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式退火带钢粘结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罩式退火带钢粘结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罩式退火带钢粘结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2009年6月Jun 2009

METAL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ENGINEERING

收稿日期:2009-03-18

作者简介:马颖泉(196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连铸生产技术工作。

罩式退火带钢粘结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Created Causes and Controlling measures of the Bond Defect for Cold Rolled Strip

in Bell -type Annealing Furnace

MA Ying -quan ,LIU Yin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Co.Ltd.,Tangshan

063016,China )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bond defect recently created in manufacture in bell -type annealing furnace at Tanggang ,studies and analyzes in detail the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factors of the strip bonding in annealing ,moreover proposes the relevant controlling measures ,therefore prevents effectively coming into existence of the bond defect.KEY WORDS :strip ;bell -type annealing ;bond defect ;controlling measures

摘要:结合唐钢近期生产中发生钢卷粘结的缺陷,对带钢退火时粘结产生的机理和影响钢卷粘结的因

素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粘结缺陷的产生。

关键词:钢卷;罩式退火;粘结缺陷;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TG 16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84(2009)03-0039-03

马颖泉,刘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16)

罩式退火钢带粘结缺陷是指冷轧退火钢卷相邻层之间相互粘和在一起,造成钢卷开平时钢板表面变形、损伤、甚至撕裂的缺陷。粘结缺陷是罩式炉退火的冷轧带钢卷常见表面缺陷之一。

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冷轧薄带钢,有效控制粘结的产生是极其重要的生产环节。据此,该公司冷轧薄板厂通过分析罩式退火钢带粘结产生的机理、形成过程,找出了影响粘结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方式,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粘结缺陷的产生。

罩式炉退火的加热和冷却阶段,由于钢卷

内外温差的存在,被退火的钢卷中产生很高的径向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与钢卷卷曲时的弹性应力相互叠加重合,使一些钢带的层与层压合在一起,带钢卷层间在高温下长达数小时的相互压合,形成类似压力焊接的条件,由于两块钢板间的原子相互扩散作用,将产生局部焊合

1粘结产生的机理及形成过程

现象,形成钢带表面粘结。

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在加热过程中,钢卷外圈与内圈的温度高于中部的温度,外圈与内圈的热膨胀大于中部。外圈压应力减小,内圈压应力增大,内圈向钢卷中部压合。此时易在内圈产生粘结,但由于加热阶段温度相对较低,原子扩散能力不强,此时粘结一般不会形成最终产品缺陷;在冷却过程中,外圈与内圈的温度低于中部,外圈与内圈的冷收缩大于中部。内圈的压应力减小,外圈向中部压合,中部的压应力增加,此时易在中部产生粘结。由于在冷却开始阶段温度高、温差大,原子扩散能力强,且压应力较大,所以能够形成影响的粘结主要产生于冷却开始阶段,而且钢卷中部产生的粘结多于其它部位。

2影响粘结的因素及控制

2.1热处理工艺

罩式退火工艺细分应包含热处理和气体保护两部分。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含升温和保温)、冷却两个阶段。由于罩式退火周期较长,因此这两个阶段都需要较长时间。退火工艺对粘结的影响是直接通过温度和时间的作用,但间接地是通过钢卷中由温度场产生的热应力来影响粘结的形成。退火温度愈高,冷却速度愈快,则内外温差愈大,形成的热应力也越大,尤其是冷却开始时形成的压应力更大。因此,在冷却开始阶段带钢温度高于600℃时,冷却速度不能过快。另一方面,退火时间愈长,则钢卷在高的径向热压应力状态作用下的时间越长,更有利于某些位置扩散压力焊接条件的形成,从而更利于粘结的形成。

降低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缩短退火时间,都有利于减少表面粘结。但在企业生产中,产量和质量是产生经济效益的两个主要方面,降低冷却速度必然会影响产量。降低加热温度、缩短退火时间也必然影响产品性能。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生产实践,找到产生粘结的临界生产工艺参数。

2.2保护气体

保护气体在罩式退火炉中起传热介质和防止钢卷氧化两种作用,退火工艺中采用的保护气体种类,也是影响钢带表面粘结的因素。目前罩式退火炉使用的保护气体主要是氮氢型保护气体和全氢型保护气体。对于强对流全氢罩式退火炉来讲,使用全氢型保护气体,由于氢气的热导率是氮氢型保护气体的数倍,加上强烈的对流热交换,可大大缩短退火周期。同时由于氢的高渗透性,全氢又可改变钢卷温度场分布,降低钢卷内外温差,使钢卷在实现光亮再结晶退火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钢卷的粘结。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应尽可能选用全氢罩式退火炉退火。

2.3表面残余物

冷轧后,在带钢表面将不可避免地会残余一些轧制残余物,如表面残余氧化铁粉、残留轧制油以及残余乳化液等脏物。这些物质在罩式退火炉中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轧制油与残余乳化液在还原高温气氛作用下,一般都能发生分解并挥发掉。而表面残余的氧化铁粉在全氢高温还原气氛下将被还原成微细的纯铁粉颗粒,反应式为FeO+H2=H2O+Fe。这些微细纯铁粉颗粒在层卷间充当“焊接剂”,使得紧紧压合在一起的卷层更容易“焊合”在一起,形成粘结。因此,通过降低表面残余物质,尤其是表面残铁粉的量能有效地降低粘结的发生。

一般要求冷轧后带钢表面残余氧化铁粉控制在150mg/m2每面以下,而残油量要求控制在200mg/m2每面以下。冷轧时可以通过合理选择乳化液,以及通过调节喷吹压力、喷吹方向等措施加以控制。如有可能,对有特殊要求的冷轧产品有必要在乳化液系统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粘结剂。生产较高表面质量要求产品的企业,可建脱脂机组对冷轧后的半成品进行脱脂处理,然后再进入罩式退火炉退火。为保证生产高质量钢板,日本冷轧钢板生产企业一般都建有脱脂机组,国内也有企业建有脱脂清洗机组。

2.4卷取张力

据了解现行罩式炉退火的钢卷均采用紧卷退火,卷取张力不但直接形成钢卷径向应力,同时影响钢卷层与层之间的间隙和炉内传热及温度场分布。钢卷在退火过程中的热胀冷缩所

产生的层与层之间的应力受钢卷层与层之间的间隙影响很大。冷连轧卷取张力越大,则退火冷却时层间热压应力也越大。降低卷曲张力,增加层间间隙,可以改善传热条件,缩小钢卷内外加热、冷却时的速度差,降低钢卷内外温差。因此降低轧钢卷取张力值,可以有效减少退火高温状态下钢卷层与层之间边部原子相互渗透而造成的粘结[1]。卷取张力值越小对减少粘结越有好处,但过小会造成钢卷卷形不好,扁卷、松卷、散卷等,同时影响平整生产,平整时易产生钢卷层间滑动造成擦伤缺陷。

因此,有必要严格控制冷轧卷取张力,尤其是对于材质柔软的薄规格产品。在满足冷连轧工艺对各段张力要求的前提下,卷取张力在开始卷取阶段可以大些(40~45N/mm2),卷取一定的数量以后,将卷取张力减少到20~30 N/mm2以下;材质较硬的厚规格产品卷紧张力可适当放宽。另外整卷张力的稳定也是影响粘结的重要的因素。如果张力的波动过大,势必会造成钢卷某些部位的卷取张力过大,在这些部位形成的热压应力也越大,有利于粘结的形成。

2.5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有两个表征量:一个是粗糙度大小读数Ra,另一个是单位面积峰值数PPI,相同的Ra读数会有不同的PPI值。试验测定,轧后带钢表面粗糙度Ra数值越大,越有利于避免粘结,这是因为具有高的粗糙度的带卷,其卷层间接触点的数量比低的粗糙度的带卷要少,接触点的大小也比低粗糙度的带卷要小,因此其卷层间的微观压力也不同于具有低粗糙度的带卷。这样在退火冷却时,虽然由于宏观热压应力的作用形成卷层间的微观压应力,但由于高粗糙度的带卷卷层间的接触点数量少且尺寸小,因此减少了扩散压力焊接点的形成,减少了焊接发生的概率。同时,相同的Ra值时,PPI值也有明显的影响力,过大或过小的PPI值均不利于避免粘结,这与边界微观外貌造成的原子间的结合能大小有关[2]。

粗糙度是冷轧薄板生产轧制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不光是下道工序(如罩式退火或涂镀)对冷轧轧制的要求,冷轧轧制工艺本身对粗糙度也有要求。因此,对于冷轧轧辊需要定期地进行磨辊与打毛,且在轧制时需对粗糙度进行监控与检测。

所以,合适的冷连轧后带钢表面粗糙度Ra 读数和PPI值是减少粘结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钢板表面综合质量的要求。

2.6钢卷几何形状

这里钢卷的几何形状指厚度、宽度、板形等。在轧制过程中,带钢延伸不均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沿带钢宽度方向应力不可能处处均布,即造成板形不好。板形不好的钢卷在卷取过程中沿板宽方向形成有差别的径向应力,在退火过程中与热应力相互叠加促使粘结形成。保证良好的板形是控制粘结必不可少的条件。

钢卷的厚度、宽度直接影响到钢卷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这是几何形状影响粘结的直接原因。宽度、厚度较大的钢卷,传热距离较大增加了温差和延长退火加热时间,有利于粘结发生。而较大的钢板厚度又有利于开卷时克服粘结造成的影响。因此对于影响粘结的各因素应综合考虑。

2.7钢带规格材质

柔软的薄规格产品也有利于粘结的形成,原因是:柔软的产品其强度低延展性好,因此在平整开卷时刚性不足,更倾向于发生撕裂或折裂。

粘结对退火钢板造成的缺陷程度与钢卷本身强度、规格有关。在粘结程度相同时,粘结在一起的钢卷层分离后所出现的表面缺陷不一定相同。薄带钢由于抗弯刚度低而趋向折裂,而较厚的带钢表面则只出现局部的损伤。

2.8平整工艺条件

粘结是在罩式炉退火过程中产生的,但造成的影响是在平整开卷时显现出来的。平整采用适当的控制手段可以挽救部分较轻的粘结。

平整工艺对粘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卷速度、开卷方向,对于钢卷中产生的轻度粘结,可在平整时通过提高开卷速度和控制开卷方向把粘结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粘结严重的钢卷层与层间存在较大的粘合力,当钢卷打开时,产生较大的法向应力造成

(下转第45页)

41

2009年第3期马颖泉等:罩式退火带钢粘结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带钢弯折,出现严重的粘结缺陷。为了尽量降低法向应力,应尽可能使带钢沿钢卷切向打开,使张应力中切向分力大些,从而减少粘结。因此,在确定钢卷有较严重的粘结时,适当增加开卷张力有助于减少粘结。

采用较大的开卷速度,对挽救粘结有一定的作用,因为采用较大的开卷速度,可以通过瞬间开卷大变形而提高带钢的抗拉强度,从而避免带钢表面平整时的受力损伤。

(1)罩式退火粘结缺陷一般是在冷却阶段初期产生的,产生的机理是由于带钢卷层间在高温度、高应力下长时间相互压合,形成类似

压力焊接的条件,产生局部焊合,形成钢带表面粘结。

(2)罩式退火工艺参数如加热温度、高温阶段冷却速度、保护气体种类;冷轧工艺如卷曲张力、板形、粗糙度、表面残留物;钢卷材质和规格都对罩式退火粘结产生影响,粘结程度是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控制诸因素可以减轻或消除粘结。

(3)控制开卷张力、开卷速度是粘结缺陷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罩式退火粘结。参考文献:

[1]傅作宝.冷轧薄钢板生产[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1996.

[2]齐淑娥.带钢粘结浅析[J ].四川冶金,2002,(4):

21-23.

3结论

(上接第41页)

来确保炉内形成倒“V ”型软熔带,以确保高炉顺行。同时利用中心添加的焦炭来更新炉缸焦炭床,以改善其透气、透液性,使炉缸活跃,由此获得长寿、低耗、高产的效果。为控制中心气流,鞍钢10#高炉将批重由42.0t 扩大到

50.0t [4],加大矿石批重,可稳定上部煤气流,增

加煤气与矿石的接触面积,改善煤气利用。批重越大,料层也就越厚,软熔带焦炭夹层厚度也相应增大,亦可改善料柱透气性。同时,加大矿石批重后,导致整个料柱矿焦层数的减少,因此界面效应减小,有利于高炉透气性的改善。

3.7强化高炉操作

高炉强化冶炼主要采取高风速、高风温、

高富氧率、高煤比等措施,达到吹透中心、活跃炉缸、适当抑制边缘气流的目的。通过生产实践,如:适合马钢2500m 3高炉的上下部调剂原则,即开放中心,吹活炉缸,适当抑制边缘气流,获得了高产、优质、低耗的良好效果。

4结论

(1)随着高炉容积的增加,2000m 3级以上的大型高炉所用的原燃料质量要求较高:焦炭

M 40>85%,M 10<6.5%,反应性(CRI )<30%,

反应后强度(CSR )>60%;烧结矿TFe >57%左右,转鼓强度一般>76%。

(2)提高焦炭质量的措施有:优化配煤结构、配型煤炼焦及干熄焦技术等;提高烧结矿质量的措施有:厚料层操作、小球烧结、高碱度烧结及强化制粒等,这些措施应用后可全面提高入炉原燃料的质量。

(3)国内2000m 3级以上高炉强化冶炼的技术措施主要是:进一步提高精料水平、努力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的炉料结构,加强高炉的上下部调剂等,另外普遍使用大富氧、大喷煤、高风温等强化措施,并获得了高产、优质、低耗的冶炼效果。参考文献:

[1]张崇,等.鞍钢10#高炉强化冶炼实践[J ].鞍钢技术,2002,(6):1-5.

[2]王

平,等.马钢2500m 3高炉炉墙结厚与炉缸堆

积的处理[J ].炼铁,1995,(3):17-20.

[3]朱秉辰.武钢4#高炉第二代强化冶炼的操作经验

[J ].武钢技术,1997,(5):3-8.[4]顾

颜,等.鞍钢10#高炉大料批中心加焦冶炼实践[J ].鞍钢技术,2000,(2):10-12.

!!!!!!!!!!!!!!!!!!!!!!!!!!!!!!!!!!!!!!!!!!!

45

2009年第3期石强:大型高炉强化冶炼技术措施分析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土石方工程安全控制 1)挖掘时土方应从下而上施工,禁止用挖空地脚的操作方法。 当采用机械挖土时候,机械旋转半径内不得有人。当采用 人工挖土时,人与人之间的操作间距不得小于2米,并应 设人观察边坡有无坍塌危险。 2)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米,应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开挖深度超过2米,必须在边沿处设两道护身栏杆或 加可靠维护,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3)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槽、坑、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填料、停置机具。 4)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底桩得施工安全防护。5)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6)施工现场应设围挡与外界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下坑(洞)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且保证地 面上有监护人。人员上下必须从专业爬梯上下,严禁沿坑 (洞)壁或乘运土具上下。 7)人工提土需用垫板应宽出空口每侧不小于1米,板宽不小于30厘米,板厚部小于5厘米,孔口大小1米时孔上作业 人员应系安全带。 8)土方应随出随运,暂时不能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1米,且

堆放高坡不得超过1米,坑(洞)口边不得对方任何物料。预防机械事故的控制 1)加强机械安全管理 A.各级领导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和 法制观念,坚决克服短期行为,坚决纠正违章指挥,认真加强机械管理。 B.为了加强日常机械管理,公司、工程处或项目经理部应配备 专职机械管理技术人员,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与技术水平。 C.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和车辆的操作、使用、保 养规程和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责任制。多班作业时,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记录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 D.施工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技术性能良好,运 转正常,各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凡失灵、失保或“带病” 的机械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E.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者发给操作证,持证才能上岗,凡无机械操作者,一律不得上机操作或进行维修工作。 F.新购入的机械及经过大修、改造的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 按技术标准和HSE管理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G.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本机安全操作规程对违章指挥或 工作条件危及机械或人身安全时,机械人员有权拒绝操作,现场指挥人员和机械管理人员有权制止使用。

冷轧常见缺陷

冷轧缺陷 冷轧常见缺陷 冷轧带钢得质量指标中,带钢得尺寸偏差、板形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就是很主要得项目,消除产品在这些方面得缺陷就是冷轧生产中质量提高得关键之 一。 一、表面缺陷 大多就是由于热轧带钢坯质量不高,酸洗不良或冷轧轧辊表面有缺陷,冷轧时得工作环境不佳以及操作上得不注意等原因造成得。鉴于表面缺陷所导致得废品比重很大,特别就是要求高得产品,表面缺陷必需严加控制。常见得表面缺陷有: (1)结疤带钢表面呈“舌状”或“鳞状”得金属薄片,外形近似一个闭合得曲线。结疤一般有两种,一就是嵌在表面上不易脱落,另一就是粘合到表面上易脱落。 产生原因就是:由于轧制过程中带钢内部靠近表面层分布得细气泡及夹杂层在轧制中破裂变成结疤,钢锭由于浇注条件不同而产生得结疤;重皮也就是轧制带钢表面产生结疤得主要原因,此外在剧烈磨损了得轧辊或有缺陷(如砂眼)得轧辊上热轧,均能使带钢出现结疤;如果所轧带钢得表面上形成局部凸点等,则在轧制时由于受辗压而产生结疤状得细小凸瘤。 (2)气泡带钢表面上分布有无规则且大小不同得圆形凸包。沿凸包切断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成分层状露出。 产生原因:钢锭凝固时气体析出形成气泡,或酸洗时带钢内部孔隙进入氢原子形成气泡。(3)分层带钢截面上有局部得,明显得金属结构分离层。 产生原因:钢质不良,带钢中存在非金属夹杂,主要就是三氧化二铅与二氧化矽,另外,坯料有缩孔残余或严重得疏松等也能形成分层,从而使酸洗得带钢在有分层得地方形成突起与气泡出露。

(4)裂纹带钢表面完整性比较严重得破裂,它就是以纵向、横向或一定角度得形式出现得裂缝。 产生原因:轧制前带钢不均匀加热或过热,轧制时带钢不均匀延伸,或带钢表面有缺陷清除不彻底,以及带钢上有非金属夹杂及皮下气泡,另外,冷轧时不正确地调整轧辊与不正确得设计辊型,同样会产生裂纹,再有,用落槽得轧辊轧制带钢,张力太大,化学成分不合适等也可能会出现裂纹。 (4)表面夹杂带钢表面上具有轧制方向上伸长得红棕色,淡黄色,灰白色得点状,条状与块状得非金属夹杂物。 产生原因:热轧时坯料在加热过程中,炉渣或耐火材料碎块粒附在坯料上,以及冶炼时造渣不好或盛钢桶不净所致。 (1)麻点带钢表面缺陷中较常见得一种缺陷,其表面存在细小凹坑群与局部得粗糙面。一般其形状不规则,面积也小,但数量多。 产生原因:热轧时压入了氧化铁皮,酸洗未净,又经冷轧造成,或冷轧时粘在轧辊上得氧化铁皮压入带钢表面。轧辊磨损严重同样可造成带钢得麻面。冷轧时,带钢表面不干净及粘有杂质或杂质压入带钢表面后脱落,也会造成带钢得麻点。除此以外,带钢得严重锈蚀及酸洗过度都可成形麻点。 (2)凹坑带钢表面存在得凹面,一般数量少,面积大。 产生原因;轧制时辊面上缺陷或异物(硬杂质)与氧化铁皮被轧入带钢表面脱落后成凹坑。凹坑一般只有在带钢一面,另一面则显凸起。 (3)金属碎末轧入带钢表面粘附着金属碎末,无规则,有大有小,有块状、也有条状,压入深度亦有深浅之别。 产生原因:轧辊表面不干净或金属碎末(如铁屑、钢丝等)落于带钢表面轧入,金属碎末轧入一般也只存在表面,有时可用小刀清除掉,甚至将带钢轻轻弯曲就可掉落。 (4)辊印带钢表面呈凸起或凹陷得印痕,但没有明显得凸凹感觉,印痕部位较亮。

冷轧钢带表面常见缺陷及改进措施

目 录 一、冷轧卷缺陷 辊印 (4) 粘结 (5) 压痕 (6) 锯齿边 (7) 树纹 (8) 划伤 (9) 凹坑 (10) 锈-1 (11) 锈-2 (12) 锈-3 (13) 氧化皮 (14) 氧化色 (15) 污板 (16) 振纹 (17) 碳化边 (18) 边部折皱 (19) 脱脂不良 (20) 油斑 (21) 卷印 (22) 擦伤 (23) 撞伤 (24) 浪形 (25)

刀印 (26) 中间折皱 (27) 燕窝 (28) 二、热轧卷缺陷 边部开裂 (29) 分层 (30) 条伸 (31) 夹杂 (32) 孔洞 (33)

缺陷名:辊印(ROLL-MARK) 不良代码:12 发生形态: 1)沿轧制方向有周期性的,板面有点状、块状、条状突起或凹陷进去的有间隔的不良。 2)平整辊印与轧钢辊印的区分:平整辊印伤疤处无粗糙度且发亮;轧钢辊印伤疤处发暗,有一定的粗糙度。 发生原因: 1)轧钢辊表面受损 2)TM辊表面粘有异物 3)ANN不良产生氧化皮后,脱落粘附在TM辊上,TM时产生 4)作业各Line其它辊面受损 对产品的影响: 1)外观不良,加工(冲压)时易发生破裂 2)影响镀层效果 防止对策: 1)需要防止由各种杂质飞入钢带影响辊面质量2)对轧钢及TM工程中工作辊的硬度确认(爆辊) 3)ANN保护气体的纯净度保证,防止氧化皮的产生

缺陷名:压痕(DENT) 不良代码:10 发生形态: 1)有一定周期性的压痕:异物粘附于发生原因: 1)作业line各辊上粘有凸起的异物引起 2)钢卷摆放位置有异物,导致产生 3)小车压痕 4)行车吊钩撞击后产生对产品的影响:对产品的影响:

一般风险控制措施

一般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避免本项目各类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针对本工程项目的一般风险因素,制定以下控制措施。措施制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从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施工措施两个方面严格加以控制,已达到最大下限度的降低风险和财产损失。 一、安全管理制度 1.1组织保证体系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必须管安全;项目部设安质部,并设专职安全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2资金和信息保证体系 ①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 ②建有完整、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保证及时、准确地传递、处理和反馈各类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 1.3制度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必须制定齐全的安全保证制度,并严格执行。 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②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③安全生产验收制度; 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⑤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⑥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⑦工人职员因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⑧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定点使用管理制度; ⑨特种作业及外协力量安全管理制度。 1.4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分别为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我单位的安全教育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每次生产会、调度会、协调会布置生产任务先强调安全生产,对本工程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和行为尽量做到事先提醒,要求各级管理人员高度警觉,防止不安全因素滋长,做到警钟长鸣。二是对基层单位领导、工地施工负责人、安全员开展的安全业务培训。在安全专业技术培训方面,进一步学习《建筑法》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条例,使管理人员提高认识,转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把“安全第一”变成依法办事的自觉行动,并不断介绍安全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提高管理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效能。三是对工地施工人员的入场教育,每一批工人进场,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由安全部门统一命题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并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抓好岗位培训,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以有效地提高职工和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防范各种隐患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冷轧带钢产品的质量缺陷

冷轧带钢产品的质量缺陷 1.原料缺陷对冷轧产品质量的影响。 冷轧所使用的各种形式的原料,最常见的缺陷是表面铁皮压下边部裂纹、表面麻坑、凸泡过大、纵条状划伤、沿横向厚度偏差过大、沿纵向是镰刀弯或S弯、钢卷塔形、浪形扁卷、长舌头、冷松卷等。由于这些原料质量缺陷,大大降低了产品质量的成材率,使产品成本提高。 2.酸洗产生的缺陷对冷轧产品质量的影响 带钢经酸洗、水洗和干燥后,其表面应成灰白色或银白色。但因操作不当,洗工艺制度和某些设备的不良影响,往会造成带钢的不同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有:酸洗气泡、过酸洗、欠酸洗、锈蚀、夹杂划伤和压痕等。这些缺陷占冷轧产品缺陷的2%左右,其中主要是欠酸洗,过酸洗和酸洗气泡等。下面简述一下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几防止措施: (1)酸洗气泡。 酸洗气泡是由于酸与带钢作用生成氧气所造成的。它在冷轧时会发生噼啪的爆炸声,他的外观特征是呈条状的小鼓泡,破裂后呈黑色细裂纹,经过轧制后,气泡裂缝会延伸扩大,致使产品的力学性能降低。 防止产生气泡的措施是:调整酸液的浓度,控制酸洗时溶液的温度和带钢表面平直状态等。 (2)过酸洗。 金属在酸溶液中停留时间过长,使其在酸溶液的作用下表面逐渐变成

粗糙麻面的现象称为过酸洗。 过酸洗的带钢延伸性大大降低,在轧制过程中很容易断裂和破碎,并且造成粘辊。过酸洗的带钢即使轧制成材也不能作为成品,因为他的力学性能大大降低了。 产生过酸洗的原因是:机组连续作业中断,使酸洗失去连续性,或因带钢断带处理时间过长、酸液浓度过高、酸液温度过高、酸洗速度过低等。 防止措施是尽量密切全机组的操作配合,保证生产正常运行。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控制好酸液浓度、温度、工艺速度。 (3)欠酸洗。 钢带酸洗之后表面残留未洗掉的氧化铁皮时称为欠酸洗。欠酸洗的带钢,轻者在轧制之后产品表面是暗色或花脸状;严重时氧化铁皮被压入到黑斑。 造成欠酸洗的原因是:氧化铁皮厚度不匀,较厚部分的氧化铁皮需要较长酸洗时间,酸洗工艺不适当、酸浓度偏低、温度低、酸液中亚铁成分高或速度太快所导致。带钢波浪度和镰刀弯较大,在酸洗过程中起浪部分或弯起部分没有浸泡在酸液中通过,造成漏酸洗。 实际生产中欠酸洗多出现在带钢的头尾段和两侧边缘,因此处理欠酸洗的方法是预先平整好板形,对于铁皮较厚而面积又不大的带钢可采用先局部酸洗涤一次,而后再过酸洗线的方法去锈。按照工艺规程控制好酸浓度、温度和酸洗速度也能提高酸洗质量。 (4)锈蚀。 原料酸洗后表面重新出现锈层的现象称为锈蚀。

工期质量安全措施 风险防范措施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确保优良,争创省优。分项优良率达到90%以上,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 2、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建立以GB/T 19002-IS0 9002:1994为标准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TQC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项目经理部质量检查科,业务上实行双向管理既要受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也受公司质量安全处的管理。各专业施工队设专职质量检查员,生产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使工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管理网络 3、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1〉建立由公司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下的项目总工程师--责任工程师--责任人员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2〉对施工全过程(以上五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控制,制订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流程图及施工方案,设置控制点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3〉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自

身素质,执行自检,互检和专检的“三检”制度和质量否决权制度,以全体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 〈4〉以工法为依托,使施工程序化、规范化。 〈5〉建立健全现场各项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开工前必须有施工方案,专业责任工程师及工长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作好施工记录,使全体施工人员对设计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作到心中有数,创优质工程的目标一致。 〈6〉专业责任工程师和质检员在开工前针对工程情况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应全面了解,在施工中严格按质量控制点进行监检,对材料、机具、各工序、各项检测进行质量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7〉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质保工程师定期组织专业责任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质检人员和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部组织人员,不定期对工程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对发现的质量事故和隐患下达“质量整改通知单”,责成有关责任人员限期整改达标。 〈8〉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将执行工程奖优罚劣的办法,每项工程开工前,即与施工班组制定工程质量奖罚条件,数额和办法,且将该项目负责管理人员的奖罚与班组挂钩。 〈9〉加强工程档案管理。施工原始记录和工程质量资料,记录着施工全过程的轨迹,是质量状况的工作见证。因此,各专业必须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41797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股权投资业务是指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类业务。 第三条风险控制原则 公司的风险控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股权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经营管理等方面严格分离、相互独立,严格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部、业务部。 第五条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董事会职责:(1)审议批准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基本制度,决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听取风险控制委员会的报告;(2)审议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股权投资项目;(3)决定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

冷轧质量缺陷图谱1

冷轧产品表面缺陷图谱 为方便管理者和操作者识别冷轧产品的表面缺陷、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规范冷轧产品的质量缺陷定义,收集和整理了本缺陷图谱手册,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目录 第一部分:冷轧质量缺陷定义规范 第二部分:质量缺陷实例及分析 第一部分 冷轧质量缺陷定义规范 1.凸棱:分布在钢带的纵向上,目视缺陷部位发亮,用手触摸有凸起的感觉。 2.夹杂:钢板表面有明显的呈白色或黑色的点状、块状、长条状缺 陷,严重时表面起皮。 3.氧化铁皮:钢带表面粘附着一层鱼鳞状、细条状、块状或弥散型 点状的棕色或灰黑色物,可表现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 4.翘皮:是呈舌状、线状、层状或M状的折叠(不连续,常出现翘 起),常出现在钢带表面边部。 5.欠酸洗:钢带表面残留着未酸洗掉的氧化铁皮,呈横向的黑色条 纹(类似“抬头纹”的横向黑色细纹),形成带状或片状分布在钢

板表面上。用手摸,手上将粘有黑色的污物。 6.过酸洗:钢带表面比正常酸洗后的钢板粗糙,颜色不是银白色, 而是呈现暗黑色或棕黑色。 7.停车斑:停车斑是酸洗线停车时,由于化学物质沾在钢带表面形 成大片斑迹。可分布在钢带的任何位置。 8.震纹:呈不规则波纹状,沿轧制方向可分布在整个钢带宽度上, 在轧制方向上钢带厚度有变化。 9.乳化液斑:是残留在钢带表面的裂化乳化液,随机的分布在钢带 表面,形状不规则,颜色发暗。 10.黑带:钢板表面上的黑色薄膜,呈条状或片状纵向分布,条状 宽窄不同,颜色深浅不一。 11.轧油斑:钢带表面上存在大小不等的黑色或褐色的斑痕,经退 火后一般有明显的轮廓线。 12.孔洞:钢带表面非连续的、贯穿钢带上下表面的缺陷。一般位 于钢带的中部或边部,大多呈串状分布。 13.清洗黑印:钢带经过清洗机组后,沿带钢轧制方向有表面残留 的黑色痕迹。 14.清洗液残留:经过清洗机组后,钢带表面残留的清洗液,呈片 状,退火前不明显,退火后呈现白色斑迹。 15.氧化:冷轧钢带退火后在钢带表面呈现的黄色或蓝色痕迹,罩 式炉退火后在钢带边部呈S形,在连续退火情况下,变色痕迹会均匀的分布在整个钢带表面。

空调系统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空调系统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1、目的 1.1为降低和控制车间洁净区空调系统相关的风险,建立有效的洁净区空调系统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1.2为设计单位提供风险分析参考,以便设计单位采取适当设计措施以规避或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更好地设计出符合生产工艺和GMP要求的空调系统,减少可能的设计缺陷。 1.3为车间洁净区空调系统的验证确认活动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1.4为车间洁净区空调系统日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适用范围 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验证过程。 3、定义: 风险: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的综合体。 风险管理:即系统性的应用管理方针、程序实现对目标任务的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 风险分析:即运用有用的信息和工具,对危险进行识别、评价。风险控制:即制定减小风险的计划和对风险减少计划的执行,及执行后结果的评价。 4、风险识别内容 4.1、风险评估 风险由两方面因素构成,风险评估是基于对危害发生的频次和危害程度这两方面考虑而得出的综合结论。 4.1.1风险发生的概率(P) 第1级: 稀少(发生频次大于每十年一次)

5.1降低风险的计划 5.1.1.在验证的准备阶段,对所有相关的文件均进行了一次核查,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 5.1.2. ?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了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以确保全部验证过程能按文件规定执行。合 理安排工时,避免人员过度疲劳。 5.1.3.在设备的选型阶段就对设备的生产能力进行了评估,现用设备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求。对所有 设备均进行了相关验证,同时确保各种仪器、仪表均经过校验。设备操作完全按SOP勺要求执行。 5.1.4?选择相对洁净的吸风位置,稳定蒸气压力,表冷器保温,增加除湿设备, 定期检查风机,风 管,各阀门等相关设施,并作记录。 5.1.5对洁净室的压差、风速、风量、换气次数、照度、悬浮粒子、沉降菌等进行监控,并作记录。 5.2 风险评估回顾 以年为单位将风险事件汇总,分析,总结制定新的风险评估方案。 原料二车间空调系统风险控制记录

用工风险控制及措施

用工风险及防控措施 企业用工的风险存在于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的履行和劳动关系的调整等不同阶 段,可以说企业劳动风险贯穿于企业用工的各个阶段,风险无处不在且危害严重,企业必须善用各种资源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防范与规避,同时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办案体会,谈一些常见用工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招聘过程的常见问题、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可能招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招聘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职审查。 对求职者进行必要的审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招聘过程中,很多单位因急于用工,往往疏 忽了对求职者的审查,因此往往在用人的第一步上就给企业买下了隐患。一些常见的疏忽主要有:(1)不审查劳动者证件(如学历证书、身份证等),使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由此可 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还有可能招入未成年人; (2)不审查求职者求职证、失业证或与前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导致招用与其他用人 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因此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 责任。 (3)不留存和查验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件、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等,致使在 遭遇学历、资质欺诈时无法举证,遇有职工涉嫌盗窃、侵占、伤害、诈骗等违法犯罪而逃窜 时无法报案和抓捕。 (4)不审查劳动者是否负有保密义务,以致招用负有保密义务或在竞业限制期内的劳动者。 (5)不审查求职者的相关背景,如招用了在逃人员。 对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条防控措施供用人单位参考: (1)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其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如尚 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其原单位出具同意该员工入职的书面证明。 (2)核实劳动者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如身份证明、学历证明、技能证明、从业经历,要求 劳动者承诺未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原单位进行核实,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诉讼风险。 (3)要求劳动者进行声明(入职登记表或劳动合同中):本人保证提供的学历证明、资格 证明、工作经历等资料真实,如有虚假,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经济补偿。 2、忽略了对职工入职时的体检。 现在,很多企业在用工的时候,都会要求职工进行体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将体检 结果作为不符合录用的条件予以使用。我们认为:(1)如果不在录用条件中明确列明身体 存在什么情况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则职工在试用期间被查出身体存在疾病或肝炎等问题 时,企业是不能够依据这种情况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2)未严格审查应聘者的健康状况,导致身体不健康的员工进入公司,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 条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 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即便医疗期届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也受到严格限制;(3)若检出职业病且不能证明不是本单位造成的, 还要承担造成职工职业病的法律责任。因此,如果在招聘时不严格审查应聘者的健康状况, 用人单位事后将要付出很大的用人成本(职业病防治条例也明确规定职工必须进行入职前、 工作中、离职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 对于该风险的防控,可采取下列措施:人力资源应当在职工应聘时填写个人身体状况、是否存在疾病、有无疾病历史的说明并让职工签字。同时在企业的《应聘须知》规定,“如果提

冷轧带钢的退火缺陷及原因分析

冷轧带钢的退火缺陷及原因分析 粘结、氧化色和性能不合是冷轧薄板退火工序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尤其是粘结与氧化色这两种缺陷较为突出。 一、造成粘结的原因 1、张力过大。张力是引起钢卷粘结的主要原因之一。张力包括轧机的轧制张力 和卷取张力。张力过大时,会使保护气体的气流循环不好而产生热阻滞,使钢板发生粘结。 2、板形不良,板形不好会使带钢在纵向上出现两边厚,中间薄或两边薄,中间 厚或边浪、中间浪,多条浪及周期性局部浪形等,经高温退火后,都能产生粘结。 3、卷取时出现参差不齐的溢出边,带钢卷取不齐,特别是较薄的板子,容易产 生粘结。 4、乳化液不纯。乳化液中有杂物,经退火蒸发后残留于钢板与钢板之间,如吹 除不净,也会产生粘结。 5、超温。如果炉内出现严重超温时,也必然会引起粘结。主要原因是,测量温 度热电偶失控。 6、炉内保护气体循环不良。由于装炉堆垛不符合要求,致使保护气体在炉内循 环不好,使炉温不均匀,个别部位形成热阻滞严重,温差大而发生粘结。 7、对流板变形,表面平整度、光洁度差而影响钢卷边缘的气体循环,形成粘结。 8、堆垛过重。主要指极薄板,如果堆压太多则极可能带来粘结。 9、退火参数选择不当。针对不同规格、钢种的钢卷应采取不同的退火工艺参数。 二、造成氧化的原因 1、系统不封闭。 2、保护罩“鼓肚”、破裂及法兰盘变形。 3、密封圈老化与破损。 4、冷却器破裂。 5、高温出炉。如果不按工艺要求生产,抢产量而高温出炉,也是会使钢卷氧化 的。 6、温控系统故障。无论是测量、变送、记录,只要一个环节有问题,退火曲线

所记录的温度就不会准确,这也是氧化的重要因素。 7、保护气体吹洗不充分,内罩里和外部快冷系统里的空气排除不干净。另外, 如果是残留乳化液过多或湿度较大的钢卷,则吹洗时间应比一般情况下要多一些,否则也达不到光亮退火。 8、在刚开始喷淋快速冷却时,分流的保护气体由于冷却后其体积突然缩小而造 成炉内压力差引起内罩负压,而导致空气侵入。 9、保护气体露点高。露点高的,说明保护气体中含水量高,这必然会给退火钢 卷带来氧化色。 10、还有其它故障,如压紧装置故障,电磁阀故障,出口阀故障,循环风机故障等以及停电、停水、停保护气体诸多方面的原因,都是影响退火钢卷产生氧化色的因素。 三、碳黑边。 “碳黑边”是指钢卷中带有残留轧制油,在罩式炉退火后未能完全吹扫干净,而在带钢的边部形成一条黑色斑痕。 成因:罩式炉本身不会造成碳黑边缺陷,仅是由于未清洗净轧件上残留的轧制油所致。所选轧制油的粘度、浓度、挥发点,以及轧制过程中带入的异物,都是造成碳黑边的因素。 处理方法:用改变罩式退火炉退火工艺来适应各种不同的轧制油是不可行的,采用合适的轧制油将对消除碳黑边有明显的效果。 四、造成性能不合格的原因 1、工艺制度出现差错。 2、装炉不正。钢卷在退火中,如果内径不对齐,相互错压,引起保护气体循环 不畅,形成炉内温差大,加上循环风机的风量小也会造成部分性能不合。3、欠温、欠时。没有达到额定退火温度就加热结束了,容易出现性能不合,这 主要是计控设备的故障影响的。加热时间未达到或保温时间太短就加热结束了,同样也容易影响性能。

质量风险管控办法

质量风险管控办法 1.目的为使公司产品质量、品牌信誉保持良好,防范市场危机,把经营风险控制 到最小程度,以预防为主,并确保发生各类质量品牌危机时能及时主动应对,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产品的市场抽检、客户投诉、品牌危机等情况发生时的 处理,产品实现过程和物流运输环节质量风险的预防。 3.职责 3.1品管部门:是质量风险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相关制度制定、组织质量事故 分析会的召开、纠正预防措施的审定、落实情况的检查与通报;协助质量纠纷的调查、处理;负责核算质量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建立质量事故档 案。 3.2营销部门:负责市场质量风险管控制度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订及实施,减少和避 免质量纠纷的发生;负责市场质量纠纷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3.3供应、生产厂、物流等与质量相关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风险管控制度和纠正 预防措施的制订及实施,减少和避免质量纠纷的发生;参与质量纠纷的调查、分析和处理,负责提供本部门质量管理的有关数据及情况。 3.4质量风险管控领导小组 3.4.1主要成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营运副总、营销总监、生产总监、技术总监、 事业公司及营销经理、厂长、品管部门经理等。 3.4.2职责:质量风险管控方针、政策的制定,对质量事故处理意见的裁决,对责任人 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的审议、决定。 4.质量纠纷的处理程序及要求 4.1质量纠纷报告 4.1.1抽样报告制度:营销业务人员、片区经理做到凡我公司产品受到各级部门抽检 取样,必须在6 小时内将所抽样品的规格、生产日期等相关情况报告到大区经理,由大区经理报告公司质检部门安排核对产品质量情况。同时,业务员密切关注抽检单位的分析结果。 4.1.2营销、客服部门及其它部门接收到市场抽检不合格或客户投诉时,应如实记录发

冷轧带钢表面鼓泡缺陷分析

冷轧带钢表面鼓泡缺陷分析 李殿凯,袁晓敏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 摘 要:采用扫描电镜对冷轧带钢表面鼓泡处的横、纵断面,鼓泡的破裂面以及鼓泡处拉断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微区成分作了分析。鼓泡主要是在钢坯皮下由保护渣形成了层状夹杂,导致冷轧原料板出现分层,从而在轧制过程中心部、表面的塑性变形不一致而形成。关键词:冷轧带钢;鼓泡缺陷;夹杂 中图分类号:T G 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447(2007)0420023203 Analysis of surface bubbly defects in cold rolled strip L I Dian 2kai ,YUAN Xiao 2mi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Anhui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 ’ans 2 han 243002,China ) Abstract :In t his paper ,t he microst ruct ure and composition of surface bubbly defect s in cold rolled st rip in cross and vertical section were st udied by SEM and EDAX.The re 2sult s showed t hat t he bubbly defect s were caused by banded inclusion lied in steel slab f rom mould powder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were not consistent from center to t he sur 2face during rolling. K ey w ords :cold rolled st rip ;bubbly defect ;inclusion 作者简介:李殿凯(1973-),男,安徽人,硕士,主要从事钢铁材料电镜检测工作. 带钢表面缺陷是影响其表面面质量的主要因素。这些缺陷包括起泡、翘皮、裂纹等,连铸坏经常由于在轧制过程中出现这类缺陷而导致报废。特别是由于在冶炼过程中由于保护渣材料而导致出现的起泡现象,由于在轧制过程中不易发现,更易出现大量的废品[1]。 1 起泡现象的缺陷特征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起泡”废品的统计,其出现位置具有不固定性。一般大小在4mm 以下,主要呈圆形,并且有起泡相连的现象。 2 鼓泡处微观特征及分析 在带钢起泡缺陷处的横截面方向切开,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观察。图1为切开面的形貌。可以看到里面有片层状的夹杂存在。将其片层状的夹杂进一步放大,即将图1中的A 点进一步放大,如图2所示,并对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如图 3所示。结果表明,层状夹杂的成分主要有Al 、Si 、Ca 、Na 、K 、F 、Cl 、S 元素,其中Na 、K 、F 均是保 护渣的特定元素,所以可以认定该层状夹杂主要是由保护渣引起。 图1 起泡缺陷处横截面切开的形貌 再将带钢沿其纵断面切开,对其观察并进行成分分析。图4和图5分别为纵截面切开后的形 ? 32?2007年 8月第35卷第4期钢铁研究 Research on Iron &Steel Aug.2007 Vol.35 No.4

质量风险管理办法

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 质量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切实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有效规避或减少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铁路建设应规避极高质量风险,采取措施减少高度质量风险,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程序,消除质量隐患,降低和减少风险损失,持续提升项目工程质量。 第三条质量风险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现实情况,又要坚持高标准,避免较大及以上质量事故。 第四条质量风险管理应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从前期到后期都必须按职责分工做好风险评估和控制。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也必须认真积极参与。 第五条质量风险管理是全员的,各参建单位均应建立自己的责任体系,严格考核,使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 第六条工程质量风险不能留到运营阶段,必须在工程验收及以前各个阶段全面消除各种风险。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公司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安全质量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部长、设计单位负责人、各总监理工程师、各施工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风险管理机构。 主要职责是: 1. 完善质量风险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定考核激励机制,组织参建各方开展质量风险管理。 2. 组织制订质量风险管理实施细则、高风险工点管理实施办法、质量风险控制表、质量风险控制手册、岗位质量风险提示卡。 3. 组织、指导质量风险研判,制定防控措施,并抓好落实。 4.定期开展质量风险管理培训。 5.每月总结质量风险管理工作。 6.向上级报送质量风险管理信息。 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 第八条铁路建设工程质量风险评估根据工程质量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分析,分为低度、中度、高度、极高度四个风险级别,高度和极高度两个风险等级工点,统称为高风险工点。 第九条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铁路建设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工作,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进一步对高风险工点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质量风险识别或评估。

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措施

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措施 为保证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我公司制定制定了《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审前报告制度》、《建设工程预(结)决算审核(核)验证办法》、《员工职业道德准则》和《员工个人风险基金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对审核风险的防范、审核人员的廉政执业、审核质量的保障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同时建立了定期学习、交流、宣传工程造价咨询风险防范的机制,现将上述管理制度中有关审核风险防范及质量控制措施的要点归纳如下: (一)审核风险的评估 我们认为,审核风险是指被审核项目的相关送审资料存在重大的错误或漏报,而审核人员审核后未能发现而发表不恰当审核意见的可能性。审核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部分。 固有风险是指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时,某一事项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一事项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 因此,在审核工作中我们要求审核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性,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核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审核程序,以将审核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们多年的审核经验,我们将采取以下审核风险防范措施:

1、在接受审核任务后,项目组应充分调查、分析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资料的形成过程,并向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等相关单位的当事人了解证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对项目实行“多沟通、多了解”的理念。 2、在进行上述了解并做出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后,根据审核风险模型确定检查风险水平。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必须降低检查风险,也就是说必须加大审核工作检查的量,获取更多的审核依据,才能发表审核意见。 (二)加强对审核人员的管理 1、根据受托项目的规模和具体情况,制定计划,有针对性地配置具备相应政治素质、政策水平、执业资格及专业技术,有经验、稳定且执业能力突出的专职人员开展审核工作。 2、严格保守在审核工作获知的秘密,当委托单位有特别的保密要求时,即时对审核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在审核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3、要求我单位审核人员在与被审核单位有亲属或利害关系时,予以声明,实行回避。 (三)复核及审核成果文件的签发制度 1、切实履行三级复核程序,即对审核报告及相关工作底稿(工程量计算书)履行审核组长、审核组所在部门及中介审核机构质量管理专职部门(通常为业务指导部)三级复核程序,且三级复核程序须贯彻在审核工作全过程中,复核过程将形成必要的工作底稿供委托单

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1、设计风险的内涵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是损益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危害性。 质量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指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从最初的研究、生产、市场销售一直到最终从市场消失的全部过程。 2、设计质量风险的识别 设计质量是设计院的立足之本、生存之本。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很多导致设计质量风险的风险源很多,主要分以下四种: (1)违反建设程序的风险 违反建设程序的风险主要类型有:未经规划批准进行深入设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进行施工图审查的情况下甲方以进度为理由要求设计院出图、未得到有效的地质勘察报告即出图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生存,设计院为此委曲求全的情况并不鲜见。违反建设程序,导致设计准备不足,质量难以保障,严重的会导致政府处罚、影响设计资质。 (2)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其中重点是强制性条文的违规风险。国家指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重点审査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如果违反强制性条文,设计院将面临政府相关部门的处罚。除此之外,在国家一些导向性政策方面,导致甲方增加成本的,甲方往往会要求设计院不子考虑,规避法律法规。典型的如中水、雨水回收利用、太阳能利用等,甲方往往会要求设计院忽略。如果施工图审查严格,无法通过,则会导致设计返工。 (3)设计错误和疏漏导致的风险 设计错误和疏漏导致的风险,如结构计算错误、无地勘报告或者地勘报告有误、其他计算错误、制图错误、设备材料选用错误等,容易引起工程纠纷,严重的导致工程设计质量事故 (4)设计深度不足和设计水平不高导致的经营风险 主要表现在由于设计质量不高和深度不足引起甲方不满,导致工程设计收费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总会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做为管理者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这就是对风险控制的解读。那风险控制措施有哪些呢?想必有很多人不清楚吧,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风险控制有四种基本方法: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风险控制存在于很多地方,那今天乔布简历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一般的风险控制措施。 1、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位队伍。担保风险的高发性、离散性与不确定性,势必要求管理层员工有很高的业务素质。管理层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经验,对担保风险和经营环境应有充分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同时要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并具备财务、管理、法律、投资等专业知识与从业经营的员工队伍。 2、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决策程序。担保机构应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的领导体制和决策程序,注意控制担保决策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要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和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程序。内部组织机构之间要建立相互制衡机制,同时具有良好的外部约束和相互牵制机制。

3、每笔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可借助有关专业机构的人才、技术与经验,提高自身的信用调查与分析能力和对担保风险的有效识别与控制能力。 4、在严格控制每笔担保风险的基础上,通过风险管理技术进一步分散风险。对担保资产组合的信用质量、流动性、多样化、单一风险、地理分布、期限管理应当有明确的要求。 好啦,上述就是一些一般的比较普遍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相信大家也和乔布简历小编一样,一下对风险控制措施不再那么陌生了吧! 本文来源简历 https://www.360docs.net/doc/e415475176.html,/

冷轧带钢生产线技术解析

冷轧带钢生产工艺中的常见问题1、冷轧的关键工序:一为酸洗、二为冷轧、三为热处理、四为平整。酸洗是为了去除对冷轧有害的原料钢卷表面上的氧化铁皮;冷轧是生产冷轧板带钢的关键工序;热处理在冷轧工序中有二个作用,一是消除冷轧带钢的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软化金属,改善塑性,以便于进一步进行冷轧或其它加工;二是改善组织结构,产生所需要的晶粒大小和取向;平整是精整工序中十分重要的工序,它可以改善带钢的性能,提高钢板的成形性能,提高钢带的平直度及改善钢板的表面状态。冷轧工艺的定义: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冷轧即是在常温下完成的轧制过程,其所使用的原料为热轧加工成的板带(卷)。 2、酸洗工艺带钢冷轧前必须酸洗,清洗其表面氧化铁皮,因为氧化铁皮在冷轧时会损坏轧辊表面,而导致带钢表面产生缺陷。通常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通常是 3 层结构:外层为Fe2O3(三氧化二铁),中层为 Fe304(四氧化三铁),内层为FeO(氧化铁)。 先进的冷轧厂多采用高速运行的连续酸洗机组或推拉式酸洗。以连续酸洗为例,是将带钢连续地通过几个酸洗槽进行酸洗。为使作业线上过程连续,将前一个热轧带钢卷的尾部和后一个钢卷头部焊接起来,酸洗后带钢按需要的卷重、卷径切断带钢并收卷。 连续酸洗机组除完成清除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任务外,还有几个作用:(1)用圆盘剪将带钢侧边剪齐。

(2)调节钢卷的质量,根据生产要求将大的热轧钢卷分成小卷,把几个小钢卷合并成一个大卷,以提高冷轧机的产量。 (3)检查并剔除对以后各工序有害的带钢表面缺陷。 (4)在酸洗好的带钢表面上涂上一层油,起防锈和润滑作用。 2.1 连续酸洗机组根据工作性质分成 3 段:入口段:上料、拆卷、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破碎、矫正、剪头、剪尾、工整焊接; 酸洗段:酸洗、冷热水洗以及烘干;出口段:剪切、涂油以及最后卷取(收卷) 。 2.2 酸洗工艺酸洗段可以采用硫酸酸洗、盐酸酸洗两种方式,但由于盐酸酸洗具有更多的优点,所以我们以盐酸的酸洗机理来说明。盐酸溶液和氧化铁皮的化学反应为: FeO + 2HCl = FeCl2 + H2O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盐酸溶液能较快地溶蚀各种氧化铁皮,酸洗反应可以从外层往里进行。盐酸酸洗是以化学腐蚀为主,盐酸酸洗对金属基体的侵蚀甚弱因此,盐酸酸洗的效率对带钢氧化铁皮的结构并不敏感,而且酸洗后的板带钢表面银亮洁净。酸洗反应速度和酸洗前带钢氧化铁皮的 松裂程度密切相关。 带钢连续盐酸酸洗和硫酸酸洗相比较,有下列优点: (1)盐酸能完全溶解3层氧化铁皮,因而不产生酸洗残渣。而用硫酸酸洗时,就必须经常清刷酸槽,并中和这些黏液;硫酸不易除去压入板面的Fe2O3,从而会产生相应的表面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