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五四_精神与新时期新闻改革

_五四_精神与新时期新闻改革
_五四_精神与新时期新闻改革

“五四”精神与新时期新闻改革

■ 童 兵 林溪声

【内容摘要】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本文从新时期新闻改革的视野,思考如何传承“五四”的民主、科学传统,如何创造性地发展“五四”的民主、科学精神,从而保证新时期新闻改革在健康、正确的轨道上继续运行,推进新闻改革持续深入开展。

【关键词】 “五四”精神;新时期;新闻改革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手执标语,在天安门广场聚集,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同一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正式来到了中国①。“五四”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而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运动,同时也是新旧思想的一次大碰撞,是中西文化之争的一个新高潮。如今, 90年过去了,无论是以“救亡”为任务还是以“启蒙”为标的,“五四”运动已经深深嵌入20世纪的历史图景,成为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不可磨灭的巨大精神存在,被视为“一个可以不断重临的起点”②。

新时期的中国新闻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新闻改革在第二个30年如何传承“五四”的民主、科学传统,如何创造性地发展“五四”的民主、科学精神,成为一个关乎新闻事业走向、新闻改革持续深入的重大问题,因此,重临“五四”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新文化运动从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开始,认为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先根本改造国民性,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倡民主。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民主要求,继承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的人文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人的尊严和权利,所以陈独秀在1915年9月出版的《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郑重宣告:“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③创刊号上的文章还提出,民主共和制度的根本精神在于“养成互相尊重自由权利之习惯”,个人的言论自由尤其是“共和国家之本质”的体现④。在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主将看来,拥有人权是现代国民的标志,民主共和制度以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为基本目的,离开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民主共和制度是不能真正实现的。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民主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⑤这个精辟论述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即民主与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一体的,民主的进程与现代化的进程是同步的。新时期新闻界从反思“文革”悲剧的根源和教训开始走向对新闻本体的回归。30年坚持不懈的追求,不断地使新闻民主的理想现实化,不断创造和改进它的实现路径。

新闻改革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其中的重大突破就是对“限制公权,张扬私权”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在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方面,都片面强调“公权”的绝对地位,从而导致对公权力的敬畏与对私权利的轻视。这使得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也面临着两种权利在社会转型期相伴而生的问题甚至是碰撞,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整体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限制公权,张扬私权”不仅强调了“私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进一步明确了保障个人权利与维护公共权力从根本利益上讲是一致的,更意味着公共权力在公民私权面前的自觉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利于保障人民的私权,保障国家权力服务于公民社会,也使长期禁锢新闻工作者头脑的一些观念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广大新闻工作者开始从亲民、爱民的角度,实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和宗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开放的、多渠道的、大信息量的报道,开始成为民众当前议论最多、关注最密切的话题,进而形成媒介舆论的强势,加深了民众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这种民意迸发的场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民主、自由的氛围,为政治生活和新闻界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公权与私权更加和谐、完美地运行,已经成为新的时代课题,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日益迫切的愿望。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开宗明义地将“知情权、

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列,反映出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追求的社会主义民主价值新思考。在“四权”建设中,知情权和表达权是人民民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新闻改革的重中之重。⑥只有及时准确地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公众才能够根据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充分的表达,从而确保广大群众依法享有和依法使用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有了真正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才能够促成民众参与权和监督权的真正行使,让人民积极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改革和发展事务中来。

当下,无论是“四权”建设还是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大众传媒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带给全国人民的伤痛犹在,但关于地震的报道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传媒的灾害报道以行政逻辑代替报道逻辑,甚至是事实逻辑的痼疾,是新中国新闻史上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最为及时、最为公开、最为充分的一次,也是中国媒体争夺传播话语权最为主动、最为有效的一次。实践证明,只有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进行报道,才能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赢得新闻报道话语权,掌握国内国际舆论主动权⑦。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是中国新闻界借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之机,实现新闻改革关键性突破的首要任务和必要途径。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和党的十七大文件的精神,在保障公民政治权利方面已搭建起一个较为清晰的民主政治框架,然而在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四权”建设还没有达到有机的衔接,尚需进一步调整和梳理;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的执行、落实和完善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仍然需要在现有层次上力求新的突破。

马克思曾说:“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⑧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仅需要执政理念的转变和执政党的高层表达,更需要法律的、制度的设计。90年前,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已经意识到法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基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他们深深感到“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⑨洗刷的方法之一就是向民众灌输宪政和法治的基本常识。正是这样的思想革命,使得“五四”时期对关于司法独立、教育独立、舆论独立、公民权利等保障自由的制度的追寻始终不绝。

近两年,我国先后出台了两部与新闻法规相关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透明度有了很大提高。据有关统计,国务院74个部门和29个省区市建立了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此外,还有各类政府网站、直播重要新闻发布会、“政务超市”等措施以拓宽信息表达渠道,保障民众知情权。然而,这两部针对信息公开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仍然不能适应现有媒体环境和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正如2008年11月《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所言:“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对新闻工作领域的法治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做好新闻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供法律保障。”⑩

新闻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真正贯彻社会主义民主,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成功与否则需要整个社会实现政治文明,需要各阶层协调利益,需要公民法治意识和自身素质的提升。从“五四”到现在,历史的经验表明,民主制度的日益健全、民主形式的不断丰富、民主渠道的持久拓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另一面旗帜。“五四”前后,封建帝制虽然已经被推翻,但民主共和的政治构想始终无法彻底实现;依然存在与现代文明对立的封建等级关系,民本主义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社会生活中,封建礼教、封建迷信依然是顽固的沉渣陋习。有鉴于此,陈独秀指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λ?显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已经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意义,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本身也只能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λω。

作为“五四”精神遗产的“科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二是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发挥科学技术的效能。 λξ“五四”时期,思想家对科学的宣扬意图让中国人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依托理性和良知自由地思考,从而打破封建的专制思想、等级和伦理观念,揭穿各种灵异和迷信等欺世惑民的伎俩,普及科学知识,进而构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人格。作为思想武器,“科学”在“五四”前后有力地促进着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促进着民主意识的觉醒。

“五四”时期的这种科学精神,由邓小平全力推进,加快了新闻改革的进程,使得新时期新闻改革在发扬民主精神的同时,也注重发扬科学精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一版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当时政治环境下可以运用的政治语言,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进行了最深刻的阐述。文章一经发表,就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全国上下广泛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新时期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浪潮。针对新闻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时新闻

界开展了反对“二全、三化和五个字” λψ和“三个恢复名誉” λζ的运动。1981年,在纪念新华社建社50周年茶话会上,习仲勋代表中央对新闻报道的改革提出了“真、短、快、活、强”的五字方针,为新闻改革指明了初步的方向。新闻报道改革还强调新闻要抓新和实;记者要有新闻敏感、要“求快”;要遵循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宣传新人物、介绍新经验等一系列基本原则 λ{。20世纪80年代初,新闻界还展开了一场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争论,一些新闻工作者开始反思为什么“党委犯错误,报纸跟着犯错误”,进而思考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关系。

回首新时期新闻改革,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样一条轨迹,即以思想观念更新为起点,以新闻业务改革为进路,并逐步寻求新闻体制的突破。这一期间,正是由于理性、科学精神的介入,探索与争论才一直伴随,使其中有些问题已经尘埃落定,有些问题还在变化发展中,有些问题还没有被彻底地弄懂搞清。

除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之外,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是推动新闻改革持续深入最重要的动力。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领导层对于新媒体的重视和参与表明,党和政府的执政风格更加自信和开放,开始把互联网视为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视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三种执政理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其中科学执政的概念被放在了首位。伴随利益的多元化和媒体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当代中国社会舆论结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重大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高频率的出现,不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政府的管理和威信提出严重挑战,也给党和媒体提出了新的任务:如何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如何掌握舆论主导权和话语主动权,在多种声音中占据主导声音?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指明了方向,即必须加强主流媒体的建设和新兴媒体的建设,从社会舆论多层结构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求党和各级政府以科学精神“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首先要转换观念,适应多元时代多元表达的舆论环境,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其次,要平等地对待媒体,保证各种性质媒体的采访权和报道权,不简单依靠行政命令进行调控;第三,要对媒体进行正确引导,使媒体认识到自身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另外,对待互联网管理的政策要从过去的监管转向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推动民主政治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

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求对待舆论监督有更加科学的态度,改变要“帮忙”不要“添乱”的思维惯性,将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统一起来。只要分寸适当,舆论监督完全可以达到正面的舆论引导效果,甚至起到正面宣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监督,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如何在保障网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前提下,将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统一起来,将成为互联网发展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

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求党和政府领导新闻工作要讲究科学方法。引导舆论不是制造舆论,不能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主观地、随意地制造所谓的宣传攻势。要保证新闻宣传的真实性,增强舆论引导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切实做到“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 λ}。

90年前国人已认识到民主与科学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共和的民主制度作根基,科学便不能发展;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共和的民主制度也不可能巩固。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新闻事业进步的内在动力。新时期新闻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需要民主与科学这两个现代社会文明的车轮继续推动。

“五四”时期,先进的思想家们大胆地冲破封建藩篱,提出了许多新主张,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解放的局面,并有力地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大解放,正如毛泽东当时所形容的———“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 λ~正是这种解放,使“五四”成为新思想与旧思想、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分水岭,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

无论是作为革命政治运动的“五四”,还是作为启蒙思想运动的“五四” μυ,都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发挥民众力量,将思想解放与社会改造结合起来。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参与的广泛度上看,“五四”运动是空前的。“五四”运动中,工农学商等社会各阶层都被动员起来,在思想和行动上日益觉醒和团结,因此“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当中的先进分子主张把文化的重建和社会改造密切结合起来,让思想启蒙运动走向广大工农群众。当代中国从文学到经济、政治等不同领域的先行者,大多在“五四”时期受过教育和锻

炼,《大公报》主笔王芸生就曾说:“我是‘五四’时代的青年。‘五四’启迪了我的爱国心,‘五四’使我接触了新文化……‘五四’在我心灵上的影响是终生不可磨灭的。” μ?

“五四”运动对“人”的关照,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普通青年的生活。那个时代青年男女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反对封建婚姻、女子的人格和读书的权利、恋爱自由、家庭改革等,都成为和社会变革相关的时代问题,使青年在个体自由的基础上追求群体解放,着力构造未来的美好社会。那一时期的报刊往往能抓住影响时代走向的重大问题,充当启蒙者的角色,在建构国人现代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靠民众、动员民众、服务民众,“五四”精神教育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新时期开始,由新闻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出现了三次大讨论:一次是同“两个凡是”的方针展开英勇斗争;一次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另一次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三次讨论,不仅倡导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有力推动了全党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开始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重新塑造了新闻媒体的形象。从那时起到现在,新时期新闻改革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可以说都是解放思想和人民群众推动的结果,是“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新时期新闻改革充分体现出对普通民众的关爱和尊重。在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化中,伴随经济发展、公共秩序、人际交往、生活观念、文化心理的变化,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上出现了人文关怀潮流。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逐渐平易近人,特别是以晚报和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媒体公开强调“以民为本”,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回首新闻改革30年,新闻报道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关注。

保证新闻传播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在保证多元表达的同时,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当作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期是一个利益分化剧烈的时期。多元化的利益主体需要宽容畅达的表达空间,民主参与、分散决策的社会现实需要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全面、平衡地反映转型时期的多元诉求是时代赋予新闻传媒新的责任和新的使命。为此,新闻传媒应积极参与社会对话、社情民意调查、政务公开、舆论监督,使广大人民群众能通过各种便利可行的途径反映情况,表达意愿,发出呼声,并确保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维护公平正义,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新闻工作者要尽量多地接触并真正认识群众,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把握他们的观念变化,熟悉他们的心理需求,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报道,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实效。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五四”时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深深感到国民素质不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们通过报刊进行文化启蒙,使新的思想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在大众中培养有益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当代中国人的素质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民主法制意识仍然不强,整体科学文化水平不高,不文明甚至落后的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整体素质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特别是新媒体的兴起,使新闻传播需要引导群众全面而理性地把握社会形势,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途径,这意味着新闻传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既要依靠群众,又要宣传和教育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思想获得了一次又一次解放,新闻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一并推动着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但实践发展了,认识也要跟着发展,要不断抛弃那些已经不适应新情况的旧观念,打破那些不合实际的旧思想的禁锢,思想解放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新闻改革的进程才会更加高速、更加稳健。

“五四”,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值得反复审视的精神财富。民主、科学、人权、制度、法律……至今仍响彻耳畔,引人深思。回顾对20世纪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五四”,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历史语境作清醒的认识和评估,但“五四”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至今仍是中国人长期为之奋斗的历史任务。因此,重临“五四”既具有长久的思想魅力,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前景,关系着国民现代化素质的培养。新时期的新闻改革应继续继承“五四”的精神和传统,“求真”以“致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进取,不断做深入持久的努力。

注释:

① 陈独秀在1919年1月发表的《〈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说:“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

社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 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国粹和旧文学。”并且,他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② 罗岗:《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读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页。

③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919年1月,“科学与人权”正式代之于“民主”与“科学”,

参见注释1。

④ 高一涵:《共和国与青年之自觉》,《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8页。

⑥ 参见李良荣、张春华:《论知情权和表达权———兼论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第34页。⑦ 参见朱虹观点,引自《传媒人评点2008传媒事》,《中国青年报》,2009年1月14日。

⑧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⑨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⑩ 华清:《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人民日报》,2008年11月3日。 λ? λω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

λξ 参见郭德宏:《五四精神与民族振兴》,《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λψ “二全”:“大而全、小而全”;“三化”:“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报道总结化”;“五个字”:“假、大、空、套、长”。 λζ “三个恢复名誉”:即为“新闻的短、快、多”、“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以及“新闻要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正名。 λ{ 参见穆青:《新闻散论》,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λ| 参见[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λ}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 λ~ 《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93页。

μυ 李泽厚认为,作为革命的政治运动的“五四”与“救亡”相呼应,而作为启蒙的思想运动的“五四”则和“启蒙”相对应。参

见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μ? 王芸生:《五四,重新使我感到不安》,转引自[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14页。

(作者童兵系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985”创新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林溪声系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

站博士后、讲师)

【责任编辑:张毓强】

(上接第37页)

21充分发挥网络社区中榜样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研

究表明,亲社会的榜样远比反社会的榜样作用要大,网络中的利他行为,观者众多,影响范围比较广,因而我们可以利用榜样教化利他行为,充分调动成员积极性,带动网络舆论或知识领袖与成员进行互动,强化沟通的深度和频率,提高成员的忠诚度,促进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在榜样作用下,唤起更多的利他行为。

31建立适度的激励或反馈机制,把帮助行为归因于利

他主义动机

社区管理者可以考虑对网民的利他行为给与适度的激励或反馈,这样可以增加网民的内心满足,促进助人者将

自己看作“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人”的自我知觉⑥,而这种自我知觉反过来又能促进进一步的利他行为。

41注重求助技巧

在网络环境下求助,沟通的介质一般为语言和文本,被调查者表示更愿意帮助表述条理清晰、问题明确、语气谦虚诚恳的求助者。

人们在网络环境下会比在现实情境下更多表现出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的社会效用对优化网络道德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形成和维护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网络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网民的线上行为对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的今天,加强与促进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页。

② 王小璐、风笑天:《网络中青少年利他行为新探》,《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③ 参见陈曦:《网络利他行为影响因素之探索———以大学生上网者为例》,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传播心理研究所研

究小组,《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研究》,《新闻传播学前沿2008》,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④ 转引自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0页。⑤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379页。

(作者单位:丁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陈曦: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责任编辑:张毓强】

新闻宣传年度工作总结

总结范本:_________新闻宣传年度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新闻宣传年度工作总结 一、人大宣传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 为加强对人大宣传工作的领导,常委会副主任王建之、秘书长宾兴林经常提出有关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方面的问题,多次直接出题目、下任务,提供宣传报道线索,审阅修改有关稿件,并从工作条件和经费上给予了保障。为了推动人大宣传工作不断发展,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市人大宣传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宣传任务和重点,探讨加强和改进人大宣传工作的具体措施。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同宣传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已形成工作合力。每年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常委会办公室都要与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召开一次联系会或协调会,重点讨论和策划人大宣传工作。既保证代表大会的宣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也对全市的人大宣传工作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二、人大宣传队伍进一步壮大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大宣传队伍是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都确定了一名通讯员,具体负责抓好各级人大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宣传工作上,既有具体的工作职责范围,也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报道任务,基本做到了信息畅通,宣传报道无遗漏。各新闻单位也与市人大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制度,只要是人大组织的重要活动,都能随叫随到,及时宣传报道。 三、人大宣传阵地取得新的发展与突破 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利用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人大工作宣传的同时,还在开辟人大宣传阵地,拓宽人大宣传领域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市已先后在电台、电视 第 2 页共 6 页

梁启超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 100108106 张誉婷 1、梁启超生平: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领导人、维新运动出色的政治宣传家、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他自小熟读经史,18岁晋京会试,落榜而归,拜康有为为师,学习今文经学,并大量阅读西方书籍和传教士在中国所办的报刊。在他56岁的生命历程中竟有27年的报人生涯,亲自创办、主编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达到17种。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报刊活动的第一人,善于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是他一生政治活动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他的如椽大笔在中国政海曾几度搅起过巨波狂澜。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我国报业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和现实意义。 2、梁启超主要办报经历 1895年8月17日,《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由康有为出资,梁启超主编。由此,梁启超在其报业生涯中迈出了第一步。 1895年11月中旬,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北京建立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强学会,《万国公报》称为该会的机关报,12月16日改名为《中外记闻》,内容主要以评论洋务为主,梁启超开始在舆论界初露锋芒。 1896年1月20日,《中外记闻》遭到清政府查禁被迫停刊,这是,黄遵宪等人在上海筹办《时务报》,邀梁启超南下办报,梁启超毅然来到上海主持《时务报》笔政。梁启超在自创刊号起在报上连载了43期,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其撰写的文章不仅风靡一时,而且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报纸文体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梁启超。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开始独立创办报纸,先后在日本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报》,在檀香山创办《新中国报》,仍然亲自担任报纸的主笔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这个时期的文章比前一阶段更加成熟,被当时的人称作“新民文体”,梁启超本人也因此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 辛亥革命之后,梁启超回国,主编过《庸言》、《大中华》、《改造》等杂志。1929年病逝于北京。回顾梁启超的一生亲自创办、主编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达到17种,其办报生涯自1985年主编《万国公报》起至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共27年,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3、梁启超的新文体 主笔《时务报》期间,梁启超撰写大量政论文章,形成风格,自成一派。从《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章问题被誉为“时务文体”。 新文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时务”)有感而发。原来文坛中存在的诗词曲赋,不能够促使民族觉醒,反而有巨大的麻醉作用,因此,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人士主张用救国醒民的“时务”文章,来冲出义理考据词章的限制,来达到宣传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的目的。从这一点出发,他们写出的文章生气勃勃,激动人心。 (2)语言浅显易懂、文体灵活自由。梁启超认为报纸上的文章是为“开民智”而作,所以应该浅显易懂。他大量使用口语来论证问题,用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同时,他还主张打破写作上的清规戒律,无拘无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此他的文章恣意奔放、酣畅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

第1单元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的实质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 一、内容要点 1.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实质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和党性问题。坚持群众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一项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 闻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 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加大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内容:①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为其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②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当好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③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沤歌人民群众的创造业绩。 (2)提倡新闻报道的群众性形式:①形式生动活泼多样化;②语言通俗易懂大众化;③风格鲜明泼辣个性化。 (3)实行新闻工作的群众性方式:①充分重视群众来信来访;②坚持发表读者(听众、观众)来信;③经常开展受众调查。 二、重点讲解 1.“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这是马克思对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重要论述。他指出,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的报刊应当是属于人民的。它体现人民的精神,表达人民的思想,与人民同甘共苦,同生同在,为人民表达舆论,仗义执言;它依靠人民的信任与支持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 2.“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需要500、5000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 这是列宁对于报刊工作的群众性原则的重要论述。他除了强调党的报刊要反映工人群众的利益,充当工人群众的喉舌外,还格外强调党报工作要争取工人群众的支持。他坚持在报刊上发表工人群众的来信和来稿,积极主张在工人群众中发展通讯员,建立党报的工人通讯员队伍。列宁主张报刊注意挑选和扩充工农通讯员,建立和健全工农通讯员队伍,以便了解各地情况,保持同群众的联系。 3.“《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 这是1986年7月2日,《人民日报》在为纪念改版30周年致读者的社论《我们的心愿》中的重要观点。它充分表明了党要将自己的机关报办成人民的报纸的鲜明立场。 三、难点解析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实质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和党性问题。坚持群众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一项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 闻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这一原则的理论依据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同时也是新闻事业的主人,国家的新闻事业从根本上说

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如何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作者:邵东 摘要什么是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社 会现实意义又有哪些?判断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正确 的舆论导向应坚持哪些原则?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给出初步回答。 关键词: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意义标准原则技巧和效果引言:舆论导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内在要求。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亊业就能健康发展,就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团结、教育、鼓舞人民群众的作用,就能受到党和人民的重视和欢迎;反乊,什么时候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亊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会给党和人民带来损失和灾难。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强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乊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乊祸。党的新闻亊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所系的工作。”① “大众媒介对舆论每个阶段的影响(或叫引导)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②,因此,正确引导舆论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项基本功能。 由此可见,舆论导向问题是一项涉及多学科、政策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什么是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所谓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社会行为、社会心理能够产生正确引导和影响作用的新闻舆论。当前,正确的新

闻舆论导向应不遗余力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唱响发展的主旋律,把广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创造财富、增加收入的热潮中来;把各行各业引导到有序的市场竞争中来;把人们的文化娱乐引导到高尚、文明、健康的精神乐园中来。比如当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振兴民族工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观念和意识。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意义 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意义十分重大。适时引导热点,化解难点,是引导公众思考方向、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2004年台湾大选前,民意调查显示:国民党的民众支持率高于民迚党。然而大选前夕,民迚党借枪击亊件,操纵舆论,大做文章,幵最终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大选。 从东欧国家的剧变及近年来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我们也可以看出,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意义。利用新闻媒体引导舆论,可巩固一个政权,也可推翻一个政权;可以维护政局稳定,也可以造成政局动荡。 舆论导向对新闻工作犹如方向盘乊于汽车,一部汽车,不管设计多么“先迚”,马力多么强劲,其他部件多么优越,离开了方向盘或者方向盘失灵,这种先迚性就成为谋害人命的致命“杀手”。舆论导向出现偏差,新闻工作就会成为危及社会稳定、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迚步的消极因素。 比如说,否定宏观经济调控,鼓吹通货膨胀无害,鼓吹消费拉动内需,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美化、腐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危害我们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如果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就往往会给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矿难等灾害发生冠以合情合理的籍口,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更频繁的灾难发生。

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一、人大宣传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 为加强对人大宣传工作的领导,常委会副主任王建之、秘书长宾兴林经常提出有关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方面的问题,多次直接出题目、下任务,提供宣传报道线索,审阅修改有关稿件,并从工作条件和经费上给予了保障。为了推动人大宣传工作不断发展,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市人大宣传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宣传任务和重点,探讨加强和改进人大宣传工作的具体措施。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同宣传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已形成工作合力。每年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常委会办公室都要与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召开一次联系会或协调会,重点讨论和策划人大宣传工作。既保证代表大会的宣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也对全市的人大宣传工作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二、人大宣传队伍进一步壮大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大宣传队伍是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都确定了一名通讯员,具体负责抓好各级人大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宣传工作上,既有具体的工作职责范围,也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报道任务,基本做到了信息畅通,宣传报道无遗漏。各新闻单位也与市人大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制度,只要是人大组织的重要活动,都能随叫随到,及时宣传报道。 三、人大宣传阵地取得新的发展与突破 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利用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人大工作宣传的同时,还在开辟人大宣传阵地,拓宽人大宣传领域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市已先后在电台、电视台和株洲日报上开设了"人大代表风采"等专题栏目,收到良好的效果。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市人大常委会以此为契机,与各新闻媒体广泛开展了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对部分优秀人大代表的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既有效

学年论文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学生:施妍 学号:2010221109120006 专业:新闻学 指导老师:杨翠芳 【摘要】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声名远播的学者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主要是通过报刊传播,在办报过程中梁启超形成了他自己的报刊理论和新闻思想。他提出了?去塞求通?的办报思想,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且有办报的四原则,并提出强调舆论之母、舆论之仆与造舆论的重要。最后还提出了党报的观念。 【关键词】去塞求通监督政府向导国民办报四原则舆论党报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报人,梁启超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其新闻思想?是半个世纪国人探索新闻传播规律的最高成就,因其标志着资产阶级报刊思想萌芽期的结束?。 一、梁启超及其办报活动 梁启超(公元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人称?梁任公?。广东新会县茶坑存人。生于1873年2月23日,殁于1929年1月19日,终年57岁。他从小熟读经、史,"八岁(1880)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梁启超《三十自述》,1902年)。12岁考中秀才。15岁进广州学海堂就学。

17岁考中举人。次年入京会试,但未考中。南归途中,经过上海,?够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见《三十自述》),并见到上海制造局译出的若干中西书。梁启超接触西学自此始。回到广州后,由同学陈通甫的介绍,得见康有为,并拜康氏为师。对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当时的梁启超异常倾倒,他在《三十自述》中回忆说:?先生乃以大海潮音,做狮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辰入见,及戌始退。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故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与通甫联床竟夕不能寐。明日再谒,请为学方针。先生乃教以陆王心学,而并及史学西学之梗概。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自退出学海堂而间日请业南海之门。生平知有学子兹始。? 从1892~1894年,梁启超就学于广州府内长兴里的万木草堂三年。 1895年后,梁启超和康有为一道,参加并组织了资产阶级的正直改良运动,在当时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成为维新变法运动中的领袖人物。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组织保皇会(1899年3月),鼓吹?保皇?。后又组织宪政会(1906年冬)、政闻社(1907年10月)等政治团体,鼓吹?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在?仓皇去国?14年后,于1912年10月间从日本神户启程回国。民国初期,他倚靠袁世凯又组织进步党(1913年5月),1914年曾任熊希龄内阁司法总长职数月。1915年初,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梁特撰《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予以痛击,积

第三章: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 从新闻事业的业务规范方面看,有真实性原则;从新闻事业的政治规范方面看,有党性原则;从新闻事业的业务规范和政治规范两方面的结合上看,有客观性原则。对新闻事业这三个基本原则的阐述构成了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真实性原则 一、新闻事业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新闻事业中的表现 (二)所有新闻事业都要求遵守真实性原则 二、新闻事业真实性原则的含义 (一)新闻事业真实性原则的定义 第一,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准确度。 第二,真实性是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 第三,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事业的真实性。 (二)新闻事业真实性原则的含义 第一,新闻事实必须完全真实。 第二,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全面。 第三,新闻报道要反映时代的真实。 三、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工作不扎实,责任心不强造成新闻失实 (二)为了突出新闻主题造成新闻失实 (三)蓄意编造假新闻 第二节客观性原则 一、关于新闻的客观性

一是,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 二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本职工作时的一种职业态度。 三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本职工作时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四是,检验新闻工作成绩的一种标准。 二、新闻客观性的局限 首先,新闻报道是一种选择性的报道,而作出选择的人,即新闻的“把关者”,既要把个人意志实践化,又要服从于他所属阶级、政党、集团和国家的意志。这些人为的因素都不可能使新闻报道具有绝对的客观性。 其次,客观性不等于中立。 第三,客观性也不是追求虚幻的公正。 三、正确把握客观性原则的基本方法 首先,事实要准确。 其次,叙述要全面。另外,在处理各类消息的总量时,记者特别是编辑应该注意平衡处理的原则,免得厚此薄彼,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态度要公正。这是正确把握客观性原则的关键。 最后,应该依照“提供最多的事实材料”的方式组织报道,而且这些“事实材料”最好指出消息来源。这是把握客观性原则的最基本的策略方法。 第三节党性原则 一、关于党性原则的定义 第一,党性原则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新闻事业具有党性。 第三,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殊原则。 二、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基本内容 (一)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 1、完整、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闻与舆论、宣传的关系

新闻与舆论、宣传的关系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1、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 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本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第三、联系:尽管二者从动机、特点、职能上均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媒介的所有者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处于某种目的,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2、新闻与舆论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舆论”这个词,人们常常用,二者的确紧密相关。但二者也是有区别的,新闻不等于舆论。 新闻是媒体发布的刚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舆论是公众的意见。 新闻传播是有组织的,是自为的。舆论传播具有无序性,是自发的。 新闻可以反映媒体或者记者的见解,是媒体倾向的反映。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第一、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二、反映并代表舆论。 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到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第三、引发舆论。 1)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就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

新闻史题库

中国新闻传播史题库(五遍复习的总结)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倚马可待” 2、“进奏院状” 3、开元杂报 4、“敦煌进奏院状” 5、“邸报” 6、“定本”制度 7、“小报” 8、提塘报房 9、《万利邸钞》 10、《天变邸钞》 11、《急选报》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一、名解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3、《蜜蜂华报》 4、《香港钞报》 5、《德臣报》 6、《孖剌报》 7、《六合丛谈》 8、《万国公报》 9、《申报》 二、简答 1、中国近代报刊诞生的背景? 2、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三、论述 试述在华外报及其历史作用。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一、名解

1、王韬 2、《循环日报》 3、《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4、《国闻报》 5、“报章文体”&“新民文体”&“时务文体” 6、《金山日新录》 二、问答 1、王韬有哪些新闻思想? 2、维新派的第一份报刊是什么?它的创办有何意义? 3、《国闻报》的宣传特色? 4、戊戌变法期间的新闻立法活动有何意义? 三、论述 1、试述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及其对中国报业的贡献。 2、试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3、试述清末新闻立法活动及其意义。 4、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 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名解 1、《中国时报》 2、郑贯公 3、《开智录》 4、《民报》 5、《清议报》 6、“苏报案” 7、《苏报》 8、《大公报》 9、“竖三民” 10、于右任 11、《时报》

二、问答 1、《中国日报》的创刊有何意义?她早期宣传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是什么? 3、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新闻思想的异同是什么? 4、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有哪些? 三。、论述 1、试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活动的兴起和发展。 2、评述郑贯公及其报刊活动。 3、试述《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经过、内容、结果及意义。 4、试述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及其内容、特点、意义。 5、试述“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 6、试述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形成、发展、特点。 7、简述于右任的报刊活动。 8、试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及其与维新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9、试述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后新闻业务的发展。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一、名解 1、黄远生 2、邵飘萍 3、胡政之 4、《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2020年工作总结-上半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上半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上半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2020年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经济发展、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为主题,坚持深入一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及时宣传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效掌握舆论,引导舆论,为我局建立良好对外形象、加强与群众互动、提高工作效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2020年上半年新闻宣传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我局紧密围绕各项药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新闻宣传统一部署。为加强对宣传工作领导,我局建立以局领导为新闻发言人的宣传工作团队,并制定了《禅城区2020年食品药品安全活动方案》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我区食品药品监管宣传工作进行策划组织。全局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改善企业经营环境、预防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以及文体旅游安全问题事件,营造社会安全发展良好氛围的有效手段,积极参与到食品药品监管宣传工作中。 (二)加大制度建设,完善宣传机制。及时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工作的通知》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通讯员队伍的工作要求,努力提高通讯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定期报送新闻的机制,责任到人,确保新闻的实效性,及时报送工作重点、亮点。强化、规范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机制,统一对外宣传口径,保证舆论导向和宣传质量。设立重大事件舆情快速联动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舆论,消除负面影响。 (三)优化网站建设,提供便民服务。主动做好政务公开,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在网站发布职能范围内的最新政务信息,凡政府出台的各项规划计划,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重大项目推进等都在网上公布,方便群众了解最新信息。整合网站功能,深入推进网上审批等互动交流平台的应用,打造便民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在局网站增设“政务咨询”、“意见征集”、“安全你我知”等栏目,加强与企业、市民的互动,营造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舆论监督氛围。开通局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及其对新闻业的影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一生中从事办报活动27年,亲自创办、主持报刊17家,共撰述约1400万余言,被后人誉为“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的报刊活动开政治家办报之先河,这与早期的国人办报者知识分子的身份有着本质区别.他的报刊宣传不再只是代表个人意见,而是代表了他所在的整个阶级或阶层民众的意见.梁启超投身政治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主要从事办报宣传工作。这个特点,使政治和报纸这两个词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戊戌变法时期:《万国公报》:(1895.8.17创)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梁启超任主编之一,这也是梁启超最早与报刊接触.但是万国公报几乎每期都会刊登一篇他的论说文章,在当时的舆论界就初现锋芒. 《时务报》:1896年8月9日,黄遵宪在上海创办《时务报》,由梁启超任总撰述.创刊初期梁启超一人担任全部编撰工作,每天除撰写4000多字的评论外,还要撰写修改20000多字的文稿.并发表的数十篇政论,其中以《变法通议》为著,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观点,成为晚清政坛上名声最大的宣传著作,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从《时务报》创刊到1897年11月去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有一年零三个月时间.此时的梁启超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无所畏惧,为这份虽无维新派机关报之名,却有机关报之实的刊物倾注了极多的心血. 梁启超为《时务报》所定的办报宗旨:一是“广译五洲近事”,即报道世界形势;二是“详录各省新政”,即报道全国各地实施的“新法”;三是“博搜交涉要案”,使读者“奋励新学,思洗前耻”;四是“旁载政治学艺要书”,使读者懂得学习的趋势、内容和方法. 梁启超对《时务报》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梁作为总编辑、总主笔,要承担繁重的编务,当时梁启超年仅23岁,他以巨大的热情主编《时务报》,所有的译文稿他都要润色,所有的稿件他都要校对,因此梁启超在编辑这个刊物的时候,是不辞劳苦,无畏寒暑;第二个贡献,梁启超每期都要发表一篇政论文章,所以,梁启超把这个报纸办成了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重要讲台,《时务报》在群众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梁启超的政论文章来完成的.第三个贡献,梁启超在这个刊物上面发表一篇重要的论述报馆作用,表达其新闻思想的文章,叫做《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篇文章里面他提出了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报刊思想,就是“耳目喉舌论”.可以说《时务报》因梁启超而风靡全国,梁启超因《时务报》而名动一时,“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 除主编《时务报》外,梁启超还参与策划和积极支持澳门《知新报》,他不仅为该报拟定报名,还帮助草拟章程,筹措经费,并兼任该报撰稿人,先后在该报发表了《〈知新报〉叙例》、《说群》、《新学伪经考叙》、《保国会演说》等18篇文章。由于《知新报》远在澳门出版,清政府鞭长莫及,因此,有些言论之激烈甚至超过了《时务报》。《知新报》与《时务报》南北呼应,紧密配合,对维新思想的传播,对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都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时务报》的成功使全国各地维新人士深受鼓舞,各种鼓吹变法的

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中国新闻史上几次重大的新闻事业的改革或调整的概括总结 新闻事业的改革 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新闻史经历了多次的新闻事业的改革,其中以五四运动时期,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解放区的反“客里空”运动;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的四次改革最为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首先,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广泛使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三)新文风的出现;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四)副刊的革新;改变副刊原来格调不高,不少副刊还充斥低级趣味的、黄色的内容的情况,改为大力宣传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头版头条设为最新发生的国内重大新闻,多设了专栏。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六)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经过五四时期的新闻改革工作,我国的新闻事业渐渐的向现代化转化。有着深刻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我们先谈谈有关《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的相关内容。 1942年春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旨在从思想上清算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路线,尤其是清算王明的错误并肃清其流毒,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列主义的教育运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实行改版,树立了典范。改版前夕,毛泽东和博古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有七十多人参加的《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毛泽东在最后作了重要讲话

新闻宣传工作总结范本

新闻宣传工作总结范本 篇一: 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为契机,紧抓中央及省市记者来灾区采访报道等有利的宣传机遇,加班加点,重点围绕灾后重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春耕生产、纪念“5、12”地震两周年、精神文明建设等进行宣传报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方位、多角度围绕全县重点工作开展宣传战役 一是开展了“迎新春”系列宣传活动;二是围绕市、县“三会”进行了系列宣传活动;三是组织新闻工作者进行春耕生产、植树造林宣传活动;四是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开展了宣传战役;五是围绕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长廊建设进行了系列宣传;六是围绕“5、12”两周年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七是围绕项目建设、扶贫开发等各项重点工作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八是围绕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系列宣传报道;九是组织实施了车拉乡综合扶贫开发宣传战役,编辑专题,制作板面,把车拉整乡作为推进扶贫开发的又一块“试验田”,向省内外进行宣传报道。在甘肃经济日报要闻版头条发表了深度报道《宕昌再造脱贫“试验田”》。十是大力宣传我县灾后重建和项目建设情况。组织新闻宣传人员深入灾后重建点采访,对建设的措施、进展、成效和经

验,对项目建设工作中呈现的新举措、新进度、新成就,对经济建设工作中的新典型、新经验进行重点宣传报道。并积极给《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党建》、《陇南日报》和中国甘肃网、新华网宕昌分站、县政府网等网络媒体采写新闻稿件,全力进行对外宣传活动。 二、加强了网络舆情信息监督和网络宣传工作 全力办好新华网宕昌分站、县政府等网站。积极向县委政府争取成立甘肃宕昌网。并加强了对全县11家行业网站新闻宣传的管理,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宣传和安全管理的通知》。截止目前,在新华网宕昌分站等网络媒体上刊发新闻信息达到了986条。 三、举办大型图片展览两期 年初,为了为县上“三会”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举办了“趁势而上奋力拼搏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型摄影展,全面展示了我县近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在纪念“5、12”地震两周年宣传活动日,成功举办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大型摄影展,将我县严重的灾情和全县干部群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工作动态及时在各种新闻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为全县的灾后重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接待中央、省、市媒体记者来宕采访60多人次 今年来,县委新闻宣传中心认真细致地做好来访记者接待工作,主要接待来我县进行采访报道的有,《经济日报》、《农民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新闻121班:惠才贤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 梁启超一生办报生涯共有27年,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章达1400万字,其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对报界和近代报业史产生过重要影响。他的报刊生涯分为五个时期:戊戌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立宪运动时期、护国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期。 一、维新变法时期 在此期间,梁启超为推行变法,重视办报制造舆论。他主笔的《万国公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开风气之先,成为宣传维新的重要传媒,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也成为中国政党报之先河,。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1895年8月17日由康有为创于北京,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为双日刊,不署出版时间和地点,自撰文章不署名,每期有一篇论文,主要表达变法维新的强烈要求,宣传富国强兵之道、国家振兴之源、养民教民之法。

1895年强学会成立后,将其转为机关报,并改名为《中外纪闻》,仍为双日刊,署出版时间、地点,报刊接受袁世凯等达官贵人的捐款,经济实力雄厚,内容更加丰富。 《强学报》:康于1896年1月创立《强学报》,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其政治色彩比北京的两份报纸更加鲜明,大张旗鼓地倡导变法维新,提出“明定国是”、“开议院、立议员”等激进的政治主张。 《时务报》:由汪康年、黄遵宪、梁启超等人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成为办报活动高潮的标志性事件,内容设“论说”、“谕旨恭录”、“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初期由汪任总经理,梁担任主笔,在每期卷首发表鼓吹维新变法的政论文章,文字通俗、切中时弊,其中最有名的是《变法通议》,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纲领性文件。他在报章中呼吁变法维新,痛陈亡国的危险,喊出了“变亦变,不变亦变”的驱赶时代前进的号令,吹起了时代的最强音。开创了新式报刊文体——时务文体。这种新式报刊论说文体是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度的形式,它生动活泼,夹杂着大量的俚语和外来语,雅俗共赏。 此外,梁启超还策划和支持了澳门的《知新报》、上海的《农学会报》、《蒙学报》、《演义报》和《萃报》。《知新报》与《时务报》南北呼应,紧密配合,对维新思想的传播,对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都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 梁启超通过舆论宣传变法图强的道理,使中国第一场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开辟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6.1 结构脉络图

6.2 本章要点详解 一、《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1.《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

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改为本名,16开,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从创刊至1922年7月,共出刊9卷54号。 《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9月至1917年12月)。1917年初,陈独秀应聘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到北京出版,并由个人主办发展为拥有一批进步教授、学者参与编撰的同人刊物。 ②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1920年5月)。1918年1月第4卷第1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主编者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主要编撰人有鲁迅、周作人、高一涵、陶孟和、王星拱、陈大齐、张申府等,形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宣传的统一战线。 ③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 (2)陈独秀(1879—1942) 陈独秀早年受到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影响,抛弃了传统的仕宦旧途,转向寻求西方新学,多次东渡日本求学考察,并在国内外组织进步团体和报刊书社。 1903年,陈独秀协助章士钊等在上海创办《国民日日报》,担任编辑。1904年与人合作创办《安徽俗话报》半月刊,并任主编。辛亥革命后,陈独秀在日本东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月刊,并在报刊上发表时论,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激励国民志气,克服“奴隶根性”。1915年夏,陈独秀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难时局中,毅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由上海群益书店印刷发行,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 陈独秀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一共撰写了100多篇政论、专论和杂文。其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带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读者提出了六个方

开放时代下的新闻舆论引导范例

开放时代下的新闻舆论引导范例 关键词: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新闻舆论理论分析框架受众选择 内容摘要: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仅作为一种思想、方略、实践、精神而日益成熟,还代表了一个开放的时代。新闻舆论引导,应当包括对社会公众在新闻事件中的"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价值观舆论" 和"参与性舆论" 等方面的引导。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仅作为一种思想、方略、实践、精神而日益成熟,还代表了一个开放的时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也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整合面临开放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进而使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

更多考验。 如何用开放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6月20日考察人民日报社时重 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内涵所指。《讲话》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更强调了在新的形势下,"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 这一重大命题。 一、新闻舆论引导:案例及理论分析框架 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5?12"抗震救灾宣传报道,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案例。回顾两个多月前的汶川地震,这期间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奔赴灾区的人流、物流和情感流,仿佛还汹涌在眼前。虽然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至今让人心潮难平,但它在检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积淀的同时,也成为开放时代下有效进行新 闻舆论引导的范例,成为见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宣传事业发展进步的标志性事件。 新闻舆论引导,应当包括对社会公众在新闻事件中的" 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价值观舆论" 和"参与性舆论" 等方面的引导。 认知性舆论,指的是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缘由、过程、结果等基本要素的判断,由于大多数人对

【新闻宣传工作总结】新闻发布工作总结_政务工作总结.doc

【新闻宣传工作总结】新闻发布工作总结_ 政务工作总结 新闻发布总结 新闻发布工作总结 一、工作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把宣传作为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意义重大。自治区法制办党组先后多次召开办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全区政府的问题。经研究决定,自治区法制办成立了以办党组书记、主任林日华担任组长的政府法制宣传领导小组,下设新闻报道组和信息工作组,同时,各处、所、中心落实信息员。去年5月,我们召开了全区政府法制宣传工作会议,对全区政府法制宣传工作提出了要求,布置了任务。同时,自治区法制办领导多次在全区市级法制办主任会议上反复强调全区政府法制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强调抓政府法制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市法制办配备信息员,负责做好本级政府法制宣传工作。去年初,自治区法制办还举办了一期全区政府法制宣传培训班,专门培训各地级市法制办分管宣传工作的领导和信息员,学员们对该培训班的举办反映热烈,事实也证明,培训班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了各地政府法制宣传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平台,内外结合 政府法制宣传工作不仅要从思想上抓紧,更要在实际上抓好,为此,建立建设好政府法制宣传阵地非常必要。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府法制宣传平台,并充分发挥了这些平台的作用,

实现了我区去年政府法制宣传工作全面开花。 在宣传平台建设上,我们已经形成了“内外结合,上下配合,全方位 出击”的政府法制宣传格局。对内,自治区法制办自办有一套内网,实现本办办公资源和信息共享,每月出版一期《广西政府法制信息》刊物,发送到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各级政府法制机构,不定期编印政府法制工作简报、行政复议要报,报道交流自治区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的重大活动,刊登外省和本自治区各地政府法制工作先进经验和有关事迹,同时,各地级市如南宁、河池等市也办有相关的政府法制工作简报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实现全区政府法制系统的内部交流与沟通。对外,一是畅通与国务院法制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信息沟通渠道,除了请自治区党委、政府信息管理的有关负责人来授课外,我们还及时把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的各种重大活动和重大举措、有关合法性审查的重要问题等有关信息通过中国政府法制网、自治区党委、政府信息网络或者通过简报要报的形式发送到国务院法制办、自治区党委、政府;二是建立广西政府法制网网站,开辟法制动态、立法动态、立法征求意见、行政复议专栏、行政执法专栏等栏目,配备专人负责管理,不断改版,不断创新,及时迅速地更新内容,积极做好对社会各界的依法行政知识和动态报道、公开征求立法意见等依法行政宣传与政府法制宣传工作;三是与法制日报广西记者站合作,在其主办的网站上开辟广西政府法制时讯专栏,与新华社广西分社合作,建立信息协作机制,及时地把广西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的各种重大活动和重大举措及时报道出去。此外,我们与自治区以及首府南宁的各新闻媒体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所有重大的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工作活动都邀请他们参加报道。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章节题库(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章节题库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 一、名词解释 1.《每周评论》[复旦大学2009~2010年研] 答:《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创办的小型4开政治报纸,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次年8月被北洋政府查禁。《每周评论》不仅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而且在报纸类型上也是一种机关报。它与《新青年》相互配合补充,“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每周评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团结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仅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鲜明色彩,而且显示出社会主义倾向。但后因陈独秀被捕和李大钊出走,在胡适主持下,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转而大肆宣扬实用主义。 2.陈独秀 答: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03年,陈独秀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与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新文化运动。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陈独秀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广大青年推崇他是“思想界的明星”。

3.《敬告青年》 答:《敬告青年》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一篇带有发刊词性质的文章。该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青年读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4.李大钊 答: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李大钊积极参与《新青年》的编撰工作,还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李大钊最早、最热情地歌颂俄国十月革命。他在报刊上连接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政论,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他指导创办《工人周刊》、《政治生活》周刊、《民国新报》等报刊,此外还指导过多家报纸杂志的编撰工作。李大钊1927年在北京牺牲。 5.《劳动节纪念号》 答:《劳动节纪念号》是《新青年》杂志1920年出版的第7卷第6号,陈独秀是这一期的主编,他在筹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把当期的《新青年》编成了《劳动节纪念号》。这成为了《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新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