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真题点评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真题点评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真题点评

博仁11周年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博仁考研https://www.360docs.net/doc/fe229390.html,

第1页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真题点评

2017年心理学考研落下了帷幕,为了更好的帮助2018级备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进行备考,下面博仁考研教研室老师将对今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试题进行分析。

1.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的专业科目为两门:心理学综合和社会心理学(含人格)。

2.题型

题型与去年相同,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题量上与去年相当,只是在简答题上有些不同,去年心理学综合考试中简答为4道,今年为5道;去年社会心理学简答为5道,今年为4道。

具体题型及分值为:

(1)心理学综合(639):

①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8题,满分40分)

②简答题(每题12分,共5题,满分60分)

③论述题(选择2道作答,每题25分,满分50分,3题都作答的计零分)

(2)社会心理学(含人格)(833):

①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8题,满分40分)

②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满分60分)

③论述题(选择2道作答,每题25分,满分50分,3题都作答的计零分)

3.题目难度及侧重点

题目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题目大都比较基础。但又个别题目较生僻,需要对学科知识复习时全面而仔细。比如今年833社会心理学科目中的两个名词解释(防御性悲观主义、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如果复习不到位,可能会感觉不知所云。但总体难度适中。

第三题论述题采用选做的方式,让答题有了选择性,考生可以在三道题中选择两道擅长的学科进行作答,给了考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但是要注意不要多作答,以免影响成绩。

在学科分布上,心理学综合试题中,对普心、实验、统计、测量、发展、教育、社会等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实验所占分值最大,其次是统计,再次是发展、教育和普心。不过对于心理学综合的考试应平等对待各个科目。

社会心理学试题中,除去标题中提到的含有人格心理学的内容外,还包括发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需要考生注意。社会、人格和发展的有关内容均应受到重视。

在具体内容和考点上,心理学综合试题中名词解释的习得性无助、工作记忆,均在去年的考题中出现;

被学员誉为“信得过、值得上”的辅导班

而常模在去年人大基础心理学方向640的试卷中出现了。社会心理学中名词解释的群体极化概念今年再次出现,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的简答题也在去年心理学综合639中出现了。因此可以看出,对于前一年考查过的知识点同样要引起注意,因为可能会再次考查。

4.命题风格

中国人民大学的题型均为主观题,并且题目较少,会给人相对容易的感觉。的确,中国人民大学的题目相对基础、依靠记忆就可以作答的占了很大比重,但同时也要求知识的灵活掌握和科研实验思维的考查。比如“简述语言在思维中的作用”一题,需要对跨章节的概念进行联系和总结;并且对实验设计、通过实验来对现实进行解释等方面的能力有所要求,这就需要考生培养起科研意识,要知道实验怎么做、统计测量怎么用,并灵活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试题中,基础题目较多,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且在答题过程中尽可能多得将有关内容补充进去,让答案尽可能完善,避免失分。

总体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命题延续了去年的命题思路,着重考查心理学基础知识。社会心理学(含人格)833中出现了更多的发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需要考生引起注意。

5.2018级复习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的题目整体来说难度适中,但需要全面复习,全面地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扎实掌握有关内容。同时,要对跨章节之间内容进行总结和联系;重视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的解释。

总之,人大的命题较为基础,难度不大,题量也不多,但这没有降低我们备考的要求,再加上人大复试线较高,要从这有限的几个题目中拉开差距,需要我们充分的准备。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UPI 及评分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 填表日期:2004年_____月_____日 个人信息 姓名:___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_______ 民族:_________ 小学所在地: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市(县) 高中毕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所在系:________系__________专业 班号:______________ 现住址:________楼__________号 家庭情况 现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____岁职业:_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 健康状况:_________ 母亲:____岁职业:_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 健康状况:_________ 您的既往病史 无 难产、早产、肺炎、肝炎、结核 脑炎、脑膜炎、痉挛、头部外伤 其他:____________(请具体填写) 你的近亲中,有精神卫生方面有问题的吗?(有病,中毒、自杀、去向不明等)有无如果有,是:( 如父母、兄弟、祖父母、叔舅、姑姨、表兄弟、堂兄弟) 兴趣、爱好、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是否 何时做过何种心理测验: 智力测验测试时间_____________年 人格测验测试时间_____________年 其他测试名称:________________ 测试时间___________年 入学动机:(多项选择,数量不限) 1、为了振兴中华 2、为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 3、想做学问 4、想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 5、想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 6、为出国打基础 7、为了今后就职方便 8、由于父母老师的规劝 9、想过几年自由的日子 10、想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11、对结婚有利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社会医学调查问卷-标准版

大学生主要健康危险因素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河南中医药大学0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我们有了更高的起点,但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大学生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危险因素的研究,分析造成大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认知,促进他们更好的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谢谢您的参与。 填写说明: 1.依据您填写的信息表,我们将对您目前的健康状况进行一 次全面、系统地评估,使您对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健康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将对您的将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指导,以达到预防疾病发展的目的; 2.本表填写的内容关系到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请您 务必完整,客观的填写; 3.健康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我们将对您的所有个人资料严 格保密; 4.如有您需要我们会将您的健康调查结果反馈给您。

调查问卷 一、个人信息 1 、您所属的学校: A郑州航院 B华北水院 C河南教育学院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E河南警察学院 F河南中医药大学 G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F其他 2、您所学的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4、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大五 二、目前健康状况 5、总体来讲,目前你的的身体状况是: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差 6、您最近的精神状况: A精神饱满 B情绪没有太大波动 C精神压抑,不知为什么D经常为小事不开心,很久不能恢复 5、你过去一段时间是否经常感到疲劳: A从不 B有时会 C不经常 D经常 6、您最近是否经常感觉自己身体不适: A经常会 B偶尔会 C从没有过 三、膳食和运动 7、您觉得学校的餐厅是否合口味: A非常可口 B一般 C非常差,很难吃 8、您觉得学校的餐厅是否满足营养需要: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犯罪心理调查问卷

犯罪心理调查问卷 性别 ( )男 ( )女年龄 ( ) 请在题后的括号内填写“是”、“不是”、“看情况”或相关答案 1.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乘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顺手拿了别人的东西,那样东西尽管价格不高确实你所喜欢的?―――――――――――――――――――――――( ) 2.上学期间,看着高年级的学生敲诈低年级学生的时候,是否参与其中? ―――――――――――――――――――――――( ) 3.看见有人着手犯罪行为的时候,心里是觉得挺好玩的也想参与其中,还是强烈抵制并且劝阻人家?―――――――――――――――――――――――()4.最近一次犯罪是在何时?―――――――――――――――――――――――()5.何种情况下使你有犯罪的冲动?―――――――――――――――――――――――()6.最近2年内有过多少次犯罪记录?―――――――――――――――――――――――()7.从事何种犯罪行为? A.偷、盗 B.杀人 C.诈骗 D.其他―――――――――――――――――――――――()

8.基于什么因素选择这一犯罪行为? A.大家都干这一行 B.泄恨 C.其他―――――――――――――――――――――――()9.见过多少也从事这一犯罪行为的人?―――――――――――――――――――――――()10.如果前一次犯罪没有被捕获,再下一次犯罪时是否会更胆大,犯罪情节更严重?―――――――――――――――――――――――()11.对于某一罪行屡次得手,不如扒窃多次成功后会不会有更一步的想法。比如:入室偷窃?―――――――――――――――――――――――()12.“同行们”的犯罪升级行为是否会影响本人的动向?―――――――――――――――――――――――()13.是否在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有“这是我最后一次犯罪了”的想法? ―――――――――――――――――――――――()14.在接受犯罪的惩罚之后,是否能坚定的排除一切再次从事犯罪的想法? ―――――――――――――――――――――――()15.在对犯罪生涯停止后的生活有无打算和信心?―――――――――――――――――――――――()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295 课程代码:0235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3.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14.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15.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16.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17.去个性化: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2.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13.社会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14.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5.群体极化:群体决策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一致,但比个人决策结果更极端,这就是群体极化。具体表现为:如果人们先前的倾向是冒险的,则群体决策更具有风险性;如果人们先前的倾向是保守的,则群体决策更为谨慎。 16.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3.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14.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龙华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报告 一、调查概况: 本次进行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由龙华中学的学生完成,包括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成功向学生发出问卷8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73份。通过调查研究,对本校学生的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现状、承受挫折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目标,提供了客观和主观上的依据。 二、调查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了解本校学生的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现状和承受挫折能力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三、问卷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你们好!下面这份问卷是为了对大家的学习生活心理方面作个了解,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这可不是考试哦,请放心作答。 年级: 性别: 年龄: 1、你现在的学习压力() A.过大 B.过小 C.还可以 2、对于目前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

A.是 B.有时觉得 C.从没有 3、你认为目前你的压力来自于() A.老师的期望 B.家庭的期望 C.自己的期望 4、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动学习() A.会 B.极少 C.不会 5、一次考试失利,对你会有怎样的影响() A.情绪波动很大 B.和以前一样 C.更加努力 D.认为自己很无能 6、你经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7、你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 A.完全可以 B.只能完成某几门 C.只能选择性地完成每门部分作业 8、你认为怎样学习效果会好点() A.共同学习 B.孤军奋战 C.没想过 9、你在学习上的时间分配() A.对喜欢的科目下狠功夫 B.平均分配 C.对不喜欢的放任自流 10、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你会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A.会 B.有时会 C.不会 11、你最佩服的人物是() A.伟人 B.明星 C.父母 D.班上成绩冒尖的同学 12、当大家注视你时,你会()

尔雅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1 父母养我们,我们要回报,这属于()1.0 分
? ? ? ?
A、符号互动理论 B、平衡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我的答案:D
2PAC 中 A 是指()1.0 分
? ? ? ?
A、我们的父母自我状态 B、我们的成人自我状态 C、children D、老人 我的答案:B
3 群体的极化现象有()种解释 1.0 分
? ? ? ?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41950 年发端于美国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从()的视角看待利他行为 0.0 分
? ?
A、哲学 B、经济学

? ?
C、心理学 D、社会学 我的答案:C
5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在()指导下研究 1.0 分
? ? ? ?
A、马克思主义 B、纳粹主义 C、实验 D、计划 我的答案:A
6《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这一杂志是由()和斯坦达尔一起创办的。1.0 分
? ? ? ?
A、斯金纳 B、文森特 C、莫尔 D、拉察鲁斯 我的答案:D
7 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室实验,一种是()。1.0 分
? ? ? ?
A、情景实验 B、外部环境试验 C、现场实验 D、仪器实验 我的答案:C

8 符号互动是来自于()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0 分
? ? ? ?
A、物理学 B、生物学 C、社会学 D、心理学 我的答案:C
9 人的幽默感是在()阶段建立起来的 1.0 分
? ? ? ?
A、青春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婴幼儿期 我的答案:A
10 在管理当中为了更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的关怀让他们感觉
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是由()实验得出的结论 1.0 分
? ? ? ?
A、霍布斯 B、霍兰德 C、霍桑 D、勒温 我的答案:C
11 自我的作用是()1.0 分
?
A、阻止本我发泄

《社会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05年11月 一、单项选择题(26~125题,每题0.75分,共75分。 38、()不是社会感染的特点。 (A)全面性(B)双向性(C)接收的迅速性(D)爆发性 39、()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 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的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A)行动者(B)内控者(C)外控者(D)评价者 40、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 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 (A)隐藏自我(B)自我抬高(C)形象塑造(D)自我暴露 41、被动包容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 (A)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B)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C)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D)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42、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是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 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 (A)成败归因(B)稳定归因(C)综合归因(D)不可控归因 43、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 活动的效率,这是() (A)结伴效应(B)观众效应(C)比较效应(D)淘汰效应 44、态度的内化是指()

(A)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 有机的组成部分(B)个体采用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C) 个体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和情感为基础习得一定得态度 45、试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F.奥尔波特(B)勒温(C)特里普力特(D)麦独孤 46、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得关系是() (A)指数关系(B)线性关系(C)U型曲线(D)倒U型曲线 47、()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A)社会动机(B)社会态度(C)价值观(D)社会知觉 48、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 (A)印象地位(B)角色的期待(C)基本规范(D)评价标准 49、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A)社会地位(B)社会认知(C)社会情感(D)社会意识 二、多项选择题(126~150题,每题1分,共25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29.问卷法的主要特点是()。 A.标准化程度高B.成本低C.收效快D.可以直接收集数据 130.婚姻的动机有()。A.经济B.繁衍C.承诺D.爱情 131.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

环境心理学调查问卷

城市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研究 以苏州园区金鸡湖周边公共空间为调查对象 您好:如今多数城市的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普遍存在雷同,一味的模仿,追求形式,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和市民最基本的意义。为了了解其中存在的一些可能对市民使用造成不便的因素,以此促进公共空间更好的体现城市的特色并更好的贴近市民的生活。希望您能根据自己使用公共场所的经历,真实的填写以下问卷。所有的调查的数据只用于学术报告,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一、[单选题] 基本情况 1、性别:A.男 B.女 2、年龄:A. 18岁一下 B. 18-30岁 C.31—45岁 D.46-55岁 E.56-70岁 F.71岁以上 3、是否学生:A.是 B.否(职业:) 4、一般外出活动会与谁同去:A父母;B同学:C朋友;D独自前往 5、平时每天用于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 A. 2小时以上; B. l—2小时: C. 0.5—1小时; D. 0.5小时以下 6、节假日每天用于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 A. 2小时以上 B. 1—2小时 C. 0.5—l小时 D. 0.5小时以下 二、户外活动需求 7、[多选题] 您前往这些公共场所(公园、广场等以休憩为主的场所)的目的 A.运动、锻炼 B.散步遛狗 C.带小孩去游玩和其他家长交流 D.与朋友、同事聚会逃离城市的喧嚣,感受自然的美好 E.随便逛逛,没有明确的目的 8、[单选题] 喜欢这项活动的原因是? A兴趣爱好B打发时间 C 轻松娱乐D跟随潮流 9、[多选题] 怎样的公共场所能吸引你在此停留、活动? A.开阔的草坪; B.鲜艳丰富的植物环境; C.空旷的运动场; D.现代气息的广场; E.热闹的游戏场; F.斑驳的涂鸦、艺术装置; G.宁静的围合空间;H.滨水空间 三、活动实况调查 9、[多选题] 通常户外活动的时间 A.6:00—8:00 B.8:00—10:00 C.10:00—12:00 D.12:00—14:00 E.14:00—16:00 F.16:00—18:00 G.18:00—20:00 H.20:00—22:00 10、[多选题] 金鸡湖周边公共空间吸引游人的优势? A.离学校、住处近 B.环境优美 C.设施、器材较齐全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期末考试题型说明: 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 二、名词解释:6题*3分=18分 三、简答:4题*8分=32分 四、论述题:1题*20分=20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 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9、群体心理 10、大众心理 11、民族心理

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 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 ⑴开放式的; 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 ⑶个案的深度访谈; 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 4、随机抽样 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㈢期待效应; 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⑴理解性原则; ⑵准确性原则;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自考2047社会心理学(二)历年真题汇总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 A.家庭环境 B.生物遗传 C.学校环境 D.社会情境 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学校 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 D.文化 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场理论 D.学习理论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点 C.心理倾向 D.心理活动 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 ) A.生理记录法 B.行为观察法 C.假路线技术法 D.纸笔测验法 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 ) A.倒U关系 B.U型关系 C.线性关系 D.反比关系

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 ) A.登门拜访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 技术 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论是( ) A.模仿理论 B.刺激反应论 C.归因理论 D.认知失调论 10.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 )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11.根据归因偏见理论,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会认为其他人也会这样做。 这种偏见归因属于( ) A.行动中心偏见 B.显著性偏见 C.歧视 D.自我中心偏见 1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指人际吸引中的( ) A.互补性 B.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C.类似性 D.交往的频率 13.“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的这种功过归因偏见是生活中常见的,有这 种偏见的人往往是( ) A.行动者 B.观察者 C.男生 D.女生 14.孩子们有侵犯行为可能是从父母或电视中的暴力片那里观察而学来的,持这种观点 的是( ) A.本能理论 B.挫折侵犯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生物学理论 15.当助人行为受到强化时,这类助人行为以后将更有可能发生,提出这种主张的是( ) A.情绪理论 B.学习和模仿理论 C.生物学理论 D.社会规范理论 16.在做出助人行为决策的过程中,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联在一起的阶段是( )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C.对个人责任的决定 D.对恰当介入方式的 决定 17.平时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你希望别人帮忙,那你最好在对方心情愉快的 时候开口”。在这种情形下,影响个体助人行为的因素是( ) A.个性 B.同情 C.责任 D.心境 18.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 ) A.为了显示结义兄弟的所谓义气,而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 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 ()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 ()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 ()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 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发动作用 B.创造作用 C.发展作用 D.制止作用 ()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 ()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 ()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 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 ()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 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 ()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 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 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 ()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教师)

山丹培黎学校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好!为了进一步促进老师们的心理健康,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全部题目(在确定的1个或多个选项前的□内打“√”)。 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祝您愉快! 1.您的基本情况: 性别:□男□女 年龄:□25周岁以下□25~30周岁□31~35周岁□36~40周岁□41~45周岁□46~50周岁□50周岁以上 文化程度:□大专□本科□研究生□其他 职务:□行政领导□教师□工勤人员 担任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德育□化学□计算机 □机电□汽修□农学□畜牧□会计□音乐 □美术□体育□其他 担任班主任:□是□否 您的职称:□教员□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 身体状况:□优□良好□一般□差 2.您觉得您的办公室环境如何?(可多选) □A各方面都挺好的□B人际关系不够融洽 □C室内空气、光线不太好□D办公设备不太好□E其他 3.您觉得学校目前的校风如何? □A非常好,让我满意□B过得去,还可以更好 □C一般,要加强校风建设□D很差,让人不满

4.下列描述中,目前学校给你的感觉是:(选最符合项) □A非常温暖,像一个大家庭□B只是工作场所而已 □C不一定,时常会改变□D没有特别感觉 5.以下描述中,哪些选项比较符合你的想法?(可多选) □A我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比较好教 □B我相信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C人存在共性和个性,我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会用统一的标准来看学生□D即使学生成绩不好,也没有特长,我都希望能帮他树立信心 □E其他 6.您觉得学校更关注以下哪方面? □A学生的成绩,高考率、技能竞赛成绩等 □B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C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挺重视 □D其他 7.您是如何看待教师职业的?(可多选) □A目前对我来说,只一种谋生手段,可能会转行 □B教师工作比较稳定,比较适合我 □C教师职业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作,比其他职业更受人尊重 □D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这让我有使命感 □E其他 8.您每周授课节数是: □12节以下□12~16节□16节以上 9.你在学校召开大小会议时是否有以下情况和行为: □A认真听讲,进行记录□B很不耐烦,希望会议早点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