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电信竞争现状及业务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电信竞争现状及业务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电信竞争现状及业务发展趋势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中国电信竞争现状及业务发展趋势办学学院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校外学习中心汕头市经贸职业技术学校

专业工商管理

年级 2014春

指导教师李亚伟

学生姓名林楚昭

学号 DG2141U2047

2016年3月5日

浅析中国电信竞争现状及业务发展趋势

专业:工商管理

学生:指导教师:

摘要

在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两大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电信业正在经历百年未遇的深刻变化,以固话业务为收入主要来源的中国电信面临着传统业务萎缩的危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异常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本论文以中国电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出发点,从理论上阐述了业务的发展特点,并从宏观环境、信息产业发展阶段、产业链演变规律、电信市场发展趋势、电信业务发展趋势以及电信技术进步规律等多方面探讨了中国电信业务下滑的原因、业务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中国电信业务转型的发展目标,即应在继续发挥固网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移动通信、信息通信和内容应用等新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便捷、丰富、个性化、高性能价格比的综合信息服务,成为全电信业务的提供者、内容应用的聚合者、信息通信服务专项领域的领先者,争取利用5-6年的时间,实现从以固网话音业务为主向以互联网应用为主的增值业务、系统集成、移动通信及国际通信等四个百亿级业务群的转型。最后详细分析了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结构的特点,并通过SWOT模型,系统分析了中国电信业务发展的优劣势,指出业务发展策略、企业信息化、R&D战略、网络发展、价值链的主导、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品牌建设等八个方面是中国电信业务转型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电信有效竞争业务发展

Abstract

Aprofound change,caused by the co-effect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occurs through out in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i -es all over the world once in a blue moon.Under this condition,China Telecom Corp.encountered a rough situation that its telephone services revenues are shrinking gradually,which are mainly fetched from fixed-l -inetelephone services.As it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s sternly hallen -ged,China Telecom Corp.has to struggle to find new growth point.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China Telecom's footprint and current conditio -nand expounds the key points during the service development in theory; besides,in this project,we discuss the reasons which caused the busine -ss decline of China Telecom,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service transforma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such as macroscopic nvironment,sta -ge of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evolution rules of evolution ru -les ofindustrial chain,trend in telecom market development,trend in t -elecom service development and rules in tel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 -t.Then,itpresents the goal of China Telecom service transformation,co -nsistingofactively developing new services,such as mobile communicati -on,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ntent application,based on the pre -ponderance of fixed-line services;providing swift,versatile,customize -d,high cost-effectiv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the custome -rs; becoming total services provider,content application integrator a -nd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vanguard;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fixed-line telephone services to four types of dozens-of-billions-valu -ed services including value-added services most of Internet applicati -on,system integ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ationalcommunic -ations.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 -dvantages of China Telecom by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and figure o -uteight key elements in the course of services transformation for Chi -na telecom,including Servi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enterprise in for -malization,R&D strategic plan,network development,dominant status in value chain,technical innovation&enterprise culture.

Keywords:Telecommunication Workable competition Business developmennt

目录

1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研究的意义 (1)

1.2研究内容和方法 (2)

2中国电信上市基本情况 (2)

2.1上市背景 (2)

2.1.1中国电信所处的行业竞争口趋紧张 (2)

2.1.2中国电信公司自身经营困难垂待解决 (3)

2.2上市基本情况 (3)

3我国电信业竞争现状分析 (3)

3.1我国电信产业移动通讯领域的竞争现状 (3)

3.1.1我国电信产业移动通讯领域的市场结构 (4)

3.1.2我国电信产业移动通讯领域竞争状态的综合评价 (4)

3.2我国电信产业固定电话领域的竞争现状 (5)

3.2.1固定电话业务包括固定市话业务和固定长话业务 (5)

3.2.2我国电信产业固定电话领域竞争状态的综合评价 (6)

4中国电信发展业务的趋势分析 (7)

4.1产业趋势分析 (7)

4.2业务发展趋势 (9)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浅析中国电信竞争现状及业务发展趋势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研究的意义

在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两大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电信业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深刻变化,以固话业务为收入主要来源的中国电信面临着传统业务萎缩的危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的挑战。

随着电信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原来的垄断体制己经不能适应我国电信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按照破除垄断、引入竞争、增强国家电信整体实力的原则,我国电信业加大了改革力度,并进行了战略结构重组,1994年7月,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2月,中国移动集团、中国卫通从中国电信剥离;1999年4月,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5月,中国电信南北拆分方案确定,并完成了拆分工作。拆分后的中国电信于2002年9月投资成立了中国电信集团北方电信有限公司,重新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固话网络。

拆分后中国电信己由全国最大的运营商降为第二位,同时主营的电信业务受到移动和IP话音业务的快速分流,其长途业务持续负增长,本地电话业务增长率逐渐下降,用户ARPU值逐年下降,同时固话用户的拆机率逐年上升,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2006年3月末,中国电信的收入市场份额仅为27.71,中国电信4月当月净增用户仅为139万用户,净增用户同比负增长为45%,创下了近几年同期最低记录,其中PHS用户发展71. 09万,净增用户同比负增长近60%。1-4月份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仅完成预算的32.14%,PHS完成预算的30. 71%,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4月份集团本地普通话音通话费收入累计同比负增2.14%,较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国内长途收入累计实现增长仅为0. 56%,国际港澳台收入同比负增长6. 81%。而与此同时我国宽带业务和移动业务的发展确呈快速发展势头。而中国移动的增量用户份额大于50%,增量收入份额超过65%,其一季度发展的用户超过中国电信在内的其他5家的总和,一季度市场收入份额也占到行业的42%。在如此紧张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中国电信的宽带业务却出现了高速的发展,2006年1-4月宽带收入累计同比增长37.85%,同时增值业务也发展强势,

随着七彩铃音业务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收入占比迅速提高,综合信息应用服务业务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拉动主营收入增长提升较为明显。

随着移动通信、IP电话、电子邮件等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固话业务正被口益分流,话音业务走向低值化和微利化,以固话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国电信失去了用户规模增长的原动力,面临着传统业务萎缩的危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异常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由于市场需求走向多元化、个性化,要求运营商提供与之适应的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在对传统业务进行深挖潜力的同时,应更多的进行新业务的开发、新商业模式的探索,新价值空间的拓展,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1.2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研究中国电信在新形势下业务转型的发展策略和转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中国电信应在保持固网稳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型业务,建立互联网应用为主的增值业务、系统集成、移动通信及国际通信四个业务群。

本文从全球的商务结构性变化分析业务的发展,通过回顾历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今天,世界经济己经历4次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在全球经济和商业发展的坐标系上,我们正处于第五次变革的关键时期。从人类的消费需求分析业务的发展。人类感官的生物学根源揭示了多媒体通信发展的必然,个体的一切心理和行为都可以说源于感知活动,其中视觉和听觉最重要,揭示了人类对未来的通信业务有着广泛的需求。

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电信业的收入数据、市场分布情况。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业务的发展。语音业务是电信产品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传统商业的产品一样,语音产品也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语音产品的引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进行分析。

2中国电信上市基本情况

2.1上市背景

2.1.1中国电信所处的行业竞争口趋紧张

中国电信目前的主要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还是主要依靠语音业务收入,包括长途通话和本地通话等,但这个市场己经口益饱和,成长空间极其有限,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更是如此。

在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也明显减缓:我国电信业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直到现在,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最高曾达到年增长50%左右,局部地区个别年

份甚至达到增长100%。但2002年上半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达到1845亿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6%,与前几年的迅猛增长简直是不可同口而语。从电信运营业整体来看,传统的主导业务如本地通话、长途电话等口趋饱和,而新兴的业务增长点还没有培育成熟,使中国电信业的发展面临着超越创新的形势。

从中国电信业务来讲,以前一直处于“国际补国内,长途补市话、市话补农话状态”,但随着资费的调整、初装费的取消,国际业务难以补贴国内业务,长途受IP业务的影响,利润大幅下降,而市话业务本来是亏损的,农村电话业务更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取消初装费使农村电话普及率有大幅度提高,但农村通话业务收入却增长缓慢,短期内根本无法支撑公司业绩。

2.1.2中国电信公司自身经营困难垂待解决

从中国电信自身来看,也面临众多的发展困难:

由于中国存在着打破电信垄断的要求,每次电信体制改革对中国电信都有较大的冲击,电信、移动分家中国电信公司将最优良的资产分拆给中国移动,公司利润从此一撅不振。而电信南北分拆又使中国电信公司失去了北方十省市的资产,这其中包括作为公司数据业务的核心北京、市场潜力较大的山东等省市的资产。

2.2上市基本情况

电信重组后,固网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电信何时上市就成了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电信在2002年开始以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四个省资产为基础,发起设立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在香港和美国两地上市,完成IPO操作,之后通过两次注资和两次股票增发,基本实现主业整体上市。

中国电信IPO可谓一波三折,中国电信原计划于2002年11月7口在纽约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计划募集金额287. 3亿港币,合36. 8亿美元。但因在10

月31口的最终定价口仍不能达到足额认购而做出重新招股的决定。

3我国电信业竞争现状分析

我国电信业的细分业务领域众多,各业务领域的竞争状态也各不不同,讨论我国电信业有效竞争的现状,需要对各个业务领域分别进行研究。本章主要基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评价框架,对我国电信业的移动通信领域、固定电话领域(包括固定市话领域和固定长话领域)和其他业务领域分别进行竞争状态的分析。

3.1我国电信产业移动通讯领域的竞争现状

移动业务是当今各类电信业务中的黄金业务,也是我国电信发展的主要热点,便捷的通信方式、快速的技术发展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使得投资回报率非常高,发展潜力非常大。中国移动从1987年开始经营移动业务,中国联通在1994年成立之初就选择了这块利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业务,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由于没有获得国家发放的移动营业牌照,不具备进入移动领域的资格,所以在此研究的移动业务,仅针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企业。

3.1.1我国电信产业移动通讯领域的市场结构

(1)市场集中度

中国移动的行业集中度为71%,介于65%-75%之间,属于高度集中寡占型;HI 指数为5800,大于3000,属于高寡占I型。从指标数值来看,移动电话市场集中度比较高,在移动电话市场已经形成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但是这种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是不对称的,企业规模分布不均衡,中国移动的市场垄断力量是中国联通的两倍多,具有很强的市场控制权。

(2)产品差异化

从产品硬差别角度看,由于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电信产品的物理性质上,所以两者差别并不十分显著。从1G的模拟网到2G的GSM 数字网,再到逐步推行的3G技术,在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方面,中国移动始终引领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潮流。在GSM数字网时期,中国联通在跟中国移动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这种格局,在2002年联通强力推出CDMA后才开始有了变化。CDMA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后起之秀,使用的是频分编码技术,与基于时分复用机制的GSM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联通CDMA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优势寻求产品差别化,从而抗衡中国移动推出的GPRS商用网。GPRS是对GSM网络的一个升级,它的引用将延伸GSM系统的生存周期,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就可享受到随时在线的服务。GPRS与CDMA同属于2.5G的技术标准,是从2G向3G发展的过渡技术。可见,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的产品硬差别并不显著。

3.1.2我国电信产业移动通讯领域竞争状态的综合评价

根据上面对我国电信业移动通信领域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电信业移动通信业务属于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但是它们之间的力量和地位并不均衡。

中国移动借助原有的垄断地位在竞争中有以下优势:

网络优势:中国移动借助于先行进入的优势,从最早的模拟网发展为现在的GSM网,其GSM网在覆盖率、接通率等方面都领先竞争对手。

用户优势:中国移动的用户数远远高于竞争对手,另外,由于早期的手机价格

昂贵、服务资费也较高,所以那时发展的用户都是高端用户,所以中国移动的用户质量也高于竞争对手。

码号资源优势:由于我国尚没有出台带号转网的政策,码号资源成为各运营商的资源,从用户的使用习惯上,特别是高端用户,不愿意轻易更换手机号码,这也成为中国移动的又一优势。

管理及人才优势:中国移动上市较早,更早的和国际资本市场进行接触;另外,由于经营移动业务较早,也拥有技术上的人才优势。

中国联通虽然在以上几个方面处于劣势,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国联通在资费的灵活度上要高于竞争对手,这也是中国联通用户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中国联通拥有电信全业务的经营许可,从电信业的一般规律上看,全业务的运营商比专一的运营商占有更多优势,例如在市场竞争中可以将多种业务捆绑进行销售;另外,虽然中国联通的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率在整体上弱于中国移动,但是在有些热点地区的覆盖强于中国移动,这与中国联通的后进入者的策略有关。因为对于后进入者来说抢占话务量比抢占地盘更有吸引力。

潜在竞争者小灵通的蓬勃发展使移动通信行业竞争更加剧烈。严格意义上小灵通并不是真正的移动通信业务,国家政策中移动通信业务的定一种并不包含这种技术。从应用上看,由于技术的限制小灵通只能在慢速移动的近距离中使用,实质上是固定电话的延伸。但由于经营小灵通业务的固定运营商可以借助于原有的固网闲置资源,在本地业务上价格便宜,所以对移动通信的本地业务造成了一定竞争,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移动通信实际资费下调的一个因素。

总体来说,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中国移动依然是市场的领先者,中国联通虽然能够在新增用户市场、以及整体资费水平上对中国移动造成较大冲击,但是尚不能和中国移动势均力敌。而中国电信等经营小灵通业务的固定运营商是潜在的进入者。另外,虽然移动通信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各运营商在营销策略、产品定价上具有一定的经营灵活性,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行业监管和国家政策又会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单向收费、网间结算的资费标准、3G运营牌照的发放等。

此外,由于我国的移动通信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行业平均利润率高,同时竞争主体地位的不均衡,行业监管体系也不够完善;目前的行业内的竞争手段还是价格竞争为下,竞争层次有待提高,竞争秩序尚需讲一步规范。

3.2我国电信产业固定电话领域的竞争现状

3.2.1固定电话业务包括固定市话业务和固定长话业务

在市话业务方面,从特许经营牌照的持有情况来看,2001年3月前实行的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双寡头垄断经营"铁通公司于2001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市话业务的市场结构变为三寡头垄断经营2001年底5中国电信横切方案6使市话市场形成了电信、网通、联通和铁通四寡头垄断竞争"中国联通尽管有固定电话牌照,但它几乎没有发展固定电话用户,所以其固定市话份额很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目前固定市话市场实际上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三家的寡头垄断竞争"也是本文在此主要研究的公司在中国电信业各类业务中,固定长途电话市场的运营商最多(包括 IP 电话运营商),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等等。

3.2.2我国电信产业固定电话领域竞争状态的综合评价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规模竞争的角度来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是具有有效竞争能力的竞争对手,而中国铁通和中国联通就固定电话的现有用户数量而言,实力还比较弱,难以对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构成有效的竞争。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从用户规模的角度可以展开平等的竞争,但是由于这两家运营商的现有网络,特别是接入网络的覆盖重点分别在南方和北方,在地域上不重叠,有效竞争还难以展开,短期内固定通信企业之间在固定电话业务上有效竞争的格局还难以形成。

固定市话领域方面:中国电信业固定市话领域实际上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对称的双寡头垄断竞争,他们各占据南北固定电话市场,短期之内不会入侵对方的核心领域,即不会交叉进入对方垄断的市场,因此固定电话市场仍处于寡头垄断格局,用户几乎没有选择本地电话的权利,与过去不同的只是由两家运营商对不同地域的市场分别垄断。

移动通信领域竞争严重不足,该领域目前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企业在进行竞争,并且竞争格局是不对称的,电信业的优势倾向于移动领域,移动领域的优势集中于中国移动。

固定电话领域中,固定长话领域相对于移动领域来说,竞争比较充分,已经形成了竞争性的市场结构,而固定本地电话领域虽然形成四家竞争主体并存的格局,貌似竞争,却因本地电话的自然垄断性特点,无法产生实质性的竞争,处于“准垄断”的状态,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网络覆盖地域的不重叠,有效竞争难以展开,中国联通和中国铁通由于实力太弱,无法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竞争。总之,固定电话在我国电信业中相对移动领域而言,处于劣势地位,但是中国电信却是劣势中的绝对优势。

数据通讯业务由于服务提供商较多,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无线寻呼业务由于处于过度竞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外加受到移动电话的挑战,发展步入低靡;电信增值业务领域竞争态势良好,但是由于整个电信业全业务有效竞争格局还没有形成,产业链尚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增值业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在我国电信市场中,优势向移动集中,在移动领域中,中国移动处于优势地位,在相对处于劣势的固话中,中国电信处于优势地位,并且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比,中国电信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我国电信企业中,形成了“两大、两中、两小”的市场结构,处于优势地位的前两家为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处于中间地位的是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而处于劣势地位的是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只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竞争的不平衡格局又在不断加剧,所以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势头有增无减。

4中国电信发展业务的趋势分析

4.1产业趋势分析

在增值业务产业发展已to年之时,我们终于看到了有亿万网民构成的中

国网络世界。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里,中国网络产业将迎来全新的10年。

(1)产业分工趋向细化

用户通过一个网站享受全面增值业务服务的方式确实十分方便,然而这不等于所有的增值业务服务都要由一个企业提供,因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非专业化的服务很难满足网民的需求。“外包”主要指公司将自己的部分业务转

移给其它公司进行生产,从而达到提高质量、节省成本的目的。以往在中国的IT 行业,“外包”一词更多的应用于软件领域,而今后这个词语可能会活跃于增值业务产业。在专业网站兴起的同时,经营不同业务的网站之间的商业合作可能会更频繁,每个增值业务企业在经营好自己主营业务的情况下,通过合作方式将更多的增值业务服务纳入自己的网站之中,而这种合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网页友情链接。

(2)应用突破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1)网络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手机短信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增值业务与文化的结合。据统计分析,短信内容只有十分之一是实用信息,而十分之九是娱乐。短信的大部分内容都无法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恰好符合了中国人含蓄的

特点。增值业务与文化的结合对于推动网络经济意义重大。

(2)着眼于网络与传统经济的结合:目前,我国拥有约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000万家小企业,预计到2005年,70%以上企业有能力运用增值业务的手段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将加快推动增值业务走出低谷,走向繁荣。增值业务应用的突破关键在于找到与传统经济、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传统娱乐业等传统行业的结合点,并由此找到应用和出路。

(3)中国电信还需进一步突破产业的生态圈

解决了社会信息化和企业要盈利的矛盾,建立了增值业务产业整体起飞的运作机制,还需构建增值业务产业生态圈。产业生态圈是个新生事物,不断产生新的价值环节,各价值链成员也更加深入地渗透到生态圈之中,连接各利益主体的,除了上下游的供求关系外,还有不断增值的合作愿望,一个企业的许多决策和决定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参与,而各个环节也都能通过价值增长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生态圈”的作用将愈来愈明显。为避免产业生态圈成为新的泡沫,我们在构建产业生态圈时应更加理性和务实。与其他企业发展生态圈相比,中国电信发展增值业务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是一个以信息产品为对象的价值增值生态圈。因此生态圈上的增值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和网络运营商在固话网络上开通的多项功能是增值的源头。原有中国电信服务的基本业务是提供“用户间的信息传递”,要提升基础通信业务网络利用率,获得基础中国电信外的增值就必须成为用户的信息服务商,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在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商务产业生态圈的形成中,各种专业化的“信息加工和信息应用”给用户和信息化应用服务提供商如:ICP/ISP、系统集成商等对培育新的中国电信服务市场,扩大中国电信产业生态圈的价值总流量起着基础性作用;

(2)同时应用是先导。没有应用,就没有方向。产业生态圈只是形式,应用是其核心。没有应用,产业生态圈就失去了运行的源泉和组建的意义。

(3)负责信息服务和推广的中间服务商是促使产业圈得以增值的重要环节。当市场竞争激烈和市场环境复杂时,中国电信出于减少市场风险和开发难度的考虑,就应重视和借助于中间服务市场的力量;

(4)产业圈最后实现的价值增值是由最终用户的需求进行决定的,因此扩大宣传力度、赢得更多用户是生态圈增值得以实现的关键。

(5)中国电信在产业圈中应出于主导地位。虽然从理论上讲,产业链上各环节应该是平等的,但平等并不意味着都发挥一样的作用。一支部队要想具有战斗力,首先要求指挥员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一艘航船要想在大海上劈波斩浪,首先要求船长具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如果群龙无首、各自为政,部队就不可能战无不胜,航船也不可能顺利地到达彼岸。在业务创新中,中国电信运营商之于产业链,就

像部队的指挥员、航船上的船长,只有发挥其穿针引线的主导作用,才能把各环节对用户需求的看法统一起来,才能协调一致地从用户的角度设计产品,最终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业务。强调中国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是由他所拥有的资源和实力决定的。在产业链中,运营商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坚实的网络平台和完善的收费渠道,能快速感知用户需求,为各种业务提供接入平台,更重要的是,他能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方便、快捷的收费渠道。因此,只有以中国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组建产业链,发挥其龙头作用,整个产业链的活力才能充分释放出来。但这并不是说,其它各环节是无足轻重的,是可以随便被指使和控制的。应该说,在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上,各环节都有自己的核心资源,都对新业务的生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就像钢琴上的一个个音键,单独弹肯定是单调乏味的,只有用一双灵活、轻巧的手把它们有机地组合搭配起来,才能奏出美妙和谐的音乐。中国电信运营商就是这双手,其它各环节就是钢琴上的音符,手的协调功能直接决定着音乐的弹奏效果。

4.2业务发展趋势

展望2006年通信业的发展情况,首先在业务发展趋势方面,移动业务处在成熟前期,用户数和业务收入继续保持二位数增长,移动增值业务将继续高速增长。固话用户数继续增长,但业务收入将持续下降,不考虑新增用户的影响,业务收入下降幅度在5%以上,而且速度在加快。宽带接入业务处在成长期,受内容和应用缺乏的影响增长平稳。固网增值业务有一定的潜力,需要精耕细作经过几年高速的发展,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进入稳健增长阶段。通信是整个社会经济大环境下的一个领域,不可能超越现实的市场消费能力。即便是小灵通这种主要面向中低端用户的业务,其潜在用户群能力的释放也将进入一个缓慢的阶段。其次,在移动通信这个总量增长趋缓的阶段,来自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阵营的GSM和CDMA 也在采用种种方式提供更加优惠的价格,使得小灵通对蜂窝电话的替代效用不如最初阶段那么明显。再者,小灵通在漫游、覆盖等方面存在固有的技术缺陷,使其不可能成为当前移动通信最主流的业务。从总体上看,小灵通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价格优势被削弱之后的乏力,GSM和CDMA在低端用户群领域的反击,以及未来技术升级的不确定性。固网运营商在发展小灵通时,必须将其放在与固网结合发展的大前提下。应该说,小灵通与移动通信相比,其最大优势并不是资费,而是可以与固网融合发展的潜力。如果抛开固网发展小灵通,只会越走越窄,最终只是死路一条。3G是移动通信未来的主流技术,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技术体制上,无论是无线部分,还是核心网部分,小灵通都不可能平滑过渡到3G。现在小灵通的运营商一旦获得3G牌照,肯定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更有市场前景的3G上。

不过,在一定时期内,小灵通仍会有其自身的特定用户群和市场发展空间,两者的业务也可以共存。例如通过发展多模终端,可以将3G业务与小灵通结合在一起。就小灵通的未来而言,我们尽管不能低估“小灵通”会产生的效益,但不能不看到其技术的局限性,更不能盲目夸大其发展潜力。IPTV有关的融合业务仍处在成长初期,需要在技术标准、政策管制、商业模式、产业推进等方面寻求综合突破。互联网产业继续高歌猛进,业务收入高速增长,未来几年,互联网公司在境外上市数每年超过10家,2006年的总市值超过300亿美元。

同时,从中国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阶段可以分析出,今后中国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趋势一是跨行业,即与其他行业的应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二是新业务从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的扩展和延伸。而兼具两者优点的移动增值业务将会是发展的热点和重点,移动信息服务和有待开发的新业务,如:增值业务将是今后通信业和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移动增值业务既是让人垂涎的大蛋糕,但也蕴藏着一定的政策风险和技术风险。

结束语

经历3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电信业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但是各类业务市场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别,四大电信主导公司的实力悬殊也很远。

移动通信业务与固定市话业务属于寡头垄断格局,竞争严重不足,市场集中度与进入壁垒较高、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严重阻碍了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有效竞争格局还没有形成,对电信产业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所以目前我国电信市场中移动通信业务与固定市话业务的现实状况函需政府对产业走向进行引导,进一步改善其市场结构,培养企业竞争力,消除市场的无效竞争。而固定长话业务和其他电信业务竞争充分,但仍存在市场不规范等问题,需要政府规范市场,促进各类业务的发展。

电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推动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产业,实现产业健康和持续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电信在推动我国电信业的持续发展中功不可没,但随着新兴的信息服务成为发展主流,其业务设置、网络架构、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都与未来的电信业发展不匹配,中国电信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谋求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客观、冷静地应对各种挑战,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把握各种机遇,理性务实地推动业务战略转型,追求企业价值、业务价值和用户价值,注重内涵式发展,打造中国电信引领的、体现服务差异化的新型产业价值链,做好业务布局,整合现有业务和产品,系统构建中国电信的新型业务体系,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企业业务转型,推动中国电信再度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l]郑奇宝.从垄断到竞争一电信行业规制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

[2]信息产业部.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8-3-31

[3]信息产业部.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8-3-31

[4] Baumol, Panzar, Willing. 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2

[5]雅克·拉丰,泰勒尔.电信竞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6] D F Spulber. Market Microstructure:Intermediarie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7]雅克·拉丰,泰勒尔.电信竞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8]张维迎,盛洪.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J].改革,1998,(02)

[9]王小强.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J].产业论坛,1998,

[10]方宏一再论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战略[[J].产业论坛,1998,(02)[川周其仁.三网聚合,数网竞争[J].产业论坛,1998,

[11]于良春,胡雅梅.管制、放松管制与中国电信业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1999,(04)

[12]马伟华.竞争与管制:中国电信业改革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02)

[13]滕颖,钱宇.我国电信业市场格局与电信业发展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

[14]史炜.电信改革没到位[J].南风窗,2002

[15]陈小洪,马骏.关于中国电信资费体系改革的基本看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

[16]马骏.中国电信业竞争分析[J].当代通信,2003

[17]唐守廉,郑丽,王江磊.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演变和价值网络,通信产业发展论坛,

2003(9)

[18]汪涛,李威.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3)

[19]徐玉.部分国家电信增值业务发展情况.当代通信,2003(14)

[20]徐玉.全球电信增值业务发展现状与趋势.信息网络,2005(9)

[21]张薇.主导运营商发展增值电信业务的经营策略分析.现代电信科技,2002(2)

[22]周靖.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和经营模式.现代电信科技,2003(2)

表1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我国电信未来五年内信息化发展规划

中国电信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规划1.0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概述 1.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0后电信行业开放步伐的加快,电信南北拆分后“5+l”竞争格局 的形成,国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 性化服务需求,运营商必须从原有面向产品和业务的经营模式向面向市场和客户的经营模式转变。集团公司由此提出了“全面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奋斗,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电信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现代电信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并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新型企业运营模式。 中国电信业务种类多、用户规模大,具有运营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处理量大、业务流程复杂等特点,对信息化高度依赖,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周德强总经理在2003年集团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中国电信能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无论是五项机制创新、五项集中管理,还是流程重组都需要企业信息化做支撑,没有企业信息化,就谈不上管理现代化。”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完善企业信息化体系,提高运营支撑和企业管理水平”,是中国电信面对竞争和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形成的“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的工T系统建设和管理模式,曾支撑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改革的推进,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由于电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不断的改革重组,中国电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未能进行统一规划,及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导致了应用系统孤立、数据分散、投资效益低、专业工T人员分散和供应商管理不足,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打破信息孤岛,有效支撑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全面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8-12-26T09:25:51.140Z 来源:《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作者:杨贻朵[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日益占据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成为技术强国的领军产业。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日益占据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成为技术强国的领军产业。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处于蓬勃发展趋势,产业产品日益创新,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希望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发展;现状;应对策略 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内涵丰富,包括软件、通信、计算机、网络、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将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硬件、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服务等过程集合的产业[1]。近几年,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智能制造的强国战略,中国也随即规划出“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政策,希望可以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美国以高通、思科、IBM等大型国际公司为代表,位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第一强国位置;韩国以三星、LG等为代表,位于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第一的位置;日本以索尼、夏普、松下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在2016年的电子信息产品产值约12万亿日元。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市场普遍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18年全球规模将达到2.34万亿美元[2]。 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高速发展,并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国内一些优势企业在很多领域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间的差距,甚至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一流的电子信息企业。但从不同层面看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监管之间的不匹配 创新与监管历来是一种紧张关系,需要维持平衡状态[3]。新兴技术的发展,往往面临这法律、制度、政策、伦理等多方面的难以实践的新挑战。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政策规定经常落后于行业发展,例如2017年年底频发P2P暴雷事件。在消费者还未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捷与“红利”时,决策者应当加大监管力度,避免透支电子信息产业公信力。 (二)技术发展引发安全担忧 随着“数据驱动”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新技术的应用场景,给我们带来快捷的同时,安全隐含也不断突起。传感技术、万物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身份信息、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在网络空间快速传播。2017年,各种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恶意软件导致信息泄露,诈骗信息、勒索病毒的出现,极大的干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 (三)技术发展引发就业冲击 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为我们带来红利的同时,也给在各行各业的大量劳动者带来巨大的冲击。比如京东已经运行的无人超市将很有可能取代大量收营员;京东无人配送车也正式开启常态化的配送运营,可能会取代大量的快递员;Siri的诞生也让客服行业就业岌岌可危。电话推销员、保险业务员、接线员、前台、打字员、会计等传统行业的就业人员都有可能将人工智能取代被取代。 (四)产业发展不平衡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一哄而上”的发展模式,虽然总体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例如国家大力资助集成电路产业,各企业在基金感召下纷纷追捧这股热潮,虽然产业模式迅速提升、产业链迅速搭建,但在这股热浪退下后,很可能无法实现高端突破,其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将会面临困境。 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应用对策 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一是要抓住全球化浪潮,二是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监管力度的加强与适时国家的发展战略调整;三是加强电子信息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推进产业创新。 (一)抓住机遇,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我们应当利用全球化趋势,抓住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趋势加强的机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在国内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技术跨国交流与联系,壮大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在实力和全球地位。 (二)加强引导、监管 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必须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市场活力与政府的引导、监管能力。在加强引导方面,政府需要在确定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的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企业原始创新。同时,政府还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迭代完善尖酸方式,创新监管模式,改善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法律环境。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建设 新的生产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了准入门槛,造成核心人员的缺失,新模式下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尤为重要[4]。首先,国家政策应当鼓励有相关技术背景的高校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建设,包括新材料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高校、企业应当积极联合建设培训基地,创建综合学界和业界培训课程;高校应当创造出灵活、生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编写前沿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知识与最新实用技能。 四、结语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不平衡、市场监管不足、还未处于全球领先的状态。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与可持续性前进,为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国家必须加强监管与引导,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与完善的法律环境;必须抓住全球化的机遇,鼓励跨国技术的交流;同时还需要重视新人才的培养,重视相关教育机构的构建,以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国平卢明华.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1(4). 63069 [2] 陶于祥, 袁野, 樊自甫, 万晓榆. 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1). 89-95 [3] 张于喆.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及政策建议. 宏观经济管理. 2018. (03). 53-60

案例一:中国电信的SWOT分析

案例一:中国电信的SWOT分析 在已经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电信的新闻热点、焦点不断。电信资费的调整、中国电信南北大分拆以及中国电信将面临入世挑战等让人们瞩目。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电信又将上演一场“与狼共舞”的惊险剧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中国电信进行SWOT分析,也许能让大家对中国电信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中国电信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电信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规模效益。尽管此间经历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移动寻呼剥离、分拆重组等一系列的改革,但在中国的电信业市场上,中国电信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客户资源、网络基础设施、人才储备、服务质量等方面: 1、中国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后,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运营商展开激烈竞争。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后,在保留原有大部分固定电话网和数据通信业务的同时,继承了绝大部分的客户资源、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在市场上占领了绝对的优势。1.79亿的固定电话用户,1500多万的数据通信用户,为中国电信发展业务,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中国电信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电信己建成了覆盖全国,以光缆为主、卫星和微波为辅的高速率、大容量、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传输网、接入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和智能网等。同时DWDM传输网,宽带接入网相继建设数据通信网络和智能网不断扩容。中国电信的网络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同时具备了向相关专业延伸的基础和实力。 3、中国电信在发展过程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了解本地市场、熟悉通信设备的电信管理和技术的能力较高、结构合理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同时中国电信还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拥有长期积累的网络管理经验、良好的运营技能和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 4、中国电信日趋完善的服务质量。中国电信成立了集团客户服务中心,为跨省市的集团客户解决进网需求;中国电信还建立了一点受理、一站购齐的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紧接着中国电信推出了首问负责制,解决了企业在向用户提供服务过程中的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的问题;另外,中国电信还设立了服务热线(10000)、投诉热线(180)等,建立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服务,提供互动式服务。 虽然中国电信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我们应该辨正地看待这些优势。辩证法告诉我们,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很可能就转变成劣势。中国电信虽然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完善的网络设施以及大量的储备人才,但缺乏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观念、创新观念、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文环境建设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市场制度环境。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信拥有资源优势,但却缺乏资源运作优势。一旦不慎,优势很可能就转变成劣势。目前,中国电信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战略管理与发展的矛盾。一方面是企业决策层只重视当前战术和策略,忽视长远战略,湮没在日常经营性事物中,不能统观大局;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企业运作战略策划人才。这个问题是当前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 2、企业内部创新与发展的矛盾。面向计划经济的职能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模式已经呈现出与快速发展的不适应,并逐步成为制约电信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主要因素。ERP、管理和组织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及企业特色人文环境的建设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应考虑的焦点问题。 3、中国电信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为用户提供特色服务。中国电信虽然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但这大都不是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建设的,而是为了满足普遍服务的需要。 4、拆分让中国电信由主体电信企业降级到一个区域性的电信企业。新中国电信的主要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战略分析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行业差异化战略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电信业将面对全球通信企业的挑战。中国的产业信息化也从根本上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电信业重组后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转型。 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务较为单一的局面,完成从“移动信息专家”到“综合信息专家”的转变。而中国联通则更加复杂,不仅面临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面临组织结构的融合,未来联通需要通过业务创新、品牌整合等锻造核心能力,并通过组织调整等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国内三大通信行业的差异化战略已经从以前的电信主导宽带和固话,移动主导移动电话,联通主导基础网络,逐渐变为现在的多方位业务全面发展。电信开始推出3G手机移动电话,联通也推3G 以及融合以前的网通的宽带业务,移动则收购了铁通,也大摇大摆做起了宽带业务,并且收费也是相当便宜。 大体上,通信行业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其差异: 一、品牌形象。 品牌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知和看法。进而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品牌购买和消费行为。我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指出:“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因此,品牌就是企业的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能力的综合表现,名牌不仅有巨大的市场开拓力,还有强大的人心征服力,一旦消费者的心被征服,名牌就可以长久的占领市场。” 中国移动的这点就做得很到位,在移动这个大品牌下面又分了很多个小品牌,比如说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等等。而其中每一个品牌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动感地带的客户群主要是学生群体以及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套餐花样百出,资费实惠;神州行针对的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方便简单易行,计费简单可靠,每月消费不多;而全球通则是提供给高端客户,满足客户的一些比较高端的需求,比如出国或者经常出差之类的,通常情况下每月的话费都比较多。像动感地带找周杰伦代言,神州行葛优代言,对产品的形象定位就比较准确,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很深的固有印象,品牌也就比较成功了。还有联通旗下的品牌新势力啊,电信的天翼等等。 二、价格差异。 随着国内电信业竞争形式的变化,行业利润和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如何保持好的企业

企业战略及对标管理的SWOT分析模型案例分析

SWOT分析模型及案例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 等场合。 SWOT分析模型简介 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来 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 机会的地方。 SWOT模型含义介绍 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1、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 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 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环 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环境威胁,另一类表示环境机会。环境 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 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对环境的分析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比如,一种简明扼要的方法就是PEST 分析,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波特的五力分析。 2、优势与劣势分析(SW) 识别环境中有吸引力的机会是一回事,拥有在机会中成功所必需的竞争能力是另一回事。每个企业都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这可通过“企业经营管

中国电信业发展史介绍

中国电信业发展史介绍 总的来讲,中国目前有三大电信基础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其中中国电信是在1998年由中国邮电集团正式拆分成中国邮政和中国电信是拆分出来的。中国联通通信有限公司是在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联通成立之初主要在大力的发展CDMA技术,包括技术转让、建设网络、推广业务等。而中国移动最早是在1994年时中国邮电集团成立了一个移动通信局,大约在1999年的时候,信息产业部决定对中国电信进行首次拆分重组,原中国电信拆分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公司3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2001年11月,再一次对我国电信业进行重新布局,将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形成了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为主体的“5+1”格局。新组建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由原中国电信南方21省区市的电信公司组成;主要负责南方21省市的固网业务;新组建的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是由原中国电信北方10省区市电信公司和原中国网通公司(俗称小网通)、中国吉通公司组成主要负责北方10省市的固网业务,中国移动主要做GSM移动业务,中国联通则同时运营GSM和CDMA移动业务,中国铁通主要做铁路上的通讯业务,中国卫通主要做卫星通信这一块。(业务基本不重叠,也没什么大的竞争,几家运营商各干各的,当然这中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为了抢占点移动业务搞了些小灵通和大灵通业务等,也赚了不少)。其中小网通就是在1999年有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中铁通信中心等投资成立的。中国吉通则是电子部系统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参股搞的,例如彩虹集团等,公司主要经营IP业务。其实在这中间还有一家2002年成立的北京正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字集群通信业务,主要是做北京的市政工程等政府性项目,比如北京奥运会的场馆的覆盖呀这些。由于这期间电信市场异常混乱,工信部在2007年将6大运营商重新拆分重组成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又叫新联通),中国移动;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将中国联通的CDMA 全面卖给中国电信,将中国卫通并入中国电信,并向中国电信颁发CDMA2000的3G运营牌照,将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合并,同时颁发了WCDMA的3G运营牌照;将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并支持帮助中国移动自主研发了TD-SCDMA3G 技术。使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成为了全业务电信业务运营商(包括固网业务,移动业务的2G,3G业务等)。也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中国电信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规划

中国电信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规划 1

中国电信未来五年内信息化发展规划1.0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8 2

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概述 1.1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0后电信行业开放步伐的加快,电信南北拆分后”5+l”竞争格局 的形成,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 性化服务需求,运营商必须从原有面向产品和业务的经营模式向面向市场和客户的经营模 式转变。集团公司由此提出了”全面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奋斗,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 把中国电信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现代电信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并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 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新型企业运营模式。 中国电信业务种类多、用户规模大,具有运营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处理量大、业务流 程复杂等特点,对信息化高度依赖,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周德强总经理在集团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 ”中国电信能不能提 3

高管理水平和运 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无论是五项机制创新、五项集中管 理,还是流程重组都需要企业信息化做支撑,没有企业信息化,就谈不上管理现代化。”因 此,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完善企业信息化体系,提高运营支撑和企业管理水平”, 是中国电信面对竞争和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形成的”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的工T系统建设和管理模式,曾支撑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改革的推进,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由于电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不断的改革重组,中国电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未能进行统一规划,及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应用系统孤立、数据分 散、投资效益低、专业工T人员分散和供应商管理不足,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打破信息孤岛,有效支撑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全面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1.2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范畴 中国电信的企业信息化由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构成。 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近日,工信部公布2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情况,2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达到459和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和31.7%。其中,通信设备与计算机产品出口分别为108和1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和27.9%,而基础产品出口仍在下降。 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在电子信息产品8大类别中,通信设备类产品与计算机类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出口额分别达到219和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和9.4%,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3.0和5.0个百分点,拉动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 2月份,通信设备与计算机产品出口分别为108和1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和27.9%,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17.0和9.8个百分点。其中,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出口额位列前五位,出口额分别是145和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1.0%和61.6%。 另外,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等基础产品在2012年1-2月份出口仍在下降,出口额分别为113、93和8亿美元,同比下降3.8%、16.1%和29.8%。2月当月,上述三类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1.5%、-2.1%和-18.9%,低于同期全行业平均增速6.6、20.2和37.0个百分点。 工信部2011年6月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和出口增速均出现连续回落。但值得注意的是,通信设备出口成为拉动全行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前5月通信设备出口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3%。 在生产增速回落的同时,二季度以来,该行业出口增速也持续下滑。5月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8.2%,比3、4月份分别回落9.5和8.9个百分点。 2011年5月份,各行业出口增速与上月相比均有所回落。电子材料、通信设备和家电出口分别增长5.4%、14.9%和2.3%,增速比4月份回落30.8、15.8和10.8个百分点。计算机、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出口增长2.5%、10.0%和20.2%,与4月相比,增速回落6.6、4.1和8. 8个百分点。 不过,通信设备和电子器件出口增速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1-5月,通信设备和电子器件出口464和311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的18.7%和12.5%,分别增长35.3%和28.7%,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8.3和11.7个百分点,是拉动全行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东部地区保持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 2011年1-9月,东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47598亿元,增长18.7%;出口交货值28107亿元,增长11.5%,二者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4和3.6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出口增长较快。1-9月,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57.2%和91.8%,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5和76.7个百分点。特别是出口增速连续三个月超过90%,其中,9

中国电信的SWOT分析案例

中国电信的SWOT分析案例 SWOT 电信资费的调整、中国电信南北大分拆以及中国电信将面临入世挑战等让人们瞩目。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电信又将上演一场“与狼共舞”的惊险剧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中国电信进行SWOT分析(SWOT分别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也许能让大家对中国电信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一、优势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电信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规模效益。尽管此间经历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移动寻呼剥离、分拆重组等一系列的改革,但在中国的电信业市场上,中国电信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 势。主要表现在客户资源、网络基础设施、人才储备、服务质量等方面: (一)中国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后,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运营商展开激烈竞争。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后,在保留原有大部分固定电 话网和数据通信业务的同时,继承了绝大部分的客户资源、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在市场上占领了绝对的优势。1.79亿的固定电话用户,1500多万的数据通信用户,为中国电信发展业务,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电信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电信己建成了覆盖全国,以光缆为主、卫星和微波为辅的高速率、大容量、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传输网、接入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和智能网等。同时

DWDM传输网,宽带接入网相继建设数据通信网络和智能网不断扩容。中国电信的网络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同时具备了向相关专业延伸的 基础和实力。 (三)中国电信在发展过程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了解本地市场、熟悉通信设备的电信管理和技术的能力较高、结构合理的管理和专业人才。同时中国电信还 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拥有长期积累的网络管理经验、良好的运营技 能和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 (四)中国电信日趋完善的服务质量。中国电信成立了集团客户服务中心,为跨省市的集团客户解决进网需求;中国电信还建立了一点受理、一站购齐的服 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紧接着中国电信推出了首问负责制,解决了企业 在向用户提供服务过程中的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的问题;另外,中国电信还设立 了服务热线(1000)、投诉热线(180)等,建立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服务,提供互动 式服务。 二、劣势 虽然中国电信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我们应该辨正地看待这些优势。辩证法告诉我们,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很可能就转变成

中国电信发展历程.

1980年——1993年:放松价格管制时期 1980年之前,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体制是政府部门(原邮电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但由于国家对电话资费实施严格管制,电信业基本不赢利甚至亏损,电信基础设施及服务短缺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政府开始实施电信管理体制改革并放松价格管制,采取对邮电业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允许邮电部门征收电话初装费等措施。 优惠政策带来电信业的迅速发展。1979年至1995年,全国邮电通信固定资产投资达2700亿元,其中约1/3来自电话初装费。1993年全国电话主线数迅速达到1733万线。 在此过程中,电信业政企合一体制下的行政性垄断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对电信服务高价低质很不满意。 1994年——1998年:管制初期 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双垄断寡头的竞争使基本电信服务市场效率得到改进,在联通公司进入的移动通信市场,邮电部门大幅降低了入网费和资费。 但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并没有形成。联通公司的资产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1998年其营业额业仅为中国电信的1/112。 1999年至今: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 1998年3月,政府机构改革,在原电子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随后电信业实现了政企分开。 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决定对中国电信拆分重组,将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国电信拆分成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公司等3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 此外,为强化竞争,政府又给网通公司、吉通公司和铁通公司颁发了电信运营许可证。现在国内电信市场共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通、吉通、铁通和中国卫星通信等7家电信运营商,初步形成电信市场分层竞争格局。但由于分层市场上垄断力量依然较强,新运营商进入时间较短,电信业的有效竞争局面仍未形成。 电信领域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年12月~2002年5月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对通信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此后又多次就邮电通信发展问题作出指示。他在1984年2月指出,先要把交通、通信搞起来,这是经济发展的起点。 1979年6月,国务院制定电话初装费政策。 1982年2月,“三个倒一九”政策陆续出台。国务院决定,邮电部门所得税上交10%,非贸易外汇收入上交10%,此后又在1986年同意预算内拨改贷偿还10%本息。1995年,这一政策完全取消。 1984年10月、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书记处分别对邮电发展作出“六条指示”。进一步明确了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优先发展通信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对调动邮电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建设国家通信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984年11月,国务院领导提出邮电通信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进步,三靠各方面的支持。 1986年4月,国家对通信技术设备进口实行减免关税政策。这些政策于1996年停止执行。1987年11月,我国第一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8年6月,国务院领导提出通信发展要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

电信行业分析报告

电信行业分析报告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电信行业分析报告 日期:1999-6-15 第一章电信行业的经济地位 据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1994年全球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中,世界最大的电信公司有21家,占总数的%,其中美国企业占了11家。中国的电信业发展还很落后,在其中榜上无名。 近年来,随着电信的飞速发展,电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以每年3%的份额增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图一,这是绝大部分行业所无法做到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行业已不在局限于电话与传真,与之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计算机、电视机)因为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作用,逐渐与电信业融为一体。至此,与电信相关的行业有:家用电器、电脑及电子元件、邮政、橡胶、冶金工业和金属制品业。其中,橡胶、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决定了电信业的原料来源,邮政与电信在经营上互为交叉,电视与电脑则成为电信业新的终端设备。在我国,互联网的历史尚短、规模较小,但其发展速度却很惊人,对电信业的影响将日益明显。 第二章电信行业中各产业的情况 1995年底职工人数为万人,固定资产净值为万元,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为万元,利税总额为万元,生产总值3859902万元。各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见图二。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一斑。交换机市场紧随其后,也体现出强大的后劲。 二、研究与技术开发

在向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通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信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们对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通信不仅是促进或制约国民经济生产的重要因素,而且已被许多大企业单位视为生产要素。在这总的战略指导下,通信各个领域正在经历着新技术的革命。 1.通信网正由模块向数字、由窄带向宽带发展。 2.光纤通信实现大容量、高速度、远距离通信。 3.卫星通信正利用各种系统开展业务。 4.移动通信走向数字化、个人化。 5.新业务(图象通信、数据通信、无线数据通信)不断涌现。 6.终端设备的发展注重多功能、小型化。 三、经营与维修服务 截止到目前,据信息产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批准经营并颁发许可证及申报批文的放开电信业务经营单位共2900余家,其中经营无线寻呼业务的2100多家;经营国内VAST通信业务的22家;经营800MHZ集群电话业务的110家;450MHZ无线移动通信业务25家;电话信息服务业务近300家;计算机信息服务业务229家;电子信箱业务100家;电子数据交换业务8家;可视图文业务11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电信行业一直处于垄断经营的状态,其维修和服务领域严重滞后于其他行业。通过近两年来引入竞争机制和在部分电信业务上放开经营,电信业多年来的服务方式已基本改观。但是,电信产品的维修和维护服务仍处于无规状态。 第三章电信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电信运营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电信运营行业最新报告2005年4季度 2005年全年累计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2198.9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电信11575.3亿元,增长25.4%;邮政623.6亿元,增长10.1%。完成通信业务收入6373.7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电信5799.0亿元,增长11.7%;邮政574.7亿元,增长7.7%。通信行业增加值完成4159.6亿元,同比增长12.0%。 2005年电信运营业发展概况 一、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 (一)业务收入 2005年,全国通信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全年累计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2198.9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电信11575.3亿元,增长25.4%;邮政623.6亿元,增长10.1%。完成通信业务收入6373.7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电信5799.0亿元,增长11.7%;邮政574.7亿元,增长7.7%。通信行业增加值完成4159.6亿元,同比增长12.0%。(见图表1) 2005年10月份电信业务收入为496.8 亿元,继续保持在比较高水平线上;11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略有降低为485.9亿元;12月份上升到505.3亿元,也是全年电信收入的最高值。(见图表2) 2005年,在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平稳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的宏观背景下,电信服务需求仍保持高速增势,电信容量不断扩大,电信收入稳步增长。从全年的电信收入水平来看,年初先抑,进入3月份开始稳步增长,电信业务量的增长带来的业务收入的增加开始逐步显现,经历了持续稳步的增长后,以及十一假期的触动,电信收入在11月份略有下降,随着年末的到来,电信收入在12月份达到了最高点。(见图表3) (二)用户发展 截止到2005年第四季度,我国固定电话用户累计新增3867.7万户,总数达到35043.3万户。移动通信电话用户累计新增5860.4万户,总数达到39342.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7部/百人,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5.9部/百人,住宅电话普及20.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30.9部/百人,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91.2%。(见图表4) 2005年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均呈现增长放缓局面。全年新增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01.9万户和626.7万户。新增无线市话用户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个百分点,对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带动作用有所下降。 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异质竞争的优势更加明显。2005年各月新增移动用户平均是新增固定电话用户的1.5倍,如果将具有移动通信特征的无线市话用户按移动电话用户计算,则这一比例将扩大到4.3倍。 1.固定电话 截止到2005年12月份,我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了35043.3万户,1~12月累计比去年同期新增用户3867.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为23976.8万户,1~12月累计新增2951.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为11066.5 万户,1~12月累计新增916万户。无线市话用户8532.7万户,1~12月累计新增2045.3万户,公用电话用户2660.4万部,1~12月累计新增445.4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7部/百人,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5.9部/百人,住宅电话普及

中国电信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规划

中国电信未来五年内信息化发展规划1.0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3-8

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概述 1.1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0后电信行业开放步伐的加快,电信南北拆分后“5+l”竞争格局 的形成,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运营商必须从原有面向产品和业务的经营模式向面向市场和客户的经营模式转变。集团公司由此提出了“全面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奋斗,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电信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现代电信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并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新型企业运营模式。 中国电信业务种类多、用户规模大,具有运营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处理量大、业务流程复杂等特点,对信息化高度依赖,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周德强总经理在2003年集团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中国电信能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无论是五项机制创新、五项集中管理,还是流程重组都需要企业信息化做支撑,没有企业信息化,就谈不上管理现代化。”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完善企业信息化体系,提高运营支撑和企业管理水平”,是中国电信面对竞争和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形成的“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的工T系统建设和管理模式,曾支撑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改革的推进,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由于电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不断的改革重组,中国电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未能进行统一规划,及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应用系统孤立、数据分散、投资效益低、专业工T人员分散和供应商管理不足,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打破信息孤岛,有效支撑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全面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电信行业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可以大大地加速信息的流动,缩短空间距离,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电信行业具有服务性、网络性、技术密集性等特点。电信网络是电信业所拥有的特殊资源,电信业务的运营也有其独特的规律,管理人员必须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实现对电信行业和电信企业的有效管理。特别是近年来,电信技术发展迅速,电信新业务层出不穷,电信行业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信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经营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全球的电信企业转型的浪潮始于2001年左右。当时,由于对信息化理想的狂热追求,以及对3G前景的过度美化,部分运营商大量铺设光缆,造成过度投资,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2004年~2005年,运营商通过降低成本使行业复苏,但业务收入增长依然乏力。2006年以后互联网、移动业务对传统固网语音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普遍出现增量不增收的局面[1]。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电信业普遍面临着过度投资带来的压力、互联网的冲击、行业利润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各大运营商纷纷调整经营战略,向综合信息服务领域扩展。 中国电信行业转型的现状分析 1.中国电信业务现状分析 随着3月31日中国联通财报的发布,国内三大运营商2008年财报已全部出来了,而且是没有太多太大悬念地出来了。中国移动依然牛气冲天——收入增长超过15%,“日进3亿”;中国电信依然步履艰辛——收入增长4%,“年入200亿”;中国联通依然处境艰难——收入“下降0.8%”[2]。如果移动之好,足以让我们为之喝彩为之骄傲的话。那么电信、联通之难,也更值得我们为之理解为之尊敬。我们敬佩中国电信咬牙转型的“坚定”。我们欣喜中国电信转型取得的成果——非话收入占固网收入比重达46%(注意:2007年这个数字是36%),承接CDMA后净增用户272万,核心经营业务保持“坚实”稳定[2]。在全球电信业尤其是固网营收普遍负增长甚至亏损的情形下,中国电信的业绩已经很“了不起”了。很显然,没有坚定就没有坚实。 2003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达到4610亿,比上年增长13.9%。2002年,中国电信业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网的跨越,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用户总数4.21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跃居世界第二位。达5000多万户。长途运输、本地交换、移动通信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列行列。2003年,固定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7.04部/百人提高到21.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1.07部/百人提高到20.92部/百人[3]。 总体来说,近年来中国电信的产品结构有明显改善,数据业务收入比重稳步提升,话音业务收入逐渐下降,但经营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受移动业务分流的影响,固网语音业务持续下滑,PHS语音业务趋向饱和;受竞争激烈及缺少有效应用等因素的影响,宽带用户ARPU值偏低,宽带接入新增用户发展趋缓;增值业务尤其是互联网增值业务规模仍然较小。因此,中国电信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改变增长模式,争取全业务经营,加

中国电信的SWOT优势分析(转)

中国电信的SWOT优势分析(转) (中国电信的SWOT优势分析 2-1、品牌优势 新中国电信传承了原中国电信的公司品牌,为广大用户所熟悉 和了解,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原中国电信是中国电信产业 的代表,在垄断时期更是独家经营电信业务,拥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中国电信”代表的就是我国的通信行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电信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 中国电信作为我国的行业代表在国际市场上也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和影响力。 2-2、南方20省的固网 南方20省的固网,是原来中国电信的优质资产,业务规模、网络质 量和用户数量巨大,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也很强。南方20省电信拥有 数量众多的机房和全覆盖的用户接入资源,在南方地区形成近乎垄 断的竞争优势。同时庞大的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资源一旦与移动网 络结合进行有机的捆绑,形成全业务的强大推动作用,将产生正面 的效果和积极的影响。

2-3、员工队伍和运营机制优势 中国电信的主要员工来自原中国电信,曾经经过中国电信产业大发展的洗礼。作为中国最老牌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储备了丰富的企业员工,涵盖电信运营、工程建设、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各个环节。在1990年以来的中国电信产业大发展中,中国电信更是吸纳了大批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了电信企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了现在中国电信的主体力量。中国电信围绕运营进行了多次的内部改革和重组,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集团大客户数量规模 中国电信沿袭了原中国电信运营体制的同时,也继承了数量众多的企业和集团大客户。在南方,大型企业和行业客户更是为中国电信所垄断。作为中国电信行业的先驱,中国电信有丰富的大型客户合作经验,更有源远流长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基础。 2-5、资金实力 中国电信拥有强大的资金储备,盈利能力较强。同时中国电信在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和企业的良好资信能力,也为企业的融资打下了

中国电信国际业务发展研究

中国电信国际业务发展思考 在我国当前竞争激烈的通信业务市场上,国际通信业务是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表面上似乎是咄咄逼人的全球化之火在通信领域的蔓延,但究其根源,在于各个国际运营商都认为依靠自身在产品管理、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网络建设规划等方面的资源,可以在国际通信业务市场大展拳脚,所以均不遗余力地采用新技术、新业务,在话音、数据、互联网、视频、会议等多个市场上挖掘新的利润空间。 国际上几个主流运营商的国际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都超过了10%,如SINGTEL (新加坡电信)、DT(德国电信)和Telefonica(西班牙电信)等的占比都在35%以上,而作为国内固网主导运营商的中国电信仅为2.5%。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信提出了在未来5-6年的时间内,将国际业务打造为百亿元级业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在介绍中国电信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笔者根据北方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实践,谈谈对中国电信发展国际通信业务的思考。 中国电信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战略 中国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战略由国际业务、投资运营和运营咨询3部分组成。国际业务包括国内发起与海外机构两项,其主要战略是立足“三个延伸”,服务“走出去”,巩固存量市场,大力开拓海外增量市场;投资运营主要通过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利用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海外拓展;运营咨询主要是组织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输出经验、技术和管理,探索海外拓展新模式。在国际通信三大业务中,国际业

务为主,运营咨询和投资运营为辅。要实现国际通信业务“百亿元级”的目标,中国电信需从经营思路、经营范围、营销手段等转型入手,由单一的业务经营转为业务发展、运营咨询、投资运营的全方位推进,由以话音业务为主逐步转向互联网、中文信息服务、各种转接服务等新型服务,由单一的境内营销转向开拓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由重点满足B端用户转向推广境外电信整体解决方案,由网络资源导向型转为市场需求导向型的发展思路。为保证转型的顺利进行,中国电信将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国际化经营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总体看来,中国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趋势较好, 海外市场拓展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业务量和客户数逐年上升, 网络的基本框架己经形成,业务品种日益完善,品牌效应逐渐显露,网络与业务的对外合作不断扩展,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但前景依然十分严峻,海外机构和海外咨询服务的收入微乎其微,海外投资运营还没有获得预期收益。 北方电信国际通信业务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中国电信集团北方电信有限公司在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我国“振兴东北”的重大战略、“环渤海经济圈”的建立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为北方电信拓展国际通信市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决策,又及时地为北方电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北方电信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起步较晚、市场占有率低、服务范围较小等不足。在激烈的国际通信市场竞争中,北方电信扬长避短,有效地整合资源,创新业务发展思路,以宽带带动语音、“一站式”服务及机动灵活的卡类业务等创新举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发挥品牌优势,积极抢占国际大客户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