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务》复习题(16.4)

《财政与税务》复习题(16.4)
《财政与税务》复习题(16.4)

《财政与税务》复习题(16.4)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5分二、多项选择题:10分三、填空题:10分

四、名词解释:15分五、简答题:30分六、计算题:20分

第一章财政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认为财政是国家集中性的分配,这种观点是( A )

A.国家分配说

B.剩余产品说

C.价值分配说

D.社会产品说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D )

A.剩余产品

B.社会总产品

C.国民收入

D.一部分社会总产品

3.财政的本质特征不包括( B )

A.强制性

B.固定性

C.补偿性

D.无偿性

4.在西方财政学中,被人们奉为资本主义财政第一职能的是( A )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稳定经济

D.监督调节

5.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 D )

A.《国富论》

B.《经济学原理》

C.《政治算数》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6.不论何种社会形态、何种社会制度,财政均具有( D )

A.资源配置职能

B.监督调节职能

C.稳定经济职能

D.分配职能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的本质特征有( ACDE )

A.强制性

B.固定性

C.补偿性

D.无偿性

E.非营利性

2.财政的基本职能有( ABE )

A.配置资源职能

B.公平收入职能

C.收入分配职能

D.监督调节职能

E.稳定经济职能

三、填空题

1.在西方,通常称财政为公共财政,意思是一切公共团体的(财务管理)。

2.财政分配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3.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

4.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剩余产品出现)。

5.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国家干预方式)。

6.市场方式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调节生产和需求。

7.稳定一方面是使社会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现象;另一方面使社会不发生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

四、名词解释

1.财政P3

2.资源配置 P11

五、简答题

1.简述理解财政的概念应把握的基本点。P3-4

2.简述财政的含义及本质特征。P3、4-5

3.简述财政的含义及基本职能。P3、11-13

4.简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P12

第二章财政收支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称为( A )

A.财政盈余

B.财政赤字

C.财政平衡

D.通货膨胀

2.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称为( B )

A.财政盈余

B.财政赤字

C.财政平衡

D.通货膨胀

3.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最古老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D )

A.预算收入

B.经常性收入

C.国有经济收入

D.税收收入

4.国家机构本身为履行其管理职能进行相关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 C )

A.社会发展与保障支出

B.经济发展支出

C.行政支出

D.国防支出

5.国家直接用于社会救济、补贴等方面的财政支出称为( B )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无偿性支出

D.有偿性支出

6.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称为( A )

A.宏观税负率

B.剩余产品率

C.财政集中率

D.税率

7.在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财政支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被抵消,即产生所谓的( A )

A.挤出效应

B.收入效应

C.支出效应

D.赤字效应

8.决定财政支出性质的是( B )

A.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职能

C.社会经济发展政策

D.财政收入结构

9.财政支出中的公共工程项目适用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是( C )

A.最低费用法

B.公共劳务收费法

C.成本效益分析法

D.最高费用法

10.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不包括( C )

A.经济效益评价

B.社会效益评价

C.人文效益评价

D.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非税收收入包括( ABCDE )

A.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收入

B.国有资产收入

C.债务收入

D.收费收入

E.基金收入

2.中央收入包括( ABCDE )

A.中央的税收

B.中央政府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收益

C.国债收入

D.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中的中央分成收入

E.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的上解收入

3.财政支出按照国家职能分为( ABCD )

A.行政支出

B.社会发展与保障支出

C.经济发展支出

D.国防支出

E.国家投资支出

4.影响财政收入结构的因素包括( ABCE )

A.社会形态

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结构

D.国家职能范围

E.经济体制

5.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包括( ABE )

A.国家职能

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结构

D.经济体制

E.社会经济发展政策

6.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包括( ACE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综合平衡分析法

C.最低费用法

D.最高效率法

E.公共劳务收费法

7.一般来讲,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包括的内容有( ABE )

A.经济效益评价

B.社会效益评价

C.人文效益评价

D.国民效益评价

E.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三、填空题

1.财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大部分。

2.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那部分财政收入为(预算收入)。

3.财政支出包括(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两大部分。

4.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那部分财政支出为(预算支出)。

5.财政收入按其形式划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6.财政收入按管理权限可以分为(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7.财政支出按是否直接构成当期总需求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8.影响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因素有两个:(剩余产品率)和(财政集中率)。

9.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10.现实生活中,凡是可以买卖的公共劳务都可以采用(公共劳务收费法)来定价。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 P15

2.财政支出 P15

3.财政收入规模P21

4.财政支出规模P25

5.财政收入结构P29

6.财政支出结构P34

五、简答题

1.简述财政收入的分类。P17-18

2.简述财政支出的分类。P19-20

3.简述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P21、24-25

4.简述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P25、27-28

5.简述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P29、33

6.简述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P34、37-38

第三章税收收入(上)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强制性

B.补偿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2.无法转嫁的税收称为( C )

A.价内税

B.价外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3.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不包括( D )

A.税收负担的公平

B.税收的经济公平

C.税收的社会公平

D.税收的道德公平

4.税法规定征税的目的物是( B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源

5.一税种区别于另一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 )

A.课税对象

B.纳税人

C.负税人

D.税源

6.税收的直接作用点是( A )

A.课税对象

B.纳税人

C.负税人

D.税源

7.具体规定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体现税的广度的是( C )

A.税源

B.税率

C.税目

D.纳税环节

8.税收制度的核心是( C )

A.税种

B.税目

C.税率

D.税法

9.比例税率一般适用于( B )

A.所得课税

B.商品课税

C.劳务课税

D.行为课税

10.把课税对象数额按大小分成若干个不同等级的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各等级分别计

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这样的税率的是( C )

A.累进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11.征税成本居各种税之首的是( B )

A.增值税

B.所得税

C.消费税

D.关税

12.税收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着力点是( C )

A.税目

B.税率

C.税收负担

D.税制结构

13.税负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是( A )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基本特征有( ACD )

A.强制性

B.补偿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E.营利性

2.现行流转税主要有( ABCE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土地增值税

E.关税

3.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有( ADE )

A.税收负担公平

B.税收横向公平

C.税收纵向公平

D.税收经济公平

E.税收社会公平

4.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通常有( ABCDE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E.纳税期限

5.我国税制结构的主要特点有( ABC )

A.统一的所得税制度

B.以增值税为中心的流转税体系

C.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单主体税制结构

D.以营业税为中心的流转税体系

E.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单主体税制结构

6.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 ADE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法律因素

D.税制因素

E.非正常因素

7.税负转嫁的方式有( ABCDE )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E.税收资本化

三、填空题

1.税收的强制性特征体现于(依法征税)。

2.价内税的计税依据为(含税价格);价外税的计税依据为(不含税价格)。

3.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是(负税人)。

4.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是(课税对象)。

5.税目的确定一般采取(列举法)和(概括法)两种方法。

6.反映征税深度的税收要素是(税率)。

7.流转税的纳税期限最长不超过(1个月)。

8.在征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是(免征额)。

9.纳税人拒不按照税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是(抗税)。

10.复合税制结构类型一般根据(主体税种)确定。

四、名词解释

1.税收收入P42

2.流转税P44

3.所得税P44

4.税收效率 P45

5.税收制度P48

6.税收负担P59

7.税负转嫁P60

五、简答题

1.简述税收收入的含义及基本特征。P42、43

2.简述税收的类型。P43-45

3.简述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P47

4.简述税收要素。P48-52

第四章税收收入(下)

一、单项选择题

1.增值税的类型不包括( C )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支出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2.娱乐业营业税的税率为( D )

A.3%

B.5%

C.5%~10%

D.5%~20%

3.营业税的征税对象主要是( C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企业

4.我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条例颁布于( A )

A.1936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80年

5.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 A )

A.分项课征

B.统一课征

C.加成征收

D.部分征收

6.对于工资、薪金所得,税法规定采用( B )

A.统一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差别比例税率

D.定额税率

7.对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税法规定采用( A )

A.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B.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C.比例税率

D.定额税率

8.对于稿酬所得,税法规定减征( C )

A.10%

B.20%

C.30%

D.50%

9.按房产余值计税的,房产税的税率为( A )

A.1.2%

B.3%

C.5%

D.12%

10.下列项目中,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是( C )

A.公园名胜古迹用地

B.军队营房用地

C.游乐场用地

D.宗教寺庙人员的生活用地

11.契税实行的幅度税率为( B )。

A.1%~3%

B.3%~5%

C.5%~10%

D.5%~20%

12.采用地区差别比例税率的税种是( D )

A.营业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二、多项选择题

1.增值税的类型有( BDE )

A.建设型增值税

B.生产型增值税

C.使用型增值税

D.收入型增值税

E.消费型增值税

2.营业税的主要特点有( BCDE )

A.按增值额征税

B.税率低、税负轻

C.税率档次少

D.易于操作、方便征收

E.征税对象主要是第三产业

3.企业所得税准许扣除项目是指与取得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的和正常的( ABCD )

A.成本

B.费用

C.税金

D.损失

E.罚款

4.资源税的课税对象范围包括( ABCDE )

A.原油

B.盐

C.天然气

D.有色金属矿原矿

E.黑色金属矿原矿

5.房产税的税率有( AD )

A.1.2%

B.3%

C.5%

D.12%

E.17%

三、填空题

1.最早开始增值税税收实践的国家是(法国)。

2.增值税暂行条例按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大小及会计核算水平将其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3.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营业额)。

4.我国现行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新增加的水中。

5.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房产的计税价值和房产的(租金收入)。

6.我国资源税的开征范围目前只限于(矿产资源)和(盐)。

7.车船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税车船的(实物量)。

8.载重量不超过(1吨)的渔船免征车船使用税。

四、名词解释

1.增值税P65

2.消费税P72

3.关税P76

4.应税所得额P80

5.房产税P86

6.资源税P87

五、简答题

1.简述增值税的含义及类型。P65、66

2.简述增值税的含义及特点。P65、66

3.简述营业税的特点。P71

4.简述消费税的特点。P75

六、计算题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购进扣税法

①当期进项税额 =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税率(注:此公式为简易公式)

②当期销项税额 =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

= 含税销售额÷(1+税率)×税率

③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例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某一纳税期内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 000元,当期销售货物取得收入价税合计为351 000元,请计算该企业当期应交多少增值税?(税率为17%)

解:当期进项税额=200 000×17% = 34 000(元)

当期销项税额=351 000÷(1+17%)×17%=51 000(元)

当期应纳税额=51 000-34 000= 17 000(元)

例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某一纳税期内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可抵扣进项税额为34 000元,当期销售货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为300 000元,请计算该企业当期应交多少增值税?(税率为17%)

解:当期销项税额=300 000×17% =51 000(元)

当期应纳税额=51 000-34 000=17 000(元)

例3.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某一纳税期内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可抵扣进项税额为34 000元,,当期销售货物开具普通发票含税销售额为351 000元,请计算该企业当期应交多少增值税?(税率为17%)

解:当期销项税额=351 000÷(1+17%)×17%=51 000(元)

当期应纳税额=51 000-34 000=17 000(元)

2.小规模纳税人:简易征收

应纳税额 = 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现行征收率为3%)

例题.某商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某一纳税期内销售各类商品取得含税销售额为82 400元,请计算该商店当期应交多少增值税?(按现行税法规定征收率为3%)

应纳税额=82 400÷(1+3%)×3%= 2 400(元)

(二)营业税

应纳税额 = 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例1.某运输企业在某一纳税期内取得运输收入300 000元,汽车租赁收入100 000元,两项收入分别核算,要求计算该企业当期应纳营业税税额。(交通运输业税率为3%,服务业税率为5%)

解:应交交通运输业营业税 = 300 000×3% = 9 000(元)

应交服务业营业税 =100 000×5% = 5 000(元)

当期应纳税额 = 9 000 + 5 000 = 14 000(元)

例2.某宾馆在某一纳税期内取得客房收入800 000元,餐饮收入600 000元,写字间出租收入200 000元,请计算该宾馆当期的营业额和应交的营业税各是多少?(服务业税率为5%)

解:营业额=800 000+600 000+200 000=1 600 000(元)

应纳税额=1 600 000×5%=80 000(元)

例3.广播电台当月取得节目播放收入500 000元,广告播放收入6 000 000元,则应交多少营业税?(文化体育业税率3%,服务业税率5%)

解:节目播放收入应交营业税=500 000×3%=15 000(元)

广告播放收入应交营业税=6 000 000×5%=300 000(元)

当月应交营业税=15 000+300 000=315 000(元)

(三)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现行税率25%)

=(年度收入总额-税法规定准许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税率

(四)个人所得税

计算步骤:①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②计算应纳税额

1.工资、薪金所得

①月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五险一金-免征额(注:免征额最初为800元;自2006年1月1日起调整为

1 600元;自2008年3月1日起调整为

2 000元;自2011年9月1日起调整为

3 500元。)

②应纳税额: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分段计算;或者:应纳税额=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注:该表自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例题:中国公民李某2015年每月取得工资收入9 600元,每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共计1 100元,则李某每月应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解:月应纳税所得额=9 600-1 100-3 500=5 000(元)

月应纳税额=1 500×3% + 3 000×10% + 500×20% = 445(元)

或:=5 000×20%- 555= 445(元)

2.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和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每次收入-800

①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超过4 000元:每次收入×(1-20%)

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注意:稿酬减征30%)

例1.中国公民李某系大学教授,本月外出作报告取得劳务报酬3 000元,又收到一部著作的稿酬60 000元,则李某两项收入应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解:(1)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3 000-800=2 200(元)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 =2 200×20%=440(元)

(2)稿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60 000×(1-20%)=48 000(元)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 =48 000×20%×(1-30%)=6 720(元)

李某两项收入应交个人所得税=440 + 6720= 7 160(元)

例2.中国公民王某系大学教授,本月取得发明专利使用费80 000元,又收到一篇论文的稿费3 800元,则王某两项收入应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解:(1)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所得额=80 000×(1-20%)=64 000(元)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所得应纳税额 =64 000×20%=12 800(元)

(2)稿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3 800-800=3 000(元)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 =3 000×20%×(1-30%)=420(元)

王某两项收入应交个人所得税=12 800 + 420= 13 220(元)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20% (注:每次收入额即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扣除任何费用。)例题.某人购买福利彩票中得奖金20 000元,兑奖时福彩机构应代扣多少个人所得税?

解:应纳税额 =20 000×20%=4 000(元)

第五章非税收入

一、单项选择题

1.非税收入的特点不包括( D )

A.有偿性

B.自主性

C.非普遍性

D.强制性

2.按非税收入的管理方式可将其分为预算内管理非税收入、预算外管理非税收入和( C )

A.行政性收费收入

B.罚没收入

C.制度外管理非税收入

D.专项收入

3.根据有关专家的估计,制度外非税收入至少要占到GDP的( A )

A.5%

B.10%

C.20%

D.30%

4.经过开发可以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自然资源是( B )

A.经营性国有资产

B.资源性资产

C.历史文化遗产

D.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5.国有资产收入的主要部分,即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是( B )

A.国家预算拨款

B.国有资本金收益 C矿区使用费收入 D.海域场地使费收入

6.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首要基本任务是( C )

A.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

B.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

C.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确保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

7.收费的基础是( A )

A.收费项目

B.收费标准

C.收费资金分配

D.收费性质

8.收费的核心是( B )

A.收费项目

B.收费标准

C.收费资金分配

D.收费性质

9.新中国第一次发行国债是( B )

A.1949年10月

B.1950年11月

C.1958年8月

D.1985年4月

二、多项选择题

1.非税收入按其形式可分为( ABCDE )

A.国有资产收入

B.收费收人

C.基金收入

D.债务收入

E.其他非税收入

2.非税收入的特点有( BDE )

A.强制性

B.有偿性

C.无偿性

D.非普遍性

E.自主性

3.以使用目的和用途为标准,基金可分为( ABC )

A.经济调节基金

B.科学研究基金

C.社会保障基金

D.临时基金

E.固定基金

4.基金收入的特点有( BCE )

A.专门来源性

B.专款专用性

C.无偿性

D.有偿性

E.保值增值性

5.我国国债的功能可归纳为( ACD )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社保资金

C.筹集建设基金

D.调节经济运行

E.抑制通货膨胀

三、填空题

1.任何一项收费主要有(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资金分配)三个基本要素。

2.收费标准一般采用(公共定价)的方法进行确定。

3.理论上通常把收费分为(规费)和(使用者费)两种。

4.政府基金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专款专用)。

5.国债收入是根据(信用)原则从公众那里取得的特殊形式的财政收入。

6.按国家举债方式可将国债收入分为(国家借款收入)和(发行债券收入)。

四、名词解释题

1.非税收入 P102

2.收费P112

3.行政性收费收入P114

4.事业性收费收入P116

5.基金收入P119

6.国债收入 P122

五、简答题

1.简述非税收入的分类。P103-104

2.简述非税收入的特点。P104-105

3.简述非税收入的功能。P105-106

4.简述国债收入的含义及功能。P122、124

第六章购买性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按资金来源的性质不同,可将财政投资支出分为( A )

A.无偿性支出和有偿性支出

B.中央财政投资支出和地方财政投资支出

C.生产性投资支出和非生产性投资支出

D.对国有企业投资支出和对公共经济事业投资支出

2.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财政投资方式是( C )

A.BOT方式

B.TOT方式

C.有偿方式

D.无偿方式

3.从资金性质上看,政府采购的范围是( D )

A.所有用资金进行的政府购买项目

B.所有用财政性资金进行的政府购买项目

C.所有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用财政性资金进行的政府购买项目

D.所有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和另有规定外的用财政性资金进行的政府购买项目

4.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初始阶段,适宜采用( C )

A.集中采购模式

B.分散采购模式

C.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

D.集中采购模式或分散采购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特点有( ACE )

A.非生产性

B.生产性

C.消费性

D.积累性

E.公共性

2.行政管理支出的具体内容包括( ACDE )

A.行政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外交支出

E.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支出

3.国防支出的内容有( ABCD )

A.国防费

B.民兵建设费

C.国防科研事业费

D.防空费

E.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支出

4.政府采购的方式主要有( ABCDE )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协商采购

D.询价采购

E.直接采购

三、填空题

1.建设项目中两种主要的项目融资方式是( BOT方式)和(TOT方式)。

2.一国财政支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是(社会消费性支出)。

3.行政管理支出按其最终是否形成资产可分为(经常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

4.政府采购法规主要表现为(《政府采购法》)。

5.从我国政府采购的试点来看,采购资金的节约率在(10%)以上。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投资P136

2.社会消费性支出P145

3.行政管理支出146

4.国防支出P150

5.科教文卫事业支出P151

6.政府采购制度P154

五、简答题

1.简述行政管理支出的含义及内容。P146、146-147

2.简述国防支出的含义及内容。P150、150

3.简述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内容。P151-152

4.简述政府采购制度的含义及基本内容。P154、154

5.简述政府采购的方式。P155

第七章转移性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和财政补贴一样都属于( D )

A.购买性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2.由国家对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伤残时给予的经济补助是( A )

A.社会保险支出

B.社会救济支出

C.社会优抚支出

D.社会福利支出

3.对孤儿院、敬老院的支出属于( C )

A.社会救济支出

B.社会保险支出

C.社会福利支出

D.社会优抚支出

4.国家以低价形式向社会提供商品而对商品生产经营者支付的财政补贴是( C )

A.现金补贴

B.福利补贴

C.暗补

D.明补

5.我国的财政补贴始于( C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85年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险支出包括( ACDE )

A.养老保险支出

B.人身保险支出

C.失业保险支出

D.医疗保险支出

E.伤残保险支出

2.改革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有( ABE )

A.覆盖面狭窄

B.非社会化

C.保障程度低

D.缺乏强制性

E.非法制化

3.下列补贴中属于福利补贴的有( BCDE )

A.投资补贴

B.生活补贴

C.冬天取暖补贴

D.副食品价格补贴

E.交通费与洗理费补贴

4.财政补贴的形式有( ACD )

A.财政退库

B.转移支付

C.列预算支出

D.税式支出

E.财政分成

三、填空题

1.社会保障的最高目标是(社会福利)。

2.企业亏损补贴采用的财政补贴形式多为(财政退库)。

3.价格补贴和财政贴息采取的财政补贴形式是(列预算支出)。

4.财政补贴的功能主要有(分配功能)和(调节功能)。

5.财政补贴的规模必须限制在一定水平上,最高不能超过(30%)。

6.债务支出主要包括(还本支出)和(付息支出)。

四、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支出 P157

2.社会保险支出 P158

3.社会救济支出 P158

4.社会优抚支出 P159

5.财政补贴 P163

6.税式支出P165

五、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支出的含义及内容。P157、158-159

2.简述社会保险支出的含义及内容。P158、158

3.简述财政补贴的含义及方式。P163、165

4.简述财政补贴的分类。P163-164

5.简述我国财政补贴改革的基本点。P167-168

第八章财政管理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指的是( A )

A.预算管理体制

B.投资管理体制

C.税收管理体制

D.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在财政管理体制中居主导地位的是( B )

A.投资管理体制

B.预算管理体制

C.税收管理体制

D.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3.我国颁布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时间是( B )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4.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A )

A.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B.国家税收管理体制

C.国家投资管理体制

D.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不包括( D )

A.高度集权型

B.分权结合型

C.分权型

D.松散型

6.分税制的核心问题是( B )。

A.分权

B.分税

C.分征

D.分管

7.我国全面实行分税制是在( B )

A.1978年

B.1994年

C.1998年

D.2001年

8.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的是( C )

A.营业税

B.消费税

C.增值税

D.土地增值税

9.政府对所拨出的资金不规定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是( B )

A.专项补助

B.一般均衡补助

C.非配套补助

D.配套补助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管理体制包括( ABCDE )

A.预算管理体制

B.税收管理体制

C.投资管理体制

D.国家信用管理体制

E.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税收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

A.立法权

B.解释权

C.减免权

D.调整权

E.税种的开征和停征权

3.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有( ABCE )

A.关税

B.消费税

C.中央企业所得税

D.营业税

E.中央企业上交利润

4.下列各项中属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的有( ABDE )

A.车船使用税

B.个人所得税

C.房产税

D.增值税

E.地方企业所得税

三、填空题

1.国家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是(财政体制)。

2.按预算编制的形式不同,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3.按预算指标的确定方法不同,国家预算可分为(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

4.目前,世界各国整体预算的编制基本上都采用(增量预算法)。

5.我国的国家预算预算指标的确定采用(增量预算法)。

6.我国的经常性预算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7.我国的建设性预算遵循(“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

8.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实际上是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各自的(事权)和(财权)。

9.实行分税制的前提条件是(划分事权)。

10.依据分税程度的不同,分税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型分税),另一种是(适度型分税)。

11.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大都实行以(纵向转移)为主的模式。

12.政府间转移支付可以分为(一般均衡补助)和(专项补助)两种基本方式。

13.一般均衡补助的分配应与各地的支出成(正比),与税收能力成(反比)。

14.目前,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资金绝大部分是采取非规范的(税收返还)方式分配的。

四、名词解释

1.财政管理体制P171

2.国家预算P174

3.复式预算P177

4.国家预算管理体制P182

5.分税制P191

6.政府间转移支付P197

五、简答题

1.简述国家预算的含义及程序。P174、175-177

2.简述复式预算的优缺点。P178

3.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及内容。P182、183-184

4.简述分税制的主要内容及核心问题。P191、191

5.简述分税制的特点。P192

6.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P195-197

第九章财政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政策的特点不包括( C )

A.广泛性

B.协调性

C.直接性

D.系统性

2.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是( D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

D.皮古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的是( D )

A.货币学派

B.合理预期学派

C.供给学派

D.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4.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 A )

A.实现充分就业

B.国际收支平衡

C.经济稳定增长

D.物价稳定

5.总需求变化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倍数称为( D )

A.税收乘数

B.购买支出乘数

C.转移支出乘数

D.乘数

6.平衡预算乘数通常( C )

A.小于1

B.大于1

C.等于1

D.大于零小于1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政策的特点有( ABDE )

A.广泛性

B.间接性

C.直接性

D.协调性

E.系统性

2.宏观调控的目标有( ABCD )

A.实现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稳定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财政收支平衡

3.宏观财政政策乘数的具体表现有( ABCD )

A.购买支出乘数

B.转移支出乘数

C.税收乘数

D.平衡预算乘数

E.对外贸易乘数

4.宏观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 BCDE )

A.物价

B.税收

C.公债

D.公共支出

E.财政投资

5.按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调节方式分类,宏观财政政策可分为( AD )

A.自动稳定政策

B.膨胀性政策

C.紧缩性政策

D.相机抉择政策

E.中性政策

6.常用的、主要的微观财政政策手段有( ABCDE )

A.税收手段

B.财政补贴

C.政府采购

D.财政投融资

E.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三、填空题

1.实施再分配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有(累进所得税)、转移支付等。

2.微观财政政策目标一般通过(税收政策)手段和(财政支出政策)手段来实现。

3.1936年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新领域。

4.宏观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对(社会总供求)的调节来实现。

5.消费者每变化一个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变化的数额称为(边际消费倾向)。

6.按微观财政政策所使用的手段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税收政策)和微观(支出政策)。

7.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是(企业)。

8.宏观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逆经济形势行事”)的特征。

9.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的决策主体都是(政府)。

10.宏观财政政策属于(短)期调控政策,微观财政政策属于(中长)期调控政策。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P207

2.宏观财政政策P212

3.微观财政政策P218

五、简答题

1.简述财政政策的含义及特点。P207、207-208

2.简述宏观调控的目标。P212

3.简述乘数的含义及具体表现。P213、213

4.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P214-215

六、计算题

公式: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M -11 2.政府转移支出乘数=M M -1 3.税收乘数= -M

M -1(M :边际消费倾向) 例题:经测算,某国的消费者平均每增加1元的收入中有0.6元用于消费支出,则其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

转移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各是多少?

解:(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6.011-=2.5 (2)政府转移支出乘数=6.016.0-=1.5 (3)税收乘数= -6

.016.0-= -1.5 第十章 税收管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管理的客体是( D )

A.税务登记

B.纳税申报

C.税款征缴

D.税收分配的全过程

2.《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 A )

A.税收法律

B.税收规章

C.税收法规

D.税收暂行规定

3.不论是中央税、共享税还是地方税收,其立法权均属( B )

A.地方政府

B.中央政府

C.省级政协

D.省级人大

4.负责制定我国各项税法及税种的开征和停征的是( A )

A.国务院

B.财政部

C.国家税务总局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5.税收会计核算的内容是( D )

A.税款征收

B.税款减免

C.税款入库

D.税收资金由形成到入库的全过程

6.现行我国税收会计核算运用的记账方法是( C )

A.增减记账法

B.收付记账法

C.借贷记账法

D.单式记账法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管理的经济方法有( ADE )

A.计划方法

B.预测方法

C.决策方法

D.会计方法

E.统计方法

2.税收的法律体系一般包括( ABE )

A.税收法律

B.税收法规

C.税收办法

D.税收制度

E.税收规章

3.税收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有( ABC )。10.3 P232 1

A.应征税款的核算

B.入库税款的核算

C.退库税款的核算

D.财政收入的核算

E.财政支出的核算

4.税收计划的编制依据有( ABCDE )

A.现行税制

B.现行价格体制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D.有关经济税源调查资料

E.上年税收计划完成情况预计

三、填空题

1.税收管理的主体是(国家)。

2.税收的法律体系一般包括国家的各种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税收规章)。

3.税收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4.税收规章分为(税收行政规章)和(税收地方性规章)。

5.税收行政法规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发布实施。

6.税收法律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讨论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发布实施。

7.现行我国的税收会计核算采用全国统一的(复式记账)规则。

8.我国税收计划的编制程序采取(“两上两下”制)。

四、名词解释

1.税收管理P225

2.税收法律体系P227

3.税收法规P228

4.税收规章P228

5.税收计划P230

五、简答题

1.简述税收管理的含义及内容。P225、226

2.简述税收法律体系的含义及构成。P227、227-228

3.简述我国税收立法机构的层次。P229

第十一章税收征收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征管的首要环节是( A )

A.税务登记

B.纳税申报

C.税款征收

D.税务检查

2.税收征收管理的中心环节是( D )

A.税务登记

B.纳税申报

C.发票管理

D.税款征收

3.税务机关对于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的纳税人可采用( A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委托代征

4.税务机关对于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的纳税人,在能够控制其原材料或进货的情况下可采用( B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5.税务机关对于无完整考核依据的小型纳税人可以采用的税款征收方式是( D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6.对公民举报、上级机关交办或有关部门转来的有违反税法行为的嫌疑人进行的检查是( C )

A.专项检查

B.集中性检查

C.重点检查

D.日常检查

二、多项选择题

1.纳税申报的形式有( ACE )

A.直接申报

B.间接申报

C.邮寄申报

D.代理申报

E.数据电文方式申报

2.完税凭证包括( ABCDE )

A.税收完税证

B.税收缴款书

C.印花税票

D.专用扣税凭证

E.税票调换证

3.我国税款征收的方式主要有( ABCDE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E.委托代征

4.税务检查的形式主要有( ABCDE )

A.重点检查

B.日常检查

C.专项检查

D.集中性检查

E.临时性检查

三、填空题

1.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的(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2.纳税人因违反规定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到原登

记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注销手续。

3.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申报的对象为(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4.纳税人在财务管理中所采用的财务、会计制度按税务机关的规定,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

及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5.经国家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6.滞纳金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

7.根据税务检查的内容和范围不同,税务检查可分为(全查法)和(抽查法)。

8.经县以上税务局批准,税务检查人员可将被调查单位以前年度的账证资料调回检查,在(3个月)内归还。

9.经市以上税务局批准,税务检查人员可将被调查单位当年的账证资料调回检查,在(30日)内归还。

10.对税务执法人员违法的处理有行政处分和(刑事处分)。

四、名词解释

1.税务登记P235

2.纳税申报P238

3.发票P240

4.完税凭证P241

5.税款征收P241

6.税收保全措施P244

7.税收强制执行措施P244

五、简答题

1.简述纳税申报的含义及形式。P238、239

2.简述完税凭证的种类。P241

3.简述税款征收应遵循的原则。P241-242

4.简述我国税款征收的主要方式。P242-243

第十二章税务行政法制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D )

A.1993年7月1日

B.1994年1月1日

C.1996年9月28日

D.1996年10月1日

2.税务机关举行听证应在当事人提出要求后的( D )

A.3日内

B.5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3.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开始执行的时间是( D )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7月1日

C.1996年10月1日

D.1999年10月1日

4.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原则上只审查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 A )

A.合法性

B.合理性

C.规范性

D.科学性

5.因不动产提起的税务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称为( D )

A.指定管辖

B.一般地域管辖

C.特殊地域管辖

D.专属管辖

6.我国颁布实施《国家赔偿法》的时间是( C )

A.1986年

B.1992年

C.1994年

D.1996年

7.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税务行政赔偿请求人请求赔偿的时效为( B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二、多项选择题

1.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有( ABCE )

A.法定原则

B.公开、公正的原则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透明的原则

E.处罚相当原则

2.现行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BCDE )

A.罚款

B.没收财产

C.收缴未用发票

D.暂停供应发票

E.停止出口退税权

3.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有( ABCD )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B.不适用调解原则

C.税务机关负举证责任原则

D.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

E.税务机关负责赔偿的原则

三、填空题

1.国务院可以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权外的税务行政处罚。

2.《税收征管法》对税务所特别授权其可实施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税务行政处罚。

3.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是(县以上税收机关)。

4.税务行政处罚的管辖一般遵守(属地原则)。

5.税务行政复议分为(必经复议)和(选择复议)两种程序。

6.税务机关做出的征税行为的复议属于(必经复议)。

7.我国税务行政复议管辖的基本制度原则上是实行由上一级税务机关管辖的(一级复议制度)。

8.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对税务机关做出的税务行政行为不服的,在接到具体税务行政行为实施之日起(60)

天内提交复议申请。

9.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侵犯(人身权)的赔偿和侵犯(财产权)的赔偿。

10.税务行政赔偿请求经过审查后,对于符合赔偿条件的,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依法予以赔偿。

四、名词解释

1.税务行政处罚P252

2.税务行政复议P259

3.税务行政诉讼P264

五、简答题

1.简述税务行政处罚的含义及原则。P252、253-254

2.简述现行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P254

3.简述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P256

4.简述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P257-258

5.简述税务行政复议的特点。P260

6.简述税务行政复议的原则。P260

浅谈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浅谈电影赏析揭秘生命奥妙 谢丽聪 201215080104 预防一班 电影赏析揭秘生命奥妙,不仅用生动活泼的纪录片等让我们对生命进化有了了解,更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人,何为?生命,何为?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生命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不仅是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普通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它已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质,直到上世纪初,生命起源的研究才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远古的时候,人类的智力还很低下,认识能力也很有限,对世界上千姿万态、繁茂复杂的生物,特别是对人类自身是从哪里来的,充满了困惑和神秘感。因此,人们把这个大千世界中未知的神秘现象,编成了各种各样的神话和传说。我国古代就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也有“白羊化石”、“腐草化茧”、“腐肉生蛆”的说法。 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研究只是到了近代才形成了科学的认识和方法,并确认了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形式之一,它的物质基础是碳、氢、氧、氮,此外还有少量的硫、钙、磷和其它20几种微量元素,以及由这些元素在地球环境中自发产生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等。其中,蛋白质与核酸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别生命和非生命的基本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由几千个或百万个氨基酸分子构成,具有十分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是一切生命

的基础。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构成生物体的骨架,催化生物化学过程,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机能。核酸同蛋白质一样,也是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基本单元是核苷酸,由磷酸和核糖分子联成长链。核酸有两大类,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遗传基因的化学实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特殊的双螺旋结构。另一种叫核糖核酸,简称RNA,存在于细胞质中。因此,生命科学家们力求通过深入了解生命体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浩瀚的宇宙广袤无垠,地球不过只是其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这颗体积不大貌似普通的蓝色星球却进化出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从而变得与众不同丰富多彩。关于地球的起源比较公认的假说是约66亿年前银河系里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约50亿年前尘埃星云开始收缩,轻的物质向外逸散重的物质向内部集中形成行星,而地球约于46亿年前形成。人类的历史只不过只有短短的数百万年该如何确定地球的历史呢? 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不同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化石按保存类型不同可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等,这些不同分类的化石亦可分为标准化石和非标准化石。在众多的古生物门类中,有些门类特征显著,演化迅速,在反应地质年代上非常灵敏,我们称之为标准化石,如只生存在古生代演化特征明显的三叶虫。非标准化石空间分布的局限性很大演化缓慢,在划分和确定地质年代是只能起辅助作用,如腕足动物舌形贝,其在寒武纪已经出现在现代海洋中仍然十分常见,在几亿年的时间内,这种化石从形态、大小到内部结构几乎没有显著变化。

人类起源与进化简说

人类起源与进化简说 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关键词 人类进化 身高发展趋势 脑量发展趋势 现代人起源 笔者大体上按照时代先后介绍包括600~700万年前的原初人和撒海尔人的最早期的人类、地猿、南方古猿、扁脸肯尼亚人、能人、鲁道夫人、格鲁吉亚的化石人、东南亚的直立人、魁人和弗洛勒斯人、欧洲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非洲的匠人、罗德西亚人。接着介绍中国的直立人(俗称猿人)的主要特征,并对中国其他人类化石作了简略的介绍。其后用具体资料说明人类进化早期身材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停止于大约180万年,人类的脑量则一直存在着增大的趋势,后期增速更快。笔者还简单叙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最后介绍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特别是从人类化石的形态,古文化遗物,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现代人起源进行了讨论。 在19世纪中叶达尔文和赫胥黎论证人类起源于古猿时,已经出土的人类化石还很稀少,而且不被学术权威所认同。其后陆续发现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使得人们逐渐对人类进化的历程获得越来越多的认识,越来越接受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而且为人类进化的历程勾画出越来越清楚的轮廓。 迄今所知最早的人类化石是2000年报道的非洲肯尼亚的原初人土根种的下颌骨、上臂骨、指骨、大腿骨和牙齿,以及2002年报道的撒海尔人乍得种的头骨。其年代估计都是600~700万年前,这可能是人类最初出现的时间。比这两批化石稍晚的有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的580~520万年前的地猿族祖亚种,标本有下颌骨、锁骨、上臂骨、尺骨、指骨和趾骨等。440万年前有地猿始祖亚种,化石有头骨、下颌骨、胸椎、上臂骨、前臂的桡骨和尺骨、许多手骨、骨盆、大腿骨、小腿的胫骨和腓骨、以及许多脚骨。2009年美国 科学 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全面报道了关于他的研究成果。其四肢骨骼的形态介于后来的人与猿之间,而偏于人类,但是大脚趾不像后来的人那样与其他四趾平行,而是像现代猿那样适合于与其他各趾相对,做抓握的动作,因此推测他们除经常在地面身体直立用两条腿行走外还可能在树上活动。(地猿复原骨架与复原图,见封二) 420~390万年前出现了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头骨化石照片,见封二),最早的是湖畔种,最晚的有粗壮种,可能在150~100万年前灭绝。两者之间有非洲种、阿法种、惊奇种、羚羊河种、埃塞俄比亚种、包氏种。他们出土于南非、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乍得,大体上可以归纳为纤巧型和粗壮型,头骨、骨盆和四肢骨形态表明能直立行走。早期的南方古猿身高有的不足一米,后期的较高。纤巧型的平均身高男女分别为151cm 和105cm;粗壮型男女分别为137cm和110cm。头骨包括两部分,即面骨和保护脑子的脑颅。纤巧型的脑颅比较圆隆,脑量较小,平均在450mL以下;粗壮性平均大于500mL。人类的牙齿包括前面的门齿和犬齿以及后方的前臼齿和臼齿。纤巧型的前齿大,粗壮型的小。粗壮型的后齿比纤巧型的粗大得多,表明粗壮型南方古猿的食物以植物为主,需要用咬合面较大的后齿进行研磨,而纤巧型则食物比较杂,还包括小动物的肉。与粗壮型比较粗大的后齿配套的是比较强大的咀嚼肌,其中的颞肌需要头骨有比较大的表面供其附着。在脑颅较小,能为颞肌附着提供的表面积不够的情况下,便在其男性头顶正中,像大猩猩那样形成一块片状的矢状脊,以扩大颞肌的附着面。比较强大的咀嚼力使得粗壮型的面骨比纤巧型的粗硕得多。 南方古猿非洲种和阿法种、羚羊河种的生存时代较早,时间上有重叠,惊奇种和埃塞俄比亚种,包氏种和粗壮种比较晚,也可能有一段时间与中期的其他南方古猿同时生存。在360~330万年前还有扁脸肯尼亚人与南方古猿同时生存。已经发现的扁脸肯尼亚人的化石包括基本完整的颅骨和上颌骨,他的面骨下部比南方古猿的较欠向前突出,所以被称为扁脸,也因此被一些学者认为比南方古猿可能更接近后来的人类的祖先,而所有的南方古猿分支可能都只有灭绝的命运。 在南方古猿还没有完全灭绝前,出现了人科的一个新属 人属。早期人属是能人,与南方古猿相比,其脑量大得多,多数个体的脑量男性和女性分别在700~ 63 自然杂志 32卷2期特约专稿

人类起源进化

/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牛青青生技081 0809052024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同其他生物类群一样,人类也经历了一个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人类进化符合整个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程序.人起源于动物,人于动物之间有亲缘关系.人与类人猿之间有更进的亲缘关系.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体质形态和行为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类人猿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学派根据人类与猿猴在形态学和胚胎学上的相似,间接地推断人类起源于古代非洲的猿类。后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和猿类化石,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有了大量直接的证据。一般说来时代越早的人类化石在形态上与猿类越近似,有力地表明现代人是从古猿一步步进化来的。虽然至今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古猿,但是还没有一种可以肯定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不过可以从它们的化石上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人类祖先的影子,有助于对人类起源的研究。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证据 1 人与动物间有亲缘关系 人是动物界得一个自然种.动物界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其各类群,各个物种之间都有一定的演化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首先从解剖学上来看,人非常像一般的哺乳动物.人体上具有的典型器官,如骨骼.心脏.肺脏和脑部,一般哺乳动物也都有.此外人体还保留了许多痕迹器官,如第三眼睑.耳动肌.腹直肌.阑尾及尾椎等.这些退化部分的存在,说明它们在人类祖先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是有用的,后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才在新的条件下变得无用或用处不大,使之丧失了原来的机能而退化. 从胚胎学上看,人类胚胎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到18--20d时,人胚胎的颈部两侧出现具有鳃一样的结构,发育到两个月末时有相当长的尾巴,后来逐渐消失,只留下骶骨.胎儿5--6个月时全身长满浓密的细毛,直到分娩前脱落. 最早的猿的化石出现在渐新世,即体型较小的原上猿(P ropliopithecus)和埃及古猿(A egyptopithecus).它们可能是中新世(2000万年--1400万年前)广泛分布的槲猿(D rypithecus)的猿类.中新世的猿类化石很丰富,从长臂猿到大猩猩都有发现.其中有三个属已经确定是现代猿的祖先.比较肯定的事人科早期化石代表是发现于非洲南部与东部的南方古猿(A ustralopithecus)化石. 上述化石资料表明,人与动物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是由低等灵长类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而来的.现生的灵长类本身就存在一个由低级到高等的演化过程,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2 人与类人猿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人与类人猿之间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这从形态结构上能看出来,心理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黑猩猩等高等类人猿有复杂的面部表情,能表达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心理活动,与人类十分相似.此外,类人猿也有人类一些疾病,如霍乱,伤寒等,而猴类则不患此疾病. 尽管早就知道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密切,但其程度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由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揭示出来.首先在多种蛋白质中,人与黑猩猩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两者之间有44种蛋白质和大约一半的等位基因难以用电泳方法加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2、概述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人猿同祖,能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 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三、教学方法:讨论、演示、讲述 四、学时安排1学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对自身的产生一直是十分好奇的。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进化的?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这个孩提时代的困惑,一起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吧! 设计思想通过设疑激趣,让学生打开思路,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教学

(一)人猿同祖 活动一:探究人与猿的关系 1、学生以小组方式阅读和分析教材 2、教师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几种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收集的资料回答: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人类与类人猿为什么这么相似? 生:有共同的祖先。 (3)共同的祖先是谁? 生:森林古猿(树栖)。 设计思想通过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的比较,得出人、猿同祖的结论。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这样的教学能留给学生较深刻的印象。 活动二:观看森林古猿的生活图片及视频资料,各小组展示收集的信息 师: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请同学们观看森林古猿的生活图片及

视频资料,尝试着描述出它们的生活状况。 生1:森林古猿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的呢? 生2: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下肢用来支撑体重和行走,逐渐变得粗壮有力;而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变得灵巧。 生3: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而且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师:由此可见,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动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但人类已超出了动物界,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生: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人类起源进化论文

人类起源与进化 班级:生物师范101 学号:1009012017 姓名:陆雪琴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同其他生物类群一样,人类也经历了一个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现代考古研究认为,地球存在已有46亿年,而地球上简单生命的产生大约在距今34亿年前。也就是说,从处于原子状态的炽热地球到形成有机小分子,再到组成有机大分子和多分子组织,直到产命,经历了大约12亿年的漫长过程。从简单生命进化到高级生命,即人类的产生,又经历了34亿年的漫长过程。人来的生物学进化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多次突变选择的过程,而且文化进化逐渐占据了重要位置。 20世纪后期,遗传学的方法被应用到人类起源的研究中,但也使问题更加扑朔迷离。目前,关于人类起源学界流行两种观点,一种是“单一地理区起源说”,另一种是“多地区进化说”。 一、单一地理起源 “单一地理起源”说也被称为“夏娃理论”或“非洲起源学说”,是最新的观点。此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 所有现代人都是20万年前某个非洲女性远祖的后代。她的后代离开非洲, 扩散到欧洲、

亚洲, 取代了当地原有的人种。 支持这种理论的主要是一些分子生物学者。他们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从DNA、关键蛋白质结构、免疫学、血清学等方面对大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进行分析,从而在1987年提出现代人的“走出非洲学说”。他们认为,分布于全球的现代人群均起源于非洲,是单一起源的,是20多万年前某一个非洲女性的后代,这个非洲女性祖先与传说中的“夏娃”相符,所以“非洲起源学说”也称为“夏娃学说”。“夏娃”的后代大约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亚欧等地,并完全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早期智人。亚洲、欧洲原先的早期智人,并非现代人的祖先,他们和现代人类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金力教授是坚定的“非洲起源学说”支持者。他认为DNA代代相传,是进化事件的忠实记录者。他和助手分析了来自全世界的近1000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其中80%的个体来自东亚各国各地人群。研究结果表明,东亚男性的Y染色体单倍型均衍生于目前仅在非洲群体中存在的祖先单倍型。金力教授认为这个研究结果完全支持东亚人非洲起源假说,也是人类“非洲起源学说”的有力证据。通过计算,他们还指出,我们的祖先从非洲到达东亚的时间大约是6万年以前,通过进一步研究证明,来源于非洲的人群对东亚古人类的取代是完全的。现代人是单一的物种,而各地的猿人差异却很大,属于不同的物种,并非都进化成为现代人,只有东非的猿人走上了向现代人进化的道路。所以,北京猿人不一定是我们的祖先,或至少不是线系进化的祖先。

浅谈人类进化与起源

人类起源与进化 田玉莹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14级 2班 摘要:随着古人类化石标本的不断发现和分子生物学家等学科科研的发展,有关人类起源及进化的研究已经取得扎实的进展。本文综述了有关人类起源及进化整个历程中较重要的几方面,包括了对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一直存在的单中心和多中心起源论以及进化过程中新旧特征更替的简单介绍。同时通过对古人类在整个进化历程所经历过的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这四个阶段里形态特征及社会行为的进化的研究发现,说明现阶段对人类进化的认识仍然是间断、不完善的。本文对人类起源及进化大致轮廓的阐述,特别是对早期猿人等四个阶段的详细研究,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进化历程的认识。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阶段特征更替 引言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话题。人类起源于哪?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的哪些特征已被更替?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都缠绕着我们。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人由此而来,但对于今天的科学来说是行不通的。如今,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持续了100多年,目前我们也对之也有了相对的了解。现在人们普遍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再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才成为今天我们口中的人。 1、人类起源学说 1.1.单一地区起源说—非洲走出理论 该学说认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早期智人,他们迁移到世界各地定居。 1987年,科学家选择了来自世界各地147位妇女,分析了她们生产时的胎盘中的mtDNA,通过对mtDNA的追踪,科学家们追索到了一位生活在大约20万年前的非洲妇女,据此认为世界各地的人类祖先就是这位妇女(Miguel Arenas. Centre for Molecular Biology "Severo Ochoa",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ificas (CSIC), Madrid, Spain. )。达尔文在很多年以前就预言非洲是人类的摇篮。在《人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练基础】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猴子变来的 B.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C.胃属于组织结构层次 D.属于哺乳动物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类起源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古猿;血小板和成熟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胃是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构成。 2.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观点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林奈 C.赫胥黎 D.裴文中 【解析】选C。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的观点。 3.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古猿) D.黑猩猩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古生物学研究证实,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迫使一些古猿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的最早祖先;长臂猿和黑猩猩都是现代类人猿;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 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相似的是() A.面部表情 B.身体结构 C.社会化生活 D.行走方式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类人猿的行走方式是四肢爬行,而人类是直立行走。 5.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 ①身体重心下移②骨盆变长变窄 ③下肢骨增长④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如

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等。因此,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 【拓展归纳】露西少女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多纳尔德·约翰森等研究人员,来到号称“非洲屋 脊”的埃塞俄比亚,他们在那里的哈达地区,发掘到一具不太完整的古人类化石。 解读:根据骨骼的形态分析,化石的主人是一位年仅20岁的女性,约翰森给她 起了个名字——“露西”,并详细分析了她的身体结构特点。约翰森认为,“露西”生活 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后来,在发现“露西”化石的地区,人们 又相继发现了65具古人类化石,约翰森将它们统称为“阿法尔南猿”化石。 6.如图是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的示意图,其中脑容量最小的是()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逐渐增加。选项A 是人类进化的第一个阶段——南方古猿,其脑容量与现代类人猿相当。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理论的博物学家是达尔文 B.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C.中国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一 D.早期人类首先学会了人工取火,接着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等知识。A项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错误;B项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此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使用工具、制造工具)是一个重要因素,正确;C 项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一;D项早期人类首先学会使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才学会用火,错误。 8.距今大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4万年的山顶洞人分别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哪一阶段() A.直立人和南方古猿 B.直立人和智人

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基础知识巩固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4.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5.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二.人类的进化 1.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2.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进化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4.现代人种的分化: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例题解析 例1.观察距今300万年的露西化石的骨骼,她的上肢和下肢 是否有区别?根据化石,分析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思路分析:本题需要运用比较观察的学习方法。用比较思维的 方法去观察化石在形态上的不同点。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 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具有较为粗长的下肢骨,骨 盆上下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答案: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具有较为 粗长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 运动方式。 例2.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分析:人类会使用工具,但类人猿也会使用具,因此不能称其为 特征。而有复杂的语言、直立行走、都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的大脑 是动物中最发达的,因此也可算是人类特有的特征。因此,本题答案 是B。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知识目标 1.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2.概述人类进化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比较猿与人的相似特征,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的能力。 3.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及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认同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2.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我们的生存家园——生物圈以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知道人猿同祖,能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 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 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及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方案一:“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对自身的产生一直是十分好奇的。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进化的?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这个孩提时代的困惑,一起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吧!

设计思想通过设疑激趣,让学生打开思路,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 方案二:影片导入。 教师播放电影《金刚》片段以问题导入。 问题:影片中的“金刚”是哪种动物?他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设计思想情景创设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者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任务,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影片《金刚》片段还能引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话题。 二、新课教学 (一)人猿同祖 活动一:探究人与猿的关系 1. 学生以小组方式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图241。 2. 教师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几种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收集页 1 第 的资料回答: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人类与类人猿为什么这么相似? 生:有共同的祖先。 (3)共同的祖先是谁? 生:森林古猿(树栖)。 设计思想通过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的比较,得出人、猿同祖的结论。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这样的教学能留给学生较深刻的印象。 活动二:观看森林古猿的生活图片及视频资料,各小组展示收集的信息 师: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请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课程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 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 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 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 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人类的起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交流: 1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2、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 3、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观察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和录像,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教材分析:本教材把人类作为生物界普通的一员,同样是从整个生物进化的角度来探讨人类起源和进化问题。因此,教材内容不仅注意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更加注意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联系,期望帮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的“亲戚”;人类既不是大自然的特殊产物,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而是生物圈的普通一员,并与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类人猿与人的分化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自然选择各自生活环境的结果。在教材内容的具体安排上,以讨论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而探讨由猿向人的过度及人与猿的标志;对人类的进化阶段进行简化处理,仅以各个进化阶段的体质特征、文化遗产及其主要代表为线索;对现代人种的划分点到为止。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 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森林古猿进化为类人猿和人类祖先的大致过程。 (4)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5)说出四种现代人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人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类人猿与人类有相似的特征。 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森林古猿进化为类人猿祖先的大致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1. 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 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3. 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教学难点 1. 由猿向人的过渡; 2. 人类的进化阶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指导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自制投影图片、视频资料 - 101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 【学生活动】: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 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 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的观点,1925年—1960年,科学家们先后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原始人类化石,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2013.12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摘要】自从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多数人相信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但人类这一支系是何时、何地从共同祖先这一总干上分离开来的?什么是他分离开的标志?原始人类又是何时、何地转化为真人的。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进行了100多年,对于这个问题需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人类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基本上有了结论,即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二是人类的祖先究竟出现在哪个地方,现在多倾向于来自非洲。本篇我们就来介绍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历史、目前对中国人类进化概况的认识和发展过程等。 【关键词】起源进化人猿认识发展 前言:对人类起源在认识,起初是从比较人与动物的关系开始的,主要用的要的要演绎方法。最早提出“人猿同祖”思想的是具有进化思想的先驱者布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在广泛论述生物进化的基础上断言,“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与将由此得到许多启示”。此后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学、发生学、古生物学等研究,证明了人与猿是最近的亲属,并于1863年发表了他的名著《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明确提出人、猿同祖论。1871年,达尔文又发表了《人类起源和性选择》一书,书中既肯定了人与猿在直立、四肢、牙齿、脑、智力等方面的区别。达尔文认为,支配人猿分化的不是超自然的东西,而是生物演化规律,即自然选择(包括性选择)的作用。当然,对于人类来说,除了生物属性外,还有社会方面的属性。 20世纪上半叶,首先是逐步积累起来的化石资料,有力地支持人猿同祖的论述,也为用归纳法研究人类起源问题奠定了科学基础。如果说在达尔文时代有许多人相信上帝造人的说教,那么,随着古生物学以及分类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成就,人类起源于某种似猿的祖先体质进化过程,已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近几十年来,人类起源的研究深入到社会行为、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与它们有关的学科,如科学生物学、人种学、神经生物学、比较心理学都对此做出贡献。 1 目前对中国人类进化概况的认识 经过70余年,特别是解放后的工作,我国已发现近70处人类化石地点,其中最早的可能是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只有两枚门牙,这个年龄是用古生物对比和古地磁测定的。研究成果最丰硕的仍旧是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根据已发现的化石,可以看出我国古人类具有一系列共同形态特征,如面部骨骼比较扁平、颧骨额蝶突的前外侧面比较朝向前方、鼻梁较低、眼眶与梨状孔之间不隆起、眼眶呈长方形、其外侧下缘圆钝、颊部骨骼下缘呈弧形、脑颅最宽处在中三分之一部、额骨有正中矢状脊、额骨与鼻骨、上颌骨之间的骨缝呈大约水平的弧形、上门齿呈铲形等。在人属的几个进化种中,中国迄今只发现了直立人和智人,两者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只有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们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二、小组讨论,探究新课 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 生:(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师: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生:(分组汇报交流) 师:你们知道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吗? 生:森林古猿。 师:对。下面你们观察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和录像,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

北师大版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 【学生活动】: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 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同其他生物类群一样,人类也经历了一个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人类进化符合整个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程序.人起源于动物,人于动物之间有亲缘关系.人与类人猿之间有更进的亲缘关系.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体质形态和行为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学派根据人类与猿猴在形态学和胚胎学上的相似,间接地推断人类起源于古代非洲的猿类。后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和猿类化石,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有了大量直接的证据。一般说来时代越早的人类化石在形态上与猿类越近似,有力地表明现代人是从古猿一步步进化来的。虽然至今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古猿,但是还没有一种可以肯定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不过可以从它们的化石上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人类祖先的影子,有助于对人类起源的研究。 现代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古猿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体形较现代猿类小。考古学通常讲的“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1400万一1000万年前,身高仅1米多一点,体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谓的“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100万年以前。我们人类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古猿类,朝着人类的方向演化。根据化石发现,现在一般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

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猿人阶段,大约开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以前,这时的猿人会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脑量大约在630—700毫升,会狩猎。晚期猿人化石发现较多,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以及在坦桑尼亚发现的利基猿人,都是这个时期的化石代表。这时的猿人已经很接近现代人,打制的石器也比较多样化,有用于狩猎和劈裂兽骨的砍砸器,用来剖剥兽皮和切割兽肉的刮削器。最有进步意义的是,此时的猿人已经懂得了使用火,并知道如何长期保存火种。猿人阶段一般认为到大约30万年前结束。 第二阶段是直立人阶段,或称早期智人阶段。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前,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直立人能使用更精致的工具,叫做阿舍利文化。有证据表明直立人在非洲出现的时间和硕壮人出现的时间差不多。非洲直立人种系中最早的代表是壮人,它最像是直立人的亚种,正是这个非洲群体大概在190万年前至170万年前之间的某个时间从非洲扩散到亚洲。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在非洲发现的距直立人今最近的化石(大约100万年前)已经表现出向着智人发展的趋势。 第三阶段为新人阶段,又称晚期智人阶段。大约开始于5万年以前,新人化石在体态上与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其打制的石器相当精致,器形多样,各种石器在使用上已有分工,并且出现了骨器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 【学生活动】: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 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 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的观点,1925年—1960年,科学家们先后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原始人类化石,通过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有那四个阶段呢?x k b 1.c o m 《二》人类的进化阶段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24页。找出四个阶段人种距今的年代、主要代表、体质特征、文化遗物等。 (1)南方古猿的特征是什么? (2)能人或早期猿人的特征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