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2010年12月 第31卷 第6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r nal of C apitalM ed icalU niversity

D ec .2010V o.l 31 N o .6

[do:i 10.3969/j .issn .1006 7795.2010.06.031]

综 述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浩然 于春江

*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三系,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神经外科二病区)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对其发生机制已有较新的认识,血管内皮黏附因子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他汀类调脂药及A CE I 的确切作用得到充分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新进展。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治疗;药物 中图分类号! R 541.4

N e w Progress i n M echanis m and Treat m ent of A therosclerosis

WANG H ao ran ,YU Chun jiang

*

(T he Th ird Faculty of N e urosurgery Ins titute ;The Eleven t h M edical Co llege ;The Second D istr ict ,D e p ar t m ent of N e urosurg ery,Sanbo

Brain Institute ,Cap italM edical Universit y )

ABSTRACT ! A the rosclero si s is the m a j o r d iseases threa ten i ng t he hu m an health .W it h the deve l op m en t o f research ,ne w understand i ng o f its pat hogenesis has been reached .VCAM 1and I CAM 1beca m e the ne w f ocus .T he anti atherosclerotic e ffect o f Sta ti ns and ACEI has been f u lly confi r m ed .G reat adv ance m ent i n prevention and trea t m en t of a t herosc l e rosis has been m ade ,In this paper ,w e rev ie w the new progress in m echan is m and treat m ent of atherosc leros i s . KEY W ORDS ! atherosclero si s ;m echan is m;treat m ent ;drug s

*

Correspond i ng au t hor ,E m a i :l cj yu1955@si na .co m

动脉粥样硬化(ather osc lerosis ,AS)是指在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有脂质沉着(主要是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同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下增生,使内膜增厚,形成黄色或灰黄色状如粥样物质的斑块。

AS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可累及全身的各个器官,已成为多种中老年常见病的基础病变。AS 最常累及心、脑、肾,且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高度相关。AS 是多种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与颅内动脉瘤、慢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脑部血管状况也一定程度的影响着颅脑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

动脉粥样硬化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期:首先在动脉内膜出现略为隆起的含有脂质小滴的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黄色条纹。#期:由于脂质(磷脂、脂蛋白、胆固醇)的不断沉积,条纹增大,变软形成斑块。?期:斑块表面纤维变化,呈灰色或珍珠白色,内部隆起的内膜增厚,而内部的蛋白质常常含有胆固醇结晶,斑块发展进入中层。%期:斑块表面坏变脱落,形成

粥样硬化溃疡,有钙盐沉着及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机体器官缺血,发生功能障碍

[1]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

动脉壁内皮损伤及脂质的沉积是目前公认的AS

始动因素[2]

,其基本过程如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刺激发生损伤后,发生功能改变和渗透性增高。血液中的脂质在内皮下沉积。随后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损伤处进入内皮下,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肪斑。血小板也逐渐聚集并黏附于内皮的损伤处。吞噬细胞、内皮细胞及黏附于内皮细胞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增生并合成胶原纤维,脂肪斑演变成纤维斑块。此时脂质进一步沉积,沉积的脂质进一步加重吞噬细胞的黏附、血小板的聚集和炎性反应因子的释放。随着这一过程的发展,脂质不断沉积,多种炎性细胞逐渐浸润,纤维帽渐渐变薄,慢慢演变为不稳定斑块。以不稳定斑块的裂缝、糜烂或破裂为基础形成

血栓,最终导致严重心脑血管损害[1,3 4]

。上述过程各阶段的演变机制十分复杂且相互交织,人们对其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有关学说甚

第6期王浩然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多,较早的有脂质浸润学说、血栓源学说、血流动力学学说、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学说、内膜损伤学说及受体学说等[1]。近年来随着有关学科及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感染、炎性反应及免疫等多个角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3,5],产生了多个新的学说。其中炎性反应学说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解释的较为全面。

RossR及Li b by P[6 7]的炎性反应学说认为,某些脂类如溶血磷脂、氧固醇等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的受体结合后可激活基因表达,生成许多促进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如内皮细胞表达许多黏附分子及趋化因子&如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vascular cell adhesi o n m olecule 1, VCA M 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 onocyte che motactic protein 1,MCP 1)等?使血流中的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黏附于受损内皮表面并进入内皮下,单核细胞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 acrophage colony stm i ulating factor,M CSF)作用下分化成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是主要的炎性反应细胞。Yehuda S等[8]报道,给大鼠注射人低密度脂蛋白(l o w density li p oprotein,LDL)后4 h,LDL即出现、积聚于主动脉内,6~12h可检出ox LDL,12~24h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巨噬细胞浸润至内皮下,被认为是为了清除积聚在血管内皮下的ox LDL。而后巨噬细胞分泌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 let derived g r o w th factor,PDGF)使平滑肌细胞迁移至血管表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i b roblast gro w t h factor , FGF )及肿瘤坏死因子 (t u mor necrosis factor ,TNF )、表皮生长因子(epi d er m al gro w th factor,EGF)等则使平滑肌细胞转变为成纤维细胞表型,然后分泌各种纤维,在脂类核心表面构成纤维帽。AS发展为进展型或成熟斑块,这种慢性炎性反应可延续很多年而不出现临床症状。同时巨噬细胞还能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分泌各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 x m etall o prote i n ase,MMP)、组织蛋白酶S、K等降解纤维帽。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TNF直接抑制平滑肌细胞合成胶原蛋白,并刺激巨噬细胞表达MMP、组织蛋白酶S、K。结果纤维帽变薄,最终形成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9 10]。

不稳定斑块的特点是纤维帽薄,脂质核心面积较大,多种炎细胞浸润,易于破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最终导致严重心脑血管损害。因此如何延缓甚至逆转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并增加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成为心脑血管事件二、三级预防的关键。

高血脂作为AS的始动因素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资料[11]提示,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AS的发生呈正相关。随着对脂蛋白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与AS的发生呈正相关,其机制是LDL可以通过apo B100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沉积在动脉内膜下形成粥样硬化斑块[12]。而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 lestero,l HDL C)是将胆固醇逆向运输至肝脏处理,可降低机体胆固醇水平,从而抵抗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脂质被组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氧化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而oxLDL可以:1)刺激平滑肌细胞表达MMP并促进细胞凋亡。2)刺激单核细胞活化,形成吞噬细胞;分泌MM P及多种组织因子。3)刺激内皮细胞上调多种生长因子、黏附分子(VCAM 1&I C AM 1、PDGF A& B cha i n s)及单胺氧化酶2的表达,减少内皮源性一氧化氮(e NO)的产生。oxLDL被认为是引起炎性反应形成AS的关键物质[12]。

正常血管内皮相对于血液成分是一个非黏附性屏障,它们不单是覆盖在血管腔表面保护血管平滑肌细胞(s m ooth m uscle ce lls,S M C)的屏障,而且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器官和效应器官,是一个十分活跃的代谢及内分泌库,还是许多心血管酶激活或失活的部位,几乎所有组织都受其影响和调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道防线。内皮功能的损伤是发生AS的必备条件[13],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是AS 形成早期的始动环节。而脂蛋白参与细胞黏附及诱导黏附分子表达,从而引起炎性反应细胞在内膜下的浸润,最终引起AS。其中黏附因子,特别是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 1,是近几年一个颇值得探讨的新课题[14]。

2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VCAM 1)与动

脉粥样硬化

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起黏附作用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根据其编码基因结构同源性及产物的功能特点,可将其归纳为6个家族:整合素家族(i n tegrinfa m i ly)、选择素家族(selecti n fa m ily)、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 m m unog lobu linsuper fa m ily,I gSF)、钙依赖黏附素家族(Ca2+dependent cell adhesi o n m olecule fa m il y)、血管附

829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31卷

着素家族(vasc u laraddressinfa m ily)及CD44等黏附分子所属的尚未分类的家族[15]。在这6个家族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 M 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1(i n tercell u lar adhesi o n m o lecule 1, I C AM 1)是研究最多的与AS相关的黏附分子。

VC AM 1(CD106)于1989年克隆成功[16]。其结构上含有6个或7个免疫球蛋白样功能区,分布于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配体为 1整合素VLA 4(very late antigen 4)。VLA 4可与VC AM 1的7个Ig样结构区的1区和4区结合。VLA 4主要表达在大多数单个核细胞上,包括嗜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细胞上,不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因此VCAM 1选择性地促进单个核细胞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

Cybulsky M I等[17]于1991年首次在W atanab le 遗传性高脂血症兔早期AS病变脂纹中的内皮细胞检出VC AM 1免疫活性。1年后,O(B rien K D等[18]和Dav iesM J等[19]均证实在人AS病变组织中S M C、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表达VC AM 1。O(B rien K D等人又研究了VCAM 1和I C AM 1在动脉粥样斑块中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及其同该部位白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粥样斑块的新生血管中VC AM 1和I C AM 1表达高于其在动脉腔内皮细胞表达的2倍,内膜斑块中增加的巨噬细胞密度与VCAM 1和I C AM 1在新生血管及非内皮细胞表达明显相关[20]。此后,有人[21]对13例因腹主动脉硬化而手术的病人进行动脉壁VC AM 1和I C AM 1表达的观察,发现在内皮细胞、内膜及基质均有VC AM 1和I C AM 1的表达,AS 越严重,表达量越多,由此指出AS早期内皮细胞释放VC AM 1和I C AM 1,它们促使单核细胞向动脉壁的迁移,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Sh i m a Y等[22]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鼠的主动脉内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基因敲除鼠的动脉硬化病变与人相似,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可见主动脉壁少量VC AM 1和I C AM 1表达,且表达仅局限在动脉血流易发生变化部位,相反,基因敲除组VC AM 1和I C AM 1在弥漫的动脉硬化病灶中大量表达,这种表达和血清胆固醇的浓度相关[23 24]。有研究[25]发现在高胆固醇饮食4个月建立的兔动脉硬化模型中,可见主动脉壁VCAM 1的高表达,15只兔中5只继续高脂饲养,另外10只改为正常饲料,16个月后正常饲料组血脂下降,VCAM 1也随之下降,M CP 1也下降,一氧化氮(NO)升高。近几年国内外陆续出现了一些VCAM 1和I CAM 1与AS有关疾病的临床报道[26 32],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血管疾病与VCAM 1和I C AM 1关系的临床观察,大部分仅观察VC AM 1或I C AM 1单一指标在血清中的表达,这些研究发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脑卒中病人血清中,VC AM 1、I CAM 1及C 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随着病情的稳定,这些指标逐渐下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中VC AM 1和I C AM 1的水平多数接近正常,认为高敏C 反应蛋白、金属蛋白酶 9与黏附分子共同参与了动脉的炎性反应过程[33]。由此可见,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认为VCAM 1和I C AM 1与AS的关系非常密切。

血浆脂质和脂蛋白沉积于内皮下,单核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并迁入内皮、摄取脂质转化为泡沫细胞是AS形成的早期事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内皮损伤成为促发炎性反应的始动环节。在物理(血流剪切力、牵拉、痉挛、缺氧)及化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由基、炎性反应因子及感染)等因素刺激下,内皮细胞活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并表达大量黏附分子,这些活性分子使单核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上的数量增多,并趋化迁移至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转变为泡沫细胞参与形成粥样斑块[34]。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要细胞构成是巨噬细胞、S M C及T淋巴细胞,血源性巨噬细胞通过内皮广泛浸润于动脉内膜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活动期的一个特征。

目前的研究[35]认为VC AM 1和I C AM 1介导的免疫过程在AS发生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病变形成早期他们主要是促进单核细胞向内皮黏附、迁移,在病变进展期促进已迁入病灶的单核细胞滚动、T淋巴细胞的激活,并增加其他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黏附分子介导的黏附过程,首先是选择素减慢血流中的白细胞,并使其滚动到血管内皮表面,然后是整合素和I gSF促进白细胞黏附到血管壁,并使其进入内皮。黏附分子在内皮细胞的表达涉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向内皮的黏附及迁移,而S MC和巨噬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可能有助于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黏附分子在静息的白细胞、内皮细胞上呈低水平表达。在炎性反应等病理条件下,VC AM 1和I C AM 1大量的表达在血管内皮上。在I L 1、I L 6、TNF 、I FN 等炎性反应细胞因子作用下,黏附分子在许多类型的细胞上的表达

830

第6期王浩然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迅速上调(如白细胞、内皮细胞、角化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大多数研究[36]表明,细胞因子(I L 1、I L 6、TNF 、I FN )及内毒素、脂多糖(LPS)等诱导VC AM 1和I C AM 1在内皮细胞和S M C上表达,部分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另有发现,TNF 和I L 4通过不同的细胞因子激活机制对VC AM 1在内皮细胞和S MC表达增加产生协同作用:即在内皮细胞,TNF 增加VC AM 1基因转录,I L 4增加VC AM 1mRNA的稳定性。而在S MC,则是I L 4刺激VC AM 1基因转录,单独的TNF 几乎没有任何作用[37]。

从目前的研究看,黏附分子可看作是在静息状态下低水平表达,但能在适当的环境下被快速诱导。单核细胞进入动脉壁的模型是:循环中的单核细胞首先通过其表面黏蛋白样家族中相应配体和内皮细胞上多种选择素成员结合,被松散地)拴?于损伤或活化内皮细胞上,此时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表面做短暂滚动,其后在内皮细胞释放的化学趋化因子作用下,单核细胞被活化并增加表面整合素(LFA 1、VLA 4等)的表达,进而与内皮细胞上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中相应受体(VC AM 1、I C AM 1等)之间通过稳定结合使单核细胞停止滚动而更持久地黏附于内皮。最后在其他黏附分子如血小板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PE C AM 1)的参与下穿过内皮层,进入内膜下,最终成为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因此,黏附分子是动脉粥样硬化这一慢性炎性反应过程始动的关键因素[37]。

3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随着人们对AS了解的深入,抗AS药物也不断发展。作为经典的心血管保护药物,抗血小板药、血管活性药及环氧酶抑制剂等早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针对AS的主要动因(血脂的调节)的药物如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 Co A)抑制剂、抗脂质氧化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也已逐渐成为抗AS 的主要药物[38]。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他汀类药物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此类药物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至今仍是热点。他汀类(STAT I N S)药物是一类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 Co A)抑制剂,能够抑制HM Co A的还原,阻断胆固醇酯的合成及其他一些机制,最终实现降低血脂防治AS的作用[36,39 40]。

著名的得克萨斯空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究(The A ir Force/Texas Coronar y A t h er osclerosis Preven

ti o n S t u dy,AFC APS/TexC APS)证实洛伐他汀20~40 m g/d有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早期预防,能够减少发生急性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猝死)的危险性[11]。这一实验研究奠定了他汀类药物治疗AS的里程碑地位。而Sacks F M等[41]发现他汀类药物还有抑制巨噬细胞表达组织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能够稳定并逆转斑块,降低血脂,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抑制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改善内皮功能,并具有强有力的抗炎功效[42 45]。

血管紧张素#能引起人平滑肌细胞肥大,并可增加离体培养的小鼠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并直接刺激血管增生。因此从理论上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 iotensi n converting enzy m e i n h i b itors,ACE 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 n recepto r b lockers, ARB)有重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抗AS的主要机制如下:(1)抑制炎性反应;(2)保护血管内皮;(3)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迁移;(4)增加斑块的稳定性[38]。

心脏预后预防评价(the heart outco m es preventi o n eva l u ation,HOPE)及欧洲培哚普利治疗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降低心脏事件研究(European trial on reducti o n of car d iac even ts w ith peri n dopril in stable coronary ar tery disease,E UROPA)等大型、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将ACE I及ARB的可喜作用展现在人们面前,引起了近年来的研究热潮,并且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观念[15,46]。

人们对抗氧化药物的研究开展已久,其种类繁多且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物及保健药物中。近年来随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用的明确,抗氧化剂在抑制AS方面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其中代表药物为丙丁酚(普罗布考)。

根据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丙丁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丙丁酚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这是基础和根本,而我们已经知道,氧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环节;2)丙丁酚影响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诸多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3)丙丁酚促进胆固醇逆转运,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47]。

目前主要的抗AS药物疗效肯定且方案多样。但

83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31卷

AS是一个慢性的病理过程,与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等危险因素相关。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还需早期针对各危险因素,改善生活习惯,配合药物进行防治。

相信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防治AS 的方法会进一步出现,我们终将消除动脉粥样硬化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

4 参考文献

[1] M oghadasian M H.Exper i m enta l a t herosc l erosis:a h isto ri

ca l overv ie w[J].L ife Sc,i2002,70:855 865.

[2] W illi a m s J K,Sukhova G K,H erring ton D M,e t a.l

P ravastati n has cho l esterol l ow ering i ndependent effects on

the a rtery w all o f athero sclerotic m onkeys[J].J Am Co ll

Card i o,l1998,31:684 691.

[3] Danesh J,W heeler J G,H irsch fie l d G M,e t a.l C reac tive

prote i n and other c i rculati ng m arke rs of infl amm ati on i n the

pred icti on of co ronary heart d i sease[J].N Eng l J M ed,

2004,350:1387 1397.

[4] Curb J D,A bbo tt R D,R odr i guez B L,et a.l C reac tive

prote i n and the future r i sk o f thromboe mbo lic stroke i n

hea lt hy m en[J].C irculati on,2003,107:2016 2020.

[5] H ansson G K,Zhou X,T ornqu ist E,et a.l T he ro l e of a

dap tive i m m un it y i n athero sc l erosis[J].A nn N YA cad Sc,i

2000,902:53 62.

[6] R oss R.A t herosc l e rosis an i nfl am rnatory d isease[J].N

Eng l JM ed,1999,340:115 126.

[7] L i bby P.Infl amm ati on i n atherosc leros i s[J].N ature,

2002,420:868 874.

[8] Y ehuda S,Y an i v S,D ror H.A thero sc l erosis as an infec

ti ons,i nfl amm atory and anto i m m une disease[J].T rends i n

I mm uno,l2001,22:293 295.

[9] B i asucc iL M,L i uzzo G,G r illo R L,et a1.E leva te l eve l s

o f C reactive prote i n at discharge i n pa ti ents w ith unstable

ang i na pred ict recurren t i nstab ilit v[J].C irculation,1999,

99:855 860.

[10]K i n l ay S,Sch w artz G G,O l sson A G,et a.l H i gh do se

atorvasta tin enhances t he dec line i n infl amm atory m arkers i n

patients w 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 m es i n the M IRA CL

study[J].C ircu l a tion,2003,108:1560 1566.

[11]Ska

+l n K,G usta fsson M,R ydbe rg E K,e t a.l Subendothe

li a l retenti on of athe rogen ic li popro teins i n ear l y atherosc le

ros i s[J].N a t ure,2002,417:750 754.

[12]Joy ce C W,Am arM J,Lambert G,et a.l T he ATP b i nd i ng

cassette transporte r A1(ABCA1)modu lates t he deve l op m ent

of ao rtic a t herosc l e rosis i n C57BL/6and apoE knockout m ice[J].P roc N atlA cad Sc iU S A,2002,99:407 412. [13]Po redos P.Endothelial dy sfunction in the pa t hogenesis o f

athe rosclero si s[J].Int A ng ia,l2002,21:109 116.

[14]B l ankenberg S,Barbaux S,T iret L.A dhesion m o l ecu les and

atherosc l erosis[J].A therosc l erosis,2003,170:191 203. [15]秦玲,张淑琴.阿托伐他汀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

胞黏附分子 1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

志,2005,22:300 302.

[16]O sborn L,H essi on C,T izard R,et a.l D irect expressi on

cloni ng of vascu l ar ce ll adhesi on m o l ecule 1,a cy tok i ne i n

duced endothe li a l pro te i n t hat binds to l ymphocytes[J].

Ce l,l1989,59:1203 1211.

[17]Cybulsky M I,G i m brone M A Jr.Endo t he lial expressi on o f

a m ononuc l ear L eukocyte adhesi on mo lecu l e dur i ng a t hero

g enesis[J].Sc i ence,1991,251:788 791.

[18]O(B rien K D,A llen M D,M c Dona l d T O,et a.l V ascular

cell adhesion m o l ecule 1is expressed in hu m an coronary

athe rosclero ti c plagues:i m pli cations f o r t he m ode o f pro

g ressi on of advanced coronary atherosc leros i s[J].J C li n In

v est,1993,92:945 951.

[19]D av iesM J,G ordon J L,G eari ng A J,e t a.l The expres

si on o f the adhesion m olecules I CAM 1,VCAM 1,PE

CAM,and E se lecti n i n hu m an athero sclerosis[J].J P atho,l1993,171:223 229.

[20]O(B rien K D,M cDonald T O,Cha itA,et a.l N eovascular

expression o f E selecti n,intercell ular adhesi on m o lecu l e 1,

and v ascu l a r ce ll adhesion mo lecu le 1i n hu m an athe roscle

ro si s and the i r relati on to i nti m al leuko cy te conten t[J].C ir

cu l a tion,1996,93:672 682.

[21]K asper H U,Sch m i dt A,R oessner A.Express i on o f t he

adhesion m olecu les ICAM,V C AM,and ELAM i n the arte

riosc lero ti c plaque[J].G en D i agn P atho,l1996,141:289 294.

[22]N akas h i m a Y,R a i nes E W,P l u m p A S.U pregu l a ti on o f

V CAM 1and ICAM 1a t athe roscleros i s prone s ites on t he

endo t he li um i n the A poE defic i ent m ouse[J].A rter i oscler Thro m b V asc B i o,l1998,18:842 851.

[23]Bourdill on M C,Poston R N,Covacho C,et a.l IC AM 1

defic i ency reduces athe rosclero ti c lesi ons i n double kno ck

out m i ce&A poE(-/-)/I CAM 1(-/-)?fed a fat o r a

chow diet[J].A rter i oscler T hro m b V asc B i o,l2000,20:

2630 2635.

[24]T ian J,P e iH,Jam es J C,et a.l C ircu lati ng adhesion mo l

ecu l es i n apoE deficient m ouse stra i ns w it h different a t hero

sc l e rosis suscepti b ilit y[J].B i o che m B i ophys R es Commun,

832

第6期王浩然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2005,329:1102 1107.

[25]A i kawa M,Sug i yam a S,H ill C C,e t a.l L i p i d l owe ri ng re

duces ox i dative stress and endothe li a l cell acti vation i n rab

b it atherom a[J].C i rculati on,2002,106:1390 1396.

[26]Blankenberg S,Barbaux S,T i ret L.A dhesion m o l ecu l es and

at herosclerosi s[J].A therosc l erosis,2003,170:191 203. [27]Zhao S P,L i Y F.D o w nregulati on o f PPAR gamm a expres

si on i n per i phera l b l ood m onocytes correlated w ith adhesi on

m o l ecules i n acute co ronary syndro m e[J].C li n Ch i m A cta,

2003,336:19 25.

[28]H ajiloo iM,Sanati A,Ahmad i eh A.C irculati ng ICAM 1,

V C AM 1,E se lecti n,P se lecti n,and TNF alpha R II i n pa

ti ents w ith coronary artery d i sease[J].I mmuno l Invest,

2003,32:245 257.

[29]H ajiloo iM,Sanati A,Ahmad i eh A.C irculati ng ICAM 1,

V C AM 1,E selecti n,P selecti n,and TN FR II i n patients

w it h coronary a rtery d isease[J].I mmuno l Invest,2004,

33:263 275.

[30]K ondo K,K itaga w a K,N aga iY,et a.l A ssociati ons o f so l u

b l e i ntercell ular adhesion m o l ecule 1w it h caroti d atheroscle

rosis progression[J].A therosc lerosis,2005,179:155 160. [31]G uray U,E rbay A R,G uray Y,e t a.l L eve ls of so l uble ad

hesi on mo lecu l es i n var i ous c linical presen tati ons o f coro

nary athe rosclero si s[J].Int J Ca rdio,l2004,96:235 240.

[32]Cher i an P,H ankey G J,E i ke l boo m JW,e t a.l Endotheli a l

and p l atelet activati on i n acu te i sche m i c stroke and its eti o

log i ca l subtypes[J].Stroke,2003,34:2132 2137.

[33]N omo to K,O guch i S,W atanabe I,e t a.l Invo l vem ent o f

infl amm ati on i n acute co ronary syndro m es assessed by l eve l s

o f high sensitiv i ty C reacti ve prote i n,m atr i x m eta l opro te i n

ase 9and so l ub l e vascular cell adhesi on mo lecu le 1[J].J

Card i o,l2003,42:201 206.

[34]Cybulsky M I,W on D,H a i dariM.L eukocyte recru it m ent

to athe rosclero ti c lesi ons[J].C an J Ca rdio,l2004,20

(Suppl):24B B28.

[35]Cybulsky M I,Iiya m a K,L i H,et a.l A ma jor ro l e for

V C AM 1,bu t no t I CAM 1,i n ea rl y a t herosc l e rosis[J].J

C li n Inv est,2001,107:1255 1262.

[36]N awaw iH,O s m an N S,A nnua r R.Solub l e interce ll ular

adhesion m o lecule 1and i nter l euk i n 6levels refl ec t endo

the lia l dysf uncti on in patients w ith pri m a ry hypercholester

o lae m i a treated w ith ato rvastati n[J].A t herosc l e rosis,

2003,169:283 291.

[37]Zheng S,Q ian Z,T ang F,et a.l Suppressi on of vascular

ce ll adhesion m o l ecule 1expression by croceti n contr i butes

to attenuati on o f athe roscleros i s in hypercho l estero le m ic rab

b its[J].B ioche m Phar m aco,l2005,70:1192 1199.

[38]Fox K M,European tria l on reducti on o f card i ac events w i th

P eri ndopr il i n stab l e coronary A rtery d i sease Investigators.

E ffi cacy of per i ndopr il i n reduction o f ca rdiovascu lar events

a m ong pati ents w it h stable co ronary a rtery d i sease:random

i sed,doub l e b li nd,placebo con tro ll ed,mu lti centre trial

(the EUROPA study)[J].L ance t,2003,362:782 788. [39]P loske r G L,W agstaff A J.F l uvastati n:a rev ie w o f i ts

pha r m aco l ogy and use i n the m anage m ent of hypercho l ester

o lae m i a[J].D rugs,1996,51:433 459.

[40]H ar i a M,M c T av is h D.P ravastati n:a reappra i sal o f i ts

pha r m aco l og ical properties and cli nical effecti veness i n t he m anage m ent o f coronary heart d isease[J].D rugs,1997,

53:299 336.

[41]Sacks F M,P fefer M A,M oye L A,et a.l T he effect o f

pravasta ti on on co ronary events after m yocard i a l i n farc ti on i n

patients w ith average cho lestero l l eve l s[J].N Eng l JM ed,

1996,335:1001 1009.

[42]S m ilde T J,vanW issen S,W o llershei m H,et a.l E ffec t o f

agg ressi ve versus conventiona l lipi d l owe ri ng on athe roscle

ro si s progression i n fa m i1ial hype rcho leste ro laem ia

(A S A P):a prospec tive,rando m ized,doub l e b li nd trial

[J].Lance t,2001,357:577 581.

[43]R izzo M,Berne isK.W ho needs to care about s m a l,l dense

l ow density li popro te i ns[J].Int J C li n P rac t,2007,61:

1949 1956.

[44]A li F,H a m du l ay S S,K i nder l erer A R,et a.l Sta ti n m edi

ated cytoprotecti on of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 a l ce lls:a

ro le f o r K ruppe l li ke facto r2 dependent induction of he m e

oxygenase 1[J].J T hro mb H ae m ost,2007,5:2537 2546.

[45]Sz m itko P E,V e r m a S.C reacti ve protei n and the m etabo l

i c syndro m e:usef u l addition to t he ca rdiovascu lar r i sk pro

file[J].J C ard i ome tab Syndr,2006,1:66 69.

[46]Y usuf S,Sle i ght P,Pogue J,et a.l E ff ec ts o f an ang i oten

si n2 conve rting enzy m e i nhibitor,ra m i pri,l on card i ovascu

lar even ts i n h i gh r i sk pati ents.The heart outco m es preven

ti on evalua ti on study i n vestigators[J].N Eng l J M ed,

2000,342:145 153.

[47]T anous D,B rasen JH,Choy K,et a.l Probuco l i nhi b its i n

stent t hro mbosis and neo i nti m a l hyperplasia by pro m oti ng re

endotheli a lization[J].A therosc l erosis,2006,189(2):342 349.

(收稿日期:2010 07 02)

编辑 陈瑞芳

833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落后国家。 动脉硬化一般是指一组动脉的硬化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危害较大:动脉中层钙化,老年人常见,危害较小;细动脉硬化,见于高血压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甘油三酯亦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高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或)功能障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另一方面,高血压时有脂质和胰岛素代谢异常,这些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3.吸烟: 大量吸烟可使血液中LDL易于氧化;烟内含有一种糖蛋白,可引起SMC增生;吸烟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儿苯酚胺浓度升高,但使不饱和脂肪酸及HDL水平下降,这些均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性别: 女性的血浆HDL水平高于男性,而LDL水平却较男性为低,这是由于雌激素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缘故。 5.糖尿病及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HDL水平较低,且高血糖可致LDL糖基化。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SMC 增生,而且胰岛素水平与血HDL含量呈负相关。 6.遗传因素: 冠心病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是本病的危险因素。遗传性高脂蛋白性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学说有: 1. 脂源性学说: 高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脱落,管壁透性增高,脂蛋白进入内膜引起巨噬C反应,SMC增生并形成斑块。 2. 致突变学说: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平滑肌细胞为单克隆性,即由一个突变的SMC子代细胞迁入内膜,分裂增殖形成斑块,犹如平滑肌瘤一般。 3. 损伤应答学说: 各种原因引起内皮损伤,使之分泌生长因子,吸引单核C附着于内皮,并移入内膜下刺激SMC增生,并分泌各种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纤维斑块。 4.受体缺失学说: 若血浆中LDL受体数目过少,则导致细胞从循环血中清除LDL减少,从而使血浆LDL升高。 三、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十分密切,动脉杈、分支开口,血管弯曲的凸面为病变的发生部位。病变过程由轻至重,分为四期: 1.脂纹(fatty streak):

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失眠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并提高心血管病的死亡率。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都和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对动脉硬化和睡眠障碍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引发机制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并探讨两者中医证型上的关联。 标签:睡眠障碍;动脉硬化;相关性 睡眠障碍是睡眠的质或量发生异常,不能满足生理需要,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的身心状态。常见的慢性失眠会引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心理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1]。 睡眠障碍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也是血管疾病后常见的并发症。Ogilvie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受试者与睡眠7~8小时的受试者相比,BMI、腰围和体脂显著升高,少于5小时的更甚,由此可知睡眠障碍和肥胖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关联[2];美国一项调查发现,睡眠障碍在中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并因种族、民族、性别和肥胖状况而不同,中国人比白人更容易获得睡眠障碍[3];在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中,有学者意外的发现,血糖控制不良也与睡眠质量差有关[4];不仅如此,台湾某地区的医务人员在试验中还发现较短的睡眠时间会增加患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风险[5];睡眠障碍也与高血压有密切相关,它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出现晨峰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6]。 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已有研究[7]表明,PWV升高易出现睡眠障碍;患者的PWV越高,更易患高血压病。另一方面OSAHS可增加动脉硬化发生率和动脉硬化的程度[8],同样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9]显示50%~92%的OSAHS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而30%~50%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OSAHS。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随着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程度的加重,其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水平的指标明显升高[10],其动脉硬化程度较非OSAHS高血压患者严重,说明OSAHS能加重动脉硬化[11]。尽早干预OSAHS 对动脉硬化进展的影响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12],但也有学者认为OSAHS非动脉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13],两者之间的引发机制尚无明确定论。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睡眠障碍与动脉硬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睡眠障碍与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4]。不广为人知的是,心血管病也与睡眠障碍也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心血管疾病多种多样,患者群体庞大,其中合并有失眠的比例很高,与原发疾病相互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临床结局[15]。曾有实验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推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的提出是因为研究者看到斑块中的脂质沉积,认为这是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而渗透到血管壁内所致。其包含以下3个过程: ①脉内皮下脂质颗粒的蓄积与修饰: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步骤目前还存在争议。 动物实验显示,给与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脉内皮下很快就会出现以LDL为主的脂质颗粒的蓄积,这些脂质颗粒与内膜下蛋白多糖结合并有聚集的倾向,易发生脂质颗粒蓄积的部位与随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一致的。许多因素可导致内皮损伤而使其对脂质颗粒的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加LDL 颗粒的沉积速度。而影响LDL颗粒沉积速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血浆LDL的浓度,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物实验显示如LDL-C <80mg/mL,则较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动脉内皮下LDL等脂质颗粒蓄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备条件。 过多沉积的LDL等脂质颗粒需要依赖巨噬细胞的吞噬而清除,内皮下LDL首先需要进行化学修饰以区别于血液中正常运行的LDL,方便巨噬细胞的识别。脂质颗粒与蛋白多糖的结合使其更容易被氧化或其它化学修饰,而LDL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步骤。早期内皮细胞产生的还原型辅酶II 氧化酶等参与LDL的氧化,随病变进展迁移至内膜下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脂质加氧酶(LOs)、髓过氧化物酶(MPO)等也参与脂质颗粒的氧化。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2 【发病机制】3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4 【诊断和鉴别诊断】8 【预后】8 【防治】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一血栓形成,atherosclerosis-thrombosis)。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在动脉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常见的动脉硬化类型还有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和动脉中层硬化(Monckeberg arteriosclerosis)。前者是小型动脉弥漫性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高血压患者。后者多累及中型动脉,常见于四肢动脉,尤其是下肢动脉,在管壁中层有广泛钙沉积,除非合并粥样硬化,多不产生明显症状,其临床意义不大。 鉴于动脉粥样硬化虽仅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类型,但因临床上多见且意义重大,因此习惯上简称之“动脉硬化”多指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确定,对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risk factor)。主要的危险因素为: (一)年龄、性别 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人甚至儿童的尸检中,也曾发现他们的动脉有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已开始。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 脂质代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特别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减低,载脂蛋白A(apoprotein A,Apo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此外脂蛋白(a)[Lp(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TC及LDL增高最受关注。 (三)高血压 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收缩压和舒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四)吸烟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

动脉粥样硬化得病理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陈瑞芬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就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得重要疾病。在我国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 心血管系统疾病得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第一位。 动脉硬化症就是一组动脉疾病得统称,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弹性减退,这些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中膜钙化以及细动脉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就是指管壁表面得内膜柱出现大小不等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动脉硬化,主要表现在细动脉出现玻璃样变。动脉中层钙化在我国较少见,病变主要发生在肌型动脉,以中层钙化为特征,常见于老年人。细动脉硬化症常见于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就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得疾病 , 主要累及大、中动脉。我国 AS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多见于中、老年人 , 以 40 ~ 50 岁发展最快。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就是指血浆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得异常增高。胆固醇在血浆中主要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LDL、VLDL(坏胆固醇)得水平持续升高与 AS 得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 水平得降低与 AS 得发病率呈正相关,LDL与VLDL就是判断AS与冠心病得最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动脉斑块形成得作用,氧化得LDL就是最重要得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就是损伤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得主要因子,氧化得LDL 不能被正常LDL受体识别,而易被巨噬细胞得清道夫受体识别,而快速被吞噬、摄取,促进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HDL可运载血中胆固醇到肝脏,因而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得沉积。

文章编号:1007-4287(2007)09-1268-04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贵星1,刘双凤2 (1.四川大学华西院实验医学科,四川成都610041; 2.成都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以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脂质在粥样硬化斑块沉积为特征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有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三大学说,即脂质学说、炎症学说和感染学说,但仍没有完全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因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缺乏有效的措施。本文就动脉粥硬化与脂代谢、免疫、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1脂化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与冠心病的关系已被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脂质源于血浆脂蛋白的浸润,主要为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脂(CE),其次为甘油三酯(TG)、磷脂和载脂蛋白。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随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加重,血浆胆固醇的浓度与冠心病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及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LDL-C在不同水平通过各种典型的和不典型的机制起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天然的与氧化的LDL是几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有效生长因子。另外,LDL还调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2]。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将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3]。 有文章分析认为: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中国人群)LDL-C水平正常,而TG水平升高。研究发现LDL亚组分颗粒大小同血浆T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体外模拟实验成功将大颗粒疏松的LDL 在高TG条件下,经胆固醇转运蛋白(C TP)、胆蛋白脂酶(LPL)的作用,转化成为小颗粒致密LDL,故认为体内高TG可引起体内大颗粒LDL向小颗粒LDL 转化。大颗粒LDL又称为A型LDL,小颗粒致密型LDL又称为B型LDL。A、B型LDL的氧化易感性不同,B型抗氧化性低,较A型易氧化。LDL氧化程度(氧化型LDL/LDL比值)同LDL脂质组成(甘油三酯/胆固醇比值)相关,血浆氧化型LDL同小颗致密LDL氧化易感性相关,同小颗粒致密LDL蛋白浓度亦有相关趋势。因此,认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的高水平氧化型LDL(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主要来源于氧化的B型LDL[4]。LDL升高及氧化的B型LDL形成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5],wallenfeld k[6]等研究进一步证实循环中的ox-LDL独立于其它因素与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关。 另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 M)也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二者的残体可转化为LDL而能被巨噬细胞摄取,沉积于粥样斑块内[1]。最近发放成人血脂处理方案指南指出:TG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些富含TG的脂蛋白(常称为脂蛋白残粒),有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冠心病(CAD)的严重程度与血浆中富含TG的颗粒数呈正相关。循环中含APO-B的脂蛋白升高,如LDL 和VLDL,已经被认为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展的重要物质。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组同源微粒,由于它们的合成和代谢及在血管内通过酶和转运蛋白的重塑,形成大小不一、化学组成不同[8,9]的一组脂蛋白。许多资料表明,HDL-C浓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一般新的HDL-C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且流行病学资料已表明HDL浓度升高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另外,研究表明HDL可通过抑制LDL的氧化,参与氧化型LDL 的逆向转运,降低氧化型LDL引起的损伤,抑制单核细胞粘附和迁移到血管内膜,刺激内皮细胞修复和增殖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10]。在过去10年里,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低LDL-C水平,此方法已经表明在冠心病(C HD)的一期及二期预防中有益。大量干预实验证明升高HDL-C浓度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李枫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古老的疾病,500年前埃及木乃伊的动脉中就已发现粥样硬化性病变。而人类认识动脉粥样是一种疾病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相关研究也有100余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血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解剖学管道,而是有着复杂功能的器官。早在100年 前,Virchow等就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认为动脉粥 样硬化是一种增生性疾病,而Rokitanshy等学者认为粥样斑块是血栓吸收和修复的结果。后来人们用髙脂饮食喂养动物诱发出动脉粥样硬化,并认识到胆固醇尤其 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近来人们发现有诸多炎症因子参与其疾病过程,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实质上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认识上的进步可能带来防治上的突破。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上有几个重要学说,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基础。 1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1.1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的提出是因为研究者看到斑块中的脂质沉积,认为 这是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而渗透到血管壁内所致。其包含以下3个过程: ①动脉内皮下脂质颗粒的蓄积与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步骤目前还存在争议。动物实验显示,给与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脉内皮下很快就会出现以LDL为主的脂质颗粒的蓄积,这些 脂质颗粒与内膜下蛋白多糖结合并有聚集的倾向,易发生脂质颗粒蓄积的部位与随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一致的。许多因素可导致内皮损伤而使其对脂质颗粒的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加快LDL颗粒的沉积速度。而影响LDL颗粒沉积速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血浆LDL 的浓度,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物实验显示如果LDL-C v 80mg/mL则较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动脉内皮下LDL等脂质颗粒的蓄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备条件。 过多沉积的LDL等脂质颗粒需要依赖巨噬细胞的吞噬而清除,内皮下LDL首先需 要进行化学修饰以区别于血液中正常运行的LDL方便巨噬细胞的识别。脂质颗粒 与蛋白多糖的结合使其更容易被氧化或其它化学修饰,而LDL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步骤。早期内皮细胞产生的还原型辅酶II氧化酶 (NADPH oxidases)等参与LDL的氧化,随病变进展迁移至内膜下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脂质加氧酶(LOs)、髓过氧化物酶(MPO)等也参与脂质颗粒的氧化。 ②单核细胞的粘附与迁移 正常的内皮细胞有抑制血液细胞粘附的能力。但LDL颗粒蓄积部位的内皮细胞 却需要吸引血液中巨噬细胞迁移至病灶部位吞噬和清除沉积的LDL^ 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等表达P-选择素等促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贴近血管壁以跳跃和滚动的形式行进,随后被内皮细胞等表达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 1 ) 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等固定在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上。固定在内皮细胞的单核细胞需要接受新的信号以便准确迁移至病灶部位。研究显示,内皮细胞在 氧化LDL等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MCP-1,而MCP-1能够选择性吸引单核细胞穿越内皮细胞间隙进入内皮下并游至病灶部位。干扰素诱导 蛋白10 (IP-10 )等则参与T-淋巴细胞向病灶部位的趋化和迁移。 ③泡沫细胞的形成 迁移至内皮下的单核细胞随后分化为巨噬细胞,修饰的LDL颗粒在该过程中起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目前仍不能全面解释,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学说,脂代谢紊乱学说、内皮损伤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壁面切应力以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等,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1、脂质代谢紊乱学说 高血脂作为AS的始动因素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AS的发生呈正相关。在高血脂状态下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携带大量胆固醇的LDL-C 在血管内膜沉积,并通过巨噬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携带胆固醇进入细胞内。同时血液中及血管内膜下低密度脂蛋白(LDL)经过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其对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如: CD36,SR-A,LOX1)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导致Ox-LDL 被迅速捕捉并被吞噬。然而Ox-LDL 对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毒害作用,可以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的快速激活增殖聚集退化,然后凋亡为泡沫细胞,这些泡沫细胞的大量聚集便形成了As 的脂质斑块。此外,Ox-LDL 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LOX1 结合导致细胞内信号紊乱并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Ox-LDL还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断增殖并向外迁移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从脂代谢紊乱学说的病变过程中可以看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于AS 动物模型的诱导当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促使脂代谢紊乱。 2、内皮损伤学说 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内膜是调节组织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屏障。由于多种因素(如: 机械性,免疫性,LDL,病毒等)刺激内皮细胞使其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其发生功能紊乱与剥落,进而改变内膜的完整性与通透性。血液中的脂质会大量沉积于受损内膜处,促使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并大量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的不断累积便形成脂肪斑块。同时内皮细胞的凋亡与脱落促使血液中血小板大量粘附与聚集,功能紊乱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分泌产生大量生长因子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刺激中膜平滑肌细胞不断增生并进入内膜,同时导致血管壁产生收缩。其结果是脂肪斑块不断增大,同时管腔在不断缩小,进而导致AS 病变的形成。 3、炎症反应学说 As 并不是单纯的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性疾病,而是一个慢性低度炎症反应的过程,氧化应激过程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某些脂类如溶血磷脂、氧固醇等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的受体结合后可激活特定基因表达,生成许多促进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血管内膜功能受损,导致ICAM1、M-CSF、MCP1、VCAM1、MMP 等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加,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迁移进入内膜并吞噬Ox-LDL 形成泡沫细胞,促使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向内膜方向迁移摄取脂质形成泡沫细胞。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炎性细胞和吞噬了Ox-LDL 的巨噬细胞增多,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IL-1)等多种重要的炎性因子进一步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C 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物质,在临床研究中常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同时研究证明CRP 是动脉硬化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心血管疾病预测的价值超过LDL-C 及一些传统的心血管预测因子。而CRP 不仅是炎症标志物也是一种炎症促进因子,直接参与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聚集,促使炎症反应放大。综上所述,炎症反应可能是众多危险因素致As的共同通路,这为As新的防治策略——以炎症机制的不同环节为靶向研发新的抗炎药物、用于As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4、壁面切应力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 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陈瑞芬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重要疾病。在我国和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 动脉硬化症是一组动脉疾病的统称,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弹性减退,这些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中膜钙化以及细动脉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管壁表面的内膜柱出现大小不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动脉硬化,主要表现在细动脉出现玻璃样变。动脉中层钙化在我国较少见,病变主要发生在肌型动脉,以中层钙化为特征,常见于老年人。细动脉硬化症常见于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我国 AS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以 40 ~ 50 岁发展最快。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的异常增高。胆固醇在血浆中主要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LDL、VLDL(坏胆固醇)的水平持续升高与 AS 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 水平的降低与 AS 的发病率呈正相关,LDL和VLDL是判断AS和冠心病的最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氧化的LDL是最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损伤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主要因子,氧化的LDL不能被正常LDL受体识别,而易被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受体识别,而快速被吞噬、摄取,促进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HDL可运载血中胆固醇到肝脏,因而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它的降低是临床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 (二)高血压(hypertension) 统计显示:高血压患者与同年龄、同性别的无高血压者相比,AS的发生率高4倍,高血压患者AS发病早,且病变严重。机理为高血压使血流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压迫和冲击作用较大,引起内膜损伤,内膜对脂质渗透性增强,高血压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应较正常人更低,才可防止AS发生。 (三)吸烟 吸烟是心肌梗死的主要独立的危险因子。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均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的舒张功能,内皮舒张是动脉健康的标准。吸烟使血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吸烟使血中LDL易于氧化,氧化的LDL促进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入内膜下并转化为泡沫细胞,引起AS。 (四)继发性高脂血症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甘油三脂和 VLDL 水平明显增高, HDL 水平较低;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高胰岛素水平可促进血管壁的平滑肌增生,与血中的 HDL 呈负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肾病综合征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使血浆 LDL 明显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机制 欧阳家百(2021.03.0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推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浸润学说的提出是因为研究者看到斑块中的脂质沉积,认为这是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而渗透到血管壁内所致。其包含以下3个过程: ①脉内皮下脂质颗粒的蓄积与修饰: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步 骤目前还存在争议。动物实验显示,给与富含胆固醇和饱 和脂肪酸的饮食,动脉内皮下很快就会出现以LDL为主的 脂质颗粒的蓄积,这些脂质颗粒与内膜下蛋白多糖结合并 有聚集的倾向,易发生脂质颗粒蓄积的部位与随后发生动 脉粥样硬化的部位是一致的。许多因素可导致内皮损伤而 使其对脂质颗粒的通透性增加,可明显加LDL颗粒的沉积 速度。而影响LDL颗粒沉积速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血浆LDL 的浓度,浓度越高沉积速度越快,就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

硬化,而动物实验显示如LDLC<80mg/mL,则较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动脉内皮下LDL等脂质颗粒蓄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备条件。 过多沉积的LDL等脂质颗粒需要依赖巨噬细胞的吞噬而清除,内皮下LDL首先需要进行化学修饰以区别于血液中正常运行的LDL,方便巨噬细胞的识别。脂质颗粒与蛋白多糖的结合使其更容易被氧化或其它化学修饰,而LDL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步骤。早期内皮细胞产生的还原型辅酶II氧化酶等参与LDL的氧化,随病变进展迁移至内膜下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的脂质加氧酶(LOs)、髓过氧化物酶(MPO)等也参与脂质颗粒的氧化。 ②核细胞的粘附与迁移:正常的内皮细胞有抑制血液细胞粘 附的能力。但LDL颗粒蓄积部位的内皮细胞却需要吸引血液中巨噬细胞迁移至病灶部位吞噬和清除沉积的LDL。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等表达P选择素等促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贴近血管以跃和滚动的形式行进,随后被内皮细胞等表达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等固定在病变部位的内皮细胞上。固定在内皮细胞的单核细胞需要接受新的信号以便准确迁移至病灶部位。研究显示,内皮细胞在氧化LDL等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而MCP1能够选择性吸引单核细胞穿越内皮细胞间

陈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 三季度业务学习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多选题24分 1.在临床实践中,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中,(AC )增高最受关注。A.TC B.TG C.LDL-C D.HDL-C 2.吸烟可导致(ABCD )。 A.血小板易在动脉壁黏附聚集 B.降低血中HDL-C原蛋白量C.血清TC 升高 D.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受损 3.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ABC ) A.A型性格 B.口服避孕药 C.高热量、高脂饮食 D.过度运动 4.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BCD ) A肺动脉B主动脉 C 冠状动脉D脑动脉 5.颅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ABCD ) A脑供血不足B脑栓塞C脑萎缩D血管性痴呆 6.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ABCD) A下肢发凉B下肢麻木C足背动脉搏动消失D下肢坏疽 7.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进行适当体力活动,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ABCD )。A根据身体情况定活动量B根据体力活动习惯定活动方式C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D以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宜 8.心绞痛发作的诱因有(ACD ) A情绪激动B劳累之后C寒冷D吸烟 9.心绞痛疼痛的部位主要是(BCD ) A心脏B胸骨后C左肩D左臂内侧 10.心绞痛缓解方式有(BD ) A降血脂B含服硝酸甘油C补充血容量D消除诱因 11.不稳定型心绞痛较稳定型心绞痛(ABD ) A疼痛持续时间更长B诱发疼痛的体力活动阈值降低C含服硝酸甘油缓解D放射至新的部位

12.冠心病分为两大类,其中慢性冠脉病,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ABC )A稳定型心绞痛B缺血性心肌病C隐匿性冠心病D冠心病猝死 13.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ABCD )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C.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D.静息型心绞痛 二、填空题60分 1.动脉粥样硬化时,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2. 动脉粥样硬化女性发病率较低,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该病发病率迅速增加。 3.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4.家族中有在年龄(<50 )岁时患动脉粥样硬化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 5. 正常动脉壁由(内膜)、(中膜)、(外膜)三层构成。 6.在冠心病的辅助检查中,(冠状动脉造影)能提供详细的血管相关信息,帮助指导治疗并评价预后。 7. 当冠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就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持续的、严重的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梗死)。 8.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等。 9.含动物脂肪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有()()、()、()()()、()、()等。 10.低动物性脂肪的食物有()()()、()、()等。 11.血脂异常患者,经饮食调节和体力活动(3)个月后,未达到目标水平者,应选用降脂药物。 12.阿斯匹林是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能防止(血栓)形成。 13..稳定性心绞痛持续时间很少超过(30)分钟。 三、判断题16分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习惯上简称之“动

2010年12月 第31卷 第6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r nal of C apitalM ed icalU niversity D ec .2010V o.l 31 N o .6 [do:i 10.3969/j .issn .1006 7795.2010.06.031] 综 述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浩然 于春江 *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三系,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神经外科二病区)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对其发生机制已有较新的认识,血管内皮黏附因子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他汀类调脂药及A CE I 的确切作用得到充分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新进展。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治疗;药物 中图分类号! R 541.4 N e w Progress i n M echanis m and Treat m ent of A therosclerosis WANG H ao ran ,YU Chun jiang * (T he Th ird Faculty of N e urosurgery Ins titute ;The Eleven t h M edical Co llege ;The Second D istr ict ,D e p ar t m ent of N e urosurg ery,Sanbo Brain Institute ,Cap italM edical Universit y ) ABSTRACT ! A the rosclero si s is the m a j o r d iseases threa ten i ng t he hu m an health .W it h the deve l op m en t o f research ,ne w understand i ng o f its pat hogenesis has been reached .VCAM 1and I CAM 1beca m e the ne w f ocus .T he anti atherosclerotic e ffect o f Sta ti ns and ACEI has been f u lly confi r m ed .G reat adv ance m ent i n prevention and trea t m en t of a t herosc l e rosis has been m ade ,In this paper ,w e rev ie w the new progress in m echan is m and treat m ent of atherosc leros i s . KEY W ORDS ! atherosclero si s ;m echan is m;treat m ent ;drug s * Correspond i ng au t hor ,E m a i :l cj yu1955@si na .co m 动脉粥样硬化(ather osc lerosis ,AS)是指在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有脂质沉着(主要是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同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下增生,使内膜增厚,形成黄色或灰黄色状如粥样物质的斑块。 AS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可累及全身的各个器官,已成为多种中老年常见病的基础病变。AS 最常累及心、脑、肾,且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高度相关。AS 是多种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与颅内动脉瘤、慢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脑部血管状况也一定程度的影响着颅脑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 动脉粥样硬化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期:首先在动脉内膜出现略为隆起的含有脂质小滴的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黄色条纹。#期:由于脂质(磷脂、脂蛋白、胆固醇)的不断沉积,条纹增大,变软形成斑块。?期:斑块表面纤维变化,呈灰色或珍珠白色,内部隆起的内膜增厚,而内部的蛋白质常常含有胆固醇结晶,斑块发展进入中层。%期:斑块表面坏变脱落,形成 粥样硬化溃疡,有钙盐沉着及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阻塞,机体器官缺血,发生功能障碍 [1] 。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 动脉壁内皮损伤及脂质的沉积是目前公认的AS 始动因素[2] ,其基本过程如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刺激发生损伤后,发生功能改变和渗透性增高。血液中的脂质在内皮下沉积。随后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损伤处进入内皮下,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肪斑。血小板也逐渐聚集并黏附于内皮的损伤处。吞噬细胞、内皮细胞及黏附于内皮细胞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增生并合成胶原纤维,脂肪斑演变成纤维斑块。此时脂质进一步沉积,沉积的脂质进一步加重吞噬细胞的黏附、血小板的聚集和炎性反应因子的释放。随着这一过程的发展,脂质不断沉积,多种炎性细胞逐渐浸润,纤维帽渐渐变薄,慢慢演变为不稳定斑块。以不稳定斑块的裂缝、糜烂或破裂为基础形成 血栓,最终导致严重心脑血管损害[1,3 4] 。上述过程各阶段的演变机制十分复杂且相互交织,人们对其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有关学说甚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动脉疾病,可引起冠心病和脑梗塞。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进展仍然较慢。其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复杂,病变发展缓慢且在早期无症状。故研究中所能得到的人体数据多是横断面的,难以肯定其因果关系;多种动物模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又都是“速成”的。尽管近年来有了遗传性高脂血兔的模型,但在动物模型中,仍难观察到类似人的多年来自然形成病变时那种细微而重要的变化。近年来,虽然很多实验室用了细胞培养等技术,但也与在体的情况有一定差距。临床和流行病学多年来随访观察所用的指标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发生率,这类指标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不易确切地推测到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目前尚缺乏无创地、能比较准确地重复测量动脉壁(特别是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可靠方法,因而对诸多危险因子的确定也是根据其并发病的症状或体征,而不是根据粥样硬化的程度。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过去多是对危险因子(特别是高脂血症、高血压)、人体尸检材料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以及生物化学等进行研究,后来才逐渐转向对动脉壁的有关细胞成分(皮、平滑肌及单核/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 为便于理解,下面简要复习一下正常动脉壁的基本结构、功能、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类,然后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说和病变形成的机制。 一、正常动脉壁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正常动脉 (肌型和弹力型)壁从形态上可清楚地分为三层,即膜、中膜及外膜。 (一)膜 膜位于动脉腔面,包括一连续的单层皮细胞(EC)与其下一层断续的弹力纤维称弹力膜。在皮与弹力膜之间,有结缔组织(胶原、弹性蛋白、细胞外基质)和平滑肌细胞(SMC,小儿偶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基质和SMC渐增,膜变厚。膜并非仅为循环血液与动脉壁之间的屏障。EC的代十分活跃,它参与血液-血管壁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包括凝血、纤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白细胞粘附和迁移,以及通过其合成与分泌的多肽、糖蛋白或直接的细胞间信息交流,调控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如增殖,舒和收缩)。现将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有关者简述如下。 1.在动脉腔面形成“非血栓表面”。已知主要由于膜上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和前列环素(PGI 2 )能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前者还能加速抗凝血酶Ⅲ对凝血酶的灭活作用以及EC表面的thrombospondin与凝血酶结合后,激活C蛋白;后者再与EC合成的S蛋白,形成复合物,灭活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从而防止血小板、单核细胞等在血管腔面粘附和血栓的形成; 2.合成和分泌与凝血有关的因子。如Ⅷ因子复合物,介导血小板粘附于膜损伤处,参与止血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后】............................................................ 【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一血栓形成, atherosclerosis-thrombosis)。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内、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常见的动脉硬化类型还有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和动脉中层硬化(Monckebergarteriosclerosis)。前者是小型动脉弥漫性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高血

动脉粥样硬化得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一种慢性动脉疾病,可引起冠心病与脑梗塞。对动脉粥样硬化得病因与发病机制得了解,进展仍然较慢。其主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得病因复杂,病变发展缓慢且在早期无症状。故研究中所能得到得人体数据多就是横断面得,难以肯定其因果关系;多种动物模型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又都就是“速成”得。尽管近年来有了遗传性高脂血兔得模型,但在动物模型中,仍难观察到类似人得多年来自然形成病变时那种细微而重要得变化。近年来,虽然很多实验室用了细胞培养等技术,但也与在体得情况有一定差距。临床与流行病学多年来随访观察所用得指标为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发生率,这类指标得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不易确切地推测到动脉粥样硬化得程度。目前尚缺乏无创地、能比较准确地重复测量动脉壁(特别就是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得可靠方法,因而对诸多危险因子得确定也就是根据其并发病得症状或体征,而不就是根据粥样硬化得程度。在动脉粥样硬化得研究中,过去多就是对危险因子(特别就是高脂血症、高血压)、人体尸检材料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得形态以及生物化学等进行研究,后来才逐渐转向对动脉壁得有关细胞成分(内皮、平滑肌及单核/巨噬细胞)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得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方面得研究。近年来这方面得研究发展迅速。 为便于理解,下面简要复习一下正常动脉壁得基本结构、功能、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类,然后简述动脉粥样硬化得病因学说与病变形成得机制。 一、正常动脉壁得主要结构与功能 正常动脉 (肌型与弹力型)壁从形态上可清楚地分为三层,即内膜、中膜及外膜。 (一)内膜 内膜位于动脉腔面,包括一连续得单层内皮细胞(EC)与其下一层断续得弹力纤维称内弹力膜。在内皮与内弹力膜之间,有结缔组织(胶原、弹性蛋白、细胞外基质)与平滑肌细胞(SMC,小儿偶有)。随着年龄得增长,其基质与SMC渐增,内膜变厚。内膜并非仅为循环血液与动脉壁之间得屏障。EC得代谢十分活跃,它参与血液-血管壁得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包括凝血、纤溶、血小板粘附与聚集、白细胞粘附与迁移,以及通过其合成与分泌得多肽、糖蛋白或直接得细胞间信息交流,调控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得功能(如增殖,舒张与收缩)。现将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有关者简述如下。 1.在动脉腔面形成“非血栓表面”。已知主要由于内膜上得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与前列环素(PGI 2 )能抑制血小板得粘附与聚集。前者还能加速抗凝血酶Ⅲ对凝血酶得灭活作用以及EC表面得thrombospondin与凝血酶结合后,激活C蛋白;后者再与EC合成得S 蛋白,形成复合物,灭活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从而防止血小板、单核细胞等在血管腔面粘附与血栓得形成; 2.合成与分泌与凝血有关得因子。如Ⅷ因子复合物,介导血小板粘附于内膜损伤处,参与止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