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 现代媒体总论 (已做)

2011年1月 现代媒体总论  (已做)
2011年1月 现代媒体总论  (已做)

2011年1月

现代媒体总论

一、单选(20题,20分)

1.首位将“媒介生态”确定为一种媒介研究理论的学者是()d?

A.麦奎尔

B.卢因

C.麦克卢汉

D.波兹曼

2.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是()b

A.信息

B.物质实体

C.符号

D.人员

3.在广播普及前,最具有影响的全国性媒体是()B?

A.电影

B.电视

C.杂志

D.网络

4.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商业广播电台的国家是()d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5.横排报纸的版位中,最具强势的是()c

A.上右区

B.下右区

C.上左区

D.下左区

6.报刊业的主要业务是()d

A.审稿

B.编辑

C.印刷

D.发行

7.广播表情达意最主要的手段是() b

A.音响

B.语言

C.文字

D.音乐

8.构建广播节目系统的第一个步骤是()c

A.策划2

B.节目推广 5

C.定位1

D.整体协调3

选择节目形象代言人 4

9.电视节目是集体创作的产物,这个集体的负责人是()a

A.制片人

B.导演

C.主持人

D.摄像师

10.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电子演播室制作方式的英文缩写是()b

A.E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

B.ESP电子演奏室(或内景)制作方式

C.EFP电子现场(或外景)制作方式

D.EPP

11.Internet被引入中国最初的目的是()a

A.科研

B.教学

C.经济交流

D.文化传播

12.世界上第一家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报纸产生于()b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13.网络媒介的传播拓扑结构是()b

A.树型拓扑结构

B.环型拓扑结构

C.星型拓扑结构

D.线型拓扑结构

14.广播经营的重中之重是()c

A.广告经营

B.技术经营

C.节目经营

D.服务经营

15.媒介组织最重要的外部公众是()b

A.分销商和厂家

B.媒介的受众

C.广告客户

D.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16.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的理论是()c

A.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B.民主参与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D.极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17.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是()a

A.为人民服务

B.追求新闻自由

C.实事求是

D.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8.提出“政治既有倾向假说”的学者是()d

A.纽曼

B.李普曼

C.麦奎尔

D.拉扎斯菲尔德

19.对民意现象用现代思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b

A.纽曼

B.李普曼

C.麦奎尔

D.卢因

20.提出“电视人”和“容器人”理论的传播学者来自于()c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二、多选(10题,20分)

21.媒体的基本性能包括()abcde

A.实体性

B.中介性

C.承载性

D.还原性

E.扩散性

22.传播媒介的组织功能包括()abcd

A.告知功能

B.表达功能

C.解释功能

D.指导功能

E.创新功能

23.报纸编辑的职能主要体现在()ace

A.统筹决策

B.广告发行

C.整体把关

D.报纸推介

E.产品“再创作”

24.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有()cde

A.新华网

B.人民网

C.新浪网

D.搜狐网

E.网易

25.媒介组织的内部管理包括()abcde

A.编务管理

B.人事管理

C.财务管理

D.物资、技术管理

E.生产管理

26.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的差异性表现在()bcde

A.繁简不同

B.功能不同

C.制定程序不同

D.作用机制不同

E.稳定程度不同

27.受众的基本权利包括()ace

A.传播权

B.选择权

C.知晓权

D.享受权

E.传媒接近权

28.电视观众的动机包括()abcde

A.主人的心理

B.强烈的参与心理

C.渴求信息和知识的心理

D.消遣娱乐心理

E.选择性心理

29.20世纪20年代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因素有()abe

A.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军事的需要

D.人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E.社会科学研究工具的进步

30.易受传播影响的人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bde

A.自尊心不强

B.比较害羞

C.不喜欢社交

D.言谈中缺乏自信

E.在社交场合局促不安

三、名词解释(2题,8分)

31.电视体制:是一国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式, 它的建立主要取决于电视事业所有权和国家对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政规定。电视体制的形成是政治和意识形态,以及自然和社会因素,如人口、文化、语言、地形地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32.媒介组织: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范围内,按照特定的规则程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化社会机构或单位,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网站等

四、简答(5题,30分)

33.互动媒体的传播特点是什么?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模式是以中心向边缘扩散式的单向模式为主,反馈不及时。而互联网、手机等互动媒体则以点对点的传播作为特点,互动迅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多媒体化。所谓多媒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

(3)媒介功能融合。多媒体带来了各种媒体间界线的模糊化,新媒体可以成为旧媒体内容的载体,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4)媒体资源丰富化。数字压缩技术使得信息的储存、复制、传播变得越来越便利,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与丰富的资源相联接,信息的检索与阅读变得非常容易。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增强,管制程度降低。卫星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家间的地理疆域很难对信息流动造成阻碍;互联网技术的发

展,让信息的发送与接收成本变得更小。

34.简述声音符号在电传输下的特性。

(1)远距离瞬间式传播

电波的速度相当于光速,声音一旦插上了电的翅膀,它的传播速度就不再是每秒360米,而是每秒30万公里了。这种每秒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的速度,能够将声音符号运载的信息在瞬间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使广播的声音传播与听众的接收几乎同步。

(2)单向辐射式传播

声音符号被转换成音频信号,在传输时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即所谓的线性传播。

(3)稍纵即逝式传播

声音过不留痕,无形可寻,无迹可存,转瞬即逝。

(4)随机伴随式收听

从接收上来说,声音符号在电传输下往往是随机接收。

(5)被动横向比较式收听

“广播是一条线,报纸是一个面”,声音符号是按线性传播的,这个线主要是指时间线。(6)虚拟交流式收听

声音符号转换成音频信号来传输,失去了声音传播特定的语言环境和辅助性手段,形成一种电波和听众之间的虚拟式交流,缺乏一定的真实感。

35.媒介组织有哪些特点?

(1)媒介组织的性质特征——事业性与企业性的双重定位。

(2)媒介组织的内部构成特点——采编与经营互动。

(3)媒介组织的功能特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媒介组织的资源特征——优势互补。

36.简述组织或公关人员与媒体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原则。

(1)迅速、公开、诚实。

过度公开当然不好,但是诚实从长期来讲是好的,可以使政府保持良好形象。

(2)适当的过度反应。

当公众恐慌带来的危机大于真正危机的时候,政府可以采用过度反应的策略以缓和公众恐慌。

(3)果断坚决地传递信息。

在危机出现的时候,政府往往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此时公众期待他们的领导是英雄人物,可以化解危机,同时他们愿意团结在他周围。

(4)了解新闻界的需要和节奏。

尊重记者对新闻的报道,预测和为他提供素材。

(5)让媒体可以接触到领导层。

如果媒体能够经常地接触到政府的领导层,就会使政府的内部工作更加有效率。

(6)对新闻发布进行管理。

在计划宣传一个新闻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和谨慎。要经常性地发布新闻,不要一下子提供太多的信息量和太多的资料。

(7)正确对待负面报道。

负面报道和批评性报道不可避免,如果出现,不要轻视或制止那些强硬的记者,以保持传播渠道的畅通。

37.简述公司商业危机产生的内部原因。

(1)管理缺乏规范。

组织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员工行为不规范,服务意识差。

(2)法制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淡薄。

企业在经营中不仅要尊重人的基本权利,而且要注意外部公众的利益,成为一个模范的社会“公民”。

(3)市场营锴行为失策或实施不当。

在企业的广告、公关、促销宣传中,经常会因为策划和实施中出现道德、法律问题或者与消费者产生纠纷而事与愿违,好事变为坏事。

(4)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处理不当。

这是最常出现的危机事件,有时候甚至会形成危机。

五、论述(2题,22分)

38.试从传播范围和传播空间的角度论述广播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一、比较优势

1、广播的覆盖极广,它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不受地理空间的限

制,电波所及都是它的覆盖范围。

2、广播的收听方便,只要拥有一个收音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一

定频段电波收听(当然还有有线喇叭等扬声器接收装置)。

3、广播比其他媒介更适合于大众传播。广播的传播不受听众文化

程度的限制,无论识不识字,文化水平是高还是低,只要听觉正

常,都可以收听广播。

二、比较劣势

1、广播媒介的容量与其他媒体相比受到很大限制。

2、广播的声音版面容量有限。

3、广播听众收听渠道的容量也有一定的限制。

39.试述卫星电视带来的主要问题。

(1)卫星电视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本国传播业如何与外来电视相适应。(2)卫星电视的跨国传播问题。

尽管国际电信联盟和《无线电规则》要求各国电视节目应定向覆盖本国地域,但由于直播卫星传播范围极广的技术特征及种种政治原因,卫星电视节目信号“溢出”现象十分严重。(3)卫星电视的出现使得信息单向传播问题更趋严重和明显。

在电视节目的流动过程中,卫星电视节目及其传送技术的先进与否受到所在国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制约,其节目影响力的大小受该国政治实力、文化实力和传播动机等因素的制约。(4)卫星电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认识到了意识形态领域战争的重要性,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了“世界传媒巨擘的必争之地”、“电视霸权争夺的最后疆场”。

公共关系专业现代媒体总论试卷03300

现代媒体总论试卷课程代码:033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传播媒介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 A )A.传播信息 B.沟通情感 C.娱乐生活 D.满足需要 2.提出“媒介即信息”观点的学者是( B ) A.卢因 B.麦克卢汉 C.麦奎尔 D.李普曼 3.全世界第一个开办固定电视节目的国家是( B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4.世界上最早研制大规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国家是( C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中国 5.下列媒体中属于非线性传播的是( B ) A.电视 B.报纸 C.广播 D.电影 6.按信息重要程度递减的顺序来排列的新闻写作结构被称为( C )A.金字塔结构 B.平行结构 C.倒金字塔结构 D.对比结构 7.广播电视传播内容最主要的软载体是( A ) A.节目 B.版面 C.广告 D.品牌 8.负责对广播节目整体把关,负责各个节目和栏目之间协调和整体运作的部门是( D )A.编辑部 B.采访部 C.公关部 D.总编室 9.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播出的时间是( C ) A.1949年 B.1958年 C.1979年 D.1985年 10.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的是( D )A.电视 B.广播 C.报纸 D.互联网 11.无线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是( D )A.树型结构 B.环型结构 C.线型结构 D.星型结构 12.国内第一家将新闻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的日报是( A )A.《中国贸易报》 B.《杭州日报》 C.《中国青年报》 D.《北京日报》 13.我国首次进行数字音频广播试播的城市是( C )A.深圳 B.上海 C.佛山 D.东莞 14.最早出现图文电视的国家是( B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15.在我国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中,省级以下广播电视台归属( C )A.地

中国政法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360docs.net/doc/eb14238710.html,

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招生目录 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其前身是1994年9月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外语系。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学校设立了外语组,至1979年成立了外语教研室,后随着法大办学规模的扩大,于1987年6月设立外语教学部,1994年成立外语系,至2002年正式建成外国语学院。 学院下设英语系、德语系和公共外语教学部等三个教学单位,教授语种包括英语、德语、日语、俄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学院承担了全校的大学外语教学、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英语、德语两个本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任务,以及英语、德语、俄语和法语等四个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英语本科专业实行五年双专业(英语、法学)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德语本科专业为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的示范专业;公共外语教学部的《大学英语》成为全国大学英语教改示范课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成果显著。学生在市级以上英语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院拥有大学英语研究中心、德国文化研究中心、法律翻译研究中心和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中心等四个学术机构,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语学科科研体系。学院现有教师84人,教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教师多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和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发表了一批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国内多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开展学术研究。同时,学院积极与国内高校、企业、出版社和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多所学生实习基地。 秉承“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院训,坚守“开放办学、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外国语学院以培养传承中西文化,语言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完善、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外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为育才目标,成为法大法律外语人才的培育基地,是提升法大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生力军。

2018年10月自考《现代媒体总论》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现代媒体总论》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课程代码033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媒介居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发挥桥梁作用。这体现出媒介具有的性能是 A.承载性 B.实体性 C.还原性 D.中介性 2.大众媒介及其传播活动,可以帮助人民了解政府职责,监督从政人员,表达民情民意,参与政府决策。这反映出媒介具有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教育功能 D.文化功能 3.内容涉及重要的政治事件,被称为“世界上的第一份官方的报纸”是 A.《罗马公报》 B.《莱比锡新闻》 C.《太阳报》 D.《循环日报》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日报《热血日报》的创办时间是 A.1921年 B.1925年 C.1956年 D.1978年 5.负责处理听众反馈信息,与听众沟通,维持联系,并且负责监督各个栏目,向各栏目提供反馈意见的广播电台的机构设置是 A.采访部 B.经营部 C.公关部 D.听联部 6.主要采用电视录像车进行外景录像制作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是 A.电子新闻采集 B.电子演播室制作 C.电子现场制作 D.电子特技制作 7.尽管报刊和无线广播电视两种媒介所使用的介质不同,但这两种传播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都是 A.树型结构 B.星型结构 C.线型结构D.环型结构 8.就整体而言,我国网上媒体正处于 A.拷贝借鉴阶段 B.用户化阶段 C.由拷贝借鉴阶段向用户化阶段逐渐过渡的阶段 D.网络原创阶段 9.世界上第一家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报纸是 A.《圣何塞信使报》 B.《莱比锡新闻》 C.《太阳报》 D.《宾夕法尼亚晚邮报》 10.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出现的影片是 A.《爵士歌王》 B.《威利号汽艇》 C.《名利场》 D.《星球大战》

自考2010年10月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课程代码:033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项中构成传播媒介前提条件的是( ) A.技术 B.符号 C.信息 D.物质实体 2·世界上最早的移动电话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最早出现定期报纸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4·在我国的报纸中,规格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是( )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署名社论 C.编者按 D.短评 5.负责对广播节目整体把关以及各个节目和栏目之间的协调和整体运作的部门是( ) A.公关部 B.听联部 C.编辑部 D.总编室 6.若以节目的表现形态来划分,广播剧的节目类型属于( ) A.一般型 B.综合型 C.专题型 D.对象型 7.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播出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8年 C.1976年 D.1979年 8.电视节目是集体的创作,该集体的负责人是( ) A.制片人 B.导演 C.编剧 D.主持人 9.被称为“新媒体”或“第四媒体”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0.国内第一家将新闻信息发布到国际互联网的日报是( ) A.《杭州日报》 B.《中国贸易报》 C.《人民日报》 D.《中国青年报》 11.标志着世界电影进入全新数字时代的影片是( ) A.《火车到站》 B.《定军山》 C.《星球大战》 D.《爵士歌王》 12.有线电视发展的最初阶段是( ) A.共用天线阶段 B.同轴电缆阶段 C.光纤传播阶段 D.卫星有线电视联网阶段 13.媒介组织的功能特点是( ) 第 1 页 (共 4 页)

【考研经验】18中传播音考研参考书重难点笔记解析学渣必看-20年学子

【考研经验】18中传播音考研参考书重难点笔记解析学渣必看-20年学子 播音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中国播音学》笔试 1. 普通话语音部分 (1)语音的基础 (2)音位 (3)元音和辅音 (4)声母和韵母 (5)声调 (6)音节和音节结构 (7)语流音变 (8)轻重音和语调 2. 播音发声部分 (1)发声的含义 (2)口语传播方式及发声特点 (3)电子传播方式及对发声的影响 (4)言语发音的心理过程 (5)文稿播读的心理过程特点 (6)声音的主要构成要素 (7)人体发音器官的构成 (8)声道

(9)人体呼吸器官的构成 (10)主要呼吸方式 (11)胸腹联合式呼吸 (12)人体发声器官的构成 (13)发声原理 (14)发音常用的音色类型 (15)共鸣原理 (16)人体主要共鸣腔 (17)播音共鸣特点 (18)吐字归音 (19)吐字归音的方法 (20)嗓音保护的原则和方法(21)感情、声音、气息的相互关系(22)常见发声问题及矫正方法 3.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分 (1)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 (2)播音语言特点 (3)创作准备 (4)播音感受 (5)调动思想感情运动的方法(6)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7)播音表达规律

(8)创作观 4. 播音主持业务部分 (1)播音主持节目类型特点 (2)节目主持艺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3)播音员主持人能力素质 (4)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主持 (5)广播电视评论节目播音主持 (6)广播电视社教专题节目播音主持 (7)现场报道 (8)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9)广播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 (10)广播电视文艺、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 5. 口语传播艺术部分 (1)口语表达研究的意义和迫切性 (2)口语表达的特点 (3)口语表达与思维的关系 (4)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要求 (5)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有稿与无稿的关系 (6)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基本功能样式:复述、描述、叙述(7)广播电视口语传播领域的口语表达现状 中传高分咨询邓老师扣扣;三三六四三四二二八六 第二部分:“播音主持作品”创作

自考现代媒体总论复习资料(历年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现代媒体总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电视体制 答:电视体制是一国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式。它的建立主要取决于电视事业所有权和国家对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政规定。电视体制的形成是政治和意识形态,以及自然和社会因素,如人口、文化、语言、地形地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2.媒介组织 答:是指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范围内按照特定的规则程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化社会机构或单位,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网站等。 3.网络媒体 答:就是指第四媒体,它是将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包括可移动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传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式的数字化新闻信息的传播工具。 4.交互电视 答:是在数字电视技术基础上,以提供服务为目的、允许观众与之进行一定的交互活动的一种功能电视:这种交互进行的方式不仅仅是控制对频道的选择及录像带的处理,还包括从电影资料库中选择电影并观看、参与游戏、投票以及通过电视连线进行其他形式的回馈。

5.意见领袖 答:活跃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为他们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们施加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6.知识沟假说 答: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这一假说也称为“知识沟假说,” 7.媒介组织 答:媒介组织,是指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范围内,按照特定的规则程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化社会机构或单位,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网站等。 8.使用与满足理论 答:不是大众传播在影响受众,而是受众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在使用大众传播,这类观点称为使用与满足理论。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一、总论 1.历史上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有共享说、劝服说、反应说三种: (1)共享说:认为传播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不足:人类传播是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人们共享的不是符号,而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许多传播是无法达到共享的。 (2)劝服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利性。 不足:在传播过程中影响是相互的,传播的角色关系会发生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有时是相互转换的,传播者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受他人影响。 (3)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不足:刺激反应不仅是人类的传播行为,动植物都有刺激反应问题。 2.通论的传播定义: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3.对通论传播定义的认识: (1)传播具有信息性质(2)传播具有可流动性和可测度: (3)信息具有可转换性 4.传播学产生的诱因和基础: (1)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2)政治与战争的需要 3) 新闻学的发展

5.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传播学的发展基础是20 世纪崛起的行为科学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是传播学的方法论。 6.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1)拉斯维尔(政治学家):①他首先用政治学的观点对传播进行系统的研究。②他提出了着名的5W专播模式和传播的三功能说。③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 (2)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①他把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传播学领域。②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③在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效果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等着名观点。主要着作:《人民的选择》1944 (3)库尔特-卢因(社会心理学家):①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②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中,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③他提出了着名的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提供了圆满的解释。 (4)卡尔-霍夫兰(心理学家):①他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②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③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些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研究这个当代传播学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主要着作:《大众传播实验》1949 《传播与说服》1953 (5)施拉姆:①施拉姆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

《现代媒体总论》自考复习笔记

现代媒体总论 1 绪论 1.媒体与媒介 传播媒介就是介于传播者与首传者之间的,用以承传、延伸、扩大特定信息的符号的物质实体 媒体与媒介的区别 媒体侧重于信息中介体及其所传送的休息,较为具体,甚至有时直接称某个具体的媒介机构;且媒体属于狭义的概念;媒体一词一般在微观上使用较多 媒介侧重于信息中介的技术层面,较为抽象而概括;且媒介属于广义的概念; 媒体一词一般在宏观上使用较多 2.媒介构成要素 物质实体、符号和信息。总的说来媒介或媒体是人的精神信息的载体,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收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符号是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二要素,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是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因为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唯一使命,信息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 总之物质实体、符号和信息三者是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要素,他们相符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说信息是传播过程的思想内容,符号是表达信息的外显形式,那么媒介解释承载符号的物质实体 3.传播媒介的基本性能: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散性等基本性能 4.媒体的基本类别:书写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和互动媒体 5.媒介的基本功能是指媒介在传播过程的使用中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 的作用或效能,从国内呢个产生的渠道来讲,他可以分为个体功能、组织功能和社 会功能: 组织功能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 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 ?社会功能:借助媒介来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和参与政治; ?经济功能,传播媒介是经济变革的“扩大器”,可以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更大 范围内运作,还可以大大促使国家加快历史的步伐;传播媒介是经济发展的“推 动者”;传播产业是国家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功能,大众传媒拥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可以从欧冠某方面起到等同于学校 的部分作用; ?文化功能:媒体一旦形成,就催生着人类文化新形态的产生; 上述媒体功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作为统一整体,三类功能中任何一项功能的发挥,都要依赖其他功能的互动与支持;而某些功能的过量释放,又会导致对其他功能的挤压和侵占。 6.新闻传播媒介的流程是从采制传播内容开始,以播发传播内容产品结束,其中包含 两个重要的因素,即稳定的信息来源和大致稳定的传播对象; 7.波兹曼首先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 8.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 关系和相互作用 9.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 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

03300现代媒体总论复习资料

现代媒体总论 绪论 1.媒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承传、延伸、扩大特定信息的符号的物质实体。构成媒体的基本要素有3个:物质实体、符号和信息。媒介是人的精神信息的载体,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即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 2.传播媒介的基本性能:实体性;中介性;承载性;还原性;扩散性。 3.媒体的基本类别:书写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互动媒体。印刷媒体的诞生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互动媒体指的是以电脑与互联网产生后形成的,具有强交互动,能够及时交流,也可异时反馈的新型媒体。互动媒体的两个显著特点是:高度综合;充分交互。4.媒介的基本功能: (1)个体功能。 (2)组织功能。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指导功能存在于一切传播活动之中。 (3)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5.传播媒介的基本流程:从采制传播内容开始,以播发传播内容产品结束。流程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即稳定的信息来源和大致稳定的传播对象。媒体与传播对象产生双向互动的关系。6.媒介生态: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最早提出了“媒介生态”一词。波兹曼是首位将媒介生态命名为媒介研究中一块正式学术领域的学者。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包括媒介因素和环境因素。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7.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 第一章媒介演进与人类社会 第一节口语产生前的传播媒介与语言传播 1、口语产生前古代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最早的书写信息传播媒介,是发现于15000千年前左右绘制的洞穴壁画。 2、语言产生的三种理论:汪汪理论(模仿说);呸呸理论(情景说);嘿呵理论(劳动说)。 3、口语媒介是我们使用频率最多,也是最有效的媒介。 4、文字的产生: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商代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甲骨文。 5、手抄新闻媒体:《罗马公报》是报纸的雏形。中国在唐开元年存在的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在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的手抄新闻成为现代报纸的前身。 6、早期文字媒介普及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提高书写效率和降低纸张成本。 第二节从印刷媒体到电子媒介 7、中国是印刷书籍的发源地,唐明时刻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印刷书籍。 8、印刷书籍的特点:是传播一个社会最重要思想的媒介;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保存信息最便利和最持久的途径;书籍内容越来越大众化;书籍与其他媒介之间的交叉使用成为普遍现象引起关注;书籍传播具有个人化特征,内容越来越化分化,重视个人的体验。 9、早期报纸的先驱是信件而不是书籍,关注的是传送与国际贸易和商业有关的时事新闻。最早的现代报刊出现于17世纪的德国。

以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真题

以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信息 B.符号 C.外观 D.功能 2.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是 A.技术 B.符号 C.物质实体 D.信息 3.传统媒体中最具多元化特点的是 A.广播 B.电视 C.报纸 D.杂志 4.最早研制出移动电话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5.被称作报纸旗帜,决定报纸政治面貌的文体是 A.消息 B.通讯 C.特稿 D.评论 6.我国报纸上最重要的评论是 A.短评 B.署名评论 C.社论 D.编者按

7.广播节目系统构建中第一个环节是 A.节目推广 B.选择形象代言人 C.整合协调 D.定位 8.承担广播电台与听众联系、交流的特殊部门是 A.总编室 B.听联部 C.公关部 D.编辑部 9.我国的电视体制是 A.私营商业制 B.公共服务制 C.公有国营制 D.公私混合制 10.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电子现场制作方式的英文缩写是 A.ESP B.EFP C.ENG D.EPP 11.美国最初建立的Internet主要运用于 A.科研领域 B.军事领域 C.政治领域 D.经济领域 12.著名的“德拉吉报告”网站属于 A.政府网站 B.门户网站 C.个人网站 D.垂直网站 13.世界上第一个播出整套卫星直播电视节目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4.我国第一个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建立于

文献检索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信息、知识、情报、文献(选择、判断改错) 1、信息:是物质存在或运动方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反映,它提供了客观世界事物的消息、知识,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2、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综合,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3、情报:是指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的信息,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的重要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4、文献:是指以文字、图象、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内容上的知识或信息;揭示和表达知识信息的表示符号;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包含关系:信息、知识、情报必须固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形成文献后才能进行传递,才能被人们所利用,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存储、传递、利用的重要方式。信息可以成为情报;信息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第二章医学文献信息资源 一、文献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 1、按载体类型划分: (1)书写型文献:古代文献、书法作品、手稿、书信、原始记录等 (2)印刷型文献: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产品资料、学位论文、技术档案 (3)缩微型文献:微缩胶卷、微缩胶片、微缩照片等 (4)视听型文献: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电视片等 (5)电子型文献: 电子型文献按发布形式分为:①参考数据库:A.书目数据库:中药在线、CBM、PubMed B.文摘和索引数据库 ②全文数据库 ③事实数据库 ④搜索引擎/分类指南 ⑤网络学术资源学科导航 ⑥FTP资源 ⑦其他 2、按出版类型划分: (1)图书:是现代出版物中最普通的一种类型,有封面、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并装订成册。在每一种正式出版图书的版权页或其他明显部位都标有一个由10位或13位数组组成的国际标准书号ISBN,形式如ISBN 978-7-,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出版物代码,代表某种特定图书的某一版本,具有唯一性和专指性,读者可借此通过某些文献信息系统查询某种特定图书。图书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供读者阅读的图书,包括专着、教材;一类是供读者查阅的图书(工具书)。 (2)期刊:是一种连续出版发行的文献。(期刊的内容新颖、出版周期短,通报速度快,信息量大,是情报的主要来源。) 期刊特点:①有固定的名称(刊名) ②相对固定的版式、篇幅和内容范围 ③定期连续出版发行 ④按一定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连续出版 每种期刊均有一个由8位数字组成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例如ISSN 0317-8471 前7位代表期刊代号,末位是校验号。

2010年10月自考03300《现代媒体总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构成传播媒介前提条件的是( A ) 1-32 A.技术 B.符号 C.信息 D.物质实体 2·世界上最早的移动电话研制成功的时间是( B )1-29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最早出现定期报纸的国家是( B ) 1-21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4·在我国的报纸中,规格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是( A ) 2-51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署名社论 C.编者按 D.短评 5.负责对广播节目整体把关以及各个节目和栏目之间的协调和整体运作的部门是( D ) 4-121 A.公关部 B.听联部 C.编辑部 D.总编室 6·若以节目的表现形态来划分,广播剧的节目类型属于( B )3-87 A.一般型 B.综合型 C.专题型 D.对象型 7.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播出的时间是( D )4-109 A.1949年 B.1958年 C.1976年 D.1979年 8.电视节目是集体的创作,该集体的负责人是( A )4-122 A.制片人 B.导演 C.编剧 D.主持人 9.被称为“新媒体”或“第四媒体”的是( D )5-135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0.国内第一家将新闻信息发布到国际互联网的日报是( B )5-140 A.《杭州日报》 B.《中国贸易报》 C.《人民日报》 D.《中国青年报》 11.标志着世界电影进入全新数字时代的影片是( C ) 6-173

A.《火车到站》 B.《定军山》 C.《星球大战》 D.《爵士歌王》 12.有线电视发展的最初阶段是( A )6-177 A.共用天线阶段 B.同轴电缆阶段 C.光纤传播阶段 D.卫星有线电视联网阶段 13.媒介组织的功能特点是( C ) 7-198 A.突出社会效益 B.突出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D.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离 14.在我国电视产业中最早出现的经营项目是( B )7-213 A.电视购物(直销) B.广告经营 C.收费信息节目 D.电视节目经营 15.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 A )8-229 A.卢因 B.波兹曼 C.麦克卢汉 D.李普曼 16.我国报纸创办的审批机构是( C ) 8-233 A.中共中央宣传部 B.全国文联 C.新闻出版总署 D.中国作协 17.提出“电视人”和“容器人”理论的传播学者来自于( C ) 9-250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18.就现状而言,我国内地拥有最多受众的强势媒介是( B ) 9-261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网络 19.在传播效果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攻击抑制型”的人( A )10-277 A.易受传播影响 B.不易受传播影响 C.传播对其没有影响 D.传播对其影响变化莫测 20.对民意现象用现代思路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 B )10-288 A.纽曼 B.李普曼 C.麦奎尔 D.卢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从媒介技术演变的角度可将媒体大致分为( ABCD )绪论-7 A.书写媒体 B.印刷媒体 C.电子媒体 D.互动媒体 E.语言媒体

自考2009年10月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媒体总论试题 课程代码:033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提出“媒介生态”一词的加拿大媒介理论家是( ) A.卢因 B.波兹曼 C.麦克卢汉 D.李普曼 2.任何媒介形态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治的发展 B.经济的发展 C.文化的繁荣 D.技术的进步 3.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商业广播电台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4.最早出现现代报纸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5.目前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是( ) A.广播 B.杂志 C.电影 D.电视 6.在我国的报纸中,规格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是( ) A.评论员文章 B.述评 C.编者按 D.短评 7.按信息重要程度递减的顺序来排列的新闻写作结构被称为( ) A.金字塔结构 B.平行结构 C.倒金字塔结构 D.对比结构 8.广播节目系统构建中第一个环节是( ) A.节目推广 B.选择形象代言人 C.整合协调 D.定位 9.负责对广播节目的整体把关工作,负责各个节目和栏目之间的协调和整体运作的部门是( ) A.公关部 B.听联部 C.编辑部 D.总编室 10.被称为“第九艺术”的媒体是( ) A.电视 B.电影 C.杂志 D.报纸 11.电视信息表达的最基本符号是( ) A.语言 B.图像 C.声音 D.文字 12.无线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是( ) A.树型结构 B.环型结构 C.线型结构 D.星型结构 13.Internet被引入中国最初的目的是( ) 第 1 页 (共 3 页)

2012年4月21日17省公务员联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2年4月21日17省公务员联考申论真题及答案(云南、广西、海南、湖南、福建、陕西、四川、重庆、辽宁、湖北、宁夏、山西、黑龙江、青海、新疆、西藏) 本答案以辽宁、广西等省真题为例: 一、根据“给定资料1”,“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并作简要说明。(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400字。 【解题思路】 1.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目,首先可以确定作答任务是归纳“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的“具体争议”的焦点,并需要“作简要说明”;其次,确定作答范围,本题的作答范围是要根据“给定资料1”;最后,要注意作答要求,本题要求答案要“准确、全面、简明”,字数不能超过四百字。因此答案对要点的阐述一定要详细。 2.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1”一共有15个自然段。 第1~3段讲述了第一个争议,即活熊取胆汁的过程中黑熊是否疼痛。第1段讲述了网友披露的活熊取胆汁过程中黑熊痛苦的表情,第3段世界保护动物协会项目协调员也指出对活熊开始第一次手术准备取胆汁起,对熊的疼痛的虐待就存在了;而第2段中某医药协会的有关负责人F认为“熊在无管引流过程中很舒服”。 第4~10段讲述的是第二个争议,即熊胆有没有替代品。第5段中指出,F认为熊胆没有替代品,亦有专家对此做出过表示。而第6~7段J教授指出人工熊胆已经研制出来,并且第8~10段系统论证了人工熊胆的胆汁质量更好更有保障。 第11~14段讲述的是第三个争议,即活熊取胆是不是保护中医。第11段某医药G公司指出活熊取胆是保护中医的论点。第12~14段论述了当前大部分的熊胆不是用于制药,而是制作成为保健品,同时很多熊胆产品都是作为礼品销售的,并不符合“熊胆入药”的原则。 第15段讲述的是第四个争议,即人与熊之间义务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活熊有义务为人类服务;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有义务对自然与生命以爱心、敬畏心对待,不能随意作践自然、作践动物。 3.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对以上进行合并、加工,梳理作答逻辑,即可得到答案。考生要注意答案既要有对争论焦点的概括,有要对焦点进行说明,同时注意作答字数。 【参考答案】 活熊取胆事件争议的核心焦点问题在于“活熊取胆汁存废”的问题,具体争议有四点: 一是活熊取胆汁的过程中黑熊是否疼痛,对黑熊是否有影响。某医药协会的有关负责人F 认为熊在无管引流过程中很舒服;有网民披露熊在被取胆汁的过程中很痛苦,世界保护动物协会项目协调员也指出对活熊开始第一次手术起,对熊的虐待就存在,且可能引发疾病和并发症。 二是熊胆是否有替代品。F认为熊胆没有替代品,亦有专家对此做出过表示;而J教授指出当前已经研究出了人工熊胆,且质量保障更高于引流出的熊胆汁。 三是活熊取胆是不是保护中医。某医药G公司认为活熊取胆是保护中医;而当前大部分的熊胆消费都是礼品消费而不是药品消费,且部分胆汁没有用于药品。 四是活熊是否有义务为人服务。一种观点认为活熊有义务为人类服务;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有义务对自然与生命以爱心、敬畏心对待,不能随意作践自然、作践动物。 二、如何理解“给定资料2”中“动物的平等伦理权利”的主张存在着“伦理悖论”?(15分)

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管婷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09文本班)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扩展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并被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加以探讨,并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量的速增,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凭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能上好课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对于现在来说,已经不能满足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的需要。如今,作为一种课堂中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有人把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合起来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发展飞快,信息量大大增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与多媒体化,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方法,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试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分析。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积极影响 在教育改革大潮不断展开的当代,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媒体和网络化,教师将硕大的知识信息量传递到课堂中,相比传统教学,学生们吸收的更多、更快。现代技术教学旨在使课堂教学得以优化,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情境,得以声情并茂的效果。(一)扩展了教学内容,让知识更加丰富 阅读、写字、计算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这些领域发生了质的变化,阅读从线形文本式走向多媒体读物,由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阅读形式书写开始从一笔一画的纸笔练习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语音输入等,高速计算是计算机的原始功能,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将能取代计算的技巧和方法。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象、代号、动画构成的动态教材。通过互联网络,可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大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计算机网络使世界一体化,丰富了教育资源,而此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的知识源。 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更要不断的获取知识,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量。如今,很多的教师都不再盲从于书本的知识,甚至有教师不让学生带书,因为书本的知识太过于局限,书本上只要学生自己看看就够了,而更多的在于吸取书本之外的知识,扩充自己的见识,让学生看到社会,看到大局,而不限制,为走上社会备好基础。 现在信息化社会,教学资源呈现了教学资源数字化、多媒化、传输网络化、组织的超文本化、开放化和增殖化等特点,在课堂中式教师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来进行教学,在课外,

现代媒体总论大纲

绪论 0.1.媒介与媒体:媒介一般侧重于信息中介的技术层面,较抽象和概括;媒体一般侧重于信息中介体及其所传送的 信息,较为具体。 0.2.媒介构成要素:物质实体;符号;信息 0.3.传播媒介的基本性能是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散性 0.4.媒体的基本类别:书写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互动媒体 0.5.媒介的个体功能、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 0.6.媒介环境 0-1.媒介构成三要素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说信息是传播过程的思想内容,符号是表达信息的外显形式,那么媒介就是承载符号的物质实体。 0-2.传播媒介的基本性能的表现 0-3.媒介的基本功能的理解 0-4.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流程内容11 0-5.媒介环境的关系 如何理解媒介的进程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核心 第一章媒介演进与人类社会 1.1.口语前时代使用的媒介 1.2.文字的产生17 1.3.手抄新闻媒体的出现18:报纸的雏形《罗马公报》;唐-邸报;意大利-新闻信 1.4.书写效率的提高与纸张成本的降低19 1.5.现代报纸的产生:最早的现代报刊出现于17世纪的德国 1.6.现代报纸的特点 1.7.杂志的产生21:最早的杂志纯粹是法国书商仓库的存货单。18世纪早期,杂志是少数精英的出版物。最早《绅 士杂志》 1.8.电影发明的三个前提:①放映术②如何使人产生连续动作的幻觉③摄影术的发明 1.9.电影的发明过程: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电影机” 1.10.录音设备的发明与改进:1877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爱弥尔·柏林将筒式唱机改成盘式唱机;20c40s,美国改进 了德国的磁带录音机 1.11.唱片产生的特点:①多种录音和传播技术并存②受控制程度低③高度国际化④青年受众成为主体⑤市 场细分化 1.1 2.有线电报与无线电报产生的社会条件24:控制革命 1.13.广播的发展与管理25: 1.14.电视的发明26 1.15.有线电视的产生 1.16.卫星电视的产生 1.17.计算机的发明 1.18.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1.19.中国互联网的历史 1.20.移动通信的产生 1.21.中国移动通信的历史 1.2 2.媒介形态变化 1-1.语言产生的三种理论:①汪汪理论(模仿说)②呸呸理论(情感说)③嘿呵理论(劳动说)

浅论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浅论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以中国为例 内容摘要:媒体和政府的关系向来错综复杂,说不清道不明,很耐人寻味。不同的国家,媒体和政府的关系也不尽相同。本文旨在简要说明一下媒介和政府之间的几种关系,然后以中国为例,着重探讨一下中国媒介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阐明现代媒体与新型政府之间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如果真能达到这样,那么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繁荣昌盛,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的美好。 关键词:媒体政府和谐的关系 是有了媒体之后才有政府,还是有了政府之后才有媒体,或者还是二者是一起诞生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没有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政府和媒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是谁先诞生的,双方谁都离不开谁。媒体就像是政府的小情人,时而乖巧妩媚,对你言听计从,千依百顺,时而怒目相向,对你百般苛责,令你难堪。但是这些都不是和谐、理想的关系。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媒体和政府之间和谐的关系我觉得应该就像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双方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举案齐眉,互补干涉,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政府和媒体是相互依赖的。政府需要媒体来帮助自己把握舆论的方向,控制民众的思想,而媒体则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扶持才能不断发展。媒体如何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能让政府依赖?关键就在于媒体的影

响力,简而言之就是媒体的力量。媒体是一种政治思想的宣传教育工具,还可以用来作为社会沟通的渠道和途径,也可以运用舆论监督的方式,来推动民主、法制建设,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半导体技术、海底电缆、喷气式飞机、卫星通讯、光缆、VCRS、VCD、DVD、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和无线上网等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的内容传播出现了多种新形式。现代媒体是国际政治斗争角斗场上不容忽视的一种力量。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现代媒体对时间的报道、传播深深地影响着公众对事件和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判断。现代媒体不仅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而且还有能力通过事实和信源的选择及有倾向性地提供信息和观点,影响公众在某个突发性事件或重大问题上采取的立场。现代媒体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结构,也改变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方法和思想过程。现代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给人类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新知识的爆炸。这种知识的剧增是否削弱了人类理性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破坏一个有效的政府乃以生存的基础——公共智慧?现代媒体制造的是即刻的公众情绪、即刻的公共舆论和即刻的公众压力。这些力量使决策者们再设计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重大决策面前,没有思考的时间的空间。 媒体对公众重要的影响是激发情绪,并对政府决策带来严重后果。比如,在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国媒体对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正面报道赢得了公众对政府的高度支持;而媒体对美国侵略越南的负面报道使公众对美国政府的决策出现低度支持。同样都是非正义事件,但是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相结合教案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及时巩固新知。 一、教学目标 1、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过去存在的、在各学科教学中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 2、通过整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3、提高教师应用媒体的教学水平,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变革。 二、教学内容 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适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这对教学的现代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应用现代技术所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好地来体现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即应用现代技术能够促进我们的课改顺利进行,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一个平台。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化处理相结合,使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的演示融为一体,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活动 (一)Warm-up Say the chant I’m going to buy a book I’m going to take a look I’m going to bake a cake. I’m going to walk near a lake. We are going to take a trip. We are going to take a ship I’m going outside to play. I’m going to have a good day! 要求学生边说chant边做动作。通过表演chant,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起到复习句型的作用。 (二)复习 1、复习单词或词组:visit,film, see a film,trip,supermarket,evening,tonight,tomorrow,next week.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抽读这些单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