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袍服研究

明代袍服研究
明代袍服研究

FASHION GUIDE 二零一六年六月/第五卷第三期

明代是继唐代之后又一个由中原农耕文明大一统的朝代,其服饰制度远袭唐代,近承宋代,又受到了元代的影响。明代袍服是数百年来民族融合的产物,

对这一时期袍服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首先将明代袍服按照形制、材料、色彩、装饰进行分类研究,然后再对明代袍服的演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客观地反映明代袍服演变的基本情况。

1明代袍服的分类

1.1基于形制视角的明代袍服分类

以款式为依据可以将明代的袍服可以归纳为大袍、短褐袍、顺褶、对襟袍、衬褶袍、贴里、直身、道袍、盘领窄袖袍、

盘领右衽袍10种。(1)大袍是宽敞的袍服。明代叶子奇《草木子》卷三:“蝉冠朱衣,汉制也。幞头大袍,

隋制也。”

[1]

(2)短褐袍为粗布制作而成的袍,多为道士、算命之人所穿服。《金瓶梅词话》卷六十二回:“那潘道士:头戴云霞五岳冠,身穿皂布短

褐袍。”[2]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

“李逵戗几根蓬松黄发,绾两枚浑骨丫髻,穿一领布短褐袍,勒一条杂色短须绦,穿一只蹬山透士靴,担一条过头木拐榛,挑著个纸招儿,上写著‘讲命谈

天,卦金一两’。”

[3]

(3)顺褶是明代袍服中很特别的袍,袍身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折裥。制如贴里,折裥如裙,袍的前胸及后背处可以缀以补子。顺褶之制始于明代,多为宦官近侍所穿服。

(4)对襟袍是一种左右衣襟居中而合的长袍,是后世马褂的前身。清代福格《听雨丛谈》卷一:“按明季庶人非骑马,不准穿对襟袍,以

其便于乘骑云云。”

[4](5)衬褶袍又

长过膝。袍身膝下处施加一横襕。贴里使用之色亦有定制,根据不同职司而区分。明朝初期规定,御前近侍穿红色,起胸背处缀有补子;其余宦官服青色,青色贴里之袍不缀补子。明代万历年间,自宦官魏忠贤掌权开始就对服装制度加以改制,其中对贴里的改制尤为突出,其在贴里的襕下部位再加一襕,并织绣图文以饰之,然后将其遍赏于亲信近人。青贴里一改不缀补子之制,亦加缀补子,而且所用颜色全凭其所好,其制日趋繁杂。直至魏氏被诛杀以后,此种贴里才逐渐消失,只在礼节性场合穿服。明代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九:“贴里:其制如外庭之

FASHION GUIDE二零一六年六月/第五卷第三期

等都是罗制的袍服。红色罗制成的袍服为红罗袍,紫色罗制成的袍服为紫罗袍。明初郊社宗庙活动协律郎服紫罗袍,舞士服红罗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协律郎、乐舞生冠服。明初,郊社宗庙用雅乐,协律郎头幞头,紫罗袍,荔枝带;乐生绯袍,展角幞头;舞士幞头,红罗袍。”

(4)绢袍是一种绢制做而成的袍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文武官公服:洪武二十六年定,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则服之。在外文武官,每日公座服之。其制,盘领右衽袍,用纻丝或纱罗绢,袖宽三尺。”

(5)布袍是一种布做的袍子,常见的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布制长袍,主要被贫穷者穿服。第二种是特指布衣之意,被平民或隐士所穿服。明代李昌祺《剪灯余话·洞天花烛记》:“偶出游,至半道,忽有二使,布袍革履,联袂而来。”[7]第三种是居丧之时所穿服之袍。明代谈迁《枣林杂俎·智集》:“(丧仪)仁圣皇太后之丧,大宗伯范濂衣白入朝,至阕门,忽传各官衣青布袍,急出易衣以进。”[8]

(6)棉袍是外表面料以棉织做或袍内纳有棉的袍子,以纳有棉絮的袍最为常见。它是冬季御寒之服。明代中后期棉花产量增大、棉纺织技术发展,所以棉被民间普遍使用,棉袍随之普及。

1.3基于色彩视角的明代袍服分类

按照色彩可以将明代的袍服归纳为绯袍、青袍、蓝罗袍、绿袍、绛纱袍、红罗销金大袖罩袍、红生绢大袖袍、黑绿罗大袖襕袍、红袍9种。

(1)绯袍是红色或深红色袍服,明代为官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文武官公服。洪武二十六年定。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则服之。在外文武官,每日公服座服之。其制,盘领右衽袍……一品至四品,绯袍。”但是这里的绯袍仅限于盘领右衽袍的款式。在明初还有一种绯袍是乐生和武舞生在郊社宗庙等活动时所穿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协律郎、乐舞生冠服。明初,郊社宗庙用雅乐,协律郎幞头,紫罗袍,荔枝带;乐生绯袍,展角幞头;舞士幞头,红罗袍,荔枝带,早鞾;文武生红袍,武舞生绯袍。”

(2)青袍是青色袍服,明代为官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文武官公服……五品至七品,青袍。”

(3)蓝罗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状元及诸进士冠服。状元冠二梁,绯罗圆领,白绢中单……进士巾如乌纱帽……深蓝罗袍,缘以青罗,袖广而不杀。”

(4)绿袍是绿色袍服,明代为官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文武官公服:洪武二十六年定,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则服之。在外文武官,每日公服座服之。其制,盘领右衽袍,用紵丝或纱罗绢,袖宽三尺。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5)绛纱袍是深红色的纱制袍服。《明史·卷六十六·志第四十二·舆服二》:“皇帝冕服。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五冕。太祖曰:‘此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馀不用’。”又《明史·卷六十六·志第四十二·舆服二》:“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戎,则服通天冠、绛纱袍。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白韈,赤舄。其革带、佩绶,与袞服同。”《明史·卷六十六·志第四十二·舆服二》:“皇太子冠服……朔望朝、降诏、降香、进表、外国朝贡、朝观,则服皮弁。绛纱袍,本色领褾襈裾。”也就是说在明初之时,皇帝社稷等祭祀都穿绛纱袍。皇太子和诸王行加冠礼、婚礼、醮戎等仪式要服绛纱袍。绛纱袍是古时深衣的制式,以白色纱为内单,黑色领、袖

26

端绲边、缘饰及下摆。深红色纱制蔽膝,白色假带,方曲领。白袜,红鞋。其革带、佩绶与袞服相同。皇太子在朔望朝、降诏、降香、进表、外国朝贡、朝观之时则带皮弁,穿本色领、袖端绲边、缘饰、下摆的绛纱袍。

(6)红罗销金大袖罩袍,由红罗制成的销有金饰的大袖罩袍,武舞者穿着。《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武舞,曰平定天下之舞。舞士……红罗销金大袖罩袍。”

(7)红生绢大袖袍,明代永乐年间奏天命有德之舞时的两位舞者之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永乐间,定殿内侑食乐……奏天命有德之舞,引舞二人,青幪纱如意冠,红生绢锦领中单,红生绢大袖袍,各色绢采画直缠,黑角偏带,蓝绢綵云头早鞾,白布韈。”明代永乐年间,奏天命有德之舞时,有两位引舞,这两位舞者头戴青幪纱的如意冠,内穿红生绢制作的锦领中单,外穿红生绢制作的大袖袍服,各种色彩的绢带为装饰,脚上穿蓝色绢制成的彩色云头黑靴子,白色布袜子。

(8)黑绿罗大袖襕袍,是教坊司官员至御前供奉之时所穿的由黑绿色罗制成的大袖的膝盖处施加一道横襕的袍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至御前供奉,执粉漆笏,服黑漆幞头,黑绿罗大袖襕袍,黑角偏带,早鞾。”

(9)红袍是大红色的袍服,明初郊社宗庙活动时文武生所穿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

“协律郎、乐舞生冠服。明初,郊社宗庙用雅乐,协律郎幞头,紫罗袍,荔枝带;乐生绯袍,展角幞头;舞士幞头,红罗袍,荔枝带,早鞾;文武生红袍,武舞生绯袍。”此处红袍应与状元所穿之袍区分,状元所穿应称绯袍,绯色罗制成,圆领。另皇帝武弁服衣裳鞋袜皆赤色,因武事尚威烈,故色纯用赤。此制与袍殊,不做同举。

1.4基于装饰视角的明代袍服分类

按照装饰明代袍服可以归纳为黑素罗销

金葵花胸背大袖女袍、红罗胸背小袖袍、红青罗紵丝彩画百花袍、红罗织金胸背大袖袍、红绢彩画胸背方花小袖单袍、绿绢彩画胸背方花小袖单袍、麟袍、织金麒麟袍、蟒袍共9种袍。

(1)红绢彩画胸背方花小袖单袍,王府乐工所服。在朝贺用大乐宴礼时,七奏乐乐工所穿红色绢制作的在胸背部绘有方花纹的单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王府乐工冠服。洪武十五年定。凡朝賀用大乐宴礼,七奏乐乐工,俱红绢彩画胸背方花小袖单袍。”

(2)绿绢彩画胸背方花小袖单袍,王府乐工所服,普通乐工所服绿色绢制作的在胸背部绘有方花纹的单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其馀,樂工用绿绢彩画胸背方花小袖单袍。”

(3)红罗织金胸背大袖袍,教坊司歌工之服,红色罗制成的胸背部有织金纹的大袖袍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歌工,弁冠,红罗织金胸背大袖袍,红生绢锦领中单,黑角带,红熟绢绵脚绔,早皮琴鞵,白棉布夹韈。”

(4)黑素罗销金葵花胸背大袖女袍,是嘉靖年间定乐女生冠服,由黑色素罗制成,胸背部有销金葵花纹样的大袖女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嘉靖九年祀先蚕,定乐女生冠服。黑绉纱描金蝉冠,黑丝缨,黑素罗销金葵花胸背大袖女袍,黑生绢衬衫,锦领,涂金束带,白韈,黑鞵。”

(5)红罗胸背小袖袍,洪武三年定的教坊司冠服,御前供奉俳伶之首所穿的红色罗制成的小袖袍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御前供奉俳长,鼓吹冠,红罗胸背小袖袍,红肩褡。”

(6)红青罗紵丝彩画百花袍,教坊司色长之服,红色青罗苎丝制成的绘有彩色百花纹的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教坊司冠服……色长,鼓吹冠,红青罗紵丝彩画百花袍,红肩褡。”

服饰与文化:源流考据27

FASHION GUIDE二零一六年六月/第五卷第三期

(7)麟袍,赏赐给外国君臣的冠服,永乐年间琉球中山王就是穿得麟袍,等同于当朝二品。《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外国君臣冠服……永乐中,赐琉球中山王皮弁,玉圭,麟袍,犀带,视二品轶。”

(8)织金麒麟袍,是织金的麒麟纹袍服。《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衍圣公秩正二品,服织金麒麟袍、玉带。”

(9)蟒袍,周身以莽为装饰或补子为莽的袍服被称为蟒袍。莽与龙近似,唯龙五爪而莽四爪也。譬如图1。

2明代袍服的演变及严格的等级制度

2.1明代袍服的演变

明代袍服远承唐制,近袭宋制,又受元代袍服影响。它是文化传承与发展、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进一步融合的产物,除初盘领、交领、小袖袍服的流行外,袍在胸背部的图案花纹演变成方形禽、兽补子更是其一大特征

由于丝织品的特性,所以明代除了出土的

袍服之外还有相对较多的袍服为传世之袍。笔

者对明代袍服的研究以《明史·舆服志》等史料

文献、博物馆馆藏出土袍服和传世袍服为基础

进行分析研究。

从表1可知山东孔府藏明代袍服均为官

服,此5件袍服之中有4件是以罗为面料制作

的,共同特征为盘领、右衽、无收腰、两侧开衩。

袍服中有4件是圆摆,1件是直摆。明代初期,

太祖有诏:衣冠形制悉如唐代。明洪武十五年

定,于朝贺大乐之时,乐工服小袖单袍。永乐三

年(1405年)定:翼善冠,盘领窄袖袍,玉带,图

2、图3为明代皇帝像。依照唐太宗初服翼冠之

制,明成祖复制之。综合孔府的传世袍服、明代

传世绘画中袍服及明代文献关于袍的记载这

三个证据可以证明袍服是承唐制的。从传世绘

画《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可知画中皇帝穿为

柘黄袍,袍身腰部缩小长及膝,如同元代辫线

袄子式样。此图所绘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元

代蒙古族的袍服款式还是对明代汉族袍服款

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依照明代袍服承袭唐制

之说,明代的袍服是同唐代一样,融合了胡服

之特征的。

民间袍服有圆领右衽袍、交领大襟袍等。

如图4至图7(见下页)。从形制上看明代袍服

最显著的特征是领型以盘领或交领为主,衣

襟图1:明代蟒

表1:山东孔府藏明代袍服测量数据表、形制表单位:厘米

名称领型门襟形式袖长收腰情况开叉形式下摆造型身长腰宽袖展袖宽

斗牛补青罗袍盘领右衽无两侧开衩圆摆1375524338

赫红凤补女袍盘领右衽75无两侧开衩直摆1474141

云鹤补红罗袍盘领右衽93无两侧开衩圆摆1326063

素面绿罗袍盘领右衽无两侧开衩圆摆1335823046

素面赤罗袍盘领右衽无两侧开衩圆摆1356524972

图3:明宣宗像

图2:明成祖像

28

图9:明代交领袍服款式图(根据山东孔府旧藏明代交领袍服绘制

图8:明代盘领袍服款式图(根据山东孔府旧藏明代盘领袍服绘制

)图4:明代《歌舞图》图5:明代《词云弄雨》图6:明代浅驼色暗花缎夹袍

图7:明代琵琶袖盘领袍

服饰与文化:源流考据

为大襟右衽,

袍身以上下通裁为主、宽身、系结方式为系带罕有系扣,袍服两侧开衩、下摆为直摆或圆摆。明代官袍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官服之袍以盘领为主,士人便服之袍以交领为主,其它领型还有圆领、斜领、直领、合领、立领等,譬如图8、图9。交领又被称为交衽,主要在先秦时期流行,所穿之人不分尊卑,多被男女当做常服穿着,后逐渐减少,明代得以短暂复兴,但随着明代的覆灭而迅速减少,

后主要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农村的儿童服装之中传承。交领依据两襟交汇之处的不同可以分为斜领和直领两种,交汇之处较上的称斜领,多被僧侣、隐士所穿服,较下的称直领,多被士庶百姓所服。圆领是合围于脖颈下端贴身的圆形领子,汉魏以前主要被胡人所穿着,自六朝以后大量传入中原,无论男女均可穿服,隋唐后用于官

服,由于明代袍服制度承袭唐代,所以圆领袍服在明代依然存在,但明代官袍是以盘领为主的。合领是宋代主要流行的款式,左右两领襟居中而合,故谓之合领,这一款型在明代尤其女性袍服当中得以较好的传承。盘领作为明代官袍所用之领型在明代冠服中所用甚广,它是在圆领的基础上加以硬衬,其制相较一般圆领要略高一些,盘领的领口之处有纽襻,主要为男子穿服,流行于金、元、明三代。立领最初是作为衬在圆领之内的领子出现的,之后直接连于袍之上,此种领型立挺、高坚于颈而得名,自明代开始出现。明代袍服以大襟为主,此种款式是汉族男女的主要袍服衣襟形制,明代袍服衣襟的最大特点就是自领至腋下为一道向上的弧线或直线,两点各系一带以固定,明代袍服大襟处多镶缘,尤其儒士、生员、监生等以镶

29

FASHION GUIDE 二零一六年六月/第五卷第三期

图10:明代命官公

服图11:明代斗牛补青罗袍

黑色缘为主,但崇祯时有监生服不镶缘的袍。左襟是与大襟相反衣襟形制,在明代主要是部分少数民族穿服。明代袍服的袖型多种多样,主要款式有广袖、鱼肚袖、大袖、宽袖、窄袖等。袍服袖子之款式主要是根据袍服本身的用途决定的。明代袖型以窄袖为主,即使是宽袖,其弧度也比较小。明代有种鱼肚袖就因整个袖身的造型呈鱼肚状,故而得名。明代袍服下摆以圆摆为主,其它还有直摆、燕摆、后长摆等。直摆以交领袍为例,男女并用,裾平直,底部方正。下摆形如燕尾,称燕摆,明代有乐工穿服。明代袍服罕有系扣,以系带为主,主要有两种系带方式,一是盘领袍服,为第一处系带在右肩近颈处右耳下,第二纽在右腋前侧。二是交领袍服,为系在右腋下前侧或系在右腋下前侧及右胯骨带前侧。由此可见,系带的位置随着领型的改变而改变着

明代官员的公服是盘领袍服,按照袍服的色彩和绣花种类大小及玉带等来辨别品级,譬如图10。从明代全公思诚像中可知,其为洪武十六年文华殿大学士,穿盘领宽袖紫袍,袍的胸背部缀有补子,袖型为大袖。现陈列于苏州博物馆的王锡爵墓出土的一件男袍就是交领,直缀。袍的领缘、袖口、底边之处有较宽的镶边,腰间有系带,综合以上史料记载、传世绘画及出土实物三个例子可以分析出当时男袍的实际情形,其形制均依宋代袍服样式。所以在明代袍服的制式是既承唐制又袭宋制的。根据《明史》等文献的记载,明代文武官员的官服是

按不同的服色和纹饰来区分品级的。袍服缀在胸背部的补子就是区别品级的主要标志。明代官员的袍服开始出现补服,譬如图11。

明代的官袍以素身为主,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袍服的胸前位置添缀一个补子,补子以方补为主,多为精致彩绣,除了绣制的补子之外还有织做的补子。明代袍服的装饰多以素雅为主,即便装饰也是用暗纹居多,但是官服则不同,在胸背部有着鲜明的装饰纹样。明代袍服分为文官补饰和武官补饰,纹为飞禽,示以文明,武为走兽,示以威武。从历史上看不同社会地位之人所穿袍服的色彩有些发生着变化,有些则延续良久,很少变化。其中青袍自唐代至明代所穿者身份越来越高,绿袍自隋代至明代所穿者地位越来越低,而黄袍和白袍所穿人群则相对稳定。黄袍从隋代开始直至清朝覆灭的1,300多年间,始终为最尊贵的象征。白袍则相反,只有少部分士子等有身份地位之人穿过,其余大部分时期均被视为普通百姓之象征。明代袍服之色彩和前代相比得到了新的发展。明代袍服以色彩命名的主要种类有绿袍、绯袍、青袍、蓝袍等,其中蓝袍最为特别,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自明代开始蓝色袍服相对大量地出现,直至现代社会,蓝色袍服都是袍服当中最主要的色彩之一。

总之明代袍服的色彩制度及习俗都是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

的。

明代袍服材料发生着巨大的演变,明代初期贵族袍服以丝织品为主,

以纳有丝绵的袍御寒。百姓贫者则只能以粗麻为衣料,纳乱麻等为絮来御寒。但是随着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及在全国的推广流行,袍的面料及添加之絮发生着极大的变化,这变化是受技术革新深刻影响的。此时棉布逐渐成为民间袍服制作的主要原料,以木棉织成的布作为面料的袍大量出现与此同时木棉也逐渐取代乱麻作为民间袍服的主要添加物,大大提高了百姓生活的物质水

30

服饰与文化:源流考据

平。贵族所穿的丝绸则朝着精加工的高档面料

发展演变。缂丝、云锦在贵族袍服中的大量运

用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随着纺织中心南

移,经过唐宋时期至明代,以苏州为中心的江

南地区已经成了中国的纺织中心,明代官府在

此设立官办织造局,皇室贵族及官僚所选用的

单色织花或提花的绸、缎、纱等袍料主要来自

江南三织造,高档丝织品中又以缂丝和云锦最

为名贵。

2.2明代袍服严格的等级制度

明代是由中原农耕文明建立的大一统王

朝。服饰制度自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至明代历

经数千年,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服装服饰制

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穿的服装有着严格的

等级制度

(1)皇帝冕服。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五

冕。太祖曰:

“此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袞冕。

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馀不用。”洪武三

年,更定正旦、冬至、圣节并服袞冕,祭社稷、先

农、册拜,亦如之。

(2)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庙、省

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天冠、绛纱

袍。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

组缨,玉簪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

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

舄。其革带、佩綬,与衮服同。

(3)皇帝皮弁服。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

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皆服之。嘉

靖以后,祭太山岁川诸神,亦服之。永乐三年

定,皮弁如旧制,惟缝及冠武并贯簪系缨处,皆

饰以金玉。圭长如冕服之圭,有脊并双植文。绛

纱袍,本色领褾襈裾。红裳,但不织章数。中单,

红领褾襈裾。馀俱如冕服内制。

(4)皇帝常服。洪武三年定,乌纱折角向上

巾,盘领窄袖袍,束带间用金、琥珀、透犀。永乐

三年更定,冠以乌纱冒之,折角向上,其后名翼

善冠。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

龙一。

(5)皇太子冠服。朔望朝、降诏、降香、进

表、外国朝贡、朝觐,则服皮弁。永乐三年定,皮

弁,冒以乌纱,前后各九缝,每缝缀五采玉九,

缝及冠武并贯簪系缨处,皆饰以金。金簪朱缨。

玉圭,如冕服内制。绛纱袍,本色领褾襈裾。红

裳,如冕服内裳制,但不织章数。中单以素纱为

之,如深衣制。红领褾襈裾,领织黻文十一。蔽

膝随裳色,本色缘,有紃,施於缝中;其上玉钩

二,玉佩如冕服内制,但无云龙文;有小绶四采

以副之。大带、大绶、袜舄赤色,皆如冕服内制。

(6)皇太子冠服。其常服,洪武元年定,乌

纱折上巾。永乐三年定,冠乌纱折角向上巾,

(亦名翼善冠,亲王、郡王及世子俱同。)袍赤,

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一。玉带、

靴,以皮为之

(1)群臣冠服。散官与见任之职不同,故服

色不能无异,乞定其制。乃诏省部臣定议。礼部

复言:

“唐制,服色皆以散官为准。元制,散官职

事各从其高者,服色因之。国初服色依散官,与

唐制同。”乃定服色准散官,不计见职,于是所

赐袍带亦并如之。三年,礼部言:“历代异尚。夏

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黄,旗帜赤。

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

尚,于赤为宜。”从之。

(2)文武官公服。洪武二十六年定,每日早

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则服之。在外文武

官,每日公座服之。其制:盘领右衽袍,用紵丝

或纱罗绢,袖宽三尺。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

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

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公服花样,一品,大独

科花,径五寸;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三品,

散答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小杂花

纹,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小杂花,径一寸;

八品以下无纹。幞头:漆、纱二等,展角长一尺

二寸;杂职官幞头,垂带,后复令展角,不用垂

带,与入流官同。笏依朝服为之。腰带:一品玉,

31

FASHION GUIDE二零一六年六月/第五卷第三期

或花或素;二品犀;三品、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乌角。袜用青革,仍垂挞尾於下。鞾用早。

(3)文武官常服。其后,常朝止便服,惟朔望具公服朝参。凡武官应直守卫者,别有服色,不拘此制。公、侯、驸马、伯服色花样、腰带,与一品同。文武官花样,如无从织造,则用素。百官入朝,雨雪许服雨衣。奉天、华盖、武英诸殿奏事,必蹑履鞵,违者御史纠之。万历五年令常朝俱衣本等锦绣服色,其朝觐官见辞、谢恩,不论已未入流,公服行礼。

(4)状元及诸进士冠服。状元冠二梁,绯罗圆领,白绢中单,锦绶,蔽膝,纱帽,槐木笏,光银带,药玉佩,朝鞾,毡袜,皆御前颁赐,上表谢恩日服之。进士巾如乌纱帽,顶微平,展角阔寸馀,长五寸许,系以垂带,早纱为之。深蓝罗袍,缘以青罗,袖广而不杀。槐木笏,革带、青鞓,饰以黑角,垂挞尾于后。廷试后颁于国子监,传胪日服之。上表谢恩后,谒先师行释菜礼毕,始易常服,其巾袍仍送国子监藏之。

(5)仪宾朝服、公服、常服:俱视品级,与文武官同,惟笏皆象牙;常服花样视武官。弘治十三年定,郡主仪宾鈒花金带,胸背狮子。县主仪宾鈒花金带,郡君仪宾光素金带,胸背俱虎豹。县君仪宾鈒花银带,乡君仪宾光素银带,胸背俱彪。有僭用者,革去冠带,戴平头巾,于儒学读书、习礼三年

(1)庶人冠服。明初,庶人婚,许假九品服。

洪武三年,庶人初戴四带巾,改四方平定巾,杂

色盘领衣,不许用黄。又令男女衣服,不得僣用

金绣、锦绮、紵丝、绫罗,止许紬、绢、素纱,其鞾

不得裁制花样、金线装饰。

(2)士庶妻冠服。洪武五年令民间妇人礼

服惟紫絁,不用金绣,袍衫止紫、绿、桃红及诸

浅淡颜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带用蓝绢

布。

(3)协律郎、乐舞生冠服:明初,郊社宗庙

用雅乐,协律郎幞头,紫罗袍,荔枝带;乐生绯

袍,展脚幞头;舞士幞头,红罗袍,荔枝带,皂

鞾;奏《天命有德之舞》,引舞二人,青幪纱如意

冠,红生绢锦领中单,红生绢大袖袍,各色绢采

画直缠,黑角偏带,蓝绢彩云头早鞾,白布袜。

舞人、乐工服色与引舞同。嘉靖九年祀先蚕,定

乐女生冠服。黑纱描金蝉冠,黑丝缨,黑素罗销

金葵花胸背大袖女袍,黑生绢衬衫,锦领,涂金

束带,白袜,黑鞵。

(4)教坊司冠服。洪武三年定。教坊司乐

艺,青卍字顶巾,系红绿褡。乐妓,明角冠,早褙

子,不许与民妻同。御前供奉俳长,鼓吹冠,红

罗胸背小袖袍,红绢褡,早鞾。色长,鼓吹冠,红

青罗紵丝彩画百花袍,红绢褡。歌工,弁冠,红

罗织金胸背大袖袍,红生绢锦领中单,黑角带,

红熟绢锦脚袴,早皮琴鞋,白棉布夹袜。乐工服

色,与歌工同。凡教坊司官常服冠带,与百官

同;至御前供奉,执粉漆笏,服黑漆幞头,黑绿

罗大袖襕袍,黑角偏带,早鞾。

(5)王府乐工冠服。洪武十五年定。凡朝贺

用大乐宴礼,七奏乐乐工,俱红绢彩画胸背方

花小袖单袍,有花鼓吹冠,锦臂韝,早鞾,抹额

以红罗彩画,束腰以红绢。其馀,乐工用绿绢彩

画胸背方花小袖单袍,无花鼓吹冠,抹额以红

绢彩画,束腰以红绢。

(6)外国君臣冠服:洪武二年,高丽入朝,

请祭服制度,命制给之。二十七年定蕃国朝贡

仪,国王来朝,如赏赐朝服者,服之以朝。三十

一年赐琉球国王并其臣下冠服。永乐中,赐琉

球中山王皮弁、玉圭,麟袍、犀带,视二品秩。

(7)僧道服。洪武十四年定,禅僧,茶褐常

服,青绦玉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绦浅红

袈裟。教僧,皂常服,黑绦浅红袈裟。僧官如之。

惟僧录司官,袈裟,绿文及环皆饰以金。道士,

常服青法服,朝衣皆赤,道官亦如之。惟道录司

官,法服、朝服,绿文饰金。凡在京道官,红道

衣,金襕,木简。在外道官,红道衣,木简,不用

金襕。道士,青道服,木简。

3结语

32

服饰与文化:源流考据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中原农耕文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科技文化达到空前的发展,其车服礼仪制度高度完善。尤其在明代中后期棉纺织技术成熟,开始在全国流行开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了拥有数百台织机的工厂,这也是棉袍在明代流行的主要原因。明代服饰元素以中原文化为主,但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游牧文化也对当时的服饰制度有所影响,明代袍服中官服的盘领、窄袖等特点就是受到游牧民族的影响而产生的。盘领袍和交领袍共同组成了明代袍服的主要款式,明代袍服在朝堂、祭祀、婚庆、丧葬、燕居等场合被广泛的应用,而且当时的袍服是无论男女老幼均可穿着的。明代的袍服在形制上既受农耕文明影响又受游牧民族影响;材料上贵族丝织品更加精细,而百姓袍服则大量使用棉;装饰、色彩上正式出现了等级森严的补服制度,蓝袍开始流行。但其平面裁剪的制作工艺、矿物和植物的面料染色、吉祥图案纹样等元素在袍服中的运用均是一脉相承,这突出了袍服的多样同一性。通过长时间的战争、贸易、通婚等发展演变,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服饰在明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融合,其中盘领窄袖袍作为官袍的大量出现就是一种典型的服饰融合现象。明代

袍服是当时服饰文化象征的产物,是当时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在色彩装饰上都处处透露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这充分显示了袍服与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参考文献:

[1][元]叶子奇.明代笔记小说大观·草木子·卷三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5.

[2][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87.

[3][明]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03-804.

[4][清]福格.听雨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

[5][明]刘若愚.明代笔记小说大观·酌中志·卷十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056.

[6][清]张廷玉.明史·卷六十六·志第四十二·舆服志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20.

[7][明]李昌祺.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卷四·洞天花烛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

[8][明]谈迁.枣林杂俎·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53.

(收稿日期:2015年9月30日)

33

近五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综述 刘成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近五余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相对活跃,众研究者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出版和发表了不少硕士论文和文章。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论文从政治、经济、宗教、民族关系以及对个别地区(如河潢岷洮等)进行考证与论述。本文主要对这些成果涉及的内容加以概述,并对研究特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明代藏族史研究成果综述 近五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有关明代藏族的学术性著作一直以来就不多,近几年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有关明代藏族史的论文却在不断地涌现。内容不仅按照传统的研究方式,从政治、经济、宗教和民族关系等大的方向进一步研究之外,而且还出现了大量文章从一个地区着手来来研究明代藏族史,或者是从某个地区的某个角度来研究。比如西北师范大学赵旭国《明清时期甘南藏区农牧业开发研究》就是在总结了明清以前历代治理开发甘南藏区的主要成就,以及明清时期治理藏区的军政策略在甘南的推行情况。尤其对明清王朝为了维护本区的稳定而致力于农牧业经济开发的举措,笔者力图总结此时期本区农牧业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希望为本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某些史鉴。由此可见近几年以小见大文章影响力不断增加。 政治、经济、宗教和民族关系发表的多篇论文 史学工作者就明代藏族史方面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通过在《维普期刊数据库》、《全国藏学研究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粗略的统计大概有一百多篇,这个数目充分体现了这短短五年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的规模和现状,下面对此进行具体论述。(一)、政治方面 1、关于明朝对乌思藏治理。关于明朝对乌思藏治理方面的文章很多,在这里我们先看政治方面的成果。阴海燕《明朝“多分众建”治藏方略研究》(西藏大学硕士论文2010-05-20)指出明朝对藏统治和管理明显趋于系统和深入,管理手段虽然没有元朝那样强制和刚硬,但政策本身却更富智慧性何策略性,明朝“多封众建”之藏方略,既是对中国古代封建体制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明朝统治者根据自身及西藏地方实际情况做出的策略性创新性之举。而王建敏《明初中央对藏族地区的治理》(《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2009年第6期)补充说明初明太祖在元朝的基础之上采取“多封众建”和“羁縻贡市”的方式,及以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共同维系朝廷对藏区地方的统治。对于“多封众建”泽勇《元明两朝治政策及其特点》(《西藏研究》2008年第6期)通过与元朝“独尊萨迦”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特点。陈楠《论明代留京藏僧的社会功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认为明代历朝都准许藏僧留京并给予优厚待遇,此举对维护明朝中央对西藏地方有效的管辖及促进西藏地方和平和稳定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又有桑扎琼措《从宗喀巴弟子释迦益西两次应召进京受封看明代治藏政策和汉藏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10期)通过宗喀巴弟子释迦益西两次应召进京受封的时代背景,历史原由等问题的研究,分析明代治藏政策和汉藏关系。同时又有刘永文、韩殿栋、李军《明代进藏人员论析》(《西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论述了在“广行招谕”、“多封众建”的过程中,明朝中央政府以各种方式派出进藏人员。这些官员、宦官、内地僧人、驻京藏僧、藏区首领或宣布诏谕、或延请宗教领袖、或平定动乱、或设置驿站。这些从实际出发的治藏方略能充分反映当时中央王朝的主权意识。马啸《明朝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初探》(《西藏研究》2008第2期)从明朝与蒙古形成对抗模式,与西藏形成招抚模式探索明代治理西、北边边疆的成败。另外张屹《明代治藏政策成因述要》

明代服饰

明代服饰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对中央和地方封建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恢复汉族礼仪,调整冠服制度,禁胡服、胡姓、胡语等措施。对民间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移民屯田,奖励开荒,减免赋役,兴修水利等,使封建经济得以很快发展。1399年,建文帝朱允坟推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公开反叛,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军南下,发生了一场明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皇位争夺战,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变”。朱棣考虑到北京是他多年经营之地,而南京总为偏安王朝,难以控制北方游牧部落,于是在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自此,北京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明代注重对外交往与贸易,其中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中国外交史与世界航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待少数民族部落,明王朝采取了招抚与防范的积极措施,如设立奴儿干等四卫,“令居民咸居城中,畋猎孳牧,从其便,各处商贾来居者听”,安抚并适应了鞑靼、女真各部的发展。设立哈密卫,封忠顺王,使之成为明王朝西陲重镇。利用鞑靼、瓦剌与兀良哈等三卫,来削弱东蒙古势力等。明朝近三百年中,也发生“土木之变”、倭寇入侵、葡萄牙入侵等动乱,但各族人民之间仍在较为统一的局面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男子宫服与民服 明代服饰改革中,最突出的一点即是建国后立即恢复汉族礼仪,调整冠服制度,太祖曾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包括服饰在内的更制范围很广,以至后数百年中都留有影响,但由于明王朝专制,因此对服色及服饰图案规定过于具体,如不许官民人等穿蟒龙、飞鱼、斗牛图案,不许用元色、黄色和紫色等。万历以后,禁令松弛,一时间鲜艳华丽的服饰遍及里巷。 明代冕服除非常重要场合之外,一般不予穿用,皇太子以下官职也不置冕服。朝服规定很严格。另有皇帝常服,一般为乌折上巾,圆领龙袍。

中国历代皇帝服饰

中国历代皇帝服饰 礼仪之邦的古中国,礼仪的繁密主要是通过朝廷、皇家表现出来的。皇帝在何种场合穿何种衣服,都有礼仪上的正式规定。每个新建立的朝代都要重新制定本朝的舆服制度,规定服色(即为何种颜色为尊)。人们印象中的皇帝形象,都是头戴旒冕的庄重模样,其实那种妨碍视线,左顾右盼就要敲脑袋的沉重东西,皇帝最不喜欢戴,在平日和后宫燕居时,皇帝自然不会戴那个累赘。所以皇帝的服饰大致可分为礼服与常服。 具体地说,皇帝的服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冕服 冕服是帝王、诸侯们参加祭祀盛典时所穿以与冠冕相配合的礼服。采用上衣与下裳分开的服制,衣和裳上分别织或绣着十二章纹饰。周代天子按照祭祀典礼的大小分别有六种冕服,除大裘服是用黑羊羔皮制作的外,另外五种都是玄(黑)色上衣,纁(红)色围裳。战国以后,冕服制度遭到破坏,直到东汉明帝时才开始恢复,以后历代沿用,一直到明代。但历代冕服制度变化很大,如冕服的种类,汉魏以后一般只有一种,但北周皇帝却有苍、青、朱、黄、素、玄、象、山鷩、衮等十二种冕服。隋、唐、宋三代虽然恢复了周代的六种冕服,但常穿的只有衮服一种,明代则只有衮服。冕服的颜色一般为玄衣纁裳,晋珐至南北朝多用皂衣绛裳,唐后期与宋、金、元各朝天子冕服为青罗衣和红罗裳,明代天子一度用玄衣黄裳。纹章则一般天子用十二章,诸侯公卿以下各代各有不同。 弁服 弁服是古代贵族男子的一种常用礼服。上自帝王、下至士大夫都可以穿用。弁服与弁相配,服装上用黑色丝衣,下用红色围裳,与冕服相似,但衣裳上不加章彩纹饰。腰系茅菟草染的绛色韦末韦后,代替冕服的蔽漆。皮弁服用细白布衣,素(白缯)裳,腰下有裥折,下系素蔽膝。皮弁服是天子、诸侯等平时翰会、朔望视朝、田猎、大射礼时穿用的服装,魏晋时形制已有变化,唐以后改为绛色衣、素裳、蔽膝、革带、白袜、黑履或舄,宋代没有皮弁服,明代皇帝又加以恢复,其他为绛纱衣,蔽膝随衣服颜色一致,用白玉带革带、玉钩鲽绯白大带,穿白袜、黑舄。武弁服颜色为赤,称韦末衣、韦末裳、韦末韦后,佩绶和韦末韦后都系有革带,鞋色与裳色一致,一般为有兵事时穿用。

明代都司卫所与地方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明代相当一部分卫所具有“实土”性质,这是学界把卫所的研究与地方史地结合起来考察的前提,通过对地方卫所沿革、组织形式、职能和它对于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来认识地方社会,在明代卫所的研究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沿边、沿海都司卫所相比内地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地理特征,它们的沿革演变直接反映出明代的边防建设、民族政策,甚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升降。在内地,都司卫所虽然与州县相错,然而它们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管理系统,各个卫所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对于研究明代制度、社会经济乃至清前期地方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州县赋役制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卫所的因素在明清地方史的研究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都司卫所地方史研究综述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明代卫所治土辖民的特征,并依据其田土分布特点将之区分为“实土卫所”和“非实土卫所”[1]。在此基础上,顾诚先生提出明代疆土是由两大行政和军事系统管理的观点[2]。而周振鹤先生、郭红等人则先后提出、发展和完善了“军管型政区”的概念[3]。以上看法的提出无不基于明代都司卫所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不仅承担着边防职能,而且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管理地方,具有某些行政区划的特征。也正是因为明代都司卫所的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它在明代乃至清代地方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试图从地方史的角度对相关卫所及其变迁的研究作一次初步的爬梳。兹以辽东、西北、西南、沿海、内地为序分别叙述之。 一、东北卫所与地方史研究 辽东地区最先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都司卫所沿革的研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次形成一个热潮,体现在学界对辽东问题的关注上,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学术态势有关。“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的形势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而明清嬗替,满洲兴起的历史在此前的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已经融入当时的民族主义背景,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激起了学界对东北史地研究的热情。还有,以孟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对东北史地和满洲开国史的研究也为这一时期继续研究东北史地积淀了深厚的学术资源。这样,人们对明代卫所研究的视域最早聚焦在东北地区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早期研究辽东地区卫所的主要都集中在卫所以及都司的沿革考释上。张维华的《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制年代考略》(《禹贡》1934年4月,1卷4期)和《明代辽东卫所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6月,1卷7期)、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卫所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9月,2卷2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12月第3期)是较早的专篇论文。 建国以来研究辽东地区的都司卫所的研究不但深化,一方面继续考据卫所的基本沿革情况,另一方面更加侧重于卫所制度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民族关系,注意把明、女真、朝鲜三边的关系联合起来考察,把制度史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继续从沿革地理的角度研究辽东地区的卫所,如杨旸《明代亦儿古里卫的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 1期),杨旸、吕昆《明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及东海滨地区的卫所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陈福林、杨旸《明朝对葛林卫的管辖》(《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徐建竹《明代建州卫新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和《论建州左卫的建立与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1期),杨旸、傅朗云《明代松花江流域卫所设置考略》(《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鸿彬《简论三万卫》(《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等。徐桂荣、刘正堃《明代辽东都司诸卫辖所考》(《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考证出辽东军卫未必辖制5个所,推翻了明代一卫辖五所的一般说法。张世尊《明初辽东二十五卫建置考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2期)对辽东二十五卫的建置作了详细地考证。研究辽东地区军屯、军户等与卫所制度相关的论著逐渐

明代邸报研究

明代邸报研究 明代邸报在古代邸报发展框架中,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之前代,有明显进步。同时,明代邸报也在新闻业务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其社会影响力愈发增强。 本文以明代邸报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全文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进行学术观点梳理、汇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类归纳。 同时对选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正文部分,全文含有七章节以及结语,总共八个部分。 第一章“明代邸报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从社会背景角度探讨邸报产生的条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切入。 第二章“明代邸报管理机构”。论述的焦点在于明代邸报的管理机构,从中央到地方,从抄录到传播,本章将从明代的四个机构来完成表述。 第三章“明代邸报的内容分析”。邸报的内容是全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史料、文献的检索,力图还原明代邸报的报道范围,整章从六个不同侧面展开。 第四章“明代邸报的结构与文本分析”。明代邸报在新闻业务角度,有明显进步,在新闻采写方面做出诸多尝试。 本章将从邸报的外观结构以及采写业务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五章“明代邸报的发行与抄传”。 主要从明代邸报的传播模式以及印刷方式展开论述。时至明代,邸报的印刷方式已经存在多种选择,而基于民众对邸报的需求,邸报的传播模式也不再拘泥于官方传播。 第六章“明代京报与邸报”。“京报”是我国清代典型的报纸形态,清代中叶

以后《京报》成为民间报房刊印报纸的固定报头,取代了传统“邸报”的称谓,代表着中国古代报纸的最高水平,而明代是否存在京报,京报又与邸报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将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第七章“明代邸报的社会价值与影响”。随着邸报登载内容的增多,读者群的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也在增加,除了基本的新闻传播价值之外,其引发公共讨论的能力同样值得关注。 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结语,综合归纳概括全文。

中国各个时期服装

[服饰]石器时代, 起源, 中国, 纺织业 神话及传说时代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氏黄帝统一华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作。传说黄帝的正妃嫘祖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出于实用。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原始服装。约五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做衣服,后又发明饲蚕和丝纺,人们的服饰日臻完备。 夏朝 夏朝是占木德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

商朝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用来遮蔽膝盖。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商代的服装形式,采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为多,衣服的长度大

明朝服饰有什么特点

明朝服饰有什么特点 明朝服饰属于汉服体系,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明朝服饰有什么特点?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明朝服饰特点,希望对你有用! 明朝服饰属于汉服体系,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体同於唐朝,祗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袍服除了品色规定外,还在胸背缀有补子,并以其所绣图案的不同来表示官阶的不同,不独唯此,官员的腰带也因品级的不同而在质地上有所不同。故有明一代的服饰特点主要体现岀等级限制的严格。书生多穿直裰或曳撒,戴巾。平民则穿短衣,戴小帽或网巾。明朝女子髻式也颇多,且常在额上系兜子,名“遮眉勒”。衣裙近似宋元两朝,但内衣有小圆领,颈部加纽扣。衣身较长,缀有金玉坠子,外加云肩、比甲(大背心)等。 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代开始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从唐代吸收了胡人习惯以后,发展出的汉人衣冠。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

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主要特点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领”。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崇祯时期提倡白色裙。裙边有一、二寸绣边。明初裙宽为六幅,明末时发展为八幅、十幅。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挺拔高贵。

第十二讲中国服饰文化

第十二讲中国服饰文化(1学时) 一、中国服饰发展简史 远古时代:被发文身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 雕题交趾;西方曰戎,被发毛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 周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冠服制度――冠冕堂皇、紫绶金章 《礼记·冠仪》:“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礼记·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 汉代:紫袍玉带、羽扇纶巾。 黄袍加身: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黄色代表五行中构成万物之源的土,五方之中的中,也就天经地义代表了华夏的正色。从唐朝开始“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了龙位,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黄袍始终是皇权的象征。 衣冠禽兽: 我国唐朝的袍服多以暗花为主,到了武则天当朝的“周”时,又有了一种“绣袍”。所谓的“绣袍”就是在各种不同职别的官服上绣以不同的纹样,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清朝时最为明显,尤以清朝官场的官服“补子”为最。“补子”是清朝官服前后胸所绣的方形动物织样,使人一望而知其品级。 “衣冠禽兽”的成语源出于此,指的是官服上所绣的禽或兽,以区分文、武之意,只是到了后来被用来形容某种行为的败坏,而成了贬义词。 西装革履: 民国以来,由于接受西方思想、西方文化的日益增多,人们的观念也日趋与世界融合。西方的服饰也随之被国人接受,开始是中西交杂,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简洁、随意的西装逐步取代了原有的长袍马褂。 服饰的起源: 远古时期,人类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们自然也就利用一些能够随手得到的东西来护身御寒,比如树叶、茅草以及狩猎得来的兽皮,穿着方式是最简单的披挂。 人类最早的护体材料是自然物。 之后人类发明了骨针、骨锥等工具,开始了对兽皮的初步缝制,从而使披挂物能够逐渐适合身体的形状。 但是,兽皮来源很有限,而一般的树皮、树叶性脆易烂,所以韧性纤维的就开始被利用,这就扩大了人类服饰材料的来源。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安徽师大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七)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关明清史的研究,是史学界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以来,在明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明清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民族、宗教、中外关系、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因限于篇幅,兹将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概况,分述于下。 一、关于明史与清史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明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传12代,历太祖、建文帝、太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泰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毅宗)16帝,共计276年。学术界将这一段历史大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4世纪60年代到15世纪30年代。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主义专制制度高度发展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和巩固明朝统治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废行中书省,改设十三布政司,分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掌地方民政、刑法和军事;废中书省及丞相,设置直属皇帝的六部;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分掌司法、监察大权;分兵权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在民间实行里甲制、关津制等,严格户籍管理;制定《大明律》,从法律上保障封建统治秩序;亲自颁写《大诰》,并先后制造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南北榜案”以及文字狱,以打击功臣与豪强;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各地,以巩固朱氏的统治等。这些措施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空前强化的程度。与此同时,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如解放匠户、奴婢,迁徙农民,鼓励垦荒,实行屯田,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起兵,通过三年战争夺取了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成功地削除了明初的藩王势力,并通过设置内阁,任用宦官,设立东厂等,继续强化君主专制。他为了安定北方边陲,曾多次亲征,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他还改变明初的闭关政策,多次派郑和等使臣出使海外诸国。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努力,到了洪熙、宣德时,明朝的统治呈现出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史称“仁宣之治”。

研究明朝史料

研究明朝史料: 答一、正史《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二百多年的历史。《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但《明史》作为一部官修的正史,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黄云眉教授参阅群书,对这部史书逐卷进行比勘考证,订误、补缺。 《大明会典》系明代专述本朝典章制度的会典体史书。又名《明会典》。一书主要根据明代官修之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记载典章制度十分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多有交代,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文献。该书辑录明代的法令和章程,对研究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机构与职掌、官吏的任免、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土地制度、赋税、户役、财政等经济政策,以及天文、历法、习俗、文教等,提供了比较集中的材料,是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二、编年体史书《明纪》作者陈鹤。共六十卷。比明通鉴略早成书,写比较简略,但因为是较早的明史编年著作,起了普及作用。 三、纪事本末体史书《明史记事本末》谷应泰撰写。该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之例﹐纂次明代典章事迹﹐凡八十卷﹐每卷为一目。纪事始於朱元璋起兵﹐终于明崇祯十七年朱由检自杀。选录其中八十个历史事件或专题﹐按时间顺序编排。卷末附有作者的史论。该书详於政治﹐略於经济和典章制度﹐因成书较早﹐又综合多种明代史料编纂而成﹐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书中极力回避明满关系﹐有的内容依据野史传闻﹐间有失实之处。早于《明史》,参考价值较高。 四、政书类研究明史可参考十通中的《续通典》《续通志》和《续文献通考》 五、方志中国地方志集成 六、实录《明实录》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的史实。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明实录》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 七、别史杂史《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随笔之类的著作。研究明史可利用它增补辨证“正史”的阙失。

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

七年级九班 李蕙茹

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的时间里,汉名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荣的。二、目的意义 历史是社会的镜子,它完全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兴衰存亡,毫无保留地记载着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内的生活状况;而服装,也堪称历史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独特的,因为服饰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你细致地观察某个时期的服装形式、风格,会发现它恰恰把历史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我们了解了伟大祖国的服饰进化史,知道了服饰除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服饰还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及审美观念紧密相连。 三、探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又叫历史考证法。把现代的服装与古代服装联系,再进行一定的查找资料,阅读沈从文先生的《中国服装史》,上网查找资料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原始服饰及其特点 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 《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因此,上古时期人类的服饰在原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人们以毛皮围系于下腹部,或许为了御寒、或许为了遮羞和装饰。不论处于何种原因,原始服装已经开始出现。由此,揭开了中国服装史的序幕。 首先,原始社会的服饰表现出明显的对天地崇拜的文化特点。 其次,原始社会的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交领、右衽、系带,上衣下裳的服饰造型。第三,原始社会初步形成了以五色作服,以等级为核心的冕服制度。第四,原始社会的服饰制作原料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

明代的因明研究

明代的因明研究 徐东来 我们知道,在我国,因明的研究发展是与法相宗(或曰唯识宗、慈恩宗)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唐朝,玄奘到天竺游历经年,带回了六百五十八部经论,其中有关因明的就有三十六部之多。由于唐僧西天取经在当时是轰动朝野的大事。后世也有《西游记》来传颂大师的这一善行。国人皆景仰大师的品行,更把他从印度取回的经书当宝贝来对待,对佛教经论的研习之风一时盛及全国。对因明的研究也受到同样的重视,掀起了汉传因明研究的第一次高潮。这点我们可以从唐朝诸多关于因明的疏记中看出。 从因明学说的发展史来看,它是与印度的瑜伽行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对事与理的说明,多是采用唯识的理论。因明传入我国后,对它的研究几乎成了法相宗(慈恩宗)的专利,别的宗派很难插足其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对因明研究有所心得者,大多都是慈恩宗门人,或与慈恩有关系的人,如窥基、慧沼、智周等等。因此,当法相宗走向衰蹶之后,因明研究也就销声匿迹了。从窥基大师再传弟了智周到唐朝末年,期间有一百五十年之久,然所录的因明论疏书目在日僧风潭的《瑞源记》中仅有十余种,且已全部亡失。此后从五代至元末,虽然时间长达四百六十余年,仅北宋有一十七种因明疏记见于目录。尽管如此,只要慈恩义理尚存,则唯识、因明这说就有可寻之处。唐宋之后,慈恩宗传承“虽已不可详考,但其学说却始终为中国佛学的理论基础,凡是解释名相,分析事象,都不能不取材于慈恩。例如,因明、六离合释等方法,也要运用慈恩已有之说。因此,实际还是在那里传习的,不过无慈恩名称而已”。正是因为这样,即使北宋一十七种有关因明的著述失之一十六种,毕竟还是看得出对因明的研究、探讨、运用在当时的时代中仍是有人在进行着的。 到了明代,佛教中兴盛的主要是禅宗,至于对正统的慈恩一系的研究,到明初时几乎成为绝学。到明朝中叶神宗万历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从事学识探究的人逐渐增多,专致佛学研究的信徒、居士也名匠辈出。形成了佛教复兴的新气象。武宗正德年间(公元1506-1621年),鲁庵(普泰)曾在北方弘传慈恩宗,其后又有无极(明信)在南方宣讲慈恩教理。这一时期关于唯识学方面的著述也多了起来。雪浪洪恩(公元1545-1608年)从无极学《华严经》时,就曾旁及《唯识》,他辑有《相宗八要》。其学徒巢松慧浸(公元1566-1621年)曾带领学徒在焦山专攻《成唯识论》三年。一雨通润(公元1565-1624年)著有《成唯识论集解》十卷。后来紫柏真可(公元1543-1603年)曾盛赞慈恩一宗,对唯识学的研究又复继起。明昱(公元1527-1616年)曾在南京、北京、杭州等地讲授唯识学,著有《成唯识论俗诠》和《相宗八要解》。王肯堂(?-1614年)本人精于医道,对唯识学也独有偏好,因感慈恩著疏亡失,仍辑录藏中经论及《华严疏钞》、《宗镜录》诸典中正释唯识之文,编撰《成唯识证义》十卷。祩宏的弟子绍觉(广承)著有《唯识音义》八卷,其弟子大惠和新伊分别著有《成唯识论自考录》十卷、《成唯识论合响》十卷。当时主事唯识之学的古德大师还有多人。 在对慈恩唯识教义有了一定认识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对与唯识思想相伴随的因明的探讨。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要对明代因明研究状况作一全面、系统的勾勒已不可能,但从明季作者的因明著述中,仍是可以看出当时因明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特点及研究水平的。 明代对因明理论的著述,都是针对因明大师的论著而进行的。因此,所有论述与因明大师相关的著述我们都可以将它视作是因明的研究内容。陈那、天主等都是西天竺因明大师。明季大多数因明疏解主要都是围绕着他们的著作展开的。 陈那的因明著作有八论说,即《观三世论》、《观总相论》、《观所缘缘论》、《因门论》、《似因门论》、《因明正理门论》、《取事假设论》和《集量论》八本书。在明代,曾有明昱和智旭分别对反映唯识理论的著作——陈那的《观所缘缘论》和护法的《观所缘缘论释》作了疏解,名为《观所缘缘论会释》(一卷,明昱),《观所缘缘论直解》(卷一,智旭);《观所缘缘论释释记》(明昱,一卷),《观所缘缘论释直解》(一卷,智旭)。至于专门论述因明义理的著述,主要集中在对玄奘的“真唯识量”的分析及对天主《因明入正理论》的解释上。下面,我们就来分别地考察它们的内容:

明代刻书书目研究

明代刻书书目研究 王国强 刘纪泽先生在《目录学概论》中曾说:石版本之重,始于明末。”此话大体是不错的,但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明人之重视版本,而且在书目中留下记录,在明中叶就已经开始了,并逐渐演变成版刻书目的发达,以及综合性书目对于记注版本的重视。所以,说版本之重始于明中叶似更符合实际些。 明代刻书书目,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为专门的刻书书目,一为记注版本的综合性书目。本文拟对明代刻书书目作一评介,并附论其成就、价值以及发展的原因。 一 明代刻书事业十分发达,官、私、坊刻数量众多。与此相适应,明代官、私、坊都产生了一些刻书书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刻书书目体系。 1、政府刻书书目。明代官刻,有内府、中央各机关和地方政府刻书。内府刻书是由司礼监所属的经厂负责的,由宫内太监领导其事。经厂刻书始于永乐年间,终于明朝覆亡,经历时间既长,又有很好的物质条件,所以刻书数量比较丰富。由于所刻书籍主要是供后妃、皇子、太监诵读之用,所以其内容多是蒙塾初学所需和日常应用之类,甚或有《神童诗》、《百家姓》、《三国志通俗演义》

等通俗读物。经厂刻书书目主要有《经厂书目》和《内板经书纪略》。《经厂书目》一卷,《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中著录,《千顷堂书目》著录作《内府经厂书目》三卷,存亡不知。本目共著录一百十四部书,详载每书的册数、页数、纸幅多寡等。《内板经书纪略》一卷,刘若愚撰。若愚,襄阳人,系御马监外厂太监,熟谙宫中掌故。崇祯末年,苦愚蒙冤幽囚,在狱中著《酌中志》以自明,卷十八为《内板经书纪略》,《松邻丛书》将此卷单独抽印。本书目记载经厂库内所贮书板,共著录一百五十八种,每种详记本数、叶数,附录佛经道经各一藏和大、小五大部经、五般经等,每藏除记函数、叶数外,还详记某种纸若干张、某色绢若干匹、黑墨白面明矾若干斤等等。此书目比《经厂书目》多著录五十余种书,大约是《经厂书目》完成以后所续添的。《经厂书目》数百年来无人引用,大约久己失传,现存的《内板经书纪略》遂成为研究明代,尤其是内府版刻、装潢的最为重要的参考书。另外,作者亲睹了内板的销亡、所藏的残损,所以在本书目之前记述了经厂藏书的衰败情形,痛切感人,可作实录看待,为我们了解经厂藏板的盛衰提供了直接的资料。再者,它还记我了《永乐大典》的庋藏、流传和摹抄情况,足资考证。可惜收录不全,遗漏甚多。 中央各机关刻书,以国子监为主。明代国子监有二,一为北京国子监,一为南京国子监。由于宋元诸代国子监所刊板片尽归明代南监所有,所以明代南监所藏板片十分丰富。梅鷟所编《南雍志?经籍志》二卷即记载南监前后版刻书籍。嘉靖间黄佐修《南雍志》二十四卷,专门记载南监掌故。其中《经籍考》二卷、为黄佐委派梅鷟所修,后有别出单行之本。此目凡著录三百零一种,分为制书、经、子、史、文集、类书、韵书、杂书、石刻九类,每书载其有板若干面,或全或缺,其板或完好或破坏或模栩,各书之下有解题,颇为精审。其中多有孤本及宋元旧刻,足资考证。

明代奸党罪研究

明代“奸党罪”研究 摘要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王朝,明朝法制有许多交化,首创设奸党罪是其中一项.特殊的背景孕育了奸党罪的产生,而其产生后又彼朱氏王朝作为政治工具大肆运用.奸党罪是明朝首创之罪名。基于这一背景,笔者从分析奸党罪概述、明代奸党罪的立法、明代奸党罪的司法实践以及明代奸党罪的立法动机及作用来总结了奸党罪对后世影响. 关键词奸党罪;明朝;后世影响 ABSTRACT The Mi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dynasty in the lat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 the Ming dynasty legal system has many minimization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first set camarilla sin. Special background bred the camarilla sin, and it produces again after he chu dynasty as a political tool use. Camarilla sin originated the charges of the Ming dynasty.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e author analyzes camarilla sin overview, camarilla crime legislation in Ming dynasty, Ming dynasty camarilla crime judicial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Ming dynasty camarilla crime legislation motive and effect to summarizes the camarilla sin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KEY WORDS Camarilla sin; The Ming dynasty. Affect future generations

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开发变化

七年级九班 李蕙茹 一、探究背景 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的时间里,汉名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荣的。二、目的意义 历史是社会的镜子,它完全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兴衰存亡,毫无保留地记载着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内的生活状况;而服装,也堪称历史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独特的,因为服饰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你细致地观察某个时期的服装形式、风格,会发现它恰恰把历史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我们了解了伟大祖国的服饰进化史,知道了服饰除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服饰还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及审美观念紧密相连。

三、探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又叫历史考证法。把现代的服装与古代服装联系,再进行一定的查找资料,阅读沈从文先生的《中国服装史》,上网查找资料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探究结果 (一)原始服饰及其特点 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 《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因此,上古时期人类的服饰在原始经济基础的条件

下,人们以毛皮围系于下腹部,或许为了御寒、或许为了遮羞和装饰。不论处于何种原因,原始服装已经开始出现。由此,揭开了中国服装史的序幕。 首先,原始社会的服饰表现出明显的对天地崇拜的文化特点。 其次,原始社会的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交领、右衽、系带,上衣下裳的服饰造型。第三,原始社会初步形成了以五色作服,以等级为核心的冕服制度。第四,原始社会的服饰制作原料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 (二)夏商周服饰及其文化特点 (夏商周朝服饰) 周朝: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 到了周代,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从此,衣冠等级在服饰中有了严格的区分。根据《周礼》等书的记载,夏商周时代把

明代服饰特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 「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 「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 「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 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领”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是当时的流行样式 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崇祯时期提倡白色裙。裙边有一、二寸绣边。明初裙宽为六幅,明末时发展为八幅、十幅。 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挺拔高贵

第七章.明代服饰

第七章——明代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经两千多年的完善发展,到明代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不论在服饰内容、等级标志、工艺选材,还是在实用效果方面,多数都超过了历史以往,称得上是汉冠服饰威仪的集成与总结。 一、明代服饰特点? 1、排斥xx,恢复传统。 ? 2、突出皇权,扩大皇威。 ?明代服饰的区别最为严格。 ? 3、以儒家思想为基准,进一步强化品官服饰之间的等序界限。 ?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二、帝王冠服之冕服?规定皇帝和诸王只用衮冕为祭服。 ?冕服的形式方面最求古制,基本兼具了周汉、唐宋的传统模式,小有变化,形成了明代特色是冕服风格,复古不为古,是朱元璋订立服饰制度的主要原则。 ?明代的冕服制度根据需要和古制先后经历了洪武十六年,二十六年,永乐三年。嘉靖八年的几次调整。 ?冕服的基本内容是:

皇帝冠十二旒,衣十二章,上衣下裳、蔽膝、大带、袜舄,以下皇太子和诸王按等递减。 ?特点: 1、冕冠的变化? 2、天子及诸王冕冠上的旒珠至嘉靖八年,皇帝冕冠旒珠改为七彩。皇太子、亲王五彩,亲王世子、郡王三彩不变。 ? 3、冕服的章纹除按地位等级施用不同外,在衣裳章纹各自的数量及分置上各朝也有所不同。 2、弁服?包括xx服和xx服?xx服: 在明代以前,是帝王贵族和品官的礼服。明代被提高到只有皇帝、皇太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等皇家权位拥有者才有资格穿着,成了皇家专用的礼服。 ?包括弁冠、弁服、中单、大带、蔽膝、舄和玉佩等,其中弁冠的形制最为考究。?武弁服是明代皇帝用于亲征遣将穿着的戎装。冠和衣裳都用软皮制成。 3、通天冠服?是明代皇帝的专用礼服。? 由冠、袍、中单、蔽膝、玉佩、方心曲领、舄等组成。 ?明洪武元年定制,用于郊庙、省牲、皇太子和诸王冠婚等礼仪仪式中。 4、常服?明代采用唐代常服的模式: 头戴乌纱折上巾,又称“翼善冠”的冠帽,身穿圆领袍(盘领袍),腰系革带,足蹬皮靴。 ?分别在洪武元年、三年和永乐三年作了定更。 ?黄色?皇太子和诸王的常服大体如皇帝常服,但颜色不同,用赤色。

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

?宗族史研究? 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 常建华 (南开大学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摘 要:明清时期断代性综合研究以及闽粤、长江中游(鄂湘赣)、江南(江浙皖)、北方(晋冀鲁豫陕)的地域性宗族研究,展示出明清时期宗族组织普及的时间差与区域分布,地域性宗族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最有挑战性的是华北宗族研究,北方宗族形态的特色日渐清晰。受到乡约保甲的深刻影响,明代宗族乡约化,清代宗族受保甲影响出现族正,在闽台地区深入基层社会。宗族研究不应忽略族学、书院等地方文化内容。宗族的形成发展也与移民、开发联系在一起,祖先传说的故事结合地方社会才能深刻理解。解析祖先故事成为宗族研究的重要途径,族谱世系的早期部分也焕发出新的资料价值。田野调查与改变解读史料的方式在宗族研究中十分必要。 关键词:明清;宗族;族谱;祖先传说;乡约保甲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0)01-0085-21 A su mmary of stud i es on the cl an of the M i n g and Q i n g D yna sti es i n the l a st ten years CHANG J ian-hua (Center f or Chinese Social H ist ory Studies,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bstract:The co mp rehensive and regi onal studies on the clan of the M ing and Q ing Dynasties including Fujian and Guang2 dong,Yangtze River,J iangnan and the north reveal the ti m e difference of s preading a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 on of the clan or2 ganizati on,regi onal clan’s s pecificity and general features.The most challenging study is the north clan whose characteristics in2 creasingly clear.Pr of oundly influenced by the co mmunity covenant and Bao-jia syste m,clan syste m integrated with co mmunity covenant in theM ing Dynasty.The clan elder e merged in the Q ingDynasty and extended t o the grass-r oots unit in Fujian and Tai2 wan.We shouldn’t ignore the l ocal culture in the clan study such as clan schools and acade mies.The f or mati on and devel opment of the clan linked with i m migrati on and area devel opment.Only co mbined with l ocal s ociety,the st ory of ancestral legends can be deeply underst ood.Analysis of ancestral legends beco mes an i m portant way t o clan study and the early part of the geneal ogy lineage sho ws ne w data value.It is necessary t o do field work and read the hist orical data fr o m different angles in the clan study. Key words:the M ing and Q ing Dynasties;clan;geneal ogy;ancestral legends;community covenant and Bao-jia syste m 有关明清宗族研究的学术史,笔者《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①一文用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20世纪1998年以前的概况。这里想继续就1999年至2008年的明清宗族研究状况加以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便利。 一、综合性研究 明清时期或明、清两朝宗族的断代性综合研究,有几部专著问世。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常 ①《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参阅秦海滢:《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第4卷,第1期,2006年4月;张艺曦:《评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明代研究》(台湾)第9期,2006年12月。 建华《明代宗族研究》②一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 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