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教资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六)

2015年湖南教资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六)
2015年湖南教资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六)

2015年湖南教资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六) 欢迎来到湖南教师招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617492098.html,/),湖南教师招聘网是湖南教师考试第一门户网站,提供湖南教师招聘及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教材用书、真题试题,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和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

制定教育目的基本依据

二、制定教育目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是人提出来的,具有主观性。教育目的又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思想、社会理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在漫长的教育实践历史进程中,人们从各自的理想出发,赋予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以不同的内涵。如柏拉图、拉伯雷、卢梭、梁启超等。

(三)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与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014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三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伦理》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A.客观、平衡原则 B.社会责任原则 C.真实原则 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 (D) 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 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 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 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 A.有助党和政府“照镜子”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力方” C.新闻媒体的耳目功能,要求记者将各种信息都传递给党和政府 D.防止党和政府被党和政府内少数不良分子和集团所“被代表” 6.2009 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 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B.遵纪守法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7.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C) A.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新闻工作者的职 业行为 B.通过唤起新闻工作者的知耻心、敬业精神等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遵 守职业道德规范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D.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 观的评价标准?(D) A.是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B.是否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

记者证考试-综合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1、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 要求: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中央从新闻战线的实际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新闻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需要,是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的需要。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1)根本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为指导,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保持一致,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推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2)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必须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正面宣传,善于并敢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题。 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1)坚持正确的的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处理矛盾的科学方法。 (2)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3)把好度,就是要把握分寸、力度,把握报道的时机。要审时度势,了解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要因时、因人、因地、因事制宜。 (4)只有把好关、把好度,才能确保导向正确,水平提高,阵地巩固,影响扩大,既要在政治上、政策上把好关、把好度,又要在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等具体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归恨结底是要在导向上把好关、把好度。 4、简述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1)舆论监督的最大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舆论监督对社会发展具有“晴雨表”和“候风仪”的检测作用。 (2)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节功能。舆论监督可以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3)舆论监督具有社会控制功能。舆论监督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法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 (4)舆论监督具有社会制衡功能。以新闻舆论的形式出现,其监督的领域广、反应迅速、参与公众多,影响效果大。 (5)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平衡。 5、简述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内涵要求。(★★★★★) 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坚持新闻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起码的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6、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 具体要求(一般要求):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还要做到概括性事实真实客观。 本质要求(更高要求):本质真实。新闻事业要全面、完整、深刻、精彩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相,不仅要做到具体事实的真实,而且要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以及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努力做到整体真实,要避免因为报道肤浅、片面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 7、简述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的要求。(★★★★★) (1)维护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责任和义务。新闻报道要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就是要用事实说话,通过事实的力量说服人、引导人。 (2)新闻具有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事实的选择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新闻报道只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倾向性。 (3)客观报道并非无倾向性。新闻客观、公正、有立场,是同准确、鲜明、生动紧密结合的。在当代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 C】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人的好奇心 B、人的耳目喉舌 C、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D、人类交流新情况的意愿 2. 【 C】“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 B】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 A、16世纪初 B、17世纪初 C、18世纪初 D、19世纪初 4. 【 A】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 A、传递新闻信息 B、引导社会舆论 C、提供文化娱乐 D、刊播商业广告 5. 【 A】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 D】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要坚持的方针不包括。 A、以正面宣传为主 B、以事实为主 C、以我为主 D、以迎合对象国受众为主 7. 【 C】“政治家办报”这一思想,最早是由明确提出的。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江泽民 8. 【 D】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了套电视节目。 A、12 B、13 C、14 D、15 9. 【A 】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 A、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B、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稿酬 C、记者向采访对象、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 D、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 10. 【 B】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A、《开元杂报》 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D、《万国公报》 11. 【 C】新闻是“易碎品”,因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要讲究。 A、有抢有压 B、有闻必录 C、争取时效 D、用事实说话 12. 【 A】提出报纸具有“耳目喉舌”作用,可以“去塞求通”的资产阶级报人是。 A、梁启超 B、徐宝璜 C、邵飘萍 D、史量才 13. 【 A】延安时期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是。 A、陆定一 B、邓拓 C、胡乔木 D、范长江 14. 【 D】西方资产阶级报业进入“自由主义”阶段后,报业资本家把报纸主要看作的工具。 A、维护公众利益 B、充当政府喉舌 C、提供娱乐 D、赚钱赢利 15. 【C 】着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 A、《旅欧通讯》 B、《俄乡纪程》 C、《中国的西北角》 D、《陕北之行》 16. 【 D】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致读者》,所概括的党报工作的四项原则是。 A、党性、真实性、群众性、战斗性 B、党性、阶级性、思想性、倾向性 C、党性、客观性、鲜明性、生动性

电视采访考试范围试题复习课程

电视采访考试范围试 题

电视采访考试范围试题 第一章电视采访概论 名称解释 电视采访 电视记者综合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电视采访工作可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建立在电视媒介的基础上,有 1.电视记者使用摄像机摄录声画一的现场形象 2.记者出镜提问采访交流等动态过程 3.画外采访:记者围绕事件所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飞形象素材的采集等。 新闻采访的内涵 新闻采访时一种选择,新闻报道是一种提炼;采访报道的对象既是事件本身,又是其影响和延伸;事实的采访与事实的解读融为一体;采访体现了新闻的历史观。 新闻采访的主体是新闻记者,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新闻报道,为了向大众传播新闻事实,新闻采访的客体是新闻事实。新闻采访的方式是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素材采集活动。 思考题 电视采访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5 1.接近现场,强调现场 2.通过前方记者的连线报道牵带出最新,最鲜活的信息 3.通过多信息的整合,使空镜头成为一种动态 信息形态的特征?p17 直观:直观意味着具体、直接,当我们用摄像机拍摄下现场事态,其画面和声音信息就直观地向观众传达了信息。

形象:是信息表达的更高层次。实际上是要求记者用形象的观念去体现现场信息与新闻价值,把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信息,把过去单靠文字、声音构成观众想象的信息表达转换为以画面为中心的直观信息表达,把空间展开的信息恶变为以时间延续的信息。 如何在电视采访中通过展示人经济交流传播信息? 电视采访时人本化的采访,它比其他任何媒介都更加要求交流的人计划和采访的个性化。 1.出镜记者通过人机交流的方式与被访者互动获得信息 2.出镜记者通过自身报道行为向屏幕前的观众传到信息,引导观众参与到现场中来,观众则是以心理 投射的方式与记者产生互动。 3.电视采访时通过镜头膳食人际交流让观众感到自己与现场的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现场获取信 息。 通过不同层次的人机交流展现,新闻的真实感,动态交流感、互动参与感就凸显出来了。 第二章采访线索和新闻敏感 名词解释 采访线索/新闻线索 采访线索就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 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灵感思维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体现。它表现为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迅速、综合的反应判断力。 电视采访策划 电视记者为了迅速准确地采访到新闻事实,而在采访报道之前所指定的方法与对策。 选题 电视记者根据国家、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事物从平衡向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对事件的新闻价值形成判断,从而做出关于报道内容、报道方向、报道角度的选择。 课后题

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广 播 电 视 业 务》 ↓ ↓ ↓ ↓ 采访的选题 …准备 …方法 一、新闻采访 1、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记 录等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基本特点(5个):求新性; 新近发生 突击性; 时效 灵活性; 采访灵活,采访对象变化、线索跟进 广泛性; 采访对象遍布各行各业 持续性。 随事物变化不同角度连续报道 新闻采访的要求(4个):熟悉带机采访; 带机采访对后期编辑的重要性 灵活把握记者角色;受众引导者(对环境从宏观到微观把握)、传播者、调查者 熟练操作摄录器材; 注重分工协作。 2、新闻线索——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是记者追寻新闻的 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特点(4个):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新闻要素残缺不全 时间短暂、稳定性差; 记者没有新闻敏感就很难发现 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评论的特点、功能 评论的说理 评论类型 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节目编辑合成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写作基本要求 新闻的结构要求 消息 现场报道 新闻专题 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广播电视业务 采访 写作 编辑 评论

反映现象,变动性大。假象 新闻线索来源(4个):记者本人观察和积累; 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有关政策和领导人的讲话; 来自受众信息; 其他媒体。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 3、选题——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 也包括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 选题确立的标准(3个):新闻价值标准——事实本身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 值要素包括(5个)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 味性。 新闻政策标准——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 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 新闻政策标准体现(2个):政治标准。 新闻宣传思 想。随形势发展变化 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①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和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②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以及有关条令; ③合乎民俗风情、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 ④维护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 选题的方法(3个):①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综合看待5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全面衡量新闻政策标准;价值再大,不符合政策标准,不能刊播。 ③是否呵护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选题的步骤(3个):①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对新闻线索中潜在的新闻事实价值评估,主要内容预想 ②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内容表现多面:从报道方式到角度,从报道结构到具体表达手段。 ③可行性论证。 4、广播电视采访准备包括(6个): 首先,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材料,同时筹划采访预案; 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形势; 补充相关知识;广博知识 熟悉采访对象; 设计采访问题; 采访的物质和技术准备。 广播电视记者所面临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 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有:旁观式; 参与式。 5、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1)现场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擦刊于思考活动。 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5个):观察的直接性;亲眼所见 综合性;眼耳口鼻各器官考察 客观性;客观的视点,不能有色眼镜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采访复习资料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新闻采访复习资料 1.新闻的功用是报道和评价事实 2.报道健康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属于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3.中国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4.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属于记者的新闻概括力 5.新闻的宣传价值为一致性,针对性,典型性,时宜性 6.记者进行采访,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7.对被采访对象实施"心理控制",属于求同存异,心理共鸣采访方法 8.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观察的特点之一观察的直接性 9.记者或化装或易名,以探亲的形式去采访一个名人或要人,这种采访形式属于隐性采访 10.捕捉变动着的事件细节是记者用心捕捉瞬间印象 11.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心理感应律 12.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是真实 13.消息写作中多采用第三人称是为了增加真实感 14.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是.新闻特写的写法。 15.早期出现的人物通讯与古代的传记文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16.新闻文采须从叙事突出动感、修辞强调实感、描绘富有美感方面着手。 17.述评性消息分为形势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 18.综合性新闻常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夹叙夹议、对比衬托 19.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带新、抓住被披露的事实变动、由近及远 20.新闻主体写作中按逻辑顺序来写是指依据事实的主次关系组织事实材料、依据事实的因果关系组织事实材料、依据事实的对比关系组织事实材料、依据事实的并列关系组织事实材料 21.所谓新闻的结构,指的是新闻的内容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22.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动态消息迅速及时的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23.综合消息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载。 24.速写是通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写作特点与绘画的速写一样,重在快速捕捉事实的基础上,对事件经过、轮廓、主要特征或人物事迹的粗线条表现。手法简练,反应迅速,不展开事件,只对其中有个性有特点的部分采用简笔勾勒的方法表现出对象的总体特征。 25.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观察中有访问,访问中有观察,通常二者结合。 26.为什么新闻须具有文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新闻也须有文采,因为,新闻写作讲究文采,适应受众的审美要求,可以使新闻的传播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叙事突出动感,动作能使叙述增添色彩,又有引人入胜之效。所以,新闻的写作要有文采,就要善于多用充满活力的动词。B:描述富有美感,现实生活本身多姿多彩,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闻,在写作上也要采取真实而富有美感的描述手法,C:修辞强调实感,新闻作品传播的是新闻事实,任何事实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27.通讯中的议论和抒情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用为什么需经营位置和控制数量? (1)通讯中的议论和抒情,要求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即从事实出发,同事实的报道水乳交融。抒情和议论的作用,从内容上说,是为了表现记者的倾向和褒贬,发表记者对事物的

记者证考试综合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1、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 要求: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中央从新闻战线的实际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新闻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需要,是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的需要。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1)根本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为指导,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保持一致,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推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2)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必须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正面宣传,善于并敢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题。 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1)坚持正确的的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重要内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处理矛盾的科学方法。 (2)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

局出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3)把好度,就是要把握分寸、力度,把握报道的时机。要审时度势,了解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要因时、因人、因地、因事制宜。 (4)只有把好关、把好度,才能确保导向正确,水平提高,阵地巩固,影响扩大,既要在政治上、政策上把好关、把好度,又要在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等具体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归恨结底是要在导向上把好关、把好度。 4、简述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1)舆论监督的最大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舆论监督对社会发展具有“晴雨表”和“候风仪”的检测作用。 (2)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节功能。舆论监督可以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3)舆论监督具有社会控制功能。舆论监督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法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 (4)舆论监督具有社会制衡功能。以新闻舆论的形式出现,其监督的领域广、反应迅速、参与公众多,影响效果大。 (5)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平衡。 5、简述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内涵要求。(★★★★★) 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坚持新闻真

2016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四、《新闻法规》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B.38 C.41 D.47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_____。()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_____。()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漏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_____。()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 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2019年记者证考试复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资料汇总5页word文档

2019年记者证考试复习《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资料汇总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我们的党在①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倾向。 6、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定义】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2)【基本要求】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相反的言论;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④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7、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1)为人民服务;(2)为社会主义服务;(3)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8、什么是正面宣传?答:“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主持人资格证考试资料(全)

两步轻松获得全国编辑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证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证是从事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的从业资格证,也就是说从事这两个行业,必须获得这两个证件。一方面因为如此,另一方面,由于获得该证必须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因此编辑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证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那么,要怎样获得这两个证呢?记者考试网用两步给大家进行讲解。 第一步通过考试取得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合格证;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通过申请获得编辑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证。 下面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 第一,如何取得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合格证。 考试资格:根据国家《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第九条规定,“凡遵守宪法……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应届毕业生)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资格考试。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受过党纪、政纪开除处分的人员,不能参加报名参加考试……”可知,对于一般人来说,参加考试就只有两个条件:一是大专以上学历(含应届毕业生),二是无犯罪前科。 考试时间: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地点:由各省级广播电视局公告,一般在省会。在国家广电总局公布当年考试公告后,各省会陆续出台考试公告。 考试科目: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考试科目均为三科,其中公共科目有《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编辑记者专业科目是《广播电视业务》,播音员主持人专业科目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考试教材:各省广电局出售的教材分别为:《广播电视综合知识》、《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这些教材都是由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编写组编写,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不知道什么原因,市面上基本没有出售,考友可以在现场报名的时候买到。记者考试网上已经为大家整理出了《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和《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大家可以不花一分钱,在网上观看。 内部资料、内部考题:没有出售。国家广电总局、记者考试网提醒大家,任何人向你出售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内部考题,请直接拔打110报警。 考试培训:国家广电总局没有钦定任何一家单位进行考前培训,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时间,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参加考前培训班,找到一个适合你自己复习的地方。 考试难度:同高考。 考试合格:编辑记者只要三科成绩总分及格就行,而播音员主持人除了三科及格外,还要求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1)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 A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B )。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B )。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C )。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C )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A )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 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 B )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D ) A.只能在a B.只能在a或b C.可以在a或b或c D.可以在a或b或c或d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 B ) .只能是媒体 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C.只能是记者张某 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 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20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某演员已去世20年,并不具有名誉权,所以法院应该驳回起诉 B.就算起诉,也只有该演员的父母和妻子有起诉资格,其兄妹不具有起诉资格 C.就算起诉,也应该以隐私权起诉,不应该以名誉权起诉 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后摄影师将大

记者证考试专业复习资料

记者证考试资料 一、填空 1.作品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都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作品的发表权和著作权的财产权,它的保护期是相同的,都是这个作者的终生和他死亡后50年。合作作品的保护期,要到最后这个死亡的作者他的终生和死亡后50年。 2.法人作品,著作权法归法人的职务作品,还有电影作品、摄影作品的保护期,都是这个作品首次发表后的50年。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和广播电台、电视台邻接权的保护期都是指首次制作完成或者首次播放(后)的50年。还有一个是版式设计权,保护期是10年。过了这个保护期的作品,它就进入了共有领域,使用的时候就不用再支付报酬。但是一定要尊重作者的精神权利。 3.新闻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中介是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者只能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表现主观倾向,绝不可以背离事实,歪曲委屈事实,也不可以随意改变事实。因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4.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5.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该条例的第32条规定进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 6.1995年4月,我国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开始组织起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同年11月上报国务院。1997年8月1号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同年8月11日,第228号国务院令颁布《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自1997年9月1日年开始实行。 7.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下内容:第一,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第二,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第四、泄露国家机密。第五、诽谤侮辱他人的。第六、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第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8.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主要体现在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三个方面。 9.“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中国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考试

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考试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是从事广播电视新闻职业的“门槛”,也是领取记者证必须经过的阶段,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是否过关,直接决定了能否获得记者证和从业资 格,可谓重要。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时间、地点: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每年上半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由广电总局确定。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地点一般在各省的省会城市集中考试。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有三门: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和广播电视业务。《综合知识》科目包括:1 政治理论常识 2 法律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3 经济学常识 4 社会学常识 5 文学常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专业科目《新闻基础知识》包括新闻和新闻业务,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工作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中国新闻史常识等;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专业科目《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包括广电新闻概 述,广电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栏目编排,广电新闻评论等。编辑记者资格 考试内容每年根据当年的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大纲作适当调整。考试合格人员可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进而可以申请获得记者证,成为一名正式记者。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题型: 一、综合知识试卷: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三)考试时限为90分钟。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内容: (一)政治理论知识和时事政治 (二)法律常识与广播电视有关政策法规 (三)公共知识 二、新闻基础知识试卷: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辩析题、论述题。 (三)考试时限为90分钟。 新闻基础知识考试内容: (一)新闻和新闻传播 (二)新闻事业 (三)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工作原则 (四)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 (五)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六)中国新闻史常识 三、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知识试卷: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三)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考试内容: (一)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三)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五)新闻栏目编排 (六)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教材和编辑记者资格考试辅导书编辑记者资格考试辅导书很重要,你得弄到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教材,认真复习才能通过的。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教材来源一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广播影视业务培训从属编写组编的“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一共有四本,分别是综合知识,新闻基础知识,新闻业务和播音主持业务;二是由中国广播电

新闻记者证考试题库新闻采编规范

新闻记者证考试题库:新闻采编规范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B)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 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

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B) A、过渡性语句 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C、事实性话语 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 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 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 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 67 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 A、“三角平衡”原则 B、“多重佐证”原则 C、“事实核准”原则 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复习笔记整理

2010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复 习笔记整理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基本常识 传播媒介的三次革命 1)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2)文字的发明和运用。 3)无线电的发明和运用。 “三C”指电脑、电讯、控制技术。 广播事业的诞生 无线电之父—马克斯威尔。 最早的广播新闻(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实验电台广播了个州的初选新闻)。 第一个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播的棒球比赛实况,标志广播事业诞生) 电视的诞生和兴起 一、硒的光电效应——电视得以诞生的重要基础。 二、电视的萌芽时期 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于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 三、电视的成型时代(本世纪三、四十年代) 第一次电视实况(1939年4月纽约世界博览会,第一位总统罗斯福—4月30日。 四、彩色电视的兴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播彩电节目(1954)、日本(1960)、中国(1973)。NTSC制(美、日、台。属于点扫法)、PAL制(德、中、英)、SECAM制(法、苏)。 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发展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 最早的广播电台创办于1923年初,呼号ECO;第一座公营电台是1927年5月的交通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 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广播事业 亚洲功率最大75千瓦发射机是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1932);民间电台有教育性、商业性和宗教性的三种类型;由于当时“讳谈国事”,故民间的极少有新闻、评论的内容。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播事业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1949年6月新华社语言广播部扩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成为与报社、新华社并列的党的三大新闻机关。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现状(根本性质:党和人民的喉舌。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飞速发展的电视事业 电视诞生于1958年初,仅北京、上海定期放节目,现形成中央、省级、地方、县四级办电视局面。 由封闭—开放,单向—多边发展:1)电视机数量增加;2)播出内容丰富;3)新闻成为主导,国际及批评报道出现;4)对外联系频繁;5)国内电视交流活跃,打破大台统治天下。 二、稳步前进的广播事业 依然是传播媒介中(受众)最多的(广播新闻大多先于报纸、快于电视、信息量大)。1)波段增加;2)专题性电台(音乐台、经济台)出现;3)吸引听众“参与”节目的比例加大。 国际向“窄播”(指针对性地满足部分听众需要)方向转化。 三、香港和台湾地区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