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人才成长_立交桥_的构建_来自重庆的经验_谢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人才成长_立交桥_的构建_来自重庆的经验_谢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人才成长_立交桥_的构建_来自重庆的经验_谢红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 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我认为其根本的 指导策略应该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具备相对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 实践能力为的一线技工人才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走产学研结合德发展道路,建立培养学生大量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时代对它提出的要求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一是强调“—线”,二是强调“应用”,三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

的价值取向就是就业。高职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成份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受普通高校学科型教学 的影响,偏重于“学”的熏陶,淡薄于“术”的传授,“应然”要求与“实然”状态难以和谐一致。因此,目前的高职教育应该面向就业,大力改革教育方式,砍掉过多的理论教育和没有必要的基础课,大力加强实际动手的实践课,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在相关操作的实际经验。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他们往往跟某一个大型企业建立有长期稳定 的合作关系,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分配到那些大型企业中,因此从一开始他们都建立的是订单式教育模式,企业要求上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我国的高职教育目前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而我们目前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不仅仅面向一个企业,往往是很多个,因为一个企业要不了那么多的毕业生,而这些企业有一些是相关的属于同一类型的,有一些

职业教育学课程论文题目我国职业教育与外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号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姓名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我国职业教育与外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谈到职业教育,人们一下子就会想到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cbe 模式、高大利亚的cbet模式等。那些都是些很成功的职教模式,在中国,职业教育被大家放到了高等教育之后,人们观念中,读职业教育的人都是没考上大学的。怎样才能把职业教育的地位提上来,怎样才能成功的运作,我们可以在国外和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区别中找到启发。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外、培养模式 一、职业教育的典范——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就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也可以说是学生的课外实践基地,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巩固和升华书本上的知识,也可以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 在德国,职业教育是得到了企业的广泛支持,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给予学校物质上的支持。这种模式对德国学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都是即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操作经验的。 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特征,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成功模式。现在中国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呈现更加细化要求,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喝多方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历的入学资格;以岗位需要为导向选择企业实用的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实训与实习教学等。这些经验对我国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二、最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美国职业教育CBE 美国职业教育的的主要培训机构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从很多资料发现,在美国,像我国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这种完全具

中国成人教育 CHINA ADULT EDUCATION 搭建课程建设立交桥推动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 ○尹增德 [摘要]为进一步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体化推动学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各高校推动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自2007年开始, 山东省已经连续进行了3年的品牌专业申报工作,3年共立项品牌专业建设点53个,其中,2007年立项的品牌专业已经进行了验收,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根据作者自身从事品牌专业建设工作实际,对品牌专业建设提出一些想法,对于今后的品牌专业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程建设;品牌专业;质量 [作者简介]尹增德(1963-),男,博士,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采矿工程。(山东泰安271000) 理论纵横 LILUN ZONGHENG 品牌专业是高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品牌效应的导向性专业,建设科学、合理、系统的品牌专业结构体系,必须以学校自身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调整与优化、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为依托,以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目的。高校应通过专业品牌建设,打造特色课程等途径,优化品牌专业建设基础,并在此过程中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架构上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不同。与其他产业的结构一样,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仍然应该坚持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发展方向。实用性是指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可操作性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课程建设是品牌专业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升品牌专业建设水平,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的发展,发挥品牌专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 品牌专业建设要依托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平台,但不能局限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建设模式。我们建设成人高等教育的品牌专业,首要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以整合资源为手段,以利于学生理解为目的,以方便学生学习为宗旨,做好课程建设,并最终完成专业 建设。通过几年的建设, 我省的品牌专业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满足学生学习,解决工学矛盾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但如何更好地整合有限的成人教育资源,扩大成人教育的受众面,分门别类地建设品牌专业方面还有很多地方有待商榷。 一、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分化现象严重,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有重复现象 成人教育品牌专业是依托普通教育的专业建设 展开的。近年,随着高校扩招,招生规模扩增,专业教师工作量也日益增加,我们的实验实习设备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进行成人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时,很多教师显得力不从心,建设资金也显得捉襟见肘;同时我们在建设品牌专业时有很多课程建设具有重复性,如果每个专业建设时有不同系部负责,就会造成很多课程的重复建设,这都导致了我们在建设中的资源浪费问题。 (二)专业受众人群少,生命力不足 高校的品牌专业是这所高校的强势专业,但强势专业不代表优势专业。有些高校在某专业上师资力量、设备等方面都能满足品牌专业建设要求,但我们在建设这类专业时,不能只注重它的学科优势,还要考虑到成人教育受众人群的特殊性。现阶段成人教育的受众人群主要是在职人员,现在全省很多专业的招生人数下滑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在建设品牌专业时一味注重专业优势,而忽视受众人群,就会造成资源浪费,从而最终影响该专业在成人教育领域的生命力。 (三)建设与评价标准单一,趋同化现象严重很多高校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完全照搬普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模式,内容不能切合成人教育实际。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受众对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我们在建设时只能依托普通教育搞建设,但不能照搬普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标准与评价标准,照搬只会使我们忽视成人教育品牌专业的特色,造成各高校品牌 专业建设的趋同化。同样, 建设标准与评价标准的单一也会造成品牌专业失去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我们在建设理科、工科、文科、医科及法学类等专业时,其标准必定不同,否则就会形式千篇一律,内容参差不齐,例如在建设工科的时候我们在标准里面就应该更加注重实验实训内容,在经管类和法学类等专业建设时就应该注重其专业的时效性和案例 1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 (征求意见稿) 2012年5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二、总体要求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地位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 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制度 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七、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 八、规划实施 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和各产业、行业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背景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要素是人。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现代生产方式、培养生产

服务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传承机制,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自主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关系到亿万普通劳动者的福祉。这项重大任务,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 工业化以来的历史证明,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成为经济强国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际竞争是产业-人才体系的综合竞争。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俄、印等主要国家相继出台职业教育的重要法案和政策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将全球竞争力聚焦到实体经济和职业教育上,力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振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办学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加强,中高职衔接呈现良好势头。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知识技能不平等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威胁因素,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最为突出的薄弱环节,集中反映在职业教育体系不完整、制度不完善,与产业振兴、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上。 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站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73 分离式立交桥安全施工专项方案通用 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分离式立交桥安全施工专项方案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工程概况 K26+802沙尾岭分离式立交中桥起讫桩号为 K26+769~K26+835,桥长66米,主线上跨X339县道,线路走向与X339县道夹角约90°,桥型布置为3×20米预应力砼箱梁,桥面净宽为2×12.5米。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0#桥台采用肋板台、3#桥台采用柱式台。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招标文件。 2、贵合高速公路施工图纸。 3、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及地方安全法规等。 4、交通部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5、现场勘查资料。 6、(2014)年工程进度计划。 三、目的及安全目标

1、目的 为使影响本合同段分离式立交中桥安全生产的各类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和339县道的通畅、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施工方案。 2、安全目标 职工伤亡事故:死亡率控制为零,重伤率控制为零,防止轻伤事故,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控制在年产值的 0.4‰以下,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率达100% 四、组织机构 1、成立贵合高速№2标段跨339县道分离式立交中桥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和组织分离式立交中桥的安全生产工作,各工区分别设立安全领导小组并设立安全员,安全员持证上岗,确保立交中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到位。 本合同段跨339县道立交中桥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李宝权 副组长:王吉平、礼明、吕敏刚、潘铁龙 组员:汪福波、刘政潇、郑中原、赵广军、杨友才、张占余、梅永平、赵巍、栾宇 2、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部负责日常工作。

单位: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杨兴民、尹鸿雁作者简介:男、年月出生于陕西汉中,年毕业于西北农大机电学院,现教学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机电系、数控教研室主任,电话:,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水院路号邮编: 我国与德国职业教育教育模式与现状对比 目前我国有着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其中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据初步统计年全国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约为多万。每年都会有大量毕业生走上生产一线岗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家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政策的提出,对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珠海市考察企业和职业学校时曾特别指出,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赋予了新内涵:除了要求职业学校学生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技能,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核心专业能力,成为各行各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创造者。 年月去德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学习,主要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理念,深切体会到德国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组织上存在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德国职业教育曾被认为是二战后德国经济能快速恢复的秘密武器,“德国制造”已成为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世界,是因为德国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用同样的人力、自然资源和更高的效率生产出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就世界范围上来说,主要的经济发达体都有着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其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我国是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经济增长迅速,而且人口众多,随着国家近些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我国职业教育呈现着快速发展势头并兼具中国特色。一、办学种类和层次比较复杂。 我国职业教育有隶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各种职业学院,也包括像各类技术学院、高级、中级技工学校这样中等职业教育,还有数量很少的职业高中和近些年才出现了技师学院。不同类别的学校学历层次不同,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也不同,这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问题: 、优秀生源的竞争,不利于高等、中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各类职业或职业技术学院隶属高等职业教育,其上级主管单位为市级或厅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初、高中教育类属同一系统,在招生优先权方面占尽了先机。同时在高等教育学历证书颁发方面具有一定便利条件,其毕业生大都具有大学专业学历,因此也在生源选择上具有先天优势,在生源紧张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无疑挤压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中等职业学校则想尽办法追求办学层次的提高,而客观上忽略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归属于各级劳动部门主管的学校为了能招到学生,普遍使用招生代理或是奖励招生的办法,招收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不说,招生费用髙起,反过来减少了教学设备的投入,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 、不利于教学成果的评价。我国目前颁布的职业标准中共有个工种,对同一工种也分为中级、高级、技师等不同级别,所要求的职业技能也存在较大区别,但实际上学校只是将不同级别的技能要求作为制定教学计划和课时设置的一个依据,最终对学生应知(理论)、应会(实践技能)评价时则不能严守人才出口,标准不同。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各州的工商联合会()是其辖区内唯一的职业教育主管机构,它的其中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负责学生各阶段的考核和评估工作,统一标准,且要求相当严肃认真。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2-2020年) (征求意见稿) 2012年5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二、总体要求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地位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 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制度 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七、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 八、规划实施 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和各产业、行业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背景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要素是人。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现代生产方式、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传承机制,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自主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关系到亿万普通劳动者的福祉。这项重大任务,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 工业化以来的历史证明,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成为经济强国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际竞争是产业-人才体系的综合竞争。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俄、印等主要国家相继出台职业教育的重要法案和政策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将全球竞争力聚焦到实体经济和职业教育上,力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振实体经济、重

成都市三环路跨机场高速公路 立交桥总体施工方案综述 中铁十三局四处田艳霞倪洪波孟新利 [摘要]本文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着重阐述成都市三环路跨机场路立交桥的结 构特点和此段工程的总体施工方案。 [关键词]高速公路立交桥现浇梁 一、概述 成都市三环路跨机场路立交桥全长478.986m,南接成昆路,北起老川藏路,在本桥的6#~9#墩处与成都至双流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立交,并在11#墩处设置了三环路下机场路左转匝道,全桥处于1670m 的圆曲线和直线上。主要技术标准:本桥桥面宽42.0m(左右两幅分建),双向八车道,道路等级为Ⅰ级,设计车速80Km/h,设计荷载为城——A级汽车荷载,桥下净空≥5.0m,最大限坡:纵坡≤3.5%,横坡≤1.5%。抗震裂度为Ⅶ度。全桥主要的工程包括:人工挖孔桩施工,墩柱施工,盖梁施工,异形板梁施工,现浇梁施工,空心板梁施工及A匝道工程。 1、主桥工程规模及结构形式、特点 ⑴上跨桥梁下部结构 简支梁部分均采用三根桩柱式带冒梁(正交、斜交均有)的桥墩,墩柱直径为1.20m,桩基用直径为1.50m的挖孔桩。连续梁部分也采用三桩墩,支座处梁体内设隐形盖梁。其中中跨两墩墩柱直径为1.30m,边跨两墩墩柱直径为1.20m,连续梁桩基均用直径为1.80m 的挖孔桩。桥台采用肋板式台,并在台后设8.0m长搭板,每片20m 空心板梁底设4个支座,支座均采用板坡形支座。

混凝土约为12130m3,钢筋约为511025t。 ⑵上跨桥梁上部结构 a、20m空心板梁及异形梁 对于20m空心板梁,全部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砼梁,截面为空心板,异形板采用现浇钢筋砼而成,空心内模采用专用充气空心橡胶芯模成孔。 25m+40m+25m连续梁 本桥在6#~9#墩处为25m+40m+25m全预应力连续箱梁,梁体全长91.30m,左右幅梁宽部对称,单幅采用单箱四室变高度变截面箱形梁,中跨中部与边跨端梁段为等高梁段,梁高 1.6m,中支点处梁高为2.0m。为了适应路线1.5%的横坡要求,梁体斜置,支座处设调平钢板,确保支座水平受力。梁体位于R=1670m的曲线及R=3000m 竖曲线上,线路纵坡+3.5%。为适应曲线,梁宽由24m渐变到26.15m。现浇砼量为3300m3。 b、预应力 20m空心板梁: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ASTMPA416-92a,270级7¢5,直径¢j15.24,标准强度R y b=1860Mpa,单根一束。控制应力不大于1395Mpa。 25+40+25m连续梁: 纵向:采用9-7¢5,12-7¢5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R j y=1860Mpa,YM15-9、YM15-12群锚,YCL250千斤顶张拉,分别采用外径87mm、97mm铁皮管成孔,两端张拉方式,竖弯S型曲线布束,纵向预应力钢束沿腹板方向呈放射形布置。 横向:本连续梁在支座附近设横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采用5-7¢5、4-7¢5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R j y=1860Mpa,采用左右侧单端交替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以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加强统筹、分类指导。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推动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的搭建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到 2020 年我国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 号)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因此,构建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有效实施中高职有效衔接,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体系,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的必要性 1.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培养目标而言,中职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企业生产经营既需要发明创造型、生产科研结合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又离不开技术熟练的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构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以中

职促高职、以高职带中职,已成为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一种共识。 2.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具有技术性和职业性等共同特征,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从而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大批工作适应性强的应用型、技艺型、技术型、创新型技能人才。 3.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现实选择。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不仅能为高职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而且还有利于中职和高职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促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实现两类教育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二、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立交桥构建的可行性 1.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出台推动了中高职一体化立交桥的发展。在国家《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把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该指导意见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效构建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立交桥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2.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决定中高职教育必须走一体化发展立交桥之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是技术性和职业性,两种教育形式都强调以职业导向建设专业,并以培养具备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

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一节工程说明 (1) 一、工程位置及环境情况 (1) 1、工程位置 (1) 2、环境情况 (1) 3、地下管线现状 (1) 二、工程规模 (1) 第二节施工条件 (2) 一、本工程业主要求 (2) 二、周边条件 (3) 第二章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5) 第一节施工管理目标 (5) 第二节工期要求及工期安排 (5) 第三节现场管理机构 (5) 第四节项目管理人员的配备 (5) 一、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机构 (6) 二、公司以及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7)

三、项目部主要成员职责 (9) 四、项目部管理要点 (12)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资源配备计划 (15) 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 (15) 第二节劳动力组织与投入计划 (15) 一、劳动力组织 (15) 二、班组配备 (15) 第三节施工机械配置 (16) 一、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16) 第四章测量控制方法 (17) 第一节水准的控制方法 (18) 第二节平面控制方法 (18) 第五章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19) 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20) 一、施工准备工作 (20) 二、基本施工顺序 (20) 三、主要施工方法 (20) 四、施工过程须重点注意的问题 (24)

第二节软基处理方法 (25) 一、换填碾压施工方法 (25) 二、软基施工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26) 第三节现状路面处理方法 (27) 一、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措施 (27) 二、现状沥青混凝土路面处理措施 (28) 第四节道路基层施工方法 (28) 一、基本施工顺序 (28) 二、主要施工方法 (28) 三、施工过程须重点注意的问题 (32) 第五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33) 一、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的选择 (33) 二、主要施工方法 (34) 第六节电力工程施工方法 (43) 一、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43) 二、电力管线施工 (44) 2、沟槽开挖 (44) 第七节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方法 (45) 一、路面基层验收及透封层油粘层施工 (45)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历经创业——辉煌——下滑——回升——又低落——再攀升这样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路程。它的起落直接与劳动就业市场变化,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政府的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几年,北京市的职业教育也处于“低谷”。在职教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使职业教育再次引起各界关注,搅动起思想的碰撞和实践的探新。本文是在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对现存主要问题进行诊断,并试图从创新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困惑——中等职教面临五大难题 一是学生数量萎缩。近两年“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北京一个远郊区的某所职高去年只招了31个学生。数字表明:随着北京学龄人口的变化,初中毕业生将逐年减少,到2008年,将从2001年的14万人逐步下降到9.6万人左右;“普高和高校”的扩招导向使得普职比例呈“普增职减”之势,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还会继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的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二是学生状况处于弱势。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分数偏低,比如,为了“初中不落地”以及社会的稳定,使得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生源质量下降”是职教人的又一悲叹! 问题二:体系割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后发的教育类型,在体系上应该说是不完善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是很清晰。 其一是在层次上衔接不够。过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从层次上看主要是指职高、中专和技校等中等层次,高职是众多人所陌生的,而且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也缺乏有机的衔接。中职与普通高校的交叉衔接更是缺乏有效机制。 其二是在类型上融通不够。初三后分流的职教与普教相互分离、高中阶段的职普二元并存,是我国中等职教模式的一大特色。职普相互融通和渗透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综合高中在国外是成功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取得经验形成特色。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浅尝实验阶段。 其三是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属于非正规社会教育系统。但随着职教事业的变化,成人的、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然具有局限性。 问题三:模式单一 尽管多年来职教取得很多经验,但用它本应有的“多样化”的内在特征来对照,依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的痕迹。 一是办学功能单一。几乎都办成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二是办学体制单一。在北京现有的约2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仅有20所是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其余均为公办学校。与国家积极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不相适应。 三是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近年来,社会各行业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高职教育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 1.1专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其会朝着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生产、管理方向进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会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合格、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专业时,社会生产的一线专家都会参与进来。 1.2技术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范围十分广泛,单从人才培养的类型看,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负责培养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往往会走向社会的生产、管理第一线,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技术”,培养出来的人才会通过专业的技能知识和科学技术进行社会生产。 1.3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性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的教育形式,其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根据社会需求,针对性培养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综合水平高的实用型人才。 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更高、职业道德更好、创新能力更强,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定位于高层次、实用性、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跟职业发展相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专业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职业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步入社会后,必须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环境,快速融入岗位,如果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还需要企业花费时间、精力进行职业培训,这就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失败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还需要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2.2专科课程的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在设置专业课程时,首先要对社会需求进行认真的调查,并且要对职业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开设一个新专业必须保证该专业在今后最少四年内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同时还要对专业的宽窄情况进行分析,避免专业面过宽无法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需求,或者专业面过窄存在就业风险。 高等职业教育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重点突出专业能力,同时要注重专业教育的完善性。一般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几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培养时,也好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的培养,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2.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时,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技术性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这些项目,这样学生通过实践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在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和仿真性,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2.4构建良好的教师团队

成绩论文题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授课教师:韩少鑫 院系:西葡语系 年级:11级4班 姓名:王颖 学号:110150802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决定》到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决定》中吸引我的两点有:一是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我认为这将大幅度提升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技工人员的整体文化理论知识水平,养成拥有理论与技能的人才;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样做将会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身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深切体会到了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与技校毕业生受市场青睐的尴尬反差。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重要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目前,全国城乡每年有 1000多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有上百万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而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却很大,近些年来一直供不应求。 纵观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战略,高级蓝领受人尊敬的情况十分普遍。比如德国,德国政府将本国职业教育视作国家发展的一条重要命脉,对于职业教育下的众多人才给予最大的支持力度,甚至想尽办法为这些人才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以保持他们参加本国各领域工作的积极性。一次在电视上看见对一位教育专家的采访,专家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面向机器的人员,是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工人员水平不高我们又怎么能期待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创新与发明,又如何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见为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体系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家的大力扶持政策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以及职业学校自身为适应社会需要作出的改革调整,则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尽管有着中,职就业率连年跑赢本科的尴尬情况,社会上仍然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 我身边的同学中就不乏有例子。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抽象思维较弱,学习理论知识相较于动手操作更难,如果高中毕业后选择去职业学校将会很有希望拥有顺利的个人职业前景,但是由于父母对职业学校有偏见,觉得只是“不好”的学生才会去职业学校,怕职业学校生源差进而耽误孩子成长,终究逼子女和众多学子一起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选择在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学习子女并不擅长的理论性学科。不出意外的是,同学学习起来不仅没有兴趣还很费劲,如今面临就业关口竟是不知何去何从。 《决定》的颁布预示了政府今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我们期待着

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 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 第一部分入学与学籍管理 (1) 第二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 (10) 第一部分入学与学籍管理 一、入学与注册 1、凡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初中毕业及以上或同等学力的学生,均可就读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可从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录取新生,也可凭毕业证书全年免试录取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复转军人、在职企业员工和进城农民工等社会人员。每年一至五月招收的学生称为春季生;六至十二月称为秋季生。 2、学校必须组织新生进行健康复查,合格者可获得学籍。对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患有重、危疾病既往病史的学生,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二、转专业与转学 一年级学生,有正当理由,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批后,可调整专业。学生入学一个学期后,有正当理由,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予以转学。毕业年级原则上不得转学。 学生转学应当在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由本人及家长(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附表一),按下列规定办理: 1、在本省范围内,经转出、转入学校同意即可转学,其学籍档案由转入学校报其上级主管学籍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跨省(市、自治区)转学的,经转出、转入学校同意,报转出、转入学校的主管部门批准后,由转入学校报其上级主管学籍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休学、复学与退学 1、有下列情况之一,经学校批准,应予休学或劝其休学: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33期 徐涵(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拿来主义”、“国外经验,本土化探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的三个阶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领域改革影响较大的六种典型模式进行了阐释与评价。 关键词:课程改革;典型模式;评价 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而课程改革也一直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关注点。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深受普通教育的影响,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课程结构上,实行“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致使学生接触职业世界较晚,不能理解自己所学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关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二是课程设置以学科课程为主体,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强调的是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尽管学科课程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但却缺乏与工作世界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而这两类知识却是职业教育内容的核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 回顾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走过的三十年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拿来主义”、“国外经验,本土化探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特色”三个阶段。但是各个阶段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间分水岭,而是相互交错的。 (一)“拿来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得到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但所采用的课程模式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的课程体系,与市场经济对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革,这就迫切需要先进经验和示范模式的指导。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界和经济界首先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德国双元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经验,进行改革传统职教模式的探索和典型试验。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国人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加广泛的国际社会,并且把发达国家各具特色的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陆续引入国内,如加拿大的CBE、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英国的BTEC等等,并在职业院校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典型试验。

普职融通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 摘要:现阶段普职分离、重普轻职很大程度上受教育政策的影响,而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我国传统文化、社会氛围、教育模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国普职融通实现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中小学没有奠定应有的基础。所以本作者主要探究的是在中小学阶段的普职融通如何能有效的搭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 本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普职融通的实现策略进行探索。 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中主要阐明了普职融通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通过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吸取国内外针对普职融通办学模式的经验,总结我国面临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是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资料总结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教育发展历程,剖析普职融通实现的方式特点,寻找可借鉴的经验和策略。 第五部分是中小学普职融通实施的现状分析。主要涉及到了普职融通内容、类型和价值三方面的分析。 第六部分是中小学普职融通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探讨的是普职融通课程开发体系建设和教学、物质资源两方面的问题。 第七部分是普职融通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的建议。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和学习、促进普职办学上的有效合作、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和实施多元的学生评价几条路径为学生搭建成才立交桥。 通过课程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通融,在职业学校提高对基础课程的要求,在普通中学增强职业课程的渗透。打破普职分离的现状,探索实现普职融通的路径,搭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课程的机会,使他们得到更加充分发展。 关键字:职业教育;普职融通;实现对策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 中国目前的教育阶段主要分为两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总体结构是普职二元分离的体系。两种普通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不同的,普通教育的目标是升学,而职业教育则是高度重视就业。例如,初中的学生在三年学习的时间里他们的目标就是努力升入重点高中,而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就要为顺利就业做准备。现阶段普职对立的状况究竟会带来怎样的问题?那么,当前的教育阶段是不是让学生既夯实了文化知识又考虑到了将来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了呢? 现阶段普职分离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学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例如学生的过早的进行未来职业定向问题,学生的发展不全面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职业不适应性的问题等,进而它都会体现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正如一些学者认为,国家、社会教育水平的基本要求是向每个公民实施基本文化知识和基本生活技能。普职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因为从本质上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在为人类发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学生不仅必须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还必须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活,他们需要获得在成年阶段独立生活的能力。 而普职融通政策,正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流融通政策,是为我国搭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政策。平时我们大多数人关注的通常会注意成绩良好的学生,他们当中有多少能上重点高中或者重点大学,这也是普通高中所关注的任务指标,升学质量。那么对于一些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