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尊自爱》

1.1《自尊自爱》
1.1《自尊自爱》

1.1《自尊自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能够识别什么是卑下无耻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

能够分辨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学会正确看待自己,懂得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克服自卑,摈弃自负和虚荣,自觉维护自尊的人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班级风景”展现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三个情节,结合“学海导航”的第二、第三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走出自卑,建立自尊自信;懂得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克服自负与虚荣,培养真正的自尊。

通过“提笔思考”,写短文,引导学生对树立自尊人格做理性思考,体会“傲气”与“傲骨”的区别,懂得人要有自尊,却不能自傲。郑燮诗及《竹石图》可作为启发思路的材料。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阅读与感悟”中的两篇文章,更深刻地领悟自尊自爱是做人之本,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进人的道德健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价值。懂得怎样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对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损人格的卑下的行为,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明确意识,对庸俗卑贱的行为能够加以抵制。

养成自尊自爱、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克服消极的自卑心态,懂得自负与虚荣的危害,培养不慕虚名、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

自卑的危害,自尊与自负、虚荣的区别。

●教学难点

自卑的危害,自尊与自负、虚荣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述法、分组分享教学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情境假设:

在遇到以下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如果老师让我在大会上发言,我会作以下准备……

有人当众辱骂我的时候,我会感到……

老师当众表扬我的时候,我会感到……

当听到外国人说中国人无能时,我会感到……

学生填写学案,教师提问。

小结:以上的表现说明你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

到底什么是自尊呢?

探究园

让学生看书:寓言故事——人的尊严

布置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1. 智者提出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吗?为什么?

2. 少年得到了答案了吗?什么是自爱?什么是自尊?

阅读课文,思考:

什么是自爱?自爱的要求有哪些?自爱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自尊?自尊的表现有哪些?自尊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板书)

(一)自尊自爱,健康人格

1.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

(1)自爱的含义

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

(2)做到自爱的要求:

第一,我们懂得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它,维护它,不使它受到伤害;

第二,我们还要学会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追求更加美好的自我;

第三,懂得自己和社会生活有怎样的关系,怎样适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3)自爱的重要性: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品德的出发点。所以说,有了自爱,我们的人生

就有了起点,有了目标,就能对自己的人生积极领悟,努力奋斗。

2.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1)什么是自尊?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小故事:

1.有骨气的中国打工仔孙天帅的故事《一课一练》P6

小结:孙天帅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想起了一个成语:士可杀,不可辱。关键时刻,有骨气的人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性命,也不可丧失自己做人的尊严。

2.古往今来,勇于维护自尊的人有不少,其中,至今还广为传诵的有“晏子使楚”的故事

(可由老师讲述,也可由学生来讲)

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仗着自己的国家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示楚国的威风。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他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师问: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机智敏捷,能言善辩,不卑不亢

师问: 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答:一个自尊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刚才讲到自尊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在座各位同学,你们的自尊心理有什么特点呢?请你们如实反映你们的情况。

学生填写学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有哪些?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同学是否有以下方面的表现或心理需要呢?有画√,无画×。

()1.在家或学校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2.在集体生活中,对自己有信心的事争着去做

()3.希望老师、同学了解自己的优点、特长

()4.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扬和肯定

()5.照镜子的次数增多了

()6.衣着上追时髦、容貌上注意修饰

()7.模仿成人的发型、动作、言行

()8.希望父母不要在客人面前说自己的缺点

()9.反感大人(包括父母、老师)居高临下地训斥自己

()10.希望大人有事与自己商量解决

这说明,初中生的自尊自信有以下特点:

情境假设:

在一次考试中,老师在改卷中发现,平时成绩很差的小李同学因为作弊得了高分。为了教育这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老师假装不知道,在课堂上故意表扬了小李同学。

你认为小李同学受到“表扬”之后会有什么感受?

觉得羞愧

——发奋图强

——改正了作弊的毛病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自尊心和羞耻心是相互联系的——有羞耻心,才有自尊心

在生活中,你还经历过哪些事情,令你觉得羞愧、难为情、不好意思的?

(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如:被别人指责,被老师批评……

小结:这种羞耻的感觉,也表现了你的自尊心。(板书)

课堂练习:辨别题:(对打“A”,错打“B”)

1. 自尊心强的人不会容忍别人超过自己。( )

2. 没有成功,就不会有自尊自爱。( )

3. 自尊自爱的人爱惜自己的名誉,不做有损于自己形象的事。( )

4. 虚心不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

5. 自尊自爱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做人的重要品质。( )

6. 真正自尊自爱的人,是不会理睬别人的批评、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的。( )

作业:见练习册

教学反思:整体上课过程感觉下来,思想品德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所以在接受心理上,特别是1、2班的学生,有时候反映还更加热烈一些,而且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语言的丰富也是很关键的,最重要的就是真正地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分析。

第二课时

自尊始于知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能够识别什么是卑下无耻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班级风景”展现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三个情节,结合“学海导航”的第二、第

三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走出自卑,建立自尊自信;

●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进人的道德健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价值。懂得怎样的人格才是

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对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自卑的危害

●教学难点自卑的危害,

●教学方法

讲述法、分组分享教学法

(二)自尊始于知耻

1. 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互为表里

2. 知耻的内涵

3. 羞耻心对于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黄纱巾》阅读思考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尊的含义,认识了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心

理的基石。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自尊心,维护自尊,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同时我们也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要尊重别人的人格,这样,大家才能和谐相处,共同建设好我们的集体。

做练习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页的“班级风景”,然后思考这三个人的表现是自尊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心理?(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不定项选择

1. 亮亮竞选班干部没被选上,一周后又有竞选学生会干部的机会了,他说:“我才懒得去呢。反正我都是选不上的。”这说明:( )

A. 自尊自爱的人都应该是爱面子的。

B. 亮亮以一次失败下定论,这不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C. 其实这是亮亮虚荣心重、缺乏自信的表现。

D. 亮亮对自己很了解。

2.自尊心强的人,会( )

A.想在学习成绩上名列前茅。

B.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C.想在体育比赛中争得冠军。

D.力争在社会工作中做出成绩。

3.政治课上,小关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为此,小关很高兴,这是因为( )

A.小关爱出风头。

B.小关爱慕虚荣。

C.小关得到了他人的肯定。

D.小关懂得尊重他人。

作业:见练习册

教学反思:本节课上课的感觉比第一次上思品课好多了,因为我利用了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以及探究园的智者的问题进一步理解自尊与知耻的关系。

第三课时

自尊、自负与虚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分辨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学会正确看待自己,懂得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克服自卑,摈弃自负和虚荣,自觉维护自尊的人格。

●过程与方法

懂得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克服自负与虚荣,培养真正的自尊。

通过“提笔思考”,写短文,引导学生对树立自尊人格做理性思考,体会“傲气”与“傲骨”的区别,懂得人要有自尊,却不能自傲。郑燮诗及《竹石图》可作为启发思路的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自尊自爱、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克服消极的自卑心态,懂得自负与虚荣的危害,培养不慕虚名、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班级风景”中小平的心理是一种自卑的心理,青青的心理是一种虚荣心,而小金的心理是一种自负心理。要培养自尊这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必须把它和自卑、虚荣、自负区分开来。

(板书)

(三)自卑、自负与虚荣

1.自卑

(1)自卑的表现和危害

(2)克服自卑必须树立自信

(3)走出自卑的方法

自卑的表现: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自卑的危害: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心理牢笼。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

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吗?请测一测:

《一课一练》P8信心测试

如何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

怎样克服自卑?

《张越曾为肥胖自卑十年》

《走出自卑小处方》

自信的魅力: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归纳。)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阅读班级风景三:

师:小金的心理是自尊吗?如果不是自尊的话又是什么?”

生:“是自负。”

师:自负和自尊又有什么区别呢?谁能简单地概括一下?

生:在自我肯定方面有区别。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负却过分地肯定自己。

师:对!自尊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更不隐瞒。而自负却夸大了自己的优点,缩小了自己的缺点,甚至隐瞒自己的缺点。请问:“这样做有什么坏处呢?”

学生:这样的人容易自傲,也容易失败。

师:这种人往往自吹自擂,爱吹牛,爱说大话,把自己看成“一朵花”,把别人看成“豆腐渣”,反而失去人的尊严。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说的是诸葛亮手下有一名大将名叫马谡,他从小熟读兵书,平时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诸葛亮派他去镇守街亭,他很不以为然认为是大材小用,自负地说:“某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结果,骄傲自负的他,拒绝了副将王平的正确意见,导致街亭失守,不但使手下兵将损失惨重,而且破坏了诸葛亮进军中原的大计。为了整肃军纪,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

你能举出类似“马谡失街亭”的事例吗?从这类事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骄兵必败,这是亘古不变的教训。为什么会必败呢?因为骄傲自负的人,往往把自己摆到了不适当的位置上,错误地低估别人、高估自己,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和忠告。再说,自大自满的傲态,也会惹人反感,遭人耻笑,反倒失去了尊严。可见,骄傲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祸根。

判断:

这是自尊吗?

(1)看到同学有一双名牌球鞋,为了“有面子”,也要求父母买这样的球鞋(虚荣心理)

(2)在填写学生情况登记表时,某学生把自己父亲的职位写成部门经理,其实父亲只是某单位的普通职员(虚荣心理)

(3)某学生在小学并不是“三好”学生,填表时却变成了“三好”学生(虚荣心理)

(4)一次数学竞赛,一位同学没有考好,她对超过自己的同学耿耿于怀,甚至连话也不想跟她说(妒忌心理)

阅读班级风景二:青青的心理也是一种虚荣心理

师:自尊和虚荣心又有什么区别呢?谁能简单地概括一下?

生:在追求方面,自尊追求的是内在的人生价值和尊严,而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

师:有虚荣心表现的人往往是什么表现?结果又是什么?

生:往往摆阔气和讲排场,追求的是光环,而失去的是钻石,反而失去人的自尊。

有的人甚至为虚荣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讲述: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故事

小结:如果玛蒂尔德不是为了充场面而向别人借项链,如果她丢失了项链后不是为了面子而隐瞒,那么她的命运可以改变,她因为虚荣,付出了十年的青春。

(板书)

2.自尊与自负的区别,自负的危害

3.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虚荣的危害

作业:见练习册

教学反思:本节课上课的感觉比第一次上思品课好多了,因为我利用了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比如说整容等等,另外有一个手段也是比较可取的,在上课过程中讲到自负的时候,我一边播放十面埋伏这首琵琶曲,一边讲述,很能带领学生进入当时项羽失败,十面埋伏的意境,学生能够跟着乐曲进入角色,这倒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教学方法,以后可以学会经常运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湘教版) 一、选择题 1.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过程是 A.a→b→c B.b→a→c C.c→b→a D.b→c→a 2.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是海洋 D.三分之二是陆地 3.地球仪上的经线是() A.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B.长度不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4.全球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为() A、6:4 B、7:3 C、4:6 D、3:7 5.用等深线表示海底起伏,某处等深线密集,说明该处() A.平坦 B.陡峭 C.起伏和缓 D.为海底盆地 6.下列数据中,错误的一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B.地球的最大周长4万千米 C.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D.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短21千米 7.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 A.大陆 B.大洲 C.半岛 D.岛屿 8.假如初二·一班的同学正在三楼的教室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靠近窗户的同学迅速从窗户跳下,逃离教学楼 B.争先恐后地跑下教学楼 C.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

D.大哭大叫,以排遣心中的恐惧 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在海平面以下约154米,两者的相对高度是() A.8693米 B.9099米 C.8690米 D.8998米 10.一人从北京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原出发点的是()①向东行②向西行③向南行④向北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关于我们鞍山胜利广场位置(41°N,123°E)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读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关于a、b、c线描述正确的是 A.b线是南极圈,南极洲全部位于b线以内 B.c线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a线与b线间无太阳直射 D.c线与b线之间是南温带 13.当太阳直射b线时,无锡市可能出现的现象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草长莺飞二月天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板书】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板书】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七年级地理教案 (5)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学生填表: 经线纬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 湘教版

第一节认识地球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半径和赤道的周长 2.了解纬线的定义,理解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含义和纬度的分布,掌握南北半球的划分。 3.了解经线的定义,理解经线的特点、经度的含义和经度的分布,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与难点 1.经纬线的特点及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的判断。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东经、西经的判断。 自主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 1.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稍______,赤道略______的不规则球体(旋转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_________km.赤道周长约_________km。 思维延伸: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位置。 【跟踪练习】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若地球按1:20000000制成一个地球仪,则地球仪的赤道周长约为() A.40cm B.20 cm C.200 cm D. 400 cm 二、地球仪 (一)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 1.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两极,北极表示地球的最____端,指向_________;与北极对应的点叫_______,表示地球的最____端。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地球仪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方向转动;从地球仪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方向转动, (二)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点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_________。赤道将地球平分为_____、_____两个半球。 (三)经线和纬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教案晋教版

1.1 认识地球面貌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板书: 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展示)地球仪 (提问) 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

11认识地球面貌(1)学案(无答案)-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右玉三中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预习案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地球的形状、大小(第1号)班级学生姓名预习时间编写人问霞审核人问霞【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并能用实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识记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 3.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预习任务】 预习课本P1—P4关于“地球形状和地球大小”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地球的形状 ①月食时,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 ②葡萄牙航海家首次完成了人类环球航行的壮举。 ③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人,透过舷窗,他看到了人类的家园是太 空中的一个蓝色的。 由此总结: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对地球形状有何认识? 2.人类的家园——地球的准确形状是什么样的? 3. 能证明地球形状的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 4.读图1.3,找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出发地、目的地、航行路线,思考: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了什么? ②如果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东航行,能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吗?

课 题: 2 二、地球的大小 你能用具体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吗?在下图中填注: 【自主检测】 1.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圆形 B.棋盘式的正方体 C.倒扣的盘子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证明地球形状的最具说服力..... 的证据是: ( ) A.古人的直觉和想象 B.月食时,月球上地球的影子 C.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 D.宇航员在空中拍摄到的地球的照片 3.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 A.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B.大西洋 太平洋 北冰洋 大西洋 C.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D.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 A.6378千米 B.6357千米 C.6371千米 D.4万千米 5.假如每天以50千米的速度环绕地球最大圆周做一次徒步旅行,大约需要:( ) A.100天 B.1000天 C.800天 D.8000天 6.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小结】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第1课时)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是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中的第一课时。 七年级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共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两部分。“认识地球”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被安排在第一节,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又是第一节的前两个问题,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第一个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地理过程的热情,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教材内容又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一些活动和材料,以减轻难度。 【教学分析】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发式的地理教学课堂,提倡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积极探究,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正是一个由直观感受到观察猜想,再到实践探险和科学探测的过程。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有好奇心,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能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大致过程,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 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经纬度的划分。 2.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大小、分布及特点。 4.地图上五种地形的表示方法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节认识地球 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 “天圆地方”“盖天说”(认为地是平的,天空是圆的,天盖着地) “浑天说”(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 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大致如上图所示:从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穿过南美洲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最后通过大西洋回到欧洲。其中经过的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后来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读图注意两点:船队航行的方向和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

知识点二地球有多大 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知识点三地球仪(重点)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 ①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②特征:纬线的特征主要从指示方向、长度、形状三个方面来描述,列表如下: 指示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纬线长度不相等,并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极点缩为一点 形状圆圈(南北两极为点) (2)南北纬度的划分 ①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南北纬各有90°。北纬和南纬分别是北纬90°(90°N)和南纬90°(90°S),如下图所示: 越 向 北 度 数 越 大 越 向 南 度 数 越 大 ②纬度的分布规律: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纬线越长,度数越小;纬线越

初一地理上册《认识地球面貌》教案设计

初一地理上册《认识地球面貌》教案设计初一地理上册《认识地球面貌》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

七年级地理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习题晋教版

1.1《认识地球面貌》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1.(2015?滨州)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正方体 2.(2015?梅州)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 B.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 D.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3.(2015?恩施州)如图是某旅游团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参观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的情景, 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代表的地理意义是() A.地球仪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 B.地球仪上划分纬度的起始线 C.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D.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 4.(2015?哈尔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1 °经线 B.西经20°和东经160 A.赤道.回归线 0°和180°经线 D C.).(2015?揭阳)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5S °N D. 66.5°. 23.5°N B. 23.5°S C. 66.5A 6~7题。(2015?扬州)读地球仪所表示的东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6.各数字中均能够表示纬线的是( D ①③④⑨.②③⑤⑩ A .①②③④ B.②⑥⑧⑨ C.)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7. b.(20°N,55° W)),( A. a20°N25°E B )°E,( 10060C.d(°S,°E)D. c40°S120 ~?泰州)(2015 下图为南半球经 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 8.丁地的经度是(N °.E 100A .°B 100W .S ° 40C.D° 40 2 )9.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丁地丙地 D. A.甲地 B.乙地C.)10.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中纬度,又位于东半球的是(丁地丙地 D.甲地 B.乙地 C. A.)(2015?广东)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11.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

《认识地球面貌》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认识地球面貌。“认识地球面貌”这节教学内容出现许多新名词、新概念,如地轴、两极,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等,这些名词多为空间概念,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建议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有关图像,采用读图法、比较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形成直观的感知,进而理解这些新名词、新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够提出有力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 会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 运用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1.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 【教学难点】 1.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最早认识是图,受活动范围的限制,人们认为天是的,地是的。

(2)人们对“地球”的概念是受图的影响,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只是停留在推测阶段。 (3)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图,航海家率领船队实现了环球一周的壮举。 (4) 图是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5)根据对以上图片的理解,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排序。 2.地球的大小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除了课本上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至少3个) 2.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达标检测】 1.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似皮球的圆球体 B.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C.地球是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2.读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 B.地球赤道周长是8万千米 C.地球赤道半径是6 371千米 D.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快!“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

认识地球外貌

右玉中学 地理 学科学案 班级 201 学生姓名 主备教师 张荣淑 备课时间 2016.8.25 序号 4 课 题 1.1认识地球面貌 地球的模型(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在经纬网上找点的经纬网坐标或根据坐标描点。 2.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所在的东西、南北半球位置。 学习任务: 一、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 忆一忆、做一做: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_;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 【合作探究】 1、南北半球的判定:10°S______半球 75°N______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判定:35°E ______半球 170°E ______半球 13°W ______半球 50 °W _____半球 读课本8页内容,完成: 1、 经纬网是_______或______上由_______和_______交织组成的网。 2、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_________来确定。 3. 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课题:第2页共 2 页 二、课堂达标 1、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 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2、小明对小龙说:“我爸爸曾经去过这样一个地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小明的话是真的吗?你知道小明爸爸所去的地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地点中既属于西半球又属于南半球的是() A、19°W 10°S B、5°W 40°N C、160°W 30°N D、140°W 30°S 4、写出图中直线型经纬网中A、B、C、D、各点经纬度。 B 、; C 、; D 、。 三、课后反思 收获: 疑惑;

湘教版中学地理教案《地球的面貌》参考教案

《地球的面貌》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的大小,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 2、了解世界海陆的分布,知道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3、了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4、知道海陆变化的原因,掌握板块构造学说,能用其解释一些现象。【教学重点】 经纬度和半球的划分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1、认识地球。 提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规则的球体) 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

(强调)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要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判断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2、世界的海陆分布。 提问:地球上海陆的比例是多少? 据图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大陆,大洲,岛屿,半岛的含义。亚欧、亚非、南北美的分界线。 特殊的大洲和大洋: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洋):南极洲,北冰洋。 补充:注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如南极洲周围的三个洋,北冰洋周围的三个洲等。 3、世界的地形。 据图找出世界主要地形区:最大的平原,高原,盆地。最长的山脉,最高的高原。(同学上黑板指出,其他同学做裁判)填注空白图练习巩固。 4、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变化的原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力,流水,海浪等。

海陆分布的学说:大陆漂移假说:德国魏格纳提出,在课本上找出其提出的观点和证据。 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几乎全部在海洋中的是太平洋板块。 板块运动——边缘活跃,内部稳定。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总结:本章主要讲述了世界地形的分布和世界海陆位置产生的原因,重点是板块构造的知识,我们要能够用其解释一些现象,如去年的汶川地震的原因,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的原因等。 【作业设计】 板块构造理论和实践。

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中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⑵、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南北回归和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的低、中、高纬度地区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 2、能力目标 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德育目标 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三、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四、教学难点: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五、学情分析 这一节课是地球和地图方面内容,是整个初中阶段最难理解和掌握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难入门,并且学生在小学没有开设地理课,地理知识相对狭窄。此外, 他们的三维空间概念还未形成,许多知识无法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一些。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具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和积极性,发挥群体的力量,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六、教学媒体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和经纬度与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 七、课前准备] 小纸片(上面写着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经线、纬线等) 八、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语言导入,幻灯片展示课题 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经常在山上放牛,每当夕阳下 山的 时候,看着圆圆的落日,总在想太阳为什么会西下?我们 生存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地球, 更 多地认识地球。 幻灯片展示课题 引入直接了当, 并且拉近了老师 与学生之间的距 离。 知识点 以问题的形

《认识地球》教案第1课时

《认识地球》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小组学习形式,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本节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咱们在小学学过的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⑴、完成课文15页“活动”1题 ⑵、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⑴、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那四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⑶、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教师精讲点拨】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探究结论】 ⑴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宇宙观测、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⑵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球是圆的。 ⑶登高望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所以地球是圆的;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等。 学习任务(二) 1、自主学习: 读“地球有多大”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

地球的面貌之一:认识地球 例1.下面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说法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例2:在下列节日,聊城市日出最早、正午时刻树木影子最短的是() A.元旦B.春节C.中秋节D.国际儿童节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关经纬线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都等长B.赤道的长度与经线等长 C.赤道的长度约是经线长度的2倍D.赤道的长度比经线稍长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0o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180o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向东数值递减的是西经 3.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 A.赤道B.北极圈C.南极点D.北回归线 4.某地以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以北四季变化明显,以南有阳光直射深井井底的现象。该地位于() A.0o,120oE B.60oN,160oE C.23.5oS,160oE D.23.5oN,180o 5.有人从赤道上某点出发,依次朝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各走100千米,最后其终点应该位于() A.出发点B.出发点正东C.出发点正西D.出发点正南 6.下列各点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20oW,60oN B.0o,26oN C.180o,17oN D.19oW,15oS 7.西半球的范围是() A.本初子午线以西至180o之间B.160oE以东至20oW之间 C.180o经线以西至0o经线之间D.20oW以东至160oE之间 8.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方向保持不变,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A.甲、乙两人都可回到出发地点B.乙能回到出发地点,甲则不能 C.甲能回到出发地点,乙则不能D.甲、乙两人都不可能回到出发地点 9.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高纬度,此地点是() A.西经20o与赤道交点B.东经160o与南纬60o交点C.东经160o与北纬60o交点D.西经20o与北纬60o交点 10.划分五带的最主要依据() A.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B.有无极昼极夜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11.一架飞机从上海起飞,如果途中不改变方向,一直朝正北飞行。那么它最终可以 ()A.绕地球一周B.到达北极点C.到达南极点D.到达上海 12.甲地位于31oN,165oE;乙地位于28oS,125oW。甲地在乙地的()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认识地球教学设计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时包含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加深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2.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能够指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 回归线、南北极 圈等。 3. 掌握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并能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4. 认识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 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 引导学生对地球形状进行更进一步的 认识。采取合作探究、讨论、动手画示意图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 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 深化过程, 激发学生 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 促使其科学态度的形成, 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示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的使用、地球的运动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 地球仪和经纬网的使用、地球的运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建议通过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所了解的信息, 最终汇总出教学 结论。 设置一些启发性强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假如你是一个 2000 年前的 古代学者,你会如何去猜测和验证地球的形状?通过什么方法来测量“天有多大 ?地有 多厚?”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和经纬网,之所以成为难点,主要因为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还未深入接触, 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尚有不足, 所以需要利用实物地球仪进行难点突破, 最终让学生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包含主要要素的地球仪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组织分组和组长选举,以便课堂组织讨论。 2. 学生每人发放一个小地球仪,教师准备大地球仪,并在赤道处利用透明胶固定红色 线绳,在南北极点间连接两条黑色线绳,并使之可以根据需要转动位置。 学生准备 1. 每人准备三根 40 厘米左右,颜色各异的醒目线绳,一个乒乓球、色笔。 2. 查找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方面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地球的运动,同 同时注意强调科学 1.导入新课。 1.思考地球形状方面自己所知所疑。

七年级地理上册11认识地球面貌练习题晋教版

《认识地球面貌》 一、选择题 1.(2015?滨州)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正方体 2.(2015?梅州)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 B.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 D.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3.(2015?恩施州)如图是某旅游团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参观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的情景, 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代表的地理意义是() A.地球仪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 B.地球仪上划分纬度的起始线 C.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D.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 4.(2015?哈尔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 C. 0°和180°经线 D.回归线 5.(2015?揭阳)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A. 23.5°N B. 23.5°S C. 66.5°N D. 66.5°S 题。7~6?扬州)读地球仪所表示的东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2015(.

6.各数字中均能够表示纬线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⑥⑧⑨ C.①③④⑨ D.②③⑤⑩ 7.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20°N,25°E ) B. b(20°N,55°W) C. d(60°S,100°E) D. c(40°S,120°E) (2015?泰州)下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8.丁地的经度是() A. 100°E B. 100°W C. 40°S D. 40°N 9.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0.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中纬度,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广东)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201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