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经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修改版)

马经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修改版)
马经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修改版)

马经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

by马奕涵

备注:红色题目为复习PPT课后习题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名词解释: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经济: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一个历史范畴。

使用价值: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属于自然范畴,构成社会物质财富的内容,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交换价值: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

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私人劳动: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进行的,其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其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价值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总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由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来表示。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

价格标准:货币单位及其等分,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通常由国家法律规定。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按照价值量来进行,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题目

1、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如何?

(1)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属于自然范畴,构成社会物质财富的内容,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条件。②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价值的实体是劳动。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互相交换可以在量上进行比较,正是因为它们之中凝结着等量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属于历史范畴。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两者统一于商品中。

(2)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①具体劳动是指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

体劳动反应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②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抽象劳动体现人与人的关系,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形成商品的价值。

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具体劳动才能被还原为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才能解决。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部门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劳动时间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平均物化到单位商品内的劳动量就越少,单位商品价值量就越小。因为,劳动生产率越高,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但形成的价值量不变,所以单位使用价值内所含价值量减少。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使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从而降低每一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但是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减少,因此商品依然可以按照原来的价值量进行出售,处于有利地位。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1)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①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因而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是社会劳动。②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都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私人决定。所生产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因此,他的劳动是私人劳动。这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①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指的就是私人劳动是否能够转化为社会劳动,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的问题。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

③由此可见,商品生产内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4、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职能?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扩大的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世界货币⑤贮藏手段

5、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起哪些作用?

①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决定。但每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劳动生产率高地企业处于有利地位,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动补偿,劳动生产率低得企业有一部分劳动得不到补偿。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分之间的配置。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化生产客观上要求把社会总劳动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去。价值规律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供求关系调节资源配置。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由于各企业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条件好的企业获得越来越多的收入,生产者越来越富裕;生产条件差的企业就会面临倒闭。

(局限性:①价值规律刺激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以一部分生产企业倒闭和部分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为代价的。而且一些劳动生产率高地生产者为了保持竞争地位,会保守新技术的秘密,阻碍发展。

②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有局限性。商品市场价格涨落是自发的,价格对生产的调节也是自发的,而且这种涨落是在已经形成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发生的事后调节。因此,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必然伴随着生产比例和供求平衡关系的不断破坏,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浪费。)

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枢纽?

①劳动二重性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创立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他们并不了解劳动二重性。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价值的本质,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严密的科学基础上。

②劳动二重性是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钥匙。马克思正是运用了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了旧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形成新价值。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正是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马克思还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和地租理论等等。

7、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

①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占了统治地位。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现象,又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最简单的经济形式。

②其次,商品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经济范畴。只有从分析商品开始,弄清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进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从而把握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总体。所以,商品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起点。

③最后,符合资本自身运动的实际过程。商品是资本的元素形式的存在。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始初关系。所以,商品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起点。

④总之,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8、简述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①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

流通速度。流通中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②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公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同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③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流通规律的公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单位平均速度)

④纸币特有的流通规律是,它的发行量要适应由于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金属货币需要量。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的纸币贬值,这种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9、价值规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来进行。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章

名词解释:

资本总公式:G—W—G ′这一流通形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的本质,所以,它也称资本的一般公式。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可以还原为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生产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与脑力的综合。作为买卖对对象的劳动力,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产这种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只有在劳动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具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才不得不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价值,不会改变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资本家为进行生产,必须将其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其中,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是一个可变量,能增殖自身的价值,所以称之为可变资本。

绝对剩余价值: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额外剩余价值。

工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酬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题目:

1、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哪些区别?

(1)流通形式不同。①买和卖的顺序不同②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③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

(2)流通的目的和内容不同。作为货币的货币在商品流通中是为买而卖,实际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中的需要。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资本流通中是为卖而买,实际内容是流通终点的货币数量大于起点,目的是为了取得货币,即交换价值本身。

(3)流通的限度不同。作为资本的货币增殖的要求是无止境的。

作为货币的货币不包含价值增殖,作为资本的货币包含价值增殖。

2、怎样理解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以及解决方法?为什么说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①G

-

-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

G'

W

②货币转化为资本即采取资本流通形式,看起来是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是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这个矛盾具体体现为商品等价交换规律(价值规律)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③这一矛盾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从公式中可知,货币所有者必须按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但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脱离流通领域而产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最一般条件。

④按这一条件,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找到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按价值购买劳动力,在生产中消费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最后,货币所有者将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在市场上按价值出售,取得剩余价值。

(2)①在流通中,如果等价交换,必然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如果不等价交换,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同时是买者和卖者,他加价卖出东西,同时也会买进别人加价卖出的东西。即使是市场上总有一些人可以低买贵卖,他赚得的钱正是别人失去的。交换的结果,只是原来的价值量重新分配,从整体上看,并无增加。

②而如果离开流通领域,商品所有者就只能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即商品的价值是由他自己的劳动创造的。但他的一份劳动只能形成一份价值,不能在形成一份价值的同时,又形成另一份剩余价值。

③因此,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3、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哪些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怎样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是什么?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存在于活的人的身体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是自由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劳动力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2)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可以还原为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④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包括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特殊性在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生产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①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

值增殖过程,是两方面的统一。

②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支配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二是,全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③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一方面,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形成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即使生产资料的价值得到补偿。

另一方面,通过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包括劳动力价值在内的新价值,使价值得到增殖,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④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什么重大意义?

(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通过物所体现的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2)意义:它表明真正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是可变资本,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①不变资本固然也是价值增值的一个必要物质条件,但只是吸收活劳动的死劳动②而具体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时只转移物化劳动的旧价值,不能形成新价值。③这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其次,它有助于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考察剥削程度时,就不应该拿剩余价值和全部资本相比,而应该把不变资本撇开,只用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公式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6、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者的关系如何?

(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两种方法。

两者的密切联系: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结果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剩余价值率,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两者的区别:在于资本家如何提高剩余价值率。在劳动力价值不变,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剩余价值率,就必须绝对延长工作日,这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情况下,要提高剩余价值率,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这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7、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如何?

(1)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个别资本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的。当个别资本最先采用先进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社会价值。当该商品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时,就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2)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因为:①它们都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为前提;②它们都是靠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所产生的。

(3)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区别主要是: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是所有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②超额剩余价值只存在于个别资本中,相对剩余价值则为资本家全体所获得。③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则是这一目的的最终结果。

8、试分析高科技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1)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再先进的机器体系也只不过是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把它们原有的价值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并不能形成新价值。

(2)我们还应看到,生产的自动化使生产劳动的概念扩大了,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不仅包括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而且还包括大量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9、为什么说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怎样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1)实际上,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无法出卖。因此,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这是因为:①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有价值,可是劳动并无价值。②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必须是能够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且要是在出卖之前就已经存在。然而,只有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力支出时,劳动才真实地存在。③如果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而工资是劳动的价值,那么,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来看,不是否定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否定价值规律,二者必居其一。可见,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偿的,因此,工资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10、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①在资本总公式G-W-G'中,资本增殖与价值规律是矛盾的;

②上述矛盾无法直接用等价的和不等价的交换来解释,却说明增殖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③关键在于要在流通中找到一种特殊商品,其使用价值就是价值增殖的源泉;

④劳动力就是这样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即劳动,当其创造的价值大于自身价值的时候,就会形成剩余价值(即使购买它的货币发生增殖);

⑤因此,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1、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①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的,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②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先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③但由于市场竞争的规律,超额剩余价值一般难以持久。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和竞争的作用,迫使每一个资本家都不断地变革生产,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结果就会使社会生产力普遍提高,使得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整个资本家阶层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④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第三章

名词解释:

简单再生产:是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资本积累。

商品所有权规律: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有自己生产的产品,而要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就必须让渡自己的劳动产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商品等价交换,从而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这就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来继续无偿占有雇佣工人更多的剩余劳动,以增殖资本价值,扩大资本规模,使原来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转变为资本家占有别人无酬劳动的权利。它是商品所有权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的百分比来表示。

资本积聚: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形式,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资本集中: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少数大资本的过程,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一种形式。竞争和信用是集中的两个最有力的杠杆。

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从而形成相对的过剩的人口,即失业人口。

题目:

1、什么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分析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有什么重大意义?

(1)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就是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考察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我们可以看出:

①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②全部预付资本是剩余价值积累起来的;

③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

因此,在再生产过程中,工人不仅再生产出物质产品,同时还再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雇佣工人,即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条件也重新生产出来,所以,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统一。

2、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1)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在转化为资本。

(2)实质是资本家对过去无酬劳动的占有成为现在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

3、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不变时,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越高,积累数量也就越多。

(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科技水平。①从节省资本的角度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商品便宜。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降低,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不变资本可以买更多的生产资料;

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增加和价格低廉化,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减少活不降低,增加积累基金。③科学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依它的实力为转移的扩张能力,可以推动更多的劳动量和生产资料量,使资本积累增多。④个别资本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所有资本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全部资本;所费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资本。差额取决于劳动资料的质量和数量。差额越大,资本积累规模就越大。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资本家的资本越大,获取到的剩余价值就越多,积累规模也就越大。

4、资本的积聚和资本的集中之间有什么关系?

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互相作用、密切联系的。一方面,随着资本积聚的进行一定会引起资本集中。因为资本越积聚,行业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增强竞争实例,有利于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另一方面,资本集中会促进资本积聚。因为竞争会推动中小企业进行联合,如股份制。

区别:①路径不同:资本积聚是借助剩余价值资本转化来实现的,能促使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之间对资本的重新组合和分配,不增加社会总资本。

②积聚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集中是单纯改变既有的资本的分配组合。

5、什么叫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方面(使用价值)看,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结构,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即资本的物质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方面看,它表现为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分别是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角度去看待一个资本。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2)资本价值构成以它的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技术构成变了,价值构成就要跟着发生变化。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6、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过剩人口有哪几种形式?

资本的积累的进行必然带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表明资本对劳动的需要的减少,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相对人口过剩。相对过剩人口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可以及时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2)形式:①流动的形式②潜在的形式③停滞的形式④陷于赤贫状态的人

7、什么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资本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两极分化:一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工人贫困的积累。

(2)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资本积累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产业后备军就越大;

②和就业人口相比,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失业的人口就越多;

③工人们越是失业,也就越贫困,政府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就越多。

8、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

①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而使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更新与重复。简单再生产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会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新特征。

③首先,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从再生产角度看,工人本期的工资实际上是用上期的劳动产品支付的。因此,生活资料基金是工人自己再生产出来的。

④其次,全部预付资本,无论其最初来源怎样,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周期,都会成为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在间单再生产条件下,资本家消费掉全部剩余价值,并会在某一时刻达到其预付资本的规模。这意味着全部预付资本已经成为资本化的剩余价值。

⑤第三,工人始终从属于资本,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从独立过程看,工人的消费似乎是工人自己的事,但从再生产角度看,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再生产的条件。

9、商品所有权规律如何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

①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来继续无偿占有雇佣工人更多的剩余劳动,以增殖资本价值,扩大资本规模,使原来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转变为资本家占有别人无酬劳动的权利。

②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而来的。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直接占有其产品和等价交换其产品的规律。这一规律,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出现,就表现为自己的直接对立物——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家总是购买劳动力,工人总是出卖劳动力。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等价物交换,劳动力的等价买卖,仅仅是属于流通过程的一种表面现象,而其实质则是,资本家总是无偿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并用此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的活劳动。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使劳动者变成了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这就使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③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根本条件。

转变的根本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劳动力由工人自己作为商品自由出卖,这种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10、马克思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

①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夺小生产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是通过原始积累,在剥夺小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这种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点,就会和生产力的发展相冲突,这种生产方式就会瓦解。个人分散的生产资料就会转化为社会积聚的生产资料。这个过程由于

资本原始积累的暴力干预而加速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代替了小私有制。

②资本主义私有制被剥夺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随着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另一种方式,即循着剥夺资本家的方向进行。

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愈来愈高,可是,由此产生的巨额社会财富却日益落到不断减少的资本巨头手里,这就不能不加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基本矛盾,表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与此同时,解决这一矛盾和消除这一桎梏的主客观条件也日益成熟起来。这就是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工人阶级的日益壮大。结果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灭亡。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1、怎样理解资本主义人口规律?

①工人人口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起来以后,历史地起作用的特殊的人口规律。

②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剩余价值。为此,资本必需不断地进行积累以增大自身规模。单个资本通过积累而增大其规模的形式是资本积聚与集中。

③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集中相互促进,使资本有机构成发生质变,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可变资本相对量的减少。

④资本积累通过有机构成的变化,必然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因为,资本对劳动的需求是由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的。尽管随着总资本的增长它的可变部分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由此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⑤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积累的杠杆和资本主义存在的条件。因为相对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资本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可以为不断变化的资本积累,提供一个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周期性,只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才能适应这种不断扩张和收缩的需要。

第四章

名词解释:

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顺序地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货币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资本主义方式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品货币: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资本周转:是产业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周期性的资本循环过程。

周转时间:指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增值,并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所经历的时间,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它是产业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生产时间:产业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包括劳动过程期间,自然力作用时间,燃料原材料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

流通时间:产业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固定资本: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重要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从物质形态上看使用价值全部参与生产;从价值形式看逐渐转移其价值。

流动资本: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一次性预付,一次性回收。

折旧:资本所有者依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次以货币形式提取的补偿,它是固定资本进行价值补偿的一种办法。

固定资本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固定资本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预付资本总周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构成的。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年剩余价值量:一年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题目:

1、什么是资本循环?它要经过哪些阶段,采取哪些职能形式,其各自的职能作用是什么?(1)是产业资本顺序地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2)

①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为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做准备。

②生产阶段,生产资本:一方面作为生产要素,生产使用价值,一方面作为资本,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③销售阶段:商品资本:通过商品转化为货币,一方面补偿预付在生产要素上的货币资本价值,另一方面实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最终完成资本增值的全过程。

2、如何理解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①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过程中,不仅进行着货币资本的循环,还同时进行着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不只有一种形式。

②三种资本循环都是以资本价值增殖为目的。

③但是,这三种循环形式又分别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和片面性。

货币资本循环是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但抹杀了生产阶段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歪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生产资本循环则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充分体现了生产过程的决定性作用,但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以追逐剩余价值为目的的本质特征;

而商品资本循环则充分地揭示了资本的循环运动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运动过程,体现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但模糊了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质特征。

④如果把每一种资本循环形式当作产业资本循环的唯一形式,而不能全面地正确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⑤因此,必须把资本循环三种形态统一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准确地了解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图示)

3、产业资本得以顺利循环的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产业资本家必须按一定比例将全部资本分成三个部分,使它们同时处于三种形式上,资本家手中必须分别掌握三种资本,否则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就会产生交替中断。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的各阶段在时间上依次继起。任何一种循环形式中,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不同阶段必须在时间上依次继起,才能保证资本循环的顺利进行。任何一个生产过程或流通过程的中断,都意味着资本职能形式相互之间的转化受阻,会影响整个资本循环的顺利进行。

4、什么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影响因素有哪些?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构成的。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影响因素有: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预付总资本周转越快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所占比例大,则周转速度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周转速度有下降趋势。

5、什么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怎样比较各个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资本周转:是产业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过程。

资本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它是产业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一定资本所经历的资本循环的次数。

比较方式:资本周转时间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反比。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周转时间越短。

(1)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距取决于:产品的性质、生产的劳动熟练程度、生产的后勤供应效能、原材料的市场供应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等。流通时间长短取决于:市场的供求、产销的距离、交通运输以及通讯条件。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所占的比重。固定资本所占比例大,则周转速度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周转速度有下降趋势。

6、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和区别?

①两种划分的依据内容和目的不同。

②不变资本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依据: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依据它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来分的;内容:不变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可变资本包括劳动力;目的是为了说明只有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③固定资本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重要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依据:这两者是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内容:固定资本包括劳动资料,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力和劳动对象;目的: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构成部分对资本周转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由于流动资本既包括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也包括购买原料等一部分不变资本,因而如果将二者混同,将抹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上的本质区别,就不能说明劳动力在资本价值增值上的作用。

7、加快资本周转对预付资本量及剩余价值的生产有哪些影响?

对预付量的影响:

①流动资本周转地越快就越能节约预付总资本,因为企业每年必须投入与生产相适应的流动资本,周转越快,投入所需总量就少。

②加快固定资本周转,提高固定资本利用率,减少无形磨损,缩短回收时间,加快固定资本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影响:①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②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③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在一年内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也就越多,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增加了的可变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相应增加了,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大。

8、什么是资本周转?它与资本循环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是产业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周期性的资本循环过程。

联系:①资本的周转是以资本循环为前提的,是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中一次循环。②都是资本的流通形式③都包含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④执行三种职能形式⑤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区别: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资本循环理论考察的是资本运动的阶段、所需采取的职能形式以及连续运动必须具备的条件,资本周转理论考察的是影响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以及运动速度对m生产的影响。

第五章

名词解释:

社会总资本:社会化大生产中,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单个资本总和。

社会总产品: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补偿,二是物质补偿。

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主要是用于生产消费,如厂房、生产工具、原材料、燃料等。

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其产品主要是用于个人消费,如衣食住等方面的生活必需品及奢侈品。

物质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要取得剩余价值。

经济危机: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危机。题目: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指的是什么?

(1)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社会总产品价值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实现价值补偿,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二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取得所需要的商品,实现物质补偿,以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及工人、资本家消费掉的生活资料。

2、为什么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①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

因此要考察它的再生产只有从社会总产品出发,即从社会总资本每年发挥职能所生产出来的社会总商品资本出发,才能对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作出正确的分析。

②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要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社会总资本在一年内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必须能够全部销售出去,即实现它的预付资本价值的补偿。如果不能售出,资本价值被凝固在卖不出去的商品中,阻碍社会总资本生产顺利进行。

其次,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消耗掉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一年间消耗掉的消费资料必须在社会总产品中找到相应的物质资料作补偿。否则,货币资本无法转化为生产资本。

③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社会总产品价值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实现价值补偿,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二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取得所需要的商品,实现物质补偿,以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及工人、资本家消费掉的生活资料。

④因此,实现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实际上就具备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3、什么是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社会总资本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

I(v+m)=IIc

要使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流通顺利进行,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I(c+v+m)=Ic+IIc

即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这表明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同生产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

II(c+v+m)=I(v+m)+II(v+m)

即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表明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需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个人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什么是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什么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与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社会总资本原有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前提条件:

Ⅰ(c+v+m)>Ⅰc+Ⅱc即:Ⅰ(v+m)>Ⅱc

为了能够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补偿两大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外,还能够有剩余产品,为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生产资料的可能。即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当年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

Ⅱ(c+v+m)>Ⅰ(v+m/x)+Ⅱ(v+m/x)即Ⅱ(c+m-m/x)>Ⅰ(v+m/x)。

为了能够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满足当年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费之后,还必须有剩余产品用于满足追加的劳动力的消费需求,即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必须大于当年两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总和。

实现条件:

总:Ⅰ(v+Δv+m/x)=Ⅱ(c+Δc)。

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引申:Ⅰ(c+v+m)=Ⅰ(c+Δc)+Ⅱ(c+Δc)

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加上两大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总和。第一部类提供的总供给和两部类对第一部类的总需求必须平衡。

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两大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及两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价值总和。第二部类的总供给必须等于两部类对第二部类的总需求。

5、为什么生产资料生产必须优先增长?它是否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优先增长?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产生的客观经济规律。因为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不断增加的社会总资本中总是有更大的比例用于追加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加得更快。从物质形式上看,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来得更快些。

(2)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并受它的制约。只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了,才能满足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但如果生产无限制增长,会最终造成生产资料的大量积压和消费资料的严重短缺。因此,生产资料生产的各个部门要受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

6、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每过一定时期就爆发一次的周期性商品过剩危机。(2)根源:①经济危机的最一般表现就是商品的买卖脱节。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③直接导致危机的两个具体矛盾: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④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⑤劳动人民由支付能力不足引起的消费不足是危机的本质原因。

实质: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相对过剩危机。从消费资料方面看,它的生产只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是过剩的。从生产资料方面来看,它的生产也只是相对于生产资料作为资本价值增值手段而言是过剩的。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什么必然会周期性地爆发?资本主义在生产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1)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内部对抗性矛盾的外部表现。资本主义并非时刻处于在危机之中,而是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形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危机期间,大批工厂关闭,生产猛烈下降,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从而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暂时相适应,这是以生产力巨大破坏为代价的。暂时地、强制地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不能根本消除,仍会积累而爆发,因此,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2)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萧条阶段生产力停滞。复苏阶段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恢复生产。高涨阶段生产与消费矛盾日益尖锐,信用关系普遍发展,呈现虚假繁荣。

8、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哪些特点?

(1)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发生明显变化。①危机阶段生产下降幅度没有战前那样猛烈

②危机持续时间相对缩短并未经常导致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④失业率下降⑤萧条和复苏阶段战后变得模糊。

(2)周期的危机阶段,物价与固定资本投资发生重要变化。①未发生物价狂跌的情况,却

和通货膨胀交织在一起。②危机期间物价普遍上涨是战后周期运动过程中的重要特点。③固定资本物质基础的地位下降。④滞胀的出现

(3)周期的生产过剩往往伴随着货币金融危机和国际收支危机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往往以信用危机或是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9、怎样理解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周期性的更新,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1)促进了危机过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在萧条阶段,资本家进行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使生产资本的需求上升,从而推动了生产资料部门发展,同时扩大了消费资料的市场,进而推动了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

(2)它为新的生产过剩危机的到来创造着物质基础。在这个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生产更加迅速扩大。同时由于资本对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减少和剩余价值率提高,导致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第六章

名词解释:

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与可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就是成本价格。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不是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利润形态。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P‘=m/(c+v)。

平均利润: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资本家阶级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同社会范围内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资本总额。

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所构成的价格,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题目:

1、影响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答: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各部门的利润水平,各部门的利润水平越高,平均利润率就越高。

利润水平取决于:①剩余价值率②资本有机构成③资本的周转速度④不变资本的节省

(2)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中所占的比重大小。社会资本投入到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越高,反之则越低。这表明,平均利润率不是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而是同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中所占比重大小有关系。

(3)同时要注意到,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个部门的企业所得到的利润,就不一定恰好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了。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利润要小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要高于生产的剩余价值。

2、平均利润率是如何产生的?过程和意义?

(1)①平均利润率是资本家阶级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同社会范围内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②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特别是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从而使各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差别。

③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利润既然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它在数量上也就要同全部资本相联系。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报酬,这是资本的必然要求。

④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总是把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有机构成低,资本周转快)。

因此利润率高的部门的生产会大大增加,导致市场上其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在市场价值以下,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低的部门(有机构成高,资本周转慢)由于得不到资本的投资,生产缩减,导致市场上其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至市场价值以上,利润率上升。这种涨涨落落直至各部门的利润率大体上趋于均衡,才暂时告终,这时,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就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因此我们说,平均利润率的产生是各部门竞争的结果。

(2)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这种转化只是一种质的转化,在量上二者仍相等。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许多部门的利润量和剩余价值量也不一样。这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只取决于资本的数量,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3、平均利润率为什么有下降的趋势?如何理解这一规律?

①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下,必然要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各企业、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都不断提高,从而使整个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的比重下降,资本所推动的劳动力也相应减少。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量与总资本的比率即利润率也就随之下降。

③由此可见,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是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④平均利润下降并不意味着剩余价值率下降,或工人所受剥削程度减轻。

⑤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利润量的减少,相反,只要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幅度大于可变资本比重下降的幅度,或者预付资本总量的增大幅度大于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的幅度,利润量还是绝对增加的。正因为如此,更确切的说,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应该称之为利润率下降而利润量同时增加的规律。

4、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1)剥削程度的提高,不断地提高剩余价值率,增加剩余价值量,从而阻碍利润率的下降。(2)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更便宜,减弱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从而延缓了利润率的下降。

(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资本家利用在业工人和失业工人之间的竞争,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使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量增加。同时,在工资不下降的情况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宁可延缓技术改造和使用机器。在这些部门中,可变资本比重大,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低,因而剩余价值率高,使利润率下降受到阻碍。

(4)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一方面可以输入低廉的原材料和生活资料,降低不变资本价值并提高劳动力价值,另一方面输出高价格商品,获取高额利润。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办厂,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阻碍本国平均利润率的下降。(5)股份资本的增加。股份公司一般投资于需要数量巨大的资本和资本有机构成特别高的企业,其效益当然会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这些大量的资本不易转出,同时其他企业也因股份公司规模庞大无力投入,这就阻碍彼此之间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原来已经形成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得以维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已经十分普遍,上市公司很多,资本在股份公司与非股份企业之间可以转移,此因素便无法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5、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

(1)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但是成本价格的一个增加额,而且还是他全部预付资本,即全部所用资本的增加额。

(2)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另一个形态——利润。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有客观原因: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被归结为成本价格,它们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被抹杀,剩余价值的源泉被归到全部资本上。②由于劳动力价值采取工资形式,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剩余价值就好像是由全部资本产生,这便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抹煞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6、生产价格理论是否违背价值规律?它有什么重大意义?

不违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只是其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生产价格的形成依然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生产价格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变化和部门之间的竞争状况。

①从个别部门看,虽然个别资本家所得平均利润不一定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一致,但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的总和与剩余价值的总量是相等的。

②整个社会的市场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量是相等的。

③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而且两者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

上述情况表明,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意义:

①科学地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

②阐明了物质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资本家共同瓜分该领域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③说明在物质生产领域内,各个资本家尽管为了追逐和瓜分利润进行竞争,也存在矛盾,但在剥削工人阶级的根本问题下,有共同的利益。

第七章

名词解释:

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商业纯粹费用:是商业资本家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大类。

题目:

1、商业资本如何参加利润的平均化?

答:如果商业资本的利润率经常低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商业资本家就会把他的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去,导致产业资本增多,商业资本减少。二者形成不合理比例后,产业资本家就面临商品销售不畅、资本占用严重、周转速度放慢等问题。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众多产业资本家就会以降低产业出售价格为条件,请求商业资本家购销他们的产品,使得商业利润率上升,产业利润率下降。反之亦然。这个反复转移的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都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时候为止。

2、何为完成形态的平均利润率?

答:由于产业和商业共同的平均利润率表明产业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已不充分地归产业资本占有;同时,又由于产业、商业资本是资本现实循环过程内部的资本,是生产、实现剩余价值过程内的职能资本,而此后剩余价值的继续分配,只不过是这个平均利润率所确定的平均利润量的扣除。因此,马克思把它叫做完成形态的平均利润率,即在资本现实循环过程以外的非职能资本不是通过继续参加利润平均化过程而获取收入的。

3、何为充分的平均利润率?

答:由于原来产业各部门形成的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尚未被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商业所瓜分,而完全保留在物质生产领域内部,所以马克思把它叫做充分的平均利润率。

4、商业资本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1)性质: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承担着商品资本的职能,是不断停留在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2)职能:推销商品,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作用:①相对节省资本,专门经营比原先由许多产业资本家分散经营时所需的资本要少,相对节省了用于流通领域中的资本总量。②加快流通速度。这种买卖一般都是大宗成批交易,商业资本家对市场情况也比较熟悉,商品停留在流通领域中的时间减少。

商业资本从属于产业资本,为产业资本服务,它对于加速资本周转,提高产业资本家的利润,起着重要的作用。

5、商业利润的来源

①商业资本家单纯的买卖商品的活动,不创造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商业资本也要获得利润,而且商业资本的利润不能低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否则资本会在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自由转移。

②表面上,商业利润来自于流通领域中商品售卖价格和购买价格的差额。商业资本家获取利润,似乎只能是商品价值以上的某种加价,但这没有反映本质。

实际上,是产业资本所有者转让给商业资本所有者的、由生产领域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③产业资本家让渡剩余价值的必要性:商业资本家用自己的资本推销商品,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职能由商业资本家完成,因此产业资本家必须把剩余价值转让给商业资本家。

可能性,商业资本家专业从事商品买卖,加速了商品资本的流通并减少了流通中的资本总量,会减少利润损失,如果没有商业资本家,利润会比现在下降得更多。

④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实际生产价格的价格、或称产业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实际生产价格、或称现实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

商业资本家还能通过低价收购产品和高价供应原材料的方法,获取他人的一部分人收入,成为商业利润的补充来源。

⑤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6、商业流通费用的分类

(1)生产性流通费用:这是由使用价值的流通引起的,它是再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续,是指从事商品的分类、保管、运输和包装引起的费用。这部分资本的支出能增加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运动

(2)纯粹流通费用:这是同单纯的商品买卖相关的费用。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如广告、簿记、和店员的工资等的资本支出,不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价值运动

7、纯粹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

①生产性流通费用,由于会增加商品的价值,并会发生价值增殖。这部分流通费用通过商品价值实现而获得补偿。

②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但同样要参加利润的平均化。

③形式上是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获得补偿。由于资本家用高于商品价值的价格售卖物品,如果消费者是资本家,他会由此失去一部分剩余价值,如果是工人,他便失去一部分工资收入,工人所需消费品提高意味着劳动力价值提高,因此资本家必须用剩余价值来增加工人工资。所以归根到底是由剩余价值来补偿。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后,使社会平均利润率进一步降低。

(完整版)名词解释(软件工程)

三、名词解释 1、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逻辑部件,它由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组成。 2、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3、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4、模块化:是把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可能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问题的需求。 5、类:对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 6、软件危机: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7、软件维护: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8、继承: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9、投资回收期: 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0、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1、软件的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的一系列时期。 12、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3、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4、模块: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它是单独命名的而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15、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16、事务流: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个来执行。这类数据流应该划分为一类特殊的数据流,称为事务流。 17、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 18、事件:是某个特定时刻所发生的事情,它是对引起对象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的抽象。 19、函数重载:指在同一作用域内的若干个参数特征不同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字。 20、存根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运行过程中所调用模块或是被测模块下层模块的替代程序。 21、变换流:信息沿输入通呼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当数据流图具有这些特征时,这种信息流就叫变换流。 22、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23、扇出:是一个模块直接控制的模块数目。 24、多态性: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 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知觉。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 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 的临界值。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 的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 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 合和解释。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 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 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 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 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的现象。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 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学习:指通过主题客观的星湖作 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 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 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 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地反 映。 聚合思维:指根据已知的信息, 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 方式,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 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 信息,沿着不用的方向和角度思 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 一种思维活动。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 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 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 形式来表现。 推理:指从一组具体食物经过分析 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 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原有的已证 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 向。 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 德纳提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 是多元的,它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 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 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智力结构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 福特提出。他认为,智力活动可以 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 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 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动机:指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 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 力。 本能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 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 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 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匮乏动机: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 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 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 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 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 产生的情绪体验。

马原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必须在矛盾的对立性中把握同一性,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对立性。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相互联系,不能分离。没有对立就没有同一,同样,没有同一也就没有对立。对立和同一作为两种相反的属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事物就不成其为事物。同一之所以不能脱离对立而存在,这是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差别和对立中的同一;对立之所以不能脱离同一而存在,这是因为对立是统一体内的对立,如果对立面之间没有了联系,毫不相干,也就谈不上对立。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这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不仅是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本质联系,而且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4、天下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己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1. 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去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把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4.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阶段。 5.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就是利用某些已开发的、对建立新系统有用的软件元素来生成新的软件系统。 6. 质量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在合同环境下,需求是明确的;在其他环境下,隐含的需求需要识别和定义。 7.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质量改进的准备工作。 8.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以最求最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 9.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对流程和产品的符合性的评估,独立分析不足并予以更正使得产品与需求相符。 10.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有计划的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 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指明确声明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文档化的开发标准、以及专业人员开发的软件所具有的所有隐含特征都得到满足。 12. 正式技术复审 正式技术复审是一种由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其目的是在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发现功能、逻辑或实现的错误,验证经过复审的软件确实满足需求,保证软件符合预定义的标准,使软件按照一致的方式开发,使项目更易于管理。 13. 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代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

……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或阶段内进行长期的反复观察测量的方法,故也叫追踪研究设计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年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观察这些研究对象 双生子设计:通过比较双生子在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对其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来研究先天和环境教育发生作用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本我:基本机能,寻求机体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人格的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的需要 超我:人格的法官,人格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道德原则 心理生物性紊乱:青春期心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于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分夸大。在初中生中,常存在心理生物性紊乱的情况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载体,其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能表现生理功能的序列,一个基因就代表一个遗传信息,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格式: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渐融合的过程 同化:格式对外部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使其能够被纳入到现有格式中 顺应:为了更好的加工外在刺激,个体对格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 记忆: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存储、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工作记忆: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自传式记忆: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马原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必须在矛盾的对立性中把握同一性,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对立性。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相互联系,不能分离。没有对立就没有同一,同样,没有同一也就没有对立。对立和同一作为两种相反的属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事物就不成其为事物。同一之所以不能脱离对立而存在,这是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差别和对立中的同一;对立之所以不能脱离同一而存在,这是因为对立是统一体内的对立,如果对立面之间没有了联系,毫不相干,也就谈不上对立。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这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不仅是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本质联系,而且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一,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的相互结合中实现的。

《中国文化概论》中的百科名词解释

1. 文化 各色交错的纹理谓之文,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谓之化。 1)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2. 宗族 宗族就是同一父系,群聚而居,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有共同的宗庙,祭祀着同一祖宗,甚至还有共同的墓地等的一个血缘群体。 3. 风 是声调的意思,国风是地方声调,地方土乐,大都是民歌。 4. 周易 是我国早期非常重要的一部文化元典。相传为周文王所作。有卦象、卦辞和爻辞三部分组成。卦象有八卦,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解说。(八卦:是八种基本图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周易》运用阴阳两种符号经过一系列排列组合,以此预测和解释世界万象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变化。 5. 三纲五常 由董仲舒提出的政治伦理道德。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发展的,四德指:仁义理智。)三纲出自《韩非子》,三纲五常第一次连用则在东汉《白虎通》中。 6. 道 老子提出的“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世界万物形成、变化、运动的总规律,是万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7. 玄学 魏晋玄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中国第一次发生碰撞的产物。玄学因研究阐发《老子》《周易》《庄子》三本书的玄理而得名,此三本书被称为三玄。玄学提倡尚自然,笃名教。即,崇尚道家无为,笃信儒家三纲五常。从“无”与“有”的本体论出发,论证了名教和自然的关系。 8. 理学 送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把“理”作为世界的最高本体,由周敦颐创立,程颐程颢兄弟发展,朱熹完善。沟通了宇宙与伦理,成为影响千年的正统思想,为封建统治充实了理论基础。 9. 五伦 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网络: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各有其典范与道德模式: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孟子

软件工程复习题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PD Powerdesigner是面向数据分析、对象分析、对象设计和实现,集成UML 和数据建模的CASE工具。 2.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黑盒法设计方案的一种。它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个等价类,用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典型值作为测试数据。 3.模块 模块是能够单独命名,能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由边界元素限定的程序 元素的序列。 4.流程图 流程图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软件设计的方法,能直观地描 述过程的控制流程,便于初学者掌握。 5.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分析模型中出现的所有名字的一个集合,还包括有关命名实 体的描述。如何名字是一个复合对象。它还应有对其组成部分的描述。 6.对象 对象视作一个融合了数据及在其上操作的行为的统一的软件组件。 7.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对应的另一部分,包括一系列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集合。 8.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可以以一种独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方式访问和修改一个文档的内容和结构。 9.MVC Model View Controller,MVC是一个软件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使用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 10.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描述、构造、可视化和文档化的软件建模语言。 11.ERD Entity-Relation Diagram实体关系图,实体关系模型描述数据实体、关联以及实体属性。该模型用实体关系图描述显示世界中的实体,而不涉及实体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12.Servlet Servlet是一种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可以生成动态的Web页面。 13.BOM BrowserObjectModel浏览器对象模型,研发者通过使用BOM,可移动窗口、更改状态栏文本、执行其它不与页面内容发生直接联系的操作。 14.MDA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模型驱动架构,MDA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相关的工具)来规范化一个平台独立的系统、规范化平台、为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马原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3.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软件危机 .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纯收入.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系统的累计经济效益(折合成现在值)与投资之差。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 原型.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BROOKS定律向一个已经延晚的项目追加开发人员,可能使它完成的更晚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描述数据流图的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最底层加工)和数据流。PDL。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即:功能单一),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比如:只有一个接口)。 软件复用:将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用于建立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花费。 内聚: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关联程度的度量 测试用例: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信息隐蔽: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 McCabe度量法:由Thomas McCabe提出的一种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方法 动态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过程和行为 软件维护:在软件运行或维护阶段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修改. CMM: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调试:软件测试成功后,根据错误迹象确定错误的原因和准确位置,并加以改正。 耦合:块间联系,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配置管理: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项目计划:一个软件项目进入系统实施的启动阶段 JSP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其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 多态性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结果。或(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经济可行性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社会可行性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对应关系即有直接因果关系在程序中可以同时处理。 结构冲突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结构找不到对应关系的情况,称为结构冲突。 白盒法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法也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类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 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路径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软件工程。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整理

教师威信—— 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 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教育终生化:与人的生命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应。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的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朝着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教育目的: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人得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特定要求或产生预期的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调节教师工作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 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课程——广义: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学校开设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与简答

免费的文档,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广义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等均属于此。 9、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每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均处于平等地位。 10、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1、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4、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出现、陶器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Adaptive maintenance适应性维护:为使软件产品在新的环境下仍能使用而进行的维护, 称为适应性维护。 Data flow diagram数据流图: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它标识了一个系统的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以及把逻辑输入转换为逻辑输出的加工过程。 baseline基线: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 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Big-bang testing一次性组装测试:也叫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扩展,最简单的形式是 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成一个整体,并且测试他们的接口。 Black box黑盒:是对一个项目组建造的软件的修改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其目标是 通过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透明盒测试,测试应用程序的内部结构或运作,而不是测试应用程序的功能。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软件配置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经审批后即可称之为软件配置项。为了配置管理而作为单独实体处理的一个工作产品或软件。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 Corrective maintenance 改正性维护:在软件交付运行以后,由于开发阶段测试工作的 不彻底,不完全,一些隐藏的软件错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通常把发现和改正这类错误的过程叫做改正性维护。 Coupling 耦合:何亮不同模块之间接口的相对独立性。 Integration testing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测试

心理学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成语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觉感受性。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地情绪状态。 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的活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主要分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五类。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的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内脏感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感觉阙值: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