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笔记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笔记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信息(2002名解):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传播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基本特点(2003简答):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是独有—多人共有的过程。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1“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2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3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4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间进行的。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同的理解,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传播学(2001、2003名解)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

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2002简答):

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后还依然对个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组织传播——组织是一个比自然群体结构秩序更严密的社会集合体。其特点:具有明确的组

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的设置都为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现代组织的典型形态—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从事生产,而生产是一种综合的活动.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机结合,系统性显而易见。

大众传播——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大众传播特点体现在:(1)(主体活动)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2)(对象)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

(3)(手段)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4)(内容)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

(5)(机制)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等),但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这些特点使大众传播拥有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播既是社会互动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系统。

双重偶然性(2006名解)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加鲁曼提出的概念,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社会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人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制约,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1简答)。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更加增加了信息及其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符号(2004,2007,2008名解):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人类通过符号或符号体系来传递信息,但符号却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从广义上说,自然界和社会的符号现象是普遍的。声音语言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文字是人类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符号可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意义(2005名解):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在人类的历史生活中,意义是普遍存在的,意义活动是属于人精神活动的范畴。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2010综述!):

1、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

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

2、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符号本

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受到的意义也未必是一回事。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受传者的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

3、情境意义。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

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还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

总之,符号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但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象征性社会理论(2005,2008名解):它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倡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他的《精神、社会与自我》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0年代以后,美国一些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称为符号互动,意义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是,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的反应的预想。对受传者而言,是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2006论述)。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每个社会成员的意义空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但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相理解。

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个人一旦参加了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整合的协作性社会关系,就可以作为能动的主体参与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创造。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这一点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2003简答)

“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人类创造出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又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文化符号体系的内容和含义是以社会合约的方式形成的,而它们一旦具有了这种共同性和统一性,就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这种约束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的。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到处充满了象征符,街头的、路边的、建筑物上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的等。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

现代消费文化:正如美国学者J.伯德利亚尔指出的,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要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商品、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即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购买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消费传播体现出“差异化”特点,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风格传播”突出。流行性越来越强,流行周期越来越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各种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过滥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反馈(2001名解)。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时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模式(2001,2005名解):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双重性质:

1、模式与现实具有对应关系,但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

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2003简答):

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影响。自我可以分解为两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不断互动形成新的自我。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和“客我”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2010名解):布鲁默在《象征互动论》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人

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对象。在此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

人际传播的特点(2001简答):

人际传播大致分为两种:面对面的传播和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传播者可以使用多种手段来传达信息,受传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接收信息。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多种渠道和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产生新的意义。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效果好。

4、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非制度化指的是其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既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2009名解)指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其总共能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组织传播的功能:

1、内部协调

2、指挥管理

3、决策应变

4、形成共识

组织传播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纵向传播分为下行传播(自上而下)和上行传播(自下而上)。

非正式渠道: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组织内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特点:1、交流的信息广泛2、交流的双向平等性3、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

正式渠道体现组织成员作为“组织人”的特点,非正式渠道体现作为“社会人”的特点。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

组织外传播,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

广告宣传:广告(2006名解)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也是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信息输出方式。现代组织从事的广告活动可分为:非商业广告,如公益广告、意见广告等;商业广告,以企业组织为主体,可分为企业形象广告和促销广告两种。广告是企业组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和商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还有直接的促销效果。所以现代企业都很重视广告宣传,一般大中型企业都设有广告部,系统的制定广告战略,并投入大量资金

第七章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2002,2004,2005名解):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受众”。任何人只要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便

是受众。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意义的消费。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传媒组织单方面提

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力。大众传播的单向作用的性质为它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2002论述):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自然与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传播起一种“瞭望哨”的作用。

2、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协调统一,才能有效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社会系统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传播史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赖特《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提出“四功能说”:

1、环境监视——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

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传达信息时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反应。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3、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人的社会

化过程也是在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

4、提供娱乐。

施拉姆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该分类的重要贡

献在于明确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

传播的经济功能不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这种地位赋予功能,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

效果。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主要来自于它的公开性。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人们过度沉溺

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大众报纸(2004名解):也称廉价报纸,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是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除了价格低廉之外,还有以下特点:(1)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生活。

(2)发行量大,一般为几万到几十万份。

(3)读者不限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4)广告收入成了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电视的媒介特性(2004名解):电视集视听觉手段与一体,通过影象,画面,音声,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的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电视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信息环境(05名解):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社会,信息环境与客观环境处于重合状态。大众传播系统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环境则与客观环境产生了分离,成了不同于环境本身的“二次环境”,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我们不难理解:

1、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符号。

2、一系列的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大部

分讯息传达的不仅仅是消息或知识,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

3、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

潮流。

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信息的特性: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

李普曼,美国新闻工作者,提出,拟态环境(2004名解):即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的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进行的,所以人们经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它当做客观环境来看待。在人与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人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而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这体

现了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2005简答):

1、个人的信息反馈。来信、来电、来访,批评和建议。即以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

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批评或抗议。是最常见的受众监督方式。

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例如日本“大众传播市民会

议“,从一般受众立场出发对传媒活动进行分析和批评,并发行月刊《传媒市民》,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3、诉诸于法律手段。如果没接提供的虚假报道或广告直接损害了受众的直接利益,或

侵害了受众的荣誉权和隐私权等等,公民可以向法律机关提起公诉,要求对媒介进行法律制裁和赔偿损失。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大多数传媒都有经营目标,发行量和收

视率是它们的生命线。对于性质恶劣的媒介或者信息产品,受众可以采取拒买、拒听、拒看行动,这是最后手段。

“公众利益”是制约传媒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则。例如美国电信法中设有“公正原则”。

民主参与理论:

也称受众参与理论(2003名解,2008简答):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它反映了一般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心理,因为它并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

出现背景:信息与传播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民主参与理论正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

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权使用权、接

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

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

合乎社会理想;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属于一种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渊源(2001简答)

它是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工人和劳动大众不断走向成熟,并产生了共产党。利用报刊等传播媒介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宣传革命思想、动员和组织工人运动也就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领域。

1、无产阶级的思想家门和革命家门都十分重视报刊在革命中的作用。据统计,马恩亲手创

办和主编的报刊有五种,对办报方针产生过直接影响的有七种,其外还为六十多家报刊

撰写过文章。1848年,他们在欧洲革命风暴中创办了《新莱茵报》,并在此过程中,将“人民报刊“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为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和党报思想。

2、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恩的报刊思想。他指出:报纸的作

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也是集体的组织者。

3、在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

领袖也十分重视党报工作。在他们的指导和关心下,党的新闻工作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理论、原则和方针。建国以后,这些原则、方针同样是我国社会主义媒介的基本指导思想

我国目前的传播制度及其规范内容(2003论述,2004简答):

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1、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服务作用;2、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兴的信息和知识产业的骨干,新闻传播媒介大多以事业机构采用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参与着市场活动。

面临的一些问题:商业主义和营利主义的抬头。一些媒介出现了片面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不正当竞争,虚假新闻,变相广告,传播内容的低俗化、刺激化和煽情化现象日益严重。使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传播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传播媒介的自律问题、社会和广大受众对媒介活动的社会监督等问题。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传播媒介(2002,2003名解,2004简答):

1、指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2、指事信息的采集、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两种含义指示的对象和

领域是不同的,但无论哪一种意义上的媒介,都是社会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要素。

麦克卢汉(2004名解):加拿大学者,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先驱”和“先知”。20世纪传播学大师和传播学理论家。先后出版了《机械的新娘》、《古登堡群英》、《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地球村》。他提出了三个著名观点:1、媒介即信息2、媒介:人的延伸3、热媒介和冷媒介

媒介即讯息(2001简答):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

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的。

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2005名解):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

分类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但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容器人”(2003名解):日本,中野收《现代人的信息行为》。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认同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很容易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2008论述):

把关人”概念,最早提出,美国,库尔特. 卢因。发现家庭主妇的把关人作用。《群体生活的渠道》: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怀特,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把关环节。记者、编辑、编审和总编都是把关人。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传媒组织决定着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进入大众传播渠道。

报道新闻是大众传媒的一项主要活动。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

新闻信息的本质属性:1、真实性2、及时性和新意。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标准。

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

“新闻价值”:它主要是把交换价值作为衡量行文的标准.这一点,是由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所决定的.大众传媒是经营性组织,它们所提供的新闻信息产品如果不为受众市场所接受,势必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业务标准: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如时间跨度、明晰性以及组合性等。市场标准: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

还受到宣传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影响。

作用:(1)在传播内容中极力夸大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民主、和自由,制造“幸福生活”印象,灌输资产阶级价值观,以求增强社会成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向心力;(2)通过无休止地刺激人们的享受欲望和把他们引向娱乐领域的方法,来转移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问题的注意力;(3)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变形为抽象、

暧昧的“我们与他们”、“市民与官僚”、“温和的多数与好斗的少数”、“英国人与他们的敌人”的对立和冲突,抹煞阶级统治关系,抑制劳动阶级意识的成长。(4)它们以传播通俗文化为名,实际上主要是选择通俗文化中落后的、对统治阶级有利的内容加以传播。

实质(2002论述应用):大众传播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第一,大众传播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要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隐在受众(2008名解)-接受美学用语。德-美学家-伊瑟尔-读者在接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创作过程中已被作者设计在作品的结构中。即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心目中已隐现着特定的受众。隐在受众实际上是由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收者共同制造出来的

伊里调查(2008名解):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大选期间就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所作的一次调查,又称“伊里研究”。调查结果在1948年“人民的选择”为题正式出版。这次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重要理论观点,如“先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补强效果”、“中介因素”、“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等等。其结果证明,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改变人的态度,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观点对否定早期的“魔弹论”的效果观起了重要作用。它是最早采用系统的社会调查方法进行的一次研究,在传播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1、传播权。是社会每个成员的基本权利之一,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

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包括大众传媒的渠道加以传播。

2、知晓权(2004名解)。在广义上说,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

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的权力,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狭义上说,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这些权利是建立在它们公共性和公益性基础之上的。只有在传媒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实现自己的传播权和知晓权的场所、工具和手段而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们才能享受这些特权。拒绝承担这些义务和责任,它们的自由权利也就失去了任何法理上的依据。传媒应加强自律和行业规范。

3、传媒接近权(2006,2009名解):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

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媒介制度下社会成员的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与媒介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巨大矛盾。

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在三个方面产生了普遍影响:

1、反论权。社会成员受到传媒攻击或歪曲性报道之际,有权要求传媒刊登或播出反驳

声明。

2、意见广告。媒介接受读者要求刊登的意见广告。

3、体现在多频道有线电视领域。规定必须开设允许受众资助参与的“开放频道”的附

加条件。

使用与满足(2007论述2010名解):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其研究主要是站在受众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研究起源于4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是一种有益的矫正,也称“适度效果理论”。说明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现实中各种媒介或内容形式都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效用,只不过侧重点和程度有差异罢了。

日本,竹内郁郁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184页

1、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

心理起源。

2、实际媒介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

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5、无论满足与否,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改变对媒及

的期待。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在大中小过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它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

1、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

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2、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3、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矫正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

理论。“适度效果”理论。

局限性:

1、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

2、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

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

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概念的双重含义(2006简答):

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说服性

传播,指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这里的传播效果,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2、指大众传播媒介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

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还是间接的、显在还是潜在的。它强调的是,不管传播者有没有主观意图,他所从事的传播活动总会伴随各种各样的结果。

其双重含义构成这项研究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方面:一是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二是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

英国,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2006简答)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

1、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

法,如对电视节目评价的好坏等。虽然是直观和零碎的,但却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2、现场理论:即传媒内部工作人员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和性质的

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它直接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社会科学理论。从个人、社会与媒介三者关系出发,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其影响对象包括:1、影响公众,推动社会舆论监督;2、影响媒介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3、影响传播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为传播管理和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其基本观点是: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麦奎尔的观点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由于媒介在资本和意识形态上的特殊利益,三种理论间存在一定的对立关系。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在为人民服务和为国家发展服务的这个总目标下,这三者是统一的,也是应该统一的。

《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2001论述,2003名解,2007简答)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系统总结了“传播流”研究,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原因,只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只有在

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

便在这种强化过程中,也不作为惟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

3、大众传播对人们态度的改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

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观点极力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传播的客观效果不完全由传播者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原因(2008简答):

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从发出信息到受众接受信息,中间存在许多环节和因素,每个环节和因素都可能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传播者来说,要想

改进传播的效果,首先应该对效果产生的机制及其制约因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从传播主体、传播技巧和受众三方面进行分析

休眠效果(2007名解):

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被霍夫兰称为“休眠效果”。尽管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但它说明了,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简述“议程设置功能”(2003名解)理论的概要和特点。

答: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D.L.肖最早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

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沉默的螺旋(2001名解):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她通过这一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包括了以下要点: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识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成“多数”或“优

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

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

——舆论的产生

舆论(2001名解):通常称为“公众意见”或“公共意见”,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一、政治哲学:把舆论看成是“公意”,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二、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认为舆论不是个人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三、行为科学:或多或少的把舆论看成是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成是舆论,较多的体现在舆论调查和“民意测验”中。四、社会心理学:把舆论看作是社会控制的机制,认为舆论未必是事实上“多数”的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人们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1、如何理解“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09论述)这个观点?

答:诺依曼认为,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

作用,就象作为“容器”的饿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在“沉默的螺旋”中,舆论是“公开的意见”,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

2、结合“沉默的螺旋”理论,试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的关系。

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由于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作为”民意“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

3、意义:

一、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

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而这正是传统舆论学忽略的重要方面

二、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的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

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培养”理论(2004综合):“培养分析”起源于60年代后期,最初研究的焦点是电视的暴力内容的社会影响问题,后来扩展为考察大众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与人们的现实观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理论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对人们认识现实世界发挥着重大影响,由于传播媒介意识形态和价值的倾向性,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信念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差距,它们更接近于媒介的“象征性现实”而非客观现实。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它特别强调“描述日常生活的电视剧”所产生的“培养效果”。

”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给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知沟”理论(2004综合):

①理论诞生: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P.J.蒂奇诺等人提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②模式图:A.M.松伯格,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原因:a.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

b.传播技能差异——获得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c.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只是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

d.社交范围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

e.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

媒介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f.大众传媒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

媒体,其主要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层。

根本原因:在上述各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处于有力状况。

“上限效果”假说(2003名解)内容及评价

①J.S.艾迪玛等: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非无止境,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来得也早;地位低者获得知识的速度慢,但随时间的推移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因为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受众本身具有上限,现有知识已达上限。

②评价:这个“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是否存在则未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在某个上限赶上社会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早已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大众传媒的“知识平均化”效果不可能消除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什么是国际传播(2002简答,2010名解)

答:国际传播就是超越国界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活动古已有之,适用范围广,例如各国元首的出访、外交家的斡旋以及各国间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交流、谈判与协商等等,都可以归入国际传播的范畴。

“新世界信息秩序”(2002简答)论争:

背景: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弱小国家获得了解放。但是,由于长期的世界殖民体制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同时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顽固地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经、文等各领域对其的依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要真正改变受控制的局面,必须改变不平等的信息传播体制。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1973年不结盟国家《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是发展中国家力量的集结时期,不结盟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阿尔及尔宣言》是论争明朗化的开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舞台,展开了两大阵营的激烈论战。1976年不结盟国家《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

麦克布莱德报告》:

*1981年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塔罗瓦尔宣言》(2003,2009名解):1981年,代表西方国家垄断大媒介利益的国际性院外活动集团——“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在法国的塔罗瓦尔召集了“自由之声”集会、发表宣言认为,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当时美国的里根政府对其明确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③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今。由于美国的退出,科教文组织财政发生了困难,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但是,关于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基本原则,一直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坚定支持。

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2004简答,2008论述,2009论述):

新闻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信息,它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是一种人的活动,不

可避免的要包含着人的认识和判断,包括两方面:1、新闻的选择,即在众多新近发生的事实中选择哪些事实来进行报道;2、新闻的加工,即从什么角度来报道事实,或者赋予事实什么样的意义。

国际新闻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国际新闻的选择和加工具有一定的价值标志,这并不奇怪。问题在于,在国际报道中存在着垄断和控制结构的状况下,流通与世界的国际新闻的大部分,都是根据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价值标准而选择加工出来的;它们服务于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目标,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着严重的危害。

美国传播学家乔治.格伯纳认为:任何新闻,同时也是一种见解。他认为,甚至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也反映了传播媒介一定的世界观。在西方传媒的报道中,发展中国家不但存在感弱,而且往往受到歪曲性的报道。不少学者指出,西方传媒的新闻,往往把发展中国家与动乱、战争、落后、愚昧、专制等消极的概念和印象连接在一起;他们通常挑选“坏新闻”加以报道,而对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为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及其成果视而不见。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示,西方资本主义媒介并不是“公正”“客观地”报道国际新闻的,而是有着自己的一套新闻价值体系;新闻信息的传播,不仅是少数发达国家维护自己现存的支配地位和利益的手段,也是推行新的全球战略的工具。这些研究,有利于我们理解西方传媒报道活动的本质。

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信息主权(2003简答,2005论述)的定义和内容

①定义:一个国家对本国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内容:a.对本国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b.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c.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第三项内容直接涉及跨国传播,其功能包括保护国家机密和排除危及国际安全的有害信息等重要方面。

信息主权是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国家主权面临着新的威胁因素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信息化使各国国内信息系统与全球信息系统联成一体,国内系统受到国外系统更为直接的影响。在还存在着强权政治的情况下,个别传播大国可能会借助自己的技术优势,通过“劫持”他国电信系统,阻断信息和数据往来等手段来达到其政治目的。

信息主权是一个与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密切相关的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认为,在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衡结构下,传播弱国的信息主权没有任何保障,使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处于不利状态。其学者主张,一个国家对自己的信息传播资源和传播制度同样具有主权,这是信息时代保障国家主权完整的重要条件。对信息主权的重视和保护,已成为了世界各国规划和建设本国信息系统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全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这个趋势正把人类融入到一个互相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地球社会”中去。但是目前的全球信息传播系统中还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平衡,存在着少数传播大国和多数传播弱国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改变这种不平衡、不平等的信息传播结构,建立“公正的、平衡的新世界信息秩序”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它的实现,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加速自己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设独立自主的信息事业,增强自身的传播能力。

第十四章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库利(2010名解)美国社会学家,在1909出版的《社会组织》中,他设了《传播》

一章,对传播的许多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他关心的一个主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1、初级群体,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团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2、“镜中我”,说明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人是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而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他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媒没有充分关注,这与他对大众媒介的营利性感到不满有一定关系。

①拉斯韦尔(2006,2008名解)。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宣传研究领域有很大影响。1927年写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这本书刺激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使之成为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他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最早概括了传播的三项基本社会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著述600万字,在他逝世的1980年,有出版了三卷巨作《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

②卢因。德国犹太人,原在柏林大学任社会心理学教授,1933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逃到美国,在艾奥瓦大学任教。他的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还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把关人”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的过程的研究中,成为解释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③.霍夫兰。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在二战间曾担任美国陆军部心理实验室主任。战后出版了《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说服》。其学术在于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实验。他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和条件性,未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④拉扎斯菲尔德。奥地利籍犹太人,德国法西斯上台后逃往美国,在普林斯顿研究所担任负责人,在此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听众调查和研究。他最早将社会调查法系统地应用于受众研究,他和卡兹以《人民的选择》(1948)为题发表的伊里研究调查报告是传播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书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等著名的理论观点。拉扎斯菲尔德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创始人。他对研究方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

施拉姆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将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

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1、经验学派(2001,2009名解 ①定义: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意思变形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中,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从后者而言,它既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

③传播学经验学派: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学派,也称传统学派。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这个学派主要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经验性实证方法研究传播现象,因而成为经验学派。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有:传播过程模式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传播流”研究、先有倾向理论、选择性接触理论,补强理论、意义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等。由于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得有限性,又被称为“有限效果理论”。70年代以后该学派受到了批判学派的激烈批评,研究视角有所改变,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等较为强调传媒影响力的理论。

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分歧(2001简答):

a.(关键是社会观对立)经验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能消除社会矛盾,传播是控制人的行为和实现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批判学派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本质上都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

b.经验性的“管理研究”,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c.主张在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方法∽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变革

对象;

d.关心“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关心“谁在控制”“为了谁的利益在控

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和控制”。

2、文化研究学派(2008名解),也称伯明翰学派,批判学派中的一个流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霍尔、莫利为代表。该学派继承了格拉姆西、阿尔诸塞等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70年代以来,它成了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派。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2002名解):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其结果可以用于推论对象总体

①简单随机抽样:使用乱数表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

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

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

本按一定间隔抽出。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

③分层抽样(分类抽样):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

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

④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一般分三级,大型调查中常用。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l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l 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l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l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l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l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l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l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

“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l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l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l 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l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l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意义: 1、传播史上第一个关于传播过程的模式,开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先河。 2、确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局限性:角色和关系固定化,认为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有意图的劝服受传者的过程。单向直线传播模式缺乏互动性。l 香农>意见领袖 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学理论》考试大纲 《传播学教程》《传播学引论》部分 总体上以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为基本理论框架,结合李彬《传播学引论》相关理论问题和知识点,同时注意结合传播实践和传播热点问题进行复习。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识记传播的定义、特点 2、识记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3、领会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问题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识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2、识记信息社会内涵 3、分析传播媒介的进化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识记符号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功能 2、识记意义的内涵 3、理解人类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的产生 3、理解分析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识记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2、识记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3、分析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识记人内传播的定义、特点 2、分析人内传播的互动性 3、理解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4、识记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5、分析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识记群体的特征和社会功能 2、识记群体传播的内部机制特征 3、识记组织传播的特征及其机制 第七章大众传播

1、识记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2、应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理解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和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 2、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 3、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1、分析哈罗德·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媒介理论及其意义与局限性 2、分析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环境学观点 3、识记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的特点、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 4、分析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1、识记大众与大众社会的主要特点 2、识记几种主要受众观的基本观点 3、分析“使用与满足”理论及其研究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1、识记传播效果的含义和类型 2、识记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的主要内涵 3、识记霍夫兰与耶鲁研究的主要内容 4、分析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识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特点,分析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2、识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内容、特点,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3、识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4、识记“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的基本内涵、分析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识记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2、分析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3、识记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识记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及其重要贡献 2、识记批评学派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识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4、识记文化研究的基本观点 附论: 1、理解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和大众传播 《传播的观念》部分 总体要求:通读全书,把握传播学领域各种理论学说的概况和代表性理论家的主要观念,并能结合传播实际现象加以运用,在此基础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大版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概念的发展: 1、日常用语的定义: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2、传播界定的两个传统: (1)社会学传统: 库力:突出强调了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成人与人的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铁路交通:人和物的交流会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或以物为中介的精神交流和社会互动关系 社会互动理论: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皮尔士: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像”或者符号: (3)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意义: 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质载体和意义的统一体”? 意义离不开符号的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 信源、讯息、信宿: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与信息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1、信息的概念:具体P4 信息的分类:两类: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三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指的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2、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P4—5 联系: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具有物质属性 区别: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课题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的贡献:具体见P5 一是将信息概念引入,二是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具体P5—6 (1)共享——传播的交流、交换和扩散性质; (2)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3)双向的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传播者主动,传播对象通过反馈来影响; (4)前提:传受双方拥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符号解读:信息接受这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广义上还包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系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章节题库(7-8章)【圣才出品】

第七章大众传播 一、概念题 1.大众传播(宁波大学2019年研;河南大学2018年研;江西师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7年研;同济大学2014年研;西南大学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2年研;南京理工2010年研;武汉理工2009年研) 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授予地位功能(南林2019年研;暨南大学2018年研;河北大学2013年研)答: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是由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之一,是指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认为,大众媒介的这种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会给大众传媒传播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大众传媒的信息共享性、权威性等特点使其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河北大学2018年研) 答:(1)大众传播“麻醉功能”的提出 “麻醉功能”,又称“麻醉精神”,是大众传播的一大消极功能,1948年由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提出。 (2)“麻醉功能”的主要观点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的产品把人们吸引到对事物的关注和讨论上,而不是对这些事物采取相应的行动。大众媒介虽然可以将人的感受延伸到一个更为深广的空间,人们可以不断地通过媒介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但人们由于花了很多时间在媒介接触上,而且满足于这种间接的接触,便不再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而是消极旁观。 绝大多数广播节目、电影、杂志和相当一部分书籍和报纸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的鉴赏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传播所提供的文化娱乐节目的水准不及正规教育和高级文化,而只是一种作为工业社会产物的大众文化。这种产物,相对于有创造力的文化产品而言是一种堕落。 (3)对“麻醉功能”的评价 人们过多依赖于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人际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也逐渐减少,甚至与社会、社群逐渐疏远和陌生。日本也有一种说法“容器人”,指人们将闲暇时间完全用于大众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完全与媒介内容相连接。他们的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都源于电视,极端自我内化、心理封闭,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种种变化,成为了“电视人”和“沙发土豆”。 2.简述拉斯韦尔与默顿关于传播的功能的观点。(北大2018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拉扎斯菲尔德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观。(湖南师大2017年研)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传播学的相关学科社会传播的特点精神交往理论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 社会符号/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消费文化)人内传播 5W模式传播总过程研究人际传播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集合行 为霍桑实验企业识别系统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李普曼/拟态环境极权 主义/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民主参与理论大众传媒的特点“把关人” 麦克卢汉“电视人”与“容器人”理论受众大众社会理论“拷贝支配”理论 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 意见领袖”/两级传播《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多级传播“有限效果”理论“说服性传播”研究(耶鲁研究)“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警钟 效果” 自信心假说“使用与满足”研究“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 分析” “知沟”假说/“上限效果”假说/“信息沟”假说传播学的形成与诞生杜威/库利/帕 克/米德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施拉姆香农/维纳经验学派和 批判学派 ● 第一章 ★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重点要搞清楚传播学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三个学科的关系。 1、新闻学:新闻媒体的实践原则和标准、新闻学的主流理论(如第八章的那几个媒介规范 理论)都给了传播学很大启示,特别是早期传播学就诞生在新闻学院之中,还可以注意一 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卡方人”(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者)和“绿眼罩”(带有偏见的新闻从业人 员与研究人员)之争。这些都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2、社会学:社会学的大量社会理论极大了催生和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早期的传播学研究 者和传播学奠基人大多来自社会学界,如欧洲社会学家塔尔德与西美尔、深受西美尔理论 影响的芝加哥学派(帕克和米德)、库利、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人在理论、方法(调查研究、文本分析等)、实践等诸多方面推动了传播的诞生和发展。就是传播学中的批判学派 也是大量借鉴各种社会学的理论来进行大众传播研究,很多批判学者本身就是社会学家。3、心理学: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有两位是心理学家——卢因和霍夫兰。卢因在其群体动力 学的研究中提出了“把关人”理论,被怀特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后极大地促进了传播学的媒介 控制研究;霍夫兰著名的“耶鲁研究”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并且大量研究了微观层 次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直接推动了传播学中效果研究领域的发展。另外各种社会心理学理 论也对传播学的效果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传播(communication)与信息(information):①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 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概念的引入使传播的定 义更为科学化,也极大地了扩展了传播学的视野和理论框架。②传播就是指社会信息的 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此定义主要着眼于人类社会的 传播活动;也可以参考第二页和第三页库利和皮尔士的观点,了解一下对答题还是很有帮 助的。】 *人类社会传播的特点:(1)信息共享活动;(2)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并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3)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前提是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5)行为性、过程性、系统性。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五种传播系统: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 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 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 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 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全部名词解释

传播学专业·考研·110个名词解释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 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14.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5.“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6.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17.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8.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9.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

中传新传考研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中传新传考研|《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针对准备考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同学们,凯程考研的小编准备了一份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查缺补漏复习笔记,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泛化:①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新的动力;②寻求传播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核心理论体系, 应回归其学术原点 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20世纪初,“传播”成为学术考察的对象 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社会学的传统 1909年《社会组织》中定义传播:“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皮尔士(美国学者符号学的创始人)——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1911年《思想的法则》中论述传播:“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 icon)。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学者定义传播“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传播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名词整理!

P1_45 1、泛化现象:无限扩大目标人群,虽针对某一种疾病,却试图将搭点边的人群都一网打尽。泛化则要求分散、要求“广”和“多”。 2、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3、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因素”。 4、社会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即除人的生物信息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5、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6、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 7、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8、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9、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在接受国家管理下,对受众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10、社会系统:人类社会是最大的社会系统,这个巨系统中又有国家、地区、城市、公司、家庭等各个层次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也是社会系统,它们虽然属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但是都有相似的功能,每一个社会系统都在不断演化。 11、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12、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成俗,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另有歌手和电影的名字也是“符号”。 13、意义:个人行为所带来的正向价值回馈。 14、符号意义: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将之称为符号的意义。 15、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务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P46_90 1.传播的基本过程: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2.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3.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4.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5.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6.反馈:指受传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7.模式:所谓模式,是指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8.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9.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10.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

《传播学教程》-彩色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 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 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 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 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 三个原则P18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 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 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 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 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 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 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 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 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 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 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郭庆光版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七)、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郭庆光版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七)、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3)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人类传播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各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马莱兹克的系统传播模式:《大众传播心理学》67页 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3、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体接触经验形成的。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把人类交往分为三种类型: 1、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