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型政府理论与实践

论发展型政府理论与实践
论发展型政府理论与实践

论发展型政府理论

与实践

于宏源Ξ

(香港岭南大学政治与社会学系,香港 屯门)

摘 要:通过政府安排和参与的一系列市场和非市场制度建设,发展型政府以加强自身能力

建设来引领本国经济发展,增加其政府的合法性。发展型政府一般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使得

其在国内和国际资源控制和竞争中具有更多的支配能力。精英大众范式政策制定模式普遍

存在于发展型政府中,并影响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发展型政府;;政府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F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2506(2004)0620012205

在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要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网络是不

可想象的。个人福利不仅依靠私人部门的市场交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

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诸如法律制度、教育、经济基础等。尽管当今的经济学

家普遍认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需要政府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干预,但

是在政府对经济何时干预、为何干预、如何干预、干预多少等问题上,经济学家们

往往莫衷一是、各执一词。

纵观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对政府的经济角色的争论一直主导着政府与经济发展的研究。1990年代以后,强调良治的发展型政府论者(the developmental

state)强调政府在经济成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用。虽然发展型政府理

论随着1990年代东亚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1][2]的兴衰而起伏,但这一理论范

式在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它所强调的“政府有效干预经

济的模式”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都产生过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次大战后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政府为中心的发展型政府的兴起,它挑战了既有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国家尽量不要干预市场的观点。东亚各国

政府经常把经济高增长放在首位,如他们比较关注人均G DP的增长以及关注市

场的比较优势[3]。东亚的发展型政府也把经济管理的绩效作为其政权合法性的

来源。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的香港等都以良治而闻名。这些发展型政府将经

济发展作为国家政策制定的重中之重,并且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经济发展

目标的实现。这些经济措施包括:制定新的法律制度,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政府

和人民沟通网络,抓住国内外的贸易和投资机遇等。

本文在把握有关发展型政府理论的脉络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发展型政府理论中的几个内涵:政府角色、政府自主性、政府与市场关系、经济治

理的逻辑、公共政策制定的政治涵义等。

一、发展型政府和掠取型政府

发展型政府指的是政府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完成和支持相关的发展目

收稿日期:2004208228作者简介:于宏源(1974-),男,山东烟台人,香港岭南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研究员。

21

标的实现[4]。发展型国家理论主要解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东亚国家在二战后快速成长,被认为与其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有关,而解释此种现象的学派被称作发展型国家理论。这些发展型国家将经济发展放在国家日程中的首要位置,并且注重人均G DP的增长和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差默斯(Chalmters Johns on)研究日本政府产业政策,并成为发展型国家论学派开山始祖[5]。其后阿莫斯但(Alice Amsden)研究南韩政府主导工业发展历程,并促使此观点成为解释东亚国家快速工业化之主流观点[6]。而W oo2Cummings在1999年编写的《发展型政府》一书则标志着发展型政府理论体系的成熟。发展型政府的内涵包括意识形态上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发展型政府中,发展主义———即保持国家持续经济增长———成为政府的意识形态,而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对政府的合法性也至为重要。发展型政府结构因素表现在国内的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与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7]。

一般来讲,发展型政府的目标主要是经济发展[4]和干预现代化进程①。就本质而言,发展型政府是一种遵从市场的模式,国家的计划与干预在于扩大市场,以降低市场风险。政府的主要动机是经济增长和干涉工业化事务,政府主要通过利率、税收、工资水平以及工业机构来规范私有化因素[4]。发展型政府具有四个特点:由精英构成的政府官僚体系;政府体系的高效率运作;政府干涉与市场经济模式的完美结合;政府授权的非政治经营组织(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组和日本的MITI)[4](16)。

罗伯特?韦德(Wade R obert)认为东亚发展型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有两个:一是使国家官僚制订的决策不受民间社会与立法部门的干扰;一是国家创造赢家而不是选择赢家,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也注重长期效益,即不只注重当前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寻求成长与技术改进,以经济手段来改变国家的比较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国家经由这个过程创造资本的积累,使得经济成长,如此保持政权的稳定性[8]。

在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最需要警惕的是掠取型政府(Predatory states),这种政府通常没有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而且它的行政也是混

乱没有效率的。掠取型政府的国家权力由一小部分权力精英掌控,这些人利用国家的资源为自己服务。美国伊文思(Peter Evens)把非洲国家扎伊尔等作为这类国家的典型,根据他的观点,这类国家只知道榨取国家资源却很少回报社会和经济发展。哈吉德(Stephan Haggard)也认为在权力较为集中的国家这类现象比较多见。掠取型政府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的目的是一方面提供最少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利用手中的国家工具剥削榨取其它阶层、利益集团的利益。第二,这类政府通常缺少民主机制来制衡行政部门的权力以及遏制腐败。公民社会的发展受到压制。第三,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扭曲成为简单的纳税和压制关系。第四,这类政府不愿意为广大民众提供长期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其政府失效的现象极为严重[9]。例如, 1998年的印尼政府的特点是:用人唯亲、贪污腐败、种族主义、政府管理不善。其前总统苏哈托曾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位居第4,资产达160亿美元。另据资料显示,苏哈托家族的资产总值曾经一度膨胀到40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苏哈托家族的钱从何而来?司法部门虽然指控他腐败,但人们发现,他很少把国库收入直接据为己有,其敛财的诀窍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政治权力,扶植子女和亲友构筑商业帝国,从中获取暴利。

二、发展型政府的制度建设

一个国家为什么会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制度建设[10]。制度与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为体(政府和个人等)的动机、行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讲,市场经济运行依靠一系列由政府安排和参与的非市场制度,这些制度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转、稳定以及有合法性。当这些制度被看成为市场经济一部分的时候,传统的两分法如“政府与市场”、

“自由放任与政府干涉”变得失去意义。这些补充性要素使整个系统变得可持续。

任何良好运作的市场经济都是“政府与市场”、“自由放任与政府干涉”的混合体。罗德瑞克(R o2 drik)认为发展型政府建立和参与了五种支持市场发展的制度:(1)产权制度,建立和保障稳定的财产权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起点。企业不愿意投资和创

①政府可以通过金融信贷、税收、工资和工业组织来控制或者规划产业结构。

31

新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生产和开发的价值无法被其充分控制。(2)管理制度,用以解决市场失效问题,如市场中造假和垄断行为、过高且阻碍技术转让的交易成本、导致道德灾难和负面选择的信息不完全等。(3)宏观经济稳定制度,通过中央银行的运作,这些制度用来维护货币和利率的稳定。(4)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失业救济、公共住房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修正。在全球市场中技术发展很快,这对工人的工资和职位构成了威胁。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提升社会稳定和向心力来增加市场经济的权威。(5)冲突管理制度,由于收入和种族的问题,许多社会都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这些分化妨碍了社会合作,也不利于开展互利合作项目。冲突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法治、高效的司法、政治制度的代表、自由选举、独立的工会和贸易联盟、弱势群体的制度化代表等[11]。

三、发展型政府的自主性

根据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理论(Pro2capitalist state perspective),资产阶级政府的组成特征是自主性,它代表了整个企业家阶级长期的政治利益。该理论学者还强调政府和资本家阶级有着紧密的联系[12]。在中心外围学说理论中,政府的自主性受到资产阶级制约,同时也被嵌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受其控制[13]。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边缘国家,其政府的自主性最低,许多政策不得不被迫适应外国资本家、跨国公司(背后有中心国家的支持)和本国资产阶级。

发展型政府相对来说自主性比较高。从政治角度考虑,这些东亚发展型国家几乎都经历了战后去殖民化进程,其执政党将经济作为维护其政治认受性的重要手段。这些国家因为其政策的开创性和灵活性而广受赞扬。政府积极干涉市场,并通过资源分配和使用各种政策工具来指导、管理和协调私有化因素,调动国内资源来优化发展。

国家的自主性对于这些发展型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理性、有能力而且目标一致的政府精英确保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成功。发展型国家可以相对避免某些团体的寻租活动。政府通常将某些决策权力下放给非政治团体或立法组织。这样的安排可以减缓社会对政府的直接压力同时可以国家利益的名义赋予其更多的政策认受性。这些由专业人

士组成的立法团体和政府官僚只是充当技术官僚的角色。在这种政治体系下政府的相对自主性也较高。

差默斯?约翰逊(Chalmers Johns on)肯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角色这个前提下,认为国家自主性和优秀文官正确的导引政策成为发展型政府的基本要点。发展型政府清楚地强调了观察经济发展时不可以忽视国家的重要角色,但又过于乐观地相信国家官僚决策的能力,以致认为国家可以引导市场的发展,但在真实的世界中,市场是由人所组成,他在运作时会失灵,政府也是人组成的,何以保证国家的干预就不会失灵?所以发展国家论观点也逐渐修正,更加重视市场机制及强调国家与企业间联系管道的重要性[14]。

尽管发展型政府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利益集团或者院外游说集团仍然可以想办法影响政府的决策。他们通常和官僚体系保持紧密的联系,为政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用以支持政府经济发展目标。这些利益集团经常被邀请作立法团体的顾问,或者成为行政决策建议委员会的成员。香港政府曾经设立了工业银行顾问委员会,其成员的构成以金融界人士居多,因此这个委员会经常能够影响香港政府的决策,并使政府做出有利于大银行家利益的决定。

四、发展型政府的经济治理

发展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使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立国”的经济优先主义,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迟发展效应”的存在,所以,东亚国家在现代化的一开始就特别重视国家的职能,将所谓“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软硬适度、富于弹性的经济发展体制。通过政府的调控,东亚地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5]。

对于发展型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依赖度越高,对政府的角色要求越高。在全球经济中,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是竞争优势。较高的国际贸易份额会增加一国对外部风险的防范能力。对于发展型国家来说越依赖国际贸易,对政府的角色要求越高。这些国家大量的公有产业因素和储备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更多的筹码。国际经济要求一个积极有

41

力量的政府来保证其国内各个产业部门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东亚各国对经济的管理各有特色,而经济自由化的程度也有所区别。香港政府采取积极不干预的方针[16],基本上不干预市场的运行,只对少数有重要经济意义的行业进行控制,如地产业是香港最大的产业,政府通过控制土地的批出,间接地影响市场的运作和控制地产价格,从而控制和扶持了地产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对外资进入的限制较少,从而吸引了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与国营大企业一起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力量。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经济自由化进程则相对较慢,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两者的干预程度不一:台湾比较强调经济中竞争和市场经济的作用,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更多地是有选择性的;韩国则不同,对市场有较多的控制,而且强制性较大。

五、发展型政府的政策制定

发展型政府主要采用精英/大众范式(The elite/mass m odel)政策制定模式,该模式肯定了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精英的能力,并认为尽管受到情感和信息不充分等环境条件的限制,这些精英大致是可以支配和管理大众的。一项政策可以自上而下地从统治精英传递到普通民众。权力的有无成为社会阶层的划分依据。这些统治精英拥有共同的、与大众相区别的价值观念,同时公共政策反映了这些精英的价值观念并为他们的统治服务[17]。1997年以前,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实行的是以行政机关为主导的行政决策制度,在这种体制下,立法议会是协助政府吸纳民间政治力量的机制。立法议会作为港督施政的咨询性组织,被委任的议员一般是各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以其专业知识向港督提供意见,协助港督掌握本地社会脉搏,有效推出政策。由于顾及自身的政治前途,一般较少采取与政府相背的立场。通过他们在立法程序中的参与,政府能有效吸收其政治参与诉求方面的“动能”,减少社会中潜在的政治不稳定因素。金耀基称此为“行政吸纳政治”(Administrative Ads orption of P olitics)的政治体制。这也正是香港特点的精英统治[18]。

根据诺斯悖论,“政府的存在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政府又是人为的经济衰退的根源”[19]。在总结发展型政府的经济角色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来总结发展型政府的作用。

首先,发展型政府的政治目标是建立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好政府”。这个“好政府”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持社会稳定。为此,它强调绝对的权威。权威主义政府没有任期的限制以及对选民的过分依赖,可以不顾选民的近期利益而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因此,它更能实行自由的经济政策,而不被可能会限制经济增长的再分配压力所困扰。进而,由于权威主义政府处于更有利的位置行使权力,压制住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因此它更可能实行连续一贯和不受干扰的政策。

但是发展型政府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会带来高效的经济增长,又会引发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的大量腐败现象[4](19-22)。政府对经济强有力的干预和调节,对市场体系尚未建立、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在生产力发展的现阶段,政府的作用不可能取代市场,相反,它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并积极去实现在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方面的任务。特别是当经济向纵深发展时,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作相应的转变,既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又不放松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职能。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1981年的总统就职典礼中,有一句名言,“In this present crisis, g overnment is not the s olution to our problem;g overn2 ment is the problem。(在这存亡之秋,政府并不能解决我们面对的难题,因为政府本身就是目前困局的始作俑者)”。这段话,言简意赅地勾勒出当时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点所在,即以市场为主轴振兴经济,并大力改造政府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

综上所述,一个有效的发展型政府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首先要提高政府自身的效率和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率,也要提高和改进政府的能力和加强政府制度建设。其次,要清楚政府也是一个有缺陷的机构。政府干预市场的含义也就是用一种不完善的制度(政府)来优化另外一种不完善的制度(市场)。第三,在自由放任或是政府干预政策进行取舍时,应该把国家发展的、社会结构的、人类发展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参考文献:

[1]吴德荣.国家、市场、还是经济管制[J].香港社会科学学

报,1993,(1):1762200.

51

[2]吴德荣.经济干预与不干预[J].香港社会科学学报,

1998,(12):1217.

[3]Chung2in M oon,Rashemi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4626825.html,w orks,P olitics and Insti2

tutions[A].S teve Chan,Cal Clark Danny Lam eds.Bey ond the Developmental S tate[C].New Y ork:Palgrave Macmillan,1998, 9224.

[4]Meredith W oo2Cumings.The Developmental S tate,C ornell S tud2

ies in P olitical Economy[M].C onell University,1999.1210. [5]Chalmers Johns on.MITI and Japanese M iracle:The G rowth of

Industrial P olicy,192521975[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2 fornia Press,1982.

[6]Alice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4626825.html,’s Next G iant:S outh K orea and Late In2

dustrialization[M].New Y ork: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7]Manuell Castells.F our Asian T igers with a Drag on Head:A

C om 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 tate,Economy and S ociety in the

Asian Pacific Rim[A].Richard Henders on,Jeffery Applebaum eds.S tat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sian Pacific Rim[C].Lon2 don:Sage Publications.55.

[8]罗伯特?韦德.驾驭市场:经济理论和东亚工业化中政府

的作用[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

[9]S tephen Haggard,R obert K au fman.The P olitics of Economic

Adjustment[A].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Peter Evans,Embedded Autonomy:S tates and Industrial T rans2 formation[C].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0]王跃生.新制度主义[M].台北:扬智文化出版,2001,

1202121.

[11]Dani R odrik.Institutions for High2quality G rowth:What they

are and H ow to Acquire Them,paper delivery at the I MF C on2 ference on Second G eneration Reforms[E B/O L].http:// w w w.im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4626825.html,.14October1999,I MF.

[12]Nicos P oulantzas.The Problem of the Capitalist S tate[J].

New Left Review,1969,(58):67278.

[13]Peter Evans.Dependent Development:The Alliance of Multina2

tional,S tate,and Local Capital in Brazil[M].Princeton Uni2 versity Press,1979,44250.

[14]Chalmters Johns on.P 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 for2

mance:The G overnment2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Japan,S outh K orea,and T aiwan[A].Frederic Dey o ed.The P olitical Econo2 my of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C].I thaca and London:

C 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72289.

[15]李晓.东亚模式评析[J].经济学动态,1996,(8):63265.

[16]赵长茂.积极不干预:香港政府的经济管理哲学及其实

践[J].改革与理论,1997,(8):50254.

[17]Wright M ills.The P ower E lite[M].New Y ork:Ox ford Univer2

sity Press,1956.

[18]刘兆佳.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设想与现实[A].香港21

世纪蓝图[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123. [19]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

海三联书店,1991.20.

(责任编辑 一凡)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G overnmental State

YU Hong2yuan

(H ongkong Lingna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Science of P olitics and S ociety,H ongkong)

Abstract:Through a series of market and non2market institution building and g overnmental arrangement,the developmental state leads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als o increases its legitimacy in the mean time.The developmental state enjoys a very high autonomy which im proves its capacity in the control and com peti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 ources.The elite/mass m odel exists in the deci2 sion maki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al state and in fluences its state2s ociety relation.

K ey w ords:the developmental state;state and market;state autonomy

61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doc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写作提纲 绪论: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和关系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 本论: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 (二)依法行政 (三)注重服务 (四)政务公开 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 (一)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 (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三)电子政务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 (四)电子政务促进公务员管理理念的更新 结论:

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 (一)转变传统行政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三)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政府责任与监量机制 (四)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积极消除数字鸿沟 (五)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法律制度 (六)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内容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电子政 务是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有效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曲须厘清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明确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认清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转变传统行政观念,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或者说,服务型政府是以表达和体现公众意志为根本,以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诚信守责为基本施政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为目的,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政府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为公民、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为宗旨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特质设备与技术支撑,它使政府由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成为必然。因此,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驱动力。在2008年7月召开的“数字长江万里行”武汉论坛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指出:“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转型.这一转型反过来促进了电子政务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的重点发展。电

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世纪之交的新浪潮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二.公共治理实践的展开:民主管理的新愿景 三.公共治理范式的传播:中国公共管理的新世纪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一)公共管理的崭新范式:公共治理理论的勃兴 1.从20世纪的公共行政新浪潮到21世纪的公共治理新浪潮 (1)1887年W·威尔逊发表《行政研究》,开始了20世纪工业化国家的公共行政新浪潮。其结果,通过“政治和行政二分”,一方面,针对立法权偏重的“国会政府”格局,健全了以总统制和文官制为基础的现代行政体制;另一方面,在学术上也让现代行政学研究从政治学中脱颖而出,成为20世纪的一门显学。 (2)1989年世界银行发布“治理危机”报告,开始了21世纪全球性的公共治理新浪潮。其现状,Google英文检索:governance达385,000,000条;百度中文检索:治理有12,700,000条(06/3/5)。表现出全球性的治理热潮和中文世界治理的兴起。 2.从“单一统治”到“多元共治”:治理的内涵的根本性改变 (1)西文世界governance的简要考察 governance源于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操舵”,意指控制、操纵、统治,分别以governance 指与其相应的方式,以government指与其相应的机构。 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下,统治的主体是单一的、排他的,统治的方式是集中的、垄断的。虽然现代政治实现了竞争性和多元化的民主制度建设,但是现代政府管理依然遵循陈旧的单一、集权和垄断的方式。 美国学者V.Ostrom从1960年代起,批判了单中心、集权化的官僚行政管理,并以复合共和制为基础,论证了多中心治理的新模式。1990年代,这种多元共治的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导致遍及世界的从公司、社区、城市、区域到全球的治理浪潮。Governance的内涵就此发生了从“单一统治”到“多元共治”的根本转变。 (2)中文世界“治理”的简要考察 上古汉语一般为单音节词,把治和理分别使用。治,用作统治、整治、秩序化、安定之义。中古后,双音节词渐兴,治与理合用为治理,意即通过统治和管理使社会秩序化而安定。如张居正《答耿楚侗书》:“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可见,中文“治理”和西文governance 的传统含义大致相同。 2000年俞可平等介绍和研究治理问题,“治理”的词义才发生从政府“单一统治”而转向社会“共同治理”的变化。 (3)治道、管制、管治、治理,还是共治:关于governance汉语译名的讨论 目前,governance的中文对译情况有些混乱,前后有“治道”、“管制”、“管治”和“治理”等几种译名。 较早有刘军宁、毛寿龙的“治道”之译,这个对译与governance偏于方法的字面意义相合,但除了在有形上传统的政治学界有人使用外,未能在应用主导的行政学界得到推广。 同期有城市规划管理学界受港台同行的影响,对governance使用“管制”的中译。但“管制”一词在大陆被用作仅比“专政”轻一级的严酷监管之义,与governance的新义截然相反,造成极大的误会。后来又将“管制”调整为“管治”。 governance最普泛使用的对译是“治理”,但由于“治理”往往与政府单方面管理相混,比如常见的“政府治理”就是如此,我们认为“治理”的对译不能从这种含混中区隔出

(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外向型经济发展 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益 (宁波案例分析)20110526 30多年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一直处发展和转型中,这无疑也带来了政府服务的不断转变和提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博鳌论坛上指出的,我们应该紧跟世界发展总趋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这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工作方法。 区域协同发展中特定区域(四个区域东、中、西、东北)发展的引领性作用(四大引擎)。这“四大引擎”过去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作用:东北-新中国的长子;西北-大三线的力量;中部-改革的引领着;东部-开放的率先。 (一)分田包干。 (二)出门打工。 (三)返乡创业。 安徽不仅有小岗村为我国改革开放起到了率先和引领作用,同时在新的发展时期,起到“链接东西”,推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 今天,东西南北中进入均衡发展的时期。 一.宁波外向型经济的汇报。

宁波2010经济数据。 全市生产总512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8162元。 港口货物吞吐量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00.4万标箱。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67.5亿元。 自营进出口总额829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4.5亿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1.7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530.9亿元。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166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61元。 (一)外向型经济数据。 1.外资情况。 2.外贸情况。 3.外经情况。 4.开发区情况。 1、外资情况

单位:亿美元 2、外贸情况

第六讲-洛克《政府论》(下)主要内容的讲课提纲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法学经典著作选读》 第六讲洛克《政府论》(下)主要内容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王立峰 一、洛克的生平与著作 约翰?洛克(John Locke)生于1632年,卒于1704年,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也是一位神学家、医生、经济学家,是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驱,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 洛克的主要著作是《论宽容书信》、《政府论二篇》和《人类理解论》,对人类贡献最大,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政府论》。 二、《政府论》(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本章旨在交待问题的由来及其研究意义。 洛克开篇扼要地交待了《政府论》上篇的研究结论,即君权神授理论已经被证明是荒诞的。 洛克在对政治权力与其它诸如父亲对子女、主人对仆人等社会权力进行区别的前提下,对政治权力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他说:“政治权力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分的权利,以及使用共同体的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害的权利;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公众福利。”1 第二章论自然状态 本章主要阐述:自然状态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是一种平等的状态,是有规则可循的状态。但是,自然状态是有缺陷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的生命、自由、健康、财产权利实际上得不到保障。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但是,洛克进一步指出,这种生命、自由、健康和财产的不可侵犯性并不是绝对的。 第三章论战争状态

试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试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作者:吴晓曦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7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已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的角色,其最终目的就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构建服务型政府极为重要,对此,笔者就如何构建服务型政府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构建服务型政府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革目标是: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2008年政府工作 报告》以“改革总的原则和要求”的表述对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革目标予以了细化和完善:坚持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坚持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 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将改革的任务和路径具体概括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四大方面。对此,笔者就如何创建服务型政府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征 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 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具有如下特征: 1.服务性政府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在我国,这个核心竞争力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就是社会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竞争力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相一致的, 是我们构筑国家“软实力”的基本要素。一个服务型政府,首要的特征就是张扬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实现社会平等、政治民主和以人为本的“制度化形态”,并在社会实践和改革过程中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离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宪法原则和党的执政理念谈服务型政府,这个服务型 政府就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服务性政府是一个民主和负责的政府。也即是一个人民民主和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说是一个人民民主的政府指政府的性质,说是一个负责的政府指政府的目的,换句话说服务型政府就是指必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其最终目的是向人民负责。人民民主是共和国宪法所赋予人 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它界定了政府的有

文献综述 当代中国实践企业型政府的可行性研究

《当代中国实践企业型政府的可行性研究》 文献综述 一、企业型政府产生的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由于政府角色危机、财政危机、信任危机以及官僚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西方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政府再造运动。这场政府再造运动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再造力度之深,可谓空前。综合看其产生的深刻社会背景如下:(一)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带来的现实压力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赖程度更大,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政府的应变能力,取决于政府的效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政府必须提出有效的、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政策,以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显然,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的官僚组织已不再适应,建立政府管理的新范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另外,官僚体制由于自身的缺陷,受到人们普遍的质疑和批评,引发了政府的合法性危机。这迫使西方国家进行政府再造运动,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改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以增强政府的合法性。 (二)政府扩张使政府角色膨胀,造成政府失灵,从而使西方政府面临困境和危机 二战后,受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西方国家加大了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得政府职能急剧扩张,政府角色不断膨胀,引发了人民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怀疑,造成了所谓的管理危机。而国家福利主义的推行,使得政府开支增大,这对政府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持续的财政赤字。可财政资源又相对有限,此时提高税收已不大可能,政府陷入了财政危机之中。危机和困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并调整政府的角色问题。 (三)私营企业再造的成功经验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大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缩短,一些目光远大的公司对旧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及其背后的理念和原则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并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取得了成功。企业在管理理念、体制、方法、技术等方面都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如重视成本效益分析、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实行标杆管理、绩效管理,强调组织学习等等。私营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与政府管理的落后、保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私营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再造之成功经验无疑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产生了积极示范效应并构成了巨大的再造压力。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转移、政府权威的日趋下降、工商企业再造经验的传播、信息技术的普及等因素,构成了政府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政府职能扩张和规模膨胀所导致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则成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企业型政府的直接动因。面对这一形势,传统官僚制严格的等级制线性结构、对法律的过度崇拜、过于细致的专业分工显得日益僵化,力不从心,这进一步构成了行政改革的体制原因。作者认为,企业型政府是公共行政改革过程中运用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理论改造传统运作方式,使其具有顾客至上、成本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政府,是公共行政从传统官僚制向后官僚制转换的一种理想模式。这一主张,既非将政府同化为企业,亦非政府官员都由企业家来取代,而是用企业理论、企业家精神来影响和引导的政府改革,使未来政府更具有回应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二、企业型政府相关概念的界定 “企业型政府”(Businesslike Government),又称“企业家政府”、“企业性政府”和“企业家

地方政府学平时作业四

平时作业四 下篇 第一章作业 1.简述中国早期国家结构体制的基本特点。 答:(1)“大一统”观念构成国家结构体制的基础(2)血亲宗法关系是构成早期国家结构体制的基石(3)全国性政府权力逐渐增强,国家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简述中国历史上郡县体制的形成。 县最早设立是在南方的大国楚和西方的大国秦,真正标志其出现是在公元前514年晋国。郡的出现是在公元前493年晋国。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大都采取了县与郡的组织形式。秦代时在郡下辖县,设郡县制 3.简述地方政府体制的确立。 ①汉初恢复封国体制,以拱卫皇室的屏藩刘邦封异姓功臣封候建国,受汉郡守监督;封同姓子弟为王建国受制于中央朝廷。封国在内部事务有相对独立权力不受中央干预(如自置官吏、克征赋税、刑罚等)②汉武帝时期,郡县体制为基础的地方政府体制在统一帝国内最终确立。(1)平定“七国之乱”后,汉剥夺封国的内部治理权力(2)汉武帝颁“推恩令”,缩减封国地域(3)汉琥帝分天下为13州,设剌史承担巡回监察职责。王国行政长官“相”等同于“郡守”,受剌史监察,王国仅作为特殊地方政府与郡并列。 4.简述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发展的历史分期。 答:郡县制时期;州县制时期;府县制时期。 第二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层级结构:指各地方政府单位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并依上下隶属关系组合而形成的结构。 二、简答题 1、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结构形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其结构形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纵向的层级结构,一是横向的功能结构。 2、简述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形态演变的历史分期。 其历史分期:郡县制时期;州县制时期;府县制时期 3、从结构形态看,帝制时期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发展演变的特点有哪些? 答:其发展演变的特点有:(1)县始终是占绝大多数的一般性地方政府单位,在隋代以后一直是国家政权的基层。(2)从地方政府体制形成时起,除一般地方政府单位以外,历代都存在有为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各类型的地方政府单位。(3)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单位的设置,一贯采用比较灵活的办法。(4)以县为基本政府单位,中国的地方政府体制在层级上最终稳定在三级体制上。 4、中国专制帝制时期的皇权,在中央政府具体表现为哪几种权力? 答:其权利表现为:1、决策权(包括法律的制定和颁布);2、军事权(军队的指挥、调动);3、行政权(对国家事务的管理);4、检察权(对所有官员与机构的监督、视察);5、审判权;6、人事权(职官的设置、配备与任免)。 5、简述帝制时期中国地方政府单位政府组织演变的特点。 答:1.地方政府单位的功能日趋单一化。2. 地方长官的权限不断缩小。 3. 地方政府的组织,在中下层地方政府单位,渐趋单一化,长官衙署(府署、

《政府论(下篇)》读书笔记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财产 ——读《政府论(下篇)》有感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整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此,他的思想是1688年英国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的产儿。在《政府论(上篇)》洛克主要批判了拥护封建王权的菲尔麦的君权神授说,而在本篇中,洛克系统提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试图以自然法学说说明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从自然状态出发,批判封建集权制度,主张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国家基于契约、立法权为最高权力、国家权力分立和人民有权反抗暴政等观点。 具体来说,《政府论(下篇)》是以“政府的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为主线的。洛克开宗明义地说道,我认为政治权力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分的权利,以及使用共同体的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害的权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公众福利1。首先洛克描述了自然状态是一个有自由、有平等、有自己财产的状态2,自然法统治着自然状态,自由平等和财产都是人们的自然权利,但自然状态却缺乏公共的裁判者,因此当它的成员收到损害时,就会有不能得到申诉和决定争论等种种不方便之处,通过社会契约所建立的“公民社会的目的原是为了避免并补救自然状态的种种不方便”3,而公民社会建立后,个人的一切自然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利都仍然保留。政府,在洛克看来便是财产权的保护者。“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4。”要保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什么形式的政府最合适呢?洛克的回答是:由民选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的政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洛克对财产权的重视。在洛克看来,财产是合乎自然法的,也是合乎“人性”的。因为人还在自然状态中的时候就拥有了财产,保护财产就合乎自然法亦合乎理性。洛克把自然状态描绘为自由、平等的世界,正是反映资产阶级渴望一个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和平安定的环境;把私有财产权说成是天赋权利,正是企图用私有制的悠久历史来论证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永恒性;把自然状态说成为缺乏公共裁判者、一直是一切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情况,正是为了强调建立一个足以保护资产阶级各种权利的国家政权的必要性。 虽然洛克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兴起时对财产保护的要求,但对今日的中国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当今我国正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波移民潮。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偷渡客”,也不同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留学移民,此次移民潮的主力可称得上是中国的精英阶层。根据胡润研究院11月1日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中国富豪们有46%正在考虑移民国外。另外14%已经开始了这一动作。约三分之一的受访富豪称他们已在国外拥有投资。因为一些国家会为提供大额投资的外国公民提供永久居留权甚至是国籍,所以这批人随时可以移民。由此可见,象征社会中坚的一国之财富精英,正降落至一个精神和财富双层游离的境地。这一现象造就的危害显而易见。首先,先富集体出走,成为他乡创造价值的中坚,对中国本土而言是知识精英与财富的双重流失。更值得忧虑的是,先富者急于移民最终会破坏开放之初所建立 1洛克,《政府论(下篇)》,2011年4月,北京,商务印书馆,P2 2洛克,《政府论(下篇)》,2011年4月,北京,商务印书馆,P3 3洛克,《政府论(下篇)》,2011年4月,北京,商务印书馆,P53 4洛克,《政府论(下篇)》,2011年4月,北京,商务印书馆,P73

论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论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摘要新形势下,中国各级政府都应当建设服务型政府。未来中国地方政府的活动将会越来越突出这一性质,使政府从“管”老百姓转变为通过“管”好社会事务来为老百姓服好务。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换服务型政府 1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政府只提供市场、企业和个人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众所周知,现代经济学普遍把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除政策、法规外)往往是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对于企业而言,投资于公共物品无利可图;对个人而言,则往往无力承担。而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又使得人们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即某人参与了公共物品的消费,却不愿意支付或充分支付生产成本而依赖他人支付。这种搭便车的心理(以及避免被搭便车的心理)导致了集体的不理性:大家都不愿提供公共物品。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不可能由市场提供。经济学上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划分方法很好地界定了服务行政的范围:

政府只应该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而不需要也不应该涉足私人物品的生产。私人物品完全可以由市场机制实现有效率的供给,政府没有必要介入私人物品的生产。二是政府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虽然政府应当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决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生产。即使事实上只有政府有能力提供的服务,也没有理由因此而禁止私人企业去尝试和寻求其他方法,也就是在不使用强制性权力的情况下提供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方法。人们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些新的方法,使一种在过去不可能由那些愿意为之支付费用的人排他性独享的服务成为一种可供交易的服务,进而使市场方法能够在它此前无法适用的领域中得到适用。政府不得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意味着私人和私人企业可以进入这些领域,这些公共服务行业是面向市场开放的。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应该向私人开放,与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并不存在矛盾。作为服务型政府,不仅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而且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因为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服务行政的弊端会降至最低程度,并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相兼容。 2 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2.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任务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要求,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是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较为严重,旧体制下最困难的问题被积淀

地方政府管理学A卷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1420912423001 姓名:王诚 2016年 6月 课程名称【编号】:地方政府管理学A卷【0857】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简答题 1、(1)地方政府的政治作用: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 (2)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 2、地方政府管理的三个层次包括公共管理、自身管理及体系管理。 第一,公共管理的目标,是要使所辖地域的社会安定、持续发展进步; 第二,自身管理的目标,是要使行政机关提高效率; 第三,体系管理的目标,是要求整个地方政府体系能处于可控状态,依法有效地行使职责。 3、推动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管理因素。 (1)政治因素在城镇形成及发展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2)是城镇发展基本的动力; (3)文化因素在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4)管理因素在当代城镇发展中,越来越居于关键地位。 4、特殊型地方政府,不论是政治性的还是行政性的,都有如下的共同特点 (1)数量较少,在同一层级中,特殊型地方政府数量总是较少; (2)设置上的必要性,特殊型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体系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安排。 (3)稳定性较差,特殊型地方政府通常大都不稳定,一旦需要设置的条件发生变化或消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便存在问题,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甚至被撤销。 (4)特殊性明显,特殊型地方政府除政府单位名称不同于一般型地方政府外,在体制、组织、职能重点、权限等与一般型地方政府也有所不同。 5、1:为城镇居民的生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本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为城镇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二、论述题 1、试述地方政府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 答: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及社会保障职能。 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作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作为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者以及作为经济一体化的工具等方面。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1)军事保卫职能;(2)外交职能;(3)治安职能;(4)经济建设职能。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为:对市场的培育作用;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作用;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仲裁人作用等。 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1)宏观经济调控职能;(2)提供公共品和服务职能;(3)市场监管职能。 三、材料分析题(25分) 1、谈谈上述案例中,卡尔斯库加政府调整铲雪顺序的行为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恰当,因为改变铲雪顺序,并不会增加铲雪成本,却能让不开车的人(尤其是孩子),外出活动更加安全、方便,从而降低女性交通事故的发生机会。 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及社会保障职能。 政府政治职能主要体现在作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作为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者以及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等方面。 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为:对市场的培育作用;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作用;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仲裁人作用等。 政府的文化职能体现在做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倡导者以及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者。 2、从以上材料分析地方政府的职能是什么? 答: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主要体现制定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上述案列体现了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政府政治职能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者 3、卡尔斯库加政府调整铲雪顺序的案例给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的启示是什么? 答: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的基本问题,是政府一切活动的逻辑与现实起点。政府权力来自法定的政府职能,政府所有其他要素都是由职能派生出来的。政府职能定位是否合理,是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发挥相应作用的关键。也就是说,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政府机构是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载体,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职能得以运行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时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盲点,在职能的配置和实现机制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 - 1 -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府转型tihedaan

当代中国的政治探索严格说来,应从1840年算起,1840年西方国家用殖民侵略方式使得中国社会遭遇现代性,政治发展命题浮出水面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项制度构成了我国政治发展的基础制度,也是政治合法性构建的核心体现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中国现实的政治改革采用的是渐进而相对平衡的改革道路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4.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那就是“在合法性中累积有效性”。 对 错 【答案】:错 【解析】: 【题型】判断题 5.中国的政治发展是从创造政治有效性出发的,并在保持政治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效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和扩大民主化,累积政治的合法性,以保证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整体进步。应该说,我们所采用的这种政治发展思路是非常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6.党政分开:在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进行必要的职能划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减少和排除党内的非技术官僚对经济建设的瞎指挥,阻止党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对经济改革的干扰 对

错 【答案】:错 【解析】: 【题型】判断题 7.政企分开:解决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经营的过多干预,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提高其经济活力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8.干部制度的改革:改变过去党的以阶级斗争为主的用人制度,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政精英的转换。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9.领导体制的改进和制度化:人格化基础上的领导体制向制度化的集体领导转变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10.林毅夫、蔡昉出版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引起海内外对“中国模式”研究热潮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何谓“中国模式”?第一种是特指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对已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另一种重在展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模式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2.英国发展问题专家库克等认为,中国模式总的特征是“威权式的管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

从西方“政府再造”理论评析我国政府再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4626825.html, 从西方“政府再造”理论评析我国政府再造 作者:王洪强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18期 提要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针对所面临的一些带有公共性的问题,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再造”的热潮。这对于我国的政府再造有着引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再造;借鉴;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一、“政府再造”理论内涵 “政府再造”就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即创造具有自我更新机制的公共部门。依德国行政学者塞顿托夫的观点,“政府再造”应包括现代行政学的概念,也就是通过“再造工程”去重塑社会,以引导、管制及控制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再造”的目标在于重塑政府部门,成为“效率导向、可持续革新”的公共组织。“政府 再造”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持续寻求高效途径的公共组织。“政府再造”就是使政府具备能够应付无法预知的挑战的能力。不仅仅是要提高今天的效能,而且还要创造在环境变化的明天也具备改进效能能力的政府组织。“政府再造”理论有五项战略即核心战略、后果战略、顾客战略、控制战略、文化战略。 二、西方“政府再造”运动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借鉴 西方各国的政府再造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至今还在继续探索之中,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共性的成功和失败的因素作为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成功的因素有:(1)从本国实际出发适时推进行政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论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论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专业:行政管理学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陈那波 完成时间2012年9 月19 日

论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共同趋势。为顺应世界改革潮流,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中国“十一五”时期政府转型的明确目标。有效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厘清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明确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认清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相互作用

目录 前言 (1) 一、导论 (2)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述 (2) (二)电子政务的内涵 (2) (三)电子政务的研究 (2) 二、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4) (一)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组织的影响 (4) 1、行政组织功能的多样化 (4) 2、组织结构形态的扁平化 (4) 3、政府行政组织运行程序的开放化 (4) 4、行政组织运作方式的民主化 (5)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的作用 (5) 1、变革政府决策方式 (5) 2、推动政府领导方式转型 (5) 3、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6) (三)、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的影响 (7) 1、提高公务员的工作能力 (7) 2、改变公务员的工作方式 (7) 3、减轻公务员的工作负担 (7) (四)、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的反作用 (7) 1、认识偏差导致电子政务的低效率 (8) 2、缺乏统筹发展规划,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8) 3、数字鸿沟"成为制约服务型政府推广和发展的瓶颈 (8) 4、信息安全隐患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潜在威胁 (8) 5、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决策的负面影响 (9) 三、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务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10) 参考文献: (11)

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摘要: 新形势下,中国各级政府都应当建设服务型政府。未来中国地方政府的活动将会越来越突出这一性质,使政府从“管”老百姓转变为通过“管”好社会事务来为老百姓服好务。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换服务型政府 1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政府只提供市场、和个人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众所周知,现代经济学普遍把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除政策、法规外)往往是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对于而言,投资于公共物品无利可图;对个人而言,则往往无力承担。而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又使得人们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即某人参与了公共物品的消费,却不愿意支付或充分支付生产成本而依赖他人支付。这种搭便车的心理(以及避免被搭便车的心理)导致了集体的不理性:大家都不愿提供公共物品。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不可能由市场提供。经济学上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划分方法很好地界定了服务行政的范围:政府只应该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而不需要也不应该涉足私人物品的生产。私人物品完全可以由市场机制实现有效率的供给,政府没有必要介入私人物品的生产。二是政府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虽然政府应当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决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生产。即使事实上只有政府有能力提供的服务,也没有理由因此而禁止私人去尝试和寻求其他方法,也就是在不使用强制性权力的情况下提供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方法。人们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些新的方法,使一种在过去不可能由那些愿意为之支付费用的人排他性独享的服务成为一种可供交易的服务,进而使市场方法能够在它此前无法适用的领域中得到适用。政府不得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意味着私人和私人可以进入这些领域,这些公共服务行业是面向市场开放的。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应该向私人开放,与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并不存在矛盾。作为服务型政府,不仅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而且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因为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服务行政的弊端会降至最低程度,并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相兼容。 2 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浅谈“无缝隙政府”理论下我国政府的再造

浅谈“无缝隙政府”理论下我国政府的再造 [摘要]:“无缝隙政府”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拉塞尔·林登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强调无缝隙政府就是要以是以顾客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竞争为导向的政府。基于对该理论的认识和对当今我国政府的一些认识,就此我来浅谈一下,基于“无缝隙政府”理论下我国政府的再造。 [关键词]:无缝隙政府;政府再造;服务型政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和其他的公共组织正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公共管理革命,并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将对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为他们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引领社会由原来的生产者社会向顾客社会转变。 一、无缝隙政府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1.无缝隙政府的内涵。 拉塞尔·林登在通用公司执行总裁杰克·韦尔奇“无界限组织”的基础上创造了“无缝隙政府”的概念。他认为这一概念更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新组织形式的本质。所谓的“无缝隙政府”是指以用流动的、灵动的、弹性的、完整的、透明的、连贯的等词语来形容组织形态。它的形式和界限是流动和变化的,是一种直接的、人性化的关系,不存在繁文缛节、踢皮球,或者是诸多遁词,曾经存在于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比内现在变成了网络;无缝隙组织以跨职能团队代替目前公务员在一个职能领域内服务的孤立组织;无缝隙组织强调以通才代替专才。 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无缝隙政府”,指通过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和公共服务功能分割局面,充分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将各个部门及职能进行无缝隙衔接,然后集中于统一的对外办事窗口,最大限度地方便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认真研究“无缝隙政府”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工商机关如何整合行政资源、优化办事程序,更加高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2.无缝隙政府主要内容。 “无缝隙政府”理论强调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把顾客导向、竞争导向、结果导向作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点努力方向,二是努力克服层级制的传统行政结构及公共服务机制的不足,摆脱具体部门及职能划分的束缚,紧紧围绕公共服务的过程与结果,形成资源利用更加科学、流动灵活、富有弹性、参与度高的新型行政结构,使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政府官僚在进行“政府再造”,将“改革政府”变为现实,创建面向顾客、服务公众的创新性组织,以满足顾客的无缝隙的需要,提升政府的绩效和服务质量的过程中,尤其要把顾客导向、竞争导向、结果导向作为创建无缝隙政府这一改革的重要内容。 (1).顾客导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顾客为中心的呼声持续高涨,要求对外部集体和个人做出更有效地回应,就需要认识到公共部门与公民之间的直接责任关系。顾客导向

浅谈构建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逐步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及研究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在观念、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有多问题,从治理理念、民主参与、制度建设、管理模式、角色转变等方面阐述了应对措施。推进政府转型,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趋势。关键字:服务型政府;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经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逐步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民众对政府期望值的提高,使得服务型政府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的紧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这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是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路,也是顺应国际形势的重要举措。 1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必要性 1.1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和民主公开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以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1.2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衡: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日益拉大,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引起经济和社会的不协调发展,影响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也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相背离。这些显现出构建服务型政府必要性。 2 构建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 2.1 观念上因循守旧 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官大于民”的思想仍然普遍存在,在不少政府工作人员眼里,领导、上级、自己、其他部门都比百姓重要。观念上总是抱着“以前如何如何”,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对改革后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服务意识不强,虽然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