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会计继续教育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义重点.

秦皇岛会计继续教育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义重点.
秦皇岛会计继续教育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义重点.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第一讲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座

目录

第一部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台背景及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变化

第三部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容详讲

第四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转换衔接

正文

第一部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台背景及适用范围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布和实施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

财会[2012]22号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我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印发给你们,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财政部

2012年12月19日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台背景

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布于1997年,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服务财政预算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各方面需要。其修订必要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

2000年以来,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很多改革涉及到会计科目及核算方法的调整,为了实现会计标准与相关财政改革的有机衔接,确保相关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需要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比如,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管理的需要,设置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

又如,根据部门预算管理规定,财政拨款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不得计提职工福利基金,也不转入事业基金,专用资金应该专款专用,在会计处理上,分别设置了“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财政补助结余”科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二)配合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施的需要

2012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并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以及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通过加强日常会计核算与管理落实新的财务管理要求。

比如: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设置“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三)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逐步暴露出不适应和不协调,如基建“游离”大账、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资产计量口径模糊、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都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用性,亟需进行修订。此外,在近两年国务院打击“假发票”、治理“小金库”等专项治理活动中,均对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

为了达到修订效果,在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原则

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保持同步。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于2012年12月6日以财政部第72号令正式发布,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基本事项,是制定所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在整个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起统驭地位。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遵循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协调的原则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维持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框架体系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重点针对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对相应的内容作了修订。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定位与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一致,即在维持现行事业单位核算基础和基本会计模式不变的前提下,重点适应财政改革、着力解决会计实务核算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修订。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适用范围、会计核算基础定位、收入支出科目分类、资产负债确认计量等方面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保持了基本一致。

(三)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更好地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本次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分别核算和反映其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要求各项收支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在财务报表组成中专门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由此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精细、科学,将为财政预算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发挥更好的基础性作用。

(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

本次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着力解决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核算中的突出问题,针对不计提折旧、基建游离大账、捐赠划拨资产不入账、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一些重要业务核算无规范、会计科目体系滞后、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引入了相关改革举措和改进办法,从而将大大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关系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若干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必须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

2.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范围

(1)如果事业单位所处的行业存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该事业单位适用特定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如公立医院适用《医院会计制度》);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特定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都适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3)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适用问题,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注:国务院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如财政部的国库支付中心、公安部的禁毒情报技术中心、信息通信中心、卫生部的卫生监督中心等)

(4)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布后,随着各项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发布实施,2013年财政部将研究行业事业单位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适用问题。基本原则是,如果行业事业单位可以适用或基本适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不再修订相关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原执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将转为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注:近期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一览表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第二讲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本次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大改革,财政部于2013年1月10日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对贯彻执行新准则、新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关于贯彻实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

财会函[2013]1号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以下简称《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会计制度》)已于2012年12月正式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为做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修订《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促进事业单位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的重要任务。

此次修订《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的有关精神,适应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更好地服务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产、成本等方面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增强事业单位发展活力;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事业单位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有利于全面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行为,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修订发布《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执行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二、精心组织,确保《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落实到位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切实履行职能,制定周密详尽、切实可行的实施工作方案,落实相关工作责任,积极指导、督促本地区事业单位执行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

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制定具体细致的培训方案,使培训工作做到“全覆盖”和“无死角”。

省级财政部门要采用“纵横结合”的方式尽快组织对地、市、县财政部门进行师资培训和对省级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地、市、县财政部门要组织对本区域内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以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指导、监督工作,做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实施情况检查和实施效果调研、评估工作,及时掌握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对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执行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省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向财政部反馈。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引导事业单位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有效进行绩效考评和财政支持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地财政部门监督检查机构要对事业单位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或调研,对检查或调研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财政部报告。

各部门应当增强学习好、贯彻好、执行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将贯彻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作为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好。要把宣传培训《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提供经费保障,加大对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普及型培训。要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贯彻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和监督。

三、抓住时机,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应当以实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契机,全面提升内部核算和管理水平。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学习,深刻领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精髓,全面系统掌握《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内容和规定,深入了解相关的修订背景、意义和实施要求,切实增强事业单位负责人依法管理会计工作的自觉性,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扎实做好会计科目的新旧转换、会计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等工作,确保新旧《会计制度》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

各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处理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促进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促进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财政部门反映。

四、加强宣传,营造《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实施的良好氛围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新旧变化较大,实施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宣传力度,为其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地财政部门应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修订的背景、原则、意义和重大变化,广泛宣传《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执行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宣传活动要贴近事业单位实际、贴近广大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引导事业单位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财政部

2013年1月10日

第二部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变化

一、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八大重大变化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篇幅长达近5万字,包括五部分内容:总说明、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财务报表编制说明等,通过详细规定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较为全面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新制度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与原制度相比较,主要有如下八大方面的变化:

(一)新增了与财政体制改革相关的核算内容

配套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法规政策的有机衔接,有利于促进各项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例如,新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等。

(二)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这一处理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

(三)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并入会计“大账”

原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基建账数据长期“游离”会计“大账”。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为事业单位全面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发挥会计信息支撑作用。

(四)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

新制度重新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要求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单独对财政补助支出进行明细核算,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科目,对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情况以及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的形成过程设计了清晰的账务处理流程,对于实施部门预决算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将发挥更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五)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

新制度严格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通过设置“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科目,进一步将非财政补助资金区分结转和结余分别核算,并对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形成及其分配情况设计了科学的账务处理流程。这些规定符合“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预算单位的结余分配、不转入事业基金”、“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等部门预算管理规定,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支出和分配行为,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

新制度针对事业单位实务中普遍存在的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计量口径不统一、相关资产不入账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该种情况下资产的计量原则,要求在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并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情况。这些规定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利于促进取得的资产及时入账,通过资产的账实核对手段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七)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新制度按照此次改革要求,对现行制度下的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改进,新增、取消了部分科目,对个别科目名称进行了修改,同时全面完善了各科目核算内容、明细科目设置、确认计量原则、所涉及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账务处理等内容,为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

例如,新增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累计摊销”、“非流动资产基金”等,取消了“固定基金”、“拨入专款”等。

(八)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

1.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2.改进了各报表的项目、结构和排列方式。

例如,借鉴会计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规定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收入、支出项目;改进了收入支出表结构,既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全貌,又分资金类别列示“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转结余”和“经营结余”,同时可以反映事业单位年度非财补助结余的形成及分配情况。

这些改进一方面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惯例更为协调,增强了科学性;另一方面,也兼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更为有用,更好地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新制度的若干重大修订将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得到更为全面、真实、合理的反映,对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本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会计大变革。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第三讲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共设置了48个会计科目,对比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42个科目,总数增加了6个科目。其中增设了16个科目,撤销了10个科目。新旧会计科目对比如下: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目对比表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

科目编号科目名称编号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1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102 银行存款

3 10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 1101 短期投资

5 1201 财政应返还额度

120101 财政直接支付

120102 财政授权支付

6 1211 应收票据105 应收票据

7 1212 应收账款106 应收账款

8 1213 预付账款108 预付账款

9 1215 其他应收款110 其他应收款

10 1301 存货115 材料

116 产成品

11 1401 长期投资117对外投资

12 1501 固定资产120 固定资产

13 1502 累计折旧

14 1511 在建工程

15 1601 无形资产124 无形资产

16 1602 累计摊销

17 1701 待处置资产损溢

二、负债类(二)负债类

18 2001 短期借款201 借入款项

19 2101 应缴税费210 应交税金

20 2102 应缴国库款

21 2103 应缴财政专户款209 应缴财政专户款

22 2201 应付职工薪酬

23 2301 应付票据202 应付票据

24 2302 应付账款203 应付账款

25 2303 预收账款204 预收账款

26 2305 其他应付款207 其他应付款

27 2401 长期借款

28 2402 长期应付款

208 应缴预算款

三、净资产类(三)净资产类

29 3001 事业基金301 事业基金

30 3101 非流动资产基金

310101 长期投资

310102 固定资产

310103 在建工程

310104 无形资产

302 固定基金

31 3201 专用基金303 专用基金

32 3301 财政补助结转

330101 基本支出结转

330102 项目支出结转

33 3302 财政补助结余

34 3401 非财政补助结转

35 3402 事业结余306 事业结余

36 3403 经营结余307 经营结余

37 3404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308 结余分配

四、收入类(四)收入类

38 4001 财政补助收入401 财政补助收入

39 4101 事业收入405 事业收入

40 4201 上级补助收入403 上级补助收入

41 4301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412 附属单位缴款

42 4401 经营收入409 经营收入

43 4501 其他收入413 其他收入

404 拨入专款

五、支出类(五)支出类

44 5001 事业支出504 事业支出

45 5101 上缴上级支出516 上缴上级支出

46 5201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517对附属单位补助

47 5301 经营支出505 经营支出

48 5401 其他支出

501 拨出经费

502 拨出专款

503 专款支出

509 成本费用

512 销售税金

520 结转自筹基建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第四讲

第三部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容详讲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录

第一部分总说明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制度目的、依据)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适用范围)

(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与基建会计衔接)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后续计量)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管理。省级财政部门可以会同主管部门制定计提折旧的具体办法。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高等学校支出。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科学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或者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文物、陈列品、图书、档案和动植物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单位支出。

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会计要素)

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运用会计科目)

(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编报财务报表)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

(三)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并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事业单位不得违反本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五)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九、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档案管理、内部控制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定执行。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事业单位,还应按照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执行。(其他事项)

(财预字﹝1997﹞十、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88号)同时废止。(施行时间)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财务培训讲义】会计继续教育讲义

【财务培训讲义】会计继续教育讲义

一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发展过程及主要变化 一、准则制定过程 (一)1997年5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发布。 (二)1997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布。 (三)1997年10月,财预字[1997]352号,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通知。 (四)1998年,财预字[1998]159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的通知。 (五)1998年,财综字[1998]168号,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基金财务管理办法。 (六)1999年,财会[1999]32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的通知。 为了适应事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强离退休经费管理的要求,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字[1998]168号)和《关于对中央级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实行归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字[1999]109号),我们制定了《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所属事业单位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 (七)1999年,财综字[1999]2号,财政部关于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基金收支预、决算制度的通知。 (八)1999年,财综字[1999]118号,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设立住房基金专用账户的通知。 (九)2002年,财会[2002]3号,关于修改事业单位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通知。 (十)2003年,财会[2003]28号,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住房补贴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的通知。(十一)2006年,财库[2006]48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

2018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

2018年继续教育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项目中,关于“财政补助收入”科目说法错误的是()。 A.期末结账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B.本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C.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 D.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A B C D 答案解析:本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下列项目中,说法错误的是()。 A.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B.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 C.借鉴会计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规定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收入、支出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项目 D.新制度重新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要求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单独对财政补助支出进行明细核算,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科目 A B C D 答案解析:借鉴会计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规定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收入、支出项目。 3.下列项目中,关于“其他应收款”科目说法错误的是()。 A.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B.本科目应当按照其他应收款的类别以及债务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C.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项应收及暂付款项 D.逾期五年或以上、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其他应收款,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核销,核销的其他应收款应在备查簿中保留登记 A B C D 答案解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 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 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两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制度吧!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为了贯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事业单位。 根据财政部规定适用特殊行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本制度;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 行本制度;已经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事业单位,按有关企业会计 制度执行。 三、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 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主管会计单位;向主管会计单 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 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基层会计单位。 以上三级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四、事业单位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需用的科目可以不用。

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各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 六、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管理,按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有关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及会计核算事宜,按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 七、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未经财政部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八、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各地区、各部门在本制 度生效前制定的会计制度,凡与本制度不一致的,应停止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表 序号编号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101现金 2102银行存款 3105应收票据 4106应收账款 5108预付账款 6110其他应收款 7115材料 8116产成品

甘肃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甘肃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重难点、热点问题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 A.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互相抵销; B.视为库存股,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减项; C.视为少数股东权益; D.类似母子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互相抵消。 A B C D 答案解析:合并程序中合并资产负债表。 2.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共同控制被投资单位(为单独的主体)时,投资主体对此应当采用()核算。 A.权益法 B.比例合并法 C.成本法 D.权益结合法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3.购买少数股权、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应作为( ) 进行会计处理 A.收入性交易 B.权益性交易 C.投资性收益 D.其他营业外收益 A B C D 4.处置对子公司的投资未丧失控制权的,应当按照《关于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会计处理的复函》(财会便[2009]14号)规定,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将此项差额计入( ): A. 当期投资收益 B.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 C. 其他营业外收入 D. 商誉 A B C D 答案解析:准则制订背景部分的讲解。

5.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此定义中,可变回报是指()。 A.回报是非固定的,如回报与股票指数挂钩; B.回报是非固定的,如回报与基准利率挂钩; C.回报是非固定的,如回报与被投资方的业绩挂钩; D.回报是非固定的,如回报与CPI指数挂钩。 A B C D 答案解析:可变回报部分的讲解。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进行抵消处理的项目主要有:()。 A.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B.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取得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应当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相互抵销。 C.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抵销。D.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A B C D E 答案解析:见合并程序-合并现金流量表的讲解。 2.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一般在编制前需要()。 ??A.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B.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期间 C.站在集团角度调整某些特殊交易 D.子公司报送相关资料 A B C D E 答案解析:见合并程序的讲解。 3.投资性主体,通常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A.拥有一个以上投资; B.拥有一个以上投资方; C.投资方不是该主体的关联方; D.其所有者权益以股权或类似权益方式存在 A B C D E 答案解析:见准则的内容的讲解. 4.子公司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等特殊目的主体等。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常见问题答疑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常见问题答疑 一、关于科目设置方面 1、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增加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2、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删除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3、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改名称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二、关于资产核算方面 4、问:事业单位银行存款账户怎样开立与管理? 答:1、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经财政部门批准方可在银行开户,一个单位只准开设一个账户。单位的一切结算业务按规定可用现金结算外,其余一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2、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给“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用来核算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内容。 5、问: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必须设置哪些会计科目? 答: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必须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科目。 6、问:现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把固定资产分成12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分成6类。具体工作中如何处理? 答:据了解,财政部资产管理部门正在根据新制度对资产分类的要求进行研究,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调整功能正在开发测试。在新的资产管理软件正式使用前,各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仍按原分类执行,可暂不作变动。 7、问:如何判定单价低于标准的批量资产为固定资产?

答:可根据单位资产管理的实际要求判定,如学校的课桌椅、书籍等大批同类物资,虽然单价低于固定资产标准,但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且数量较大,可作为固定资产纳入管理。 8、问:如何确定须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答: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行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名义金额计量资产不计提折旧。 9、问:如何确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具体方法? 答: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可采取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视单位具体情况而定。折旧计提方法一旦确定后,按相关规定不得随意变更。 注意的是,事业单位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10、问:固定资产折旧是分类折旧还是综合折旧? 答:事业单位视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分类折旧或综合折旧。 11、问:如何确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答:由于事业单位千差万别、资产使用状况复杂,暂未统一规定折旧年限。单位可综合考虑资产正常使用年限、使用环境、使用强度以及更新换代频率等因素,自行确定。 12、问:是否需要对超过使用年限且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答:按照制度规定,此类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也不再计提折旧。 13、问:哪些类别的事业单位才能计提固定资产修购基金? 答: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除了上述两类单位之外的应当提取修购基金。14、问:事业单位修购基金的提取比例是多少? 答: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各列支50%),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 15、问:在建工程应当设置哪些明细科目? 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等明细科目。其中,“基建工程”科目归口核算基建会计的相关内容。 16、问:每个月基建数据如何并入事业“大账”? 答:在基建会计每月发生额基础上,抵销当月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之间内部往来事项后,填制基建数据并入事业“大账”的记账凭据。 17、问:事业单位资产的处置流程是什么? 答:除现金盘亏外,其余资产处置时均须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如确凿证据且经报批核销后,处置流动资产的在“其他支出”中列支、非流动资产的直接冲销非流动资产基金。处置净收益上缴国库等。应收款项核销后收回的,计入“其他收入”。 三、关于债务核算方面 18、问:应缴国库款包括哪些内容? 答:应缴国库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取得的应上缴国家预算的各种款项,包括以下内容:1、事业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2、行政性收费收入;3、罚没收入;4、无主财物变价收入;5、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如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等。 19、问:应缴财政专户款包括哪些内容? 答:应缴财政专户款是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其中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和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

中华会计网会计继续教育2019年企业类考试题

2019年企业类考试题 一、单选题 1、()是指对数据在不同维度进行交叉展现,进行多角度结合分析的方法,弥补了独立维度进行分析没法发现的一些问题。 A、交叉分析 B、汇总分析 C、对比分析 D、趋势预测分析 A B C D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正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交叉分析。 2、目标成本的控制,不包括()。 A、目标成本的预测 B、产品投产前控制 C、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D、目标成本的反馈 A B C D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正确] 【答案解析】目标成本的控制包括: 1.产品投产前控制; 2.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3.目标成本的反馈。 3、目标成本制定原则包括()。 A、权责明确原则 B、成本责任工序原则 C、目标成本可分解原则 D、以上均对 A B C D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正确]

【答案解析】目标成本制定原则包括: 1.权责明确原则——谁实施、谁受控、谁负责; 2.成本责任工序原则——生产管理、消耗控制、成本核算三位一体; 3.目标成本可分解原则——局部控制和总体控制统一。 4、下列选项中不是应用作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所需要的主要外部条件的是()。 A、客户个性化需求较高 B、市场竞争激烈 C、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D、价格敏感度高 A B C D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正确] 【答案解析】应用作业成本法所需要的主要外部条件包括: (一)客户个性化需求较高,市场竞争激烈; (二)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价格敏感度高。 5、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每()元销售收入中边际贡献所占的比重。 A、1 B、5 C、10 D、100 A B C D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正确] 【答案解析】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每1元销售收入中边际贡献所占的比重。 6、下列不属于实物流转类指标的是()。 A、销售指标 B、去化指标 C、项目开发整体进度指标 D、企划指标 A B C D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修订)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国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强化服务,注重质量,全面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把握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和会计人员从业基本要求,突出提升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引导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重点,提高能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面向会计队伍,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环境,全面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同时,突出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培训,进一步改

善会计队伍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 (三)加强指导,创新机制。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引导社会办学单位参与会计人才继续教育,并不断创新继续教育容,改进继续教育方式,提高继续教育质量,逐步形成政府部门规划指导、社会办学单位积极参与、用人单位支持督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新格局。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四条财政部负责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 (一)制定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 (二)制定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三)制定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大纲; (四)组织开发、评估、推荐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点教材; (五)组织全国高级会计人员培训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 (六)指导、督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负责本地区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一)依据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制定本地区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改经过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修改经过、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修订《会计制度》的背景 原《会计制度》发布于1997年,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服务财政预算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原《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各方面需要。其修订必要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2000年以来,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很多改革涉及到会计科目及核算方法的调整,为了实现会计标准与相关财政改革的有机衔接,确保相关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需要修订《会计制度》。 二是配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以下简称《财务规则》)实施的需要。2012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财务规则》,并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财务规则》在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以及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修订《会计制度》,通过加强日常会计核算与管理落实新的财务管理要求。 三是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原《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逐步暴露出不适应和不协调,如基建“游离”大账、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资产计量口径模糊、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都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用性,亟需进行修订。此外,在近两年国务院打击“假发票”、治理“小金库”等专项治理活动中,均对修订《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了适应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会计制度》),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国家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修订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答记者问,该负责人表示,与原《会计制度》相比较,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 二、修订《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是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准则》)的原则。修订《会计制度》与修订《会计准则》保持同步。修订后的《会计准则》于2012年12月6日以财政部第72号令正式发布,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基本事项,是制定所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依据,在整个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起统驭地位。修订《会计制度》遵循了《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是与《财务规则》相协调的原则。《财务规则》在维持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框架体系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重点针对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对相应的内容作了修订。修订《会计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定位与修订《财务规则》相一致,即在维持现行事业单位核算基本会计模式不变的前提下,重点适应财政改革、着力解决会计实务核算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修订。修订后的《会计制度》在适用范围、会计核算基础定位、收入支出科目分类、资产负债确认计量等方面与《财务规则》保持了基本一致。

会计继续教育 (2)

下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因此应以优化公共服务为目标来设计和建设内部控制制度 B.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单位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C.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脱离财政部门预算管理 D.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具有全局性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的方法正确的是() A.货币资金收付及保管应由经过授权的出纳人员负责办理 B.现金总账应由出纳人员登记 C.负责应收款项账目的人员应同时负责现金收入及支出账目的工作 D.保管支票簿的人员应同时负责现金支出账目和银行存款账目的调节 可以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的情况有:() A.社会团体收取会费收入 B.公立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取得收入 C.公益性单位接收捐赠收入 D.行政事业单位暂收款项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说法错误的是() A.内部监督是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B.控制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C.信息与沟通是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D.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业务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不适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是() A.各级党的机关 B.行政机关 C.有限责任公司 D.事业单位 正确答案:C 以下主要观点不属于梅约的人际关系学说的是:( ) 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 B.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 C.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D.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即将管理的工作予以细分,使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法中预算控制的制度指的是() A.各单位应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各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 B.各单位应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和处置,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附件: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总说明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 (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臵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科目。 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臵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 (三)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并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事业单位不得违反本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会计继续教育复习资料

财务会计热点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2014第9号-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2014 第33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2014 第40号 营改增交通运输业专题 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 “投资方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相关活动”的是()。企业的行政管理活动 “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期末余额栏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错误 “长期应收款”科目期末余额栏的列报方法为()。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列示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章数和条数是()。六章一百零一条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既不设会计机构,又不设专职会计人员的单位,允许()。代理记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发布的时间是()。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七日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发布实施后,《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同时废止。()正确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法》的重要配套规章。()正确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自()起实施。2014年7月1日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是()。财政部 2012年子公司对母公司应收债权1000万元,子公司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2014年末子公司该债权尚未收回,子公司个别报表对该债权的坏账准备余额为120万元。正确的抵消分录是()。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2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100 ?资产减值损失20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以3500万元取得乙公司80%股权(二者不存在关联关系)。购买日,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均为4000万元。2014年2月1日,甲公司以3000万元将乙公司50%的股权转让。购买日至2014年2月1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不存在其他权益变动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700万元。甲公司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万元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以3500万元取得乙公司80%股权(二者不存在关联关系)。购买日,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均为4000万元。2014年2月1日,甲公司以3000万元将乙公司50%的股权转让。购买日至2014年2月1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不存在其他权益变动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700万元。甲公司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万元 2014年修订后,我国会计准则具体准则有()项。41 ABC三个投资者设立一个企业,各自拥有40%,15%,45%的投票权,下列约定构成共同控制的是()。合同约定对相关活动的决策需要90%以上的投票权才获通过A与B共同经营生产出400个A产品,总成本为1000万元。协议规定B公司享有经营产出40%的份额,那么本期B公司的账务处理是()。借:库存商品-共同经营--A产品400 贷:生产成本-共同经营--A产品400 A与B共同控制经营生产出400个A产品,总成本为1000万元,本期卖出200个,价款为600万元。协议规定B公司享有经营产出40%的份额,那么本期B公司取得收入的相关账务处理是()。借:银行存款240 贷:主营业务收入240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 贷:库存商品200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探讨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探讨 作者:桂新元潘丽娅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12期 当前鄂城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共有222名;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177人,企业会计人员45人。此人数随着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呈逐年递增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由在市财政会计管理机构备案确定的社会培训机构负责完成,区级财政会计管理机构负责对培训时间、培训质量等进行检查。培训对象为全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人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培训形式为授课与考试相结合;培训时间为每年24学时;培训内容以会计相关知识为主。通过培训学习,激发了计人员继续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不断提升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结构,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一、鄂城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程度难以提升、继续教育约束力不够目前,企业领导和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认识上的差距。根据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近100家进行调查,单位领导非常支持本单位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只占15%,特别是企业领导支持本单位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则更低,仅为10%左右。多数单位企业领导认为,会计人员已经定岗定编,如果外出学习,会影响目前的工作,会计人员凭借现有的知识足以承担现在的工作,对于一些新知识和新内容靠自学就能解决;更有部分单位领导直接认为本单位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既浪费了单位的资金,又耽误了正常工作。鄂城区整个会计行业的整体学历水平并不是很高,大专以下学历人员占绝大多数,甚至有部分从业人员并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只是参加一些培训班就上岗了,或者是由老会计手把手带出来的。这些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不是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后也基本能应付日常业务。但是,要谈到后续教育,无论学历高的人,还是学历低的人都会摇头。学历高的人认为老师讲的他早已经会了,没有去参加培训班的必要。学历低的那些人很想学习,但他总觉得自已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自已看书又着实看不懂。因此,每个人都给自已找到了不必参加培训班和自我学习的充分理由。对于这种现象,由于该规定属于行政管理规范的范畴,对违反该规定的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的约束力不够,处罚往往难以执行。同时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如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机构的指定等等,均依靠行政手段来实施。对微观继续教育活动行政干预过多,忽视了会计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对继续教育应有的自主权,致使继续教育模式僵化,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继续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当前我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主要采用人工面授形式进行,满足不了会计人员的需求。按《会计法》的要求,面授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有着便于管理部门计算学时,统一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等优点,但长期以来,其一在实际工作中仅仅抓了面授,忽视了如何帮助会计人员自学,而面授的时间一般较短,会计人员很难在短期内消化、吸收较多的继续教育内容,结果他们对培训所讲授的知识并未完全掌握;其二受教育者毕竟者是在职人员,面授形式对培训时间的统一要求,造成不少学员工学矛盾严重,极大影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二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念与特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 (一)行政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二)、事业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事业单位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一)行政单位会计特点 行政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满足公共需求是行政单位业务活动的目的,具有明确的非市场性; (2)行政单位必须按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收支核算,收付实现制是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 (3)行政单位会计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是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经费的主要资金来源,开展业务活动创造的收入也是其资金来源之一;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经营性业务收支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3)因事业单位的行业不同,事业单位会计有更详细的分类,如学校、科研单位、医院等; (4)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可以进行成本核算。 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制度 (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分为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科目、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审和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已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实施,适用于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 其主要内容有: (1)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2)规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为会计要素; (3)规定了“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为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式,规定了记账方法为借贷记账法。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国有事业

2016年会计继续教育讲义练习及考试题库(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 1.年终,“一般预算收入”账户,应转入下列账户的是( C)。 A.结余 B.基金预算结余 C.预算结 余 D.预算周转金 2.总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是( A)。 A.各级政府 B.各级财政部门 C.预算单 位 D.行政单位 3.从预算结余中补充本级预算周转金时,应借记的下列会计科目是(B )。 A.结余 B.预算结余 C.财政周转 金 D.预算周转金 4.财政总预算会计主要适用于( D)。 A.各类预算执行机关 B.各种依靠预算拨款的机关和事业单位 C.各类政府行政机关 D.各级政府财政部门 5.成本费用的成本项目不包括( D)。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间接费用 D.制造费用 6.用来核算各级财政在国库的基金预算存款的账户是( A)。 A.国库存款 B.银行存款 C.其他财政存 款D.预拨经费 7.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行政单位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应做的账务处理是(A )。 A.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记拨入经费 B.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C.借记经费支出,贷记拨入经费 D.借记经费支出,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8.收到不明性质的预算缴款,应做分录( B)。 A.借:其他财政存款贷:暂存款B.借:国库存款贷:暂存款 C.借:国库存款贷:与下级往来D.借:其他财政存款贷:与下级往来 9.年终,事业单位应将所有的结余全数转入(B )。 A.事业基金 B.结余分配 C.专用基 金 D.结余 10.年终应将“财政周转金收入”科目结转到下列哪个账户(D )。 A.财政周转金支出 B.财政周转金 C.预算结余 D.财政周转基金 11.行政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时,应借记(C )。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为适应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进行了修订,以财政部令第72号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同时财政部根据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共9章49条,在维持原准则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对大部分条款作了修改完善,在内容上规范包括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基本事项。与原准则相比,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调整:一是明确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二是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应当反映受托责任,同时兼顾决策有用。三是合理界定会计核算基础,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协调,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事项)、行业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具体范围另行规定。四是合理界定了会计要素,考虑到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行业事业单位,其会计要素应当以“费用”替代“支出”,明确了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五是强化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将第二章标题由“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全面性的要求。六是在资产构成项目中增加了“在建工程”,为将基建账套相关数据并入会计“大账”提供了依据。七是明确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八是明确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九是调整了净资产项目构成,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十是完善了财务会计报告体系,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报表的基本列报格式。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篇幅近5万字,通过详细规定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较为全面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该项制度实现了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相关财政改革及法规政策的较好协调,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与原制度相比较,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有八大方面的变化:一是配套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二是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三是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事业单位会计“大账”;四是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五是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六是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七是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八是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结构和体系。 上述重大改革举措兼顾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产、成本等方面管理的需要,将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得到更为全面、真实、合理的反映,对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2011年会计继续教育课程讲义.doc

第一章资产类准则难点精讲及案例 解析 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第一节存货 难点: 1.存货初始计量 2.存货期末计量 难点一:存货初始计量 一、存货初始计量的原则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成本采购成 本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 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加工成 本 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其他成 本 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 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二、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 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三、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准予抵扣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难点二:存货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二、可变现净值的含义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一)可变现净值的基本特征 1.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前提是企业在进行日常活动 2.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3.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构成不同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二)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确凿证明,如产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企业产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供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生产成本资料等。 2.持有存货的目的:持有的材料若用于生产产品,可变现净值计算用所生产产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再减去把产品卖出去时的销售税费;持有的材料若直接出售,可变现净值计算应用材料本身的售价减去把材料卖出去时的销售税费。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在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不仅要考虑资产负债表日与该存货相关的价格与成本的波动,而且还应考虑未来的相关事项。也就是说,不仅应考虑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发生的相关价格与成本波动,还应考虑以后期间发生的相关事项。 三、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