道最可几半径,即径向分布函数D (r )最大值对应的半径r max 。在这个半径上,单位厚度球壳内电子出现的几率最大。以单电子原子的1s 轨道为例: 000000032100322221030 33222223300 03230020()24()d ()4d 422d d 421010Zr a Zr a Zr Zr Zr a a a Zr a Zr a Z R r e a Z D r r R r e a D r Z Z Z r e re r e r a r a a Z Zr re a a Zr re a ?????????=???? ==????==???????????=?=???????=????

利用Excel的NORMSDIST计算正态分布函数表

利用Excel的NORMSDIST函数建立正态 分布表 董大钧,乔莉 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信息与控制分院,113122 摘要:利用Excel办公软件特有的NORMSDIST函数可以很准确方便的建立正态分布表、查找某分位数点的正态分布概率值,极大的提高了数理统计的效率。该函数可返回指定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正态分布函数,将其引入到统计及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代替原有的手工查找正态分布表,除具有直观、形象、易用等特点外,更增加了动态功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关键词:Excel;正态分布;函数;统计 引言 正态分布是应用最广泛的连续概率分布,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例如,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力、抗压强度、口径、长度等指标;同一种生物体的身长、体重等指标;同一种种子的重量;测量同一物体的误差;弹着点沿某一方向的偏差;某个地区的年降水量;以及理想气体分子的速度分量等等。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从理论上看,正态分布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质,许多概率分布可以用它来近似;还有一些常用的概率分布是由它直接导出的,例如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在科学研究及数理统计计算过程中,人们往往要通过某本概率统计教材附录中的正态分布表去查找,非常麻烦。若手头有计算机,并安装有Excel软件,就可以利用Excel的NORMSDIST( x )函数进行计算某分位数点的正态分布概率值,或建立一个正态分布表,准确又方便。 1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又名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记为N(μ,σ2 )。则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因其曲线呈钟

统计学三大分布及正态分布的关系

统计学三大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 [1] 张柏林 41060045 理实1002班 摘要:本文首先将介绍2χ分布,t 分布,F 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然后用理论说明2χ分布,t 分布,F 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并且利用数学软件MATLAB 来验证之. 1.三大分布函数[2] 1.12χ分布 2()n χ分布是一种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这个分布是由别奈梅(Benayme)、赫尔默特(Helmert)、皮尔逊分别于1858年、1876年、1900年所发现,它是由正态分布派生出来的,主要用于列联表检验。 定义:若随机变量12n ,,X X …X 相互独立,且都来自正态总体01N (,) ,则称统计量222 212n =+X X χ++…X 为服从自由度为n 的2χ分布, 记为22~()n χχ. 2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122210(;),2()200n x n x e x n f x n x --?≥??=Γ???? ,2χ分布的密度函数图形是一个只取非负值的偏态分布,如下图.

卡方分布具有如下基本性质: 性质1:22(()),(())2E n n D n n χχ==; 性质2:若221122(),()X n X n χχ==,12,X X 相互独立,则21212~()X X n n χ++; 性质3:2 n χ→∞→时,( n )正态分布; 性质4:设)(~2 2n α χχ,对给定的实数),10(<<αα称满足条 件:αχχα χα ==>?+∞ ) (2 22)()}({n dx x f n P 的点)(2 n α χ为)(2n χ分布的水平α的上侧分位数. 简称为上侧α分位数. 对不同的α与n , 分位数的值已经编制成表供查 用. 2()n χ分布的上α分位数 1.2t 分布 t 分布也称为学生分布,是由英国统计学家戈赛特在1908年“student ”的笔名 首次发表的,这个分布在数理统计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定义:设2 ~0~X N χ(,1),Y (n ),,X Y 相互独立,,则称统计量/T Y n = 服从自由度为n 的t 分布,记为~()T t n .

配分函数的分析与计算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配分函数的分析与计算 姓名:张坤 系别: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物理学 学号:100314025 指导教师:王保玉 2014年4月12日

目录 摘要 ................................................................................................................................................... I 0 引言 (1) 1 配分函数的分析 (1) 1.1 配分函数体现的粒子在各个能级上的分配性质 (1) 1.2 配分函数表示的是所有的可能量子态相对的概率之和 (1) 1.3 配分函数表示粒子离开基态的程度大小的量度 (2) 1.4 配分函数是状态函数 (3) 1.5 配分函数属于特性函数 (3) 2 配分函数的计算 (4) 2.1 统计系综的几率分布与配分函数 (5) 2.2 近独立系统的配分函数 (6) 2.2.1 近独立系统的经典统计 (6) 2.2.2 近独立系统的量子统计 (6)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0)

配分函数的分析与计算 摘要 配分函数在统计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也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本文将从配分函数的定义出发,阐述其物理意义,阐释其在统计物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配分函数,进而研究了常见的各种系综的配分函数的相关计算,并讨论其应用。 关键词:配分函数;物理意义;作用;系统;系综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partition function Abstract Partition fun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tistical physics, It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als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quantity. This article will begin with the definition of partition function, expatiate it’s physical meaning and illustrate the important role in statistical physics, then gi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artition function. and then study Calculation of partition function in various common ensemble:Classical statistical and Quantum statistics in Near independent system, finally m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partition function. Key word: Partition function The physical significance System Ensemble

配分函数

配分函数是统计物理学中经常应用到的概念,统计物理学通过对大量微观粒子统计行为的计算,将微观物理状态与宏观物理量相互联系起来,而配分函数就是联系微观物理状态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 配分函数的定义是: 其中 ωl为能级εl的简并度; k为玻尔兹曼常数; T为体系的绝对温度。 不难看出配分函数实际是体系所有粒子在各个能级依最可几分布排布时候对体系状态的一个描述。由配分函数可以方便地求出体系的内能、广义力、熵、自由能等等热力学参量。 内能的表达式: 广义力的表达式(方向是外界对系统): 特别地,作为广义力的一种情况,压强的表达式是(注意没负号): 熵的表达式: 自由能的表达式: 粒子的微观性质如质量、振动频率、转动惯量与热力学系统的U,H,S,A,G等宏观性质将要通过配分函数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关于热现象的理论分为宏观方面的和微观方面的,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统计物理学根据对物质微观结构及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认识,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对由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的物理性质及宏观规律作出微观解释的理论物理学,它认为表征系统宏观性质的宏观量是大量微观粒子的统计平均值。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微观世界的

研究来探索宏观的物理性质。然而,我们都知道,微观粒子运动是非常复杂的也是非常多样的,我们不能完全采用宏观的方法和手段来认知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微观世界需要有适合自己的一套理论,微观量研究清楚了,宏观性质也就可以相应地被表示出来。配分函数就是跨接宏观和微观的桥梁,通过配分函数,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实现用复杂的微观量来表示系统的宏观性质了,这也应该是统计物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思想和方法。首先,配分函数体现了粒子在各能级的分配特性。而且,配分函数体现了粒子在各个能级的分配特性。其次,配分函数表示了单个粒子所有可能的状态之和。此外,配分函数是一个状态函数。配分函数是系统各微观态的总体反映, 系统的宏观态一旦确定, 配分函数的值是唯一的, 所以配分函数是一个状态函数。配分函数也是特性函数。系统宏观量是相应的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这是统计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而配分函数是系统各微观状的总体反映。知道了系统的配分函数,可以求得系统的基本热力学函数,从而确定系统平衡态的全部热力学性质。由此可见,系统的宏观量可以通过配分函数求出。配分函数Z 可求出系统的热力学函数,所以配分函数是一个特性函数。综上所述,配分函数的物理意义主要体现在粒子状态的“配分”,即粒子在各种不同的能级或量子态的分布状况,配分函数就是充分描述这种分布特性的物理量。而统计物理学最关键的问题恰恰是热力学系统中微观粒子的分布问题。同时, 配分函数还体现了特性函数的性质, 而统计物理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利用配分函数的这种特殊性质来搭架微观到宏观的桥梁。因此充分认识、理解配分函数的物理意义对学习掌握统计物理学具有很大的帮助。

(完整word版)统计学三大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

统计学三大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1] 张柏林 41060045 理实1002班 摘要:本文首先将介绍2χ分布,t 分布,F 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然后用理论说明2χ分布,t 分布,F 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并且利用数学软件MATLAB 来验证之. 1. 三大分布函数[2] 1.12χ分布 2()n χ分布是一种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这个分布是由别奈梅 (Benayme)、赫尔默特(Helmert)、皮尔逊分别于1858年、1876年、1900年所发现,它是由正态分布派生出来的,主要用于列联表检验。 定义:若随机变量12n ,,X X …X 相互独立,且都来自正态总体01N (,) ,则称统计量222 212n =+X X χ++…X 为服从自由度为n 的2χ 分布,记为22~()n χχ. 2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122210(;),2()200n x n x e x n f x n x --?≥??=Γ???? ,2χ分布的密度函数图形是一个只取非负值的偏态分布,如下图.

卡方分布具有如下基本性质: 性质1:22(()),(())2E n n D n n χχ==; 性质2:若221122(),()X n X n χχ==,12,X X 相互独立,则21212~()X X n n χ++; 性质3:2 n χ→∞→时,( n )正态分布; 性质4:设)(~2 2n α χχ,对给定的实数),10(<<αα称满足条件: αχχαχα==>? +∞ ) (2 22 )()}({n dx x f n P 的点)(2 n α χ为)(2n χ分布的水平α的上侧分位数. 简称为上侧α分位数. 对不同的α与n , 分位数的值已经编制成表供查用. 2()n χ分布的上α分位数 1.2t 分布 t 分布也称为学生分布,是由英国统计学家戈赛特在1908年“student”的笔名首次发表的,这个分布在数理统计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定义:设2 ~0~X N χ(,1),Y (n ),,X Y 相互独立,,则称统计量/T Y n = 服从自由度为n 的t 分布,记为~()T t n . t 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热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各种独立子系统的微观状态数的求法,不同系统的统计规律,系统的各热力学函数的表示式,配分函数的计算,固体的热容理论导出的基本思路。 重点与难点: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不同系统的微观状态数的计算,玻尔兹曼分布律的含义,系统的热力学函数的表示式,配分函数的计算,不同的固体热容理论的基本方法。 §7.1 概论 统计热力学的研究任务和目的 统计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所构成的宏观系统。从这一点来说,统计热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样的。但热力学是根据从经验归纳得到的四条基本定律,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确定系统变化的方向和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由于热力学不管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运动形态,因此只能得到联系各种宏观性质的一般规律,而不能给出微观性质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而统计热力学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基本运动特性出发,运用统计的方法,推导出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变化的可能方向。 统计力学的研究方法是微观的方法,它根据统计单位(微粒)的力学性质如速度、动量、位置、振动、转动等,用统计的方法来推求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例如压力、热容、熵等热力学函数。统计力学建立了体系的微观性质和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统计力学又可称为统计热力学。 相对于热力学,统计力学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它不但可以确定系统的性质,变化的方向和限度,而且还能确定系统的性质的微观根源,这一点要比热力学要深刻。对于简单系统,应用统计热力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然统计热力学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由于统计力学要从微观粒子的基本运动特性出发,确定系统的状态,这就有一个对微观粒子的运动行为的认识问题。由于人们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地修改充实物质结构的模型,所对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也要随之修改,所以统计理论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模型本身也有近似性,所以由此得到的结论也有近似性。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最早是由玻兹曼(Boltzmann)以经典力学为基础建立的统计方法,称为经典统计热力学。1900 年普朗克(Planck)提出了量子论,麦克斯韦(Maxwell)将能量量子

径向分布函数.doc

径向分布函数

实验一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函数电子云图形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绘制波函数及其各种分布以及电子云的图像,观察各种函数的分布情况。 2.了解计算机绘图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程序原理:本程序可绘制类氢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函 数及原子轨道、杂化轨道和分子轨道等电子几率密度图,绘制过程中 的各函数形式列于下列各表中。式中2 Zr ,n a为0主量子数,na 0 =0.0529nm,为波尔半径, Z 是有效核电荷,由Slater规则计算得到 的周期表中前四个周期元素的有效核电荷列于表 1.1 中,下面简要叙 述对各类图形的处理方案。 ①径向分布函数图: 径向分布函数 D(r)=r 2R2(r) 反映了电子的几率随半径r 的分布情况, D(r)dr 代表半径 r 到 r+dr 两个球壳夹层内找到电子的几率。其中R(r)为类氢原子的径向函数, 本程序所采用的径向函数R(r)分别列于表 2-2 中。 ②角度分布函数图: nlm (r , , )的角度部分lm ( , )以及角度分布函数 2 lm( , )表示同 一球面不同方向上所采用的角度函数nlm (r , , ) 或nlm ( r , , ) 的相对大小,本程序 2 lm ( , ) 分别列于表3-3 中。

p z , p z2 , f z3 , f xz2 , ( f yz2 ),Y sp ,Y d2sp3角度分布图是画的X-Z 平面的截面图,其余角度分布图都是画的 X-Y 平面的截面图。角度分布函数图中,凡 轨道形状相同,而仅方向不同者,则仅绘出一个图形作为代表。 ③等电子几率密度图: (r , , ) 2称为电子几率密度函数,它描述在该轨 道中的电子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为了在平面上表示出这种分布往 往采用某一切面上的等值面图,程序按指定的轨道在该切面上逐点 计算 2 的值,及找出max 2 的最大值,求出相对几率密度 P 2 / max 2,该值在 X-Y 平面上是位置坐标 (x,y)的函数 (对于3d z 2轨 道是在 X-Z 平面 ),绘图时不是将取值相同的点连成曲线,而是打印 一系列符号表示相对几率密度的分布区域。当P<0.01 时为空白, 0.01≤P<0.02时用“:”,0.02≤P<0.1 时用“/”,0.1≤P<0.25 时用 “O”,0.25≤P<0.5 时用“ & ”和 P>0.5 时用“ # ”符号表示。根据这些符号可以粗略看出几率密度的分布情况。 在X-Y 平面内,坐标变化范围为 -2.4≤x≤2.4(步长 =0.08) -1.42≤y≤1.42(步长 =0.133) 所有距离的长度单位都是10-10m 。 原子轨道使用的波函数如表1-4 所示。对3d z2,4d z2,4 f z3,和4 f xz2轨道采用X-Z 平面做截面,所有其它原子轨道都画在 X-Y 平面上,程序使用原子轨道的四重轴对称性,首先计算第三象限内,即-2.4≤x≤0,-1.42 ≤y≤0 的Ψ值,随后被P 2 /max2代替,在其它三个象限内的相应 值由对称性得到,用P(x,y)代表电子在坐标 (x,y)点的几率密度,则:

配分函数

在统计物理中,系综(ensemble)代表一大群相类似的体系的集合。对一类相同性质的体系,其微观状态(比如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仍然可以大不相同。(实际上,对于一个宏观体系,所有可能的微观状态数是天文数字。)统计物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各态历经假设)是: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的体系,物理量的时间平均,等于对对应系综里所有体系进行平均的结果。体系的平衡态的物理性质可以对不同的微观状态求和来得到。系综的概念是由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J. Willard Gibbs)在1878年提出的。 常用的系综有: 微正则系综(microcanonical ensemble):系综里的每个体系具有相同的能量(通常每个体系的粒子数和体积也是相同的)。 正则系综(canonical ensemble):系综里的每个体系都可以和其他体系交换能量(每个体系的粒子数和体积仍然是固定且相同的),但是系综里所有体系的能量总和是固定的。系综内各体系有相同的温度。 巨正则系综(grand canonical ensemble):正则系综的推广,每个体系都可以和其他体系交换能量和粒子,但系综内各体系的能量总和以及粒子数总和都是固定的。(系综内各体系的体积相同。)系综内各个体系有相同的温度和化学势。 等温等压系综(isothermal-isobaric ensemble):正则系综的推广,体系间可交换能量和体积,但能量总和以及体积总和都是固定的。(系综内各体系有相同的粒子数。)正如它的名字,系综内各个体系有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在系综中,物理量的变化范围(fluctuation)与其本身大小的比值会随着体系变大而减小。于是,对于一个宏观体系,从各种系综计算出的物理量的差异将趋向于零。

统计学常用分布及其分位数知识讲解

统计学常用分布及其 分位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4 常用的分布及其分位数 1. 卡平方分布 卡平方分布、t 分布及F 分布都是由正态分布所导出的 分布,它们与正态分布一起,是试验统计中常用的分 布。 当X 1、X 2、…、Xn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N(0,1)时, Z=∑i i X 2 的分布称为自由度等于n 的2χ分布,记作Z ~ 2χ (n),它的分布密度 p(z )=???????>??? ??Γ--,,00,2212122其他z e x n z n n 式中的?? ? ??Γ2n =u d e u u n ?∞+--012,称为Gamma 函数,且()1Γ=1, ??? ??Γ21=π。2χ分布是非对称分布,具有可加性, 即当Y 与Z 相互独立,且Y ~2χ(n ),Z ~2χ(m ),则Y+Z ~2χ(n+m )。 证明: 先令X 1、X 2、…、X n 、X n+1、X n+2、…、X n+m 相互 独立且都服从N(0,1),再根据2χ分布的定义以及上述随机变量的相互独立性,令 Y=X 21+X 22+…+X 2n ,Z=X 21+n +X 22+n +…+X 2m n +, Y+Z= X 21+X 22+…+X 2n + X 21+n +X 22+n +…+X 2m n +, 即可得到Y+Z ~2χ(n +m )。 2. t 分布 若X 与Y 相互独立,且 X ~N(0,1),Y ~2χ(n ),则Z =n Y X 的分布称为自由度 等于n 的t 分布,记作Z ~ t (n ),它的分布密度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P(z)=)()(221n n n ΓΓ+2121+-???? ? ?+n n z 。 请注意:t 分布的分布密度也是偶函数,且当n>30 时,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N(0,1)的密度曲线几乎重叠为一。这时, t 分布的分布函数值查N(0,1)的分布函数值表便可以得到。 3. F 分布 若X 与Y 相互独立,且X ~2χ(n ),Y ~ 2χ(m ), 则Z=m Y n X 的分布称为第一自由度等于n 、第二自由度等于m 的F 分布,记作Z ~F (n , m ),它的分布密度 p(z)=?????????>++-??? ??Γ??? ??Γ??? ??+Γ?。其他,00,2)(1222222z m n z n m n z m n m n m m n n 请注意:F 分布也是非对称分布,它的分布密度与自由度的次序有关,当Z ~F (n , m )时, Z 1~F (m ,n )。 4. t 分布与F 分布的关系 若X ~t(n ),则Y=X 2~F(1,n )。 证:X ~t(n ),X 的分布密度 p(x )=??? ??Γ?? ? ??+Γ221n n n π2121+-???? ??+n n x 。 Y=X 2的分布函数F Y (y ) =P{Y0时,F Y (y ) =P{-y

RDF径向分布函数计算软件说明书

written by Xiangyun Qiu email:xiangyun@https://www.360docs.net/doc/ef11966854.html, Simon Billinge email:billinge@https://www.360docs.net/doc/ef11966854.html,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ast Lansing,Michigan,48824-2320,USA Document created:July22,2004

Preface PDFgetX2Software License Agreement By downloading and installing a copy of the PDFgetX2Software and Documentation,you agree to the following terms. Noti?cation of Copyright:PDFgetX2is a proprietary product of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MSU") and i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and international treaty.You(as"End User")must treat PDFgetX2like any other copyrighted materials.Copyright laws prohibit making copies of the Software for any reason. You may make copies of the Documentation for use with a licensed version of the Software;however,MSU noti?cations of copyright must be left intact.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concerning this agreement,please contact the Copyright Licensing Of?ce,MSU,East Lansing,Michigan48824U.S.A.(517)355-2186. License:MSU grants End User the royalty-free,non-exclusive,non-transferable right to use PDFgetX2 software for research or educational purposes.You may not redistribute,transfer,rent,lease,sell,lend, sub-license,prepare derivative works,decompile,or reverse-engineer the PDFgetX2Software without prior express written consent of MSU at the above address. MSU retains title to PDFgetX2,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the Software and Documentation.End User agrees to use reasonable efforts to protect the Software and Documentation from unauthorized use, reproduction,distribution,or publication.All rights not speci?cally granted in this Agreement are reserved by MSU. Warranty:PDFgetX2Software and Documentation are provided"as is."MSU MAKES NO W AR-RANTY,EXPRESS OR IMPLIED,TO END USER OR TO ANY OTHER PERSON OR ENTITY.SPECIF-ICALLY,MSU MAKES NO W ARRANTY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OF PDFGETX2SOFTW ARE OR DOCUMENTATION.MSU WILL NOT BE LIABLE FOR SPECIAL,INCIDENTAL,CONSEQUENTIAL,INDIRECT OR OTHER SIMILAR DAMAGES, EVEN IF MSU OR ITS EMPLOYEES HA VE BEEN ADVISED OF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DAM-AGES.IN NO EVENT WILL MSU LIABILITY FOR ANY DAMAGES TO END USER OR ANY PER-SON EVER EXCEED THE FEE PAID FOR THE LICENSE TO USE THE SOFTW ARE,REGARDLESS OF THE FORM OF THE CLAIM. General:If any provision of this Agreement is unlawful,void,or for any reason unenforceable,it shall be deemed severable from,and shall in no way affect the validity or enforceability of the remaining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This Agreement shall be governed by Michigan la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