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学说和佛家学说的同与异--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论文

浅谈庄子学说和佛家学说的同与异

课程: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班级:物联网41班

姓名:李姝洁

学号:2140509003

佛家学说和庄子学说是中国文化思想灿烂的篇章,各成体系,影响深远。庄子学说在中国土生土长,佛家学说经历了由泊来品到逐渐本土化过程,佛道两家彼此互相影响,成为许多中国士人的思想皈依。如果摒除外在枝节的遮蔽深入去探讨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内在其实有很多相同相通但也有差异不同的地方。

(一)引文

之所以我们会说庄子学说和佛教学说有相通之处,这和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传播形式密不可分。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正值中国文化处于神学化时代,谶纬思想与道教法术极为盛行。为迎合时代的需要,当时的高僧们不得不寻求佛教与中国文化上的契合性。事实上,在传播之初,只能是形式层面上的一定契合,所以,鉴于当时道教方术的盛行,佛教高僧们不得不也从神异之术上来吸引信众。而这种方术化的传教形式,既打破了人们心理上的戒心,即佛教仅仅是一种方术而已,也适合了时代的需要,满足了上层贵族求福求寿的心理,从而推动了佛教的传播。

但是,在当时,这种外在道术化的传播形式,并没有得到上层知识分子的青睐,甚至还产生出了一定的鄙薄之心,因为,从佛教的展示现象来看,那不过是一种粗浅的方术而已,与当时其它方术没有本质的差别,一样缺乏思想内涵,故学人弃而毁之。事实上,这种方术化的传播形式,也不是当时高僧们的真正意旨,甚至可以说,连佛教的皮毛都没有触及到。因为,神通只不过是高僧们为赢得信众而采取的一种应机方便手段而已,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另择新路。

随着信众的增加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加深,高僧们就开始着手译经工作。但他们发现印度梵语与中国汉语,在概念术语以及思维范式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需要,高僧们在译经之初就采取了“格义”化的方法,即用中国传统思想术语来阐释佛教经典思想,而佛教就选用了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想,也就是用老庄之思想术语和思维方式来阐释佛教的经典思想。

虽然很多人认为,在“格义”的过程中,高僧们仅仅是借用了老庄之术语来阐释佛教之思想而已,而非佛教完全等同于老庄思想。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格义”进行之前,就已经隐含了一个重要前提,即佛教与老庄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否则“格义”也难以进行。

同时,译经中也强化了对神话故事与神异之术的描述,致使汤用彤先生认为,早期佛教译经中出现的一些神异之术是受道教“长生久视”思想影响的结果。然而,从深层次上看,这些神异故事的描述,与其说是与道教有契合之处,还不如说是与《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及“圣人”思想有相通之处。因为,一方面,《庄子》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另一方面,从佛教自身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不愿走向与道教相同的神通化道路,因为那样将抹杀佛教独特的内质精神,无法把自身与道教区别开来,故在《理惑论》中就存在着对道教方术的批判,即“都是虚诞之辞,不可置信。”所以,早期佛教的传播主要借助于中国学人对老庄思想的理解而得以快速发展,并使佛教逐步摆脱了原有粗俗化的传播方式,走上了一种学理上传播的道路。

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佛教更多的是与玄学发生了关系,然而,透过这些文字上的表述,而从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来看,就会发现与佛教发生过内在交流的

学说应该是庄子思想。因为,虽然魏晋“三玄”分别是指《老子》、《周易》和《庄子》,但《老子》与《周易》对人内在深层次上的精神需求,缺乏精细与深入的研究,仅仅是一些大而化之的语言。而在《庄子》一书中,却对人生的境况作出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并对世俗的人生之路也作出了批判与反思,积极倡导人们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而且郭象的《庄子注》也较好地调和了人精神上的追求与世俗生活的矛盾性,这种思想取向也得到日后文人的极大认同。同时,从原始佛教的追求来说,与《庄子》思想有着更多的契合点,也正因为这种契合性,所以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始终与《庄子》息息相连,没有分离,从形式到内容上相互吸收和促进。

(二)相同之处

1.思想起源

释迦牟尼与庄子的思想都是起源于对人类生命的内在体验。众所周知,释迦牟尼与庄子思想的产生,既不是为了学术的发展,也不是为了外在世俗之目的,而完完全全来源于他们对人生的亲身感悟之中。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本是一位无忧无虑的王子,却被“四门出游”之人的生、病、死的悲惨景象所震撼,而放弃了王子地位,选择了出家生活。由此可见,释迦牟尼的出家完全是出于自身对现实悲惨生命的真实感触。他感受到了人生的大量束缚与困境,以及现实人生追求的内在矛盾性,因而他渴望寻求一种全新的“涅槃”世界。正是这种向往新生命的内在意向和冲动,使释迦牟尼在日后的修行中能克服各种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也使释迦牟尼在日后的说法中,始终未脱离实际生活而去建构理论体系。

至于庄子,目前所有的历史资料都无法确切地考证其具体的家庭背景,只是在《庄子》篇中偶尔提到其生活之窘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这种窘迫的生活甚至达到了“往贷粟于监河侯”的状况。艰难的生存境遇,使庄子对人生有着切身的感受,再加上当时社会上大量悲惨现象的存在,激起他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以及人生意义的追寻。在《庄子》篇中,庄子通过大量来自生活的寓言故事揭示人生哲理,以此警醒人们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2.探究生死

释迦牟尼和庄子对生死问题的探究也具有相通性。可以说,生死问题是佛教的一大核心问题,释迦牟尼离家出走时就曾发誓要断掉人的生、老、病、死、忧伤和苦恼,否则终不回宫。事实上,只要断掉了生死烦恼,其它问题将迎刃而解。所以,解决生死问题是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庄子虽然不是一位宗教家,但他对于生死问题的探究,可说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深刻的。在庄子看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对庄子来说,生命不仅是短暂的,而且是无所适从,即“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正因为面对生死之无奈,所以世人产生了很强烈的“悦生恶死”的心理,就连儒家的大圣人孔子,在面对得意弟子颜渊之死时,也免不了悲痛欲绝!

如何才能化解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痛苦呢?这是佛家与庄子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而且,他们的解决方法几乎是相同的,即都是在生生不息的宇宙大化中来理解生与死,从而达到消解生与死问题之困惑。如释迦牟尼将

要入灭时,对哭泣中的阿难说:不要悲痛哭泣,不要自寻烦恼,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生灭灭的。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本是气聚、气散持续不断的一个自然过程,生中有死,死中又蕴含新生,生死环环相扣,永不分离,就像昼夜之更替那样自然与相续不断,故“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正因为对生命有了通达的理解,所以庄子能非常乐观地对待妻子的死亡,鼓盆而歌。

3.出世问题

释迦牟尼和庄子一致认为要摆脱世俗的束缚,渴望一个自由的世界。在释迦牟尼看来,世间无处不是苦,他有“八苦(生、老、病、死、恩爱别、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之说,因而,释迦牟尼最大的目标是如何把众生从六道轮回中解救出来,但由于世人的“无明”,即对生命“无常”、“无我”的实相缺乏洞察而误以为有我,从而产生执着。事实上,一切事物皆因缘合而生,缘散而灭,世间没有自性的永恒存在体,一切都必然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我”亦不过是“五蕴”和合的现象而已,只要破除了心中的执着,就能证得“如来智慧德相”。而释迦牟尼毅然放弃世俗中最令人羡慕的王子生活,出家修道,正是一种“追求永恒幸福、无限自由,抗拒死亡等束缚的向上意欲”。

而庄子虽然生活极其艰难,但他在面对高官厚禄之诱惑时却毫不动心。据《史记》载,楚威王听说庄子非常贤德,便派使者以“厚币迎之,许以为相”,但庄子却以“宁游戏污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为由,毅然拒绝了邀请。

由此可见,尽管释迦牟尼与庄子的生存境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但在面对世俗功利之时,他们却表现出极为相似的价值取向,即抛却世俗之累,寻求精神之乐。而且,庄子消解世俗执着的“齐物”思想与原始佛教的“无执”思想也有着相通之处,庄子认为一切世俗观念都是相对的,只有摆脱这些世俗观念的束缚,才能认识世界以及人性的本然状态,从而获得自由。

(三)不同之处

1.目的

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他们在消除世俗的执着方面是一致的,但他们出世之目的却是不同的。庄子是为了认识生命的本真状态,从而珍惜生命,自由生活;而佛教则是为了人来世的美好生活。

2.对智慧的看法

庄子与老子一样都主张绝圣去智。绝圣去智,大盗乃止。即摒弃聪明智巧,回归天真纯朴,就不有偷窃的行为。他们认为天下为什么如此糟糕,就是因为人心不古,心智太巧,太容易制造各种事端,一切纷纷扰扰都与人的智不无密切关系,智生事端,智生烦恼,智生害处。

佛家却相反,认为人要有智慧,般若即智慧,佛教的经典许多都有般若二字,如《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心经》(全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而佛教修行注重三个字:戒、定、慧。慧为其中之一,佛教认为锻炼人的心智开启慧根,才能参透精妙深远的佛法。台湾圣严法师就有一句名言: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这种主张与庄子思想恰恰相反。

(四)总结

尽管庄子与释迦牟尼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中,但从人类文明兴盛的时间轴来看,他们都处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而且都对人生问题作过深入思考。如同在浩瀚历史长河中的其他著作一样,庄子著作和佛家著作也同样给历史和哲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古人留下的智慧结晶中,获取知识,明悟道理,充实自我,这就是我们研读中国哲学经典著作的意义所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