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

国内旅游发展状况的计量分析

摘要

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经济”、“无烟工业”,它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经济影响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所重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国内旅游业,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和中央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和物质需要,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内需不足、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发展国内旅游业,对于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此,定量研究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情况、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国内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占有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国内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以相关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学理论为指导,以Eviews 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及其他相关定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1994-2010年间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全面研究国内旅游业的季节特征、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国内旅游业;计量分析;EViews模型;季节特征;可变参数模型

SUMMARY

Tourism has been hailed as "sunrise economy","smokeless industry",which as an industry group has tremendous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the economic impact is increasingly being valued by governments,to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develop tourism,especially domestic tourism,in line with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central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conducive to satisfy the people's spiritual and material needs,help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ore severe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domestic demand insufficient,the case of weak external demand,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ourism,for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adjusting structure,promoting the growth of great economic significance. Therefore,quantitative study of Chinese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the contribution of domestic rel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to economic growth,not onl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but al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a lot of possession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o Chinese domestic tour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data related to yearbook based,economics,statistics,tourism theory as a guide to Eviews economic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ther relevant quantitative analysis,in-depth analysis of 1994-2010 years,China's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touris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Keyword: Domestic tourism; Econometric analysis; EViews Model;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Variable parameter model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文献综述 (1)

第三章实证分析 (2)

3.1 样本数据的选择 (2)

3.2 变量的设定 (3)

3.3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3)

3.3.1 异方差的检验(怀特检验) (3)

3.3.2 异方差的修正 (4)

3.3.3 序列相关性 (5)

3.3.4 序列相关的修正(广义差分法) (6)

3.3.5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7)

3.3.6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逐步回归法) (7)

第四章国内旅游业相关指标 (9)

4.1 旅游总收入分析 (9)

4.2 旅游消费水平 (9)

4.3 国内旅游收入与人均旅游花费 (9)

第五章国内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 (10)

第六章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12)

6.1 提高旅游消费的有效需求与供给 (12)

6.1.1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化 (13)

6.1.2促进旅游供给的有效化 (14)

6.2发挥旅游就业潜力,缓解宏观就业压力 (15)

第一章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数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和各具特色的秀丽风光,构成了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国内外旅游者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旅游工作承担着民间外交的功能,经济功能被弱化;改革开放之后,承担创汇重任的入境旅游迅速发展,国内旅游也逐渐起步;国内旅游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1993-1998年更是成为国内旅游的腾飞阶段。1978年国内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8.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5%,相当于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11%;2010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2579.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3.14%,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2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经济”、“无烟工业”,它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一支独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经济影响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所重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文献综述

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产业的概念是从供给方出发的,生产同一类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的集合,而旅游业是一项以需求方来定义的活动和产业,这是旅游产业界定的特殊性。所以旅游产业的定义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来看,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旅游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形成了旅游产业,主要由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与旅游景区管理组成,其中旅行社,旅馆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本文在占有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国内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以相关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学理论为指导,以Eviews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及其他相关定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1994-2010年间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全面研究国内旅游业的季节特征、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三章实证分析

3.1 样本数据的选择

以2012年统计年鉴为资料来源,使用1993年到2010年的旅游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年份旅游总收入(亿元)GDP(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1993 18.4 3645.2 872.5

1994 1023.5 48197.9 16179.8

1995 1375.7 60793.7 19978.5

1996 1638.4 71176.6 23326.2

1997 2112.7 78973 26988.1

1998 2391.2 84402.3 30580.5

1999 2831.9 89677.1 33873.4

2000 3175.5 99214.6 38714

2001 3522.4 109655.2 44361.6

2002 3878.4 120332.7 49898.9

2003 3442.3 135822.8 56004.7

2004 4710.7 159878.3 64561.3

2005 5285.9 184937.4 74919.3

2006 6229.7 216314.4 88554.9

2007 7770.6 265810.3 111351.9

2008 8749.3 314045.4 131340

2009 10183.7 340902.8 148038

2010 12579.8 401202 173087

表一:中国国内旅游1993到2010年收入等统计表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业的经济总量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94年的61.86%提高到2010年的80.22%,在旅游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4年时,国内旅游经济总量是入境旅游经济总量的1.62倍,到2010年已发展到4.06倍,而在旅游业发达国家,这个倍数可以达到7-8倍,因此,国内旅游业在我国有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3.2 变量的设定

假设旅游总收入与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关系,其中:

Y 指国内旅游总收入

X1 指国民生产总值(GDP)

X2 指第三产业增加值

样本时间1993年到2010年

样本容量n=18

3.3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已搜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2/15 Time: 14:37

Sample: 1993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83.2368 240.8932 0.760656 0.4587

X1 -0.002958 0.016590 -0.178315 0.8609

X2 0.075806 0.037500 2.021491 0.0614

R-squared 0.992859 Mean dependent var 4495.561

Adjusted R-squared 0.991907 S.D. dependent var 3406.389

S.E. of regression 306.439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43893

Sum squared resid 1408575. Schwarz criterion 14.58732

Log likelihood -126.9503 Hannan-Quinn criter. 14.45939

F-statistic 1042.813 Durbin-Watson stat 1.42409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3.3.1 异方差的检验(怀特检验)

Dependent Variable: E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2/15 Time: 14:49

Sample: 1993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5223.82 118548.5 0.297126 0.7715

X1 29.98609 26.19435 1.144754 0.2746

X2 -70.59877 60.78865 -1.161381 0.2681

X12 -0.001818 0.001218 -1.493220 0.1612

X22 -0.009568 0.006333 -1.510819 0.1567

X1X2 0.008348 0.005556 1.502454 0.1588

R-squared 0.296613 Mean dependent var 78254.14 Adjusted R-squared 0.003535 S.D. dependent var 93829.99 S.E. of regression 93663.99 Akaike info criterion 25.99402 Sum squared resid 1.05E+11 Schwarz criterion 26.29081 Log likelihood -227.9462 Hannan-Quinn criter. 26.03494 F-statistic 1.012062 Durbin-Watson stat 2.373694 Prob(F-statistic) 0.452075

NR^2=18×0.296=5.328>3.245,故存在异方差。

3.3.2 异方差的修正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2/15 Time: 14:44

Sample: 1993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consistent standard errors & covariance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83.2368 249.6530 0.733966 0.4743

X1 -0.002958 0.014782 -0.200134 0.8441

X2 0.075806 0.033221 2.281862 0.0375

R-squared 0.992859 Mean dependent var 4495.561 Adjusted R-squared 0.991907 S.D. dependent var 3406.389

S.E. of regression 306.439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43893

Sum squared resid 1408575. Schwarz criterion 14.58732

Log likelihood -126.9503 Hannan-Quinn criter. 14.45939

F-statistic 1042.813 Durbin-Watson stat 1.42409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3.3.3 序列相关性

Dependent Variable: E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2/15 Time: 14:54

Sample (adjusted): 1994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after adjustments

Convergence achieved after 7 iteration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34.8292 415.9168 0.564606 0.5820

X1 -0.013779 0.025060 -0.549825 0.5918

X2 0.030731 0.055889 0.549859 0.5917

AR(1) 0.208976 0.298385 0.700355 0.4960

R-squared 0.071541 Mean dependent var 12.95260 Adjusted R-squared -0.142718 S.D. dependent var 291.2513

S.E. of regression 311.341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52198

Sum squared resid 1260139. Schwarz criterion 14.71803

Log likelihood -119.4369 Hannan-Quinn criter. 14.54147

F-statistic 0.333900 Durbin-Watson stat 1.879711

Prob(F-statistic) 0.801077

Inverted AR Roots .21

因为T=0.700355<2.143,拒绝序列不相关的原假设,所以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3.3.4 序列相关的修正(广义差分法)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2/15 Time: 14:58

Sample (adjusted): 1994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after adjustments

Convergence achieved after 7 iteration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418.0660 415.9168 1.005167 0.3332

X1 -0.016737 0.025060 -0.667875 0.5159

X2 0.106538 0.055889 1.906229 0.0790

AR(1) 0.208976 0.298385 0.700355 0.4960

R-squared 0.992842 Mean dependent var 4758.924 Adjusted R-squared 0.991190 S.D. dependent var 3316.956 S.E. of regression 311.341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52198 Sum squared resid 1260139. Schwarz criterion 14.71803 Log likelihood -119.4369 Hannan-Quinn criter. 14.54147 F-statistic 601.0120 Durbin-Watson stat 1.879711 Prob(F-statistic) 0.000000

Inverted AR Roots .21

3.3.5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X1 X2

X1 1.000000 0.999185

X2 0.999185 1.000000

X1,X2的相关系数较高。所以存在多重共线性。

3.3.6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逐步回归法)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2/15 Time: 15:02

Sample: 1993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31.4302 137.9442 -1.677710 0.1128

X1 0.030552 0.000731 41.77246 0.0000

R-squared 0.990914 Mean dependent var 4495.561 Adjusted R-squared 0.990346 S.D. dependent var 3406.389 S.E. of regression 334.693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56874 Sum squared resid 1792310. Schwarz criterion 14.66767 Log likelihood -129.1187 Hannan-Quinn criter. 14.58238 F-statistic 1744.938 Durbin-Watson stat 1.31626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2/15 Time: 15:03

Sample: 1993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45.9432 115.8606 1.259645 0.2259

X2 0.069125 0.001467 47.11611 0.0000

R-squared 0.992844 Mean dependent var 4495.561 Adjusted R-squared 0.992397 S.D. dependent var 3406.389 S.E. of regression 297.022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32993 Sum squared resid 1411560. Schwarz criterion 14.42886 Log likelihood -126.9694 Hannan-Quinn criter. 14.34358 F-statistic 2219.928 Durbin-Watson stat 1.42254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2/15 Time: 14:37

Sample: 1993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83.2368 240.8932 0.760656 0.4587

X1 -0.002958 0.016590 -0.178315 0.8609

X2 0.075806 0.037500 2.021491 0.0614

R-squared 0.992859 Mean dependent var 4495.561 Adjusted R-squared 0.991907 S.D. dependent var 3406.389 S.E. of regression 306.439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43893 Sum squared resid 1408575. Schwarz criterion 14.58732 Log likelihood -126.9503 Hannan-Quinn criter. 14.45939 F-statistic 1042.813 Durbin-Watson stat 1.42409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第四章国内旅游业相关指标

4.1 旅游总收入分析

国内旅游收入指国内旅游者在国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国内旅游收入是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经营国内旅游业务而取得的本国货币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来源于本国居民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消费支出。

4.2 旅游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水平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下同)的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可以用实物表现,也可以用货币表现;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

4.3 国内旅游收入与人均旅游花费

国内旅游收入是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通过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向国内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而取得的本国货币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来源于本国居民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消费支出,既体现了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转移和实现,又体现了旅游服务部门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同样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并增加旅游目的地国家的财富总量。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则将国内旅游收入定义为国内旅游者在国内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部花费?。也就是说居民在本国范围内旅游时,全部消费都将被相关旅游企业获得而不存在任何漏出现象,国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即国内旅游总收入等于国内旅游总花费。

由于在一定周期(年、季度或月)内一个旅游者可能实施多次旅游行为,从而导致旅游总人次通常会大于旅游人数,因此计算国内旅游的人均旅游花费时往往用国内旅游总花费(总收入)除以旅游总人次。即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是指一定时

期内(年、季度或月)国内每个旅游者平均出游一次的花费,而不是每个旅游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旅游花费。

第五章国内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

中国的国内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起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对于拉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2011年12月12-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2年经济工作的五个主要任务中的第三个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中,明确提出“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这说明中央对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业,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和中央的方针政策,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客观的定量分析,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有利于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否可以作为支柱产业,其定位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服务行业,通过为人们提供食、住、行、游、购等服务,不仅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即基本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和精神的需求,而且也是社会总产品实现的重要环节。促使社会产品和劳动进行合理分配,并不断创造着新的需求。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开放的国际性产业,提高旅游经济的发展吸引国际闲置资金投入,在改善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促进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及市场竞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人们的消费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因此人们经济收入越多,用与精神需求、满足享乐方面的开支就相对增加,从而促进以满足人们精神、享乐需求为主的旅游业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进

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3.旅游经济的运行状况。旅游经济不仅是一种“无烟产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发展“绿色产业”相适应,而且还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从旅游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同时也是旅游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等,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

从旅游业定位的因素可知,其性质、规模和运行状况共同决定了它的定位问题,这些定位问题可以用贡献度指标来进行衡量。一般认为,某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要达到8%l刊,才能作为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从“十五”期间的贡献度值来看,其只有.48%,距离支柱产业的8%的贡献度值甚远,所以一些地区应当慎重地选择旅游业作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否则不切实际地过高定位无利于旅游业的健康成长,也必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损害。

旅游业作为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毕竟只有20年时间,这要求旅游发展决策需保持极大的耐心,任何过急、脱离实际的战略选择都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我国旅游业的起步时间不但比发达国家晚了一个多世纪,也比周围东南亚国家晚了十年到几十年。所以,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有这样一个清醒的前提认识,否则就可能在发展战略的考虑中犯一些欲速则不达的错误。前面己经指出,我国许多区域处于对发展旅游业的热衷,提出旅游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但是笔者观察到的是,这些战略的提出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作为基础。而事实是,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适合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而且发展旅游把握恰当时机至关重要。每个区域都应该仔细研究当地是否有充足的旅游资源以及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是否旅游业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第一选择;当地是否具有足够数量、质量的劳动力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所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否有良好的投入一产出效益;临近区域或相同优势旅游资源的区域与本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竞争情况如何等等。

以上内容都是在区域旅游产业定位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事实上,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效益上,而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功能。首先,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其关联

性强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其次,通过旅游,人们可以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恢复疲劳,是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的有效手段。再次,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对于经济增长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由旅游业引起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有助于人们消除狭隘与偏见,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过分地强调旅游业的经济意义,反而会阻碍其社会效益的发挥。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把旅游业定位为关联产业或基础产业更切合实际。

第六章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6.1 提高旅游消费的有效需求与供给

旅游经济的运行实际上是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矛盾运动的结果。当有相应的外界旅游供给保证时,现实旅游消费需求能够得到充分地实现,这部分需求可以称之为符合意愿旅游需求;当没有相应的外界保证时,旅游消费需求将产生剩余,这部分剩余就是非意愿性潜在旅游需求。符合意愿的旅游需求问题和非意愿性潜在旅游需求问题构成了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性问题。而旅游供给的有效性问题也可以分为相对应的符合意愿旅游供给问题和非意愿性潜在旅游供给问题。不同的是:有一部分强制替代的旅游供给具有实现的不稳定性,比如由于四星级饭店在旺季时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从而使得一些五星或三星饭店的客房成功出租,但是一旦旅游地的四星饭店建设得到发展,这些三星、五星的饭店就可能再次沦为少人问津的旅游供给;这种状况在旅游需求爆炸式涌现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无效旅游供给具有存在的长期性,比如有些旅游饭店己经严重亏损,但是由于存在各种退出壁垒,这些无效旅游供给将会长时间地存在于旅游饭店市场,并将对供给市场的竞争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削价竞争的根源之一,从上述对旅游供求层次的基本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战略条件下旅游经济有效增长的路径框架。要想使旅游经济能够有一个持续、有效、快速地增长,一方面必须着力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化,另一方面必须保证旅游供给增量的有

效性,推动旅游供给存量的有效化。

6.1.1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化

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化,促进旅游消费需求有效转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

1.增加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时间。1995年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国内旅游蓬勃发展的现实表明,有充足且集中的余暇时间对旅游需求的市场化十分重要。现在既然己将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需要旅游需求的实现能够跳出城市周边和短途旅游方式,从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带动经济增长。因此更多的市场化旅游需求需要有更多、更长、更集中的余暇时间。关于增加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时间问题,在近期可以借鉴国外的连休制度来推动旅游发展,比如日本的“快乐的星期一经济复苏计划”;中期则必须加强劳动法的执法力度,切实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形成有社会意义的带薪假期;远期则必须立足劳动用工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通过灵活安排每周休息日来相对增加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时间;探究进一步缩短劳动时间,增加余暇时间的有效途径。

2.增强旅游支付能力居民旅游支付能力的增长需要政府在收入一一分配制度上进行改革。既然要让旅游业发挥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作用,旅游业本身就会有强烈的政策需求,政府应该考虑对旅游产业提供充足的政策供给:在消除储蓄黑洞时给旅游消费一些支持政策。比如,利用加薪设立旅游专用户头,实行先消费后报销非现金付给制度;重新认识公费旅游;给予国家企事业单位每年一定金额的职工国内旅游专项资金。

3.着力于国内与出境旅游需求的有效化。鉴于政策影响的有效性,旅游需求有效化的重点应该放在国内旅游和国民出境旅游上。从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与国民经济的要求两个方面来看,出境旅游还不能象旅游发达国家那样引致国民旅游消费的货币回流。所以有效化的重中之重是国内旅游。对于旅游经济增长战略的重点—国内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促进措施,包括产品体系、市场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国内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战略也己付诸实践。

4.大力发展国际入境旅游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世界各国的竞争。虽

然我国有许多垄断性旅游吸引物,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不存在完全替代性,但替代现象的存在也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因为出游距离、旅游成本、旅游需求的变动性等因素,这种替代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可能该旅游者多年以后才会再涉足该区域,甚至不再涉足该区域。所以我们在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同时一定要继续重视大力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树立国家整体旅游形象,提高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目标市场国进行卓有成效的促销,防止促销中的走过场与官僚主义;深化基于旅游吸引物特征的面向国际市场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实行旅游购物出口退税制度;简化短期旅游签证并在更多的口岸实行落地签证或72小时免签制度。当然,潜在旅游需求激发起来,形成现实的旅游需求后,要想使这些现实的旅游需求能够真正地对旅游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即完成现实旅游需求的市场实现,则还需要有合适的旅游产品的供给。只有市场上旅游供给有效,旅游需求才能得到满足,才谈得上需求的有效。

6.1.2促进旅游供给的有效化

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多变性等特点,需要不断地有新的旅游供给增长来满足不断出现的旅游需求的增长点,但是这些新增旅游供给能否有效满足旅游需求,这就产生了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问题。旅游经济增长点战略对旅游供给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切实保证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积极促进旅游供给存量的有效化。

1.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从旅游需求的层次转化过程中可以发现,旅游需求之所以没有转化为旅游行为,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得到旅游供给的保证。旅游供给的增加是旅游产品的增加。旅游供给增量首先是表现为作为资本物化的旅游产品生产能力的增加。因此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将涉及:①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发展旅游产业必须有适应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核心依托是旅游吸引物。为了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必须开发旅游吸引物`②旅游企业的进入。要想使新进入旅游企业效率更高,不再复制重复建设的悲剧,方法只有一个:使现存企业能高效率地存在。当然,企业进入策略中依然要解决相应的选择问题:a 进入时机的选择;b进入规模的选择。以饭店为例,从投入产出状况看,高星级大型饭店的盈利状况要优于其它类型饭店,那并不是说新进入的饭店应以此为最

优选择。其实,现在的“追星”、“求大”现象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投资者的不成熟性和非理性。因为他们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以结构分析、实证分析的眼光看问题,忽视了强势管理力量在其中起的作用;c进入市场的选择。选择的合理与否,从小处说将影响进入企业的成长环境进而影响企业的成长潜力及成长能力;从大处说这种选择会影响整个市场的竞争状况进而影响产业素质及旅游经济增长的有效性。③政策供给。要保证宏观意义上的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提升旅游产业的内在素质,保证增长有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防止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窝蜂”现象,注意把握“产业政策区域化原则”。

2.旅游供给存量的有效化。资源充分有效配置是推动旅游经济有效快速增长的前提。通过对旅游供给的层次分析发现,在旅游供给存量中存在无效配置的可能。考虑到旅游供给的有效与否只能通过市场来判断犷供给的有效化应该通过市场竞争来完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供给有效化的前提条件。因此旅游供给存量的有效化的途径包括:①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以及优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结构关系;②核销无效供给,构筑有效竞争市场结构。构建有效竟争的市场结构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a构筑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主要途径是旅游饭店的集团化、旅行社的网络化。这是由旅游经济的地域分割特性决走的。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饭店的集团化和旅行社的网络化将再次成为理论研究的迫切课题。b构筑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主要通过品牌化战略来完成。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应该依赖于企业品牌的创立。由于品牌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在资金壁垒失效的情况下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无效进入;。通过政府援助降低退出壁垒:d通过企业援助降低退出壁垒。

6.2发挥旅游就业潜力,缓解宏观就业压力

我国的就业问题除了考虑城镇新增劳动力、结构调整中需要转移的劳动力和迫于竞争压力而不断被分流的劳动力,还要考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大规模转移。在解决我国宏观就业压力中,旅游就业具有广适性。就旅游就业而言,由于1995一1998年旅游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在各行业中为最低,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所以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释放旅游就业的容量。而且旅游就业可以形成能用于其他服务行业的技术和技能;旅游就业特别为妇

女、年轻人和边远地区的人有蒯造就业机会;通过旅游发展直接吸纳农村人口就地就业,减少对城市就业的压力。所以,在转型经济时期,尤其要突出旅游经济在带动就业方面的突出功能,从旅游经济带动社会就业的实践中丰富就业的内涵和指标体系,这其中包括暂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交替性就业等新的就业方式,而不一定要着眼于全职就业、全年就业,这应该成为转型经济时期的一种指导思想。目前,我国在发挥旅游就业潜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考虑到转型时期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导致的员工分流与农民工进城带来的“就业冲突”,乡镇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新产业转移的面临“技术约束”,要想进一步释放旅游促进就业功能,为加快推进围绕旅游吸引物形成相应生产力,带动景区周围相关产业发展,拓展就业门路,应该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的国有转型进程,从提供就业效率角度提升旅游经济增长质量以及旅游就业的可持续性,明确旅游就业并不仅仅是旅游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旅游就业本身也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旅游就业效率以及质量的改善也将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有效改善旅游经济供给效率,从成本优化角度扩张旅游的市场需求容量。有研究表明,垄断市场上消费品的相对购买价格相当于自由竞争市场的4.3倍。因此,要防止垄断,促进竞争;鼓励国有贸易和国际贸易自由化,促进要素流动。而这也是我国现在旅游经济体系效率改善、就业能量释放—同时也将释放出隐性就业—所必需的。据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发挥我国旅游就业潜力。

参考文献

[1] 尤慧,陶卓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存在问题及优化研究江苏商论,2006(8): 62-63.

[2] 张晨上海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9(3):87-91

[3] 张华初,李永杰.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的定量分析旅游学刊,2007,22(4):15-19.

[4]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观光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性的比较研究——以九寨沟、黄山及福建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J].地理科学' 1999,19(1): 49-54.

[5] 张丽峰我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8(21): 103-105

[6] 陈友龙,刘沛林,王良健等.基于谱分析方法的中国旅游业波动周期研究.湖

南社会科学,2005,(2):104一107

[7] 陈友龙,刘沛林,王良健.度假型饭店发展及其评价方法研究.理论探讨2004,(6):109一110

[8] 张凌云.试论我国旅游业周期波动的复杂性和不规律性.旅游学刊,2001(6):27一30

[9] 李正欢.论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特征与政策选择.经济与管理.2003(7)7一8

[10] 柴寿升.区域旅游协作体系的构建分析.烟台教育学院报.2004,(4):94-96

[11] 张辉,厉新建,秦宇.旅游经济增长点战略实现路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6):46一53

[12] 厉新建.中国旅游就业潜力问题研究.Huli旅游研究空间站

[13] EngleR,Grnag·CO一integrationanderroreorreetion:RePresentation, esitmationnadetsting.Economerties,1987:215一276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1、因素分析 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 LnY=β0+β1㏑X1 +β2㏑X2 + μ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学号:2010241096 姓名:虎媛媛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10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动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而且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收入的方法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建立模型 Y i=β0+β1X1+β2X2+β3X3+μ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年鉴》等,在经过大量分析比较后,所取样本数据见下表:单位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旅游人数(万人次) 入境旅游人数 9790.8 9166.2 10903.8 12029.2 12494.2 13187.3 国内出境人数 1660.2 2022.2 2885.0 3102.6 3452.4 4095.4 国内旅游人数 88000 87000 110000 121000 139000 161000 Y X1 X2 X3 北京 3071382.89 17862.4 8315358.66 310.38 天津 330210.32 13616.27 720569.77 50.6 河北 311638.33 9364.84 3013441.43 47.36 山西 241734.11 8384.18 1230965.15 24.8 内蒙古 99536.06 8137.02 924768.53 43.94 辽宁 597119.74 9275.86 3906459.27 92.94

计量经济学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计量经济学论文 15130322 张佳伟 GDP与CPI和贷款总额的关系 摘要:众所周知,GDP作为一个比较有说服性的统计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今天我所要研究的,是GDP和居民消费指数和贷款总额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CPI 涨幅与GDP 增幅经历了几轮波动,1997年之前的几轮经济高增长,物价都出现了明显的高涨幅;1998-2008 GDP连续11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物价涨幅却保持低位运行,经济运行从高增长高物价向高增长低物价转变,反映了CPI涨幅与GDP 增速相关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贷款总额既然作为一个经济指标,其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影响,至于这个影响程度的大小,如果要具体形象的反映出来,就必须要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办法,去分析CPI和贷款额这两者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影响。 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手段可以知道,居民消费指数CPI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贷款总额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办法对于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形象的测算和研究。 为了确定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决定运用eviews软件对相关的变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为合理的方程以及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异方差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和自相关检验。(为了更加精确的进行变量之间关系数据的测算,使用了eviews8.0版本进行实证分析)

1、确定变量 我们确定“GDP ”为被解释变量,“CPI ”和“贷款总额”为解释变量。 2、建立模型 Y=0β+1βP+2βX+c (c 为随机扰动项) 3、数据处理 此为1992-2008年度的GDP 、CPI 以及贷款额的数据。 年度 GDP (Y ) 居民消费指数(P ) 贷款额(X ) 1992 26923.5 282 26322.9 1993 35333.9 305.8 32943.1 1994 48197.9 320 39976 1995 60793.7 345.1 50544.1 1996 71176.6 377.6 61156.6 1997 78973 394.6 74914.1 1998 84402.3 417.8 86524.1 1999 89677.1 452.3 93734.3 2000 99214.6 491 99371.1 2001 109655.2 521.2 112315 2002 120332.7 557.6 131294 2003 135822.8 596.9 158996 2004 159878.3 645.3 178198 2005 183217.4 698.2 194690 2006 211923.5 766.4 225347.2 2007 257305.6 849.9 261691 2008 300670 926.4 303468 (数据来自人民网) 4、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模型 (1)建立工作文件:启动EViews ,点击File\New\Workfile ,在对话框“Workfile

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我国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姓名:XXX 学号:XXX 专业:XXX 科目:计量经济学

2.13 我国1978~1997年财政收入Y和国民生产总值(GNP)X的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单位:亿元)。 表1 年份财政收入GNP 年份财政收入GNP 1978 1132.26 3624.1 1988 2357.24 14923.3 1979 1146.38 4038.2 1989 2664.90 16917.8 1980 1159.93 4517.8 1990 2937.10 18589.4 1981 1175.79 4860.3 1991 3149.48 21662.5 1982 1212.33 5301.8 1992 3483.37 26651.9 1983 1366.95 5957.4 1993 4348.95 34560.5 1984 1642.86 7206.7 1994 5218.10 46670.0 1985 2004.82 8989.1 1995 6242.20 57494.9 1986 2122.01 10201.4 1996 7404.99 66850.5 1987 2199.35 11954.5 1997 8651.14 73452.5 (1)建立财政收入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解释斜率系数的经济含义; (2)若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78017.8亿元,求1998年财政收入的预测值。 答案: (1)利用软件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运行结果如下:

根据运行结果可知: y=858.48+0.1000x t= (46.02) 2R =0.9916 F=2118 S.E=208.7 其中斜率系数为0.1000,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NP )与财政收入成正比,财政收入(x )每增加一个单位,国民生产总值(y )将增加0.1各单位。 (2)根据回归方程可知, 当x=78017.8时,y=858.48+0.1000 78017.8=78876.28 所以1998年的财政收入预测值为78876.3亿元。 2.15 表3是某类商品销售量Y 与该商品价格1X 和售后服务费用2X 的历史统计资料。 (1)建立Y 关于1X 和2X 的回归模型; (2)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统计检验; (3)解释模型估计结果的经济含义。 表3 时期 销售量(万件) 价格(元/件) 售后服务费(万元) 1 55 100 5.5 2 70 90 6.3 3 90 80 7.2 4 100 70 7.0 5 90 70 6.3 6 105 70 7.4 7 80 65 5.6 8 110 60 7.2 9 125 60 7.5 10 115 55 6.9 11 130 55 7.2 12 130 50 6.5 答案: (1)利用软件建立回归模型,运行结果如下: (a )线性模型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 文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E C O N O M I C S 论文题目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院(系)经济学院 所在班级 2012级经济学四班 姓名胡义全 学号 日期 2014年12月23日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消费、财政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财政支出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投资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收集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劳动力,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日以不断的增长,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 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目前的经济现状中,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 投资之间存在共存趋势。本文从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性出发,通 过对数据模型的设立,讨论了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性。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发展; 目录 一、引言 (3)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入境旅游的关联性分析 (3)

(一)理论依据 (3) (二)实证分析 (5) 1.模型指标选择 (5) 2.数据来源 (6) 3.模型的设定 (6) 4.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8) 三、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3)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走强,我国经济也快速增长。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带动总产出的水平的增长,投资可以形成新的后续生产能力,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文献检索发现,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性研究有很多,大多为回归分析,协整方差等。并对它们进行了序列相关系检验及修正,异方差检验及其修正,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修正模型(ECM)。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原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并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综上,推断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有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会引起固定资产的增长。本文借鉴他人在针对相对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有影响的论点,之后通过模型对此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梳理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并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二者的关联性分析;第三部分,结论。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性分析(一)理论依据 1.根据哈罗德-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论证相对劳动生产率与汇率的关系。 唐旭和钱士春在《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哈罗德-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证研究》中从国内相对劳动生产率对相对价格的影响、国际中两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两国相对价格的影响两方面进一步研究了相对劳动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文章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分别作为贸易与非贸易部门,通过构造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与价格缩减指数等数据,发现我国贸易部门相对于非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升,非贸易部门相对于贸易部门的相对价格也在上升,符合哈罗德-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对相对价格影响显著,两者呈正向关系,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劳动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学院 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晋兆晖 290508210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我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虽然各地区的经济消费结构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还是有绝大部分相似之处的。分析之后最终促使消费需求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计量经济模型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 一、选题背景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一国或某一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其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无论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还是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中都得到证实。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我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财政及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但是居民存款额依然居高不下,居民消费虽有增长却不能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管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来分析,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运行及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十分重要。我们可以运用研究的结果来分析现状并制定正确的应对方针,这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变量的选择分析 根据传统的凯恩斯消费理论,消费需求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同时就是增加自己的银行储蓄为以后的购房、养老、医疗保健做准备,这对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可支配收入这一因素必须选取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居民储蓄是影响居民最终消费的直接因素,居民储蓄越多,最终消费就越少,储蓄越少,最终消费支出就越多。 物价水平对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会有影响,即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支出,当居民的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涨,则消费支出增加;反之,居民收入不变,若物价下跌,则消费支出减少。对于物价水平,选择通货膨胀率来反映。 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指标,也是需要被列

税收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税收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本文是在参考了多个关于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自1988年至2007年的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选取的自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得出结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三者均对我国税收收入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零售商品物价水平税收计量思考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税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的一般原理。这几年来,中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甚至“超速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地对税收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和预测分析非常重要,对研究我国税收增长规律,制定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1978-2008年的3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314045亿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入1978年为519.28亿元,到2008年已增长到54223.79亿元,31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6.76%。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税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规律,以及预测中国税收未来的增长趋势,我们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淮阴工学院 课程论文 作者:纪统珺学号:1131816144 学院:商学院 专业:经济与金融 班级:经济1131 题目:1994-2015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赵成柏教授 指导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GDP从1978年的365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76708亿元增长了185倍。相较于22年前的1994年增长了14倍。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财政收入也高速的增长,从1994年的5218亿元到2003年突破2万亿元再到2015年中国财政收入成功突破11万亿元。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收入是一国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基本保障,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凡的作用。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通常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研究财政收入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各项税收收入,此外还有政府其他收入和基金收入等。同时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规模还受到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建立财政收入影响

因素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如何合理有效地制定我国的财政收入计划提供一些政策性。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财政收入进行不同的分类。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下,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目前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2008年以前税收一直在财政收入中占据90%以上的比例,2014年占比跌至74%历史上首次跌至85%以下。这证明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他的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比越来越高。财政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也在不断地改变,而主要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税收、GDP、通货膨胀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 二、模型设定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回归变量的选择是建立回归模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遗漏了某些重要变量,回归方程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考虑过多的变量,不仅计算量增大许多,而且得到的回归方程稳定性也很差,直接影响到回归方程的应用。通过经济理论对财政收入的解释以及对实践的观察,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税收、GDP(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 1、GDP(国内生产总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GDP 会促进国民收入,从而会提高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储蓄量,并与财政收入的增长保持一定的同向性。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最终版)

课程论文 题目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影响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经济统计学 班级2013级经济统计一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孙荣 职称副教授 2015 年12 月24 日

重庆工商大学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分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影响 [摘要]: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居民消费对GDP的影响,而不是仅仅笼统的了解居民消费对GDP有影响,本文从居民消费用途分类对GDP影响进行分析,。文章指出应该从消费用途方面分析居民消费对GDP的影响。政府可以根据此分析结果对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调整,提高GDP,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字]:GDP 消费用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引言 (一)研究背景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进出口。在中国,存在其他国家都不能相比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大家都知道,因为人多。大多数研究在分析居民消费对GDP的影响时,仅仅分析表面,并没有对消费进行彻底的分析。内需才是提高GDP切实可行之路,所以本文将居民消费按照用途分类,更深入的研究消费中各种用途对GDP的影响。这样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居民消费对GDP的具体影响,给政府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参考性建议。同时还可以根据本文分析结果对居民消费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了解居民消费需求,实现供求平衡,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理论依据 根据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净出口,其中的最终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社会公共消费支出,本文将居民消费支出按照户口分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而再继续分类,按照用途分类,将居民消费支出分为八大类,分别是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娱教育及服务、居住、其他商品和服务。本文根据这八类居民消费分类对GDP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三)研究意义 将消费按照用途分类,能够深入的了解到每一类型的消费需求对GDP的影响,用Eviews 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之后,我们就能够更具体的了解到居民消费对GDP的影响,对政府进行消费结构调整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或者对于提高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能够提供可靠性的依据,不在只是依赖定性分析进行决策,而是利用更加科学可靠的定量分析进行相关决策。 一、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居民消费支出可以看做是消费需求一部分,消费需求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1)消费需求弹性分析。消费需求弹性系数是一个较为具体的地反应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制约性分析指标。它是经济增长率与消费需求增长率之比,说明需求没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比例关系。(2)消费需求贡献分析。从市场消费需求增长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来分析,消费需求在多大的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 二、深入分析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本文利用Eviews软件深入分析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将居民消费按照八个分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

分数:______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 支出 系别:国贸系 班级:国本五 学号: 2012016533 姓名:张璐 指导老师:岁磊

【提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的经济指标之一。本人认为人均GDP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它直接反映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的变化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以及政府支出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本文选取了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试验和分析。 【关键字】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税收、政府支出 具体数据如下: 图1数据收集 注: Y: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每人)(单位:元) X1:居民消费水平(单位:亿元) X2:国家税收(单位:亿元) X3:政府支出(单位:亿元)

由此,我们可得到Y与X1 、X2、X3的散点图,如下: 图2 Y与X1 图3 Y与X2

图4 Y与X3 由图我们可以发现Y与X1 X2 X3都有比较明显的线形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eviews7 命令框中输入:LS Y C X1 X2 X3回车 所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Y=-275.7004+0.763471X1+0.330198X2-0.069827X3 在现有的学习中,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单位根检验及协整的方法,所以对模型的平稳性暂时不作考虑。

若不考虑单位根检验,直接用我们在前几章学习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1.拟合优度:我们由表可知,,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在F分布表中查出临界值,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和我国政府支出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3.T检验:对于C、X1、X2的系数,t的统计量的绝对值都>2.179,都通过了检验,而X3的系数的t统计量为-2.033472,在df=12、α=0.05的情况下,t统计量应大于2.179,显然X3的系数不能通过T检验。 根据经验判断无法通过第一步检验的原因很可能是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4.我们对X1 X2 X2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在命令框中输入:COR X1 X2 X3回车得到以下结果: 可以发现X1、X2、X3之间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 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 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

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的 影响因素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1999—2009共11年的相关数据,选取餐饮企业的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全国城镇人口数以及公路里程数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对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且加以修正,最后根据模型的最终结果进行经济意义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餐饮企业营业额、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一、研究背景 近十年来,投资者进入餐饮企业的数量一直持递增趋势。在他们进入一个行业之前,势必要对该行业的营业额、营业利润等进行估计,当这些因素的估计值能够达到他们的预期的时候,他们才会对其进行投资。由于餐饮企业的营业额是影响投资者是否进入餐饮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对于我国餐饮企业的营业额问题的深入研究就相当的有必要,这有助于投资者作出合理的决策。下面即进行了对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的计量模型研究。 二、变量的选取 影响餐饮企业营业额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餐饮企业的数量、营业面积、从业人员、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全国城镇人口数、餐饮企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及公路里程数(表示交通状况),但综合考虑后,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变量(企业数、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全国城镇人口数、公路里程数)进行研究,并对各个变量对餐饮企业营业额的影响进行预测。 1.企业数

本文认为餐饮企业营业额与餐饮企业的数量有关,并预测两者之间呈正相关2. 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 本文认为餐饮企业营业额与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有关,并预测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3. 全国城镇人口数 本文认为餐饮企业营业额与全国城镇人口数有关,并预测两者之间呈正相关4. 公路里程数 本文认为餐饮企业营业额与公路里程数有关,并预测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三、相关数据:其中营业额(单位:亿元),企业数(单位:个),人均年消费性 支出(单位:元),全国城镇人口数(单位:万人),公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 年度 营业额 (Y)企业数(x1) 人均年消费性 支出(x2) 全国城镇人口 数(x3) 公路里程 数(x4) 1999351955932664615.9143748135.2 200040524453508499845906140.3 2001489894341325309.0148064169.8 2002624247150216029.8850212176.5 2003747000059356510.9452376181 200411605000100677182.154283187.1 20051260200099227942.8856212334.5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管理学院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2013年5月15日 一、背景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5?%?,但二元经济结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农村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70%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不发达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势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障碍。正确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其中,农民收入增长是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二、建立理论假说: 由于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结构性矛盾因素,又有体制性障碍因素。考虑到其复杂性和可行性,在本文中仅选取三个解释变量进行分析,即:财政农业支出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作物种植总面积。 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物质保障,由于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是多形式的,从近年来看我国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减免农业税等措施已经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不难看出农民收入增加和国家财政投入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从利润=收入-成本这一等式可看出,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就会提高,从而导致最终的收入减少,因此可以预见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当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种植面积和农民收入应该是正相关关系。 三、数据收集: 本文选取了1980年到2011年间的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数Y,并作为被解释变量,三个解释变量分别为X1——财政农业支出额; X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X3——农作物种植总面积; Y X1 X2 X3 年份1978年 亿元指数千公顷 =100 1980 139 82.12 101.0 146379.5 1981 160.4 73.68 101.7 145157.1 1982 192.3 79.88 101.9 144754.6 1983 219.6 86.66 103.0 143993.5 1984 249.5 95.93 108.9 144221.3 1985 268.9 101.04 104.8 143625.9 1986 277.6 124.3 101.1 144204.0 1987 292 134.16 107.0 144956.5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近年来,中国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建立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我国旅游业收入和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各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揭示了我国旅游业收入呈现的特征,并针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国内旅游收入;旅行社数量;旅游人数;人均花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内接待旅游人数695百万人次到如今26.4亿人次;从旅游收入仅2391亿元到如今1.93万亿元;旅行社以年均21.24%的速度增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更是年均增长15%。留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更加完善为我国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展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为了旅游业收入的稳定增长,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十分必要。 本文以计量经济学经典的模型为基础,分析影响中国旅游业收入的各个因素,对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文章首先进行研究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建立,然后进行回归分析,进而进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模型变量与模型建立 1.1 模型解释变量的选择 旅游收入直接反映了某一旅游目的地国家或者地区旅游经济的

运行状况,是衡量当地旅游经济活动及其效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综合性指标。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中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有很多,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收集性和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人均花费(1X )、旅游人数(2X )、全国旅行社数量(3X )、铁路营业里程(4X )和公路里程(5X )作为影响的主要变量。 1.2 模型设定 设定线性模型:μββββββ++++++=55443322110X X X X X Y Y —国内旅游业收入(亿元); 1X —人均旅游花费(元); 2X —旅游人数(百万人次); 3X —全国旅行社数量(个); 4X —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5X —公路里程(万公里)。 1.3 数据搜集(见表1) 表1 1995—2011中国国内旅游业收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统计表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精品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1、因素分析 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 LnY=β0+β1㏑X1 +β2㏑X2 + μ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Array论文 论文题目:影响我国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任课教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年月日 [摘要] 本文旨在根据我国旅游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部分因 素。首先基于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 析,同时综合了相关的市场细分和消费分析理论,选取了国内国内旅游人数等三 个解释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 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结果作了经 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政策建议。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大幅度增长,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主要表现在物质需求向精神 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对“旅游”这一朝阳产业,人们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2000年到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从7.44亿增加到19.02 亿,国内旅游总花费从3175.5亿元增长到10183.7亿元,分别增加了1.55倍和 2.20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据最新统计,2009年底,全国旅行社总资产585.96亿元,同比增长12.28%,其中,负债345.99亿元,同比增长15.34%;所有者权益239.97亿元,同比增长8.15%。按形态分,固定资产106.31亿元,占总量的18.14%,同比增加14.23%;流动资产430.39亿元,占总量的73.45%,同比增加20.95%;其他类型资产49.26亿元,占总量的8.41%。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业标准管理的先进国家。旅游业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的行业,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入境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形成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旅游产业正在向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迈进。旅游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功能越来越综合,贡献越来越巨大。[关键词] 旅游收入市场细分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由于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理论研究的有力支撑。因此,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