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宏观经济情况

重庆市九龙坡宏观经济情况

一、重庆市地区基本信息

重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简称巴或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等,典型组团式城市,下辖19区15县4自治县,是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全国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航运、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是国家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界渝东、渝东南临湖北省和湖南省,渝南接贵州省,渝西、渝北连四川省,渝东北与陕西省和湖北省相连。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为647.78平方千米。重庆地处信封盆地东南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

二、重庆市经济概述

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145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0.0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172.33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4346.66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53.9:37.9。按常住人口计算,重庆市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83元,比上年增长12.4%。2012年重庆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0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税收收入970.17亿元,增长1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5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民生财政支出160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2.6%。

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2012年重庆市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53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3%,比全国高6.3个百分点。工业实现利润608亿元,增长10.4%。工业投资3064亿元,增长2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62%,增长13.5%。工业实际利用外资41.8亿美元。规模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678亿元,增长80.3%。万元GDP能耗下降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度电产出提高到26.5元,工业节能对全市节能贡献率超过90%;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1.6%,保持全国领先。国际离岸云计算园区正式获得工信部认可,并列为国家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

2012年,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248个,实际使用外资105.33亿美元,位居中西部地区前茅。第二产业吸收外商实际投资比重达到49.15%,较去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吸收外商实际投资比重首次突破40%,达到46.7%。2012年末,世界500强入驻重庆总数量达到225家,在中西部地区位居前列。

2012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532亿美元,其中出口385.7亿美元,进口146.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2.2%、94.5%和56.1%,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76、86.6和51.8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和出口增幅位居全国第二,进口增幅位居全国第四。全年进出口总额排全国第11位,中西部第2位,分别较去年提升6位和5位;出口总额连续6个月进入全国10强,排全国第10位,中西部第1位,分别较上年提升3位和2位;进口总额排全国15位,位居中西部第3位,分别较上年提升5位和6位。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业资源极具开发潜力。2012年重庆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402.03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农业增加值940.01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种植业628.39亿元,增长5.1%;畜牧业232.18亿元,增长3.4%;林业31.76亿元,增长9.9%;渔业35.09亿元,增长20.0%。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383元,同比增长13.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89.4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综合单产335.9公斤/亩,增长1.0 %。全年粮食总产量1138.5万吨,比上年增长1.0%,连续五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农民合作社达到16000个,农民参合率达37.2%。全年畜禽产品、地产水产品抽检全部合格,蔬菜抽检合格率97.6%。

重庆两江通衢,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已初步建立起面向全国、联动长江、辐射西南、层次清晰、结构紧密,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发展的消费品市场体系。2012年,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61.2亿元,增长16%,增速比全国快1.7个百分点,仅次于西藏列全国第二位;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2148.3亿元,增长21.5%;商业增加值增长11%,历史性突破千亿元,达到1038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商贸行业实现税收入库额256.6亿元,占总入库额比重15.3%;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370万人。在限额以上企业中,全市已有百亿企业8家,50亿企业8家。全市百亿商圈达7个。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框架初步形成。

2012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2945万人,户籍总人口3343.44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86‰,比上年上升0.98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86‰,比上年上升0.1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0‰,比上年上升0.83个千分点。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1,比上年下降0.5。全市城镇化率为56.98%,比上年上升1.96个百分点。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12万所,在校学生规模606.71万人。其中:高校67所,89万人;普通高中262所,65.97万人;中职227所,49.2万人;普通初中969所,108.73万人;普通小学4810所,194.32万人;幼儿园4401所,89.26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75%;义务教育人学率99.8%,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率7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94%,中职学生实现全部免交学费;在渝高校招生27.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4%。全年教育总投入655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521亿元),比上年增长30%。

重庆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邮政电信枢纽,是联系西南地区的邮电通信业务指挥调度中心。邮电通信畅达180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大中城市之间开展了商包直投、邮政快件、特快专递等业务和国家邮件互换业务。2012年末,重庆市电话用户达2645.4万户,同比增长11.5%。移动电话2069.6万户,其中3G用户441.8万户,同比增长80.8%。互联网用户数达到2128.3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686.1万户。宽带接入端口565.4万个,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达到164万户,互联网出台带宽增至1.14T。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0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税收收入970.17亿元,增长1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5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民生财政支出160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2.6%。

三、九龙坡区基本信息

九龙坡区,直辖市重庆的主城九区之一,现辖杨家坪街道、谢家湾街道、石坪桥街道、黄桷坪街道、中梁山街道、石桥铺街道和渝州路街道7个街道,以及白市驿镇、九龙镇、华岩镇、西彭镇、铜罐驿镇、陶家镇、走马镇、含谷镇、巴福镇、金凤镇和石板镇11个镇,总计113个行政村、86个居委会。其中华岩镇、中梁山街道于2001年7月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面积4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6万(户籍人口83.7万),拥有国家级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3个市级特色园区,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九龙坡路网发达,畅达四方,嘉华大桥、鹅公岩大桥、李家坨大桥连接两江四岸,渝黔铁路、成渝铁路、襄渝铁路出境通关,2号轻轨线穿境而过,九滨路连通渝中、内环、绕城高速串线成网,华福大道贯穿南北、九龙货运港与黄磏码头遥相呼应,构建了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成为投资创业首选之

公路:公路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有鹅公岩、李家沱、马桑溪三座长江大桥连接两岸;渝蓉、

境内;新建了大件路、杨家坪环道、华龙大道等城市道路,改建了白彭高等级公路和金马路、白走路、含金路等一批乡镇主干公路,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和华福路为骨架的“一井、一环、八通”的公路路网结构

轨道交通: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轻轨二号线)已运营多年,在区内有谢家湾、杨家坪、动物园、大堰村、马王场

号线)也已通车,在区内有歇台子、石桥铺2站。另近期即将动工重庆轨道交通五号线。

铁路:渝黔铁路、襄渝铁路、成渝(渝蓉)铁路三条干线铁路越过境内,有

港口:区内有长江上游最大的深水货运水陆联运码头—九龙坡港。

航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距离九龙坡区30公里,车程30分钟

四、九龙坡区经济情况

2009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0亿元,同比增长12.1%,总量继续位居全市区县榜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2亿元,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达到215.5亿元,增长19%。地方财政收入23.2亿元,同口径增长31%(其中一般预算16.9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47.2:51.5。新签约柳工机械等招商项目51个,实际到位资金81.5亿元。进出口总额7.9亿美元,下降32.7%,降幅较年初收窄7.6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40元,分别增长9.4%和10.6%。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21个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690.5亿元,人均GDP达996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60.2亿元。

(一)、农业:九龙坡区农业牢固树立“精品·生态·休闲”理念,紧紧围绕“两长廊八基地”现代农业规划布局,充分发挥主城区位优势,以花果、农产品加工、生态休闲三大产业为支撑,推进以效益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化,打造重庆市现代农业示范窗口。

截至2012年底,全区农业增加值9.28亿元,增长2.1%,占地区生产总值1.2%;全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1695元,比去年增加1300元,增长12.5%。全区农业人口18.51万人,农村耕地面积14.55万亩,种植包括蔬菜、花卉、果树等种类。花卉种植面积1.96万亩,年产值6亿元,主要以草花种植为主;蔬菜以叶类蔬菜为主,种植面积4.2万亩,年产量13.46万吨,产值近3.1亿元,其中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达到2.52万亩;果树种植以伏淡季水果为主,包括葡萄、柑橘、西瓜、草莓等品种,种植面积2.33万亩,年产量1.84万吨,年产值6918万元;水产养殖面积1.521万亩,产量达4500吨,产值达到6300万元。

辖区内除长江30公里的长江干流外,有桃花溪、磨滩河(跳蹬河)、大溪河、梁滩河4条次级河流,境内流域面积355.25平方千米,年平均过境水量2775亿立方米;有水库、山坪塘等水利设施1475座,蓄(引、提)水能力达4362万立方米;林地面积176.3万亩,森林覆盖率40.8%。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2家,市级9家(含国家级),固定资产总值64253万元,销售收入22.6亿元,带动区内外农户6.4万户现代农业不断提升,花卉、果蔬、农产品加工特色鲜明,白市驿成为重庆最大的草花与盆花生产基地。都市旅游声名远播,重庆动物园、贝迪颐园、海兰云天、龙门阵等游人如织,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二)、工业:工业园区引擎作用增强。产业发达,经济繁荣。九龙坡是重庆工业重镇,汽车摩托车、铝加工、机电制造业优势明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迅速崛起,有西南铝、庆铃、格力、隆鑫等百亿级企业,华硕、ABB、雅马哈等世界500强企业。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杨家坪、石桥铺两大百亿商圈交相辉映,沃尔玛、家乐福等巨头入驻,赛博、佰腾等市场交易红火。九龙园区继续保持全市特色工业园区第一名,实现七连冠。

北奔重型汽车(一期)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隆鑫热动力基地等6个项目基本建成,先友动力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280亿元和65亿元。西彭铝产业区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火炬计划轻合金特色产业基地、全市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鼎立易拉盖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1+2”冷连轧等4个项目加快推进,长恒机械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153亿元和35亿元。两大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66%。全区工业总产值实现93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0亿元、增加值175亿元,分别增长2%和7.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5%,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又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3.5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