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BOOST功率因数校正课设正文

CCM-BOOST功率因数校正课设正文
CCM-BOOST功率因数校正课设正文

摘要 (1)

1设计任务及要求 (2)

1.1初始条件 (2)

1.2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2)

2功率校正的意义 (2)

2.1 功率校正的原因 (2)

2.2 AC/DC变换器输入电流的谐波分析及危害 (3)

3功率因数校正原理 (4)

3.1功率因数(PF)的定义 (4)

3.2 PF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5)

3.3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分类 (5)

4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实现 (7)

4.1 UC3854控制集成电路 (7)

4.1.2 UC3854中的前馈作用 (9)

4.2 UC3854的典型应用电路 (11)

4.3 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图 (12)

4.4 主电路设计 (12)

4.4.1 升压电感设计 (12)

4.4.2 输出电容 (13)

4.4.3 选择功率管MOSFET及续流二极管 (13)

5 基于UC3854的MATLAB仿真 (14)

5.1 仿真模型连接 (14)

5.2仿真结果 (15)

6 小结与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因数、低电磁干扰的单级CCM-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首先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基于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双级式和单级式结构的特点比较,本文采用了单级式的电路结构。选择Boost电路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主电路,给出了Boost电路的组成并分析了它的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连续导电工作模式(CCM)和平均电流控制策略,并应用UC3854作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芯片。对UC3854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各引脚功能作了介绍,对相应的控制部分的控制输入、乘法器、电压环和电流环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上述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做了优化基础上,在输入电压为市电220V/50 Hz条件下,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优化,输出400V直流电,并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理论设计比较,两者相当一致,表明了本文所做的工作的正确性。

关键词:CCM-BOOST 功率校正 UC3854 MATLAB仿真

CCM-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仿真1设计任务及要求

1.1初始条件

输入交流电源:单相220V,频率50Hz。

1.2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基于CCM-BOOST方式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输入功率因数达到0.99。

2、输出直流电压:400V,输出功率250W。

3、建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Matlab仿真模型或者saber模型。

4、进行仿真,得到交流侧输入电压电流波形。

2功率校正的意义

2.1 功率校正的原因

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应用给电力系统注入了越来越多的谐波,使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造成电网供电质量下降,干扰周围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如何抑制这些谐波,改善供电质量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电力电子装置中,开关功率变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及控制就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这一重要课题研究中,常用的是基于Boost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技术,本次课设设计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本章以AC/DC变换器为例,分析了普二极管整流电路产生谐波电流的原因及谐波电流的危害,引出了非正弦电路中谐波和功率因数的关系,介绍了抑制谐波和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得出了本文提高AC/DC变换器输入端功率因数的策略

及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2.2 AC/DC变换器输入电流的谐波分析及危害

传统的AC/DC电能变换器和开关电源,其输入电路普遍采用了图1.1所示的全桥二极管不控整流方式。虽然不控整流器电路简单可靠,但它们会从电网中吸取高峰值电流,使输入端电流和交流电压均发生畸变。大量电气设备自身的稳压电源,其前置级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峰值检波器,高压电容滤波器上的充电电压使整流器的导通角减小3倍,电流脉冲变成了非正弦的窄脉冲,因而,如图1.2所示,在电网输入端产生了失真很大、时间很短、峰值很高的周期性尖峰电流。

输入电流中谐波的主要危害有:

1)使电容器的正常阻抗减小,造成电容器的负荷增大,甚至被烧毁。

2)使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受到影响、对通讯设备产生信号干扰、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作。

3)谐波倒流入电网,引起严重的谐波“污染”及母线上的电压畸变,干扰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

4)谐波电流通过电机、变压器,将增大铁损,使电机、变压器铁芯过热,还会产生附加谐波转矩、机械振动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缩短了它的使用寿命。另外,严重的电流畸变使输入电流有效值变大,电流的集肤效应增强,导致了电网中产生附加损耗。

3功率因数校正原理

3.1功率因数(PF )的定义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因此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PF )是有功功率(P )和视在功率(S )的比值,即 φγφφCOS COS COS 11====I I UI UI S P PF

式中cos φ——功率因数;

P ——有功功率,kW ;

S ——视在功率,kV .A ;

U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V ;

I ——用电设备的运行电流有效值,A ;

1I ——用电设备电流基波电流,A ;

γ——输入电流波形畸变因数。 所以功率因数可以定义为输入波形畸变因数()与相移因数()的

乘积,可见功率因数(PF )由电流失真系数()和基波电压、基波电流相移因数()决定。由于常规整流装置常使用非线性器件(如可控硅、二极管),整流器件的导通角小于180o ,从而产生大量谐波电流成份,而谐波电流成份不

做功,只有基波电流成份做功。所以相移因数()和波形畸变因数()相比,输入波形畸变因数()对供电线路功率因数(PF )的影响更大。

3.2 PF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3.3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分类

1.按电路结构分

(1)降压式:因噪声大,滤波困难,功率开关管上电压应力大,控制驱动电平浮动,很少被采用。

(2)升/降压式:需用二个功率开关管,有一个功率开关管的驱动控制信号浮动,电路复杂,较少采用。

(3)反激式:输出与输入隔离,输出电压可以任意选择,采用简单电压型控制,适用于150W以下功率的应用场合。

(4)升压式(boost):简单电流型控制,PF值高,谐波失真小,效率高,但是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应用最为广泛。它具有以下优点:

(1)电路中的电感L适用于电流型控制。

(2)由于升压型APFC的预调整作用在输出电容器C上保持高电压,所以电容

器C体积小、储能大。

(3)在整个交流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内能保持很高的功率因数。

(4)输入电流连续,并且在APFC开关瞬间输入电流小,易于EMI滤波。(5)升压电感L能阻止快速的电压、电流瞬变,提高了电路工作可靠性。2.按输入电流的控制原理分

①平均电流型:工作频率固定,输入电流连续(CCM),波形如图1(a)所示。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

(1)恒频控制。

(2)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状态,开关管电流有效值小、EMI滤波器体积小。(3)能抑制开关噪声。

(4)输入电流波形失真小。

主要缺点是:

(1)控制电路复杂。

(2)需用乘法器和除法器。

(3)需检测电感电流。

(4)需电流控制环路。

②滞后电流型:工作频率可变,电流达到滞后带内发生功率开关通与断操作,使输入电流上升、下降。电流波形平均值取决于电感输入电流,波形图如图1(b)所示。

③峰值电流型:工作频率变化,电流不连续(DCM),工作波形图如图1(c)所示。DCM采用跟随器方法具有电路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但存在以下缺点:

(1)功率因数和输入电压Vin与输出电压VO的比值有关。即当Vin变化时,

功率因数PF值也将发生变化,同时输入电流波形随的加大而THD变大。(2)开关管的峰值电流大(在相同容量情况下,DCM中通过开关器件的峰值电

流为CCM的两倍),从而导致开关管损耗增加。所以在大功率APFC电路中,常采用CCM方式。

④电压控制型。

工作频率固定,电流不连续,工作波形图如图1(d)所示。

图1 输入电流波形图

4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实现

下面以常见的美国TI公司生产的APFC用集成电路UC3854介绍其性能特点、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电路。

4.1 UC3854控制集成电路

4.1.1 UC3854引脚功能

UC3854 引脚功能如表3-1所示。

表3-1 UC3854的引脚功能

引脚号引脚

符号

引脚功能

(1) GN

D

接地端,器件内部电压均以此端电压为基准

(2) PKL

MT

峰值限定端,其阈值电压为零伏与芯片外检测电阻负端相连,可与芯片内接基准电压的电阻相连,使峰值电流比较器反向端电位补偿至零

(3) CA

out

电流误差放大器输出端,对输入总线电流进行检测,并向脉冲宽度调制器发出电流校正信号的宽带运放输出

(4) Isens

e

电流检测信号接至电流放大器反向输入端,(4)引脚电压应高于-0.5V (因采用二极管对地保护)

(5) Mult

out

乘法放大器的输出和电流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6) I AC 乘法器的前馈交流输入端,与B端相连,(6)引脚的设定电压为6V,通过外接电阻与整

(7) V A

out

误差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这个信号又与乘法器A端相连,但若低于1V乘法器便无输出

(8) V RMS 前馈总线有效值电压端,与跟输入线电压有效值成正比的电阻相连时,可对线电压的变化进行补偿

(9) V REF基准电压输出端,可对外围电路提供10mA的驱动电流

(10) ENA 允许比较器输入端,不用时与+5V电压相连

(11) V检

电压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在芯片外与反馈网络相连,或通过分压网络与功率因数校正器输出端相连

(12) Rset (12)端信号与地接入不同的电阻,用来调节振荡器的输出和乘法器的最大输出

(13) SS 软启动端,与误差放大器同相端相连

(14) C T接对地电容器C T,作为振荡器的定时电容

(15) Vcc 正电源阈值为10V~16V

(16) GT D PWM信号的图腾输出端,外接MOSFET管的栅极,该电压被钳位

在15V

RV

4.1.2 UC3854中的前馈作用

UC3854的电路框图和内部工作框图如图2、图3所示。

在APFC电路中,整流桥后面的滤波电容器移到了整个电路的输出端(见图2、图4中的电解电容C),这是因为Vin应保持半正弦的波形,而V out需要保持稳定。

从图3所示的UC3854工作框图中可以看到,它有一个乘法器和除法器,它

的输出为,而C为前馈电压VS的平方,之所以要除C是为了保证在高功率因数的条件下,使APFC的输入功率Pi不随输入电压Vin的变化而变化。工作原理分析、推导如下:

乘法器的输出为

式中:Km表示乘法器的增益因子。

Kin表示输入脉动电压缩小的比例因子。

电流控制环按照Vin和电流检测电阻Ro(参见图2)建立了Iin。

Ki表示Vin的衰减倍数

将式(3)代入式(4)后有

如果PF=1 效率η=1有

由(6)可知:当Ve固定时,Pi、Po将随V2in的变化而变化。而如果利用除法器,将Vin除以一个

可见在保证提高功率因数的前提下,Ve恒定情况下,Pi、Po不随Vin的变化而变化。即通过输入电压前馈技术和乘法器、除法器后,可以使控制电路的环路增益不受输入电压Vin变化的影响,容易实现全输入电压范围内的正常工作,并可

使整个电路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负载调整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以注意:前馈电压中任何100 Hz纹波进入乘法器都会和电压误差放大器中的纹波叠加在一起,不但会增加波形失真,而且还会影响功率因数的提高。

前馈电路中前馈电容Cf(图2、图4中的Cf)的取值大小也会影响功率因数。如果Cf太小,则功率因数会降低,而Cf过大,前馈延迟又较大。当电网电压变化剧烈时,会造成输出电压的过冲或欠冲,所以Cf 的取值应折中考虑。

4.2 UC3854的典型应用电路

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UC3854的典型应用电路

4.3 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图

基于CCM-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包括主电路设计和控制电路的设计。主电路主要包括工频整流桥、输入电感、开关管、续流二极管、输出滤波电容等。控制电路主要是PWM电流控制芯片UC3854集成电路。

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图

4.4 主电路设计

4.4.1 升压电感设计

电感将决定在输入侧高频纹波电流的大小,且它的值与纹波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感值由输入侧的交流电流峰值来决定。由于最大的峰值电流出现在线电压为最小值,负载最大时,所以有:

最大峰值线路电流pk I (max O in P P ≈时)为:

A V p V p I rms O rms in pk 96.1180

250222(min)max (min)≈?=?≈?=,其中(min)rms V 为输入电压最小值,取180V 。

纹波电流△I 按下式计算,峰-峰值纹波电流通常选择在最大峰值电流的20%左右即有:A I I pk 39.096.12.02.0=?=?=?

低电网线路电压时经整流的峰值电压V V pk in 6.254180414.1)(=?=,则在pk I 时的占空因数364.0400

5.254400)

(=-=-=o pk in o V V V D 则升压电感器的电感 mH I f D

V L pk in 38.239

.010*******.05.254)(=??=???= 开关频率kHz f 100=,故取 2.4mH L =

4.4.2 输出电容

输出电容器电容0C 的典型值一般按每瓦l ~2F μ确定。记t ?为维持时间(秒),(min)o V 是最小输出电容器电压,则

F V V t P C o o o o μ486300

400106825022223

2(min)2=-???=-??=-

t ?=68ms, 取F C μ5000= 4.4.3 选择功率管MOSFET 及续流二极管

对于MOSFET ,为了使管子有较宽的工作区,将按照电路可能工作的最严 重情况选择额定参数。输入电压为V V pk in 254)(=,W P o 250(max)=,功率管额

定电流A U U U P I pk in pk in o rms 68.03162)

(02)(2(max)

=-=π 通常考虑两倍裕量,故管子的额定电流值取为1.5 A 。 对于续流二极管,二极管额定电流A U U I pk in dms 64.1316)

(0==π 同样考虑两倍的额定裕量,则取二极管的额定电流值为 3.3A 。根据上述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要求,可选择相应功率开关管APT10026L2LL 型MOSFET 管,其额定指标为38A/1000V 和二极管。

5 基于UC3854的MATLAB 仿真

5.1 仿真模型连接

MATLAB 仿真模型如图6所示:

图6 MATLAB 仿真模型

5.2仿真结果

交流侧输入电流波形如图7所示:

图7 输入电流波形

图8 输入电压波形

6 小结与体会

本次课设是设计CCM-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应用给电力系统注入了越来越多的谐波,使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造成电网供电质量下降,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目前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功率校正电路对功率因数进行校正。

在分析了不同功率校正电路的优缺点后我选择了CCM-BOOST功率校正电路,以UC3854为核心的控制芯片,并且对主电路的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最终用MATLAB搭建仿真模型,得到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波形,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运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确实使功率因数得到了提高。实践表明,在合理配置电路参数的情况下,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直流输出,而且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

通过本次课设,不仅使我重新温故了理论知识,也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同时让我进一步掌握了MATLAB的运用,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这次课设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及时的改正,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04

[2]侯云海、薛鹏、王辉、卢秀和. 新式电感型非线性阻抗变换整流电路. 通信

电源技术, 2004年6月25日第21卷第3期

[3]刘跟平、汤永德、王国君、侯云海. 基于电感非线性阻抗变换的一种新型高

效整流电路.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7月第28期增刊

[4]路秋生.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5]杨荫福、段善旭、朝泽云.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

[6]周志敏、周纪海编著.开关电源实用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 kW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 概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可减少用电设备对电网的谐波污染,提高电器 设备输入端的功率因数。详细分析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or)原理,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控制原理,设计一种2 kW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以TDA16888 为核心的有源功率因数校 正器能在90~270 V 的宽电压输入范围内得到稳定的380 V 直流电压输出,功率因数达O.99,系统性能优越。 1 引言 目前家用电器的功率前级多采用二极管全桥整流方式,这会造成电网谐波 污染,功率因数下降,无功分量主要为高次谐波,其中三次谐波幅度约为基 波幅度的95%,五次谐波幅度约为基波幅度的70%.七次谐波幅度约为基波幅度的45%。高次谐波会对电网造成危害,使用电设备的输入端功率因数 下降,而且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EMI),对电网和其他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造 成潜在危害。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or,APFC)可将电源的输入电流变换为与输入市电同相位的正弦波,从而提高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 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理论上,降压式(Buck)、升压式(Boost)、升/降压式(Boost-Buck)以及反激式(Flyback)等变换器拓扑都可作为APFC 的主电路。其中,Boost APFC 是简单电流型控制,功率因数值高,总谐波失真小,效率高,但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适用于75~2 000 W 功率电源,应用广泛。因为升压式APFC 的电感电流连续,储能电感可作为滤波器抑制射频干扰(RFI)和EMI 噪声,并防止电网对主电路的高频瞬态冲击.电路有升压斩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峰值,电源允许的输入电压范围扩大,通常可达

功率因数校正之基本原理 何谓工率因数?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pf)定义为实功(real power;P)对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S)之比,或代表电压与电流波形所形成之相角之余弦,如图1。功率因数值可由0至1之间变化,可为电感性(延迟的、指标向上)或电容性(领先的、指标向下)。为了降低电感性之延迟,可增加电容,直到pf为1。当电压与电流波形为同相时,工率因数等于1(cos(0o)=1)。所有努力使工率因数等于1是为了使电路为纯电阻化(实功等于视在功率)。 ▲图1: 功率因数之三角关系。 实功(瓦特)可提供实际工作,此为能量转换元素(例如电能到马达转动rpm)。虚功(reactive power)乃为使实功完成实际工作所产生之磁场(损耗)。而视在功率可想成电力公司提供之总功率,如图1所示。此总功率经由电力线提供产生所需之实功。 当电压与电流皆为正弦波时,如前述定义之功率因数(简称为功因)为电压与电流波形之对应相角,但大部份之电源供应器之输入电流乃非正弦波。当电压为正弦波而电流为非正弦波时,则功因包括两个因素:1)相角位移因素,2)波形失真因素。等式1表示相角位移与波形失真因素之于功因的关系。 ----------------------------------------------------(1)

Irms(1)为电流之主成份,Irms电流之均方根值。因此功率因数校正线路是为了使电流失真最小,且使电流与电压同相。 当功因不等于1时,电流波形没有跟随电压波形,不但有功率损耗,且其产生之谐波透过电力线干扰到连接同一电力线之其它装置。功因越接近1,几乎所有功率皆包含于主频率,其谐波越接近零。 ■了解规范 EN61000-3-2对交流输入电流至第40次谐波规范。而其class D对适用设备之发射有严格之限制(图2)。其class A要求则较宽松(图3)。 ▲图2:电压与电流波形同相且PF=1(Class D)。

功率因数校正方案 方案一:采用数字控制 方案:采用MCU (微控制单元)或DSP(数字信号处理)通过编程控制完成系统的功率因数校正。,MCU 时刻检测输入电压、输入电流以及输出电压的值,在程序中经过一定的算法后输出PWM 控制信号,经过隔离和驱动控制开关管,从而提高输入端的功率因数。采用数字控制的优点是通过软件调整控制参数,使系统调试方便,减少了元器件的数量。缺点是软件编程困难,采样算法复杂,计算量大,难以达到很高的采样频率,此外还要注意控制器和主电路的隔离和驱动。 方案二:采用模拟控制 方案:采用专用PFC(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来完成系统功率因数的校正。整流后的线电压与误差放大器处理的输出电压相乘,建立电流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就具有输入电压的波形,同时也具有输出电压的平均幅值。因此在电流反馈信号的作用下,误差放大器控制的PWM 信号基本变化规律是成正弦规律变化的,于是得到一个正弦变化的平均电流,其相位与输入电压相同,达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该方案的优点是,使用专用IC 芯片,简单直接,无需软件编程。缺点是电路调试麻烦,易受噪声干扰。模拟PFC 控制是当前的工业选择,且技术成熟,成本低,使用方便。通过比较,系统选用方案二,采用TI 公司专用PFC 控制芯片UCC28019 来完成功率因数的校正。 方案一:LC校正电路根据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理,整流后采用LCC滤波电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功率因素PF,一般可达0.8~0.9。优点是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EMI(电磁干扰)小;缺点是体积大、重量重,电感损耗较大,PF很难接近1。 方案二:填谷式PF校正电路使用电容C1~C2及二极管D5~D7构成填谷式滤波电路,扩展了整流二极管电流波形导通角θ,二极管D6后可串联浪涌电流限制电阻R,可将PF提高到0.8~0.9之间。该电路优点:体积略小于LC校正电路,可靠性高,EMI小,PF也容易达到0.85以上;缺点是输出功率小,只能用在输出功率小于25W的AC-DC变换器中,损耗相对较大,输入电压允许变化范围小,一般不超过15%。电路原理图如图2.1所示。 2.1 填谷式电路 方案三:有源功率因素校正(APFC)电路在整流器与负载之间插入具有特定功能的DC-DC变换器,使输入电流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波,构成有源功率因素校正电路(APFC)。该技术优点是:电路体积小,校正后的PF接近1;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大,目前支持全电压范围(90V~265V)的APFC电路技术非常成熟、应用也很普及,因此在输出功率为20W~300W的AC-DC 变换器中使用APFC电路来改善电流波形THD(总谐波失真)参数较为合适。缺点是:该电

PFC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原理 PFC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原理 一、什么是功率因数补偿,什么是功率因数校正: 功率因数的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功率因素补偿:这项技术主要是针对因具有感性负载的交流用电器具的电压和电流不同相(图1)而引起的供电效率低下,提出的改进方法(由于感性负载的电流滞后所加电压,电压和电流的相位不同,使供电线路的负担加重,导致供电线路效率下降,这就要求在感性用电器具上并联一个性质相反的电抗元件.用以调整该用电器具的电压、电流相位特性.例如:当时要求所使用的40W日光灯必须并联一个4.75μF的电容器).用电容器并联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利用电容上电流超前电压的特性,用以补偿电感上电流滞后电压的特性,使总的特性接近于阻性,从而改善效率低下的方法叫做功率因数补偿(交流电的功率因数可以用电源电压与负载电流两者相位角的余弦函数值cosφ表示)。 图1 在具有感性负载中供电线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常规开关电源功率因数低是由于开关电源都是在整流后,用一个大容量的滤波电容使输出电压平滑,因此负载特性呈现容性.这就造成了交流220V在整流后,由于滤波电容的充、放电作用,在其两端的直流电压上出现略呈锯齿波的纹波.滤波电容上电压的最小值远非为零,与其最大值(纹波峰值)相差并不多. 图2 全波整流电压和AC输入电流波形 因为根据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只有在AC线路电压瞬时值高于滤波电容上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才会因正向偏置而导通,而当AC输入电压瞬时值低于滤波电容上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因反向偏置而截止.也就是说,在AC线路电压的每个半周期内,只是在其峰值附近,二极管才会导通.虽然AC输入电压仍大体保持正弦波波形,但AC输入电流却呈高幅值的尖峰脉冲,如图2所示.这种严重失真的电流波形含有大量的谐波成份,引起线路功率因数严重下降. 在正半个周期内(180o),整流二极管的导通角大大小于180o,甚至只有30o~70o.由于要保证负载功率的要求,在极窄的导通角期间,会产生极大的导通电流,使供电电路中的供电电流呈脉冲状态.它不仅降低了供电的效率,更为严重的是,它在供电线路容量不足或电路负载较大时,会产生严重的交流电压波形畸变(图3),并产生多次谐波,从而干扰了其它用电器具的正常工作(这就是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兼容-EMC问题)。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SIEMENS公司提出的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TDA16846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原理及其在电视机开关电源中的应用。功率因数的改善是基于一个特殊的由电感,电容及二极管组成的充电泵电路,该电路在功率管的高压端兼起吸收缓冲作用,因此它具有输入谐波电流分量小,PF值高以及EMI小、电路简单、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优点。这为电视机厂家提供了一个高效价廉的解决电源谐波问题的新方案。 关键词: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 一、引言 众所周知,目前电视机和大部分通用电器都广泛地从交流电网中提取电能经整流后变成直流电供全机使用,AC电源经桥式整流后常接一个滤波平整电容。由于该电容的存在,使整流臂的导通时间小于半个周期,因而做成输入电源电压是正弦形,而输入电流却是正负交替的脉冲形。后者导致大量电流谐波特别是三次谐波的产生,这既构成对电网效能的干扰和损害,又降低了本机功率因数,为此,我国跟欧美各国一样,已于去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限制功耗大于75W的通用电器产品输入谐波电流的新规定。面对这种新情况,当前各电器厂家都必须考虑更新产品中的电源设备,尤其是对25英寸以上的彩色电视机,过去国内产品绝大部分都没有安装PFC电路,其PF值一般在0.55~0.65之间,输入电流谐波分量往往超出国家限定的标准,因此改进电源电路,增加PFC功能以便降低电视机的输入电流谐波分量是各厂家的当务之急。 本文介绍由SIEMENS公司推出的与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TDA16846配合使用的一个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该电路能将电源PF值提高到0.9以上,与有源PFC电路相比,它明显地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和EMI小等优点,因此对电视机厂家来说,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电源谐波问题的可行方案。 二、无源PFC电路工作原理介绍 图1示出一个不含PFC的标准型电源电路的输入电压Vm和输入电流Im波形,Im只在Vm为正最大和负最大的一小段时间内流通,在这些时间以外,Im为零。这是因为此时的正弦电压输入值小于泸波电容上的电压,导致整流二极管不导通的缘故。

逆变电源中功率因数校正 中心议题:逆变电源中功率因数校正逆变电源系统功率因数及谐波干扰问题分析 解决方案:采用单级PFC电路的逆变器 由于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前“绿色”电源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逆 变器系统对功率因数校正和电流谐波抑制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功率因数校正在现代逆 变电源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分析比较了几种带有PFC功能的逆变器构成方案,分析结果 表明带单级隔离型PFC电路的两级逆变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1 现代逆变电源系统的组成和结构随着各行各业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操作性能要求的提高,许 多行业的用电设备都不是直接使用通用交流电网提供的交流电作为电能源,而是通过各种形 式对其进行变换,从而得到各自所需的电能形式。现代逆变系统就是一种通过整流和逆变组 合电路,来实现逆变功能的电源系统。逆变系统除了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外,还要有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和辅助电路等。现代逆变系统基本结构。 图1 逆变系统基本结构框图 现代逆变系统各部分功能如下:1.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就是利用整流开关器件,如半导体二 极管、晶闸管(可控硅)和自关断开关器件等,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除此之外,整流电路 还应具有抑制电流谐波和功率因数调整功能。2. 逆变电路:逆变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换 成交流电,即通过控制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和输出时间比例,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的 频率和幅值按照人们的意愿或设备工作的要求来灵活地变化。3.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功能 是按要求产生和调节一系列的控制脉冲来控制逆变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从而配合逆变器主 电路完成逆变功能。4. 辅助电路:辅助电路的功能是将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变换成适合控制电 路工作需要的直流电压。对于交流电网输入,可以采用工频降压、整流、线性稳压等方式, 当然也可以采用DC-DC变换器。5.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要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输入过压、欠压保护;输出过压、欠压保护;过载保护;过流和短路保护;过热保护等。2 逆变电源系 统功率因数及谐波干扰问题分析对于逆变器的整流环节(AC-DC),传统的方法仍采用不控整 流将通用交流电网提供的交流电经整流变换为直流。虽然不控整流器电路简单可靠,但它会 从电网中吸取高峰值电流,使输入端电流和交流电压均发生畸变。也就是说,大量的电器设 备自身的稳压电源,其输入前置级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峰值检波器,在高压电容滤波器上的充 电电压,使得整流器的导通角缩短三倍,电流脉冲成了非正弦波的窄脉冲,因而在电网输入 端产生失真很大的谐波峰值干扰,。(a) 电网输入端电流和电压的畸变 (b)峰值电流中的 各次谐波分量频谱 图2 传统整流电路输入端电网电压和电流失真与谐波干扰分量图 推荐相关文章:开关电源的几种热设计方法手机LED背光电源管理的设计需求2011半导体发 展趋缓,逆变器前景最好肖特基二极管在电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的冗余结 构及均流技术反激电源的设计反激电源’电源已接通未充电‘问题的解决办法! 单相电源与三相电源的区别什么是脉冲电源 由此可见,大量整流电路的应用使电网供给严重畸变的非正弦电流,对此畸变的输入电流进 行傅立叶分析,发现它不仅含有基波,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分量。这些高次谐波倒流入电网,引起严重的谐波污染,使输入端功率因数下降,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和严重危害。输入电 流谐波的危害主要有:(1)使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的效率降低,使得电器设备过热、产 生振动和噪声并使绝缘老化,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故障或烧毁。(2)可引起电力系统局 部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使谐波含量放大,造成电容器等设备烧毁。(3)使测量仪器产生附 加谐波误差。常规的测量仪器是设计并工作在正弦电压、电流波形的,因此在测量正弦电压 和电流时能保证其精度,但是这些仪表用于测量非正弦量时,会产生附加误差,影响测量精

网络教育学院《电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的研究 学习中心:辽宁东港奥鹏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0年春季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武东锟 完成日期: 2012年 2 月 24 日

内容摘要 本文对于单相与单相PFC技术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针对于各种功率因数校正,介绍了相应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额发展和其主要最主要特点。从主电路的拓扑形式和控制方式分析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进而更好的学习电源技术。 关键词: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控制方法;有源功率因数

引言、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器设备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功率因数低的电器设备,不仅不利于电网传输功率的充分利用,而且往往这些电器设备的输入电流谐波含量较高,实践证明,较高的谐波会沿输电线路产生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影响其它用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如对发电机和变压器产生附加功率损耗,对继电器、自动保护装置、电子计算机及通讯设备产生干扰而造成误动作或计算误差。因此。防止和减小电流谐波对电网的污染,抑制电磁干扰,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关注的问题。国际电工委与之相关的电磁兼容法规对电器设备的各次谐波都做出了限制性的要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已开始实施这一标准。 随着减小谐波标准的广泛应用,更多的电源设计结合了功率因数校正(PFC)功能。设计人员面对着实现适当的PFC段,并同时满足其它高效能标准的要求及客户预期成本的艰巨任务。许多新型PFC拓扑和元件选择的涌现,有助设计人员优化其特定应用要求的设计。

1功率因数校正基本原理及方法 1.1功率因数校正基本原理 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基本上功率因数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数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开关电源供应器上的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运作原理是去控制调整交流电电流输入的时间与波型,使其与直流电电压波型尽可能一致,让功率因数趋近于。这对于电力需求量大到某一个水准的电子设备而言是很重要的, 否则电力设备系统消耗的电力可能超出其规格,极可能干扰铜系统的其它电子设备。 PFC的英文全称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计算机开关电源是一种电容输入型电路,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会造成交换功率的损失,此时便需要PFC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目前的PFC有两种,一种为被动式PFC(也称无源PFC)和主动式PFC(也称有源式PFC)。 1.1.1拓扑选择的一般方法 由于输入端存在电感,升压转换器是提供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此电感使输入电流整形与线路电压同相。但是,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来控制电感电流的瞬时值,以获得功率因数校正。 a.临界导电模式(CRM)PFC——由于控制的设计较为简单,而且可与较低速升压二极管配合使用,所以在较低功率应用中通常采用此方法。 b.不连续导电模式(DCM)PFC——此创新的方案延承了CRM 的优点,并消除了若干限制。 c.连续导电模式(CCM)PFC——由于这种方案恒频且峰值电流较小,是较高功率(>250 W)应用的首选方案。但是,传统的控制解决方案较为复杂,牵涉到多个环

1、什么是功率因数校正(PFC)? 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基本上功率因数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数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开关电源供应器上的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运作原理是去控制调整交流电电流输入的时间与波型,使其与直流电电压波型尽可能一致,让功率因数趋近于。这对于电力需求量大到某一个水准的电子设备而言是很重要的, 否则电力设备系统消耗的电力可能超出其规格,极可能干扰铜系统的其它电子设备。一般状况下, 电子设备没有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时其PF值约只有0.5。 PFC的英文全称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计算机开关电源是一种电容输入型电路,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会造成交换功率的损失,此时便需要PFC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目前的PFC有两种,一种为被动式PFC(也称无源PFC)和主动式PFC(也称有源式PFC)。 PFC打个形象的比方:一个啤酒杯的容积是一定的,就好比是视在功率,可是你倒啤酒的时候很猛,就多了不少的泡沫,这就是无功功率,杯底的啤酒其实很少,这些就是有功功率。这时候酒杯的利用率就很低,相当于电源的功率因数就很小。PFC的加入就是要减少输入侧的无功功率,提高电网的利用率,对于普通的工业用电来讲是把电流的相位与电压的相位调整到一块了,对于开关电源来讲是把严重畸变了的交流侧输入电流变成正弦,另外还有降低低次谐波的功能,因为输入的电流是正弦了。 2、为什么我们需要PFC? 功率因素校正的好处包含: 1. 节省电费 2. 增加电力系统容量 3. 稳定电流 低功率因数即代表低的电力效能,越低的功率因数值代表越高比例的电力在配送网络中耗损,若较低的功率因数没有被校正提升,电力公司除了有效功率外,还要提供与工作非相关的虚功,这导致需要更大的发电机、转换机、输送工具、缆线及额外的配送系统等事实上可被省略的设施,以弥补损耗的不足。有PFC 功能的电子设备配可以帮助改善自身能源使用率,减少电费,PFC也是一种环保科技,可以有效减低造成电力污染之谐波,是对社会全体有益的功能。 PFC电源供应器是如何帮助节省能源? 藉由降低您的电力设备必须传输的电压-电流,以提供一台电源供应器至少所需的供电量。因为产生较少无用的谐波(只会替交流电运输系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让电力的消耗减少。 什么是谐波? 谐波是一种噪音形式,基本上是由复合的60个循环正弦波组合而成的频率所造成。他们通常发生在电源供应器及其它包括计算机在内等多种频率相关机器。谐波会扭曲基本的正弦波波型, 也会在同一系统的水线及接地线造成偏高的电流。[注: 美国的电源线,有3个pins,就是(Live,火线)-(Neutral,水线)-(Ground,地线)] 有哪些国家规定PFC为电子设备的标准配备? 2001年一月,欧盟正式对电子设备谐波有详细规范,规定凡输出在75W~600W范围间之电子设备产品,都必须通过谐波测试[Harmonics test(EN 61000-3-2)],测量待测物对电力系统所产生的谐波干扰;中国大陆自2002年5月起,规范凡政府机关采购之电子设备,皆将功率因数校正(PFC)视为电子设备的标准配备功能;日本已着手研拟关于节约电力的各项方案,这是一种未来的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它国家将陆续跟进。 什么是主动式/被动式功率因数校正(Active/Passive PFC)? 被动式PFC,使用由电感、电容等组合而成的电路来降低谐波电流,其输入电流为低频的50Hz到60Hz,因

功率因数校正(英文缩写是PFC)是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个专业术语。PFC 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背景源于离线开关电源的迅速发展和荧光灯交流电子镇流器的广泛应用。PFC 电路的作用不仅仅是提高线路或系统的功率因数,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兼容(EMC)问题。 线路功率因数降低的原因及危害 导致功率因数降低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线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中,另一个是电流或电压的波形失真。前一个原因人们是比较熟悉的。而后者在电工学等书籍中却从未涉及。 功率因数(PF)定义为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之比值,即PF=P/S 。对于线路电压和电流均为正弦波波形并且二者相位角Φ时,功率因数PF 即为COS Φ。由于很多家用电器(如排风扇、抽油烟机等)和电气设备是既有电阻又有电抗的阻抗负载,所以才会存在着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Φ。这类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都较低(一般为0.5-0.6),说明交流(AC)电源设备的额定容量不能充分利用,输出大量的无功功率,致使输电效率降低。为提高负载功率因数,往往采取补偿措施。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这种方法称为并联补偿。 PFC 方案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功率因数补偿”,它是针对非正弦电流波形而采取的提高线路功率因数、迫使AC 线路电流追踪电压波形的瞬时变化轨迹,并使电流与电压保持同相位,使系统呈纯电阻性的技术措施。 长期以来,像开关型电源和电子镇流器等产品,都是采用桥式整流和大容量电容滤波电路来实现AC-DC 转换的。由于滤波电容的充、放电作用,在其两端的直流电压出现略呈锯齿波的纹波。滤波电容上电压的最小值远非为零,与其最大值(纹波峰值)相差并不多。根据桥式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只有在AC 线路电压瞬时值高于滤波电容上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才会因正向偏置而导通,而当AC 输入电压瞬时值低于滤波电容上 的电压时,整流二极管因反向偏置而截止。也就是说,在AC 线路电压的每个半周期内,只是在其峰值附近,二极管才会导通(导通角约为70°)。虽然AC 输入电压仍大体保持正弦波波形,但AC 输入电流却呈高幅值的尖峰脉冲,如图l 所示。这种严重失真的电流波形含有大量的谐波成份,引起线路功率因数严重下降。若AC 输入电流基波与输入电压之间的位移角是Φ1,根据傅里叶分析,功率因数PF 与电流总谐波失真(度)THD 之间存在下面关系: 而是由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无源元件组成。无源PFC 电路有很多类型,其中比较简单的无源PFC 电路由三只二极管和两只电容组成,如图2所示。这种无源PFC 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50Hz 的AC 线路电压按正弦规律由0向峰值V m 变化的1/4周期内(即在0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压器的设计 1引言 为了减少对交流电网的谐波污染,国际上推出了一些限制电流谐波的标准,如IEC 1000- 3-2,它要求开关电源电源必须采取措施降低电流谐波含量。 为了使输入电流谐波满足要求,必须加入功率因数校正(PFCPFC)。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是PFC级+DC/DC级的两级方案,它们有各自的开关器件和控制电路。这种方案能够获得很好的性能,但它的缺点是电路复杂,成本高。 在单级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1]中,PFC级和DC/DC级共用一个开关管和一套控制电路,在获得稳定输出的同时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这种方案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小功率场合。本文介绍了一种单级PFC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及其设计设计过程。 2单级PFC变换器 单级PFC变换器的原理图,是一种基于脉宽调制(PWM)的变换器。变换器的PFC级采用Boost 电感电路,而DC/DC级采用双管单端正激电路结构。 PWM集成芯片采用了UC3842,是一种电流型控制的专用芯片,具有电压调整率高、外围元器件少、工作频率高、启动电流小的特点。其输出驱动信号通过隔直电容,连接在驱动变压器变压器原边。驱动变压器采用副边双绕组结构,得到两路同相隔离的驱动信号,从而实现了DC/DC级的双管驱动。 变换器的过流保护由电阻R9检测到开关管的过流信号,封锁UC3842的输出信号,实现过流保护。电压负反馈控制由电阻R12和R13获得输出电压信号。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当变换器接通电源时,输入交流电压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经电阻R17降压后,给UC3842提供启动电压。进入正常工作后,二次绕组N3提供UC3842的工作电压(12 V);绕组N2的高频电压经整流滤波,由TL431获得偏差信号,经光耦隔离后反馈到UC3842,去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实现稳压的目的。在一个开关周期Ts内,控制Boost 电感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下,使得输入电流波形自然跟随输入电压波形,从而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 3变换器的设计 3.1 EMI滤波器的设计 EMI滤波器能有效地抑制电网噪声,提高电子仪器、计算机和测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及可靠性[2]。单级PFC变换器的PFC级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下,其输入电流波形为脉动三角波,因此其前端需添加EMI滤波器以滤除高频纹波。 EMI滤波器电路,包括共模扼流圈(亦称共模电感)和滤波电容。共模电感主要用来滤除共模干扰,其电感量与EMI滤波器的额定电流有关。本文中的单级PFC变换器的额定电流为1 A,取共模电感值为15 mH。滤波电容C11和C13主要滤除串模干扰,容量大致为0.01μ F~0.47 μ F。C14和C15跨接在输入端,并将电容器的中点接地,能有效抑制共模干扰,容量范围是2200 pF~0.1 μ F。 3.2功率器件的选取 变换器的开关器件一般均选用功率场效应管(MOSFET),依据输入最高电压时输出最大电流的要求来确定其电压与电流等级,并预留有1.5~2倍的电压和2~3倍的电流裕量。在单管变换器中,开关器件的电压UCEO通常可按经验公式选取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基于UC3854的单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的研究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被大量使用,然而,在这些设备的内部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心脏”——开关电源,即将市电转化为直流电源,以供给系统的需求。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由于一些非线性元件的存在,导致输入的交流电压虽然是正弦的,但输入的交流电流却严重畸变,功率因数PF=0.67。如图1所示。 图1.输入电压电流波形 脉冲状的输入电流,含有大量的谐波,而谐波的存在,不但对公共电力系统产生污染,易造成电路故障,而且严重降低了系统的功率因数。本课题基于此问题进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模拟控制策略研究,设计了基于UC3854为核心的功率因数校正系统,实现了电源装置网侧电流正弦化,功率因数接近1,极大地减少了电流谐波,消除了对公共电力系统的污染。 1.主电路拓扑结构 主电路采用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器,主要是将PFC级和DC/DC变换级集成在一起,两级共用一只功率器件,它与传统的两级电路相比省掉了一只功率器件,增加了一个二极管。系统拓扑如图2所示。另外,其控制采用常规的PWM方式,相对简单。 iac AC PFC DC/DC 图2.单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原理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原理 整流器输出电压u d 、升压变换器输出电容电压u C 与给定电压U *c 的差值都同时作为乘法器的输入,构成电压外环, 而乘法器的输出就是电流环的给定电流I *s 。 升压变换器输出电容电压u C 与给定电压U *c 作比较的目的是判断输 EMI 滤波器 u i i i +- u d C 1 P WM 形成电路L 1 V 乘法器 i F * s I u d VD C 采样滤波 U o u C - +△ ∞* c U

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及相关IC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的需求逐年增加。这些设备的内部,都需要一个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的电源部分。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使电力系统遭受污染。作为限制标准,IEC发布了IEC1000?3?2;欧美日各国也颁布实施了各自的标准。为此谐波电流的抑制及功率因数校正是电源设计者的一个重要的课题。2高次谐波及功率因数校正一般开关电源的输入整流电路为图1所示:市电经整流后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的需求逐年增加。这些设备的内部,都需要一个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的电源部分。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使电力系统遭受污染。作为限制标准,IEC发布了IEC1000?3?2;欧美日各国也颁布实施了各自的标准。为此谐波电流的抑制及功率因数校正是电源设计者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高次谐波及功率因数校正 一般开关电源的输入整流电路为图1所示: 市电经整流后对电容充电,其输入电流波形为不连续的脉冲,如图2所示。这 种电流除了基波分量外,还含有大量的谐波,其有效值I 式中:I1,I2,…In,分别表示输入电流的基波分量与各次谐波分量。 谐波电流使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形发生畸变,我们将各次谐波有效值与基波有效值 的比称之为总谐波畸变THD(TotalHarmonicDistortion) THD=(2) 用来衡量电网的污染程度。脉冲状电流使正弦电压波形发生畸变,见图3的波峰处。它对自身及同一系统的其它电子设备产生恶劣的影响,如: ——引起电子设备的误操作,如空调停止工作等; ——引起电话网噪音; ——引起照明设备的障碍,如荧光灯闪灭; ——造成变电站的电容,扼流圈的过热、烧损。 功率因数定义为PF=有效功率/视在功率,是指被有效利用的功率的百分比。没有被利用的无效功率则在电网与电源设备之间往返流动,不仅增加线路损耗,而且成为污染源。 设电容输入型电路的输入电压e为:

三相功率因子校正(PFC)技术的综述(1) 杨成林,陈敏,徐德鸿 (浙江大学电力电子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综述了三相功率因子校正电路发展现状,并对典型拓扑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三相整流器;谐波;功率因子校正 1 引言 近20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广泛应用到电力、冶金、化工、煤炭、通讯、家电等领域。电力电子装置多数通过整流器与电力网接口,经典的整流器是由二极管或晶闸管组成的一个非线性电路,在电网中产生大量电流谐波和无功污染了电网,成为电力公害。电力电子装置已成为电网最主要的谐波源之一。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93年颁布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标准(GB/T14549-93),国际电工委员会也于1988年对谐波标准IEC555 2进行了修正,另外还制定了IEC61000-3-2标准,其A类标准要求见表1。传统整流器因谐波远远超标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表1 IEC61000-3-2A类标准 注:表中n为谐波次数。

抑制电力电子装置产生谐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被动方法,即采用无源滤波或有源滤波电路来旁路或滤除谐波;另一种是主动式的方法,即设计新一代高性能整流器,它具有输入电流为正弦波、谐波含量低、功率因子高等特点,即具有功率因子校正功能。近年来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电力电子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单相功率因子校正技术目前在电路拓扑和控制方面已日趋成熟,而三相整流器的功率大,对电网的污染更大,因此,三相功率因子校正技术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 2 三相六开关PFC电路 六开关三相PFC是由6只功率开关器件组成的三相PWM整流电路,电路如图1所示。每个桥臂由上下2只开关管及与其并联的二极管组成,每相电流可通过桥臂上的这2只开关管进行控制。如A相电压为正时,S4导通使L a上电流增大,电感L a充电;S4关断时,电流i a通过与S1并联的二极管流向输出端,电流减小。同样A相电压为负时,可通过S1及与S4并联的二极管对电流i a进行控制。在实际中控制电路由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及PWM 发生器构成。常用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PWM控制可采用三角波比较法、滞环控制或空间向量调制法(SVM)[27]。由于三相的电流之和为零,所以只要对其中的两相电流进行控制就足够了。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对电压绝对值最大的这一相不进行控制,而只选另外两相进行控制。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小了开关动作的次数,因而可以减小总的开关损耗。该电路的优点是输入电流的THD小,功率因子为1,输出直流电压低,效率高,能实现功率的双向传递,适用于大功率应用。不足之处是使用开关数目较多,控制复杂,成本高,而且每个桥臂上两只串联开关管存在直通短路的危险,对功率驱动控制的可靠性要求高。为了防止直通短路危险,可以在电路的直流侧串上一只快恢复二极管[28]。 图1 三相六开关PFC电路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一、功率因数的定义 功率因数PF 定义为:功率因数(PF )是指交流输入有功功率(P )与输入视在功率(S )的比值。 PF =S P =R L L I U I U φcos 1=R I I 1cos φ= γcos φ (1) 式中: γ:基波因数,即基波电流有效值I 1与电网电流有效值I R 之比。 I R :电网电流有效值 I 1:基波电流有效值 U L :电网电压有效值 cos Φ:基波电流与基波电压的位移因数 在线性电路中,无谐波电流,电网电流有效值I R 与基波电流有效值I 1相等, 基波因数γ=1,所以PF =γ·cos Φ=1·cos Φ=cos Φ。当线性电路且为纯电阻性负载时,PF =γ·cos Φ=1·1=1。 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1.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分类 (1)按电路结构分为:降压式、升/降压式、反激式、升压式(boost )。 其中升压式为简单电流型控制,PF 值高,总谐波失真(THD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小,效率高,适用于75W~2000W 功率范围的应用场合,应用最为广泛。它具有以下优点: ● 电路中的电感L 适用于电流型控制 ● 由于升压型APFC 的预调整作用在输出电容器C 上保持高电压,所以电容器C 体积小、储能大 ● 在整个交流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内能保持很高的功率因数 ● 输入电流连续,并且在APFC 开关瞬间输入电流小,易于EMI 滤波 ● 升压电感L 能阻止快速的电压、电流瞬变,提高了电路工作可靠性 (2)按输入电流的控制原理分为:平均电流型(工作频率固定,输入电流

连续)、滞后电流型、峰值电流型、电压控制型。 图1 输入电流波形图 其中平均电流型的主要有点如下: ●恒频控制 ●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状态,开关管电流有效值小、EMI滤波器体积小。 ●能抑制开关噪声 ●输入电流波形失真小 主要缺点是: ●控制电路复杂 ●需用乘法器和除法器 ●需检测电感电流 ●需电流控制环路

Matlab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研究 王会涛重庆通信学院研究生队 钱希森任开春重庆通信学院电力电子教研室 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值计算软件,应用领域很广。在继Matlab5.3之后推出的电力系统工具箱(Power System Blocket),它是在Simulink仿真软件的运行环境下的一个电路工具箱,操作简单易学,不需要自己编程,只需用鼠标拖出元器件来搭建自己需要的电路,仿真速度比Pspice快。在仿真过程中,可以随时观察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处理,以及对电路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Matlab在功率因数校正方面的电路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一、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基本上是一个AC/DC变换器。其输出是不可调节的直流电压Vd,一个大电容Cd(1000uF)用来滤除低频纹波。电容和电阻作为电路的等效负载,电网仅在每个工频周期的一小部分时间里给负载提供能量。电流中包含丰富的高次谐波电流存在严重的畸变,功率因数校正实际上是对输入电流整形使其尽可能正弦化,同时改善电源系统的输入阻抗,使之尽量呈电阻性,达到基波电流与电压同相位。这就是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思路。 常用的功率因数校正控制方式采取双环控制,“外环”电压环和“内环”电流环。其中,电流控制环使输入电流接近正弦,电压控制环使电路输出电压稳定,其输出直流电压经分压后作反馈电压送至电压比较器UA与基准电压比较后,其输出作为乘法器的一个输入,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来自整流后的输入电压。另外,从电感和整流器连接端得到取样电流送到CA的反相端,其输出直接加到PWM比较器A的同相端。其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平均电流控制原理图 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仿真模型的建立 Matlab的仿真电路是以图形仿真软件Simulink为运行环境,在SimPowerSystems库中包括了电路、电力电子、电力传动及电力系统等电工方面常用的元器件。进入SimPowerSystems模块库中用鼠标直接拖动模块放置原理图窗口,然后对其进行参数的设置和原理图的绘制,操作极其简单,完全满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要求。 1、元器件的仿真模型 在Elements库中,库中没有单独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而是电阻电容电感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绘制仿真电路图时,通过设置它们的具体参数来得到我们需要的纯电阻、电感和电容值以及允许的有功功率。如把电感和电容都设为0 ,电阻设为需要的值就得到纯电阻,也可以把电阻和电感设为需要的值,电容设为inf来得到一个感性负载。在Electrical elements元件库中,有各种功率开关模块(MOSFET、IGBT、GTO、DIODE等),通过双击其模块进行设置,如DIODE的参数有:电阻值、电感值、导通压降、初始电流、吸收电阻、吸收电容。根据设计需要设置相应的值。 2、主电路的仿真模型 首先,在Electrical Sources 库中找到交流电源将其放置在原理图窗口中,然后双击模块

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综述 摘要:消除电网谐波污染,提高功率因数是电力电子领域研究的一个重大且很有实际价值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电网谐波污染问题和谐波抑制的方法;指出了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和意义;回顾了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引言 高效无污染地利用电能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统计,实际应用中有70%以上的电能要经过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转换才能被利用,而在电力电子换流装置中,整流器约占90%,且大多数采用了不控或相控整流,功率因数低,向电网注入大量高次谐波,极大地浪费了电能。 电力系统谐波的来源主要是电网中的电力电子设备,随着此类设备装置的广泛应用,给公用电网造成严重污染,谐波和无功问题成为电器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减轻电力污染的危害程度,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谐波标准IEEE555-2和IEC-1000-3-2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界和工程界对谐波抑制的研究。解决谐波污染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对电网实施谐波补偿,二是对电力电子设备自身进行改进。前者包括对电力系统的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APF),后者包括对电力电子装置的无源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相比而言,后者是积极的方法。 电力电子装置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或PFC)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成为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功率因数,是对电能进行安全有效利用的衡量标准之一。从最初的因为大量感性负载投入电网带来的无功损耗,到后来的因为各种非线性整流装置投入电网带来的谐波污染,再到现在的电力电子装置尤其是开关电源的广泛使用而带来的大量谐波对电网的危害,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走过了从无功功率补偿到无源、有源滤波、再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和单位功率因数变换技术的发展历程。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成为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成为电力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单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比较多,在电路拓扑和控制方面都相当成熟,而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的研究则相对较晚较少。近年来随着PFC技术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三相PFC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单相PFC技术的成熟对三相PFC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随着全世界范围谐波标准的强制执行,生产和制造低谐波污染的三相电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