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察冀边区币到人民币

从晋察冀边区币到人民币
从晋察冀边区币到人民币

晋察冀边区银行

晋冀察边区革命根据地 晋察冀边区银行(一) 1937年10月,随着抗日武装斗争的不断胜利,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决定,八路军115师的独立团、骑兵营等共约2000兵力,在聂荣臻的率领下,在五台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11月7日,成立了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根据地建立初期,境内主要流通国民党法币和伪币,此外还有各种地方小票、杂钞充斥市场,金融秩序十分混乱。为了统一边区币制、筹集军费、打击杂钞,边区政府开始考虑创办边区银行,统一印钞,保护和发展边区经济。12月12日,晋察冀边区司令员聂荣臻向吕正操阐明在冀中建立平原根据地的重要性,还介绍了建立根据地银行、抵制伪钞的设想。吕正操积极响应,以在安国商会收缴的3万多块钱作启动基金,推荐时任人民自卫军军需官的关学文负责银行的筹建工作。1938年1月10日至15日,召开晋察冀边区军政民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通过"边区为统治与建设经济得设立银行,发行钞票"的决议案。 1938年3月20日,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在山西省五台县石嘴镇的普济寺内成立了晋察冀边区银行,边区银行的任务,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的决定,“发行边币、代理金库、承募公债、货币斗争”。除执行上述任务外,并经营一般银行所得经营之业务。工作重点:打击伪钞,开拓边币市场,发行边币,稳定金融物价,发展边区农工商业与合作事业。首任经理关学文、副经理胡作宾。总行设有发行科、出纳科、会计科、营业科、秘书室、文书股、庶务股、运输队和警卫队,下设冀中、晋冀、冀察三个分行及各专区办事处。 创建于残酷战争环境中的晋察冀边区银行因敌人扫荡不断转移,银行也自然成为“背篓银行”,从石嘴村到河北完县杨家庄,再到阜平县的上庄;1940年初迁到蘇棚,在这里召开了银行成立2周年大会;1941年初迁到灵寿县南枪杆村,又召开了成立3周年大会。随后又转移到平山县王家湾,再到灵寿县境内的大湾村、东寺岭、南刁窝村、魏沟,后来又迁到阜平县双庙村,最后到达闸北村。1941年5月到1943年,由于战争环境恶劣,边区银行机构精简缩编,冀中分行撤销。1944年3月,根据边区行政委员会的决定,在闸北银行进行了缩编,和财政合并,经理关学文去党校学习,当时的财政处长张苏兼任银行经理,办事处主任由专署财政科科长兼任,总行一度只留3人,办事处留1人。1945年,边区形势好转。同年夏,边区银行恢复独立体制,机构组织迅速扩大。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边区银行已有3个分行,即冀西的阜平分行、冀中的河间分行、热河的承德分行,以及其下属的6个支行、15个办事处、50个营业所、36个兑换所、33个派出所和1个代办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晋察冀边区银行(二) 日本投降后,根据上级指示,关文学在学习结束后去河北省张家口接收伪蒙疆银行。同时,在张家口又重新组建了晋察冀边区银行,人员组成主要有晋察冀边区银行的老同志和从延安过来的同志以及伪蒙疆银行的留用人员等。 1946年7月末,国民党向晋察冀解放区进攻;8月,边区银行随边区政府撤出石家庄,重回老根据地山西省灵丘县城,后又转移到阜平县的光城村。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后,银行也随之进驻石家庄,晋察冀解放区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联成一片。1948年4月12日,晋察冀边区银行总行与冀南银行总行在石家庄

平山县名人录

平山县名人录 乐毅(约前312-约前271)灵寿(河北平山县东北)人。乐羊后裔,长于兵术。初仕赵,后赴魏,又为魏使燕,被燕留任为亚卿。助燕昭王改革军政,并为燕谋画,与赵、魏等国结成反齐合纵联盟。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楚、韩、赵、魏五国联军攻齐。以功封于昌国(山东淄博市东南),号昌国君。又先后攻下齐七十余城。燕惠王即位,中齐反间计,以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被迫奔赵,赵以其贤,封于观津(河北武邑县东),号望诸君。齐将田单破燕军,杀骑劫。后为燕赵两国客卿,卒于赵。 李从珂(885-936)五代后唐末帝。本姓王,镇州平山人,后被明宗收养为子,遂赐名姓。骁勇善战,历为卫州刺史、突骑都指挥使。明宗继位,任河中节度使,封潞王。闵帝时举兵反,很快夺取帝位。两年后又为石敬瑭所败,自焚而死。 戎冠秀(1897-1989)拥军模范。直隶(今河北)平山人。女。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平山县下盘松村妇女救国会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积极组织妇女发展生产,拥军支前。1944年晋察冀军区授予“子弟兵的母亲”称号。1949年被特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全国妇联第三、四届执委。 粟再温(1908-1967)直隶(今河北)平山人。早年在北京孔德学院读书。曾任中共北平市委秘书,太原特委、晋察冀四地委书记。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中共中央组织部处处长、晋察冀边区贸易公司总经理、华北总工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劳动局局长。建国后,历任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山东省副省长兼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政协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焦林义(1920-2005)直隶(今河北)平山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平西地委宣传部部长、涞水县委书记、宜昌地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东江地委第二书记、粤东区书记、广州市副市长、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书记、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广东省顾委副主任。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 韩怀智(1922-)直隶(今河北)平山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连长。1941年入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参谋,冀察热辽军区团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副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1950年后任团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师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梦华(1922-)直隶(今河北)平山人。曾任地晋察冀边区各界青年联合会组织部部长,

第一套人民币简介(含图)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在中国金融货币史上是一个重要 的日子,这一天西北农民银行和晋察冀边区的华北银行以 及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 银行总行,同一天,发行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简称人 民币。也就是后来的“第一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 的金融史上有3个不可磨灭的里程碑。一个是1932年江 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第二是1941年延安的陕甘宁边区银行,第三个就是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 解放前夕,全国已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银行30余家,发行各种票面货币257种。1947年7月,在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董必武的提议 下,经中央同意,开始组建中央银行,在华北、西北、 华东三大解放区准备发行统一货币,当时很多人建议 用“联合银行”、“解放银行”以及“全国解放银行”等名称。 后来晋察冀边区银行的副总经理何松亭建议,采用“中 国人民银行”这样一个名字。1947年10月,董必武致 电中央,未来的中央银行定名为“中国人民银行”。经 中央批准之后,决定用“中国人民银行”这个名称。 发行 1948年11月初,董必武提出,要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解放区统一货币,于是将原定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提前到1948年12月1日。同一天上午9时首次发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后来简称人民币。原华北银行总经理南汉宸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第一套人民币上的行名、年号和面额均 出自当时华北区政府主席董必武之手。 张忠是北京印钞厂的老人,曾参与第一套人民币 的印制工作。他回忆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 们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货币了,从而摆脱了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历史,钱币直接把这样的历史变化反映 了出来。第一套人民币各种票面均采用与新社会经济 建设以及人们经历的生活场景有关的图案,譬如工

作文范文之向抗日英雄致敬的作文八百字

向抗日英雄致敬的作文八百字 【篇一:向英雄致敬——观《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有感】向英雄致敬 观《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有感 谁没有年轻的生命?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谁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一切的梦想。在战场上,我们的英 雄能用他们年轻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团的新四军遭到日寇的袭击,部 队与群众都在转移,但时间不够,团长便给四连下了死命令:在刘 家庄阻击敌人,坚守八小时,保护部队安全转移。于是四连八十二 名战士与日寇在刘家庄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 这部电影极大地震撼了我的内心?? 最让我佩服的便是四连全部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由于连长 白思才没有估计好地形,将全连战士的退路设在一条断头沟,且以 目前的形势,根本无法有其它退路。但战士们知道后,并没有一个 劲地埋怨,反而露出了坚毅的目光,尽管他们知道,没有退路,想 全身而退已经没多大的可能,或许眼下这一战,是自己一生中的最 后一战!此时,大家心中有一个信念:就算牺牲,也要完成任务! 没有一个临阵脱逃,大家都在等待着那最后一战。这是一种多么震 撼人心的气魄! 还有四连连长白思才,在一次炮火的轰击中,丧失了一只手臂,但 仍艰苦作战,为了保全一名年轻战士的生命,冲出阵地与 敌人近身搏斗,最终被敌人刺死;连里的神枪手田一枪,以其精准 的枪法,射杀了许多日寇,最后深入敌军阵营,击杀了敌方的总指 挥官,后来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一排排长魏庆忠,在替部队断 后时为救一名老乡不惜暴露自己,不忍看到四连再遭敌军炮火轰炸 而与敌军炮队同归于尽。这一幕幕显现出的视死如归、忠于革命的 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想一想,有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和平! 是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他们不怕牺牲,才建立了新中国,没有他们,中国哪会有今天的辉煌!和他们刀尖上舔血的生活相比,我们真的 是幸福太多了。 虽然抗日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决不能忘记抗日英雄们的英勇 与爱国;虽然祖国已经安定,不需要我们流血牺牲为了使我们的祖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序列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序列(37-39) 晋察冀军区(11月由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部等组成) 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政治部主任舒同参谋长唐延杰副参谋长郭天民 司令部 第一科长李廷赞第二科长石浩第三科长刘彬第四科长路遐 机要科长黄鹏管理科长刘显宜秘书科长刘贞文 政治部 组织部长王宗槐宣传部长潘自力敌工部长厉男锄奸部长余光文 总务处长吴志远供给部长查国桢卫生部长叶青山 军政干校(11月由一一五师随营学校改成)校长孙毅 独立第一师(11月由一一五师独立团改成兼一分区,12月为一支队) 师长杨成武政委邓华参谋长熊伯涛政任邓华 第一团(11月由独立团一、二营及蔚县游击队编,12月改为一大队) 团长陈正湘政委罗元发 第二团(11月由涞源游击队、察南别动队改成,12月改为第二大队) 团长黄寿发政委袁升平 第三团(11月由独立团三营、各营四连、广灵游击队合编) 团长季光顺政委张襄国 第一军分区兼第一支队(11月独立第一师兼,12月改为兼第一支队)司令员杨成武政委邓华参谋长熊伯涛政任邓华(12月免)罗元发(12月任职) 第一大队(12月由独立第一师一团改称)大队长陈正湘 政委罗元发(12月离职)王道邦(12月任职) 第二大队(12月由独立第一师二团改称) 大队长黄寿发王天存(12月任职)政委袁升平 第三大队(12月新建)大队长邱蔚政委肖锋 第二军分区兼第二支队(11月由总部特务团团直和三营扩编,12月兼二支队) 司令员赵尔陆政委赵尔陆(兼)参谋长刘兴隆政任朱潘显 第四大队(11月以总部特务团团直为主编成)大队长李和辉政委肖文玖 第五大队(11月以当地游击队为主编成)大队长熊德臣政委易苗 第六大队(11月以总部特务团三营为主编成)大队长刘兴隆(兼)政委赖伟雄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将军与孤女》拓展知识 沙飞照片背后的故事 冀教版

沙飞照片背后的故事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 1940年8月八路军发起大规模破袭战,即百团大战。 沙飞跟杨成武部队过滹沱河去井陉煤矿,这时山洪爆发,水流速很大,沙飞与战士们一样,拉着绳子过河,有的战士被冲走了,当时沙飞身上带的唯一东西就是照相机。 他拍摄了我军攻占井陉、彻底破坏煤矿设施的照片。 沙飞的学生冀连波回忆:我们赶到军区前线指挥部,正逢聂荣臻准备将三团在东王舍车站解救的两个日本小女孩,派人送还敌方,沙飞正在拍摄,拍了一二十张。当时围观群众多,他叫我维持秩序,免得影响拍照。他对我说,这些照片现实可能没有什么作用,也不是完全没用,几十年后发到日本,可能会发生作用。作为一个记者,能预料到他的作品在几十年后起作用,没有政治头脑、政治眼光是不行的。 抗敌报1940年 9月14日4版发表署名晋察冀社通讯稿文章《老乡,把这两个日本女娃娃送到敌人那里去!》。经过多方了解、考证,我确定此文章是沙飞写的。 1941年6月沙飞拍摄的“将军与幼儿”组照,2幅发表在《解放画刊》第2号,这是沙飞任科长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科供稿、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晋察冀支部编辑的日文版画报。 1942年沙飞任主任(社长)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发表了“将军与幼儿”组照及聂荣臻给石家庄日本驻华北派遣军司令的信。当年,日方曾用中文回信给聂荣臻:收到送来的小孩,对贵军人道主义精神非常感谢,将来和平后见面,定向你们致谢。回信没发表。 1947年1月晋察冀画报社摄影工作者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村举行经验交流会上,沙飞介绍摄影采访经验时谈到:“部队进入井陉城时,敌人大部全跑掉了,我们战士在进行搜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遗落在这里的敌人的小孩子。战士们便把这孩子直接送到了我们的军事首长聂司令员那里。在我们撤出井陉之前,聂司令员亲自写了一封信,嘱咐一位老乡把日本孩子妥善地交给敌人。我们的战士在与敌人作战时是多么英勇,对敌人的仇恨是多么深啊!可是对敌人丢掉的一个小孩子却是宽大为怀的。这是一件大事,从这里可以具体地说明我们人民军队从战士到首长都明确俘虏政策,具有革命的仁慈。也说明了我们军队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作战序列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作战序列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序列 1937年底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 军政干校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辖第1 、2、 3 大队)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辖第4、 5 、6 大队) 第3军分区兼第4支队(辖第10 、11 、12 大队) 第4军分区兼第3支队(辖第7、 8、 9 大队) 第5支队人民自卫军(辖第1 、2、 3 团,特务团,第58支队)河北游击军(辖1 2 3师,第1 、2、 3 、4、5 、6 、7 、8、 9 、 10、 11 、12路,小8路,河北民军,游击第1师,第22、 23、 24团,军政干部学校)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序列 1938年秋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辖第1 、2、 3 团)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辖第4、 5 、6 大队) 第3军分区兼第4支队(辖第10 、11、 12 大队) 第4军分区兼第3支队(辖第7、 8、 9 大队) 独立第1旅 晋察冀游击军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 第7支队兼第1军分区(辖第19、20、21大队,独立第2团)第8支队兼第2军分区(辖第22、23、24大队) 第9支队兼第3军分区(辖第25、26、27大队) 第10支队兼第4军分区(辖第28、29、30大队、特务团,独立第 1、2、12、13、14团) 独立第1支队兼第5军分区(辖第1、2、3、4大队,游击第1、2、 3团) 独立第2支队(辖第1、2大队) 独立第3支队(辖第1、2、3大队) 独立第4支队(辖第1、2、3大队) 独立第5支队(辖第1、2大队) 回民总队 挺进支队 民众抗日自卫队 津南自卫队 八路军第4纵队 第11支队(辖第31、32、33大队) 第12支队(辖第34、36大队,骑兵大队) 陈支队 包支队 单支队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序列 1939年冬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

简析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土地政策

简析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土地政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抗战时期,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本文利用搜集到的一些史料,经过爬梳剔抉、分析筛选,就晋察冀边区土地政策贯彻实施的现实背景、具体过程、社会效果和历史经验等四个方面略陈管见,并拟刊诸枣梨,以求教于方家同好。 一、土地政策贯彻实施的现实背景 抗战之前,晋察冀边区的农村形势是,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租佃关系依旧是封建土地制度下的一种基本剥削关系和主要社会经济关系,造成了佃户朝不保夕的艰困生活,地主和佃农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据对北岳区28个县中的88个村庄的调查表明,当时占农村人口总数%的贫农、雇农,每户占有土地只有亩;占%的富农,每户平均占有土地27亩;而仅占人口总数%的地主,每户平均占有土地则在97亩以上。由于土地占有高度集中,分配极不合理,广大无

地和少地的农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向地主租佃,其租额一般占总收获量的50% -70%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种高额地租使地主占有了佃农的大部或全部剩余劳动,有时甚至包括佃农的部分必要劳动。这只是正租,还有“背租’川杂租’川小租”等各种各样的额外榨取团。此外,还普遍存在超经济剥削,如高利贷、小斗出大斗进,佃户代地主承担差役、赋税等。同时,在有些地区,地租剥削与封建性高利贷剥削如同孪生兄弟,形影不离地纠结在一起,对贫苦农民实施更为残酷的剥削,其主要形式是呈日益增长趋势的预租制和押租制。预租是佃农预先交纳钱粮作为地租。有时佃农为了得到土地的佃种权,不得不预交相当于一年或几年地租额的保证金作为押租。随着押租额的不断增长和押租率的持续升高,押租的性质也由最初的地租保证蜕变为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高利贷剥削,以至于成为地主对佃农任意役使的工具和把柄、敲诈勒索的本钱和手段。押租佃户为了交付高额押租,在被迫缩减生产和生活费用的同时,往往要向地主借高利贷,进而使自己在租佃关系上又套上了一副借贷关系的枷锁。 在这里,高利贷作为超经济剥削的一种主要形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了农民贫困的加剧。

中共晋察冀边委目前施政纲领

中共晋察冀边委目前施政纲领 (一九四0年八月三十日公布) 为巩固与发展晋察冀边区,坚扔敌后抗战,为根据本党中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计、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国民政府抗战建 国纲领与边区实际情形,提出目前施政纲领,愿与边区各党各派 各界各族同胞共同实行之。 (一)亲密国共合作,坚持团结抗战,坚决保卫与发展边区,肃清一切破坏团结抗战破坏边区的特务、奸细、托匪、妥协投降派。 (二)摧毁敌伪政权,没收日本帝国主义的财产充作对日战费。 (三)扩大边区人民子弟兵,充分保障其给养和经常的人员。瓦解敌伪军,争取伪军反正,优待敌军俘虏。 (四)实行全民武装自卫,广泛武装人民,开展群众游击战争,并逐渐实现义务兵役制。 (五)澈底完成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各级民意机关及政府机构,在民意机关和政府人员中,争取并保证共产党员占三分之 一,其他抗口党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占三分之二,边区一切人民只 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 (六)一切抗日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信仰及居住自由,非依政府法令及法定手续,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均不得给 人以逮捕、禁闭、游街及任何侮辱人格,名誉之行为,以保障人权。 (七)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财产所有权,人民除每年缴纳一 次统一累进税,及对外贸易时之出入口税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 另以任何名目勒索或罚款;在减租减息后,佃户须依约纳租; 债户须依约偿付租息,一切契约之缔结,均须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均有依法解约之权。 (八)实行有免征点和累进最高率的统一累进税(以粮租钱 三种形式缴纳),整理出口税或征田赋,废除其他一切捐税,非经边区参议会通过,政府不得增加任何捐税。整理财政,建立严格 经济制度,肃清贪污浪费。 (九)肃清境内敌寇伪币,巩固边币,维护法币,平衡边币流通,健全边区银行机构,活跃边区金融,严格统制外汇。 (十)发展农业,积极垦荒,防止新荒,扩大耕地面积,保护并繁殖耕畜,改良种子、肥料、农具等农业生产技术,有计划的开并、开渠、修堤、改良土壤。发展军事工业及公营矿业、制造业 和手工业,奖励合作社与私人工业,争取工业之自给自足,杜绝 日货。发展森林、牧畜业及家庭副业。发展商业,保证境内正当 贸易之自由,严格管理对外贸易,禁止必需品出境,及非必需品 入境,取缔奸商,反对投机操纵,调节粮食和物价。

中国摄影艺术

中国摄影艺术 摄影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主要通过照相机和感光材料(或感光元件)完成静止的二维空间画面捕捉,以具体、直观的瞬间形象,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 一、早期中国摄影(1900—1949) 1、摄影进入中国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以法国科学家达盖尔的银版法摄影术为标志,揭开了人类观察世界和记录世界的全新模式,从而为人类史的纪录提供了无可匹敌的视觉范本。摄影术很快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然而摄影在中国闭关自守的格局背景下,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后来的清朝统治者曾经这样认定摄影:奇技淫巧,坏人心术。从而以封建主义的仇视立场,拒摄影于国门之外。 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在中国境内的摄影,主要是一些国外的摄影师对中国的记录。最早对中国城市投以关注并且被认为是第一位到过中国的西方摄影记者是费利斯·A.比托。他出生于威尼斯,后来加入英国国籍。1860年,他以摄影记者的身份在中国旅行,并且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战役后期的主要事件,记录了北京附近皇家颐和园的破坏和对天津的占领。 美国摄影师约翰·汤姆森也是最早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画面传播到西方的摄影家,并且收获颇丰。1873年到1874年,汤姆森出版了《图说中国和它的人民》一书,200幅胶版印刷的照片和说明文字,

是他近5年的辛勤结果。他的足迹遍及大陆内地和香港、台湾,除了人物肖像和场景外,还有很多世俗的生活场景,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艺术的萌芽 中国自己的摄影艺术萌芽和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当时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为慈禧太后拍摄“御照”的年轻摄影师勋龄。勋龄为东三省满族人,曾随父亲到摄影的诞生地法国学习陆军,酷爱摄影。1903年回国后,带回全套摄影器具,任慈禧的摄影师。在1903年入宫到1905年离去的两年间,为慈禧及其宫眷拍摄了大量照片,并流入民间。这时候的清朝政府已经一改对摄影的敌视态度,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促成了摄影在中国的普及。“西法造像”不仅在中国的城市成为一种新兴行业,以商业为目的的流动摄影师在穷乡僻壤也时有所见。 摄影在中国不断普及发展,逐渐由一门科学演变为人们公认的艺术样式。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南洋劝业会上,通过评选,湖北钟大声和天津刘治平拍摄的照片获得银牌奖,杭州二我轩照相馆选送的《杭州西湖各景》照片一册,经评审并由“皇帝钦定”为金牌奖。这一时期中国摄影发展的主流是工艺与商业相结合,与欧洲19世纪50年代摄影的发展特点相似,尽管晚了半个多世纪。同时,这些“师夷之技”的中国摄影师,比起到中国猎奇的外国摄影师来说,他们所留下的作品和表现出来的才华,并不逊色。 辛亥革命前后,由于风起云涌的战争背景,中国摄影回应科学与民主的呼声,在报道摄影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具有进步思想和敏锐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06月30日,我行机关党委组织优秀党员和新党员到革命圣地保定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次参观学习收获很大,开了眼界,长了知识。时间虽短,但受教育甚深,终生难忘,受益非浅。她使我重温了边区军民抗日斗争的光辉历史,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通过参观学习,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增强了我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建行的金融业务改革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进入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在晋察冀边区军民抗日斗争中具有代表的立体群雕,它告诉我们在聂荣臻和彭真等同志领导下,创建的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里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在八年的抗战中,英勇的边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荡气回肠的慷慨壮歌。边区军民创造的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等一系列游击战法,打得敌人魂飞魄散。在艰苦的抗日斗争中,锻造了狼牙山五壮士、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子弟兵母亲戎冠秀、人民的好干部周建屏等一个个永垂史册的英雄人物。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的伟大精神。同时,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作为统一战线实验区和先导区,积极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加强抗日民主建设,努力发展边区经济,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夺取全国抗战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60多年过去了,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伟大艰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始终围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继承晋察冀边区的革命传统,学习边区人民的革命精神,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革命前辈的新业绩,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建设银行实际,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建设银行的各项业务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张垣印记」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

「张垣印记」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 张垣印记1942年2月12日,平西军分区成立。编者按平西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平地区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包括当时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各一部)、房山、涞水大部、昌平、良乡(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及其附近)、涿鹿、涿县(今涿州市)、蔚县、宣化、怀来等县一部,1100余村,人口约30万。在党的领导下,平西抗日根据地成为插在华北敌后的一把尖刀。今天向大家介绍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临时河北省委就指示中共宛平县委,发动游击战争。8月下旬,成立“国民抗日军”,聚集在平西斋堂一带支援抗战,并逐渐形成了统一战线。12月,“国民抗日军”到阜平进行整训,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司令员赵同、副司令员高鹏。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3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八路军第6支队)挺进平西,在中共地下组织配合下,接连攻克矾山堡、桃花堡、金水口、门头沟等据点,收复昌平、涿县、涞水、良乡等县城,解放了平北以西10万余人的地区,建立了以斋堂为中心的4个联合县的抗日政府和党委,平西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5月,根据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命令,活动在晋西北的八路军一

二〇师宋时轮支队奉命到平西与邓华支队会和,组成八路军第4纵队,下辖第11支队、第12支队、独立营、骑兵大队,计5000余人,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委。6月8日,第4纵队从斋堂出发,参加了冀东抗日大暴动,在日军的强力围剿下,于10月26日撤回平西斋堂一带。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193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热察,即热河、察哈尔,今分属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挺进军和中共冀热察区委,担负继续开辟平西(包括察南)、平北(包括察东、察北)、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任务。2月7日,由第四纵队和冀东抗日武装正式组成冀热察挺进军,归晋察冀军区领导,萧克任司令员,程世才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统一领导平西、平北、冀东的武装斗争。4月,挺进军遵照八路军总部关于暂停进军冀东的指示,分兵两路开辟新区:一路东出永定河以北地区;一路南进涞水、房山、涿县(今涿州)平原,部队发展到1.2万余人。9月,冀热察军政委员会提出“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发展平北”的方针。11月,挺进军按照晋察冀军区的计划进行整编,各主力团和部分地方游击队,进行了近3个月的政治、军事训练,战斗力进一步提高。11支队31、32、33大队和房涞涿游击支队合编为第6团,老3团编为第7团;12支队两个大队和骑兵大队、平西游击队的一部分合编为第9团;原以合编的抗日先锋队和冀东抗日联军和平西游击队的另一部分编为

如何评价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网太原8月28日电(王建白鸿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日前,围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网山西频道专访了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办公室副巡视员杨玉堂。 杨玉堂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不仅提供了在敌后山岳地带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坚持抗战的先例(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区),而且提供了在敌后平原地带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坚持抗战的先例(冀中区),标志着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在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理论和决策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它的创立和发展,打开了华北抗战的新局面,对于敌后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敌后抗日战场的形成起了促进的作用,给全国人民指明了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道路。不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战略作用,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也具有首创的意义。聂荣臻曾指出“这在全中国及全人类的历史上都是开辟新纪元的最光辉的一页。”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抗战的堡垒”之一,是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又是联系华北、东北、华中根据地的枢纽。它牵制、抗击和消灭了日本法西斯的大量兵力,对于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八年抗战,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经常牵制和抗击着1/3到1/2的华北日军和1/2左右的华北伪军及部分伪蒙军、伪满军、关东军。边区军民与敌人共作战3.2万多次,粉碎敌人千人以上、1 0万人以下的大“扫荡’’110多次,消灭日伪军35.1万多人。在

军事上、战略上与晋绥、晋冀豫、冀南、冀鲁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及东北抗日,联军相互支持,形成对日伪军的犬牙交错的包围形势,使之深陷敌后人民游击战争的泥潭。这不仅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而且使日本法西斯无法抽兵北攻苏联,也不得不推迟向南进攻美英的时间。 杨玉堂说,我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在华北敌后最早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权即边区行政委员会,提供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形式的典型和经验。同时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制度实施较早的地区,建立了敌后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政权,即新民主主义政权,让基本群众在政权中占了绝对优势,又团结了抗日的地主、富农和各阶层人士。把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模型”具体地、科学地体现出来,改造了旧社会,创造了一个新社会,使全中国人民看到了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光辉前景,对于促进全国政治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华北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日本侵略者企图掠夺华北的战略物资,以挽救其经济困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非常重视财政经济建设,与敌人开展货币斗争、粮食斗争和市场、物资的争夺战,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棉花为例,战前河北的棉花供给日本占很大的数字,而1940年日本从华北掠夺的棉花不及战前的1/3。边区财政经济建设和全面对敌经济斗争的胜利,有力地支持了边区军民的持久抗战,使日本侵略者掠夺华北、“以战养战”和变华北为大东亚战争“兵站基地”的计划遭到沉重的打击。

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金融家”

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金融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事业是在革命战争年代 顽强而茁壮地成长起来的。不少半途出家的“红色金融家”,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凭着共产党人的信仰、勇气和智慧,历经磨难,走出困境,创造了许多金融奇迹。忆往昔,老一辈金融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民毛泽民:红色金融先驱者1931年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中央政府决定由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筹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并担任行长,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全国性银行,日后逐步发展成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金融支柱。银行创立伊始,缺钱,缺人,初始资金只有从闽西工农银行转来的20万元。白手起家办银行,不知如何着手记账。怎么办?有一次,前线部队送来一批缴获的现洋,经手人员发现,现洋的包封纸竟然是国民政府税务机关的四联单。毛泽民如获至宝,赶紧召集大家对四联单仔细分析研究,对金库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以改进,使金库资金的收款方、管理方(国家金库)、使用方和支配方都有了相应的记录,保证了财务制度的严谨。从四联单得到启发,毛泽民注意收集有关财政、银行的文件、账簿、单据、报表等实物,以作参考。随着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华苏维埃国家银

行逐渐正常运转起来。1935年初,红军攻下遵义城后,急 需补给物资,然而,那时遵义城市面上的“硬通货”竟然是鸦片。红军当然不可能把银圆换成鸦片再去购买短缺的物资,而对于红军手中的苏区纸币,当地老百姓并不认可。毛泽民看到集市上的食盐价格高得离谱,且都掌控在不法商贾手里,老百姓吃不到盐,很多人得了粗脖子病。红军一踏进遵义城,就立即着手打击欺霸市场的军阀奸商,缴获了价值几十万元的食盐。毛泽民决计将这批食盐投放市场,以低价销售,但规定必须使用苏币。老百姓可用银圆以1比1的比例兑换苏币,红军也可以拿着苏币在市场上购买物品。苏区纸币凭借良好的信用,迅速在遵义城流通了起来。不久,部队接到了转移的命令,为了不让老百姓遭受损失,银行又开始用银圆、食盐等物资换回老百姓手中持有的苏币,很快就收回了发行的苏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就在遵义完成了苏区纸币的发行、流通和回收的全过程,创造了金融史上的奇迹!毛泽民的名字,也两次镌刻在红色中国的货币史上:一次是以总经理身份出现在“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股票上,另一次是以国家银行行长身份印制在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第一套货币上。高捷成:“马背上的银行”行长1932年,福建百川银庄的出纳高捷成带着银庄的2万多银圆,离开了妻子儿女,只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我要和你们离别了,或者是永远离别了……希望家庭也无需挂念我。”5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章节题库(第三编 中国现代新闻事业 第4~5章)【圣才出品】

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章节题库 第三编中国现代新闻事业 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名词解释 1.双办方针[中国传媒大学2006、2004年研] 答:“双办”方针是指“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1942年4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宣布改版的基本内容,就是把少数人办报的方针转变为群众办报、全党办报的方针。从此,“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就成为各根据地党报的办报原则并指导着新闻传播实践。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全面总结了新闻工作实践的经验,用更明确的语言对这一原则作了表述。他说:“办报和办别的事一样,都要认真地办,才能办好,才能有生气。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这样,“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就进一步成为我们办报的组织路线和工作原则,不仅在当时,而且对以后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2.《晋察冀画报》[人大2006年研] 答:《晋察冀画报》是指在中国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家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办。1942年7月7日在河北省平山县碾盘沟创刊。1948年5月与晋冀鲁豫军区的《人民画报》合并。它是《解放军画报》的前身。创办人为沙飞、罗

光达、章文龙、赵启贤等。因处于战争环境及物质条件困难等原因,不能定期出版。初办时,附英文说明,兼顾对外宣传。解放战争期间面向部队。6年内出画报13期,另出丛刊、画刊、摄影新闻等共60余期。总发行量近70万份。它的创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闻摄影出版事业有较大影响。 3.洋旗报[复旦大学2011年研;四川大学2005年研] 答:“洋旗报”是指抗日战争时期的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它可以不受日伪的新闻检查。中国共产党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利用沦陷区大城市中租界的特殊条件,利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和日寇之间的矛盾,打着“英商”、“美商”的招牌在租界内复刊或创刊“洋旗报”,或聘请外国人担任发行人,或在外国注册,以逃避日寇的新闻检查,报道抗战实况,宣传爱国主张。至1938年冬,在上海租界内出版的这类“洋旗报”达十六七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 4.“野百合花”事件[北大2007年研] 答:“野百合花”事件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出悲剧。1942年3月王实味连续推出《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两篇文章,认为“揭破清洗工作不止是消极的,因为黑暗消灭,光明自然增长。”他的文章被国民党利用,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思潮,与延安热烈的时代氛围形成了一种极不和谐的冲撞。由于王实味不肯承认自己有错误,批评不断升级:由思想政治错误上升成“托派”、“国民党特务”,最后被逮捕。1947年7月1日,王实味被晋绥公安总局秘密处死,年仅四十一岁。这一事件又称“野百合花”事件。 5.《救亡日报》[社科院2007年研]

《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节选)》阅读答案

《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节选)》阅读答案 《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节选)》阅读答案 从昔阳东冶头北上,在太行山脉的荒山巨岭间行走,倾斜狭隘的山路上,尽是石头,不但人难走,骡马也常常滑跌。这是天下第一流坏路,但是就是在这种路上,我们一天一夜也能走一百多里。 从营庄出发,翻了许多山岭。这一带村落稀少,敌人又常来,人民多逃亡,荒凉而凄冷。战士们把枪都上好了子弹。警卫员把短枪佩在大衣外。 下午四时,我们到了河北井陉县的蒋家村。村里人家的门都关了。我们叫开了一家的门要水喝。应门的是一个老太婆,她给了我们水,微笑着招呼我们:“进来坐坐吧,里面暖一点。”老年中国人的热情,不大有喧嚣的表示,总是含在微笑的眼睛里,或是简单而又温暖的语言里。井陉县已经被占快半年,但这村妪的心,还是华族的。 过了蒋家村,已经进了敌人的封锁区域。已经是夜了,没有月亮,只有星星。队伍里静寂无声,咳嗽的人都没有,只有骡马的蹄子,踏在石头上,杂乱地响。 到了核桃园。国民党第三军和孙连仲的部队,在这里山上,跟敌人打过一阵。我们翻过山岭时,还闻见腐烂的尸体

的臭味。但是这里的敌人也死得不少。桥下的流水声音很大。微明的星光下,隐约可以看见正太路周围平原的轮廓。我正在望着这星光下的美丽的山河出神,一个人从我背后转出,握着我的手:“不送你们了,再会,同志!”于是走了。他的相貌我没有着清。但我知道,他是送我们过铁路的人,伴着我们通过了险境,快到铁路北面的时候,他要回去了。我的这位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朋友的热烈的握手和简单的告别话,使我的心思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静。过了桃水桥,就是正太路,过了铁路又是一个大山,有二十里高,路坏透了顶。爬到山顶时,都累死了。纷纷倒在地上。已经是半夜,月亮出来了,山上的寒风奇冷。我们的战斗员却催我们快走。 我们过铁路的时候,河北平山县境正有大战,有两千多敌人从平山县城和井陉县城两路出来,进攻我们的徐旅和游击队。我们后面有一营追兵,前面又有敌人,但终没有事。过了铁路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到了边区巩固的地带。在这新战区,我们军队的许多布告,被敌人撕掉了;用黑墨写的大标语,被敌人用白粉涂掉了。但是他们的这工作,是无用的。我们的军队可以再来张贴,再来制作。 上午九时,在一个不知其名的小村休息和做饭。我倒在一个农家院外的柴堆上睡着了,虽然有冰冷的雪风吹,也睡得很好。饭后再走了一程,到了一个小游击队的司令部。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前半期,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从大革命失败到第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1927年8月至1930年夏);(二)革命根据地在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和党内反对“立三路线”的斗争中巩固和发展(1930年夏至1931年秋)。 土地革命战争后半期,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从“九一八”事变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前(1931年9月至1934年冬);(二)红军长征时期;(三)从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滇黔桂边游击区·海陆丰和东江革命根据地 ·琼崖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 ·闽东、闽南、闽中革命根据地·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西北革命根据地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都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并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1937年11月下旬至1938年10月下旬,是抗日根据地的初创阶段。1938年10月下旬至1941年3月,是抗日根据地的发展阶段。1941年4月至1942年底,是抗日根据地的退缩和坚持阶段。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是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扩大阶段。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淮南抗日根据地·皖江抗日根据地·浙东抗日根据地

·晋绥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苏北抗日根据地·苏中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淮北抗日根据地·广东抗日根据地 ·琼崖抗日根据地 ·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河南抗日根据地 ·闽浙赣抗日游击区·东北抗日游击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老区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年上报材料统计,全国有老区乡镇18995个,涉及1389个县(市、区、旗),其中90%以上的乡镇为老区的县(市、区、旗)有409个,50—89%的乡镇为老区的县(市、区、旗)有486个,10—49%的乡镇为老区的县(市、区、旗)有419个,9%以下的乡镇为老区的县(市、区、旗)有75个。 ·北京市革命老区 ·天津老区:敌后抗日模范区 ·河北老区:抗日战争敌后抗战的主战场·山西老区:三大抗日根据地的起源地·内蒙古老区:"全国抗战之先声" ·辽宁老区:坚强的抗日后方基地 ·吉林老区:杨靖宇战斗的地方 ·黑龙江老区:东北抗联的主战场 ·上海老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江苏老区:大江南北的中流砥柱 ·浙江老区:南湖燃起星星之火 ·安徽老区:华中敌后抗日的指挥中枢·福建老区:殷红的沃土 ·江西老区:中国革命的摇篮·山东老区:以一个省区为主体的抗日根据地·河南省老区概况 ·湖北老区:中原抗战的中流砥柱 ·湖南老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广东老区:敢为天下先 ·海南老区:独具特色的抗日根据地 ·广西老区:在百色起义的光辉指引下 ·四川老区:人才辈出的地方 ·贵州老区:遵义会议光辉永存 ·云南老区:红土高原在呼唤 ·陕西省革命老区 ·甘肃老区:与全国同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老区

中国红色金融简史序言

序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共产党成立98周年。霜年筚路起金融,七秩春秋意气宏。若以岁月脉搏为线谱,以往事钩沉做音符,中国共产党98年金融事业的曲折发展历程,便是一部恢弘跌宕的交响史诗。98年间,中国人民历经艰难困苦走向胜利的过程中,红色金融走过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阶段性曲折的光辉道路。 锤镰已教山河改,莫忘弹铗凛冽时。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红军初创时的土地革命时期,当时依靠红色根据地,实行“打土豪,分田地”政策,赢得了广大农民对红色政权的支持和拥护。根据地最早的红色金融实践者,通过建立基层金融惠民、便民组织,尝试运用初级金融手段,支持根据地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为红色根据地经济独立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红色金融普惠为民的初心,践行了金融为穷苦大众服务的根本宗旨。 1928年2月,在江西省吉安县东固革命根据地,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缺乏流通资金的困难,支持发展农村经济,由军民自筹资金,在东固街一栋清末民居里成立了东固贫民借贷所,向当地群众提供无息和低息借贷,这便有了根据地最早的金融惠民组织,有点类似我们现在建设的惠农金融服务点。同年10月,东固革命政权在贫民借贷所的基础上创办东固平民银行,取名平民银行,意为老百姓自己办的银行。 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革命根据地政府纷纷建立银行,组织信用合作社,发行革命货币,例如井冈山上井村造币厂的“工”字银元、耒阳苏维埃政府发行的劳动券,而更为典型的形式则是1932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1931年11月7日,在赣南中央革命根据地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权,这就是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随后,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事业的基石,成为红色政权建立的第一个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苏维埃政权银行。 “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相继挺进敌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共建立了19个抗日根据地。各抗日根据地均自成一个战略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为发展生产、防止和抵制敌伪钞的流通和侵入、保护根据地人民的财富免受损失,这些政权大都成立了银行,发行货币在本地区流通。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经济战线上的斗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货币无疑在经济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毛主席有句名言,革命要胜利,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是,从金融工作者的角度看,革命需要枪,但更需要钱。革命离不开钱,没有钱,革命寸步难行。革命要胜利,党必须指挥枪,也必须指挥钱袋子。前方,八路军和新四军战士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浴血厮杀;后方,金融工作者在经济战线上同样进行着艰苦而复杂的货币斗争。这场看不见、摸不着的战争,虽没有炮火硝烟,却同样扣人心弦,为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银行的货币政策为我党红色金融思想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出的金融人才也为后来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其中的冀南银行更是被誉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摇篮”。 1939年10月15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宣告成立冀南银行。总行设在太行黎城县小寨村,同时宣告成立的还有路东分行,设在冀南区南宫县。内部设营业、总务、发行三个部门。其主要任务是:管理边区货币金融,排挤和肃清敌伪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