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文体学研究综述_祖利军

近十年文体学研究综述_祖利军
近十年文体学研究综述_祖利军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 第23卷 第2期

?177?

近十年文体学研究综述

祖利军,薛 岩

(华北电力大学外语系,北京 102206)

摘要: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十年来文体学在运用语言学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的进展,以及其在研究方法方面的成果。同时,我们对专注于给文体学下定义和分类的研究系统整理和评价。进一步,我们认为语言学研究中,研究方法的作用一度被忽略了,而研究方法的进步正是推动语言学进步的重要动力。关键词:文体学;研究状况;述评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9)02-0177-03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与之共生的文体学也在逐步进化(Hamilton C.A.,2004; Rotge W,2004)。受语言学影响的文体学在语言学飞速发展的时候,也繁荣起来。将新的语言学的方法与文体学进一步结合而进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十年来文体学在运用语言学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的进展,以及其在研究方法方面的成果。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看作是理论的运用或者验证,但是方法必须可以解决问题带来效果,即便不是立即解决,也应该是在向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在发展,不然我们认为是没有意义的研究。

1.文体与文体学

关于文体学研究的评述,早有前人做过大量工作(如胡壮麟、刘世生,2000;徐有志,2000;吴显友,2003;徐有志,2003;吴显友、沙菽,2004;李娟,2006)。其中,胡壮麟和刘世生(2000)从各个方面对文体学的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描述,而吴显友(2003)对当前文体学研究中的争议进行了深刻的评价。但这些述评和回顾都聚焦于文体学理论本身的研究,而对于文体学研究对象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涉及的较少,造成了相关研究比较抽象。

1.1 文体

尽管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对修辞的研究开始的时候,文体学的研究就开始了,但是从恩克威斯特(N.E.Enkvist,1964)给出的7种定义,到张德禄的(1998:38)10种,再到刘世生总结的(1998:8-11) 31种(吴显友,沙菽:2004),直到今天我们对文体的定义依然感到困惑。的确,我们阅读的时候,可能会猜到并认识到作者的写作风格,但是我们却很难给出风格一个准确的定义。

布封(De Buffon)曾指出的“文体就是人本身”(The style proclaims the man)。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写作就是人本的思想和习惯在书面中的体

现,就好像幽默的人在他的言语中难免会带上诙谐的痕迹,而忧郁的作家作品可能或多或少地带点忧伤。一个人的性格多半会在文风中有所体现。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同样的题材其实可以有不同的文体了。这一点可以从同样题材的小说,不同作者写出来风格却不同这一事实就可以理解了。

1.2 文体学

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学是对交流过程中选取和运用的语言、超语言或者是艺术表达方式的研究。20世纪时,文体学开始取代早期的修辞学,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起来的。最早源于Ch. Bally在1909年发表的两卷关于文体学的论文,自此对文体学的研究关注通过L.Spitzer等人的作品在欧洲发展起来。

文体学大致可分为两种: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普通文体学包括各种语言的研究。比如说根据交流渠道研究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根据交流事件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探寻正式文体和非正式文体的区别。以及根据语言的社会功能,分析法律、科技、新闻报道、广告、体育评论、商务报道等语篇的特点。文体学或者普通文体学,都可以用作对非文学类语言或者语域分析的统称。

文学文体学被认为是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桥梁,是文学中语言使用的研究,Leech(1969: 2)说文体学是“语言学与文学交汇的地方”。H.G. Widdowson (1975)也将文学文体学定义为“从语言学方向对文学语篇的研究”。任务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知识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帮助读者从语言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关系这个角度去更深入地理解、合理地解释和充分地欣赏。

这样,普通文体学与文学文体学在文学总体特征的研究方面部分地有所交叉。(徐有志,2003:57)从本质上说,文体学就是运用语言学中的方法对语篇进行分析,只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文体学划分为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Jean Jacques Weber 在他的《文体学读者》一书中总结了文体学发展轨迹:从雅克布逊提出形式主义

作者简介:祖利军(1965-),男,辽宁沈阳人,清华大学在读翻译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研究和文体学。

文体学到1996年,又先后出现了功能主义文体学、情感文体学、教学文体学、语用文体学、批评文体学、女性文体学和认知文体学。

实际上,文体学分析并不只限于文学领域,越来越多的文体学家都在将这一方法扩展到语言研究的其他领域。不同的语言学分析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语言特征。

文体分析与文本有关,而文本是不变的,文本分析涉及词汇间的关系,涉及的形式而不是内容,涉及将文学作品作为整个事务链的开始而不是最终产品。任何一部作品最终的交流都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的交流,而语篇是实现两者交流的中介。

文体学分析与普通文体学的时空观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文学而言,从其本身来讲,不同时代的读者,或者同一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社会地位的读者,会阐释出不同的意思;对于普通文体,尤其是应用文体,如新闻,合同,教科书,这些文体在表述过程中的意思必须是明确的,而且从其使用的目的上来讲,时效性客观性相对要强一些,即便存在对同一问题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也很少有可能会出现同一事实的阐述出现不同的理解的现象。如果普通文体存在解释不同,解释就是作者表述错误,或者是读者理解错误。因为普通文体的客观性,它避免了文学文体的主观性,在很多情况下,文学属于创作,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那个想要做到就是将自己的思想描写在作品中,并尽可能的确保读者可以感同身受。但应用文体的写作,目的就更加明确了,就是寻找最恰当的写作方式风格来确保读者可以更快的接受文章中所阐释的知识。这些文章就必须是以读者为导向的,作者本人的感受是不建议加入其中的。

我们研究文学作品,无非是想看出作品所反映出的那个时代的特征和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所以考虑信息编码者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与文学作品相比较,普通文体学有着相对明确的读者。文章的原始意义通过当代读者的反映揭示出来。我们无法重新构建他们使用过的编码文学的历史就是词汇的历史。但是编码的改变大多是语义性质上的,我们的问题是已经不再文章之前所指的环境中了,就无从知道那些产生单词产生的源头。

文学是创作型的艺术,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实质上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而要保持多样性,文学文体风格的多样性自然是受鼓励的。但是实用文体就不同于文学文体,首先其写作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其次读者阅读的目的也是十分明确,所以实用文体这种目的明确的写作,我们倾向于用固定统一的文体风格,我们不需要去推敲60年代报纸上登的一篇文章暗含了什么,因为新闻本身的性质就规定了它要把要表达的事情写在纸面上,当然我们不介意从新闻背后寻找什么社会历史背景,但是那就不是我们研究的“风格”问题了,但是我们不排斥从文章的深层次结构来造成这种表层布局的原因。

2.文体学研究实例述评

2.1国外研究回顾

从国外来看,随着语言学的发展,文体学也在向实践应用的领域发展,如计量文体学,这中“对文体风格进行数量型检验的技术”(AHDS:2007)被用来进行“原作者归因”(authorship attribution),就是对通过统计文章的文体特征来推理判断文章的作者是谁,或者是这是哪位作家哪一时期的作品。如有文章分析了8本散文体故事通过运用卡方检验和马尔可夫链来分析其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来确认作品的归属(Frautschi,1996),运用计算机

语言学方法区分作者作品(Craig,1999),通过考察句长来确定作品的归属(Mannion和Dixon,2004)。

更有趣的是,Whissell C将计量文体学的方法放在更深层次使用,分析了Beatles Paul McCartney 和 JohnLennon所作歌曲的悦人程度,并在文中介绍了总结情感描述的方法(emotional clock)(1996)。DI Holmes Z. 和S. Singh将计量文体学的方法运用到医学上,测试失语症患者在自然会话场景下的词汇能力(lexical ability)(1996);对比研究,比较两部文学作品的不同特征(David L. Hoover,2003),采用多元分析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比较同一作者的两部作品(Stewart,2003),还有一些文献单独讨论了某种文体学研究的方法,如David L. Hoover(2002)在文章中比较了常用词与常用词串对于区别作者的不同效果,Stamatatos E.等在其通过其对一个希腊语新闻语料库的试验,验证他们所引入的三个新的文体标记(token-level, phrase-level,and analysis-level measures)比传统的仅从词汇丰富程度和常用词角度分析更有效,Tweedie F.J.等则认为在进行文体分析和作者归因时不尽要计算词汇丰富性,而且要看词汇的重复性(1998)。

近年来,“可读性(readability)”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开始流行起来。从Rodulf写出可读性公式开始,已经出现了200多个可读性公式,而其中一些公式的作用在实际中得到了验证。编辑们用这些公式测算一些文本的可读性,实际上就是把文体的某些特征,比如说句法和词汇这些要素量化了。

国外的文体学研究在“作者归因”方面主要是文学作品和法庭辩论的一些材料方面,而文体学应用的领域也是缤纷多彩,而国外的很多文体学研究从上述情况来看还是很有创新的,每篇文章都会有自己创新的一点,而这些创新的方面还是比较深层次的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都为理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2 国内研究回顾

近年来关于文体学研究的作品在国内也有相当的数量,大多数文章都是实证性的研究。文章从各个方面寻找文体学的创新点,从研究方法来看一方面的创新是将文体学理论与其它理论相结合,从文体学角度看有作者将文体学与翻译相结合,试图从文体学角度为翻译提供启示,其中包括对文学文体的研究(如方小卿,2004;袁滔,2006;潘演强,2007;甘园园,2006;王宏,2005);有文章将计量统计等方法应用到文体特征研究,如孙玉(2003)对《斯佳丽》和《飘》这两部作品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词汇的丰富性,词频分布,词长,句长这些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她认为这些实证数据验证了对两本书风格不同的怀疑。尽管两本书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是两者的相同之处大于两者的差异。作者认为当时特定时期的文化是影响文体特点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从文章得出的结果来看,计量是与文学分析相互补充的,计量学方面的证明应该比文学学者用传统方法做到研究更有说服力。陈玲(2007)使用计量文体学的方法对哈利波特系列1-6 进行另外分析,为儿童文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尹凤丽(2008)同样使用了计量文体学的方法分析了詹姆斯?乔伊斯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部分作品,文章称其研究为研究这两者的作品提供了比前人准确的数量方法,在文章中作者试图将意识流理论与计量文体学相结合来解释这几部作品。但是由于语料库规模的局限性,作者并没有提出十分鲜明的新发现。

?178?

另一方面就是对研究对象的创新,研究逐渐从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转向对一些实用文体的研究。一类题材如商务英语(杨伟伟,2006),WTO条款(许颖欣等,2006),新闻英语(王凝慧2007),英文招标文件(徐勤,2005)的文体特征,试图从文体角度为这类题材的文章的汉译提供参照,这类文章在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都有创新。

单纯总结文体特征的文章还有对董启明等(2001)对于网络健谈英语文体特征的文体研究,还有文章研究网内网外语言文体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有明显的特征,但是作者没有对文体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以及更深层面的解释(万茜,2004),对网络英语的研究还有有对学术英语E-mail的文体特征分析,在其中作者借助语料库工具对学术英语E-mail进行了多维度多特征分析,得出学术交流E-mail 具有“劝说性”文体特征的结论。除此之外还出现了许多更加细化的研究,如工程英语(陈鸿琴,2005),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文体特点(刘玉梅,2005),学术英语论文题目的文体特点(王志伟,2003),对足球评论的文体研究(邓华,2006),对中美英文广播中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对比研究(吕弘,2006)等。

除了实证性研究,也有人做理论性研究如刘承宇(2004)从功能-认知文体的角度,以英语元语篇为语法隐喻的文体价值;邓永桂,刘清波(2007)研究了不同文体中who/whom的区别等等。

3.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之前的研究的不同主要是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而研究对象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文学文体的研究有长远的历史。文体学研究最早也是开始于对文学文体的研究,文学研究有很长的历史,所以从研究方法来说是非常丰富,对与文学作品的分析有定性定量的各种方法,尽管定量的方法是近些年才逐步发展完善起来。文学作品种类的多样性,以及文学作品这个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文学文体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和其目的的单一性。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文学作品没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当然宽泛一点讲文学作品从作者角度来讲是为了表达个人思想,而从读者角度来讲是为了获得休闲娱乐。再深一点,文学作家写作为了反映他们那个时代的各种各样的生活,而读者则是为了读不同的故事。但是落实到实际中,来具体每个读者,每个作家的目的,就是见十分复 杂也很难实现的事情了。所以,在解读不同的作家的风格,对其文体的分析必定要从当时的文化,社会背景,作者本人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考虑,而作为文学作品的分析也会因为不同时代不同人,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量化的分析却可以减少对时代背景的考虑,通过统计词汇,句法,篇章层面上的特点来总结得出其文体的特点。

刘世生(1994)曾谈到Lang(1987)和Too1an(1990)对文体学的研究提出三个任务,即(1)为外语教学服务;(2)为语言学理论提供一个应用的基地;(3)为文学研究提供一种方法。通过以上的文献回顾来看,文体学的作用还可能不止于此。一方面,语言学理论不仅需要得到应用,从科学的意义上讲,更需要实际验证;另一方面,就应用对象而言,文体学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文学研究,而且还可以应用于普通文体研究,甚至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学这个似乎离社会生活相当遥远的学科,现在已经越来越与社会生活接轨了,语言学的理论用于语言培训,测试似乎是当前最普遍最直接的形式,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语言在经济社会交流中的基本作用(尤其是在跨国交际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语言学与计算机结合我们得到了诸多方面的成就,从google搜索,到大型文字、音频语料库的建立,从使用词汇学测试人的语言能力,到用音系学研究人的发声过程应用到医学中帮助人们发声,语言学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创造经济价值。我们为什么不能从这些成功的语言中来总结出一些深层次的规律,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创造价值呢。比如说在教育急速发展的时代,每所大学每个学生都必须有的教材,如果将教材的内容确定出来是各个方面专家的任务,那么将这些教材以何种语言来表达是不是就是我们语言方面的专家该研究的问题了?如果我们找出最合理的教材编写模式,并且找到最合适的推广方式,我们就可以直接创造的产品了。

参考文献:

[1]吴显友,沙菽. 普通文体学:回顾与评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2]陈阳 中美英文广播中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 2006

[3]从文体视角看《了不起的盖茨比》谢柳春 福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5

[4]邓永桂,刘清波. who/ whom 宾格功能的文体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5]董启明 刘玉梅 万维网键谈英语的文体特征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教学双月刊)2001年第1期

[6]胡壮麟 理论文体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黄春芳 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8]李娟 若干文体学文体的争论 外语学刊 2006年第5期[9]李娟.若干文体学文体的争论. 外语学刊:2006年第5期[10]刘玉梅.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特征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潘兰兰 从文体学角度论商务英语合同的中译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大学2004

[12]孙玉.《飘》与《斯佳丽》的计算文体学分析—对比研究.大连海事大学 2003

[13]王志伟 学术论文英语题名的文体特征 郑州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3年第4期

[14]王志伟. 学术论文英文题名的文体特征. 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5]吴显友,沙菽. 普通文体学:回顾与评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16]吴显友 试论普通文体学的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

[17]徐勤. 英文招投标文件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中国翻译:2005年第1期

[18]徐有志 现代文体学研究的90 年 外国语 2000年第四期[19]徐有志. 现代文体学研究的90年. 外国语:2000年第4期

[20]许颖欣,莫莉莉. 文本的句法特征及汉译. 中国翻译:2006年第5期

[21]张璐 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研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22]朱志美 Analysis of Chinese Auctioneers Language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硕士论文 2006

[23]庄苗苗《纽约时报》标题的文体特点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 2006 编辑:张小玫

?179?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Venture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Li Haijian Wei Hongguo

China's venture capital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in less than 20 years. However, compared with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a big gap in market size, quantity or on the exit mechanism.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e inadequacy of venture capital b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combined of venture capital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ur and Disgrace: the Ideological Orientation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Wang lu

Abstract: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various undertaking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In the face of the culture impacting on our people’s thinking,our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put forward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The proposed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se will help u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o build national and spiritual support,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se is the high degree of basic moral norm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demands us put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thinking Moral construction on the very prominent position.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se is the deological orientation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so we shoul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se.

On Human-oriented Concept of Governanc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Zhong Aiping

Human-oriented concept is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concept is analyzed. Establishment of Human-oriented concept is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 is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maintain its vitality by doing everything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On Taoism in Eugene O’Neill’s Drama

Li Zhaobing

playwright Eugene O’Neill try to believe in Chinese Taoism to rebuild lost spiritual home. The reason that Eugene O’Neill had produced the strong interest in Taoism and the Taoism in Eugene O’Neill’s drama a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Status and Review on Stylistics Research Recent Ten Years

Zu Lijun Xue Ya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fruit of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progress on stylistics research by linguistic method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Meanwhile, arrangement and review o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bout stylistics are made in this paper. Authors think that the role of research method in stylistics research is neglected. While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method is the important power in promoting Linguistics.

Translater:Chen Lei

粤西雷歌研究综述及评价

粤西雷歌研究综述及评价 作者:音乐学院 13级音本一班潘开运 [摘要]本文从戏曲出发,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总结,从雷歌形成、思想内容、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对雷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一个总结。并指出现实中的不足,以便相关学者今后进行改进探索。 [关键词]雷歌;文献综述;评价 一、关于粤西雷歌的形成的研究 相传在很久以前,雷州本土人民就有用雷州歌互相唱和﹑逗趣答辩的风习。明末清初,雷州歌对唱盛行,每逢喜庆之期,歌手汇聚,即兴而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都是用本土 的雷州话歌唱的。其歌词通俗易懂,还非常注重每句落尾字的押韵,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孙建华在长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 年第 2 期发表的《漫谈粤西雷剧音乐》中提到了雷歌的起源与发展。他根据研究,指出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桥就是当地最早的对歌台,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 年),此地兴建“歌馆”,专供歌手住宿。直到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 年)端午节,由于雷州南渡河一年一度的赛龙舟这年发生了沉船死人事件,到了第二年,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村的村民把赛龙舟活动改为“赛歌台”,每年进行一次赛歌活动,从此,雷州歌正式登上舞台(乡里人称为“踏楼板”)。在陈湘发表的《雷剧音乐》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后来雷歌随着发

展逐渐形成雷歌班,又因有女子参加,称为“姑娘歌”。对歌唱词是口头文学、天文地理、风土民情无所不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姑娘歌对答如流,接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有的姑娘歌还有歌文,内容大致是《劝世戒烟》、《劝人忠义》等劝世歌。甚至有的姑娘歌还有人物和故事情节,深受群众欢迎。如最古老的雷州歌《断机教子》就是清代干隆年间进士海康人陈昌齐写的。不久,姑娘歌的劝世歌进一步发展成为班本唱(歌班仔)。但班本唱仍没有固定的板腔,唱歌之时偃锣息鼓,十分单调。后来,借鉴了广东粤剧的艺术形式,将班本唱进行改革,模仿粤剧锣鼓、脸谱、服装、道具及表演形式,甚至连剧本也移植过来,发展成为雷歌班。清嘉庆末年,第一个雷歌班——北和雷歌班成立。 由以上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或从时间角度对雷歌的的发展做了很详细的介绍,或单从某一时间段出发,对本时期内的雷歌发展做了分析,可以说研究是比较到位的,我们也因此得知在清末时期,雷歌班便开始活跃在雷州半岛的大小戏台了。但是这些研究成果缺乏具体的实地考究,大多都是根据前人研究所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因此缺乏自己的观点性与主观性。 所以要深入实地考究,进行采风收集当地资料,以便更好地预测雷歌的发展的趋势。 二、关于粤西雷歌的思想内容的研究 《中国歌谣集成》主编贾芝先生指出:“民歌,简直就成为那

文体学概述(DOC)

Chapter One: Brief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 Part 1: What is Stylistics about? 1.A Glance at Style Sample 1: The Year's at the Spring ! 一年之计在于春 ~Robert Browning The year's at the spring 正值一年之春, And day's at the morn; 又逢一日之晨; Morning's at seven; 晨光走到了七点; The hill-side's dew-pearled; 山腰挂着露珠; The lark's on the wing; 云雀展翅高飞; The snail's on the thorn: 蜗牛爬上了荆棘: God's in his Heaven -- 上帝在自己的天堂里——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尘世间一派井然! Sample 2: The Regulation is en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pertin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 light of the concrete conditions of this Municipality, with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cityscap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a clean, beautiful cityscap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ng people's health,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为了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保持干净美观的市容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根据相关法规和本市的具体情况特此制定本规定。 Sample 3: Hi-Fi, Hi-Fun, Hi-Fashion, only from Sony (alliteration) (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

新词语研究

学号 1212080213 科研论文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2006—2010年新词语研究 院系名称:文法学院 专业名称:对外汉语 学生姓名:茹长淑 指导老师:李会新

新词语研究 内容摘要: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新借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词语。新词语是观察社会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每当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时,它都会随着社会现象以及新生事物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而消亡,这不仅表现为词汇对社会的依附作用,更表现了词汇对客观环境的应变能力。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界定,构成方式,特征以及新词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里等角度来阐释一下新词语,以期更加深入全面的反映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征。 关键词:新词语;特征;词性;构成方式;社会文化;民族心理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新词大量涌现,但汉语并没有变坏。新词语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状况,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科技进步的速度。研究和记录新词语不仅对语言学界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我国的新生活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摘录最近五年出现的新词语系统分析一下。 ⒈新词语的界定及范围 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新借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词语。这里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一定的时限性在起作用,其中“新创造的”既包括代表新事物新概念的词或短语,也包括不表示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的新构成。 1.1新词语的基本特征 ⑴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新创造的但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新的词或短语。 ⑵是否具有新鲜感,新词语的个性就是新鲜性。 ⑶词语所指称的事物或概念是否新,如为表示新事物或新概念而创造的词。 ⑷词典是否收录,所谓新词新义是指现有的语义词典未收录的词目或义项。 1.2新词语的范围 新词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新词形,也应该包括旧词形所包括的新意义。新词语一般指反映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的新词、新语和新义,固有词语赋新义新用法,虽然没有增加汉语词汇量,但是却使词汇的质上发生了变异,其价值并不亚于新创造的词语。 1.3 广义与狭义的区分 对于新词语的界定需要站在语言的基点上,通过挖掘它们在语言方面的表现出来的种种性质来确定,新词语的界定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词语是指反映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的新词、新语和新义。而狭义的新词语是指进入民族共同语、的具有稳定性、规范性,能准确地表达新思想或新概念的词语。 2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2.1新事物需要得到及时的反应和表现 新词语是观察社会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每当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时,它都会随着社会现象以及新生事物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而消亡,这不仅表现为词汇对社会的依附作用,更表现了词汇对客观环境的应变能力。 2.2趋时求新、表露个性的社会心态需要得到及时的体现和满足 新词语的大量涌现刻有明显的社会心态的印记,社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刺激了人们的求新心态,人们再也不愿意囿于旧有的程序中了。反映在词汇是人们不愿意使用一些用久了、用烂了的词汇了,而喜欢别出心裁的构造出一些“人无我有”的新词语,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 3新词语词性的分布

文学类文本刘亮程《后父的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后父的老 xx程 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老了,我们一家养着奶奶的老,给她送终。奶奶去世后,轮到母亲老了,但她不敢老,她要拉扯一堆未成年的孩子。现在我五十多岁,先父、后父都已经不在,剩下母亲,她老成奶奶的样子了,我们养她的老,也在随着母亲一起老。因为有她在,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老是长辈享有的,我年纪再大,也是儿子。真正到了前面光秃秃的没了父母,我成了后一辈人的挡风墙,那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老了。 但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年,我陪母亲回甘肃酒泉老家,在村里看望一个叔叔,院门锁着,家里人下地干活去了。等到大中午,看见两个老人扛农具走来,远看着一样老,都白了头,一脸皱纹。 走近了,经介绍才知道,是叔叔和他的父亲,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活成一对老兄弟,还在一起干农活。 我父亲没有和我一起活老。 我8岁时父亲去世,感觉自己突然成了大人。13岁时,母亲再嫁,我们有了后父,觉得自己又成了孩子,终于又有了庇护。后父的父母走得早,他的前面光秃秃的,就他一个人,后面也光秃秃的,无儿无女。我们成了他的养儿女,他成了我们的养父。 我1 8岁时,有一天,后父把我和大哥叫在一起,郑重地给我们交代一件事。后父说,我已经50岁的人了,你们两个儿子,该操心给我备一个老房(棺材)了。这个事都是当儿子要做的。说后面的张家,儿子早几年就给父亲备好了老房。

备老房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到一户人家院子,会常看见一口棺材摆在草棚下,没上漆,木头的色,知道是给家里老人备的,或是家里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备的。棺材有时装粮食、饲料,或盛放种子,顶板一盖,老鼠进不去。 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也会藏进老房里,头顶的板一盖,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外面的声音瞬间远了,待到听不见一丝声响时,恐惧便来了,赶紧顶开盖板爬出来。 家里的老人也会躺进去,试试宽窄长短,也会睡一觉醒来。 其实这些老人都不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样子,因为送走了前面的老人,自己跟着老上了。 老有老样子,留胡须,背手,吃饭坐上席,大声说话。一般来说,男人五六十岁便可装老了,那时候儿女也二三十岁,能在家里挑大梁,干重活。装老的目的,一是在家里在村里塑造尊严,让人敬;二是躲清闲,有些重活累活,动动嘴使唤儿女干就可以了。 也是我18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突然腰也疼了,腿也困了,有时候抽烟呛着,故意多咳嗽两声。去年秋天还能背动的一麻袋麦子,今年突然就不背了,让我和大哥背。其实我们两个的劲加起来,也没他大。 我后父打定主意,要盘腿坐在炕上,享一个老人的福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大哥外出开拖拉机,我外出上学,留在家里的三弟四弟都没成人,指望不上,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50岁的年龄,重活累活都又亲手干了。 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 后父活到84岁,走了。 距他给我和大哥交代备老房那年,已经过去34年。 后父去世时我在乌鲁木齐,晚上12点,家人打来电话,说后父走了。我们赶紧驱车往回赶,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

4.杜甫陆游比较文献综述

杜甫陆游比较谈文献综述 摘要:本课题的意义在于对杜甫与陆游在爱国主义诗歌内容及诗歌艺术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有价值性的结论。在杜甫与陆游比较的研究中,有很多的相关研究,有爱国主义诗歌方面的比较,有对其在诗学方面的比较。著作有《陆游传》、《陆游评》、《杜甫诗集》、《宋诗选注》等,搜查文献资料的资料库是“中国知网”,以关键字“杜甫”“陆游”“比较”的方式进行搜查的。参考的文献有十余篇,对本论文具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有五篇。 正文:文献有三类:对论文有直接性参考价值即对杜甫陆游进行比较的;关于杜甫的诗选及相关研究;关于陆游的诗选及相关研究。笔者从文献对本论文的观点贡献角度分为两方面加以介绍,即爱国主义诗歌和诗歌艺术两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诗歌的比较 1.李向娟. 杜甫,陆游爱国主义诗歌之比较[J].现代语文,2008.08 2. 杨小丽. 对杜甫和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对比研究[J].语文建设,201 3.01 3. 邱鸣皋. 陆游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4. 李利民. 安史之乱与三大诗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05 5. 朱东润. 陆游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01 6.云梯客. 杜甫与陆游诗中忧患意识的比较 [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eb18759352.html,/u/2726765677 7. 黎远方. 论屈原,杜甫,陆游爱国诗的异同[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12 8. 钱钟书. 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9. 黄永年. 杜甫诗选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05 李向娟的《杜甫、陆游爱国主义诗歌之比较》较为系统地从杜甫陆游的爱国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了比较,对我的启示很大。其在二者爱国主义诗歌的共同点上提到了三点,分别是忠君报国的理想志向上、揭示统治阶级的压迫以及关心民生上、渴望国家太平上。这对于我探索二者爱国主义诗歌的相同点有很大启示,特别是其“人民性”这一点对我的启示。该论文以两位诗人都是来自宦官家族为引子,点出两位诗人能够脱离其阶级局限性而贴近百姓的客观和主观原因,笔者再结合《安史之乱与三大诗人研究》、《陆游评传》和《陆游传》中对杜甫陆游生平经历的介绍,使笔者对两位诗人能够脱离其官宦阶级意识而投身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对人民的同情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作者为证实其观点,列举出的诗句都具有典型性。例如作者证实杜甫诗歌的“人民性”中,特别列举了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所作的“三吏”“三别”,而典型诗句的列举更有说服力地把这种人民性展示出来,对于我在本论文的撰写中借鉴意义很大。在对比杜甫与陆游在

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之跳岭头论文

中国民间美术研究论文 题目:跳岭头之傩舞文化 姓名:王淼文 班级:09级(1)班 指导老师:蓝学会 学号:20094106139

中国民间美术跳岭头之傩舞文化 论文摘要:“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岭头调”、“跳鬼僮”,是钦州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形式的带面具舞蹈,是一种驱瘟逐疫,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目的的祭祀仪式。 关键词:跳岭头、傩戏、岭头节。 历史介绍 柯琳在《傩文化刍论》中介绍,傩可能产生在夏代中期,到商(殷)代已有定形。西周文献记载亦已有“天子傩”的说法,可见孔子时,国有“天子傩”(即国傩),百姓有“乡傩”(即乡人傩),“傩”已有一定的体制。 据民国三年《灵山县志》卷二十二《风俗志》记载:“八、九月各村多延巫师鬼童于社前,跳跃以编,始入室驱邪疫瘴,亦乃乡傩之遗意也。”这说明灵山县的“跳岭头”与古代的乡傩有血亲关系。这种带有古傩特征的“跳岭头”习俗,其最早文献见于明嘉靖《钦州志·风俗》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装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清嘉庆《灵山县志》载:“八、九月各乡村多延师巫鬼童于社坛前赛社,谓之还年例,又谓之跳岭头”。男女聚观,唱歌互答,因而淫乐,遂假夫妇,父母兄弟恬不为怪。”据灵山县秦屋山村老艺人黄业高、秦宾缘介绍,该村自秦允函、黄志能立庙、立社起,就开始在村场跳岭头了。据秦家族谱,秦允函距今已有十七代,如按每代二十年推算,秦屋山村的“跳岭头”至少有三百四十年。 风俗简介 在广西南部地区的钦州、灵山、浦北一带,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份,大部分村庄以氏族为单位,陆续过“岭头节”。“岭头节”,部分地区又称“吃庙”,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岭头节”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跳岭头”,是一种为村屯辟邪收妖除瘟、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保护村屯清吉所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因其多在村边缓坡岭头上举行,故称为“跳岭头”。祭祀过程中一人击象鼓指挥全局,二人敲锣配合鼓声,老道公跟随音乐节奏,有次序地完成每一个程序。它的特点是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各村每年都在农历八至十月这段时间内举行一次,历次遵循,已成惯例,故又称“还年例”。 主要内容 2006年,“跳岭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跳鬼僮”,它是钦州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带面具舞蹈。民众用之祈求风调雨顺,年景丰收。其装演则如黄金四目,执戈扬盾之制,先于社前跳跃以遍,始入室驱邪疫瘴疠,亦乡傩之遗意也。”这种傩戏沿袭了商代傩舞的基本特征,成为桂西南地区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从现在还跳的几个舞蹈的特征动作---击掌转身装山字头等舞姿看来,它与

文体学

英语文体学期中考试 姓名:张燕箐班级:08级英语四班学号:P081011960 文体学1-7章概述 第一章有关文体学 什么文体学? 简单来说,文体学是一门研究语言运用的方法的学科;它是用来研究运用语言的风格。现代文体学有两个分支:普通文体学与文学文体学。普通文体学研究的是各种语言运用的普遍特征,而文学文体学则是对各种文学作品所特有的特征的研究。但是,这两种文体学所研究的对象还存在一些共同之处。见下表: 在《英语文体学教程》这一书中,对文体学的研究,主要是指普通文体学。而要解释什么是普通文体学就得知道什么是语言,语言的变体有哪些?什么是文体?文体学的特征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语言是一种标志,是工具。语言经常会与编码作比,是一种标志或信号系统用来传递信息。人们完成一件事情不仅要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而且还有口头语言表达,这样就有了语言行为与语言事件。说到文体学当然要提“文体”二字,文体(或文风)可以被认为是个人或群体在各种社会社交环境中运用语言的多样化。简而言之,就是文学风格。比如:“莎士比亚风格”、“米尔顿风格”等。文体学的重点就在于研究语言的功能。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 学习文体学有有助于更好的运用英语。因此,对于外语学习者,有必要了解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 1.文体学帮你在交谈中建立一种恰如其分的感觉。也就是说,懂得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比如你是一位总经理,在和一个很好的朋友喝酒时,你会说:“来,干了”!但是如果在比较正式的场合,那就得说:“我代表公司向全体员工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为了公司今后的发展,干杯!” 2.学习文体学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有三个步骤:描述→口译→评估。描述占第一位,由此看来,在文学创作中,最关键的是描述。 3.学习文体学能帮你更好的进行翻译工作。文体学告诉我们英语的各种变体以及其功能、特点,因此,了解文体学能使我们的翻译更加贴合实际,符合原文思想。比如“油漆未干”翻译成对应的英语应该是“Wet Paint”而不是“The paint is not dry”. 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所翻译作品的时代以及其语言风格,是古语还是现代语言,要符合语境,比如翻译一篇老旧文学作品,要尽量达到其“古”的意味,才能让读者更大限度的领会其思想。 第三章语言的变体 语言要用的恰当,就得看它的具体语境。语言有两种变体,一是方言变体,一是语域变体。 .一、方言变体 1.个人语言方式或个人语型

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王宏飞 摘要:创作主体思想情感的倾注的角度必然影响到创作载体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的走向,也反映创作内心本质情感的内在集合方向。本文试图从柳永创作中深入分析其都市情结产生的特殊原因、与其创作的特殊关系,并揭示柳永都市情结所产生的时代影响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柳永都市情结 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的词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造性的建树,特别是慢词的创作,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柳永在创作当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量创作反映市民阶层生活思想的俗词,也因此历代文人对柳永和其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柳永却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俚不伤雅,雅而能俗”,收到了“雅俗共赏”之功。在当时获得“凡有井水出,皆能歌柳词”的社会效果。柳永及其词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作深入的研究,真正挖掘其特殊背后的本质性认知。 创作主体的生平历程必然影响到创作载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的走向。问下,从其本质而言,实则也是人学,艺术本体与人的生命是同结构的,文艺风貌的形成和艺术主体活动尽管不能画上等号,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人的生命活动中寻得解释。1 文学作为人的心灵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和心理状态,体现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对柳永生平的准确把握,方能更好地理解柳永及其词,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特质。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嗜卿,排行第七,又有“柳七”之称。一生立志入世,但仕途极为不顺,受挫之后又消极混迹于娼馆酒肆的下层社会当中。也正由于他能融入市民阶层当中,从心理情感上接受下层生活,也为他的词作内容革新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真正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取得极大的成就。 柳永生于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的书香门第。家乡崇安文风鼎盛,“诸儒继出,蔚为文献名邦”。柳永的祖父柳崇以“义行可风,尝以待孝为由,终身‘御衣称处士’” 2 ,以儒道修身齐家。柳永的父亲柳宜,为政耿直,得君之重,“任

新词发现综述

新词发现综述 廖先桃 摘要:中文自动分词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而随着新词的不断出现,它使中文分词结果中出现过多的“散串”,影响了分词的准确率。因此,新词识别已经成为中文自动分词的一个难点和瓶颈问题。本文从新词的概念出发,讨论了新词发现的技术及发展。 关键词:新词发现 中文分词 1 引言 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由于中文自身的特点,它不像英文那样在词与词之间有空格间隔,因此,中文自动分词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但是随着社会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词语不断在日常生活中涌现。据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曾做的一个保守统计,中国自改革开放的20年来平均每年产生800多个新词语[1][2]。新词的出现,使得自动分词结果中出现过多的“散串”,从而影响了分词的准确率。最近的研究还显示,60%的分词错误是由新词导致的[20]。因此,有效地识别新词,将为观察研究分析语言现象的动态变化、规范语言文字以及提高中文自动分词的总体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新词的概念 目前,在中文分词领域出现了新词(New Words)和未登录词(Unknown Words)两种概念。很多研究者并没有对未登录词和新词加以区别,认为它们是一样的[12][13]。通常,未登录词被定义为未在词典中出现的词[3][4][5]。(Chen,1997)通过对一个规模为300万词汇的语料统计,将未登录词分为五种类别,包括 (a) 缩略词(abbreviation),如“中油”、“日韩”; (b) 专有名词(Proper names),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如“张三”、“北京”、“微软”; (c) 派生词(derived words),主要指含有后缀词素的词,如“电脑化”; (d) 复合词(compounds),由动词或名词等组合而成,如“获允”、“搜寻法”、“电脑桌”; (e) 数字类复合词(numeric type compounds),即组成成分中含有数字,包括时间、日期、电话号码、地址、数字等,如“2005年”、“三千”。 新词虽然也是未在词典中出现的词,属于未登录词,但它和未登录词还是不同的。(周,et al.,2004)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把握新词的定义,(1)从词典参照的角度来说,新词语是指通过各种途径产生的、具有基本词汇所没有的新形式、新意义或新用法的词语[6]。即鉴定新词语的参照系是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词形、词义和词语的用法。(2)从时间参照角度来说,新词语是出现在某一时间段内或自某一时间点以来所首次出现的具有新词形、新词义或者新用法的词汇[7]。 从语言学角度来讲,汉语中的新词语按照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6]: (1) 命名实体:包括人名、地名、商品名、公司字号、机构名等; (2) 缩略语:如“非典”、“计生委”等; (3) 方言词:如“靓”、“埋单”等; (4) 新造词:如“伊妹儿”、“美眉”等;

刘亮程《最初的铁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最初的铁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吐尔洪·吐迪是这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家庭中最年轻的小铁匠。他十三岁跟父亲学打铁,今年二十四岁。成家一年多了,有个不到一岁的儿子。吐尔洪说,他的孩子长大后说啥也不让他打铁了,教他好好上学,出来干别的去。吐尔洪说他当时就不愿学打铁,父亲却硬逼着他学。打铁太累人,又挣不上钱。他们家打了十几代铁了,还住在这些破烂房子里,他结婚时都没钱盖一间新房子。 ②吐尔洪的父亲吐迪·艾则孜也是十二三岁学打铁。他父亲是库车城里有名的铁匠,一年四季,来订做铁器的人川流不息。父亲的一把锤子养活一家人,日子还算过得去。吐迪也是不愿跟父亲学打铁,没干几天就跑掉了。他嫌打铁锤太重,累死累活挥半天才挣几块钱,他想出去做买卖。父亲给了他一点钱,他买了一车西瓜,卸在街边叫卖。结果,西瓜一半是生的,卖不出去。生意做赔了,才又无精打采回到父亲的打铁炉旁。 ③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灭掉了。我们虽没挣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我们不干这个干啥去。 ④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步成型的镰刀。儿子吐尔洪就没这么专注了,手里打着镰刀,心里不知道想着啥事情,眼睛左顾右盼。 ⑤铁匠炉旁一天到晚围着人,有来买镰刀的,有闲的没事看打镰

刀的。天冷了还是烤火的好地方,无家可归的人,冻极了就挨近铁匠炉,手伸进炉火里燎两下,又赶紧塞回袖筒赶路去了。 ⑥麦收前常有来修镰刀的乡下人,一坐大半天。一把卖掉的镰刀,三五年后又回到铁匠炉前,用的豁豁牙牙,木把也松动了。铁匠举起镰刀,扫一眼就能认出这把是不是自己打的。旧镰刀扔进炉中,烧红、修刃、淬火,看上去又跟新的一样。修一把旧镰刀一两块钱,也有耍赖皮不给钱的,丢下一句好话就走了,三五年不见面,直到镰刀再次用坏。 ⑦吐迪家的每一把镰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记痕。过去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二百年,他们都能认出自己家族打制的镰刀。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像两排月牙形的指甲印,千年以来他们就这样传递记忆。每一代的印记都有所不同,一样的月牙形指甲印,在家族的每一个铁匠手里排出不同的形式。没有详细的图谱记载每一代祖先打出的印记是怎样的形式。这种简单的变化,过去几代人数百年后,肯定会有一个后代打在镰刀弯臂上的印记与某个祖先的完全一致,冥冥中他们叠合在一起。那把千年前的镰刀,又神秘地、不被发觉地握在某个人手里。他用它割麦子、割草、芟树枝、削锨把儿和鞭杆……千百年来,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事情在磨损着一把又一把镰刀。 ⑧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铁块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这些看似简单,千年不变的手工活,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那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单单是架一个打铁炉,掌握火候,把一块铁打成镰刀这

关于研究陆游的论文

关于研究陆游的论文 姓名:陈曼华学号:2011101143 一书法类 1.历年陆游书法研究述评 [J] 赵培峰《书法赏评》 2011年04期 2.简述陆游的书法观(一[J])向彬;郭志鸿;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9年11期 3简论陆游的书法观(二) [J ] 向彬;郭志鸿;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9年12期 4. 从《自书诗卷》看陆游的书法风格[J] 沈一萍书法赏评;2008年05期 5. 名岂文章著——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法艺术[J] 石寒 [青少年书法;2004年19期 6. 陆游的书法[J] 刘石中国书画;2006年03期 7. 陆游五帖[J] 肖燕翼;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01期 8. 曹春华;;陆游、范成大书法之比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9. 许国平;陆游中晚年书法四件考析[J];收藏家;2004年04期 10. 褚又君;;心空万象提寸毫老蔓缠松饱霜雪——陆游的书学思想探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二.词

1. 农辽林;;陆游词研究综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苏爱风;;陆游词中的“梦”“鬓”“泪”[J];文教资料;2007年07期 3. 才学娟;;试述陆游对词的认知态度及创作实践[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黄连平;放翁原具自家真——浅谈陆游词的内容特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陈晨,张明华;“英雄”的狂想与悲歌[J];语文学刊;2004年03期 6. 付桥生,刘瑞凤;陆游词的语言风格浅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梁桂芳;陆游词的心态——兼论陆词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宋艳;亘古放翁梦断沈园[J];职教论坛;2004年29期 9. 杜研;人日梅花分外妖娆——第十二届(癸未)人日活动在杜甫草堂举行[J];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01期 10. 文伯伦;陆游和一个四川姑娘的哀怨之歌[J];文史杂志;2002年02期 11. 陈淼;陆游词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2. 张莉姗. 陆游词心初探[D]. 贵州大学 2008 13. 王平. 放翁词综论[D].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14. 韦少娟. 论陆游词的艺术特色[J]. 韶关学院学报. 2007(02)

近十年汉画像石中的汉代乐舞研究综述

近十年汉画像石中的汉代乐舞研究综述 文学院 10级1班宁夏学号:2010013666 摘要:汉代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汉代歌舞是中国古代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画像石上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乐舞图像将二者完美的结合,不仅再现了雄浑广博的大汉风韵,更体现了当时文化繁荣、气势恢弘的时代精神。近十年,随着汉代画像石的不断挖掘,对汉代画像石上的汉代乐舞研究也日益繁盛。本文将从汉代乐舞画像石的地区分布及特征、乐舞类型、审美以及影响四个方面对近十年来关于汉画像石上的乐舞研究进行整理。 关键字:汉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乐舞类型审美影响 一、汉代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及特征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汉画像石的分布十分广布,卫雪怡在《汉画像石的乐舞研究》中对汉乐舞画像石的区域分布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她将汉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分为四个大区域,分别是:画像石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中部的广大区域;以南阳为中心,包括湖北省北部地区在内的区域;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川渝地区和陕北、晋西地区。以山东为首的第一个分布区域受儒家文化和道家升仙思想影响颇深;以南阳为代表的第二个区域受楚文化影响最大,长袖细腰、轻盈飘逸的楚舞风格、小型乐队的表演艺术等形式是此区域汉乐舞画像石的主要艺术特征;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第三个区域深受巴渝文化影响,浓郁的西域文化风貌,手持鼗鼓和排箫的伏羲、女娲图以及独特的巴人民间舞蹈是本区乐舞汉画像石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陕北、晋西地区的乐舞画像石以剪影似的科化手法、鼓员敲击建鼓是动作缺乏舞蹈性、长袖舞伎人衣长袍、挥广袖舒缓而舞为主要艺术特征。除了以上四大汉乐舞画像石区域,卫雪怡还阐明散见于各省的画像石也不少,但数量有限、画面表现内容相对单一,不具有代表性和区域性特征[1]。关于汉乐舞画像石地域分布,吴金宝对于分布区域划分和特征描述与卫雪怡大致相同但稍有差异,他从深沉厚重的苏鲁豫皖边界区的艺术风格、迤逦灵动、迷离浪漫的南阳区乐舞艺术风格和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四川去乐舞艺术风格对目前各地出土的汉代乐舞画像石的内容、形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描述总结[2],对于相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价值。关于汉代乐舞画像石地区分布的研究梁宇在《从汉画像砖石上寻访汉代舞蹈》[3]中也有简单阐述,但是分类不如前两位清晰、描述也没有前两位详细。 除了对汉代乐舞画像石整体分布及特征的研究以外,对各代表区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其中对南阳地区的汉代乐舞画像石研究最为突出:王松阳从图像学角度,以汉代画像入手,探讨了百戏中舞蹈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女乐歌舞表演的技术和韵味,“四夷”之乐与汉乐舞的融合与繁荣,以及汉代贵族间自娱性的即兴舞蹈和礼仪性舞蹈“以舞相属”风俗等方面对南阳汉代乐舞画像石进行了研究[4];黄茜文以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乐舞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乐舞图像中的舞姿形态、表演形式以及对汉代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的折射等方面来追溯汉代艺术的嬗变轨迹[5];田平以南阳汉乐舞画像石为标准从六个方面欣赏汉画像乐舞艺术的审美内涵:飘逸轻盈奔放的舞技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用生动形象演绎出震人心弦的旋律美;舞蹈者妩媚动人的形象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愉悦;夸张变形,出奇制胜;寓巧于拙,稚拙朴实之美;“形神兼备”——汉画乐舞具有传情达意的美学意蕴 [6];王蕊研究的是南阳汉画像石刻与汉乐舞融合所产生的双向审美效应的表现和内在成因与机制[7];王孟秋则是对南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几种乐舞形式——建鼓舞、长袖舞、盘鼓舞进行了探讨,讲述它们各自的舞蹈艺术特点,分析了汉代乐舞繁荣的原因。通过研究汉画像石

李煜文献综述

李煜研究综述 李煜是我国晚唐五代影响较大的词作家。他的词作以南唐降宋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奢华的贵族生活,后期主要写亡国之思,现存其词作三十余首,其中后期词作占三分之一。对于李煜的创作,前人专论很少,为单篇论文的较多,但这并不代表否认他在词史上的地位。 关于李煜的词作,有人认为他的后期词作“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堪称“神秀”之作;也有人以为是“亡国之音哀以思也”,没有可取之处。就其肯定的方面来讲,对于李煜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的评价,一般来讲是从三种方面来讲: 一方面是分析“李煜词为什么能够穿越千年的历史”。其原因大概认为有以下几种。 第一,王国维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李煜词的精神生动飞扬足以超过现实涵盖一切,他用白描手法通过梦境的叙述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 将词的意境美写到极致, 创造了一个清新自然, 坦率真切的审美艺术境界。【《以悲为美,以境为鉴——论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赵青,《语文学刊》2008年04期】他善于深入到人的心灵最深处,而又能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把那种抽象的、可感而不可说的感情,真实具体的描述出来,完成抒情诗人自我心理形象的塑造。【汤人民《王国维“境界”说试探》《南师学报》1962年第3期】这种不经意间营造的意境,给人以深切感受,让人难以忘怀。 “赤子之心”也是其作品能引起他人共鸣的重要原因。李煜词通常直言本事,一往情深。【唐圭璋《李后主评传》《读书顾问》创刊号,1934年3月】这位“生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王国维《人间词话》第十六则),阅世甚浅的词人,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在词中一任真实情感倾泻。他的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对自己的沉迷与陶醉不加掩饰;后期词写亡国之痛。血泪至情。无论是荒唐的生活或是亡国的无奈,本都是不可饶恕的事,但由李煜如此坦率的说出,又不禁让人为他惋惜而不忍责怪。 悲情作品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乃至整个汉民族的感伤世界。“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人客观世界中去。”无疑,李煜词创造了亡国之痛、亡国之思、离别之苦、孤寂之恨、故国之恋的尖锐冲突,他将自身的身世之慨,上升为人类普遍情感的高度,营造了无限的忧患和惶恐的悲愤情结气氛,冲破了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廖廓的空间意念,在读者心中聚变成词学张力,荡气回肠,感人殊深。【《简论李煜词穿越历史时空的词学张力》王惠民,《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8759352.html,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作者:李秋萍李莲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7期 内容摘要:从2008年开始,《咬文嚼字》每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都会引发学者们的研究。从研究角度上来说,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从研究方法上说,学者们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这些研究对深入剖析流行语的生成、传播、影响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流行语的规范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体来看,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研究述评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 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淏《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发布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

刘亮程:永远欠一顿饭

刘亮程:永远欠一顿饭 刘明程:永近短一顿饭 如今尔借没有知叙这顿出吃饱的早饭对尔从此的人熟有多年夜影响。人是不成以塞责本人的。尤为是用饭,那顿出吃饱便是出吃饱,不成能高一顿多吃点便能赔偿。出吃饱的那顿饭将做为一种短缺空正在平生面,运气早晚会捉住那个单薄环节击败尔。 这一地尔闲了些甚么如今一点也忘没有浑了,只忘失天亮时又饿又乏归到宿舍,胡治天啃了几心湿馕就躺高了,本念戚息一下子进来孬孬吃顿饭。谁知一躺高就睡了已往,醉去时曾经是第两地晚上。 尔便那样给本人省了一顿饭人民币。那又有甚么用呢?即便昨天晚上尔忽然暴富,腰缠万万,尔也只能为本人备一顿像样点的晚餐。却永近无奈归到今天下战书,为这个又饥又乏的本人购一盘菜一碗汤里。 已往了便是已往了。但那笔短账却永近忘正在熟掷中。兴许便果为那顿饭出吃饱,几多年后的一次劫易追熟外,尔差半步出有挣脱恶运。邪果为那顿出吃

饱的饭,当前几多年尔口虚、腿硬、步履困难,因此落空许多机缘,许多孬命运,让他人抢了先。 人们经常抱怨糊口,抱怨社会,甚至时期。总以为是那些年夜环境形成了本人多舛的运气。其真,糊口外这些常被无视的微弱工具对人的做用才是最宏大的。兴许邪是它们影响了您,培养或誉失落了您,而您却从没有知叙。 您若住正在都会的楼群上面,每一个晚上原该照正在您身上的这束阴光,被下楼层层阻隔,您正在它的暗影外一个晚上一个晚上天过着出有阴光的日子。您有一个老婆,但她没有标致;有一个儿子,但您没有怒悲他。您出有当上官,出有挣上人民币,甚至出有几个能够交往的孬伴侣。您觉得您短缺失太多太多,但您从出有仔细天来念念,兴许您实邪短缺的,邪是每一个晚上的这一束阴光,有了那束阴光,兴许所有便皆有了。 您的老婆果为每一个晚上皆能临窗晒会儿太阴,以是容颜光荣而明丽,眉没有萎,脸没有皱,眼光露情;您的儿子果为每一个晚上皆没有正在暗影面走动,以是脾气晴朗否人,领育精良,出有怪僻的缺点;而您,果为每一个晚上皆面临蓬勃日没,暂而暂之,口仔雄心,背长进与,以是当上官,领了财。

文献综述

关于陆游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学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高级文员) 080104028 余艳娟 指导教师于玉贤教授 一、前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时期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创作诗歌无数,今存有九千多首,诗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爱国是陆游诗歌的主导思想,主要表现在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这类题材诗歌风格雄浑豪放,沉郁悲壮,是最能反映南宋时期爱国热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 二、对陆游研究的现状 陆游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以其显著的成就而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从他成名到后代,一直颇受关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陆游的认识和评论、研究侧重都不同。以下就所阅读、了解的材料予以整合综述,望能有一个统一性。 一、从南宋到清代 从图书馆收集资料,知道这一时期的资料基本上都收集在孔凡礼、齐治平编写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陆游资料汇编》中,资料中大多数片言只语、散论方式对陆游给出评价。 (一)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相关资料除了对陆游家世、生平经历的介绍,对陆游一些具体诗句的评述外,还涉及陆游的地位、陆游对前代诗歌的继承、陆游诗歌的特点等方面。 1.关于陆游的地位。陆游在南宋当时就有很大的名声,有“小李白”之称,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被视为“中兴之冠”。陈振孙认为他的诗“为中兴之冠”【1】,戴复古说“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1】周必大说他“高处不减曹思王、李太白,其下犹伯仲岑参、刘禹锡”【1】,林景熙将其与杜甫相比较:“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1】2.关于陆游对前代诗人的继承。杨万里说他“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1】,周必大说他“得李、杜之文章,居严、徐之侍从”【1】,姜特立认为他“不蹑江西篱下迹,远追李杜与翱翔”【1】,指出陆游学习前辈诗人,融入自身,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3.关于陆游诗歌的特点。姜特立在《应致远谒放翁》中说:“此翁笔力回万牛,淡中有昧枯中膏,有时奇险不可迫”【1】指出陆游诗的平淡和奇险。杨万里称其特点为“敷腴”【1】,姜夔称为“俊逸”【1】。戴复古在《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日:“人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奇。”【1】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也可见陆游诗的意味醇厚而又自然的特点。 (二)元代 元代只有方同对陆游的评论最多也是最恰当。方回指出了陆游诗的渊源还有中晚唐。他说:“学唐人丁卯桥诗,逼真而又过之者:王半山、陆放翁。集中多有其作。”【1】“放翁诗出于曾茶山,而不专用江西格,间出一二耳。有晚唐,有中唐,亦有盛唐。”【1】在《瀛奎律髓》中,方回指出了陆游诗歌的特点。他反复用“熟”和“新”这两个词语来评价陆游诗。与“熟”相关的评语有“熟之又熟”、“烂熟”、“律熟”、“平熟”等,与“新”相关的词语有“生新”、“新美”、“新诡”、“新异”等。“熟”是随手拈来,自然妙成的;“新”是不落俗套,刚健清新。他还指出陆游诗歌善于描绘景物的特点,如“颇能道钱塘风物”、“此景未易得也”、“新冬野景,搜抉无遗”【1】等等。 (三)明清时期 明代评陆游的人相对较少,评者对陆游多持敬意。如祝允明《书新本渭南集后》日:“放翁文笔简健,有良史风,故为中兴大家。”【1】文彭《题放翁帖》日:“放翁以诗名天下,受知周益公、范文穆,为中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