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导演自传夏雨成名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

姜文导演自传夏雨成名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
姜文导演自传夏雨成名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

黑暗中的光明

――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马小军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通过回忆录的形式,演绎了一段青春的童话。影片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黑暗的社会环境却掩盖不了几个另类少年心理的阳光。少年人的天性使他们剥开了大人世界里的阴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茁壮成长。

影片中,由夏雨所扮演的男主人公马小军是一个军人的后代,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在他身边,他便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而正是基于这种性格,他也拥有了乐观、豁达的心态。他天性顽皮,上课时,他时不时地搞点小恶作剧,使同学和老师们哭笑不得。他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撬锁的本领,经常在军队大院里游荡,并因此认识了他心仪的女孩米兰。按当时人的眼光看,他不仅仅是另类少年,还是一个不良少年。他与几个臭味相投的少年结成了自己的小帮派,一起玩耍,一起打架。由于无人管教,更助长了他的气焰。总之,这是一个活泼又带有邪气的少年,他的天性决定了他日后的遭遇非同寻常。

剧中,男主人公自由散漫却有着自己的梦想。小时候他梦想着自己的国家能与苏美两国重新开战,我军的铁拳会把苏美两国的军械击得粉碎,而一个战争英雄由此诞生,这个英雄就是他。他的童年是在这样的梦中度过的,而到了少年时期,他梦想有一天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甚至成为北京城里的老大。但他这是梦想注定会破灭。在北京城里,他不会比警察更威风。在小帮派里,他取代不了刘忆苦的地位。他家里,他不能彻底摆脱母亲的控制。女孩米兰的出现,使他有了新的梦想。在他的思想中,保存着对米兰的小小爱恋。为了见到她,他经常逃学。而为了使她高兴,他甚至爬上百米高的烟筒管道,并为此差点丢掉自己的小命。他的成长经历中始终伴随着这些彩色的梦想,而正是因为有这些梦想,才是他的成长岁月里充满阳光,使他的青春没有因为社会的阴霾蒙上阴影。

马小军也有过生活中的小小愤慨。他不能容忍其他人欺负他的同伴。当同伴受伤时,他毫不犹豫的冲到前列,为同伴报仇,并因此将对方打成重伤,得罪了敌方的死党。他气愤当时的公安人员为什么在大使馆把他抓起来,并对他极不尊重。但无论怎样气愤他最终要低头求饶。他哭笑不得的用“阿Q精神”勉励自己。他对米兰对自己的态度十分困惑,他认为米兰应该是他一个人的,看不惯与其他人交往。为了米兰,他与自己最好的哥儿们大打出手,最终又不得不和好如初。因为与米兰发生矛盾,他与自己的小帮派彻底决裂,他们的小帮派最终瓦解,天各一方。或许,这些小人的愤慨只能算作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丝毫抹杀不了他充满阳光的岁月,在这些愤慨中,他逐渐地走向了成熟,走向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可以说,马小军这个人物如果放在现代,他只不过是一个另类少年的形象。但在文革时期,他不仅仅代表了一个人,而且代表的是当时的一代人。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社会多么黑暗,他们的思想,从不会消沉,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充满阳光。生活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是他们的不幸。但相比于整个社会中的人,他们却又是幸福的一代,大人世界里的痛苦和无奈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阴影,反而让他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理智的看待这个世界。

马小军这个角色是光明与希望的象征,他似乎预示着“黑暗的社会不会长久,光明不会遥远”。他的梦想,他的叛逆,甚至他朦胧的爱情,都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他虽然不能照亮整个社会,却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马小军那一代人正是时代的希望,有了这群充满朝气、充满阳光的年轻人,光明的社会就不会遥远。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触动了所有人心里的阳光。它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信念,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活总会继续,梦想也不会停滞,生活仍然处

处充满希望。

《新地道战》观后感

《新地道战》观后感 《新地道战》观后感 篇一: 新地道战观后感《新地道战》观后感今天,妈妈和我在湖南大剧院观看了一部动画电影,它的名字叫做《新地道战》,主要讲的是鬼子来了,我们的美好家园被破坏了。孩子们正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最后一课,鬼子来了。一阵紧急的钟声提醒了他们,使本来快乐、自由的孩子们像受惊的鸟儿躲进了地道中,冒着生命危险做好了与鬼子斗争的准备。不祥的钟声也引来了鬼子,敲钟的那位叔叔遭受了敌人的毒打,村里的群众随着也被抓了起来,敌人让他们交出八路,同时,抢掠了家中的所有粮食、财物。大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敌人作斗争,最终歼灭了敌人。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鬼子是多么的可恨呀!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今天,我们幸福地生活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国土上,骄傲呀!乐呀!美呀!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百废待兴。正是铁人精神,让我们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让百姓摆脱了靠天吃饭的日子;正是1964年升腾在西边塞得蘑菇云,正是1971年响彻太空的《东方红》,让中国人民为之振奋,让伟大中国开始崛起!震撼世界的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的喝彩中记录了夺金的每一个巅峰时刻;祖国60华诞的隆隆礼炮在华夏神州响彻;天安门前威武的军阵雄赳赳、气昂昂走过我们怎能不骄傲啊!现在,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中快乐学习,没有任何精神负担,衣食无忧,还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呢? 篇二:

观《新地道战》有感观《新地道战》有感前一段时间的一个下午,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儿童动画版的《新地道战》。《新地道战》故事讲述了: 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鬼子来了”。突然,警钟开始轰鸣,孩子们慌乱躲进了地道。村里的联络员被打伤了,乡亲们纷纷被押至日军的牢笼。看着日军烧杀抢掠,由麦包为首的孩子们出动了。他们经过努力,终于在日军进入军火库检阅时将其炸毁…… 看完《新地道战》,我想了很多,首先想到的就是麦包他们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在认认真真地跟着老师学习知识。正是麦包他们这种刻苦的学习精神,让他很快地跟八路军叔叔学会了在地面上发电报。才得以在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呢?我们生活在这么幸福的年代,如果不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学习上加倍努力,是不是太不应该了呢?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国家还很落后,经过先辈一代代的建设,我们国家才逐渐强大起来。现在我们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从小就要立下宏志,刻苦钻研,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使我们的国家成为强国,成为世界第一发达国家,成为科技与文化不断进步的东方雄狮! 篇三: 新地道战观后感新地道战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动画片: 《新地道战》,我深受启发,走进报告厅,电影开始播放了,大家似乎也进入了精彩的剧情之中:在很久前,有一个宁静的小村子,村民生活的无比幸福、安谧。直到有一天,鬼子来了,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并把村民们都抓起来了。八路军叔叔摇响了铃,提醒大家“鬼子

地道战观后感范文五篇700字

地道战观后感范文五篇700字 地道战观后感范文一 自从看了电影《地道战》以后,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因为英雄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地道战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

溃不成军。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不觉得回想一下地道战的过程,其核心精神就是合作、团结。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精神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地道战观后感范文二 寒假到了,为了让我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爸爸带我一起观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 电影故事发生在1942年,当时日本侵略中国华北,展开了大扫荡,我国八路军领导人民群众,利用地道战联合抗日,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当日军来扫荡,八路军提前探知了消息,积极组织大家准备作战。八路军看见日本的武器先进,而且人很多,再加上伪军,几乎没什么胜算,但是撤退也来不及,只能硬拼。敌人有七八门大炮,一门大炮的威力很大,甚至可以轰掉一座房子,而八路军只能用枪和手榴反击,最终寡不敌众只能后撤。 八路军撤退以后,队长和大家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提议说:“我们可以挖地道,把每个村子的地道都连起来,这样日本鬼子无论搜多少

《邪不压正》观后感

《邪不压正》观后感 (一)姜文,还是那个姜文 没上大学之前,我是完全不认识姜文的。 我是在咸阳的一个小镇上长大的,小镇上传播最广的文化产品 就是录像带和后来的盗版光碟,记忆里录像厅老板总喜欢干一些涉及某种颜色的勾当,小学放学路上经常会碰到录像厅被本地派出所扫荡,装了一车的录像电视和录像带不知最后被拉到了什么地方。盗版光碟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我关于初中时代的记忆,那时门前修车行的伙计与小镇音像店的老板相熟,每次晚上忙完修车活计后都会去音像店揣上几张盗版光碟回来,初中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是初三退学找个中专技校混上两年然后去社会上打工谋生,所以对学习很不在意,与修车行伙计一起看盗版光碟便成为我那时最大的乐趣。盗版光碟很容易划花,看到划花部分时只能快进而过,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香港电影,古惑仔、刘德华、成龙、周星驰、周润发等各种新老电影在那时泥沙俱下,看完一乐就蒙头大睡,第二天上学补觉然后回来继续看盗版光碟。唯一有一次是跟着我姐在隔壁大哥家看完了《泰坦尼克号》,隔壁大哥那会上初三,光碟是从语文老师那儿借的,电影从下午放映到了黄昏,春天的屋外下起小雨,房间里的光线很暗,我深深地为杰克和露丝的爱情而打动,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电影原来可以那么美。

由于缺的基础太多,我最后上了一个文科大学。文科大学课程 的特点就是脱课,很少有老师会一板一眼的严格按书本内容进行教学,老师经常会跟你侃上三节课的《三体》和十一维空间,或者在编程课上打开大智慧软件教你如何看股市涨跌和分析K线图,或者跟你乱侃一学期的历史八卦,姜文也就是在这些脱课中被老师介绍到了我的世界。 所看姜文的第一部电影是《让子弹飞》,影片伴着那年QQ、人人上流行的段子“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有人告诉你挂科”传播的很广。后来大学里为打发时间又看完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一步之遥》是上班后从网上down下来 看的,算上《邪不压正》,姜文导演的六部电影一部也没落下。六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至少看过三四遍了,那是一个发生在六七十年代北京的故事,有关青春、有关爱情、有关背叛,电影就像一面镜子,伴着那年夏天灿烂的阳光,总是能让人在里面看见自己的影子。 《邪不压正》也是一个发生在旧北平的故事,剧本取材于张艾 嘉那旅美叔叔张北海所写的《侠隐》。电影上映后,多数影评都提到《邪不压正》失去了小说《侠隐》中老北京的韵味,彭于晏美国阳光大男孩的气质和一口台普让人脱戏。对比票房强势的《我不是药神》

每个导演一生只导演了一部作品

有这么一句话:“其实每个导演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他所有的作品只是对处女作的模仿和改良。” 因此...去追溯那些大导演拍的第一部电影就变得特别有趣,暮里为此整理了十位著名导演的处女作,来看看他们的第一部作品是否奠基了他们的终身。 1.克里斯托弗·诺兰:《追随》(1998) ed2k://|file|Following.1998.%E8%BF%BD%E9%9A%8F.%E5%8F%8C%E8%AF%AD%E 5%AD%97%E5%B9%95.HR-HDTV.AC3.768X576-%E4%BA%BA%E4%BA%BA%E5%B D%B1%E8%A7%86%E5%88%B6%E4%BD%9C(https://www.360docs.net/doc/ff555635.html,).mkv|1150472633|1be5 661916717309c11bee68b3225982|h=nfplxuiqyit3qsyqfauyoqfxk2rjvwoq|/ 1996年,诺兰拍摄了他的处女作《追随》,该片只用了6000美元。在这部不到70分钟的黑白片中,诺兰以倒叙作为基本的电影叙事语言,然后在倒叙的基础上又将时间彻底地敲碎,再将这些时间的碎片粘贴在一起,使电影有了不可思议的长度。 参与拍摄这部电影的人都有其它工作,因此只有每周六才能聚在一起拍摄,就这样整整用了1年的时间才拍摄完成了这部影片。 1998年,该片在旧金山电影节上放映并受到关注。诺兰将电影剧本的手稿发给观众传阅,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片子的结构是那种不按时间顺序的倒叙手法。当观众看到剧本后,对影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诺兰认为这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从处女作就可以看出,诺兰对剧本的严谨性。《追随》中追踪者变成被追踪者,和《致命魔术》里魔术师的轮回,跟《盗梦空间》里盗梦者的轮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足见,《追随》其实就奠定了诺兰电影的主题。

关于鸡毛信的精选观后感500字范文6篇

关于鸡毛信的精选观后感500字范文6篇 关于《鸡毛信》的精选观后感500字范文1 今天,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鸡毛信》,片中的海娃不怕危险,机智勇敢的突破重重困难,把鸡毛信交给了八路军的张连长。 抗日战争时期,小交通员海娃,利用放羊作掩护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终于完成了送鸡毛信。儿童团团长海娃在给张连长送鸡毛信的途中遇见鬼子,并与鬼子机智斗争,最后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影片结束了,我的心中却是感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想着如果没有这些革命者的牺牲,哪里会有我们今天美丽的祖国;想着如果没有这些爱国者的付出,哪里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做一个值得祖国骄傲的好少年!平时我是个胆小的小女孩,现在我要彻底改变自己,做一个勇敢、沉着、机智、敢于的小女孩。领会他们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中,学习海娃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争做时代的好少年,未来的小主人。 欣赏着海娃的聪明机智,我不禁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算起来,我们和海娃是同龄人。我们现在呢,不愁吃来不愁穿,只要一门心思读书,还整天嫌苦嫌累的。或许还有人会时不时在父母怀里撒娇呢 !而小海娃呢,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在那高高的山岗上站岗被鬼子抓到,宁死不说出八路下落,还巧妙地把敌人引入了伏击圈。试想以现在的我们处于那个时代,别说与鬼子周旋,就算走两三里山路,说不定也会退缩

呢 !所以,海娃的所作所为,才是我心中真的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看完这部影片,我思绪万千,想到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想想战争时的小红军,我的心里荡漾起伏:在战争时,小雨来,小嘎子,小萝卜头.....这些人不都是我们的榜样?现在,我们的美好的生活不都是他们换来的? 关于《鸡毛信》的精选观后感500字范文2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电影《鸡毛信》,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放羊娃,他机智、勇敢、爱国。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被海娃的英雄形象吸引住了。 电影主要讲述了:海娃克服种种困难,把鸡毛信交给八路军。体现了海娃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中最打动我的情节是:海娃中了枪还大声叫:“鬼子来了,快打呀!快打呀!”这个体现出了海娃不顾生命危险给八路军送情报的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海娃真是个勇敢的小英雄。 另一个情节则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大山口前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海娃见鬼子越来越近时,急中生智把老绵羊的尾巴拧成两股绳,把鸡毛信吊在羊尾巴下面,躲过鬼子的搜身。这个细节体现出了海娃在困难面前镇定自若,冷静思考。 看完这部电影,使我联想到了我的生活。虽然现在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却很怯懦、胆小。记得星期六晚上,我看了一部恐怖电影,

姜文语录

姜文语录 ■作为一个导演,离开自己兴趣的东西他都可以剪掉。我今天可以告诉你,没有一个字,不是我的兴趣。 ■剧本的要求,格式上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样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别的没用的词儿,拉倒。 ■你要写一个人的傻,你得写他的聪明。你要写一个人的聪明,你可以写他点儿笨。这样的人物,在我的片子里都是如此。尤其《鬼子来了》,不断动脑筋,不断想出新办法来,但你觉得这帮人太傻了。 ■我不爱看那种闲散的电影,不懂,看累着了。反倒是信息量大的,比如昆汀这样的,斯科塞斯这样的,我看着提神。你让我看一武侠片,从头到尾就那么点事儿,我早知道结尾什么样了,我就困了。 ■你看哪个经典戏剧是那么稀汤寡水的?起码都是几个演员甚至十几个演员,而且这些演员身上都有戏。你看莎士比亚那个,犄角旮旯的人物都有戏。好多人把莎士比亚戏排那么长,其实不需要,也就是两个小时两个半小时,所以它的节奏应该是快的,而且那些人物不是一般人,脑瓜子都倍儿聪明,说话反应都非常快。将来我有工夫排个莎士比亚的戏我就按这个电影节奏来,他们现在弄得都哼哼唧唧了,所

以大伙有点怵。你仔细看莎士比亚的故事其实很密实。 ■一个作品面对观赏者的时候,其实是观赏者在表达自己。人是各式各样的,有的人表达深一些,有的人表达浅一些,浅不是错,像我妈是拒绝深,我闺女是不知道深在哪儿。 ■好的文字能给你留下想象的余地,看了一本小说,十个人有十个人想法;电影先天不足,它太实,啪一照,想要的不想要的都在里面了。还赶不上话剧,话剧里人是假定的,人主观来修理哪要哪不要,追光一打,有独白,有各种手段引起人们的想象。一百多年来,诸多能人实验,试图让电影多一点想象力,但电影确实比其他的艺术容易爬行行走,走来走去就走到了杂耍。 ■我不满足于那种爬行式的叙述,爬行式的结构和表达,我希望旋转起来,有舞蹈感,或者high,或者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人们的内心调动起来。 ■有人说我怎么能用这么热的办法拍一个这么冷的片子,我觉得他说得挺高的;我也跟人说过,我如此悲观以至于乐观起来。 ■我就是在抄,我脑子里看见东西,听见声音,我就抄,好像上帝捏着我的手写。

影视评论论文

我的影视评论课程期末论文 选片背景介绍] 娄烨是中国的第六代学院派导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满足,自我封闭,展示的社会生活面过于狭窄且脱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我选的电影是他的《苏州河》,该片2000年获得第二十九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大奖(金虎奖)、第十五届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部电影反映的内容,很触动,我看了好几遍,但每次都内心的感情都很复杂。二是想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手法、技巧,特别是由娄烨所代表的一批独立电影制作人的学院派电影手法。 这部电影在国外获了很多大奖,在国内所受的关注却极小。但是这部电影和《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样,都是很不错的大陆艺术片,这也是我选这部很冷门但是艺术性很强的电影的原因。 [故事梗概]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开头是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马达是一个以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一次,主户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周迅饰),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而绑架者是马达的黑道朋友,他们让马达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机绑架牡丹,马达不愿意这样做,又迫于朋友压力,只得答应。拿到钱后,牡丹知道自己被骗,绝望之下跳入苏州河,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从此不见踪影。马达因参与绑架也被投入监狱。 当他出来时,很多年过去了。但他依然思念着牡丹,他借送货的时间,四处打听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发现女服务员(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鱼的女孩)长的很像牡丹,就想办法与他接近。摄影师知道此事,感到马达在抢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找来打手将马达痛打一顿。马达逐渐明白扮演美人鱼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请求摄影师利用他与警察的关系帮助他找到牡丹,摄影师答应了他。不久,摄影师接到一瓶寄来的带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从信上得知马达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便利店里找到了牡丹。 摄影师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接到公安局的传唤,要求辨认在车祸中死去的人,马达来到事故现场,原来马达和牡丹喝了过多的沃特伽酒,在带着牡丹经过苏州河上的桥时,摩托车坠入河中,两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鱼的女孩也来到现场,终于相信了马达所说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后她也离开了摄影师,看摄影师会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 [故事结构]

地道战观后感400字30篇

地道战观后感400字30篇 地道战观后感400字30篇 地道战观后感400字(一): 在学校的一天晚上,教师组织大家看了一场爱国主义片《地道战》,虽然影片是黑白的,但同学们还是津津有味地看着。 电影讲的是1942年,日本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侵略。敌人不断袭击老百姓,他们无恶不作,老百姓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但他们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于是想出了最”聪明”的”土”办法--地道战。他们随机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家家户户都相通的地道,并且一向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洞边还有许多窗户,能够通风,也能够观察敌人的动静。一天晚上,敌人想在天黑的时候偷袭高家庄,而这正好被老钟叔发现了,他跑到老槐树下,拿起绳子摇了起来,就在这时,敌人的枪响了,老钟叔倒下。村民们很生气,发誓要报仇。最终,大家团结起来,奋勇斗争,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时,野战兵像猛兽一样杀出,

杀得鬼子屁滚尿流。 自从看了电影地道战后,我的心境一向不能平静,英雄人物总是浮此刻我的脑海里。我觉得冀中人民很聪明,会用各种手段,让敌人死无葬身之地。同时,他们团结友爱,奋勇拼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这时,我想到了威武的警察,他们不怕危险,常常在大街上追赶着无恶不作的罪犯;还有医院的白衣天使,他们应对非典和甲流,也不畏惧,坚持拼搏在第一线...... ”团结就是力量”,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只要团结坚持就必须能胜利! 地道战观后感400字(二): ”地道战,嘿,地道战......”每当这首歌萦绕在我耳旁,便就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使我不由分说地抬起头,望着屏幕,久久不能释怀。心中涌出一份冲动、一丝缅怀、一抹痛

鬼子来了观后感600字

鬼子来了观后感600字 鬼子来了观后感600字 中国近现代史,是屈辱的一段历史,但在同时期的人民,确是最有气魄和力量的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关于那段时间的记录,我们可以在文字里、在资料中读到很多。近期我又把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找出来重温了一遍,有了第一次的深刻印象,第二次观看更多了一些新的看法,不免又一次被打动、被折服。与其他抗战片不同,这不是一部令人愉悦的电影,影片还经常有一些黑色幽默的情节令人发笑,但是它所留给我们品尝的苦涩,留给我们体味的悲伤,留给我们痛定思痛的空间,是每个看过的人都不得不深思的。虽然它遭到封禁,但是它带给人的深思考和姜文所追求的真史实、真情感无疑对我们的教育意义是无比巨大的。正是因为有了这部电影,才使我明白了战争与人的残酷,才使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片中的马大三在有人说他懦弱,还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做了鬼子的汉奸,可这就是中国农民阿,一辈子勤勤恳恳,想要的东西无非就是安宁的生活,纯朴简单,甚至可以说他身上有种奴性。可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他却为此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他精心照顾两个俘虏,给他们吃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白面饺子,就算差点被鬼子暗害,也不会主动去害别人。可这一切都在鬼子答应换粮食的那一晚发生了变化,老实的、怕事的农民也最有力量,当他只身一人拿着刀冲进敌人的营地时,他什么都不怕了。这就是决心奋起反抗的中国人,坚韧勇猛。 影片中对于日本人的刻画达到了同时期作品无可超越的高度。在答应了农民送粮食的交换条件后,日本人的确装好了粮食送与农民,因为约定是不可悖逆的,却在那个狂欢夜里,大开杀戒,露出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两个样子。有人说,日本人是露出来自己的真实样子。可我认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并不冲突,日本人就是一只手里握菊,一只手里拿刀的这样一个特殊的名族。 《鬼子来了》犹如一个关于我们民族性格与命运的寓言,它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性与普遍性,并由此引发出我们对中日民族性格冷峻的剖析与思考,当我们认识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弱点,深刻的了解了人性,更深的体会了对恐惧、对爱、对死亡的感受,我们才真正看懂了它。

10年姜文作品《让子弹飞》电影观后感

2010年姜文作品《让子弹飞》电影观 后感 《让子弹飞》是第一部让人肾上腺素激增的姜文电影。没有那些难懂的和晦涩的意象,此次的姜文是如此的纯爷们,刀刀见血,酣畅痛快。第一次,姜文讲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第一次,姜文留下了“一地鸡毛”。这部电影是讽刺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是混乱?是针砭时事?还是毫无意义?或许只有姜文才能给我们答案了。 周润发、葛优、姜文,能让三位影帝同台演出,本片可谓继《建国大业》后又一次小规模明星聚会。周润发之“奸”,葛优之“诈”,姜文之“霸”,尽显影片中三位主角之个性。姜文饰演的土匪,与周润发饰演的恶人,展开了一场场斗智斗勇的精彩*对决。葛优饰演的骗子,在其中“出谋划策”,“吃里扒外”,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再看影片之配角,刘嘉玲、陈坤等,都是可以在别的电影中独挑大

梁的演员。还有那冯小刚在影片开头的友情客串,尽管短暂,但其表现出来的风格却是此后全片的基调:“一黑到底”的黑色幽默。 对于无条件喜爱姜文的观众来说,《让子弹飞》是一部无论怎么想象其精彩都不过分的电影,如果你偏爱《鬼子来了》那个路数的话,惊喜会更大些。算上这部姜文16年也只拍过四部电影,平均下来跟奥运会和世界杯的频率同步,其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可以算做姜文以与文革有关的青春记忆为蓝本的式的作品,而《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则更多地体现出姜文以个人趣味为主导的创作方向。localHost《鬼子来了》是有独立艺术品格的电影*,其蕴含的沉重主题和表现上的谐趣性所形成的反差,是能够很好地包容姜文的个性化风格的,并赋予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黑色幽默成分以极大的回味空间。在我看来,《让子弹飞》远不是最好的姜文电影,但却是最霸气也最娱乐的姜文电影,

姜文导演电影的意义解读

名作欣赏 2010.7 艺林散步 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并没有在电影艺术形式层面或电影语言层面为世界电影做出显著的贡献,如果我们从思想内容层面解读中国电影,姜文的电影应该是独树一帜、 不可替代的,即使世界一流大师的电影也不过与之比肩而已。 一、对神圣的祛魅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下简称《阳光》)中马小军父亲的避孕套在空中飞翔的镜头背景是马小军父母的合影照片。 性第一次与解放军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在中国的电影中是史无前例的。马小军与刘忆苦在米兰面前争锋时互相揭露对方的父亲“作风”不好,马小军担忧米兰一到刘忆苦父亲的手下肯定就被刘的父亲给糟蹋了。而他们的父亲恰恰都是解放军的中层首长。进而姜文在《阳光》中把性、色与解放军高层首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在马小军等一批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溜进大礼堂和解放军首长们分享被批判的“有毒”电影时,解放军最高首长身旁的年轻女人泄露了天机。年轻女人与最高首长的关系从她敢于用手抚摸首长,首长听从她看与不看的决定,以及她向在场的所有下级解放军首长宣布命令式的语言,说明这个女人与这位解放军最高首长非同寻常的关系。这位年轻女子可以左右这位首长的意志,在场的其他解放军下级首长也都自觉服从这个女子的指挥。这场戏隐喻意义不言自明。解放军的去神圣化恰恰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解放军在电影中被祛魅是从《阳光》开始。 《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承续了《阳光》的部分意义主题,解放军继续被祛魅。父亲在小队长的眼睛里是一张穿着解放军军装的、脸部被烧成空洞的与母亲的合影照片。疯癫的母亲是以枪的长度的一步步变短来描述父亲的形象。弗洛伊德指出:枪、刀是男人阳具的象征①,枪的变短在故事层面是官越当越大,隐喻层面是其对妻子性欲愈来愈冷 的双重暗喻。“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是因为太熟悉,太熟悉了就要逃避。这恰恰是父亲放下母亲跑到新疆的原因。最后的红、黄、黑三根(三为多)女人的辫子透漏了真相———李不空和当小队长的儿子一样死于情杀。他曾经和很多女人有过性关系。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女人有过性关系,最后死于与俄国女人有关的争风吃醋。因此,俄国老太太不好说什么,只是可怜大肚子女人。影片在故事层面已经说明,小队长的爷爷是烈士,爸爸不是烈士。照片上的父亲看似空洞,但是空而不空:他叫李不空!他是最可爱的人———解放军,解放军的首长。 二、政治隐喻 《阳光》中有两个叙事者:文本内的叙事者和隐含叙事者,两个叙事者的反向叙事恰恰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许多批评文章都忽略了马小军和姜文的区别,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似乎马小军就等于姜文。事实上成年马小军是文本内的叙事者,而姜文则是以隐含叙事者的力量通过电影画面呈现出来。马小军所要讲述的是一个已然暴富的款爷回忆少年时的潇洒和倜傥风流,只不过在风流方面他夸张了自己的能量。姜文不是文本内叙事者成年马小军!如果说电影中一定要有姜文影子的话,那就是骑棍子的那个傻子。他一直游离于马小军这些人的边缘,在欣赏他们,在观察他们,在嘲笑他们。姜文非常明白历史的真实是什么,作为导演他只能用影像以审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历史观和政治观。 傻子骂出的“傻逼”恰恰是隐含叙事者姜文对马小军等人的嘲讽。因为成年马小军这群有钱但缺乏思想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的迷信。他们不但没有政治理性而且没有历史记忆能力。即使信仰鬼神也是信奉财神和风水之类的东西,他们没有真正的宗教精神。他们并不认同是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发财的机会,相反他们甚至对改革开放有怨言。 姜文导演电影的意义解读 □王黑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王观亿(北京八中,北京100045) 关键词:姜文电影解读 摘要:本文从故事层面、隐喻层面和象征层面,同时从对神圣的祛魅、政治隐喻、哲理象征三方面对姜文导演的两部 作品进行交叉式意义解读。 筅 124

小英雄雨来观影心得体会范文5篇

小英雄雨来观影心得体会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英雄雨来观影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小英雄雨来观影心得体会 雨来,一个平平常常的名字。但是,当我看完他的故事后,“雨来”这个名字却刻 在我的脑海,他的英雄事迹令我感慨万分,我由衷的赞叹他那勇于应对危险,沉着冷 静的心态,更赞叹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看完到此刻,里面的种种情节我依然 是记忆犹新。 影片是一部十分搞笑的抗日题材电影。主要讲了河北白洋淀地区的少年英雄雨来 利用熟悉的水乡环境,与当时的日本侵略者之间展开智谋斗争并最终战胜鬼子的故事。 雨来水性很好,经常到河中游泳。还是班里的“机灵鬼”、“孩子王”经常带着班里的 学生和老师作对。但是有一天,鬼子来了,把老师抓住了,所以临时放了暑假。雨来 和同学们都十分想念老师,决定把老师救出来。就与日本鬼子展开了斗争,用上了“土坑”、“粪坑”、“树叉弹弓”、“跷跷板飞人”等千奇百怪的招,让鬼子措手不及,十分狼狈。虽然救老师雨来屡受挫折,但他并没有放下。最后救出了老师。 观看完了这部影片,引发了我的深思。雨来只是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为什 么他能勇敢应对困难,理解挫折呢?我又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影片里的雨来,发现他虽然顽皮淘气,但正直勇敢而且还十分聪明,记得一次雨来和鬼子战斗的场面,日本鬼子 拿着大刀冲向他,但雨来不怕,拿着小刀也冲了上去。原先,小雨来早就在大桥的中 间设了一个空洞,小鬼子一踩,就掉下去啦!也许就是这些力量,使他勇敢理解挫折, 并且成功的战胜了困难。而我应对一些小挫折,就被击垮,相比雨来实在是相差太远了。所以我决定今后要像雨来一样,勇敢应对困难,化挫折为动力,战胜困难。 看完《小英雄雨来》,才感到雨来这孩子,是个不平凡的人,有着不屈不挠、宁 死不屈、大智大勇的可贵精神,又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就像他老师说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我的祖国。”虽然战争已离我们久远,但是爱国之心永存。我和我的伙伴 们会踏着他们爱国的足迹一向走下去。祖国有了战争时期的雨来,有了和平时期的我们,会战胜一切困难,变得更强大无比! 小英雄雨来观影心得体会

姜文导演创作特色

姜文 姜文原名姜小军,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电影导演。 他和葛优以及陈佩斯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实力派艺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港台许多人士形容为内地“张学友”。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 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 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 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 《末代皇后》饰演:溥仪上映时间:1986年 《芙蓉镇》饰演:秦书田上映时间:1987年 《红高粱》饰演:我爷爷上映时间:1988年 《春桃》饰演:刘向高上映时间:1988年 《本命年》饰演:李慧泉上映时间:1990年 《李莲英》饰演:李莲英上映时间:1991年 《阳光灿烂的日子》饰演:成年马小军上映时间:1995 《秦颂》饰演:嬴政上映时间:1996年 《宋家皇朝》饰演:宋查理上映时间:1997年 《有话好好说》饰演:赵小帅上映时间:1997年 《鬼子来了》饰演:马大三上映时间:2002年 《寻枪》饰演:马山上映时间:2002年 《绿茶》饰演:陈明亮上映时间:2003年 《天地英雄》饰演:李校尉上映时间:2003年

《我和爸爸》饰演:警察上映时间:2003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饰演:作家上映时间:2004年 《茉莉花开》饰演:孟老板上映时间:2006年 《太阳照常升起》饰演:老唐上映时间:2007年 《建国大业》饰演:毛人凤上映时间:2009年 《让子弹飞》饰演:张牧之上映时间:2010年 《关云长》饰演:曹操上映时间:2011年 2014年12月18日,姜文新作《一步之遥》公映 一、姜文电影的历史观 1、历史的个人化。 姜文拍摄的四部电影像是描写了一个自己的成长史,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青春的回忆, 到《鬼子来了》里对人性的思索, 以及《太阳照常升起》中梦境中的塑造, 直至《让子弹飞》中他想要表达的晚年的落寞,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 2、对乱世的偏爱。 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有非常鲜明的时代背景,从自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文革年代, 到《鬼子来了》抗战时期, 再到《太阳照常升起》的“那个极度压抑个人欲望的时代”, 最后《让子弹飞》的北洋时期,不难看出,他偏爱乱世。乱世,有美学意义上讲有着复杂与戏剧性。 3、对历史的颠覆表达。姜文实际上把历史设置为“是一种充满虚构和想

鬼子来了影评

鬼子来了 等待多年之后,他带来了《鬼子来了》,这初看是一出荒诞的黑色幽默戏剧,细细品味之后发现了其中的深刻的真实。 中国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有无数经典,但无非阐述的是两个字:英雄! 在《鬼子来了》里面,我们看不到英雄和正义!看到的是生存!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战争中最迫切的不是正义打倒邪恶,不是大无畏精神,而是如何保命如何活下来! 他用纪录片风格的表现手法,给了我们一个荒诞的生存故事,说它荒诞,因为在故事里的每个角色都没有遵循他们应该遵循的规则。他的意思很明显,在那样一种异常的条件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能仅仅为生存而生存。抗日战争末期,故事发生在河北山海关附近的一座名为挂甲台的偏僻小村。一天夜里,有人把两个装着俘虏的麻袋押送进了村民马大三的家里,其中一个是日本兵,另一个是翻译官。本来答应好了八天以后来取人,结果此后再就也没有音讯…… 这两个俘虏在村子里关的时间一久,村民们便商议将二人处死,以避免麻烦。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决意以死殉国,而翻译董汉臣则利用语言上的障碍争取求生的机会。在多次试图处死两人未果之后,村民们认定他们命不该绝,就一直把这两个俘虏秘密关押在村里。 六个月之后,花屋小三郎决定报答马大三和众村民的不杀之恩,提出与村民完成一笔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译送还给宪兵队,而日

军方面则以两车粮食作为交换条件。在马大三的主张下,经过一番商议,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条件,并且签字订约。众人一并护送两个俘虏返回宪兵队。 到宪兵队后,尽管队长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还是同意履行那份约定,并率部队将粮食送往挂甲台。粮食运抵村内,日军召集全村老小饮酒欢庆,共享吃喝。当欢庆进行到一半,酒冢突然向部下宣告天皇已经向盟军投降、日本战败的消息,于是形势出现突变,日军开始杀戮无辜民众,整个村落化成屠场,又纵火将这一山村化为灰烬。 在这一灭项之灾中,只有马大三一人幸免于难。不久,国民党军队接管了日军大部俘虏,花屋所在部队也在其中。一个雨天,马大三假扮成烟贩,手持利斧冲进日军俘虏营,见人就砍,鬼子死伤数人。而他最终被国民党士兵所擒,被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正是那个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花屋小三郎…… 《鬼子来了》讲述的就是这一个最直白的话题,生存!蝼蚁尚且偷生,无论村民干什么荒唐的事情,他们无非就是想活!活对于任何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的本能!当他们的生命处在最危险的时候,这种本能就成为了最高的利益和最终目的!什么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全部放下了,甚至为了个人的生存利益可以残忍剥夺他人的利益,这不符合我党的教育方针,但是铁铮铮的事实! 对于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八年抗日战争,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呢?除了英雄,更多的只是凡人吧……姜文,一个敢于直视历史的这样一个近乎传奇的凡人。

影评分析范文电影《苏州河》

影评分析文电影《河》 [选片背景介绍] 娄烨是中国的第六代学院派导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满足,自我封闭,展示的社会生活面过于狭窄且脱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我选的电影是他的《河》,该片2000年获得第二十九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大奖(金虎奖)、第十五届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部电影反映的容,很触动,我看了好几遍,但每次都心的感情都很复杂。二是想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手法、技巧,特别是由娄烨所代表的一批独立电影制作人的学院派电影手法。 这部电影在国外获了很多大奖,在国所受的关注却极小。但是这部电影和《鬼子来了》《灿烂的日子》等一样,都是很不错的大陆艺术片,这也是我选这部很冷门但是艺术性很强的电影的原因。 [故事梗概]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开头是他眼里的河是穿过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马达是一个以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一次,主户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周迅饰),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而绑架者是马达的黑道朋友,他们让马达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机绑架牡丹,马达不愿意这样做,又迫于朋友压力,只得答应。拿到钱后,牡丹知道自己被骗,绝望之下跳入河,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从此不见踪影。马达因参与绑架也被投入监狱。 当他出来时,很多年过去了。但他依然思念着牡丹,他借送货的时间,四处打听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发现女服务员(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鱼的女孩)长的很像牡丹,就想办法与他接近。摄影师知道此事,感到马达在抢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找来打手将马达痛打一顿。马达逐渐明白扮演美人鱼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请求摄影师利用他与警察的关系帮助他找到牡丹,摄影师答应了他。不久,摄影师接到一瓶寄来的带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从信上得知马达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便利店里找到了牡丹。 摄影师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接到公安局的传唤,要求辨认在车祸中死去的人,马达来到事故现场,原来马达和牡丹喝了过多的沃特伽酒,在带着牡丹经过河上的桥时,摩托车坠入河中,两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鱼的女孩也来到现场,终于相信了马达所说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后她也离开了摄影师,看摄影师会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 [故事结构] 《河》的故事从结构上其实夹杂着两段爱情--马达和牡丹的爱情、叙述者即摄影师“我”与美美的爱情,这两个故事由叙述者的叙述加以衔接。 第一个爱情:送货员马达出于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随之而来的爱情令他手足无措,爱还是不爱,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刹那,也许他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至少是牡丹对他的爱情。马达在出狱后苦苦寻找牡丹,在寻找过程中马达遇上与长得酷似牡丹的美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中学生范文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中学生范文 观看了《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描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12岁的小男孩雨来为了救自我的教师和日本鬼子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故事。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小英雄雨来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1 这是一个多么机智,多么勇敢的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跟我们课文上的不太一样,里面的雨来比书上的雨来更机智、更勇敢,里面的日本人都很笨,都很搞笑。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叫雨来,他贪玩调皮,捉弄同学,反抗教师,经常逃课。有一次,教师叫他在黑板上写几个字,结果他几乎全错,没有对几个。还有一次,他到教师家,给教师赔礼道歉,并送给教师了两条鱼,教师就让他把两条鱼放在厨房里,雨来就偷偷放了几只青蛙在锅里,过了一会儿,教师去做饭,把锅盖打开,看见了那几只青蛙,吓了一大跳。之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他的家乡,在上课的时候,几个日本人突然进来了,把教师抓走,还教他们唱日本国歌,可是他们并没有理这些日本人,还嘲笑捉弄他们。教师为了保护抗日交通

员,宁死不屈。最终雨来和铁头利用善水的特长,成功地将日本人的几个首领淹死,救了教师。 英雄就是勇敢、有智慧的人,能帮忙其他人获得欢乐的人。英雄不怕苦、不怕累,弱小的自我用智慧打败强大的敌人,获得巨大的胜利。雨来在日本人没有来的时候,捉弄同学、反抗教师,根本就算不了是什么英雄。可是在日本人来的时候,他表现得很勇敢,并且经常设陷阱,让日本人上当,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不必须有机会遇到或打败敌人,可是在大街上帮忙别人一点儿小忙也能算是英雄。在学校里,那些经常打同学,拿同学东西的一些同学,那些人算不上英雄。相反那些在学校里经常帮忙同学、帮忙教师的一些同学,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遇到别人违反校纪校规能勇于站出来指正的同学也是英雄。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2 当我看完《小英雄雨来》,发现雨来同学不可是个调皮的孩子,并且还是个机智、勇敢的好孩子,他明白对待敌人要智取,而不是硬攻。 雨来同学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十分调皮,并且还喜欢作弄教师。有一回,教师叫雨来同学到黑板上去写字,他就写对了两个字,其余写的都是错别字,教师为此十分生气。还有有一次,雨来同学给教师捉了两条大鱼送去,教师让他把鱼放在厨房里,他跑到厨房后就在锅里放了一只蛤蟆,当教师去做饭的时候

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

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 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简介:国内女星最爱的十大华人导演[收缩内容] -1.王家卫 2.吴宇森 3.姜文 4.陈可辛 5.冯小刚 6.李安7.陈凯歌8.《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一文简介结束 最受欢迎的十大华人导演排行榜正文开始 国内女星最爱的十大华人导演[收缩内容] -1.王家卫 2.吴宇森 3.姜文 4.陈可辛 5.冯小刚 6.李安7.陈凯歌8.张艺谋9.成龙10.顾长卫 NO.1王家卫 自身魅力指数:★★★★★ 女星垂青指数: ★★★★★ 张曼玉在1988年总共拍摄了12部电影,这位83年的港姐亚军,因此被戏称为“张一打”。同年,长期在无线担当编剧的王家卫,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执导他的电影处女作——<旺角卡门>。 NO.2吴宇森 妩媚与“森” 林志玲参演<赤壁>历史上的小乔:三国里著名的美女,至今还有人在争论其实她的美早就盖过了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 NO.3姜文 韵情诗“文” 在威尼斯影展上,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虽然和金狮奖擦肩而过,但在红地毯上姜文和夫人周韵的恩爱秀,同样羡煞旁人。 NO.4陈可辛 音“迅”帖“辛” 自身魅力指数:★★★☆☆ 女星垂青指数: ★★☆☆☆ NO.5冯小 以柔克“刚” 自身魅力指数:★★★★☆ 女星垂青指数: ★★☆☆☆ NO.6李安 群星请“安” 汤唯是个幸运儿,被导演李安一把火捧的红到了世界,也和梁朝伟亦真亦奂的肉搏了一次,快乐死了威尼斯,快乐死了全世界的观众。 NO.7陈凯歌 “红”尘颂“歌” 自身魅力指数:★★☆☆☆ 女星垂青指数: ★★☆☆☆ 陈凯歌翻身之作<梅兰芳>在演员挑选上摆的是“商业片”的擂台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学生姓名:武煜指导教师:李一敏 内容摘要:产生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作者电影”理论对“作者”地位的提升,使得“作者”的个人自觉性及创造的自由性在电影中得到充分表达,开创了世界电影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有许多受“作者电影”理论影响的导演,而作为个人风格延续,创作带有强烈“作者”元素的姜文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之一,虽然至今只执导过四部作品,但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坛都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作者电影”的特征以及姜文电影中的个人成长印记、影片内核、影像风格方面来论述姜文电影的“作者”化,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姜文电影,关注姜文电影,关注当下的中国电影现状。 关键词:作者电影姜文成长印记 2010年12月16日,《让子弹飞》高调上映并获得了超高的票房收入,使得姜文又一次成为话题人物。回首姜文1994年石破天惊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1998年风波不断、遭禁的《鬼子来了》再到2007年招致种种非议的《太阳照常升起》。四部力作,每一部都携带着浓烈的“作者电影”气息,每一部都拒绝重复和平庸。影片热烈奔放、内涵深远,“纵有缺点与困境,也在吉光片羽中渗透着才气与严肃的思维”。[1] 作为导演身份的姜文远没有作为演员多产,因为他个人追求完美且偏执霸道的个性,17年间仅拍摄了4部影片,但是每一部都是姜文对于自己的生存处境和个性的书写。谈到姜文导演的电影,国内电影评论界都将过多的目光关注于他电影中的隐喻方面。也有个别的电影评论家将姜文划为中国第六代导演来研究。个人认为,姜文电影中极富“作者”气息,遂将其归为“作者电影”阵列进行探讨。 一、所谓“作者电影” (一)“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 “‘作者电影’源自浪漫主义传统对‘个人的关切’,以‘作者电影’的视角来考察电影创作,即从‘作者’的角度来挖掘导演给予作品的永恒审美意义——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诸多考察。” [2] 20世纪30、40年代,源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新批评使得文学“作者”地位不断受到挑战。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结构主义和解构学说则直截了当的宣告“作者死了”。几乎就在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亡”的同时,电影批评领域将“作者”,这个极富有人本主义和个性主义色彩的文学词语挪置其中,由此而获得新生。轰动世界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将领们则将“作者至上”理念推上了巅峰地位。 二战之后,法西斯垮台以及斯大林去世后的重新评价等一系列的事件,标志着西方政治理想的幻灭。越来越多的欧美青年人将政治视为“滑稽的把戏”,通过各种创作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这一现象在美国称作“垮掉的一代”,而在法国则形成了艺术界的“新浪潮”。 20世纪50年代在执着于电影艺术探索的大本营——法国,文化运动高涨,法国女评论家克劳德?埃德蒙?玛格尼认为电影已越来越接近“和小说一样明确地、无保留地归功于一位作者”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