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致密煤储层数值模拟

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致密煤储层数值模拟
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致密煤储层数值模拟

文章编号:100520930(2009)0520690207 中图分类号:TE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 .issn .100520930.2009.05.007

 收稿日期:2008204206;修订日期:2008209207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6Z236);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219606)作者简介:张先敏(1980—),男,博士研究生.E 2mail:zhang -xianm in@1631com

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致密煤储层数值模拟

张先敏1, 同登科1, 孙宝全

2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山东

东营257000)

摘要:我国煤层普遍属于低渗透储层,尤其埋深在千米以上的煤层更属于致密多

孔介质.低渗透气藏中的气体渗流具有明显的滑脱效应,同时煤基质收缩效应对煤层渗透率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考虑致密煤层中气体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的影响,建立了三维、非平衡吸附拟稳态条件下煤层气—水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和全隐式数值模型,并编制程序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致密煤层气藏开发过程中,气体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对煤层气井的产能影响十分明显,考虑这两种效应影响时预测产气量普遍比未考虑时要高,其中基质收缩效应的存在可使预测的累积产气产量增加1212%.

关键词:煤层气;滑脱效应;双重介质;基质收缩;数值模拟

我国煤层普遍属于低渗透储层,一般在110×10-3μm 2左右.Klinkenberg [1]

早在1941

年通过实验观察提出了气体分子滑脱现象,随后Rushing 等

[223]

通过实验研究了致密砂岩

气藏气水两相流动时滑脱效应对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影响.李允等[425]

基于大量

的岩心流动试验对低渗气藏的滑脱因子进行了定量测定;姚约东等

[6]

系统地研究了气体

渗流克林贝尔效应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克林贝尔效应常数的变化规律;朱光亚等[7]

通过低渗岩心样品实验研究了具有滑脱效应的储层渗透率界限以及孔隙压力条件,并探讨了

低渗气藏天然气渗流规律.为了研究储层条件下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Ertekin 等[829]

建立

了致密气藏混合动力学模型;随后,Spencer 等[10]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研制的煤储层

三维、非平衡吸附非稳态条件下气—水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器,分析了滑脱效应在应力敏感

性煤层中的影响.肖晓春等[11212]

建立了低渗透率情况下考虑高地层压力作用和滑脱效应

的煤层气单相渗流数学模型,但该模型未考虑煤层的双重介质特性和应力敏感性;Hu

Guozhong 等

[13]

进一步给出了多物理场条件下考虑克林贝尔效应的煤层气单相渗流模型

的解析解.在煤层气排采过程中,随着吸附气不断解吸,煤基质收缩,裂隙宽度变大,从而导致裂隙渗透率增加

[14215]

,然而以上研究均未考虑煤基质收缩对煤层渗透率的影响.因

此,本文建立了考虑气体滑脱效应和煤基质收缩效应的致密煤层三维、非平衡吸附拟稳态第17卷5期2009年10月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JOURNAL OF BASI C SC I ENCE AND E NGI N EER I N G

Vol .17,No .5

Oct ober 2009

条件下气—水两相流动数学模型和全隐式数值模型,并分析了气体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丰富了以上研究成果.

1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基本假设如下:煤层是由基质微孔隙系统和割理裂隙系统组成的特殊双重介质,裂隙系统均质各向同性;煤层在原始状态下被水所饱和;流体流动为等温过程,自由气为真实气体.

1.1 考虑滑脱效应的煤层气—水两相流动数学模型

Pal m er 和Mans oori 提出如下考虑应力敏感性和基质收缩效应的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关系式

[14]

<=<0+c m p -p 0+εL

K

M

-1βp 1+βp -βp r 1+βp r

(1)k =k 0

<<0

3

(2)

式中,c m =

1

M

-

K M +f -1γ;K M =1+v 3(1-v )

;<为裂隙孔隙度;<0为初始裂隙孔隙度;M 为轴向约束模量,MPa;K 为体积模量,MPa;γ为基质压缩系数,MPa -1

;ν为泊松比;εL 为Lang muir 应变常数;β=1/p L ;p L 为Lang muir 压力常数,MPa;p 为储层压力,MPa;p 0为初始

储层压力,MPa;p r 为临界解吸压力,MPa;k 为裂隙渗透率,10-3μm 2

;k 0为初始裂隙渗透率,10-3μm 2

.

考虑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时,煤层气—水运动方程如下

v g =-k rg k

μg

1+

b

p Φg

(3)v w =-k r w k

μw

Φw

(4)

式中,Φg =p g -ρg gH ,Φw =p w -ρw gH ;p g 、p w 分别为裂隙系统中气、水相压力,MPa;ρg 、ρw 分别为气、水相密度,kg/m 3

;H 为标高,m;μg 、μw 分别为气、水相粘度,mPa ?s;k rg 、k r w 分别为气、水相相对渗透率; p 为平均孔隙压力,MPa;b 为气体滑脱因子,MPa .

由运动方程、连续性方程以及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可得裂隙系统中气—水两相流动方程为

?αk rg k μg B g 1+b p m Φg +q v m -q vg =

55t

B g (5) ?αk r w k μw B w

Φw -q v w =

55t

B w (6)

式中,α为单位转换因子;B g 、B w 分别为气、水相体积系数;S g 、S w 分别为裂隙系统中气、水饱和度;q v m 为煤基质单元中解吸气扩散进入裂隙系统的速率,m 3

/(m 3

?d );q vg 、q v w 分别为井点所在网格单位体积储层的气、水产率,m 3

/(m 3

?d ),可由如下式子确定

1

96No .5张先敏等: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致密煤储层数值模拟

q vg =

2

πk rg k (1+b

p )Δz μg B g ln

r e r w

+s ΔV

p g -p w f

(7)

q v w =

2πk r w k Δz μw B w

ln r e

r w

+s ΔV p w -p w f

(8)

式中,p w f 为井底流动压力,MPa;s 为表皮系数,f;r e 为等效半径,m;r w 为井筒半径,m;ΔV 为网格块体积,m 3

.

将基质孔隙中的解吸气向裂隙系统的扩散视为非平衡拟稳态过程,服从Fick 第一扩散定律,即

5 V m 5t

=-1τ V m -V E (p g )(9)

在浓度差的作用下,煤基质单元中解吸气扩散进入裂隙系统的速率为

q v m =-ρc

5 V m

5t

(10)

式中,ρc 为煤体密度,t/m 3

;V L 为Lang muir 体积常数,m 3

/t;τ为解吸时间,d;V E 可用Lang muir 等温吸附方程描述

V E (p g )=

V L p g p L +p g

(11)

辅助方程为

p c =p g -p w (12)S w +S g =1

(13)

式中,p c 为气水相的毛管压力,MPa .112 数值模型及求解

对上述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考虑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影响的致密煤层中气—水两相流动的数值模型如下

ΔT g (1+b / p )n +1

ΔΦn +1g

+Q n +1v m i,j ,k -Q n +1vg i,j ,k =ΔV i,j ,k Δt

B g

n +1

i,j ,k

-

B g

n

i,j ,(14)

ΔT

n +1w

ΔΦ

n +1

w

-Q

n +1v w i,j ,k

=

ΔV i,j ,k Δt

B w

n +1

i,j ,k

-

B w

n

i,j ,(15)

式中,ΔV =Δx Δy Δz ;Q v m =ΔV q v m ;Q vl =ΔV q vl ;T li ±12

,j ,k =αΔy Δz Δx k rl k x

μl B l

i ±1

2,j ,k

;T li,j ±12,k

Δx Δz Δy k rl k y

μl B l

i,j ±1

2,k

;T li,j ,k ±12

=αΔx Δy Δz k rl k z μl B l

i,j ,k ±1

2

;l =g 、w .

对有限差分方程中的空间流动项、解吸扩散项、产量项以及时间累积项均作隐式处理,联立求解气、水相方程,同时求出压力和饱和度值.显然,上述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是一个七对角块系数带状稀疏矩阵,即每个节点对应一个2阶子矩阵,采用块系数预处理

296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Vol .17

正交极小化方法[16217]

求解.

2 实例分析

为验证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将模型按照是否考虑气体滑脱效应或基质收

缩效应分为四种基本情况,并利用编制的数值模拟程序对某煤层气井进行模拟计算.模

拟所用的基本参数如下:煤层压力为4137MPa,含气量为2311m 3

/t,煤层埋深为51210m ,有效厚度为412m ,温度为2614℃,Lang muir 压力常数为3117MPa,Lang muir 体积常数为

53157m 3/t,解吸时间为3015d,渗透率为0101×10-3μm 2

,孔隙度为1%,基质压缩系数为010MPa

-1

,杨氏模量为2190MPa,Lang muir 应变常数为01001266,0126,井底压

力为

0135MPa .

图1 日产气量预测曲线图

Fig .1 Gas p

r oducti on rate f orecast curve

图2 累积产气量预测曲线图

Fig .2 Cu mulative gas p r oducti on forecast curve

图1、图2分别给出了是否考虑气体滑脱效应或基质收缩效应时的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预测曲线,其中考虑气体滑脱效应时,b ≠0,否则,b =0.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排采生产的初期,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对煤层气生产的影响不是很明显,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的影响逐渐显现,其中滑脱效应的影响出现较早;此外,这两种效应的存在使得预测的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均比未考虑这两种效应时要高.如图1所示,在仅考虑滑脱效应的影响时预测的高峰产量比未考虑该效应时高1513%,滑脱效应的影响在稳产阶段依然明显,但后期影响较弱;在早期生产阶段,有效应力的压缩效应占据主要地位,基质收缩效应的影响不明显,然而随着吸附气的大量解吸,基质收缩使得渗透率的改善程度越来越明显,产气量明显高于未考虑煤基质收缩效应影响的情况.如图2所示,在仅考虑基质收缩效应影响的情况下,生产6000天末的累积产气量可增加1212%;若同时考虑这两种效应的影响可使得生产6000天末的累积产气量增加2118%,

计算结果与预期变化趋势相一致.

图3和图4分别为气井生产6000天末是否考虑基质收缩效应两种情况下的煤层压降漏斗.从两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考虑基质收缩效应时煤层形成的压降漏斗比未考虑该效应时更深,影响范围更广,进一步说明了基质收缩效应的存在使得煤层的渗透率得到了

3

96No .5张先敏等: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致密煤储层数值模拟

图3 

未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压降漏斗

Fig .3 Pressure dr op funnel without matrix

shrinkage effect

图4 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压降漏斗

Fig .4 Pressure dr op funnel with matrix

shrinkage effect

有效改善,更加有利于煤层气的开采.综上研究结果在煤层气开发实践中,尤其在深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气体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是否考虑这两种效应的影响将会对煤层气井的生产预测产生巨大影响.

3 结论

(1)本文建立了致密煤储层三维、非平衡吸附拟稳态条件下气—水两相流动的数学

模型和全隐式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体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的影响;

(2)利用模型编制程序对某煤层气井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气体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对煤层气井的产能影响十分明显,其中基质收缩效应的存在可使预测生产6000天末的累积产气量增加1212%,而同时考虑这两种效应的影响可使预测的累积产气量增加2118%.因此,在实际的煤层气开发实践中,尤其在深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应考虑气体滑脱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Klinkenberg L J.The per meability of por ous media t o liquids and gases [J ].AP I D rilling and Pr oducti on Practice,

1941:2002213

[2] Rushing J A,Ne wssham K E,Van Fraassen K C .Measurement of the t w o 2phase gas sli ppage phenomenon and its effect

on gas relative per meability in tight gas sands [C ].Paper SPE 84297Presented at the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 on,Denver,US A,2003

[3] Ke wen L,Roland N H.Gas sli ppage in t w o 2phase fl ow and the effect of te mperature[C ].Paper SPE68778Presented at

the 2001SPE W estern Regi on Meeting .Bakersfield,CA,US A,2001

[4] 李允,陈军,张烈辉.一个新的低渗气藏开发数值模拟模型[J ].天然气工业,2004,24(08):65268

 L i Yun,Chen Jun,Zhang L iehui .Ne w model of numerical si m ulati on f or devel opment of gas reservoirs with l ow

per meability [J ].Natural Gas I ndustry,2004,24(08):65268

[5] 吴英,宁正福,姚约东.低渗气藏非达西渗流实验及影响因素分析[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26(6):35238

496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Vol .17

 W u Ying,N ing Zhengfu,Yao Yuedong .Non 2darcy fl ow experi m ent of l ow per meability gas reservoir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 ors [J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 oleum I nstitute,2004,26(6):35238

[6] 姚约东,李相方,葛家理,等.低渗气层中气体渗流克林贝尔效应的实验研究[J ].天然气工业,2004,24(11):

1002102

 Yao Yuedong,L i Xiangfang,Ge J iali,et al .Experi m ental research for Klinkenberg effect of gas percolati on in l ow

per meable gas reservoirs[J ].Natural Gas I ndustry,2004,24(11):1002102

[7] 朱光亚,刘先贵,李树铁,等.低渗气藏气体渗流滑脱效应影响研究[J ].天然气工业,2007,27(5):44247

 Zhu Guangya,L iu Xiangui,L i Shutie,et al .A study of sli ppage effect of gas percolati on in l ow per meability gas pools

[J ].Natural Gas I ndustry,2007,27(5):44247

[8] Ertekin T,King G R,Schwerer F C .Dyna m ic gas sli ppage:a unique dual 2mechanis m app r oach t o the fl ow of gas in tight

f or mati ons[J ].SPEFE,1986:43252

[9] King G R,Enekin T,Schwerer F C .Numerical si m ulati on of the transient behavi or of coal seam degasificati on of wells

[J ].SPEFE,1986,5:1652183

[10] Spencer S J,SomersM L,Pincze wski W V,et al .Numerical si m ulati on of gas drainage fr om coal sea m s[C ].Paper

SPE16857Presented at the 62nd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 on,Dallas,TX,1987

[11] 肖晓春,潘一山.考虑滑脱效应的煤层气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

296622970

 Xiao Xiaochun,Pan Yishan .Mathe matical model and numerical si m ulati on of coalbed methane percolati on fl ow equati on

considering sli ppage effect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5,24(16):296622970

[12] 肖晓春,潘一山.考虑滑脱效应的水气耦合煤层气渗流数值模拟[J ].煤炭学报,2006,31(6):7112715

 Xiao Xiaochun,Pan Yishan .Coal 2bed methane percolati on numerical si m ulati on considering gas sli ppage and water 2gas

coup ling[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6,31(6):7112715

[13] Hu Guozhong,W ang Hongtu,Fan Xiaoga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coalbed gas fl ow with klinkenberg effects in multi 2

physical fields and its analytic s oluti on[J ].Trans port in Por ousMedia,2008,7:157321634

[14] Pal m er I,Mans oori J.How per meability depends on stress and pore p ressure in coalbed:a ne w model[J ].SPEREE,

1998,11(6):5392544

[15] Zhang Xianm in,Tong Dengke .The coalbed methane trans port model and its app licati on in the p resence of matrix

shrinkage [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 ogical Sciences,2008,51(7):9682974

[16] 张先敏,同登科.沁水盆地产层组合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J ].煤炭学报,2007,32(3):2722275

 Zhang Xianm in,Tong Dengke .The effects of pay f or mati on combinati on on p r oductivity of coalbed methane well in

Q inshui basin[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7,32(3):2722275

[17] 韩大匡,陈钦雷,闫存章.油藏数值模拟基础[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2472254

 Han Dakuang,Chen Q inglei,Yan Cunzhang .The basis of numerical reservoir si m ulati on [M ].Beijing:Petr oleum

I ndustry Press,1993:2472254

5

96No .5张先敏等: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致密煤储层数值模拟

696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Vol.17

Nu meri cal Si m ul ati on of Ti ght Coalbed M ethane

Reservoi r with the Matri x Shri n kage Effect

ZHANG Xianm in1, T ONG Dengke1, S UN Baoquan2

(1.School of Petr 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 oleum,Dongying257061,China;2.Shengli O il Pr oducti on

Technol ogy Research I nstitute,Sinopec,Dongying257000,China)

Abstract

Coal sea m s in China are commonly of l ow per meability,es pecially those coal sea m s under one thousand meters which are yet tight por ous media.The obvi ous sli ppage effect for gas fl ow has been f ound due t o the l ow gas per meability,and the effect of coal matrix shrinkage on the per meability is als o indis pensable.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gas sli ppage and coal matrix shrinkage in tight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a three2di m ensi onal,nonequilibriu m s or p ti on, p seudosteady state t w o2phase fl ow mathe matical model and a fully i m p licit numerical model were p resented.Then,a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si m ulat or was devel oped.The si m ulati on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s of gas sli ppage and coal matrix shrinkage on the well p r oducti on are obvi ous,and the gas f orecast p r oducti on is higher with these t w o effects,of which the existence of the matrix shrinkage effect makes the cumulative gas p r oducti on increased by1212%.

Keywords:coalbed methane;gas sli ppage effect;dual por osity;matrix shrinkage; nu merical si m ulati on

EP14基质效应的评价

基质效应的评价 1.基质效应的初步认识 基质效应是指检测系统检测样品中的分析物时,处于分析物周围的所有非分析物质对分析物参与反应的影响。产生基质效应的原因与以下四个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仪器的设计、试剂的组成成分、测试方法的原理、质控材料的组成及处理技术等。通过回收实验可以评估分析方法是否受基质效应的影响,而EP14A文件介绍的方法则是评估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过的样本在分析过程中是否存在基质效应。 2.基质效应评价的实验步骤 2.1 材料选择 本实验需要如下材料:①待评估检测系统:包括待评估方法的试剂、校准品及仪器系统等。②对比检测系统:包括对比方法的试剂、校准品及仪器系统等。用理想的对比方法检测处理过的校准品或控制品时,其基质效应应尽可能的小,因此可以选择如下方法作为对比方法:国际参考系统(National Reference System,NRSCL)的决定性方法,如胆固醇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NRSCL的参考方法,如胆固醇的Abell-Kendall法;NRSCL认可设计的对比方法等。但是在实际实验过程中,选择上述方法作为对比方法并不是绝对要求,选择常用方法作为对比方法即可。③处理过的样本(processed samples):如待评估的控制品等。④20份新鲜的患者样本:其内含分析物浓度或活性的分布范围应覆盖处理过样本的分析物浓度或活性,但是这些样本不应包含已知含有某些干扰物的样本。此外,如果样本冷冻不影响待评估方法、对比方法的测定,则实验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冷冻样本。 2.2 实验步骤 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按产品说明书的步骤准备处理过的样本。②将处理过的样本随机排列在20份新鲜的患者样本之中,用待评估方法对患者样本、处理过的样本进行检测。再将上述过程重复2次,每个样本共得到3个结果。实验过程中最好将3批次的重复检测连续完成,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结果漂移等对实验结论的影响。此外,每批检测前都应重新定标。 ③用对比方法对20份新鲜的患者样本、处理过的样本进行检测,步骤同上。④将20份患者样本和处理过的样本冷冻保存(最好是-70℃)以便进行后续研究,如果在数据分析中和分析后出现任何问题,则可用其他对比方法如NRSCL的决定性方法或参考方法检测这些样本。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冷冻可能导致粘蛋白、酶结构发生改变而引入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Carry over和Cross-talk 一、定义: 1. 基质指的是样品中被分析物以外的组分。如果分析的是生物样品,那么生物样品中的基质可能会增强或者抑制其响应,从而对我们影响我们检测,这就是基质效应; 2. 如果我们的线性范围很宽,ULOQ很高,那么在分析完ULOQ后,可能在系统中残留一些待测物,这样就会对低浓度的检测有影响,这就是Carry over; 3. 我们进行MRM或者SRM检测时,不同的离子通道间可能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这就是Cross-talk。 备注:ULOQ是定量上限,定量下限是LLOQ 二、基质效应产生的原因 MS中,一般认为可能源于待测组分与生物样品中的基质成分在雾滴表面离子化过程的竞争。其竞争结果会显著地降低(离子抑制)或增加(离子增强)目标离子的生成效率及离子强度,进而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也有人认为基质效应是由于待测组分与基质中内源性物质共洗脱而引起的色谱柱超载所致,这些成分常因在色谱分析中与目标化合物分离不完全或未被检测到而进入质谱后产生基质效应。 三、基质效应的评价方法 比较实际样品和空白溶剂在Q1SIM中的响应值。更加一个实际的方法是将被分析物的纯品加入空白基质和纯溶剂中,比较两者的信噪比。如果样品中被分析物浓度已知,则可将分析物加入纯溶剂中,使之达到与样品中分析物的浓度一样。如果样品中分析物浓度未知,或者是纯粹的无分析物的基质无法得到,则可用分析物的同位素内标分别加入到样品和纯溶剂中,比较二者响应差别。通常基质效应可用抑制系数衡量,绝大部分情况下降低信号响应,抑制系数<1,少数情况下,也能增强响应信号,此时抑制系数>1. 一般是1)用流动相配制高中低三个浓度的待测物,并加入内标,测得响应 值; 2)空白血浆提取后加入与1)相同浓度的待测物和内标,测响应值 基质效应 ME%=响应值2/响应值1×100% 这样,不同浓度的待测物的基质效应和内标的基质效应均可得到。(85%-115%之间认为不存在基质效应。) 如果是有机溶剂提取,则很简单,只要把准备作为1)组进样的溶液加到空白血浆提取吹干后的管子里,振荡离心一下进样就可以了,加入的体积就是复溶时的体积; 如果是蛋白沉淀,则复杂一些。就是待测物和内标的混合物加入相同体积生物样品基

致密砂岩油藏与常规砂岩油藏开发的地质主控因素差异

致密砂岩油藏与常规砂岩油藏开发的地质主控因素差异 随着世界油气工业勘探开发领域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延伸,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和研究日益受到重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出现深盆气、根源气、深盆油、向斜油、非稳态成藏、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气、页岩油、源岩油气等概念。油气地质基础研究呈现出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发展的新趋向(图1)。 图1 中国陆上主要非常规油气有利区分布图(据邹才能等,2013C)致密油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是指夹在或紧邻优质生油系的致密储层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而形成的石油聚集,是与生油岩系共生或紧邻的石油资源。储层致密、油气在运移、聚集、成藏等方面与常规砂岩油藏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致密砂岩油藏与常规砂岩油藏开发上地质主控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主要从储层特征、流体性质、边界条件进行简要分析。 一、储层特征 非常规油气储层以纳米、微米孔喉为主,微观孔喉结构复杂,决定了其低孔低渗的储集特征,控制了油气聚集机制、富集规律等基本地质特征。

(一)储层质量 1.宏观 致密砂岩储层以纳米级孔喉系统为主,导致其储层致密物性较差,一般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0.1mD,而常规砂岩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如表1-1。 致密砂岩油藏储层总体致密是其与常规油气储层的最大区别。 表1-1 致密砂岩储层与常规砂岩储层宏观储层质量对比 2.微观 (1)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岩石中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的关系。微米与纳米尺度是通过扫描电镜与微-纳米CT扫描可以识别的微观孔隙形态与空间特征,如图1-1。 图1-1微观孔隙形态与空间特征(据于清艳,2015)

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基质效应评价

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基质效应评价 目的评价14种室间质量评价(EQA)材料和3种市售材料在4个检测系统上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基质效应。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4-A2指南,以美国临床化学协会(AACC)推荐血清总蛋白双缩脲为参考方法,以4个检测系统为待评方法,评价制备物的基质效应。结果9种制备物对各系统均无基质效应,1种制备物对所有系统均存在基质效应,其余样本对不同检测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基质效应。结论制备物样本的基质效应可影响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临床检测中应重视其对检验结果量值溯源的影 响。 标签:血清总蛋白;双缩脲反应;参考方法;基质效应 Evaluation of matrix effect for serum total protein HE Mei-lin*, ZHAI Jing*, ZHANG Jie.*The Space Center Hospital of Beijing,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atrix effects of measurement for total protein in serum using 14 materials of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 and 3 commercial reference materials in 4 measurement systems.Methods The matrix effects of 17 processed samples were evaluated by EP14-A2. The biuret method for serum total protein,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Chemistry(AACC), was reproduced as reference method. 4 measurement systems were evaluated as compared method.Results Evaluation of matrix effect: nine processed samples showed no matrix effect at all measurement systems. One processed sample showed matrix effect at all systems. Others showed different matrix effects at different systems.Conclusion The accuracy and comparability for serum total protein measurement is affected by the matrix effects of processed samples. 【Key words】Serum total protein; Biuret reaction; Reference method; Matrix effect

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致密砂岩油气藏作为一种特殊非常规油气藏,已受到石油工业界的高度关注。目前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主要是在地层层组划分的基础上,依据测井解释、岩心物性分析、X-衍射分析、显微薄片鉴定等分析和实验资料,结合产能情况,对储层岩性、储层的物性下限、脆性、厚度和分布范围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标签:致密砂岩储层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0引言 致密砂岩油气藏作为一种特殊非常规油气藏,已受到石油工业界的高度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位石油地质专家提出了深盆气(Masters,1979)、盆地中心气(Rose,1986)和连续型油气藏(Schmoker,1995)等新概念,就是针对非常规储层用新的思维以及创新的技术方法[1~3]。中国致密储层天然气的分布十分广泛勘探潜力巨大,形成了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二叠系为代表的致密砂岩大气区[4]。 目前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主要是在地层层组划分的基础上,依据测井解释、岩心物性分析、X-衍射分析、显微薄片鉴定等分析和实验资料,结合产能情况,对储层岩性、储层的物性下限、脆性、厚度和分布范围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1岩性评价 岩性评价是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较常规储层评价的要求更高。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小,测井信息中所包含的孔隙部分贡献相对较低,因此,为了求准测井孔隙度,要求更加精细的岩性组分以保障骨架参数的准确性。此外,岩性评价能够十分有助于致密砂岩储层的压裂设计,如可根据岩性类别及其组分确定出的脆性指数以及黏土矿物类型及其各种黏土相对含量,均是压裂设计着重考虑的因素。 常规测井评价岩性的方法主要为:以自然伽马测井计算泥质含量,以密度、中子和声波孔隙度测井确定岩性骨架类别及其比例大小。如果有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可进一步确定出黏土类型。最后以岩性实验分析(如X衍射)刻度测井计算结果。近年来,斯伦贝谢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地球化学元素测井技术-元素俘获谱测井(ECS)已在我国推广应用,丰富了测井岩性评价的内容,提升了岩性组分的计算精度[5~7] [14](如图1)。 2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评价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指储集层能够成为有效储层应具有的最低物性。有效储层是指在现有工艺技术及经济条件下能够产出具有商业价值油气流的储层。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值主要包括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下限值。有效储层

浅析基质效应的评价及消除

?2332?囯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年 8 月第 38 卷第 16 期 Int J Lab Med,August2017,V〇1.38,N〇.16?个案与短篇? 浅析基质效应的评价及消除 高雨红 (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上海200231) 关键词:基质效应;互换性;EP14-A2;《基质效应与互通性评价指南》 D O I:10. 3969/j.issn. 1673-4130. 2017. 16. 06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4130(2017)16-2332-02 20多年如,国内开始关注基质效应在检验准确性中的意 义。目前国内使用的定标品及质控品多是由纯品水溶液制备,由于其基体问血样基体存在差异,纯水溶液中缺少血样中存在 的小分子、脂类等成分,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偏差。这种检测成分以外的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即基质效应[1]。本院在实验过程中也对基质效应进行了探讨。 1日常分析中的基质效应 由于某些项目没有合适的商业质控品,若使用混合血清作 内控品则稳定性与储存条件都受限,因此,本中心决定自行制 备质控品用于实验室内控E d D 脂蛋白易变质且变质后冻融易产生沉淀,使用葡聚糖硫酸 钠沉淀法可去除脂蛋白。在制备过程中[34,本科室先去除样 本中的脂蛋白,得到的血清制品没有沉淀,并添加检测物纯品。对其进行回收实验时,发现回收率低于90%,未能达到要求。 经过反复测试排除可能的误差,但这种现象并未消除。经 讨论本科室认为回收率过低的原因是基质效应。这种现象,在 不少国内外文献中都有体现。制备品失去蛋白作检测基质,在 进行回收率检测时,其可靠性受到了影响。由于本中心所制备 的质控品只用于内控,不牵涉到准确性控制[5_6]。故本科室通 过消除基质效应实验,修正质控值后用于实验室内精密度控制。 2关于基质效应的评价 为便于日常使用及储藏,经过处理的样品(processed sam-ple)被广泛运用。但经过处理的样品其成分同 新鲜血样有差 异,由于基体(分析样品中,除了分析物以外的所有其他物质及 组分称为该分析物的基体)的不同,导致基质效应。 使用纯物质以水配置成校准品在国内广泛使用,但如上所 述,基质效应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该情况,避免基质效应的最 佳方法是一个被检测样品对应一个校准品[7]。即以该样品为 基体加人纯品制成校准品,校准该测试项目后再检测该样品。可见,该方法过于费时,不适于医院的常规工作,这种方法只用 于部分实验室科研。近年由各种文献可见,这种纯品配置的校 准品如何定值也被很多试剂公司重视。 由于基质效应很难被避免,所以基质效应的评价方法也逐 步被重视。20世纪90年代,美国临床病理学会针对临床化学 的基质效应和准确度评估召开会议。由于当时众多实验室使 用处理过的校准品进行日常检测工作,该会议便围绕其中产生 的基质效应,对仪器和试剂厂商包括实验室提出验证要求。其 后为了解决强生干片分析仪所使用的聚乙酸酯片基的基质效 应问题,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出台了EP14-P文 件,对基质效应的评价有了规范。目前,该文件已更新为EP14-A3,针对处理后样本的互通性评价。 在这方面国内起步较晚,于2011年底我国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中有了《基质效应与互通性评价指南》这一标准。在该 指南中对基质效应及其相关术语有了明确的规定,并且给出了 针对基质效应评价的实验方法。 《基质效应与互通性评价指南》的实验方法同EP14-A2中所给出的基本相同,将实验制备样品与至少20个新鲜临床样 品随机穿插排列,分别使用评估方法与比对方法进行检测。对 所有样品重复测定3批,每批每个样品测定一次,每批测定前 都需要校准。最佳实验方法是评估方法与比对方同步进行,如不能实现也应当在最佳环境下储存测定样品,并且尽快进行 测定。 《基质效应与互通性评价指南》与EP14-A2文件在数据分 析方法上有一定区别,但两者主要都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 委员会文件EP6针对定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评估的统计方法[8]。运用多项式回归分析[9],以Y轴作为评估方法的结果、X轴作为比对方法的结果,判断是否成立二项式或其以上的多 项式。制作直线回归,如处理样品的检测结果在95%的分布 范围之内,则表示处理过样品在方法学比较中与新鲜患者样品 间没有显著差异。以上方法可判定评估方法是否存在基质效 应,并判断正向或负向基质效应。 3互通性及基质效应的消除 纯品制备校准品依旧是现阶段普遍运用的方法,因此,为了应对基质效应带来的问题,研究者在不断研究如何消除基质 效应。当然,最佳的方案即使用血样基质进行检测,但其成本 过高,很难推广,在这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了互通性。 所谓互通性也被称为互换性,是指一个物质的能力,以显 示患者标本的检测间性质是可比较的。而通过“互换性”得到 了消除基质效应的方法[1°]。 由于比对方法与评估方法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研究者认为 基质效应即可如干扰一般,被当作一个误差来进行修正。由此 衍生出目前较为常用的消除基质效应的方法。将评估方法与 参考方法进行比较可得一个转换数量因子,它应与患者血清在 方法间的转换因子一致。得到转换因子修正基质效应后,再次 进行评价,如所有检测结果都能在95%的分布范围内,则说明 基质效应已被消除[11]。 但这一方法在近些年的研究中被认为有缺陷,即是对于 “互换性”这一概念的问题。有越来越多的文献提出了 :处理过 样品与天然新鲜样品间的不可互换性[12]。基质效应是由于物 理及化学的不同性所导致的复杂问题,被简单地当作误差来处 理,利用数学关系来消除这一 “误差”是过于粗糙的做法。因此,关于利用互换性消除基质效应这一课题,目前仍是处于存 疑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张传宝,闫颖,周伟燕,等.基质效应与互通性评估指南

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

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 目前,临床实验室中所使用的检验方法,多为常规分析方法,一般使用商品试剂,基本上可以满足临床检验的要求。由于作为常规分析方法的商品试剂种类繁多,其检验结果的质量也不相同,因此,临床实验室在建立新的检验方法时,应对该方法的基本性能进行评价,以掌握方法的特征,判断其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在选择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时,可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检验结果的可溯源性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实验室中如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是每个检验人员必须关心的问题。通常,在检验过程中使用可溯源性校准品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而参加室间质评价活动,可以发现实验室结果准确性的偏倚。 检验方法学分类包括: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 ):经详尽研究尚未发现不准确度或不确定性原因的方法;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经详尽研究证实其不准确度与不精密度可以忽略的方法;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 ):可满足临床或其他目的需要的日常使用的方法。 标准物质又称参考物质(reference material ),是一类充分均匀,并具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用以校准仪器设备、

评价测量方法,或给其它物质赋值。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一般表示为:标准值±总不确定度。“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研制单位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称为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其特性值由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可溯源至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一级标准物质(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稳定、均一,采用高度准确、可靠的若干方法定值,可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级标准物质定值。在我国,一级标准物质是测量准确度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的有证标准物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如:人血清无机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9135 )和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GBW 09138 )。 二级标准物质(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 ):用一级标准物质校准,参考方法定值。如:红细胞微粒标准物质—GBW (E )090001 、胆红素标准物质—GBW ( E )090002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标准物质—GBW (E )090004 和纯化血红蛋白标准物质—GBW (E )090011 。 校准物(calipator ):用二级标准物质校准,常规方法定值。用于对常规方法和仪器的校准。 质控物(control material ):具有与检测过程相适应的特性,其成份与检测样本的基质相同或相似。应使用充分均一和稳定的质控物,其瓶间变异必须小于监测系统预期的变异,其常规检测应有助于确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新技术

作者简介:杨双定,1966年生,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测井专业,1999年获西南石油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现从事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及方法研究工作。地址:(710201)陕西省西安市长庆路方元大厦。电话:(029) 86029722。E 2mail :cjc_ysd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2624273.html,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新技术 杨双定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 杨双定.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新技术.天然气工业,2005;25(9):45~47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以陆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集层。由于其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原因,使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正确识别气层的难度增大。文章分析认为,上古生界气田测井特征受岩性物性作用比较明显,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的测井特征与含气特征不同,电性上高低电阻率气层共存。在综合利用成象测井新技术提供的新方法及多信息、高精度参数,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数据确定了核磁共振变等待时间的测井参数,提出了对致密气层识别有效的气层识别新方法,主要为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差谱法、移谱法,基于交叉偶极声波测井纵波差值法。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低孔、低渗致密气层和低阻砂岩储层的气层识别问题,提高了测井识别的准确率,解释符合率达85%以上。 主题词 鄂尔多斯盆地 核磁测井 声波测井 致密砂岩 储集层 流体 一、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以陆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为主。自下而上发育着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 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其中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是主要储集层,储集层岩性为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灰—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灰绿色岩屑质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等。 上古生界主要储集层砂岩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成岩后生作用的改造,储集岩中的原生孔隙大部分遭受破坏,仅存残余粒间孔、自生溶孔以及高岭石晶间孔,从而构成了上古生界低孔、低渗砂岩的储集体系。通过12口井的岩心分析样品统计,其物性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储层物性统计表 地 层孔隙度(%)平均孔隙度(%) 渗透率(10-3μm 2) 平均渗透率 (10-3μm 2) 石盒子组3~169.60.05~6.79 1.09山西组 4~10 6.1 0.01~5.63 0.69 该类储层一般必须经压裂改造才有产能,是否产气的影响因素多,即使采用成像测井,也存在多解 性,测井解释难度大。 二、电性特征 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田,测井特征受岩 性物性作用比较明显,随岩石中岩屑含量增加,或粒度变细,孔隙度减小,渗透率降低,密度增大,电阻率增大,双测向曲线趋于重合。相反,随岩石中岩屑含量减小,或粒度变粗,孔隙度增大,渗透率升高,密度变小,双测向曲线幅度差异变大。一般纯石英砂岩的自然伽马值小于35A PI ,Pe 值小于2b/e ,骨架密度值为2.65g/cm 3,井径正常或缩径;岩屑砂岩自然伽马值大于40A PI ,Pe 介于2.2~3.2b/e ,骨架密度值为2.7g/cm 3,常扩径。高低阻气层并存,山2 段储层电阻率在100Ω?m 可能出水,而盒8段电阻率20Ω?m 可出纯气。 三、气层测井识别新方法 常规测井识别气层主要是通过气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差异来识别,对于低孔、低渗、低阻气层识别难度较大。测井新技术的应用,为气层识别提供了新的依据。利用核磁共振测井、交叉偶极声波测井等成象测井资料提取气层识别方法,提高气层识别精度。 ? 54?第25卷第9期 天 然 气 工 业 地质与勘探

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及整改

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及整改 一、临床化学:1 、方法监测项目为钾、钠、氯、钙、磷、血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肌酸激酶及胆固醇,共20个项目。 2 结果我院使用临床化学标本批号为,我院开展并提供的六项数据血糖3、56为(预期检测结果为3、65),白蛋白为 26、3(预期检测结果为 23、2),胆固醇为2、3(预期检测结果为2、2),甘油三酯为0、84(预期检测结果为0、7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8(预期检测结果为3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2(预期检测结果为 31、8)。3不合格原因分析能力比对检验(PT)不合格数最多的项目白蛋白(Alb),原因为质控物的基质效应和测定方法的固有特征所导致的;其他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这些项目都是使用电极法测定,由于电极法检测原理特性而导致的。 2、临床尿液质评:1 、方法监测项目为PH值、比重、蛋白、葡萄糖、隐血、酮体、胆红素、亚硝酸盐、尿胆原、白细胞、维生素C,共11个项目。2 结果我院使用临床尿液标本批号为,我院提供的数据为PH值5、0(预期检测结果为5、6)、比重1、010(预期检测结果为1、021)、蛋白阴性(预期检测结果

为+)、葡萄糖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隐血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酮体+(预期检测结果为+++)、胆红素+++(预期检测结果为++)、亚硝酸盐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尿胆原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白细胞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阴性)、维生素C为0(预期检测结果为++)。3不合格原因分析经推断认为,我院尿液分析仪存在设备老化,误差较大的情况。临床化学检验及临床尿液室间质量评价情况整改报告根据济宁市临床检验中心反馈的《xx年度检验医学室间评价第一次质评结果》,我院认真查找不合格原因,依据查找出的原因,做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要求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均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使工作人员能够提高对标本质量影响因素的防范意识。 2、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向患者传达医嘱,详细介绍标本采集的各项要求,如:标本的量、采集的方法,提醒患者采样前切忌服用任何会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或食物,要求患者务必要使用检验科提供的容器采集标本,并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采样,尽可能降低标本被污染的几率。女性患者在进行尿液采样时,医护人员应确定患者不处于经期,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患者清洗外阴后,再进行尿液标本的采集。 3、建立健全的样本送检制度。建立健全的样本采集、送检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要求检验科工作人员务必遵守相关制度,

致密砂岩气国内外现状

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 根据中国近年来发现的大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可将致密砂岩气划分为 3 种主要类型。透镜体多层叠置致密砂岩气,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代表。发育众多的小型辫状河透镜状砂体,交互叠置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砂体群,整体上叠置连片分布,但气藏内部多期次河道的岩性界面约束了单个储渗单元的规模,导致储集层井间连通性差,单井控制储量低。苏里格气田砂岩厚度一般为30?50 m辫状河心滩形成的主力气层厚度平均10 m左右,砂岩孔隙度一般4%- 10% 常压渗透率为(0.001?1.000 )X 10-3卩m2含气饱和度55%?65% 埋藏深度3 300?3 500 m异常低压,平均压力系数0.87,气藏主体不含水。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简单稳定。成熟源岩面积13X104平 方千米,烃源岩成熟度0.6%~3%,砂岩平均孔隙度8.3% , 平均渗透率小于1*103 2 卩m;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平均孔隙度 4. 77% ,平均渗透率小于1*103卩m;为致密-超致密砂岩储层,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高含水,强非均质性的特征。 孔喉直径均值0.313卩m;成熟度1.0%~3.6%源岩分布面积(1.4~1.7 )X104如2 (大于100m,连片砂体面积超过1X 104如2,砂体普遍含气,以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松辽盆地长岭气田登娄库组气藏为代表的多层状致密砂岩气,砂层横向分布稳定。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发育 3 套近100 m 厚的砂岩层,横向分布稳定,但由于天然气充注程度较低,构造较高部位含气饱和度较高,而构造平缓区表现为大面积气水过渡带的气水同层特征。须家河组砂岩孔隙度一般为4%?12%,常压渗透率一般为(0.001?2.000 )X 10-3卩m2埋藏深度为2 000?3 500 m,构造高部位含气饱和度55%?60%,平缓区含气饱和度一般为40%?50%,常压—异常高压,压力系数1.1 ?1.5。长岭气田登娄库组气藏砂层横向稳定,为砂泥岩互层结构,孔隙度4%?6%常压渗透率一般小于0.1 X 10-3卩m2天然气充注程度较高,含气饱和度55%?60%,埋藏深度 3 200 ? 3 500 m ,为常压气藏。 块状致密砂岩气,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迪西1井区为代表,侏罗系阿合组厚层块状砂岩厚度达200?300 m,内部泥岩隔夹层不发育,孔隙度4%?9%常压渗透率一般小于0.5 X 10-3卩m2,埋藏深度4 000?7 000 m,为异常高压气藏,压力系

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

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 化学分析中,基质指的是样品中被分析物以外的组分。基质常常对分析物的分析过程有显著的干扰,并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溶液的离子强度会对分析物活度系数有影响,这些影响和干扰被称为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 什么是基质效应? 基质是指的是样品中被分析物以外的组分。基质常常对分析物的分析过程有显著的干扰,并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最常用的去除基质效应的方法是,通过已知分析物浓度的标准样品,同时尽可能保持样品中基质不变,建立一个校正曲线(calibration curve)。固体样品同样有很强的基质效应,对其校正也尤为重要。 对于复杂的或者未知组分基质的影响,可以采用标准添加法(standard addition method)。在这一方法中,需要测量和记录样品的响应值。进一步加入少量的标准溶液,再次记录样品的响应值。理想地说来,标准添加应该增加分析物的浓度1.5到3倍,同时几次添加的溶液也应该保持一致。使用的标准样品的体积应该尽可能小,尽量降低过程中对基质的影响。评价方法 较简单的采用相对响应值法A:在纯溶剂中农药的响应值B:样品基质中添加的相同含量农药响应值

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 (%)=B/A×100 比较复杂的标准曲线测定法配制3组标准曲线。第1组用有机溶剂配制成含系列浓度待测组分和内标的标准曲线,可以做5个重复。第2组标准曲线是将5种不同来源或不同品种的的空白样品经提取后加入与第1组相同系列浓度的待测组分和内标后制得。第3组标准曲线采用与第2组相同的空白样品在提取前加入与第1组相同系列浓度的待测组分和内标后再经提取后制得。 通过比较3组标准曲线待测组分的绝对响应值、待测组分与内标的响应值比值和标准曲线的斜率,可以确定基质效应对定量的影响。第1组测定结果可评价整个系统的重复性。第2组测定结果同第1组测定结果相比,若待测组分响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明显增加,表明存在基质效应的影响。对第3组测定结果,若待测组分响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明显增加,表明存在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因样品来源不同而产生的 共同影响。 稀释样品时稀释物不对为何有基质效应? 我们在稀释样品时要考虑到基质效应的影响,稀释必须在适当的基质中进行,对于大多数测定而言,适当的基质就是零校准品,如果分析物稀释基质效应中所含成分浓度不正确,稀释回收率就不能对它们进行准确的测定,因为它们稀释后会与Bing agent形成新的平衡

国外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谷江锐 刘岩(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低孔渗、连通性差的特点,储层评价研究水平是有效开发该类气藏的关键因素。美国和加拿大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和开发程度最高,在致密储层评价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致密砂岩气藏主要指发现于盆地中心或者是连续分布的大面积天然气藏,也有观点认为大多数的致密气藏是位于常规构造、地层或复合圈闭中的低渗储层中,通常被称为 甜点 。国外致密气藏描述、评价和评估主要依赖于岩石学、测井和试井三种手段。未来致密砂岩气藏储层评价描述水平的提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准确地评估和开发致密气藏,需要从岩心、测井和钻(录)井以及试井分析中获取更多的基础数据;二是使致密储层描述向高精度发展,进一步研究气藏砂体展布和含气富集带,包括透镜体砂岩大小、形状、方向和分布的确定,储层物性在空间分布的定量描述,低渗、特低渗岩心物性测定技术。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砂岩储层 气藏类型 储层评价 发展趋势 DOI:10 3969/j.issn.1002 641X 2009 07 001 1 引言 在世界石油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天然气储采比持续下降的形势下,随着人类对清洁、环保、高效能源需求的持续高涨,人们对非常规能源特别是非常规天然气的关注日益增加。非常规天然气又称分散天然气,是指储藏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非常规储层中的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甲烷气、地下水中(水溶性)的天然气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 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非常规天然气的类型和赋存形式更为多样,分布范围更为广泛,潜在资源量远远大于常规天然气资源。M asters [1]提出的天然气资源金字塔充分说明了致密气资源在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中的重要地位(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 在金字塔的底部,致密气资源(储层渗透率 0 1) 的体积非常巨大。另据世界石油委员会报告(Raymond 等,2007),在全球,致密砂岩气藏中的天然气资源量大约为114 108m 3,煤层甲烷气资源量大约为233 108 m 3[2] 。 图1 天然气资源金字塔示意图(Masters,1980) 本文关注致密砂岩气藏,致密砂岩气的开发主 要局限在拥有巨大储量的美国和加拿大。美国已有近70年勘探开发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的历史,在非常规天然气优惠政策促进下,致密储层气开采的天然气量逐年增加,随之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勘探开发技术、方法系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成果。致密砂岩气藏本身具有的低孔渗、连通性差的复杂地质条件的特点,开采难度相对较大,给地质工程师和油藏工程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以致于当前低渗致密气田的有效开发,特别是储层评价研究,已是国内低渗透致密气田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对国外低渗致密气田的储层研究现状和做法有所了解,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致密砂岩气藏的类型、储层评价手段等角度入手,总结了国外特别是北美的致密砂岩气藏的储层研究成果,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力求对国内致密气砂岩储层的评价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2 致密砂岩气藏的定义及其一般特征 致密砂岩储层通常是指储层渗透率低的砂岩储层,根据储层所含流体的不同,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要求也不同,所以低渗透储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组织对致密砂岩气藏有不同的定义,最原始的定义可以追溯到1978年美国天然气政策法案,其中规定只有砂岩储层对天然气的渗透率等于或小于0 1 10 -3 m 2 时的气藏才可以被定义为致

基质效应的评估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XX/T XXXXX—XXXX 基质效应的评估 (本稿完成日期:2010.6.10 Evaluation of Matrix Effect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估原理 (2) 5 试验方法 (2) 5.1 材料 (2) 5.2 步骤 (3) 5.3 数据分析 (3) 5.4 可能的变异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数据分析-酶法肌酐测定试剂盒基质效应评估-直线回归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制备样品基质效应评估 (7)

前言 本标准参考NCCLS EP14-A2 基质效应的评估(Evaluation of Matrix Effects)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医政司提出。 本部分由卫生部标准委员会下属临床检验标准分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传宝、闫颖、周伟燕、张天娇、赵海舰、陈文祥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临检中心负责解释。 本部分于200X年X月首次发布

基质效应的评估

基质效应的评估

————————————————————————————————作者:————————————————————————————————日期: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XX/T XXXXX—XXXX 基质效应的评估 Evaluation ofMatrix Effect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稿完成日期:2010.6.10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估原理2? 5 试验方法 (2) 5.1 材料 (2) 5.2 步骤3? 5.3 数据分析3? 5.4可能的变异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数据分析-酶法肌酐测定试剂盒基质效应评估-直线回归 ............... 6附录B(资料性附录)制备样品基质效应评估7?

本标准参考NCCLS EP14-A2基质效应的评估(Evaluation of Matrix Effects)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医政司提出。 本部分由卫生部标准委员会下属临床检验标准分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张传宝、闫颖、周伟燕、张天娇、赵海舰、陈文祥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临检中心负责解释。 本部分于200X年X月首次发布

液质联用技术中基质效应的评价方法(卓宏)

发布日期20110118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标题液质联用技术中基质效应的评价方法 作者王凌王鹏卓宏 部门审评五部 正文内容 1. 前言 在人体生物等效性或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中,液质联用(LC/MS,LC/MSn)技术被广泛用于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的检测。液质联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显著特点,研究者往往会认为采用该技术可以简化或者省去样品的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步骤。但由于质谱检测是基于化合物离子化并通过特定的核质比来检测和定量,因此任何干扰待测物离子化的物质都可能影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即引入了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ME)的概念。基质效应是指在样品测试过程中,由待测物以外的其他物质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待测物响应的现象[1]。由于质谱检测的高选择性,基质效应的影响在色谱图上往往观察不到,即空白基质色谱图表现为一条直线,但这些共流出组分会改变待测物的离子化效率,引起对待测物检测信号的抑制或提高。这些基质成分包含了生物样品中的内源性成分和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引入的外源性成分。内源性组分包括无机盐或者胆汁中的有机盐、各种有机化合物(糖类、胺类、尿素、类脂类、肽类)和分析目标物的同类物及其代谢物。外源性组分尽管在生物样品中不存在,但同样会产生基质效应,包括处理样品的塑料管中残留的聚合物、离子对试剂、有机酸、缓冲液、SPE柱材料、抗凝管中的抗凝剂如EDTA或肝素锂等[2]。FDA在生物分析方法建立的指导原则中明确提出对于基于LC/MSn的方法,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需通过适当的方法减少基质效应的影响,从而保证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1];EMEA在《生物分析方法的验证指导原则(草案)》中更加细化了基质效应的评判标准[3]。 2. 评价方法 目前评价基质效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柱后灌注法(Post-column infusion method)和(2)提取后加入法(Post-extraction spiking method)[4,5]。其中柱后灌注法能直观的显示基质效应对被测物色谱保留时间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适合在色谱方法筛选过程中评估基质效应的影响情况,为色谱条件的优化提供信息。而提取后加入法不仅能量化绝对基质效应的程度,也能提供相对基质效应的数据,因此广泛运用于方法学验证过程。 2.1 柱后灌注法(Post-column infusion method)[4] 柱后灌注法属于动态分析基质效应的方法,将针泵及液相色谱系统通过T型进样阀与质谱仪相连。将空白样品按待测样品的处理方法提取后,利用待测样品的洗脱条件通过HPLC进行色谱洗脱,同时用针泵将特定浓度的被测物以恒定速度注入,两种溶液一并通过T型进样阀进入质谱仪,进行待测物离子信号强度检测。被测物信号响应的变化将直接反应生物基质对于被测物的影响,同时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也有助于色谱条件的优化。

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 化学分析中,基质指的是样品中被分析物以外的组分。基质常常对分析物的分析过程有显著的干扰,并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溶液的离子强度会对分析物活度系数有影响,这些影响和干扰被称为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 目前最常用的去除基质效应的方法是,通过已知分析物浓度的标准样品,同时尽可能保持样品中基质不变,建立一个校正曲线(calibration curve)。固体样品同样有很强的基质效应,对其校正也尤为重要。 对于复杂的或者未知组分基质的影响,可以采用标准添加法(standard addition method)。在这一方法中,需要测量和记录样品的响应值。进一步加入少量的标准溶液,再次记录样品的响应值。理想地说来,标准添加应该增加分析物的浓度1.5到3倍,同时几次添加的溶液也应该保持一致。使用的标准样品的体积应该尽可能小,尽量降低过程中对基质的影响。 基质效应的评价方法 一种是较简单的采用相对响应值法 A:在纯溶剂中农药的响应值B:样品基质中添加的相同含量农药响应值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 (%)=B/A×100 另一种方法是比较复杂的标准曲线测定法.配制3组标准曲线。 第1组用有机溶剂配制成含系列浓度待测组分和内标的标准曲线,可以做5个重复。 第2组标准曲线是将5种不同来源或不同品种的的空白样品经提取后加入与第1组相同系列浓度的待测组分和内标后制得。 第3组标准曲线采用与第2组相同的空白样品在提取前加入与第1组相同系列浓度的待测组分和内标后再经提取后制得。 通过比较3组标准曲线待测组分的绝对响应值、待测组分与内标的响应值比值和标准曲线的斜率,可以确定基质效应对定量的影响。第1组测定结果可评价整个系统的重复性。第2组测定结果同第1组测定结果相比,若待测组分响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明显增加,表明存在基质效应的影响。对第3组测定结果,若待测组分响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明显增加,表明存在基质效应和提取回收率因样品来源不同而产生的共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