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史传类散文教学问题与建议

《鸿门宴》史传类散文教学问题与建议
《鸿门宴》史传类散文教学问题与建议

《鸿门宴》史传类散文教学问题与建议

《鸿门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中的一篇,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通过会籍起事、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突围、乌江自刎等故事, 叙写了项羽从兴起到灭亡的过程。由于课文《鸿门宴》仅节选了情节相对完整的一个片段, 因而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环境都缺头少尾。在教学中, 很多教师仅就节选的片段进行教学, 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人物的评价分析都显得凭据不足, 甚至存在较大的分歧。因而, 本文以《鸿门宴》为例, 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两个部分来探讨史传散文节选篇目的教学。

一、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非语文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教材“研讨与练习”共设四个题目, 其中第四题为:

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写一篇读后感, 谈谈你的观点。

同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导入新课时可以设计些问题。如: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它在整个楚汉斗争中起着什么作用?

“鸿门宴杀不杀刘邦”、“鸿门宴在整个楚汉斗争中的作用”等问题, 都是从史学角度讨论的是非与价值问题, 并不是语文问题。可与台湾翰林版语文教材《鸿门宴》的课后习题对比:

1. 请以简图表示鸿门宴中各人坐席方位, 并说明此安排具有何种意义。

2. 张良与范增是鸿门宴双方的智囊人物, 试就二人的行事风格, 谈论其人格特质。

3. 依据本文描述, 说明双方阵营内部之互动与其成败的关系。

台湾翰林版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第一题, 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座次礼仪, 进而考察分析人物的性格;第二题对同样是双方阵营中的谋臣的处事风格的比较, 分析人物形象;第三题则是立足于文本本身, 探讨鸿门宴事件本身。由此, 从教材和教参的角度出发而言, 人教版教材和教参中的很多内容都属于非语文的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 语文教师的一些提问, 倾向于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 而非真正的立足于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字运用”。例如:

鸿门宴上项羽是否要杀刘邦?

鸿门宴上未能杀掉刘邦, 是否决定了项羽的失败?

楚败汉胜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为什么把刘邦放走?

一开始刘邦入关后为什么要驻军霸上?

项羽到达新丰鸿门后为什么对刘邦很生气?

实际上, 这些问题的解答关乎整个楚汉战争的历史事实, 并不能依据《鸿门宴》课文文本以及教材中现有的辅助阅读材料就能够回答。并且, 在教学中若仅仅只是为了回答此类问题就增加学生的拓展阅读, 即使提供相应资料, 让学生谈论回答了此类问题, 也只会使得讨论脱离课文文本而空泛无意义。从本质上说, 这些问题的探讨, 是属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范畴, 偏离了语文学科的学习轨道。

(二) 文本解读缺乏全篇意识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 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困于时间的限制, 往往是就节选的片段而教学。教学中在分析人物时无法全面观察, 往往会得出片面甚至相反的结论。例如以下教学片段:

生:我们认为樊哙也是个重要人物。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可圈可点, 令人印象深刻。樊哙的性格特点是英勇、忠诚、粗犷、机智。

师:樊哙面陈项王的话, 表面上慷慨激昂是为刘邦阵营辩解, 实质上迎合了项羽的自大心理, 一石二鸟。可是樊哙没有文化, 这些话像是樊哙自己的吗?

生:当然不是。从前文看, 应该是刘邦的思想。我们推想一下, 在项伯离开刘邦军营后肯定发生了许多事。其中之一就是选定陪同刘邦的人员, 樊哙因其忠勇而被选入。估计刘邦、张良连夜商量对策, 在焦急和无奈中度过了艰难的一夜。

师:我同意你们的推想, 有合理的因素。[1]21

当学生提出樊哙“没有文化”、“因其忠勇而被选入”时, 教师给出的评价竟然是“同意”。殊不知樊哙陪同刘邦赴鸿门宴, 有诸多的原因。首先, 樊哙是最早追随刘邦的大臣之一。早年樊哙“以屠狗为事, 与高祖俱隐”[2]2053, 即刘邦“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2]247时, 就已经追随刘邦, 因此深得刘邦信任。其次, 樊

哙武艺高强,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记载樊哙因杀敌有功先后被封为国大夫、列大夫、上间爵、五大夫、贤成君等。武艺高强, 才能在刘邦发生危险时保护刘邦。再次, 樊哙口才好, 敢于直谏。在刘邦攻入咸阳后, “欲止宫休舍, 樊哙、张良谏, 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 还军霸上。”[2]256刘邦西入咸阳后, 想要在秦宫殿中休息, 不想离开, 是樊哙和张良勇于进谏, 使刘邦改变主意, 重回霸上驻军。而在闯帐后与项羽的对话中, 更是抓住了项羽恐失仁义的心理特点, 最终说服项羽。最后, 樊哙最大的优势还在于他的特殊身份:“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 生子伉, 故其比诸将最亲。”[2]2058樊哙娶了吕雉的妹妹吕须, 与刘邦是亲戚关系。因此, 樊哙对刘邦最为忠诚。

(三) 对人物标签式的分析

在《鸿门宴》的教学中, 教师对人物形象的

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人物分析时, 仅仅依据节选的课文片段, 就对人物做出评判, 这样的判断往往是一种贴标签式的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中认为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的无知, 自大轻敌, 刚愎自用, 不善用人, 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 能言善辩, 善于应变。”因而, 在教学中, 教师们对项羽、刘邦等人物的分析, 也是一种缺乏理据的贴标签式的解读。试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那么“破”字的含义是?

生7:“破”字突出击的结果, 充分体现项羽自负、狂妄、轻敌的性格。

师:有道理。一个人做事不偷偷摸摸, 而是把自己的想法脱口而出。这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

生4:直率。

师:不错。项羽的话不多, 但他一开口, 就将其性格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不仅仅表现出项羽的自负、狂妄、轻敌, 还表现出他直率的性格。由此可以看出项羽性格呈现出——

生1:两面性。

生2:复杂性。

师:普通的一个“怒”字却蕴含多重含义, 加上“破”字准确地写出了一个狂妄自大、暴躁轻率但又直率的人物形象, 展现了项羽性格的复杂性。理解了对话

中关键词的含义, 才能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物的性格特点, 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物说话时的感情。[3]20

在这里, 因为项羽的“怒”和“击破”就判断项羽的性格特征是自负、狂妄、轻敌、直率等, 其实是很草率的。在其他一些文本解读的文章中, 对“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的解读, 也仅仅是对选文的片段就得出结论:“得到重要军情, 不是着急某事敞亮对策, 而是不加思考, 轻易号令;不是指定周密作战计划, 而是飨士卒;不是战前动员和准备, 而是大吃大喝一顿……其思考之简单、策略值匮乏可见一斑。源头乃在于少时不学书也。”[4]82

二、教学建议

(一) 立足于言, 挖掘言的内涵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 特别是这样篇幅较长的文言作品, 如果单纯的一味梳理字词的意思, 串讲文意, 会使教学枯燥乏味。教学中若能将字词的分析与古代文化、人物性格、情节梳理等相结合, 教学的趣味性将会有所增加。

案例一:

(1) 范增起, 出, 召项庄。

(2) 坐须臾, 沛公起如厕, 因招樊哙出。

(3) 沛公已出, 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召”与“招”都有“让某人来”的意思, 但二者仍有区别。“召”是一个形声字, 《说文解字》:“呼也, 从口刀声。”[5]26“召”, 本义是“呼唤”, 指的是召唤, 用言语叫人来。“招”是会意字。从手, 召声。《说文》“招, 手呼也。”[5]253本义是打手势叫人来。因此, “召”是用言语让某人来;“招”是用手打手势让某人来。

明白了“招”与“召”的区别后, 我们就可以看书这两个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1) 中的“召”, 是范增屡次示意项羽, 但项羽不予采纳, 范增无奈只得另做安排。在军营中, 范增是上级, 因而是用言语命令授意项庄。(2) 中沛公假装如厕, 乘机逃离, 离席前用手隐秘示意樊哙, 因而用“招”。可以看出刘邦的狡诈。(3) 中的“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有两层含义:一是于项王而言, 是君, 陈平是臣, 上对下, 因而用言语“召”;二是从陈平的角度而言, 在形势未定之前, 不想得罪刘邦。因而当项羽令他找刘邦回去喝酒, 他在军营中故意发出声音以表明

自己是在寻找刘邦, 因而用“召”。

案例二:

沛公则置车骑, 脱身独骑,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从骊山下, 道芷阳间行。

此处的“与樊哙”中的“与”, 若理解为连词, 则意思就成“沛公与樊哙等四人一起手持剑盾徒步逃跑”, 则与前文“脱身独骑”相矛盾。因而, 此处的“与”, 应当做动词, “率领、带”的意思。此时的刘邦逃意已决, 一心只想逃离鸿门, 回到自己的军营。按理来说, 为了能尽快离开鸿门, 刘邦应该与四人一起骑马。但让人感到疑惑的却是, 刘邦自己“独骑”, 让四人“步走”, 并且是“持剑盾”

(“持”并非一般的拿, 而是手向上举着兵器) 。这样一来, 逃跑的速度不就慢下来了吗?这虽然不合常理, 但却符合刘邦的性格。首先, 他的内心是恐惧的, 担心项羽会随时追杀自己。因而要求部下举着剑盾一路保持警惕。其次, 刘邦的自私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项羽追杀的过程中, 如果其余四人也骑马, 就有可能会比自己跑得更快, 那么如果项羽一旦追来, 最终送命的就是自己。刘邦安排四人“持剑盾步走”, 将四人安置于自己身后, 与自己保持一段距离, 其真实的目的是为了让这四员猛将在项羽追杀过来的时候能够抵抗, 为自己赢得逃跑时间。在这里, 充分暴露了刘邦自私、贪生怕死、狡诈多疑、置手下将领生死于不顾的面目。

(二) 处理好史与文的关系

人教版教科书的单元提示指出“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会抓住关键词语, 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因而, “叙事”必然是《鸿门宴》的教学重点。

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有所不同。历史叙事强调的是客观、真实, 要求文直、事核, 追求实录, 实现历史品格。司马迁是一位善于创新的历史学家, 《史记》在历史叙事中渗透着浓重的文学特点, 达到了历史科学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1. 历史叙事的故事性

司马迁在历史事实、历史人物的历史叙事中, 有着强烈的故事性, 具有浓郁

的文学色彩。他善于把人物的言行、细节、场面等化为具体、生动的故事, 凸现历史叙事的文学性特点。如大战前夕, 项伯夜探军营, 与张良、刘邦的对话, 当时并没有其余的人在场, 但司马迁却能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人物的言行, 有着浓郁的文学性。

2. 历史叙事的虚饰性

司马迁是一位讲究“文直、事核”的实录性历史学家,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同时, 《史记》中又有许多“奇”的地方, 即在历史叙事“实录”基础之上, 穿插着许多“奇异”的部分, 表现出历史叙事浓厚的虚饰性。通过对人物、场面叙写方面的虚饰, 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或营造一种氛围, 给人形象、逼真的感受。《鸿门宴》中写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 在《史记》中几次提到, 应该是事实。但“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却应该是司马迁为了表现樊哙的勇猛和愤怒的情形而采用的虚构手法, 属于历史叙事中的虚饰内容。

《史记》的叙事特点除此之外, 还有如互见法、多角度叙事等, 但都需要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之上才得以开展, 我们在下文论述。

(三) 处理好选文的片段与整体的关系

有的教师在分析《鸿门宴》人物形象时往往会说刘邦能屈能伸、知人善用, 项羽自矜功伐、有勇无谋;而谈到《鸿门宴》的历史意义时就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而实际情况是, 《鸿门宴》仅只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情节相对完整的片段, 仅仅依据《鸿门宴》对人物进行论说, 只会得出片面的结论。而对《鸿门宴》历史意义的评价则需要在全面阅读《史记》中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有关的篇目后才能作出分析。否则, 这样的分析就显得牵强、虚空, 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阅读的引导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史记》所叙述的是宏大历史, 而教材中所选用《鸿门宴》这一部分, 同样是宏达历史的一个缩影。因此, 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故事情节也都需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才更有意义。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建议立足于学情,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以下三方面选择, 处理好史传散文片段与整体的关系。

1. 第一层面的整体

王立群教授讲《史记》时, 认为在课文《鸿门宴》片段前有42字对解读项羽的性格是必不可少的:“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 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

咸阳, 项羽大怒, 使当阳君等击关, 项羽遂入, 至于戏西。”[2]220台湾翰林版语文教材的《鸿门宴》选文就保留了这42字。巨鹿之战项羽击败秦军主力, “召见诸侯将, 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上将军, 诸侯属焉”

[2]219的项羽, 立下盖世功勋, 但却遭到刘邦军队武力拒关。此时项羽才知道刘邦早于两个月前攻破函谷关。“又闻沛公已破咸阳, 项羽大怒, 击关遂入。”需要注意的是, 此时项羽若已决定把刘邦做为对手, 则应该继续进军, 直逼刘邦, 然而项羽却驻兵“戏西”, 并未进军。同时, 接到刘邦手下的人密报, 并且是身为“左司马”身份的曹无伤的密保, 才使得项羽“大怒”。这是为什么呢?“左司马”是将军下面的属官, 主要掌管军事, 从而他就有机会探知刘邦阵营的核心机密;正因为他掌管军政事务, 他的话就显得较为可信。因此, 项羽的“大怒”是有原因的。

在教学中, 教师可将这一小段文字引入。从而不至于文本一开始就是项羽“大怒”, 让读者直观觉得“大怒”的项羽就是暴怒无因的人。

2. 第二层面的整体

引导学生阅读《项羽本纪》, 让学生对项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并且认识《史记》在叙事上的其他特征:多角度叙事。

首先, 整体把握项羽的人物形象。《项羽本纪》描写了项羽由兴起直到失败的全过程, 充分叙写了项羽的英勇无畏, 表现了项羽的英雄形象:杀会稽守, 手到擒来;上将军帐中斩宋义, 如拾草芥, 破釜沉舟, 绝地大破秦军, 威震诸侯;彭城大战, 以三万军马大战数十万汉军, 汉军溃败, 雎水为之不流;垓下突围, 二十八骑在数十万军中纵横自如;乌江边上, 从容自刎。司马迁在文章中也毫不掩饰项羽的缺点, 实录地叙写出项羽彪悍、凶残的一面:杀会稽守, 杀宋义, 杀襄城军民, 坑二十万秦降卒, 屠咸阳, 弑义帝。因而有人认为项羽“嗜杀如嗜食”, 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 司马迁《史记》中的许多篇章, 包括《项羽本纪》, 出现了叙事人称的转换。《项羽本纪》的课外阅读, 应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对项羽的叙述一直是第三人称, 而最后却转为第一人称叙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接下去是一百八十多字的评论, 又恢复为第三人称叙事。这里叙事人称的转换、变化, 作者直接站出来说话, 不仅增

强了文章历史叙事的真实性, 而且也拓展了读者的思路, 使文章在叙事上有所变化, 作者的情感态度有所表达。

3. 第三层面的整体

除阅读《项羽本纪》外, 还可以阅读《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郦滕灌列传》等。让学生对项羽、刘邦等人物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同时了解《史记》叙事的最大特点——互见。

“互见”是古代史籍记述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一种叙事方法。互见, 又称互见法, 是司马迁在《史记》创作过程中, 继承古代史官记述历史事实的传统, 为适应纪传体史书五体结构需要, 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而创造的一种记述历史的叙事方法。即“本传晦之, 而他传发之”, 把人物的某些事迹不写入其本传中, 而放在别人的传记中叙述。

《史记》中对项羽形象的塑造,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关于项羽, 《史记》是通过《项羽本纪》《高祖本纪》《陈丞相世家》《黥布列传》《留侯世家》《淮阴侯列传》《樊郦滕灌列传》等的叙事及其互见进行刻写和塑造的。

《项羽本纪》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 着重描写了项羽拔山盖世的英雄气概、光明磊落的率直品格、重情重义的侠义精神和悲壮豪迈的刚烈性格。

[6]336同时, 《项羽本纪》也叙写到项羽的嗜杀凶残, 政治上的优柔寡断等。但所有这些在《项羽本纪》中都是一笔带过, 有的甚至略而不载。项羽的缺点更多的穿插在《高祖本纪》《陈丞相史家》《黥布列传》《留侯世家》《樊郦滕灌列传》《淮阴侯列传》等篇中。例如在《高祖本纪》中有五处叙写到项羽的缺点:一是楚怀王的老将们对项羽的评价:暴躁凶悍、手段残暴、好兴祸端;二是迁徙义帝时, 授意暗杀义帝;三是猜忌范增, 有才不用;四是汉王历数项羽十大罪状;五是汉王与群臣们议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嫉贤妒能。对项羽的叙写, 因为互见叙事法的运用, 既保证了项羽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英雄形象的确立, 又突出了历史生活中的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真实性。项羽形象在多篇叙事的互见中得到了全面、完整的表现, 历史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也在多篇叙事的互见中充分体现出来。

综上, 像《鸿门宴》这样的史传散文节选篇目, 在教学时应立足于言的内涵的挖掘, 处理好史与文、选文与片段的关系, 避免仅就节选的片段进行概念化、标签式的人物分析和虚空牵强的情节赏析。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2单元《鸿门宴》教案(语文)

《鸿门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积累文言字词句,重点掌握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了解文言虚词用法及辨别文言句式(3)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训练翻译能力 (4)培养初步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先作预习,初步了解课文情节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 (3)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刻画和场面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分析、理解,做出对文中人物的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多元价值观念。 二、教学设计 《鸿门宴》相对浅显,且故事性强,因此可以学生自学为主。具体方案是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重在作家、作品的介绍,在把握课文情节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三段,同时归纳整理相关的文言知识,重在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现象,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课时学习课文最后三段,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达技巧,重点是讨论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课后还可写成一篇短文。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图片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二、了解《史记》及作者司马迁 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世家、书、表、列传,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的体例: ①起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文章篇数——130篇,共计五十二万余字 ③史书体例——书(8),表(10),本纪(12),世家(30),列传(70) ④体例释疑——重点明确“本纪”“列传”“世家”的记述对象 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可从“绝唱”与“离骚”入手,明确《史记》在历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绝唱:①指具有最高水平的诗文作品②生前最后的歌唱离骚:①屈原作品②浪漫主义的开山之作③与“国风”并称,泛指文学作品。 古人写司马迁的对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三、《鸿门宴》背景介绍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足以跟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2、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征。 3、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 2、探究“鸿门宴”在楚汉战争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2、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讨论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

鸿门宴教学案例

《鸿门宴》教学案例 (一)教学思路 在古代的史传文学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要数《史记》;在《史记》中,最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是《项羽本纪》;而在《项羽本纪》中,最能体现项羽的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因此,教学《鸿门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的教学思路是从语言到人物、从整体到局部、从课内到课外,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和值得思辩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从而把握情节起落,感受人物形象,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思辩能力。从语言到人物:本文编排在高中第一册,它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落差。因此,拟安排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和熟悉课文语言: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去钻研课文,理解其中的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语活用和特殊句式;然后,利用连环图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重要场景写说明文字,进行“语言转换”训练,进一步理解语言,把握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局部:《鸿门宴》是节选文字,但它始于曹无伤告

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片断。在疏通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页 1 第 后的情节结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然后抓住“宴中”这一部分,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具体、深入地剖析“三起三落”的情节安排。这样,既有“面”上的鸟瞰,也有“点”上的响锣重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辩的能力。从课内到课外:“鸿门宴”只是“项羽现象”或者说“项羽文化”中的一个点,我们的教学应该由这个“点”辐射开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他们的文化底蕴。理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把握情节结构,感受人物性格,可以说都是课内功夫。为了使课文教学富有深度和广度,拟安排两个环节加以拓展。1.讨论: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此你怎么看?2.组织大家交流、评析课前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诗文。(二)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综合运用点拨法、自读法和讨论法,拟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适当介绍历史背景以导入新课。在自读的基础上加以点拨,疏通文句。将读文与读画以及根据画面写说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重点场景的理解。教学要点:1. 结合注释,利用古汉语词典,理解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①古今异义:“盗”、“非常”等。②通假现象:具―俱;距―

《鸿门宴》初中生读后感

《鸿门宴》初中生读后感 鸿门宴是一件有名的历史事件,读完你有什么感想?今天橙子为大家精心挑选了鸿门宴读后感,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鸿门宴读后感 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吗?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首先从当时军队的实力上看,显然刘邦处于劣势,可以说如果项羽决心杀掉刘邦,那简直轻而易举。即使失去了鸿门宴这一次大好机会,以当时项羽的实力,机会多得去了。可项羽却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项羽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听了曹无伤之言便要杀刘邦,却又听项伯之言便又认为刘邦有功,而没有听从谋士范增的告诫。二是因为项羽本是贵族后裔,自视甚高,认为做事当光明正大,在宴会上杀人是小人行径,不屑为之。相反的刘邦却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听从张良,收买项伯,对项羽毕恭毕敬、俯首称臣,却心怀异志,可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从用人的角度看,刘邦懂得让手下人尽其才,樊哙张良对他忠心耿耿,连项羽的叔父项伯也被他收买过来,还有后来的陈平,以及决定楚汉之争胜败的韩信,皆由项羽麾下转投刘邦。而项羽众叛亲离,不但叔父出卖了自己,还把自己在刘邦那里的间谍给出卖了。这叫其余部属如何对其忠心?韩信陈平这样佼佼者不知重用,致使帐下人才

匮乏,从前部属对他反戈一击。 试看鸿门宴上诸人的对照——同是武将,樊哙粗中有细,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项庄却因项伯阻扰未能成功击杀刘邦;同为谋士,智者张良始终掌控全局,范增却无法说服项羽依计行事,徒然发怒,撞碎玉斗泄愤。这场较量,谁胜谁败,还用说吗? 刘邦能迫使项羽自刎乌江,靠的是善于用人,因为自己不过是一介平民,想夺取天下,必要仰仗他人。所以他对属下虚心,换得属下对他忠心。而项羽自恃身份,又挟大破秦军主力之威,根本没把刘邦这对手放在眼里,对部属也非常高傲,且无主见。 所以项羽虽能称霸于一时,却终于败于刘邦手下,不是因为鸿门宴没下决心杀刘邦,而是他缺乏作为君主的政治品格,不善用人才。 鸿门宴读后感作文 楚汉争霸,一段雄伟壮阔的历史故事。时势造英雄!乱世之下,群雄并起,一位位英雄各有千秋。项羽勇猛刚毅,刘邦善于纳谏,张良运筹唯喔,围绕这英雄们有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鸿门宴就是斗智斗勇的经典。 项羽因刘邦欲王关中而愤怒,便叫刘邦到军中谈话,于是有了鸿门宴这一斗智斗勇的故事,项羽本应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杀死刘邦,却因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放走了刘邦。于是一步错,步步错最后项王在乌江自刎失去天下! 我认为项王最后失去天下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鸿门宴中的不杀刘邦。不耍流氓就已经体现出了项羽的优柔寡断,不听他人的建议,忠

鸿门宴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1 第6课 《鸿门宴》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姜舟斌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的体例、作者 2、掌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公元前206年,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二、作者作品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

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准确认读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飨(xiǎng)说(shuì)美姬(jī)鲰(zōu)生卮(zh ī)酒有郤(xì)玉玦(jué)瞋(chēn)目目眦(zì)跽(jì)曰参乘(sh èng)彘(zhì)肩不胜(shēng)刀俎(zǔ) 四、梳理情节 无伤告密——范增献计——项伯夜访——张良定计——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刘邦离席——张良献礼 无伤被诛 第二课时

鸿门宴 听课记录

《鸿门宴》听课记录 执教人: 记录人: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 2.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 点评: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记传性文体的典范,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在翻译过程中教师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 二、分析人物 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 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 点评: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点。教师的问题设计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 三、刻画方法 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学生自己很快归纳出来。

点评:此处过渡自然顺畅,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四、课堂延伸 教师引用列宁的比喻——有时历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大串房间中的一间,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点评:教师引用的比喻形象,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五、作业布置 1.联系情节背诵第三、四段;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鸿门宴”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总评: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本文教学应采用三种方法,即:目标导学、自主合作、迁移创新。而本堂课中这三种方法在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但并得到完全的体现。 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师要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堂课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鸿门宴教案说课

《鸿门宴》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鸿门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课。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课文安排在单元的尾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使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在读懂的基层上更深一步的理解,使学生文言文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司马迁和《史记》,学习文言文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 多义词,了解文言文句式。 2、技能目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初步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起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确定依据 《教学大纲》规定,高一阶段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而近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也明确指出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初步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而这正是当前的高中生所缺乏的,因此,我设想是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先明确项羽在鸿门宴上性格特点,然后结合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刘邦对人才的阐述、项羽本人的感慨,以及后人对项羽的认识,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项羽的看法,写成短文。 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具使用多媒体。 二、说学情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习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

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换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因此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突破本课时的难点,我将灵活运用诵读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逐步引导,层层深入,尽可能多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主体者”的身份。 2、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具有主动性,所以在课堂上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创造性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多的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锻炼胆量。课后及时复习,回忆课堂知识点,巩固所学要点。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用时3-5分钟):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设计的导语是: (放一段《鸿门宴》的片段)1949年,解放战争到了最后的决战关头,4 月26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得到这个胜利的消息,毛泽东同志乘兴挥毫,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号召全军将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鸿门宴》,看看西楚霸王项羽是如何沽名钓誉,并由此走上失败之路的。 2、讲解(用时20-25分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此部分我设计为: 首先,简单介绍《史记》这部记传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鸿门宴》的故事背景。只有了解了文章的创作背景才能真正的了解

《鸿门宴》教学实录完美版

《鸿门宴》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大家好!让我们一同先来读两首诗,好吗? 生(学生显得很兴奋):好的! (PPT: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师:那我们一起来连读两遍。 (学生齐读诗歌两遍。) 师:很好,第二遍明显比第一遍要好,充满了情感,说明大家已经体会到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那么通过这两首诗,你们读到了些什么呢? 生:项羽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英雄,可是“时不利”、“骓不逝”,最终“奈若何” 无可奈何的结局。 生:两首诗中都使用到了“兮”字,可能是一种诗歌的形式要求吧。 生:刘邦功成名就,荣归故里。 师:说的真好,“兮”字是“楚辞体”诗歌所特有的标志,等我们学习了必修三屈原的《离骚》之后,大家就会有所了解的。伟大的英雄最终没有成功的确是一种历史的遗憾,那么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项羽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吗?那好吧,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鸿门宴》中,一探究竟吧。 (PPT出示课题及作者:《鸿门宴》司马迁) 师:什么是“鸿门宴”呢? 生:在鸿门开的一场宴会。 师:好的,既然是一场宴会,那么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它分为几个部分? 生:三个部分,宴会前的准备——宴会中的情况——宴会后的结果。 师:非常好,我们就按照他的思路来,把文章也分为三个部分去学习。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的第一部分:宴会前——幕后活动。 师: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大体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学习。 (PPT:一、解字词,完成积累; 二、品文意,理解形象; 三、析手法,鉴赏评价; 四、积材料,提升写作。) 师: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思路来一起学习吧,我们先来读文章的第一、二段。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朗读方式,个人读,齐读还是其他方式? 生:先齐读,然后再让读得好的同学再读一遍。 师:好的,那我们就一起来读。 (师生齐读文章的第一、二段,再由班里两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各读一段。) (PPT:读准并积累这些字音

鸿门宴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鸿门宴》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并作出合理评价 教学重点:项羽、刘邦形象的探讨、总结 教学难点: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之同情,树立正确的英雄史观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前人对项羽、刘邦的评价资料 教学过程 致欢迎词:大家热烈鼓掌欢迎各位老师来到我们班听课。 一、导语设计 经过前节课的情节梳理,我们知道《鸿门宴》故事一波三折、跌宕生姿,引人入胜。当然,鸿门宴也像道人物画廊展示了那些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评里面最为主要的两个人物:刘邦和项羽。 二、文本观照:剖析性格 上节课布置大家思考《鸿门宴》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下面有没有同学主动起来,给大家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项羽或是刘邦。 若学生无法下手,则提供以下分析思路。

要立体全面的去认识历史人物,仅仅靠一篇《鸿门宴》就显得较缺乏,下面补充几则材料,帮助大家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 三、材料提供、写作展示 关于项羽的资料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项羽本纪》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解说: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缺乏忍辱负重的胸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咏项羽》解说:活着的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是一种“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豪气赞美与欣赏之情。 (1)关于刘邦的资料 月余,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 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高祖本纪》 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苏辙 刘邦是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毛泽东解说:后世对刘邦的评价较高,但他性格上也有一些缺陷,刻薄寡恩,诛杀功臣,且手段较为残忍,毫无仁爱之心。 教师引导:结合课文《鸿门宴》你所感受到的二人形象,项羽和刘邦哪一个是你心目中的英雄请以《我心目中的英雄——楚霸王(汉王)》为题,写150左右短文。给大家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每组最少推荐两名同学上来展示。请组长

鸿门宴教案第二段

《鸿门宴》(第二段) 司马迁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能较为顺畅翻译课文。 2、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3、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和戏剧化的人物语言。 4、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掌握特殊句式 2、重点分析刘邦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曾经说过“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从这段话不难看出,他对刘邦的评价极其之高,我们也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而在两千多年前的霸上,此时的刘邦还未建立汉朝,他刚刚立下了称王的大志,并为了实现这个志向做了一个行动,便面临着危险,是什么?(项羽得知他想称王,正准备攻打他)此时的刘邦要怎么度过这场危机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鸿门宴》第二段寻找答案。 二、字词讲解

张良。张良是时从(跟从)沛公,项伯乃夜(名作状,连夜)驰之(到)沛公军 臣为(替)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形作名,危急的事),亡(逃走)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 良乃(于是,就)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替,给)大王为(献、出)此计者?"曰:"鲰(浅陋,卑微)生说我曰:'距(通“拒”,把守)关,毋内(通“纳”,接纳)诸侯,秦地可尽王(名作动,称王,统治)也。'故听之。"良曰:"料(估计)大王士卒足以当(对等,比得上)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本来)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背叛)项王也。"沛公曰:"君安(疑问副词,怎么)与项伯有故(交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交往),项伯杀人,臣活(使动用法,使······活)之;今事有急,故幸(幸而,幸亏)来告良。"沛公曰:"孰与(跟······比) 作状,像对待兄长一样)事之。"张良出,要(通“邀”,邀请)项伯。项伯即入 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曰:"吾入关,秋毫(细小的东西)不敢有所近(接 诺。"于是项伯复夜(名作状,连夜)去,至军(军营)中,具以(把)沛公言报项王,因(趁机)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趁着)善遇(对待)之。"项王许诺。 三、问题解决 1、项伯为何夜访张良? 明确:张良在秦朝时,对他有救命之恩。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想要带张良逃

《项羽之死》教学反思

《项羽之死》教学反思 海南华侨中学语文组唐雯 一、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项羽之死》记述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传写这一幕时,司马迁满怀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象,丰富、发展了项羽的性格,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其艺术特色历来为人称道,因而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抓的“点”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只抓住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分析鉴赏项羽的性格特征。所有教学步骤的安排及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个重点进行的。包括分析课文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最终都是为了揭示人物的性格,剖析人物的思想。文中凸显人物性格比较直观的的文字由学生自己分析,而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些细节易于被学生忽视,我就设计成问题让学生讨论,同时提供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把握好学生思维的走向。最终,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资料的分析认识到项羽这个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立体的而不是扁平的、多层次的而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 二、前后勾连,温故知新 高一上学期时,在教材“必修1”的第二单元,学生学习过一篇同样是选自《项羽本纪》的课文——《鸿门宴》,初步认识了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在一般学生的脑海中,以上就是项羽的性格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的开始,我先带领学生回顾《鸿门宴》中的项羽形象,其目的是温故知新,将新旧知识前后勾连,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项羽之死》中,项羽的有些性格我们可以在《鸿门宴》中找到一些影子,如在“东城快战”那一段,无论是在战争的进程中他的表现,还是在战**完毕他向部下发问,项羽都显得有些自负逞强,这和《鸿门宴》中的他那种刚愎自用的性格其实是一致的。而项羽的多情善感、纯朴真挚、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等性格特点,只有在《项羽之死》中才充分表现。所以,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设计应该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当然,由于一堂课时间较紧,前后勾连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如《鸿门宴》是一场写多人,写项羽的同时,还写了机智善变的刘邦、多谋善断的张良、简单糊涂的项伯、老谋深算的范增、果敢忠勇的樊哙,作者有意识地使用对比的手法塑造项羽的形象;《项羽之死》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人,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其性格特征。

鸿门宴优秀详细教案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邦两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朗读课文,重点字词正音,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听说过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的原话是什么、出自哪里大家知道么?对,就是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公元前206年,在新丰鸿门(今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这也是项羽和邦之间的一次攸关宏图伟业以及性命的宴会,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鸿门宴》。 (2)明确学习任务: ①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②疏通文意 ③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文言知识 ④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⑤人物形象分析 (3)作者简介 《鸿门宴》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称“太史令”。著有《史记》,后人又称《太史公书》。《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因其中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所以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学案例1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学案例 ——鸿门宴席的特定场景 商南县高级中学田培树案例课题:《鸿门宴》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语文必修三专题四第二单元仔细理会中节选于《史记》的《项羽本纪》里的《鸿门宴》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专题强调阅读文言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汲取古代的经典智慧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在本专题的基础上,本单元强调“仔细理会”即要求学生从品读经典语言入手把握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和戏剧性的场面。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以宴席为心灵的窗口一窥不同人物的性格、风貌,一窥宴席世界中的风云变幻,体验其情节的一波三折以及带给读者的惊心动魄感,同时思考和探索这样一个问题:鸿门宴席上的斗智斗勇实乃楚汉长达四年斗争的一个浓缩的精华版,人物各自形势强弱和命运跌宕的变化于此已见端倪,甚乃转折。 设计理念: 本节课字词的理解较易掌握,故重难点放在对人物形象和曲折、冲突的情节和戏剧性的场面的把握上,让学生仔细阅读细节化的言行神态的描写,设置开放性、创新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参与讨论,让师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每一个人的呼吸,感受腾腾如海的杀气,感受义薄云天的豪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请”“因”“为”“王”“无以”“细说”等虚实词的含义把握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并理解其人物形象 理解情节的一波三折、此起彼伏和宴席上斗智斗勇的紧张、冲突的戏剧性场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再三品读个性化的语言把握司马迁通过细节化的史笔来刻画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场惊心动魄的宴席上你是怎么理解曾经不可一世的楚霸王最终却落得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以及从这次宴会上和每一个人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来以史为鉴。 教学重点:1、把握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2、新课教学 (1)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

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 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 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 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 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 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 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 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 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鸿门宴公开课教案设计 精华

《鸿门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项羽历史人物形象。 2、学习借鉴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提要勾玄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作家作品。 2、放录音或范读课文,准确认读,扫清语言障碍。 3、诵读课文,能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欣赏两首关于主人公的诗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一):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

鸿门宴网络课堂教学案例

《鸿门宴》网络课堂教学案例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 本课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他精彩的笔墨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生动形象,使其成为历代相传的典型人物。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协作,深入研究探讨《鸿门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结合文本分析探讨《鸿门宴》的艺术特色,并拓展至《史记》的文学价值。 (3)拓展文本,通过资料查找,知文论人,探究司马迁的精神风貌。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从各个方面由表及里地探索讨论《鸿门宴》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真正做到互动,以探究、交流的

方式来达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3.学法指导 (1)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相关容,搜索自己需要的容。 (2)借助网络互动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文本。 (3)深入研读文本,利用网络论坛,探究教学重点。 (4)拓展课堂,结合课文进行多元化研究性学习。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平日思维较活跃,课堂表现较积极,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也不错。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但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和一群刚进入高中课堂的学生,这种上课方式对双方都是陌生的,都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适应。 三、教学构思和过程 1.教学构思 将教学的方式定于探究和拓展两点。基于每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的不同,以及对文本阅读的次数、理解程度的不同,设置了3个鉴赏切入点,分别是“人物形象”、“艺术品位”和“知文论人”。以设疑、讨论、探究、发表

为学习主线,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激发动机为先导,遵从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投票表决、论坛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选择一个切入点进行品读和探究,并倡导相互间的探讨和协作,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深入探究文本。最后,以班级口头交流的方式,评论精彩的回帖,交流个性化的观点。 2.教学过程 (1)导入 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项羽因而成为为后人所景仰的人物。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扬了他的人格魅力。 鸿门宴是项羽和邦在灭之后长达5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走入这悲剧英雄的世界。

《项羽之死》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项羽之死》课堂实录及教案反思 华师一附中郑志雄 时间:年月日 地点:华师一附中高一()班 师:(课前播放歌手屠洪刚演唱的歌曲《霸王别姬》)伴随着一曲熟悉的《霸王别姬》,让我们飞越千年,回到楚汉相争的古战场,去看看一代杰出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项羽。其实,我们对项羽并不陌生,高一上学期时,我们学过同样选自《项羽本纪》的另外一篇课文《鸿门宴》,从中我们见识了太史公司马迁笔下系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张良,有老谋深算的范增,有大智大勇的樊哙,有头脑简单的项伯,有机智善变的刘邦,但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当属宴会的主人项羽。项羽这个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初步印象? 生:(纷纷回答) 师:(板书: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优柔寡断)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项羽全部的性格特点呢? 生:可能不是。 师:当然不是,我们今天一起来看课文《项羽之死》,进一步了解项羽的为人,进一步熟悉这个著名的人物形象。 课前我布置了两道预习题,一是同学们结合页下注解,查工具书,掌握课文的重点字词、文言句式,二是用四个字概括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故事情节。现在我来检查第二题,哪些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概括结果? 生:第一段、霸王别姬;第二段、受骗被困;第三段、东城决战;第四段、乌江自刎。 生:第一段、四面楚歌;第二段、田父欺骗;第三段、东城快战;第四段、乌江自刎。 师:很好,对课文的内容把握得十分到位,概括得十分精准。我也试着概括了课文:第一段、垓下被围;第二段、大泽被困;第三段、东城快战;第四段、乌江自刎。(多媒体展示)大家看看老师的概括和你们自己的概括有什么细微区别? 生:虽然都是四个字,但老师使用的四字短语结构完全一致。 师:是的,我们刚刚学完诗歌单元,见识了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的炼字炼句艺术,受其启发,我在概括各段时均采用“地点行为”的短语模式,所以使用的四个短语显得更加整饬。同学们今后在拟作文标题或概括语段时可以试着这么去做,追求语言文字的结构整齐之美,

传统名篇鸿门宴教学案例

传统名篇《鸿门宴》教学案例 (一)教学思路 在古代的史传文学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要数《史记》;在《史记》中,最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是《项羽本纪》;而在《项羽本纪》中,最能体现项羽的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因此,教学《鸿门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的教学思路是从语言到人物、从整体到局部、从课内到课外,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和值得思辩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从而把握情节起落,感受人物形象,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思辩能力。 从语言到人物:本文编排在高中第一册,它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落差。因此,拟安排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和熟悉课文语言: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去钻研课文,理解其中的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语活用和特殊句式;然后,利用连环图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重要场景写说明文字,进行“语言转换”训练,进一步理解语言,把握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项羽和X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局部:《鸿门宴》是节选文字,但它始于曹无伤告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片断。在疏通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情节结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然后抓住“宴中”这一部分,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具体、深入地剖析“三起三落”的情节安排。这样,既有“面”上的鸟瞰,也有“点”上的响锣重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辩的能力。

从课内到课外:“鸿门宴”只是“项羽现象”或者说“项羽文化”中的一个点,我们的教学应该由这个“点”辐射开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他们的文化底蕴。理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把握情节结构,感受人物性格,可以说都是课内功夫。为了使课文教学富有深度和广度,拟安排两个环节加以拓展。1.讨论: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X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此你怎么看?2.组织大家交流、评析课前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诗文。 (二)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综合运用点拨法、自读法和讨论法,拟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适当介绍历史背景以导入新课。在自读的基础上加以点拨,疏通文句。将读文与读画以及根据画面写说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重点场景的理解。 教学要点: 1.结合注释,利用古汉语词典,理解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①古今异义:“盗”、“非常”等。 ②通假现象:具―俱;距―拒;内―纳;要―腰;蚤―早。 ③词类活用:“活”、“王”、“兄”、“籍(吏民)”等。 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毋从俱死;为之奈何;孰与君少长;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客何为者。 2.阅读课文的重点场景和相关的连环图画,用自己的语言给图画配说明文字。 第二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